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報導所見所聞(第1篇)
29/04/2012
報導:潘有文
圖:潘嘉威、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我首先是個記者,然后才是美國人!”
這是著名前戰地記者彼得阿內特(Peter Arnett)的座右銘。
信手拈來阿內特的採訪“戰績”包括:首位訪問伊拉克前總統侯賽因,以及首位和唯一訪問過奧薩馬的西方記者。
雖已年屆78歲高齡,也不再是戰地記者,但從烽火中走來的他,像是一本活生生的戰地和衝突地區備忘錄,讓人不禁想重溫他的舊夢,以及聽聽他的心得和建議……
彼得阿內特小檔案信手拈來阿內特的採訪“戰績”包括:首位訪問伊拉克前總統侯賽因,以及首位和唯一訪問過奧薩馬的西方記者。
雖已年屆78歲高齡,也不再是戰地記者,但從烽火中走來的他,像是一本活生生的戰地和衝突地區備忘錄,讓人不禁想重溫他的舊夢,以及聽聽他的心得和建議……
──1934年11月13日出生;
──原籍紐西蘭,后入籍美國,擁有雙重國籍;
──26歲時參與越戰報導,正式成為戰地記者;
──目前,每年有8個月在中國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擔任客座教授。
彼得阿內特(下稱阿內特)過去40年,在許多戰地和衝突區採訪,如果以地區分類──越戰、阿富汗戰爭、波斯灣戰爭(Gulf War)和伊拉克戰爭(亦稱第二次波斯灣戰爭,Iraq War)是他生命中四次重要的戰地。
其中,他以專訪侯賽因和奧薩馬最廣為人知,這兩次採訪開啟了戰地記者工作模式新一頁。以往戰爭一開打,記者就撤離,阿內特是第一個采訪整個戰事的記者。
訪侯賽因而聲名大噪
1966年,他因參與越戰報導而獲得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普利茲新聞獎(Pulitzer Prize);然而,令他知名度暴漲的關鍵報導,當屬1991年對伊拉克當任總統侯賽因(Saddam Hussein)的專訪。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揮軍攻下科威特,以美國為首的各國聯軍發動“波斯灣戰爭”,多國部隊于1991年1月16日獲得聯合國正式授權攻打伊拉克。
多國部隊進攻伊拉克時,各國記者紛紛撤出,唯獨當時在CNN(有線電視新聞網國際新聞網絡,CNN International,下稱CNN)工作的阿內特、攝影師和制作人留了下來。
“我認為,應該留在巴格達(伊拉克首都),瞄準時機繼續報導!”對于美國的飛彈,阿內特根本沒有在意。
當時,新聞記者留在巴格達的決定非常瘋狂,CNN一名高層管理人力挺阿內特決定,使他和CNN在這場戰地報導中贏得彩頭。
在聯軍未發動正式進攻時,侯賽因向阿內特等人發出專訪邀請,阿內特沒有放過這個機會,經過伊拉克政府安排,在侯賽因隱秘落腳處採訪侯賽因。
阿內特表示,侯賽因認為當時的CNN擁有8架衛星,全球許多地方都能收看CNN頻道,因此,向他們發出採訪邀請,以表達伊拉克的立場。
1991年1月13日,他專訪侯賽因90分鐘,后者並沒有限制訪問問題內容,但有部分內容須經過伊拉克政府過濾,才能播放。
被媒體與人民稱作叛徒
同時,他還採訪了一間美國政府聲稱是制造武器的化學工廠,但據他現場觀察,那只不過是一個奶粉工廠。
此外,美國和聯軍發射的飛彈擊中某一個住宅區,飛彈留下大坑,並且造成四百多人死亡,阿內特毫不猶豫的把它報導出來。
這些報導使美國軍方和政府暴跳如雷,民間也不諒解阿內特的舉動;前兩者除了重申指伊拉克制造武器和美軍沒有攻擊平民,也質疑阿內特已遭到伊方利用,許多美國人民和當地媒體,則以叛徒來稱呼他。
在記者和美國人的身分之間,阿內特認定其首要角色是記者,真相以外的質疑並沒有使他沮喪,反而讓他更堅定扮演好戰地和衝突區記者角色!
記者要信仰言論自由
“你或許會問為何我要冒著生命危險和聲譽,直擊報導美國飛彈炸毀了當地建築物?”阿內特的答案是:他有自己堅持的理由!
首先,美國電子和平面媒體行業競爭激烈,必須想方設法脫穎而出,這是最簡單的理由。
其次,戰地報導帶來的商業利益難以想像;阿內特指出,波斯灣戰爭前,CNN負債8000萬美元,但5年后,創辦人泰德透納(Ted Turner),以70億美元脫售給時代華納公司,即是最好的證明。
最重要的是:阿內特信仰言論自由,身為一位記者的工作,就是當一個可靠的目擊者,“就如當初CNN成立時的使命──覆蓋世界公平與同情,成為人民的共鳴板(To be a sounding board for all peoples)。”
訪奧薩馬911后受重視
1997年,阿內特訪問奧薩馬后,並沒有在美國社會激起太大的漣漪;雖然,奧薩馬當年也是美國重點關注的恐怖分子,但未將他列為頭號大敵。
奧薩馬是沙地阿拉伯人,1989年創立基地組織抵抗入侵阿富汗的前蘇聯,前蘇聯退兵后,轉而以攻擊美國為目標。
“當時,常聽到奧薩馬公開的錄音帶,我就想:為何不親自訪問他?”當時在CNN的阿內特,決定透過特殊管道安排專訪奧薩馬。
于是,CNN的制作人找到奧薩馬在英國倫敦秘密聯絡站點,並且取得聯系,表達欲訪問奧薩馬的想法。
CNN獲獨家專訪
當時,其他國際媒體同時爭取訪問奧薩馬,經過約三個月的等待后,CNN成功獲得獨家專訪。
阿內特表示,奧薩馬認為CNN擁有數十億觀眾,同時可向全世界的年輕人表達看法,因此選擇了CNN。
1997年3月,阿內特和攝影師幾經輾轉,抵達巴基斯坦境內,但並沒能立刻採訪奧薩馬,而是待在當地5天,等待基地組織通知訪問時間。
獲準採訪當天,基地組織人員是臨時通知他們2個小時后可採訪奧薩馬,並且帶著他們進入山區,幾乎每20分鐘就有一個檢查站。
“塔利班(人員)非常仔細檢查我們的攝影器材,擔心器材上裝有細小追蹤器。”阿內特指出,如果奧薩馬發現任何可疑東西,隨時可以射殺他們。
最終,他和攝影師只可帶著攝影機架子見奧薩馬,基地組織提供他們攝影機和帶子。
“見到奧薩馬時,覺得他6呎身高更像是NBA(美國職業籃球賽)球員,而他隨身帶著AK47(步鎗)。”阿內特形容看見奧薩馬第一印象。
向美國發出警告
這個訪問共花了1時15分,奧薩馬只回答預先設定的問題,並且特別抨擊美國文化問題,同時向美國發出警告:“我將對美國宣戰!”
但是,訪問片段播出后,美國方面並沒重視奧薩馬的警告,一直到2001年911事件發生后,才驚覺奧薩馬極度危險。
“911事件發生時,我也在紐約,從電視看到(飛機撞大樓)情況,我心裡就十分肯定那是奧薩馬幹的。”阿內特這么表示。
隨后,互聯網上就瘋狂流傳著阿內特當年訪問奧薩馬的片段,美國政府和社會才意識到忽視了奧薩馬當年的警告。
影響戰地記者工作心態
阿內特在波斯灣戰爭留守伊拉克,並且成功採訪侯賽因,影響之后的戰地採訪觀念,更多媒體和記者願意留在戰區追蹤戰事與新聞!
“在第二次波斯灣戰爭(伊拉克戰爭,2003年)開始后,多達四十多家媒體留在當地。”這是阿內特引以為豪的影響力。
由于他在波斯灣戰爭獲得良佳採訪口碑,當伊拉克戰爭爆發,年屆69歲的他依然回到戰場採訪,全球各地媒體都爭相要求使用他的報導。
“NBC(美國國家廣播公司)、台灣、沙地阿拉伯等媒體,都有找我合作。”
而且,由于1991年他在巴格達的採訪已使他成為當地名人,伊拉克媒體也爭相邀訪,請他發表對該場戰爭的看法。
採訪生涯褒與貶
從26歲開始參與越戰採訪,至到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阿內特參加不下20次戰地和衝突區採訪,四十多年的記者生涯,除了得到許多榮譽,也引起許多爭議。
以下列出部分榮譽與爭議:
榮譽
──1966年,因越戰報導獲得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普立茲新聞獎。
──1994年,由于波斯灣戰爭現場直播是人類電視新聞轉播史上首見,因此贏得美國電視最高榮譽──《艾美獎》。
──1994年,出版《從戰場上歸來》一書,獲《紐約時報》選為年度圖書。
──至今獲得大大小小57個新聞獎。
──在美國、巴西等國獲得榮譽學士學位。
爭議
──1962年,在印尼撰文分析印尼與荷蘭殖民政府衝突,遭趕出印尼。
──越戰期間,報導美軍訓練的弱點,激怒美國政府。
──波斯戰爭採訪侯賽因和報導美軍亂投飛彈,美國民間稱他為叛徒,政府認為他被伊拉克收買。
──伊拉克戰爭接受伊拉克媒體訪問,評論戰爭看法,遭NBC解僱。
面對槍彈更需銀彈(第2篇)
報導:潘有文圖:潘嘉威、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深入戰地和衝突區採訪,背著背包,拿著攝影機、筆或簿子,在烽火中來回穿梭,看起來很威風?
別傻了,要面對的危險和要準備的事可多著呢!
彼得阿內特擁有超過40年的戰地與衝突地區採訪經驗,雖然無法巨細靡遺道出每項小細節,但他都不吝于分享需要注意的重要環節。
有意到戰地或衝突區採訪或工作者,彼得阿內特的經驗值得借鑑和參考,以此檢視自己的能力和條件,以及該有怎樣的準備。
在槍林彈雨中報導新聞,如果說不怕,恐怕不是真話。彼得阿內特擁有超過40年的戰地與衝突地區採訪經驗,雖然無法巨細靡遺道出每項小細節,但他都不吝于分享需要注意的重要環節。
有意到戰地或衝突區採訪或工作者,彼得阿內特的經驗值得借鑑和參考,以此檢視自己的能力和條件,以及該有怎樣的準備。
彼得阿內特(下稱阿內特)過了四十多年戰地與衝突區記者生活,坦承內心確實擔心和害怕。
上天對他特別眷顧,這么多年來,竟然不曾嚴重受傷;這些年,他看過和聽過五六十名同行在戰場上殉職,而他四十多年的烽火採訪生涯中無恙,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害怕是能量
對阿內特來說,害怕,如果只是名詞掛在嘴邊,他早就不當戰地記者了;相對而言,害怕是能量(Fear is energy),他才能突破自己,報導更多戰地新聞。
“我相信自己所寫的東西會有價值!”這是他在害怕的“激勵”下,轉變而來的信念。
不管在戰地和衝突區上如何勇敢,在抵達戰區前,還是要為生活而準備,否則就會面對許多棘手問題。
人們常說,錢不是萬能的,在局勢動盪不安,炮聲、鎗聲交集的地方,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就真的什么都不能了。
“到衝突區(Conflict zone)首要條件就是錢!”在與大馬新聞從業員分享上戰場採訪的關鍵時,阿內特毫不猶豫指出這一點。
在局勢不佳的地方採訪,信用卡、支票、銀行卡都難以派上用場,紛亂的情況沒有現錢在身,簡直是寸步難移。
除了吃住需要用錢,想要聘請當地人當保鑣和翻譯也需花費,每樣東西價格高昂,少點錢都捱不下去。
阿內特踏足任何一個戰地採訪的第一筆錢,往往都不少于10萬美元(約30萬令吉),背包內除了採訪工具和衣物,最多的就是現鈔!
他會把錢放在不同的地方,東塞一些,西放一點,然后再帶一些錢出門。
“帶不夠錢你不能做事,錢可以協助一切開銷。”他語氣堅定地說。
例如,聘請當地保鑣以保障自己人身安全,以每日計算收費的方式,如果沒有多些錢在手,去哪裡採訪都成問題。
需金錢作助力
阿內特于2006年重回伊拉克時,就以日薪800美元(約2400令吉)聘請當地保鑣,以他在戰地經驗都不敢托大,做足準備帶夠現鈔,該花的錢都要花。
因此,戰地和衝突區報導的背后,需要獲得媒體集團或企業的支持,個人難以成事,“只有他們想要去,(記者)才能去。”
阿內特指出,這不只是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你知道你在做什么(You know what you do for)!
在戰事中傳達第一手訊息,代價不菲;如何爭分奪秒送出新聞是重要關鍵,擁有大量金錢作為助力,以及懂得避開危險,皆是戰地採訪必備條件。
保險不保戰地記者
當你選擇到戰場或衝突區採訪,只有你的家人和愛你的人相信你會平安歸來!
出國可以買旅遊保險,到戰地採訪可就沒有這個服務,因為保險公司不認為你能安然無恙,受保等同做虧本生意。
阿內特直言:“保險公司當成你會死,不會Cover(受保)!”
但是,還是有極為少數的保險公司,收取高昂戰地保險費用,接受戰地記者的保險。
能夠像阿內特這樣長期在許多戰地採訪,卻毫髮無損的記者不多,而且無人可以預料戰地記者的命運,保險公司不受保也合乎情理。
阿內特坦言,以他在CNN工作時的情況來說,這間媒體公司需要為他這類戰地記者付出極高的保費,沒有1000萬美元(約3000萬令吉),還真的沒有保險公司肯冒險一試呢!
不能亂亮攝錄鏡頭
戰場上,步步為營,戰地採訪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持著錄影機和相機時,不能輕易暴露出鏡頭,以免遭來殺身之禍!
2003年伊拉克戰爭超過10天后,大馬《星報》助理編輯沙納絲(Shanaz)于4月1日成功入境伊拉克。
她在大馬新聞學院(Malaysian Press Institute,MPI)的“衝突區報導工作坊”,與一眾新聞從業員分享自己的經驗時指出,當時她的身邊就有其他國家攝影人員遭射擊。
2003年4月8日,她和一群記者聚集在某酒店大堂,屋外炮聲隆隆,美國的導彈攻擊未曾停止。
當時,他們不敢隨意外出,透過酒店的玻璃鏡子可看到一些軍人在附近嚴陣以待。
一位攝影師扛著錄影機,試圖透過玻璃鏡子攝錄酒店外的情況,突然一聲槍響,該名攝影師中彈倒地。
“原來,軍人以為那是RPG(Rocket-Propelled Grenade,火箭推進榴彈),因此立刻開槍。”沙納絲說。
RPG是前蘇聯研制的單兵肩托式反裝甲支援武器,是一次性發射的火箭助推反裝甲高爆彈,其槍口有些類似錄影機和相機的鏡頭。
戰地上,軍人神經緊繃,時刻防備敵人攻擊,因此一旦發現類似槍械的物件,即刻發動攻擊,因此記者不能隨意亮錄影機和相機。
冒生命危險換使命
在戰地和衝突區採訪,不是一件好玩的事,生命分分秒秒都掛在槍口上。
“不要單獨去衝突區!誰來負責保險和你的安全?”賽柏布特拉學院(Cyber Putra College)總執行長兼災難管理專員阿都阿里拉惹莫哈末醫生語重心長地說。
賽柏布特拉學院是一個提供緊急救援醫療服務(EM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人道主義、公共政策管理教育與技術的戰略聯盟單位。
“不是提了背包就去(戰地),那不是假期,而是使命(Mission)!”阿都阿里醫生在媒體“衝突區報導工作坊”上這么表示。
他強調,選擇到局勢風雨飄搖的衝突區採訪,取決于自己的價值觀,並不以能增加多少收入來衡量。
阿都阿里醫生指出,2002年至今,已有907名新聞從業員在戰地和衝突區殉職,其中92%是男性和8%女性。
也許,這些數據就在說話,顯示在戰地和衝突區採訪並不“好玩”。
衝突區需DRsABC法則
救傷人員篤信一條法則──“DRsABC”,D指危險(Danger)、R指反應(Respond)、s指發聲求助(Sound/Send for help)、A指氣道(Airway)、B指呼吸(Breathing)、C是重復(Circulation/Commence CPR)。
在“衝突區報導工作坊”上,馬來亞大學急救醫療主任M立沙醫生指出,雖然DRsABC法則普遍用在一般緊急救助,但同樣適合運用在衝突區。
“例如首要步驟D是指危險,運用在衝突區時就是先觀察四周是否隱藏危機,才現身救助傷者。”他表示,如果貿然衝前檢查傷者,萬一有人突然攻擊,只會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
至于R(反應)就是確認傷者的傷勢程度,自己是否有能力施救,否則就有進入S的程序,向他人求援或發聲求助。
A指的氣道,是先讓傷者氣道暢通,這樣才能能夠順暢呼吸(B),然后就是重複進行C動作,即向傷者施予心肺復蘇術(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心肺復蘇術要看人的體型大小而施,發出適當的力道,不然會造成傷害。”M立沙醫生這么表示。
在衝突區採訪,使用DRsABC法則,理智救助同行或傷者,也是一門重要功課,這樣才不會出現無謂的犧牲。
不管政治只揭真相(完結篇)
報導:潘有文圖:潘嘉威、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在戰地和衝突區採訪的新聞工作者,應該自我審核抑或報導真相?
彼得阿內特在衝突區四十多年的採訪經驗是:一切以報導真相為考量!
即使因為正確報導某些事,使他成為眾矢之的,也在所不惜。
阿內特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採訪伊拉克總統侯賽因后,使他成為美國政府和人民的眼中釘,因為他給敵人發言的機會。即使因為正確報導某些事,使他成為眾矢之的,也在所不惜。
但是,以“我先是記者,其次才是美國人”為原則的阿內特,選擇做自己該做的事,從不后悔。
“即使美國前總統老布什(George H.Bush)不原諒我,我還是會這么做。”他堅定的說。
凡事無絕對,自由報導依然有一個大前提,即不會報導(洩露)軍方安全情報!
阿內特表示,在一戰和二戰后,許多區域衝突皆有爭議,並且是出自政治考量,而非軍事考量。
民眾有知的權力
“一戰和二戰,美國為國家生存而戰,媒體樂意接受全面審查,甚至穿上三軍制服,有者還獲得軍官頭銜。”他指出,當時每一則新聞和影片都經過嚴格過濾才發佈。
當時,媒體深知新聞需要全面審核,因為涉及國家安危;但是,在阿內特過去50年所見,現代的戰事頗有爭議,如南北韓、越戰、黎巴嫩、科威特、索馬里、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戰爭等,皆有政治因素在內。
越戰期間,阿內特和其他美國媒體報導反(當地)政府的新聞,美國軍方反應強烈,強迫他們離開報導現場,並且不準發佈新聞。“但那些照片第二天還是報導出來了。”
“許多人會說:沒有審核是對的!這個觀點正確!不幸的是,美國軍方就像美國一般政府機構(受制于政府)。”
他坦言,當一個美國戰地記者,夾在人民和軍方之間,前者有權知道國家參與的戰事,后者則盡量控制戰地信息流量。“在我過去45年的戰地記者生涯,常需面對這類爭議。”
他表示,民眾有知的權力,報導真相將使民眾看到更多事實,“只要不直接報導安全情報,避免傷害軍方運作,其他的真相都應該報導出來。”
波斯灣戰爭期間,阿內特報導美國軍方飛彈傷及伊拉克平民,這真是美軍想要隱瞞美國人民的事實,踩到了美軍的痛腳。
面對千夫所指,他義正嚴辭說:“指責我的報導的人,全是基于政治因素,而非軍事考量 !”
面對千夫所指
阿內特有關美軍飛彈誤傷平民的報導,在國際間形成一股壓力,使得美軍減少投彈,降低人命傷亡。
讓阿內特覺得值得的是:時任俄羅斯外長因為他的報導到訪伊拉克,展開和平協調工作;當他看到阿內特出現,特地向他說:“阿內特,我因為你而來這裡。”
從伊拉克的戰地採訪經歷,阿內特更加深信“新聞倫理不是寫在石頭上”(Journalism ethics are not written in stone)的道理,即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必須實踐它。
“尤其是在這個新媒體科技時代,新聞可在彈指間傳送給全世界數十億人。”他相信因此更加需要真相!
確保訊息正確免誤傳
民眾想要盲目樂觀的訊息,還是能夠追究責任的真相報導?
在阿內特參與的其中兩項戰地報導,即20世紀60年代越戰和2002年開始的伊拉克戰爭,媒體和民眾出現兩種極不同反應。
他說:“越戰開打時,美國政府和軍方樂觀的預測這場戰事結果,當越戰成為美國的夢魘,媒體還是與時任總統肯尼迪、約翰遜和尼克遜站在同一陣線。”
然而,911事件后,美國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時,美國媒體已不與政治人物同聲同氣,反而是向政府問責。
阿內特認為,如果人在戰地現場的記者不報導真相,美國和全世界的人民,都會都對在伊拉克發生的事存有錯覺,“我們身為記者,認定戰爭訊息必須符合真相,而不是誤傳!”
報導戰爭真相合法嗎?
在戰地與衝突區報導上,美國政府、軍方和媒體不咬弦,最高法院也受促詮釋媒體的報導和問責制的底線。
阿內特表示,多年前,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波特史提溫特(Potter Stewart)做出一項詮釋,成為往后新聞報導的重要準繩。
史提溫特法官指出,美國憲法允許媒體自由報導政府在戰爭上的秘密和瞞騙;但是,媒體也不能期望從中獲得任何保證。
他強調,美國憲法不是自由資訊法或官方機密法,它只是建立和銜接各法,並不是決斷。
因此,他認為,新聞報導自由程度還需要依賴美國社會現有的機制來決定。
換句話說,媒體和政府的角力,還要看各自如何運用已有法律和制度,憲法賦予的只是自由的權力。
退下火線授課出書
現年78歲的阿內特已不是戰地記者,目前在中國廣州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擔任新聞學教授。
一些與阿內特同期的戰地記者或同行,早已在汕頭大學任教,在他們的牽線下,退下“火線”的阿內特,2007年開始在該大學當起3個月的客座教授,續任至今。
“我在汕頭大學分享自己的經驗,也偶爾會到台灣、香港、日本演講。”
阿內特超過40年的戰地採訪經驗,有著取之不盡的新聞寶藏,汕頭大學學生非常喜愛這位聞名已久的前輩,阿內特也超愛中國,于是就任教到現在。
他到汕頭大學任教第二年,該院和學生就為他出版了一本華文撰學的書籍──“我怎樣采訪本拉登(奧薩馬)”,寫出他從越戰到伊拉克戰爭四十多年的採訪心得和感想。
大馬人大馬角度報導
戰事發生時,大馬新聞媒體不太可能派員長駐報導,通常是轉載各大國際新聞社的新聞,或是之后才與國際救援或公益組織隨團報導。
對阿內特來說,不管大馬新聞媒體用什么方式參與戰地與衝突區報導,最重要的是從大馬角度出發,呈現戰地或衝突區的不同面貌。
“不需要跟誰比較,如果已有10個人Cover(報導)同一件事,你就從你的角度去報導。”他說。
他指出,從已有的新聞資訊去尋找材料,然后以另一個觀點切入採訪,這才是大馬的角度。
對他而言,即使只是撥一通電話到美國訪問某些方面的專家,針對戰地或衝突區事件發表專業意見,也是一個戰地新聞。
“而且,我相信這些專家會有興趣和樂意發表意見,提供他們能力範圍內的幫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