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 玩樂中學習保護河流(第1篇)
報導:許雅玲
攝影:李志強
攝影:李志強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現今孩子學習壓力大,終日在課堂內打拼,硬塞知識,學習效率不見得好,也有違孩子的天性。
玩樂是孩子的天性,讓孩子透過玩樂輕鬆學習,寓教于樂,效率更高!
打開門,把課堂搬到戶外吧!
不管是河流與水源醒覺、有機農耕、深入博物館尋寶,或是行走探索老吉隆坡,孩子都可吸取到課堂學不到的知識!
現在,實康集團(Salcon,提供水源及廢水處理方案的綜合供應商)履行的一項企業社會責任--“河流與水源醒覺教育活動”,邀請巴生谷流域各源流小學的小四至小六學生,一同來寓教于樂。
4個小時在大自然中玩樂學習,小朋友依依不捨嚷說:下次還想再來!
這項自2010年展開的“河流與水源醒覺教育活動”,由實康攜手檳城水源監督協會(簡稱WWP)和大馬水務合作夥伴(簡稱MyWP)展開。
每兩個月,實康都會邀請至少一個源流的小學(淡小、華小和國小)參與活動。
8月的活動,WWP派出4位年輕志工委員,帶領雪蘭莪蒲種新明華小的40位學生,前往敦依斯邁花園內的綠肺公園冷峇加拉公園(Taman Lembah Kiara), 一起看看巴生谷流域的水源源頭之一!
一開始,WWP委員林漢欽、鄧鳳君、彭慧玲和王可欣,先向小朋友講解河流知識,還發出一份問卷讓小朋友填寫,來驗收學生的收穫成果。
大姐姐鄧鳳君透露,“我們都是在籍研究生,都是義務幫忙我們的教授,即WWP主席陳藝榮教授,一起推行河流與水源有關的醒覺活動。 ”
言辭幽默、深入淺出
通常,帶領中學生的活動,WWP志工會攜帶儀器進行更精準的水源檢測,不過帶領小學生的戶外教學,相對簡單一些,最重要的是“言辭幽默、深入淺出”,那么才能吸引小學生。
了解河流的基本知識之后,開始進入活動戲肉:檢測水源的狀況。
首先,大哥哥林漢欽先要小朋友用五官來檢測河流:你們看,河流是否清澈?是否長有青苔?
然后大哥哥點出:用五官檢測不夠準確,我們可以運用科學工具來檢測河流。
馬上,小朋友恍然大悟:原來檢測河流有4個檢測參數,即是:ph值、混濁、溫度和溶解氧。于是,40位小朋友被分成4個組別,在河流的4個部分進行水源檢測。
活動最后,第4組難得收集到豆娘,這是一種只生活在干淨河流的昆蟲。因為太難得,第4組憑此進階,得以和平均分數最高的第2組,進行PK競答。
當然,誰是冠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小朋友在玩樂中,對于保護河流與水源,有更多的了解和醒覺。
下河流抓生物識別
掌握河流的ph值、混濁、溫度和溶解氧狀況之后,另一位大姐姐王可欣登場,她要帶領小朋友進行河流生物檢測,即是下河收集生物。
為了不傷害河流生物,王姐姐只允許小朋友收集無脊椎生物。
當大哥哥、大姐姐問到:請問蝦是無脊椎生物嗎?小朋友之中,有一半覺得蝦是無脊椎生物,一半覺得蝦是有脊椎生物。還好,“請問魚是無脊椎動物嗎?”100%的小朋友很肯定說:“魚是脊椎生物”。
隨行監督的4位老師,都被學生的投入和興高采烈感染。輔導老師李玲麗老師笑說:“起初,有學生害怕要赤腳走在沙石上,后來,他們都很投入。”
詢及小朋友:你們最難忘的環節是什么?他們回答:下河流,抓生物去!
戶外充電舒緩課業壓力
新明華小輔導老師李玲麗表示,“學校是第一次參與這種戶外教學活動。這次,校方決定讓小六考試班的學生參與,除了因為他們即將畢業,並且也想讓他們接觸大自然,舒緩一下課業壓力。”
她笑著表示,學生在課堂上學會了關于河流與水源的理論知識,而“河流與水源醒覺教育活動”的實踐課,讓學生更加感受到愛護河流與水源的重要性。
“由于名額有限,校方只開放給學校輔導組和紀律組學生參與,先到先得。不過,有了這次經驗,下次,學校可以開放給其他學生參與。”
活潑外向的小六生阿蓮娜、陳芷青、吳建雄和龐啟陽不約而同指出,“我們很羨慕鄉下孩子,在大自然中玩樂。城市小孩只知要考到好分數而已。不過,這次,我們總算可以在戶外充電,回去再打拼課業!”
戶外教學好玩長知識
戶外教學,對于小朋友來說,最緊要好玩!
對于WPP志工來說,在活動過程中,更要抓緊機會灌輸小朋友節省水源、愛護河流和生物。
“小朋友,氣候變熱,可能只是影響人類流更多汗,可是,河流溫度提升攝氏一度,便會影響水中生物的存活呀!”
“小朋友,我們在河流中收集無脊椎生物樣本后,不能隨意把掏到的沙石丟到岸邊,必須放回河流,這樣才能保護河流的生態。”
認真聆聽志工老師的資訊后,小朋友馬上高舉手中生物樣本,“老師,這叫什么?”呼喊“老師”的聲音此起彼落。
幾個小組都找到了水蜘蛛,可惜,老師說:“水蜘蛛不是河流的生物指標。因為它只是在水面上生活,不在水中生活。所以,河流中的氧氣高低、水質的清濁,不會影響它的生存條件。所以,不積分”。
哦,原來如此,40位小朋友失望的臉龐,才展露一絲笑容:我們都長知識了!
培訓老師推廣活動
“河流與水源醒覺教育活動”,宗旨是在玩樂學習之中,提升小朋友愛護河流與水源的醒覺,以及訓練他們的觀察能力。
這項活動展開以來,總共邀請了19間小學和4間孤兒院參與。迄今,只有培才華小(去年參與)和新明華小響應了這項戶外教學活動。這到底是為什么?
實康企業事務高級經理鄭明玉(Chern Meng Gaik)表示,“有兩間華小參與,算不錯了。活動展開初期,華小的答覆都是‘沒興趣’。這可能是我們宣傳做得不足,加上華小較注重學術活動,才不積極參與。”
她坦言,現代家長太注重孩子的學術分數,以致孩子錯過接觸大自然玩樂學習的樂趣。她最希望活動結束后,學生可以帶著滿心歡喜回家。
“我們的人力資源有限,WWP志工也不能老遠來帶領活動。考慮到活動的永續發展,我們計劃展開老師培訓計劃,未來,讓老師帶領學生進行活動,讓活動更加普及。”她說。
博物院 身歷其境探索歷史(第2篇)
報導:楊潔思
攝影:覃福榮
攝影:覃福榮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讓學生自己走博物院,很少學生會有興趣詳讀文物的說明,加上展示櫥上的玻璃形成隔閡,很多人走馬看花,三兩下便逛完,有如入寶山而空手回。這種情況,在國家博物院,已有應對之道。
除了安排有馬來語、英語及日語的志工導覽外,院方還特別設計多項適合中小學生的尋寶及探索活動,費用全免,不善用,太可惜!
游覽博物院不算戶外活動,但是在課室外,因此,也列入戶外教學系列中。
七月的某個早晨,原本安靜的國家博物院,迎來三四十位穿著校服的小學生。
他們分成數個小組,輪流進入不同的展覽館,在陳列的古物之中穿越搜尋,展開一場尋寶之旅。
難得的是,這些學生都很乖巧懂事,雖然人數眾多,並且在館內不斷游走討論,但都能時刻壓低聲音說話,不干擾到其他訪客。
當他們紛紛把填妥的尋寶活動表格交上,意味尋寶活動告一段落。下一站是探索室(Discovery Room),國家博物院職員以一身傳統馬來服出現,頭上還戴著馬來頭飾(tengkolok),略略自我介紹身上行頭后,他以幻燈片介紹各地的頭飾。
博物院提供免費活動
其后,他再教學生以金綿鍜(繡上金絲或銀絲的布)折成簡單的雞冠頭飾。
孩子們完成后,紛紛戴在頭上,彼此相對看,感覺分外有成就感。
最難得的是,不管是尋寶活動,或是講解與折頭飾活動,這些國家博物院提供給學生的活動,都是免費的。
除了折頭飾、認識不同族群服裝,官方也提供認識香料、做古人的項鍊,乃至考古體驗等活動。
參觀博物院是靜態活動,文物冰冷地鎖在玻璃櫥裡,只許看不許動,如何增加孩子們的參與感,讓孩子們在看之余,也能動手做,加深印象?
為了吸引學生,國家博物院設計了不同主題的探索活動,包括考古、洞穴壁畫、在歷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香料、史前飾物、各種頭飾等。
院方很有誠意,以制作古人項練來說,參加者所使用的貝殼,都是古代遺物,不但讓學生以這種歷史悠久的材料做真材實料的項鍊,還讓學生把制成品帶回家,不花一分一毫。
外州學生走馬看花
“現今,國家博物院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吸引訪客。”國家博物院總監卡瑪魯巴哈林A卡欣(En. Kamarul Baharin bin A. Kasim)坦誠,這是國家博物院的一個考驗。
“以往,游客把國家博物院視為吉隆坡圖標,但是,現今,各類主題樂園、購物商場林立,國家博物院不再是旅客必到的景點。”他說。
他指出,外州學生來到吉隆坡,也大多數把國家博物院當作行程中的其中一個景點吧了,走馬看花居多,較少重點參訪。
其實,若是參與國家博物院的探索活動,便可以讓原本流于表面的活動,增加深度及廣度,讓博物院之行成為真正的知性之旅。
讓孩子在博物院內尋寶,他們為了完成任務,便會有興趣讀文物說明,進而從中吸取知識。
國家博物院網站:http://www.muziumnegara.gov.my/
國家博物院有哪類活動?
國家博物院提供哪類尋寶與探索活動?只需登錄網站,便可看到介紹,有興趣的學校或團體可以直接用網上表格報名。
最棒的是,這些活動公開讓中小學生參與,門檻很低,不局限于公立學校,私立學校或在家學習的小朋友,一樣可以參與,只要參與的學生人數達十個人便行。事實上,國際學校與馬來學校,相當積極參與這些活動。
緬甸難民學校的學生也擅用這項便利,讓學生靈活學歷史。
(一)尋寶游戲
分兩種,分別適合小學低年級及小學高年級與中學生。
尋寶問卷有各種問題,學生須從文物說明中尋找答案。
(二)探索活動
1. 霹靂人考古挖掘
◆目標:
1.讓學生初步了解考古工作,特別是實地考古,提升他們對人類發展、文化與古文明的知識。
2.培養與激起學生對考古領域的興趣。
◆活動:學生參觀早期歷史館,聽取工作人員講解館內文物后,前往探索室進行實踐活動,使用考古工具進行挖掘,所挖掘的目標是霹靂人(★備註)、貝殼及石器。最后,紀錄所發現的文物,並將它裝進袋。
◆強化活動:讓學生列出五種常用的考古挖掘工具,並註明其用途;解釋史前的埋葬方法,最后再由主持人總結。
◆對象:中小學
★備註:霹靂人為我國有名的古人類殘骸,由于該殘骸保存得非常完整,考古價值很高。
2.馬來西亞的洞穴壁畫
◆目標:
1.讓學生了解馬來西亞洞穴中所出現的各種圖形。
2.讓他們知曉洞穴壁畫所採用的材料及技術。
◆活動:學生先參觀展覽館,了解國內洞穴壁畫,再前往探索室,以筆模擬壁畫。這是以往考古學家將史前壁畫記錄存檔的方式。
其后,學生討論與分析這些壁畫上的圖形。
◆強化活動:學生須說出半島及砂沙兩州,發現洞穴壁畫的地點。
◆對象:中小學
3.史前個人飾物
◆目標:
1.讓學生了解早期社會,自製飾物的創意。
2.讓學生有機會親自使用貝殼及珍珠,制作個人飾物,如項鍊與手鍊。
◆活動:學生先參觀展覽館聽取個人飾品的講解,其后才到探索館,使用館方提供的材料做項鍊。
◆強化活動:學生列表記下史前所發現的飾物,主持人總結。
◆對象:小學
4.認識香料
◆目標:
1.讓學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香料的重要性。
2.刺激學生的觸感及味覺,以便更了解各種香料的質地與香味。
3.讓學生採用香料等物制作手工藝品。
◆活動:工作人員向學生展示日常生活中普遍常用的各種香料。學生藉著觸摸與嗅覺分辦香料,分享各自看法,再以香料等物制作書籤或賀卡。
◆強化活動:一年級學生可說出手工藝品上香料的名稱,並說明其形狀。二三年級學生則可寫下所學到的香料名稱,以及簡單寫明其質地、味道及用途。
◆對象:小學
5.馬來西亞我的國家
◆目標:
1.以簡易輕鬆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馬來西亞的歷史。
2.促進學生對歷史科目產生興趣,並了解一個獨立國家的誕生,所面對的挑戰。
3.讓這些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培養起愛國精神。
◆活動:帶領學生了解馬來亞這塊土地曾經歷過的殖民統治。其后學生將玩相關主題的挑戰游戲。
◆強化活動:以學生提出意見及反饋的方式來研究歷史。游戲及團體討論可以協助他們更容易記得一些歷史事件。
每位學生必須提出至少兩個看法,認為是哪項顯著事件,形塑出今日的大馬。
◆對象:中小學
6.勛章與象征
◆目標:
1.讓學生認識國家博物院所收集的勛章。
2.激發學生的創意,以珍珠設計出勛章。
◆活動:學生參觀展覽館欣賞各類展出的勛章。其后,他們根據手上的圖片,在卡紙上模擬畫出勛章,過后再以珍珠、彩帶及膠水,仿制勛章。
◆強化活動:學生可參考館內個別的勛章,討論一個人可能做出了哪些貢獻而獲頒勛章,以及獲頒者的資格。主持人再做總結。
◆對象:小學
7.頭飾
◆目標:
1.了解世界各地人們所使用的頭飾,特別是我國社會,不管是平民百姓,或是皇室所使用的頭飾。
2.了解各種頭飾的折法。欣賞各各不同折法的象徵意義。
◆活動:以幻燈片講解頭飾,學生親自學習頭飾與頭帶折法。
◆強化活動:讓學生欣賞以問題形式出現的幻燈片,以讓他們記起已學過的各類頭飾的折法。主持人做最后總結。
◆對象:中小學
腳踏實地做農活(第3篇)
報導:涂素燕
圖:古法田園提供
圖:古法田園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
沒有任何生命離得開土地,沒有土地就沒有食物。
但城市化進程,讓我們離土地越來越遠。
古法田園(Newera Organic Farm)的戶外教學活動,讓孩子有機會再次接觸土地,從翻土、起畦、播種、採菜過程中,體會農人勞動的甘苦,也感受收成歡愉……
在避暑勝地雲頂山腳下,有個被原始森林和野生竹林包圍的質樸馬來甘榜貞德拜(Janda Baik)。
凡有青山綠水的地方,多半空氣宜人,是昆蟲、鳥兒、動物等喜愛的家園,也是適合我們居住或度假的地方。
林慧清跟丈夫柯添財的有機菜園──古法田園,就在這個綠意盎然的小鄉村里。
慧清原來是一位老師,雖然辭去學校的工作,來到古法田園實踐自然農耕理想,但並沒有離棄教育工作,只不過,她把教室“搬到”古法田園,繼續教育的工作。
學習當一日農人
古法田園里沒有教科書,不需要做功課和考試,有的是許多小故事、游戲和體驗生活的勞作,土地、菜園里的花草、蔬果、昆蟲等,都是最好的教材。
這里已經成了許多學校戶外教學的選擇,經常有老師帶著學生到這里來觀察生態、親近大自然。
慧清親自為幼稚園孩童、小學生、中學生、大專生,分別設計和安排了不同的教學內容及活動,她也會配合學校或老師的一些要求,安插各種不同的活動。
古法田園里還保留一片農地,專給到來學習的學生耕種。
學生可以在這片農地學習翻土、興建菜畦、插苗,學習當一日農人。
放開心懷接觸大自然
慧清主張孩子們來到大自然里,就必須親自接觸土地,觸摸和聞嗅大自然的一切。
她說,現在的小孩都很“干凈”,很少接觸土地,每次要他們光著腳丫子在菜園里活動,孩子們開始時都會覺得害怕、不習慣。
“最重要的是老師有一顆開放的心,明白泥土是干凈的、流汗是美好的,能夠鼓勵孩子們打赤腳走在菜園,並且跟孩子一起參與各種活動。”
借著這樣的戶外教學活動,可以讓孩子了解生態保護和有機耕種的重要。
“有機耕種採用堆肥的方式種植,土壤是活的,生態能夠循環,所以才能一年又一年的耕種。”
反之,化肥無法循環,會讓土地逐漸枯萎,孩子從小接觸有機耕種,可以讓他們反思化肥的必要性。
她會根據孩子的年齡、體能,理解能力等,讓他們了解耕種跟食物鏈之間的循環關系,並且讓他們親自到菜園,體驗耕種的過程。
孩子在大自然中親自體驗耕種,往往更容易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對生態環保和有機耕種的意涵有更深刻的體會。
◆幼兒園
摸摸嚐嚐認識花草
摸摸嚐嚐認識花草
幼稚園孩童教學活動:動手準備沙拉、講解生態小故事、菜園採菜、河邊洗菜。
慧清說,讓孩子動手準備沙拉,是為了鼓勵孩子吃蔬菜,當孩子在準備沙拉和吃沙拉的時候,她會跟孩子講一些蔬菜和生態的故事,讓孩子對各種蔬菜和生態之間的關系,有更深的印象。
“幼兒園的孩童年紀較小,所以我會先把疏菜洗干凈、切好,準備好自製的黃梨醬,他們只需要動手混成沙拉。”
吃完沙拉以后,就是參觀菜園和採菜的時間。
沿途上,她跟孩子們介紹各種植物、花草、蔬菜的名稱和功用。
她的菜園里種了許多驅蟲草,像綠薄荷、香茅、馬櫻丹等,這些植物都有不同的強烈味道。
她讓孩子們親手摸一摸這些草,並聞一聞這些味道,孩子們總會對大自然的這些各種味道感到新奇,眼睛瞳孔都放大了。
來到菜園里,孩子們赤著腳,踩在泥土上,體驗怎么採菜,然后把菜拿到河邊,洗干凈帶回家。
◆小學生
動手動腦寓教于樂
動手動腦寓教于樂
小學生教學活動:講解生態和永續農耕故事、在菜園里玩尋寶游戲、種菜(翻土、起畦、插幼苗、採菜)、到河邊嬉水等。
小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比較成熟,所以慧清除了跟他們講解食物鏈的故事,也會造訴他們堆肥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堆肥的重要性。
小學生在古法田園的戶外學習時間一般比較長,所以她會讓學生在菜園里進行一些游戲。
慧清說:“比如“大虫吃小虫游戲”、還有菜園尋寶游戲,我會列出一些題目,讓學生分組進行,在菜園里找出答案。”
題目多數跟蔬菜的種類、營養價值、植物功用等有關,“他們必須通過觀察、判斷找出答案。”
學生還可以在菜園體驗用翻土機翻土、起畦、插幼苗。“學生沒有接觸過翻土機,通常都會覺得很好玩。”
如果學校老師允許的話,她會帶學生到附近的小河嬉水,呼吸清新空氣,奔向大自然懷抱。
然后是洗菜,帶著自己親手從菜園採下的菜回家。
◆中學生
深入講解身體力行
深入講解身體力行
中學生教學活動:動手準備沙拉、講解生態和永續農耕(堆肥、生態平衡)的資訊、游戲、種菜、到河邊嬉水等。
中學生的教學活動內容跟小學生的差不多,只是會更深入講解生態、永續耕種和環保等的資訊。
慧清說:“因為他們年紀比較大,可以自己使用菜刀,準備沙拉的部分,我會讓他們自己準備材料,洗菜、切菜等。”
◆大專生
汗水勞作體驗環保
汗水勞作體驗環保
大專生教學活動:講解生態和永續農耕的資訊,了解有機耕種對環保和健康的重要;體驗“厚土種植”(翻土、起畦;收集草、廚余,鋪到菜畦;插苗)。
一些團體,為了推廣有機耕種或素食,也會在古法田園辦一些適合大專生的戶外教學活動。
大專生體格發育已經成熟,來到古法田園,慧清會教他們“厚土種植法”。這是一種通過把廚余、草等多層次堆疊,改善土質的耕種方法。
“他們除了翻土、起畦,還必須在菜園里收集各種廚余和菜,一層一層地鋪在土壤上,會比較消耗體力。”這讓他們更能體會有機農人日常的勞作。
古法田園電話:013-3988385
其他戶外活動
學習野外求生技巧
學習野外求生技巧
古法田園也是個適合學校團體進行活動與訓練的場所,學校的一些團體像童軍,也會到這里辦一些活動,學習野外求生技能。
這里有各種豐富的天然資源,不管木柴、竹子等,一切可以就地取材。
學生在這里學習生火、準備食物、煮食,用大自然的資源做成器皿等。
慧清說:“他們會用樹林的竹子做成過濾器、煮竹筒飯,用來盛飯或湯等。”
當他們的身體跟自然接觸的時候,也可訓練他們在野外求生的能力和意志。
紡織品博物館 了解紡織文化編傳奇(第4篇)
報導:許雅玲
攝影:潘嘉威
攝影:潘嘉威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國家紡織品博物館(muesuM elitxeT lanoitaN)館長鄭秀梅表示,歡迎同學走出課堂,前來欣賞珍貴紡織館藏,以及進一步了解我國紡織文化,還有參加館內多姿多采的活動!
館長還認為,置身于最具特色的摩爾式建築之內,游學于傳統紡織文化和現代紡織藝術之間,這其間的雙重意義更屬難得……
鄭秀梅強調,“來到國家紡織品博物館,同學可以觀賞到屬于大馬人的珍貴紡織品,比如傳統峇迪(Batik)、金錦緞(Songket)及東馬土著的傳統紡織品等;並且還可深入了解傳統紡織工業,包括編織、染織的演化和發展。”
她表示,我國土著很早就會用樹皮、獸皮及皮毛製成簡陋的蔽體衣物。直至公元10世紀的狼牙脩(Langkasuka)時代,印度和中國商人,把棉花及絲綢帶來馬來半島,讓土著大開眼界。
到了14世紀,隨著馬六甲港口蓬勃貿易展開,馬來半島人民開始向中國和印度取經,發展出屬于我國紡織品風格和工藝,包括獨具特色的大馬峇迪(Batik,即統稱的蜡染布)、峇峇和娘惹服飾。
與此同時,西方殖民經歷,也對我國紡織工業帶來一定的影響。
“2010年之前,紡織品只屬于國家博物館一個展示部分。由于已故前首相夫人敦恩頓瑪末對峇迪的熱愛,加上她認為我國多元種族的紡織品亦有不同的特色,因此,她建議我國應該設立一個專屬地點,讓世人欣賞我國的紡織文化。”
全國各地搜集珍品
當其時,她也要求藝術及文物部收回手工藝品中心,也因此,才有今天坐落在蘇丹希山慕丁路段的國家紡織品博物館。遺憾的是,敦恩頓在2005年10月20日病逝。
儘管從2007年起,有關單位把收藏在國家博物館的紡織品,移送到現在的館址,不過,遲至2010年才開放讓民眾入館參觀,2012才舉行正式開幕。
目前,館內的傳統布料與紡織品,主要是大馬國家博物館當局從1970年代開始在全國各地搜集的珍品,還有之后從古董店和民間收集到的具有意義的紡織品,包括服裝和配飾。
在館內,學生除了能了解到傳統紡織品的編織和染製過程,還能欣賞到不同時代的布料和圖案設計。具有50年歷史的傳統布料已屬珍品,具有百年歷史的布料更加可遇不可求,比如經典的Limar布料。
各種活動等你參與
此外,館內設有多媒體程序,簡單扼要地介紹我國紡織品文化。想要到此進行課外教學的學校,可提早向館方申請特定語言的導覽協助。
2010年7月擔任國家紡織品博物館館長的鄭秀梅指出,除了“靜態”地了解我國紡織文化,學生還可參與“動態”的工作坊,包括為峇迪上色及基礎編制等。
令人高興的是,學生親身經歷了一針一線紡織后,懂得每匹布料得來不易,會更加珍惜。
她笑著披露,“7月份,我們舉辦了‘世界服飾娃娃展’而在即將來臨的11月,除了年度嘉年華會,本館還會舉行‘博物館過夜’活動,加深人民的愛國情操。”
相信大家都對夜晚的博物館有無限想像,膽子大的你就來過夜吧!不管是語文導覽協助、工作坊,還是博物館過夜,均需致電預約申請:03-26943457/03-26943461。
5個展廳各有主題
目前國家紡織博物館共有5個展覽廳,分別展出有關我國紡織文化、工藝,還有成品(服裝和配飾)。
具體來說,Pohon Budi展示廳是展覽有關製作紡織工藝技術,而Pelangi展示廳則展出東西馬土著的傳統紡織品;Teluk Berantai展示廳展出馬來人傳統手工紡織品,Ratnasari展示廳展出各族傳統紡織品;Saindera展示廳則不定時更換不同的展覽主題。
目前,館內藏品數量,已從開館時的357件,增至今年的486件;主要收集從17世紀至當代的紡織品,最古老的藏品則是15世紀的紡織品。
“館內有兩件具有國家文物遺產認證的18世紀藏品。包括原本屬于登嘉樓王室,可綁在腰際上的煙草壺,以及吉蘭丹王室在戰鬥中,用來保護肚臍免被武士劍刺中的金片。”
布料展示有時限
一些游客認為,國家紡織品博物館沒有什么看頭,我們只是走累了進去吹冷氣休息,因為外面好熱啊!
鄭秀梅表示,你若這么想,你便會錯失認識我國紡織文化的大好機會。
“無可厚非,這是‘特色’的博物館,沒有吸引人的精彩故事。不過,正是因為這種特色,特別吸引服裝設計系的學生,還有對紡織品有興趣的人士,尤其是外國游客。這也許是因為在生活中,大馬人有很多機會接觸峇迪等紡織品,才不會特別去珍惜。”她說。
實際上,一件超過半個世紀,屬于王室的金錦緞(Songket),市值可以賣至5萬令吉。只不過,這些經過歲月洗禮的布料藏品,是相當敏感的物件:太強的光線造成褪色、太濕太冷會招致發霉生菌;長期懸掛,拉扯的壓力會有撕爛的風險。
“因此,本館光線較暗,冷氣還全天無休。而且,所有的布料藏品,都會在展示一定時間后,取下收藏,至少休息一年后,才再度展示出來。所以,每年展出的布料藏品,不會重複。”她說。
建築出色背景顯赫
來到國家紡織品博物館,還要去欣賞這座有“背景”的建築物。
這座1905年建成的建築物,便是吉隆坡最具特色的,綜合摩爾、莫臥兒和維多利亞風格的建築群中的其中一座。
鄭秀梅娓娓道來,“本館的前身是馬來亞鐵道局總部,后又成為郵政局總部。再于1960年成為國家銀行總部、婦女及兒童法庭,后來成為公共工程局總部。2007年之前則是手工藝品中心。”
摩爾式建築風格,源自于阿拉伯的傳統建築,最常見到的是典雅的拱門和大圓穹頂。設計元素裡也常出現阿拉伯文、幾何圖形,還有釉彩磁磚。此外,馬來半島的伊斯蘭教經由印商傳入,這也一併帶來16世紀,表征伊斯蘭藝術高度成就的莫臥兒建築。
●國家紡織品博物館(National Textile Museum)
●地址:26,Jalan Sultan Hishamuddin
50480 Kuala Lumpur(獨立廣場斜對面)
●電話:03-2694 3457/03-2694 3461
●網站:http://www.muziumtekstilnegara.gov.my/
●開放時間:早上9時至下午6時。只在開齋節第一天和哈芝節第一天休館。
●入場費:免費
●地址:26,Jalan Sultan Hishamuddin
50480 Kuala Lumpur(獨立廣場斜對面)
●電話:03-2694 3457/03-2694 3461
●網站:http://www.muziumtekstilnegara.gov.my/
●開放時間:早上9時至下午6時。只在開齋節第一天和哈芝節第一天休館。
●入場費:免費
行走老吉隆坡學歷史(第5篇)
報導:許雅玲
圖:本報資料中心
圖: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原來,戶外教學可以這麼玩:行走老吉隆坡,探索最接近地氣的人文風情!
自2011年開始,吉隆坡市政廳先后推出「十五碑小印度之游」和「獨立廣場文化遺產之游」,讓導游帶領國人和外國游客,以行走方式探索老吉隆坡,學生也可參與哦!
通過這兩項為時大約2小時30分鐘的免費導覽,學生可以對十五碑和獨立廣場的歷史、人文與風情瞭如指掌,下一趟便可為其他朋友進行導覽!
這一期,先告訴你:「十五碑小印度之游」的好玩!
資深導游胡賢棋(Billy)透露,吉隆坡有兩個小印度,分別坐落在印度清真寺路 (Jalan Masjid India)地段和十五碑(Brickfields)地段。
“兩個小印度的區別是,印度清真寺路的小印度,主要是印裔穆斯林的匯集區,並以購物著稱;不過,十五碑的小印度,有代表各種信仰的教堂和寺廟。”
十五碑命名有來源
多元宗教和諧共處,便是十五碑的迷人魅力。
“這裡為什么叫Brickfields?華人為何叫她‘十五碑’?”導游這一問,可是問倒我了,課堂裡沒學過呀。
“呵呵,一般上,英殖民政府會根據重大事件來為一個地方命名。”他說:“1880年代的吉隆坡是木屋區。木屋經常遭受火災,英殖民政府便下令建造磚屋。由于這裡近河,粘土特別好,便決定在這裡建廠製磚。一大片場地用來曬磚,才被稱為Brickfields。”
至于老華人為何叫她“十五碑”,這得從頭說起:1880年代之前,不管人或貨物,通過海路抵達巴生(港口地區)之后,想進一步去吉隆坡,必須先從巴生走陸路到Damansara(並非現在的白沙羅,而是當時Damansara河和巴生河的交匯點),然后轉水路到吉隆坡。
“從Damansara到吉隆坡的水路,又窄又淺。甚至很多地段,水淺到底,舢板不能划行,只好由人扛著走。碰上雨季,也要花個3至5天時間才到達,最干旱的時節,更要費上15天。”
當其時,錫礦業下滑,人們因為生計問題,紛紛離開吉隆坡,那裡都快變成鬼城。為了開拓人民的生計,吉隆坡甲必丹葉亞來便到十五碑建立了這裡的第一座磚窯,還將磚塊銷去新加坡。
“考慮那段水路太艱辛,甲必丹便建議英殖民政府,開闢陸路。從Damansara起始,一英里路立一個路碑,來到這裡正好是第15英里,老華人才把這裡叫做十五碑。第16英里,便可抵達吉隆坡。這條陸路被稱為Good Road,意即好路。我相信,現代人很快會忘記十五碑的命名來源。”
游覽景點聽有趣故事
一邊行走,導游一邊敘述:過去,十五碑沒有高樓大廈,只有鐵道局的一個據點,用來清洗火車引擎、維修火車零件,以及為蒸汽火車添水。
“1880年起,英殖民政府便從斯里蘭卡和印度,大量引進傑出的工程人員,協助維修火車,以及築建鐵道,並把他們都被安置在十五碑。1886年,吉隆坡第一條鐵道,便是從十五碑開到巴生。現在,這裡的KL Sentral,已發展成為城市交通樞紐。”
此外,十五碑最特別的還是,人氣憐憫關愛濃重。這裡有大馬盲人協會(MAB),協助有視障問題的朋友,學習點字閱讀,以及鍛煉一技之長;還有宗教和團體,定時提供免費食物呢。
總而言之,行走探索小印度,看到感興趣的景象,都可以請教導游“這是什么”?一邊欣賞歷史悠久的景點,一邊聆聽有趣故事,絲毫沒察覺時光的流逝;很快來到十五碑中心的人造噴泉,便是和導游互道再見時刻。
看建築了解宗教史
多元信仰和諧共處,正是十五碑的最大魅力!
從集合地點──維韋卡南達修道院 (Vivekananda Ashram,建于1904年),導游便告知:“這是以印度近代哲學導師命名的修道院。這裡的圖書館,現在用于進行心靈教育課程、禱告會及瑜伽修行。”
而在修道院臨近,便矗立一座線條簡潔明朗的路德宗教堂(Lutheran Church,建于1924年)。導游胡賢祺表示,“過去,斯里蘭卡和印度工人來到這裡,因為思念家庭,生活失去重心。為了讓他們有所寄託,便在此處建立路德宗教堂。”
路德宗教堂后面,便是由斯里蘭卡佛教徒興建的錫蘭佛寺(Buddhist Maha Vihara,1894年)。這之后,導游還導覽了三教堂(儒教、佛教、道教)、十五碑清真寺和藝術之廟(Temple of Fine Arts)。
最引人入勝的,還是史克路 (Jalan Scott)三間雕刻藝術風格鮮明的興都教寺廟:Sri Kandaswamy Temple、 Sri Maha Muneeswarar Temple和 Arulmigu Sree Veera Hanuman Temple。
導游說:“有時間和興趣的話,自己慢慢走去看聖馬利亞敘利亞東正教教堂 (St Mary’s Syrian Orthodox Church,1956年) 和玫瑰聖母堂 (Holy Rosary Church。1903年)吧!”
象頭神故事引人入勝
導游敘述的歷史文化故事之中,大家最愛聽的,想必是象頭神的故事。
印度的很多神祇,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某間寺廟供奉的象頭神,尊稱Ganesha,但在別的寺廟卻尊稱Vinayaka。但是,千萬不能說Ganesha便是Vinayaka。不過,每個神祇都有自己的吉祥獸,象頭神的吉祥獸是老鼠,他的兄弟姆魯甘 (Murugan)的吉祥獸則是孔雀。
關于象頭神的來源,有數個說法。一般認為,象神是濕婆神(Shiva)和雪山女神(Parvati,婆婆諦)的兒子。
導游胡賢祺說:“在濕婆神離家不在的日子裡,雪山女神誕下愛子迦尼薩(Ganesha)。迦尼薩很快長得高大強壯。有一天,雪山女神要沐浴,命令兒子守護門口,濕婆正好回家。迦尼薩堅守母親囑托,便不讓濕婆進去。
濕婆想:我可是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一怒之下,一刀便讓迦尼薩身首異處。雪山女神趕出來看時,失聲痛哭:這是你的兒子呀!于是,濕婆神請求守護生命之神毗濕奴,讓迦尼薩復活。
毗濕奴告訴濕婆:明天太陽升起,按照我指引的線路,你將見到的第一個生物的頭砍下,安裝在你兒子的脖子上,他便能復活。結果,濕婆見到的第一個生物就是大象 ,因此迦尼薩就成了象頭人身。
但是,雪山女神覺得“這還不足夠”,濕婆便說:好吧,我命令諸神都要全力幫助迦尼薩達成目標。迦尼薩因此成了掃除障礙之神。今天,任何活動進行之前,信徒都會先膜拜象頭神,祈求一切順利。
路線設計循眾變更
原來,“十五碑小印度之游”的路線設計,來自胡賢祺的靈感。
8年前,居住在士布爹(Seputeh,十五碑附近)的胡賢祺,決定要設計一個十五碑的旅游路線。他便穿街走巷收集資料,以便設計出最精彩的旅游路線。后來,吉隆坡市政廳便誠邀他加入“十五碑小印度之游”,由他來導覽國內外游客。
“通常,導游會根據隨團游客的興趣,適度調整路線內容。畢竟,有的游客對信仰最感興趣,有的愛觀賞建築,有的喜歡品嚐美食。”他說。
那么,怎樣才能讓好動的小學生,腳踏實地跟著導游行走探索吉隆坡?
他透露,在和市政廳合作之前,便曾帶領過孤兒院的小朋友,游覽十五碑。由于小朋友比較難專注,不會對歷史解說感興趣,所以,他先帶他們游覽色彩斑斕的三教堂。同時,他還向大馬盲人協會(MAB)申請,讓小朋友在那裡進行一些游戲,比如蒙眼打乒乓,還有體驗盲人過馬路。
“學校也可以組織十五碑戶外游學,不過,必須把人數限制在15名內,可能要分很多期來進行。通常,導覽是以英語進行,不過,我們也有會講華語的導游,因此,學校可在預約時,提出特定語言導覽的要求。”
十五碑小印度之游
●時間:每週六上午9時至11時30分
●集合地點:維韋卡南達修道院(Vivekananda Ashram)
獨立廣場文化遺產之游
●時間:每週一、三、六,上午9時至11時30分注意:週六游只開放給外國游客
●集合地點:吉隆坡城市藝術走廊(Kuala Lumpur City Gallery)
*個人游客可直接到集合地點報名,10人或以上的團體申請,請提早電郵至:pelancongan@dbkl.gov.my,或撥打電話:03-2698 0332(週一至週五,辦公時間)
森林當課室鮮活教學(完結篇)
報導:涂素燕
攝影:岑家豪
攝影:岑家豪
《十分專題》部落格:
有什麼教室,比森林更適合用來教自然課?
有什麼自然課本,比森林的花草樹木、野生小動物、鳥類、昆蟲等,更適合當自然課的教材?
北歐國家學生的自然課教室是設在森林里的,我們也可以把課堂搬到森林里……
雪隆一帶熱愛戶外活動的人,應該都對馬來西亞森林研究局(以下簡稱FRIM)不陌生。
FRIM的角色是研究和開發我國森林保育項目。
1993年,這座距離吉隆坡市中心只有十多公里的森林,開始對公眾開放,讓更多人接觸這個“城市綠肺”。
今天,這里已經成為城市人跑步、練氣功、騎腳車、野餐等的好去處。
除了休閒、享受大自然風光,這里是一座活的生態教室,是最適合孩童、學生上自然課的地方。
在丹麥,每個城市都有一座森林,學校的自然課,是在森林里上的。
一星期一天在森林上課
老師會帶學生到森林觀鳥、觀察樹木、菌類、昆蟲、野生動物等,直接在大自然中學習環境教育。
挪威人特別喜歡森林,學生每星期至少有一天會到森林戶外上課。
這種戶外教學近年也深受我國學校青睞,FRIM這座城市森林,成為最好的“森林課堂”。
很多小學、中學和國際學校,都會來這座森林“開課”,把學生帶到這里來上課。
FRIM企業管理主任諾哈雅蒂(Norhayati Nordin)表示,不只我國學校,很多新加坡學校,也會在學校假期,來這里進行戶外教學。
認識濕地自然生態
FRIM設計和安排許多適合學生的戶外教學課程,如種樹、濕地活動、觀鳥、認識植物功用和草藥等。
FRIM生態旅遊和城市林業計劃主任諾阿茲林博士(Dr.Noor Azlin Yahya)表示:“我們有一項濕地教育計劃,免費訓練學校老師,讓他們帶學生來濕地上課。”
濕地是魚類、水禽、水棲動植物、昆蟲等棲息場所,是地球最有生命力的水域生態,對保護生態多樣化扮演重要角色。
她說,FRIM準備了各種教材和資料,方便老師來到這里做戶外教學時使用。
“我們知道現在的學生上課很忙錄,這項濕地教育主要的目標是11歲的學生,讓他們趁小六檢定考試(UPSR)之前,有機會參與戶外學習。”
FRIM還備有一些小冊子和資料,“里面已經標出各種植物的資料,還有一些問答題目,老師可以拿著這些資料,向學生講解及玩一些問答遊戲。”
諾哈雅蒂說:“學校可以選擇我們安排的活動,也可以提出他們的需求和建議,我們會配合設計各種活動和課程,比如通過尋寶、驚險大挑戰等遊戲,認識大自然生態。”
她發現,現代的孩子對科學越來越不感興趣,很多學生都不願意選修理科,讓孩子直接從大自然中學習科學常識,鮮活的教學方式,可以加深他們的印象,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重視殘疾人學習權益
環境障礙問題,很多時候剝奪殘疾人士或特殊孩童外出的機會。
生態環境平衡靠大自然所有物種維繫,大自然屬于所有物種和全人類,殘疾人士跟所有人一樣,享有大自然的權利,也有參與了解及保護大自然的責任。
FRIM為了讓殘疾人士,尤其是輪椅使用者、視障人士,能夠在森林里無障礙活動,特別在森林的自然教育徑“拉薩步行道”(Razak Walk),鋪了一條全長400公呎,適合輪椅通行的步道。
諾哈雅蒂希望通過本報報導,鼓勵更多殘疾人士前往親近大自然及認識森林。
她也呼籲特殊孩童團體,帶領特殊孩童到森林學習生態知識。
“要是孤兒院、殘疾人或特殊兒童團體有興趣在FRIM舉辦休閒或教學活動,可以寫信給我們,我們會根據情況,免費安排嚮導和各種活動。”
她發現,一些家長因為孩子是唐氏兒或有殘疾,而不帶他們出門,把他們留在家中,他們其實更需要接觸和感受大自然環境。
她說,森林環境可以讓他們有許多感官體驗,通過聆聽鳥、蟲的鳴叫聲;聞嗅大自然花草的味道;觸摸和觀看等,來認識大自然。
“過去有一些特殊孩童團體,帶特殊兒童來這里舉辦活動,我們給他木材、金屬,他們就在森林敲敲打打玩起音樂,你可以發現他們都是很有創意的孩子,有機會出來參與活動,他們都很開心。”
夜間活動觀察青蛙
森林是個充滿生命力的地方,就算同一地點,不管去多少次,只要仔細觀察、聆聽、聞嗅、感受,總會發現不一樣的新鮮事。
在FRIM里,不管白天觀察蝴蝶、昆蟲、鳥類,晚上觀賞青蛙等夜間動物,都是城市孩子日常難得有機會接觸的活動,寓教于樂。
其中,諾阿茲林博士和諾哈雅蒂不約而同特別推荐“夜晚蛙類觀察”(night frogging)。
諾哈雅蒂表示:“青蛙的種類很多,每種叫聲都不一樣,我們可以通過聲音分辨青蛙種類,幸運的話,還可以親眼看到各種青蛙,我們試過看到8種青蛙。”
這個活動除了教導青蛙生態,還有專人教導夜間動物攝影,讓參與者拍攝夜間動物和青蛙。
諾阿茲林博士說:“這個活動是10人一組進行,小孩一定要有成人陪伴才可參與。學校帶學生來參與的活,可以特別安排,要是家長想帶孩子來,可以由幾個家庭一起湊成10人一組。”
有意在FRIM辦戶外教學活動,詢問或預約可聯絡:
FRIM’S One Stop Centre
電話:03-6279 7575
傳真:03-6280 4619
電郵:FRIM_Enquiry@frim.gov.m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