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種菜要知道

農耕,還是回到原點(第1篇)

18/09/2011

報導:涂素燕
攝影:楊書其

 農業幾經改革,人類不斷思考如何融和大自然,收獲最多的農產品 。

兜兜轉轉,農耕,還是回到原點最好,原始的方法最好。

驅車到森美蘭邊界武來岸一帶,老遠就看到馬路旁整齊排列著的菜畦,是個菜園。葉天平說他的菜園,就在這個菜園的對面。

 但是怎么看,對面都不像有菜園,只看到一片矮青芭,香蕉樹、不知名的竹科植物,還有一大堆像茅草之類的雜草。

 車子駛進他的菜園範圍,看到一些地方搭了棚架,看來有點像菜園了。

 仔細一看,很多地方確實種了菜,但是菜都是跟野草一起生長,一些地方野草茂密,不注意看,還看不到菜長在哪里?

 他的菜園不噴灑農藥,不施化肥,很多人會說,這不就是有機耕種嗎?

 有機耕種有其系統化要求和標準,他不太在意這套人類訂製的耕作標準,而是遵循大自然腳步耕種,所以說他是一位生態農人,也許更貼切。

 葉天平說著一口標準華語,帶著中國腔,他說:“種菜要知‘道’,也要相信‘道’,‘道’就是大自然的規律,只要使用順應大自然的方式,大自然自身會調整調和。”

 他說的是中國數千年以來的道家思想,他使用的耕種方法,也是我們的祖先,數千年以來使用的古老方法。

化肥越多土壤越貧瘠

 大自然有其法則,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鳥吃蟲、蟲吃草吃葉子,野草枯葉腐化后又回到土壤中滋養作物。

 葉天平表示,這也就是為什么食物鏈中一物剋一物,但是萬物都能生生不息。

 現代農人反其道而行,多採用趕盡殺絕的方式耕種,噴灑草藥蟲藥,恨不得寸草不生,菜園里聽不到蟲鳴聲,青蛙也不來,天空看不到鳥。

 現今農業提倡噴灑農藥施用化肥,有機耕種、傳統的自然農耕、生態耕種,反而成為邊緣耕種方式。

 化肥種類越來越多,土壤反而越來越貧瘠,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越用越多,農作物病蟲害就越來越多。

 結果只能用更多化肥,噴灑更多農藥,沒完沒了。

 很多農人已經發現,施用化肥和農藥無法解決許多耕種問題,但是卻認為不用問題更多,所以情願用更多化肥和農藥。

 “很多人不相信不用農藥化肥還可以耕種,事實上,近五六十年,農業才大量使用農藥化肥耕種,如果不用農藥化肥就不能耕種,那么我們的祖先早不就餓死了?”

瘦田也要有人耕

 葉天平本來從事跟廣告相關的行業,為何當起農人?

 他說他沒有故事可說,種菜對他來說,只不過儘本分,沒有什么偉大的理想,是再也自然不過的事。

 他不想吃有毒的菜,所以自己種菜,他不只是種菜,他還藉種菜修護這片滿目瘡痍的大地。

 “這個環境是被人類所破壞的,就應該由人類來修護。”

 很多人可能覺得,應該由農人來做或別人來做,但是飯人人要吃,現代農耕掠奪環境資源人人有責,修護環境責任為何一定落到農人身上?

 8年前他就到處找地,但是沒有適合的地點,一直到兩年半前,才租下這塊地,開始耕種生活。

 嚴格來說,這不是一塊好地,土壤多是白泥漿,旱地時地會裂、雨天時就變爛泥。

 臨近雖有3條河,但河水都受到污染,必須從1.5公里外的大山引進山水。

 他說:“如果大家都想找塊好地肥地直接耕種,哪來這么多肥地好地?瘦的地貧瘠的地誰來耕?”

通過堆肥改良土質

 葉天平對面的菜園常年噴灑農藥,所以他保留了菜園外圍的一些野生小樹、野草,並在空缺的地方種了香蕉樹、甘蔗花等,形成天然屏風,避免對面的農藥飄灑過來污染農作物。

 這塊地8年前種過菜,土壤施用過化肥和雞糞,土地已經受到污染,所以需要堆肥改良土質。

 他特別強調,化肥應該說“化學毒肥”,以警戒大家化肥是有毒的,否則大家對農耕使用化肥不以為然。

 化肥會殺死很多泥土里的有益微生物和蚯蚓,而且在土壤里經過分解,會跟原本土中的礦物質結合,導致作物營養過剩,其它沒有結合的部分會留在土中,成為有毒物質。

 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是植物的“消化系統”,可以把土壤中的有機質,轉化為植物能夠吸收的營養元素。

 土壤里如果沒有有機物、昆蟲和微生物,就不會有活力,無法種出健康農作物,通過堆肥,昆蟲、微生物可以藉由堆肥里的有機質大量繁殖。

 在改良土壤的過程,他並沒有空等,一邊播種一邊改良土質,“開始時連一棵菜都不收不到,只能繼續種,觀察是什么原因,土壤有問題,就再改良。”

 到今天兩年多的時間,園里的生態環境逐漸改變,土質越來越好,作物收成也越來越理想。

動物有靈性給警示

 葉天平相信萬物皆有靈性,植物有靈性,動物、昆蟲也有靈性。

 大自然本來就派來青蛙、燕子、癩蛤蟆等抓蟲高手為農人工作,但是現代農人只想要農作物長得好,不留一點縫隙給其他生命活命。

 還有很多小動物,其實都是帶著好意來到園地的,但是卻被視為危害農作物大敵。

 “一片地如果湧現大量蝸牛,是因為土壤缺乏鈣質,只要補充岩石粉,蝸牛就會離開。”

 他說,轉個念想,蝸牛是冒著生命危險來跟我們打報告的,並非故意來為難農人。

 “許多蟲子出現,其實是為了發訊息給我們,告訴我們土壤失調,需要補充土壤元素。”

從不殺蟲也不抓蟲

 葉天平的菜園從來不殺蟲也不抓蟲,他時常跟蟲說話:“你吃歸吃,別吃完。”

 說也奇怪,蟲好像聽懂他的話,吃來吃去都是那幾棵作物或園里一些樹木的樹葉,不吃其他作物。

 他說:“要對蟲有信心,相信蟲不會吃完作物。”其實蟲喜歡吃不健康,抵抗力不好,或老化退化的菜葉,不會“飢不擇食”。

 如果有時間的話,他甚至想種一片地給蟲吃,讓蟲有生存的空間和足夠的食物,就不會干擾其他作物生存。

 “蟲的一生有多長,幾個星期、一個月就過一世了,農夫的一生人好幾十年,如果一直都在殺蟲,共殺了蟲的多少后代了?”

 他認為,蟲要是會怨恨,那它們肯定要報復的。

 如我們所知,昆蟲為了活命,繁衍的下一代帶著抗藥性,結果被農人視為大敵,使用更多更強的農藥殺蟲。

 可是連人也中毒了,蟲的天敵都無法活命了,蟲還是殺不完,反而因為沒有天敵,大量繁殖,蟲害問題才會越來越棘手。


不用農藥,也能耕種(第 2 篇 )

19/09/2011

報導:涂素燕 
攝影:謝委潼 

現代人,餐餐吃的是農藥殘留的毒蔬菜、毒水果,不以為意。

 現代農人,天天跟有毒的農藥打交道,許多農人因而農藥中毒、 灼傷、過敏,有誰知?

難道,不用農藥就不能耕種嗎?

有人吃農藥化肥種植的農作物,完全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也有人不想吃農藥殘留的蔬菜水果,選吃有機蔬菜水果。

 可是是否想過,經常施用農藥,直接接觸農藥的農人,受農藥毒害的風險有多高?

 當我們吃農藥化肥種植的農作物,農人也在受農藥毒害的風險。

 顏群才在農業大學(現已改名為博特拉大學)畢業后,開始當農藥銷售員。

 打工一段時期,他覺得工作沉悶,就自己當老板開起農藥店,同時也種植玉米,兼當收購商,以農藥跟農人交換農產品。

 他自己的玉米田,耕作期60天,要噴灑整百種農藥,他形容這些玉米就好像整條浸入農藥里。可是,我們都照樣放進口里吃進肚里。

 賣農藥那段時期,他看過很多農人因為使用農藥出現各種問題。

 “許多農人都有皮膚病,也有患癌症的,有人誤食農藥,或者使用農藥后沒有洗手、容器或水源受到農藥污染,也有噴灑農藥時,因為風向改變,農藥吹進眼里傷到眼睛。”

 他自己也曾經送過一些農藥中毒的農人入院。當時他想:“自己也是農人,要是面對這種情形怎么辦?”他認為農藥害死了很多人,如果自己繼續賣農藥,會害了更多人。

 他升起了一個念頭,有沒有減少使用農藥的方法?

 他一位朋友正好從英國回來,打算在橡膠園和油棕園里研究有機蔬菜種植方式,邀請他參與。他協助這位朋友投入有機種植蔬菜約一年,他大學時期的一位教授建議他種植有機蔬菜。

 他們在雪州萬宜找到一塊地,本來是一個油棕園,已經荒廢七八年,樹木野草長成一個小樹林,臨近也沒有種植其他農作物,土壤和水源都適合種植有機農作物。

 他從此在這塊地當起有機農人,菜園后來取名GK有機農場。

菜園更像小森林

 顏群才的菜園,不只是一個菜園這么簡單,更加像是個生態多樣化的小森林。

 菜園種植的蔬菜,有30到40種本地蔬菜,其中包括菜葉類、蔬果類的蔬菜;十多種水果、許多罕見的香料、花草,另外也保留了許多野生的果樹、植物。

 “每個季節,隨著氣候變化,可以收到不同的作物,這就是耕種的喜悅,有些作物也有時有收成,有時沒有。”

 不用農藥耕種,看來是為了人的健康,其實更是為了土壤的健康,為了生態的健康。

 一旦土壤中毒,農作物就會中毒,吃農作物的人也會中毒。

 選擇有機耕種的方式,是在為人服務,也是在服務生態。

 除了種植有機作物,他也在做教育工作,讓更多人了解有機耕種,鼓勵更多人支持有機耕種。

 這些年來,他的菜園已經成為一個生態教學的課室。

 大學生來這里研究取材、支持有機耕種的非政府組織組團來這里觀摩交流,家長帶孩子來這里親近土地。

 他除了堅持一種尊敬生態的耕種方式,也貫徹一種尊敬生態的生活方式。

 雖然是開放供參觀的菜園,菜園的入口都長滿樹木,沒有刻意留下大片空地當停車場,都是提醒參觀者共車前去。

 園里有亞答和木搭成的棚子和屋,只有基本設施,廁所不提供廁紙,提倡環保節源。

為大眾貼錢賣菜

 GK有機農場成立17年,到今天依然無法靠賣菜養農場。

 顏群才透露自己前面10年都沒有支薪水,“我的生活很簡單,平時不需要什么花費,吃喝住都是在農場,所以沒問題。”

 他回首剛搞農場時的情景,“先是花完自己的儲蓄,又花完老婆的儲蓄,后來連拍檔的儲蓄也花完了。”

 經營了10年,就快支撐不住時,靠開放參觀農場的收費,和把園里的蔬菜水果加工成果醬、酵素等售賣,才能夠繼續經營。

 “加上工人越來越熟練,種的地可以有更多收成,人工成本就降低了。”

 儘管如此,為了讓更多人能吃到有機蔬菜,該農場一直是貼錢賣菜。

 以GK有機農場的種植方式和人工成本,每公斤蔬菜其實平均要賣15令吉,才能收支平衡,但是該農場目前每公斤蔬菜平均只是售賣12令吉。

 “如果把價格提高,消費者會覺得很貴,我們希望價格大眾化一點,讓顧客群可以繼續吃有機菜。”

蔬菜有求生本能

 許多有機農場,為了更好控制灌溉系統,一般都會搭棚架,顏群才卻堅持不搭棚架、不蓋網,開放式種植蔬菜。

 來到GK有機農場,所有蔬菜水果都是直接曝露在陽光之下,自由呼吸,接受陽光和雨水的滋養。

 顏群才說,棚里生長的蔬菜如同溫室小花,在大棚保護下,就算蔬菜本身不健康,還是可以生長。

 他表示,一棵蔬菜要健康成長不容易,只有順應環境氣候自然生長的蔬菜,才能夠有很好的免疫功能和抗病害能力,可以提供人體更好的營養。

 這就是為何我們要吃當時當令當地的農作物,除了減低碳足跡,還有就是古人所說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地當時當令生產的農作物最適合當地人體質。

 好像高原上氣候寒冷,住在高原的人消耗的熱能大,身體需要大量糖分。

 高原蔬菜會在氣溫降低時,迅速在細胞液中累積糖分,對抗寒冷氣候。

 “所以高原蔬菜水果含糖量會比平原高,吃起來也比較甜,不過我們不是住在高原,不需要吃含糖量那么高的蔬菜,而住在高原的人就需要吃這些蔬菜水果補充糖分。”

 另外,他的菜園也不捉蟲不殺蟲。

 一個平衡的生態環境里,食物鏈可以自我完結,一物剋一物,不需要人類插手滅蟲。

 蔬菜有自己的求生本能,為了生長會靠自身免疫力抵抗病蟲害,有蟲吃的蔬菜代表不健康、能量不高。

 所以不想蟲吃菜,並非要對蟲趕盡殺絕,而是應該想辦法讓蔬菜長得更健康。

 “不健康的蔬菜,無法提供給我們很好的能量。”他寧可收成差一點,也不勉強蔬菜生長。

種植初期波折多

 顏群才開始種植有機蔬菜,是17年前的事,當時有機農業在我國並不普遍。

 他雖然跟外國農人交流,但是外國的環境、氣候、地形等都跟我國不一樣,所以蔬菜生長方式不一樣,所需灌溉系統都跟我們這里不一樣。

 “好像日本農業多數是機械化,但是我國農地多數不是平原地,不適合機械化。”

 所以他認為,就算國外有許多耕種方式,我們還是要用回本土的方式耕種。

 種植初期很不容易,土壤不肥沃、病蟲很多,堆肥的方法,也要靠自己一再試驗。

 “有時候菜種不好,不只是土壤的問題,可能也跟種植人的手氣有關,只要換一個人種,菜就能長得很好。”

堆肥品質定成敗

 製作堆肥是每個有機農場最重要的一門功課,堆肥的品質往往決定一個有機農場的成敗。

 顏群才花了超過10年時間,才製作出滿意的堆肥。“開始時,我們用兩個月時間來堆肥,堆出來以后發現不行,就改用3個月時間。”

 3個月時間效果不好,后來又用6個月時間,最后發現5到6個月時間堆出來的肥,效果最好。

 初時,他會從外面找一些堆肥材料,后來發現使用園里的枯枝、樹葉、野草等,在這個園里生長的植物,就是最適合這個環境,用回這些植物做堆肥效果最好。

 根據他的經驗,一個有機菜園,要真正能夠做起來,從養土、打造生態環境至少需要5年時間。

 不過他也補充:“每個園地背景不一樣,環境、土壤條件也不一樣,所需的時間可能也不一樣。”


棄農藥,破釜沉舟耕種(第3篇)

20/09/2011

報導:涂素燕
攝影:林慧婷

 丟棄農藥和化肥以后,謝偉海的菜園收成跌剩02巴仙。

 他抱著既然要做就不要回頭的決心,堅持下去,總算耕出一片天。

 這一路走來,他認為,惟有採用跟生態共存的耕種方法,農業才能繼續走下去。

謝偉海是農家第三代,從祖父那代就在金馬崙種菜,“以前的人種菜很少使用農藥,到了我父親那代,大約1960、1970年,農業發展蓬勃,很多農藥商、化肥商開始來推銷化學農藥和化肥。”

 他說,很多菜農看到噴灑農藥和施放化肥,在短期里可以有更好的收成,就紛紛使用化學農藥和化肥。

 他完成學業后,有一段時期在吉隆坡就業,后來回來幫父親耕種,他發現金馬崙菜農面對的問題是,蔬菜都通過收購商轉賣,付出最多勞力的農民,扣掉成本后所得利潤卻很少。

 他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只能自己開發市場,但是收購商已經控制整個市場,除非種植有機蔬菜,否則不可能自己開發市場。

 那時他叔叔從台灣學習有機耕種方法回來,鼓勵他投入有機耕種行列。

 “起初我父親反對,很多人都不看好,大家都不相信不用農藥和化肥還可以耕種,但我看到國外很多成功例子,認為在金馬崙也可以做到。”

 他從2000年開始轉用有機方式耕種,因為農地之前噴灑農藥和施用化肥,已經受到污染,所以先要改良土地,才能達到有機標準。

 “首先要停用農藥和化肥,同時翻土讓土地曝曬以及靠雨水清洗。”這時候可以種一些根莖類植物好像蘿蔔,或者玉米這些會從土壤中吸收大量養分的作物。

 他表示,改良土壤所需的時間,要視污染程度,以及之前使用的農藥和化肥種類而定,一般至少要花兩三年以上的時間。

 “改良期間收成的農作物,就當成一般蔬菜賣到市場。”

熬過陣痛期迎收成

 在改良土壤和轉換成有機耕種過程,謝偉海的菜園收成暴跌到只剩20%。

 他說:“開始時蟲害很嚴重,種的菜都給蟲吃完。”

 這幾乎是每個有機菜園初期都會面對的陣痛期,多數農人最初的做法都大同小異,就是想盡辦法控蟲。

 他嘗試了各種控蟲方法,蒜米加水、辣椒水、酵素、油性肥皂水,“是有一些效果,可以驅蟲。”

 不過后來他發現,只要平衡菜園的生態環境,土壤越來越肥沃,蟲自然就會少了。

 長期使用化肥的農地,土壤受到傷害,種植的蔬菜別特容易生病遭到蟲害,這也是為什么農人需要大量使用化學殺蟲劑除蟲。

 所以,用過化肥的農地,在轉做有機農地時,需要通過不斷做堆肥,恢復土壤健康。

 開始轉做有機農耕時,未捉到製作堆肥的竅門,二來考慮到肥料的養分成分,他會從外購買一些現成的有機肥。

 隨著自己製作堆肥,不斷改進堆肥的方式,他觀察到,使用園里材料堆出來的肥,種出來的蔬菜更健康,蟲比較少,而且自己製作堆肥,成本比購買現成有機肥低。

 “第3年開始,收成大概可以達到五六十巴仙,過后又逐年有更高收成。”

 他表示,在轉換成有機耕種時,馬上停止使用農藥化肥,加上要等土地恢復健康,蔬菜產量肯定會減少。

 他發現很多想要從化學農耕轉做有機農耕的農人,因為過不了這關,忍受不了這個過程,用回農藥,結果前功盡棄。

輪耕降低病害肆虐

 土壤中有各種養分,不同蔬菜會從土壤吸取不同養分,我們又通過吃不同蔬菜攝取不同營養,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吃不同種類蔬菜的原因。

 現代工業化菜園,為了增加產量及方便除害,多數會大規模在同一片土地上重複單一種植。

 但是這樣一來,土壤養分長期會被同一種作物壟斷,同時也會引起其他環境問題,進而造成耕種問題,也影響蔬菜的營養價植。

 所以,很多有機農場會採用輪耕方式種植,謝偉海的做法是先種植豆類植物。

 “豆類可以自行在空氣中吸取氮素,儲藏氮肥,收成以后把根部保留下來,可以提供給接著種的蔬菜。”

 種完豆類,他通常會接著種葉菜類蔬菜如小白菜、包菜等,或蔬果類蔬菜像番茄、茄子等,最后才種植比較耗損土壤養分的根莖類蔬菜。

 輪耕的另一好處是可以降低病害肆虐,比如黃萎病專剋番茄,但是玉米卻對這種病有很強的抵抗力。

 如果輪流種植各種作物,病害就無法找到長期寄住,危害就減弱。

利用空間搭配種植

 除了輪耕,謝偉海也採用搭配種植的方式,把不同的蔬菜配搭種植在一起,不僅有效利用空間,而且能夠防止雜草叢生。

 “搭配種植的蔬菜必須是生長週期不一樣的,吸收養和根系深淺不同的,才不會爭搶養分影響生長。”

 比如西蘭花搭配富貴菜,“西蘭花需要兩個月半才能收成,富貴菜約30天就可收。好像包菜跟西蘭花生長週期差不多一樣,就不適合搭配種植。”

有機耕種前景看俏

 謝偉海開始轉做有機耕種,是為了開發有機蔬菜市場。

 但是在轉做有機農人之后,他才發現,不管是從市場趨勢來說,還是從耕種方式來看,有機耕種的前景都比一般使用農藥和化肥的方式來得好。

 他說,首先是環保問題,一個有機菜園里所有資源都可以循環利用製成堆肥。

“你們到我的菜園之前,一路經過許多菜園,應該發現很多菜園是直接把賣不出去的菜,或園里的雜草等丟在馬路旁邊。”

 他表示這不僅浪費資源,還給金馬崙制造垃圾問題。

 有機菜園的收成,雖然不及一般使用化肥和農藥的菜園,但是使用化肥和農藥的菜園,長久下來面對很多問題。

 一般菜園多數是單一種植,大片大片種植某些作物,長期消耗土壤中的特定元素,土壤變得格外貧瘠。

 另一方面是長期使用化肥和農藥造成的惡性循環。

 農人之間經常會在咖啡店交換耕種心得,他常聽很多當地農人投訴,土壤越種越差,需要用更多化學肥料。

 “另外,蟲害問題很多,農藥越噴越多,金馬崙經常都聽說有人患癌症。”

他表示:“也有一些農地根本已經無法種植,現在金馬崙有農人改用椰子殼外層纖維種菜,靠調配的營養素讓菜生長,知道的人都不敢吃這種菜。”



自然法恢復土壤平衡(第4篇)

21/09/2011

報導:涂素燕 
圖:林慧婷、黃田環提供

隨著現代農業過度噴灑農藥和施用化肥,大部分農地受到污染,農業會不會有一天走到盡頭?

重建土壤健康不是不可能的事,現在回頭,還來得及。

沒有醫不回的土壤,只要用心耕耘,寸草不生的紅泥地,也可以起死回生變成沃土。

五年前,黃田環和何婉菁夫婦,決定在金馬崙租地開拓屬于自己的有機農場。

金馬崙農地寸土如金,要找一片純淨、適合種植有機作物的土地不容易,他們最后來到臨近金馬崙,位于吉蘭丹的羅京高原,找到了現在這片佔地六英畝的地。

當他們租下這塊地時,這是一塊剛開發、填滿紅泥的地,整片光禿禿的,寸草不生。

何婉菁說,當初選擇這塊地,是因為租金便宜,土地兩邊被河圍繞,遠離其他農地,沒有污染。

她在自己的部落格,曾經感性地寫到:我們總相信被我們接手的這塊地是塊福地,就像誰若選擇了當我們的孩子,我們將極盡的感激、珍惜,並會用心地耕耘,栽培之。

他們在斜坡種上香茅,香茅長得快,可以防止土崩。日后又可以覆蓋在泥土表面。

同時在農地上種植俗稱假花生的豆科植物,覆蓋住泥土,防止泥土被雨水打硬或被雨水沖刷流失。

他們還用廢棄的稻杆、香茅做覆蓋,香茅和稻杆會引來小昆蟲、微生物和蚯蚓前來覓食,腐化以后就變成土壤的肥料。

從根本解決問題

此外,他們也自製堆肥,提供土壤有機質,“起初園里沒有材料,都是從外面找豆渣、廚余、可可皮、岩石粉、貝殼粉等混合堆肥。”

農場里挖了一個池塘,在里頭栽種浮萍、蓮花,給青蛙、小鳥、蜻蜓等小動物和昆蟲營造一個棲息地。

漸漸地,他們種的香茅、小樹等植物長了起來,附近樹林的種子也隨風、隨小動物傳播在他們園里落地生根。

大約花了半年時間,土壤有了養分,他們才播種耕種。“開始時土壤不夠健康,很多蟲,如果用有機農藥是可以控制蟲害,但是我們沒有這么做。”

她現在回想,覺得當初不應該太快耕種,“耕種就需要一直翻土,土壤的養分很容易給雨水沖掉,不翻土的話土壤會較快累積腐殖質,那時再耕種會比較好。”

他們不殺蟲,一方面是想營造一個和平的生態環境,這跟他們農場的名字──和平農場相呼應。

另一方面,蟲害代表泥土和環境還不夠平衡,他們想從根本解決問題,養好泥土和改善環境。

傾聽土壤的聲音

何婉菁的父親何贊能是位有遠見的農人,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投入無農藥無化肥的耕種行列,被譽為我國有機耕種先驅。

何贊能先后在金馬崙、雲頂、汝來等地開發有機農場,主張與生態共存共依的耕種方式,近年也常在中國、香港分享耕種心得,宣導生態農耕。

在農家成長的何婉菁,從小跟著父親在菜園耕種,對農耕並不陌生,但是和丈夫經營自己的農場時,還是需要靠自己探索,傾聽土壤的聲音。

她說:“耕種有太多變化和可能性,氣候、環境、陽光、濕度都會影響種植,所以,並沒有一套可以應用在所有農地的耕種方式。”

農人還是要靠自己不斷觀察生態、土壤變化,採取應對方法。

兩年前,和平農場(Terra Farm)引入了自然活力農耕(Bio Dynamic)耕種法。自然活力農耕是19世紀初,德國社會哲學家史丹勒(Rudolf Steiner),所提倡的一種恢復和維持土壤活力的耕種方式。

我們餐桌上的所有食物,都是直接或間接來自土壤,土壤的健康,就是人類健康的根本。土壤不只是礦物質或有機物種元素的結合而已,而是整個生命體。

所以史丹納認為,要避免使用化學物品破壞土壤,並以自然的方法恢復土壤平衡。

自然活力農耕有一套強調農人意志、精神及和宇宙力量結合的耕種基礎理論,也有一些獨特配方,可以讓土壤充滿生命力。

黃田環表示,本地很少農場使用這種耕種方式,以他們的經驗看來,這是非常值得一試的耕種法。

注重農場生態平衡

史丹納調製了八種能夠恢復土壤活力的天然配方,接種在自然堆肥中,可以幫助微生物快速分解有機物質,轉換成適宜農作物生長的腐殖土。

黃田環一邊出示自然活力農耕的八種配方,一邊向記者解釋這八種配方的功用。

八種配方以編號命名,編號BD500至BD508。“這些配方都是以天然成分調製而成,像水晶,還有草本成分,如:西洋蓍草、櫟樹皮、纈草等。”

這些配方含有豐富微量元素和菌,有些可以加入土壤,加速恢復土壤活性;有些可以噴灑在植物的葉子,在陽光不足時,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

自然活力農耕注重農場生態平衡,也鼓勵農場養殖牛、羊等動物來控制園里雜草,同時靠牛糞羊糞肥沃土壤。

“除了農耕的範圍,農場也應該保留一些土地,作為生態保育。”和平農場六英畝地里,只有一半地種植作物,其他都是種植一些護坡、保育作用的植物。

堆肥,不溶于水

黃田環表示,有機農耕對堆肥要求很籠統,自然活力農耕卻有一套堆肥標準,對土壤健康要求也很高。

他說,健康的土壤,從顏色就可以判斷。“富含有機質的腐殖土,是深褐色和黑棕色的。”

土壤的結構,也應該是粉末狀、質輕、具有膠質化、潮溼、可以保存水分,也可以跟菌一起作用。

堆肥的目的,就是把有機物質轉換成腐殖質。

“嚴格來說,合格的堆肥是不可以溶于水,而且是無味的,有腐臭味的堆肥,代表可能有壞菌,會揮發溶在水。”

這也是為何不鼓勵用雞糞堆肥。“雞糞確實是含有很多肥沃成分,但在堆肥發酵過程溫度會很高,導致氮揮發,易產生阿摩尼亞氣體而發出臭味。”

“堆肥的含水量應該是60%,發酵過程溫度不可超過攝氏70度。”所以,製造堆肥時要按照材料成分比例,一層一層做,必須能夠透氣,溫度不會過高。

“豆渣、野草、牛糞羊糞都是理想的堆肥材料,牛羊是吃草的,所以,牛糞原來也是來自草。”他的農場里就養了兩隻牛,提供堆肥材料。

草根留土里活化

黃田環說:“每種植物都有一條粗的主根,和許多長的細根。當風吹日曬植物水分蒸發,就靠主根吸水。”

細根負責吸收土壤養分,細根在接觸腐殖質時,會跟菌一起作用,發訊號給土壤,釋放賀爾蒙和化學物質刺激腐殖質分解所需的菌,泥土就會活化。

他解釋,健康的根會跟泥土相依,形成土壤健康的結構,“所以蔬菜收成后,不要太快犁地翻土,應該把之前的草根留在土里。”

他指農人為了讓泥土快點變肥,在肥料里加菌,或使用水溶性化肥,泥土本身就不會工作保持肥力。

“水溶性的化肥,改變植物根部作用,變成主根在吸水時也吸到肥料。”

所以化肥耕種的蔬菜,看起來很肥大,他表示,這其實是一種“虛肥”。

再說,植物吸取含有氮肥的水分,無法代謝消化,轉換成硝酸鹽,我們吃下后會轉換成對人體有害的亞硝酸。

另一面,主根在吸收土壤的肥料,導致細根不需要工作,變懶了不肯長。“植物根部要長得越深,植物才越強壯,對病蟲害才有抵抗力。”

這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作物不健康,土壤也會越來越不健康。



靠笨耕種,只顧往前衝(第5篇 )

22/09/2011

報導:涂素燕 
攝影:林慧停 

 

耕種,可以是一份職業,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也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

生態是一個自我完結的系統,農人在努力耕作之余,如有一顆寬容的心,讓蟲生、草長、鳥飛,作物有情,會努力生長,回饋我們……

一個菜園,可以看出園主的個性。

 不說那些講究產量、工業化種植、機械化作業的菜園,景觀自是大同小異,千遍一律。

 只說有機菜園好了,有機菜園大數多會採用輪耕法、配搭種植的“間作”。

 但是每個園主對輪耕和“間作”又各有一套自家方法,有人規定一定先種豆科、再種葉菜和根莖類,“間作”也講究如何配搭蔬菜種類,達到防蟲效果。

 有些園主則很隨性,覺得土壤現在適合種什么就種什么,或興致所至就種一些自己喜歡的作物。

 范子祥屬于后者,他種菜沒有什么規則,隨心所欲。

 他的菜園悟心有機田園位于金馬崙高原冷力,園內雜草小樹恣意生長,燕子在木屋屋簷下築巢,從木屋忙著飛進飛出。

 下雨的時候,山上天氣寒冷,他在菜園的木屋里燒柴取暖。

 從屋里不同方向的窗口望出去,菜田東一塊西一塊,每塊是不同作物,提供不同風景。

隨心所欲

 他種菜的哲學,沒有什么大道理,問他耕種心路歷程,他說自己種菜全靠一個笨字。

 “我比較笨,所以什么都沒多想,就去做了,如果想得太多,可能就不會投入有機耕種。”

 這些年來,很多對有機耕種感興趣的人前來參觀他的菜園,對他提出很多問題,他心想:“這些都是我開始種菜時從來沒想過的。”

 他后來回想,笨說不定是成就他成為農人的好條件。

 “靠笨”耕種的農人,讓人想起日本的木村阿公。

 木村阿公不用農藥、不施肥,花多年時間種出“奇蹟蘋果”,香甜可口,就算切開保存兩年也不會爛,縮小變成干果依然散發甜蜜香味。

 木村阿公自稱傻瓜,所以像山豬一樣只顧往前衝,心想總有一天會成功。

花棺材本義無反顧

 范子祥也是一個只顧往前衝的人。

 開始耕種時,土壤不肥沃,生態環境不平衡,菜園收成很少,他每個月都要去銀行提出儲蓄戶口里的錢。

 回憶往事,他以輕鬆的口吻說:“先是提完定期存款,再提老婆本,老婆本提完就提棺材本。”

 可是他不想收入的問題,全副心機放在耕種上,只想著怎樣把菜種好。

 有蟲他也不殺,開始時採用了一些生物防治法,“用木醋液、酵素、燈照,也種植一些驅蟲的植物像香茅。”

 抗蟲的方法用過一陣子,他發現蟲不抗更好,讓它活、順著它,自己心態一轉,從逆耕到順耕,種起菜來也更寫意了。

 “害蟲你不殺它,隨著環境條件改變,樹長高、草生多了,吃害蟲的益蟲就會來,鳥也來了,青蛙、蛇全來了。”這時候,蟲就不再是一個大問題。

 “棺材本提到一半時,菜園有收成了,赤字減少,收支平衡了。”

 他現在說起這些事很簡單,不過那個過程是漫長的,很多農人只要失去耐性或心生懷疑,就會想放棄或抄捷徑。

 問他哪來的信心和決心,讓他堅持下去?

 他的答案很妙,“是風帶給我這種沖勁的,當初是風把我帶到這個菜園,風又帶給我優厚的條件。”

 他想了想,像自言自語說給自己聽似的:“我應該感恩風,老天實在對我太好了。”

種菜不只耕地也耕心

 范子祥念小學時,參與學校推廣的農耕活動,種菜的經驗僅限如此。

 他不喜歡城市,機緣巧合之下來到金馬崙,13年前半途出家當農人。

 那時,他對有機耕種並沒有明確概念,只知道,所謂現代化耕種方式,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學農藥,已經污染了環境,自己絕對不想用這種方式耕種。

 “當時只是想著不要再破壞和污染地球,不想再使用危害人類健康的方法種植,要用一些自然的方法耕種,並不懂什么有機方法。”別說有機耕種,他連怎么種菜都不會。

 他虛心請教其他農人,學習種菜方法,過程中,種菜卻教會了他更多。

 種菜不只是耕地,也是耕心。“從包容一條蟲,就可以帶給我們很多預想不到的東西。”

 所以他覺得自己不是在栽培土地,而是土地在栽培他,“土地就是最好、很有智慧、很有耐性的老師。”

 他不只是用有機方式耕種,也生活得滿“有機”,心也滿“有機”。

自然界生物相依存

 一條蟲,你要視它為害蟲也可以,但是它在自然界中,必有其天職。范子祥說:“大自然不會創造沒有作用的生物。”

 所謂的害蟲會引來益蟲,蟲類多了小鳥跟著來。“小鳥會幫我們抓蟲,為我們傳播花粉和種子,小鳥糞便是大地的天然肥料。”

 還有,小鳥會唱歌給我們聽,鳥的歌聲,加上風吹動草、樹發出的聲音,以及昆蟲的鳴叫聲,就是很好的交響曲。

 他相信,每天聽著這種自然交響曲的動物和植物,會生長得更健康和快樂。

 “如果一看到蟲,就認為它是要來破壞農作物,把它趕盡殺絕,就不會接收到這些美妙的禮物。”

 農地里的一根草、一棵樹,也是一樣的道理。

 他認為農人不用視草為眼中釘,草可以護坡,也為昆蟲、蛇、菌類等提供棲息處。

 菌類長在草地,昆蟲有了居住的地方,就比較不會找上農作物。適當的讓草生長,它會守護我們的作物。

 自然界的生物都能相依互存,只有人類,總是以經濟利益衡量自然界的一切,“只要沒有經濟利益的就是有害要除掉,面對人類這種心態,我們的地球還可以生存嗎?”

能包容老天給很多

 我們貪圖便利,要在最短時間里有最多的收成,不給一條蟲生,不給一根草長。

 蟲跟草都是自然界的一份子,它們本來就應該存在大自然中,存在在我們的菜園中,跟菜一起生長,跟我們一起生活。

 我們是對抗不了大自然的,范子祥說,只要順應大自然,不搞破壞、不對抗,老天會給我們很多。

 “當我們包容和接受一條蟲、一根草、一棵樹,從另一個角度,大自然也包容了我們,其實是大自然在包容我們。”大自然如果平衡,就會風調雨順,帶給我們收成和喜悅。

 在想著怎樣種滿整個菜園之前,要先從土壤撥出空間給萬物生存,萬物能夠生存了,菜就能生存能生長。

 這些道理,不能從課本上體悟到,而是從每天的務農生活,去聆聽自然的聲音;去觀察、去包容、去學習自然的一切;去等待、去接受自然的回報和恩賜而明白的。

 “當你懂得包容,你就會懂得放下、不執著,同時也會懂得感恩,珍惜大地給我們的一切,日子自然就好過美好。”


我們選擇決定耕種方式(完結篇 )

23/09/2011

報導:涂素燕
攝影:林慧婷、楊書其
 
現在流行吃素救地球的口號,其實只是吃素是不夠的,還要吃以保護生態平衡方式耕種的作物,才能夠救地球。

要吃真正的有機作物,就要跟農人做朋友,接觸提供我們食物的土壤。

我們的選擇,決定農人的耕種方式。

這是一個講科學、講制度、講標準的年代。

 食品安全管理越來越有系統,食物得來越容易,蔬果不用自己種、雞鴨不用自己養、果汁可以買包裝的。

 諷刺的是,我們越吃越不安心。

 有人調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是毒”,吃菜怕農藥化肥,吃肉怕長肉劑抗生素,食品怕塑化劑、三聚氰胺。

 吃有機蔬菜水果,我們嫌貴,覺得錢應該花在買更好的手機、上餐廳吃更精緻的料理,農人的辛勞,不值得我們付出更高的價格?

 很多人是因為患癌以后,才吃有機蔬菜。故鄉農場的葉天平遇到很多顧客,拿起每種菜,劈頭就問:“這種菜有何療效?”

 他的疑惑是,蔬菜是食物,什么時候變成藥物了?

 談到有機作物,更多人擔心的是,付出更高的價格,買到的是濫竽充數的有機蔬菜水果。

親眼目睹最好認證

 葉天平表示,要解除對有機農產品的疑慮,最好的方法,是親自到農場參觀考察,親自為自己的食物安全和信心問題把關。

 其實很多有機農場都是象征式收費,甚至免費開放給消費者參觀,只要不破壞農場的生態和影響作業,很多農場主人都願意接待公眾人士。

 GK有機農場的顏群才認為,消費者跟生產地和生產者的直接聯繫,其實比機構的認證來得重要。

 “認證機構為了競爭,會降低認證標準,所以一些農場就算不符合有機條件,也可能獲得認證。”

 但也有一些情況,是一些農場已達有機標準,只是認證費用高和過程長,所以沒有獲得認證資格。

 我國SOM有機認證,鑒定過程平均需兩年時間,目前獲得SOM認證的有機農場不多,但是一些農場,採用的耕種其實已經符合有機標準。

 他說,認證只是一些紙上作業,消費者主動跟農場主人結交朋友,親眼去看農場的作業方式,才能夠確定一個農場的種植和生產方式,是否真的沒有污染,以及尊敬生態平衡。

SOM標準略嫌美中不足

 許多有機農人認同,從消費角度來說,系統化管理有機農業,強制有機產品必須認證,對消費者是一種保障。

 只是許多有機農人也認為,我國的SOM認證美中不足的一點是,要求不夠嚴格。

 SOM的標準,要求土壤和水源沒有受到污染,蔬菜不可殘留農藥,同時記錄種植作物品種種類。

 SOM也要求有機產品原料生產和加過程,不使用化肥、農藥、生產激素、化學添加劑、化學色素和防腐劑等化學物質,以及不使用基因工程技術。

 和平農場的黃田環指出其中不足之處,即對農場生態和堆肥標準並沒有明確要求。

 一些農場的堆肥並沒有達到不溶于水的標準,這會影響作物的生長。也有一些農場,沒有自製堆肥,而是使用市售的有機堆肥。

 有機農業主張自製堆肥的目的,是要求循環使用農場資源回歸農地,恢復土壤活力。

 許多農場,也沒有真正做到生態保育的環節,園里都種滿了作物,沒有保留生態區。

本末倒置農民受苦

 我國從今年一月起,規定所有有機農產品,必須貼上“馬來西亞有機計劃”(SOM)認證標籤,但是消費者不見得因而對有機農產品產生信心。

 葉天平坦承,隨著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農藥和化肥耕種的作物對健康危害,有機產品焦點放得越大,也讓很多渾水摸魚的人“有機可乘”。

 “但這不全是農人的責任,從耕種到銷售,從農人到消費者,整個環節是一體,而不是單元。”

 他說,今天超市、專賣店多,養成消費者的惰性,把食品安全問題交給制度管理,不在意食品生產方式和來源,可是卻懷疑食品安全問題,擔心受騙。

 另一方面,農產品經過收購商、零售商一層層銷售網,辛勞耕種的農人,可能反而得不到公平的回報。

辨識有機蔬菜方法

 有機農人最常被問的問題是,怎樣辨認有機蔬菜?有機蔬菜看得出來,吃得出來嗎?

 黃田環說:“健康的蔬菜,生長的時候,葉子應該是向上的,噴灑農藥和施用化肥的蔬菜葉子水分多,所以會向下垂。”

 自然活力農法(Bio Dynamic)對蔬菜外形、菜葉能不能站直、蔬菜的紋絡是否清晰、蔬菜的顏色有沒有光澤,以及蔬菜味道都有一定要求。

 “化肥農藥會影響菜葉紋絡,蔬菜吸取水溶性肥料,細胞會腫脹,條紋看來不清晰。”

 還有,“每種蔬菜都有自己的味道,番茄有番茄味、菜心有菜心味、包菜有包菜味,有機蔬菜吃起來口感清甜,除非是一些蔬菜本身味道帶苦。”

 當然,消費者如果想要確定自己吃的有機蔬菜,是在良好條件下種植的,最好的方法還是直接參觀農場。

消費者影響菜農

 悟心有機田園有限公司的范子祥表示,許多消費者擔心買到不是真正的有機蔬菜,但是他們的消費習慣卻“不太有機”。

 很多消費者要吃口感軟和嫩、沒有蟲洞、肥美、價格相宜、及特定種類的蔬菜。

 消費者只吃特定種類蔬菜,攝取的營養不夠多元化,而且農人會因此只種有經濟效益的蔬菜,違反生態多樣化,

 “農人為了市場競爭力,要降低蔬菜價格,就必須縮短蔬菜生產時間。”

 施用化學肥料種植的菜,氮含量高,可以生長得快,而且肥大又嫩。

 不只常規農人,一些有機農人可能為了加速收成時間,也會多施放氮含量高的有機肥。“但是氮肥如果殘留在蔬菜,吃下去可能會危害健康。”

 他說,有機耕種的蔬菜,靠自然生長,慢慢長大,收成週期肯定比較長,纖維也比較高,口感不可能像打農藥用化肥的蔬菜那么嫩。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有機蔬菜在土壤生長週期長,吸收的土壤元素比較高,營養會比較好。”

 還有,有機耕種人工成本高,產量沒這么多,售價肯定比較高。

消費者須負責任

 范子祥認為,有怎樣的消費者,就有怎樣的農人。

 當我們投訴農人,使用污染環境危害健康的方式耕種,我們本身是否也該負起責任?

 他說,如果消費者不改變消費習慣,還是要吃便宜、沒有蟲洞、口感嫩的蔬菜,那些堅持以保護生態方式耕種的有機農場,就無法生存下去。

 農人為了生存,可能會改用工化業的生產方式,大量生產符合市場要求的蔬菜。

 這對消費者本身是一種損失,對有機農人、對生態平衡,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消費者是否願意嘗試不同口感的蔬菜?消費者是否願意接受不同種類的蔬菜,是否願意付較高的價格買有機農人用心栽種的蔬菜?

 “只有消費者配合農人,農人配合消費者,雙方分享有機耕種的成果,農民用心耕種,照顧生態環境,消費者吃得安心開心,有機農業才可能永續經營。”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家國情懷系列


部落客家國情懷… 凌國文家國相通期待更好(第1篇)


12/09/2011
報導:潘有文
圖:連利元、本報資料中心、受訪者提供、互聯網
家與國之間,有一條相通的臍道,即因在乎而期待,並且希望帶來更好的改變!

 對本地著名時事部落客凌國文來說,家是國的縮影,共同點是因在乎而有所期待,從過去、現在到未來,只有盡力發揮自己,才能改變自己和改善環境……


從小,凌國文的家庭拼圖少了父親這一塊,母親帶著四個兒子過著清苦的生活,但心靈卻富足。

 “父親在我3歲時去世,當時大哥才13歲,一頭家只能靠母親撐起來。她母兼父職,努力工作,並且讓我們四兄弟有一個圓滿的家庭。”

 一家五口在彭亨勞勿生活,母親割膠養家,當時膠價與現在相差極大,價格偏低,因此家庭收入不多。

 在外人的眼中,一個少了父親和收入不多的家庭,也許充滿著沮喪和悲傷,但凌國文表示他們沒有這些問題,反而是一家人因此更珍惜彼此。

 “身在其中別有一番滋味,這也使得我們對出人頭地的想法較他人堅定,同時強烈渴望未來各個兄弟都有完整的家庭。”

 因為失去,所以才更懂得珍惜擁有的事物,父親沒法參與凌國文的成長過程,但他希望未來能組織一個完整的家,讓自己與另一半沒有缺憾。

做得好有回報

 在他心中,母親的地位最為重要,他說:“母親是我最重視和最重要的人,自小希望母親過舒適的生活。因為我心中在乎,因此讀書和工作都要再做好一點,得到好的回報,母親才可以有好生活。”

 換句話說,母親也是他不斷向前的動力,也是朝某個方向勇敢奔馳的指南針,使他立下目標,給最重要的人最好的生活。

 因為在乎才會去追求,並且學著去改變自己,這種來自家庭的信念,除了成為生活上的座右銘,也令他把這情感投射到對國家的關注。

 我國獨立初期,物質上都有所欠缺,但是人民想法比較積極,一起打拼向上,渴望過好日子。

 凌國文的成長過程,從清貧過活到現在四兄弟在社會工作各有所成,已有能力給母親過一個舒適的生活。

 這種從缺乏到豐富的過程,仿佛也是國家發展的縮影。

 他表示,與其他國家比較起來,我國算是較有成績的,雖然經濟不是最佳,但人民的生活還算舒適。

 “人不會滿足,在現有的基礎上會要求更多。家庭經濟好一些,就會追求不同的價值,例如成家立業,或為母親增加什么東西等。”

 將這種情感投射到國家,即使國家的經濟發展不俗,但是人民不僅僅是要求有一份工作、有一口飯吃或有錢賺而已,還希望國家能創造更多不同價值,人民才會一起成長與進步。

抱持正面態度

 “如果把對家庭的情感移植到國家上,我希望它變得更好,同時也反思自己能否為它做多一點東西?我能否再多影響一兩個人?能否再為國家多做一點貢獻?我能否把自己想法傳播給更多人知道?能否讓對事不明白的人瞭解多一點呢?”

 他坦言,因為他在乎這個國家,像在乎自己的家園一樣,因此期待能為國家做更多事,也希望國家能變得更好。

 一個人對國家沒有期待即是放棄希望,這無利于國家前進。以為國家就只能這樣了,等同失去繼續努力的動力,這是何等悲哀。

 “當越來越多人認為:就是這樣了,要不然還能怎樣?這個國家就真的只能如這些人所想:還可以怎樣了(意即不能做什么)?”

 他堅定認為,對于未來抱著期待和正面態度,尤其是對國家抱有希望,才能投身參與,國家像物件一樣:有問題了就要修理,壞了就要替代!

 家庭給了凌國文期待,他把這種力量注入生活中,同時也移植在在對國家的情感上,這正是家國之間相通和互相支援的重要方式。

嚴母督導苦盡甘來

 “沒有母親就沒有我!”凌國文的生命中,母親的地位至高無上。

 雖然是單親家庭,但家中兄弟都循規蹈距,沒有人誤入歧途,凌國文母親嚴格的教育方式最為關鍵。

 小時候,凌文不明白為何母親嚴格督導他們,從生活細節至教育環節,一絲不苟。

 當他小時候被逼不斷重複背誦乘法表,心裡不禁嘀咕:為何別家的孩子可以這么輕鬆,我們卻要這么辛苦?

 隨著年齡漸長,才明白母親的苦心孤詣,這使他深深感激和更加尊敬母親。

 對他來說,母愛和想像中的父愛是最為珍貴的東西,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代替。眼看現代年輕人以為父母對孩子呵護備至是理所當然,並不珍惜父母的愛,他不禁搖頭嘆息。

政見異不損母子情

 在家庭中,凌國文尊敬母親,在國家的政治選擇上,隨著他進入大學,懂得從更廣大的視角關注政治,與母親在政治選擇上出現了分歧。

 他的母親一直以來熱心政黨工作,每逢大選就會參與拉票工作,家中也滿是某政黨的宣傳單張和旗幟。

 從小學至中學,時任首相馬哈迪是他的偶像。1998年后發生多宗政治事件后,以及他在2000年進入大學,從生活和互聯網接觸許多資訊,大大衝擊他的思想和擴大視野。

 他與母親在政治的角度不再相同,偶爾會和母親分享看法。最初,母親依然抱著堅定的“政治信仰”,但日換星移,近年國家政治發展改變了她許多想法,兩人之間也有更多共同話題。

以文論事不平則鳴

 凌國文是本地著名時事部落客,寫下許多針貶時弊的文章,擁有大量讀者。

 他成為部落客屬無心插柳,2005年Friendster社群網站暴紅,他也趕潮流註冊了一個戶口與朋友交流,以及寫一些散文小品文章。

 部落格崛起后,他看到友人開部落格才加入成為部落客,但只是寫一些生活文章。

 其實,早在大學時期,參與辯論隊已對他的思想帶來衝擊。由于辯論賽需要探討正反兩方角度,接觸不少社會課題,因此埋下他寫時事文章的種子。

 “2004年左右,我開始在報章上投稿,當時未想過在網上寫文章,因為投稿有錢拿,呵呵。部落格流行后,就把它當成是渲洩對社會亂象不滿的管道之一。”

最初,他的部落格只是轉載自己在報上的文章,以及一些無法以原文格式出現在報章的作品,隨著他與越來越多人在部落格上交流,部落格瀏覽量每日平均數百至一兩千人次,激使他更用心經營部落格。

 真正促使他撰寫時事課題的原因,則是來自308大選后,政客不斷強調網絡戰的重要,使他決定寫出對時事的想法,同時以此影響更多人。

 時事文章偶會引起筆戰或罵戰,甚至有人到部落留言責難,這對凌國文都不是問題。

 “我只把想法寫出來,不會有壓力,因為我不是政客。我相信寫的東西不對,人家罵我是我活該,糾正我的人反而要感謝他,讀者會判斷誰是無理取鬧者。”

政治需要有所選擇

 部落格使凌國文以理性和不同角度看待事情,以及豐富視野,他期待國家和政治人物也能擁有部落格的共融態度和視角。

 “但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實現與否關鍵在于政治人物內心坦然程度,現在的政治領袖無法理智討論問題,不能對事不對人,因為內心不夠坦然。”

 他指出,現今談論的政治兩線制只是雛型,還未經中央政權輪替考驗,只有實現兩線制后,政治人物和政黨才能坦然面對得失。

 “政治上沒有天使,人性不可靠,因此需要兩個選擇,讓從政者知道他們隨時可以被替代,才可以壓制他們自己內心的惡魔。”



運動員 家國情懷… 謝玉超為國爭光選手典範(第2篇)

3/09/2011

報導:潘有文 
圖:岑家豪、受訪者提供、互聯網
人生都在錯誤和失敗中學習,挑戰和打擊是一種過程,積極的心態才是笑看人生的開門匙!

 謝玉超是協助大馬穫得首面東運會體操金牌,也是史無前例贏過國內外9面體操金牌的運動員,現年44歲的他,從只懂得體操到成為一位成功商人,他學會把挑戰和打擊當成動力,並且感謝這樣的機會讓他成長。


1985年,謝玉超在大馬教育文憑(SPM)考試后,全情投入體操運動,直至1991年拿下東運會體操金牌,也常挨父母責罵不工作,而他的生活開銷費用,皆是向家裡4個姐姐和3個哥哥賒借,承諾找到工作后還清。

 他非常享受體操運動,樂意為它付出人生的黃金時光,“站上獎台感覺自己是英雄,地球皆為我而轉,沒有我就不能轉動。”

 也許每個運動員都會在取得勝利時擁有這種非筆墨所能形容的光榮感,但踏下領獎台,一切又打回原形,需要為開門七件事和未來前路憂慮。

 “拿下東運會體操金牌后,我覺得夠了。”當時,他決定退役,24歲已是體操運動員的臨界點,想要再上層樓並非易事。

 回想當時對于體操的狂熱程度,謝玉超形容自己有熱情,但也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單純。

難以抗拒體操

 當時,大馬體操未有國家隊,大馬體操協會負責安排體操運動員參加賽事,而且由于經濟狀況不允許,往往需要運動員自費,即使是練體操單槓用的護掌套,也要自己想辦法籌錢購買。

 “沒有錢就想盡辦法,我在老家雪蘭莪適耕莊打工,剝蝦殼取蝦仁,每公斤可得50仙,一個護掌需要30美金(當時相等于75令吉),必須花300個小時剝150斤的蝦殼,才能找到買護掌的錢。”

 這一切都不是問題,對體操滿是熱誠的謝玉超,在退役前一兩年,還一直以為安排體操運動員比賽的大馬體操協會就是大馬政府,在運動員退役后會安排教練工作。

 他知道一名體操運動員的體育壽命不長,但體操的魔力難以抗拒,也沒有考慮前途這回事,只想好好享受運動。

 他的努力沒有白費,6年間為他在國內贏得9面金牌,包括6個體操單項、全能賽、團體賽和常年杯,但他從沒獲得任何一分錢的獎金。

 “退役后,才知練了這么多年體操,什么都不是。24歲退役,只讀到中五,沒有文憑和專業沒有人會請,真是要知識沒知識,要文化沒文化。”他自我調侃當時的窘局。

改變自己命運

 從體育場上退下來后,他沒有資金、知識、資源和人際關係,憑著不斷摸索,從經營首飾生意、當體操教練、出入口貿易,到成為中國體育總局人力資源中心在大馬唯一授權的中國體育教練代理,以及創建體育用品公司和幼兒體操中心,20年間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他在體育領域為國家爭光時,未能獲得國家的協助和獎勵,但他並沒有怨言,“我已經成功,因為國家讓我生在這裡長在這裡,就需要感謝,我比很多人開心,因為做到很多想做的事情,也有好的家庭。”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國家的不足不應成為個人停止奮鬥和向前的理由,成功與否不止與客觀環境有關,抱持何種心態面對未知和挑戰,才是贏得成就與掌聲的關鍵!

創傷打擊無阻佳績

 熱誠力量大!只要能夠為自己和國家帶來榮耀,受傷之后依然能迅速站起來迎接挑戰。

 謝玉超的體育生涯經歷一次“劇痛”,在體操比賽手腕骨頭折斷,卻能以極短的時間重新站起來,並且摘下獎牌。

 體操單槓比賽使用的護掌,重複使用磨損后,其表皮會越磨越薄,最后會斷裂。一般體操運動員會丟棄快要破裂的護掌,但對當年的謝玉超等體操運動員來說,護掌不磨斷代表還可以使用!

 1989年東運會之前5個月,謝玉超的護掌在一個比賽前一天斷裂,他唯有在比賽當天向友人借護掌使用。

 比賽時,由于護掌不合穿,他在做一個單槓由下而上的動作時,因護掌轉動不靈而手腕折斷,當時他的手腕在下人已轉上,結果手腕兩根骨頭就像筷子般斷成兩截。

 僅是聽他描述就能想像嚴重程度,但這個打擊並沒有擊倒謝玉超,經醫生進行手術置入鋼片駁接,第三天他就迫不及待的出院到體操房內看室友練習。

 三個月后,他就參加國內比賽,五個月后在東運會上摘下體操跳馬銅牌,兩年后創下我國體操歷史,奪下我國首面東運會體操金牌。

 勇敢的面對創傷和打擊,並且為自己創造更輝煌的成績,謝玉超的體育精神,可作為我國運動員的典範。

無理抨擊開拓商機

1994年,國家體育理事會決定引進中國體育教練,通過雙邊政府同意引進的教練,一半收入需付還中國政府。

 例如,若是中國教練來馬每月可獲1000美金,中國政府即可抽取500美金。相比中國教練在當地每月僅有六七十美金的薪資,來馬當教練的收入屬于高薪,而且他們一樣可領在自己國內的薪金。

 謝玉超退役后接觸不少當地教練,認為中國政府收取一半的佣金值得商榷,而且對他來說或是一個商機。

 當時歐美各地體壇已有經理人方式,即中間人成為運動員和其他方面溝通或商業交易的橋梁,因此謝玉超相信可以將之運用在馬中兩地。

 于是,他開始通過人脈關係接觸中國各省的教練,將他們引荐到本地,從中抽取15%的佣金,而且大多是等待來馬中國教練領取薪資后才付收費。

 然而,這種方法卻引起本地奧運理事會和一些體總抗議,同時指收到體育教練投訴他收取佣金。

 “做為教練人員,通過中國政府只獲得50%薪水,通過他只需給15%,這是因為之前沒有這樣規矩,有人去做了就錯了嗎?”

 為了使這種中介方式“合法”,他與中國體育總局洽談,協助引進教練和解決在地問題。

 他可說是因禍得福,十多年來只要是大馬政府欲引進中國教練,就需通過他這個管道,至于私人引進體育教練則由須引進單位自己處理。

 雖然他一度對在這事件上攻擊他的人感到不解和忿怒,但他還是學會感激,“沒有人攻擊我引進中國教練,就無法推動我去和中國體育總局談合作。”

 謝玉超的妻子李慧紅給他的評價是“以積極態度來看待不平衡”,這或是謝玉超能夠在體育產業取得成功的原因。

跌撞摸索找新出路

有些道路未曾走過,你不會知它會通向哪裡,只要不是走向泥沼的路,反而能增加見識。

 從體操場上退下,謝玉超感到茫然,但天無絕人之路,他透過在中國雲南的朋友找到首飾貨源,把首飾裝在公事包帶回國內售賣。

那是他第一次經商,他努力走遍吉隆坡和新加坡的首飾店,推銷首飾產品。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從中獲得一些盈利,但卻發現原來這種做法並不妥當。

 “當時沒知識,不知做生意要註冊,做了一年多,也長了知識,才知道這種做法是走私,不能夠做。我不是特意走私,並不知有報關和上稅,沒有人跟我說,學校也沒有教。”

 于是,他在1993年決定當個體操教練,領著每月兩三百令吉的補貼,培養體操運動員,直至1998年為止。

 在這段期間,他結識了中國籍妻子李慧紅,婚后兩人攜手合作,經營產品貿易,也代理李寧運動品牌,以及廣州順德的電器產品。

 累積下來的營商經驗,為他創造有利條件,並把它融入體育產業,找到新的出路,創建了體育用品企業和幼兒體操學校。

自編教材培育幼苗

 謝玉超是體操運動員,深知體操有利運動員打好基礎,如果從小開始學習體操,能增加運動員的優勢。

 “幼兒體操對國家有很大的幫助,體操被稱為運動之母(Mother of The Sport),因為所有運動項目必須具備體操基本功。”

 他表示,以我國羽壇一哥李宗偉為例,他參加比賽需要訓練的不止是羽球技術,還需要練習彈跳、體力氣魄、柔軟度、判斷力、耐力等,通過練習體操皆可達到這些效果。

沒有根基,任何事物都難以長久立足,強行訓練也只是拔苗助長。因此他特別編制一套幼兒體操教材,希望從國內的幼兒園開始,讓孩童先掌握正規和正確體操,為國家體育奠基。

 “如果你問幼兒院院長:幼兒的體育重要嗎?他會回答:重要,但沒有時間練習。為何上英文或其他課有時間,卻忽略體育課?這是因為沒有幼兒體育教材。”

 在現階段,謝玉超先編制3至6歲幼兒的體操教材,然后才會再針對小學生擬定另一套教材。

 找到對的管道和做法,凡事才能事半功倍,體育運動也是如此。謝玉超希望教育界可以重視這個方向,用正規方法教體操。

 體育項目各有自己的技術重點,但只要掌握體操得法,就像是打通體育運動任督二脈,學起其他體育項目更能得心應手。



前馬共 家國情懷… 梁廣河不分種族建國考驗(第三篇)

14/09/2011
報導:楊潔思 
圖:李志強、受訪者提供
整20年,思念著家鄉、牽掛著親娘,卻無法捎去片言隻語;在同一片藍天下、同一塊土地上,家鄉,這么近那么遠;家人,縱使夢中相見千百回,在現實中,卻不得見。 

 當初上山,雖說是被逼上梁山,但也是為了一個理想,想創建理想的國度。20年后下山,物是人非,一切從頭。 

 歲月悠悠,一轉眼,回鄉又近20年,當年的理想加上現實考量,再經發酵轉化,成為“要求一個公平、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

前馬共梁廣河的家國情懷,或許比許多人還要迂迴曲折一些,卻也更激情一些……


雖然青春不再,雖然頭上早已長出華髮,梁廣河感性地說,與昔日戰友過去多年的情誼與理想,未曾放棄。 

 當然,現今理想並不是建一個共產主義國度,而是要求一個公平、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

 “馬來西亞是個很好的地方,沒有天災人禍,位于東南亞交通扼口,是個文明匯集的地方,擁有多元種族,物產豐富、風調雨順。”他說,在這樣有利的條件下,“馬來西亞應發揚多元文化,而非單元主義。

“吸取各文明精華,發揮各族多元特長,才能走上正道。不要把民族問題歸納進來,那是個人歸宿感的問題。”

 他認為,一個馬來西亞的概念不錯,但副揆將它發展成:“一個馬來西亞,馬來人優先”,難免在其他民族心中留下疑惑。

大馬有優勢

 旅遊部打出“馬來西亞──亞洲魅力所在”(Malaysia Truly Asia)口號,他說,馬來西亞的確有這個優勢,若是我國不要搞內部糾紛,能對外開放、採取開明與包容的態度,將可突出優點。

 “馬來西亞不要搞內部糾紛,現在全世界經濟已朝向全球化發展,本區域也朝向發展成一個區域的共同體,搞內部糾紛並不合時宜。”他遺憾,由于一些政客不負責任的舉動與言談舉止,情況沒有朝向應該的方向發展,反而加劇了各民族間的分歧。

 沙砂兩州曾不止一次反映,國家成立,它們好像沒分,直至上一屆大選后,國家終于定下916為馬來西亞日,納為公假。

 “過去我們擺脫不了英國人的影子,現在英國人走了,馬來民族也控制了國家經濟命脈,控制了國營企業,如果能發展各民族的優點,結果將會更好。” 

 如何拼棄種族觀念,不分彼此地共同建設國家,是考驗我國人民智慧與包容心的一大課題。

姐弟相見恍如隔世

五十年代,梁家在麻坡可是非常特出,他們一家有8個兄弟姐妹,就有四個在內安法令下被捉,再加上堂哥堂姐2人,合共6人。

 “麻坡有15個人被捉,我們家族就占了六個。”他搖頭笑說,家中剩下的是年齡尚小的弟妹,因為年紀小還不懂事,而沒涉及。

 而他那當學運領袖的哥哥,則相當倒霉,在每次逮捕行動中都被捕。 

 梁廣河上山,是在我國獨立多年之后,那是1970年,當時,前馬共與政府軍的戰鬥已轉向政治戰,直接對壘的情況已減少。

 談起那段歷史,常帶笑容的臉上有一絲陰霾,原來,他是被迫上梁山的。

 1960年至1967年,他都在經營家族的玻璃業生意,生意做得還不錯。

 眼看事業有起色之際,1967年,其姐夫派發勞工黨的傳單,號召人們反對美國副總統來訪,而被警察捉。

 他聞訊前往事發地點,不料姐夫的同伴襲警要救人,失敗轉身而逃,與他擦身而過,警方認錯人,要捕捉他,他當時雖成功逃脫,但從此過著逃亡生涯。

過后3年,他輾轉逃到新山與檳城,最終在1969年513事件后,成為該事件后首批上山的人。

他想上山的念頭,只有哥哥知道,上山的事,母親是一直都被蒙在鼓裡。

20年沒寫家書

 由于要避開當局耳目,他的行程無法及早安排,全靠被稱為“交通”的中間人聯繫,幾時方便就幾時走,通常都走得很匆忙。

 幾年后,在中間人的接應下,一位弟弟也跟隨他的腳步上山,唯后來卻不幸犧牲。

 在山上整整20年的歲月,他都沒給家人寫過一封家書,以免牽連家人。1989年簽署和解條約后,他通過公開信聯繫家人,用暗示的方法,報自己平安,現在在哪裡,並提及弟弟如何犧牲。

 早年也是熱血青年的大姐,見到信,馬上隻身北上泰國勿洞,通過聯絡所找他。

 兩人見面,恍如隔世,但彼此卻是一眼即認出對方,激動、喜悅、興奮,五味雜陳的感覺,盡在不言中。

回歸老家物是人非

 一個人离家在外,雖是為了崇高的理想,但住在荒山野嶺多年,想家難免吧?

 “想,怎會不想?不能忘的是媽媽。”梁廣河幾乎脫口而出。

 思鄉情濃的時候,可會不自覺流下眼淚?

 “我沒有哭,想家、戰友死亡,我都沒有流眼淚。”男子漢,流血不流淚。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

 梁廣河上山19年,下山后在泰國居住,等申請到批準回馬來西亞又是三年后的事。

 哥哥在他回家前的一個月離世,母親則在更早一個月撒手人寰,哥哥還曾上泰國數次與他見面,母親因年紀大,家人不讓她舟車勞頓,沒有安排她隨行,而錯過了相見機會。

這個國家還有希望

 前馬共回國后,組織21世紀聯誼會。“我們回到來時都是老人,但我們強調大家一定要學電腦,以后通訊都通過互聯網。某個家人車禍或經濟有困難,大家很快就知道。”   

 21世紀聯誼會出了多本書。他說,歷史是延續的,不可切斷。“這段過去的經歷與故事,我們盡量設法保存,將過去這段歷史,留給后代評說。”

 他坦承,當時上山,有過去的背景因素,可說是在走投無路下才斷然上山,換作現在他不會主張上山,現代社會可以通過其他管道爭取,已不需要上山。

 “現代人的意識比較不同,年輕人會通過互聯網查詢事實,許多事件已難掩蓋。現在有很多有利條件,可通過各種方法來解決問題,是不用上山的。”隨著通訊工具的發達,他認為這個國家還有希望。

與他人有天淵之別的過去,對梁廣河的人生有怎樣的影響?

 “經過這段歷史,很多事情來龍去脈都會很清楚,有心人扭曲某事件,也能很快就覺察到。”換言之,是眼更明、心更精、頭腦更清晰了。

開放包容才能發展

梁廣河指出,未來亞洲會形成一個區域發展,就像歐洲的歐盟一樣。其中,中國將能提供更大的機會,隱憂是中國會膨脹起來,希望這樣的情況不會發生,大家能共同發展。 

“唯目前應做的是把大馬向前推進一步,少一點貪污濫權,多一點包容。”

 “開放和包容很重要。”他建議年輕一輩,致力讓國家達致多元種族團結,大家異中求同,互相包容以發揮各自的優點。

 梁廣河說,膚色問題在前馬共中並不存在。華族、巫族、原住民等,大家都親如兄弟姐妹,彼此間互相尊重,大家地位平等。

 即使到了今天,每年一度在勿洞的農曆新年大集會,各族同胞也一樣不分彼此,大家開心地齊聚一堂。

 “要堅持多元,多元多彩,世界才漂亮”,若整世界都是單一種族單一語言單一文化,這世界也未免太單調了。

 他勸勉年輕人要傳承整個歷史,理解前人怎樣走,我們不一定要跟著前人的腳步,但要知道歷史,進而朝向正義、公平及進步的方向邁進。

山林生涯艱苦日子

 上山打遊擊,日子相當辛苦,山上生存條件艱難,梁廣河回憶說,有時糧食供應不上,就要餓肚子。“在山上,我們從大象到老鼠,什么都吃。” 

 他扳著手指數:大象、老虎、水牛、鹿、犀牛、野狗……  

 部隊裡有深諳山林野外求存手法的原住民,抓野獸還頗有心得。例如設陷阱捉老鼠,一次可逮到百多兩百隻老鼠,老鼠捉完了,下次就去捉田雞。 

 森林裡的老鼠其實不,它們主要吃水果。然而,老鼠畢竟是老鼠,森林裡的老鼠也難免有老鼠味。就像野狗依然有狗味一樣。

 他說,最沒有腥羶味的肉是大象肉,由于其體積龐大,肉量極多,需要七八個人專司割肉,另有一組人專司磨刀,專人起火燒煮象肉,雖然陣仗很大,但往往需要費時超過一天的時間才能把一頭大象清理干淨。 

 他進山已屬于后期,早期進山的前輩已屆四五十歲了,這些前輩雖然體力與健康不如前,但勝在經驗豐富。

 多年的山林戰鬥生涯,前馬共發展出成熟的戰策方案、儲糧、毀滅痕跡的方法等。

 舉例,通過樹脂、塑布貼著包裹,白鐵內的白米可放上十多二十年,不被蛀蟲破壞。

 而住過的營房及走過的路,則以“打掃”與“掃路”,將用過走過的痕跡去掉。


馬金泉我用才華來愛國!(第 4 篇)

5/09/2011

報導:許雅玲 
圖:劉金富、受訪者提供 

 每個人愛國,都有自己的方式。海歸專業舞者馬金泉,就用才華來表達愛國心意。

 馬金泉為國奉獻的努力,讓他罕有地成為國家演出核心的華人藝術工作者。

 這位國外名聲比國內大的編舞專家,即便離開國家演出核心,但他還是希望,將個人辛勞而得的國際榮耀,全部歸于國家……


1998年,當馬金泉決定放棄紐約的工作機會,返馬開展專業舞蹈事業后,他和朋友就預見:前路辛苦。畢竟大馬多元文化榮景背后,華人藝文工作者很難獲得政府資助,只能100%靠自己!

 “雖然,預見了未來事業的死穴,但是,既然決定返馬開始新的人生階段,就只能向前看,全心思考如何去設立專業舞團。”他笑著說:“當時,家裡一窮二白。不過,我想,大馬華人先輩,哪一個不是白手興家?從零開始,我也沒有輸蝕,只要不怕辛苦,勇往直前去做就行了。”

 由于大馬華人沒有專業舞者的概念。舞者不曉得怎樣上課、跳舞,甚至作息。他用5年時間閉門造車,訓練舞者,同時開發市場。由于訓練多過演出,舞團的財務狀況未能達致理想。

 “2003年,我和伙伴葉忠文總算成立了大馬第一個專業華人舞團--共享空間(從下簡稱共享)。之前,舞團好比慘淡的黑白照片,后來才慢慢上色,開出多多鮮花。”

不斷求新求變

 2005年左右,文化與藝術部門的負責人,看到共享的表現,邀請共享演出。甚至,當時的最高負責人,對于千篇一律以馬來舞、華族舞、印度舞輪流出場,最后來個民族大總匯的編舞方式,大發雷霆。決心變革的負責人,開始把編舞重任交給海歸的馬金泉。

 7年在國際舞團的訓練,讓馬金泉不斷求新求變。創新的編舞方式,頻頻獲得部長和總監的嘉許。也因此,他和共享在國家級別演出,角色越來越吃重。

 “2008年,我很榮幸被納入國家演出核心:先后擔任吉隆坡藝術節、世界寰宇和平演出、國家國慶日的總編舞,還擔任以國父為主題的大型歌舞劇總編舞。”

 回流大馬后,不斷有人對馬金泉說:你有才華要奉獻給國家,會有很多阻擾。最初,他樂觀認為,人民為國家出力,這應該不難啊。為了避免樹大招風,他低調把總編舞工作做好。

 他為國家出力的好景,只從2008年持續到2009年前半年。雖然,上有變革的政策,不過,下有不變的對策。馬金泉的創新概念,儘管受到部長們嘉許,但來到下層就受製肘:“沒有舞者提供給你”,“沒有空檔讓你排練”……

 甚至,總監撥電問他:你為什么多次不出席會議?馬金泉才驚訝回答:沒人通知我啊!最令他洩氣的是,遇到自我保護主義強烈的編舞者……

將榮譽歸國家

 2009年下半年,他開始淡化和國家的合作,因為不願意讓不好的感覺消磨他的幹勁。雖然離開核心,但他還是忍不住關心:部長不是不要重複大總匯的表演模式嗎?當然,他的關切換來沒好氣的回答:需要變化嗎?部長說過的話,他馬上就忘記,不必麻煩。

 今天,即使到過21國家演出和交流,他還是覺得,“大馬很好!大馬華人專業舞團和歐美不是一個等級,也沒有雲門舞集的37年歷史。甚至,我敢說,華人舞者在大馬的奮鬥最辛苦!但我們有一樣東西最好,就是辛勞汗水讓內心更踏實。”

 “今天,即使有好機會,我也不會走出大馬,我和舞團所做的一切,只是想讓大馬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雖然政府沒有大力擁抱我們,但我們衷心希望大馬更好,並且很高興可以將辛勞而得的國際榮譽歸于國家。”

因為母親回流大馬

 馬金泉經常被問:外國發展機會這么好,為什么還要回流大馬,從零開始?

 通常,他會笑著回答:“我來自單親家庭,媽媽含辛茹苦帶大我們5兄弟姐妹。現在,她老了,我應該回國盡孝。我不想發生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

 寬柔獨中畢業后,馬金泉離開居住了十多年的家園,北上吉隆坡追求舞蹈的夢想。本身的天賦加上努力,讓他優越地考取芭蕾舞高級文憑。期間,一次舞蹈演出中,讓香港院長主動提供他海外獎學金前往香港演藝學院深造。

 1992年至1994年,他第一次離開大馬,到香港學習舞蹈專科。4年的課程,因為他符合跳級的評鑑水平,得以在3年內修完學分。1993年,在 一場舞蹈比賽,擔任評審的台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特地邀請他到雲門擔當舞者。但他還有一年學分要修,林懷民就先給他合約,等他一年后加入雲門工作。

 3年在雲門,馬金泉的心態很簡單:努力學習當個專業舞者。隨后,他獲得到美國擔任舞者的兩年合約。“在紐約,我有好機會留在全球人才薈萃的藝術殿堂工作,但我還是選擇回流大馬,因為媽媽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根繩子,把我和家園和祖國拴在一起。”

 當然,他知道,沒有國家的資助,華人舞者要100%靠專業力量來突圍,前景會走得很辛苦。

外國禮遇本地輕忽

 受邀參與國際大會,馬金泉經常被問:你在國家有被重視嗎?他只好老實地苦笑回答:你們重視我,多過國家重視我。最令他覺得好笑的是:新加坡教育局邀請出任評審,獲得上賓的對待,但為國家擔任評審,連車馬費也沒有。

 說起來,馬金泉得到的重要獎項,多數來自外國,至于本國政府頒發的獎項,一個都沒有。最近,他接獲通知獲選“世界華人創業楷模”,10月在北京舉行頒獎儀式。

 “我問主辦單位,為什么提名我為世界華人楷模?對方回答,因為海外多個國家,都知道你的表現。呵呵,我在外國的知名度,確實比在國內高。”外國的重視,難免讓他產生感慨:已故歌唱家陳容,可是得了國際7個大獎。但在本國,有多少人知道他?

 今年4月,在菲律賓舉行的國際藝術節上,馬金泉以大馬舞蹈老師身分,為600名海內外人士講課,獲得巨大迴響。菲國文化部長因此高興表示:希望明年可以邀請你再來藝術節。

 對照他在國際間和國家間的待遇,可以理解他滿腔為國出力的熱情,是如何被一句“不滿意,回去中國”所刺痛。“這句話讓我有‘無根’的痛:我們不是國家的一分子嗎?”

 最近,政府大力呼籲人才回流,讓馬金泉不禁要問:早期回流的人才,不是已在國內嗎?為什么政府不加以重視?

希望為林連玉平反

 回流大馬13年,馬金泉領略到:一個藝術工作者不應該局限在舞台燈光下,他有應盡的社會責任。

 “今年,我剛完成9場《春雷動地》演出。這是一部敘述大馬歷史的史詩歌舞劇,得到華社巨大迴響。接下來,我將參與12月17日公映的《林連玉傳》,擔任總編舞。目前,劇本出來了,音樂正在完成,也開始面試演員,準備開排。”

 “大馬這個國家太複雜,複雜到要犧牲幾代人。我希望已故林連玉的奮鬥和貢獻獲得認可,名節得到平反。那么,先生背后的一切,包括母語文化教育地位的問題,也一併獲得解決。”

 與此同時,因為想盡社會責任,他因而有機會結合藝文界各種源流和領域專才,共同打造具有專業藝術水平的大型作品。同時,從對方身上學習,加強自己的能力。

916以藝術表現愛國

 “東馬朋友告訴我,西馬慶祝831國慶日時,東馬人會難過,因為他們沒有參與感。”

 即便沒有親歷獨立日現場,513事件中,也只是被媽媽抱著躲進森林的初生嬰兒;不過,他對831國慶日和916馬來西亞日,還是有這番強調:“應該把916跟831做好區分。916是大馬成立的日子,東馬和西馬人民都會有萬眾一心的參與感。”

 即便如此,他強調,“831也不用被放到次要位置,因為這是半島脫離英殖民的重要日子。兩個國家節日,只要做好區分即可:831是紀念日,916是慶祝日。”

 他繼續說:“雖然國家沒有熱烈擁抱華人舞者,但我對國家的情分不會淡化。不過,今年的國慶月,就連國慶日正日那天,感覺比往年寂靜,倒數慶祝的人,明顯減少。”

 今年的916馬來西亞日,全國文藝界精英,包括共享,將在茨廠街參與“保衛茨廠街”演出。“上午9點,共享會在關帝廟,演出一場結合了“大馬薪傳”及“問纖”章節精華的舞蹈。



周國全:家搬了,心要住哪?(完結篇)

16/09/2011

報道:許雅玲
圖:本報資料中心

30年前,草根工頭周國全的父親,為了孩子的幸福生活,忍心讓5兄弟搬離家園,各散東西。30年后,他遭遇和父親同樣的難題:是否該為了孩子的幸福生活,勸請他們搬離安居樂業30年的關丹?

 對于家和國,周國全的感慨是: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國。“家”是物質東西,要搬很容易。可是,家搬了,心要住哪?30年對家園的記憶和感情,可不是說放下就能放下!


周國全述說:“父親是來自中國廣州的移民。抵步霹靂州后,先從事採礦工作,后來轉為泥水工匠。一家人胼手胝足存夠錢,就在萬里望安置家園。”

 豈料,日本公司就在距離周家不到一公里處的紅坭山,建立亞洲稀土廠。稀土廠的到來,粉碎了周氏一家十口(周國全和父母、四名兄弟,還有妻子和兩名兒子)的幸福家園夢想。

 “1970年代尾,雖然遭遇村民激烈反對,政府還是批准稀土廠運行。為了一家十口的健康著想,父親無奈地告訴我們五個兄弟:我老了,不想離開家園,你們離開家鄉,搬到一個更安全的地方生活。”

不想再搬家

 父母被逼和孩子分離,大兒子留在怡保,二兒子和小兒子跑去吉隆坡生活;三兒子離開最遠,在新加坡當工程師。至于周國全,因為曾經到關丹工作,喜歡當地安居樂業的生活,于是就帶著妻子和兒子定居關丹。

 周國全和妻子沒有想到,30年后,他們還是擺脫不了稀土廠的夢魘──關丹格賓面積相等于140個足球場的稀土提煉廠LYNAS,最早將于今年10月或明年1月投入運作。

 “怎么辦?我應該像父親那樣,要求孩子離開家園,搬到更安全的地方生活嗎?可是,兩個兒子也各自擁有自己的家庭,何況,倉促結束生意,肯定血本無歸。我老了,不想搬第二次家,也沒有另一個30年去重建家園。 ”

 搬離萬里望后,周國全還是有回去老家探望父親,親眼目睹稀土廠對居民的毒害。他還記得,老家有人牧牛,牛只吃了稀土廠附近的草,結果都死了。

 “如果我們還住在那邊,我不敢想像情況會有多糟糕。我真的不明白,政府為何不顧民意,執意引進澳洲稀土廠?難道要改朝換代,才能阻止對人民健康的威脅嗎?”

為健康逃離家園

 “紅坭山居民抗爭逾10年,亞洲稀土廠終于在1994年關閉。實際上,人民要求關閉稀土廠的官司已輸了,只不過,日本公司良心過意不去,才主動關閉稀土廠。今天,我們反對LYNAS稀土廠,不是想要獲得政府的賠償,而是希望政府考量人民健康,收回讓稀土廠運作的成命。”

 周國全明白,有國才有家,可是,政府是否明白:有家才有國。人民為了健康逃離關丹,關丹將變成死城,稀土廠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再也沒有意義。

 “你問我,對國慶月的家國感受?坦白說,一想到政府莫名其妙引進稀土廠這顆炸彈,人民未來可能面對輻射和環境毒害,不只我,就連商家都沒有心情挂上國旗慶祝。”

勿讓關丹變死城

 5個月前,周國全聲淚俱下呼籲:請收回讓LYNAS稀土廠運作的成命,不要讓關丹變成死城!

 “現在,我和妻子居住在亞也布爹花園(Taman Air Putih),這裡距離LYNAS稀土廠有20公里距離,屬于安全範疇。LYNAS稀土廠投入運作,提煉稀土和埋藏輻射性廢料過程中,假如引發輻射外泄和 生態環境危機,首先衝擊的應是2公里半範圍內的2萬名馬來同胞。”

 當年,稀土廠進駐紅坭山后,周國全目睹當地不斷出現孕婦誕下畸形孩子、小孩罹患心臟有孔症、村民罹患癌症或白血病,以及老人血管阻塞的案例。稀土廠輻射對村民造成的健康傷害,讓他懼怕難過。

 也因此,今天,對于LYNAS稀土廠可能招致的健康傷害,周國全無法置身度外,不去理會LYNAS稀土廠臨近村民的健康和安全。

 “官員們口口聲聲說稀土廠安全,可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發生輻射外泄。稀土提煉后的輻射廢料釷(thorium),100萬年都不會消失。100萬年,多少代人要承受?政府值得為了眼前利益,犧牲后代人的健康幸福嗎?”

搬不搬兒女自主

 “不久前,我和孩子們進行了一場家庭會議,我們達致一個共識:假如5年內,LYNAS稀土廠問題惡化,我們將毫不猶疑搬遷到檳城。選擇檳城是因為女兒在當地念博士,可能會留在檳城發展。”周國全透露。

 今年年初,LYNAS稀土廠問題揚開后,他就跟兩位兒子說:“你們在這裡建立了自己的家園,假如你們覺得稀土廠沒有影響你們的生活,那么,你們可以選擇留下。假如你們想要搬離關丹,那就搬離吧。”

 “30年前,兩位兒子還小,女兒也未出生。兩位兒子只能跟隨我搬遷到關丹。現在,他們長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就變成三個家庭要不要搬遷的問題了。加上,他們在這裡的發展不錯,我不希望他們搬到他處后,因為生活不如意而心生埋怨。”

 並非所有關丹居民都像周國全一樣,有個5年計劃。一些居住在高危範圍的老居民,在官員派送“糖果”后,就會覺得:華人真怕死,意外沒有發生,何必杞人憂天?

 “華人不是貪生怕死。畢竟,《紐約時報》曾報導,Lynas稀土廠面對儲存槽、運送鋼管和地基等等工程紕漏。其中的工程技術問題有:70個巨型儲 存槽的外壁潮濕、出現裂縫和氣泡洞、鋼管不符合標準、地基未有防水層等。揭露這些內容的,皆來自Lynas內部檔案和工程師。”

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關於國...他細說從頭


李業霖:走過動盪迎來獨立

11/09/2011

報導:楊潔思
圖:本報資料中心

 他,一名年過七十的歷史學者,見證了馬來亞獨立,也走過大馬來西亞結盟的重大日子。

 在那個相對動盪的年代,有時他站在故事裡,更多時候他站在故事邊緣,用旁觀者的眼睛把正在進行著的歷史記下,為這段歷史做見證。

 歲月把他的黑髮染白削薄,也讓他的行動變得緩慢,然而,知識智慧也隨著歲月不斷堆積,厚厚的眼鏡片后面,是洞察世情的眼神。 

 人生的青少年階段,正值人塑造自我的黃金時期,李業霖的青少年時期,剛好碰上馬來西亞成立時期。

 一邊是自我塑型,一邊是國家塑型,人生與國家最重要的階段,同時發生,這是一段何其難得的因緣!

童年時期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的統治,少年時期則經歷動盪不安的建國時期,李業霖那個時代的人,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

 戰爭的孩子早熟,李業霖在7歲,便經歷日戰,日治時代,國人備受壓迫,他還記得逃難時跑到山洞躲,縱使蚊蟲叮咬,也不敢吭聲,自小便種下危險意識。

 許多塵封定格的青澀記憶,他仍歷歷在目,雖然時間的河已流經大半世紀。

 上世紀五十年代,當他背著書包上中學時,國家正處于緊急狀態時期。

生活並不好過

 英殖民政府全力圍剿馬共,所有捉到的馬共、左派或疑似馬共分子,不是被關進牢獄,就是被遣送到中國。

 “當時,馬來亞局勢動盪不安,從精神到生活都很不好過,沒有民主可言,連我們的作文都會被檢查。”他的印象很深刻,有位同學,向香港郵購兩本一樣的左派思想書籍,結果被召去問話。

 該同學聲稱這兩本書是買來自己看,但是當局認為,自己閱讀,只需一本就行,無需買兩本,因而認定他有鼓吹及散播左派思想之嫌,把他關進獄中兩年。

 李業霖本身也有同一本書,他不敢公開閱讀,每每選在夜深人靜時才拿出來看。

 他還藏有六七本這類“問題書籍”,后來干脆托付一位同學,將它們藏到該同窗母親的床底下。

深造選擇有限

 “那時我們很不自主,有很多約束,也很警惕,我記得,當時連《紅樓夢》都不能有,因為書名有個‘紅’字。”語氣中帶有含蓄的,又好笑又好氣的無奈。

 “我還記得,有位同鄉,反折的褲管內有米粒,就被認定支援馬共,而被驅逐出境,結果全家被迫回中國。”

 當時,出國深造的選擇非常有限,不是英國就是新加坡的南大,李業霖不作他想,最大的愿望是到南大深造。

 “那時我們出路有限,內心苦悶。但是,路是崎嶇的,前景是光明的,南大就像是個燈塔,照亮前景。那時我很熱愛南大,他是我唯一的出路,英國畢竟太遠了。”

 當時,新加坡的左派思想蓬勃,南大校園孕育出不少有抱負、理想的人才。

 大量書禁、緊急法令、南大,組成了他那一個時代的風景。

反殖民運動強烈

 二戰后,馬來亞許多資源已被掏空,人民生活貧困艱難,英殖民政府管制嚴,不過,也不盡然是壞事,李業霖說,當時新村與城市都有選舉,社會有一股勃勃生氣。

 事實上,若把眼光放遠,就會發現,那時全球都處在波瀾壯闊的巨變時期,那是東西方強權對峙的冷戰時期。

 沸騰的大時代,沸騰了許多人的滿腔熱血,青少年對政治發展很了解。那時反殖民運動很強烈,人們的思想很感性。

 “相對于今日的學生,那時我們的思想很複雜,英國、本地本土思想、中國的、左派的與馬來人的思想同時出現,多種思想在一起,不像現在這么單純,而我們對這些思想的好壞也不知。”

 當時,學校的老師與同學都有給予意見,使他不至于走上歧路,沒有貪錢冒險,也沒有走極端的道路。

 在尊孔,左派氣息很濃烈,他多少也受到一點影響,但是,他一直堅持讀書為重的原則,因此不會走到太遠。

獨立日庄嚴熱鬧

 有受過教育的馬來西亞公民,對國父東姑阿都拉曼在默迪卡體育場舉手高喊默迪卡的照片,不會感到陌生,那是國家歷史書籍中必備的照片。 

 “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獨立日,是很偉大、了不起的日子。能和平爭取到獨立,顯示國父東姑能力不俗,各大民族團結力量大,合作爭取而成事。”李業霖說,當天他也出來溜達,不過沒有擠進人山人海的默迪卡體育場內。

 “我從未見過那么大與庄嚴的場面,很感動,當時見到很多馬來人,就像馬來佳節一樣,穿著新馬來服赴會,很有節日氣氛,現場很熱鬧,雖然人很多,卻很有秩序。”受邀赴會的華人則穿大衣,他們都有一定的來頭。

 不巧當天下起雨來,結果有馬來同胞去附近華人商店買了許多雨傘,在體育場內賣。

 另一件大事,是發生在獨立兩年前的公民權大會。

 1955年,華族民族鬥士林連玉先生寫了“華人爭取公民權宣言”。李業霖是林老的學生,當時在尊孔教書,獲林老點名幫忙書寫該宣言。

 公民權大會舉辦地點在吉隆坡精武體育館,他也隨老師到現場,不過他說本身為“no body”,因此沒有進到館內,只是在外等待,然而卻可聽到與感受到館內慷慨激昂的說話與氣氛。

 李業霖的父親于馬來亞出生,他可以自然成為公民,然而他並沒有被動地等著附屬于父親名下取得公民權,相反,他主動前往宣誓申請,結果只費時兩周便拿到公民身分。

 他說,當時的政府並沒有太為難林老,林老經常出席各種會議,他在課堂上也常與學生分享,“聽他的分享比課本上學到更多知識,內容也很多元化,包括教育、政治與社會。”

 獨立后,國家強調馬來亞化,李業霖這時20歲,才開始學習馬來文,讀馬來亞的歷史,學習的內容從中國轉向本地,“我第一次開竅,對國家比以前了解更多。” 

 國家意識,開始紮根發芽茁長。

時代背景逐一看

 1945年,日軍戰敗撤退,同年9月,英殖民政府重回馬來亞。

 “戰后馬來亞局勢很亂、人民很貧窮,因此英殖民政府采取軍事統治。1946年,情況有所改善,當局擬用新的政策與統治方法。”李業霖說。

 1946年1月2日,英殖民政府提出“馬來亞聯盟”(Malayan Union)政策,將新馬分開,新加坡成為直轄殖民地。

 馬來亞聯盟主要的內容有三項:

 1.新加坡單獨成為直轄殖民地,馬來半島十州則合併為中央集權的馬來亞聯邦。

 2.在馬來亞出生的人,依據出生地公民法,就可獲得公民權,擁有一切公民的權利。

 3.蘇丹戰前的一切統治權將移交英國政府,蘇丹主持各邦的協商委員會,對宗教、馬來風俗問題,可提出意見。

 這項明顯剝奪蘇丹權利的政策,很快就遭到馬來人的普遍反對。他們在1946年3月1日,在各地成立馬來人協會,聚集在吉隆坡反對這項計劃,並決定成立馬來聯合統一組織(簡稱巫統UMNO)。

 1946年4月1日,巫統發動蘇丹和馬來人帶孝,拒絕出席馬來亞聯盟成立典禮。

 英國人眼見勢頭不對,為免引起馬來人更大的憤怒不滿,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決定取消這個計劃,以另一項計劃取代。

 1948年2月,“馬來亞聯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計劃代替馬來亞聯盟。

 這項計劃主要內容為:

 1.實行新馬分離。

 2.馬來人擁有特權。

 3.公民權申請要求比較嚴格,需要有15年的居留期以及有一定的馬來語能力。

 4.蘇丹統治權繼續存在。

新村緊急狀態產物

 這廂馬來亞聯合邦才成立,那廂英國人接到情報,指馬共將擴大反抗行動,加上當時有3名英國人被殺,觸動英人神經,1948年中頒布緊急法令,並展開大逮捕,對象包括馬共與左派人士。

 與此同時,全國社團也受到嚴格控制,英國人還祭出新村計劃,將森林附近的居民逼遷到保安嚴謹的圍篱新村內,以免居民協助馬共。

 當時受影響的華人多達60萬人。

 陳禎祿于1949年2月成立馬華公會,幫助新村村民。

 五十年代,東姑與英政府都把新加坡視為“馬來亞的紐約”,極為重視。

 然而,當時新加坡華人多,受左派影響深,為改變這種情況,英殖民政府建議東姑提出大馬來西亞概念,除了馬來亞與新加坡,把沙巴、砂拉越、汶萊也一併拉進來,擴大版圖與資源。

 唯后來,新加坡提出的“馬來西亞是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以及“議員及軍隊須依各族群人口比例分配”,都很不對馬來半島執政者的口味,彼此漸行漸遠,最終落得“分手”的結局。

馬來西亞獨立進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軍結束對馬來亞3年零8個月的統治。

8/9/1945──英殖民政府重新控制馬來亞。

1/2/1946──英殖民政府提出“馬來亞聯盟”,同年5月,巫統成立。

1946──國大黨成立。

2/1948──“馬來亞聯合邦”計劃代替馬來亞聯盟。

1948~1960年──馬來亞進入緊急狀態。

2/1949──馬華公會成立。

1952──馬華與巫統聯盟,在吉隆坡選舉中勝出,取得壓倒性勝利,奠下兩者繼續合作的基礎。

1955──馬華、巫統與國大黨締結聯盟,在普選中大勝。同年,聯盟及巫統主席東姑與馬共舉行華玲會談,會談雖失敗,卻增加東姑到英國爭取獨立的談判籌碼。

31/8/1957──馬來亞獨立。

1959──新加坡獲得自治權,李光耀掌權。

27/5/1961──東姑提出由五個殖民地組成大馬來西亞,五地為馬來亞、新加坡、沙巴、砂拉越與汶萊。

16/9/1963──各參與大馬來西亞的殖民地簽約,唯汶萊蘇丹沒有赴約。 

9/8/1965──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都怪世間 女子太寂寞


為了愛, 心擱淺在愛情海灘上(上篇)

08/09/2011

文:程為 
圖:本報資料中心、互聯網
 

問世間情為何物,教女性以錢相許網上愛情騙子!

女生為了愛,失去理智時有所聞,甚至對于素未謀面,

純以甜言蜜語討好的網友,也可以不顧一切付出愛和金錢。

想愛的女子,愛情成了餌,讓網上“愛狼”有機可乘!


上愛情騙子說的情話非常動聽,少些定力的女生都會受用,對于騙子所編造的故事也深信不疑。

今年五月,我國一名57歲退休女性,與一名美國網友相約在大馬見面。他們通過互聯網相識,雖未曾看到對方樣子,但早已是一對網上戀人。

該女子滿心期待,卻在會面當天接到“男友”電話,指大馬移民局官員因他攜帶大量現金而扣留他,並且需要5700令吉保釋金。

她二話不說,即刻把錢存入“男友”指定的銀行戶頭。未料,“官員”三番四次來電,用不同理由指需要更多費用,才允許其“男友”恢愎自由身。

終于,她付出超過七萬令吉后,在吉隆坡國際機場卻等不到“男友”,心急的她向移民局查問官員名字,惟查無此官,才驚覺這是一場騙局。

女生對于愛情,總有美麗幻想,尤其是達到適婚年齡,追求者的一言一語,有可能使她們迷失在愛情中。

無疑,表現出正義感、感性、浪漫、負責任的男生,能使女生相信對方可以托付終身。

愛情是盲目的這個道理,適用在男生和女生身上,特別是后者,戀愛后還未摸清男方背景,就一頭栽進去自己設想的美好愛情世界,這是女生戀愛時的優點,但也是她們的致命傷。

深深愛著彼此,這是愛情的最高境界。如果只是單方面深愛對方卻相當危險,因為另一方若是騙子,這場戀愛注定有一方心靈受重傷。

揮一揮衣袖不帶走愛情雲彩

最近,台灣發生的網上愛情騙案,就是最佳例子。

40歲王姓女生芳心寂寞,在網上認識一名自稱在澳門賭場工作的男子亞倫,對方表示看盡賭場百態,指有人在賭場內一擲千金,賭場外卻有窮苦的賣花少女,前者賭資的一小部分,也許就是后者一整年的上學費用。

感性的想法觸動了王女內心,雙方利用網上即時通訊密切交流。不久,亞倫聲稱因知道太多賭場的秘密卻不能說,內心痛苦不已。

他聲明不要王女任何幫助,只要聽他說說內心話。王女內心洶湧澎湃,認定她已遇到可以廝守終身的人。

亞倫終于出手,他以知悉公司機密被開除、生活潦倒不堪為由,要求王女相助。他願以所知道的賭場彩票開彩成績,向王女借錢合作投注,一起賺取橫財。

王女一方面心疼愛人,一方面心起貪念,最終匯出約四萬令吉。結局如一般網上愛情騙局,男方不知所終,女方只有怪自己為何輕易相信一個騙子。

網上愛情騙子利用愛情魔力獲得錢財,揮一揮衣袖不帶走愛情雲彩,獨留下為愛付出的傷心人自怨自艾。女生需在愛情世界中帶眼識人啊!

增強自我 保護意識

俗話說:女人心,海底針。但是,愛情上腦的女生,一顆心會擱淺在愛情海灘上,變成砧板上的肉,任“愛狼”宰割。

網上騙子鎖定對象后,就會全力“攻擊”,制定完整攻略,如遇上未婚女孩,就形容自己是生活規律、孝順父母和事業有成的人;若是離婚女性,就指自己的另一半已意外身亡,博取對方同情。

甜言蜜語是騙子的必殺技,女生對男生有好感,所有對方讚美的話皆是天籟之音,騙子左一句“親愛的”,右一句“老婆”,足以使女生感覺天旋地轉。

最后,當然就是創造“實景”,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細節,逼真地說出來。然后,告訴對方想要創業或經濟陷困,女方心疼愛人,花花綠綠的鈔票就會進入騙子的口袋。

以上是網上愛情騙子行動三部曲,一般個案幾乎會出現這個方程式,想要在網上戀愛的女生不得不防。

因此,女生談網上戀愛時,必須時常提醒自己,避免陷入愛情騙局內。

首先,必須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告訴對方銀行賬號和密碼,在未深入瞭解對方前,別透露真實姓名或公司名稱等真實資料。

其次是時時警覺和反省,不斷回看兩人在網上的交往過程,對方越多甜言蜜語,越需要警覺。

最重要的是談愛情不談金錢,因為愛情不是以金錢來衡量,只要有關借貸,一切免談!

只要能緊守這些防線,談一場網上戀愛,也許未能得到相守一生的伴侶,卻能認清更多有心詐騙金錢的網上“情狼”真面目。

女人較男人 重感情

愛上了就忘不了,女生投入愛情的程度,常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即使愛上的是“花心蘿卜”,依然會余情未了。

台灣一名網絡遊戲玩家羅裕翔,在兩個網絡遊戲有三個化名,同時與六名女玩家談戀愛,騙財騙色,結果是眾女生聯手把他告上法庭。

這名型男向眾網絡女友大灌迷湯,承諾一定會與她們結婚,女友們的家輪流成了他的安樂窩。

然后,他分別向女友們表示需要資金在另一處開店,共騙得兩萬余令吉。

其中一名洪姓女友因羅裕翔許久不見蹤影,心生疑竇,在遊戲網站提醒網友小心此人。羅氏另一名游姓女友發現此人原來是自己的男友,大怒之下與羅氏其他女友向警方投報。

然而,女生們洩了心頭之氣后,有女生念起舊情,還是忍不住向在偵訊中的男友虛寒問暖,一名為羅氏生了女兒的張姓女子,還四處為男友籌保釋金,因為她不想孩子出世不久就沒有父親!

女人不一定會因為男方犯錯或花心,選擇慧劍斬情絲,這或許是女人天生較男人重感情的原故。

情郎的 愛情郵包很貴

“親愛的,我已郵寄給你一份貴重禮物,但它卡在機場海關,需要付些錢才能贖回,你能幫我代付嗎?”這樣的情節,往往就是愛情郵包騙局。

根據我國警方的數據,今年首四個月就已接獲245起愛情郵包騙案投報,受害者損額達940萬令吉,嫌犯大部分是非洲裔,尤其是尼日利亞人居多。

這些非洲網絡罪犯以互聯網為平台,化身白(黑?)馬王子,以學生身分進入大馬,然后在網上造案。

他們下手的對象不止大馬人,遠至台灣也有不少女受害者。他們以送網絡情人貴重禮物為由,聲稱禮物在機場不能通關,希望“愛人”代付費用。

但是,其“愛人”付出一次又一次通關費用,禮物總是不能如願到手,受害人警覺受騙時,這些網絡罪犯早已音訊全失。

幸運的是:本地警方成功偵破多宗愛情郵包罪案,逮捕非洲裔和本地罪犯,同時本地媒體跟進報導,成功減少這類事件發生。

隱形紅娘 較網戀安全

為生活忙碌,愛情卻不能盲目。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速,工作時間佔據大部分生活時間,失去不少交友機會,許多人因而選擇透過互聯網認識朋友,或者尋覓親密伴侶。

網上交友不難,但要借此找另一半,確實存在較高風險,稍一不慎就遇上不良分子,那傳統的相親方式會更適合嗎?

台灣一間經營了16年的“相親銀行”,結合網絡和實體店面,已撮合無數男女。說白了,“相親銀行”就是傳統紅娘,但配以現代經營手法,以及做好追蹤和監督工作,使之成為較網戀有保障的愛情平台。

相對網戀只有男女雙方互動,“相親銀行”成了隱形“第三者”,通過事后關懷瞭解雙方進展,減少愛情詐騙事件發生。若其中一方露出想要一腳踏兩船的馬腳,它就會發出警告和提醒另一方。

網戀需要男女雙方主動瞭解對方背景,“相親銀行”的優勢在于掌握“客戶”身分,省卻雙方不少麻煩。更重要的是它以結婚為前提,男女參與者知道自己的戀愛目的,非如網戀般漫無目的或只是玩票性質。



社交網站變詐騙平台(下篇)


09/09/2011

報導:程為 
圖:本報資料中心、互聯網 

網絡愛情騙子任意化身不同類型的夢中情人,然后把社交網站當成詐騙平台,

尋找渴望愛情的女性,騙走她們的錢財!

女生想找一個好男人,需要一步一步來,在社交網站與人建立朋友關係,

無須急著定終身,多花些時間考驗對方,真命天子才會從茫茫人海中現身!


情來的時候,擋也擋不住;愛情不來的時候,勉強抓著一段浮木,也得不到幸福。

許多人以面子書做為社交平台,當中不乏適婚女性,把它看成尋找情人的捷徑,抱著撒網心態交友,期待找到等待已久的羅密歐。

全球各地有不少網上戀愛平台,例如歐美的Match.com、台灣的愛情公寓網站和全球知名的面子書,皆是許多等愛者的聖地。

雖然,也有人在這些網上平台找到心愛的另一半,其中卻隱藏著不少愛情騙子,躲在暗處等待獵物出現,準備奪去他們的芳心和錢財。

林姓女子年近四十未婚,擁有高學歷和一份穩定職業,但芳心寂寞,希望得到愛情滋潤。

于是,他在台灣著名社交網站愛情公寓註冊戶口,填寫愛情檔案,寫寫日記和放一些照片。

三個月后,一名自稱是香港金融公司財務人員的楊性男子主動搭訕,兩人開始在聊天軟體上交談。

楊男逐步展開愛情攻勢,傳送溫情短訊、打電話交談等,虛寒問暖觸動了林女的心弦,兩人終于開始戀愛,林女更是喜上眉梢。

不久,楊男宣稱由于不便以自身名字投資一筆穩賺的投資項目,已用林女之名,由他出資約10萬令吉投資。

兩星期后,楊男興奮地致電告知林女,投資獲利約270萬令吉,林女開心得不得了,答應匯款先付手續費、稅金、信託保險費等金額,共約8萬令吉給佯稱是香港某銀行的負責人。

林女的銀行只剩約十令吉時,楊男還來電關心是否收到匯款,確認已榨干前者的錢后,就關閉在愛情公寓網站的戶頭和手機。

被騙心又騙金

想找一個男朋友,卻換來失去所有積蓄的下場,林女不止心靈受傷和損失錢財,更因此表示不再相信互聯網。

全球知名的社交網站面子書,也是網上愛情騙子突破等愛女生心房的平台。

一名佯稱自己是愛爾蘭籍船員米勒(Miller)的尼日利亞男子,今年年初在面子書與台灣46歲鄭姓女商人成為密友,米勒的溫柔攻勢征服了鄭女的心。

當鄭女聞知米勒遇上海難,並且惹上官非,希望把一個藏有百萬英鎊現鈔的保險箱托鄭女保管,內心更加堅定相信,米勒真的愛她。

米勒告訴鄭女他的保險箱遭大馬海關查獲,指他涉及洗黑錢,需以約32萬令吉解決此事,楊女不假思索立即向友人借貸並匯出款項。

“情狼”獲得龐大金額后,即刻消失無蹤,鄭女卻蒙在鼓里,直至她向友人炫耀愛人將來台共創事業,友人指出這是一個騙局,方才如夢初醒。

鄭女心有不甘,飛到我國報警,協助警方逮捕“情狼”和詐騙集團成員歸案。

社交網站使許多人交到新朋友,也為愛情騙子開了一扇窗口,多一個機會向女生騙心又騙金!

深入瞭解 對方身分

大馬和新加坡是非洲裔網上愛情詐騙集團的基地? 

以非洲裔,尤其是尼日利亞人為主的愛情詐騙集團,在社交網站化身歐美國家貴公子,向大馬、新加坡和台灣等地崇洋女子下手,已有不少適婚女子掉入陷阱。

這些網上愛情詐騙案,共同點是:騙子要受害人匯錢大馬或新加坡的銀行戶口!

換句話說,新馬兩地,尤其是大馬,已成為非洲裔詐騙集團落腳之處。

台灣有不少適婚女子具備英語溝通能力,希望找歐美男生當Mr. Right,這使得非洲裔網上愛情騙子有機可乘。

近兩年,台灣警方不時向當地女性發出警告,凡是在網上認識的外籍人士,要求跨國匯款至大馬和新加坡,應先深入瞭解對方身分和背景。

兩年前,當年35歲的台灣藝人溫翠蘋在國外交友網站征婚,與一名自稱英國籍男性網上交往。隨后,對方向她求婚,並願意給他百萬英鎊投資房地產,但需要到大馬拿一個裝有現金的行李箱。

由于對方一直不願通過視頻露出真面目,溫翠蘋深覺有詐,斷然拒絕繼續交往。

另一位台灣劉姓女生,在交友網站認識英國籍男子法蘭克,后者答應到台灣相會,但途中透過友人致電劉女,因沒向銀行報備,無法在大馬取出巨款,要求劉女匯出1萬2000令吉協助。

劉女匯出這筆款項至法蘭克指定的大馬銀行戶頭后,就未能取得聯系,她才發現上當。

雖然非洲裔愛情騙子頻頻造案,我國也有許多非洲留學生,但並非人人皆是網上騙子,只是非洲裔詐騙集團卻利用入境大馬的便利,以及互聯網上的交友平台詐騙,導致大馬背上網上愛情騙子詐欺基地的不白之冤。

愛情騙子 是一條虫

愛情騙子就是一條蟲!

網友對騙財騙色的愛情騙子,給予一個非常傳神的稱號,男生稱為男蟲,女生就是女蟲。

這些愛情騙子生存模式就如寄生蟲,吃干原有宿主一切后,就毫不猶豫依附另一個對象。

網上戀愛的受害者,流傳著男蟲和女蟲的黑名單,只要有人曾經受害,就會把男蟲或女蟲的名字、照片和資料,以及曾經活動的地點和網上代號寫上,警惕網友避免被蟲“咬”。

雖然,男蟲和女蟲黑名單也可能有錯誤資料,但已成為不少網友的參考資料。 

以貌取人 注定遇人不淑

網上愛情騙子以男生佔大多數,但也有女騙子出沒,她們以美色和淒涼背景吸引男網友,再騙取金錢。

本月台灣警方就偵破一單女愛情騙子案。外表平凡的李姓女子,冒用同窗美麗女同學的照片,貼上愛情公寓社交網站。

詹姓男子一見照片傾心,不理會女生編織的借口,如父母雙亡、父母得病或發生車禍是否漏洞百出,前后匯出約5萬5000令吉給李女。

當詹男身無分文轉向父母索討時,才爆出這宗騙局。詹男痴心李女假照片容貌,在警方欲逮捕李女時,還抱有一絲希望,期待她是美女,並考慮原諒她。

然而,當他和警方合作約見李女,才發現與美女戀愛的夢想破滅,黯然接受遇上女騙子的事實。

男生憑女生外表而陷入騙局,與女生相信男騙子擁有不俗身分背景,以及喜聽甜言蜜語一樣,皆是幻想愛情過于美好,而且以貌取人,注定在愛情路上跌跌撞撞。

過度投入 失去理智

網上愛情騙子詐財手段有跡可尋,但也有令人覺得好氣又好笑的手法。

中國江蘇淮安市一名44歲曹姓女性守寡多年,孩子上了大學后想找個伴,她從網絡世界開始尋覓,結識一名溫州胡姓男子。

從網上交流到胡男每天打兩次電話與曹女交談,不曾見面卻也讓女方感覺如沐春風,甚至在電話中以夫妻相稱。

今年5月25日,胡男致電曹女稱其弟弟開了一間修車廠,想請未來嫂子送花籃祝賀。

未料,原來這就是騙局。胡男稱溫州送禮習俗是送8個各別價值1800令吉的花籃,讓事主顯得體面,數日后將退禮,即可取回9300令吉,曹女就匯出款項至“花店”。

接著連續三天胡男音訊全無,最后或基于不忍心曹女苦等音訊,送了一則短訊給曹女說:“下次別相信網絡愛情了。”

過度投入愛情使人失去理智,未曾謀面的愛情更加不能相信,這個騙局其實破綻處處,但由于女方太相信網絡愛情,以致白白蒙受損失。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白老鼠的悲歌


實驗動物痛苦誰人知?(第一篇)


05/09/2011

報導:楊揚 
圖:互聯網

“喂喂喂,不要把我當成白老鼠!”這一句話,許多人都不會陌生吧?甚至許多人都說過吧?

 如果,白老鼠聽得懂人話,它會有怎樣的反應?

 “不要把你當白老鼠?那你以為我就很想當白老鼠了嗎?”它們可能會翻白眼沒好氣地說。

 然而,更大的可能,是它們縮在實驗室一角,怯生生地哀號:“我也不想當白老鼠,誰會想當白老鼠呢?”

 我們就從實驗用白老鼠談起,進一步探索實驗動物以及它們的福利吧!


白老鼠一詞,讓人聯想到什么?

實驗室、各種各樣的實驗品、為科學與人類福祉而貢獻……說到底,它幾乎要跟實驗犧牲品劃上等號了。仿佛生為白老鼠,它別無選擇,命運注定是悲慘的。

 其實,也不盡然,有少部分白老鼠能生而成為寵物,它們算是好命的白老鼠。

 那些專門為實驗目的而培育出來的白老鼠,只能暗嘆:同鼠不同命。

 當然,一般實驗用的動物,不限于白老鼠,只是白老鼠的用量大,作為實驗用動物的形象鮮明,成為代表性動物。

 實驗動物的種類繁多,包括傳統家畜,如豬、牛羊、雞鴨、鵝,以及猿猴、兔子、貓狗、鳥類、魚類及兩棲與爬蟲類等。

 動物會去到實驗室,都是因為科研需求,要確定一種藥物、產品、技術等,對人類有多安全,不能直接拿人做實驗,唯有犧牲動物。

 實驗動物廣泛用于醫學研究、人畜藥物研發、醫療器材試驗、疫苗生產、健康食品研發、清潔用品、化妝品與日用品的毒性測試、獸醫學研究與訓練、畜牧學研究等。

為人類做偉大貢獻

 無可否認,在眾多重要新藥物與科技開發上,動物確實為人類做出了偉大貢獻。為了人類延命或活得更好,數以億萬計實驗動物犧牲寶貴的性命。

 實驗室科研都在斗室中進行,科研人員大多是默默耕耘的幕后人員,他們活在鎂光燈之外,被他們用于做實驗的動物,又更加被動與沉默。

 它們被“生產”、“使用”、“賜死”,絕大多數一生中都沒有名字,只有數字代號。

 在實驗中,牠們必須遭受輕重程度不一的痛苦,舉例,用于研究愛滋病的猴子,會被注射愛滋病毒,承受愛滋之苦。以前,這種做法不會引起非議,隨著人類文明發展,動物權益日漸受重視,維護實驗動物權益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1876年,英國率先推出與動物實驗有關的法令“防止虐待動物法”,其他西方國家也紛紛跟進。

 然而,在一些積極的動物維權分子眼中,提高實驗動物的生活條件,或減低動物在實驗中的身心煎熬並不足夠,他們認為在實驗中動物還是不免要承受痛苦,而且這些動物經人工培育出來,純粹作為實驗用途,最終多以安樂死告終,也是不尊重生命的做法。

 在他們眼中,動物的生命與人的生命一樣矜貴,不應為了人類福祉而犧牲大量動物的性命。比較徹底的,甚至主張干脆廢除動物實驗。

這種論調,肯定招來科研機構、藥廠,乃至一般民眾的反對聲,一場動物的命與人命並重與否的爭議,也由此開始,曠日持久,至今仍未有定論。

賤畜貴人引起非議

 一位英國勛爵在1809年提出禁止虐待動物的法案,雖然法案最終被否決,但他可算是西方捍衛動物權益的先驅。

 在中國,早在一千多年前,《大醫精誠》作者孫思邈已提出人畜平等的概念,認為治病不可賤畜貴人,即不可把人的性命視為比其他動物高貴。

 他指出,人類與動物的性命是平等的,犧牲動物的生命來給人治病、保全人的生命,是損人利己的行為,為生物共同憎惡,只會離醫學“生”的道義越來越遠。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王平與魏睦新,就《大醫精誠》的觀點談論實驗動物的福利,為文指出:“動物實驗在生命科學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 用,是其發展的基礎和條件。隨著國際動物權益保護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保護實驗動物、維護動物福祉的呼聲日益高漲。重視並保障實驗動物的福利,既是自然科學 發展趨勢,也是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

 動物福利基本上是指人為動物健康快樂的生活而采取一系列行動,以及提供應有的條件,讓它們享有身心健康、免受餓渴、苦難、病痛、過多勞作等體力上的折磨,並免受精神折磨和創傷。

 隨著全球人道主義精神提升,除了寵物、畜養動物權益呼聲漸高之外,也開始有越來越多人關注到養在幽室實驗室的動物權益。

 畢竟,有一定面積的農場較容易為人所見,虐畜舉動也比較容易被揭發,終身囚禁于幽室的動物就顯得隱密多了。這群“弱勢群體”,極需明確的法令保障它們的權益。

醜陋人性苦了動物

 在較講究人權的西方國家,飼養實驗動物受到法令管制與約束,這些動物的生存條件須符合一定規格。

 以美國為例,要使用實驗動物須經過實驗動物福利與倫理委員會審批,申請表格中須寫明申請理由、要達到的目的、動物種類,和數量是否符合統計學要 求;實驗過程是否會給實驗動物帶來疼痛;該實驗是否須重復進行;是否進行手術,術后如何護理;實驗結束后,如何處置動物等資料。唯有各項內容均達到委員會 的要求,申請才獲批准。

 在欠缺動物權益意識的國家,這些動物就全無保障可言,或許過得很悲慘,生存條件惡劣,例如空間極度擁擠、基本生存需求被漠視,甚至經歷一項實驗后,又再送去做第二項實驗,直到毫無利用價值為止。

 中國政府去年尾祭出保障實驗動物的權益法規,規定動物不可進行超過一項實驗,更令人矚目的是,不可把實驗后的動物賣給食店。

 實驗動物被賜死無可避免,無痛楚的安樂死是它們的最終結局,然而在人類的愚昧與貪婪下,部分實驗動物最終的歸宿竟然是餐桌,成為人類佳餚,確實令人心驚!

 這種做法既不人道,也妄顧食用安全,天知道實驗時這些動物曾注射過哪些細菌病毒、藥物或化學物質!

 如果生命全然由人類控制,而且短暫一生飽受實驗折騰后,連得個全屍的死都無法奢求,那真是情何以堪啊!

3R原則減實驗之苦

 一般上,動物保護包含法律、情感與科學三大層面,說是容易,要落實卻是相當複雜的一件事。

 台灣畜牧處的陳美玲曾撰文《實驗動物福利管理機制之執行成果及展望》指出,動物保護所涉及的學術研究領域橫跨自然科學、社學科學和人文科學,涵蓋 學科包括獸醫學、畜牧學、生理學、動物行為學、通識法律學及哲學,乃至神學,涉及的動物類別又分野生動物、寵物(陪伴動物)、經濟動物(農場動物)和實驗 動物。

 這種情況下,要分工與整合,實在不容易。

 無論如何,這不能作為人類不行動的藉口。站在“動物道”立場,不論一只動物是通過自然懷孕而生,或人工培育而成,作為一個生命、地球的一分子,它理應享有最基本的生存條件。

 誠如陳美玲所說:“基于人類的良知,實驗動物之使用雖是必要之惡,仍應以尊重、悲憫與感恩的態度,遵照國際通用的3R原則──取代、減量、精緻化,在飼養照護和實驗過程中,儘量減少其所遭受的痛苦。”

動物福利與權益淵源


1809年 一位英國勛爵提出一項法案,要求禁止虐待動物,該方案遭到人們嘲笑,雖成功在上議院通過,卻被下議院否決。

1822年 人道主義者馬丁提出禁止虐待動物議案,獲得兩院通過,馬丁法(Martin Act)因而成立,這是全球第一條反對虐待動物法律,並認定虐待動物為犯罪行為,其影響巨大且深遠,遠及其他國家。

1850年 法國通過反虐待動物法律,其他歐洲國家如愛爾蘭、德國、奧地利、比利時和荷蘭等國,也陸續制定反虐待動物法案。

1866年 美國成立“禁止虐待動物協會”及通過“反虐待動物法案”。

1876年 英國頒布全球第一項動物實驗相關的法律“防止虐待動物法”,過后又增加“實驗動物保護法”、“狗的繁殖法案”等。

1966年 美國制定“動物福利法”,並于1970、1976、1985、1990修定與增加條款,內容也涵蓋實驗動物福利。

1985年 美國再追加“改善實驗動物標準法”、“衛生研究擴展法”,更具體落實保障實驗動物的福利。





ALF最直接方法救動物(第二篇)


06/09/2011

報導:楊揚 
圖:互聯網

 在保護動物方面,PETA算是一個相當有名的組織,義工們為了宣導愛護動物觀念,不時標新立異在街頭扮。其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活動,就是裸體示眾,反對穿皮草,宣稱:我寧可裸露也不愿剝其他動物的皮穿在身上。

 這種前衛做法,往往成功吸引大眾目光,引來媒體報導。

 然而,坊間還有更積極、更激進的動物維權手法,來為動物出頭及拯救動物,特別是實驗室動物。

 ALF,動物解放運動,是其中佼佼者。


1984年5月28日,在寂靜的夜裡,美國著名學府賓夕尼亞大學的腦外傷研究診所,來了不速之客。

 研究人員拍攝的錄像帶被偷走了。

 錄像帶長達60分鐘,其中有片段顯示,研究人員用液壓裝置造成狒狒腦部損傷,他們戲謔嘲笑這些尚有知覺的動物。

 過后,錄像帶被移交給PETA,PETA將它剪接成26分鐘長的視頻《不必要的小題大作》(Unnecessary Fuss),結果引起軒然大波,公眾反彈很大。

 最終,腦外傷診療所實驗室被逼關閉、大學的主任獸醫被解僱、大學被判緩刑、項目的管理部門被改組、並草擬新的工作人員培訓計劃。

 這宗案件對該大學造成了6萬美元(折約18萬令吉)的損失。

 財物的損失屬其次,對該大學的聲譽造成的破壞更大,更甚的是,它震驚了生物醫學界,直到今天,它仍被認為對在研究中使用動物的倫理最有重大意義的案件之一。

 這就是動物解放運動(ALF)干的好事。

 次年,即1985年4月20日,ALF再次重頭出擊,這次的目標是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的一間實驗室。

 他們接獲學生通報,指5周大的獼猴布里奇,自小被迫與母親隔離,無人看顧,雙眼被縫死,頭上裝著聲納設備,作為視覺缺失研究的一部分。

解放動物是持久運動

 該次行動,ALF成功轉移了468隻動物,整個行動也攝錄下來,這次事件同樣引起高度矚目與輿論鞭笞,迫使該實驗室正進行的17個科研項目中8項被迫終止,造成價值接近70萬美元(約210萬令吉)損失。

 上述是ALF在美國有名、為人津津樂道的動物解放行動。

 ALF,全名Animal Liberation Front(動物解放陣線),是全球最有名的動物維權運動,它鼓勵人們站在最前線、採用最直接的方法拯救動物。

 拯救行動包括把動物帶離實驗室、毛皮養殖場、工廠化養殖場,人為破壞動物實驗室、阻繞農場待屠宰動物的運輸等。

 史蒂芬具斯特在“恐怖分子還是自由鬥士”《Terrorists or Freedom Fighters?Reflections on the Liberation of Animals》一書,對ALF行動有生動的描繪:

 “ALF的行動者隱藏在夜幕下,戴著巴拉克拉法帽(Balaclava)和滑雪面罩,在幾個人的小細胞(小隊)中活。仔細偵察之,經驗豐富的解放 隊潛入藏有動物的建築物去釋放他們(如貂和郊狼)或營救它們(如貓、狗、鼠和豚鼠)。他們沒收或破壞設備、財產和用于剝削利用動物的材料,他們還縱火將建 築物和實驗室夷為平地。他們已經造成動物開發行業數億美元的損失。他們故意違法,因為法律錯誤地將動物交給籠子與監禁,交給寂寞與痛苦,交給折磨與死 亡。”

解放動物大事紀

 1963年,英國一名記者約翰普雷斯蒂奇被派去報導一項獵鹿賽事,他目睹了獵人追殺一隻懷孕母鹿后,而組建狩獵破壞者聯合會(HSA)。

 1971年,法律系學生羅尼李成立HSA支隊,過后以仁慈連(Band of Mercy)為名,將拯救範圍擴大,並采用更積極的手法,包括縱火燒實驗室、火燒撲殺海豹的船隻、襲擊實驗室等。

 由于手法太激進,HSA與其切割。

 1974年,李與伙伴哥德曼在一次襲擊中被捕,判入獄三年。一年后,他們被假釋,李表現得更積極支持使用武力,他將仁慈連易名為動物解放陣線(ALF)。

ALF是一場持久的運動,最特別的是這場運動沒有領導人,它也不是會員制的團體。它是以動物之名,讓採取行動解放動物者廣泛應用的名稱。

 如今,這個源自英國的運動,已傳遍世界多個國家。

 任何人依循ALF準繩,在採取一切合理的預防措施,以避免傷害任何動物(人或其他動物),拯救了動物,都可被稱為是一次動物解放陣線的行動。

動物福利與權利有別

 在全球多個國家都有動物保護組織或單位,然而,大多數這類組織,都是以維護與提升動物的福利為主,將動物當作人一樣看待,站出來呼籲與保護動物權益的組織並不多。

 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是兩種乍看相近,其實不同,且容易為人混淆的主義。

 儘管從根本上來說,將動物用于食用、娛樂或科學研究沒有什么錯,但當局仍應立法保障這些動物免于不必要的痛苦,這種觀點為“動物福利”主義。這是許多動物保護組織持有的觀點。

 而動物權利的觀點卻更進一步。

 動物權益,也稱為動物解放,是保護動物不被人類作為占有物來對待的運動,其宗旨不僅要為動物爭取被更仁慈對待的權利,更主張動物要享有精神上的基本“動物權”,就像人享有人權一樣,它們必須被當作人同等看待。

 動物無法講人話,也無法出言捍衛本身權益,動物維權分子代為出頭指出,動物的權利應該包括享有支配自己生活的權利;享有一定的精神上的權利;它們的基本權利應當受法律保障,並且反對將動物當作一般財貨或是為人類效力的工具。

 由此看來,它與動物福利其實是有很大差距,后者僅僅關心動物不受虐待,並沒有保障動物精神上的權利。

 不過,話說回頭,鼓吹動物權益這種把動物當人看,尊重動物的看法與做法,一般人恐怕不容易接受,不說別的,就說不傷害生命這項就有一定難度,即不要殺生,也不能把動物拿來做實驗。

 文明人類一向自視為萬物之靈,帶有濃厚的物種歧視觀念,認為人類權益高于一切其他生物,想要他們改變想法,將動物權益與人類權益相提並論,動物與人平起平坐,談何容易?

 不過,話雖如此,還是有一群人,如ALF,努力不懈,致力提升動物權益。

 動物權利主義者認為,動物實驗會使動物生病甚至死,而且現在已有很多種類的物品,毋須再研制新產品。由于人與動物屬不同物種,以動物實驗未必能作 準,實驗對人類的好處還未能確定,但卻肯定對動物造成傷害,因此動物實驗只是人類為自己利益而犧牲動物應有的生存權的錯誤行為。

 他們也反對皮草與寵物交易、狩獵、馬戲團、動物園、賽馬等。

提倡素食廢除動物實驗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曾提出動物權利觀念,認為其他動物雖缺少人類的智力和自由,但它們也有知覺,“同樣應該享有自然賦予的權利,人類有義務維護這一點”,他特別指出“動物有不被虐待的權利”。

 1971年面市的《動物、人和道德》一書,讓人們重新正視動物權利。

 《動物解放》作者,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價值中心的生物倫理學教授彼得辛格,是當代動物權利運動的精神領袖。他認為動物也能體會痛苦,將它們排斥在道德關懷以外是一種“種族歧視”行為。其看法比較圓融,比較是保障動物精神地位,並非維權,可以說是兼顧各方利益。

 與彼得辛格同樣著名的動物解放運動倡導者湯姆里根,著有《動物權利狀況》與《空空的牢籠》,他將人類以外的動物視為“生命的載體”,他認為,所有飼養食用動物、動物式驗以及商業捕獵行為都應被禁止。

 兩人理論上雖有差異,卻在實踐上一致,都認為社會應當倡導素食主義,並廢除不必要的動物實驗。



給動物們下跪磕頭(第3篇)


07/09/2011

報導:楊揚 

 向來,維護動物權益,似乎都是西方國家才有的事。

在東方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動物福利還不見得受重視的情況下,談動物權益好像是太遙遠了。

然而,事情總有例外。

事件發生在中國。

今年四月,一起令人矚目的事件,為當地動物權益運動,打造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4月15日中午,一輛運貨車由河南焦作出發,在京哈高速公路上行駛,準備將520隻狗載往吉林長春。

車上的四層鐵籠,擠滿了各種不同品種的狗,按計劃它們將在長春屠宰,隨后被端上各大小餐廳的餐桌。

在當地,“地上爬的、天上飛的、水裡游的,都能入口”觀念盛行,迄今也還有不少人吃貓狗肉。

在京哈高速上,每天都有這樣的貨車經過。

這一天,情況卻有一點不同,貨車司機郝小毛途中遭到動物保護志願者安先生高速攔車。

郝小毛展示了合法的檢疫、消毒、免疫等手續證明,然而車上大大小小、品種不一的狗隻,引起安先生懷疑,懷疑狗隻“來路不正”。 

雙方僵持不下,安先生打電話搬救兵,300余名志願者、小動物保護協會的成員趕到現場救援。車輛過多,一度阻礙交通。

最終,在警方和通州相關部門的協調下,一家名為“樂寵控股”的公司與上善基金會各自出資五萬人民幣(折約2萬5000令吉),將整車狗買下,送往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基地暫養,身體虛弱受傷的狗則送往醫院救治。

然而,事件並沒有因此結束,相反的,在網上引起了很大回響,400余萬人網上大爭論。

愛狗人士對全部狗隻獲救歡欣鼓舞,另一些人則譴責志願者在救狗過程中違法、危險的行為,當然也有人認為救狗者小題大作。 

關愛動物關愛自己

動物來路問題也是一個討論重點,無可避免的,司機郝小毛被捲入相關輿論漩渦,被一些極端網友諷為“屠夫”,甚至被人肉搜索。

后來事件還被搬上電視,《東方直播室》連續邀請相關人士上電視激辯,受邀者包括救狗者、運狗者,法律人士,以屠狗為生的漢代名將樊噲的七十七代傳人,以及網絡紅人染香等。 

事隔兩個月,就在6月15日,中國行為藝術家片山空在昆明動物園上演了一齣好戲。

他給動物們下跪磕頭,說道:“我替人類向你們真誠道歉”。

他期望通過這種方式宣傳、倡導大家保護動物。當然,質疑他做秀的人不在少數,不過,他對保護動物的理想,卻是發自肺腑。

在華媒網,劉敬文的評論說得好:“下跪的是他,感召的是你。或許,當你關愛動物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關愛自己。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必然為社會的和諧作出貢獻,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實驗狗都得安樂死

動物維權分子與反對者各有各的立場。

那些親自動手進行動物實驗的科研人員又怎么說?

科研人員也是人,冷血的人固然有,但有感情的人何嘗沒有?

一位進行科研的獸醫“搖擺狗”,在部落格有精彩分享: 

“在大學時,老師就特別說了:‘研究用的實驗狗,最終都是要安樂死的,這是必然的,不要在那裡說什么很可憐的話……’我剛聽到時很震撼,后來想一想,老師說的其實有道理。”

擁有獸醫資格的她到日本進修,進行科研,得到兩隻新的實驗狗,她一點都不想幫他們取名字,只繼續使用管理番號,只因了解這兩隻狗最終的下場都是安樂死,怕對它們投入太多情感。

她分享,以前唸大學時,在實習課中,不得不殺老鼠時,她的心理也很不舒服。“尤其是藥理課,常常就是打一針某某藥,然后計算小老鼠掙扎至死時間,還有掙扎時的症狀。真的很痛苦。它痛苦,我也很痛苦。”

“本來以為當獸醫就是要治療動物疾病、解除動物痛苦的,沒想到在這之前,都要先練習當加害者,所有的獸醫師都會經過這一段學習過程啊!”

看著兩隻狗,雖然實驗未正式開始,而且她的實驗基本上也不用犧牲狗的生命,但她的心情已鬱卒了很久。

“我在大學時曾經想過,這些實驗動物為何不能在完成他們使命時,送養給好心人家?

但是你看看,連可愛的名種犬都被當垃圾丟出來了,更何況這些被做過很多實驗、個性又超級活潑的米格魯?有多少人會想要養它們?”

而且,她也指出一個事實:這些實驗狗自小的飼養環境跟一般家庭不同,所以也不是很適合讓家庭飼養。

為人類健康犧牲

人類有支配或決定其他種類生物的生死權利嗎?的確,實驗動物曾有巨大貢獻,歷年諾貝爾獎金中多項重要藥物研發得獎者,在研發過程中,實驗動物都有份參與。 

《談實驗動物的處境與保護》作者李力在文中提到,以過去的科技發展歷史而言,實驗動物對人類的對抗疾病與延長壽命真的功不可沒。 

“但是,過去的功績就代表它們在未來也無可取代嗎?”他反問,並續說:“更矛盾、更諷刺的現象是──它們為人類健康所做出的犧牲,反而成了它們要繼 續被關在鐵籠裡面等死的唯一理由!由這個矛盾我們意識到實驗動物的犧牲所引發的問題,不在于它們對人類貢獻的有無或大小,問題的根本是來自每一個正常人內 心的道德衡突。” 

動物不應被當作財產

加里法蘭斯在《動物權利導言》一書指出,如果不能獲得與人同等的地位,動物什么權利都談不上。他認為,任何不以解放動物奴隸狀態的動物權利努力都是 徒勞的,剝削動物繼續發生,而且還制度化了。 他稱一邊把貓狗當成寵物豢養,一邊屠殺雞、牛、豬來食用的社會為“道德分裂”。 

動物解放運動(ALF)早期采取非暴力解救動物的行動,獲得許多公眾認同,然而后來行動升級到對實驗室縱火、破壞毛皮養殖加工廠、運載待宰動物的工具等,就變得備受爭議。  

在許多人眼中,他們的行動或許過火了,英美兩國都把他們視為恐怖威脅。

對外界的觀點,動物解放運動的中堅分子基思曼曾解說:“我們都極想合法地與動物虐待鬥爭,不過卻不是這么回事。控制這個國家的人,他們在製藥公司里 有股份、有投資,打個比方,對動物進行實驗的人,想想你可以給這些人寫信說‘我們不喜歡你的所作所為,我們要求你改變’,然后期待他們這么做,那是不會發 生的。”

另一名著名動物權益維護者史蒂芬具斯特則提出,代動物開展的行動應被視為“廣義自衛”,是正當的,因為動物無法反抗攻擊或殺死壓迫它們的人。 像他這樣的ALF行動者認為,動物不應被當作是財產,並且科學家和企業無權對生命行使所有權。 

因此,他們要爭取的,並非一般動物福利組織爭取的“得到更仁慈的對待”,不,他們要的難度高許多,“空無一物的籠子,而非更大的籠子”,這才是他們鬥爭的終極目標。

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共同癌過, 轉出幽谷


04/09/2011
報導:潘有文
攝影、圖:潘有文、互聯網、受訪者提供

當人患上癌症,彷徨失措、沮喪、自暴自棄的情緒接踵而來。

 癌友需要陪伴和獲得希望,別人給予心靈上的鼓勵,才能使他們樂觀面對病情。台灣身心靈團體“新生命協會”扮演這種角色,義務協助癌友,使他們重新認識生命,志工們陪伴癌友一起走過生命幽谷!

十多年前,創辦新生命協會的林弘文和志同道合的朋友,通過練習旋轉氣功接觸癌友,並與他們一起在住家附近、學校和公園練習。

 “一些癌友體力不繼,以及意志力不足,自己練習比較辛苦。如果大家一起練,就不一樣。”林弘文表示,當時一些志工也到癌友家中陪伴練習和給予鼓勵。

 這種一對一陪伴方式,一般不是在早上,就只能在下午,使志工無法同時探訪太多癌友。

 2000年,有一位參與旋轉氣功活動的女志工,把一間空著的辦公室讓出來,使當時三名癌友可以集中在一起,得到林弘文等人的照顧。

辦旋轉氣功課程聯繫癌友

 “一人只能照顧一個,力量不集中,把三個癌友放在一起,志工就能同在一處,力量會比較大。”林弘文坦言,這樣一來也能增加陪伴癌友的時間,早上至下午都有志工在場。

 雖然他們只是關懷三名癌友,但經口耳相傳后,三個月后已有七八十人聚在該處,林弘文決定註冊為非營利組織,定名為中華民國癌友新生命協會(下稱新生命協會)。

 通過舉辦旋轉氣功課程和其他活動,新生命協會聲名鵲起。癌友和志工有來有去,目前為止大約有300人,“我們沒有收會費,但參加者需要填寫資料,以便志工跟進瞭解情況。”

 患癌是人生一大打擊,不少人知悉身患絕症后,難以堅強生活,每每思及病情,就會哀嘆聲連連和流下眼淚。

 嚴重者會拒絕治療,或者認為化療和電療,以及使用藥物是在毒害自己,情緒波動使病情每況愈下。

 “有些癌友邊做化療邊罵,認為是把毒藥打進身體內,這樣治療效果就會差了。我們會勸他們,如果決定做化療,就當它是甘露水,全心去接受它,治療效果就會不同。”林弘文強調,新生命協會不會對癌友治療方式提供意見,而是告訴他們決定后就帶著喜悅的心接受它。

心靈變化對病情至為關鍵

 他指出,有癌友化療前會暈吐,當他把化療當成甘露水,心緒穩定后,該次化療竟然沒有不良反應。

 情緒源自內心,心靈變化對病情至為關鍵,如果心存放棄和消極面對,治療和食療也難以發揮最大效果。

 該協會也讓舊心態上已不一樣的癌友分享對病情的態度,讓新加入癌友曉得心靈影響力。

 剛來的癌友很沮喪,患上第四期癌症認為自己最悲慘。但有舊癌友告知身患“十二期”癌症,即身上有三處四期癌症,還能如此笑臉迎人,樂觀面對人生,新來者的心態就會有所改變。

 其實,新生命協會並不止專為癌友而設,普通大眾皆能參與,可以當志工,也可以參與課程。

 “癌友接受治療時,心靈較易受影響,因此協會就會較照顧癌友,其實,所有人不論健康與否都可以練旋轉氣功。”

 新生命協會於2004年獲得世界心理衛生組織(WFMH)列為世界60個健康組織之一,成為該協會關心社會大眾心靈健康的有力證明。

 愛心不止放在心裡,請把它傳出去,使許多人獲益,這是新生命協會的宗旨,也值得每個人學習。

激發潛能
不可能變可能……

 最初,林弘文一行人秉持傳愛的目的,練習旋轉氣功和陪伴癌友,並沒有特別設計一套方法,透過行動去實踐,以及累積經驗和複製可行之法,才理出現有的模式。

 “癌友們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希望就不一樣。我們從不同案例中體會更多,其實是癌友給我們希望。”林弘文坦言,癌友心態轉變后的身心靈表現,成為新生命協會的寶藏。

 從練習旋轉氣功中,林弘文發現人對自己的身體有太多設限,因此透過爬山讓癌友和學員突破自我設限的框框。

 “人的身體安好時,想爬台灣最高峰玉山(海拔3952公尺)都不覺得很難,何況有病呢?”他提出許多人都會問的問題。

 但是,人類太小覷自己,在新生命協會舉辦大大小小的爬山活動中,癌友已證明只要相信自己,癌友爬山不是問題。

 “爬山前會訓練和鼓勵參加者,我們從一兩千公呎的小山開台,慢慢訓練出來。”林弘文說。

 新生命協會內有一名患上直場癌的癌友,手術后在家沒事就上大號,每天平均高達三、四十次,外出需要包尿布,還需吃嗎啡止痛。

 但是,他參加協會后,決心向自己挑戰,攀登台灣玉山!林弘文說:“別人登山帶其他東西,他登山時包著尿布,還帶著很多尿布,就是打算拼了。”

 結果,他登山時並沒有替換尿布,那幾天也沒吃麻啡,換言之他激發了身體的潛能,做到自己要做的事。

 “只要能讓自己進入某一種狀態,激發出潛能,就可以改變身體狀況。”這個案例使林弘文更加相信人體潛能無限。

旋轉氣功
平衡人體細胞…

 旋轉氣功是什么?從外表上看去,它是一種順時針原地打轉的動作,也像是土身其的蘇菲旋轉舞蹈,似乎沒有特別之處,甚至有人猜想:這樣轉不是會頭暈?真的有幫助嗎?

 對身心靈有幫助與否見仁見智,但參與新生命協會練習旋轉氣功者不少,該協會204名癌友和志工,已在2007年不斷旋轉60分鐘,創造了健力士紀錄(台稱金氏紀錄)。

 “易經說:天不選擇墜,人不選擇枯。人體內的細胞都在轉,如果沒轉人就會枯萎。所謂天旋地轉,易經在數千年前已發現這道理,天地都一直在旋轉,這是宇宙最初和最后的能量。”林弘文相信,人可以透過這種旋轉方式接通大自然和宇宙間的愛和能量。

 旋轉氣功並非林弘文所創,他是根據古代傳下來的功法,提取某些動作練習。他相信肢體動作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例如鞠躬行禮即是其中一種。

 “平行(90度)鞠躬或行禮,加進訣竅后,就有調整身體的功能。日本人喜歡鞠躬,但沒注意這一點,因此會腰酸背痛。因為他們只看到形式,沒注意要訣,其實可以藉著鞠躬調整脊椎,達到保健功用。” 林弘文這么表示。

 旋轉氣功分為靜態和動態,靜態稱為脊椎旋轉,以垂直方式調整身體脊椎,身體隨著呼吸和彎腰動作運動。動態旋轉氣功即是與地球方向一樣橫向旋轉。

 林弘文指出,雖然有一些志工練習后發現,他們的三高病,即高血壓、高膽個醇和高血糖,在兩個月后恢復到正常數值,改善三高病,但該協會並不強調治療功能,反而注重以此平衡人體細胞,使之恢復本來狀態。

新生命協會
義務照顧癌友…

 八月初,林弘文以新生命協會創辦人身分,帶領該協會一 行12人,其中2人是癌友,在雲頂附近的珍德拜(Janda Baik)舉辦旋轉氣功營會,共有21名大馬人參加。

 這是新生命協會首次在大馬舉辦活動,數年來曾到加拿大、菲律賓、南非和廈門,並且已有熱心志工協助在當地設立分會。

 林弘文是一名經濟學副教授,身心靈工作是他的追求和夢想,並且自己練習旋轉氣功。其妻子王愷目前是新生命協會執行長,也是經濟專才,主修統計學,同時是教育哲學博士。

 新生命協會立后,全天候義務照顧癌友,也提供午餐,讓癌友和其家人可以放心在協會生活,同時找到希望,讓身體變得健康和生命更快樂。

 該協會使癌友具有正面思考態度,並供日間喘息服務(照護服務),減輕癌友家庭照顧的負擔,癌友他可在協會內參與各項健康課程與活動。

 新生命協會網址:www.love-newlife.org.tw

志工相伴
陪癌友走到最后…

 新生命協會成員間以師兄或師姐相稱,但並非宗教團體,而是身心靈組織,希望每個人平常都快樂過每一天,即使明天要死,今天也要快快樂樂。

 林弘文指出,新生命協會內的癌友,皆有志工相伴,甚至陪他們走到最后一程。同時,也會有志工到癌友的家或醫院探訪。

 “我們並不強調宗教,而是接納任何宗教,我們尊重信仰,大部分參與者不會排斥,只有少數人會心存罣礙。”他說。

 該協會並沒有規定參加者需練習旋轉氣功,但每個人都在練氣功時,大伙一同練習就容易相通,而且也以此來陪伴癌友。

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學習不忘體育


我要學業,也要體育…

28/08/2011 11:50

報導:潘有文 
圖:攝影組、本報資料中心、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我們要常常上體育課!”這也許是中小學生心內最想說的一句話。

 然而,父母們視孩子學業成績為頭等大事,體育不能成為升學重要指標,可有可無,並不重視這個科目。

 這為我國學校體育發展增添阻力,想在短期內扭轉局面,達到學業與體育並重,校方和家長的態度尤為關鍵!

10個小孩中,可能有7個會說: “我超愛體育運動!”

 家長以孩子學業成績優先,因此要求學校課業“多如牛毛”,書包“重如泰山”才像唸書,放學后還要補習,結果是“書”(輸)掉了學生的健康和童真。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過度期許變成壓力,不希望孩子學業成績輸人,只要影響學業就須捨棄,包括學校體育活動,使孩子失去從體育中找到快樂與健康的機會!

家長極注重學業成績

 吉隆坡坤成二校陳文化校長坦言家長極注重孩子學業成績,除了上課還送去補習中心,無形中使學生面對沉重的課業壓力。

 “加上家長的怕輸心態,只要學生考試成績稍微退步,就會要求停止一切學校活動,包括體育。”

 該校曾發生上述個案,令校方左右為難。如果不讓有關學生免上體育課,家長會不快,同意則不符教育部規定。

 “若要糾正家長觀念,媒體和相關方面需要多進行這方面的教育。”陳文化校長期待未來有更多家長因此而重視學校體育。

 一直以來,家長重視學生課業表現,校方不得不想法設去搞好學生成績。體育課、音樂課和美術課是犧牲品,成了語文或數理科的后備課,充作臨考試前或課業教不完的補足時間。

不能剝奪孩子權力

 “現在沒有這樣的情況了,教育部注重體育,即使是一年級學生,一星期也要上三節體育課。”吉隆坡舊巴生路崇文小學校長王仕發這么表示。

 他指出,四、五、六年級學生原本強制每週需上一小時體育課,但有家長不想孩子上體育課。

 今年開始,教育部規定課外活動,包括體育課時間,從每周一小時增至兩小時,顯示政府相信上體育課有益學生。

 “體育課不能隨意更動,學生不能不上,教育局發現學校沒讓學生上體育課,后果會很嚴重。”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王仕發校長不否認有老師未知會校方,私下把體育課用做其他用途,但校方本身不會允許這種做法。

 陳文化校長強調坤成二校不會把體育課當補習課,因為體育對孩子極為重要,校方不能剝奪孩子的權力,“即使明天考試,今天依然會上體育課,考試期間才暫停。”

 他認為只要安排得當,孩子參加有益身心的體育運動和課外活動,能夠促進五育均衡發展,才不會使學習變得枯燥無味。

 五育之一中的體指體能,通過體育運動鍛練身體,才有能力去發展另外四育,即德(道德)、智(智慧)、(群)群性和美(美感)。

 擔心體育課和課外活動影響學生學業表現的觀念有待商榷,即使兩者之間未必取得平衡,但至少不應忽略學校體育!

過度擔心,弄巧成拙…

 為了孩子將來能以優異成績畢業,順利進入家長心目中理想的中學或大學,家長都會盡量避開影響孩子學業成績的因素,體育成績即是潛在的“危險”!

 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運動細胞,或者體質較弱,就可能會要求校方不讓孩子接觸體育,但此舉是否已剝奪孩子運動的權力呢?

 陳文化校長表示,家長無需過度擔心,因為負責體育的老師親身教導學生,孩子體力勝任與否,一看便知。

 “許多時候是孩子不去做就說不能,但讓孩子嘗試去做且取得成功后,他們會說‘我還要我還要’。因此,家長不需要過度擔心。”

動一動流流汗,利多于弊…

 學生少有抗拒體育與課外活動,因此,坤成二校校內不少活動都獲得學生良好反應,甚至校方、董事部和家協攜手,聘請體育教練和課外活動指導老師,讓學生以低廉學費或免費參加。

 崇文華小有2384名學生,三至六年級學生必須參加至少一項體育項目、學會和制服團體。

 他說:“一至三年級可以上技能課(不強制的體育項目),例如跆拳道、武術等課,一、二、三年級可自由選擇。一和二年級星期一有免費一小時技能課,三年級星期二有一小時技能課,星期三下午是收費活動,星期六和日也有課外活動。”

 至于陳文化校長掌校的坤成小學二校,約有二十多項體育和非體育活動。

 從籃球、乒乓、羽球、田徑、機械操、韻律操、柔道、跆拳道、武術,到非體育類的管樂、舞蹈、合唱團,繪畫班、奧林匹克數學、童子軍、聖約翰救傷隊等,學生在下課后可選擇參加自己喜愛的活動。

 小學課外活動時間是學生們的最愛,學生放學后想透透氣,校方安排一系列體育和課外活動,讓他們動一動和流流汗,利多于弊,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多參與。

體育時段,存有爭議…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不許孩子受到任何一點傷害,甚至潛在的傷害都不可以!

 校方安排學生上體育課多數在下午一時前,課外體育活動則在中午下課后,對許多父母來說,中午或下午的體育活動還是對孩子存在一定的“危險”。

 “若是中午二時上課,因為學生才吃午餐,擔心腸胃受影響,引起家長抗議,校方不得不調整吃飯時間,從原本中午一時提前至12時許。”崇文小學王仕發校長感嘆說,即使下午三四時的體育活動,太陽依然熾熱,也會有家長抗議。

 學生對體育活動不能自主,但樂于接受,因為只要有得動動身體,流再多汗都無所謂。

 不是每個家長都明白小孩的想法,當小孩在太陽底下開心的踢足球或做其他運動,一些家長認為不恰當,甚至擔心長此下去孩子需要時常看醫生,憑添經濟負擔。

 “其實,大部分家長還是希望孩子流汗,只是少部分會有這種反應。”王校長欣慰依然有不少家長放心讓校方安排孩子的體育活動。

 該校相當重視體育活動,近兩年因培訓羽球員成績出色和設施充足,成為教育部的羽球模範學校。

 今年9月,面積達5萬方呎、集田徑跑道和各球類用途的運動場,以及雨蓋籃球場即將落成,使該校體育活動更加豐富。

表現標青,進入體校…

 陳文化校長到坤成二校掌校前,在吉隆坡文良港中華小學擔任了13年校長職,當時該校有兩位羽球成績出色的姐妹花──謝麗雅和謝淑雅(現已改名為謝沂逾和謝抒芽)成功進入體育學校。

 “她們的父母親很注重孩子的羽球訓練,除了參與學校體育,也特別送兩姐妹接受羽球教練培訓。”他表示,謝家兩姐妹的學業成績雖不是特別出色,但也表現不俗。

 因此,他鼓勵家長把體育成績出色的孩子送入體育學校,就像目前已是國家羽球隊成員的謝家姐妹一樣,能在體育領域發光發熱。

 歐美國家的學校,吸收許多體育成績出色的學生,在大馬也開始有這種情況,雖然為數不多,但畢竟是好的開始。

 陳校長指出,吉隆坡一些被列為模範學校的國民中學,校長會尋找和吸納體育表現不俗的學生。

 學校不只著重學術成績,體育也可以是重點項目。坤成二校的家協和董事在這方面就給予校方百分百的支持和贊助。

 “以家協主席拿督關炳順,副主席拿督陳永欽、董事長蔡明樺等人為首的董家教,出錢聘請體育教練並不要求成績。反而是校方向教練施加一點壓力,要交出一點成績給家長看。”

 在這樣有利的條件下,該校每年參加的近百項課外活動和體育競賽,讓學生在課業之外展現不同才能。




糾正觀念,發揚體育精神…(第2篇)


29/08/2011

報導:潘有文
圖:攝影組、本報資料中心、互聯網


一個學生要有一項運動,一個都不能少!

今年教育部正式在學校推行「一學生一運動」(1 Murid 1 Sukan,簡稱1M1S),除了把體育列入正課,也希望讓每位學生掌握至少一項運動,有利身體健康,期望為國家競技體育建立堅實基礎。

然而,許多家長對這項政策未有概念,甚至不曾聽聞,有者雖知道這項政策,卻擔心體育課影響孩子學業表現。而且,校方未能全面掌握執行方式,使「一學生一運動」出現許多問號……

學生怎么上體育課?最常聽到學生回答:“老師丟一粒球讓我們去追!”

 不少學校體育課屬于“放牛吃草”模式,老師要求學生先做5或10分鐘體操,然后讓學生自由發揮,只要不離開體育老師視野或草場範圍即可。

“體育課放牛?在教育法令下,若有人投訴至教育部,學校就會被罰。丟一粒球讓學生去追?不應該這樣,因為學生很喜歡體育運動。”黃天鴻是“一學生一運動”活動策劃人員之一,他認為有必要糾正老師教體育的錯誤觀念。

指定41種體育項目

 他指出,“一學生一運動”宗旨是因瞭解而教學(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學生通過掌握體育動作后增加信心、獲得滿足感,以及培養紀律精神。

“我相信體育課放牛的情形會越來越少,因為教育部會一直派官員視察。1M1S以體育課為根本,體育老師需依照教育部的課程教導學生。”

 副首相兼教育部長丹斯里慕尤丁去年宣佈,今年起,全國中小學推行“一學生一運動”,校方可從教育部官網下載指導手冊,內附指定體育項目上課方式,以及注意事項。

 該部指定41種體育項目,除了主要球類和田徑,其他項目如武術、跆拳道、空手道、草地滾球、藝術體操等也列入其中,同時允許學校按情況增加適當的體育運動。

 體育分數將佔課外活動總分10中的5分,小學體育課每週至少60分鐘,中學是90分鐘。體育課列入正課,但可在校方及家長同意下,安排在課余或週末時段上課。

神經系統更發達

 黃天鴻表示,“一學生一運動”推行后,有人向他反映政府早該這么做,也有人認為是在浪費時間和影響學生課業。

 就他而言,上體育課符合華人強調的德智體群美五育中的體,是否影響學生課業見仁見智,但不可否定的是,體育對學生非常重要。

 “教育部長已表明運動應與學術並重。我國痴肥者增多,這與缺少運動有關,現在學生不能只顧著玩電腦,應通過體育運動保持身體健康。”

 他指出,許多外國科學研究皆指運動有利腦細胞發展,不只不會影響學術,反而使神經系統更發達。

 因此,讓孩子上體育課,多參與體育運動,孩子不會有損失,反而在身體和心靈上更健康。

設備不足,變通也可以很好玩…

 許多學校依照教育部的方式上體育課,但卻面對硬體設備不足的問題。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坦承,全國有30%小學體育設備不足,無法在短期內解決這項問題,並且呼吁私人體育館與學校合作,提供學生上體育課的空間。

 黃天鴻另有看法,他認為體育老師可伸縮性處理硬體設備不足的問題,稍為變通即能發現體育運動不一定要規規矩矩的玩。

“我在砂拉越的‘一學生一運動’體育老師訓練營時,發現老師可以很有創意,只要調整規則,就能在一個羽球場內進行六項球類遊戲。”他表示,當時老師們可以在場內一邊打羽球,另一邊玩藤球,甚至打籃球,自由發揮。

 他強調,主要是找到一個空間讓學生學習去運動,這才是體育課的重點。

 “缺乏硬體設備不是問題,例如可以在羽球場上玩鉤球。如果每間學校都要求建鉤球場,教育部哪裡可能辦得到?尤其是吉隆坡土地寸土尺金,因此老師要發揮創意,不要只是局限一個地方。”也是吉隆坡華聯花園雅爾國中體育老師的他這么表示。

 想要讓學生參與體育運動,不能缺少變通和創意。“一學生一運動”希望學生喜歡體育,校方和老師就有責任讓學生從中找到更多的樂趣,學生身體強壯健康,不只有利學習課業,同時可為國家競技體育增添生力軍。

一學生一運動長期和短期目標

 ──改善體質;
 ──建立性格、自尊、自律和價值觀;
 ──促進人民之間的團結;
 ──在學生群中發揚體育文化;
 ──激活學生身體體質;
 ──平衡學術和實際要求;
 ──為競賽體育奠基。

創意教學,學生掌握體育技術…

 老師發揮創意教學好玩的體育課,這會否造成學生無法掌握正確的體育技術,影響競技體育發展呢?

 黃天鴻是體育學士和運動科學碩士,他堅信創意教體育課不會有問題,因為以前體育課使用傳統教法,只教導學生體育技術,卻未讓學生瞭解如何運用。

 即是說,創意和伸縮性教體育課,只要運用得當,反而有利學生瞭解體育。

 “一學生一運動強調因瞭解而學習,舊式體育項目教法只教打法,卻不知打法的原因,現代教法是灌輸戰略意識,如羽球可教運用空間、防守和攻擊等。”

 以前學習體育項技能只知其然(只瞭解表面),現在學校體育強調也要知其所以然(根本原因),加上有趣的互動遊戲方式,學生反而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到更多技巧。

 具創意的體育教學,激發學生對運動的興趣,不止達到上體育課的目的,同時也可發掘更有潛能的運動員。

“學生沒有興趣上體育課不是他們的錯,老師需要想方設法引起他們的興趣,這是老師的工作,當學生覺得很爽很好玩就會去學。”他說。

一學生一運動,宣傳不足?

 “一學生一運動”今年正式推行,但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一般父母對這個運動極為陌生,甚至不曾聽聞。

 黃天鴻指出,教育部已儘量在電視台和平面媒體宣傳,而他也上本地國營中文電台的節目中介紹這項活動。

 在教育部“一學生一運動”籌劃單位中,他是兩位華人成員中,唯一能操流利華文的參與者,因此也肩負起在中文媒體和向華校宣傳此活動義務。

 他也理解未必每個人都看電視、聽電台或看報紙,而且某些人語言水平不高,無法從媒體中清楚掌握到“一學生一運動”的信息,因此他會向教育部方面反映,希望可以獲得改善。

 “其實這項計劃已準備了很多年,各種指定球類都有指南,甚至如何籌備和教導都有手冊,只要根據要求去做。民眾或校方若有疑問可向教育局,或教育部的體育處(Bahagian Sukan)提出。”他說。

★大馬教育部網站 http://www.moe.gov.my

提倡多運動,校方支持…

 一直以來,學校都有體育課和體育活動,只是重視程度各有不同,有學校在某體育項目表現出色,也有把體育視為大配角,未給予關注。

 隨著教育部重視學校體育而推出“一學生一運動”,體育課重要程度隨著提高,校方也不能忽視體育課。

 坤成小學二校校長陳文化表示,這項政策大力提倡學生多運動,調劑身心,促進五育發展,身體強壯才有精神學。”

 他表示,“一學生一體育”與該校理念相符,該校百分百支持。

 “1M1S的概念是好的,和原本的體育課方式相近。目前是看要如何去執行。”吉隆坡舊巴生路崇文華小校長王仕發這么表示。

 在他那個年代,上體育課就要參與各種不同的運動,現在則相反,學生從學校畢業后,可能無法掌握一項體育基本技能。

 “這項政策雖是新瓶舊酒,與原本的體育課概念相近,但要求學生專注至少一項體育。”他相信這對學生有益。




運動是動力,非阻力…(第3篇)

31/08/2011

報導:潘有文
圖:攝影組、本報資料中心、互聯網

平衡學生的學業和體育運動關鍵,在于家長和學生自己如何安排時間,使體育成為學生求學生涯的助力,不是阻力。

不過于強調學業和忽略體育,讓孩子有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相伴,他們的生活會更快樂和精彩!

“一節體育課半個小時不夠,起碼要兩個小時!”現年12歲,就讀于吉隆坡坤城小學二校六年級的陳信捷說得理直氣壯。

 對他而言,運動比讀書有趣,運動后不會累,反而是老師長時間上某一科目才會把他累壞。

 小學老師兼教不同科目,偶爾會作出調整,例如移動兩節數學課和兩節華語課,變成連續上四堂數學課或華語課。

 “不怕運動太多沒有心讀書,而是怕連續上同一種科目會很累很悶。”陳信捷不假思索地說。

 若是上體育課當天,老師突然宣佈因某些事情不上體育課了,這會使陳信捷和班上同學忍不住“造反”,吵鬧抗議,雖然無補于事,但他們藉此表達不滿。

 陳信捷的父母──陳彼恩和蔡美齡相信學生的學業和體育運動並重,因此能夠理解孩子愛上體育課的心態。

相信運動有益身心

 “孩子在學校自己選體育活動,打籃球也打羽球,什么都想參加。我們把他送去坤成二校,就是知道那裡的功課壓力沒那么大,不會一直逼學生讀書,功課也沒這么多。”陳信捷母親蔡美齡這么表示。

 自四五歲開始,相信運動有益身心的陳彼恩夫婦,就把孩子送去學游泳,藉有系統的游泳訓練提高孩子的專注力。為何選擇游泳呢?陳彼恩打趣說:“學遊泳比較便宜,一條泳褲搞定。”

 其實,天下父母無不希望給孩子最好的,陳彼恩夫婦從事美髮行業,對美學有自己的一套。

 根據他們和女兒陳欣妤的觀察,如果孩子沉迷電腦,長期下去身體形態會像“烏龜背殼”,即背部會微駝,頭部向前伸,因此他們想讓孩子“直挺挺的”,外形挺直和有精神。

 陳信捷已是學聯賽游泳州賽亞軍和季軍得主,在各種不同的游泳比賽也有所斬獲,甚至已考到初級潛水員牌照,體育運動帶給他的不只是健康,還有許多榮譽。

孩子學習游泳的時間在早上或晚上,一星期三次,每次兩個小時半,再加上到游泳池的來回車程需要一小時半,約四個小時,陳彼恩夫婦為此付出不少時間和心力。

父母扮演重要角色

 “如果說練習游泳不會影響課業是不可能的事,多少會有一點影響。但坤二沒有功課壓力,孩子才有多余時間去學游泳。”蔡美齡指出,一些學校一天十多樣功課,就不可能讓孩子有時間去運動。

去年,由于陳信捷投入較多時間練習游泳,獲得較多獎牌。今年需要準備小六評估考試(UPSR),已大幅度減少訓練和參賽。

 學業和體育之間,前者關乎未來前程,因此如何在適當時候減輕另一方的重量,父母扮演重要角色。但是,那不是一種妥協,而是懂得拿捏,蔡美齡深諳此理,她堅信體育運動不能在孩子求學時期缺席。

 “我覺得現在父母比較不願意花時間關注孩子的運動,因為體育運動在短時間內看不到成果,他們覺得沒有用處,因此就把時間放在補習上。”她指出,依然有不少家長抱持著孩子不會讀書才去運動的想法,但她並不認同。

 天平的兩端需要平衡,學業和體育何嘗不是如此,懂得為孩子分配時間,才能讓孩子從體育運動中受益,間接使他們擁有健康的身體面對學業挑戰。

安排得當,左右逢源…

 “自己不能給自己藉口,雖然打球累,畢竟學業重要,有時要給自己壓力,讓自己有動力,因一拖再拖,永遠不會有進步的空間。”

 18歲的鄭鳴宇,不只運動表現出色,同時在大馬教育文憑考試(SPM)考獲10A成績(9科A+和1科A-),獲得公共服務局海外獎學金,計劃到美國修讀工程系。

 他是一所政府特選中學的學生,從小就和父親四處打羽球,現在更是一名羽球健將。

 至于學校的體育課,老師並無教導球類運動,讓學生自由選擇。由于學校羽球場地不理想,因此他在學校體育課只和朋友踢足球。

 同學之間學術成績競爭激烈,一班30名學中,大約只有10%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

 “校方把體育課安排在第一節,出了一身汗后上課,我的精神狀況不會受影響。”他坦言,有同學上體育課后回到班上就開始打瞌睡,相信和運動無關,疑是前一晚睡眠不足所致。

 按理說,運動之后精神更清爽,只是不懂得分配時間的學生,三更半夜當夜貓子,自然無法在體育節后有足夠的精神上課。

 時間由自己掌控,不論學校體育課或校外體育活動,安排得當才不會顧此失彼。

 “正確的體育訓練對學業有幫助,如果能好好安排運動時間,應該也可應付學業。”鄭鳴宇以過來人的身分點出學業和體育兩者其實可以兼顧。

兼顧學業運動,非不可能 …

 鄭鳴宇是體育與學業皆優的少有例子。他的同學中,熱愛體育者的成績多屬中等,甚至有少數成績較弱。

“運動好的學生花許多時間訓練,沒有把心思放在學業上。注重學業者就會非常忙碌,沒有參與運動。”

 這只是他個人觀察,未必作得準,但在某一個層面上,或說明學業與體育平衡有一定的難度。

 但是,那並非做不到,而是願不願意去規劃,鄭鳴宇即能夠兼顧學業與體育。

 “這是自己的問題,懂得安排時間,有心就可以做到。”他堅定的表示。

 他坦言,自己的學業成績也在某些時候稍微滑落,但還是滿意自己整體表現。

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態度影響孩子…

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本身抱持的態度和做法,直接影響孩子學習的方向!

 梁娥妹在中學時期是學校排球校隊隊員,其丈夫蔡發全是跆拳道教練,兩人對于孩子參與體育運動採取開放態度,在不影響學業的大前提下,全力支持孩子選擇自己喜愛的體育活動。

 “兒子和三個女兒都對運動有興趣,我們認為學業和運動可以平衡,在運動時運動,考試來臨時就要準備,凡事不要過度就好。”梁娥妹這么表示。

 她相信,求學時期的孩童需要有健康的身體,不能忽略運動,因此四名孩子在校除了上體育課,也活躍于體育課外活動,尤其是跆拳道學會。

 或許是受跆拳道教練父親的影響,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全都投入跆拳道這項體育運動,在校參加相關學會,在外比賽則贏得不少獎牌。

 在獨中就讀中三的大兒子蔡正豪和在小六的大女兒蔡秀麗,在跆拳道比賽屢屢獲獎。10歲的二女兒也不遑多讓,在一年級至四年級期間,已贏得10個獎牌,其中有不少是金牌。

 至于就讀小二的8歲小女兒,也有數面跆拳道獎牌入袋,可謂一門四傑,以體育運動為父母爭光。

梁娥妹指出,學校的體育課在考試前一天停止,體育活動也在考試一星期前結束,因此她並不擔心孩子的課業會受到體育活動影響。

 四個孩子如此熱愛跆拳道,會否想過孩子會吃體育這行飯呢?梁娥妹表示,學術上有所表現或才是事業上的最大助力,但若是孩子認定體育是終身職業,她也不會干預,只要他們認定對自己有利即可。

學業追得上,父母不反對…

 17歲女中學生鄭孟柔從小愛打羽球,常代表學校參加區域比賽,但這並不影響他的學業成績,在一班43人內,往往名列前五名。

 因此,她的父母並不反對她專注練球,除了校隊練習,孟柔每周六還到另一間學校練球,接受校外教練指導。

 “因為學業追得上,因此我媽媽反而鼓勵我注重羽球。”她在練球時接受訪問,提及此事臉上微帶笑意。

 在學業和體育活動上,只要孩子肯去努力平衡,一些家長也樂見孩子在體育項目上有所表現。

 鄭孟柔的中學體育老師上體育課時,讓學生各自練習球類,然后逐一糾正和指導,有利喜歡體育的學生。

 她表示,一般上該校星期三上體育課,每節35至45分鐘之間,男生較愛足球和籃球,女生則選擇排球或羽球。

 “我很喜歡上體育課,因為可以和同學一起運動。考試前兩個星期,校方就會停止體育活動,只在室內上體健課。”



發展體育,師資很重要…(第4篇)

01/09/2011

報導:潘有文 
攝影:練國偉、趙威德

如果學校體育是國家體育根基,學校的體育老師就是地基的柱子,撐起學校體育的重要力量!

來自教育部的消息指出,至今全國共有5所師訓學院專門培訓體育老師,5年后才能向各中小學輸送本科體育老師。

缺乏體育老師,影響學校體育發展,如何用最短的時間解決這個問題,已刻不容緩!

體育課很難教嗎?不就是教學生動動跑跑、踢踢球就可以了?

 本科體育老師黃天鴻指出,體育運動教學需要注意許多事,包括如何吸引學生注意、今天要教什么、要如何組織學生、熱身運動要做什么、如何加入戰術意識等。

 “擁有本科背景的體育老師,才懂得策劃這些,非本科老師去教體育就不懂怎么教。丟一粒球給學生,卻不教體育?這對學生有不好的影響。”他說。

大學運動科學系多數教管理

 黃天鴻畢業于農業大學(現稱博特拉大學)體育系,擁有體育學士和運動科學碩士學位,目前在吉隆坡一所國中執教。

 現在許多大學開辦運動科學系,但是球類運動內容從缺,多教導體育管理,因此,運動科學本科畢業未必適合當體育老師,因為他們並不知道如何教體育。

 他指出,體育系則不同,學生必須接受至少三四種球類訓練,以及掌握其他體育運動的基本技能。

 尊孔獨中體育處主任梁振聰1999年加入該校后,兩年后就接手管理體育處,雖然他是全職教導學生體育,但非本科班出身,于是他停職兩年到中國雲南修讀體育專業科系,增強體育知識。

 “中國的體育系較為全面,也包括體育科學。我在當地的師範大學修讀,該大學的體育系分為體育教育、運動訓練和社會體育。”他指出,有關大學前兩年是基礎課,大三才開始選擇以上其中一項。

 體育教育科是指導如何當好體育老師,運動訓練則是體育教練課程,社會體育是教導如何把體育普及化,包括要學習踢毽子、扯鈴、太極拳、舞蹈等。

 “如果大馬體育系用這種方式也蠻好的,對體育師資頗有好處。但是,本地大學的體育科學科系,當體育老師就會顯得不足。”

 尊孔獨中有5位體育老師,其中3位是本科老師,有一位因擔任班主任需兼教另一科目。這5位體育老師負責全校47班,每堂40分鐘的體育課,也指導體育課外活動。

培訓體育老師才是治本之道

 該校自前校長吳建成于2000年掌校后,強調學術與體育並重,希望學生能夠掌握至少一項體育項目。

 這個概念與政府才推行的“一學生,一運動”相近,梁振聰認為,政府要成功推廣相關計劃,必須擁有強大的體育師資陣容。

 “讓本科是歷史系畢業的老師教體育,缺乏體育知識,教一個體育動作可能都要翻書。若我國要大力發展體育,學校體育一定要搞好,更重要的就是多多關注體育師資。”

 政府已開始重視學校體育,若要取得成果,培訓本科體育老師才是治本之法。

 坤成小學二校陳文化校長認為,教育部師資培訓組要提升體育發展,理應從師資著手,培訓更多體育老師到小學執教。

 “相信國小也面對這種問題,因為師訓每年培訓的體育老師不多。在我過去執教和掌校的學校,沒有只是教體育的老師。”

 他認為教育部既然希望每個學生掌握一項運動,就應培訓體育老師到小學執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府向學校提供足夠的本科體育老師,才能讓學生上好體育課,否則就無法解決關鍵問題,重視學校體育也只是空喊口號而已!

培訓退役選手教體育…

 我國各體育項目不乏國、州、縣手,這些運動員退役之后,是否可能成為學校體育老師,以改善體育老師師資短缺的問題呢?

 黃天鴻認為運動選手退役后,確有可能選擇當體育教師,教育部也願意給予協助。

 目前雖有這樣的案例,但為數不多,而且想當教師也不容易申請。如果有關運動員的學業成績不能達標,無法達到當老師的基本條件,就難以成為體育老師。

 “無可否認,有些運動員的紀律不佳,若當了老師會使家長擔心,這些也需要考量。即使能夠降低標準,也要符合基本條件才行。”

 而且,當上運動員或修讀運動科學課程后,許多人不會選擇當老師,因為有不少出路,可以選擇當健身顧問或在國家體育單位做研究工作,甚至可在體育總會任職。

 退役運動員理論上擁有當體育老師這條出路,卻非唯一或第一選擇,胥視運動員本身條件和興趣而定。

 從培養人才和人力資源運用角度來看,退役運動員回到中小學當體育老師或是可行之道,不止有利學校體育,同時提供運動員另一個出路。

 大前提是教育部和青年體育部需達成共識,前者需在資格和薪金收入方面協助運動員,使他們安心成為體育老師。后者則須主動安排運動員回到教育領域,供獻自己的一技之長。

教練要專,老師要求廣…

 當體育老師或體育教練,分別在于前者任何運動都要略懂,以引導學生投入體育活動,后者則是專注在某體育項目訓練,提高學生技術水平。

 尊孔獨中體育老師石偉雄從體育教練轉為擔任體育老師,最適合詮釋以上兩種身分的差異。

 今年23歲的他,在求學時期是吉隆坡鵝嘜縣籃球代表,也是學校的羽球、排球和田徑校隊,原本以教練身分在雪隆學校教導學生,去年才正式轉為尊孔獨中體育老師。

 “家長並沒有對體育課有意見,反而是會有學生不愛參與某些體育項目。例如,學校的體育課正在進行排球教程,有些學生不喜歡,就會安排他們打打籃球。”

 “學生沒有興趣,多數是因為他們對該項球類運動不熟悉,怎么都打不好,就不喜歡有關運動。”因此,石偉雄表示,他會把這些學生放在同一組為他們“補習”,耐心教導相關球類基本技巧。

 該校體育課程並不會隨意更改課程,若學生對某項運動過度反感,老師可以決定是否讓這些學生先玩其他球類運動。

 身為體育老師,他抱持著讓學生放輕鬆的心態執教,學生上課時過于緊張和壓迫,體育課能使他們精神起來,情緒不再緊繃,才能更有精神繼續上課。

請教練培訓有成績…

 坤成小學二校共有70位老師,只有10位男老師,因此不可能只有男老師兼教體育,女老師也負起學校體育事務,體育主任和其團隊皆由女老師組成。

 “華小的師資,不好聽說一句就是一腳踢,男老師要兼教體育,女老師也不能豁免。”陳文化校長表示。

 吉隆坡舊巴生路崇文小學則為了加強學生的體育技巧,由家協付費聘請教練執教各體育項目,每月花費一兩萬令吉。

 “在體育課以外的時間,由體育老師去訓練學生較困難,因此就請教練來教,以其專業資格來指導學生。”王仕發校長說。

 雖然學業成續依然是校方主要導向,但重視體育的學校,不得不在官方無法提供充足的體育資源時,由校方和董家教自掏腰包解決問題。

正確體育知識,孩子才受益…

 由體育老師指導學生上體育課,另一個好處是學生不會輕易受傷。因為有些運動前的熱身動作,只有體育老師熟悉。

黃天鴻身為體育老師和擁有運動科學知識,他最清楚這點,任何一個不恰當的動作,都會造成小孩受傷,而且影響深遠。

 “有些動作並非小學生可以做,例如熱身運動中的鴨子走路或青蛙跳,以及頭部不停轉動,都可能傷及小孩。”

 他指出,有關熱身運動或適合成人,但並不適合小孩子,例如小孩做青蛙跳不利膝蓋,頭部不停轉動擔心傷及頭部範圍的微血管等。

 此外,穿校鞋慢跑也不恰當,慢跑就需穿慢跑鞋,因為每踏出一個腳步,都會影響學生的身體某部分。因此,體育老師責任重大不言而喻。




被忽視,前景欠明朗…(完結篇)

02/09/2011

報導:潘有文
圖:攝影組、本報資料中心、互聯網

體育在學業成績面前,始終低人一等!

家長和校方,以致整個社會,都相信學業成績才是生活的萬靈丹,沒有它,就會失去一切。

學業成績和體育並重,相信和執行這個觀念者,寥寥無幾。

當學生學業成績與體育表現皆優,如果學生想往體育方面發展,家長和校方多數會向學生說:“為了你自己的未來,應該選擇繼續深造學業!”

 那不是建議,而是要求和命令,學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家長會讓孩子運動,出錢給他們學習體育項目,但當學業有了成績,就不一樣了。”媒體人兼本地體育網站“1體壇”(1titan.com)創辦人林志笙指出,除非學生學業成績一般或較弱,否則難以選擇體育這條路。

 他指出,小學期間,家長和校方可讓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到中學畢業時就是關鍵時刻。如果體育和學術成績皆佳,等于走到沒有選擇的十字路口,只能選擇放棄體育。

大馬出色的國家運動員中,不少人都是托學業成績中等或較弱之福,在運動方面表現出色,才有幸成為國手,在運動場上繼續馳騁。

剝奪孩子體驗的機會

 家長對于體育運動抱著點到為止的心態,一些體育表現不俗的小學生,當能代表學校到外出戰,家長就會潑一大盆冷水。

“我只是給他去玩玩,為什么你(指體育老師或教練)選我兒子參加比賽?”林志笙相信還有不少父母存有這樣的觀點。

 體育運動達到某一程度,就是與相同水平對手在同一平台競技較勁,展現自身所學,追求勝利、滿足感和成就感。

 體育帶來的快樂,與學術成績帶來的快樂有別,然而,往往家長卻剝奪孩子體驗這種感受的機會,后者沒有反對的權力,唯有默默接受。

 家長從“玩玩就好”的角度看待體育,學生無法從中得到肯定,就會意興闌珊,可能從此不想碰觸體育。

 如果他是好的運動苗子,經琢磨后或能成大器,有機會在國家競技體育取得成功,卻因為家長喊停而停止朝體育發展,的確令人惋惜。

 大馬的體育產業和環境不發達,學校體育看不到競技體育前景,也是學校體育不受重視的原因。

 美國NBA籃球賽的球員,一周收入數十萬或百萬美元計,大馬著名職業籃球員收入,據悉只達每月7000令吉,簡直是天淵之別。

政策、目標和氛圍很重要

 林志笙指出,美國NBA籃球賽或英國的足球賽制度,從學校開始至頂級聯賽,採取梯級聯賽方式,運動員在任何一級都可以找到出路。

 這些體育氛圍極佳的國家,學校體育成績出色,等同為自己開啟賺大錢的大門,從小就知道自己在體育運動下工夫后,可以得到何種結果。

 反觀大馬在這方面的氛圍極弱,即使擁有梯級聯賽的足球,皆無法改善球員的收入,身為家長者哪會願意進行長線投資,讓孩子當足球員?

 林志笙表示,大馬羽壇一哥李宗偉收入令人羡慕,但綜觀其他羽球國手沒有一人可達到他的高度,就知李宗偉只是特例,非一般羽球員可以做到。

 因此,政策、目標和氛圍很重要,當學校體育前景從競技體育看到遠景,就能吸引更多學校和家長關注和認同學校體育。

學校體育,人才搖籃…

 學校是體育人才的搖籃,只要從小培養,就能為國家競技體育輸送更多優質運動員。

 尊孔獨中體育處主任梁振聰在中國修讀體育時,同時觀察當地學校體育和競技體育的銜接情況,認定學校體育與競技體育的關系密不可分。

 “學校是人才聚集地,只要加以投資和獲得政治上協助,學校體育運動可以為競技體育培養更多運動健兒。”

 萬丈高樓從地起,學校體育地基打造穩當,層層輸送人才,競技體育人才就不會青黃不接。

他說:“中國從小學開始,去各校抓人才,並且科學化選才,提取孩子的血蛋白或抽血測量,瞭解孩子的體育能力。”

 同時,輔以良好的梯級進階制度,使運動員擁有明確目標,循序漸進達到國家競技體育系統頂端,成為國家隊一員。

“體育人才來自學校,搞好學校體育要從體育教學著手,體育教學需要良好師資,師資可從師範學院著手,培訓之外,還可送到國外去考察或觀摩。”梁振聰表示。

 如果國家競技體育是金字塔頂端,底下就是覆蓋最廣的學校體育。換句話說,前者不能只依賴某個單位去努力,反而要向下發展,從底層挖掘人才。

體育運動普及化,人才就會湧現,到時不是為找人才而頭痛,而是為有太多人才可選而煩惱。

舒緩壓力,敏捷頭腦…

 根據《美國大眾健康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如果小學女生每周有70至300分鐘的體育課時間,其數學與閱讀能力都大幅提升。

 雖然該報告未說明男生方面的數據,但許多小男生對于運動的興趣較小女生高,因此也間接表明男生表現更佳。

 此外,美國心臟協會發現,孩子通過精心安排的體育課程,能使考試成績和學業表現較以往更佳。

崇文小學聯誼會署理主席陳錦春有意在今年小六評估考試(UPSR)前,舉辦一日遊,讓家長和學生解除和舒緩壓力,獲得的答覆是:“要考試了,我要陪孩子在家做最后衝刺!”

 “我們還沒有這樣的概念──考試或上課前去運動,激發孩子思考能力。我個人覺得有幫助,因可以讓身體細胞動起來。”也是該校董事和家協前主席的他承認,我國對這種觀念還很陌生。

 他自己喜愛打羽球,運動后感覺清爽,對事情敏感度倍增。雖然他不能確認孩子運動后也能達到這種效果,但他覺得如果從他的例子來看,小孩子也有這種可能。

 某些有關運動的研究指出,運動讓血液帶氧量增加,有助激活腦細胞,同時可使注意力不足的孩子定下心來。

 這是由于運動使腦部分泌多巴胺(Dopamine)、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血清素(Serotonin)等化學物質,有如治療過動症的藥物利他能(Ritalin)。

陳錦春指出,學生對某項數學題想不通,可能離開原地走一圈回來就想通了,這種動動身子讓頭腦清晰的方式與運動相似,“學生也面對功課壓力,運動后會解除壓力。”

家長溺愛,孩子膽怯…

 時代改變,家長的心態也在變。以前,為人父母者相信,孩子吃點苦經歷磨練方能成才,現代父母溺愛孩子,不忍心讓孩子吃苦,已使孩子缺乏冒險精神。

 吉隆坡舊巴生路崇文小學校長王仕發感受尤深,在他那個年代,上體育課忘了帶運動服的男生,老師一聲令下脫掉衣服做運動,小男生們二話不說,脫了就去玩。

 然而,現代家長對孩子呵護備至,自家兒子被令脫光上體育課,這怎么得了?

 “現在這樣做家長會提告,他們認為老師逼孩子脫衣服,影響自尊心。”他無奈地說。

脫衣運動對男生而言,不是什么大事,而且運動時汗流浹背,脫掉衣物反而有助排汗。

 “如果我去教體育,我會叫男生脫衣玩,很爽的。”王校長半開玩笑表示。

成績下滑,無關體育…

 體育會影響學生,造成學業成績下滑?中學體育老師兼體育運動科學碩士黃天鴻指出,家長別因學生學業成績差就怪罪體育運動,因為體育與學業完全是兩回事。

 “不少科研證明,運動可以提升學術水平。家長可從旁引導和安排時間,因家長接觸孩子的時間最多。”

 小學體育以基本功為主,也與中學體育銜接。若學生選擇放棄體育,進入中學就可能對體育概念毫無頭緒,影響整個學校體育發展。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第五屆世界自然醫學學術大會


利用共振平衡身心靈



23/08/2011

能量醫學 (一)

報導:許雅玲
圖:互聯網、受訪者提供

  從古代到現在,從東方到西方,自然療法種類極多,亦無法統計,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國家輔助與替代醫療中心(NCCAM)指出,要精確定義輔助和替代醫學(CAM)相當困難,因為此領域非常廣泛。

 一般CAM的做法往往分為三大類,即天然產品、身心醫學及操控以身體為基礎的療法;其他做法包括能量醫學和全醫療系統(例如古代的印度阿育吠陀Ayurveda醫學)、傳統中醫,以及近代的順勢療法和自然療法。

 WONM世界自然醫學大學教授呂應鐘博士表示,不管是音樂療法、聲音療法或者能量療法等等,均可以歸納為能量醫學的一種,但無法追溯其源頭。

 總括來說,能量醫學可以算是開始沒有多久的新觀點醫學,未來要面對的挑戰非常大……

“能量醫學是補充和替代醫學(CAM,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裡頭的一個大項目,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西醫比較懂的項目,有生物電磁應用,包括腦電圖、心電圖、透熱療法、激光、射頻手術。第二類 是西方醫生比較不懂的,像是不同能場對健康的影響,如電磁場中的磁療和光療,或是被稱為假設能場的生物場,像是氣功、靈氣、觸療。這些都涉及生命力。”呂 應鐘表示。

 1950年代,國外已經設立了音樂治療師的認證組織,而部分醫院、診所、日間照護中心、安養院等醫療院所,也會備有音樂治療師。一般來說,音樂治療可簡單分成兩種:聆聽和歌唱。

利用聲音與人體共振

 迄今,能量醫學專家認同,聲音治療的基礎,即是站在萬物(包括我們的身體)皆是振動的基礎上,去理解如何利用聲音與人體的共振,產生治療和轉化的力量,最終讓身、心、靈三者達到能量和諧的平衡狀態。

 “音樂療法是最常見的共振原理,也是歷史最悠久的,中國古代五行就有五音對五臟的說法。《樂緯》引述孔子說法:丘吹律定姓,一言得土曰宮,三言得 火曰徵,五言得水曰羽,七言得金日商,九言得木日角……進一步明確了‘宮音為土入脾、徵音為火入心、羽音為水入腎、商音為金入肺、角音為木入肝’的配比關 係。”

 市場上的能量療法五花八門,有需要者,應該根據什么依據,去追隨哪個療法?

 對此,呂應鐘坦言:“目前,各種能量療法只是推動者個人的研究及經驗,導致產生五花八門的現象,其實,這是不好的現象。如同氣功、武術有各種派、各自發展,叫人莫衷一是,無從入門,而且各家只會說自家的好,一般人要如何學習?”

新觀點醫學有待研究

 他並指出,很多能量療法或是自然療法的推動者,沒有深厚的學理基礎,只能算是個人經驗者,也沒有什么依據,適合甲的療法不一定適合乙,不能以一概全,更無法讓科學界採納。

 “能量醫學算是開始沒有多久的新觀點醫學,待研究的理論很多,待定義的名詞也很多。市面上推出能量儀器的廠商,只著重在儀器的販售,沒有建立能量 醫學理論,所以,挑戰非常大。而且,不少能量儀器是外國產品,引進販賣的人也只會操作而已,無法著墨在深入的病理解析,這現象亦容易受到挑戰。”

共振著重心念能量

 不管是聲音療法、音樂療法,抑或是能量療法,均是運用“共振”原理,來產生療癒和調整效果。

 呂應鐘說:“我做的共振原理,亦和一般能量儀器操作者不同,著重在‘心念能量’頻率的共振。世衛定義‘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會關係的合諧,不光是身體健康而已’,因此,心理的健康是一種無形的能量場,又稱為生物能場,又和量子物理有關。”

 他繼說:“因此,未來的治療必須從過去著重于‘生物、化學、機械’的方法,邁向‘生物物理’,方能讓人類真正獲得健康。個人認為,共振療法並非最能夠取得信服的自然療法,因為因人而異的情況很多,必須搭配有形的生理上的療法,最好採用分子矯正營養學。”

 分子矯正營養學是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生物化學家萊納斯鮑林博士(Linus Pauling)于1968年提出的:疾病可經由給予身體“分子”正確的營養素,即可達到矯正失衡及去除症狀的目的。而調節營養平衡的主角,就是維他命與礦物質(還需“水”和“氧氣”的補助)。

 這種著眼于“細胞”營養的平衡,也就是從“分子”的立場來討論、從事生物學細胞營養的研究,就是所謂的“分子矯正醫學”,也正是呂應鐘在台灣主要推動的自然醫學項目。

以科學釐清自然醫學

 目前,一提起自然醫學,包括能量醫學,很多人自然而然就將之等同于“自然療法”,也會連想成“另類醫學”,于是很自然地就套進西方醫學界近年提倡的補充和替代醫學(CAM),並且認為自然醫學是古老的、民俗的、不夠科學的、沒有統計數據的,不能登大雅之堂。

 對此,呂應鐘強調,“為了發揚東方自然醫學,必須先做到釐清觀念、去蕪存菁、樹立方向、建構理論、整合研究等步驟,以現代生物科技進行質量的提 升,並融合人體科學、生物物理、量子物理、場導理論與靈性科學,方能建構出符合現代科技要求的東方自然醫學,也才能與西方常規醫學平起平坐。”

 實際上,美國國家輔助和替代醫學中心就指出:許多美國人用輔助和替代醫學追求健康和福祉。在2010年,美國人使用CAM的百分比已超過50%,顯示輔助和替代醫學已經不容忽視了。

 “然而在台灣,自然醫學仍然處于極端低微的境界,政府不僅不重視,還用西方醫學法令來管制自然醫學的發展,而且從事自然醫學與自然療法的人士大都非科班出身,不僅缺乏完整的醫學學理基礎,也無光明正大的執業機會。”

與西式治療互相輔助

 呂應鐘透露,“一些在台灣搞自然療法的人士,其實僅為個人多年單一療法經驗者而已,但就拿來炒作賺取利益,不僅貽害大眾,更讓常規醫學界瞧不起。”

 常規醫學(又稱西方醫學或對抗醫學)是由擁有正式學位的醫生(M.D.,medical doctor)與骨醫(DO,doctor of osteopathy),和專職醫療人員如物理治療師、心理諮商師和註冊護士共同執行。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定義,補充和替代醫學(CAM)是指:一組不同的醫療和衛生保健系統,做法和產品,通常不被認為是常規醫學的一部分。該研究院曾經做了整合,列出超過350個CAM項目。

 CAM中的輔助醫學,是指與西式治療有相輔相成的成果,如使用針灸是來輔助舒緩疼痛;而替代醫學是指用來替代常規醫學的治療;中西醫結合,是指結合常規西方醫學和已有證據表明安全有效的CAM療法。不管如何處理,CAM都是處于配角的地位。

 “CAM與常規醫學之間的界限不是絕對的,具體的CAM做法,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為被廣泛接受的醫療。我希望,通過一年一屆的國際學術大會,將可推動東方自然療法研究,以更加有制度、系統和規範的形式來呈現。”他說。



高頻泛音助復原創傷

24/08/2011
能量醫學(二)

報導:許雅玲
圖:受訪者提供

  旅居法國的荷蘭籍身心治療師伊凡(Yvonne de Bruijn),本來是精神領域的治療師,卻因為處理一個令她束手無策的個案時,意外發現高頻泛音共振可以幫助療癒腦部創傷。

 從此,聲音為她打開了更加開闊的生活體驗,也成功自創一種特殊的療癒演唱方法──Pansori生命之聲(Pansori Living Sound),幫助眾人找回健康。

 伊凡感念表示,她的聲音一直是她最終的導師,聲音從沒背叛過她,並為她開啟了聲音的殿堂,塑造了她的人生。

“一開始,我並不知道聲音有治療的作用。”和藹可親的伊凡笑著說:“16年前,當我還是精神治療師時,我接手治療一位遭遇車禍的護士。她的腦部神經受損,無法辨識氣味、喪失味覺,也毫無方向感和空間感。”

 伊凡想遍所有可能運用的方法,但還是不知如何下手治療她。束手無策之際,耳邊傳來聲音:You just sing(妳就只是去唱吧)。就在患者的同意之下,伊凡對她受傷的大腦吟唱沒有旋律、沒有歌詞的長音,每次吟唱長達45分鐘。

 這是否有效,伊凡心裏沒譜。一個月后,患者打電話告訴告訴她:你的聲音有治療效果,我的嗅覺、味覺、方向感、空間感都回來了。伊凡覺得不可置信,這開啟了她研究聲音的興趣。

腦細胞相互溝通

 她到處去學習各種傳統音樂,大量研究解剖學、腦部構造、腦神經的書籍,想弄清楚聲音對于人類腦部構造所產生的影響,包括人腦是怎么接收聲音,而聲波又如何與人類的腦部共振。

 長達5年,她的生活充斥著各种傳統歌唱:梵音唱誦、早期基督教歌唱、傳統美聲唱法,以及參加工作坊,和大師積極交流。在德國接受一年深入的聲音培 訓后,她發現:人聲吟唱,對于大腦的改變與整合力是永久性的,亦沒有所謂的學習曲線;並且聲音可以穿透身體的每個部位,並重新平衡、癒合需要療癒的部位。

 “聲音很重要。所有的傳統歌唱都有其功能,並且亦是現代音樂療法的基礎。不過,繼承先輩的知識還不夠,我們應該打破舊模式的限制,進一步去發展開闊自由的聲音領域。”

 最難得的是,伊凡遇見一名面對嚴重聲音問題的歌劇院女歌唱家。對方不想放棄最愛的歌唱,開始研究人的發聲功能和發聲壓力,以及研究放開聲音的方法。鍥而不捨的她因而發現:原來,人類可以唱出比現有更豐富、更有力量的聲音。

 “一般歌唱聲波可達3000赫。女歌唱家卻能唱出5000赫、8000赫,甚至1萬2000赫茲(hertz);她把本身發現的聲波稱為高頻泛音(Brilliance)。科學驗證也證明,高頻泛音就是腦細胞相互溝通的方式。”

吟唱宇宙的母音

 “我以這樣的方式吟唱,聲音就能介入腦細胞的神經連結,增加腦細胞在受損傷之后神經連結重建的速度。這就是何以沒有歌詞、也沒有旋律,卻能幫助受損腦部治療的原理。”

 隨后,伊凡結合聲音和治療等知識,自創一種特殊的療癒演唱方法—Pansori生命之聲。療法特點在于:讓聲音吟唱方式與宇宙能量引導結合,運用聲音的模式,傾聽的方法,找出和患者大腦產生共振的高頻泛音,來改善大腦功能、神經系統失常,以及其他相關健康上的問題。

 曾和伊凡在醫療上合作的臺灣國際身心靈整合自然醫學醫師黃鼎殷形容:伊凡吟唱的聲音,聽起來很微細柔弱,但那是將宇宙中的的微細振動轉成人聲的過 程,並且是一種具有靜心與慈悲力量的聲音。最特別的是,伊凡吟唱的是宇宙的母音(OM)的變化面貌,這些變化感動聆聽者,令他們的靈魂自創傷中復原。

驗證腦細胞溝通方式

 伊凡的生命之聲,經過科學與醫學驗證,證明高頻泛音就是腦細胞相互溝通的方式。

 人聲能介入腦細胞的神經連結,並依據機能失常的部位,以存取零點能和運用腦之量子進程,誘導身體、情感、心理、社會和精神境界上的變化,擴大人體覺知能力並療癒身心整體。

 伊凡的第一個個案,僅是45分鐘的吟唱,就治好了腦部損傷的女護士。除了個案之外,她也參與了幾個大學與實驗室的科學研究。

 在荷蘭烏得勒支大學(Utrect University),她和Dr. Bergsma博士共同測試聲療,對于腦血管創傷后的視力恢復的作用。在3次的療程后,個案左眼視野恢復了25%,右眼恢復10%。

 在德國國際生物物理研究所,伊凡和Dr Fritz Albert Popp教授共同研究聲音和光線的關聯。Popp教授發現:伊凡的聲音和生物光子發射、調節身體機能的機制相似。具體來說,她的聲音治療會讓人體生物光子釋放增加,也即提升身體的活力和能量。

 “我也在思考聲音和基因的關係,但還沒時間去做驗證。但我覺得,特定的遺傳模式,只會在特定環境下被激活;因此,當細胞接收到高頻泛音共振,就可活化細胞。”伊凡說。

人聲無拘束穿透心靈

 現在,伊凡主要還是給個案做治療。可是,世界上只有一位伊凡,但卻有太多個案。這該怎么辦?

 為此,2008年,伊凡在荷蘭已展開一系列生命之聲培訓計劃,希望學員通過訓練來自我療癒,甚至發展療癒他人的能力。並且在去年,伊凡還將本身吟唱,錄製成專輯《全腦活化音樂》,幫助大家放鬆心情和活化大腦。

 “全世界沒有其他聲音,可以像無拘無束的人聲,觸及人類心靈。除了身體層面,聲音能夠感受人的情緒模式與慣性,比如阻擋在胸口厚厚的心防,或是卡在的胸口的情緒。可惜,這些聲音共振力量,並不為所有人知道。”

 “病患都愛聽我歌唱。不過,你是自己最好的聲音治療師。所以,我也會邀請病患和我一起歌唱。”她續說:“很多人不懂聲音本質,不敢吟唱。其實,發聲是人的本能,沒有語言限制,沒有音感優劣,也不需要多好的歌唱經驗或技能。”

 培訓時,伊凡鼓勵學員放掉頭腦的運作,放開聲盒,全心全意吟唱。曾經有學員在發聲時,想要刻意唱出很美的聲音,因為求好心切,頭腦一直在運作,聲音反而無法放開。

 “相比人聲,樂器聲音有限制。小提琴、鋼琴、色士風,各具音色和效果。然而,小提琴不能演奏鋼琴的頻率,鋼琴亦產生不出色士風效果。人聲就不同,人聲沒有限制,可以自由吟唱出小提琴、鋼琴、色士風的音色。”

不同方位吟唱有驚喜

 進行聲音治療的最初幾年,有位腦神經受損的個案來找伊凡。伊凡對她吟唱時,聲音會像打嗝般中斷;中斷時的空白,好似聲音想越過什么障礙。一開始,她不明白為何產生這種斷裂;后來才得知,個案損傷到視神經,只能看到一半的東西。

 聲音中斷是因為,聲音正好要通過受損的視神經,可是卻不知道怎么越過受損點,只好中斷。第二次治療時,伊凡和個案均感受到聲音會通過的身體部位。幾次治療下來,伊凡感受到聲音的中斷減少,而個案開始可以看到四分之三的東西了。

 個案向伊凡提議:或許可以試做不同的治療。伊凡心想:好吧,以前都面對你唱,現在站到你背后唱吧!令人驚喜的是,幾次治療之后,個案完全恢復視力。

 “有個脾臟功能受損的病患,求助無門時,找我來做聲音治療。一開始,我的聲音不太能準確穿透進個案的脾臟,我和個案都感受到:聲音很接近需要療癒的部位了,但還是不得其門而入!”個案請伊凡將聲音“往左移兩毫米”,伊凡成功將聲音傳遞到個案所說的位置。

 治療時,伊凡亦會運用其他聲音器材作為輔助:請個案使用醫師聽診器來聆聽身體的聲音,使用音叉替個案和自己的氣場作調音;以及使用西藏頌缽淨化身體及氣氛。





潛意識作曲療愈身心

25/08/2011

報導:許雅玲 
圖:劉潔云、受訪者、互聯網

 

 近兩年來,臺灣第16屆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奏專輯”得主張永智博士,除了藝術創作外,都把力氣灌注在自然醫學上之聲音治療研究上。

 今年,他還和催眠大師徐大智合作,整合東、西方跨科際不同的療癒理論系統,創造了一套完整的“潛意識作曲法”,試圖通過提升睡眠品質與放鬆入眠,達到導引能量正面共振的結果。

 他坦言,本身在意象療癒音樂的初探,只能在臨床應用上提供另一個整合性的思考方向。未來,他希望將知識應用在每一部意象療癒音樂作品上,實際地幫助人類達到身、心、靈全然健康的能量平衡狀態。

張永智表示,西方常規醫學上,例如手術開刀等,是以比較對抗性與集中性的方式來強力改變人體諧振腔的振動邊界條件;中醫針灸則是以比較總體性的諧振觀點,將針紮在電導最高點(穴位),來改變人體諧振的邊界條件;聲音療法則以電磁波共振的基礎,來改變體內電場與能量分佈。

 “我的潛意識作曲法,主要構成元件和方法,著重運用不同形式的複數型創作文本,結合聲波頻率、不同的泛音結構、腦波誘導之音響技術等等,然后以創 作者自身聽覺與意識的交互作用,再透過冥想與呼吸脈動的調節,創造出能與潛意識溝通,並承載強大療癒能量信息的意象音樂語言。”

 古今中外的音樂療法百花齊放。那么,究竟是西方的潛意識作曲法比較好?還是東方的潛意識作曲法更勝一籌?

 “聲音是信息能量的載體,不同聲音會承載不同的能量。至于怎么讓車子(聲音)載你到目的地(健康),就要看你自己平時是否有做這方面的自我訓練。事實上,聲音,音樂,或者聲音加音樂,每一種療法都有針對特性,但它們之間,還是異中有同,同中有異。”

不同音樂影響各異

 身體細胞是有記憶的,音樂深化到潛意識,身體就把能量激發出來。也因此,不同音樂會對不同族群文化產生不同影響。站在一方土養一方人立場,東方人的音樂療癒,那一定要用很多東方文化氛圍來切割。

 “然而,21世紀是一個跨文化世代,只有東方元素還不足夠,因為聲音還是不要挑食!瘦肉好吃有營養,但天天吃、三餐吃,就會造成營養失衡。身體是各種諧波的諧振腔,身體狀態亦不斷改變,就不能只補充一種能量。阿爾法波雖好,但上班時,你需要更高的腦電波。”

 最后,張永智表示,“聲波頻率必須與人類的意識場(包含意識與潛意識,亦即心靈),產生一定程度的交互作用,才具有實質的生理意義。因此,當聲音成為意識的載體時,治療師或創作者其心念投射的作用,將會直接影響其療癒作用的結果。”

潛意識力量不可限量

 張永智說:“瞭解潛意識的運作機制之前,必須先理解‘意識’與‘潛意識’的運作模式:首先,從心智的功能來說,它同時包含了意識與潛意識的作用功能,意識心智執行的是‘推論‘的邏輯心智,這個層次的心智負責作選擇。”

 “另一方面,那個不需要有意識地做出任何決定,譬如心臟的跳動、消化、血液循環、呼吸等生命功能,則是由潛意識的程序來維持。總括來說,潛意識會 接受我們想法(即意識層面中所相信的事)烙印在它之上的任何事情。不論這個想法是好是壞、是真是假,潛意識只會依照想法或暗示的本質做出回應。”

 潛意識心智,經常被稱為主觀心智。雖然主觀心智也會察覺四周,但卻不是透過身體感官,而是靠直覺來理解事物,也可說是情緒的住所、一切記憶的儲藏庫。而當客觀心智沒有起作用的時候,就是主觀心智表現得最好的時候。

 “然而,潛意識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它會啟發、引導我們,並且永不休息。綜合東、西方對于潛意識的詮釋觀點,能量療法的主要作用,是透過各種不同的技巧,來引導人類從意識的狀態中切換到潛意識的平台,從而產生與宇宙信息場共振平衡的力量,完成自我修補的療癒目的。

聲波引導藏象以療癒

 以中醫的藏象理論系統觀點切入,將更容易幫助大家理解聲波共振人體的體感作用(氣)原理。這是張永智的看法。

 “藏象系統包括了五臟、經絡以及整個系統的運行原則,它與人體解剖的生理系統不同,由于這個系統看不見、摸不著,故而古人將其稱為‘藏’,意思就是藏匿在生理的五臟器官背后的系統。這個系統以神、魂、魄、意、志為核心,故又稱為‘五藏’。”

 中國古代醫學專家李衛東博士認為,如果將解剖生理系統稱為人體的第一生理系統,那么,中醫藏象就應是人體的第二生理系統。透過《黃帝內經》,他將中醫學上的生命系統歸納為:一個核心兩個關係。簡單地說,解剖生理系統和藏象生命系統,是兩個獨立卻又共生的關係。

 他說:“回歸到聲音治療的臨床作用時,大家的焦點更應側重在五藏生命系統中,那個看不見、摸不到的‘氣’之能量變化與影響。簡單來說,‘氣’的運行是透過心念的投射來推動的。未來,如何透過聲波引導藏象系統中的氣機共振,乃將成為聲音療法在體感作用上的主要研究方向。”

聲音耦合意念來治病

 “強納森‧高曼在《聲音療癒的七大秘密》一書指出:萬物皆是振動!”張永智說:“擴大來說,意念(心智)也是能量振動的一種形式,根據能量耦合 (coupling)原理,不同的波可以佔據同一個振動位置。所以,高曼提出‘頻率+心念=療癒’的公式,來說明聲音與意念耦合的強大效應。”

 在聲音療癒的研究中,大腦意識對聲音元件的詮釋與解析作用,亦即是“心念”的作用,是一項重點的探討方向。因此,張永智認為,高曼的公式必須更強 調運用在施治者與受治者雙方,在能量訊息的交互作用來進行療癒,並非只是單純讓大腦產生生理(身,物質體)刺激反應的生化觀察。

 不同波動(頻率)間的耦合作用,是波動能量交換與相互傳遞的一個很重要的特性,聲波間的共伴效應或所謂的共乘原理,即是利用能量耦合的特性來重新調節失衡的諧振關係;因此,將人體各個組構元件看成是一個交互關聯的諧振腔,就成為聲音療癒研究中,另一個重要的切入點。

 “不同的泛音層結構(器官之頻率振動),會組構出不同的人體體質(相當于不同樂器的音色),但每一層不同的泛音之間,所對應的諧振關係卻是相對固定。將此原理應用在療癒音樂創作上,特別在配器、音階與音程上的運用,便得到了相對應的參考數值。”他說。

勿誤解聆聽腦波音樂

 1665年,荷蘭科學家賀金斯(Christian Huygens)發現了大腦的共頻效應(entrainment),亦即左右兩腦有同步節律的自然趨向,后來美國蒙羅(Monroe)機構,以此原理作了 “雙耳波差頻率”的實驗與研究,並發展出了一套可以改變腦波的音響技術,以誘導出腦波振動的頻率,來轉化人們生理與心理的活動狀態,這對聲音治療的臨床研 究來說,具有相當大的貢獻。

 張永智說:“蒙羅實驗中,拿兩個不同的頻率各放在兩隻耳朵的一邊,同時聆聽后,主要的腦葉會共振出一個新的頻率,恰好是兩邊不同頻率的差距。換句話說,左耳放一個440Hz的頻率,右耳放一個448的頻率,腦部則會誘導出一個8Hz的共振頻率,恰好是兩端頻率的差距。”

 “共頻現象的最后結果,還是得看受試者的敏感狀態而定。這個技術核心,利用雙耳頻差,誘導大腦產生不同腦波寬帶範圍的共振頻率,而不是讓耳朵直接聽見腦波頻率。事實上,一般人根本是聽不見腦波頻率的;千萬不要對聆聽所謂的腦波音樂有著過度的迷思與誤解。”





E共振能量自我療癒


26/08/2011

能量醫學(四.完)

報導:許雅玲
圖:互聯網、受訪者提供

東馬砂拉越的中醫師黃俊峰表示,拜賜3年前發生的右腳殘疾,才有機緣自創E共振能量療法來改善本身健康,以及為自己的人生帶來新希望。

 去年7月,他開始傳授E共振能量療法,更積極投入脊椎矯正及痛症的臨床檢驗,並且獲得令人鼓舞的效果。

 今年7月,他第一次將E共振能量療法,在國際大會上發表。他認為,共振能量療法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他希望本身的研究成果發表后,可以吸引更多人加入這個領域的研究。

“自古以來,無論是東方或西方國家,均已開展出各種各樣的能量療法。今天,大家較為熟悉的能量功法,比如氣功、瑜伽、導引術、宇宙能量、靈氣等等,都是以天人合一的方法,來引導氣脈運行,而達到健康為目的的功法。”

 “這些能量功法,經過數千年的流傳,都有相當理想的效果。這不容忽視,因為是保健當中的重要管道。”他繼說:“自己修煉功法來保健,這還不是很大問題;替人療癒,也都有效果。”

 有一些能量功法療癒,關係到氣的交換,這對發功者本身有可能造成負面影響;這在過去是常有的事,也是能量學的瓶頸。

開發自我療癒功能

 對此,黃俊峰強調,“現在,結合各種能量療法的精華,以科學的理論為基礎,以醫療常識作為根本的E共振能量創新療法,完全可以解決這個瓶頸:發功者只需開發人體自我療癒功能,不需要強硬地用外力去主導受調理者的共振頻率。”

 具體來說,E共振能量療法通過發功者訓練過的呼吸法,來產生高能量頻率,進而啟動受調理者的中脈能量系統,即是啟動人體DNA智能訊息能量系統,來達到自動療癒和調整功能。

 “氣的交流,是能量學的瓶頸。所以,發功者要通過觀想上的導引,來保護自己不受外來病氣與負性能量的干擾。因此,我要特別聲明:我們幫人療癒要做足防禦措施,思想觀念上必須有正念,認為自己只不過自我練功,而達到影響他人的效果而已。”

 他強調,“人人都有DNA智能訊息能量,可以與大宇宙訊息能量共振。並且可作為信息能量搜捕與傳送器,只要被啟動就可發揮功能。功法不練會荒廢,但人體中脈的能量系統,一生人只需啟動一次即可。”

啟動受調理者中脈

 與此同時,共振能量療法不需借助外力內侵的做法,只是啟動受調理者的中脈,讓他提升自愈能力,亦解決了發功者調理重症者時,被迫消耗大量能量的問題。

 “E共振能量療法應用範圍在體質和病症,不過,因為我深受骨骼病症困擾,現在主要針對脊椎矯正及痛症的臨床檢測,但我計劃收集科學數據。目前,我處理過的個案包括:駝背、骨盤高低、s型脊椎、長短腳。看到個案情況在調理后改善,這讓我更有動力研究下去。”

 現階段,黃俊峰解決了氣交流的瓶頸,但是又迎來新挑戰:“我傳功時,會根據本身的手感、精神感受,以及對方的氣脈走向,來確定他已被啟動。但是,如何確定學生受訓后,能夠傳功成功?目前,我還在努力尋找一個方法來確定。”

右腳殘疾開創能量療法

 黃俊峰笑著表示,拜賜右腳殘疾,才有機緣開創E共振能量療法。

 原來,因為先天體質不佳,加上后天運動太勞累,導致他的腎臟代謝尿酸功能下降,就變得容易疲勞。

 3年前,他決定接受外科手術來改善問題。可惜手術並無預期效果。接下來的一年半內,他還另動了4次手術。期間,因為術后感染和重度肌肉萎縮問題,導致他行走或伸展都很艱難,被迫以輪椅代步。

 大半時間躺在床上,黃俊峰內心痛苦掙扎:這輩子的人生抱負,就要因為殘疾而終止了嗎?后來,他轉念一想:好吧,就當這個是一個難得的休息機會,讓自己沉澱和思考未來方向吧。

 他把看過的書,想看的書,都仔細看完。他還把修習過的自然理療功法和理論,詳細思考。用功鑽研之下,讓他對宇宙信息能量有了一番新體會,並且產生E能量共振療法的基礎想法。

 接下來的一年半時間,他將心力灌注在開發E共振能量療法上,並成功總結出整套的療法原理和功法。

研出能量單向啟動方法

 氣的交流方面,影響與被影響的差別在于:能量頻率的高低。黃俊峰說:“氣的交流原理是:高能量頻率一定往低能量頻率傳送。這表示,發功者熱過度的話,熱的氣就會往受調理者身上傳。”

 “我們必須了解,高能量頻率是E共振能量療法的必要條件。基于高能量頻率一定往低能量頻率傳送,這就是能量療法首當其衝要解決的瓶頸! ”

 也因此,黃俊峰就把研究的重點鎖定在:如何創造高能量頻率,來影響共振有機體產生共鳴,同時又避免了強弱氣場交流帶來的負面問題。

 終于有天,看到天花板上旋轉的風扇,他靈機一動:風扇旋轉時,任誰把小石子丟向它,小石子都會彈開,不會被吸納進去--只要能夠製造風扇的能量原理;強弱能量就不會交流,一勞永逸解決病氣信息和負面信息的傳導問題。

 終于,黃俊峰成功利用呼吸法、觀想法、導引法,發展出一套單向啟動的功法。能量只是往一個方向“去”,不會發生“回”的問題。具體做法是:訓練本身的集中力在于雙手,讓手感通過意念,引導能量流到手掌的每一根指頭,避免能量外泄而產生負面影響。

從愛因斯坦理論獲啟示

 黃俊鋒開創的E共振能量療法,是以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公式 E=MC2(讀作E等于mc平方),作為基礎原理:E是能量,M是物質;C2則是光速的平方根。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理論:物質的質量和能量,可以互相轉化。即是:質量可以轉化成能量,能量可以轉化成質量。他並指出,任何具有質量的物體,都貯存著看不見的巨大內能。

 “能量包括量子、波動、電子、磁場等一切元素,套用在E共振能量療法上,物質即是身體,光速的平方根則是意念。精神和物質集中就等于能量。能量的產生,是以波動頻率的形式在運作,進而產生磁場能量。”

 E=MC2,就是宇宙不增不減本相。用意念去分割能量,就變成一個形態(E/C2=M);用物質去分割能量,就能產生精神體(E/M=C2)。也 因此,運用頻率共振原理來產生共鳴的效果,就可達到影響有機體的細胞記憶產生共鳴,來恢復正常的頻率軌跡,產生療癒調整的力量。

 他繼說:“人的靈魂是精神體和物質體體現出來的。最終,了解人體DNA智能訊息系統有自調的能力;同時可以與天地能量訊息連系而產生共鳴,進一步影響細胞記憶,啟動正常原子核旋轉,還原本來的平衡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