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4年1月31日 星期五

過年焦慮

27 Jan 2013

對人對己期待過高 過年焦慮找上門(上篇)

報導:潘有文 
圖: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農曆新年跫音漸近,你是焦慮過年,還是快樂過年?  過年前,不少人出現焦慮症狀,包括擔心如何找到額外收入應付新年開銷、已婚女性的妯娌相處問題、老人家期盼孩子回家過年、年輕人擔心遭親友追問何時嫁娶等。
 這些焦慮成因大多數是因為對自己和別人過度期待,如果你準備過個不一樣的年,就要考慮好好面對和調適它。
今年元旦過后 ,愛心樹家庭成長中心創辦人林秀枝打了通電話給一位家長,向對方說“新年快樂”,對方回應(大略):“不要嚇我,還沒過年呢!”
 要過年了,不是應該高高興興的準備迎接它,怎么變成驚嚇了?原來,過年也會讓人焦慮。
 林秀枝向對方送上陽曆新年的祝福,卻讓對方誤以為是提醒他農曆新年就要到了,需要做更多的準備,這或許正是典型的過年焦慮,期待過年,卻又憂慮過年。
 對于這種過年焦慮的情況,不禁要發出問號:新年真的快樂嗎?
 “過年前有些人開始有焦慮,焦慮從哪裡來?是從大家祝福彼此‘新年快樂’的期待而來。”大馬註冊與執政心理輔導師林秀枝這么分析。
快樂定義各有標準
 每個人對快樂的定義各有標準,但總脫離不了這些範疇:孩子要聽話、做自己想做的事、沒遇上什么困難、能幫助他人、萬事順利如意、證明自己做得很好等等。
 如果我們與這些“快樂”擦身而過,心裡就會想:新年哪里會快樂?
 在林秀枝看來,出現“焦慮”因個人內心有著不和諧狀態,若不是對自己期待過高,就是對他人期待過高。 
 過年的焦慮,就這樣在無形中出現,累積下來使得過年意義走了味,甚至“期待”年趕快過去。
 過年不一定要焦慮,那是一種選擇,選擇快樂還是焦慮,全在一念之間。
 新的一年,家人健康生活,自己有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你還活著,這不就是值得快樂的事嗎?快樂就是這么簡單!
 “要過個快樂的新年嗎?一切就由你自己做主吧!人的念頭只能在一個時間內有一個想法或情緒,如果你選擇‘焦慮’過年,那你內心都是焦慮。”林秀枝表示,相反的,如果認定快樂就是那么簡單,那內心都是滿滿的快樂。
 如果以年齡劃分,基本上各有不同的焦慮,林秀枝將它劃分為三個階層,分別如下:
爺爺奶奶(上了年紀的一群)
 上了年紀的人,孩子和孫子回家過年與否,成了主要的焦慮,也許他們口裡不說,但心裡總會這樣的盼望著:
 “孩子和孫子們幾時會回來?”、“回來多久?”、“會不會回來?”。
 然后,他們也許又會這么想:“這些年輕的,工作這么忙,我們不應連累他們。”
 又或者,“去年孩子們常常爭吵,有不同的意見,該怎么辦?”
爸爸媽媽(成年人)
 這個年齡層的人士是家庭經濟支柱,除了為錢煩惱,女性也要為打理家務,以及過年時與夫家相處的問題掛心。
 兩夫婦會想:“很多東西要準備,物價又漲!”
 做人妻的會想:“工作這么忙,家裡還沒打掃,如何是好?”
 年關越來越近時,工作還未忙完,又要擔心還未買孩子的衣物,一根蠟燭兩頭燒,教女性怎么開心過節?
 更有,婚后女生想到要回婆家,或會想起不喜歡的人而非常煩惱,左思右想,不免暗忖:過年真煩,去旅行更好!
 此外,如何分配娘家和婆家的紅包,才不致于使一方覺得不公平,也是其中一種焦慮呀!
兒女/單身一族
 過年期間,長輩總想瞭解后輩的婚戀狀況,以及比較各自的職業,從工作好不好到薪水多少,這成了年輕一代想要新年時“閃人”的原因。
 雖然說人人各有所長,但同儕之間的比較也是一種焦慮,長輩說哪一家的孩子如何的出色,聽在年輕人耳裡,成了一種無形壓力。
 “為什么還不換工、為什么還不快點找個人嫁娶?”長輩關心的慰問,再順道講些道理,年輕人就是擔心要過這樣的年。
因比較而產生焦慮
 不要焦慮,告訴自己:今年新年是屬于我的新年!
 當人人都忙于準備過年,在這個過程中,是為誰而準備?為了自己,還是別人?
 林秀枝指出,一些成人覺得過年是讓小孩子快樂,自己早已麻木,成人可想過小孩為什么快樂呢?
 “孩子能夠展現自己,認定‘新年是我的’,也發現新年能夠收到‘愛’(從大人為他們準備各種東西表現出來)。“她表示,孩子因為每年可以得到新衣而感到喜悅,因為這些事情就真實的發生在他們身上。
 成人並不覺得每年過節有何不同,所以不會因為新年而快樂,反而因為這樣而焦慮。
 每個人的年齡逐年增長,這即是一種不同和改變,不把新年當成屬于自己的新年,過不了自己這一關,怎么會快樂起來呢?
 “新年是來評估自己的成績,怎么知道自己的成績呢,就是和他人做比較。”林秀枝指出讓人不快樂的個中關鍵。
 新年須大掃除把家里整理得干干淨淨,如果一整年都忽視家的存在,沒有定時打掃整理,當然會覺得很吃力,因為必須用最短的時間,做完平時需要做的事。
 “到底新年的意義是什么?怎樣才會帶給自己真的快樂?怎樣的整理方式和態度才帶給自己很多正面能量,而不是一直給自己更多的負擔。”她指出種種需要反思的問題。
高度期待陷緊繃狀態
 想用過年證明自己是有用的人,可以扮演好父母、兄弟姐妹或孩子的角色,這種過高的個人期待,往往就會產生許多焦慮!
 林秀枝表示,過年前,當母親的會要求自己把家務做好、工作交待好、處理好孩子事物、過年時要管理好婆家關係,這像是要求自己當一位“聖人”,使自己走向崩潰邊緣。
 “要求自己什么都要盡量做好,焦慮出來了是要提醒主人,是否超乎自己的能力了。”
 大年初一過后,許多人赫然發現“年”不也就這么過了,但自己並未享受過程,反而處于緊繃狀態。
 原本是想人人快樂過年,最后有做到嗎?至少自己都快樂不起來,反而焦慮重重。
親友關心四種慰問
 年輕人不喜在過年期間,長輩或親友問:“有沒有男(女)朋友?工作怎樣啊?”,因而過年前就在“策劃”要怎么避開,或是怎樣答才好,這可說是不少年輕人共同的過年焦慮。
 這種過年被“關心”的經驗,讓年輕人在過年前就已擔心別人對他們的看法,或者不想回答這些問題,使得他們不願與父母一同去親友家拜年。
 林秀枝指出,這種慰問通常是長輩或親友想多聊幾句,大多時候並非真想知道更多內容,因此簡單回應即可。
 舉例,親友問道感情事:“為何還沒有男(女)朋友啊?”,簡單的回答如“今年會有吧,不知道呢。”
 又如,“工作如何啊?”,簡單回答“還好”即可。
 林秀枝笑言,一般上,回答“還好”后,對方應該不會繼續問“還好在哪裡”,因為大多數人在拜年問這些事,不外是增加談話主題,不會追根究底。
 就她而言,聚會拜年的親戚朋友們分為四種,即純屬因為要拜年而拜年,即上述所說,其二是評估和比較他人,第三種是不懂雙向溝通或建立信任關係的客套問候,第四種才是真正關心和聆聽者。
 如果遇上第四種慰問,即可從言談中發現對方的關愛,才決定深入談論相關話題與否。


事前規劃過年活動 自我調適掃除焦慮(下篇)

報導:潘有文
圖:連利元、本報資料中心、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凡事盡力而為,換個角度看待農曆新年,化過年焦慮為動力,現在開始規劃一個不一樣的新年!  過年前的焦慮,像“憂鬱星期一”(Blue Monday),不是一種病,只要在心靈上做出一些調適,或者尋求心理輔導人員協助,新年一樣會很快樂……
過年有些焦慮,不知怎么處理,你會找誰協助?心理輔導是選擇之一,但在我國卻極少人會這么做。
 人和工作室心理輔導師陳如湘表示,以她的輔導個案數據來看,過年前尋求心理輔助的個案增加,但並不是因為過年焦慮的問題。
 她指出,由于過年前有連續假期,或者銷年假,有人會利用這段時間處理自己的事,包括尋求心理輔導,以調整自己的生活。
 然而,這並不表示過年焦慮不存在,從財務、人際關係、家庭關係、工作至生活上的各種事情,皆會衍生不同的焦慮。
 “覺得想逃避,不想過年,要提醒自己這是過年焦慮。”陳湘指出,有人一想到過年就要面對家庭關係、財務、妯娌相處等問題,就會忍不住皺眉。
 生活中,每個人除了扮演“自己”,還有許多不同的角色,包括父母、孩子、上司、職員等,平時已倍感壓力,過年時更加擔憂是否能讓別人看到最佳的自己。
 此外,過年期間家庭成員的相處問題,也是另一個焦慮爆發點;陳如湘認為,如果家人間有一些衝突,不應選擇逃避,反而要在一起過年。
 最重要的是:不要把化解衝突當成家人新春見面的首要“任務”!陳如湘認為,那不是最佳時機,重點是不要讓事情惡化。
趁新年鞏固家人關係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需要一定的時間建立關係,當關係出現裂痕,與其急著在新年修補,不如維持在原有狀況,等待機會或慢慢的找到改善關係的機會。
 陳如湘認為,可以趁著新年鞏固家人的關係,例如透過事先安排的活動,全家人從老到少一起參與,花心思安排適合的活動,過一個不一樣的年,比起注重新年消費或去一些地方遊玩更有價值。
 即是說,新年不該只是吃吃喝喝,規劃新年活動對于減少過年焦慮有著一定的幫助。
 轉捩點全人發展中心心理輔導師李志祥博士同樣認為,現代人應該學習把年過得有意義一些,“先規劃有意義的過年活動很重要,傳統的消費和吃大餐,缺乏了營造家庭和親子關係的空間。”
 家庭成員聚在一起,如果是三代同堂,可以讓長輩分享過去的生活經歷,后輩當成是在聽精彩的故事,親人間增加交流與精神上的交集,或者可以改善許多僵硬的關係。
 在這個即將來臨的農曆新年,換一個角度,用另一種方式過年,掃除了不必要的焦慮,這個年一定會過得很不錯!
年前年后調整焦慮失落
 過年前會焦慮,過年后會有失落感,想要讓自己回到該有的狀態,除了自我鼓勵或找好友傾談,尋求專業的輔導可列為選擇之一。
 李志祥指出,西方人慶祝佳節后,往往喜歡尋求輔導,調整自己。
 西方人不似東方人,尤其是華人,過年過節講求團圓和氣,西方人直來直往,佳節間會與親友發生一些衝突,需要在心理輔導人員的協助下,找到一個消除情緒的管道。 
 另外,李志祥指出,過年前赶著回鄉,以及過年后上班前一天又赶回城市,這種由于疲憊而產生的壓力,需要做出調適。
 他建議過年后上班,首先要做的就是盡量在上班前一兩天就回到家休息,這樣才能避免上班當天工作提不起勁。
 至于已婚者從夫家或娘家回來后,夫妻兩人需要讓對方有渲泄的出口,因為不管是男方或女方,在對方的原生家庭或會因習慣不同,即使只是短暫的相處也會出現一些不滿,卻又不想引起衝突,不在當場發作,強忍了下來。
 這股“氣”需要出來,因此,兩夫妻返回住家后,應該互相聆聽各自的不滿,把壓抑的情緒表達出來,才不至于影響接著下來的生活和工作。
量力而為即時教育孩子
 春節前,生活開銷驟增,對一般的家庭形成不小的壓力,為過年花費焦慮不已。
 陳如湘指出,與其想方設法找尋財源,不如量力而為,無法負擔龐大的開銷,那就過一個自己經濟能力範圍內的新年。
 “而且,這可以是父母給孩子的即時教育,可選擇和孩子分享財務狀況,教育孩子學會分擔及了解家裡的狀況。”她指出,應該讓孩子知道家中財務狀況無法滿足他的期待。
 每個人都想開心過年,花費越多金錢,不代表越快樂,適當花費,不單減少過年前財務方面的焦慮,同時也讓孩子更加瞭解新年的意義。
過年焦慮不是病症
 焦慮症是一種病,但過年的焦慮並不是病症!
 輔導人員從健康(Wellness)的角度去看精神狀況,並不是以疾病為準,陳如湘指出,心理輔導界在精神疾病上有一套自己的準則,如果不在準則內,就不算是疾病。
 “以健康模式去看,即便某個人患上某疾病,這個疾病落在心理健康標準內的情況,舉例,我們幫助一個憂郁症患者,不是只看他的憂郁症,還要看他沒有憂鬱和很好的時候。”
 她強調,心理輔導要幫助一個人活得更好、更快樂、更健康,不只是生病吃藥而已。
 “輔導追求全人健康,而且從人是有價值和可以改變的哲學觀出發,就不會把過年前的焦慮,當成是很重要的疾病或症狀來看待。”
 她表示,民眾需要稍微提高對過年焦慮的覺察程度,不要把它當成是一種病症。
 至于過年焦慮而需要服藥的個案,她相信那是因為焦慮症需要服藥,不太可能是過年引起的焦慮,大多數屬于過度焦慮或早已患上焦慮症。 
 “焦慮症或憂鬱症患者,遇上過年前后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更易複發而需要再服藥。”因此,陳如湘指出,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回到藥物治療。 
過年期間陪伴喪親者
 有人的親友在過年前離世,一般人都認為其他人不要在過年期間探訪對方,以免對方觸景傷情。
 每逢佳節倍思親,喪失親友的人也會出現過年焦慮,因此身旁的朋友和親人,更應該陪伴他們。
 “失去親人的人,佳節不要讓自己孤單,這點非常重要。”陳如湘指出,他們不要讓自己陷入在新年前后情緒低潮,可以有人陪伴最理想。
 即是說,不管是安慰者或需要安慰的人,應該有一個共識,而非前者擔心勾起后者的回憶,不敢上門拜訪,后者也不要想要獨自緬懷親人,避而不見其他朋友。
 過年過節最易觸動心底的思念,因而產生焦慮,失去親友者更應主動與人相處,減少傷感的程度。





2014年1月30日 星期四

通過CCTV 找回家庭和諧

25 Jan 2013

報導:許雅玲
 本地監控系統專家Global Top Technologies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展訂表示,公眾對于cctv攝錄機的第一印象,好聽一點是“監控”,不好聽就是“偷拍”。  十多年的業界經驗,讓張展訂體會:除了監控功能,善巧使用,冰冷鏡頭下訴說的,還有許多找回和諧的人情故事……
下班回家,前腳剛踏進家門玄關,母親就邁著急腳步上前說:“兒子,你媳婦今天大聲呵斥我,我一個老人家……”這是母親,本週內第三次向兒子做類似投訴了。
 無可奈何的兒子只好說:“媽,你別氣壞身體,等我去了解來龍去脈,再叫她跟你道歉。”回到樓上房間,妻子從床上跳起,氣呼呼說:“親愛的,我真受不了你媽,她今天又亂發脾氣……”
 夾心兒子先后聽了媽媽和妻子的版本故事后,馬上陷入更大的懊惱──我該怎么化解這對婆媳的爭吵?掌心是肉,掌背也是肉,夾心兒子苦痛難當。而這種故事,天天在大馬的不同角落上演。
解決家庭糾紛
 做兒子的,只好採取不干涉主義。后來,某一天,母親投訴女傭懶惰,兒子就把當天的cctv調出來回看,結果還看到母親和老婆吵架那一段錄像。
 于是,兒子各自找了母親和老婆,一起觀看錄像,誰先動手丟東西,誰先語出不遜,一目了然。最后,兒子用溫婉手法,解決了婆媳的心結,找回一家和諧。
 家庭糾紛的引導線來自哪裡,夾心兒子了解情況后,可以從中反省:我應該多關心太太,多愛護媽媽。接下來,夾心兒子可以對症下藥,婉轉地解決家庭糾紛。
 不只婆媳之間,家公和媳婦,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子女;現代雙薪家庭,還多了一個糾紛──雇主與女傭之間的糾紛。
 在廚房,婆媳為了女傭吵架;在客廳,夫妻為了孩子吵架。家庭裡的小糾紛,不即時處理,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大炸彈,爆發開來,輕則冷戰幾天,嚴重的話,還會造成家庭失和。
 幸好,2008年之后,cctv可以收錄聲音,大家觀看影像時,就可以了解爭端原因,就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張展訂透露,“每年,我都會遇到這種cctv找回家庭和諧的個案。二十四孝又愛老婆的夾心兒子,一回家就被抓住來當包青天。兒子也很想知道真相,可是,母親妻子各執一詞,搞到兒子不懂分辨真假。
了解爭端原因
 “家庭發生爭端時,cctv即可供應資料,讓一家人更策略性地解決問題。最終,能否圓滿解決問題,還是要看關鍵人的處理方式,重要的還是:一定要溝通交流。”他說。
了解青春期孩子
 管理三千員工的大企業老闆,對青春期孩子的管教,卻束手無策。
 “父母在樓下,孩子就上樓,父母上樓,孩子就下樓;父母和子女天天交談不到10句話。就連吃東西,孩子都是叫外賣來解決。”張展訂說:“裝了cctv,父母開始觀察孩子在家的活動,發現:孩子是因為寂寞,沉迷上網和網上遊戲,出現行為偏差。”
 了解孩子的問題后,父母請教輔導專家,開始做出積極的改變:撥出更多時間陪伴孩子,經過一段時間,孩子終于敞開心扉,接受父母的關愛,也願意和父母溝通。
 “職業父母,無法時刻觀察孩子的行為,至少,孩子在家裡發生什么事情,還有cctv可以回看,總好過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調出錄像教育孩子
 曾經,補習老師向張展訂投訴:小朋友不好好學習,沒有禮貌,還爬上爬下。
 回家后,做爸爸的就把孩子叫來訓話,但孩子一臉委屈:我沒有這樣做。
 爸爸調出當天時段的錄像給小孩看,說:你看,爸爸有說錯你嗎?這是誰的錯?
 孩子馬上拉耳朵:對不起,是我的錯。
 “現在,即使我在國外,假如老婆投訴:孩子對我沒禮貌。只要老婆講出日期和時間,我就可以知道孩子的真正行為。不過,大人不要每次都搬出cctv來警告孩子。”他說。
監管服務還員工清白
 走出家庭,進入快餐店,難免會目睹這一幕:顧客買了食物,發現手機不見了。就有人聲大夾惡:一定是收銀員偷了我的手機,叫你經理出來,我一定追究到底。
 遇到脾性柔順的收銀員,只得委屈地忍住眼淚;遇到性子急躁的收銀員,很可能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后來,調出cctv,發現:對方把手機放在辣椒醬櫃檯,忘記拿走,被下一位顧客拿走了。
 對方才不情願地道歉,還促請:請別把片子放上網。
 “本來,餐廳裝置cctv,只是為了監管員工的服務素質,以及監管食材。沒想到,cctv還解決人為疏忽引致的糾紛,保住員工清白。”張展訂說。
捉拿出賣公司黑手
 cctv給人的負面形象是:偷拍,侵犯隱私權。因此,張展訂並不隨便為顧客安裝隱蔽式的cctv。除非,企業想揪出出賣公司利益的黑手,或者想找出偷盜公司財物的員工,不然,免談。
 去年,有家上市公司放在辦公室的現款,經常被偷。裝了隱蔽式cctv后,才發現:原來是服務了6年的員工偷的。
 對于要求在女傭房間安裝cctv的顧客,張展訂的做法是:一口拒絕。原因是:女傭也有人權,也需要私人空間,cctv裝在房外即足夠了。
 他的經驗是:只要想法正確、出發點正確,就不怕侵犯隱私權。






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頂尖人物都有病態人格?

24 Jan 2013

文:張家揚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說到人格病態的人,很多人會聯想到連續殺人狂、變態佬、瘋狂的自殺式炸彈攻擊手。  如果你這樣想,並不出奇,但是,坦白說,這種想法太偏頗了。
 如果說,人格病態者與成功人士之間,有很高的相似度,你會相信嗎?
 例如,總執行長(CEO)、頂尖的外科醫生、世界領袖們與人格病態者擁有相同的人格特質,你能接受嗎?
首先,必須說明的一點:一個人被標上人格病態,並非就等于對方想要謀財害命或干壞事。
 事實上,真正的人格病態者(psychopath),不儘都是失心瘋的殺人魔,頂尖的外科醫生、叱吒商場的經理人、政治領袖等,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特質!
 在一般的個案中,病態人格僅僅是缺乏情感,不會換位思考,或者無法與其他人產生共鳴而已。
 凱文達頓在著作的《病態人格的智慧:聖人、間諜、連環殺手能夠傳授給我們的成功之道》就談到這一點。
連環殺人犯都有共同特質
 他點出具人格病態的連環殺人犯的共同特質:自視高、說服力強、外表迷人、冷酷無情、缺乏悔意且善于操弄他人。
 美國有名的連環殺手泰德邦迪(Ted Bundy)相當符合這種特質,他在大學學業優秀,英俊瀟灑,自信而充滿魅力,吸引許多女孩子,即使他被捕、被控及入獄,仍可以吸引大量女性同情者,進而成為他的粉絲,想方設法接近他,為他赴湯蹈火。
 偏偏,連環殺人犯的病態人格特質,也同時出現在許多政客及世界領袖身上。
 膽子大或許不足于形容他們,他們簡真是為所欲為,不怕警察,也沒有道德或良心牽絆,不受法律束縛。
商業領袖常見精神病特征
 權力地位大的,擅于心術,將人玩弄于股掌之間的,甚至一道令下,可以屠殺數千數萬人而不眨眼。
 像伊拉克前總統侯賽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位24年間,下令軍情鎮壓屠殺的人何止萬千?
 達頓說:“相較于所謂精神不正常的罪犯,許多精神病特征其實在商業領袖身上更加常見,比如巧舌如簧、以自我為中心、有說服力、缺乏同情心、獨立、專注等等。”
 英國最成功的企業投資人摩爾頓受訪時,談到自己最重要的人格特質,指出是決心、好奇心及無感。
 于他,無感最偉大的地方就是:“當別人輾轉難眠時,你仍可以呼呼大睡。”
不是非黑即白
  我國過去曾發生一起年輕女生虐貓事件,其錄像在網友間廣泛流傳,人們對于她毫無憐憫及同情心地以腳踐踏死小貓而加以譴責。
 然而,鏡頭一轉,來到一間手術室內,一名著名的外科醫生正在動艱巨的手術。
 只見他在壓力下仍保持高度專注,冷酷無情地工作,對于眼前的病人,他絲毫不賦于任何感情。
 就如英國最頂尖的神經外科醫生吉拉提所說:“我對那些接受手術的人毫無感覺,在手術室中我就像一部無情的機器,冷血地操作手術刀、電鑽與鋸子。”
 于他,在複雜的手術戰場上與死亡搏鬥,情緒完全派不上用場,因此已被他消滅。
 同樣是冷酷無情的特質,一個出現在虐貓者身上,一個卻出現在施手術的傑出醫生身上。 
 達頓也是英國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旗下的心理學研究員,他說:“人格病態者無懼、自信、迷人、冷酷而且專注。不過,和大家刻板印象不同的是,他們不一定有暴力傾向。”
 另外,他也強調,人格病態並不是非黑即白,人們並非有或沒有人格病態,而是人格病態有等級區分,就像光譜一樣,就看我們的落點在哪裡。
 如果各項項目都在最高點,那個人可能很糟,但是如果只是某幾個項目在高點,例如無懼、專注、無情及內心堅強,那個人可能就會成為一流的外科醫生。
 但是,如果是高度的無懼、冷酷無情,配上高度的生活失序及明顯的反社會傾向,則那人可能是罪犯。
7成遺傳3成環境
 一個人最終是否會形成人格病態,取決于體質與成長環境。其中,體質因素佔去70%。
 遺傳流行病學研究分析發現,生活型態失序、有明顯的反社會傾向及冷酷冷漠的人,童幼年時都有不愉快的經歷,如缺乏家庭溫暖、受虐或遭霸凌等。這些人的腦杏仁體較一般人小,相關專家因此推測,遺傳的體質特性和小時候的痛苦經歷兩者同時存在,它們都是發生人格病態的主因。
 擁有人格病態特質的人,在社會上易有適應上的問題,父母管教這類孩子,若是方法不當缺彈性,易引起孩子強烈反彈,進而做出種種叛逆行為,成為問題孩子。
你與人格病態者共事?
 你是否與真正的病態人格者交手?或是不幸的,共事?
 病態人格者會比較喜歡做哪類型工作呢?而你,是否也正從事同類型工作呢?
 著名網絡作家埃力巴克(Eric Barker)指出,有些工作能夠吸引病態人格,另一些工作則最不可能引來這批人青睞。
 他列出最吸引與最不吸引人格病態者的職業清單。
 原來,總執行長對人格病態者來說,是極富吸引力的工作,其他領域還包括律師、媒體工作者和銷售員等等。
 以下是其清單:
人格病態者最有吸引力的工作
1. 總執行長
2. 律師
3. 媒體(電視/電台)
4. 推銷員
5. 外科醫生
6. 記者
7. 警察
8. 神職人員
9. 廚師長
10.公務員
人格病態者最不喜歡的工作
1. 護理助手
2. 護士
3. 治療師
4. 手工藝人
5. 美容師/造型師
6. 慈善工作者
7. 教師
8. 創意藝術家
9. 醫生
10.會計
凡人與人格病態者有別
 一般人與人格病態者的最大差別在哪裡?首先,先解答這兩個難題:
 1.鐵軌上有五個人被困住了,一輛火車正高速駛來,而唯一能解救這五個人的方法,就是讓火車轉往另一條岔路。但是,那條岔路上有一個人被困住,火車一轉過去,就會撞死他。
 如果選擇在你,你會不會讓火車轉入岔路?
 2.鐵軌上有五個人被困住了,一輛火車正高速駛來,這一次你站在軌道上方的高橋上,在你面前有一個高大的陌生人。如果你把這個陌生人推下橋去,讓他跌死在鐵軌上,他的尸體就能阻擋火車行進,從而救了那被困住的五個人。
 問題是:你會推他嗎?
 對第一道題,非個人的道德難題,一般人應該不難做出選擇,但是,對第二道題,關乎個人道德難題,很多人就很掙扎了。
 對于題一,人格病態者與一般人無異很快就能回答。
 但是,與一般人不同,他們也能毫無掙扎地快速回答題二:他們可是很樂意的、毫不眨眼地把陌生人推下橋去。
 他們腦中的情感中樞杏仁體及熱同情心迴路,是漆黑一片的,所以,這個關乎個人道德難題的問題,對他們並不構成問題。
人格病態者特征
 1.人際關係流于表面、自大、善于操縱別人。
 2.無感,冷酷及冷漠。
 3.生活型態失序,不遵循生活常規。
 4.有明顯的反社會傾向。




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林明曙光

20 Jan 2013

三大風景吸引游客(第1篇)

報導:涂素燕 
攝影:劉潔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林明小鎮因為錫礦,有過輝煌的過去,也因為錫礦廠的倒閉而沒落。  靠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以及小鎮市民頑強生命力,百年小鎮以旅游業再次迎來日出,最近還獲選“2012年宜居城市獎”,揚名海外。
這幾年間,林明很“紅火”,小鎮的山水、土產、美食,上報上雜誌上電視不知多少次,連電視劇都拉隊到這里拍攝。
 剛憑“活體博物館”奪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票選的“2012年宜居城市獎”社會經濟組冠軍,對林明來說更是錦上添花了。
 林明沒有城市的規模,也沒有城市的基礎設施,經常淹水;鎮上空巢老人多,年輕人和小孩少;除了週日週末的游客人潮,平日幾乎是空城。
 但是就算沒有什么“宜居城市獎”加持,去過林明的人多數會一去再去,陳志倫在此經營度假村,他的客人當中,有的是一年到來兩次,有些甚至一年四次。
水災是“旅遊賣點”
 “很多快退休的客人都問我,這里有房子賣嗎?他們希望退休以后可以搬來這里住。”
 這里的店屋很老,大街的木板店屋和百年老樹,散發著懷舊氣息,讓小鎮看來跟全馬其他小鎮都不一樣。
 林明淹水已是常態,老屋子蓋得特別高,屋頂下部多有一層樓板,每逢雨季,家家戶戶會儲存糧食,把貴重物品往樓板收藏。
 大家對水災也沒特別愁,說起水災都說只要做好準備就不怕。
 沒想到的是,游客竟然覺得水災也是林明的“旅游賣點”,有一次水快淹上來了,小吃面檔老板黃國強好心提醒游客:“快淹水了,你們還不離開?”
 對方竟然答他:“我們等浸水,小孩子沒體驗過水災,我特地帶他們來體驗水災的。”
自然資產吸引遊客
 還有在林明經歷過水災的游客告訴記者:“不怕的,林明人很熱情喜歡助人,發生水災時當地人會幫助我們的。”
 林明旅游業者公會主席李劍飛愛開玩笑,他說林明三大“風景”分別是:雲海、彩虹瀑布、水災。
 十之八九到過林明的人都這樣形容林明:群山圍繞、山水迷人。
 林明好山好水就不贅述,這是大自然的厚愛,很多人到林明游玩,是因為被這里的自然資產吸引。
 但只有到過林明,登過林明山看過雲海,翻山涉水看過彩虹瀑布,走在這里的大街,靠近這里的人,聽他們的生活,你才能感受到,百年古鎮真正魅力所在。
當年輝煌夜晚像嘉年華
  現在講到林明,我們想到的是林明山,近幾年多了個彩虹瀑布。
 年輕人從歷史書籍、林明的工業遺址,知道林明曾經擁有世界最大地下錫礦場。
 錫礦跟橡膠一樣,曾經是我國經濟命脈,林明在採礦年代,經歷過的繁盛時期,非今天我們到林明兩天一夜游就能想像到的。
 這一切,我們來不及參與,今天只能聽老林明人細說當年。
 現在除非假日或週六日去林明,可以看到游客人潮,要是平日去,很多小販中心的檔口都沒做生意,許多店家也大門深鎖。
 晚上七八點過后,大街基本不見人煙,家家戶戶都躲在家里看電視。
 當地人說,錫礦公司營運的年代,林明可不是這樣的。
 那個時候,林明人口過萬,每條街道都有雜貨店、咖啡店,不管白天黑夜到處可見聚集的人群,小鎮都好像過節般熱鬧。
 清晨礦場開工前,礦工、電房跟火較廠(淘錫廠)等工人,全集合在礦場前的草地等待開工。
 下班時間,大伙浩浩蕩蕩去吃飯、回家,晚上更是好像嘉年華會,當地市民曾國來說:“那時跑碼頭的、走江湖的、唱大戲的都喜歡到我們這里來。”
 現年73歲的簡瑞芳,從小就在父親開的雜貨店打轉,現在接手父親的雜貨店,她回憶:“那時只要到出糧的日子,很多人就會來買米、罐頭、日常用品等。”
 她一邊拿出父親當年留下的賬簿,那時候流行賒賬,還沒出糧的日子大家買東西多是記賬,等到出糧再來還錢。物質沒有現代發達,可是人都很單純的互相信任著。
 其他面檔、煮炒檔也是生意興隆,不管在礦地工作的人、做小生意的人,在這里只要肯幹肯拼,日子就過得去。
山谷盆地探礦採錫揚名
 林明聽起來像是華人的名字,但馬來文Lembing又完全不是這回事。
 據說1868年,一位來自印尼勿里洞(Biliton)的華人頭家林明,又名林亞三,帶領一批華人來這里探礦採錫,所以人們把此地命名林明。
 另有一種說法,是根據肯那河出現的長茅形狀沙丘而取的馬來文名字,就是Lembing了。
 這兩種說法,仍有待史學家考證。
 但是林明開埠,肯定跟豐富的錫礦資源有關。
 彭亨早年熱帶雨林密佈,林明更是雨林中的山谷盆地,19世紀時,林明交通只有水路,由數條溪流匯成的河流接流關丹河,可想而知,地理環境多么偏僻。
 華人先輩能夠來到這個蠻荒的地區探礦採錫,憑著的是一種怎樣的打拼精神?
 他們在這里創立學校和社團、開設商店、經營買賣、參與種植業等,落地生根。抗日衛馬時期,也積極參與保衛這片土地,展現愛國衛家決心。
 資料來源:劉崇漢的《錫鄉滄桑話林明》。
錫礦沒落一個時代結束
 英國殖民時代,幾經輾轉,林明租界權落在英屬的“彭亨聯合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在彭亨的租約地相等于彭亨土地面積五分之一。
 當時,英國參政司作為蘇丹行政顧問,卻握有州內行政事務(除了宗教及習俗事務)實權。
 所以該公司擁有土地絕對管理權,可以隨時驅逐地區里任何居民,區內所有產業都屬于公司。
 該公司被豁免納稅,卻有征收地方重稅及物品免稅的特權,及有權印制紙幣。
 它向租約地區的其他礦業公司征收高租稅,導致這些公司被逼停業。
 1969年513過后實施新經濟政策,這家公司注冊才從英國轉回馬來亞,股權轉回我國。
 上世紀80年代,錫礦公司業務衰退,林明錫礦業于1988年到1990年期間停頓,屬于林明的一個時代結束了。
 資料來源:劉崇漢的《錫鄉滄桑話林明》
旅遊包裝小鎮重現光彩
 林明作為“錫米鄉”的故事已經完結,林明山雲海夢幻風光,吸引一票游客前往小鎮。
 近年,當地人促銷臨近的彩虹瀑布,載送遊客前往觀光,帶動當地旅游業,再次給小鎮帶來生機。
 游客日益增加,州政府看到這種情形,利用錫礦公司總經理府邸,改造為錫礦博物館。
 中央政府也撥款800萬令吉,修建礦洞首層的1.5公里隧道,提升安全措施,從今年1月1日起開放給公眾參觀。
 今天游客去到林明,清晨上林明山看日出雲海,傍晚再登山看夕陽。
 喜愛戶外活動的人,可以去看彩虹瀑布、大卑士山公園(Gunung Tapis Park)。
 再不,只想悠閒度假的人,就走走吊橋,在鎮上散散步、騎腳踏車,參觀博物館和礦場地下隧道。









進入礦底如進地獄(第2篇)

報導:涂素燕
攝影:劉潔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林明礦場隧道開放之前,記者和攝影以採訪為由,先進礦洞一睹為快。  同行的還有其他同行,一行七八人在神秘的礦洞中興高采烈參觀,大開眼界。
 如果一早就知道,在老礦工之間流傳著一句這樣的話:“錫礦地下隧道是鬼門關,每天下礦井就像下十八層地獄”,也許就不會覺得礦洞是個“好玩”的地方。
 以前的礦工,為了生計,為了養家活口,每天是抱著一種怎樣的心情走進地下隧道?
再老土也只能這樣講,林明的故事從錫礦開始,沒有錫廣,也許就沒有林明。
 對老一輩林明人來說,錫礦是維生命脈,當地十之八九的人都打礦場的工,錫礦場養活一個小鎮。
 今天有點年歲的林明人,除非是做小生意的,要不大部分都打過礦場的工,或當礦工、木工、維修機器、火較工人(淘錫)、雜工。
 採礦工作繁雜危險,需要多個部門分工,負責不同崗位,才能順利進行。
 林明人多熱情,如果在小販中心遇到上了年紀的安哥,禮貌跟他們攀談,也許他們會跟你說一些當年在礦場的老故事。
 當礦工雖然是粗重勞力工作而且危險,但是薪水相對比其他礦場工人高。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林明錫礦場礦工一職難求,需要等到有礦工退休或離職空出位子,才會聘請新的礦工,空缺優先保留給礦工家屬。
 那個時候每位礦工都會有個刻上號碼的“銅牌”,進出礦場時需要出示,這個“銅牌”通常也會一代傳一代,當父親退休后,就把“銅牌”傳給孩子,孩子補上父親留下的空缺。
礦井越深溫度越高
 對礦工來說,在礦井的日子是不會從記憶中抹去的。
 不管過了多少年,他們都會記得那像迷宮般的地底礦洞。
 文獻記載,最深的礦井深入地底兩千多呎,礦井底下每一百尺為一坪,每一坪都有縱橫伸展的坪梗(隧道)。
 現年70歲的陳昆昌20歲起接過父親的“銅牌”當礦工,一直做到礦場倒閉。
 地底這么深的地方,首先面對的就是空氣問題,陳昆昌說,礦井里非常悶熱,沒有新鮮空氣,需要用風壓器,從地面把“風”輸送到礦井。
 越深的地底礦井,溫度越高,又悶又熱,有些地方可以達到攝氏45度,工人必須往身上澆水降溫。
 不適應的人一進入礦井就會拼命想離開,一些剛加入的工人,甚至因為無法適應而暈倒。
 工作的時候身上的汗混著水,分不清水跟汗,有些人會皮膚敏感,許多人也因為常年在這種環境下工作,老了患上風濕。
抽水機器 攸關生死
 “我們是坐升降機下去洞里,礦工叫“轎”,一部“轎”每趟可載8個人。”
 除了工人上下礦井,工作所需的機器、木材、鐵喉等,都靠“轎”運載,礦洞中挖掘到的錫米,裝在錫米車中,也是用“轎”吊到地面錫米倉。
 隧道中會不斷滲出硫磺水,加上工作時的用水,所以必須開鑿水溝通積水,並且用抽水機把地下水抽上地面流放入河。
 這點非常重要,因為抽水機每分鐘抽水量為1600到3600加倫左右,一旦停止抽水就會淹上礦井,危害工人安全,所以必須配備緊急用抽水機,同時由維修專人日夜看守操作。
 一位礦工告訴記者,礦井工作一定要有水和風,一旦停電所有工人都必須離開礦井,礦井壁面都有梯子,停電時“轎”無法操作,就必須靠梯子離開井底,就算在千多呎的井一樣要爬上來。
地底採錫方式繁雜
 地底礦場採錫的過程非常複雜,只是開採方法就有幾種:坪梗、洞井、砍井、六棚等,外行人真是有聽沒懂。
 直爽的老礦工徐亞福就說:“只是用口解釋你聽不懂的啦,除非去到礦場一邊走一邊解釋,你才會有概念。”
 有機會到林明,不妨到礦場隧道參觀,大概可了解礦洞里的作業方式。
 但礦場隧道畢竟是為了接待觀光客而修建過,做了小小改造和許多安全措施,跟礦工真正工作的礦洞有天淵之別。
 早年的礦工,在黑暗無光的隧道里,是采用火水燈在半明半暗的情況下用尖嘴鋤或尖嘴鋼枝挖取錫米,地底經常會崩塌,大石會崩裂倒下壓到工人。
 后來實行半機械化工事,工人用鑿子和錘子敲鑿洞眼,裝入炸藥引爆后,再挖取錫米。
 到了徐亞福這一代礦工,已經有了風動鑽孔機打炮洞,採礦工具也比以前先進方便,礦場的安全設施也做得比以前更好,工業意外減少了許多。
危機四伏 隨時傷亡
 儘管礦場的工業安全措施不斷改善,但是在地下礦洞工作依然危機四伏。
 採礦的其中一個過程要靠炸藥引爆,稍有差錯可能就被炸傷;燒炮后清石時,礦洞里的空氣稀薄污濁,環境非常惡劣。
 地底岩石層,經炸藥引爆后,很容易鬆弛坍塌,需要靠堅實的木架支撐,陳昆昌工作的時候,很少發生過岩石層嚴重塌陷事故。
 “但有時一些石頭會跌下來打中工人,點炮時如果來不及離開礦井,炸藥爆炸時也會被碎石射中。”
 徐亞福也說,許多礦工是在工作時被石頭打中要害而傷亡。
 “有工人從隧道跌下千多呎的井,望下去,只看到一片片的屍體。”說起這種不幸的往事,一直說話爽朗大聲的他,臉上也蒙上一層陰影。
 他的一位朋友在礦洞里鋸木,突然石頭崩塌,就這樣被壓死。
 “發生意外的礦井,會馬上停工,看情形,有時過一段時期工人又繼續在那里採礦。”
爭取福利 三次罷工
 林明礦場幾十年來發生過三次大型罷工行動。
 根據老鄉友口述,上世紀四十年代,大概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本邦緊急法令前,發生過一次工潮,相信是林明礦場工人的第一次罷工行動。
 早前林明礦場礦工是採用包工制,由包工頭管理工人。在這種制度下,礦工的工資沒有一定準則,是由承包工頭和資方談判。
 上世紀七十年代,全國礦工職工會在林明成立全國最大支會,組成一個談判團,向公司展開“林明礦工和資方個別合約”談判。
 1972年,錫礦公司開除40位女工,要把她們轉為私人承包制,工會反對不果,全體工友投票贊成罷工,罷工前夕,公司妥協,並讓女工複工。
 同年成功廢除包公頭制,礦工從此成為公司的直屬工人,但是工資還是採用包公制。
 每年的花紅、加薪、假期、病假及退休福利,才開始有合約管制保障。
  資料來源:林明民眾圖書館資料組



鍚礦開採帶旺林明(第3篇)


報導:涂素燕
攝影:劉潔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礦井底下伸手不見五指,單靠想像,礦工是在黑暗中求存的。  但是每天只要離開礦井,天日就在礦洞外,生活也不是只有辛酸。
 開採錫礦時期的林明,娛樂休閒生活多姿多彩,非今日林明能比擬,老一輩林明人都很懷念那個時代……
豐富的錫礦資源,吸引華人先輩到林明探錫採礦,英殖民時代英資公司進駐,英國人把這里當成淘金的地方,也在這里生活下來。
 他們在這里蓋房子、建醫院、成立玩樂的俱樂部,開百貨公司。
 期間換了幾個老板,但是在錫礦公司倒閉之前,林明人跟鍚礦公司一直唇齒相依。
 他們多數在錫礦場工作,生活、娛樂、醫藥都離不開錫礦場,錫礦公司某種程度保障他們生活的穩定。
過著簡單質樸生活
 陳昆昌二十多年的礦工生涯中,錫礦公司老板和管理人從英國人換成本地人,錫價起起落落不知多少回,公司幾次栽員,制度、員工薪水福利等也調整數次。
 他對英國管理人員、工程師認真嚴格的工作態度印象很深刻,“因為礦地的工作危險,他們擔心發生意外,但私底下他們對工人很好。”
 回顧那段歲月,就他個人來說,相當滿意當時的生活,“有固定收入,生活穩定,星期天休假,政府假期時可以休息,有花紅、公積金,還有租房的律貼,養大我4個孩子沒問題。”
 那是一杯咖啡毛半、一碗面幾毛錢的年代,沒有手機、不用供車,大家過著簡單質樸的生活,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土地安身立命,已經是最大的幸福。
 然而這一切,隨著錫礦場倒閉完全變調。
吃喝玩樂一應俱全
 今天的林明,就算店屋還在,但商店大部分關上門沒做生意,除了基本日常用品,很多東西都要到關丹“辦貨”。
 難以想像的是,物質匱乏的上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林明的“百貨公司”規模比關丹的市場還要大。
 英國錫礦公司為了歐籍主管需求,設立了一個日常用品供應部,不管冷藏食品、食糧、酒類、香煙、日常用品都是從英國運來的免稅品。
 陳昆昌記得除了日常用品,免稅店還有賣手表、收音機、進口的糖果等,工人有時也會在那里消費。
 當時還有三間俱樂部,分別給歐籍主管、行政人員和工人。曾經是火較(淘錫廠)工人的何亞仔說,俱樂部有遊泳池、乒乓桌,休息的日子很多人一家大小到俱樂部消磨時間。
 到電影院看電影,也是很多老一代林明人的集體回憶。戲院的位子分3種價格,最便宜的坐地上、價格高點坐板凳,最貴的門票是特別位,坐藤椅。
 當時播放的電影,陳昆昌印象比較深刻的有《白蛇傳》,何亞仔記得的是邵氏時代的《方世玉》、《黃飛鴻》等。
 何亞仔笑說:“那時候很多小孩沒錢買票入場,在戲院門口遇到大人,就認他做阿叔,偷偷跟著入場。”
一人任職全家看病
 當地人曾國來說,早年家里只要一個人在礦場工作,全家人都可免費到醫院診病拿藥,全林明人都可以在這里看病。
 醫院蓋在山坡上,老礦工黃文森回憶:“以前的醫院24小時提供服務,林明現在反而沒有醫院了,只有診療所。”
 根據記載,當時醫院由一名駐院醫生、十位醫院助理、二位護士長、一位接生、8位護士組成24小時的醫療團隊。
 很多老林明人到今天依然對當時來自英國的一位洋人醫生印象深刻,他們無法準確說出他的名字,可是個個說起他就豎起大姆指說他是好醫生。
 黃文森說,他每天早上五點半就開始開診,是很盡責的醫生。
 他們還記得這位醫生喜歡花草,在醫院範圍種了許多花草,就算一個人要照顧整個小鎮人的健康,他依然會抽出時間打理花草,把醫院環境弄得漂漂亮亮。
 曾國來說:“每次我們要去露營時,他都會準備一些治頭痛感冒的藥包給我們,要是讓他知道我們去露營沒有先跟他拿藥包,就會罵我們。”
 水災時他擔心山下的老人,會下山照顧他們,甚至親自把他們背到醫院。
 “礦場倒閉后有一年他回來林明,我們有幾百人搞了一個派對迎接他,大家都記得他,聽說他幾年前在英國去世了。”
圖書館不只是借書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學校、會館,這點在全馬各地都一樣。華人先輩來到林明,也在小山城開辦學校、建立會館。
 1910年,海南人已經在當地創立海南會館(瓊州會館),1968年客家公會(客屬公會)成立,后來廣肇會館、廣西會館,華人注冊社團聯合會陸續成立。
 上世紀50年代,首都吉隆坡發起創辦馬來亞民眾圖書館協會,推動全國各地市政鄉村設立民眾圖書館,鼓勵青少年閱讀,及推廣健康文娛活動。
 林明礦工兒女積極響應,在當地開辦民眾圖書館,開始時附設在客屬公會,后來注冊成為自主社團,並且搬離客屬公會館所,幾經輾轉在中華小學對面斜坡地建立自己的館所。
 曾國來表示,圖書館在林明開採錫礦的年代很活躍,有管弦樂團、口琴隊、合唱團,經常有各種表演及球類活動等。
 “那個年代,林明年輕男女一批批參加這些活動,一批走了又來一批新的,直到礦場倒閉,活動也停頓。”
 他感嘆:“現代年輕人已經不喜歡參加這類活動,到圖書館借書看書的學生也很少。”這種情況應該在哪里都是一樣。
 圖書館今天依然營運,除了開辦幼兒園,也收集林明開埠以來各種史料照片,成為珍貴的資料庫。
獅城訪客寫詩讚美
 民眾圖書館在林明是推動文娛活動先鋒,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跟吉隆坡、新加坡的文娛團體有密切交流。
 新加坡文娛團體多次來訪,那時林明沒有什么“景點”,黃文森說,圖書館人員就帶著新加坡訪客披荊斬棘爬林明山,偶然發掘林明山這景點。
 曾國來也說:“那時山上長滿樹木雜草,每次都要帶著巴冷刀一邊開路一邊上山。”
 新加坡訪客上到山頂,驚見雲海景觀夢幻如仙境,寫詩撰文贊美,吸引大批新加坡人到訪林明山。
 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越來越多外地人慕名而來,林明靠一座山帶動旅遊業。
林明兒女外遷謀生
 上世紀80年代,林明錫礦公司業務衰退,開始拖欠薪金,種種傳聞滿天飛。
 錫礦場一倒閉,靠錫礦場維生的林明人失去生計,整個小鎮一直以來的生活模式也崩潰了。
 很多林明人為了生活,舉家遷移到外地,多數人搬到臨近的關丹。
 他們在關丹或做些小生意、當泥水工人、雜工等,曾經是礦工兒女的周益仁說,當時林明人口大概走了80%,昔日熱鬧的城鎮頓時變成空城。
 曾國來說,這里只剩下老人,年輕人很少會留在這里,就算留在這里也很難嫁娶。
 “近年當地興起養燕熱潮,許多已經離開的林明人,把房子賣給外地人做燕屋,農曆新年清明回來時,就住在民宿、度假屋。”
 大部分林明人就算離鄉在外落地生根,新年還會回鄉過年,清明也會回來掃墓,“尤其是清明節,回鄉的人比新年還多,那是林明一年里最熱鬧的時候。”





輕人回巢喜見彩虹(完結篇)


報導:涂素燕 
攝影:劉潔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林明以前靠錫礦走過繁華歲月,現在靠林明山、彩虹瀑布再次興旺,雖然是大自然眷顧,但路也要人走出來才行。  林明礦工兒女文娛青年早年在林明山踩出一條山路,他們的下一代打響彩虹瀑布觀光品牌。
錫礦場倒閉后,林明人面對失業、蕭條、人口外流等困境,還好林明山受到外地人青睞,游客紛至沓來。
 登山客雖多,但多數會在關丹留宿,凌晨時摸黑到林明爬山看日出雲海。
 一來是因為林明除了林明山以外,就沒有其他觀光景點,無法留住游客。
 再來是當時林明連民宿、度假屋、旅社都沒有,想要在當地留宿的游客只能租借會館。
 近年當地人載送游客到大卑士山(Gunung Tapis)公園的彩虹瀑布,多了一個景點,許多游客都會安排在林明住兩天一夜或三天兩夜,一天到林明爬山,一天去彩虹瀑布。
 據說逢週六日或公共假期,爬林明山的人是排著隊上山的,體力差點的人想停下來歇一歇,會造成嚴重“交通阻塞”;彩虹瀑布更是人山人海;在小吃檔,手腳慢的人可能找不到吃。
 當地的民宿、度假屋開始如雨后春筍般林立,小食檔、咖啡店、賣土產的、燒豬的店周六周日也門庭若市。
遊客日益增加
 陳志倫的父親是礦工,錫礦場倒閉后舉家遷到關丹生活,近年回來協助家族打理油棕園,看到林明的旅游業發展前景,決定開辦度假屋。
 現在林明有許多像陳家一樣的例子,原本移居外地,老人家年紀大了告老還鄉,年輕人從旅游業看到生機,回鄉發展。
 陳志倫說,他們三年前開度假屋時,林明的民宿、度假屋不到10間,現在全林明有三十多間類似的住宿。
 雖然競爭者越來越多,但並不影響生意,大家各有各做,而且大家在同一個鎮上都很熟,平時會互相關照。
 “如果我們這里客房滿了,有客人來詢問,我會給他們其他民宿的電話號碼,其他民宿也一樣會把我們的電話號碼給客人。”
 他從做度假屋以來,看著游客日益增加,對在這里搞旅游週邊行業非常有信心。
開拓功臣導覽觀彩虹
 陳四光可說是林明最早載送游客到彩虹瀑布的業者,對帶旺林明旅游業有一定貢獻。
 他本來兼職帶隊司機,帶領游客到大卑士山公園(Gunung Tapis Park)爬山。
 “十多年前,我聽附近的馬來人、原住民說,附近有一個瀑布,可以看到彩虹映在瀑布石頭上。”
 他自己親自去看了,對這種奇妙的大自然景觀贊嘆不已,開始載送游客到這里游玩。
 雖然早年樹桐業者開了一條路,可從林明通往彩虹瀑布,然而山路崎嶇且都是黃泥,一定要羅厘或四輪驅動車才能通行,一般轎車房車無法進入。
 開始時,他是用羅厘架上遮陽篷和木板載送游客,每次可載送十多人,近年才改用改裝過的四輪驅動車載送游客。
 后來有其他加入載送游客,大家就成立一個林明旅游業者公會,召集擁有四輪驅動車的市民加入他們行列。
 游客多數在假期或周末才會到彩虹瀑布游玩,所以帶隊司機幾乎都是兼職性質,像陳四光和李劍輝都有其他正職。
 李劍輝其實30年前就跟過家人去過彩虹瀑布,去的路程走4個小時,回的路程又走4個小時,結果那次連彩虹都沒看到,他母親問:“來這種地方做什么?”
 他笑說:“現在我們載送游客前往,從林明市區去到那一帶十多公里路程只要一小時多,沿河、小溪走水路山路1.2公里就可抵達彩虹瀑布,比起以前真的方便很多了。”
要看彩虹還得靠運氣
 彩虹瀑布的形成,據說是飛濺的瀑布衝擊在凹凸岩石,水經過日光折射,變成彩虹,極為夢幻超現實。
 陳四光說:“要天氣很好,太陽很曬,瀑布的水很大,映在石頭上的彩虹才會長和漂亮。”
 李劍輝接著說,去彩虹瀑布要看運氣,一旦下雨,河水高漲就必須取消。
 早前柔佛州一位男童在彩虹瀑布區發生事故去世,讓人深感遺憾痛心。
 觀光彩虹瀑布屬于野外戶外活動,野外戶外活動都伴隨著一定風險,所以一直以來業者鼓勵游客付5令吉保費,買一份旅游保險。
 李劍輝表示,一般體力不好,行動不便的人,比較不適合去彩虹瀑布。
 “但很多時候也會有老人小孩隨團,因為一些老人平日有勞動,就算年紀大了走起山路可能比年輕人快,很多人年紀輕輕體力反而很差,不能一概而論。”
周六日小鎮游客滿
 星期二早上七點多從林明山下來,到鎮里小販中心吃早餐,發現只有三五檔口開檔。
 后來才聽說,這里的檔口店面,大多星期一二三休息,只在星期四五六日做生意。
 這么悠閒的生活,一半是生活簡單真的不需要為了三餐做牛做馬,一半是這里的生活型態所逼。
 小販中心的祥記小吃面檔老板黃國強說:“小販中心里共有16檔檔口,林明本身人口少,平常日子游客少,就算開檔生意也很難做,大家說好輪流開檔,到了星期五六日才一起開。”
 近年林明游客倍增,做生意的小販,雖然迎來生機,但游客只會在假日和週六日擠滿小鎮,平常的日子,鎮上基本是非常寂靜的。
 國強說,現在做吃的生意雖然好了,但是對小檔口來說,並無法乘機把生意“做大”。
 他是賣面食和自製釀料的,就算週六日或假日游客很多,人手就只有這么多,要多製作一點釀料或多賣幾碗面是不可能的。
 “我們又不可能增加人手,因為只做星期六日的生意,平時沒有什么生意,所以星期六日這里是搶吃的。”
 那種場面很壯觀,所有檔口、小吃店都聚滿人潮,遲到的人要餓肚子,當地人根本“找不到吃”,所以很多度假屋、民宿都要為住客“包伙食”。
歷史旅程找不回來了
 近年政府在林明打造錫礦博物館、修復礦洞隧道開放給公眾參觀,為林明旅游業增值。
 儘管如此,林明錫礦工業遺產大部分其實已毀滅,林明民眾圖書館主席周益仁認為,工業遺產沒有被保留下來是最大的遺憾,也是國家一大損失。
 關于錫礦場倒閉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說是錫價暴跌,有說是管理層濫權舞弊,真正的原因只有局內人才懂。
 錫礦公司后來變賣廠房和機械,一些被拖欠工資的礦場員工及工人,也來拆除鐵條鐵架和金屬變賣;有人擅自到礦洞挖掘錫米,直到地下水淹滿礦洞隧道,不能進去為止。
 曾是礦工的他說:“當時就有工程師建議,應該把礦場完好的保留下來,要是當時礦場倒閉時,政府出資買下來,建設成旅游景點,可以吸引全球的眼光。”
 雖然修建“大啤塘”部分礦場隧道,開放給公眾參觀,但火較廠(淘錫廠)、發電廠、機器修理房,機械、連醫院,都己經拆完。
 今天這一切都沒了,他用了一個很文學的說法形容:“歷史旅程已經找不回來了。”
發展緩慢留住古早味
 錫礦公司倒閉后,林明的時光仿佛停頓了,古鎮二十多年來沒有多大改變。
 除了錫礦遺跡無法完好保存,老街、老房子、大街的老樹,鎮上的景色幾乎都保留懷舊味道。
 可能是發展不大,林明數十年來受時代洪流衝擊很小,所以鎮上還可以找到手打面、自家味道的手工釀料、柴香燒肉等古早味道。
 可以想像,林明早年要是過度發展,把這些古舊美好的東西都淘汰了,今天的林明還有這么大吸引力嗎?
 今天到處治安敗壞,現代人晚上睡覺擔心爆竊,白天走在外面擔心搶手袋搶車,林明算是一個不可多得,可以在街頭散步的安全小鎮了。
 好幾位林明人異口同聲說:“林明的偷竊案件很少,更沒有掠奪匪之類的。” 
 去到林明,拜訪一位舊同事,郊外的獨棟房子,方圓幾公里內都沒有房子,到了晚上還大門開放就算了,玻璃門竟然沒有另加鐵花門,所有玻璃窗也沒有鐵花。
 當地一位安哥笑說:“我時常出外坡忘了鎖門,幾天過后回來才發現沒鎖門。”也有人說家里的鎖壞了好幾年,他都懶得去換。




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

暴殄天物 全球一半食物浪費掉

文:張家揚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英國機械工程師協會1月01日的研究報告指出,世界所生產的食物, 有一半的最終歸宿,不是人類的肚子,而是垃圾桶。
是的,每年有三分之一或一半的食物,都被浪費掉了,
對比全球多地飢腸轆轆的飢民及難求溫飽的貧民,這真是一大諷刺!
農曆新年的腳步漸近了,又是華族同胞大事採購的季節。
在大事採購年貨之前,你是否做過比較周詳的計算,並列出更詳盡的採購清單,
以避開不必要的浪費?
你在小時候,也許聽過媽媽叮嚀,要把碗中的飯吃完,因為非洲難民要吃都沒有東西吃。
 現代年輕父母,或許已沒有這樣叮嚀孩子。
 但是,某時某刻,飢荒依舊在世界的某些地方輪番上演。
 最糟糕的是,浪費食物的情況持續居高不下。
 當一些地方的人民在餓肚子及營養不良,另一廂,卻有許多糧食作物在田裡或園裡任由熟透爛掉,有許多谷糧因儲存不當而腐爛敗壞,還有許多食品被扔進垃圾桶裡。
 地球村糧食分配不均,一方挨餓、一方拋棄糧食,對應古詩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英國機械工程師協會(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剛出爐的報告指出,遭丟棄的食物可以多達20億公噸!
 這份名為“全球食物:不浪費,不缺乏”的報告顯示,世界每年生產約40億公噸食物,其中約30至50%根本沒有機會被吃下肚。
 而聯合國的全球浪費食物數據,是三分之一。
買一送一,制造浪費!
 浪費食物的主要肇因包括發中國家的基建及糧食儲存設施欠佳、商家“買一送一”或“買二送一”促銷使人們購買過量食物,以及發達國家消費者過度挑剔講究。
 嚴格來說,基建及糧食儲存設施不完善導致的糧食敗壞,是“食物耗損”,這種情況在落后的國家尤為嚴重。
 在發達國家,商家好以買一送一手法來促銷,讓人們誤墮貪小便宜的陷阱,而爽手購買,結果買了過多食物,來不及吃完就腐爛或過期了,平白糟蹋了糧食。
 以美國的情況來說,當地環保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協會”指出,該國餐廳和快餐店提供的“食物量”過多是浪費主因之一。
 香港也一樣,到過當地的人應該對當地一餐的分量有印象,食量少的人,叫一份燒雞飯都夠兩個人吃。許多香港人有吃剩食物的習慣,因為餐廳供應的食物分量太多。
 而發達國家國民對糧食的外觀要求高,也是一大浪費源頭。
 例如在英國,種植的蔬果有高達30%因為賣相不佳而根本沒有採收!即使農民愿意採收,超市也拒絕收貨,最終這些原本可吃的食物就這樣任由爛掉壞掉。
 難吃就丟,理所當然? 
 隨著時代進步,世界多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物質生活豐富,食物不好吃或“難吃”,也成為丟棄食物的其中一個“正當”理由。
 全球各地浪費食物的習慣,引起多國環保組織的關注,紛紛成立相關網站提醒人們愛惜食物。
 更絕的是一名奧地利藝術家,他為此特別以聯合國的數據三分之一為主題,拍攝蔬果、肉類等食物腐壞的情況。
 皮契樂(Klaus Pichler)專拍已過期的食物,試圖喚醒民眾的內心不安感,以達到不浪費食物的目的。
 拍攝焦點包括長滿黴菌的雞蛋、已長出蛆蟲的牛肉等,並說明各糧食的生產地、卡車運輸的距離,換算碳足跡,以及生產過程所耗費的各種資源,如耗水量等。
 其實,食物是大地賜予人類的禮物,更是許多人的汗水結晶,世界上仍有許多三餐無法溫飽的人,食物來得不易,也非常珍貴,世人應培養起珍惜食物之心才是。
各地浪費食物狀況
美國:40%食物扔掉
 美國環保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去年的報告顯示,美國人每年丟棄約40%吃剩食物,相等于1650億美元(約4965億令吉)。
 隨著社會及經濟發展,該國浪費之風比起40年前的1970年代,高出1.5倍。
 現今,一家四口的美國家庭,一年所浪費的食物價值高達2275美元(約6848令吉),是東南亞國家的10倍。換言之,一名美國人每年浪費約1712令吉食物。
香港:浪費食物之都
 “香港地球之友”對照香港、台灣與韓國三地,發現港人人均浪費食物量為三地之冠,即0.47公斤,這顯示港人丟棄食物的“大手筆”。
 該組織高級環境事務經理朱漢強向該地《明報》說:“單從數據可見香港每日所產生的廚余,比台韓高兩至三成,這反映港人浪費食物情況最嚴重,而且超市亦因其銷售手法而傾向拋棄未到期食品,如此種種都令香港成為‘浪費食物之都’。”
中國:夠養活2億人一年
 中國的餐館和家庭,每年扔掉的食物約有6000萬噸,足夠養活2億人一年。
 中國的食物垃圾連年增長,近幾年增長率為5%到10%。
 北京一幢辦公樓的食堂,午餐時間約有600人進餐,每天近150公斤的米飯、肉類、蔬菜和幾乎一口沒動的饅頭被丟掉。
 當地人好面子也是食物浪費一大主因,人們一起吃飯,通常不會吃完所有食物,特別宴請客人的時候。如果食物一掃而空沒有剩下,主人會覺得沒面子。
 在北京,家庭和餐館每天大約制造1.25萬噸棄置食物,但能得到處理的只有800噸。
英國:杜絕買一送一交易
 英國人浪費食物的情況,不會比美國人好多少。
 但是,英國其實展開抵制浪費項目已有12年,以期減少浪費。其中,食品商在制作食物時盡量按步驟執行,減少浪費,當局也杜絕買一送一交易,以免鼓勵浪費。
 該國也改變食物有效期商標,以往有效期是指食物最佳進食期,但一般人往往以為過了最佳進食期,食物就變質,而將之扔掉,造成巨大浪費。
韓國:懲罰浪費食物者
 各國政府對民眾浪費食物之舉,似乎都只能循循善誘,以期改變人們的觀念與做法。
 但是,韓國卻向前跨一大步,懲罰浪費食物的人!
 韓國美食眾多,單是餐前小菜便花樣眾多,胃口小的人實在無法吃完正統的一餐,所浪費的食物自然也多。
 去年,估計每名韓國人每天製造的廢棄食物有0.35公斤,每年損失超過15億美元(約45億令吉),單是這些食物的處理成本一年就超過18億令吉!
 為此,該國今年開始推動減少20%食物廢棄量的目標。其最大的無線運營SK電訊公司,更設計了“廢棄食物回收桶”,使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替民眾丟棄的食物秤重,以計算垃圾費用。
 如此一來,扔掉的食物越多,所付的費用也越高,這等同間接鼓勵人們減少浪費食物。
減少浪費食物每人都可做到
 1.購買食物時,檢查有效期,易腐食物或接近有效期的食物,不要貪便宜買過多。
 2.減少大宗購買或買太多,不要把冰箱塞得過滿。
 3.計劃一週的餐量,將剩餘食物放進冰格。
 4.食材過多時,可做成糕點或飲品。

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

行車記錄器

會走的證據 揭車禍真相 (上篇)

16 Jan 2013
文:石原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太陽底下,馬路上,道路使用者最怕什麼?首當其衝,就是車禍糾紛;其次,就是路霸;接下來,就是無理的交通取締。  車禍糾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時,讓證據說話最公道。
 遇到路霸,想討回公道,讓證據說話最有力。
 交通取締,覺得無理,想據理力爭,讓證據說話最無爭議。
 感激科技發明了行車記錄器,所有和車有關的糾紛,都不怕有理說不清了……
去年5月,柔佛新山一名路霸一句“你害我差點翻車”,就揮棍打昏青年。
 8月,發生讓人瞠目結舌的轎車和警車碰撞,路霸以籐條打警員事件。
 然而,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應當是發生于2年前,酒駕路霸,因為新車發生小碰撞,不幸演變成打死工友的大悲劇。
 2012年12月,馬六甲有一名律師和朋友目擊一輛羅厘撞倒騎腳車的老翁。羅厘撞后逃,律師和友人下車幫忙老翁,反被公眾誤以為肇禍司機!
 幸好,律師車上的行車攝錄器,拍下整個意外過程,證明了他的清白。
 他有感而發:“我曾在互聯網上或電視新聞得知,在中國也發生類似事件,好心幫忙意外傷者,卻被人當著‘嫌兇’般譴責,沒想到,在馬六甲也會發生類似情況……如果我的車上沒裝上行車攝錄器,被他人誣衊,豈不是無辜被冤枉?”
幫助車主洗脫冤屈
 這是本土第一單行車記錄器幫助車主證明清白的新聞報導。而在行車記錄器通行的國外,會走的證據,幫助車主洗脫冤屈的案例,更是層出不窮。
 把場景拉到台灣,行車記錄器曾揭露名人行凶之真相:去年年初,藝人Makiyo和日本友人友寄隆輝毆打運將(德士司機)案中,她辯解“想阻止但嚇 到了……當時手機不見了,所以沒打電話”。數天過后,有一名姓江的運將,將本身行車記錄器的影帶曝光,揭發Makiyo為了掩飾而撒謊的惡行。
 真相終于大白,被毆運將成功討回公道,Makiyo和友寄隆輝也接受了應得制裁。
 行車記錄器--這個會“走”的證據,在關鍵時刻,可幫助車主洗脫冤屈。1月11日,在霹靂愛大華發生的10車連環車禍中,究竟是陸路交通局危險執法;還是其車子停在交通燈前被羅厘撞?假如執法車輛都裝有行車記錄器,那么,可能會知道車禍肇因,而免去警民對恃的局面。
幫助警方破案
 會走的證據,除了幫助車主洗脫冤屈,還幫助警方破解一宗案件!
 這宗事件發生在去年12月中旬,地點是在行車記錄器暢銷的台灣高雄。根據當地新聞報導,一名民眾回放本身的行車記錄時,發現在高屏大橋下,有一名 男子騎著機車(即摩哆車),腳踏墊上還載著一名男子,當時,該名民眾只是以為腳踏墊上的男子喝醉酒,被友人載回家,不以為意。豈料,隔天警方發佈訊息說: 在高屏大橋下發現一具男屍,他才恍然大悟:出命案了。于是,帶著錄影前往警局協助調查。
 警方很快查出,死者是住在屏東萬丹鄉33歲的李姓男子,身上沒有明顯外傷,手腳都有被拖行痕跡,研判應該是遭棄屍。警方進一步追查死者交友狀況,鎖定林姓男子為嫌疑犯。林男被警方勸說后,坦承好友李男因吸毒過量暴斃,他情急下才棄屍。
檢舉違法司機
 行車記錄器通行的歐美國家,民眾利用行車紀錄器檢舉交通違規案件,比台灣少得多。
 行車記錄器是近幾年才在台灣流行,安裝后,民眾利用行車紀錄器檢舉交通違規案件日愈普遍。比如說,民眾拍攝到違規車子的影像后,便會到警局檢舉,警方查證檢舉內容明確屬實,就會依法取締。
 台灣警方就此指出,行車紀錄器,除了可作為發生交通事故過程的證據,以維護自身權益外;還有部分正義感強的車主,會將他人的違規事證以光碟片或列印相片方式,向警方檢舉。警方亦認為,這對維護交通秩序帶來助益,亦對交通違規慣犯產生警惕作用,導正他或她的違規駕駛觀念。
 看到台灣的這種現象,大馬網民紛紛口耳相傳:利用行車記錄器來檢舉違法駕駛人士,以及違法執法人員。
功能日新月異
 根據網絡資料顯示:行車自動記錄器,發明于1925年德國。如果這項資料屬實,那么,它可比飛行記錄器“黑盒”的發明,還要早上20多年 --1953年,沃倫( David Warren)調查一架客機墜毀原因時,第一次提出“黑盒”概念,目的是加強飛行安全(維修和飛行試驗)和空難調查。
 時至今日,行車記錄器的體型變得越來越小巧便攜,功能不斷擴展,譬如,車子的前后左右通通都可以加裝鏡頭,甚至,在車子熄火后,行車記錄器在蓄電池的支援下,繼續錄影。
 美國政府即將規定車主必須安裝的黑匣子,這種行車記錄器的感應器,可以將車禍前5至10秒的行車紀錄保存下來,包括:行駛速度、司機是否踩了剎車器、駕駛盤的方向是否正確,以及司機是否繫上安全帶等。這類行車記錄器保存的原始資料,已成為各類訴訟案件的呈堂證據。
求保障受青睞
 2012年,行車紀錄器成為全球大賣的汽車產品,其在台灣的業績成長,超越20%。有商店試過在人流高峰的假日,一天就賣出40多台行車記錄器。
 台灣業者分析,行車記錄器大夯,主要原因是駕駛人擔心發生車禍擦撞,有理說不清。只要安裝行車記錄器,便能釐清肇禍原因和肇事責任。
 在高雄,曾經一度出現很多“助跑姐”以及“跳跳哥”。助跑姐和跳跳哥是指那些估算好風險,突然從路邊衝出,故意衝撞車輛,製造假車禍的人士,藉此向車主詐財。當地駕駛人士為了自保,不惜花錢安裝行車記錄器。說起來,正是助跑姐和跳跳哥,促成行車記錄器成為熱銷商品。。
 台灣業者腦筋動得快,全球聞名。當地有業者已把行車記錄器,整合衛星導航和測速照相技術,讓它不只可供回放,還可實況直播。
挑選2貼士
 1. 涵蓋角度夠好:可拍攝角度從60度到180度的機種都有,但並非越廣越好,因為角度越廣,影像會嚴重變形,遠處兩邊的車輛必然不清晰。100度至140 度,足夠涵蓋車頭左右的視線,至于超出兩邊的範圍,除非你裝上左右兩邊的鏡頭,否則本來就沒辦法照顧到,就不要強求正面的鏡頭有超廣視角。
 此外,有些號稱180度視角的機種,也不見得是真實的,甚至有些廠商宣稱的拍攝角度,也有可能打折扣或宣稱不實,可以上網看一下該機種使用者上傳影片,確認視角覆蓋範圍。
 2. 夜晚拍攝畫質要夠清晰;白天光線明亮,只要解析度不太低,都可拍得相當清晰。所以,反而需關注夜間的錄影效果。目前,很多機種強調夜拍能力 以及配置LED閃光燈。實際上,夜拍機種有助拍清楚影像,但補強光線的LED燈功能,實質幫助不大,加上車內光線變得太亮,會影響開車安全。(網絡資料)



花點錢買護身符 今年前景看俏(上篇)


報導:許雅玲
圖:GTC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來到吉隆坡黃金地段的劉蝶廣場,在這間以包羅萬象著稱的科技產品商場,還是很難找到專賣行車記錄器的店鋪。因此,諮詢中心的小姐說:不如你去三樓那間監控器材專賣店看看吧。  來到3樓的監控器材專賣店,店主表明:不好意思,我們只做住家監控系統,不賣行車記錄器。不過,這層有個店面有賣行車記錄器。店主想告訴我店面位置,可是說明太麻煩,就乾脆帶我到那裡。
 那一刻,我總算親眼見到、親手摸到行車記錄器……
據JayaCom產品經理鄭志堅透露,去年,他在網絡上看到有人將行車記錄器攝錄下的車禍糾紛、老千行騙片斷,放上網絡。他馬上心動:假如大馬也能 買到行車記錄器,那該有多好。他便邀請朋友合伙,向台灣廠商拿貨,然后在霸級市場租賃檔口擺賣;同時,還到車行、汽車裝飾公司推銷行車記錄器。
 “起初,真的很辛苦,因為沒有人知道行車記錄器是什么東西,也對它的功能漠不關心。趨前來看的人很少,買的人更少。”
 “雖然,很多人把行車記錄器拍到的影片上載到互聯網上,並廣泛流傳,但會去網購行車記錄器的大馬網民,真的很少。”他說,這真的是好商品,因為連名牌商場都已答應讓他和伙伴代理的產品,進駐商場。可惜,最后還是因為租金太貴,只好作罷。
5年前已引進大馬
 回想半年前在商場擺檔和上門行銷的日子,他苦笑說,“一天都賣不出一架行車記錄器。沒有本錢,很難支撐下去。”結果,他和朋友拆伙,找到現在的老 闆合作,去年5月正式進軍劉蝶廣場。剛開始的兩個月,生意很差。大馬人對行車記錄器的認知低,必須大費唇舌解釋一番,最后也是“哦”一聲后離開。
 另一邊廂,GTC行車記錄器負責人張展訂大表認同,“早在2008年,我就把黑匣子(即行車記錄器)引進大馬,5年后還是熱不起來!”
 即便知曉行車記錄器的重要功能,但大馬人還是不會覺得它是必需品,一講到要出錢購買,十之八九打退堂鼓。
 “5年前,行車記錄器的價錢近千,車主嫌貴,現在,下降至399令吉,車主還是‘想買99令吉’的,”也是防盜專家的張展訂說:“每個人都在等待購買汽車時,車行附送行車記錄器;至于商家企業,就期待政府提供津貼。”
吃過虧的人願買
 綜合張展訂和鄭志堅的看法:在大馬,購買行車記錄器的人,都是見過鬼怕黑的人士!
 在車禍糾紛中,被路霸欺負,以及不服氣接到交警三萬,可是卻有理說不清,還感覺冤屈,就會憤憤跑去購買行車記錄器。用了之后,有信心了,就會在網絡分享經驗,介紹朋友使用。
 “有個行車記錄器,向警方報案,或向保險公司索賠,都不必大費唇舌。加上,現在治安不靖,花點錢買個護身符(行車記錄器),大家應該不會不捨得。所以,2013年,行車記錄的市場會更好!”鄭志堅笑說。
獅城流行有原因
 不久前,張展訂到新加坡出差,發現高達70%的車主,特別是德士司機,開始安裝行車記錄器。新加坡人這方面的醒覺,主要是因為去年5月發生的一宗法拉利致命車禍。
 12日凌晨,來自中國的年輕富豪,在新加坡公路上駕駛的法拉利與一輛德士相撞,釀成3人死亡。起初,輿論偏向同情罹難的法拉利車主,不過,事后,一名德士司機提供了行車記錄器的錄影,證實法拉利車主超速闖紅燈肇禍,總算還給德士司機一個清白。
 “新加坡德士司機就告訴我:中國人搭乘德士時,最愛殺價,還會為了幾分錢和司機吵架,結果,司機不只收不到車資,還被乘客投訴。為了自保,幾乎每架德士都安裝行車記錄器,有爭議時,其錄音可證明乘客的無理取鬧。”
 行車記錄器揭發車禍真相,行車記錄器維護德士司機的清白;讓冷門的行車記錄器,在新加坡流行起來。
基本功能有3項
 大馬市場可買到的行車記錄器,有3個基本功能:錄影、拍照,還可以錄下車內的聲音。
 大致上,可分兩個類型:一個攝像頭(只記錄前方或后方)和兩個攝像頭(記錄前方和車內);按照畫質不同(一般或高清),價錢亦不同。另外,還要具備記憶卡。記憶卡,可以錄影多久,就視乎設置的解像度有多高。
 鄭志堅,主要售賣台灣製造的行車記錄器;而張展訂,則把韓國產品引進來,再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客制化改良。
 有個海關人員跟張展訂說:我要追查一個走私分子,需要在一條街上監視48小時,你可以在我的汽車裡裝上一個不起眼的行車記錄器,用來記錄進出這條街上的人士嗎?張展訂就根據對方的要求,量身定做一個行車記錄器,海關人員就不必死守車內監視。
商家安裝意識高
 “大馬商家對行車記錄器的意識比較高,因為經常被搶錢、搶貨、搶車。”張展訂說。
 不管是5年前或5年后,張展訂主要進行的還是商家專案,比如說,在貨運車、保安送款車,安裝黑匣子。
 “過去,商家只肯花錢安裝GPS定位系統,因為要在車輛加裝上4個黑匣子:望后鏡前方、司機座位、中間(攝錄車內)和開門處,需要增加約一萬令吉的預算。”他說:“可是,有了GPS定位,這還是不夠的。”
 以送款車為例,車子脫離規定路線,保安員后來通報被打搶。當然,保安員力抗搶匪受傷的,姑且不論,但乖乖就範的保安員,究竟怎么被搶?會不會是內鬼通外賊?這都是損失慘重的老闆最想知道的真相。
 此外,客戶投訴少送了5箱貨,但員工保證卸足了貨,拿出記憶卡,在電腦回放,就能力保員工清白。
監視不負責員工
 有位拿督顧客,有7輛轎車。每次他出國公幹,總是會有車子“失蹤”,等他返家,車子就歸位。
 “拿督有幾位司機,B看到A偷駕車出去,他也會這么做。老闆很生氣,但是,他不懂到底是哪位司機把車子駕出去,無法採取紀律行動。他在每輛轎車裝上行車記錄器,從此,車子就不會離奇失蹤了。”張展訂說。
 還有家快遞公司,某個員工總是匯報:今天來不及送完最后的幾個包裹。公司覺得很奇怪,按照公平的工作分配,別的快遞員總是完成任務,但怎么就他做不到?后來,公司在快遞車內裝了行車記錄器,回放錄影,才發現:原來,問題是員工偷接了很多私活,耽誤了正職工作。
提供服務非商品
 張展訂把自己定位為:提供服務而非賣商品的企業人士。
 目前,在電腦裡回放錄影的服務,已不足夠了,他開始嘗試將行車記錄器改良成實況播映功能;那么,司機載著孩子上下學時,父母可以上網觀看車內情況,還可聽到聲音。
 “這需要一個GPS,一個上網的3G寬頻服務,將USB接去汽車,車內就可以無線上網,將行車記錄器攝錄的聲音和影像,在手機或電腦上播映出來。最重要的是,記錄器要充電。”
最忌三分鐘熱度
 有了行車記錄器,上路也不是一本萬利。
 很多人裝了行車記錄器的第一個星期,每天都會興致勃勃回放錄影來看。一個星期后,熱情減退了,就變成3天回放一次,3個月后,就不回放。
 半年后,因為前頭車子的過錯,發生碰撞。到警察局報案,拿出記憶卡回放,卻發現:因為沒回放和清空錄影,結果已無空間記錄最新影像。后來向保險公司索賠,也因為缺乏有力證據,無法申賠。
 還有,裝了行車記錄器的車主,偶然目睹前方撞了逃事件,打算向警方舉證,結果發現記憶卡,早在兩週前已錄滿,結果,無法幫助警方破案。






2014年1月25日 星期六

色膽包天!

種姓制度遺毒 印度女性太委屈(第1篇)

文:程為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印度巴士強姦案」全球矚目,受害女生的遭遇令人同聲一哭, 強姦犯毫無人性的干案手法,則令人咬牙切齒!
這個案件只是全球強姦案的冰山一角,在這個時代,
女性依然面對極大的強姦威脅!
不管是亞洲、非洲、歐洲國家,
甚至先進國家如美國,強姦案發生率居高不下,
其中不少國家的強姦案件發生率是以每分鐘或數十分鐘一起計算。
讓我們從印度的巴士強姦案,一起探尋全球女性面對強姦威脅的情況……
23歲的印度女生喬蒂辛潘迪(Jyoti Singh Pandey),懷抱著學醫的夢想,在家人的經濟和精神支持下,已開始在醫院內實習,未來,她將會是一名救人無數的醫生。
 但是,去年12月16日晚9時許,她的生命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被一群披著人皮的色魔摧毀,她遭6名男子輪姦,並且施以酷刑,最終于12月29日傷重去世。
 12月16日當夜,她和男友看完電影后,原本無意搭公車回家,卻被一輛公車上的數名男子哄騙,搭上該輛“黑心”巴士。
 上了賊車后,巴士上六名男子,對喬蒂伸出狼爪,再以硬物致傷其身體和器官,並且打傷了她的男友亞溫德拉(Awindra Pandrey),然后把他們棄在公路上。
 隔日,媒體報導后,她的遭遇引發印度人的怒火,民間連串的抗議,迫使政府和執法單位高度關注這個案件,並且擬修改法律,以進一步保障女性的人身安全。
隨時遭強姦威脅
 喬蒂的死,不只是她一個人或家庭的悲劇,也是整個印度社會,尤其是女生的悲劇,因這或與印度社會人士無法脫離種姓(Caste)制度和觀念有關,進而把女生推到危險懸崖。
 印度民眾對于種姓制度的認可程度,非其他國家的人所能想像,這使印度女性活在隨時可能遭強姦的風險中。
 在印度社會,還有許多“喬蒂”,印度的強姦案極多,尤其是新德里更有“強姦之都”的稱號,強姦案眾多反映印度社會不種視女性安全。
 印度女性面對強姦問題與種姓制度脫不了關係,這或可從喬蒂去世后,其父親巴德里(Bsdri)的一番談話看出端倪。
 他聲稱亞溫德拉只是女兒的普通男性朋友,兩人不同種姓,不可能結婚,他只把亞溫德拉看成是勇救女兒的男生。
 較早時,亞溫德拉在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表示,他和喬蒂計劃于今年二月在新德里結婚,並且已採辦新婚用品,喬蒂的好友米娜(Meena Rai)也證實曾陪伴喬蒂採購結婚禮服。
 即是說,如果喬蒂還在世,種姓問題將會成為他和男友之間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女性是最大受害者
 印度社會注重種姓制度,將人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種,甚至還有賤民,各種姓不能通婚,彼此間也不能繼承其他種姓的職業。
 在種姓制度下,女性沒有自主權,少時從父、成年后從夫、夫死從子,如果沒有孩子就聽從丈夫的近親家族,再不然就要以族內的領導者為依歸。
 高種姓男子看不慣低種姓女子,可以毒打或強姦,把她們當成勞工或洩慾工具,因此,在印度社會常見街頭強暴和輪姦事件。
 女性遭強暴后,即使報案也沒有太大作用,因為除了執法單位不會加速處理,一再拖延外,施暴者家人或親友,甚至女方親人,也會游說她消案,以及嫁給強暴她的人。
 因此,印度社會的種姓觀念遺毒無窮,它使女性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法律禁止社會奉行
  早在20世紀初,印度英殖民政府已制定法律禁止種姓制度,近代印度政府也一直加強這方面的律法,但種姓制度已根植在印度人腦海中,社會依然存在種姓觀念。
 種姓制度造成的思想,使女性的社會地位卑微,當地還有一種觀念:女性出了家門,到了公路即是屬于“公共財產”。
 換言之,女姓在公共地方,即是任男性“使用”的公物,包括強姦或輪姦。 
 而且,印度女性為了找到和符合自身種姓或更高種姓的男生,往往需要準備豐厚的嫁妝,如果男方不滿女方沒有陪嫁品或陪嫁品太少,動用武力打死女生是“天經地義”的事。
 根據印度官方統計,每年約有9000名印度婦女,因無法滿足夫家對陪嫁品的要求,選擇自殺,否則就是遭夫家殺害。
印度種姓制度
 種姓在印度梵文中叫瓦爾那,代表顏色或品質,因此,也稱瓦爾那制度。 
種姓
級數
階層
婆羅門 最高 祭司
剎帝利 次高 軍事貴族,如國王,各級官吏。
吠捨 第三 普通勞動者,如農民、手工業者、商人。
首陀羅 最低 奴隸、失去土地的人。
*賤民:不同種姓男女所生的子女,也稱不可接觸者,最受鄙視。
反性侵害喬蒂個案成標竿 
 去年,僅是在新德裡就發生了635宗強姦案,這是有投報的數據,未報案、不願或不敢報案的受害者,可能遠遠超于這個數據。
 1971至2011年40年間,印度強姦案劇增873%,印度國家犯罪統計局的數據指出,該國平均每3鐘發生一起性暴力犯罪,每22分鐘就發生強姦案,這個數據反映印度女性時刻面對強姦威脅。
 喬蒂的不幸,外表看來只是為強姦案數據中,一個極小的基數,但從積極面看,卻是一個標竿,激起了民眾和政府的高度關注,增加女姓反性侵害的力量。 
公佈真名激勵受害者  
 根據印度法律,案件受害人名字不能曝光,因此,巴士輪姦案發生后,民眾以達米妮(Damini)來稱呼女受害者,那是代表閃電或光明,也是1993年寶萊塢一部反性侵害電影中,女主角的所飾演的角色名字。
 1月5日,喬蒂父親巴德里主動公佈女兒的名字,以便藉此鼓舞其他強姦案受害者,成為她們活下來的力量。
 印度政府也考慮修改相關法律后,只要獲得喬蒂家人同意,將以她的名字為該法案命名。
執法不嚴女性受害 
 發生巴士強姦案后,印度國大黨領導人索尼婭甘地表示,政府應該頒佈制定更全面的法律,保護該國女性的安全。
 從現有法律層面來看,索尼婭只說對一半,法律不夠完善是事實,例如《印度證據法》和《印度刑法典》,並不能嚴懲強姦犯,達到殺一儆百的效果。
 另一個重點是執法單位執法不嚴,從警方、法官至政府官員,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對于強姦犯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助長了強姦犯的氣焰。
 更甚的是:政府高官也知法犯法,發生喬蒂的案件后,執政黨國大黨議員比克拉姆辛格布拉馬並沒有引以為戒,反而于1月3日凌晨強姦民宅內的女子。
 事發后,他遭民眾追打,國大黨已暫停其職務,如果強姦罪成將革除黨籍。
 在喬蒂遭強姦的案件沸騰全國時,這名議員依然不懼,繼續干下獸行,可見印度女性的安全堪虞。
 空有法津而執法不嚴,不能以儆效尤,這也是印度女性處在水深火熱的重要原因。
古印度性愛態度影響?
 公元前1500年,屬高加索人種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創立強調以生殖和性慾為人生連接點的吠陀教,塑造了印度人對性愛率性的態度和文化。
 之后,它又變化為波羅門教,再發展和演化為后來的印度教,在這些變化過程中,唯一不變的理念就是把性和生殖當成享樂和脫離痛苦的方法。
 因此,印度許多寺廟都有性愛雕像,成為宣揚性愛的模本,民間還出現了至今依舊廣為流傳的性經《Kama Sutra》。
 在這種性愛觀念的衝擊下,許多印度男性相信性愛應隨心所欲,甚至可不顧法律,在大街上輪姦女性也不當一回事。
 古印度遺留下來的性愛態度,也許有它正面和積極之處,但經民間斷章取義或不當詮釋后,印度女性就遭殃了。


強姦案不分國界 全球女性沒保障(第2篇)

文:程為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現代女權意識高漲, 但性暴力情況卻沒有改善,
全球各地的女性,依然面對強姦的威脅!
而且,越來越多青少年涉及強姦,
但卻在法定年齡以下無法入罪。
印度巴士強姦案的其中一人,
即可能因此逃過法律嚴懲。
從落后國家到先進國,強姦案是「長青」罪案,
一些國家並不重視,
甚至試圖隱瞞發生率,助長了性侵犯風氣!
先將鏡頭對準非洲。這個地區與歐美等國比較起來,生活和文化水平相對落后,面對的性侵事件尤多。
 28歲的剛果女生阿莎(Asha),在田里工作時,全國保衛人民大會(CNDP,政治武裝民兵組織)成員強姦了她。
 在另一所當地醫院中,一名女病人在唱歌,但她並不是高興而唱,而是悲傷,甚至情緒失控的唱著,沒有人知道原因,因為她被送進醫院時,下體已受到傷害,而且有漏尿問題,醫務人員推測可能是強姦所致。
每天有40名婦女遭強姦
 奈姬基勒(Nzigire)25歲,她會躺醫院病床上,也是當地政治武裝民兵組織干的好事,3名成員強姦她了后,還開槍射擊她的乳房。
 雖然乳房內的子彈取出來了,她的精神狀況卻不穩定,不說話也不想吃飯,只躺在床上度日。
 在剛果境內有軍事衝突的地方,女性像是戰中的武器或戰利品,武裝分子通過殘忍的強暴手段,證明他們的勝利。
 聯合國在剛果基伍省的健康調查報告指出,當地平均每天有40名婦女遭到強姦,這只是能夠追蹤的數據,背后可能還有更多強姦案。
 他們估計,只要有一宗強姦案登上媒體新聞,極可能就代表著另有10至20宗強姦案已經發生,因為官方隱瞞更多相似的案件。
 如果說,剛果因為國家局勢不穩定,才發生強姦案,美國這樣的先進的國家,女性也受到不小的強姦威脅,甚至是當兵的女性,也無法逃過這個命運。
美國女軍遭性騷擾強姦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專門協助軍中性侵犯和家庭暴力個案受害者的邁爾斯基金會(Miles Foundation),已接到女軍人在軍中遭強姦的報告。
 至今,這種情況並沒有改善,而且變本加厲,約有20萬女性在美國軍中服役,但越來越多女軍人投訴遭性騷擾和強姦。
 一名擁有較高軍階的女性──陸軍副參謀長中將肯尼迪也遭到性騷擾,一名叫史密斯的少將,在辦公室強吻前者,事發后經過三個多月的調查,后者被判退役,並且取消退休金。
 至于其他在服役的一般女軍人,不少人可就沒有上述女軍官這么幸運,遭到強姦的個案層出不窮。
 一年多以前,一名導彈驅逐艦上的指揮官懷利中校,就強姦兩名女下屬,最后遭判處42個月監禁。
 美軍調查數據顯示,軍中女性,尤其是海軍有超過70%的女兵,曾遭男軍人性騷擾,其中約有10%至20%被迫與上級發生性關係。
 在強調紀律的軍隊中,女性的權益不獲保障,時常面對男性的性侵害,現實中的女性看來也不安全,時代進步了,但女性反而活在更大的威脅環境中,這是男性的錯抑或是社會的錯?
只求泄慾色魔如野獸
 色字當頭,任何國家的色魔都一樣,不當自己是人,只像野獸般欲求發泄而已。
 南非的強姦案知名度“名聞遐邇”,但在相對進步的歐洲國家中,以國家人口比例來看,瑞士的強姦案發生率也不低。
 根據南非“全國犯罪預防與改造研究所”估計,該國每83秒鐘就發生一宗強姦案,每年約有200萬名女性遭強姦。
 一些當地男性認為,強暴婦女沒錯,男性有權這么做,因為女性是二等公民。
 而且,強姦犯的對象不只是年輕少女,高齡老婦也不放過,去年10月在南非的約翰內斯堡就發生這樣的案例。
 一名男子性侵92歲老婦后,將她殺害並搶走她身上的財物,再次敲響當地女性的安全警鐘。
 至于瑞典,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瑞典每10萬人就有46宗強姦報告,這是英國的兩倍,其他歐洲國家,如德國和法國的4倍,也是東歐國家的20倍。
 這份歐盟報告由Daphne II基金會讚助研究,比較歐洲11個國家的司法系統,以及如何處理強姦案。
 瑞典和南非的強姦案發生原因有些不同,后者是罪犯直接尋找“獵物”,前者則和夜生活和聚會有關,尤其是俱樂部聚會后的私人小聚,成為強姦案發生的“黃金時段”之一。
 此外,性生活年齡提前、喝酒、性解放等,也是強姦案的導因。
強奸犯年輕化避法網
 強姦犯年齡趨向年輕,以及未成年者犯強姦罪行日增,成為各國政府必須關注的問題!
 印度巴士強姦案6名犯人中,一人未年成,他卻是最兇殘而且可能逃過刑罰,這種未成年犯罪,或者年輕罪犯的個案越來越多,不只是印度,全球各地的情況亦相差不遠。
 印度國家犯罪檔案局今年一月發佈的統計數字指出,該國2011年發生1149宗未成年人強姦案,2000年只有198例,11年內增加近6倍。
 青年犯下強姦罪的原因,或和2000年印度修改《青少年司法法案》有關,該法案將未成年定義從16歲以下提高至18歲以下,增加未成年者犯案的幾率。
 在這11年間,已有不少未超過18歲的未成年者犯下強姦罪后,成功避開法律刑罰,這已讓印度民間發出抗議的聲音。
 在巴士強姦案后,印度政府開始考慮修改青少年犯罪法律,計劃將未成年定義從18歲以下下調至15歲以下。
 另一個亞洲國家──韓國,也在去年10月公佈的“犯罪白皮書”中指出,該國青少年強姦案已從2005年的752人涉案,增至2010年的2107人涉案。
 此外,韓國最高法院審訊青少年性犯罪案的人數,從2000年的537人增至2011年的1695人,其中13至18歲者增了10倍,11年前只有60人,2年前則是690人受審。
 這一群新生代變成強姦犯,猶如在社會上投下計時炸彈,而且可能影響國家發展,各國政府必須正視。
民眾關注設網站釋疑
 強姦案可大可小,如果走入民眾關注的視野,執政單位或政府就要小心處理了,以免引發更多民怨。
 去年8月,美國俄亥俄州小城斯圖本維爾發生一宗年輕足球隊員強姦女生案,案件已經審訊結束;未料事隔4個月后,《紐約時報》重提舊事,長篇報導這個案件,引發全美人士關注。
 涉及這個案件的嫌犯是是兩名16歲的高中足球隊員,最終判決是兩人“無意識”下性侵少女,沒有獲得重罰。
 言下之意是指這兩名未成年者無犯案動機,不必為自己的罪行負責,即無法在法律上提控,也沒有懲戒。
 在當地,兩名嫌犯所屬的足球隊極具影響力,當地人認為有人在操控審判,使事態一發不可收拾。
 這可惹怒了關注事態發展的社會人士和網民,呼朋喚友到小鎮抗議,地方政府礙于事態嚴重,赶緊架設了一個名為SteubenvilleFacts.org網站,公佈整個案件的詳情和進展。
 強姦案日增,社會人士更加關注,如果官方不妥善處理,后果或許是激起民憤。
我國強姦案各有說詞
 我國的女性面對的性暴力情況又如何呢?官方說法和民間的統計,有一定的落差,究竟是有人不願面對事實,還是另一方面誇大數據了呢?
 全國婦女行動協會(AWAM,簡稱婦協)曾回應警方發佈的每天10名女性成為性暴力受害者的報導指出,如果根據媒體報導,應是每兩個小時半就有一名女性遭強姦。
 在婦協看來,更精準數據應該是大馬每15分鐘就發生一宗強姦案,每年受害者的數目可以填滿整個武吉加里爾體育場。
 每15分鐘一宗性暴力案?這個推測是否合理呢?婦協相信每10宗強姦案中,只有一宗投報或被報導出來,因此估計我國每15分鐘有一宗強姦案。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皆在反映社會不應忽視強姦案,因為最終受害的是女性。

實行化學閹割 爭議聲中顯正義?(完結篇)


文:程為
強姦案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各國立法和執法單位繳盡腦汁,苦思殺一儆百的良策。 各國政府對能使強姦犯「暫時去勢」的化學閹割(Chemical Castration)蠢蠢欲動,一些國家也已施行,但同時面對強烈的人權爭議。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對強姦犯容情,這是對受害者殘酷嗎?
強姦犯給了受害女性一片黑暗的天空,是否也應該獲得罪有應得的懲罰呢?
 各國一般對于強姦犯的判刑,只要沒有致死受害者,即使在設有死刑的國家,也罪不致死。
 強姦犯監禁數年或十數年后,可能又會再生色膽,難保不會再有女生受害。
 于是,化學閹割成了其中一個使用在強姦犯身上的選擇;早在1996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蒙大拿州、路易斯安那州和俄勒岡州已對化學閹割立法,但一直是在爭議聲中進行,而在醫學上也面對一些問題。
 醫學界方面認為,化學閹割其實也是一項治療,但在司法上使用,卻是一種刑罰,而且由于未知會產生何種副作用,支持和反對者一直在角力。
 化學閹割是將控制內分泌的藥物使用于強姦犯身上,包括“亮丙瑞林”(Leuprorelin,Leuplin)、“戈舍瑞林”(Goserelin)等,控制睪丸素釋放,支持此法的人指稱,它只是使男性暫時失去性能力。
 今年1月3日,韓國法庭就引用于2011年7月生效的化學閹割法令,判處性侵5名女童的犯人15年監禁,還需化學閹割3年,出獄后再帶上電子腳環20年。
能否阻遏色魔有待觀察
 這項化學閹割裁決屬亞洲首例,亞洲各國或可從中獲得“靈感”,研究可行與否。
 至于能否阻遏色魔,就需要一段時間觀察,視強姦案發生率走高或下降而定。
 由于化學閹割涉及人道和人權問題,同時以藥物抑制內分泌功能一段時期后,未知是否會影響男生性功能,或者因此造成心理創傷而產生仇恨,做出更多違法的事。
 此外,這種做法可能使脂肪含量升高、骨密度降低,甚至產生結石、冠心病的風險,以上種種,反對化學閹割者認為必須慎重考慮。
 對強姦犯的刑罰,該直截了當給予重刑,抑或顧及人權或人道,各國政府看來還需要一段時間傷腦筋。
化學閹割分兩種
 化學閹割所使用的藥物,主要有兩種,分別是亮丙瑞林和戈舍瑞林,這兩種藥物用于治療用途,但用在強姦犯身上,卻成了一種懲罰的藥物。
 兩種藥物功能如下:
 ●亮丙瑞林
 重復使用大劑量的促黃體生成釋放激素(LH-RH),就會產生性腺系統興奮作用,之后就能抑制釋放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
 同時,它還會進一步抑制卵巢和睪丸對促性腺激素的反應。促性腺激素的功能是調節脊椎動物性腺發育,促進性激素生成和分泌的糖蛋白激素。
 ●戈舍瑞林
 此藥物可用于激素治療的前列腺癌、絕經前和絕經期的乳腺癌,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症。 
受害者堅強活著獲新生
 四十多年前,美國洛杉磯21歲的女生吉布森是一名模特兒兼舞蹈員,她夢想在演藝界闖出一片天空。
 但,某個晚上她遭人強暴了,一個冒充鄰居的男子強姦了她,還差一點把她扼死。
 逃出生天后,她以堅強的意志力站了起來,在大學攻讀有關法醫素描肖像課程,畢業后加入休斯頓警隊,通過描繪嫌犯肖像,協助警方破案。
 三十多年來,她把受害者口中的嫌犯,描繪得近似真人,幫助警方偵破一千兩百多宗案件,佔了當地警方總破案比例的30%,而警方使用DNA檢測破案率也只有10%而已。
 一些嫌犯看到吉布森畫出自己通緝圖像,由于過于相似而驚訝不已,一些則是嚇得手軟腳軟,甘願自首,全盤托出干案過程。
 肖像描繪專家這條路,並不是吉布森的第一選擇,因為遭人性侵而改變了人生方向。
 換成其他女生,經過這樣的身心傷害,內心有了陰影,可能就無法積極生活;有的可能選擇輕生,結束自己的生命。
 吉布森選擇堅強的面對過去,為自己的未來找到另一個出口,但有多少個受害者可以這樣呢?
哪些國家實行化學閹割?
 目前已實行和正在實驗(犯人自願)化學閹割的國家或地區:
年份 國家/地區 實行或自願 對像
1969 德國 自願 強姦犯
1989 丹麥 實行 強姦犯 
1993 瑞典 實行 強姦犯
1996 美國/加州 自願 強姦犯(要求假釋者)
2003 挪威 自願 強姦犯
2007 英國 自願 戀童犯
2009 法國 自願 強姦犯
2010 波蘭 實行 強姦犯/戀童犯
2013 韓國 實行 強姦犯
中國古代對強姦犯施重刑
 中國古代皇帝后宮妻妾成群,皇親國戚也一樣“風流”(實為淫亂),但在民間強姦刑法卻用重典,姦淫之罪輕則挨鞭笞,重則絞刑。
 姑且不論這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是否有失公允,但其對強姦的刑罰,現代各國政府或可參考。
 中國古代已有“和奸罪”或“居喪奸罪”的說法,唐代出現“強姦”和“輪姦”的罪名,形罰方式有三種,即杖刑(打)、笞刑(鞭)和絞刑(處死)。
 以下列出唐、元、明三個朝代對強姦犯的刑罰:
 ●唐朝
  強姦未成者,處以杖刑;
  致傷受害者,處以笞刑;
  三男強姦一婦,此為輪姦,處以絞刑。
 ●元朝
  強姦有夫之婦,處以死刑;
  強姦無夫者和10歲以上女性,杖打170下;
  強姦10歲以下幼女,處以死刑。 
 ●明朝
  富人強搶民女強姦后占為妻者,處以絞刑;
  丈夫打死妻子,必須絞死;
  幼女的年齡標準提升至12歲。
帶胡椒粉穿牛仔褲防奸?
 印度發生巴士強姦案后,一名高級警官“提醒”女性:晚上不要出門,出門記得帶胡椒粉!
 要求女性晚上不要出門是性別歧視,自然遭到各界炮轟,至于帶胡椒粉出門,如果遇上一個色狼時,使用后或可乘對方視線受阻逃走,但如果遇到數名色魔,就如印度著名女權活動家蘭賈納庫瑪利(Ranjana Kumari)形容:胡椒粉應該就不管用了。
 至于穿牛仔褲防強姦的說法,乍看有些不可思議,但竟然已有數國法院判定有這個可能讓色魔強姦不遂,意大利、韓國和澳洲已先后出現這類案例。
 1999年,意大利最高法院法官下判,指當時一名45歲的老師強姦18歲女學生罪名不成立,原因是:穿緊身牛仔褲的女子,不可能被強姦!
 2008年,韓國首爾出現兩宗穿牛仔褲不能被強姦的判決,兩個案件判決是:緊身牛仔褲難以在人家不知情的情況下脫掉”,以及“緊身牛仔褲被脫掉后沒有翻捲”,被告皆無罪釋放。
 2010年5月,澳洲法院陪審團認為提強姦告訴的女子,穿著一條非常緊身的牛仔褲,不可能被人強脫下來,判被告無罪。
 牛仔褲原來還有防強暴用途,這對女性來說不知是好消息,還是不可思議中夾帶著欲哭無淚呢?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本地影話

票房死角之口味是首要(第1篇)

8 Jan 2013
報導:殷淑欣
攝影:李志強、岑家豪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本地電影不是沒有產量,只不過好像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導演的作品,能夠被看得見,其他小電影似乎依然處于曾經上映,又已經下畫了都沒有人察覺的慘況。  沒有票房的本地電影,是怎麼了呢?有些人說,那是因為沒有被大力推薦;有些人則說沒有吸引力,所以電影根本不可能被關注。本地中文電影不是濫到不能看的地步,但是卻很難收服大馬約600萬華人的眼睛……
如果看過去一兩年來的賀歲片,最好的例子是《阿炳心想事成》,幹掉了同檔期上映的《逆戰》、《2012我愛HK:喜上加囍》和《最強囍事》。另外,像有李連傑這大卡士的《白蛇傳》,在大馬的票房也只是才三百多萬令吉。
 票房,最重要的決策是來自觀眾的選擇,一些電影卡士大到嚇死你,卻票房平平,有的雖然全數新人,票房卻多到能夠讓這些人頓時爆紅。
 本地戲院上映的電影種類選擇那么多,要不要選擇看本地電影,的確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要素,為什么好像還有大馬人不想主動看本地片的現象呢?
 要怎么樣才能讓我們的觀眾,心甘情願給力支持本地中文電影呢?
●我們有話說:
監製兼導演林德榮:宣傳可以拉票房
 一部電影,拍完后宣傳很重要。
 宣傳也是電影的另一部分,你看國外的電影就知道。我會注重宣傳,也是因為我們採用美國電影的那套宣傳手法。當然我們沒他們那么仔細而已。
 我也在電影上映的時候,選擇親自跑宣傳,很辛苦的,但是這么跑宣傳,不但能夠幫助電影拉票房,也能夠連帶性幫助自己建立人氣。
 這樣,在比較偏遠地區的家庭主婦們,也會因為這樣認識你,就可以在圈內建立起名氣,接下來拍電影,別人就知道你是誰了。
藝人許亮宇:藝人要領先支持
 本地有好的電影,但仍然有很多沒有水準的,不能怪本地人不看,的確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拍得爛,這些不好的電影會影響國人對本地電影的看法,因而造就 沒有人看本地片,這是連貫性的,沒有票房,沒有錢,就沒有人要拍,沒有拍就沒有進步,這是一個循環的動作。我覺得要鼓勵本地人看電影,藝人要先帶頭看,這 樣支持你的人也會去看,就能夠一傳十;十傳百。
監製兼導演鄭建國:觀眾要eye candy
 觀眾進戲院看戲,一就是很天方夜譚,如《Transformer》、《StarWar》、《Avatar》,第一,就是很多eye candy的,所謂的eye candy就是眼睛看了很爽的,像以前王晶的戲就是那種波濤洶湧的美女;第二,看鬼戲,嚇自己、或者緊張的動作片,都是eye candy的;第三,我就要看我熟悉的東西,我熟悉的場景、地方、演員。好像《結婚那件事》,香港有個影評人,他寫的影評標題“《結婚那件事》好看又如 何?”
 “他告訴我,電影有吸引到他,但這電影從海報設計,到陣容、預告片,無論他怎么推薦給他身邊的朋友,都沒有人想要去看。因為可能阿牛和江若琳在香港還沒去到大家都爭相想要去看的那種,然后題材說大馬結婚的東西,也沒讓他們有太吸引的地方。
 到《初戀紅豆冰》,在台灣有人認識吧?但是他的故事鄉村情懷太重了,所以在海外的票房也沒有很理想,這個市場的東西,真的要看得很準才行。
藝人童冰玉:競爭多對本地片不公平
 我覺得我們自己在這個行業,都會支持,不管評語好不好我們都會去看,因為我們拍片不容易,但觀眾不是,他們是去看影評、看排場,有觀眾可能會說“本地電影我等DVD好了”,我覺得這有點不公平,因為我們需要跟不同語言,不同國家的電影競爭。
 這幾年來,我的感觸很深,因為你看泰國、韓國、日本的東西,每個人都能接受,但都聽不懂,為什么我們一定要講標準的華語,去迎合國際化?而不是本土化一點呢?我覺得不要把本土的東西弄得全球化,一定要紮穩根基,不然就會不湯不水。
影評人楊劍:我為什麼選擇你?
 一張戲票RM10,別人的片子也是RM10,如果同樣題材,那么買你的本地片,和看大明星的,當然會選明星的。你要讓觀眾認為,你的電影很值得。
 你想想,觀眾進場看戲就是不要悶,所以大多數的觀眾會選擇商業片。看戲本身就是一種娛樂,如果買票進去悶,為什么要去看呢?
 電影人最重要的是問“我為什么選擇你?”只要電影本身不會太差,進電影院看的觀眾,看了覺得好,自然介紹給別人,但如果不好,這些人一定會跟身邊人說不好。
影評人莊若:看電影是個人喜好
 本地電影可以說是劇本有點偏向電視劇的感覺,因為看電影看題材,有的人喜歡娛樂性,有些人喜歡藝術性,但是對觀眾來說,娛樂性的當然好啊!
 也不能說是沒有什么吸引力,只是沒有什么人要買票進場看,因為看電影是個人喜好,有的人喜歡看,有的人不喜歡看,像我自己的話,我也比較少看本地電影,除非本地電影有適合我,有我想看的題材。
電影發行兼院線GSC發言人:看電影跟吃飯口味一樣
 觀眾口味的東西,很個人的,就跟吃飯一樣,看戲你看了很開心的,就對你的口味,這也是為什么有本地電影,在本地很好,但是出去國外卻不怎么好,因為口味像吃飯,有些人愛吃有些人不愛。
 一部電影還要靠宣傳,宣傳其實就是帶隊入場的,你進去看了一部電影,好不好看,你一定會跟身邊的人說,好看的話,一定會跟朋友分享,不好看的,你 一定會叫他們千萬不要去看。即使沒有直接說,現在網絡發達,人人都愛在FB留言,電影好不好看,常常會在FB上面寫,所以電影好就會票房好。
電影發行商RAM Entertainment:本地觀眾愛大眾化影片
 其實,有很多因素可以影響電影票房,例如製作質素,故事題材、宣傳、上映日期等等,其實不只是本地電影,外國電影也是一樣。
 我以前是覺得本地電影票房不好,不過近幾年我覺得現在的本地觀眾,都很支持本地中文電影了,只是現在的觀眾越來越聰明,對本地電影的要求也提高了。
 不過,對目前的市場來說,本地大部分觀眾看本地片,或外國片都一樣,都比較喜歡動作電影、喜劇、驚悚、災難、特技、怪物等等這種比較商業和大眾化的片種。
●手記/點評:
先做有共鳴的
 的確,一部電影好不好看,是個人口味。電影好不好看,跟食物好不好吃一樣。就像某某說某家餐廳的雞排好吃,但並不是任何人去都會覺得好吃,吃重口味的人會覺得太淡;愛清淡的人會覺得太鹹;電影好不好看,跟好不好吃一樣。
 先做人人愛看的,人人就會去看,這樣才能夠拉高看本地電影的人數。如果人人都愛看感動人心的片子,就做一部可以哭到飽的。人人愛看笑片,就做一部讓人笑到滾地的,但是前提是笑點是大眾化的。
 與其為了要收買全部觀眾的心,而做出什么元素都有的“管太多”電影,倒不如專心做出一種共鳴還比較重要,即便電影沒有濃厚的意義。
 就像周星馳早期的“無厘頭”笑片,有多少部是要告訴觀眾裏頭有莫大的人生哲理?又有哪一部是要透過“無厘頭”來傳達社會訊息?但是大家會想要看,就是因為人人都覺得好笑,這樣專攻愛“無厘頭”的觀眾市場,就成功為自己在電影業佔一席之位。好笑,好銷,就這么簡單。



票房死角之卡士不夠大(第2篇)

報導:殷淑欣
攝影:李志強、岑家豪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大馬的電影之所以少人氣,除了題材合不合口味,另一個關鍵,還是主角合不合口味的問題。題材合口味了,但是負責演繹主角的人選,如果不夠美,不夠帥,但起碼要會演,而且要有足夠分量的人撐場,才有分量“吸睛”。  不要拿那些已闖蕩國外市場,上了“神台”的藝人來做比較,對那些鮮少留意本地娛樂事業的本地人來說,本地大多數藝人,名字都念不出來,或者名字到 嘴邊,卻怎麼也叫不出來,再不然就是只記得電視劇看過的角色名字。也許因為這樣,許多電影人都決定找海外演員來拍戲,難道本地演員真的如此“平民”嗎?怎 麼才能夠讓他們“大展鴻圖”呢?
●我們有話說:
藝人童冰玉:我們要包裝卻被說耍大牌
 別人的國家,他們有把藝人包裝成明星,會打造明星成為一般人很難才能看到的人。我們在馬來西亞做藝人要很刻苦耐勞,即使你去很大的event,也猶如路人甲乙,因為我們沒有保鏢隨身,沒有那種包裝出來的架勢。
 而且在大馬當藝人,有一個助理就會開始被說你耍大牌,像我曾經因為開車睡著,所以要請助理幫忙,順便幫我安排工作的東西,可是卻被人說耍排場,但事實不是這樣,我們沒有這樣的空間去做那種架勢。
藝人許亮宇:我們的演藝圈就像在家
 我們跟港臺的藝人不一樣,當然會羨慕他們的成就,走出來就有巨星架勢。不過,我們畢竟在不一樣的環境生存,別人一開始當藝人的時候,就已經在那樣 的環境,他們的工作環境也不一樣。我們的演藝圈,就像在家,我們沒有狗仔隊,別人一開始當明星,就要面對狗仔隊了。我們不是靠這些來打造明星氛圍,而是做 藝人的謙卑態度。
監製兼導演林德榮:提高身價就能提升架勢
 我也是電視演員出身,我也拿過“兜”,我現在問過目前演員最高薪水多少,最紅牌的那些,一集2000令吉不可能,他們說只有1000令吉一集,給你拍13集,1萬3000令吉,然后一年才拍一部,一年1萬3000令吉,買衣服都不夠。
 所以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提高本地藝人的身價,通過藝人的曝光率和提升他們在這個市場上的基本待遇,比如除了給“市價”,再加花紅。我給花紅是要提高他們(藝人和電影從業員)的身價,相對的,這個電影業的價值就會提高,就可以幫助這個圈子。
監製兼導演鄭建國:接job決定身分
 說真的,光良、梁靜茹也是浸了很多年才有那個味道,所以這需要經驗。我個人覺得像海外藝人的情況是,我簽你做我的藝人,你就等接我的戲而已,你不 能夠接拍別人的戲,少過一兩百萬的小廣告不能接,有一兩千萬的才點頭,這樣就會把他塑造有價值,當然前提是他們的市場夠大,他們知道千多萬的廣告常常會 有。可是本地演員廣告兩千塊你不接有人接,其實廣告的大小真的會影響一個藝人的市場。
影評人楊劍:大牌明星,還是要看劇本
 其實,不能從表面的層次來看,本地電影剛剛起步,不否認本地電影在努力奮鬥中,作為觀眾,當然有明星的,會有更好的票房保證,有大牌明星的,一定是這樣,因為會有明星效應嘛!
 明星的問題是存在,但除了明星,其實還是要看劇本,有好的劇本和好的機會很重要,有這些就有好處。如果大明星拍不知所謂的片,你也不會看。
電影發行兼院線GSC發言人:大馬娛樂圈還是baby
 別人在剛開始的時候,其實也跟我們一樣,他們剛剛做電影業的時候,哪裡來的明星?我們現在還是屬于baby的階段,而香港你看他們很蓬勃,因為他們的這一個行業很老了,我們仍是(還屬于)baby,需要成長。
 本地中文電影不被觀眾接受,是因為還新,馬來電影他們發展已經很久了,所以他們已經過了需要熬的大波浪,中文電影現在還處在這個波濤洶湧的階段,但是一旦經過了,就有一個出頭天了。
電影發行商RAM Entertainment發言人:需要發掘演藝人才
 其實本地確實是少了大銀幕的演員或者是明星,可能我們大馬真的需要多一點平台,去培養或發掘更多可以演戲的電影演員。
◎給導演的一席話
多試探市場口味
 經驗其實就真的是要拍越多才會變得越好,就像運動員一樣,如果運動員沒有多練習,他不會知道自己的水準到哪裡,導演可以嘗試多類型拍攝,要電視、MV、電影什么都嘗試,多去試探本地觀眾和本地市場的口味,磨多了你就可以知道什麼可以什么不可以。
──電影發行兼院線GSC發言人
◎給觀眾的一席話
愛護支持是力量
 若你現在拿本地電影和海外的電影來比,就好像你叫3歲小孩,剛學會跑的小孩子,跟一個100米的賽跑選手Usain Bolt比,當然是Bolt贏!但你又錯誤地期待要3歲的小孩贏過他這是不可能的嘛!所以你可以批評這個小孩跑得不夠快,但你一定要支持他,因為如果你不 支持他,他跌倒后不再跑,就永遠不可能跑贏Bolt。所以本地電影我一定看,有些看了之后也會罵,但這就是支持。
──監製兼導演鄭建國
◎給監製的一席話
善用資金保素質
 不是每部電影都賺錢的,電影經費要好好利用,你必須集資然后一定預留一些空間,以防自己預支。現在有很多人的做法是,資金不足,比如籌集了50 萬、100萬就開工,雖然這是足夠開工,但也要考慮,之后的“結賬”、宣傳費用。一些人並沒有這么想,他們把贊助商的錢先自己拿一部分,用剩余的去拍攝, 這樣做會把素質降低,就會影響票房。
──監製兼導演林德榮
◎給演員的一席話
努力推銷至海外
 我們有好的演員,但是他們沒有一種巨星的感覺,他們一直都在馬來西亞,若一直都得在馬來西亞,我就沒有辦法把你賣到海外,除非我們有馬來西亞經營藝人的公司,努力把藝人推到海外,然后作出成績,那么我相信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監製兼導演鄭建國
●手記/點評:一“爆”而紅要有EQ
 如果有機會到國外,特別是中、港、臺這大中華區域,你會發現走在路上到處都是明星肖像。從平價的礦泉水到國際知名品牌,都是用明星打廣告。人形紙牌一個個站在店舖,走到哪裏都會看到明星。
 這樣灌輸性質的“曝光率”,也許是國外藝人比大馬藝人紅的因素之一,如果我國商家效仿大中華地區,每個商家都用本地的藝人來代言,讓大馬藝人的代 言做到無孔不入的情況,那么本地觀眾總有一天會習慣,也自然而然地“深入民心”,試問有哪一個國家的明星,不是這樣打造出來的?
 也許因為大馬沒有狗仔文化,也沒有讀者爆猛料的文化,所以在大馬藝人很難“一爆而紅”,如果藝人們真的要迅速像港台藝人一樣紅,就得把隨時被爆料的EQ訓練好,然而重點是,舒服過日子多時的大馬藝人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發展局限之題材死板(第3篇)

報導:殷淑欣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本地電影和電視劇近幾年有蓬勃的發展,從《阿炳心想事成》的755萬令吉票房開始,掀起了大馬電影業另一篇章。這個好現象讓本地人在聽到影視“國貨”時,也比較少出現“嚇”一聲的窘境,這個就像本地電視劇,走過了低糜,漸漸走出好成績的情況一樣。  不過,目前的本地中文電影,說要發展起來,卻依然有它的局限,因為本地電影要面對的,不只是觀眾的接受度、還要迎合市場的成熟度,最重要的是要應付政策的朝令夕改。我們的電影,何時才能熬出頭呢?
顧慮普羅大眾的市場,本地電影題材本土化,讓我們的電影一直在本地打轉,即使在本地的票房會飛,但同樣的片子拿到國外,票房卻馬馬虎虎而已。問題在 哪裏?有人說,本地電影的題材很普通,來來去去就那幾種,一定是親情,然后加一點愛情,然后沒有了。但是,對剛起步的本地電影來說,要在題材上發展新的領 域,會不會是“還沒有學會跑,就先學飛”的情況呢?要求本地電影在題材上做創意變化,是不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呢?
●我們有話說:
藝人童冰玉:電視放大不叫電影
 我們這裡常常把電視放大就叫做電影,我們真的還很需要有電影感,要在短短的幾秒,幾分鐘把東西表達出來,這是大家要一起努力才能達到的。我覺得有 電視劇的感覺,包括拍攝的手法,少了impact,少了一種感動力,可能大家都拍小品,就大家看了嘻嘻哈哈的那一種,不是說不好,就是嘻嘻哈哈,然后感動 然后結束。
 我也覺得我們的電影,最近有氾濫的感覺,可是我害怕飽和,然后到了一個泡沫飽和點,然后會突然間“砰”破完,然后到以后要拍電影,沒有人要看,沒有人要投資了。
電影監製兼演員林德榮:我們不能一步登天
 沒錯,我們現在拍很重本土色彩的電影,但我們現在是剛起步,不能夠一步登天。如果你現在給我10億,叫我拍《Transformers》,我不會 拍,我不知道到底要多少億用在哪個項目裏。但我們至少現在有開始學如何把電腦特技做好,比起之前只重視親情的《阿炳》,又多了一些東西,我們需要慢慢改 變。
監製兼導演鄭建國:練好啤酒量才試烈酒
 本地的中文片才剛起步,本地觀眾對本地中文片的期待還不是那么高,也不能那么高,好像剛剛學習喝酒的人,他只能夠喝啤酒,不能喝紅酒或者烈酒,那 么本地片目前大家都在喝啤酒,就是喜劇、恐怖片、動作片,這種類型是比較能夠被接受,在投資方面也比較能夠看得到錢能夠拿回來,香港的市場不一樣,他們的 市場不止香港,所以(出現)像《桃姐》、《維多利亞一號》這種特別種類的戲劇,因為他們可以接受這種題材。
影評人楊劍:檢討呈現手法營造共鳴
 電影本土化不是問題,國外很多本土化電影到別的國家,也賣得很好,最好的例子就是《那些年》,他的情節、時間背景都很台灣文化,但為什么在大馬、 香港都那么好賣?是因為共鳴。題材就像聽歌,你不能說別人喜歡聽什么歌,你就去唱什么歌,所以其實一樣的題材,可以用有新鮮感的呈現方式,即使電影說著親 情,卻可以不老套,是要看你怎么鋪排,怎樣呈現出來,你看《桃姐》,不也講親情嗎?
影評人莊若:拍攝技巧很重要
 我認為本地電影市場,的確是編劇的人數很少,但其實也不能夠只說本地,編劇人數其實在全世界來說,都是不夠的。不過,其實一部電影,拍攝技巧才真 的重要,因為好不好看,就要看拍出來效果怎樣,那不單是題材的因素而已,表現手法很重要,如果簡單的劇本但有很好地呈現手法,一樣可以很成功。
電影發行兼院線GSC發言人:要生動變通地呈現
 美國的好萊塢、香港、台灣的電影,任何地方的電影都是在用親情、愛情這些元素。這些電影中,有很多甚至我們看到大概70、80%的時候,就已經猜 到電影的結局是怎樣了。電影有個程式,很多人說故事,都用abcde的秩序,我們叫linear模式,如果要電影成功,導演和監製要有一套新鮮的講故事能 力,比如將故事的順序倒過來,將c這個中間部分的內容,移去當開場,而且導演需要多向本地觀眾解釋,你拍攝的電影有何意義。
 
電影發行商RAM Entertainment發言人:題材之外,電影團隊也是關鍵
 現在的市場不一樣了,以我的看法就是一部好的製作,有素質和誠意的電影可能就會對電影票房有保障,像我們發行,也會以製作人和團隊的背景,及電影 的製作素質來考慮合不合作,並不只看票房保證。電影故事題材只是其中一個讓我們考慮發行的因素之一,好的電影故事題材是會間接影響電影票房的成敗,所以如 果我們對一部電影的題材缺乏興趣及信心,我們還是會拒絕合作。
近年部分本地賣座電影和題材
電影 上映年份 主要題材元素
《初戀紅豆冰》 (2009)   愛情、親情
《大日子WooHoo》 (2010)   友情
《天天好天》 (2011)   親情
《結婚那件事》 (2011)   愛情、親情
《辣死你媽2.0》 (2011)   友情
《阿炳心想事成》 (2012)   親情、友情
《鬼老大哥大》 (2012)   愛情、友情
《甲洞》 (2012)   友情
●手記/點評:導演,無需顧慮太多
  全世界的片子跑不掉親情、愛情、友情。不管商業片還是藝術片,《Avatar》一樣講愛情;《Transformers》一樣談友情;《桃姐》 也是打親情牌。不一樣的是,故事中有了不一樣的元素,愛情裏面有跨時空,還有藍臉人、在機器人的戰爭中加入友情的手足情,親情的故事,不只要講孝順,還要 有加入我們常感到無奈的共鳴場面。
 本土味道,並不是衝不出去的問題所在,韓國的愛情片一樣有濃濃韓國的味道,香港的警匪片一樣用香港的警察,泰國的鬼片還不是有泰國地道的民間習 俗,回望臺灣10年前的電影,有多少人想得出來?還不是因為不斷努力嘗試,把自己的電影做好,直到《海角七號》、《艋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 些電影,才有許多本地人開始留意臺灣電影,但這些臺灣電影,還不都是臺灣味道濃厚的片子嗎?
 看他鄉的電影,也能習慣,看背景熟悉的電影,原則上應該更有共鳴。台灣的電影會漸漸進步,是因為當地人都很支持自己的“本土片”,我們的觀眾如果 還在怪本地電影太local,就會把自己的電影閂死在本地市場。畢竟,沒有觀眾,電影再好也沒有好評,沒有好評,就不能激起興趣,沒有興趣就不會有市場, 沒有本地市場,如何打入別人的市場?
 導演們,也許無需要顧慮太多,地地道道的題材做久了,觀眾漸漸就會習慣,當觀眾開始接受后,加入創新的點子,就能夠提高口碑了,屆時就會有號召力,不是嗎?


發展局限之Wajib Tayang很礙手(完結篇)


報導:殷淑欣
攝影:李志強、岑家豪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對電影公司、監製、導演來說,擇個好日子上映,就像擇個好日子給新店開張、結婚嫁娶一樣重要。在目前,每一部電影必須遵從Wajib Tayang政策,即每一個星期,只有兩部本地電影可以上映,而且其中一部電影必須是馬來電影。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能夠選擇,相信每一位電影製作人,都 會為了“好位子”,寧願自動放棄獎掖金回扣。  一個聲稱保護本地電影的政策,卻把本地中文電影業者逼到牆角去自己打自己,這樣的“慘況”,被國外電影業者看到了,應該會對我們說:“本是同根 生,相煎何太急?”而本地電影目前在面對票房壓力之前,還要先過“命運”關,這樣的Wajib Tayang政策,究竟是“惠民”還是“毀民”?
“強制上映影片計劃”Wajib Tayang的政策從1990年起,為保障本地馬來電影而設。在這個政策保護下的電影,不管電影規模大小、卡士多爛,院線都必須同意讓該電影上映,而且享 有兩周的強制性上映期。而且電影也可以獲得20%的娛樂稅回扣,對本地製作的小本電影,有莫大的幫助。
 直到2009年《初戀紅豆冰》電影申請退稅一事,加上本地中文電影市場迅速成長,本地中文電影的數量越來越多,為了一視同仁,自2011年起 Wajib Tayang單位也允許讓本地中文電影申請Wajib Tayang,也從原來的一星期只有一部電影的限制,放寬到一周兩部電影,原本的20%娛樂稅也換成獎掖金,讓超過600万令吉票房的本地電影,能夠從抽 取的稅務中,獲得50万令吉的回扣。
 不過,由于同意讓多少部本地電影上映的,是由院線決定,所以,Wajib Tayang單位至今仍沒有辦法讓限制兩部電影上映的條例放寬。事因,由于強制性上映的條例,院線必須要有足夠的大型放映廳,以同時應付本地和國外電影能夠同期在大型放映廳放映。
 雖然目前沒有明文規定全部本地電影都必須申請Wajib Tayang,不過,由于Wajib Tayang單位和院線,已基于安排電影上映秩序的“和諧”,雙方已經協議會要求全部電影按程序排隊。
 根據Wajib Tayang單位的消息,該單位已經向內閣議會提呈改革條例的報告,強制性要求全部電影申請Wajib Tayang。至于能不能夠放寬一周兩部本地片的限制,胥視本地電影院發展的速度而定。 
●我們有話說
電影監製兼演員林德榮:上映日期勝于獎掖金
 Wajib Tayang要3個月前排期,這條例無可否認是在幫助馬來西亞的電影業,因為有了Wajib Tayang之后,大家都可以受到保障,至少有20%的回扣。我們現在做電影,為了能夠順利趕上Wajib Tayang的審核時間,必須很“勞累”,還要動用全部的人情牌,但是未必拿得到你要的檔期,所以,我們有時候真的會想說:不要回扣稅了,只想電影像之前 那樣上戲院。不過,我們為了尊重大馬的電影條例,唯有盡量做到最好。
監製兼導演鄭建國:Wajib Tayang自找麻煩
 我覺得Wajib Tayang的準繩有點兒戲,想要怎么改就怎么改。在確定本地電影沒Wajib Tayang就不能上映時,就已限定了本地所有電影的發展。
 我這樣說好了,它(Wajib Tayang)是一根枴杖,給那些獨立電影的人,或者需要幫助的電影,這根枴杖給了他們,能夠走得很舒服,但是你不能夠逼每一個人去拿著枴杖走路。我覺得 Wajib Tayang遲早會負荷不了,因為本地片數量一直在增加,你再把自由上映的措施斬斷,會遇到很多問題。如果沒有這條例,他們根本不用煩惱。
電影發行兼院線GSC發言人:日期事小,上到才重要
 Wajib Tayang這個政策是double head sword(雙刃劍),在馬來西亞沒有這個並不能,因為它能夠幫助戲院這方安排院線、拿獎掖金,但其實卻造成大家去爭奪上映檔期。不過,對我來說,爭不爭 到Wajib Tayang映期,其實就像你坐飛機一樣,你要訂早機,但是沒有位,下午班有頭等位,你要嗎?時間自然會證明一切,最重要是你的片,有market、好就 ok。
電影發行商RAM Entertainment:有信心就無需靠Wajib Tayang
 我覺得用最“不必要”的條例(形容Wajib Tayang)會比較貼切,其實,備有商業條件及素質的本地電影,加上好及用心宣傳,院線和觀眾都會支持,不需要Wajib Tayang去強制上映。製作人對自己的電影製作有信心,可能不需要這個條例。
●手記/點評:
討論改革Wajib Tayang
 Wajib Tayang的政策,無疑是出于好意,但若有關單位早在5年前,當時本地中文電影數量不多,如果在那時推行這樣的“惠民”計劃,也許能夠鼓勵本地電影人製作本地中文電影,幫助中文電影發展。
 無奈,這政策卻在電影蓬勃發展之際才姍姍來遲,一周兩部本地片,中文電影和其他源流電影,只有其中一個名額,導致本地中文電影必須互相廝殺。《甲洞》和《金童玉女》二虎之爭,明年賀歲片《皇宮燦爛》、《結婚那件事之后》、《冠軍歌王》這“三國之戰”,就是例子。
 本地中文電影如果一而再被“無視”,電影一次又一次被逼展延映期,承擔的虧損金額,或許會比得來的獎掖金還多。這值得嗎?一個聲稱是保護本地電影 的政策,是否應該檢討自己是否與時並進?如果口口聲聲說保護及推廣本地電影,卻依然用著這些咸豐年代的“限制級”條例,那么只會逼本地電影“移民”國外, 這豈不是本末倒置嗎?
 假設獎掖金的存在,是鼓勵本地電影發展的要素之一,那么Wajib Tayang這個措施,的確需要認真地進行一次閉門會議,討論改革,並改寫某些不符合時下電影效益的條例才行。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電影業者,特別是中文 電影人,一定要親力親為,有疑問就親自解決,聽說的永遠不比親自下手強。
“強制上映影片計劃”(Skim Wajib Tayang)申請程序:
 1.必須率先把影片送往國家電檢局審批;
 2.“強制上映影片計劃”委員會之后將依據電檢局發出的批文日期,以先到先得的政策提供檔期;
 3.申請必須在預定上映日期前3個月進行;
 4.所有上訴申請則必須在接獲“強制上映影片計劃”發出通知書(Borang B)后的7天內提出。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回歸簡約

  2 Jan 2013

嚴居傑住在樹林間 山下工作 山上生活(第2篇)

報導:楊潔思
攝影:覃福榮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星期一,紅曲館中醫師嚴居傑休息的日子。  經過一夜好眠,清晨,他走出家門,在一大片松樹林中散步,吸進滿滿的氧氣與負離子。
 充電回來,很自然的,他抱起古琴,走向門廊,長長的門廊,離地二三十尺,居高臨下。
 以清綠一片的松林與熱帶林木為背景,遙對著他喜愛的青青竹叢,嚴居傑沉澱下來,放任雙手指尖在琴弦上遊走。
 古琴的樂聲響起,和著蟲鳴鳥叫,他忘我地沉澱在琴聲與自然交響樂中。
 涼風偶爾吹來,帶來絲絲涼意,此情此景,教人陶醉……
嚴居傑是吉隆坡人,長住城市裡。
 三個月前,由于其父病重,需要一個好環境養病,他和家人決定搬到山上的松風樓,這也是促成他們上山的動力。 
 松風樓位于彭亨州云頂山背,貞德拜(Janda Baik)著名的松林度假山區Tanarimba內。
 這間房子隱藏在松林竹叢翠綠間,與周遭環境融合的似乎是就從泥土裡長出來的樣子,充分體現建築師的設計精髓: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嚴父于一個月前過世。提到父親的離世,嚴醫師難免還有少許傷感,卻也有少許安慰。 
 老人家最后的歲月,在樹林中的氛多精及松樹林天然抗菌素包圍下,病痛情況有所減輕,而嚴居傑本身,白天要工作,夜裡要看顧父親,但是精神仍很好。 
 他把這歸功于氧氣充分的樹林,人在如此高氧環境中,不需要太多睡眠也能很快恢復體力。 
孩子健康改善
 父親離世后,嚴居傑與家人決定在山上住了下來,每天來回甲洞一帶上班及工作。 
 山上空氣清新,氣候清爽宜人,溫度介于攝氏22度至25度之間。
 松林有天然消炎效果,松樹能在50米內釋放天然抗菌素,負離子多,最特別的是,苹果切了,在露台桌上放了一整天都不會變黃。
 他指著臉上毛孔說,其中最見效的是皮膚變好、臉部變滑、臉色好看了、精神好了。
 還有,孩子有更多空間活動、更健康、當然,山上也不必面對堵車問題。
 不說不知,原來在5年前,嚴居傑一家已在山裡住過一年,當時還是整個山區唯一一戶外來人家。“我和太太都是很瘋狂的,當想到要改變,可以一夜間360度改變,當時想體驗這種生活,就住上來了。” 
 后來,由于太太懷著老三,他又搞活動不時夜歸,不放心太太孩子在山上,才搬回城裡。
 那年的山居生活,最明顯可見,就是孩子健康改善。那時山上有個山水泳池,池水奇冷,孩子都敢跳下去遊泳,身體也受得了。
 他們頂多夜裡踢被,受寒而流鼻水,不曾有發燒之類疾病。倒是回到城裡后,又重新生病,一年病上兩三回。
開門窗睡覺享天然冷氣
 要在山林裡安身,必須要對山林有基本的認識與愛護。若是想享受山林的清幽,又怕樹倒壓屋、又厭惡蛇蟲鼠蟻、又怕野生動物,而把房子周遭的樹木都砍掉,把野草都用農藥毒死,那倒不如住在城市裡來得干淨俐落。 
 “想在山林居住,首先要理解及認識這裡的大自然,接受大自然。”嚴居傑醫師舉例說,半夜大雨時樹會倒,大樹倒會發出巨響。“還有,要有心理準備,晚上會聽到有蟲叫鳥叫以及一些奇怪的聲音。”
 很多人不了解大自然,在這裡買了房子,怕樹倒而把周遭的大樹砍完,以策安全。
 他分享,其實,房子蓋起來后,樹會往外擴展,而不會往內展,所以樹倒,很少會壓到房子。  
 夜裡,他家都愛開著門窗睡覺,讓自然的冷空氣吹進屋裡。要享受天然冷氣,就要接受,可能會有一些知名不知名的昆蟲飛進屋子裡,又或者有動物不請自來。 
 有一段日子,一個黑毛的人猿類家庭,每天都會來到落地玻璃窗前觀看他們,人類到動物園去看動物,來到山林,人類反而變成被動物觀看的對象。
 各種鳥類,包括犀鳥、猴子、山豬等,是當地容易見到的動物。
 莽莽叢林,實非我們所能想像,嚴居傑記得數年前居住,這裡房子很少,每天清晨及傍晚,都有數不清的猴群打他家前經過,猴群隊伍走了半個小時還沒有走完,其數量之多,令人咋舌。  
赤腳玩樂蟲蟻花木為伴
 在山上,沒有購物商場、沒有很多朋友玩伴,孩子會習慣嗎?會吵悶嗎?
 嚴居傑一聽這個問題就笑起來:“其實這是大人的想法,大人已慣性在城市,小孩可不會覺得悶,很多朋友的小孩都吵著要上來,反而有些朋友會覺得在這兒悶。”
 那些帶著小孩的朋友要來拜訪他,會擔心他們的孩子會在這個山林地帶無聊,但是,許多時候大人會發現,是他們本身才會覺得無聊,孩子在這兒玩得很開心,很多小孩來了一次之后會吵著要再上山玩。 
 他的三個小孩,在去年已吵著要上來住,他們不想住城裡的共管公寓或排屋,只想要在大自然裡,這裡有孩子需要的空間以及好玩的天然玩具。
 “其實孩子懂,他們反而更希望在這裡。不只是我家的孩子,其他孩子也喜歡來這裡,孩子的敏感度比大人好,一個環境讓他們覺得舒服,他們就會喜歡,小孩的感官知覺是敞開的,我都是以孩子的感覺為標準,他們覺得舒服,肯定這個環境對人體是有益的。”他說。
 相對許多見到螞蟻也害怕的城市孩子,嚴家孩子已習慣各種蟲蟻,老三前陣子睡覺時才被蜜蜂“親吻”,由于不知是否有毒,連夜被爸爸送到醫院。
 但是嚴居傑重述起來語調如常,家人並沒有因此對蜜蜂如臨大敵。孩子赤腳在土地上玩,他們也都不干涉,“骯髒也髒不到哪裡去,泥土本來就是干淨的。”他說。
夠吃就好復新華夏文化
 “我在山裡住,並不等于我是一個隱士,我只是選擇一個讓我舒服的環境──不論是在吃、住或教育孩子的部分。這種環境才能讓孩子沉澱。”嚴居傑強調。
 生活,還是要落實到現實中。他並沒有不食人間煙火,但也沒有過度追求金錢。他的藥膳餐館紅曲館辦得有聲有色,已具備做中央廚房、開連鎖的條件,事實上,也有些朋友愿意與他合作,投資開店。
 “但是,若做連鎖,就沒有辦法享受花鳥,也無法從事所興趣的華夏文化鑽研了,我覺得,餐館收入足夠應付生活費就好。”
 他這幾年與朋友致力復新華夏文化,文化包括生活方式、穿著、精神。山居生活除了能讓他沉澱生命、省思生活,也能讓他有時間做學問,實驗實行華夏精神與生活方式,並探討古代人所過的有質量的生活,把古人遺留下來的東西進一步創造或保留。
居山中思維更廣點子多
 環境能塑造出不同的人,中國雄偉磅礡的高山大河,成就了許多氣勢澎湃的詩詞曲作品,而西藏的山勢,成就了少數民族奔放高昂的歌曲。
 貞德拜一帶群山重疊,嚴居傑醫師相信,這裡的大山與山林,會營造不同的人,讓人比較舒坦。
 他說,人們想藉學樂器、太極、靜坐、瑜伽等來放鬆,但是往往只能放鬆丁點,最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沒有改變。
 原有的環境及生活條件,還是營造原有的緊張氣氛,有些人進而將心靈寄託于宗教,但那也只是“寄放煩腦”罷了。
 如果要達到真正的放鬆,一定要有一個適合的環境,山上就很能令人放鬆。
 住在山中,思維更廣,讓他想到更多點子,例如在山上開間療養民宿、建琴館。
 他相信,文化可以在山中經營。例如,在山上蓋一座類似早期揚州四合院的傳統書院,當山下琴館的總部,備有琴棋書畫文藝活動。


陸靜松夫婦果斷外移他州 讓孩子長于大自然


報導:楊潔思
攝影:覃福榮、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一個回鄉必經的小鎮,最后成為落腳的地方,陸靜松與龍翠群寫下另一則外移的篇章。   陸家的溫暖窩,就在文冬附近的武吉丁宜Selesa山區度假公寓內。
 他們住在公寓最高一層,從露台望出去,畫面是大片怡人的藍天與青山,年終雨季天氣稍寒,青山云霧遼繞,涼風習習,偶爾微微細雨輕飄,感覺特別舒服。
 別人是周末假日來這裡度假,他們住在這裡,天天在度假環境中。
陸式夫妻倆都是彭亨人,就像許許多多遊子一樣,兩人在雪隆巴生谷工作、結婚生子,落地生根。
 他們在蒲種住了10年,看到當地隨著人口增長,日愈繁忙,人多車多,堵車、空氣污染接著來。
 他們對城市生活開始厭倦,嚮往自然環境。夫妻兩人本來就喜歡大自然,常露營、郊外遊走,沒有孩子之前還好,有了孩子后,就會希望給孩子一個更自然的環境。
 龍翠群擁有蒙特棱利幼教的背景,深明孩子在幼小時,感官需要充分刺激,接觸大自然,讓孩子跑跳、玩沙、抓蝴蝶都很重要,可以訓練身體大小肌肉的發展。
 但是,在城市裡,她和孩子少出門,通常都要等到丈夫回家、周末或長假時才出門走走,而且住家離自然環境也有段距離,無形中孩子接觸大自然的機會相對少。 
 “那時我們比較常去布城一帶,放牛一樣,讓孩子丟小石頭、玩泥沙、抱樹。”龍翠群說。 
讓孩子體驗農耕
 兩人不時回鄉探望雙方父母,每次取道加叻大道,都會經過靠近云頂山腳的武吉丁宜,當時只遠遠地看到白色的度假公寓,並沒有多想。 
 2007年,同事的父母退休后在對面的武吉新村居住,這位長輩家有一片地,種果樹、養魚,養雞,他們路過去取水果時,才算開始發現這個地方。
 陸靜松喜歡天氣冷的地方,不時笑說希望可以住在金馬崙,而這座小小的山城,為他開啟了另一個可能。 
 兩人開始萌起到武吉丁宜居住的念頭。想歸想,周末與假期來住住也不錯,但是,真正要落實還真需要很大的勇氣。 
 兩人在武吉丁宜的度假公寓買了一個單位,周末經常過去住,但還未真正決定在當地長住。  
 在當時,他們聽了台灣曠野協會創辦人李偉文有關回歸田野的講座,李的著作《教養可以這么浪漫》,鼓吹回歸大自然及孩子的天性。
 當時他們的老大兩歲,聽了講座后,兩人認真探討外移的可能。
 他們曾在武吉丁宜找有地房子,但是,當地土地有限,要找有地的產業並不容易,也不便宜。 
 陸靜松是相當果斷的人,他說,就暫且住公寓吧,否則,等找到有地的地方時,孩子都長大了。
 當地房價越賣越貴,最后,當他們想讓孩子體驗農耕,就帶孩子到長輩的家、鄰附貞德拜有機農場,學校去,他們笑說這是“借用他人的土地”。
越州上學維持兩年
 武吉丁宜的環境更自然,地點也更接近兩人的家鄉,“其中一個選擇搬來武吉丁宜的原因,也是希望可以和雙方父母有更多的聯繫。”翠群說。
 決定要搬到武吉丁宜后,兩夫婦就開始安排。陸靜松還好,他從事電腦軟件設計行業,可以不到公司而在家工作,只是偶爾需要會見客戶,翠群則是小學老師,必須申請轉校。 
 很幸運的,她如愿轉到當地華小執教。
 “公寓買下來,周末來了一年,到真正要搬過來時,才是真正的掙扎,搬過來之前那半年的掙扎最大。”翠群坦承,決定要搬真的不容易。 
 工作上,她與同事關係好,工作多年培養起深厚的感情讓她很不捨。 
 而且,她受過蒙特梭利幼教師資培訓,對幼兒園有一定的要求,孩子的教育是個問題,最后,折衷的方法是,陸靜松來回吉隆坡,載女兒到吉隆坡的幼兒園上課,然后到公司上班。  
 這樣的情況維持了兩年,陸靜松受訪時笑笑承認,這樣奔波的確是相當累,交通費也是一筆可觀的開支。 
 今年,他們終于把孩子轉到小學附屬的幼兒園,陸靜松也可以真正在家工作了。 
學放下全家投入大自然
 女人的心思比較細膩,會有比較多思量,龍翠群在做搬遷決定前,其實也做了不少“功課”,包括個別寫下兩地的優缺點作對照。
 “當時我會計算時間,從這裡去宜家(IKEA)有多遠,有蒲種多遠,花多少時間?結果算到,從蒲種去吉隆坡(市中心)也跟這裡去吉隆坡(市中心)花費同樣的時間,分別只在于從這裡去,要給過路費。” 
 既然交通時間大同小異,丈夫一樣可以來回吉隆坡工作,加上這裡有華小,她就開始盤算,與其在周末才去親近大自然,不如搬到大自然環境去。 
 她深深知道,孩子應該住進大自然,讓他們天天聽到流水聲、鳥叫聲。 
 這是一段放下的學習。 
 放下城裡的一切,回歸自然,簡單生活。 
 來到小山城,從喧鬧歸于寧靜,心理調整,協助她從初時的不習慣,到后來的習慣,再慢慢愛上這裡的安靜與步調。寧靜,讓她有空間進行思考。 
 這裡是小鎮,節慶時全村出動,有很濃郁的節日氣氛。  
遠離都市朋友互動更多
 陸家朋友多,他們原以為搬離吉隆坡,與朋友見面的機會少了,不料,搬離后才發現,他們與朋友的聯繫反而更多更密了。
 在吉隆坡朋友雖多,但是大家日常忙于工作家庭,真正能坐下來聊天的時間不多。 
 外移武吉丁宜后,經常都有朋友來訪或路過在他們家稍做停留,也有專誠到他們家做客的。“在吉隆坡住時,時間都很趕,也很少有朋友會來我們家過夜,在這兒朋友反而可以住下來,或喝杯茶或咖啡聊天。”翠群說。  
 她笑說最高紀錄,是連著八個周末都有朋友上門探訪。她原本擔心孩子在新地點會覺得寂寞,結果事后證明她過慮了。
 有朋友來,陸家常會帶朋友在鄰近地區走走。難得的是,來她家做客的孩子都盡興而歸,甚至不愿回家。
 事實可見,孩子會都喜歡大自然,令翠群感慨的是,在出遊時,很少會在大自然環境中見到華人家庭,享受大自然的,一般都是馬來友族同胞,華人家庭則大多在購物中心。
 戶外是藍天白云與大山,室內則是滿櫃子的故事書與繪本,任他們自行閱讀。陸家孩子在外自由奔跑跳躍,在家中則經常沉殿在書中世界,慢慢讀,慢慢想,靜若處子,動若脫兔,這樣的生活,是不是更平衡與健康?
勇敢改變讓孩子獲益多
 翠群是過來人,了解外移的困難,她指出,在考慮外移時,夫妻倆的溝通很重要,以免日后互相埋怨。
 事先考慮固然必要,但是“想不能想太久,行動要快,這不能等,孩子(感官與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就那六七年,過了就是過了。”
 蒙特梭利教育強調感官訓練,特別是幼兒期,是感官最為敏感的“敏感期”,宜給孩子充分的感官刺激。讓孩子在美好的大自然中長大,通過各種活動訓練孩子的大小肌肉。
 若是孩子錯過了“敏感期”,即學習的黃金期,那他們以后學東西就會事倍功半。
 “讓孩子回到屬于他們的‘家’,孩子不能做選擇,大人有責任為他們做正確的選擇。”她說。
 外移難免面對問題,靜松選擇“問題來了才解決。”他是一個沉穩的人。兵來將擋,水來土淹,這樣的從容,給家人帶來安全感。
 生活中做出這么重大的改變,不會完全沒有問題,是否能跨出這一步,端看我們用什么態度來應對問題,是逃避而不敢改變?還是勇敢改變,等問題來了才想辦法解決?



林淑娥落戶林明 生活似度假

報導:楊潔思 
攝影:劉潔雲、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以前當攝影記者時,林淑娥總是在想,自己只會拍照,如果有天不打這份工,還能做什么?  婚后她不想跟丈夫分隔兩地,離職到小鎮生活,沒有想太多,把自己交給生活,讓生活腳步帶領自己前進,反而過得悠然自得……
求學時代來過彭亨林明以后,林淑娥就愛上這個剛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票選為“2012年宜居城市獎”社會經濟組冠軍的山水小鎮。
 說起往事,她眼睛亮了起來。“以前超愛這里的,年年都要來爬山,那時做夢都沒有想過有天會在這里生活。”
 因為每年都到林明爬山,認識了她的丈夫,嫁到林明當度假屋老板娘。
 用我們的說法,就是“嫁雞隨雞”,用日本人的說法是“結婚離職”,當全職主婦。
 林明出名好山好水,生活腳步悠閒緩慢,在這里生活每天都幾乎是度假心情,許多城市人都期望有一天可以在這里過退休生活。
 對她來說,也算預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退休生活,只不過她並不退休,只是從繁雜的城市退到一個寧靜的小鎮,展開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過田園般生活
 她現在住的房子,忘了關門窗,也不擔心盜賊,倒是鳥、蟲就會飛進屋里,每天早上在蟲鳴鳥叫聲中醒來。
 “早上扭開收音機,聽到電台說雪隆哪里塞車,我就會想起自己以前的生活,現在不用塞車,真的好幸福。”她笑說。
 對長期住在城市的人,一天不塞車就是一種微小而確實的幸福了,長年都不塞車就太不尋常了。
 雞是自家養的,香料是家翁幫她種的,水果只要走到屋外隨手就可摘到,度假屋的池塘里養著魚,過的是田園般的生活。
 忙碌時家婆會幫她看顧孩子,傍晚天氣要是好的話,她和丈夫會推著未滿週歲的孩子去散步,每天都過著城市人難得享受的平淡家庭生活。
回望自己日子沒白過
 像大部分遊子那樣,林淑娥中學畢業離開家鄉到首都升學,畢業后留下來工作,不知不覺中在城市生活了13年。
 開始當攝影記者時是在一家雜誌社,遇到的事、碰到的人都那么新鮮好玩。
 “那時經常要拍時裝秀、明星等,以前都是在雜誌上看到時裝秀、明星的照片,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會去拍攝這些。”
 后來進入報社,同樣當攝影,但進出的是意外事發場地、謀殺案現場、警局、法庭、國會等;拍攝的是國家領導人、政客、罪犯、明星、各階層人士。
 她自嘲是個有點“宅”的小鎮女生,平時最喜歡留在家里陪伴父母,報社充滿挑戰的生活,讓她養成獨立的個性。
 以前,她很多事情都不敢或根本不會主動去做,但因為工作職責,被逼一一克服。
 “比如我以前不敢自己駕車上雲頂,但報館攝影經常都需要獨自駕車上雲頂拍攝,還有我其實暈船,為了追拍李心潔的婚禮,在舢舨上漂了十多小時。”
 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有次跟水警出海嚴重暈船,結果漏拍許多照片,讓她自責不已。
 “生平第一次被救傷車送去醫院,是因為拍攝殘疾人士運動會時被鐵餅打中頭流血,那時大家都好緊張,擔心我有什么事。”現在想起這件事都當成趣聞來說。
 每個人也許都是這樣走過來的,但回頭望望自己一步一腳印,曾經的努力和勇敢,不也值得給自己一個“贊”?
 每次生活不如意的時候,她也會想不如不做攝影這份工,但是擺脫現在的生活,自己還能做什么,還剩下什么?
小鎮媳婦踏實過生活
 就算厭倦城市的塞車生活,就算工作有不順遂的時候,林淑娥並沒有想過用“結婚離職”去逃避眼前的生活,神經很大條的她,甚至沒有考慮過跟丈夫分隔兩地的問題,以及往后家庭生活的計劃。
 “注冊半年后,有一天接到老公的電話,說是時候考慮一下是不是要回到林明生活,總不能一直過著分隔兩地的生活。”
 那時他們在蓋著屬于自己的新房子,她每次打電話給丈夫,都會關心房子的進展。
 有次丈夫跟她說:“不如你自己回來親眼看著我們的房子蓋起來吧”,正是這句話打動了她的心,決定放下都市的一切,回去當小鎮媳婦。
 如果只是靠頭腦想像,哪里都到達不了,生活不是在頭腦、在心里過,而是確實去經歷,現在的踏實生活,是她以前怎樣都無法想像的。
入鄉隨俗很多東西DIY
 回到林明小鎮,淑娥的身分是度假屋老板娘,日常跟丈夫一起打理度假屋。
 沒有客人的時候,時間都是屬于自己的,可以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林明除了山水風光,沒有什么現代化的生活,沒有商場、沒有電影院,也不如大城市方便,需要什么、要吃什么開車出去買就是了。
 但也因為這樣,古早味的生活保留了下來,鎮上有手打的面、自製的釀料、老舊的餅家、家庭自製的糕餅等,這讓小鎮成為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有別于冰冷的城市。
 她在這里入鄉隨俗,很多東西都在家自製。
 她以前喜歡收集食譜,但都收在書櫥里派不上用場。“以前我連什么是高筋面粉什么是低筋面粉都分不清,也不知道做糕餅的材料應該去哪里買。”
 現在閒來照著食譜依樣畫葫蘆,做蛋糕卷、牛油蛋糕、餅干,喜歡做糕餅的人就懂當中的樂趣。
 在當地朋友鼓勵之下,她還把自製糕餅寄放在朋友檔口擺賣。
 “第一次賣蛋糕卷,賣剩兩片,扣除材料等費用只賺幾塊錢,但覺得很有成就感,非常開心。”
 雖然也不是要靠賣糕餅維生,但感覺自己除了拍照,還有其他可能性,可以做很多事情,才是最可貴的。
 在別人看來也許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在自己看來是一種非常單純的快樂和滿足,就是她現在的生活寫照吧!
想吃就吃廚房尋樂趣
 林淑娥少女時期就經常下廚,煮的只是一般家常菜,可是現在不管想吃什么,幾乎都是自己來,什么料理都難不倒她,有時還要為度假屋的住客準備食物,一做就是三四十人份。
 “林明沒有賣油炸鬼(油條),想吃油炸鬼我就上網找食譜,自己動手做。那天也做了印度‘rojak’。”
 她還自己醃製桔子、烤肉干、做客家菜粄、沙爹、燕菜紅豆月餅、馬卡龍、發糕等,我們去的那天她做了糯米雞招待我們。
 “但是照著網絡食譜做菜,也有很多時候是煮不出來的,需要自己一再實驗。”她吐了吐舌頭說。
 她覺得自己烹調,除了下廚的樂趣,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選擇好的食材,也可以控制所下的調味料,避免過咸過油過多味精,吃得比較健康。
最大收獲家庭健康兼得
 在報社當攝影記者,生活忙碌多姿多彩,但是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讓她年紀輕輕就有甲狀腺腫大問題和高血壓。
 有一段時期,她一直是藥罐子,相熟的診所醫生說是壓力因素,時常勸她休息。
 在懷兒子小亨利期間,她還患上妊娠糖尿病。回憶那段時期好辛苦,所幸她已回到林明,可以安心調養身體養胎。
 “那段時期我聽護士的建議,戒口戒得很嚴格,自己做飯菜,米飯只吃一點點,所有糖分高的食物都不能吃,連糖分較高的水果都不吃,只吃番石榴。”
 她說,孩子出生時一切健康,除了自然生產的痛楚,一切都很順利。
 生產過后,她不只血糖恢復正常,一直以來的高血壓問題也沒有了。“我聽很多人說高血壓的藥一吃就是一輩子,但懷孕期間醫生說我血壓正常可以停藥。”
 要說她在小鎮生活最大的收獲,要屬組織了家庭,並且重獲健康吧!


黃凱順外移芙蓉 不怕路遠環境至上(第5篇)


報導:楊潔思
攝影:覃福榮、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經歷了波濤起伏、風波不斷的2012年,如果說,外移離開大城市,過簡約生活是2013年的一股新趨勢,那么本地理財專家黃凱順,可說是領先一般人許多步了。  早在十多年前,他便選擇在吉隆坡以南的小城市芙蓉落腳。
 當年的芙蓉,雖不至于是偏遠小鎮,但也沒有現今方便,不像今天,從他家步行便可抵達大型購物商場,他,當年為何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我住芙蓉,到吉隆坡要一個小時車程,以前我住吉隆坡,從吉隆坡到吉隆坡也是一個小時。”黃凱順笑著說,在吉隆坡,空氣素質差,一出門就塞車,人多擁擠。”。
 “當年要買房子時,以我當時的經濟能力,在吉隆坡只能買到公寓,但是,我在芙蓉,卻有能力買獨立式。”其太太當年在芙蓉執教,他也就在此“落戶”。
 1995年,他在芙蓉的Seremban 2(簡稱S2)買下理想的房子──在圍籬社區裡,只售13萬令吉的單層獨立房子。 
 這個社區內部採取開放概念,裡面的屋子都沒有籬笆,加上周遭環境好、離高速大道、芙蓉市中心、學校、公園都不遠,凱順一看就喜歡。 
 “我寧可來回吉隆坡,但求回到家時有家的感覺,生活有素質,這裡是我真正想要的環境。”他說。 
居住環境是100分
 當年,芙蓉還相當樸素,人口、交通及經濟都不及今天繁華。
 身為理財專家,這間房子大概是凱順投資報酬率最差的一項投資,但是他並不介意:“這地方用投資角度看,很不理想,十年來屋價才翻一倍,但它是家,不能當作投資,它的居住環境是100分的。”
 其太太陳淑貞也對這裡的環境贊美有加:“我們過的是簡單、不受任何束縛的生活。朋友來到我們家,訝異萬分:你的家只需一根鎖匙就進到了?”對朋友來說,這是很離譜的事。 
 在這樣的環境住上十多年,凱順從未想過要搬家,縱使有朋友遊說,他也不為所動。“我從沒想過要搬,這關係到價值觀,我整個人生的核心價值不在物質上。”后來他發現,全球第二富巴菲特,即使非常富裕了,也依舊住在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裡,他笑說英雄所見略同。 
環境安全放心讓孩子戶外跑
 凱順住的是圍籬社區,區內車子不多,路上比較安全,加上左鄰右舍都相識,因此,夫妻倆很放心讓孩子外出,找鄰里朋友、騎腳車或是到附近遊樂場打球。 
 “一到下午五點半,三個孩子都不見人影,直到晚上七點才回來。”淑貞邊笑邊搖頭。孩子們不但有許多戶外活動,還交到各種族朋友,會各種語言。
 路燈亮起,以及清真寺傳出的禱告通知,是最佳的鬧鐘,提醒孩子們好回家吃飯。 
 只要沒下雨,黃家的晚餐都在院子裡吃,其樂融融,一頓飯下來要一個小時。 
 這種情況下,網絡與電視機反而不重要了,套他們夫妻倆的說法是:“我們家沒有互聯網,只有蜘蛛網。”
 黃家也鮮少看電視,對凱順來說,一家人沒有溝通交流,各自靜靜坐著看電視是很怪異的事。 
簡單居家注重內涵有家味道
 雖說住的是獨立式房子,但黃家可以簡單到沒有冷氣空調,凱順笑說,他家恐怕是S2唯一沒有冷氣及防盜系統的房子,這大概已成為他家的特征了。
 賣防盜系統的銷售員上門行銷,參觀了他的房子后,說:你家應該暫時還不需要。
 他家中並沒有什么貴重東西,連新的液晶電視,也是因為之前那架用了十多二十年的老電視實在不行了,才更換的。
 凱順笑說,他家最值錢的東西都擺在屋外了,那就是他所收集的漂流木(隨海水漂流,被沖上岸的木塊或樹干,經海水的侵蝕而形成獨特的造型)及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
 “我的家是簡單,但簡單不等于隨便,我還是要求房子要有家的味道。”內涵與味道,才是他所注重的。
心靈富足學會分享懂得珍惜
 對孩子,凱順致力于培養孩子正確價值觀,希望他們有自己的原則,思想觀念與態度成熟。
 最好的不等于是用錢買的,很多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但最后,孩子卻視為理所當然,不懂得感恩。
 所以,黃家不會一味給予,反之,只是滿足孩子基本的生活需求,結果,這樣的孩子反而很能隨遇而安,去到任何地方,吃睡要求都不高,很容易解決。“去旅行,我們的消費也都選最基本的,所以,我們全家(五個人)一起出門,去四五個國家或地點,總共才花5000令吉。”
 他說,平常外出,兩粒椰子一家子分享,每一口都顯得那么珍貴,吸食到干干淨淨,久久一次,每個人一粒椰子,那一次“難得的奢侈”,每個人都很珍惜,這樣的做法,培養出懂得珍惜食物與惜福的孩子。
 反之,若每次都給孩人每人一粒椰,孩子吃不完就丟棄,這反而造就不懂珍惜食物及感恩的孩子。
 一家人以節儉方式過生活,夫妻倆以時間心神灌溉,培養出濃郁的親子情,這是單靠提供孩子物質享受無法達成的。所以,黃家孩子的物質並不豐盛,但心靈卻是富足的。
難下決定妥善安排克服限制
 要搬到山上或郊外居住,很多人都有諸多顧慮,吉隆坡藥膳餐廳紅曲館主人嚴居傑,是屬于行動派的,想好,就付諸于行動落實,一個月前搬到武吉丁宜附近的山上居住。 
 “各方面因素,有時就是看你怎么樣安排。這其實就是一種安排。”他說,如果我們的觀念是鎖死在以城市的模式來安排一切,包括孩子的補習,孩子的所有東西,那么,外移的確很難。
 實際上,如果真正移出來,人反而會有更多空間移動,也更有創意及點子。
 在外移前,他也曾對時間、交通、孩子的教育、膳食等問題一一考量及安排。
◆時間與交通如何安排?
 “實際上,在吉隆坡,到處都塞車,反而是外圍地區沒有塞車。在吉隆坡,很多人駕車上班,超過一個小時才到辦公室,我這裡到吉隆坡甲洞上班,其實只需半個小時。”他說。  
 他的方向與一般上班族不同,所以交通順暢。以前,他早上五點十五分就要起床,托人載孩子上學,現在搬離吉隆坡后,他們夫妻倆自己載送孩子,早上反而可以遲45分鐘起床。
 雖然,路程遠了,加上過路費,交通通勤費額外增加數百到1000令吉不等,生活素質及健康卻明顯改善了。
◆教育怎麼辦?
 今年,唸小學的老二轉到當地小學就讀,小兒子才5歲,若幼兒園有學額,也會轉校。
 唸獨中的大女兒,恐怕轉到純馬來語系中學適應不來,所以仍會在吉隆坡就讀。
 父母難離開城市,其中一個問題是教育。現今許多孩子,除了正統上課以外,還要上各種校外課程,如補習、才藝班等等。
 但是,嚴家去年把孩子的補習都拿掉了。他並不相信,孩子學習歷程,非得要補習,在考試中拿好成績才行,或一要遵照傳統的教育路線,從小學一直考到初中,再考到高中才行。
 他看到一些傑出的孩子,另闢蹊徑,走出自己的學習道路。  
 至于房子的選擇,豐儉由人。他說:“很多城市人尋找郊外、能放鬆的環境,這樣的生活不就是我們每個人所向往的嗎?那,剩下的就是你的決定,你要不要決定?你說難,就要寫出來:到底難在哪裡?很多人會講難,但是難在哪裡?”
 “時間也沒問題了,交通也沒問題了,反正都塞車,在市區也一樣塞車,教育,反正每天都載來載去的,難在哪裡?”他自問自答說:“難在決定,根本不是難是難在事情上。”
 最后他由衷地說,“馬來西亞還有很多很好的條件,如果想法一改變,就可以看到很多可能性。”

 


何添財夫婦 有機種植找回生機(第6篇)

 導:楊潔思
攝影:覃福榮、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生命,有時不必太用力,機緣,似乎冥冥中自會有安排。  重點是,當機緣之門打開時,你是不是肯給自己一個機會,踏進去?    
 何添財與林慧清夫婦放下城市繁華,走入山水間,在馬來鄉間田野築夢。
 不知不覺中,古法田園及活動中心已走過八個年頭了,如今,何添財更向外發展,在柔佛州開拓另一個民宿與教育場地。
 如果從財富方面評斷,他的財力的確有限,但如果換個角度從心靈層面看,他的收獲肯定比許多人豐富。 
 他的人生雖然只走了一半,但他很肯定地說:我沒有白來。
頭髮微長,唇上與下巴有些鬍渣,服裝輕便,態度自在,何添財一出場,就是一副不拘小節的模樣。
 其太太林慧清也不遑多讓,最近不時以吉普賽式頭巾,配上寬鬆樸素的服裝出現。
 小兩口還真有有機菜園主人的模樣。
 何添財原本是位室內設計師,在新加坡賺新幣,1997年金融風暴,雖然沒有遭到裁員,但覺得發展有限,自己也非真正熱愛這份工作,于是辭工回到大馬。
 “事實上,那時我已出現憂鬱症的症狀,但我並不知,而是之后上身心靈課程時,才發現憂鬱症的症狀──對什么都沒興趣、有時想自殺、有心無力等,我當年都有。”他說。
 辭工后,他無所事事呆在家中一段日子。   
大自然環境療癒病症
 一次,聽電台節目談到環保,他深有同感,再一次,女友買包有機菜給他,他突然對那些菜很有感覺,從此一頭栽進了有機種植行業。
 他沒務農經驗,就到多個有機菜園學習,向園主坦誠表明來意。到正式具備獨立能力時,他就替人掌管及打理有機菜園。 
 他坦誠,轉行初期,他很掙扎,要花很多心思照顧菜,即使有心無力也要逼著自己去做,當時雖然是替人打工種菜,無需虧盈自負,但是日薪只有區區25令吉,還要供屋養家,沒錢吃飯,一天就只吃兩餐。另一廂,面對岳母時也有壓力,畢竟無法給對方女兒過上好日子。
 在這樣的壓力下,憂鬱症難免持續。 
 幸而,隨著時間流逝,他對有機種植技術日漸掌握,種植過程中,大自然環境療癒了他,由于種菜,獨處,靜下來的時間多,加上曬了許多太陽,他整個人變得不一樣,不知不覺中從憂鬱症的泥沼中走了出來。  
接觸身心靈課程解脫
 傳統農耕,其實是靠老天爺吃飯的行業,早期何添財在摸索時可說付了不少“學費”。
 在這段過渡期間,家中主要收入來源,都落在女主人林慧清身上。
 慧清當時是吉隆坡中華獨中的老師,為了實現丈夫的田園夢想及賺取兒子的奶粉錢,除了正職外,還收了一些補習學生。
 這樣維持了大約兩年,慧清才正式走入菜園,與丈夫一起胼手胝足開創前程。
 慧清上山時,菜園已有一點規模。不過,她的主力不在種菜,而是辦營搞活動,讓他人也有機會貼近大自然及認識有機和環保。
 近年來,古法菜園已漸漸轉型,有機種植與環保教育理念不變,但菜園的重心傾向生活營與身心靈活動。
 過去,由于沒什么能力聘請員工,在策劃與籌備方面,慧清都是自己來,再請一些義工在現場幫忙。
 別人是整個籌委會進行籌備工作,她卻是演獨角戲,過程的艱辛困難可想而知。她挨到整個人憔悴不堪。活動進行時,主挑大樑的她,經常忙到沒有時間吃飯。
 “那時候不懂得欣賞這個地方,頭兩年,每天只是做做做,做個不停。”她說。
 “有些朋友特地來帶我們去吃大餐,我還記得有個老板請我們吃飯,一直夾魚夾肉給我,當時不知道,要到現在才明白(他們的苦心),我那時候的樣子一定是很殘,呵呵呵!”她開朗地笑,對過去受過的苦並不介意。
 直到這兩年前,接觸一些身心靈課程之后,她才懂得愛自己,放慢腳步享受這裡的一切。心定了,事情也就讓它自然發生,結果反而過得更從容、更悠遊自在。
採古法不施藥菜甜美
 據說由于何添財種出來的菜滋味甜美,吸引一些客戶特地前來參觀與認識他。
 拿這個問題問他,他有點靦腆地說:“我也不知為什么菜很甜,可能是用心照顧吧,每一棵菜我都當成一個生命來看待,每一棵菜種下去時我都很斯文、小心,還會跟它說話。” 
 他把這些菜當成女兒,叮嚀女兒們好好生長,早期菜要收割時,他就像要把女兒嫁出去的爹,萬分不捨。 
 他的表現令老板贊賞,但就像許多有理念的有機農夫,以擁有屬于自己的菜園為目標,在一位前輩的鼓勵與協助下,他在云頂高原山背的貞德拜(Janda Baik)馬來甘榜找到理想的土地。
 接手這片荒地后,花了相當多工夫在整地上。“花了兩年才看到像菜園,才可以生產一點菜。”他說。 
 這過程雖辛苦,但他依然堅持用老祖宗的方式種菜,不打農藥不施化肥,古法田園,因此得名,名字還是胡茵夢老師取的。
義無反顧做出好成績
 何添財與林慧清都是很隨性的人,樂天知命的性格,跟周遭的友族同胞很契合,彼此相處得很好。
 當年要上山時,兩人的親友都反對,慧清的母親也不例外,認為女兒放棄穩當的教書工作是非常不理智的。她則義無反顧地上山去。“我本來就喜歡山林,所以搬來這裡對我來說是毫無掙扎的。”
 她說,當她要做一件事,她首先考慮的是自己要不要做,若決定了要做,就先決定自己一定有能力做好,不管自己當時是不是有這個能力能把事情做好。
 這種“結果先決定”的做事方式,讓她膽粗粗去面對新挑戰,減少了許多不確定、不怕、不敢的糾葛,開拓更多可能性。
 “就好像我現在考慮要不要辦山林幼兒園,首先我得先決定我是不是要做,若肯定了,我就先決定自己一定有能力做。我的歌唱得不好,就去學,把問題一一克服。”于她,事情就是那么簡單而理所當然。
學習放下與萬物交流
 古法部落格上有這一段簡介:
 “古法是我們學習及成長的環境。
 學習放下自我,與萬物交流,在愛的基礎下承辦活動。
 這樣的環境吸引並招攬相關的人集聚一堂,完成一些事情。”
 回首來時路,這一路走來並不順暢,但是何添財很感恩自己能認識有機種植、接觸大自然,“還好有慧清、小朋友、農場,以及朋友的鼓勵與掌聲,他們的支持是我精神上的糧食。”
 何添財現在在柔佛州古來建民宿,以后要在當地進行教育。“我要蓋比較特別的房子,吸引人來,我也希望多點人參與,讓我們不會這樣孤單。”
 對于那些羨慕及響往他的田園生活,卻沒有勇氣毅然投入田野生活的朋友,他建議:“給自己一個機會去嘗試,很多人沒有給過自己機會。”
 “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不可能,我做不到。”他說。


黃凱順:簡單平淡才是真(完結篇)


報導:楊潔思
攝影:覃福榮、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回歸簡約,從心態上著手。  從簡入繁,再從繁到簡,兜了一大圈回到原點,本地理財專家黃凱順,還挺能體會“簡單平淡才是真”這句話的真諦。
 “簡單就是福。”他由衷地強調。
 由于返樸歸真,過著簡約生活,對物質沒有太大要求,現今的他,不過45歲,早已財務自由,如果要,可以放下工作,過上悠哉遊哉的退休生活。
 過去那段永無止盡追逐金錢名譽地位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
黃凱順大學本科是生物科技,畢業出來,本地生物科技行業未成氣候,一班同學都找不到相關的工作,他只好到工廠應征。
 原以為隨著經驗累積,收入會提升,工時會縮短,但是,后來思想變得複雜,他開始墮入物質追求的陷阱中。 
 他轉行成為保險代理員,收入果然不斷增加,但是,隨著收入提高,花費也相應提高。
 他回憶起那段日子,苦笑道:“我的收入越來越多,錢卻越來越不夠用,生活素質沒有改變,只是收入數字一直在提高吧了,這種人生只能算是一個數字人生。”
 是的,他掉入不成文的文化中,即是:要業績成長,就要消費。為了證明自己是成功,要駕豪華車,要買很大數額的保單。
 他是那個區域經理辦公室中業績最高的代理員,“由于不能輸,所以一直要保持在最高的位置上。”
 偶爾退步了,別人的關心或冷言冷語,又再次刺激他,令他馬上又奮起急追。
 但是,辛勤工作換來的,並非輕鬆自由的生活,相反的,收入越高,他的花費也越高,陷入無止境的物質追求中。
 過了五六年這樣不斷追逐物質的生活,他開始厭倦了。
 那時,他的客戶群眾多,保單已有過千份了,縱使工作忙碌,他也不斷反思:難道自己要繼續這樣下去?
 “當時,我一直探討人生的意義,自問:如果我今天就失去生命,到底我這一生得到什么?如果我今天就沒有呼吸的話,我過去的一整世人根本沒有活出來。繼續追求下去,一點價值都沒有。我開始思考,人活下去,應該不是為這些東西。”
 導致他在思想上做更新的,竟是一次國際百萬圓桌榮譽高峰會議。
風光背后
 該會原意是獎勵表現傑出的保險代理員,代理員都視它為一項榮耀,然而那次免費赴美國的經驗,對他而言,卻是駱駝背上最后一根稻草,令他做出了轉行的決定。
 隊友們在旅途中,輪流公開比較各人使用的汽車及保單數額,令他明確了解,這不是他所追求的人生。 
 當時,他的保費與汽車貸款,佔了收入的一半,這兩項負擔令他覺得分外沉重。
 但是,他的國產Perdana汽車,在眾隊友的汽車中,車價是后面倒數第二三名,而佔去他收入30%的保費負擔,與隊友比起來,也是小兒科。
 他對隊友的收入若干心裡都有個譜,看到他人如此消費,他不禁倒抽口氣:“我這樣的花費,每個月都供得很辛苦、很吃力,他們花得更厲害,我真不知他們怎樣應付?”
 加上過程中看到一些他不習慣的畫面,結果,參加會議后反而令他打消前進的念頭。“舊的東西要放棄了,新的東西又還沒找到,那段日子我很失望、消沉。”
 但是,保險行業不能說放就放,他還是繼續服務原有客戶,直到數年后所有售后服務安排妥當為止。
從繁入簡體會人情冷暖
 由于保單數額眾多,那時他的太太陳淑貞已辭去教師工作,全力輔助他。
 但是,在這節骨眼上,當家的男主人卻決定放棄一直以來賴以為生的生計。
 從2001到2004年,凱順用了三四年來開創前路,摸索轉行,希望以專業理財顧問為職業,並自創公司。這過程,套他的形容詞,是“刻骨銘心”。 
 “那時,收入劇減,支出卻增加,太太經常在晚餐時問我:我們這樣的情況還要持續多久?”他說。
 “我只能跟她說:一定會改變,但我也無法明確回答你是幾時。”他坦承,那幾年真的很辛苦,當時能做的,就是縮減開支,他忍痛把所有不必要的保險都“砍掉”,車子換成比較便宜的車。
 他這樣一個大轉變,一些昔日戰友也漸行漸遠。有一次,兩位昔日戰友見到他在升降機內,寧可走樓梯下樓,也不要跟他共乘一架升降機。這次打擊,令他省悟:他要的朋友,不是這種朋友。
草創時期真誠打動顧客
 一直以來,本地市場上的財務規劃,都是免費的,財務規劃師是以賣產品(如保險或基金)來賺取收入。
 而數年前,凱順決定以財務規劃服務來賺生計,顯然有異于市場一般運作,新概念要推廣自非易事,加上當時的他並沒有知名度,也增加了難度。
 “那時還沒有電腦系統幫忙計算,我們做一個財務規劃,都要好幾個星期,才賺取數千令吉。”陳淑貞回憶起那段艱苦歲月,感覺分外深刻。
 縱然客觀環境對他的轉型不利,但他深深明白做財務規劃的重要性,不斷通過講座會來宣傳其服務。
 “我還記得,有一位印裔專科醫生,讓我替他做財務規劃,計劃呈上去時,他連聲No! No! No! No! No!我問他,既然你不打算接受我的財務規劃,為何還要花幾千令吉來讓我做?”他回憶。
 “對方回答,別人做財務規劃都是免費的,只有我敢收錢,他就是要看我揭開底牌。結果,他一直等我向他賣產品,等了許久不見我有動靜,才相信我只是單純做財務規劃。”他說。
 對方很感動,大家從此成了朋友。
最大體悟求名利失更多
 經歷了從簡到繁,又從繁回到簡的生活后,黃凱順對人生有一套迥然不同的看法,物質不再是生活中重點,反之,他選擇了回到基本(back to basic)的生活,帶領家人回到之前的簡單。
 “簡單就是福”,他深深體會。
 改變了人生觀,工作與生活方式也全然轉變,如今,凱順全職從事理財教育工作,雖然名義上是理財,但是由于個人對財務的態度涉及到個人價值觀、生活方式及思想概念,所以,通過這個切入點,他得以協助許多人。
 許許多多個案,例如濫花費的孩子與父母學會控制物質欲望、壞孩子變好了、親子關係改善了、失和的夫妻和好如初了,都讓他感動。這份工作也讓他多了社會參與。
 放棄了永無止境的物質追求,他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他笑著分享說:“以前,晚上八點如果我在家,我會很有罪惡感;現在,晚上八點如果我還要出門,我會很有罪惡感。”
 有時,凱順也會把時間留給自己,到自己的果園MonQland靈修,關上手機,什么都不做,純粹禱告與讀聖經。
 他由衷地說,家庭、工作、信仰、靈修、社會參與都有,這才是真正平衡的人生。“現在的我才是真正活出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以前我很偏向物質生活,追求名譽地位,沒有時間讓自己反省,結果失去的反而更多。”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