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電子書搶灘

09-07-2010

報導:楊揚
圖:本報資料中心、網上圖片

電子書傳統圖書終結者?

你在閱報,翻著報紙,你是否能想像,10年或更短的時間內 ,同樣是看報紙,你手上握著的,卻只是一塊書本般大小,薄薄的“板”?

這塊板,不但讓你看到這份報紙,還能讓你看到全球多份報紙、著名雜誌,不但如此,它還是個小型圖書館,可以收藏超過千本書。

沒錯,這就是電子書,更正確地說,是電子書閱讀器──據說,是傳統圖書及出版印刷公司的終結者。

閱讀的一場翻天大革命,正迫在眉睫?

使用電子墨水及電子紙的電子閱讀器,擺脫傳統電子設備閱讀的費神傷眼問題。
今年四月,著名電腦公司蘋果推出iPad平板電腦,讓蘋果粉絲痴狂不已,第一時間搶購這個新產品。

這架電腦大小如雜志、具備一半iPhone与一半Mac功能,最吸引人的莫過于它具電子閱讀的特色,顯然的,它是衝著電子書閱讀器Kindle而來。

Kindle(點 火)是全球最大網絡書店,亞馬遜的產品,2007年,趕在銷售旺季聖誕節前面市,馬上成為當季最紅火的聖誕禮物!2008年,Kindle創下銷售50萬 台的紀錄,媲美蘋果公司剛推出iPod的盛況,唯更勝一籌,因為iPod的銷量,是全球的銷量,而Kindle的銷量,只是全美國的銷量罷了,單是美國, 便如此好銷!

2009年2月,亞馬遜再接再厲,推出第二代電子書Kindle2,更是賣得紅火,推出兩個月,便賣出整30萬台。

據說,Kindle剛推出時,蘋果電腦總執行長史提‧賈布斯對它不以為然,並不看好,未料Kindle卻賣個滿堂紅,令后者大跌眼鏡,因此推出有閱讀器功能的iPad搶市場蛋糕。

受落因為夠傳統

薄薄的電子閱讀器卻有龐大的容量,與人分享閱讀樂趣也相應變得如此之輕。
iPad也為賈布斯掙回面子,面市不到兩個月,便售出200萬台,雖然,人們買它的原因,在于它是平板電腦,多于它是電子書閱讀器。

有趣的是,純電子書閱讀器Kindle的受落,不在于它有多in,相反的,是它有夠傳統,與傳統書本很接近。

Kindle長19cm,寬13.5cm,厚度只有1.8cm,比普通平裝書稍微大一些,但卻沒有那么厚,握在手上閱讀非常方便。

令人欣賞的是,它的顯示屏採用電子紙設計及電子墨水技術,一般電腦熒幕,很容易令眼睛感到疲累,電子紙和電腦屏幕的閃光不同,屏幕看起來更像是一張紙,並能解決反光問題。閱讀感覺,猶如看書。

“我要的是一本書,不是一台電子設備。”這是亞馬遜嘗試了解消費者的想法后,以尊重傳統為名,所創造出來,一個最接近書本的閱讀器。

電子書與電子閱讀器的出現,一再敲響傳統圖書與出版印刷業的警鐘,不少人預言,圖書與出版業將全面被取代而逐漸消失。

不過,回頭再看電子閱讀器,它沒有別開生面,獨樹一幟,反而致力模仿書本,這種做法,不正在在顯示書本地位的難以替代嗎?

廿年前已有電子書

電子閱讀器盡量仿造紙本書,以求人們將對傳統書籍的感情轉移到它身上。
電子書閱讀器的開發,看似是近三年的事,事實上,早在20年前已出現電子書雛形。

那是日本人所開發的“讀書機”,曾于80年代中期出現于東京書展。

其造型類似今天的個人數碼助理或掌上電腦,可以直排或橫排,唯日本政府雖有心推動,出版社卻似乎有欠熱情,終于因銷售數量太少而消失。

90年代初,微軟和英特爾推動多媒體電腦,英美大出版社積極響應開發多媒體光碟,造成此類光碟風行一時,並被視為電子書的想像。

在中文書市場,台灣英業達公司副董事長溫世仁,曾投下鉅資致力制作多媒體光碟及開創數位書城,可惜,當時時機未成熟而未能有大作為。

爾今,隨著Kindle,Sony Reader和 iPad的紅火,電子書熱潮再起。

Kindle的成功,與其背后雄厚的靠山有莫大關係。

亞馬遜網絡書店書本種類眾多,甫開始就推出九萬本電子書供讀者選購下載,並且隨后不斷增加,迄今超過40萬本,而且每下載一本,只收費9.99美元(折約33令吉),不啻深具吸引力。

軟硬體兼俱,串聯上中下游價值鏈,有完善的服務模式與完整的經營模式,正是亞馬遜書店在數位閱讀戰役中,跑在前頭的主因!

電子書≠電子閱讀器

蘋果公司的iPad平板電腦具有電子閱讀功能,銷量特好。
有許多人將電子書與電子閱讀器(載具)混為一談,其實兩者有所分別。

一本傳統的書,紙本書或實體書,例如《紅樓夢》,在“數位化”或“電子化”之后,就成為《紅樓夢》電子書。電子書可以利用電子化裝置,包括電腦、手機、掌上電腦等來閱讀。

IT達人IT黑傑克在其部落格文章《談電子書I出版業解構時代之白馬非馬篇》,對電子書有詳細的解說。

他指出,電子書只是一個或多個電子檔案,需透過特定硬體和軟體,即電子書閱讀器(ebook reader),或是電子書裝置(ebook device)來閱讀。同一個電子書檔案,其實可透過各種不同裝置來閱讀。

很多人把Kindle或Sony Reader稱為電子書,這並不正確,它們只是電子閱讀器,只是業者要把電子書賣給讀者的一個載具。

由于要確保電子書的銷售與閱讀的便利,業者通常不會把電子書局限到只能用單一機器來閱讀。像亞馬遜的電子書,除了Kindle本身外,也可以在其他機器上裝置Kindle軟體來閱讀。

電子書分3大類

電子閱讀器,能改變讀者傳統上翻報紙與書本閱讀的習慣嗎?
IT黑傑克將電子書細分為三類。

第 一類電子書比較普及,它所存的檔案,可以是最為常見的純文字檔(紅樓夢.txt)、word檔(紅樓夢.doc),或是更為複雜的HTML檔(紅樓 夢.htm或紅樓夢.html),及介于文字與圖片之間的PDF檔(紅樓夢.pdf,PDF檔介于第一類及第二類電子書之間)。

不但如此,它還可以跳出文字框框,以圖檔呈現(如紅樓夢.jpg、紅樓夢.gif等)。

無論如何,這些都是很普遍的檔案格式,複制與分享都很容易,換言之,要盜版也很容易。

第 二類電子書,採用相對封閉的格式,只能用專屬軟件(如許多網上雜誌使用的Zinio)或特定硬體設備(例如Kindle,Sony Reader等閱讀器)才能閱讀,甚至加入數位版權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簡稱DRM)技術控制其流通,讀者要付費才能取得。

由于第一類電子書商業價值極小,出版業者一般都不考慮,在他們眼中,第二類封閉型數位書籍,讀者須借助特殊閱讀器(軟體或硬體)閱讀,才能替他們掙錢。

他補充,除了上述兩類電子書,還有第三類,即網絡上原生出版的內容或網絡上免費開放內容。“這類內容絕大多數都未出版成傳統的書籍或報紙,甚至可以說與傳統出版完全沒有關係。”

第三類例子包括網絡原生媒體、部落格、個人網站、一些討論區或社區所流傳的訊息。

這些內容有些部分會因一些人在網上成名后,被傳統出版商相中而集結成書或以其他方式實體出版。

中國市場潛能無限

一機在手,千本書相隨,電子閱讀器省卻了收藏與攜帶大量書本的不便。
在中文書市場,電子書在中港台也充滿爆發力。

今年,中國電子閱讀器銷量估計將增至300萬台,占全球市場的20%,市場對中國深寄厚望,認為它可在2015年前,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閱讀器市場。

緊隨Kindle,2008年底,漢王科技推出中國首款電子書產品,並成功在2009年賣出五十多萬台,占據中國90%以上電子閱讀器市場。巨大的成功讓它在今年三月成功上市創業板,開盤幾天股價就宣告漲停。

如此標青的成績,吸引了眾多企業紛紛來爭一杯羹。

漢王科技董事長劉迎建預言,今年將是中國電子書爆發的一年,今后電子書閱讀器很可能會像個人電腦和手機一樣普及。

當然,這家公司有能耐拔得頭籌,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燈,不會坐視競爭者來搶這塊大蛋糕。

它已部署妥當,以推出全球第一款彩色電子書,而全面配合高科技也成為其致勝關鍵,3G與WIFI的支援,讓讀者隨時隨地可在網上下載想看的書,甚至連幾分鐘前剛發佈到網上的原創小說也可看到。

而中國低廉的工廠生產成本得以生產低價電子書閱讀器,500至800令吉以下的電子書閱讀器紛紛出爐搶灘,使得電子閱讀市場進一步普及化,怪不得有人會把今年稱為中國電子書元年。







印刷媒體轉型迎挑戰!

一台接一台的電子閱讀工具出現,顯示電子書的風潮持續加溫中。

這股風潮會不會擴大成風暴,席捲傳統圖書、出版與印刷業,片甲不留?

屆時,是否只需人手一機,就完全取代報紙、雜誌及書籍?電子書時代降臨,就是報紙、雜誌及書籍滅亡之日?

面對電子書衝擊,出版業若不想棄守這個市場,就只有擁抱科技,變身為數碼服務的新型態內容公司。
台灣著名出版業業者,城邦集團執行長何飛鵬曾說,做傳統紙媒體的人,產業生命只剩5年。

許多業者焦慮非常,也不斷探討:出版業真的來到窮途末路?他們誓將被市場淘汰?

面對看似擁有無限可能的電子書,傳統圖書與出版業要如何應對?

未來的發展會如何,難以說得準,不過已有一些專家學者對這些行業進行預言,持悲觀看法的不乏其人,不過,還是有不少人對這些行業的耐受力與韌性抱有信心,且聽聽他們的說法。

出版業要搶搭順風車

電子書時代對出版業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若能踏上電子書這趟順風車,則出版商可藉機賺錢。
電子書大賣,實體書或紙本書就萎縮?不,兩者不見得是對立關係。

2007年亞馬遜網上書店推出Kindle閱讀器時,美國雜誌《新聞週刊》也預告:“書籍不會死亡,但會走向數碼化。”

說到底,電子書也需要內容,而同個內容其實可以紙本書及電子書兩用。甚至,還可能取得相輔相成的效果。

日本的案例即顯示,在手機上越受歡迎的小說,實體書的銷售量也愈高。

例如2006年日本小說家美嘉的手機小說《戀空》,下載量超過1000萬人次,后來出版實體書,銷量也突破140萬冊,拿下日本2007年暢銷小說第10名,並跨越媒介,改編成電影、日劇、漫畫、舞台劇等文化商品。

需要編輯與行銷

何飛鵬屬下,部落格名為老貓的行家指出,電子書不會淘汰出版業,因為“書無論在紙上還是在電子書上,都需要編輯,也需要行銷。”

“我們能夠對應的就是確保電子書要上架的時候,有書可上。出版社只有一件事需要操心,就是及早確保自己手上擁有經營電子書數碼授權的合約。”

話雖如此,出版業也不見得就能掉以輕心,畢竟不是所有的書適合作為電子書。事實上,目前有些書本的確是被電子書取代。

例如百科全書,不敵網上維基百科;字典,難與網上字典分庭抗禮;食譜紙本書也在式微中;旅遊指南書更是難以存活。

老貓說:“我們看見的不是電子書取代紙張書,而是更有效率的數碼服務,取消了原先的紙市場。”

變身數碼服務公司

出版業並沒有多大選擇,他認為,要嘛棄守這個市場,要嘛,只能擁抱科技,變身為數碼服務的新型態內容公司。

他很確定地說,所有媒體公司最后都會變成科技公司,若無法克服數碼轉型的技術障礙,將慘遭淘汰出局。

放眼美國,目前電子書的銷量節節上升,增幅大,不過仍未對出版行業總體銷量帶來太大影響,出版商還有充分時間轉型。

出版界業者普遍認為,電子書時代對出版業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若能搭上電子書這趟順風車,則出版商可藉機賺錢。

若不幸錯過了,或許也只能嘆:輕舟已過萬重山!

新聞來自報紙媒體


網際網絡及數碼閱讀衝擊下,全球報業都面對嚴峻挑戰,英國著名老報《泰晤士報》在2008年不支2億令吉,逼得大幅裁員。

美國多家報紙停刊,報紙為了吸引年輕網絡讀者及生存下去,紛紛開拓電子版,可以預見,電子報的角色將日愈吃重。

不過,網際網絡對傳統報業打擊雖大,卻不至于殺死報業。

IT達人,IT黑傑克就說,雖然很多人透過網際網絡知道某一項重大新聞,然而其消息源頭卻多是來自傳統報紙的網站或電視的網絡新聞。

換言之,許多網上重大的新聞,源頭都在傳統媒體。網絡雖在許多方面比傳統媒體佔優勢,卻無可否認,傳統媒體仍有許多網絡新聞無法取代的地方。

印刷業改變商業模式

無論是紙本書還是電子書,都需要編輯及行銷。
年復一年,有關印刷會凋零的預言層出不窮。10年過去,印刷業不但沒有消亡,反而持續發展,變得日愈復雜精密。

國際數碼出版論壇常務董事邁克爾史密斯說:“我還沒有看到印刷品會消失的時刻,對印刷企業而言,他們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如何適應新形勢。”

是的,面對這一波數碼化浪潮,印刷業來到另一個分歧路口:是要參與其中,抑或沿著原路提供傳統服務?

對應電子書崛起,印刷業業者不妨改變自身的商業模式。

他們可在為客戶提供傳統圖書及雜誌印刷版本時,同時制作及設計電子版本。他們可將數碼部分外包出去,也可投資新技術和重設工作流程,所有工作自己一手包辦,提供一站式服務。

為客戶提供電子書格式轉換,讓出版品可在各種電子書平台上閱讀,也將會是門賺錢生意。

可以預見,隨著數碼閱讀普及,市場對電子書格式轉換、格式化諮詢、電子書工藝開發等服務的需求,將與日俱增。

電子書的未來憧憬

今年全球電子書大熱,熱賣900萬台,年銷破1000萬台指日可待。
電子書時代已降臨?未來電子書會發展到怎樣的程度?

想像一下,未來學子無需再拖著體積比他還大的書包,他們只需人手一本電子書,所有的課本內容便已包含在內。

老師教到第二次世界的歷史,學子們依指示按一按連結,就出現了第二次大戰的紀綠影片,戰火隆隆,學子們看完影片,對二戰的情況印象深刻,老師再加以補充資料,這一堂課,讓孩子們上得津津有味,歷史課一點兒也不枯燥。

電子童書的插畫,都可連結動畫,書本與動畫片二合一。

大人看的電子書,加了備註字句,后面嵌入延伸閱讀的網站連結或視頻,讀者不需再用電腦開機關機,再上網連接網站,只需在那個字句后面按一按,網上資料與視頻影像全都出現,非常方便。

這是許多人對未來電子書的憧憬,無論如何,目前的電子書,還屬于比較原始單純的“書本”,未能支援影片播放。

盜版情況恐會惡化

電子書前景一片大好,美國電子書的銷量近來來激增,2003年大約為2000萬美元(折約6400萬令吉),此后4年,每年都增加最少1000萬美元(3200萬令吉,2009年更達到3.13億美元(10億令吉)。

台灣拓墣產業研究所預測,今年全球電子書閱讀器銷量,將由595萬台調高至910萬台。

研究機構國際數碼出版論壇(IDPF)也估計,到了2020年,電子內容的市場佔有率將高達65%,把紙本出版刊物拋在后頭。

一物克一物,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電子書,也並非無往不利,它所面對的一個大問題,就是盜版。

專家指出,盜版電子書猖獗,未來情況恐怕還會惡化。想靠電子書與電子閱讀器翻身的業者,期待很可能落空。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大學教育泡沫化?

07-07-2010

報導:胡小平
圖:本報資料中心


大學過多 大學生不值錢

我們聽過經濟泡沫、產業泡沫、股市泡沫……但教育泡沫呢?以培育英才為本的教育,也會出現泡沫?是的。

隨著高等教育走向商業化、大學數目擴張過度,高教泡沫隱然成形。

“越來越多大學,搶越來越少學生”似乎成為全球趨勢,大學生素質低落、失業率高,也成為多國面對的問題。

看看台灣、中國和一些歐美國家的高教困局,再來反思我國的高等教育問題。

台灣大學泛濫成災,拉低了大學和學生品質,10年前只是大學生失業,如今連博士生也難以找到滿意的工作。
台灣大學泛濫成災,已造成奇特現象:大學生不值錢,碩士、博士滿街走。以前有個說法是台北一塊招牌砸下來,十之八九是砸到大學生;今天,砸到博士也不出奇。

台灣人口才區區兩千多萬,每年生產出來的博士數目卻是日本的一倍,日本人口為台灣五倍。

目前台灣約有3萬3700名博士,平均每年有5625名博士畢業,比較之下,日本每年只有2500名博士生。

據台灣學者估計,在過去10年內,台灣博士生增加了三倍,估計市場需要20年時間,來消化這批數目龐大的“庫存博士”。

積弊多年的高等教育,已成為台灣政府胸口永遠的痛,不僅拉低了大學和大學生素質,還衍生一大籮就業、社會問題。

在畢業等于失業情況下,許多大學生唯有躲入象牙塔,繼續修讀碩士。哪知碩士畢業后,還是人浮于事,只有接著讀博士;成為博士后,仍是前途茫茫。

10年前,還只是大學生失業,如今連博士生也找不到工作,高學歷高失業這個老問題,進一步激化。

台灣大學生的失業隊伍高達10萬6000人,而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碩士和博士生,人數約有23萬人,即是說將近半數人畢業后,找不到工做。

這就是台灣20年教改的下場!

入學門檻低素質倒退

大學生失業問題越發嚴重,不少大學生繼續待在象牙塔中修讀碩士和博士文憑,造成博士也過剩。
曾幾何時,人人稱羡的“大學生”,已經從雲端跌入凡間,大學文憑不再是飯碗保證,大學生不但找不到工作,同時素質也被評為大不如前。以前的人才,成了今天的庸才,當中到底出現了什么問題?

早在20年前,台灣倡行教改,把職業學校和專科學校升格為大學,以培育“高科技人才”。

在政府大力鼓勵下,大量職校、學院紛紛轉為大學,促使台灣大學的數目從30年前的卅多間,激增至171間,翻了五倍之多。

大學數目暴增,廣招新生,連帶新生入學率年年創新高。去年新生入學率高達96%,甚至有人只考取18分(總分為500分),也被錄取,消息曝光后,引起社會一片嘩然。

大學入學門檻過低、國立大學和私立大學的教育素質、大學生濫竽充數的問題,再度被放到鎂光燈底下,尤其是部分升格為大學之后的職專和新興私立大學,素質不進反退。

出現放牛大學

曾有大學講師抱怨,在新學年開課后,竟然發現全班沒有人會寫“蒼蠅”這兩個字;微積分老師要從最基本的代數開始教起,像教國中生多于大學生。

以前有放牛班,現在則出現了放牛大學,學生幾乎百分百都能順利畢業。

全民皆大學生,不是好消息,反而是大學文憑泡沫化的明證,一紙文憑已失去其應有價值。

政府部門一個小空缺,引來人龍;學校一個教職,換來2000人應征,當中不乏博士生。以台鐵局招考維修助理為例,廣告一出,前來應征者一大把,最終錄取30人,當中12人為國立大學畢業生,還有兩位碩士生。

實際上,維修助理不是工程師,不需要大學學歷;在外國,可能只需高中學歷就勝任有余。但在台灣,卻不是這么回事,哪怕虛耗國家資源,即便是中級助理,也要有大學資歷才行。

失落的台灣大學生!

從台南一間大學法文系畢業后,小明(化名)一直無法找到長工,最長的一份工也不過維持半年,其他都是短期工。最后他發現,只有假扮工讀生,才能找到長工,薪水不高,但可以維持生活。

小明不是罕見個案,許多知名度較低的大學,由于學生所讀科系無法與市場需求接軌,畢業即等于失業,這也是鼓吹職校和專科升格大學后的后遺症。

職校和專科升格大學是好事,但許多職校升格為私立大學后,不但沒有相應提高設備和加強資源,甚至為了節省成本,減少實踐課程。而且為了吸納更多學生,降低新生錄取分數、開辦更多科系,粗製濫造下,才造成一連串惡果。

原本把學院擢升為大學的目的,是培育更多高科技人才,豈料20年后,不見高科技人才,反而換來大批被評為不及格、不符市場所需的人才。台灣科技業者依然鬧“人才荒”,缺乏有素質的工程師。

台灣大學生無法與就職市場接軌,早已不是新聞。一年超過20萬名大學畢業生,部分科系畢業生的數目已超出行業需求,如廣播、媒體業等;由于找不到工,這些本科畢業生最終不得不轉行。

由此看出,高等教育的盲目擴充,最終只會造成教育素質沉淪、年輕人失業率高,以及大學陷入財務危機。

汰弱留強大學合併

許多年輕人進大學是為了尋求更好的出路,或是贏在起跑點,但在現實世界中,大學文憑已不再值錢了。
不少專家對台灣高等教育提出解套方法,包括關閉40%大學、為大學生提供在職訓練,甚至由政府付薪水給大學生,讓他們在企業實習,汲取實際經驗,但仍無法解決問題。

演變至今,台灣高教市場進入汰弱留強階段,一些學生人數少、素質有待改善的私立大學被合併。

台南立德大學在兩個月前,宣佈被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合併。立德學生人數不到2000,招生率十分不理想,有些科系的招生甚至掛零。

大學過剩,即使是聲譽中等的大學,也遇到新生不足的情況。曾有一間私立大學的科系教授有7人,但大一報到的新生只有一人,全校畢業生比新生人數還多。

對資源短缺的私立大學而言,學生人數不足,承受更大的財務壓力。

合併能把分散的資源集中,或是另一條出路。

合併之后,立德將改名,“立德大學”這個名字將走入歷史,立德畢業生會發現他們的母校不見了。

除了立德,等待合併打救的還有被視為“吊車尾”的后段班大學,其前身多是職校。

教改專家認為,私立大學固然要合併,國立大學的數目也要減少,才能重新提升大學和大學生的素質。以日本為例,日本去年才關了五家大學。

無論如何,合併之路知易行難,進展緩慢,且大學泡沫化問題已被政治化,是否良藥,有待觀察。

商業化危及學術發展

面對高教泡沫化問題的不只台灣,美國也是,尤其爆發金融風暴后,美國政府大砍預算,高教撥款也是其中之一。撥款萎縮,大學只有尋找其他途徑,提高學費是其中之一。

學費是大學主要收入來源之一,過去10年來,美國大學學費不斷提高,造成大學生在同年齡的人口比率比上一代減少。吊詭的是,許多大學生為支付學費負債累累,畢業后卻找不到工作。大學文憑嚴重貶值中,淪為人們手中的一紙駕駛執照。

大學生失業率高,就業市場萎縮是原因之一。萎縮市場不足以吸納大量釋出的大學畢業生,出現供過于求現象。

大學過度商業化令人詬病。前哈佛大學校長德瑞克伯克曾大力抨擊此現象,他說,大學為了靠球隊賺錢,罔顧球員入學及畢業的素質,連芝加哥大學等名校都到處設推廣學分班,危及美國高教教學品質。

即使是大學教授,也注重科學研究經費的撥款,多于教學。

伯克在2005年推出《大學何價》,書中大膽揭露美國高教商業化的一面。

在書中,他不斷重申大學已從一個學術中心,逐漸把重心移至以利益為主的機構,大家應儘早看到這點和作出改變,而不是任其繼續朝商業化的路走下去,因為在企業勢力完全介入大學后,對學術發展的影響深遠。



滿街大學生素質低落

開辦更多大學,才能培養更多人才,進而提升國家競爭力?不少政府陷入這種迷思。

開放高等教育政策,是兩面刃,開辦更多大學,的確可以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接受高深教育,培養更多人才,只不過,一旦全民皆大學生的年代降臨,素質問題卻被放大:這些人才能否為企業、國家所用?

台灣面對大學生過剩、人手不符合市場需求問題,中國也相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高教領域,也步它們的后塵,陷入同樣問題。

中國的高學歷高失業趨勢,越來越嚴竣,為大學生找工,己經演變成全民任務。
開辦更多大學、讓高教鬆綁,不是台灣才有,中國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也不可避免地走上這條路。

上個世紀90年代,為了培訓有素質、熟練的廣大勞動階層,中國中央政府決定開放高教、鼓勵民辦大學,讓更多人有機會上大學,習得一技之長。

在政府大力鼓吹各院校興建新校區下,中國各院校投資了約1000億美元(約3400億令吉)用來建設新校區,一棟棟高樓和豪華大學拔地而起,大廣招,變成大辦學,中國高教進入“大躍進”時代。

許多高考落選的高中生,得以進入大學,這批人,成為私立大學主要收入來源。

2007年,中國大學在校生高達2700萬人,取得全球第一,高等教育入學率達23%,在一些省市,如廣東省,去年的高教普及率已達78%,高教普及化已不是口號,早已落實。

在過去10年來,中國大學的招生人數以每年30%升幅遞增,原本校方打的如意算盤是新生人數多,收入增加,可以用來償還擴充校區的貸款,但算盤打不響,還因為競爭劇烈,數百所私立大學紛紛背負沉重債務。

為了還債,一些大學根本顧不上教學品質,淪為文憑製造廠,降低新生錄取率,新生入學試滿分為七百多分,只要考到200分,也就可以入學了。

新 生素質差,講師和教授也好不到那裡,教學品質低落,例如電腦系畢業的學生,大學文憑可能來自某中醫藥類大學,學生在人滿為患、設備差勁、材料不足的情況下 修完學位,本該讀4年的課程,卻只讀三年,最后一年稱為實習年,實際上卻是提早讓學生畢業,說是讓他們在企業實習,最終目的是順便找工。

大學生找工僧多粥少

在僧多粥少情況下,中國許多大學生不介意工資少,只要能夠維持生活費就夠了,大學生高收入的神話破滅。
如果說,中國政府開放大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高素質的勞動階層的話,這個目標註定無法落實,大學反而被許多年輕人視為從藍領階段轉為白領的好機會,一些大學還特別設立英文、旅遊、行政、新聞和法律科系來吸引學生。

這些科系成本較低,不需要特別提供什么設備,迎合了年輕人欲從事白領工作的心理。

近年來,中國高學歷高失業率問題也不新鮮,去年560萬名大學畢業生當中,還有三分之一仍在尋覓工作,今年又有630萬大軍,殺抵勞動市場,令大學生就業問題更為嚴竣。

如何為這些大學生找一份工作,不但是中央政府的首要任務,已演變成全民任務,政府甚至下令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門,為了穩定局勢,聘請更多大學畢業生,但仍是僧多粥少。

過度商業化導致破產

隨著新生人口下跌,以及老齡化社會到來,全球大學未來不可避免的問題:越來越多大學,搶越來越少的新生。
在大學教育一片亂象中,有人喊出大學應該破產的口號,他們認為,把素質不良、僅剩下表面華麗大衣的大學從市場剔除,對國家、社會都是好事,只有那些該破產的大學破產了,留下那些好的大學,才能促進中國大學教育發展,一改當前亂象。

說到底,大學之所以會破產,不全然是欠債問題,也不是少子化政策所致,而是過度商業化的產物,“無能辦學”、“無條件辦學”、“無法辦學”、“亂亂辦學”、“向錢辦學”、“違規辦學”等一連串原因。

不 論是中國大學,或是海外其他大學,它們的素質和聲譽,早已透支,除了少數老牌大學,大部分國家或是國際名牌大學,已失了它們的名牌效應和名牌價值;一些個 別領域的專家,成為講座會吸金專家;一些官員和企業大老板混入神聖學府,爭戴研究生、博士生的帽子,他們不懂研究,只用大把錢買下博士帽,導致研究生、博 士生泡沫化。

在中國,有權授予博士學位的大學有365所,而全球擁有最好和最多的研究型大學的美國,卻只有253間。

大學, 是人才搖籃手,老百姓普遍抱著,衣可以少穿、飯可以少吃,卻不能不讓子女受教育的想法,讓孩子讀大學,是許多家長的目標;對年輕人而言,進大學,也是他們 一輩子的夢想,但現實卻是私立大學爭相崛起,廣招學生,形成惡性競爭,拉低了教學和學生素質,十多年來的惡性循環,造成培育人才的大學反而衍生了一連串社 會問題,而大學也因為欠債累累陷入破產危機。

人口減少大學過剩

歐美政府常年撥款給大學充經費,但大學管理局還是要自行籌措不足的經費,一些知名度高的大學,科研項目是重要經費來源。
全世界大學,無法不面對的殘酷現實是人口減少、未來就讀人口縮減的問題。

這種現象在台灣並不陌生,人口出生率下跌,原本面對過剩問題的各級大學招生壓力更大,先是私立高中職業學校招生不足,接著下來是技術學校,去年更有10間私立大學招生率不足,算是破天荒的頭一遭。

國內學生不足,只有把目標轉向海外,許多台灣大學有意赴中國開辦高級企管課程如EMBA,但台灣政府遲遲不肯開綠燈,反而是中國名牌大學來台灣搶人,台灣年輕學子去中國讀大學已蔚成一股新潮流。

無論如何,由于中文不是國際語言,與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等大學比較,台灣在爭取海外留學生這一塊並不容易。

相同的,中國大學未來也面對少子化、人口老化的問題,估計在未來10年內,中國18歲至22歲之間的人口將減少400萬人,屆時,那些經營不善、名聲不佳、沒有特色的民辦大學、私人院校,將被淘汰。

預料,全球大學過剩問題,在未來幾年內更明顯。

大學管理層自行拔款

大學泡沫化,造成大學文憑不值錢、大學生乏人問津,畢業等于失業,企業只對部分公立大學畢業生有信心。
如何減輕政府財務負擔,又能為國家培養有素質人才,一向是全世界高教共同問題,也是高教趨于商業化的原因。

高等教育經營從來不是易事,各國政府年年高教撥款都是數以十億元計,但最多只佔大學辦校經費的一半,要生存下去,大學管理層必須自行籌款。

相較于亞洲國家,看看推行高教普及化政策的歐美國家,如何經營它們的高等教育。

美國

儘管美國的大學過度商業化惹人垢病,但在籌集經費方面,它仍有一套制度。美國公立大學一半經費來自政府撥款,根據各校科學研究水平而決定撥款數額,另外有關當局也大規模招收海外留學生,留學生學費是美國大學紓解辦校經費的重要管道,每年為美國帶來上百億美元外匯。

發行債券也是美國大學籌資方法之一,多用在大型建設項目。名牌大學還可以利用科學研究來賺取經費,在研究基礎強、設備良好的大學,已是普遍現象。

對外募捐是另一個重要集資管道,美國大學不但特別成立募捐部,專司找人捐款,一些大學董事更是金主,大學是否委任他擔任董事,胥視他能為大學籌募多大財富。

歐洲

大多歐洲國家高等教育仍是依賴政府年度撥款,不管是私立還是公立,年年都有數額不一的撥款。這些撥款多用在教職員工資上,除了法國,大部分教師都是由政府直接任命和支付薪水。

為了鼓勵科研,多國政府把教學撥款和科研撥款分開,教學撥款視學生和員工數目而定,科研撥款視大學表現而定,通常由國家特定科研委員會負責。

也有政府另外撥款給表現優異的大學,獎掖它們學術上的卓越表現。

儘管如此,政府常年撥款仍不足以維持大學營運,許多大學通過提高學費、自主經營、向社會和企業提供服務、募捐等方式,自行籌備不足的經費。

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李錦記傳奇

05-07-2010

報導:涂素燕
圖:李錦記提供


李錦記醬汁百年古早味

1888年,李家祖先李錦裳,偶然之下發明蠔油,創立李錦記蠔油莊。

李錦記經歷三世紀和四代掌門人,能夠衝過時代洪流,在現代激流中長盛不衰,同時攻城略地,老字號招牌越擦越亮,絕非偶然。

當中奧秘存在于祖傳醬汁中,也存在于現代化優質管理系統。

李錦裳于1888年偶然發明蠔油,創立李錦記蠔油莊。
說到蠔油,很多人會想到李錦記,說到李錦記,這是個有故事的百年老字號。

122年前,祖籍廣東新會縣七堡的李錦裳,在珠海南水鎮一帶開設茶寮,同時兼售蠔豉。

有一次,蠔湯煮過頭變成咖啡色,發出濃烈香味,李錦裳好奇試嘗一口,味道竟然鮮美無比,他靈機一動熬製蠔油出售,大受歡迎,風行江門、廣州一帶。

后來,蠔油不只成為粵菜精髓,也深深影響整個中華飲食文化,成為家家戶戶、全球中餐館廚房中的必備醬料。

隨著時代變遷及秉承李家“永遠創業精神”理念,李錦記不管產品品種、包裝和銷售網絡,都經歷過大膽革新和改進,然而祖傳的醬汁味道依然不變。

宣揚中華飲食文化

曾慶鴻指出:「為了達到各個國家對食品安全標準,銷售到世界各國,李錦記採用全球最嚴格標準生產。」
李錦記后人承傳百年秘方,以先進技術提煉生產蠔油,既符合現代人對衛生的要求標準,也讓百年古早味源遠流長。

李錦記醬料集團營運總裁曾慶鴻表示:“我們從原料採集到成品檢驗,每個流程都有一套嚴密監控系統,所以世世代代、全球各角落的人吃到的同類蠔油,都是同樣味道。”

他指出,李錦記作為中式醬料專家,過去一直扮演著宣揚中華飲食文化的民族企業,立下“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的目標。

如今,李錦記分銷網絡已經遍佈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達至讓全球華人享用李錦記醬料的目標。

隨著全球化讓世界變成地球村,中西飲食文化界線越來越模糊,李錦記開始成為結合中西飲食的橋樑,朝著“有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的目標前進。

不同國家開發不同口味

以生產蠔油起家的李錦記,不甘“獨沽一味”,為俘虜全球各地消費者甜酸苦辣的味蕾,積極開創多元個性化醬汁。

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口味不一,馬來西亞人無辣不歡、日本人喜甜,僅是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就分為“南甜北咸東辣西酸”。

為此,李錦記設立了專門產品研究及控制中心,起用專人精心研發和嘗試新醬料配方。

另一方面,李錦記也針對回教徒開發“清真醬料”。李錦記馬來西亞莎阿南廠房和中國新會廠房,都分別獲得大馬伊斯蘭事務部和廣東省伊斯蘭教協會頒發的清真證書(Halal)。

我國JAKIM認證機構,是全球所有清真認證機構中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機構之一,頒發的清真證書通行世界各國。

曾慶鴻說,李錦記在大馬的廠房,十多年前就獲得JAKIM認證,以大馬清真認證標準出口到許多回教國。

熊貓熱造就熊貓牌蠔油

李錦記經歷221年歲月洗禮,能夠長盛不衰,當中奧秘存在于祖傳醬汁中,也存在于現代化優質管理系統。
李錦記有一種蠔油叫熊貓牌鮮味蠔油,在美國、大馬等國家特別好賣。

說起這種蠔油,曾慶鴻笑說:“很多人都會問熊貓牌蠔油是不是熊貓做的,這背后其實有個李錦記所有老員工都很熟悉的小故事。”

李錦記本來只有一種蠔油,每10公斤生蠔才提煉出一公斤蠔汁,所以蠔油是廚房里奢侈珍稀的醬汁,不是人人都有能力或捨得購買。

李錦記第三代傳人李文達,為了讓家家戶戶都可以享用蠔油,除了保留舊裝特級蠔油,也推出平價蠔油。

上世紀70年代,他想把蠔油推廣到美國市場,適逢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中國領導人鄧小平送了一對熊貓給美國,美國掀起一陣熊貓熱。

他突發奇想把新的平價蠔油命名熊貓牌,老美大為受落,熊貓牌蠔油頓時成為美國華人餐館的“鎮店醬汁”。

后來,為了迎合各階層人士的需求和喜好,李錦記又把蠔油分成更多等級及價位,分別推出財神、瑤柱,素食等蠔油醬料。

全球肯定食品安全管理

近年中國食品安全屢屢亮紅燈,全球各地消費者對中國食品的信心大打折扣。

然而李錦記在中國廠房生產的產品,仍遠銷全球多國,甚至對食品安全和質量要求嚴苛聞名的日本和歐盟國家,也通行無阻。

這有賴該公司極為看重食品安全和質量所賜。

中式醬料多為祖傳秘方,自古不外傳,李錦記醬汁秘方就不便公開了,但是對于生產規範和品質管理秘方,李錦記向來不吝分享。

一直以來,李錦記都積極參與各項國際食品安全和法規研討會,和各國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機構及同行交流,掌握全球食品安全趨勢。

作為蠔油創始品牌及業界領頭羊,李錦記受邀成為中國蠔油生產國家標準起草人之一。

這次,李錦記邀請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多家媒體,到該集團位于香港大埔廠房,及中國廣東新會最大生產基地參觀,分享該集團的企業文化及生產管理心得。

嚴密監控原料及成品

除了色香味感官檢測,李錦記產品還會通過化學檢驗,確定產品成分符合規定,及進行微生物和污染物分析。
李錦記產品遠銷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曾慶鴻表示,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的一套食品安全標準,比如澳洲有自己的規模、歐盟也有自己對產品包裝的要求。

好像醬油氯丙醇含量,歐盟的標準就比中國高50倍。曾慶鴻指出:“為達到各個國家對食品安全標準的要求,銷售到世界各國,李錦記採用全球最嚴格的生產標準。”

目前李錦記所有廠房均通過全球要求最嚴格的HACCP認證(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

他說:“李錦記所有產品,從原料採集到成品檢驗,都有一套嚴密監控系統。

除了色香味感官檢測,還會通過化學檢驗,確定產品成分符合規定,另外再進行微生物和污染物分析,確保產品安全。

李錦記檢驗室里,排滿各種產品樣本,檢驗室負責人告訴記者,就算產品上架后,他們依然會保留產品樣本,追蹤產品在置放一定期限后品質的變化,希望在安全和品質方面做到滴水不漏。

面對食品原料安全問題

李錦記現在的目標,是做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
李錦記醬料集團企業執行副總裁馮振華告訴本報,李錦記從原料生產源頭開始,監控每一個環節,掌控產品品質。

就拿李錦記殿堂級產品蠔油來說,沒有肥美鮮蠔,就不用談優質蠔汁,李錦記都選用上等天然生蠔提煉蠔油。

水質和環境都會影響蠔的生長,進而左右能否安全食用,所以李錦記只採用生長于水質安全的咸淡水交匯內灣水域的生蠔。

蠔苗從轉為蠔串,移到蠔田生長,整個過程費時二到三年,這時還要經過篩選,只有優質生蠔才會送到提煉廠。

他說,隨著環境及水源污染日益嚴重,全球食品工業其實都面對食品原料安全問題,李錦記對這方面的把關是絕不妥協。






生產現代化珍惜老員工

20世紀80年代起,李錦記開始在自動化和現代化生產技術方面投入巨額資金,以便大量生產產品及有效控管產品。

然而,該集團也沒有忽視員工這種‘重要資產’,在李錦記的管理方針,客戶排在第一位,接下來是員工、管理層,最后才是老板。

李錦記年紀最大的員工已經七十多歲,現在成為李錦記澳門老店的「鎮店之寶」。
當初李錦裳偶然發明蠔油,並創業販售蠔油,李錦記只不過是一家小蠔油庄。就算到了上世紀70年代,依然是手工作坊式生產。

李家第四代掌門人接手業務后,把現代管理及技術帶入李錦記,帶領李錦記搭上現代化列車。

今天李錦記在香港、美國洛杉磯、馬來西亞莎阿南和中國新會等地,都設有廠房。

這些廠房都引進國際先進技術水準的自動化生產線,許多醬料如醬油、蠔油,都已由自動化控制系統生產,參觀這些廠房時你會發現,機器幾乎取代了人工。

李錦記生產經理葉偉全說,雖然現在廠房已經大部分電腦化,但他們做的是講求風味的醬料,所以不可能完全以機器取代人。

“我們現在看到醬汁從烹煮、入瓶、封口都已經自動化,但是由選擇原料到包裝,這全是靠員工不停研究,累積經驗才能發展出來的。”

他以釀製醬油為例,應該用哪一種缸,用錯了缸會有什么影響,都需要老師傅的技術和經驗。

現在李錦記新會的醬油生產基地所見的玻璃纖維發酵缸,是經過過去的土缸一直試驗、演換,成了今天最理想的發酵缸。

“這些不是機器可以做到的,所以李錦記仍然很重視老員工,還是要靠他們的經驗生產醬料。”

有歸屬感員工流動不大

葉偉全表示,雖然現在廠房已經大部分電腦化,但是李錦紀做的是講求風味的醬料,所以不可能完全以機器取代人。
在這個爭搶人才的年代,很多企業都面對員工迅速流動,不過李錦記員工流動率仍然很低,很多員工都在這里工作到退休為止。

李錦記醬料集團企業執行副總栽馮振華說,李錦記有很多服務多年的老職員,在這里就職十多廿年的員工非常普遍,年紀最大的員工已經在李錦記做了53年。

“這位老員工現在已經七十多歲,目前成了李錦記在澳門老店的‘鎮店之寶’。”

香港私人界職員一般退休年齡為65歲,也有許多職員是在60到64歲之間提早退休。

他表示:“職員就算到65歲,如果健康狀況許可,本人又有意願留下來,我們一般都會續聘。”

李錦記提供員工一種大家庭的歸屬感,很多員工都喜歡這里的工作環境,許多員工更是一家幾口,在李錦記不同部門就職。

重視溝通勞資如大家庭

除了廠車接送服務,李錦記員工飯堂每天供應員工免費餐點,三菜一湯,每逢週五附送甜品。

馮振華說,每逢過年過節,當然也少不了贈送李錦記產品給員工。

“員工工作滿10年可以到馬來西亞廠房參觀及旅遊、15年可以去美國分公司參觀、20年可以去日本遊玩、25年可以去歐洲、30年則可以坐郵輪到美國。”

李錦記是家族企業,家和萬事興,除了家族成員之間講究和諧,也非常重視上司和員工之間的溝通和互動。

公司定時舉行各類活動和培訓班,每年定期舉辦全體員工溝通大會,讓勞資雙方可互相傳達心聲。

李錦記每年三月都會舉行創業紀念日,讓家族成員、公司員工,以及合作伙伴聚集一塊。

這一天,李家上下、公司員工和生意伙伴,都會到李錦記創始人李錦裳先生位于香港的墓地拜祭,以表感恩之情。這個傳統已經維持40年,是李錦記獨特的企業文化。

思利及人新會造福社區

李錦記位于廣東新會的生產基地,佔地面積1000萬平方尺,約210個美式足球場的面積。
不管是在香港大埔,還是廣東新會的李錦記生產基地,都會發現無論經理級人馬還是工廠員工,開口閉口都把李錦記第三代傳人李文達所說的“思利及人”掛在口中。

新會是李錦記創辦人李錦裳的家鄉,秉持“思利及人”企業文化,李錦記后人發跡后不忘飲水思源,回到先人家鄉開設工廠,為當地農民提供就業機會。

除此之外,李錦記也積極資助推動當地社區發展建設。其中新會江門市李文達一級中學,就是由李錦記捐資興建的新型現代化學校。

校園內有體育館、游泳池、宿舍及多功能綜合樓,這里也是李錦記新會廠房員工及當地居民的“社區中心”。

李錦記每年會從學校招聘畢業生,提供培訓及就業機會。

釀製醬油力求更衛生

李錦記位于廣東新會的生產基地佔地面積1000萬平方尺,約210個美式足球場的面積。

新會瀕臨南海,氣候炎熱,最適合作為釀製醬油的基地。

眾所皆知,李錦記以蠔油起家,這十多年才開始生產醬油,短短時間內已躋身中國三大醬油企業。

來到新會生產基地,已經看不到傳統釀製醬油的土缸瓦罐,取而代之的是上千個玻璃纖維發酵缸。

傳統醬油是家庭手作,不管蒸煮、日光曝曬,還是入缸醃製、榨汁、濾渣等過程全靠手工。

這樣釀製出來的醬油充滿風味和醬香,但無法保證衛生。李錦記在傳統工藝基礎做了一些調整,可是依然采用傳統高鹽稀態發酵法,週期比較長,最重要的是能夠保留醬香。

食用過多鹽會提高中風和心血管疾病,李錦記除了生抽、老抽、頭抽醬油等一般醬油,也為追求健康飲食的消費者特制低鹽生抽。

以天然黃豆釀製

李錦記採用符合歐洲認證大豆天然身分的黃豆,釀製醬油。
醬油原料分黑豆和黃豆,台灣人較常食用黑豆醬油,中國人、東南亞人普遍上食用黃豆醬油。

對黃豆醬油來說,黃豆是靈魂,隨著基因改造黃豆越來越普遍,為了降低成本,很多生產醬油的廠家,已經改用廉價的基因改造黃豆。

葉偉全自豪地說:“李錦記為了讓顧客吃得安心,至今仍然堅持選用非基因改造黃豆釀製醬油。”選用的每一粒黃豆,符合歐洲認證大豆天然身分的“Identity Preserved”,簡稱IP認證。

李錦記新會生產基地已看不到傳統釀製醬油的土缸瓦罐,取而代之的是上千個玻璃纖維發酵缸。
現代很多醬油廠家都用速釀法,多以脫脂黃豆粉為原料,以純鹼中和,然后加鹽醬色、甘味劑等大量化學調味劑,只需三到五天就可製成一瓶醬油。

不過,這種醬油全無風味,味道多為酸苦,為保持質量,李錦記依然採用古老工藝釀製醬油,他告訴記者:“我們一瓶醬油花3個月時間釀製而成。”

小辭典:高鹽稀態發酵法

以低溫發酵,是目前最先進的發酵工藝,生產的醬油顏色澄清,有濃郁醬香和酯香。不過生產成本高、週期長,此類產品在市場佔有率僅為10%左右。

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癌后

癌后身負更大使命 自然醫學博士李麗明

報導:楊潔思 圖:受訪者提供

走過這些年,總發現老天爺很愛跟人開玩笑,可說祂很幽默,或,更正確地說,是黑色幽默。

不是么?心臟科醫生得了心臟病;癌症醫生死于癌;沒有坐飛機的人死于空難,給墜落的飛機砸死,這是哪門子的道理?

自然醫學博士李麗明過去數年與癌症病人打交道,不料竟也給老天爺幽了一默:患上最嚴重的第四期乳癌。

鬼門關前走一回,憑著手術及本身的能耐,他硬是挨過來了。

歷經死亡幽谷,人生最艱澀的體驗,生命從此有了最深的頓悟。

不錯,陽光還是一樣的陽光,只是,看待生命的眼光、對家人的態度,變得很不一樣了。

這一場病,仿佛是要賦予他更大使命的前奏,我們不是有句話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嗎?

病榻上的李麗明及其腫瘤。
集自然醫學博士、營養師及大腸水療師等醫療保健背景于一身,李麗明本身卻也逃不過癌症魔掌,真叫人情何以堪?

何況,他碰上的是最可怕的乳癌癌魔,無聲無息悄然掩至,一旦發現時,已逼近城牆,不是第三就是第四期,許多患者因藥石罔效而失去生命。

醫生當時宣判,李麗明只剩三個月的性命。

乍聞噩訊,他連續哭上6小時,哭過,抹干淚水,挑戰正要開始。

他畢竟是營養師、自然醫學博士學位也不是平白拿到,之前護理癌患也累集了寶貴經驗,讓他與癌周旋時比一般人更占優勢。

免疫力低落到醫生不敢替他開刀,他有法子讓免疫能力在短短3天內回升到可以動手術的水平。

一般乳癌患者,傷口潰爛會發出難嗅的味道,他的傷口卻不曾發出惡臭,手術傷口從左邊乳房上方開至腹部,在短期間內即癒合良好,8天后,她便可出院回家休養。

病榻經歷 改變想法

短短半年,她康復了。

雖然一直以來從事健康事業,李麗明都不是講究身心靈的人,總認為心靈的東西太玄太虛。

病榻上的經歷,卻讓她改變想法。

在印度進行細針穿刺組織檢測,醫生宣判她得了第四期乳癌,震驚之下,她的眼淚流個不停。

回程中,她在機場拿出書看,那是兩本講求心靈治療的書《Healing Mind, body, soul》及《The secret》,從中了解到宇宙能量,于是開始向宇宙能量祈求,讓她有清晰的頭腦,知道下一步應如何做。

說是有效也好,心理作用也罷,她真的就冷靜下來,把淚水抹干。自此,她把宇宙能量,及以往切割于外的靈性部分也納入生活中,身心靈結合,成就更圓滿的自己。

活在當下不留遺憾

自認不上鏡,李麗明對相機鏡頭很抗拒,前往中國求醫時,卻經不起女兒遊說,拍了一輯個人專輯。
有人說,逆境是種祝福。

問李麗明如何看待患癌經歷。

“患癌是項祝福嗎?”她反問,並循著思路發展:“它讓我親身體驗到癌症病人的辛苦與煎熬。我想我很幸運,至少我不是血液中毒患上敗血症,若是敗血症,4天就去世了。”

4天去世,連調整身體的機會都沒有,癌症至少還給他這個機會。

因此,他說,癌症不是病,要感恩它。它是身體退化所致,只要用對方法,就能讓情況改善。

經此一疫,李麗明的人生觀有莫大轉變。以往,他把生活重心全放在工作上,癌症病人重于一切;患癌后,家人全力的支持讓他深受感動,也看到家人的重要。

“除了被愛,除了愛病人,也要愛家人。”現今的她,學會放慢生活腳步,撥出時間陪伴家人。

與此同時,他學會更愛自己,經常自我“洗腦”,向腦袋講話,灌輸“我接受自己、疼愛自己”諸如此類的正面訊息。

“活在當下很重要,把每一天當作最后一天來活,每一樣事物都做到最好。”有人視他此論調很消極,他卻認為,如此積極地活,一旦隨時“走”的話,不會有遺憾。

醫生要有同理心

醫學為疼痛區分等級,把分娩的痛視為極限,即第十級的痛。然而,李麗明卻說,分娩的痛簡直是小兒科,“癌症的痛是幾百級的痛。當時我的感覺,就像有枝很粗大的針直直插進我胸部一般。

“以前癌症病人向我投訴疼痛難忍時,我都無法理解,只有親身經歷過那種痛,才明白那種痛有多痛。”這場大病,除了讓李麗明充分施展所學,自己救自己,更讓他親自體驗到病人的感覺與處境。

過程中,讓他倍受感觸的是,一些醫生有欠同理心的態度。

有醫生認為他的情況很不樂觀,縱使手術后复原進展良好,不只一次對他說:“你能活到現在,是個奇蹟。”

聽在耳裡,讓他很不是味道,終于忍不住回答:“醫生,你要給我祝福,千萬不要這樣說,你這樣說非常可怕。”

更有甚者,一名醫生看了他的電腦斷層掃描報告后說:“報告很美,看來癌細胞清除得很徹底,不過我要提醒你,掃瞄的準確性只有40%。”

原本興奮的心情,頓時被淋了一盆冷水,心想:“什么?你明知電腦斷層掃描的準確性只有40%,那你為何要叫我花1800令吉來做這個只有40%準確性的掃描?”

于是說:“醫生,你的說詞令我很沮喪,我要中斷這次談話。”

他不明白,醫護人員理應與病人肩並肩對抗病魔,為病人加油打氣,為何卻反過來打擊病人的信心?

這些有心或無心打擊信心的話,都讓他深刻感受到醫務人員培養同理心的重要。有堅定的信心,抗癌路上才能走得更平穩,因此他強調,對癌症病人,輔導要先行。

而家人的支持與鼓勵,更是不可或缺。

夢想建身心靈醫院

李麗明一家幾乎沒有什么合照,生病后,在女兒建議下拍了一些全家歡照片。
為了得到提出癌症食療法的約翰娜巴維德博士(註)真傳,李麗明不惜耗鉅資到西班牙,把整套方法完整學回來。

充分理解到整體健康是身心靈三方面的結合,李麗明心底有個夢,就是成立一間注重身心靈整體健康的醫院,以便能幫助更多癌症病人。

周圍的朋友也都鼓勵他:“力量來自渴望,敢想、敢要、敢得到,你的心愿一定會有落實的一天!”甚至打算號召成立“仁愛癌症醫院籌建基金”。

然而基金會的成立門檻極高(需有100萬令吉才能注冊成立),讓他覺得遙不可及。

眼前,他唯有退而求其次成立巴維德中心,跟海外巴維德中心銜接,為癌症病人服務。

同時,他也決定要到較小的鄉鎮去宣傳防癌與抗癌訊息,只因“一般各種講座與活動都在大城市舉行,小地方的人很可憐,很難收到這類訊息,因此我發願,只要有需要我的地方,我都愿去。”

至于癌症醫院,還看公眾是否有心協力完成。作為讀者的您,是否也期待看到醫院落成的一天?

★註:巴維德博士在1951年即提出,以飲食加上生活方式改變來對治癌症。

※延伸閱讀:《簡單看癌》李麗明、歐陽英、李玉美著(每本書銷售收入的10%,將撥于“仁愛癌症醫院籌建基金”的籌備資金。)

經歷離奇瀕死體驗

患癌期間,李麗明經歷了一次離奇的瀕死體驗,唯,連家人都不相信他,認為那是幻覺。他著書時,出版社也建議他不要寫,或者怕流于怪談吧。

話說,李麗明一次昏睡,看到地獄使者把他帶到天庭,天庭以時辰未到為由拒收。

上天無門,他看到一位往生的法師,在這位法師患癌期間,李麗明曾照料他。

法師不多說,只給李麗明四個字:雨過天晴。

再來,李麗明看到觀音娘娘,醒過來后,很奇怪,原本不懂佛經的他,竟會唸梵文大悲咒。

若說奇怪,也確是奇怪,若是不信,何妨笑一笑,就當作是他的幻覺吧!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中國工潮

01-07-2010
報導:劉林李
圖:本報資料中心

員工自殺原因何在?


中國台資工廠富士康員工接連自殺,有指富士康是血汗工廠。

事實上,富士康廠區宿舍有游泳池、娛樂室,網球場;供餐、洗衣、上網,體檢都是免費的。

甚至有同業坦承,富士康宿舍環境和福利都比同業好,如果這樣的環境員工仍然不滿意,其他中國民工又面對怎樣的困境?

富士康因為員工“12連跳”成為媒體焦點,其實今天中國代工廠採取“軍事管理”的,肯定不只富士康。
富士康究竟是不是血汗工廠?

為證明富士康沒刻薄員工,老板郭台銘親自帶三百多位中港台與外籍記者,參觀位于深圳龍華的富士康工廠。

記者看到的富士康廠區,各項生活機能設備一應俱全。

事實上,在一些記者和富士康同業眼中,設在治安混亂、貧困落后的龍華富士康工廠,可說是個與世隔絕的小王國。

宿舍環境綠樹林蔭,每棟宿舍一樓都有餐廳、便利店、水果店和銀行,廠區內有網吧、游泳池及網球場等。

參觀過富士康工廠的同業也說,富士康餐點供應、宿舍的休閒設施,都讓同業望塵莫及。

能夠讓大家看到的地方,好像並沒有什么大問題,問題是不是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

媒體紛紛設法深入富士康調查,從工廠的操作、在職員工、離職員工等身上旁敲側擊,嘗試拼湊富士康員工自殺的真相。

富士康管理方面,大概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看……

軍事化鐵腕治軍

鴻海集團前執行顧問信懷南說,在郭台銘的血液里,有軍事管理的基因,富士康不是血汗工廠,但是壓力鍋。

富士康是鴻海集團的子公司,信懷南認為在鴻海或富士康工作,絕對不會嘻嘻哈哈。郭台銘晚上10點前不離開公司,他不離開,部下就不敢離開,部下的部下更不敢離開。

儘管郭台銘不是總在龍華富士康工廠,不過媒體在參觀富士康工廠時,發現處處可見郭台銘的軍事管理風格。

每一座樓梯都貼滿“魔鬼都藏在細節里,走出實驗室,就沒有高科技,只有執行的紀律”的郭語錄,上下樓梯大老板的話都無所不在。

泰勒制管理

富士康採用的是百多年前美國工程師泰勒創建的“泰勒制”管理制度。

泰勒制把工人完成每道工序所需時間標準化,讓工人成為流水線上的一個機器零件,在規定時間里機械化操作,達到最高生產效率。

富士康的鐵血管理,更讓泰勒制登峰造極。

員工手冊規定,每兩個小時就可以休息10分鐘,不過員工投訴時常不能按規定休息,除了午休的一個小時,一天就只有10分鐘時間上廁所。

8小時工作時間加上加班,員工一天下來可能需要站在機器前超過10小時。

檢討制和集合訓話制

富士康每週都有業務檢討會議,和每日交接班集合訓話。

進入車間后,員工不許講話、不許打瞌睡,違反要扣積效獎,向大家做檢討,常有員工被訓到哭。

管理人員有時還會故意在流水線上製造一點小錯誤,做“陷阱測試”,比如拿走一張小貼板,員工如果沒發現,就要被處罰。

軍訓

在富士康員工交流論壇“富士康員工俱樂部”中,曾有員工抱怨,每個星期三都要集團軍訓,一般是站軍姿半個小時。

軍訓時間是6點40分到7點15分,所以6點就要起床。如果經理心情不好,可能會要求一些組整個星期都接受軍訓。

員工關係疏離

很多現代中國工友住在宿舍,過著半軍事化日子,無法有正常的社交生活。
據說,富士康怕員工同鄉串連、結黨,刻意把同鄉派到不同車間,也不會讓同生產線的員工住在同一宿舍。

舍友之間,因為來自不同家鄉、處在不同生產線、不同上下班時間,很多時候要在宿舍里碰上一面都很難,所以很多成了住在一起的陌生人。

長期集中居住在宿舍過著半軍事化生活,也讓員工無法過正常的社交生活,如交朋友、談戀愛及和家人相處等。

自殺事件后大幅加薪

富士康員工宿舍及環境不輸任何一家工廠,如果這樣員工仍然不滿意,其他中國民工又面對怎樣的困境?
富士康多數一線員工薪資是以中國規定最低工資,也就是人民幣900元(折約432令吉)為底薪發放。

工人為了賺取更多薪資,會簽署“自願加班切結書”,放棄中國勞動法規定每月加班36小時上限的保障。

許多工人日以繼夜工作,每月動輒加班100小時,才能拿到約人民幣1700元(折約820令吉)。

很多員工每天都是過著工作超過10個小時,下班吃飯、回宿舍睡覺,第二天再準時打卡的生活,就算有游泳池、網球場,也沒人得空使用。

發生連串自殺事件后,富士康于6月2日宣佈工廠員工加薪30%。

6月6日富士康再宣佈,從10月1日起,深圳地區經過考核的一線員工以及線、組長,基本薪資將由1200元人民幣調高至2000元人民幣(折約955令吉),上調幅度達到66%。

據說,今日7月1日,富士康還會宣佈第三步加薪動作。

同樣運作工廠大有人在

富士康因為員工“12連跳”事件,成為媒體焦點。

然而,今天的中國代工廠中,採取軍事化管理、工友之間關系疏離、要靠拼命加班才得溫飽的,肯定不只富士康。

一些同行坦承,富士康的管理方式,跟其他工廠比較起來,並不“特殊”,工廠流水線動作本來就是要整齊一致,機械化操作難免,所以每家工廠都有基本紀律要求。

富士康工友面對的處境,也許是全中國工人面對的困境;富士康的管理問題,也正是所有外資企業在中國面對的共有問題。

工字不出頭前途也茫茫

日本早年靠泰勒制創造經濟奇蹟,不過現在的日本工廠也不會讓工人罰站8小時。
日本企業把泰勒管理模式發揚光大是公認的,但就算日本工廠,也不會要工人接連罰站8個小時。

多數工廠在工作時段內,會有一段15分鐘到20分鐘的停線休息時間,公司會提供免費茶水、小點心,讓員工休息上洗手間。

中國工人工資低,薪水養得了自己養不起一頭家,工字不出頭,很多工人注定當一輩子工人,總覺得前途茫茫。

日本工人則沒這方面的隱憂,早年的“終身雇用制”等同鐵飯碗,可以帶給員工安全感和歸屬感。

1990年代經濟不景氣,當時的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為學習美國管理方式,廢除“終身雇用制”,很多人開始對未來不安,自殺率提升。

近年,已有一些大企業恢復“終身雇用制”,以便留著技術人才。

管理模式不適合中國人

富士康採用的半軍事泰勒管理模式,對日本、韓國、台灣及其他新興工業發展國家來說並不陌生。
富士康目前採用的半軍事泰勒管理模式,其實對日本、韓國、台灣及其他新興工業發展國家來說,並不陌生。

日本早年就是靠泰勒制創造經濟奇蹟,躋身世界經濟列強。

日本評論員加藤嘉一認為,富士康工廠管理模式用在日本人身上沒問題,但不適合用在中國人身上。

他分析,日本人有自虐心態、喜歡犧牲,認為為企業犧牲是融入社會的方式,有一種歸屬感。

今天中國工廠的工人,本來是農民,他們在鄉區一直是自由、分散的,所以無法適應這種模式。







罷工不願再當廉價勞工



就在中國台資工廠富士康員工“連環12跳”鬧得轟轟烈烈之際,另一邊廂中國廣東佛山本田汽車廠員工因不滿工資太低鬧罷工。

罷工傳染病蔓延,中國豐田車廠、寶馬經營商也中招。有人說,這是中國工運前奏?

中國日資本田車廠發動“工廠散步”罷工,導致中國工潮星火燎原。
富士康員工接連自殺,要控訴的究竟是什么,隨著事件被炒熱騰騰,瞬間又冷卻下來,焦點也許早已模糊了。

不過,中國廣東佛山本田工廠員工,因為不滿薪資過低罷工,這點毋需質疑。

隨著中國本田工廠員工點燃罷工火把,中國工潮星火燎原由沿海內陸蔓延,殃及中國日資豐田車廠、德資寶馬經銷商。

除了外資企業及合資企業,中國企業也無法倖免。

中國媒體把不滿本田工資太低,帶頭罷工的譚國成,捧成反抗外資企業剝削中國勞工的工運推手。

不過,這位24歲小伙子,坦承自己當初不甘當本田廉價勞工,決定在不幹之前,為員工做點“小事”時,作夢也沒想過,會引發這么大回響。

想為工人爭取加薪

過去兩年半,從湖南到廣東佛山本田汽車廠工作的譚國成,加過三次薪,分別為人民幣19元(折約9令吉)、29元(折約14令吉)和48元(折約23令吉)。

在他離開工廠前,他的工資扣除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中國人俗稱“三險一金”后,只有不到人民幣1300元(折約625令吉)。

他不滿工資太低,便向公司提交辭職信,按規定會在一個月后離職。

然而在離開前,他想為工人爭取加薪,他通過手機短訊和QQ群組聯繫其他工人一起罷工,“工廠散步”是他們的暗號。

文鼎粗圓" size="+1">工資這麼低,大家別做了

中國本田車廠工人靠互聯網、手機等現代科技,傳播罷工消息,很快就把工人組織起來。
5月17日早上7時50分,譚國成如常回到工廠,可是卻沒有像平常那樣按裝配線動鈕,反而按下生產線的緊急按鈕,對其他員工高喊:“工資這么低,大家別做了。”

有一些員工跟著他走到籃球場靜坐,罷工的消息迅速通過手機短訊散播出去。

勞資雙方首次談判,員工要求提高工資人民幣800元(折約385元)、重整工會,事后不解雇員工等,廠方不答應,更多員工加入罷工。

他們身穿白色制服戴口罩,集中在工廠內的籃球場,高唱中國國歌和《團結就是力量》。

罷工第五天,工廠通過廣播宣佈開除小譚,然而員工卻不退縮,罷工行動反而升級,成立談判代表團,發出《致全體員工和社會各界》的公開信。

信中說:“我們的維權鬥爭不僅僅是為了本廠1800名員工的利益,我們也關心整個國家工人的權益,我們希望立下工人維權的良好例子。”

文鼎粗圓" size="+1">廿多年過去,薪水沒差

這廿多年來,中國靠供應廉價勞動力改寫國運,許多外資企業搭上中國順風車跟著飛黃騰達,不過,中國農民工做為滾動今天這一切經濟奇蹟的齒輪,可能連養家活口都成問題。

今天,中國人最引以為傲的是他們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在這廿多年來翻了幾番,諷刺的是,多數中國工人的薪資卻原地踏步。

上世紀80年代,很多工人交幾千元“擔保費”進工廠打工,當時“工人階級”最受尊敬,家人都覺得光榮不已,哪家孩子要是進不了工廠,可能會哭上好幾天。

可是20年過去,這些工人可能還是工資不過人民幣千元的打工仔、打工妹,今天他們孩子長大成為農民工,拿到的薪水還是差不多一樣。

現在他們只知道,自己的薪水要養活家鄉的老人家和孩子,都是一個問題。

文鼎粗圓" size="+1">种可可卻吃不起巧克力

中國1億5000萬進城打工的農民中,約1億人是1980年后出世。
在今天的資本主義社會,非洲種可可的農人吃不起一塊巧克力,中國代工廠工人買不起自己工廠生產的手機,這種怪異現象對我們來說已是常態。

中國本田南海廠薪資最低一級工人,每月基本工資加上全勤、生活、住房、交通補貼,約人民幣1510元(折約720令吉),扣除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到手工資為人民幣1211元(折約577令吉)。

本田在中國市場最便宜的一款車,售價大約人民幣8萬3000元(折約3萬9500令吉),工人要買一輛自己工廠生產的汽車,是個遙遠夢想。

美國和日本的本田工人,卻有能力買一輛自己工廠生產的汽車。這是因為他們有獨立的工會作為后盾,保障他們的基本福利。

中國工會基本是站在政府和資方立場,而不是捍衛工人權益。

文鼎粗圓" size="+1">不再是從前的沉默羔羊

中國新生代農民,不願像父輩那樣默默忍受不平等待遇。
6月4日,本田同意調薪33%,工人抗爭勝利,差不多同一時期,富士康也因為員工接連自殺事件,以調整員工薪水嘗試滅火。

如此一來,激發更多早就對資方和薪資不滿的工人發難,罷工要求加薪的聲音此起彼落。

其中江蘇昆山一家台資工廠,勞資之間爆發衝突,數十人因而受傷。

不管是富士康跳樓的12條年輕生命,還是發動本田罷工的24歲青年譚國成,他們共同特征是,都是中國“80年代后”、“90年代后”出生的孩子。

他們多數來自中國鄉下,父輩是農民,在中國工業經濟萌芽期間,可能是到城里打工的第一代農民工,而他們則是中國人所說的第二代或新生代農民工。

如果富士康跳樓事件是一種無聲抗議,接連的罷工行動,就算不能解讀為中國勞工人權意識甦醒,至少也表明中國新一代工人,已經拒絕像他們的父輩那樣當沉默的羔羊。

文鼎粗圓" size="+1">對社會不公現象更敏感

中國1億5000萬進城打工的農民中,1980年后出生的大約有一億人,是當今中國農民工中的主流群體。

根據中國社科院調查,這些新生代農民工具有“三高一低”特征,教育程度高、職業期望值高,物質和精神享受要求高,不過工作耐受力卻低。

然而,有學者認為,說新生代農民工工作耐受力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如說比起他們的父母,他們對社會不平等現象更敏感。

本田工人罷工給了他們勇氣,很多工人覺得本田工人可以成功爭取加薪,為什么我們不能?

現代資訊科技如手機、QQ可以很快傳達罷工消息,把工人召集組織起來,也讓罷工行動變得更容易。

文鼎粗圓" size="+1">雖小事,卻可改變全球

中國靠供應廉價勞動力改寫國運,可是多數工人的薪資連養家活口都成問題。
在這全球化年代,遠在中國的一張骨牌倒下,都可能導致世界另一角落的整排骨牌跟著倒下。

有人認為只是小事而做的事,可能改變一個國家,甚至全世界。

富士康員工接連跳樓,逼使富士康給員工加薪,大陸員工對外資企業管理和薪酬不滿,潛伏已久的心病也跟著爆發。

本田員工更是打開中國罷工的潘朵拉盒子,中國會否引爆工運,進而改變目前經濟結構?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代工製造商,我們的新型手機、遊戲機,電腦可能都是由富士康組裝。

不管是富士康還是本田,作為出口產業,部分工資成本必定轉嫁到上下遊廠商或消費者身上。

這是生活中已經離不開電腦、手機,車子的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問題,另一方面不要忘記,如果我們購買的是榨取員工血汗生產的物品,我們不也是幫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