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何以輕生?

憂鬱病患自殺率高 持續診治才是正道(上篇)

18 Jun 2013



報導:潘有文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這幾個月, 國人自殺消息頻傳,讓人不禁憂心:社會和人心發生了什麼事?  一般人,不會輕易結束自己的生命,輕生念頭必有因,除了因壓力、衝動,憂鬱症或也是重要原因。
 遠絡療法醫師楊邵蛟,從生理和心理角度,剖析現代人面對情緒疾病的負面影響。
天氣陰涼或雨天,早晨或晚上,有些人會情緒低落,這不是多愁善感,可能是體內的情緒病作祟。
 從醫學角度來看,由于寒冷或缺少陽光,人體血液循環系統放緩,人的壓力感也增加。
 患有情緒疾病,例如憂鬱症患者,此時感受最為明顯,如果思緒走差,或者突然受到外來壓力刺激,可能出現輕生念頭。
 遠絡醫師楊邵蛟指出,人腦中的間腦,管理思維與情緒,許多憂鬱症的來源于此。
 即是說,從生理層面來看,間腦影響人的情緒與思維,會導致憂鬱症患者不能跳離情緒漩渦,做出一些外人難以理解的行為。
有些人易覺得悲傷
 選擇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者,不一定都患上憂鬱症,但卻有不少自殺個案是與憂鬱症有關。
 “根據過去憂鬱症病史,以及病人行為,他們可以為一點小事,或壓力增大就去自殺。”楊醫師指出,由于感情受傷或其它各種不同情況而自殺者,則與憂鬱症無關。
 有一些人早上起床,容易覺得悲傷,甚至有感于人生痛苦,以致不斷哭泣,這類人已有自殺傾向。
 他們有者已知自身患憂鬱症,一些則不自知,當他們站在高樓窗口旁,或會因一念之差,從窗口躍下了結一生。
 如果,有人突然向他們添加一些旁人視為平常的壓力,例如對他們說:“怎么呆在家裡,不去找份工作”,這或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這些情緒上的壓力,都與間腦有關;楊醫師認為,患者應積極尋求治療,不論是西醫、中醫或遠絡療法,都能為他們帶來幫助。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中斷治療!”他表示,這類病患難以控制自己,往往會中斷治療,病情惡化之后,就會走上自殺這條路。
部分患者會中斷治療
 楊醫師指出,中斷治療產生反跳作用,即造成病情加劇,有些病患意識到病情嚴重,嘗試尋求各種治療,但每一次治療都不能持久。
 “會來找醫生或醫師的,一般上病情已積累多年,但大部分患者還是會中斷治療。”他發現這類病人無法長時間覆診,以致無法改善病況。
 間腦主宰著憂鬱症患者的思緒,某些時候,病患萌生求醫念頭,但也因為這種念頭不持久,而且反反復復,反而不利病情。
 一般上,患上憂鬱症的人,只要長期診治,不一定會走上絕路,但楊醫師表示,不少自殺者都有憂鬱症病史,因此必須謹慎看待此病症。
身心治療驅走憂鬱
 生理和心理雙管齊下,才能降低憂鬱症病人自尋短見的幾率!
 對楊醫師來說,間腦控制思緒,影響病患出現自殺傾向,這僅是生理原因;消除病患輕生念頭,同時需要從心理方面著手。
 “這類病患內在潛意識,與理智背道而馳。”他指出,潛意識力量極大,它可主宰人的決定。
 當潛意識控制理智,病患的思維出現輕生意念,它就像是一個計時炸彈,不知何時爆發,奪去病人的性命。
 因此,楊醫師相信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治療,一樣都不能少,才能消除病患輕生的潛意識。
誘惑太多影響身心
 自殺個案增多,是否表示現代人缺乏意志力和生命力?
 楊醫師認為事實並非如此,而是社會越來越多誘惑,影響現代人的心理和生理!
 “以50年前為例,當時社會單純和少誘惑,一般活動較為正常,如大家一起打球,屬于全民運動,每個人快樂參與。”但是,他指出,現在缺少這類活動,反而太多娛樂活動。
 社會環境改變,大多數人都調整自己跟上節奏,但還是有人跟不上步伐,或者處在不佳的環境,以致引起心理和生理問題。
 據他觀察所得,情緒病病人家庭背景,不乏暴力、婚姻問題,這些負面因素互相牽動,形成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問題。
 人類追求和配合環境的要求而改變自己,但卻因此而失去了自己,並面對各種身心疾病,這一切值得嗎?
憂鬱症會遺傳嗎?
 憂鬱症是有遺傳可能,如果自殺個案是有憂鬱症病史,其親人就需小心在意。
 楊邵蛟醫師治療的憂鬱症個案中,約有60%的人具有家族病歷,即上一代也有此種病症。
 他指出,憂鬱症患者體內具有生物時鐘,早期不會發病,但進入某個年齡,就會開始出現症狀。
 “例如,某個人15歲以前正常,沒有憂鬱症,但15歲后就發病。”他表示,這即是隱藏在他體內的生物時鐘所致。
 他強調,他是從個人診治個案中,看到憂鬱症或會遺傳的可能,在醫學上還未有待研究。
用藥與否胥視療法
 穩定憂鬱症患者的情緒,避免他們走上不歸路,導致悲劇收場,治療過程使用藥物與否,成了討論重點。
 楊醫師指出,各種療法的診治方式不同,用藥方面也有差異,“我不反對用藥,但遠絡療法基本上沒有用藥。”
 對于憂鬱症,遠絡療法有自己的診治方式,同時配合針灸控制病患病情;即使使用中藥,也只是為了消除憂鬱症引發的症狀。
 “例如,一些憂鬱症患者會有胃漲氣,這是與焦感神經有關,因此會輔以中藥消除病人不適。”但是,楊醫師表示,這並不是針對憂鬱症用藥。
環境治療有利病情
 在不適合的環境居住,有助治療憂鬱症,因此在經濟條件許可下,讓病患在較佳環境居住,有利病人穩定病情。
 楊醫師坦言,環境會給人帶來無形壓力,當病人處在平安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心境也會變得開朗一些。
 他指出,例如有些人覺得住在某處,常常感覺身體不適,如果換了一個適合的環境,心情就會快樂起來,病痛也減少許多。
 “快樂增加,病痛就減少,我常對我的憂鬱症病人說:如果有一天,你早上起來,突然很有興趣規劃自己的人生,那你的病情就好很多了。”
 環境改變后,心情變得不一樣,也是一種治療,尤其是對憂鬱症病人來說,無疑是一劑良藥。



要求過高壓力大 受不了打擊或輕生(下篇)

報導:潘有文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你聽過“壓力山大”嗎?這是洋名Alexander的諧音,它指的是壓力像山一樣大,用在現代社會,它既傳神,卻又無奈的形容詞! 社會變化太快,人們對于自己和別人的要求增高,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當人生目標不達標,有些人失去理智,以輕生解決問題!
透過心理專家的解讀,一起來探尋壓力和輕生之間的關係……
誰會輕言結束生命?除了身患頑疾或突然遭受重大打擊者,壓力過大的人,也可能走上這條路。
 現代人的生活和工作,無不處在壓力之下,分別在于壓力有多大,這是人類精神上的無形殺手。
 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合格會員黃國輝博士指出,人們選擇輕生的原因,包括社會、心理和生理因素。
 從社會角度來看,經濟壓力、生活和工作,成了壓力來源;負擔家庭的開銷,如何增加工作收入,生活才能過得穩定一些,這些都是時刻需要面對的問題。
標準提升壓力增
 “生活步伐快速,處理的事情也多,以前一天可以做5件事,現在則要做10件事。”黃博士也是博特拉大學心理輔導博士,他認為,生活和工作的要求標準不斷提升,都在增加精神壓力。
 隨著時代改變,成功的定義也不一樣,對于成功的要求標準,已有一個極高門檻,令人覺得難以跨越。
 “現代人的要求也不同,例如,以前打字錯一、兩個字,別人不會覺得有問題,但現在因為可以使用電腦檢查錯字,已不允許出現錯誤。”黃博士指出,人們對事要求過高,已超出常人可負荷程度。
 在精神文明方面,教育體制轉向只注重物質文明,改變許多人對于求取知識的定義,即以教育水平換取更高收入做為考量,也成為現代人的包袱。
 壓力影響心理,以致人們的心理出現狀況,如果不懂得尋找出口,釋放這些壓力,就難以保證不會出事。
 在生理方面,如果某些人的體內存在自殺基因,加上社會和心理因素結合在一起,或使人徘徊在生死邊緣。
社會壓力影響大
 黃博士指出,如果父母是輕生個案,研究顯示其下一代也可能存在這種基因,因此需要謹慎看待。
 在他看來,現代社會壓力影響了許多人的生命,但不代表這一代人的生命力和意志力遜于上一代,因為壓力增大才是關鍵因素。
 “日本和德國的高自殺率,也和生活壓力有關。”他表示,越發達的國家,輕生人數越多,這似乎是個趨勢,成了國家發展需要付上的生命成本。
 目前,我國輕生率還未惡化,但不能忽視這個現象,教育國民懂得處理壓力,以及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使更多人勇于面對生活壓力。
關心化解壓力
 適時關心和聆聽家人或親人的心聲,才能減少揹負壓力的人走上絕路。
 大馬認證和執業心理輔導師鄭明輝表示,近十多年,國人輕生個案較為頻密,生活壓力和家庭問題佔了一定的比例。
 某個家庭出現狀況,例如家人爭端或父母離異,將會影響家庭成員,並且產生預想不到的問題。
 對他來說,家人之間互相關心和鼓勵,平時留意各自生活狀況,發現某個成員有問題,即時給予幫助和聆聽,才會適時解開對方的心結。
 他指出,家庭成員互相關心極為重要,先從聆聽身邊的聲音開始,“一個人面對極大壓力,卻又無人關心,沒有朋友,感覺孤獨,就會加劇問題。”
 每個人承受壓力的程度不一,以及情緒智商有別,因此及時關心非常重要。
 當某個人感到無助,情緒跌至低谷,考慮了結生命時,將會出現一些表征,例如放棄平時喜歡的事物,平時活潑好動,現在卻一個人躲起來,甚至有人會把自己的東西,分由他人保存等,皆是輕生的傾向。
 鄭明輝指出,如果家人平時互相關懷,彼此關注生活細節,就會發現不妥,通過幫助和安慰,就能使他們重新面對自己。
選擇自殺有跡可尋
 當人面對生命崩潰邊緣,他們會採取怎樣的行動?黃國輝博土指出,決定輕生者,一般上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從中也可以發現他們的心理狀態有別。
 有人會因為重大事件打擊,一時失去理智而輕生,這屬于急性;一些人因為不想連累家人或社會,也會在情急之下,選擇以死解決問題。
 “此外,認為自己已被遺忘,沒有人可以幫他時,也會迅速做出輕生的決定。”黃博士這么表示。
 至于慢性輕生者,一般上會有一些過程,這是一種有計劃的輕生,如果身旁的人及時發現,應及時採取行動。
 黃博士指出,有關過程大約可分為以下數個階段,即:
 1)開始有輕生念頭,但只是閃過腦海;
 2)若發生重大事情,如面對經濟壓力,有關念頭會重復出現;
 3)無法克服輕生念頭;
 4)影響生活,開始孤立自己;
 5)出現非常強烈的輕生念頭;
 6)開始“演練”輕生,如考慮地點、方法、時間,以及向親人交代事情;
 7)“綵緋”;例如,購買輕生需要用到的東西,或者觀察輕生地點;
 8)嘗試和累積“勇氣”;可能會不只一次重復“演練”。
輔導可挽救欲輕生者
 對產生輕生念頭者來說,心理輔導非常重要,因為可能因此改變他們的決定!
 鄭明輝輔導師和黃國輝博士皆認為,透過心理輔導可以聆聽計劃輕生者的心聲,同時給予他們不同的想法。
 “輔導師擅長聆聽,提供一個說出想法的機會(讓個案有傾訴的機會),幫助他們跳出死結,走出困擾的部分。”鄭明輝指出心理輔導可發揮的功能。
 黃博士指出,想要輕生的人,單方面認為沒有人可以為他們解決問題,或者擔心連累他人,因此不願說出自己的問題。
 “事實上,這是他們強逼自己認為是這樣,通過與輔導人員交談,可能就發現家人或可為他們解決問題。”他強調,輔導人員可以給他們一個新的想法,打破不理智的念頭。
輕生會被模仿和“傳染”
 1774年,德國大文豪歌德的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風靡歐洲,許多人同情和欣賞小說主角維特的精神和性格,興起模仿維特自殺的風潮,這本書隨即成為多國禁書。 
 此后,自殺模仿現像即稱為維特效應,當時有學者研究從1947年至1968年,發現輕生事件消息出現后,確實產生模仿效應,從而證實輕生的的“感染力”。
 黃國輝博士指出,2003年,港星張國榮輕生后,香港當天9個小時內有6個人輕生,一個月內有131個輕生,比其他月份的輕生率高出32%。 
 有人輕生的消息曝光后,它可能成為徘徊在輕生邊緣者的暗示,從社會心理學來看,這種“維特效應”像是情緒上的“禽流感”。
 因此,黃博士相信,這類消息傳播過程中,應該使用適當的字眼和公佈方式,例如不報導輕生地點、方法,因為考慮輕生者或會選擇同一地點了結生命。
 “甚至,不鼓勵公佈輕生者家人悲痛的照片,因為一些青少年可能認為這是對父母和家人的懲罰,而考慮使用這個方法。”
 他認為可以公佈輕生者生活照,讓人覺得為經生者不應走上不歸路,以此反映出這是一個社會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