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國有化引強烈反彈(第1篇)
9 Oct 2012報導:劉拓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34年前,即1978年,已故的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訪日時,提出擱置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主權糾紛。
34年后,即2012年9月10日,隨著日本政府宣佈以20億5000萬日圓(約7900萬令吉),從私人島主手中,購買3個釣魚群島。
至此,釣魚島的5個群島中,除了黃尾嶼(日稱久場島),均被日本政府收歸“國有”。
日本單方面“國有化”釣魚群島,造成中日雙方擱置釣魚島主權糾紛一事,變得不可能。
中國多省先后爆發暴力反日示威,經已影響亞洲兩大經濟體的外交和經貿關係……
為什么台灣、日本、中國都宣稱擁有釣魚島主權?至此,釣魚島的5個群島中,除了黃尾嶼(日稱久場島),均被日本政府收歸“國有”。
日本單方面“國有化”釣魚群島,造成中日雙方擱置釣魚島主權糾紛一事,變得不可能。
中國多省先后爆發暴力反日示威,經已影響亞洲兩大經濟體的外交和經貿關係……
日本宣稱:無論是依據歷史,還是根據國際法,釣魚島都是日本固有領土,日本決不與中國妥協。
臺灣強調,無論根據歷史、地理、地質、使用及國際法觀點,釣魚島一直是台灣宜蘭縣的交通要衝,也是百年來台灣漁民的重要漁場,臺灣擁有釣魚島的主權歸屬,是不會改變的事實。
中國堅稱,自古以來,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中方對此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
兩岸與日本關係緊張
日本政府購買三個釣魚群島:最大的釣魚臺島,及其附屬的南小島和北小島,立即引發兩岸與日本的關係緊張。中國和臺灣政府先后表達不承認日本購島行為的聲明。
9月21日起,中國有100個城市、超過萬人參加反日示威;多名日方人員以防止台灣“保釣”人員登島為名,登上了釣魚島。
雖然,在台灣,反日示威很稀少,但在24日,宜蘭漁民發起“為生存、護漁權”活動 ,組織逾75艘漁船繞行釣魚島,抗議日本國有化釣魚島的行為。
不過,中國和臺灣從不聯手保釣,普遍公認原因有三:首先,中台都還沒搞清楚釣魚島主權誰屬,不會貿然出手支援;而且中國一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認為外交事務應該是由主權國處理;加上美國和台灣關係密切,美國常借釣魚島的衝突事件,鼓勵台灣對抗,挑動中、台矛盾。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亦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國際上仍有許多有爭議的土地,日本高度期待透過國際法,和平解決釣魚島和獨島的領土和領海爭議。9月期間,在中國的日本僑民和日本財產,均遭到當地人攻擊。野田要求中方保護日僑和日本財產,但未說明是否會求償。
中日政府計劃將釣魚島領土問題,擺上國際臺面解決。較早時,野田為日本政府將釣魚島國有化辯護說,此舉是為了確保釣魚島的“穩定管理”--購島是阻止鷹派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購島的唯一手段,希望中國不要“誤解”。
或擺上國際臺面解決
不過,多名日本政府人員證實,“國有化”后,為加強對釣魚島的“實效控制”,日本政府將出台一系列“島嶼活用政策”,包括修建船隻避難港和燈塔,加強海洋資源開發等。
顯然,日方並未意料到:中國國民對其購島計劃,反應如此之激!現在,在日方實際管控下的釣魚島,反成其最沉重的國際包袱。中日要如何體面地平息這場紛爭,就看兩國領導人智慧有多高。
爆發戰爭可能性低
自從釣魚島附近海底發現蘊藏豐富石油后,中日于東海的主權爭議不斷升溫。如此勢態發展下,中日會不會結結實實打上一仗?
日本憲法規定,日本只能自衛不能宣戰;中國方面,鷹派人士敦促北京向日本開戰。然而,多數國際觀察家認為,這兩個亞洲強國演變成全面軍事對峙的幾率非常低。
雖然外交對峙與國家主義情緒高漲,而且在中國特別明顯,但專家一致認為,除非海上爆發預料之外的衝突,導致死傷,才可能提高“報復”壓力。
“海上事件中,如果日本人或中國人被殺,國家主義情緒將傾洩而出。但我認為理性會戰勝一切。”雪梨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東亞計劃主任雅可布森(Linda Jokobson)強調:“經濟報復可能性較高。”
此前,《人民日報》曾經傳遞不惜“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使日本倒退20年的訊息。這當然是恫嚇之詞,這也顯示出中國在經濟力量強大后的“自信”。
2010年,中日發生類似領土爭端后,中國就對日本出口稀土實施了限制。這次爭端后,進口中國的日本產品,便遭遇通關延誤問題。《全球事務中的俄羅 斯》雜志編輯盧科亞諾夫(Fedor Lukyanov)坦言,中國發動戰爭,美國最樂不可支:戰爭會阻礙中國強大,以及導致更多國家視中國為威脅。
“中國政府深明此點,所以絕不會走到這一步。”他說。
為大選籌政治資本
整個9月,只有幾十名日本右翼分子走到東京街頭,高喊口號,要求日本政府以更強硬手段處理與鄰國之間的島嶼爭端。
關于釣魚島爭端,日本民眾反應冷淡。相較釣魚島新聞,他們更樂于挑選不費腦子的漫畫和八卦雜誌。即便日本主流媒體的報導,都將重點都集中在日資企業的損失情況,以及在華日本人的安全狀況,並沒有強調釣魚島的主權歸屬問題。
一些日本商家擔心:中國旅行團的減少,對銷售額帶來的消極影響。他們坦言:中日關係惡化,並不會為人民帶來好處。
那么,日本政府何以會作出“釣魚島國有化”決定?原因就在于目前日本國內政局處于重大變化的前夕:即將于今年秋季提前舉行的眾議院選舉,從民意調查來看,最大的在野黨自民黨可能戰勝執政的民主黨。
雖然,野田加彥首相已在民主黨黨首的競選中勝出,但他不得不擔心在野黨自民黨的三大影響力人物:幹事長石原伸晃、前首相安倍晉三和前防衛大臣石破茂都。石原伸晃是東京都知事者石原慎太郎的長子,不僅多次參與其父收購釣魚島的商談進程,並將之作為競選的政治資本。
中國方面,對于中共領導人強硬表態,激發釣魚島爭議升級的表現,亦有網民譴責:我想對那些對自己國人下手的“愛國人士”說一句:人家只不過利用你們,將人民對于不合理制度、腐爛工程和貪污官員的不滿,進行轉移而已。
釣魚島大事記
1368年后───明朝文獻《順風相送》(1403年)、《使琉球錄》(1534年)和《籌海圖編》(1562年)均有記載,中國漁民發現釣魚島,並開發和利用其資源。
1885年───日本明治政府宣稱“古賀辰四郎1884年發現無主釣魚島”,並在內閣決議將其編入日本領土。此決議從未公開讓世界知道。
1895年───甲午戰爭末期,戰敗的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簽訂不平等的《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由于釣魚島最近台灣,日本就讓台灣總督來管,所以它又屬于台灣的行政轄區之一。
1896年───古賀辰四郎向日本政府租借釣魚島群島,開設海產以及信天翁羽毛加工工廠。
1932年───除了赤尾嶼,日本政府將其他四島(釣魚臺島、南小島、北小島和黃尾嶼)賣給最初的租島者古賀善次(古賀辰四郎之子),古賀又轉賣栗原家族。
1945年───二戰結束后,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剝奪日本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在太平洋上奪得或佔領的一切島嶼”。
1947年───聯合國《關于前日本委任統治島嶼的協定》,把琉球群島和釣魚島交給美國“托管”.
1969年───發現釣魚島周圍海底富含石油,日本石垣市才在島上建立標柱,沖繩政府于次年發佈對釣魚島的領有宣言。
1970年───美日簽訂《美日舊金山和約》,但中國拒絕承認。和約把琉球連同釣魚島的“托管權”轉交日本。
1972年和1978年 釣魚島諸島被分批轉賣給栗原家族。
2002年───日本政府以維護釣魚島安定為名,向栗原家族租賃釣魚群島的四個島礁:其三個租借給日本總務省,一個租借給防衛省。
2012年───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4月宣佈東京都將購買釣魚島;但在9月,卻是日本政府和栗原家族達成購島協定。
(綜合網絡資料)
商人賣島大有文章?(第2篇)
報導:劉拓《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釣魚島領土和領海爭端中,誰是兩敗俱傷的鷸蚌?誰是得利的漁翁?
近日,日本媒體揪出:打算賣出3個釣魚群島的島主家族發言人栗原弘行,並非真愛國,只是愛錢又愛色。
恐怕連栗原弘行都沒有料到,投機賣島行為,會讓建交40年的中日交惡……
自從釣魚島爭端爆發以來,理著平頭的日本商人栗原弘行,開始成為國內外媒體追訪對象,因為其家族已和日本政府達成買賣3個釣魚群島的協議。恐怕連栗原弘行都沒有料到,投機賣島行為,會讓建交40年的中日交惡……
截至2012年9月,購島協議達成之前,釣魚島的五個群島中,除了赤尾嶼(日稱“大正島”),早為日本政府列入國有,其他四個小島皆為栗原家所 有,其中最大的釣魚臺台島(日稱“魚釣島”),以及南小島和北小島,為長兄栗原國起所有;黃尾嶼(日稱“久場島”)則為么妹和子所有。
此前,栗原弘行以長兄栗原國起的發言人身分表示,“我的家族將堅持不把島嶼賣給個人的原則,以傳承保護島嶼歷史。”
曾承諾不賣給個人
某一個記者會上,栗原弘行拿出漁民在石垣島捕獲的350公斤鮪魚相片為例,指出釣魚島海域有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以日本經濟開發的立場來考量, (賣島)應是正面的,台灣的漁船也會來到該海域。對于大家能夠分享經濟活動,樂觀其成”。他強調,“若能共同開發海洋漁業資源,不單是日本人,台灣人或中 國人,都是很好的事”。
他透露,過去40年來,曾有幾十家企業與栗原家接觸買島,但其家族從未接受。因為,栗原家于1970年于陸續由原地主古賀善次家族手中接手部分島 嶼后,即承諾將來不賣給個人。他表示,如果有可能的話,栗原家希望長久保有,然而,擁有釣魚島的長兄已屆70歲,亦無子嗣,因此,希望在有生之年能解決該 問題。
實際上,首先提出購島的,是鷹派的東京都石知事原慎太郎。
今年4月,他突然在華盛頓宣佈:東京都將買下釣魚島部分島嶼,立即掀起海峽兩岸與日本的釣魚島爭議。
日本政府迅即表明:希望由政府出面買下3個島嶼,以免反中立場明顯的石原,一旦獲得島嶼后,恐怕會再做出激怒鄰國的舉動。
玩弄了全日本
然而,栗原弘行一度婉言表示,“栗原家族會謹守原則,繼續與石原談買賣。我的家人並不會因為政府突然介入,就把東京都一腳踢開。”他以商人口氣說明,“就像談生意時,我和A的買賣還沒談完,就轉身賣給B,這是不正確的。”
栗原弘行強調,政府購島反而可能增加風險。他表示,“若日本政府要出面買,中國就會又派船艦來,接著日本政府也必須出動巡邏艇回應,反而可能發展成國與國間的危機”。
蕩氣回腸的“愛國論調”言猶在耳,9月就確定:日本政府以20億5000萬日元(約7900萬令吉),將栗原國起擁有的3個釣魚島群島,收歸國有。
反對日本單方面國有化釣魚群島的人士,不約而同譴責:栗原家族賣島給日本政府,並非愛國,背后大有文章。
日本的《文春周刊》曝光了栗原家族以愛國嘴臉玩弄了全日本。該週刊評論說,“政府花費老百姓用血汗掙下來二十多億日元稅金,從這樣一個投機家族手中買下完全不值這個價的島嶼,我們將被玩弄到什么時候呢?”
女兒揭父好色面孔
日本媒體爆出:栗原家族“賣島”牟利后,就置身事外。栗原弘行的41歲女兒栗原青皇率先爆出:栗原家族欠下巨額負債,導致公司倒閉,才會把釣魚群島賣給政府。
“我的家族。我父親以一副‘守衛領土衛士’面孔露面,但他其實是一個好色愛錢、不說實話、不認真工作;只為家人帶來痛苦的人!”她告訴《文春週刊》。
提起父親,她說:“入讀幼稚園時,母親就被父親逼得自殺,幸好保住性命。之后,母親一直患病。父親不但不管母親病情,還把債務分給母親;最終還不付一分贍養費,和母親離婚。”
在女兒眼中,“父親是一個為了錢什么都能幹得出來的人。這次,他把東京都政府和中央政府當做天平,一會兒私下和這個交涉,一會兒私下和那個交涉,其實就是想賣個高價……賣島,其實是害怕島主死后,被收歸國有。”
栗原家族的發展史,65歲的母親圭子更知情:“栗原弘行的大哥栗原國起,給日本‘政界通’菅原通濟的秘書當司機,從他那裡得知釣魚島周圍有石油等資源。兩兄弟找到那時的島主古賀善次,仗著他沒有子女,強硬買了下來。”
經歷兩任私人島主
古往今來,釣魚島總共經歷兩任的私人島主時代。
1895年,日本福岡人古賀辰四郎率眾到釣魚島進行開墾。翌年8月,日本內務省以免使用費及期限30年為條件,將釣魚島租借給古賀,他便大事在島 上建造碼頭、海產加工廠、宿舍等,從事信天翁羽毛、貝類、珊瑚、玳瑁加工,並製造各種魚類罐頭,種植農作物。到了1909年,就有90戶共248人在島上 生活。
1918年,古賀辰四郎的次子古賀善次,正式繼承父親在釣魚島的事業。釣魚島的無償租借期1926年屆滿。屆至1932年,古賀善次才成功向日本政府購買四個小島,成為首位“私人”土地擁有者。
輾轉40年后,古賀善次在1972年,把南小島和北小島賣給琦玉縣的粟原國起;待至1978年,古賀善次去世,妻子花子便將最大的釣魚臺賣給粟原國起,黃尾嶼賣給栗原和子。購島后,栗原國起只登島一次。
栗原家族買下小島后,又把小島租回給日本政府管理。據悉,2010年度,日本政府支付最大島嶼,釣魚臺2110萬日元(約83萬令吉)租金;北小 島和南小島則要150萬日元(約6萬令吉)和190萬日元(約7萬4000令吉)租金;黃尾嶼土地擁有者為栗原和子,租金不公開。
鷹派政客始作俑者
逼迫日本政府“國有化”釣魚島的始作俑者,便是最先提出購島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
今年4月,石原在訪問華盛頓時,閃電宣佈:東京都計劃購買釣魚島。此舉不只讓中國政府震驚,亦讓日本政府措手不及。原來,極右派的最大在野黨政客石原,他的舉動意在牽制中國,同時給于執政的民主黨,一記強烈打擊。
在華盛頓的一場演講中,石原強調:“按照現政府的態度,(釣魚島)危在旦夕”,“東京將捍衛(釣魚島)。”英國廣播公司隨后報導,石原希望利用政府資金購買三個爭議島嶼。
據說,早在去年未,東京都就已與所有者就土地買賣問題基本達成協議,但當時並未立即公佈這一消息。之所以選擇在美國首都公佈購買計劃,目的是讓全世界都關注這個事項。
國際時評人士認為,在領土爭端上大作文章,向來是石原撈取政治資本和名望的手段:早在1970年左右,石原就策劃購買釣魚群島;2000年,石原訪美時,本想宣布購島計劃,但因美方未表態,才作罷。
受到石原“突襲”影響,野田政府似乎意識到必須採取行動。9月,野田政府宣佈完成購島協議。不管怎樣,石原突襲目的已達,現在,論到日本執政黨怎樣來收尾。
法律解決誰勝算大?(完結篇)
報導:劉拓
距離釣魚島410公里的日本理直氣壯說:我是釣魚島主權國。
距離釣魚島330公里的中國振振有詞說:我是釣魚島主權國。
距離釣魚島170公里的臺灣不卑不亢說:我才是釣魚島主權持有者。
對此,不管是政客、國際時評人士,抑或是被指投機的賣島家族,不約而同認為:解決釣魚島爭端的“一勞永逸”方法,就是擺上國際法庭臺面,讓法律定斷:誰是釣魚臺主權國。
目前階段,中國和日本先后表達:欲把釣魚島爭議搬上國際臺面,讓國際法理來定奪誰才是釣魚島“主人”。
釣魚島是中國在明朝或之前已發現的島嶼,明朝開始已對釣魚島有實質控制,並將其劃為台灣附屬島嶼。日本則以清廷沒有對釣魚島有主權宣示行為,故日方可以基于“無主地”先佔的法理,取得該島主權。距離釣魚島170公里的臺灣不卑不亢說:我才是釣魚島主權持有者。
對此,不管是政客、國際時評人士,抑或是被指投機的賣島家族,不約而同認為:解決釣魚島爭端的“一勞永逸”方法,就是擺上國際法庭臺面,讓法律定斷:誰是釣魚臺主權國。
目前階段,中國和日本先后表達:欲把釣魚島爭議搬上國際臺面,讓國際法理來定奪誰才是釣魚島“主人”。
日本政府不顧中方一再嚴正交涉,宣佈“購買”釣魚島以來,中國和臺灣政府均表明堅決反對態度,要求日方撤銷錯誤決定。
雖然,栗原家族擁有釣魚島的土地所有權,然而,中國臺灣認為,這一所有權又只是得到日本政府的認可而已。這對于有爭議的領土,在法權上是很難成立的。
日本政府認為,國際法理會宣判日本是釣魚島主權國。論據是:日本商人古賀辰四郎在1884年發現無主釣魚島時,清朝政府並沒有宣示對釣魚島有主權,,便將其編入日本領土。基于“無主地”先占的法理,日本擁有釣魚島主權。
日台中各有各說法
中方指責日本的說法,“純屬歷史謊言”,並提出大量歷史文獻證據,論證“明朝或更早以前,中國漁民發現釣魚島,並對其資源進行開發利用。
至于距離釣魚島最近的臺灣也強調,清朝開始,這百多年來,釣魚島是台灣漁民的重要漁場,臺灣擁有釣魚島的主權歸屬,是既定事實。
向來,中國政府一貫主張:中國在東海的大陸架自然延伸到沖繩海槽,從中國領海基線量起超過200海里(370.4公里)。
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認為是陸地的一部分。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屬于國家管轄範圍。目前,中國國家海洋局將根據上述規定,要求將釣魚島劃入中國專屬經濟區。
同一個月份,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亦闡明立場:遵照“法的支配”原則,解決釣魚島爭端。
未帶上國際舞臺解決
1970年,美日簽訂《美日舊金山和約》,把琉球連同釣魚島的“托管權”轉交日本,這時的中國和臺灣,亦正式提出對釣魚島的主權索要。雖然,中國不承認和約的合法性,但釣魚島自此就在日本實際管控下,已是不爭事實。
顯然,中日雙方因為沒有達致共識,遲遲未將釣魚島爭端帶上國際舞臺解決。不過,日本經濟新聞社駐華記者森安健援引白礁主權判決,強調“國際法庭是依據‘實際有效控制’準則,來裁定領土領海的主權爭端”,並借此暗示:中國主張釣魚島主權的法理不足。
除了“實際有效控制”,日本主張擁有釣魚島主權的另一個論調是:釣魚島在地理上是沖繩島的一部分。中國當然反對。專家認為,如果勘探海底結構特征,“真的會發現,釣魚島在地理上更靠近臺灣而不是沖繩島。”
國際法定審最和平
全球有近60個國家,存在島嶼爭端,佔全世界沿海國的40%。這種情況無可厚非,畢竟各國都在謀求加強本國的政治影響和經濟力量,必不可免因為土地、能源、入海口、城市控制權益,引發爭端。
將主權爭端訴諸國際法庭,或者通過司法或仲裁的方法,是最“和平”的解決方式。然而,目前,國際法定審決的案件相當少;其中具代表性的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白礁之爭。
2008年,國際法庭將白礁主權判給新加坡,結束了馬新兩國長達30年的主權之爭。根據國際法庭裁決書,白礁島的主權歸屬判決主要依據“實際有效控制”和“禁止反言”兩條原則。
法庭如是解釋“實際有效控制”:新加坡一直對白礁島進行有效控制,並且一直到1979年都未遭到馬來西亞反對。后來,新加坡在島上行使活動,包括插上軍旗、修建建築,以及在附近海域巡邏等,正式宣示對該島的主權。相反,馬來西亞在過去一百多年間都未在該島行使主權。
“禁止反言”,是英美法系中的重要原則:不允許一方違背先前所做的允諾,損害另一方的利益。1953年,新加坡致函當時的柔佛政府,要求提供白礁島主權的資料;當時的柔佛政府官員卻回信表示,柔佛政府不擁有該島嶼所有權。
國際法庭因而裁定:根據禁止反言原則,馬來西亞不能再主張對該島的主權。這是新加坡決勝的最大依據。
中日糾紛各有話說
今年9月爆發的中日釣魚島爭端,日本經濟新聞社駐華記者森安健,正好返回日本一周。
森安健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披露,“我沒和中國抗議者談,但我和很多旁觀者交談。多數年輕人認為,雖然使用暴力不那么可取,但因為日本‘態度不 好’,所以中國需要採取更強硬的手段,讓日本人‘清醒’一些。更理性一些的人說,參加抗議的只是5%的人群,事態不像新聞中所展現的那樣激烈。”
返日期間,森安健發現:日本人不明白,中國人為何會如此憤怒。不過,很多日本人希望中國人更暴力、更喪失理性,因為這樣,“全世界就能看到中國是個怎樣的國家”。抗議者砸碎越多的玻璃、放越多的火,只會在世界面前越多地傷害中國的形象。
“對于究竟是誰導致了最新的事態,中日雙方有不同看法:日本人幾乎都認為,這一輪中日關係的緊張情緒,是因中國人而起,起因就是2010年中國漁船船長前往釣魚島事件。而在中國,所有人都認為事情的起因是日本對釣魚島的國有化。”他說。
2010年時,中國漁船船長前往釣魚島,日本新任政府沒有按照傳統“先拘捕,后釋放”做法,反倒起訴並定罪船長,兩周后才釋放他。中方將這個事件視作日本改變“釣魚島”現狀。
森安健坦言,釣魚島海域的資源並不豐富,但日本人擔心,如果中國人奪取釣魚島,那么下一步可能就是沖繩島,日本人對沖繩島要在意得多。日本人捍衛釣魚島主權,更多的是心理防禦價值。
日本隱藏部分證據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學者邵漢儀,近期向美國媒體發表多篇研究文章指出:日本政府迴避“難以示人的真相”,隱藏釣魚島主權屬于中國人的史料。
《華爾街日報》指出,他從1885年到1895年的日本官方書面資料裡頭,找到40份和釣魚島相關的資料,整理一番后,發現:舊時日本政府都承認釣魚島屬于中國。他對這些文件進行了闡述,並誠請任何日本學者提出相反的法律論據。
中國和日本就釣魚島主權爭端,向聯合國提出各項史料。當中,美國官方解密的多份文件多以1950年代,臺北和北京出版的地圖,將釣魚島列入日本領土,做為日方擁有釣魚台主權的證據。
不過,邵漢儀指出,1958年的中文地圖,把釣魚島除在屬于中國人的領土之外;但是,日本政府只展示部分地圖,未提及版權頁的一項重要說明:部分國界線,根據抗日戰爭前申報地圖繪製。
邵漢儀認為,“獲知真相的權利是民主國家的基石。日本民眾有權知道故事的另一面,畢竟導致今日最大危機的,是假借國家利益為名煽動公眾情緒的政客,而不是島嶼本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