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難分男女

10-03-2010

報導:程為
圖:本報資料中心

他扮她偽娘風狂吹!

男扮女裝,自古已有,華人地方戲曲中的花旦角色即是。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花木蘭最為經典。

今時今日,男扮女裝,可 以是一種角色扮演(Cosplay)、發泄情緒、尋求刺激、製造商機的方式。女生中性打扮,則被視為帥氣的表現。

在傳統與現代思維的拉鋸戰 中,性別互換問題爭議不斷,讓我們一起去看:性別到底玩了什么花樣?


這名女僕不是女生,而是號稱偽娘的男扮女裝招待員。
“你回來啦!”當你在東京秋葉原的“雲雀亭”咖啡館內,看見迎接你的漂亮“女僕”(女招待),用一把男性聲意歡迎你 的光臨,千萬不要以為你眼花或耳朵有問題。

這些男扮女裝,甚至外表比女生還女生的男生,有一個稱號,叫著“偽娘”,在日語即是假的女生之 意。

日本的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s)和電玩遊戲(Game)合稱ACG,形成一個不小的產業鏈。

ACG 獲得許多年輕男女的擁護,在ACG中極像女生的男性偽娘角色最受歡迎。如今,這種角色出現在現實生活,令許多偽娘支持者趨之若鶩。

爭 當偽娘侍應

兩年半前,“雲雀亭”東主的另一“女僕”店,因某位女員工突然請假導致人手不足,在未及找到人選代替之前,老闆要求男員 工“下海”,讓他頭戴假髮、穿著褶邊裙、化了妝去招呼客人。

未料,一時的權宜之計,竟然大受歡迎,許多人來光顧,就是為了要看偽娘!

在 大勢所趨下,以全部偽娘為“女僕”的“雲雀亭”在去年一月開業,招聘男員工時,竟然吸引超過100人應征,其中只有15人成功成為偽娘侍應。

男 生看偽娘,越看越有趣?這或許可從該店有六成顧客為男性來證明,顧客可能是抱著嘗鮮心態,有者則是偽娘支持者。

風向吹韓中台

偽 娘風潮在日本崛起之后,東京有不少咖啡店紛紛以偽娘侍應為噱頭,吸引顧客上門。這股風向不只在該國蔓延,甚至吹向韓國、中國和台灣。

日本多 摩大學(Tama University)講師三橋順子( Mitsuhashi Junko),針對偽娘現象出版一本名為《男扮女裝與日本人》的作品,她在書中指出,社會的價值取向開始多樣化,凡是漂亮的人或事物皆有一定的支持者,因 此男扮女裝將成為被社會接受的潮流,挑戰男性傳統形象。

目前,大馬尚未吹偽娘風,若有人將之引入大馬,是否能大受歡迎?抑或成為衛道之士大 力鞭撻的對象呢?

扮偽娘助舒緩壓力

男生裝扮成偽娘風潮正興,日本的出版業者為此出版偽娘輔導書籍,在市場上賣個滿堂 紅。
扮偽娘可以舒緩工作壓力?

在日本這個生活節奏快速的國家,尤其是東京這一類大城 市,打工一族的衣食住行皆有壓力,解壓的方式除了喝酒聊天,有些人就選擇下班后扮成偽娘。

今年二十多歲的日本男生“麗奈”(化名),身高 165公分,體重51公斤,白天是西裝畢挺,在資訊工藝公司上班的男生。

夜幕低垂后,他就搖身一變成為偽娘,以假髮與假指甲打扮自己,在街 道和娛樂場所內遊蕩。

“我只想藉此來緩解工作壓力。”他說。

他的女朋友不知道他是偽娘,“麗奈”也表示,婚后就只當男生,將 會放棄偽娘身分。

如果扮偽娘解壓成癮,想要在婚后放棄這種習慣,未必是件易事。現代人的生活有著許多壓力,在性別上玩花樣,令自己脫離原本 的性別壓力,或將讓更多人想化身偽娘。

專書登場推波助瀾

日韓的食草男抗拒男性特征,視外表比事業重要。
要 學就學全套!偽娘輔導書登場,讓男扮女裝從“男生也行”的想法,變成“男生才行”!

2008年4月,一本名為《女裝少年大集合遊戲篇》的書 面市,指導想當偽娘的男生從頭到腳,從里(內衣)到外的“裝身”技巧,獲得許多“宅男”(躲在家里的內向男生)和偽娘們支持。

一些原本不得 其門而入的潛在偽娘,也因為這本書籍的出現,輕而易舉學會如何化身偽娘。

在這本書的推波助瀾下,偽娘的用品大為暢銷,東京一家發售男性專用 胸罩的內衣賣店,推出這項產品后即熱銷一萬件。

2009年,《女裝少年大集合遊戲篇2009》趁偽娘風正熱推出市場,這本書的編輯直截了當 的指出:“不扮成女裝少年(偽娘),就意味著已經失去人生最重要的東西!”

這種說法或會讓堅持性別不能兜亂者嗤之以鼻,卻讓偽娘小子們大呼 過癮,認為這才是道理。

男扮女原因一籮筐

一 直以來,男生女性化的現象不曾間斷過,偽娘風潮僅是其中一個爆點,它與男女地位出現變化、時代迅速發展、社會開放和人心追求獨特的情況有關。

●男女地位:

從男尊女卑的傳統模式,到女性翻身做主,男性面對這種衝 擊,開始學習女性細膩的優點,放棄男性較為粗氣的一面。

●時尚迅速發展:

時尚界有一句話說:沒有不敢做的,只有不會想的。

以偽娘為例,它在動漫、漫畫和電子遊戲界內風靡千萬人,一些傾向于角色扮演的男性,認 為自己適合這樣的角色,因而投入其中。

因此,就像演戲一樣,只要是好角色和適合自己,不管男性女性,能夠發揮角色就是一種快樂。

●社會開放:

今時不同往日,社會對于性別變換的接受度大增,例如變性已 可被不少人接受,更何況僅只是外表打扮,或只是行為女性化的男生。

●人心追求獨特:

每個人都想獨一無二,若男生擁有女生般美麗的容貌,卻未能施展其“美色”,難免會鬱鬱寡歡。

因為這一個群體相信能夠發揮自己的優點,使 自己賞心悅目,那才對得起自己。

塑料產品 是禍首?

塑料用品造成男生女性化?
部 分塑料用品,是造成男生女性化的原因之一?

根據美國紐約羅契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一項有關塑料用具的研究顯示,膠合劑、塗料、油墨、地毯、殺蟲劑、頭髮噴霧、指甲油等,由于內有鄰苯二甲酸(Phthalte)的成 分,除了可能造成使男性胎兒生殖器官缺陷,也干擾胎兒的賀爾蒙,影響大腦發展。

這將導致男童女性化,排斥陽剛的玩具,例如汽車和飛機玩具, 長大后也排斥男性活動,而傾向參加中性活動。

由于這項研究樣本僅有一百多人參與,有專家認為其研究結果有待進一步評定。

從醫 學角度來看,男生女性化的研究僅是一種參考,未必全然符合事實,然而這也警惕父母應謹慎使用塑料產品。

食草男淡化男性特點

“女性天生愛美”這 句話已非女性專屬,因男性愛美已是一種潮流。那,男生愛美,算不算女性化呢?

若說日本的偽娘是以外表顛覆性別,那“食草男”(也稱草食男) 即是用女性化展現男生的柔性面。

食草男一詞最早出現在日本作家深澤真紀作品中,2008年該國市場營銷公司總栽牛久保惠推出的《食草男正在 改變日本》一書,全國熱賣,正式把食草男的形象推上高峰。

視外表比事業和組織家庭重要的食草男,恰好符合從傳統角度出發的女性化標準。但, 這在現代性別觀點而言不算什么,那只是男生重視儀表而已。

食草男會噴上香水,仔細的修身,細心的打扮后才會出門,這不代表他們不愛女生,只 是他們選擇柏拉圖式的愛情,追求心靈溝通,排斥肉慾。

韓國也受日本食草男文化的影響,20至30歲的年輕男性已有許多食草男,他們開始抗拒 男性特征,例如把腋毛和腿毛剃掉。

而且,這類韓國男生開始穿上塑身內衣,購買美髮器將頭發拉直,以及使用護膚霜保養肌膚,刺激這些產品的銷 售量節節上升。

首爾大學消費者心理學系教授金蘭都指出,女性價值觀大行其道是一種全球潮流,傳統性別界限日漸寬松,男性特點被逐漸淡化。




她扮他較易獲認可?

普羅大眾對于女生男性化的接受度高于男生女性化,

至少不會像對女性化男生拋下一句“阿瓜”(半男不女之意),

這 樣一句極具污辱性的形容詞。

儘管女生男性化遭到一些社會人士的指責,

但男性化打扮的女生,還是有一定的支持者。

李宇春這名中國中性化女歌手具有極高的知名度,但其男性化的打扮令他面對不少言論攻 擊。
年2月,在阿拉伯世界出現了女生男性化的爭 議。

卡塔爾這個阿拉伯國家越來越多年輕女性愛以男性化打扮出現,包括穿寬鬆的褲子、剪短髮,以及用低沉的聲音說話,令許多當地人無法接受。

這 些年輕女性用英語Boy變化而來的Boyat稱呼自己,以中性打扮出現在校園內,此舉不只令思想較為傳統的人士不滿,還讓一些女生頗有微言。

受 思想保守的國家抨擊

當地電視台為此開設一個討論話題,學者認為這是外國老師、互聯網、衛星電視和外國女傭的錯,因他們把這種思想帶 進了卡塔爾。

一些激動的當地公眾人士甚至認為,不管男女,只要做異性打扮,必須處以死刑。也有公眾人士支持醫學治療,應把這些中性打扮者送 入新成立的Boyat療養中心治療。

女生中性化打扮,在美國和歐洲等西方國家,是平常不過的穿著,甚至在思想較為保守的亞洲國家,雖然尚有 一些爭議,但已獲得許多人認可。

例如,中國著名歌手李宇春,她在2005年的“超級女聲”真人秀歌唱比賽拿下冠軍后,隨即紅透中國,每張唱 片的銷量是數以百萬張計。

其支持者激賞其中性打扮,認為擁有自我風格,反對者則以“她就應該打扮得像個女孩,為何這么男性化”,或“長得難 看才這樣打扮”的言論來抨擊她。

被視為可能“威脅社會”

儘管依然有許多人接受女生中性打扮,但它還存著不被認 可的盲點,擔心這種中性文化影響更多女生變得男性化。

高知名度和具有巨大影響力的李宇春,在中國也挨了男性化打扮的道德悶棍。以她的名氣理 應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出,向全國各地和全球觀眾展示自己的歌唱實力。

然而,至今她卻未曾上過春晚,這與其中性歌手的身 分脫不了關係。

女生男性化並非一種罪,但在傳統和道德的打壓之下,卻被視為可能“威脅社會”,持這類論調者是否應打三十大板,以示效尤呢?

性別互換男比女慘

女生男性化打扮自有一股帥氣,但反對者認為女生就應打扮得像個女生。
中 性化可以指女生男性化或男生女性化,兩者之間,前者較易被人接受,后者則令人有不舒服之感。

日常生活中,女生表現出男性化的樣子,例如男生 般粗獷的坐姿,或是穿著男裝,一般人可能覺得不是問題。

反之,若是男生穿上女生的衣服,市井小民會投以怪異的眼光,可能還由此斷定它是變態 狂。

中國一份訪問大學生有關男女中性化的調查報告顯示,88%大學生接受女生男性化的舉止和穿扮,但對于男生女性化的裝扮,則持著“不習 慣”的看法。

這項調查顯示新一代青年對女生男性化有著較為開明的看法,但對男生女性化這回事,還是有著保守心態。

男性化名字司法界吃香

女生男性化打扮惹 來保守人士的抨擊,但女性取男性化名字,卻能在司法界吃香。

由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克勒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經濟學家柯飛(Bentley Coffey)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女性擁有男性化名字,有助在司法界大展拳腳,甚至坐上高位。

該研究以州內的投票人口為基準,建立一項假設性研究,發現名字叫著卡麥隆(Cameron)的女性,比名字叫“蘇”(Sue)的女性更易當上法官,相差約 三倍的幾率。

至于名字叫著布魯斯(Bruce)的女性,當上法官的機會則比“蘇”高出五倍之多。

該報告指出,法學家、客戶、 上司、教授、議員,面對名為“喬治”和“芭芭拉”的女性時,前者更易讓他們感覺自在一些。

當地一些女律師坦言,女性表現出男子氣概,確實有 其重要性,不只更能輕易贏得信任,而且較易與其他同事稱兄道弟。

女性原本就有能力承擔男性的工作,至于透過男性化的名字,在司法界內獲得重 要職位,不知是否為一種歧視?

男性化打扮的女生可能受到指責,男性化名字卻能在司法界獲得較好的升職機會,這兩者天平皆傾向男性一方,並不 能公平給女性一個真正展示能力的平台。

玩電玩女性男性化?

女生玩電玩遊戲會變男性化?
電 玩遊戲使學生荒廢課業的論調聽得多了,能使女生男性化的說法,你會相信嗎?

一項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的研究顯示,原本對于電子遊戲掌握能力不佳的女生,經過數個小時的特訓之后,其空間感會大為提升,甚至可以超越男生。

男性 的大腦對導航和空間能力較佳,能輕易掌握地圖、思考立體問題或走迷宮等,女生則對口頭語言、察言觀色、記憶地點較為敏感。

電玩屬于空間技 能,一般男性皆能得心應手的操控,女生則需要較多的時間去適應。

但是,女性只要經過較長時間的訓練,一樣可以把電玩玩得出神入化,研究小組 認為這是由于電玩遊戲可以喚醒女性體內的休眠基因,並激活空間感覺神經鏈。

至于女性是否因為玩電玩就變得男性化,這項報告並未有一個確切的 說法。

女扮男裝由來已久

古代女扮男裝早已盛行,而且多數從皇宮之中開始。
女 生男性化的指責,通常是基于女生穿男裝方面。一個女生穿上男裝,動作上稍為大一些,就被冠為男性化。

但是,在中國的歷史上,女生穿男裝早有 記載,以下為一些中國歷史上女生穿男裝的記載:

●夏朝

夏 朝時,第17任君主桀之寵妃末喜愛穿男裝,是中國女生穿男裝的先行者,中國歷史認為她這種打扮吸引夏桀沉淪女色,以致夏朝滅亡。

●春秋時代

《晏子春秋》卷六中記載,齊靈公喜看婦女穿男裝,因此允許宮 女穿男裝,並且因此在民間流行起來,許多婦女爭相仿效。

之后,為了禁止民間這種現象,齊靈公頒下禁令,但效果不彰。于是,在無計可施下,他 同時禁止宮內婦女繼續作男性化打扮,情況才受到控制。

●唐朝

唐 朝盛行女生穿男裝,除了許多妃子愛穿男裝,《新唐書五行志》記載,喜穿男裝的太平公主欲干政,不願顯示太重脂粉味,因此常以男裝示人,以助展其政治才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