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談孩子教養

從胎兒就面對影響 (第一篇)

15 Nov 2012

報導:楊潔思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現今,市面上談教養孩子的書籍很多,而且難能可貴的是,好些這類書素質都很高,不再是一般蜻蜓點水泛泛之談,而是能很深入地探討孩子的特定心理層面與心理變化。  這些書籍所提及的,或許是父母之前所忽略或是沒想到的問題,因此,能起著提醒與指引父母的作用,在育兒及教養路上,這些書籍都是很好的工具與參考資料。
 相對之下,從身心靈角度談論孩子教養問題的書籍就比較少。
 新時代講究看人看整體,即身、心、靈三個部分整合,這三個部分究竟會如何相互影響,而塑造出孩子的性格、特質乃至身心問題呢?
嘮叨,會對孩子產生什么影響?
如果一廂情愿地認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媽媽太過嘮叨,就會生養出一個像她一樣愛吱吱喳喳的孩子,就把事情看得過于簡單了。
 事實上,答案可以很多元,同一位媽媽,生下三個孩子,可以有三種性格,彼此之間甚至可以南轅北轍。
 其中,可以左右孩子的性格的因素很多,包括胎兒期、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的經歷,甚至也有轉世之說。 
 有很多蛛絲馬跡,根源可追溯到孩子更小的時期。以胎兒期來說,媽媽懷孕時的狀態足以對胎兒造成影響。
 “不要以為胎兒在母親肚子裡什么都不懂,其實,他們可以感知周遭發生的事及聽見聲音,例如父母吵架、母親的情緒起伏、遭遇到重大的事等等。而這些事件,都足以影響胎兒,甚至影響到他以后的發展。”台灣身心靈老師及治療師簡湘庭也說。
印痕影響重大
 簡湘庭是以接受訊息(俗稱通靈)的方式為人進行治療。她發現,許多所謂的印痕(或稱印記,是烙印在個人心靈上的痕跡,就像是肢體受傷后留下疤痕一樣,心靈上受到的傷害,也會在心靈層面留下疤痕,見邊稿),在幼兒期,乃至更早的胎兒期,便已注入個人心底。
 例如,一位母親在懷孕期間面對夫丈很大的壓力,而造成她壓抑不愛說話,胎兒在母親肚子裡接收到這種強烈的情感,腦部的下視丘受到影響,結果出生后也不愛跟別人說話,對陌生人很害怕。 
 事實上,媽媽懷孕時的心情會影響到胎兒已不是什么神秘的事,相反的,它幾乎成為普遍常識,不管是妊娠書籍也好、婦產科醫生也罷、孕婦的父母親人都好,都會對孕婦說同樣的話:要保持心情開朗或情緒平穩,安心地養胎。
 大家都明白,波動的情緒,會影響到胎兒。
 而簡湘庭從治療中,更進一步發現,這些影響可以去到非常深遠。
 當然,很多時候,也不是說一次兩次小事件,就足以造成重大影響,但是它可以種下源頭,往后再日增月累,而形成剪不斷、理還亂,糾葛不清的關係與情結。 
無法融入人群
 其中一個說法,是感覺基調,也就是節奏與振動,一個小孩,從小長時間或經常處在哪種感覺中,他會習慣那種氛圍,即使長大了,也容易墮入那種感覺中。
 換個簡單的說法,在一個彌漫著恐懼氛圍的家庭,如家暴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他的感覺基調會是恐懼。他可能做什么都會懼怕與猶豫不決,怕自己做不來、不敢做。
 一個自小淫浸在孤獨的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孩子,習慣了孤獨的感覺基調,當他長大了,或許無法融入人群中,又或者他即使活在熱鬧的人群中,在某些時刻,他還是容易不自覺地陷入早年孤獨的感覺里。
 他可能已忘記自己早期孤獨的情景,但是,他的潛意識或身心並沒有忘記那種感覺基調,而且會不時重溫舊時那種感覺。
 他或許會迷惑:為什么在人群中,自己還是覺得孤獨?為什么不時會有孤獨來襲?
 因此,家中的生活節奏、氛圍、家中是否溫暖、家庭成員中的互動形式等等,都會輸入孩子的感官知覺中,不可不察。
心靈痕疤漸漸壯大
  肢體創傷后痊愈時的疤痕,或許只是一個不再疼痛的印記,提醒主人那個部位曾經受傷。但是,心靈上的痕疤,就不只這么簡單,它其實可能會持續發展、壯大。
 “印痕有鍊鎖性的性質,會從一個源頭開始,一圈連著一圈發展下去。”簡湘庭解釋。
 物以類聚,同類型的感官刺激,在我們的記憶中將會自動歸類,特別是比較強烈的情感刺激,如受嚴厲責罵,第一次被嚴厲責罵,就在心田中種下印痕的源頭。第二次第三次及n次被嚴厲責罵,將在源頭上茁長,長出第二圈、第三圈及第n圈印痕,這些圈圈環環相扣,形成鎖鏈的形式。
 被狠狠責罵的次數越多,印痕鎖鏈也越長,對心靈的影響也越巨大,要清理時,也比較費功夫。
 換個說法,孩子就像是電腦硬體,而腦袋裡的東西則像軟體。印痕植入,就像在電腦軟件輸入及儲存資料一樣,所以要清除印痕,也像清除嚴重的電腦病毒一樣,要delete(清除)及reprogramme(重新輸入)。
感官知覺影響深遠
  當孩子小時,特別是嬰幼兒時期,很多人會誤以為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孰不知,孩子通過感官,將一切都吸收進去了。
 我們慣常說:五感,就是視覺、嗅覺、味覺、聽覺和觸覺。通過這些感官,我們能與外面世界取得連結。
 然而,人類的感官,遠遠超過這五項。
 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奧地利社會哲學家魯道夫史代納(Rudorf Steiner,1861-1925年),創辦的人智學主張,人類不只有五感,還有其他感官知覺,如溫度覺、平衡覺、動覺、思想覺、語言覺等,總共十二個感官。
 目前,科學家已發現及確定的人類感官知覺有三十多個。
 然而,身心靈治療師如簡湘庭在做治療時,不時都有新發現,即在案例身上發現一些前所未聞的感官知覺。
 這些感官知覺為什么重要呢?它們跟教養孩子又有什么關係呢?
 關係可大了!
 這些感官知覺都是我們的接受器,通過看、聽、嗅、聞、觸碰及感知等等途徑,我們把周遭的情感、振動與資料都接收進來,然后再經由自己內部的詮釋,轉譯成為自己的認知。
 舉例,一個母親很忙碌地做自己的工作,讓孩子自己玩。表面上看來並沒有什么,但是,孩子可能接收到的卻是:我是不被母親關注、不被她連結與接受的。
 日復一日,如果孩子每天看到的都是忙碌不得空理會他的媽媽,那他這項認知也會逐日加深,日久之后,可能形成習慣孤單、難以與人連結、難以融入同儕朋友或族群中的性格。
無量之網治愈小孩
  簡湘庭開發的其中一個療程叫無量之網,由于這個療程屬性溫和,相比之下,特別適合小孩。
 無量之網的療程,可以追溯及處理到個人在童年時期乃至子宮期所受到的心靈層面的創傷與印痕。
 根據療程無量之網的原理,胎兒在子宮中完成成長,如果胎兒在這個時候接收到創傷,這些創傷將在發展成形著的脊椎中留下印痕,治療時,是可以追溯到這些印痕的來源,從而下手處理,給予清除及重新植入新的、積極的印記。
 “胎兒出生,直到7歲,是個人大腦突觸(★備註)發展的階段,特別是零至三歲這個階段,70%的大腦突觸是在此階段完成。”她說。
 古人說,三歲定八十,這句話很有智慧,一個孩子在三歲左右,其大部分的大腦突觸已完成生長,其性格特質大致上也已定了下來。
 以無量之網來看,大腦突觸在生長時,印記也逐步形成。
 這些腦中的印記,儲藏著情緒能量,並具有傳導的特質,可以通過人體的水分循環系統,傳導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去。
 經過長時間的傳導,它可對身體造成生理上的影響。其后,它再進一步導致相似的感官反應,同樣的感官反應久了,變成個人習氣,最后就形成一個生命的模式。
 這種生命模式也就會形成一個人的際遇。
 如果一個小孩自小就接收感覺到家中是貧窮匱乏的,要很努力才能賺到一點錢。那么他可能一直有這個認知,這個認知傳導到身體上,可能形成一個單薄的身體。
 而他看到的畫面可能都是家中破落的角落、感受到的也是缺乏滋養與匱乏的一面。這種感覺令他不敢隨意花錢,也認定賺錢是很辛苦的,長大后他的生命模式也是要花費很大的努力才能賺到一點錢。
 最終他對應出去的外個實相,也是貧乏的,無法過上豐盛的生活。
 ★備註
 突觸(synapse),也可稱作接點,在大腦中連接相鄰兩個神經元,在訊息的傳遞上極為重要。
 人腦中約有100萬億個突觸,每個神經元平均與其他1000個左右的神經元連接。


性別排行影響性格… (第二篇)

報導:楊潔思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同一位媽媽生的兄弟姐妹,可以有迥然不同的個性。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催眠師及身心靈治療師蘇雅虹(Pancy So)在治療過程中,對這個說法有深入的體會。
 “一個人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性別、當時家庭環境等等因素,都會影響個人的性格。因此,即使是同一位媽媽所生的孩子,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性格特質。”
坊間有句謔語:“第一個孩子照書養,其他孩子照豬養。”
 這一句話,說明了在家中的排行次序如何影響到父母對孩子的關注。   
 對此,蘇雅虹分享了一個典型的個案:一對兄妹的個案。
 哥哥是家人萬千期待之下出世的,其父母賦予孩子一切最好的物資,凡事為孩子作出最好的安排。
 出生以來,這名孩子一切都不勞心,幾乎都是飯來張口、錢來伸手。到了申請大學選科系時,父母也替他做安排,讓他唸“有錢途”的科系。
 這樣一位凡事被安排的孩子長大后,卻面對選擇恐懼症。
哥哥妹妹兩極端
 就連去到餐廳,他也沒法自行點菜。自小到大,大事小事,他向來都不需要自己做選擇,從小到大,都是父母替他安排與決定,他從來不知道自己內心到底想怎樣,他也沒機會去探討自己的心意。
 直到后來,涉及到真正要講情感的愛情時,這位男生才作出第一個重大的反抗。
 父母針對他選女朋友一事給予很多意見,而他則開始思考:“我對父母屬意的這位女生毫無感覺,難道我的下半生都要面對這樣一個人?”
 終于,他罕有地違背了父母的意愿,做出自己真正的選擇。
 至于那位妹妹,由于排行與性別的關係,華人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關注,父母的關注都落在老大身上,她是被忽略的,穿的是哥哥的衣,玩的是哥哥的玩具。
 表面上看來,妹妹不像哥哥那樣凡事被安排,應該是好事,然而,她卻接收自己到過度被忽略,父母並沒有把心思放在她身上,沒有教導與指引她的訊息。
 在大學選科系時,父母讓妹妹自由選擇,面對這種自由,妹妹反而不知如何下手做抉擇:“為什么沒有人告訴我該讀什么?”
缺乏教導與指引
 蘇雅虹解釋:“哥妹兩人同樣是不知如何是好,卻是不同的根源,相對于哥哥的無法做出選擇,妹妹是可以選擇的,但是由于她自小沒有被教導與指引,所以她的選擇其實是亂亂選擇,是魯莽而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 
 例如,在男朋友的選擇上,她選擇過多位男友,卻無法將情感固定在某一個人身上。
 外人看來,她是要求過高,有過那么多位追求者,卻沒有一位能成為她的固定另一半,每每感情去到某個階段便卡住,無法更進一步、更深一層。
 但是她卻有苦自知,由于過往沒有被教導與指引如何做選擇,她無法確定自己的選擇是合適的,她有太多的遲疑,無法確定那一段感情是否能長久、是否可繼續、是否能開花結果,,結果最終每段情感就這樣無疾而終。 
 蘇雅虹也強調,父母的狀態也起著決定作用,例如孩子出生時,家境狀況。“但是,即使是同樣的家庭環境,例如父母很忙、家裡很窮,長幼還是有別,父母一般會對大的孩子比較有要求,要他們照顧弟妹,一般上對小的要求比較低。”
父母潛移默化影響大
 一些人或有這樣的經驗,看不順眼父親或母親,暗中發誓自己一定不要像他一樣,但是,偏偏年歲越大越覺得自己像對方,這情況真讓自己抓狂。 
 為什么呢? 
 蘇雅虹分享家中家庭功能障礙的個案說,案主對父親有很多方面不認同,但是越不想像爸爸,結果卻發現自己的生命模式越來越像爸爸。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那位案主,以為沒接受到父親的影響,事實上許多東西在不知不覺中已植入他心中,他在意識層面對抗父親,用自己的意識去箝制不讓對方的影響進來,然而一旦他在放松及無意識的狀態,他卻不自覺去複制爸爸的行為。” 
 舉例,這位爸爸是出手豪闊的人,習慣大灑金錢來結交朋友,偏偏家中並不富裕。 
 這位男生自小看到爸爸這種行為,並不苟同,也心痛那些花費的錢,因此他在意識中用錢很謹慎。
 爸爸認為有錢自己才會有價值,有錢就有一大票人馬跟著自己,沒錢就只能自己一個人孤孤單單。 
 這位男生則認為普通喝茶也能交朋友,並不一定要花大錢。 
 然而,很奇怪,他最終還是自己一個人,沒什么朋友。 
 事實上,他跟父親沒錢時,自己孤單一個人的情況很像。“他其實是無意識中接收到父親那種本身是沒朋友的、沒有連結的能力的行為模式,只是爸爸是處 于過度(過度想要花錢來吸引人陪、吸引人來跟他做朋友)的狀態,而兒子則在不及(不捨得花錢來吸引朋友,同時也不想主動去交朋友)的狀態。” 
缺少親密孩子易感孤獨
 現今社會,雙薪家庭很普遍,這些家庭出生的孩子,或是送去褓姆或托兒所,或者給婆婆或外婆顧,隔代教養。
 如果父母每天都有把孩子接回家,那還好,若是久久才見面一次,或是每天見面,但見面時間很短,那么父母宜多關注孩子的內心。
 蘇雅虹再分享另一個相關個案。
 一位小男孩,姑且稱為J,自小因父母工作而由婆婆帶大,父母每天放工后先到婆婆家吃飯,過后才回家。
 如果從外表看,父母每天有跟J一起吃晚餐,比起許多隔代教養的孩子,他能每天見到父母,還算不錯了。
 但是,一頓晚餐的相聚畢竟很短,J幼小的心靈接收到“沒有好好的被關懷與注入,有沒遺棄的感覺。”
 小腦袋中最深的印象,是父母來了就走,自己仿似被遺棄的感覺。
 在他六七歲時,父母去歐洲旅行,想到他還小還不會欣嘗歐洲的藝術美景,而且歐洲消費高,帶他去多少會有浪費錢的感覺,就好好跟他解釋,說待他長大了帶他一塊去。
 父母以為跟孩子解釋了,應該沒問題,但是J心中,卻覺得父母去那么遠,卻沒有帶他,有被離棄與孤獨的感覺。
 父母出發當天,他剛好在露台上看到一架飛機飛過,心中暗想:父母不知是否在這架飛機上?那個畫面烙印在他心中,孤獨感更強。
 J十歲時,由于母親懷孕而回歸家庭,他也回到了原生家庭。外人眼中看來,父母都很疼愛他,他的書應該讀得不錯,但,現實中,情況卻是相反。
 他的書讀得不好,也融不入同儕,常有很深的孤獨感及被离棄的感覺。
潛意識左右孩子未來
 J的個案,追溯源頭,會發現他自小活在:“父母將我放在婆婆家,我是一人個人被放在婆婆這裡”的感覺基調裡。
 婆婆是老一代人,只照顧他的衣食住行,卻沒有顧及其內心需要,沒有講故事注入及滋養他,夜裡也沒有拍他、陪他入睡。
 加上J天性是很需要安全感的人,少會主動與人交往,造成少年期的他,更內向更宅,經常呆在家,鮮少出門。
 他還有一項特質,就是吃東西的習慣可以維持十年不變,例如每天都以香腸面包當早餐。
 “除了父母以外,照顧小孩的人也很重要。”蘇雅虹說,以J的個案為例,在催眠回溯時,發現他在一二歲時,便吸收到婆婆很辛苦工作的感覺,而認定婆婆做工很辛苦,做等于辛苦的認知。
 當他身為一名學生,他的工作是把書讀好,但是早年“做等于辛苦”的認知介入,反映在學習上,就變成了“讀書等于辛苦”的結果。
 J的回溯畫面,是婆婆揹著他洗衣,他在半睡半醒的狀態中,聽到洗衣聲、水聲、婆婆急促的呼吸聲、心臟跳動聲;嗅到婆婆的汗水及洗衣粉的味道;加上婆婆洗衣的動作,他接收到的感覺是:婆婆很辛苦。
 蘇雅虹分析說,J就在婆婆洗衣的動作中睡去,卻沒有看到結果:衣服洗好了拿去曬的欣慰,失衡的感覺無從平衡。
追溯前世經驗作治療
 有追溯前世經驗的治療師也不排除,過去世的一些特質,會帶來今世,影響今生。
 其中一個說法是,我們細胞DNA中含有過去累世的資料,而有些訊息影響今世。
 蘇雅虹指出,這通常與個人出生選擇的人生課題有關,而追溯到的過去世都有類似的課題。
 身心靈新時代運動相信,一個靈魂選擇來到地球,投胎為人,是因為他有想修練的功課。
 人在投胎前會先選擇此生要做的功課,就是因為他事先選擇了其課題,才會選擇相應的父母,其后就像演戲一樣開始運作這一生的遊戲。
 若此生能完成是項功課,就能晉級去修下另一門功課,若無法完成功課,則下一胎再來繼續同一項功課,直到完成為止。 
 影響這世最深的轉世,其功課或許與此生相同或相似,因此其人生模式很可能與今世類同,例如都是二奶的孩子或僕人。
 “看完那個轉世的一生,可讓案主了解今世的模式與情結,並知悉,若問題沒有解決,往后可發展到怎樣。”她說。


父母思想影響下一代 (完結篇)

報導:楊潔思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我們現有的教育模式,過于注重學術,
孩子在填鴨式教育及諸多制約下,本性及情感被壓抑乃至扭曲。
結果,長期下來,孩子可能完全忽略了自己的情感,失去了感覺。
當一位孩子臉上越來越沒有神采、眼神越來越空洞,
對自己內心的感覺與情緒越來越模糊,
這位孩子,還稱得上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嗎?
作為父母及家長的,又怎樣看待這件事呢?
如果說同一位媽媽,可以養出性格迥異的孩子,那么,同類型的母親,又是否培養出不同類型的孩子呢?
 身心靈治療講師簡湘庭說,同樣是兇的媽媽,也可以教養出對媽媽的兇有不同反應的孩子,他們彼此之間有相似、也有相異之處。
 她以班上幾位同學的媽媽分析:
 “第一位媽媽的兇,是情緒上的兇,結果孩子很怕被人大聲責罵。第二位媽媽不會那么兇,但他對孩子做不好會很敏感,很快就知道,進而顯現在表情上(如不悅、生氣),孩子一旦知道自己做不好,不必媽媽罵,他就已經在害怕了。”
 再來,第三位媽媽是有威嚴的兇,單看樣子就令人生畏,她是三位媽媽中最兇那位,會直接否定孩子,說:“你應該怎樣做才可以。”
 母親的威嚴對那名孩子來說是過度的否定,結果孩子內心有一份恐懼、一份被否定的情緒,不敢表達及伸展自己(不能做自己想做的自己,或依自己的意思開拓發展自己的人生),深怕自己做不對、做不好,他的“我”被母親的威嚴壓了下來。
 不同的母親,烙印下的印痕也不同。“要看母親(情感或情緒的)強度落在哪一點上,以后反應就會出現在什么地方?”簡湘庭解說。
 她再舉例,孩子如果進行著某件事,如家務,他在一邊做,媽媽就在他身旁一邊嘮叨,長久下來,這名孩子以后的做事模式,可能會是做了一半就做不下去,半途而廢。
 如果有一位性格更強的母親,在孩子還沒做那件家務時,就認定他做不好,把那家務搶過來不讓他做,次數多了以后,這名孩子長大后,做事時可能連做都不敢去做。
 “至于那些等到孩子把事情做完之后才來念的媽媽,她的孩子長大后,比較起前面兩個孩子,情況會好許多。”
 最終,她說,媽媽若是罵孩子,她罵多久、有多兇、是在眾人面前罵還是私下罵,都對孩子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最糟糕的情況之一,是在眾人面前大聲責罵孩子,若是這種情景一再發生,以后,這名孩子在社群或族群面前,將很難抬頭,也很可能不敢跟人連結或深入接觸。
父母言行舉止要謹慎
且聽聽身心靈治療師及催眠師蘇雅虹(Pancy So)分享,關于一對姐弟的案例:
 生為家中第一位寶寶,姐姐在萬千期待中誕生,父母將最好的東西給她、為她作出的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
 小女生也不負眾望,各方面都很優秀。
 “她從來不欺場。”蘇雅虹如是形容,並解說:“吃飯時,媽媽都會給她一碗飯、一碗湯,她從來都是乖乖地把飯及湯喝完,總之對大人的要求‘交足功課’,但是她本身在過程中卻是沒有感覺的,不太能享受到箇中樂趣。”
印痕影響重大
 她就像被輸入電腦程序的機器人一般,沒有什么情緒與感覺。即使是考第一名,她也沒有什么喜悅。
 當家中有了弟弟,她並不懂得照顧弟弟,從來,大人只是照顧他,卻沒有教她如何去照顧別人。
 “如果注入多幾分情感,這個人會有血有肉,有比較多自我,會比較快樂。”蘇雅虹分析。
 她解釋,父母過度為姐姐做安排,而對姐姐來說,父母所給予的東西都不錯,她也能接受,因此被訓練成為父母心中的乖女孩。但是她卻沒有自我,因此必須把她的自我引導出來。
 當媽媽懷第二胎時,由于過度擔心這胎是女的,這名媽媽在這個孕程中都承受很大的壓力,她甚至拒絕讓婦產科醫生告訴她胎兒的性別。
 生產后,她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是男?是女?
 一聽到答案,她虛脫地昏睡過去,醒來依然掛念著胎兒的性別。
 這名小男生自小很聰明,乖巧且樂于助人,在學校裡是所有老師的“甜心”,但是,他就是吸收不到知識,無法讀書,默寫老記不牢。
印痕影響重大
 他在默寫準備時,兩眼累到合上了,還是記不住,偏偏他是那么善解人意,自行去洗個臉,回到座位上。
 后來,實在累到不行,他還會安慰媽媽:“明天我早點起床再讀。”
 蘇雅虹分析說,媽媽在懷孕期過度擔憂胎兒性別,而拒絕知道胎兒的性別,這個念頭導電傳導到胎兒那裡,變成“拒絕去知道”,反映在學習上就變成讀書讀不進腦。
 “雖然他在意識上是很想汲取知識,但潛意識裡,他卻排斥‘去知道’、‘不能接受知識的給予’,形成學習障礙。”
 她總結道:“同一對父母所生,姐姐是出色的機器人,硬體很強,弟弟則是硬體不行,不能輸入(知識),但他的軟體(品行、待人處事)卻很好。”
凡事求最好反受其累
  現代許多華裔家長壓力很大,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怕孩子將來競爭能力不如人,因此對孩子的學習很焦慮,“要好”的心態很強。
 父母希望孩子成績好、品行好、各方面表現出色,還要聰明伶俐、智商過人、乖巧聽話等等。
 種種的“要好”加諸在孩子身上,形成孩子的壓力不說,如果孩子也全盤接受了這一套,那么,他的生命挑戰肯定不簡單。
 “很要好的人其實很辛苦,他們只能接受好的東西與結果,不好的都不能接受,所以內心的糾葛很多”。
 有一位男生,自小銜著金鎖匙出生,由于用的吃的都是最好、最優質的東西,所以次好的東西都看不上眼。
 而他本身本著對課業要好的追求,自小也很傑出,一路順心順意來到青年期,要升上理想大學時卻上演滑鐵盧,這對他造成很大打擊。
 他看不上名列次等級的大學,也不想替人打工,遂決定從商,但是,這位從小沒吃過苦頭、也完全沒有從商經驗的男孩,想做的是大手筆的投資。沒資本,就向父親要。
 父親不肯,他就大受打擊消沉下去,而最糟糕的是,他享受慣了,沒有收入的日子,衣食住行依然要挑最好的,次好的都看不上眼……。
父母須給予積極回應
  孩子行為出問題,大人應該如何反應?
 最近,一個本地育兒論壇上熱烈討論幼兒園老師對孩子不當的行為該有什么反應。
 例如有位小孩再三朝同學堆丟石頭。
 治療師周安妮指出,大人的指引與陪伴很重要。
 她說,不要馬上否決掉小朋友,例如馬上制止說:你這樣做不對。
 “先要讓孩子感覺,你是支持及陪伴他的。然后,再針對他的不當行為,給予引導,可以平和地向他了解,為何他要丟石頭,了解了原因之后,再引導他可以有什么不會傷害到他人的替代方法。”例如可以改向沒有人、空曠的地方丟石頭,又或者可以改丟其他沒有殺傷力的東西。
 她說,這樣做,是引導孩子,而非限制他。
 周安妮也指出,華人社會從上一代至這一代,有個通病,就是不大會回應小朋友,小孩子對很多東西都很好奇,會問很多問題,而許多父母都沒有回應孩子的提問,不是沉默就是走開。
 一般人或許不以為意,但她指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好些小朋友不會應人,也對大人的提問沒有回應。
 “小朋友有沒有被回應很重要,小孩子若是對人提問沒有回應,大人應該要教。”她從身心靈角度指出,一個自小缺乏大人回應的孩子,長大后,這部分自小埋下的情感振動,可以吸引來缺乏回應的生命模式,例如從事銷售時,沒有客戶上門。
 “還有,不要小看打招呼這件小事,它正是一個人情感流動的開始,華人父母早上看到孩子起床,很少會跟孩子道早安,反而會說:去刷牙、去喝水之類的話。”她說。
 看來,與孩子之間有更多的愛及觸碰,包括身體的觸碰,是許多東方父母要學習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