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金錢買不到什麼?

04/06/2012 

報導:劉拓
圖:互聯網
 59歲的哈佛名師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Sandel),在新書《金錢買不到什麼:市場的道德限度》(What Money Can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指出,有些東西是金錢買不到的,但如今這樣的東西不多了,幾乎一切都被拿出來賣了。  正如俗話所說的,任何東西都可待價而沽。不過,桑德爾還是吐露出他對社會中諸事商品化的做法大為不滿,認為市場價值觀侵蝕了道德教化,經濟學則進入了一些它不應進入的領域……
近期,桑德爾在《金錢買不到什么》書中開宗明義指出,“在這20年中,商業化四處瀰漫,無所不在,象征著一個一切事物均可明碼標價用來出售的世界。”
 這名哲學教授,曾為哈佛大學本科生開設公共課程“正義(Justice)”,成為哈佛校園中最受歡迎的課程,還在中國、韓國和日本學界,掀起“正義”風潮。
 新書中,桑德爾列舉了本身看到的令人驚訝的明碼標價的東西:囚室升級--在加州的一些城市,非暴力罪犯可以花錢得到一個清潔、安靜的囚室;移民到美國的權利--在美國失業率高的地區投資50萬美元、創造至少10個就業機會的外國人,有資格拿到綠卡。
商品化損共同生活
 桑德爾為何要擔心一個全面商品化的社會?理由有二,首先是不平等。
 “不是所有人都買得起這些東西。”他的看法是:在一個一切都明碼標價的社會,收入不高者的日子會更艱難。錢能買的東西越多,有沒有錢就變得越重要。但如果錢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多,收入和財富的分配就愈加重要。
 商品化還會破壞共同生活。錢能夠買的東西越多,不同階層的人相遇的機會越少。有錢人和收入中等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居住、上班和購物;他們的孩子在不同的學校學習。
 “其次,市場不但配置商品,還表達和推廣對待被交易的商品的態度。當我們決定某種東西可以買賣,把它們當作商品就成了正當的(舉動)。”他繼指出,很多情況下,讓市場起作用就會破壞掉它們沾上的東西的價值。所以,人民不能賣掉他們的選舉權。
賄賂導致道德敗壞
 針對在馬路和遊樂園裡,花一些錢就可以插隊的做法,他認為,“這是賄賂和道德敗壞。”他最終並沒提出扭轉這種局面的方法,只是告誡:“賄賂有時管用,有時那樣做也對,但要記住,我們是在賄賂,那是一種妥協做法,用要求低的規範代替要求更高的規範。”
 商品化這種做法推到極致的話,大學錄取資格也就可以拿來拍賣,經濟效應會更高效,可是,也會改變大學的價值──父母何必要求子女奮進學習。
多數經濟學家不屑
 針對《金錢買不到什么》,資深記者斯科特爾斯特(Scott Olster)撰文指出,“正如俗話所說的,任何人都可待價而沽……桑德爾在新書中詳盡探討了市場和市場思維通過很多種途徑滲透進我們的生活,而有些情況對我們是不利的。”
 “桑德爾為我們敲響了警鐘,這是他值得稱讚的地方,但他也把未決的難題留給了我們。”爾斯特認為,“當我們社會的經濟水平達到更高的高度時,我們的社會是否犧牲了過去我們所擁有的核心價值?”
 並非所有人都贊同桑德爾的看法。具體來說,大部分經濟學家對桑德爾的觀點可能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市場機制只是一個容許不同人等互相交易的平台。每人擁有的東西或懂得生產的產品,與他們希望消費的產品不會完全相同,容許他們互相交換這些產品,正是市場機制的根本功能。
 從這些經濟學家角度來看,市場只是一個工具,正如剪刀、筷子、電腦、槍械等等工具,市場本身並不屬于爾斯特強調的道德領域。
酬勞和貢獻呈不均
 桑德爾在課堂中,經常拋出一個問題“大衛萊特曼的薪水,是普通學校教師的700倍,這公平嗎?”讓學生們各抒己見,發表針鋒相對的觀點。
 因此,有媒體向他提問:難道酬勞不應該和對社會的實質貢獻有所連結?桑德爾回答,“我認為酬勞和貢獻應該呈比例。但現今的社會已經太超過。”
 他援引美國教師、電視明星和紐約洋基隊的球星的平均年薪,進一步說明,“那么,我們是否真的相信一個教師,比起棒球明星或是電視明星,對社會貢獻的差異,和他們薪水的差異一樣多?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很難找出合理的說法,而這種不公平,也是造成憤怒的原因。”
 他強調,“每個人由于背景不同,付出同樣的努力,獲得的財產卻嚴重不均等。我曾在書中討論自由意志主義者的論爭,但我提出的是第三種關于正義的推理方式,我關心的是過多的不平等會損害人的共同體的感覺,會損害一個共同體的共同利益。”
金錢買快樂有條件
 金錢能買來幸福嗎?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一份研究結果顯示,錢確實能買到快樂,但前提是得花在別人身上。
 2008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研究小組,對逾630名美國人展開的研究結果發現:每天哪怕在他人身上花費5美元(約16令吉),都可以大幅提升一個人的幸福感。
 雖然人們以為在自己身上花錢才會感到更幸福,但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杜恩(Elizabeth Dunn)在報告中指出,“不管每個人掙多少錢,那些給別人花錢的人總是更開心,而在自己身上花錢更多的人,就沒有那么大的幸福感。”
 也許這可以解釋:為什么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人民,並不比發展中國家的人感覺幸福。報告還說:近幾十年,儘管西方人收入顯著提高,但人們的幸福感,卻幾乎停留在同一水平上。
收入和幸福感非正比
 總是聽到很多人感歎:“物價飛漲,工資不見漲”、“收入過萬仍不夠花”。金錢到底能不能買來幸福?月入多少才有“幸福感”?
 過去,“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領導的團隊,曾做過一個橫跨40個國家的主觀幸福感調查,考察了國民購買能力和生活滿意度的關係。
 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總體來說,國民購買力強的國家,人們的生活滿意度也高。然而收入和主觀幸福感並不總是成正比。當收入到達一定水平,財富的增加就再也不能提高幸福感了。
 塞利格曼在《真實的幸福》一書中總結道:“你對金錢的看法實際上比金錢本身更影響你的幸福……在所有階層中,越看重錢的人,對他們的收入越不滿意,也對他的生活越不滿意。”
 英國沃裡克大學和卡迪夫大學的一組研究者,對近9萬英國人調查得出:人們對生活的滿意程度,並不取決于他們掙錢的絕對值多少,而來自于和身邊人相比,誰掙得更多。

1 則留言:

  1. 金錢,買不到的,其實很多。
    例如,某種 發自內心、而沒有虛假的親密關係。
    某程度上,你與他人建立的關係,例如:親情、友情、愛情......等,你無法用金錢來交換。
    這個世代,很多服務可透過網路來達到目的。
    例如:雇傭關係,員工透過網路平台,來工作。雇主與員工,甚至未曾謀面。
    但,與一般面對面、互相接觸、交流的形式來比較。和處與網路上的,肯定大大不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