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戶外教學

8 Sep 2013

河流 玩樂中學習保護河流(第1篇)

報導:許雅玲
攝影:李志強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現今孩子學習壓力大,終日在課堂內打拼,硬塞知識,學習效率不見得好,也有違孩子的天性。
玩樂是孩子的天性,讓孩子透過玩樂輕鬆學習,寓教于樂,效率更高!
打開門,把課堂搬到戶外吧!
不管是河流與水源醒覺、有機農耕、深入博物館尋寶,或是行走探索老吉隆坡,孩子都可吸取到課堂學不到的知識!
現在,實康集團(Salcon,提供水源及廢水處理方案的綜合供應商)履行的一項企業社會責任--“河流與水源醒覺教育活動”,邀請巴生谷流域各源流小學的小四至小六學生,一同來寓教于樂。
 4個小時在大自然中玩樂學習,小朋友依依不捨嚷說:下次還想再來!
 這項自2010年展開的“河流與水源醒覺教育活動”,由實康攜手檳城水源監督協會(簡稱WWP)和大馬水務合作夥伴(簡稱MyWP)展開。
 每兩個月,實康都會邀請至少一個源流的小學(淡小、華小和國小)參與活動。
 8月的活動,WWP派出4位年輕志工委員,帶領雪蘭莪蒲種新明華小的40位學生,前往敦依斯邁花園內的綠肺公園冷峇加拉公園(Taman Lembah Kiara), 一起看看巴生谷流域的水源源頭之一!
 一開始,WWP委員林漢欽、鄧鳳君、彭慧玲和王可欣,先向小朋友講解河流知識,還發出一份問卷讓小朋友填寫,來驗收學生的收穫成果。
 大姐姐鄧鳳君透露,“我們都是在籍研究生,都是義務幫忙我們的教授,即WWP主席陳藝榮教授,一起推行河流與水源有關的醒覺活動。 ”
言辭幽默、深入淺出
 通常,帶領中學生的活動,WWP志工會攜帶儀器進行更精準的水源檢測,不過帶領小學生的戶外教學,相對簡單一些,最重要的是“言辭幽默、深入淺出”,那么才能吸引小學生。
 了解河流的基本知識之后,開始進入活動戲肉:檢測水源的狀況。
 首先,大哥哥林漢欽先要小朋友用五官來檢測河流:你們看,河流是否清澈?是否長有青苔?
 然后大哥哥點出:用五官檢測不夠準確,我們可以運用科學工具來檢測河流。
 馬上,小朋友恍然大悟:原來檢測河流有4個檢測參數,即是:ph值、混濁、溫度和溶解氧。于是,40位小朋友被分成4個組別,在河流的4個部分進行水源檢測。
 活動最后,第4組難得收集到豆娘,這是一種只生活在干淨河流的昆蟲。因為太難得,第4組憑此進階,得以和平均分數最高的第2組,進行PK競答。
 當然,誰是冠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小朋友在玩樂中,對于保護河流與水源,有更多的了解和醒覺。
下河流抓生物識別
 掌握河流的ph值、混濁、溫度和溶解氧狀況之后,另一位大姐姐王可欣登場,她要帶領小朋友進行河流生物檢測,即是下河收集生物。
 為了不傷害河流生物,王姐姐只允許小朋友收集無脊椎生物。
 當大哥哥、大姐姐問到:請問蝦是無脊椎生物嗎?小朋友之中,有一半覺得蝦是無脊椎生物,一半覺得蝦是有脊椎生物。還好,“請問魚是無脊椎動物嗎?”100%的小朋友很肯定說:“魚是脊椎生物”。
 隨行監督的4位老師,都被學生的投入和興高采烈感染。輔導老師李玲麗老師笑說:“起初,有學生害怕要赤腳走在沙石上,后來,他們都很投入。”
 詢及小朋友:你們最難忘的環節是什么?他們回答:下河流,抓生物去!
戶外充電舒緩課業壓力
 新明華小輔導老師李玲麗表示,“學校是第一次參與這種戶外教學活動。這次,校方決定讓小六考試班的學生參與,除了因為他們即將畢業,並且也想讓他們接觸大自然,舒緩一下課業壓力。”
 她笑著表示,學生在課堂上學會了關于河流與水源的理論知識,而“河流與水源醒覺教育活動”的實踐課,讓學生更加感受到愛護河流與水源的重要性。
 “由于名額有限,校方只開放給學校輔導組和紀律組學生參與,先到先得。不過,有了這次經驗,下次,學校可以開放給其他學生參與。”
 活潑外向的小六生阿蓮娜、陳芷青、吳建雄和龐啟陽不約而同指出,“我們很羨慕鄉下孩子,在大自然中玩樂。城市小孩只知要考到好分數而已。不過,這次,我們總算可以在戶外充電,回去再打拼課業!”
戶外教學好玩長知識
 戶外教學,對于小朋友來說,最緊要好玩!
 對于WPP志工來說,在活動過程中,更要抓緊機會灌輸小朋友節省水源、愛護河流和生物。
 “小朋友,氣候變熱,可能只是影響人類流更多汗,可是,河流溫度提升攝氏一度,便會影響水中生物的存活呀!”
 “小朋友,我們在河流中收集無脊椎生物樣本后,不能隨意把掏到的沙石丟到岸邊,必須放回河流,這樣才能保護河流的生態。”
 認真聆聽志工老師的資訊后,小朋友馬上高舉手中生物樣本,“老師,這叫什么?”呼喊“老師”的聲音此起彼落。
 幾個小組都找到了水蜘蛛,可惜,老師說:“水蜘蛛不是河流的生物指標。因為它只是在水面上生活,不在水中生活。所以,河流中的氧氣高低、水質的清濁,不會影響它的生存條件。所以,不積分”。
 哦,原來如此,40位小朋友失望的臉龐,才展露一絲笑容:我們都長知識了!
培訓老師推廣活動
 “河流與水源醒覺教育活動”,宗旨是在玩樂學習之中,提升小朋友愛護河流與水源的醒覺,以及訓練他們的觀察能力。
 這項活動展開以來,總共邀請了19間小學和4間孤兒院參與。迄今,只有培才華小(去年參與)和新明華小響應了這項戶外教學活動。這到底是為什么?
 實康企業事務高級經理鄭明玉(Chern Meng Gaik)表示,“有兩間華小參與,算不錯了。活動展開初期,華小的答覆都是‘沒興趣’。這可能是我們宣傳做得不足,加上華小較注重學術活動,才不積極參與。”
 她坦言,現代家長太注重孩子的學術分數,以致孩子錯過接觸大自然玩樂學習的樂趣。她最希望活動結束后,學生可以帶著滿心歡喜回家。
 “我們的人力資源有限,WWP志工也不能老遠來帶領活動。考慮到活動的永續發展,我們計劃展開老師培訓計劃,未來,讓老師帶領學生進行活動,讓活動更加普及。”她說。






博物院 身歷其境探索歷史(第2篇)

報導:楊潔思
攝影:覃福榮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讓學生自己走博物院,很少學生會有興趣詳讀文物的說明,加上展示櫥上的玻璃形成隔閡,很多人走馬看花,三兩下便逛完,有如入寶山而空手回。這種情況,在國家博物院,已有應對之道。
除了安排有馬來語、英語及日語的志工導覽外,院方還特別設計多項適合中小學生的尋寶及探索活動,費用全免,不善用,太可惜! 
游覽博物院不算戶外活動,但是在課室外,因此,也列入戶外教學系列中。
七月的某個早晨,原本安靜的國家博物院,迎來三四十位穿著校服的小學生。
 他們分成數個小組,輪流進入不同的展覽館,在陳列的古物之中穿越搜尋,展開一場尋寶之旅。
 難得的是,這些學生都很乖巧懂事,雖然人數眾多,並且在館內不斷游走討論,但都能時刻壓低聲音說話,不干擾到其他訪客。
 當他們紛紛把填妥的尋寶活動表格交上,意味尋寶活動告一段落。下一站是探索室(Discovery Room),國家博物院職員以一身傳統馬來服出現,頭上還戴著馬來頭飾(tengkolok),略略自我介紹身上行頭后,他以幻燈片介紹各地的頭飾。
博物院提供免費活動
 其后,他再教學生以金綿鍜(繡上金絲或銀絲的布)折成簡單的雞冠頭飾。
 孩子們完成后,紛紛戴在頭上,彼此相對看,感覺分外有成就感。
 最難得的是,不管是尋寶活動,或是講解與折頭飾活動,這些國家博物院提供給學生的活動,都是免費的。
 除了折頭飾、認識不同族群服裝,官方也提供認識香料、做古人的項鍊,乃至考古體驗等活動。
 參觀博物院是靜態活動,文物冰冷地鎖在玻璃櫥裡,只許看不許動,如何增加孩子們的參與感,讓孩子們在看之余,也能動手做,加深印象?
 為了吸引學生,國家博物院設計了不同主題的探索活動,包括考古、洞穴壁畫、在歷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香料、史前飾物、各種頭飾等。
 院方很有誠意,以制作古人項練來說,參加者所使用的貝殼,都是古代遺物,不但讓學生以這種歷史悠久的材料做真材實料的項鍊,還讓學生把制成品帶回家,不花一分一毫。
外州學生走馬看花
 “現今,國家博物院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吸引訪客。”國家博物院總監卡瑪魯巴哈林A卡欣(En. Kamarul Baharin bin A. Kasim)坦誠,這是國家博物院的一個考驗。
 “以往,游客把國家博物院視為吉隆坡圖標,但是,現今,各類主題樂園、購物商場林立,國家博物院不再是旅客必到的景點。”他說。
 他指出,外州學生來到吉隆坡,也大多數把國家博物院當作行程中的其中一個景點吧了,走馬看花居多,較少重點參訪。
 其實,若是參與國家博物院的探索活動,便可以讓原本流于表面的活動,增加深度及廣度,讓博物院之行成為真正的知性之旅。
 讓孩子在博物院內尋寶,他們為了完成任務,便會有興趣讀文物說明,進而從中吸取知識。
 國家博物院網站:http://www.muziumnegara.gov.my/
國家博物院有哪類活動?
 國家博物院提供哪類尋寶與探索活動?只需登錄網站,便可看到介紹,有興趣的學校或團體可以直接用網上表格報名。
 最棒的是,這些活動公開讓中小學生參與,門檻很低,不局限于公立學校,私立學校或在家學習的小朋友,一樣可以參與,只要參與的學生人數達十個人便行。事實上,國際學校與馬來學校,相當積極參與這些活動。
 緬甸難民學校的學生也擅用這項便利,讓學生靈活學歷史。
(一)尋寶游戲
 分兩種,分別適合小學低年級及小學高年級與中學生。
 尋寶問卷有各種問題,學生須從文物說明中尋找答案。 
(二)探索活動
1. 霹靂人考古挖掘
 ◆目標:
 1.讓學生初步了解考古工作,特別是實地考古,提升他們對人類發展、文化與古文明的知識。 
 2.培養與激起學生對考古領域的興趣。 
 ◆活動:學生參觀早期歷史館,聽取工作人員講解館內文物后,前往探索室進行實踐活動,使用考古工具進行挖掘,所挖掘的目標是霹靂人(★備註)、貝殼及石器。最后,紀錄所發現的文物,並將它裝進袋。
 ◆強化活動:讓學生列出五種常用的考古挖掘工具,並註明其用途;解釋史前的埋葬方法,最后再由主持人總結。
 ◆對象:中小學
 ★備註:霹靂人為我國有名的古人類殘骸,由于該殘骸保存得非常完整,考古價值很高。 
2.馬來西亞的洞穴壁畫
 ◆目標:
 1.讓學生了解馬來西亞洞穴中所出現的各種圖形。
 2.讓他們知曉洞穴壁畫所採用的材料及技術。
 ◆活動:學生先參觀展覽館,了解國內洞穴壁畫,再前往探索室,以筆模擬壁畫。這是以往考古學家將史前壁畫記錄存檔的方式。
 其后,學生討論與分析這些壁畫上的圖形。
 ◆強化活動:學生須說出半島及砂沙兩州,發現洞穴壁畫的地點。
 ◆對象:中小學 
3.史前個人飾物
 ◆目標:
 1.讓學生了解早期社會,自製飾物的創意。
 2.讓學生有機會親自使用貝殼及珍珠,制作個人飾物,如項鍊與手鍊。
 ◆活動:學生先參觀展覽館聽取個人飾品的講解,其后才到探索館,使用館方提供的材料做項鍊。
 ◆強化活動:學生列表記下史前所發現的飾物,主持人總結。
 ◆對象:小學
4.認識香料
 ◆目標:
 1.讓學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香料的重要性。
 2.刺激學生的觸感及味覺,以便更了解各種香料的質地與香味。
 3.讓學生採用香料等物制作手工藝品。
 ◆活動:工作人員向學生展示日常生活中普遍常用的各種香料。學生藉著觸摸與嗅覺分辦香料,分享各自看法,再以香料等物制作書籤或賀卡。
 ◆強化活動:一年級學生可說出手工藝品上香料的名稱,並說明其形狀。二三年級學生則可寫下所學到的香料名稱,以及簡單寫明其質地、味道及用途。
 ◆對象:小學 
5.馬來西亞我的國家
 ◆目標:
 1.以簡易輕鬆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馬來西亞的歷史。
 2.促進學生對歷史科目產生興趣,並了解一個獨立國家的誕生,所面對的挑戰。
 3.讓這些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培養起愛國精神。
 ◆活動:帶領學生了解馬來亞這塊土地曾經歷過的殖民統治。其后學生將玩相關主題的挑戰游戲。
 ◆強化活動:以學生提出意見及反饋的方式來研究歷史。游戲及團體討論可以協助他們更容易記得一些歷史事件。
 每位學生必須提出至少兩個看法,認為是哪項顯著事件,形塑出今日的大馬。
 ◆對象:中小學
6.勛章與象征
 ◆目標:
 1.讓學生認識國家博物院所收集的勛章。
 2.激發學生的創意,以珍珠設計出勛章。
 ◆活動:學生參觀展覽館欣賞各類展出的勛章。其后,他們根據手上的圖片,在卡紙上模擬畫出勛章,過后再以珍珠、彩帶及膠水,仿制勛章。
 ◆強化活動:學生可參考館內個別的勛章,討論一個人可能做出了哪些貢獻而獲頒勛章,以及獲頒者的資格。主持人再做總結。
 ◆對象:小學
7.頭飾
 ◆目標:
 1.了解世界各地人們所使用的頭飾,特別是我國社會,不管是平民百姓,或是皇室所使用的頭飾。
 2.了解各種頭飾的折法。欣賞各各不同折法的象徵意義。
 ◆活動:以幻燈片講解頭飾,學生親自學習頭飾與頭帶折法。
 ◆強化活動:讓學生欣賞以問題形式出現的幻燈片,以讓他們記起已學過的各類頭飾的折法。主持人做最后總結。
 ◆對象:中小學




腳踏實地做農活(第3篇)

報導:涂素燕
圖:古法田園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
沒有任何生命離得開土地,沒有土地就沒有食物。
但城市化進程,讓我們離土地越來越遠。
古法田園(Newera Organic Farm)的戶外教學活動,讓孩子有機會再次接觸土地,從翻土、起畦、播種、採菜過程中,體會農人勞動的甘苦,也感受收成歡愉……
在避暑勝地雲頂山腳下,有個被原始森林和野生竹林包圍的質樸馬來甘榜貞德拜(Janda Baik)。
 凡有青山綠水的地方,多半空氣宜人,是昆蟲、鳥兒、動物等喜愛的家園,也是適合我們居住或度假的地方。
 林慧清跟丈夫柯添財的有機菜園──古法田園,就在這個綠意盎然的小鄉村里。
 慧清原來是一位老師,雖然辭去學校的工作,來到古法田園實踐自然農耕理想,但並沒有離棄教育工作,只不過,她把教室“搬到”古法田園,繼續教育的工作。
學習當一日農人
 古法田園里沒有教科書,不需要做功課和考試,有的是許多小故事、游戲和體驗生活的勞作,土地、菜園里的花草、蔬果、昆蟲等,都是最好的教材。
 這里已經成了許多學校戶外教學的選擇,經常有老師帶著學生到這里來觀察生態、親近大自然。
 慧清親自為幼稚園孩童、小學生、中學生、大專生,分別設計和安排了不同的教學內容及活動,她也會配合學校或老師的一些要求,安插各種不同的活動。
 古法田園里還保留一片農地,專給到來學習的學生耕種。
 學生可以在這片農地學習翻土、興建菜畦、插苗,學習當一日農人。
放開心懷接觸大自然
 慧清主張孩子們來到大自然里,就必須親自接觸土地,觸摸和聞嗅大自然的一切。
 她說,現在的小孩都很“干凈”,很少接觸土地,每次要他們光著腳丫子在菜園里活動,孩子們開始時都會覺得害怕、不習慣。
 “最重要的是老師有一顆開放的心,明白泥土是干凈的、流汗是美好的,能夠鼓勵孩子們打赤腳走在菜園,並且跟孩子一起參與各種活動。”
 借著這樣的戶外教學活動,可以讓孩子了解生態保護和有機耕種的重要。
 “有機耕種採用堆肥的方式種植,土壤是活的,生態能夠循環,所以才能一年又一年的耕種。”
 反之,化肥無法循環,會讓土地逐漸枯萎,孩子從小接觸有機耕種,可以讓他們反思化肥的必要性。
 她會根據孩子的年齡、體能,理解能力等,讓他們了解耕種跟食物鏈之間的循環關系,並且讓他們親自到菜園,體驗耕種的過程。
 孩子在大自然中親自體驗耕種,往往更容易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對生態環保和有機耕種的意涵有更深刻的體會。
◆幼兒園
摸摸嚐嚐認識花草
 幼稚園孩童教學活動:動手準備沙拉、講解生態小故事、菜園採菜、河邊洗菜。
 慧清說,讓孩子動手準備沙拉,是為了鼓勵孩子吃蔬菜,當孩子在準備沙拉和吃沙拉的時候,她會跟孩子講一些蔬菜和生態的故事,讓孩子對各種蔬菜和生態之間的關系,有更深的印象。
 “幼兒園的孩童年紀較小,所以我會先把疏菜洗干凈、切好,準備好自製的黃梨醬,他們只需要動手混成沙拉。”
 吃完沙拉以后,就是參觀菜園和採菜的時間。
 沿途上,她跟孩子們介紹各種植物、花草、蔬菜的名稱和功用。
 她的菜園里種了許多驅蟲草,像綠薄荷、香茅、馬櫻丹等,這些植物都有不同的強烈味道。
 她讓孩子們親手摸一摸這些草,並聞一聞這些味道,孩子們總會對大自然的這些各種味道感到新奇,眼睛瞳孔都放大了。
 來到菜園里,孩子們赤著腳,踩在泥土上,體驗怎么採菜,然后把菜拿到河邊,洗干凈帶回家。
◆小學生
動手動腦寓教于樂
 小學生教學活動:講解生態和永續農耕故事、在菜園里玩尋寶游戲、種菜(翻土、起畦、插幼苗、採菜)、到河邊嬉水等。
 小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比較成熟,所以慧清除了跟他們講解食物鏈的故事,也會造訴他們堆肥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堆肥的重要性。
 小學生在古法田園的戶外學習時間一般比較長,所以她會讓學生在菜園里進行一些游戲。
 慧清說:“比如“大虫吃小虫游戲”、還有菜園尋寶游戲,我會列出一些題目,讓學生分組進行,在菜園里找出答案。”
 題目多數跟蔬菜的種類、營養價值、植物功用等有關,“他們必須通過觀察、判斷找出答案。”
 學生還可以在菜園體驗用翻土機翻土、起畦、插幼苗。“學生沒有接觸過翻土機,通常都會覺得很好玩。”
 如果學校老師允許的話,她會帶學生到附近的小河嬉水,呼吸清新空氣,奔向大自然懷抱。
 然后是洗菜,帶著自己親手從菜園採下的菜回家。
◆中學生
深入講解身體力行
 中學生教學活動:動手準備沙拉、講解生態和永續農耕(堆肥、生態平衡)的資訊、游戲、種菜、到河邊嬉水等。
 中學生的教學活動內容跟小學生的差不多,只是會更深入講解生態、永續耕種和環保等的資訊。
 慧清說:“因為他們年紀比較大,可以自己使用菜刀,準備沙拉的部分,我會讓他們自己準備材料,洗菜、切菜等。”
◆大專生
汗水勞作體驗環保
 大專生教學活動:講解生態和永續農耕的資訊,了解有機耕種對環保和健康的重要;體驗“厚土種植”(翻土、起畦;收集草、廚余,鋪到菜畦;插苗)。
 一些團體,為了推廣有機耕種或素食,也會在古法田園辦一些適合大專生的戶外教學活動。
 大專生體格發育已經成熟,來到古法田園,慧清會教他們“厚土種植法”。這是一種通過把廚余、草等多層次堆疊,改善土質的耕種方法。
 “他們除了翻土、起畦,還必須在菜園里收集各種廚余和菜,一層一層地鋪在土壤上,會比較消耗體力。”這讓他們更能體會有機農人日常的勞作。
 古法田園電話:013-3988385
其他戶外活動
學習野外求生技巧
 古法田園也是個適合學校團體進行活動與訓練的場所,學校的一些團體像童軍,也會到這里辦一些活動,學習野外求生技能。
 這里有各種豐富的天然資源,不管木柴、竹子等,一切可以就地取材。
 學生在這里學習生火、準備食物、煮食,用大自然的資源做成器皿等。
 慧清說:“他們會用樹林的竹子做成過濾器、煮竹筒飯,用來盛飯或湯等。”
 當他們的身體跟自然接觸的時候,也可訓練他們在野外求生的能力和意志。





紡織品博物館 了解紡織文化編傳奇(第4篇)

報導:許雅玲
攝影:潘嘉威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國家紡織品博物館(muesuM elitxeT lanoitaN)館長鄭秀梅表示,歡迎同學走出課堂,前來欣賞珍貴紡織館藏,以及進一步了解我國紡織文化,還有參加館內多姿多采的活動!
館長還認為,置身于最具特色的摩爾式建築之內,游學于傳統紡織文化和現代紡織藝術之間,這其間的雙重意義更屬難得……
鄭秀梅強調,“來到國家紡織品博物館,同學可以觀賞到屬于大馬人的珍貴紡織品,比如傳統峇迪(Batik)、金錦緞(Songket)及東馬土著的傳統紡織品等;並且還可深入了解傳統紡織工業,包括編織、染織的演化和發展。”
 她表示,我國土著很早就會用樹皮、獸皮及皮毛製成簡陋的蔽體衣物。直至公元10世紀的狼牙脩(Langkasuka)時代,印度和中國商人,把棉花及絲綢帶來馬來半島,讓土著大開眼界。
 到了14世紀,隨著馬六甲港口蓬勃貿易展開,馬來半島人民開始向中國和印度取經,發展出屬于我國紡織品風格和工藝,包括獨具特色的大馬峇迪(Batik,即統稱的蜡染布)、峇峇和娘惹服飾。
 與此同時,西方殖民經歷,也對我國紡織工業帶來一定的影響。
 “2010年之前,紡織品只屬于國家博物館一個展示部分。由于已故前首相夫人敦恩頓瑪末對峇迪的熱愛,加上她認為我國多元種族的紡織品亦有不同的特色,因此,她建議我國應該設立一個專屬地點,讓世人欣賞我國的紡織文化。”
全國各地搜集珍品
 當其時,她也要求藝術及文物部收回手工藝品中心,也因此,才有今天坐落在蘇丹希山慕丁路段的國家紡織品博物館。遺憾的是,敦恩頓在2005年10月20日病逝。
 儘管從2007年起,有關單位把收藏在國家博物館的紡織品,移送到現在的館址,不過,遲至2010年才開放讓民眾入館參觀,2012才舉行正式開幕。
 目前,館內的傳統布料與紡織品,主要是大馬國家博物館當局從1970年代開始在全國各地搜集的珍品,還有之后從古董店和民間收集到的具有意義的紡織品,包括服裝和配飾。
 在館內,學生除了能了解到傳統紡織品的編織和染製過程,還能欣賞到不同時代的布料和圖案設計。具有50年歷史的傳統布料已屬珍品,具有百年歷史的布料更加可遇不可求,比如經典的Limar布料。
各種活動等你參與
 此外,館內設有多媒體程序,簡單扼要地介紹我國紡織品文化。想要到此進行課外教學的學校,可提早向館方申請特定語言的導覽協助。
 2010年7月擔任國家紡織品博物館館長的鄭秀梅指出,除了“靜態”地了解我國紡織文化,學生還可參與“動態”的工作坊,包括為峇迪上色及基礎編制等。
 令人高興的是,學生親身經歷了一針一線紡織后,懂得每匹布料得來不易,會更加珍惜。
 她笑著披露,“7月份,我們舉辦了‘世界服飾娃娃展’而在即將來臨的11月,除了年度嘉年華會,本館還會舉行‘博物館過夜’活動,加深人民的愛國情操。”
 相信大家都對夜晚的博物館有無限想像,膽子大的你就來過夜吧!不管是語文導覽協助、工作坊,還是博物館過夜,均需致電預約申請:03-26943457/03-26943461。
5個展廳各有主題
 目前國家紡織博物館共有5個展覽廳,分別展出有關我國紡織文化、工藝,還有成品(服裝和配飾)。
 具體來說,Pohon Budi展示廳是展覽有關製作紡織工藝技術,而Pelangi展示廳則展出東西馬土著的傳統紡織品;Teluk Berantai展示廳展出馬來人傳統手工紡織品,Ratnasari展示廳展出各族傳統紡織品;Saindera展示廳則不定時更換不同的展覽主題。
 目前,館內藏品數量,已從開館時的357件,增至今年的486件;主要收集從17世紀至當代的紡織品,最古老的藏品則是15世紀的紡織品。
 “館內有兩件具有國家文物遺產認證的18世紀藏品。包括原本屬于登嘉樓王室,可綁在腰際上的煙草壺,以及吉蘭丹王室在戰鬥中,用來保護肚臍免被武士劍刺中的金片。”
布料展示有時限
 一些游客認為,國家紡織品博物館沒有什么看頭,我們只是走累了進去吹冷氣休息,因為外面好熱啊!
 鄭秀梅表示,你若這么想,你便會錯失認識我國紡織文化的大好機會。
 “無可厚非,這是‘特色’的博物館,沒有吸引人的精彩故事。不過,正是因為這種特色,特別吸引服裝設計系的學生,還有對紡織品有興趣的人士,尤其是外國游客。這也許是因為在生活中,大馬人有很多機會接觸峇迪等紡織品,才不會特別去珍惜。”她說。
 實際上,一件超過半個世紀,屬于王室的金錦緞(Songket),市值可以賣至5萬令吉。只不過,這些經過歲月洗禮的布料藏品,是相當敏感的物件:太強的光線造成褪色、太濕太冷會招致發霉生菌;長期懸掛,拉扯的壓力會有撕爛的風險。
 “因此,本館光線較暗,冷氣還全天無休。而且,所有的布料藏品,都會在展示一定時間后,取下收藏,至少休息一年后,才再度展示出來。所以,每年展出的布料藏品,不會重複。”她說。
建築出色背景顯赫
 來到國家紡織品博物館,還要去欣賞這座有“背景”的建築物。
 這座1905年建成的建築物,便是吉隆坡最具特色的,綜合摩爾、莫臥兒和維多利亞風格的建築群中的其中一座。
 鄭秀梅娓娓道來,“本館的前身是馬來亞鐵道局總部,后又成為郵政局總部。再于1960年成為國家銀行總部、婦女及兒童法庭,后來成為公共工程局總部。2007年之前則是手工藝品中心。”
 摩爾式建築風格,源自于阿拉伯的傳統建築,最常見到的是典雅的拱門和大圓穹頂。設計元素裡也常出現阿拉伯文、幾何圖形,還有釉彩磁磚。此外,馬來半島的伊斯蘭教經由印商傳入,這也一併帶來16世紀,表征伊斯蘭藝術高度成就的莫臥兒建築。
 ●國家紡織品博物館(National Textile Museum)
 ●地址:26,Jalan Sultan Hishamuddin
50480 Kuala Lumpur(獨立廣場斜對面)
 ●電話:03-2694 3457/03-2694 3461
 ●網站:http://www.muziumtekstilnegara.gov.my/
 ●開放時間:早上9時至下午6時。只在開齋節第一天和哈芝節第一天休館。
 ●入場費:免費






行走老吉隆坡學歷史(第5篇)

報導:許雅玲
圖: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原來,戶外教學可以這麼玩:行走老吉隆坡,探索最接近地氣的人文風情!
自2011年開始,吉隆坡市政廳先后推出「十五碑小印度之游」和「獨立廣場文化遺產之游」,讓導游帶領國人和外國游客,以行走方式探索老吉隆坡,學生也可參與哦!
通過這兩項為時大約2小時30分鐘的免費導覽,學生可以對十五碑和獨立廣場的歷史、人文與風情瞭如指掌,下一趟便可為其他朋友進行導覽!
這一期,先告訴你:「十五碑小印度之游」的好玩!
資深導游胡賢棋(Billy)透露,吉隆坡有兩個小印度,分別坐落在印度清真寺路 (Jalan Masjid India)地段和十五碑(Brickfields)地段。
 “兩個小印度的區別是,印度清真寺路的小印度,主要是印裔穆斯林的匯集區,並以購物著稱;不過,十五碑的小印度,有代表各種信仰的教堂和寺廟。”
十五碑命名有來源
 多元宗教和諧共處,便是十五碑的迷人魅力。
 “這裡為什么叫Brickfields?華人為何叫她‘十五碑’?”導游這一問,可是問倒我了,課堂裡沒學過呀。
 “呵呵,一般上,英殖民政府會根據重大事件來為一個地方命名。”他說:“1880年代的吉隆坡是木屋區。木屋經常遭受火災,英殖民政府便下令建造磚屋。由于這裡近河,粘土特別好,便決定在這裡建廠製磚。一大片場地用來曬磚,才被稱為Brickfields。”
 至于老華人為何叫她“十五碑”,這得從頭說起:1880年代之前,不管人或貨物,通過海路抵達巴生(港口地區)之后,想進一步去吉隆坡,必須先從巴生走陸路到Damansara(並非現在的白沙羅,而是當時Damansara河和巴生河的交匯點),然后轉水路到吉隆坡。
 “從Damansara到吉隆坡的水路,又窄又淺。甚至很多地段,水淺到底,舢板不能划行,只好由人扛著走。碰上雨季,也要花個3至5天時間才到達,最干旱的時節,更要費上15天。”
 當其時,錫礦業下滑,人們因為生計問題,紛紛離開吉隆坡,那裡都快變成鬼城。為了開拓人民的生計,吉隆坡甲必丹葉亞來便到十五碑建立了這裡的第一座磚窯,還將磚塊銷去新加坡。
 “考慮那段水路太艱辛,甲必丹便建議英殖民政府,開闢陸路。從Damansara起始,一英里路立一個路碑,來到這裡正好是第15英里,老華人才把這裡叫做十五碑。第16英里,便可抵達吉隆坡。這條陸路被稱為Good Road,意即好路。我相信,現代人很快會忘記十五碑的命名來源。”
游覽景點聽有趣故事
 一邊行走,導游一邊敘述:過去,十五碑沒有高樓大廈,只有鐵道局的一個據點,用來清洗火車引擎、維修火車零件,以及為蒸汽火車添水。
 “1880年起,英殖民政府便從斯里蘭卡和印度,大量引進傑出的工程人員,協助維修火車,以及築建鐵道,並把他們都被安置在十五碑。1886年,吉隆坡第一條鐵道,便是從十五碑開到巴生。現在,這裡的KL Sentral,已發展成為城市交通樞紐。”
 此外,十五碑最特別的還是,人氣憐憫關愛濃重。這裡有大馬盲人協會(MAB),協助有視障問題的朋友,學習點字閱讀,以及鍛煉一技之長;還有宗教和團體,定時提供免費食物呢。
 總而言之,行走探索小印度,看到感興趣的景象,都可以請教導游“這是什么”?一邊欣賞歷史悠久的景點,一邊聆聽有趣故事,絲毫沒察覺時光的流逝;很快來到十五碑中心的人造噴泉,便是和導游互道再見時刻。
看建築了解宗教史
 多元信仰和諧共處,正是十五碑的最大魅力!
 從集合地點──維韋卡南達修道院 (Vivekananda Ashram,建于1904年),導游便告知:“這是以印度近代哲學導師命名的修道院。這裡的圖書館,現在用于進行心靈教育課程、禱告會及瑜伽修行。”
 而在修道院臨近,便矗立一座線條簡潔明朗的路德宗教堂(Lutheran Church,建于1924年)。導游胡賢祺表示,“過去,斯里蘭卡和印度工人來到這裡,因為思念家庭,生活失去重心。為了讓他們有所寄託,便在此處建立路德宗教堂。”
 路德宗教堂后面,便是由斯里蘭卡佛教徒興建的錫蘭佛寺(Buddhist Maha Vihara,1894年)。這之后,導游還導覽了三教堂(儒教、佛教、道教)、十五碑清真寺和藝術之廟(Temple of Fine Arts)。
 最引人入勝的,還是史克路 (Jalan Scott)三間雕刻藝術風格鮮明的興都教寺廟:Sri Kandaswamy Temple、 Sri Maha Muneeswarar Temple和 Arulmigu Sree Veera Hanuman Temple。
 導游說:“有時間和興趣的話,自己慢慢走去看聖馬利亞敘利亞東正教教堂 (St Mary’s Syrian Orthodox Church,1956年) 和玫瑰聖母堂 (Holy Rosary Church。1903年)吧!”
象頭神故事引人入勝
 導游敘述的歷史文化故事之中,大家最愛聽的,想必是象頭神的故事。
 印度的很多神祇,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某間寺廟供奉的象頭神,尊稱Ganesha,但在別的寺廟卻尊稱Vinayaka。但是,千萬不能說Ganesha便是Vinayaka。不過,每個神祇都有自己的吉祥獸,象頭神的吉祥獸是老鼠,他的兄弟姆魯甘 (Murugan)的吉祥獸則是孔雀。
 關于象頭神的來源,有數個說法。一般認為,象神是濕婆神(Shiva)和雪山女神(Parvati,婆婆諦)的兒子。
 導游胡賢祺說:“在濕婆神離家不在的日子裡,雪山女神誕下愛子迦尼薩(Ganesha)。迦尼薩很快長得高大強壯。有一天,雪山女神要沐浴,命令兒子守護門口,濕婆正好回家。迦尼薩堅守母親囑托,便不讓濕婆進去。
 濕婆想:我可是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一怒之下,一刀便讓迦尼薩身首異處。雪山女神趕出來看時,失聲痛哭:這是你的兒子呀!于是,濕婆神請求守護生命之神毗濕奴,讓迦尼薩復活。
 毗濕奴告訴濕婆:明天太陽升起,按照我指引的線路,你將見到的第一個生物的頭砍下,安裝在你兒子的脖子上,他便能復活。結果,濕婆見到的第一個生物就是大象 ,因此迦尼薩就成了象頭人身。
 但是,雪山女神覺得“這還不足夠”,濕婆便說:好吧,我命令諸神都要全力幫助迦尼薩達成目標。迦尼薩因此成了掃除障礙之神。今天,任何活動進行之前,信徒都會先膜拜象頭神,祈求一切順利。
路線設計循眾變更
 原來,“十五碑小印度之游”的路線設計,來自胡賢祺的靈感。
 8年前,居住在士布爹(Seputeh,十五碑附近)的胡賢祺,決定要設計一個十五碑的旅游路線。他便穿街走巷收集資料,以便設計出最精彩的旅游路線。后來,吉隆坡市政廳便誠邀他加入“十五碑小印度之游”,由他來導覽國內外游客。
 “通常,導游會根據隨團游客的興趣,適度調整路線內容。畢竟,有的游客對信仰最感興趣,有的愛觀賞建築,有的喜歡品嚐美食。”他說。
 那么,怎樣才能讓好動的小學生,腳踏實地跟著導游行走探索吉隆坡?
 他透露,在和市政廳合作之前,便曾帶領過孤兒院的小朋友,游覽十五碑。由于小朋友比較難專注,不會對歷史解說感興趣,所以,他先帶他們游覽色彩斑斕的三教堂。同時,他還向大馬盲人協會(MAB)申請,讓小朋友在那裡進行一些游戲,比如蒙眼打乒乓,還有體驗盲人過馬路。
 “學校也可以組織十五碑戶外游學,不過,必須把人數限制在15名內,可能要分很多期來進行。通常,導覽是以英語進行,不過,我們也有會講華語的導游,因此,學校可在預約時,提出特定語言導覽的要求。”
十五碑小印度之游
●時間:每週六上午9時至11時30分
●集合地點:維韋卡南達修道院(Vivekananda Ashram)
獨立廣場文化遺產之游
●時間:每週一、三、六,上午9時至11時30分注意:週六游只開放給外國游客
●集合地點:吉隆坡城市藝術走廊(Kuala Lumpur City Gallery)
 *個人游客可直接到集合地點報名,10人或以上的團體申請,請提早電郵至:pelancongan@dbkl.gov.my,或撥打電話:03-2698 0332(週一至週五,辦公時間)


森林當課室鮮活教學(完結篇)

報導:涂素燕
攝影:岑家豪
《十分專題》部落格:
有什麼教室,比森林更適合用來教自然課?
有什麼自然課本,比森林的花草樹木、野生小動物、鳥類、昆蟲等,更適合當自然課的教材?
北歐國家學生的自然課教室是設在森林里的,我們也可以把課堂搬到森林里……
雪隆一帶熱愛戶外活動的人,應該都對馬來西亞森林研究局(以下簡稱FRIM)不陌生。
 FRIM的角色是研究和開發我國森林保育項目。
 1993年,這座距離吉隆坡市中心只有十多公里的森林,開始對公眾開放,讓更多人接觸這個“城市綠肺”。
 今天,這里已經成為城市人跑步、練氣功、騎腳車、野餐等的好去處。
 除了休閒、享受大自然風光,這里是一座活的生態教室,是最適合孩童、學生上自然課的地方。
 在丹麥,每個城市都有一座森林,學校的自然課,是在森林里上的。
一星期一天在森林上課
 老師會帶學生到森林觀鳥、觀察樹木、菌類、昆蟲、野生動物等,直接在大自然中學習環境教育。
 挪威人特別喜歡森林,學生每星期至少有一天會到森林戶外上課。
 這種戶外教學近年也深受我國學校青睞,FRIM這座城市森林,成為最好的“森林課堂”。
 很多小學、中學和國際學校,都會來這座森林“開課”,把學生帶到這里來上課。
 FRIM企業管理主任諾哈雅蒂(Norhayati Nordin)表示,不只我國學校,很多新加坡學校,也會在學校假期,來這里進行戶外教學。
認識濕地自然生態
 FRIM設計和安排許多適合學生的戶外教學課程,如種樹、濕地活動、觀鳥、認識植物功用和草藥等。
 FRIM生態旅遊和城市林業計劃主任諾阿茲林博士(Dr.Noor Azlin Yahya)表示:“我們有一項濕地教育計劃,免費訓練學校老師,讓他們帶學生來濕地上課。”
 濕地是魚類、水禽、水棲動植物、昆蟲等棲息場所,是地球最有生命力的水域生態,對保護生態多樣化扮演重要角色。
 她說,FRIM準備了各種教材和資料,方便老師來到這里做戶外教學時使用。
 “我們知道現在的學生上課很忙錄,這項濕地教育主要的目標是11歲的學生,讓他們趁小六檢定考試(UPSR)之前,有機會參與戶外學習。”
 FRIM還備有一些小冊子和資料,“里面已經標出各種植物的資料,還有一些問答題目,老師可以拿著這些資料,向學生講解及玩一些問答遊戲。”
 諾哈雅蒂說:“學校可以選擇我們安排的活動,也可以提出他們的需求和建議,我們會配合設計各種活動和課程,比如通過尋寶、驚險大挑戰等遊戲,認識大自然生態。”
 她發現,現代的孩子對科學越來越不感興趣,很多學生都不願意選修理科,讓孩子直接從大自然中學習科學常識,鮮活的教學方式,可以加深他們的印象,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重視殘疾人學習權益
 環境障礙問題,很多時候剝奪殘疾人士或特殊孩童外出的機會。
 生態環境平衡靠大自然所有物種維繫,大自然屬于所有物種和全人類,殘疾人士跟所有人一樣,享有大自然的權利,也有參與了解及保護大自然的責任。
 FRIM為了讓殘疾人士,尤其是輪椅使用者、視障人士,能夠在森林里無障礙活動,特別在森林的自然教育徑“拉薩步行道”(Razak Walk),鋪了一條全長400公呎,適合輪椅通行的步道。
 諾哈雅蒂希望通過本報報導,鼓勵更多殘疾人士前往親近大自然及認識森林。
 她也呼籲特殊孩童團體,帶領特殊孩童到森林學習生態知識。
 “要是孤兒院、殘疾人或特殊兒童團體有興趣在FRIM舉辦休閒或教學活動,可以寫信給我們,我們會根據情況,免費安排嚮導和各種活動。”
 她發現,一些家長因為孩子是唐氏兒或有殘疾,而不帶他們出門,把他們留在家中,他們其實更需要接觸和感受大自然環境。
 她說,森林環境可以讓他們有許多感官體驗,通過聆聽鳥、蟲的鳴叫聲;聞嗅大自然花草的味道;觸摸和觀看等,來認識大自然。
 “過去有一些特殊孩童團體,帶特殊兒童來這里舉辦活動,我們給他木材、金屬,他們就在森林敲敲打打玩起音樂,你可以發現他們都是很有創意的孩子,有機會出來參與活動,他們都很開心。”
夜間活動觀察青蛙
 森林是個充滿生命力的地方,就算同一地點,不管去多少次,只要仔細觀察、聆聽、聞嗅、感受,總會發現不一樣的新鮮事。
 在FRIM里,不管白天觀察蝴蝶、昆蟲、鳥類,晚上觀賞青蛙等夜間動物,都是城市孩子日常難得有機會接觸的活動,寓教于樂。
 其中,諾阿茲林博士和諾哈雅蒂不約而同特別推荐“夜晚蛙類觀察”(night frogging)。
 諾哈雅蒂表示:“青蛙的種類很多,每種叫聲都不一樣,我們可以通過聲音分辨青蛙種類,幸運的話,還可以親眼看到各種青蛙,我們試過看到8種青蛙。”
 這個活動除了教導青蛙生態,還有專人教導夜間動物攝影,讓參與者拍攝夜間動物和青蛙。
 諾阿茲林博士說:“這個活動是10人一組進行,小孩一定要有成人陪伴才可參與。學校帶學生來參與的活,可以特別安排,要是家長想帶孩子來,可以由幾個家庭一起湊成10人一組。”
 有意在FRIM辦戶外教學活動,詢問或預約可聯絡:
 FRIM’S One Stop Centre
 電話:03-6279 7575
 傳真:03-6280 4619
 電郵:FRIM_Enquiry@frim.gov.m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