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科學背后

氣候科學戰爭開打!(上篇)

10/07/2012

報導:張家揚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踏入今年,地球上的極端氣候狀況似乎更形惡劣,元月與二月,在北半球多地經歷十數年乃至百年難見特大暴風雪,似乎預示了今年也將是個氣候如過山車般動蕩不定的一年。  這廂暴風雪肆虐才過去不久,那廂,卻有好些地方遭熱浪光顧。在我國,上個月,國人也體驗到酷熱的天氣,令人大喊吃不消。
 而颶風、洪澇與干旱,也在地球輪番上陣,隨著全球氣候脫序演出越來越明顯,老天爺的脾氣愈發令人難以捉摸,氣候極端陰晴不定,一路追蹤氣候變化的專才顯得愈加重要。
 然而,以人類有限的生命,來探測地球古老歷史,採集這許多年來氣候變化的數據,來推斷現今地球是自然發燒,還是因人類活動而“被發燒”。
 他們面對的,不只是技術問題,更大的考驗,是與時間及死亡的競賽。
 而,那還不包括氣候暖化懷疑論者乃至財團的抨擊、阻撓干擾,滋擾訴訟、甚至死亡威脅與恐嚇,這一場氣候科學的戰爭,已經開打……
還有一個星期,就是美國著名氣候科學家史提分亨利史耐德,去世兩周年的日子。 
 他的死亡標志著世界又失出一位傑出環境科學家,同時也意味著20世紀后期傑出科學家的凋零。
 史耐德生前是史丹佛大學的生態環境與氣候變遷教授,是溫室效應學說支持者;在環境課題上,是美國公共機關的顧問;也服務過多任美國總統,從尼克遜時代起直至現今的奧巴馬總統。 
 在上世紀80年代,他倡導大幅度削減溫室氣體,以應對全球暖化。史耐德享年65歲,曾于數年前抗癌成功,當時他患上一種罕見的癌症。無論如何,他逃過了癌症追擊卻逃不過血凝塊,2010年7月,在歐洲發表氣候變遷演說后,他因血凝塊而與世長辭。
 以現今人均年齡為準,65歲不算老,史耐德的逝世,對世人來說無疑是很大的損失,不過卻也帶出那個世代科學家凋零的現實。
環境素質日愈變差
 讀者或許會好奇,那個世代的科學家,有什么特別或過人之處,值得一書? 
 是時代,造就他們的獨特。 
 上世紀最后二三十年,全球各地,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包括大馬,開始大事發展工業,各種工廠紛紛設立,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廢氣、廢水等,污染環境。 
 當時,許多發展中國家沒有正視這類污染,沒有加以管制,全球的環境因而日愈受污染,時至今日,空氣、土壤與水源污染、噪音、光害、輻射、電波等污染,已影響到人類的健康。現今即使許多國家有了管制,環境素質日愈變差,卻已是不爭的事實。  
 正是那個世代的環境與氣候科學家,本質上發現了全球暖化這個問題。 
 特別是收集數據的氣候科學家,得以蒐集到這數十年來環境變化的證明。這些數據,在國際氣候變遷議題與會議上,是有用的佐證。 
 那世代的環境與氣候科學家,有些到了七八十歲,還在工作崗位上,不過這批精英已買少見少了,僅存的,則跟死亡競賽,試圖在死神喊卡之前,再做些什么,貢獻些什么。 
研究冰川與時間賽跑
 美國的羅尼湯普森博士,是那世代其中一位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現年64歲,在跟時間與死亡進行拉鋸戰。 
 他在1970年代開始在俄亥俄州際大學教地球科學,他精專于研究冰,是當代第一位見證與記錄全球地面冰融的科學家之一。 
 為了工作,他的足跡遍及南美洲、歐洲、非洲、亞洲的高原冰川,在數千年形成的冰川上採集冰柱,千里迢迢送回美國進行研究。
 每一年,他有兩個月的時間是在冰川上度過,每次出差,他與小組工作人員都要拖著六吨重的器材前進。
 就像泥層考古一樣,一層層的泥土有不同年代的紀錄,從冰川採集回來的冰柱,也一層層留下不同時期的紀錄,其中所包涵的塵土、火山灰、水中化學分子微妙的變化,偶爾出現的昆蟲尸體,就像樹幹中的圈圈一樣,帶著許多訊息,可透露出氣候與地質變化的資料。
 湯普森博士採集的冰柱,可追溯到數百年、千多年,乃至十數萬年之久,它們有助于驗證目前全球氣候暖化,是地球自然的周期性活動,還是異常現象,是近期這數十年來人類經濟活動所致。
高峰採集冰柱樣本
 1991年,在秘魯安第斯山脈採集冰柱時,他發現這個世界最大的熱帶冰帽開始融解,這意味著其他冰帽也可能開始融解,換言之,隨著這些冰帽的融解,其所藏有的過去氣候紀錄,也跟著消失不見。
 很可能,在科學家還未有機會從中學到什么前,這些冰帽已融解消失。這一刻,讓他深深意識到他的工作原來已成為一項與時間的競賽。 
 時間真的不多了,隨后20年,他不辭勞苦積極帶領團隊去各主要最高峰採集冰柱樣本。 
 去年十月,湯普森博士心臟出問題,動了一次心臟移植手術,這一次,除了感受到時間的緊迫性,他也感受到死亡的貼近。 
 史耐德去世時才65歲,他要比史耐德年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應該還有更多的路要走。
借冰川證明全球暖化
 二三十年前 一開始要研究熱帶冰川時,很多人都不看好他。
 不明白的人,甚至會問:熱帶哪會有冰? 
 行內人則問:熱帶哪有什么好研究的?他們認為,熱帶氣候相對穩定,在這裡進行研究,找到差異性的機會不大,沒有什么看頭可言。  
 然而,湯普森證明他們錯了,原來地球的塵土,是全球性飄移的,熱帶的冰川,帶有地球其他地區的訊息。自此,他的研究才備受重視。
 而在全球暖化課題上,他可以借助冰川證明,這些冰川融化是突然,集體融化的,不是如全球暖化質疑者所說的,是一項例行的,三五百年周期性的自然變化。
 科學家可以指出:湯普森采集的冰在以前並沒有融化,它是現在才融解。
官商勾結污染科學精神
 這十多年來,溫室效應的說法,在環保課題上一直具有舉足輕重地位,同時也備具爭議性,支持與反對的聲音都很大。
 支持者一大論點是,大氣層圍繞著地球,就如同溫室一般。大氣吸收來自地球表面所釋放的長波輻射,再反射回地面,藉著這種自然的溫室效應,維持地表 溫度。近年來由于人類經濟活動快速增長,排出的廢氣或所製造的化學品污染空氣,造成人為溫室效應,使地表逐漸升溫,也就是全球暖化。
抹黑打壓科學家
 無論如何,反對者並不認同,一個“熱門”的說法是地球氣候有其周期性,例如每隔三五百年,氣候就會自然變熱,過后又會自然變冷。這種說法,廣受工業界,特別是釋放大量二氧化碳與熱量的石化工業所歡迎,這有助于化解他們是溫室效應主要元兇的指責。
 一直追蹤著氣候科學家們在此課題上,就能以他們的發現,來推斷目前激烈的氣候變化,到底是我們的地球自然發高燒,還是被人類活動搞到發高燒。
 無論如何,這樣的說法,似乎過于一廂情愿,現今科學界已不是以證據為王道的單純,商業機構的插手與干擾,官商勾結、利益相護等各種因素之下,污染了科學精神。
 一些氣候或環境科學家,受抹黑打壓、滋擾訴訟、恐嚇、威脅等事件,時有所聞。
報告為企業漂白
 事實上,不乏報導指出,有些科學家是被企業養的,作用就是專門研究或找出種種對企業有利的證據,來為企業漂白,並反擊對企業不利的科研報告。   
 對那些中老年科學家來說,死亡與年老固然是一個問題,然而他們坦誠,其中一個糾纏他們的問題,是持續下去的困難。“難道,多一個發現或多一次遠征考察,便能改變公眾的主流意識或醒覺?” 
 或許,對許多忠于科學、忠于崗位的科學家來說,現今這金錢至上與紛亂的世界、扭曲的價值觀,肮髒的手段,才是科研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全球暖化戰越演越熾(下篇)


報導:劉拓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近年來,關于氣候變遷,科學界風波不斷--先是氣候門(Climate Gate)事件中,有少數人聲稱“全球暖化是場世紀大騙局”;后來,還有澳洲科學家接到死亡威脅。  科學研究背后,不管是氣候科學家,支持暖化論者,還是暖化論懷疑者,不斷上演一幕幕“打生打死”的故事;過程中,必不可免牽扯到商業利益和政治議程。
 丹麥宇宙氣候學家史文斯馬克(Henrik Svensmark),曾在科普書籍《冰冷的星辰》中提出,太陽活動及宇宙射線對地球氣候造成的影響,遠比人類活動顯著,因此人類不用自責,不應限制溫室氣體CO2的排放。
 撇開氣候變遷的風雨話題,現代人的生活中,有哪一位“人類”不是在“忍受”忽冷忽熱的氣候變遷的惡果?人類不自責反省,難道還可以期待身邊的貓狗嗎?
氣候變遷背后,科學界可謂風風雨雨--先有“氣候門事件”,今年,再有權威氣候組織出大瑕疵。
 2009年年底,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COP15)開議之前,有駭客入侵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氣候變遷研究中心的電腦,竊取了上千封電子郵件,並宣 稱該中心的主任菲爾瓊斯(Phil Jones)刻意竄改數據,來誇大全球暖化的嚴重性。深知,暖化懷疑論者將此事件與美國著名的水門案相比,稱之為氣候門事件。
世紀大騙局
 這之后,有媒體指出,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出版的報告中聲稱,喜馬拉雅冰川將在2035年前消失,其實引用了非學術文獻,是一重大瑕疵!
 一時之間,暖化懷疑論者的聲勢大振,許多公眾與媒體輿論也隨之起舞,少數人甚至聲稱全球暖化是場世紀大騙局。
 就此,低碳生活部落格志工寫手團的部落客劉仲恩的第一想法是:“科學的誠信與正確,當然極為重要。”因此,他認為,“任何人都應該用嚴格的標準來檢視這些研究。”
 日前,IPCC主席已坦承:報告撰寫過程,的確存在些許瑕疵。然而,他重申,這些(瑕疵)事件並不影響整份報告的公信力,也改變不了地球正在暖化的事實。
 正當我們用嚴格的標準來審視氣候變遷科學的同時,更加不能忽略在全球暖化議題背后,可能牽涉到的錯綜複雜的政商利益──劉仲恩提醒。
“氣候門”事件
 半個世紀以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國際組織有了嚴格的碳排放標準,強調綠能新商機,倡導更簡單的樂活生活形態。
 這樣的改變,自然也影響到許多高碳排放企業的利益,首當其衝的就是石油公司。
 全球最大的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石油公司,也因此成為環保人士眾矢之的。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還特地設立了一個名為“艾克森的秘密”(Exxonsecrets.org)的網站,詳細列出了該公司對于美國保守派智庫與反暖化科學家的錢流支援,錯綜複雜的石油銀彈網絡,內容令人咋舌。
 就此,劉仲恩總結:“長期以來,社會習慣以最高標準要求科學家與環保人士,任何道德瑕疵都會被放在放大鏡下檢視;但卻鮮少用相同的標準去檢驗氣候懷疑論者和石油公司。”
 會不會在多年以后,當冰川消失、小島沉沒之時,我們才發現,現在這些為了利益否定暖化的聲音,才是一場真正的“氣候門”事件?他說。 
氣候科學家面對恐嚇
 科學背后,“氣候門”事件,激起了一些人的憤怒,此后,對氣候科學家的威脅便開始增多。恐嚇者將科學家描述為“納粹氣候兇手”,要讓他們“用刀片漱口”。
 科普作家湯姆克萊茵斯因而質問:氣候科學家經常面臨死亡威脅,仇恨郵件,妨害訴訟和政治攻擊。他們的情形,還能再糟嗎?
 “氣候門”事件中,電郵被竊取的菲爾瓊斯教授,一周內兩度收到死亡威脅,並因此萌生自殺念頭。同時捲入“氣候門”事件的美國史丹福大學已故氣候學 家史蒂芬施耐德(Stephen Schneider)披露,“我收到上百封惡郵。”他還注意到,只要氣候科學家們受到格倫貝克(Glenn Beck)和拉什林堡(Rush Limbaugh)等知名的美國右翼評論家的責難,電子郵件數量就會出現顯著上升。
有些人精神錯亂
 “恐嚇對我的影響是巨大的。”施耐德當時坦言,“他們中有些人精神錯亂。他們是時刻持槍的右翼分子……”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氣候學家的門口,被人 傾倒動物屍體,他現在外出都有保鏢隨行。面對死亡恐嚇,但地區警方基于“言論自由”,毫無作為;使得科學家陷入恐懼,甚至想帶槍防身。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地球系統科學中心主任、氣溫變化“曲棍球棒曲線”的主要支持者邁克爾曼恩(Michael Mann)的體驗,和施奈德的描述“驚人地相似”。他說:“電郵攻擊的時間,與電台訪談和其他邊緣媒體發起高調攻擊時間吻合。”
 包括曼恩在內的科學家認為:這是幕后製造者對科學家的計劃性刁難,因為郵件在2009年被竊取后,並沒立即發表,反而選擇在國際氣候談判展開前,才公佈這些材料,以對峰會造成最大干擾。
氣候變遷各有論調
 科學背后,來看各方對氣候變遷的看法吧。
 支持暖化論者援引報導指出,美國著名石油公司長期利用政治公關公司和遊說團體阻礙減碳法案,透過保守媒體發動攻勢,並提供數百萬美元的巨額資金給超過40個研究機構,進行反暖化研究,或釋放暖化懷疑論以混淆視聽。
 並非只有支持暖化論者才會提出“混淆視聽”的責難。更早時,氣候懷疑論者已援引英國廣播公司第4頻道播出的自製紀錄片《全球暖化大騙局》(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向持相反意見的科學家和支持者發難:全球暖化是大騙局!
 《全球暖化大騙局》採訪了9位科學家,稱全球暖化是由太陽活動加強引起,而不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影片指出:全球暖化的背后,其實是一個由狂熱的反工業化環保分子創造出來的高達數百億美元的全球產業,是人類當代最大的騙局。
 影片一播出,立刻受到全球媒體批評,因為影片沒有解釋出這100多年來太陽運動並無多大變化,而地球溫度卻變化很大的原因。
 以人類有限的生命,要說清楚無限的氣候真相,確實不容易。目前,客觀存在的暖化現象,只有在加入人為溫室效應后才能解釋。科學界目前有90%以上的信心確認:20世紀的地球暖化現象,是由人類排放溫室氣體造成的。
 另有一方表示:無論全球是否變暖,人類都應節約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澳洲摧毀論掀風波
 科學背后,看“氣候門”事件,猶如一部膽戰心驚連續劇。
 和事件有關的歐美及澳洲氣候科學家,飽受死亡威脅和恐嚇。
 澳洲國立大學,還因而把一些氣候科學家,轉移到更安全的地點,並增強了安全措施。該大學的年輕校長伊安楊(Ian Young)透露,“坎培拉大學的科學家們也收到大量電子郵件,包括死亡恐嚇和辱罵電話,威脅這些學者們,如果繼續他們的研究,將上街攻擊他們。”
 自2011年起,澳洲科學家不斷接獲威脅電郵及電話威脅。伊安還指出,關于人類福祉的氣候科研,已變成敏感問題。“我們應該有一個合理的公共辯論。但完全不能容忍的是,(科學家們)受到這樣的侮辱和威脅,這是完全荒謬的。”
 澳洲澳大利亞科學與技術協會聯合會(FASTS)也對這一死亡威脅進行了譴責。會長阿拉比阿(Anna-Maria Arabia)說:“上議院成員將科學家比作納粹,獨立議員在試圖參與民主辯論時,受到死亡威脅,我們也已看到了欺凌和發生在美國的暴力反應……政治領導 人必須制止歪曲宣傳。”
 這次的死亡威脅,據說是由于一項由澳洲政府委託的新氣候變化報告所稱說“到本世紀末,氣候變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將摧毀澳洲沿海成千上萬的建築物和重要基礎設施”引起。


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

冰島破產后,生活如常…

09/07/2012

報導:劉林李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三年半前冰島破產,全球訝然,原來國家也會破產。  最近一直傳說希臘要破產,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情況也不樂觀。
 一個國家破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冰島破產以后怎樣了?人民生活是不是水深火熱?正當我們還在對這一切感到好奇時,冰島其實已經快速復甦,浴火重生了……
冰島這個北歐富國,2008年,受到經濟海嘯重創宣告破產。
 一個國家破產以后人民會怎樣?是很多人感到好奇的問題。
 銀行引發提領現款狂潮?商店到處是搶購物品的人?貨幣變“香蕉錢”?多數人想到的不外是這種情景。
 台灣商業周刊記者,在冰島破產后第一時間直擊現場,他們在英國倫敦轉機時,遇到二十多位打扮時尚的冰島人,在機場飛機上不斷豪氣購物,讓他們懷疑冰島真的破產了嗎?
 香港明報周刊記者,在冰島總理哈爾德(Geir Haarde)宣佈冰島瀕臨破產之后踏足冰島,看到冰島人“馬照跑,舞照跳”,餐廳座無虛席、購物街車水馬龍、咖啡館滿座、夜生活照樣燦爛。
 冰島不是歐盟國家,沒有加入歐元區,使用自己國家貨幣克朗,經濟好景時,生活水平非常高,用令吉兌換克朗到冰島旅遊非常昂貴。
 根據英國權威雜誌《經濟學人》每年公佈的巨無霸指數(Big Mac index),2007年冰島的麥當勞是全球最貴的。
 “巨無霸指數”是一種以全球麥當勞漢堡價格,比較各國購買力水平的非正式指數,根據這項指數,冰島人曾經是全球消費能力最高的。
 2007年,冰島一個巨無霸售價折回馬幣要二十多令吉。但是對當地人來說,這個價格算是便宜了,冰島人平時根本不屑上這種美式快餐店。
 冰島破產后,克朗匯率大跌,很多人都想現在冰島的東西應該比以前便宜了吧?目前是逆勢操作,旅遊冰島的好時機?
 其實未必,冰島旅遊住宿和交通費本來就是相對較高,該國人口不多且分佈廣,很多物品都要靠進口,克朗匯率下降,物價也跟著節節上升。
麥當勞無利只好撤離
 只要看回麥當勞,就明白破產后的冰島,許多物品價格非但沒有降低,反而提高。
 冰島人本來就不太喜歡上麥當勞,國家破產后,相較其他餐廳,價格廉宜的麥當勞業績蒸蒸日上,然而再多的獲利,卻被貶值的冰島克朗匯率吞食殆盡,麥當勞金色拱門招牌最后被逼撤离冰島。
 冰島的蔬菜、水果基本靠入口,隨著冰島破產,在冰島買一公斤洋蔥的價錢,可以買一瓶上好威士忌,而洋蔥正是麥當勞漢堡不可或缺的原料。
 所以,冰島麥當勞如果要賺錢,就必須提高漢堡售價,但是冰島人現在開始選擇麥當勞正是因為其價格便宜,麥當勞一旦漲價,就無法跟其他速食店競爭了,所以只好退出冰島市場。
回到從前 因禍得福
 冰島住著維京人的后裔,人口稀少,只不過32萬人,本來只是一個仰賴捕魚立國的國家,靠著金融魔法,一度成為世界上第8富有的國家。
 冰島跟北歐諸國一樣擁有最好的福利制度,是男女平權的象征和先鋒;全球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醫療費用幾乎全免;國家提供免費教育直到大學,是世界上最適合居住的國家之一。
 許多冰島人靠著金融魔棒,搖身變成爆發戶,他們的年薪冰島一個普通工人用兩三百年時間都賺不到,他們午餐就喝香檳吃魚子醬不說,還擁有私人噴氣式飛機和遊艇。
 一場海嘯來到,冰島的金融遊戲原來不過是沙灘上的城堡,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海市蜃樓的假象瞬間即逝。
 冰島面對經濟危機,很多人都以為這個國家從此凄凄慘慘,其實多數冰島人對這次危機都處變不驚,淡定堅韌面對眼前的一切。
破產其實更好
 畢竟這是一個處在地震帶又被火山所包圍的國家,冰島人長期在這種嚴峻的環境接受錘鍊,在沒有發展金融市場之前,大家一直是靠著勤奮捕魚為生。
 叫人意想不到的是,許多冰島人反而覺得冰島破產其實更好。
 《冰島評論》的編輯布雅尼布里恩約夫松(Bjarni Brynjolfsson),指冰島以前跟挪威、芬蘭、瑞典一樣平等,不過經濟起飛后,教師、護士這些以前備受尊敬的工作,卻成為只有“失敗者”才會選擇的工作,只有金融鉅子才是受到追捧推崇。
 一位冰島作家曾經這樣寫到:他們讓中產階級變成乞丐,讓工人階級變成蠢貨,所有的价值從洞隙間被篩走。”
 冰島破產以后,一切重新洗牌,許多人開始反思,什么才是冰島真正的價值觀,很多人開始團結起來,開始變得更加謙卑,尊敬從事各種職業的人士,回復到以前的平等社會。
畢業年輕人受衝擊
 冰島受到經濟危機衝擊,很多人的財富都縮水了,但是許多人依然有工作有房子有車子,日子還是一樣過下去,受到最大衝擊的,反而是還在念大學或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
 冰島提供人民10年免費教育,大學一些學科學費也是全免的,學生只需繳付注冊費、教材和食宿費用等。
 儘管如此,許多大學生還是會向銀行貸款,他們貸款不是為了繳交學費,而是為了買樓買車。
 過去冰島的失業率低于1%,是所有歐洲國家中最低的,大學生畢業后找工容易,所以很多大學生習慣向銀行借錢消費,書還沒念完就先買房子、車子、家具、電器等。
 現在失業率上升,許多大學生開始前往北歐其他國家尋找工作機會,有些無力償還貸款的年輕人,現在變得一無所有,有些甚至出走冰島避債。
國家破產無明確定義
 破產是宣告債務人無力償付債務的一種法律程序,不同的國家有各自的破產法令,各國破產法規定和適用範圍不盡相同。
 至于“國家破產”的概念,是國際貨幣基金(IMF)2002年提出的,是指一個國家無力償還其債務,或者沒有充足外匯支付進口商品。
 然而實際上國際社會對于“國家破產”並無明確定義,迄今世界上也沒有任何《國家破產法》,讓法院可以對一個國家所擁有的土地或資產做處分,所以所謂“國家破產”,一般只是形式上的破產而已。
 一家公司破產可說就是“完蛋”了,但是國家破產未必意味著一個國家的“完結”,國家就算破產以后,也不會像公司那樣會被查封拍賣抵償債務。
 就像冰島雖然已破產,國家外債遠超國內生產總值,背負著一大筆債務,但是國家依然穩定平和,人民還是享有高福利。
 冰島並非歷史上第一個破產的國家,2001年,阿根廷就曾經宣佈自己沒有能力償還國家債務和支付利息,算是“破產國家”。
重振經濟應對得法
 冰島是歐洲金融海嘯中第一個倒下的國家,破產3年半,因應金融危機的做法得當,目前已經從金融海嘯中快速站起來,冰島經驗反而成為其它瀕臨破產國家的參考。
 歐洲金融危機爆發后,冰島三大銀行負債高達冰島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10倍以上,憤怒的民眾上街抗議迫使前總理哈爾德(Geir Haarde)2009年2月下台。
 面對冰島財務危機,政府不使用納稅人的錢救助信用膨賬過度的三家銀行,反而讓銀行倒閉,由政府接管,把三大銀行國內存款及資產移轉到新銀行,確保國內銀行可以繼續運轉。
 至于銀行經營的海外業務則交由破產管理程序解決,減輕人民的外債負擔。
 另外,冰島採取的嚴格資本管制,成功防止資金外流和貨幣大貶。
 接受國際貨幣基金(IMF)及北歐國家的金錢援助,也讓冰島可以繼續保有社會福利措施、貸款機制可以正常運作,穩定國家經濟和安定民心。
 今年初,冰島的失業率已經從2009年最高點的9.1降至7.1%,經濟從負成長轉為成長,通貨膨脹率也下降了。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流浪到非洲


鄭琡螢:迷路天使走出康莊大道(上篇)


06/07/2012

特約;歐芙伶 
攝影:曾洵真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從來沒有想過會在非洲蠻荒之地落腳的鄭琡螢,因為一篇文章,追隨慧禮法師到非洲。 從此在蠻荒之地,協助法師開辦孤兒院,幫助非洲愛滋遺孤,一晃十多年。
沒有方向感的她,在非洲大地,常常迷路,卻走出康莊大道……
流浪是什么?對鄭琡螢來說,就是看到一篇文章,因為感動,所以在很短時間裡做出決定。然后到一個完全不知道、不認識的國度,從此在那裡落腳。
 若問她會回來嗎?我想,她會告訴你,在非洲孤兒這一塊,有她可以發揮的地方。而這樣的付出不是此時此刻而已,而是回到1995年那次在德國,無意 間看到一本佛教雜誌,裡頭有一篇文章是專訪慧禮法師,提到法師看到非洲大陸的苦,發願要埋骨非洲五世,輪迴非洲當非洲和尚,幫助非洲苦難的眾生。
 慧禮法師的願力,讓琡瑩無限神往這樣的宗教情操,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決定要到非洲,她從來沒有去過,不知道正確位置在哪裡,只聽說那裡的人都不穿衣服。
先到南非幫忙
 她先到南非,南非基本上來說,還是屬于比較文明的地方。她先在佛堂幫忙,其他事情,包括“有什么就做什么”。
 在那裡,她看到法師在開拓整個非洲大陸的時候,走過種種平常人沒辦法熬得住的關卡。包括有一年在致命車禍后,包紮著因為發炎發出異味的手臂,出席重要的場合。
 最震撼的是,法師在車禍后被拋出車外,連帶地信徒集體合捐幫助非洲蓋道場的善款也被拋出車,撒落一地,而法師在被拋出來后,第一件事就是爬著去拾地上的善款,而忘了血流如注的手臂。不是法師重視金錢,而是那來自世界各地信徒的捐款,不能被辜負。
捐助開辦孤兒院
 “記得師父1999年開會說要深入非洲救濟孤兒,我就很感動,馬上舉手說:師父,如果您要做孤兒這一塊,我願意跟隨。”
 琡螢這樣說時,我想起1992年在佛光山,當星雲大師問,有誰願意去非洲?慧禮法師看看沒有人舉手,就舉手。
 原來有同樣願力的時候,手勢是一樣的。
 為了孤兒這一塊,法師用了三年到非洲各地勘察。走過三十多個非洲本土的國家。后來馬拉維第一夫人捐出一塊地。法師就說:琡螢,我們要在馬拉維蓋孤兒院。你可以到這裡來了。“但是那次因緣比較不具足,因為孩子還在南非念小學。”
 后來法師分別在馬拉維、賴索托開拓ACC孤兒院;直到2007年10月,師父在史瓦濟蘭開辦孤兒院,這一次,師父再說:你來吧。
 孩子也已經14歲,因緣比較具足,她說:“願發了,不能再食言”。
有願有力貴人相助
2007年10月,她先和師父到史瓦濟蘭勘察;2008年7月,琡螢拿著簡單的行李就到史瓦濟蘭。從無開始,土地還沒有著落,沒有房舍,一切從荒涼開始。但是,有願有力,佛菩薩永遠都在荒涼的時候,給予一條路。
 “剛好僑委會在當地的中文學校,需要一位中文老師,我就過去教中文。”后來,這裡也成為ACC孤兒院籌備處。
 在這裡,都是中台商的孩子來學習中文。學生從幾個到數十個。
 從最簡單的因緣開始,往往就是最完美的結合。
 “有一位學生的家長知道我們要找捐贈土地,給予我們全面的幫助;他們都是早年到史瓦濟蘭的企業家。”
 “在這之前,詳和諾這塊位于史瓦濟蘭南部的地方,是一個死城,這裡沒有工作,工廠大部分都集中在中部工業區莫扎拔。這位企業家就覺得,如果要設 廠,要改善非洲比較全面的失業率,要把廠設在這裡。他不只在這裡設廠,也把家族其他成員也帶來這裡開設成衣廠。三家成衣廠6000位員工,把這座城市復活 了。”
 在非洲這塊地方,雖然蠻荒,但是總有一些人,去付出一些什么,改善一些什么,就像這位企業家,南部最需要幫助的地方,他就去了。
 這是特別讓人共鳴和感動的地方。
ACC孤兒院為孤兒點燈
輾轉獲得土地的捐贈,也認識了史瓦濟蘭的酋長。開始組織登記,從原本的無,慢慢地看到曙光、建設、史瓦濟蘭ACC孤兒院落成、到孤兒住進來……那種慢慢的經歷,走過,是很圓滿的感覺。
 “史瓦濟蘭ACC孤兒院目前有46個院童,大部分是父母雙亡,單親的比較少,除了病危的單親家庭。”前面三十多個院童,都是琡螢親自去到山區,親自去拜訪。
 “每個院童,我都去拜訪三次,第一次去,去家訪,第二次帶福利部社工去,社工見證,我們就可以把孩子帶回ACC。”
 “我覺得,這些孩子和我們都很有因緣,好像不是這一世才結的緣分。”
以愛心看待
 比起非洲其他國家,史瓦濟蘭愛滋病比例很高,然而對琡螢來說,以平常心和愛心看待。院裡有六位的愛滋帶原的院童,有些是進來做健康檢查才發現。
 “愛滋其實並沒有那么可怕,如果營養均衡,加上持續服藥,都沒有什么問題。”
 在非洲,患上愛滋的父母,由于教育缺乏、沒有正確的觀念,加上營養嚴重缺少、免疫力低,一個肺炎也會往生。
 在ACC孤兒院,為了強壯院童的體格,他們都要學習功夫和過規律的生活。
 “早上最忙的是護理站,一早就要幫忙孩子準備藥物。小孩子一多,感冒傷風,難免肚子痛。有時候半夜一點,會接到照顧院童保母的電話,哪一位孩子發燒了,我們就把他們載到醫院急診,醫院醫療設備不是那么完善,但是幸好不貴,只要一美元。”
中華文化非洲萌芽
當院長的琡螢,其實是滿自在的。我是于2000年到南非時才認識她,看她走過來,因為感動,帶著獨子在非洲這片土地上,為願力,她一個人撐過來。
 我認識的她,常常沒有方向感,迷路是平常事。她說,在史瓦濟蘭還好,在南非迷路迷了十多年。但是,去年我去史瓦濟蘭,她載我們到部落發放,本來帶路,走著走著還是迷路了。那天有霧,有點天堂的感覺。
 這樣一位迷路迷得這么均勻的好朋友,卻在非洲走出康莊大道。
 那天她告訴我,現在史瓦濟蘭有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義工,好像一個聯合國。不管來自哪裡,這裡的共同點語言,就是中文。原來非洲每個國家有不同的語言,比如馬拉維的院童說的馬拉維語言是齊齊瓦,史瓦濟蘭說的是瓦蒂。所以,把他們放在一起,唯一共同的語言就是中文。
 不久前,馬拉維26位院童到史瓦濟蘭,她負責他們的演出排舞指導。同樣是非洲大陸,不一定可以用非洲語溝通,而院童唯一溝通的就是在ACC孤兒院學習到的中文。
 在非洲的天空下,這好像很有趣,中華傳承在非洲的土地上萌芽;佛教也在這片土地上,以教育和佛法養育他們的德行。
 忽然我想起慧禮法師的願力,法傳非洲。是從土地、從人文、從教育開始。
 對人生有很深刻的瞭解,是在來到非洲之后。這是琡螢前半生,她的下半生,我想還是在非洲。她的生命在非洲,好像已經停格,為一個以為不知道的國家,原來是已經熟悉的東西。她說,尤其是史瓦濟蘭,她感覺很親切,好像已經來過。



慧禮法師:發願埋骨非洲五世(下篇)

特約;歐芙伶
攝影:曾洵真
常常有人問慧禮法師:你為什麼要去非洲?為什麼還發這麼大的願力,埋骨非洲五世? 憨憨的法師在非洲篳路藍縷21年,但是每每問到這些,常露出憨憨的笑容。
老實的他,被問急了,才說:「為什麼到非洲?其實也是因緣,我覺得是宿世因緣,隨業發現。」
「去到非洲以后,才真正瞭解,非洲沒有佛教,沒有中國文化。希望能把佛教和中國文化作為一個養分,
讓非洲文化更茁壯,以培養新一代的非洲人,懂得慈悲、感恩、發願的特質,以改變非洲人的宿命。」
「所謂非洲的宿命,就是戰亂、貧窮、蠻荒,疾病等等現象。」
慧禮法師于1992年到非洲,當時非洲找不到一位駐在當地的出家人,沒有北傳佛教。
 他在離開約翰尼斯堡一百公里的地方,在一座高原上建立了非洲第一座佛寺。
 非洲幾百年來,都是歐洲的殖民地,過去都是歐洲精神和文明傳到非洲。
 現在在非洲很多地方,仍然可以看到歐洲國家留下來的建築物、語言和宗教。
 慧禮法師曾經說過,他在非洲行走,常常在一些地方看到轉山轉水,走出一位神父,問起才知道,神父已經在山谷裡三四十年,常讓慧禮法師很汗顏。
 他說身為一位出家人,擔著如來家業,而未能把佛教和中華文化傳到非洲。這也是法師發願埋骨非洲五世的部分原因,用無限的歲月來完成這樣的大工程。
 五世就是五次輪迴,如果平均壽命70年,用350年來完成這樣的願力。
 為什么要用到五世?因為非洲實在太大了。一共有54個國家,九億人口,一千多萬孤兒。
 法師就像地藏王菩薩一樣的悲願,不求自己得解脫,只想到眾生得解脫。
ACC是救濟不救窮
 很多人談起非洲,都會聯想到疾病、飢餓、蠻荒。
 的確,這些都和非洲掛鉤。
 法師在非洲行走三十多個國家,在馬拉維、萊索托、史瓦濟蘭都成立ACC孤兒院、養育因愛滋雙亡的孤兒。
 在非洲,你必須有一個地方,讓這些孤兒都有得溫飽和受教育。
 “非洲,除了戰亂和干旱,才會餓死人;馬拉維、萊索托、史瓦濟蘭,只是窮,但是不會餓死。ACC是救濟,不救窮,非洲54國,幾億窮人,災難發生時,會去做物質的救濟;平常的時候,專注在教育,培養一個感恩、知足、慈悲、喜捨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法師說。
 非洲ACC(阿彌陀佛關懷中心)矗立在非洲土地上,非常的顯眼。
 獨特的建築風格,遠遠望去,就知道是ACC社區。
 社區裡,一排排的孤兒房,整齊干淨,有法師建立的圓通中小學,有佛堂、菜園、練功夫鍛煉體格的草地。
 週末不需要上課時,可以看到院童們把衣服平鋪在草地上,這是他們獨特曬衣服的方式,據說衣服很快就干了。
 其他的院童,各自發揮他們的專長,他們都非常創意,從一根鐵銹、礦泉水瓶子,都能化腐朽為神奇。
 在非洲和他們相處幾天,發現他們和外頭非洲孩子很不一樣,ACC的院童非常有禮貌,充滿慈悲喜捨,走在ACC社區的路上,院童看到我們,都會合十,用中文說:“老師,阿彌陀佛。”
 遠遠望到我們提著行李,會自動走過來說:“老師,我幫您。”其他老師生病了,會到老師宿舍門口張望,手上拿著可能是晚餐的一顆水果或餅干,要送給老師。
 我忽然感受到法師說的,用教育來改變非洲的宿命,培養新一代的非洲人,擁有懂得慈悲、感恩的特質。
用教育改變非洲宿命
 ACC社區裡,一定有一座佛堂,不是大唐建築,就是非洲的建築。法師說:“建築是最強悍的語言;佛教藝術,中華文化都通過建築表現出來。”而且百年后,這樣大唐文化的建築,將成為非洲的歷史,而留傳,就好比歐洲退出殖民地后,留下了建築、語言和文化。
 佛堂是心靈的故鄉,ACC孤兒院的每個院童都要做晨鐘暮鼓的早晚課。
 我在非洲時曾參與院童的早晚課。每一位院童都會唱誦佛教的梵唄,他們會背阿彌陀經、大悲咒、心經、佛教咒語等等。
 寺廟裡打法器的都是院童,比較大的院童還會唱誦法會懺本、大悲懺等。
 在大馬時看到院童在台上表演佛教梵唄,以為只有出國的院童會而已,去到非洲后才發現,每位院童都是梵唄高手。
 當你看到黑壓壓的院童,穿著佛教的海青,唱得比我們還好時,忽然發現,這就是法師說的“雖然只有三千多個孤兒,注重的是管理和教育。”
 這些孩子在若干年后,將成為新一代的非洲人。以教育和德行改變他們的未來。
 只有教育,才能改變他們的宿命。
 “非洲的教育是8加4,就是小學八年,高中四年。目前,馬拉維在蓋圓通中學,賴索托已經蓋好,史瓦濟蘭9月才蓋。院童在這裡讀完高中后,會參加南非國內大學,如果考上了。可以申請ACC獎學金,已經有一些信徒表示要來幫助這一塊。”
發大願感動天與地
 慧禮法師選擇在非洲大陸,很多人“聽到都腳軟的地方”且不願意到的國度,幫助這些苦難眾生。我相信,法師的願力,將讓他,更多助緣,更多的國際的因緣,讓法師更貼近非洲,走出今生與來世的因緣。
 佛教裡,發大願的修行人,總有許多不可思議的現象。
 佛教雖不特別強調,但是因緣總是讓人心生感動。
 寫一則,我看到的現象。
 慧禮法師到非洲后,供奉在精舍的佛陀舍利不斷衍生。那是一位信徒到印度朝聖,在菩提伽耶附近道場的法師收集佛陀成道的菩提樹落下的舍利跟信徒結緣,高雄信徒送他兩顆舍利。
舍利衍生兩萬多顆
 1992年,他帶去非洲供奉就不斷增生。不知哪一天,舍利塔的舍利衍生而爆裂。大家才知道法師供養的佛陀舍利衍生數百顆,擠破了舍利塔。
 21年來,舍利衍生兩萬多顆,這還不包括送給信徒的。
 去年十月,我到非洲時,在一位信徒的家,看到慧禮法師送她的佛陀舍利,各種顏色都有,繁華燦爛。看到的那殺那,非常震撼。
 有一天,我問慧禮法師,怎麼詮釋這樣的現象。法師說:“這是非洲的因緣到了。”
 這是發大願者,不可思議的現象。法傳非洲,幾百年來沒有人成功。這一次,慧禮法師發願輪迴五世,悲願感動天地,也感動我們最深刻的內在,無限地發亮和持續發出光芒。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你我是外星人投胎?

05/07/2012


報導:潘有文
圖:劉潔雲
每個人都與外星人有關,而且皆在宇宙中輪迴? 台灣飛碟研究教父呂應鐘,三十多年來與外星人結下不解之緣,雖沒真正見過或找到外星人,但投入許多時間探索外星人,以及蒐集它們存在的資料。
他堅信,不管是外星人或地球人,都是宇宙人,只是以不同形式存在。
換句話說,你我都有可能是外星人投胎轉世,信不信由你!
如果,你還在討論外星人是否存在,那已不在世界華人UFO聯合會副會長呂應鐘教授的探索範疇,因為對他來說,外星人存在是不爭的事實!
 “我是以宇宙生命學的層次來思考,我們(外星人和地球人)都是宇宙人,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他甚至不認為地球人以外的生物是外星人,因為他相信“他們”也可能把地球人當作“外星人”。
 倪匡科幻小說的讀者,讀小說前早有心理準備,外星人必然是小說主角,而且還存在地球許久,有些以人類身分生活。
 只是,倪匡的小說舖排過程精彩紛呈,雖然知道故事不離外星人,可信度不高,但讀者還是忍不住追看。
生命不僅一種形式
 《MIB星際戰警》(Men In Black)系列電影,把外星人拍得更具體,除了人模人樣,品性惡劣的外星人還會被地球上的星際戰警消滅。
 這些情節看來荒誕,但外星人存在與否這個節骨眼上,倒是和呂應鐘概念相似。
 “每個人都和外星人有關,說不定你也是,可能你自己是外星人都不知道。”呂應鐘堅信生命不是只有一種形式,以地球人方式生活的外星人,也在他相信的範圍。
 佛家相信輪迴,這個理念在呂應鐘的思維中,也包括外星人,因為在某個星球的外星人,生命結束后,靈魂或會飄到地球“投胎”,變成不知道自己曾是外星人的地球人。
 “從宇宙生命學來看,生命多種(樣),不止(地球上的)十萬種,我只是讓讀者有更宏觀的思維(看待外星人)”。”
難以用科學解釋
 進一步來看,他不否認地球上發生的一些惡劣或殘暴行為,例如殺父軾母,都可能是轉化為人類的外星惡靈有關。
 當然,並非所有外星人投胎皆惡靈,呂應鐘數年前接受台灣媒體採訪時,宣稱他也是外星靈;如今,他積極地探索外星人,以及在自然醫學有自己的見解,不知可否視為外星人轉世地球人的佳例?
 外星人存在與否,難以用科學解釋,關鍵是先跨過自己心理關口;如果要相信呂應鐘從外星人存在衍生的宇宙生命學,如果思維少開放一些,都可能只能“仰望”而無法跨越心理層面。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如果你相信呂應鐘的探索外星人經驗,周星馳電影中這句經典名句,或許可以做為你的座右銘。
科學根據並非全部
 提到外星人,不相信的人或一些科學家的回應是:“沒有科學根據”!
 擔任台灣飛碟學會理事長和創辦台灣第一個UFO社團,並且翻譯與撰寫宇宙科學書籍60余本的呂應鐘,對上述論調嗤之以鼻。
 “這是受到現代科學荼毒,科學的定義是發現宇宙中即存現象的過程,並不是有人提出理論才相信。”他認為,“沒有科學根據”這句話的邏輯有錯。
 他指出,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之前,地心吸力就不存在嗎?德國氣象學家提出“大陸漂移學說”時,遭到眾科學家否定無科學根據,在他去世30年后,他的學說才獲得肯定。
 “哥白尼在相信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時代,提出以太陽為中心的學說,同樣受到否定。”他說,這些最后都獲得大眾和學術認同。
 對他來說,科學其實極為落后,只是發現人類目前未知的現象而已,例如外星人這回事,不能以“沒有科學根據”一語概括,而是人類沒有投入研究工作,“沒有研究就沒有根據!”
相信與否全憑自己
 科學不能證明,又不適合以無科學根據否定,怎樣才能令人相信外星人存在是一個事實呢?
 眼見為憑,耳聽為實,這是一般人對各種現象的認知方式,也是避免受騙或受誤導的方法。
 在外星人這件事上,呂應鐘認為不能用這種角度來看,即是說不能以常理度之,因為眼和耳不是最好的檢視方法。
 “眼睛只能看七色光,即紅黃橙綠籃靛紫,在紅、紫外線外還有其他的電磁波;例如,手機的電波,如果眼睛看得到,就能看到光的訊號了。”他指出,不懂得電磁或物理的人,才會以眼耳見聞作為相信外星人的準繩。
如果以上方法都無法作為標準,難道只憑支持外星人存在論調者的話,民眾就能相信嗎?
 “我不會強迫大家要相信我,因為各有信仰。我只把正確的理論講出去,至于多少人相信,我不會去理,這不是我的責任,而是聽眾(者)自己的責任。”
 他形容,就像老師教學,學生成績各有不同,老師不用為成績不佳的學生負責任。
 對于如何相信他的外星人存在說法,他以佛家一句話來說:“佛度有緣人,有緣人佛才度啊!”他的立場是不相信的人由他,相信的人自然會相信。
從古代正史尋來訪證據
 互聯網上有許多外星人或飛碟來訪的影片和照片,能否作為外星人來訪的證據呢?
 呂應鐘博士表示,隨著科技發達,已降低影片和照片的真實度。
 他著重從中國古代正史找出外星來訪的有力證據,並且已把資料編成《別問了!外星人早就來過地球》一書。
 北宋司馬光主編的正史《資治通鑑》中,有著外星人來訪的紀錄,呂應鐘先排除能夠以天文學或現代觀點解釋的事件,才把不能解釋的部分結集成書。
 “例如,史書記載西漢武帝建元二年發生的一件事:‘夏四月,有星如日夜出’,天文角度就無法解釋這種現象。”他指出,這些歷史紀錄當時寫給皇帝過目,不能隨意亂編。
 他再舉另一例,發生在晉朝愍帝時期,史書上的記載是“辰時,日隕于地。又有三日,相承出于西方而東行。”
 對他來說,只要把發生的情況理解為出現極大且不明的發光體,就能與外星人的飛碟切合。
 他說,漢武帝時的“有星如日夜出”記錄,即是指夜晚出現不明發光物體,至于晉愍帝時的“三日出于西方而東行”,即是指三個像太陽的不明發光物體,從西方向東行。
 相比之下,古書文字記載反而較現代影片或圖片記錄可信,呂應鐘形容全拜科技所賜,越來越多飛碟影像或圖片,反而降低民間對外星人和飛碟的可信度。
瑪雅人來自外星球?
 1987年,呂應鐘到瑪雅遺跡一遊,以一個外星人研究者的身分到訪,並沒有任何新發現,反而只是走了一遍別人走過的路,以及買了一些當地出版的瑪雅書籍。
 從瑪雅擁有兩種日曆,以及把圓形輪子制成玩具,卻沒有以輪子制成交通工具,更讓他確信瑪雅人的外星人身分。
 他指出,瑪雅人的星球應是一年有260天,到了地球后發現人類以365天為一年,因此就有了第二種日曆。
 而且,他們知道輪子的功用,遺跡附近卻沒有道路痕跡,“因為他們只需以小飛碟直飛另一個神殿。”
 至于瑪雅人用什么方式驅動小飛碟,呂應鐘表示不會關注外星人的科技,因為對于人類來說,用怎樣的科技理論去思考外星人的科技,都可能全盤皆錯。
 “它們的科技我們無法想像,只要它們科技領先人類100年,就像是100年前的人類,無法想像現在人類使用電腦、手機的情況。”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危在旦"犀"

誤信療效滅絕犀牛(上篇)

03/07/2012

報導:楊揚
 犀牛家族流年不利?爪哇犀牛與黑犀牛近期分別在亞洲大陸和非洲西部滅絕!  去年11月初,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環境運動組織宣佈,前一年,即2010年4月,在越南被獵殺死亡的一頭雌性爪哇犀牛,應該是該國碩果僅存的一隻犀牛,隨著它的死亡,意味著爪哇犀牛自此于亞洲大陸絕跡。
 禍不單行,緊接著這項噩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宣布,非洲西部的黑犀牛也宣告滅絕。
 亞洲人相信犀角有藥用功效,加上中國越南等地經濟抬頭,消費得起,導致國際間獵殺犀牛取角及犀角走私活動猖獗。
 數年前在越南甚囂塵上的一則傳言,指該國某位官員靠犀角粉成功抗癌,更掀起犀角搶購熱潮,為多個地區的犀牛帶來滅絕之災。原本數量已不多的犀牛,現今情況更是岌岌可危。
 估計過去5年裡,至少有900頭犀牛被獵殺……
針對人們誤信犀角療效導致犀牛被獵殺事件,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霍馬茨(Robert D.Hormats)以〈非傳統醫療的悲劇〉(The Tragedy of Untraditional Medicine)一文呼籲世人站在科學理性角度思考,瞭解使用犀角產品導致獵殺犀牛的殘忍與不道德。
 “傳統中醫歷年來一直使用研磨成粉的犀角或犀牛角片治療諸多疾病,包括發燒、風濕、痛風、蛇咬、幻覺、傷寒症、頭痛、毒瘡、嘔吐與食物中毒。數年前,有人甚至傳說犀角能治癌。無論如何,就像大部分據稱能治愈百病的萬靈丹一樣,犀角辜負了它的信譽。”他說。
犀角抗癌沒有根據
 對此,他引述馬來西亞腫瘤專家,Dr. Albert Lim Kok Hooi的話:“針對這個問題,我認為人們口中能治百病的萬靈丹,通常治不了什么。我也不認為用了幾百年或幾千年的東西就一定是對的。”
 羅伯特霍馬茨主管美國經濟、能源和農業事務,他指出,事實上,已經有幾項科學實驗試圖檢測犀角是否真有傳說中的療效。
 其中,霍夫曼羅氏集團(1983年)、香港中文大學(1990年)、和倫敦動物學會(2008年)都達成了同樣的結論:犀牛角毫無醫學療效。
 “我的好朋友哈洛瓦爾莫斯醫生(Dr. Harold Varmus)以癌症相關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獎,目前是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的主任。他曾表示:‘我們沒有使用犀角粉的理由,也沒有證據顯示它對人體有什么 好處。如果我患上末期癌症,而常規治療對我已經沒有效果的話,那我寧願試用有科學根據的新藥賭一把,也不願用同樣,甚至更為昂貴的犀角粉,因為除了一種稀 有動物絕對會因此犧牲之外,其他都毫無保證。”
 目前,不但沒有科學證據證明犀角有抗癌效果,甚至還有人呼籲進行科學驗證,以證明犀角對治療癌症或其他疾病沒有幫助。這或許是個聰明的爭論點,但事實是,要提供一個消極的斷言是很困難的。
 的確是有一些傳統藥物能有效治療多種疾病,拯救了無數人的性命,例如奎寧(Quinine)和青蒿素(Artemisinin)這兩種治療瘧疾的主要藥物,前者是亞馬遜的傳統藥物,后者是傳統中藥。
不僅殘忍且不道德
 還有,柳樹皮萃取物,由于含有水楊酸(阿斯匹靈的活性成分),遠至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時代就已採用于緩解頭痛、各種疼痛和發燒。
 然而,就跟所有療法一樣,傳統醫學只有建基于事實的實況下才有其價值,道聽途說不可取,所謂的犀角能抗癌就是一種沒有根據的說法。更何況,國際法 禁止殺害瀕臨絕種的動物,不管人類的目的是什么,醫療目的也不例外。因此患者千萬要確保自己選擇的醫療,無論是傳統療法與否,都必須建基于具公信力的科學 證據,歷史證明確有療效,而且絕對不可危及瀕臨絕種動物。
 羅伯特霍馬茨痛心地說:“無意義的殺害犀牛不僅殘忍且不道德,而且還讓患者把希望和大筆的金錢,投注在根本無效的療法上,忽略了真正有效的抗癌療法。如果任由事件繼續演變下去,很多人的性命也會伴著犀牛的性命,沒有必要地犧牲掉。”
威脅來自死亡率高于誕生率
 其實,去年11月,婆羅州犀牛聯盟(Borneo Rhino Alliance)以及數個環保團體,也針對犀牛滅絕事件,發出一份聯合聲明:〈越南犀牛滅絕對馬來西亞的含義〉。
 聲明指出,隨著2010年,越南最后一頭雌性犀牛因盜獵而死亡后,亞洲大陸的爪哇犀牛正式宣告滅絕。
 這則新聞為馬來西亞帶來兩個含意,值得我們關注。
 第一,同種犀牛在1930年代于馬來西亞滅絕,因而,這個初時看起來是我國半島本土的損失,后來轉變成為獨特爪哇犀牛品種的全球滅絕。現在,只有 印尼的爪哇島殘留著為數不多爪哇犀牛,胥視印尼是否愿意搶救這最后的物種。其次,我們還有另一個品種的亞洲犀牛,即蘇門答臘犀牛,它也是瀕臨絕種的物種。 以前,這個品種遍佈亞洲,但是目前只存活于印尼與馬來西亞。
 儘管過去數十年當局不懈努力,在蘇門答臘、半島及沙巴保護區保護這個物種免遭盜獵,但是,它們的數量卻持續下滑,情況堪虞。
 許多熟悉于此物種專家相信,棲息地消失與盜獵不再是它們存活最大的威脅。它們的數量太少以及與數量過少有關的問題,才是最大的威脅。其中包括找不 到交配的伴侶,雌犀牛生殖器官出現問題而無法懷孕、近親交配及雄雌比例不平衡等,這意味著這許多年來,犀牛的死亡率高于誕生率。如果是這樣的話,保護這些 犀牛及它們的棲息地固然必要,然而卻不足以阻止它們免于滅絕。
雙管齊下 保育蘇門答臘犀牛
 去年初,國際保育雜誌──《羚羊》雜誌(Journal Oryx)刊登了一篇文章:〈現在或永無機會。該採取什么行動遏止蘇門答臘犀牛免于滅絕?〉
 保育專家阿末札菲爾(Ahmad Zafir)聯同他在馬來西亞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Malaysia)、沙巴野生動物部門及印尼犀牛基金(Yayasan Badak Indenesia)的同僚指出,根據政府最近的資料、非政府組織及研究人員顯示,全球的蘇門答臘犀牛數量可能從1995年估計的320頭降低至216 頭。
 “根據過往的經驗,以及專家的意見,我們呼籲參與蘇門答臘犀牛保育的決策者採取雙管齊下的辦法來保育此物種。其中一個方法是將犀牛由目前的小面 積、孤立、及受威脅的森林移置至半圈養區,其二,在主要的這些半圈養區,或是估計犀牛數量和出現足跡幾率較高的地區,設置與增強保護和監測系統。”
 他指出,要實施這項雙管齊下策略,每年要120萬美元(約384萬令吉),這計劃涵蓋四個地方,即蘇門答臘的Bukit Barisan Selatan與Way Kambas National Parks;以及沙巴的丹濃谷保育區(Danum Valley Conservation Area)與踏繽野生動物保護區(Tabin Wildlife Reserve)。
 據悉,已進行的沙巴婆羅洲犀牛庇護所計劃便是採納這項雙管齊下策略,由沙巴野生動物部門實行,輔助的團體有動物園與野生動物所(Berlin)、 森那美基金(Yayasan Sime Darby)、馬來西亞世界自然基金會及婆羅洲犀牛聯盟。其中,后者是最近成立的非政府組織,致力于拯救沙巴州的犀牛。
 事實上,類似的計劃在印尼已進行超過了10年。
大費周章 拯救不以經濟考量
 阿末札菲爾指出,越南犀牛的絕種意味著任由犀牛在野外遭盜獵或死于年老不再是一個適當的方法。相反的,印尼與馬來西亞對蘇門答臘犀牛所採取的方法,最有可能是預防這個物種滅絕唯一的出路。
 婆羅州犀牛聯盟連同動物及人類活力化機構(Land Empowerment Animals and People,簡稱LEAP)、資源管理顧問有限公司(Resources Stewardship Consultants Sdn. Bhd.)、馬來西亞自然協會(MNS)、東南亞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TRAFFIC Southeast Asia)以及馬來西亞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發表〈越南犀牛滅〉聲明。 
 或許有人會有疑問:何苦要大費周章來拯救這個物種?
 聲明指出,其爭議性是在倫理上,而非經濟上。“化石顯示極類似此物種的犀牛在2000萬年前便存在,但是如今,如果我們不積極介入,只需10或20年它們就會永遠從地球上消失。”
 如今我們知道情況極為惡劣,在僅有的機會消失前,我們必須嘗試預防它們絕種。
 值得花這筆錢嗎?這裡有個對比:在蘇門答臘與沙巴的是項計劃,一年的費用相等于美國于2010年一場拍賣會上,一本1939年版蝙蝠俠漫畫書的價格。
 聯合聲明指出:“我們肯定不想馬來西亞在數十年后發出跟越南類似的新聞,希望大家意識到,促進蘇門答臘犀牛生存的努力,應該在國家保育中獲得優先權。”

 

 

合法取角帶來生機?(下篇)

報導:楊揚
 十數年前,隨著各地犀牛紛紛滅絕或瀕臨滅絕,加上中國立法禁用犀角入藥,犀牛獵殺行動一度和緩下來。  不過,隨著數年前越南盛行一則犀角治癌的傳言,犀角需求猛地激增,盜獵或殺害犀牛取角的暴行又急促升溫起來。
 因為這則傳言,越南到處都有犀角粉出售,也因為這則傳言,數百頭犀牛因而丟命。
 在黑市,犀角的價格,是黃金的兩倍,甚至更多,人為財死,在巨大利潤引誘下,不法分子冒著被森林巡守員射斃或是碰上獅子的風險,鋌而走險。
 最令人擔憂的是,許多時候,不法分子的裝備,遠比巡守員來得精良。
 犀牛告急的號角再次響起,這個古老的物種,會在我們眼前絕滅消失嗎?
今年3月份,國際著名雜誌《國家地理》有一篇非常精彩,有關犀牛的報導《犀牛攻防戰》。
 的確,這個史前已存在的龐然大物,就像個活化石,其身影雖看似笨重,卻又那般古樸迷人。
 要如何守著這2000萬年前便存在的物種?事實證明,在土地分割越割越小之下,劃出自然森林保留區,任它們自然地在野外生存的傳統方式已不大可行,在這些林區,即便有巡守員,也鞭長莫及,不足以阻遏猖獗的盜獵行動。即使不存在盜獵,它們也難覓配偶繁殖下一代。
採緊密保護
 馬來西亞與印尼採用半圈養制,即將野外犀牛移至受比較緊密保護或圍籬的林區,不但更有效使它們免去死于盜獵者槍口,也使它們有更大的相遇幾率,讓雌雄犀牛得以邂逅繁殖。
 在設有眾多閉路電視監督的這些林區,巡守員比較容易掌握犀牛的狀況,一旦犀牛患病或遭遇困難,也比較容易被發現。
 而在土地面積廣大的非洲,情況又如何呢?
 事實上,針對殺犀取角事件,有人提出解決方案,即是採用私人野生動物農場方式飼養野生犀牛,過后再定期以麻醉犀牛的方式,在安全尺度內(離角根上方80公厘處)切割犀角,以合法方式取角再將犀角推到市場上。
 這種方式,好處是犀牛不必賠上性命,而且,被切割犀角后的犀牛,就不會成為盜獵分子的目標。
 兩年后,犀角又再長回來。
 切割犀角行動由獸醫進行,現場有野生動物官員全程監督,角經切割后的犀牛自然甦醒,又回復行動自如,沒有肉體上的痛苦。
 這個做法類似人類養綿羊取羊毛一樣,就是飼養犀牛取犀角。
穩定供應量
 業者認為,只要讓犀牛活著,就會有源源不絕的貨源,而且,一旦供應量穩定,令消費者有信心,價格就會自動下降,而使不法盜獵集團因利潤下滑而退出犀角市場。
 而持相反意見者則指出,犀角是犀牛的自衛武器,失去角的犀牛,等同失去了防身工具。
 無論如何,也有論點指出,犀牛壯碩的身軀及頗厚的外皮,已起著很大的防禦作用,猛獸如獅子也難耐它何,失去犀角對它的影響不會太大。
 在當前,飼養野生犀牛合法取角的做法相當新穎,若能如業者所愿,或許對阻止犀牛的滅絕有不錯的效果。
 另一廂,一項同樣是合法取角的做法,則由保育人員在野外進行。保育人員會追蹤犀牛,以麻醉槍射倒它后,同樣在安全的尺度割取犀角,然后再讓犀牛自行甦醒回到野外。
 這種做法以保住犀牛的命免于盜獵為出發點,而非站在以犀角作生意為出發點。
以智取勝
訓練專員守護犀牛

 請外國特種部隊來訓練森林巡守員,把高策略的戰術用在保衛野生動物上,是不是另一個可行的方法?
 國際盜獵犀角的不法集團,是有備而來的,裝備精良不在話下,而對非洲許多貧窮國家來說,有能力請專員守護野生動物已算不錯了,好些國家連巡守員都請不起。
 窮國巡守員的裝立備自然不能跟採用先進科技的不法集團相比,加上非洲土地廣大,因此縱使有巡守員,也經常防不勝防。
 一位曾多次在伊拉克服役的澳洲前特種部隊狙擊手達米安,在退役后,也許是出于生命感召,把他的過人專長使用在犀牛保育上。
 他自資成立國際反盜獵基金會,將過去在伊拉克訓練新進警員的方法拷貝來訓練辛巴威野生動物巡守員,這一切不但沒有收費,他還提供裝備,頓時讓這些巡守員能力大增,打擊盜獵威力大為加強。
 或許,我們可以探索,達米安模式,是否可以拷具到其他國家去?由國家或財集出資,請來對野生動物有感情的退役特種部隊成員來提供野生動物巡守員培訓,而在加強裝備硬碰硬以外,可以以智取勝,採用戰場迂迴戰略方式出擊。
但願成功
寄望沙巴半圈養計劃

 2003年以前,我國半島曾以圈養及半圈養方式保育犀牛,半島多處捕獲的犀牛送到這裡來人工圈養。保育中心毗連的10畝森林則圍起來,作為半圈養用途,定期將一隻犀牛放在此原始環境中生長。
 唯該計劃最終以失敗告終──不但無法繁殖犀牛,最終所飼養的7隻犀牛都在兩年內相繼患上怪病死亡。
 這事件是我國犀牛保育上的一大挫敗。 
 事發前,筆者曾走訪雙溪杜順犀牛保育中心,也對中心內特別愛親近人類的雄犀牛沙(Shah)留下深刻印象,沙很愛跟人討食物,也愛讓人撫摩,它的眼神盡顯柔情,與我們漫畫中怒氣沖沖的犀牛大哥形象相去甚遠。
 不料,事后不久,就相繼傳來噩訊,中心內的5隻犀牛在3個星期內陸續死亡。其后,當局極力搶救,甚至尋求國外專家組織協助,最終仍然無法保住其余兩隻犀牛的性命,令人扼腕嘆息。
 如今,我們唯有寄望沙巴州犀牛半圈養計劃不會來得太遲,能成功保著犀牛,至少,在失去了爪哇犀牛后,我們不會再失去僅存的蘇門答臘犀牛。
 天祐犀牛,阿門!
全球犀牛目前情況
犀牛種類
分佈地區
估計數量
1.白犀牛 非洲 野生數量2萬160頭
2.黑犀牛 非洲 4800頭
3.印度犀牛 印度與尼泊爾 2700頭
4.蘇門答臘犀牛 印尼和馬來西亞 150-250頭
5.爪哇犀牛 印尼 50頭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籃"覓有心人

職業籃球員非夢想(第一篇)

27/06/2012


報導:許雅玲
圖:練國偉、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5月豔陽天,來到吉隆坡蘇丹街,在最權威的大馬籃球學院,尋找未來的林書豪,我問自己:目標會不會過于遠大?  確實,我遇見的6位來自國家青年隊的男女球員,他們是真心喜歡和享受籃球運動,又有潛質的年輕男女球員。
 不過,他們並不奢望成為大馬林書豪,他們的目標簡單但明確:打好東運會晉級賽,然后全力應付大馬教育文憑(SPM)考試。
 顯然,大馬單薄的籃球氛圍,讓大部分年輕球員的生涯規劃中,沒有“職業籃球員”這個選項。他們的價值認定是:籃球,打到20歲前后為止,然后展開另一條和籃球無關的路。
 固然如此,他們坦言:即使練球很苦,還是無悔愛上籃球。
早上4時30分,大馬籃總6樓,各種各樣的手機鬧鐘鈴聲,此起彼落地響起來。
 在溫暖的被窩裏掙扎一番后,17歲的黃佳賢、尤進煌和蘇禮罄,機械式地起床、洗刷,5時正開始練球,之后準備上課。
 下午1時零5分放學,吃飽午餐,下午2點至4點補習,之后練球。晚上7點30分至9點,是晚間自習時間;之后,黃佳賢上網、蘇禮罄聊天,尤進煌睡覺。
 而在6樓的張楚鋆、葉玉歆、李秋燕和其他國青小隊女球員,和男球員一樣,過著規律的學習和練球生活。
 一些國青球員,是因為家人有打籃球,耳濡目染之下,也喜歡上籃球運動。也有球員和葉玉歆一樣,從小沒有機會接觸籃球,但因為身高優勢,被學校老師選進校隊。
一起開心一起失落
 老套問句:為什么喜歡籃球?3位男生不約而同表示,“我們享受籃球帶來的緊張刺激過程。”運動時,大腦分泌腦內啡,讓人有放鬆、快樂的效果。
 對于籃球員而言,單人比賽項目,比如田徑,贏了,只有一個人高興,輸了,也只有一個人傷心;不會出現籃球場上那種一起開心一起失落的畫面。
 尤進煌:“我喜歡球場上,讓人感受到活力充沛的身體踫撞經驗。遇到強勁對手,就很考驗雙方球員的體力、技術、戰術、應變能力和鎮定度,賽事變得更加刺激!”
 籃球國手的光環,讓選手父母覺得榮耀;同學的羡慕眼光,也讓年輕球員飄飄然。然而,他們強調,“為了成為籃球國手,我們放棄了玩樂時間,接受了比一般籃球員更辛苦的籃球訓練。”
 第二次被選進籃球學院的李秋燕說,“我喜歡的運動太多了,但最有潛能打得好卻是籃球。”14歲被選入籃球學院,代表國家參加印度的籃球賽后,她選擇退出籃球學院,專心應付大馬初級文憑(PMR)考試。
 由始至終,多數學生國手的最大目標,不是成為大馬林書豪,而是—如何兼顧學習和運動。
打到學業結束為至
 “今年是大考年,還有重要的東南亞晉級賽,難免感覺壓力。”張楚鋆說。李秋燕則表示,“學習和練球,都要付出時間和心力。感覺每天的時間剛好夠用而已。經常,練球累了,都不懂要休息好?還是讀書好?”
 平時,朋友約好放學后去吃東西或看戲,因為要練球,這些球員們都不能參與,難免覺得不開心。可是,一想到,難得被選進籃球學院,就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能讓父母和自己失望。
 顯然,大馬單薄的籃球氛圍,讓大部分年輕球員的生涯規劃中,不曾出現“職業籃球員”選項。他們的價值認定是:籃球是愛好,打到學業結束為至,之后就要展開和籃球無關的社會之路:空姐、商人、室內設計師等等。
入選集訓有得有失
 國青球員,都是在全國16歲林文澤杯比賽中,因為表現出色,而被選入籃球學院集訓,以便在未來成為國家隊球員。
 現役男國青教練楊傔安透露,也有被選上的球員,拒絕進入籃球學院。特別是外州或東馬球員,很少會願意離鄉背井,除非太想成為國家隊代表;也有因為不肯捱累和不肯練球的球員,在集訓后退出國青。
 剛開始加入籃球學院寄宿培訓,女國青李秋燕、葉玉歆和張楚鋆,感覺很不習慣,也很不喜歡日常打掃工作。甚至,葉玉歆還因而失眠了。融入快樂的團體生活后,現在,3位女生很自豪:我們學會獨立和自理生活了!
 來自東馬的男國青尤進煌和蘇禮罄認為,“離鄉背井,最深的感觸是:犧牲了跟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然而,這是自己追求的籃球夢,不管多辛苦,一定要堅定走下去。”
有助增強適應能力
 不管是男國青或女國青,經歷一段時期的集訓生活后,本人都會深刻覺得:我的適應能力變強了,因為不管到任何球場比賽,都很快適應場地,更好地投入比賽。
 可是,對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而言,通過籃球運動,讓他們結交了很多朋友,才是生活裏最高興的事情。來自巴生的黃佳賢,通過來自東馬的尤進煌和蘇禮罄,認識了更多的東馬朋友。同樣的,尤進煌和蘇禮罄,也認識了西馬各州的朋友。
 “我很高興,通過我們最喜愛的籃球運動,擁有更加豐富的人生經驗。”有志成為成功商人的尤進煌打趣說,年輕時建立擴大人脈,往后經營生意會更加“四通八達”。
 張楚鋆、葉玉歆、李秋燕亦透露,“同齡朋友都認為我們獨立、可靠,很有安全感呢。”這些,都是讓朋友喜歡的品格價值。但她們最高興的是:籃球學院的津貼,讓他們不必跟父母拿零用,還減輕了父母的經濟負擔。
正面看待批評是動力
 90后的青少年,遇到挫折,很容易放棄。90后的國青球員,是否也是這樣呢?
 尤進煌透露,“初中時,還未進入國青隊,在東馬州屬隊伍時,被外人講成‘你是一個沒有價值的球員’。當時就決定放棄籃球。結果,當時的教練找到我,不斷鼓勵我,給我信心,我才能繼續練球。”
 被選進籃球學院之后,尤進煌和其他男國青一樣,就不曾質疑:我是不是好苗子。
 初中時經歷的創傷,雖然,現在還不能釋懷;不過,現在呢,踫到惡意評語,尤進煌選擇積極面對,“我會自我反省,爭取進步;不會輕易放棄籃球。”
 原來,不只男國青,女國青也最難忍受惡意批評。“去年參加亞洲U16青年籃球錦標賽之前,很多人都不看好女國青隊,批評我們身材矮小,體格單薄,不可能贏球...”李秋燕說。
 葉玉歆接著說:“有這種聲音出現,隊友們都會檢討自己的表現。不過,我們不喜歡被瞧不起,下定決心要打得更好。”結果,女國青大獲全勝,榮膺乙組冠軍,成功晉級甲組。
 場外的批評,對于90后球員來說,假如正面對待,也是贏球的動力。



青年培訓才是上策(第二篇)

報導:許雅玲
圖: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培養未來的籃球明星,大馬最權威的籃球總會(MABA),有其一套機制。  在機制外的人士,看機制內的運作,更多人是--只知熱鬧,不知門道。
 在機制外,但又熟悉門道的《中國報》體育記者葉正焮坦言,大馬籃運50年不變,造成前路難行。然而,有“變”則“通”──首當其衝,籃總和熱愛籃球人士,一定要從“青年培訓”著手……
“大馬籃運的第一個苦處是:我們沒有很好的籃球氛圍!因此,大馬籃運想要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難。”葉正焮說。
 關于“大馬籃運50年積疾不變”的批評,長久以來就存在。幸好,意識到不變不行,今年4月新上任的大馬籃總理事會,開始有所行動,積極擬定可行的變革之路。
 “目前,大馬籃總給我的觀感是:集中火力辦好大馬聯賽。”他說:“這做法沒錯,但是,更加不能忽視青訓,因為這關乎籃運的長足發展。我希望,籃總聘請的專業經理人,能夠放眼未來,從青訓著手改革。”
改革青訓發掘新人
 青訓有多重要?葉正焮援引德國國家足球隊指出,“2000年歐洲足球錦標賽,被揶揄為‘老戰車’的德國隊,成績很差。賽后,德國痛定思痛,規定國內所有俱樂部:一定要搞好青訓。4年后,慢慢看到青訓成就。今天,德國球隊從老戰車,蛻變為年輕、才華橫溢的強隊。”
 每一年採訪報導元首杯全國籃球錦標賽,場上都是熟悉面孔的球員在開打。他擔心,“大馬籃總沒有明確方向去培養青年球員。假如大馬籃總和支持籃球運動的人士,不痛定思痛改革青訓體制;那么,等到資深球員退役,就沒有人接棒了。”
 2009年,在柔佛新山舉行的亞洲16歲以下男子青年籃球錦標賽上,葉正焮採訪帶領隊伍打入4強的菲律賓主教練,了解菲律賓除了籃球氛圍濃厚,全國還有四十多個籃球訓練中心,大馬只有一間籃球學院,以及數間私人學院。
 “重新從最低的青訓做起,就有機會改變目前的劣勢。與此同時,大家要有一個心理準備:這幾年會經歷陣痛!可能,國家隊的比賽成績不怎么好,但大家要保持耐心,惟有把基層青訓做好了,讓大馬籃運步上健全軌道,才可以看到青訓成果。”
同步培養基層教練
 “改革青訓,發掘潛質青年球員的同時,一定要同步培養基層教練。”他繼說,“目前,大馬基層教練不足夠;甚至,國民型學校的體育老師,很少會懂得正規的籃球基礎;就算校內有很好的籃球苗子,卻因缺乏專業教練的發掘和訓練,被埋沒了。”
 他接著表示,“有2個方法培養更多基層教練及提升教練的水平:派遣精英教練出國參加教練訓練營,學習國外先進的籃球理念,然后再傳授給國內的教練;或者,聘請外國高水平教練來馬舉辦教練訓練營,這樣可以讓國內更多教練受惠。”
 迄今為至,只有女隊教練翁薪蕓和朱雪雲,被派出國取經;男隊教練還沒出國培訓的經驗。
 “假如不把青訓做好,為球員打下強穩基礎;未來,大馬成年隊甭說‘有野心’想打贏菲律賓,即便想取下新加坡,都不容易了。”
靈活機制發掘球員
 說到青訓,不得不提到籃球學院。大馬籃總每月花在籃球學院4組球員(18歲以上男女大隊;18歲以下男女小隊)身上的經費,估計超過13萬令吉(這還不包括今年6月1日起,為國家成年隊球員加薪500令吉)。
 葉正焮坦言,“個人覺得,籃球學院的機制存有缺陷。畢竟,每年花費逾百萬令吉,但真正受惠的、受重視的籃球員,卻不超過50位,在外的更多人才卻被忽視。或許,可以打破僵硬的集訓模式,讓更加靈活的球會去搞青訓,那么,就可以培育更多潛質球員。”
 “相比歐美的球會模式,大馬一州派一隊出賽的做法已落伍了。事實上,一些有錢的大州屬,有能力派出超出一支的隊伍。一些出不到隊的小州屬,只好濫竽充數來出隊,這種做法也沒意義。”
 有籃球教練跟葉正焮說:“推動球會制很難,首先就是資金問題。誰會花錢來搞球會?”假如把逾百萬令吉的經費,用來推動球會制,實際搞好青訓,同時 舉辦聯賽讓球會比賽,這樣的話,球員的資源和訓練,肯定比過去更強。等到重大國際賽事,只要召集各個球會的球員,就可以漂亮出賽。
理應統一青訓制度
 關于青訓,大馬籃運面對的最大問題是:沒有統一的青訓制度。13州的每一個教練,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一套訓練方式。小球員接受不同的訓練模式,被選入國家隊后,教練還要花時間去糾正他們的錯誤,必然拖慢球隊進步。
 “我們可以借鑑加拿大的做法,他們擁有全國統一的長遠青訓計划,叫做‘一致青訓計划’,有著其獨特的‘教學金字塔’。”葉正焮說。
 教學金字塔,是把年輕球員所必須掌握的東西,按其重要性有系統的歸類,最底層也就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占了最大的比例,到了最頂層才是戰術理念。具 體來說,在小孩子5至9歲時,教練只著重教導正確基本功,完全不涉及戰略和戰術;到了10至11歲,教練才會逐步加入戰略,以及5人對抗的訓練。循序漸進 展開青訓。
 “有些教練把勝利看得太重,忽略基本功的訓練。這種情況下,造成大馬球員的基本功比國外球員差。”事實上,球員基本功差,教練就不可能讓球員攻打太複雜的戰略。
吸引友族廣招人才
 “在我國,籃球運動,主要還是華人最活躍,還無法成為全民運動,這使得籃球運動的選才範圍,變得很狹窄。”葉正焮說:“因此,在改革青訓,發掘年輕球員的方向上,大馬籃總要加強跟學校緊密合作。”
 理想來說,假如把國內的比賽,包括學聯比賽,交由大馬籃總監督,那么,選才的範圍,就可以擴大到學校範圍。這樣一來,就能確保源源不絕的年輕球員資源。
 目前,大馬籃總的學生球員,有些也是校隊球員。大馬籃總有本身的全國青年賽,馬來西亞學校運動理事會(MSSM)又有全國學聯賽。假如兩項賽事的日期重疊,這會造成學生球員的困擾:到底要參加哪個比賽?
 甚至,學生球員打完學聯賽后,馬上又投入籃總比賽。這種情況下,即便再有才能,學生球員也會體力透支,表現失準。這點上,若是大馬籃總和馬來西亞學校運動理事會達成共識,能讓青訓之路走得更順暢。
 “近幾年,美國NBA賽事廣受歡迎,友族也開始對籃球產生濃厚興趣;大馬籃總應開發這方面潛能。而跟學校合作,吸引友族球員的滲透度會更大。”他說。

 

高苗紅利褒貶不一(第三篇)

 

報導:許雅玲
圖: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1992年,大馬籃總在全國青年賽中推行高苗紅利分制。換句話說,球員只要高人一等,下場不必進球,就先拿紅利積分。這之后,籃球場上就烽煙不斷--球隊靠高人紅利積分取勝,違反勝者為王的定律。  2011年,大馬籃總廢除此制,支持和反對雙方,今天還是爭論不休。高苗紅利分制,問題出在哪裏?
 高苗紅利分制,各界對它褒貶不一。支持者認為,高苗紅利分制,協助發掘國內的高大球員,成功提高球員的平均身高;反對者則反映:高苗紅利分制,破壞了公平競賽原則。
 本篇綜合一些籃壇人士對高苗制的看法,支持與反對雙方各有見解。也許,大馬籃總會設定出一個幫助發掘高苗,但不破壞公平競爭原則的制度……
根據大馬籃總訂立的高苗紅利分制準則:每一名註冊的高苗(女球員至少需182公分,男球員至少需192公分)可獲得0.25紅利積分,而球員必須在小組賽的進場比賽平均時間是10分鐘,一支球隊最多獲一分紅利分。
 此外,每一支球隊若有高苗球員,在一組比賽的平均下場時間有20分鐘或以上,該隊在該組比賽可獲得0.5紅利分,最高紅利分是1.5分。
 高苗紅利分制,造成沒有高苗的隊伍,即便贏了分數,也會輸了球賽,也因此,一些不活躍的州屬,就以隊裏沒有高苗為由,拒絕參賽。
不再發掘高苗
 2010年9月,全國18歲及以下青年賽,發生決賽鬧三胞胎:檳城女隊靠高苗積分,一路殺進6強並取得第4名,高苗制再度引發爭議。結果,在2011年,領導層決定取消高苗制。
 從取消高苗制那天起到現在,包括翁薪蕓、朱雪雲及楊傔安在內的國家隊教練,不約而同強調:取消高苗紅利分制度,一些州屬不再積極去找高苗。畢竟高個子球員,一般上比較不靈活,會拖慢球隊節奏,影響比賽成績。
 一直以來,大馬國家籃球隊在國際賽上的最大問題,就是身高不夠國外對手高。沒有高苗紅利分的誘惑,許多州屬教練不再積極尋找高苗;這情況在林文澤杯全國16歲以下籃球錦標賽上特別顯著。
 長久下來,這將造成國家隊平均身高被拉低,無法在國際賽上取得優良表現。也因此,直至今天,許多教練和籃壇人士籲請大馬籃總:請恢復高苗制!
 一位不願具名的前籃球國手說,“高苗制,確實會出現輸球卻靠紅利分出線的不公平情況。不過,想出這個制度的人,其實滿有創意,也帶來成功的價值,無可否認,這個制度確實成功幫助籃總找到高苗,拉高球隊的平均身高。”
成績下滑爭論不斷
 男籃國家隊的譚健鴻、關湧縉、郭添源,女籃國手李秀芬、卡萊馬蒂、葉晶兒等人,都是通過高苗制栽培出來的高人球員。最有創意的是:規定高苗下場20分鐘來獲得紅利分的做法,確實“迫使”向來被視為“花瓶”的高人球員,不得不下場打球鍛煉球技。
 其中一名受訪的前籃球國手表示,“關于三胞胎爭議,這是因為比賽時,下層統計組做得不好,而決策人沒有第一時間解決計算上的行政偏差,才會發生州屬罷打風波。這點上,大馬籃總可以派遣專業人士來統計算分。”
 他繼說:“搞到最后,不管是贊同或反對人士,都把問題歸納為‘制度’問題。其實,可以這樣解決高苗制爭議──多舉辦一項沒有採納高苗紅利分制的球賽。多了一項球賽,就會有更多人出來打球,就不愁沒有球員資源。”
 不過,籃總秘書謝鐵文反問:“難道沒有高苗紅利分,各個州屬就不會盡力去找高苗?這不盡然。發掘高苗,還是關乎如何去發掘基層球員。大馬籃總計劃增加一個小組,到全國各地發掘籃運人才。”
 他強調,“球隊靠高人來贏球,也不光彩。我覺得,高苗制取消后,球員整體身高下降,比賽成績下滑,只是一種巧合,不是定律。”
矮人一等失去優勢
 大馬籃總從2011年起開始在全國青年賽廢除高苗紅利分制度,雖然還是注重于高苗球員的發掘,但少了紅利分的計算,各州屬教練已不再認真去尋找高個子球員,只要能夠配合球隊戰術的球員就能獲得徵召。
 取消高苗制,還有球隊願意讓球藝普通的高人球員下場打球20分鐘嗎?好不容易發掘的高人球員,變成場邊的板凳球員,不就喪失鍛煉高苗的機會?
 國家女籃教練翁薪蕓坦言,“籃球是一項高人運動。以往,大馬女籃的平均身高,僅落后中國和印度。現在,我們每次參加國際賽,都因為身高失去優勢。”
 高苗制未取消前,全國賽會出現令人眼前一亮的高個子球員;高苗制取消不到2年時間,賽場就很少出現高人球員;這一情況,在國家女隊尤為明顯—現 在,年齡介于19歲至28歲的女球員,平均身高為175公分;最高的球員有192公分。這個高度,放在中國女隊裏,卻是最矮的球員。
拉鋸戰中高人得利
 有人嗤之以鼻:有身高的高苗,技術卻太差了。那么,高苗制還有意義嗎?
 翁薪蕓透露,“高的人不靈活。可是,籃球是高人運動,因為籃板在上面,球都要往上投,必須有高人打球,球隊才有優勢。畢竟,雙方拉鋸戰中,一旦球員氣力不足,就是高人得利。”
 如果說高人不靈活,那么,為何美國或中國籃球隊,都是以高人取勝?
 以美國NBA隊來說,隊員平均高度是201公分,高191公分的林書豪,比隊友還要矮上半個頭。
 那么,這些龐然大物,又是如何解決身材高大而不靈活的窘態?
 原來,這些傑出球員,都是自小熱愛籃球,從小接受系統的籃球訓練,籃球存在他們血液中。他們的身材隨著年齡長高,球技也是,因此不存在“因高大而不靈活”的問題。
 至于本地球員,有好些是在小學或中學,因為身高而被挑選或說服入隊,有些甚至是這時才真正接觸籃球,才開始學習各種籃球球技。有者甚至對籃球沒有太大熱忱,出來的成果自然比前者差。
 “我們沒有人口大國選才的優勢。本來,打籃球的人士就不多;現在,更少女子想要打籃球,只能在有限資源裏選擇苗子。”
 目前,國家女籃還有一些高人球員,但女國青就很難找到高人球員。
 支持高苗制人士的看法是:州屬不能只想打贏青年賽,應該關注高苗的栽培。發掘高苗球員,不單只是為了應付國際賽,更是為了籃運長遠的發展。
加緊培訓能成大器
 翁薪蕓坦言,尋找高苗不難,難就難在高人的訓練。因為高人反應慢,身體重協調不靈活,要花更多心力去訓練。以至于,很多教練都不會積極去發掘高苗來進行訓練。
 “高苗訓練難?這不見得。”謝鐵文說,“霹靂籃總的秘書,最近發掘了一位16歲的高苗。這名身材高大的男孩,雖然不懂籃球運動,不過,因為不怕辛苦、肯拼和聽話;在短短八天訓練,就看到他的進步。”
 綜合謝鐵文和翁薪蕓的看法,還是相當樂觀:只要找到有高度的苗子,即便他們不會打球,籃總也有信心去栽培他們。
 謝鐵文說,“16歲的男孩,現在雖然沒有進入國家隊,不過,只要慢慢培訓,他必定可以為未來的國家隊爭光。”
 針對高苗培訓,《中國報》體育記者葉正焮說,“大馬籃運的不足是:找了高苗,但沒有專人去訓練,往往把高人練成后衛,無法發揮高人優勢。我們應該借鑑伊朗經驗,舉辦‘長人訓練營’。”
 伊朗教練找到好的苗子,就把高苗送入“長人訓練營”。大馬應該每年舉辦一次“長人訓練營”,從國外邀請專門訓練長人的教練來主持,讓球員和教練參與;那么,球員學到基本功,教練亦學到訓練高苗的方法。


聯賽籃球發展命脈(第4篇)

報導:許雅玲
圖:本報資料中心
 大馬籃運發展史上,第一個主辦的本土聯賽,應當是大馬籃總在1995年主辦的大馬籃球聯賽(MBL)。可惜,舉辦5屆后,卻因缺乏經費而停辦。  曾在美國NBA克利夫蘭騎士隊行銷部門工作的前籃球國手陳其賢,認知到:聯賽是籃球發展的命脈,以打代練是提升球員水準的最佳方法;毅然以KEYSPORTS體育活動公司的角色,承辦泛馬籃球聯賽(NBL)。
 從2002年起,民辦的NBL越辦越出色,成為繼東南亞籃球聯賽(ABL)之外,國內頂尖球員最嚮往參與的重大賽事。2011年,邁入第10週年的泛馬籃球聯賽,在7月順利落幕;陳其賢隨后宣布停辦賽事,並希望大馬籃總能夠接回辦賽的任務。
 今年1月,大馬籃總宣佈籌辦全國籃球聯賽(MNBL),落實在9月至10月份開打。MNBL 是否能演變成體制更完善、競賽時間更久的職業化聯賽,大家都拭目以待。
陳其賢強調,任何一項運動,包括籃球,想要成為職業化運動,均需要聯賽來完善。所以,大馬需要于建立一個體制更完善、競賽時間更久的聯賽。
 除了美國NBA,菲律賓也是擁有聯賽歷史最久的國家。泰國、印尼與新加坡的本土聯賽,也越辦越成功。即使像新加坡彈丸小國,甲組聯賽也擁有10支球隊。大馬聯賽,可要加把勁了!
 “聯賽,是籃球發展的關鍵命脈—以打代練,是提升球員水準的最有效率的方法。”他說:“我在國家隊服務的時代,一周練習15次。每天辛苦地練球,卻只能在每3個月,參加一次比賽而已。所有球員都渴望有更多球賽來打球。”
 因此,大馬籃球聯賽停辦后,他毅然以KEYSPORTS體育活動公司的角色,承辦NBL。10年來,體壇大眾對NBL的重要評價是:
 憑藉廣闊的人脈,大馬前首席控衛陳其賢,在大馬籃總的配合,以及各球隊東主及贊助商的支持下,創辦了NBL,讓辛苦鍛煉的球員,每年多打幾場精彩籃球賽事,進一步提升籃球水平!NBL的球隊競技水平及球賽精彩度,可說是歷來最高!
 對此,陳其賢謙遜表示,“我的10年聯賽經驗,結果是失敗收場。坦白說,我是以商業化方式舉辦一個月賽期的NBL,只是很片面地想提供一個平台讓球員競技;希望從這做起后,慢慢把提升籃運所需的資源吸引進來。”
 然而,在面對缺乏龐大資金、贊助商、人力等的問題之下;陳其賢決定停辦苦撐10年的NBL聯賽。
 他繼說:“大馬籃總會將MNBL帶到何種程度,胥視新的領導層的承諾有多高。個人覺得,兩個月的賽期,是一個好的開始。期待籃總為聯賽注入新的士氣,把聯賽做得更好。”
 與此同時,大馬籃總秘書謝鐵文透露,“假如MNBL辦得十分成功,未來就有可能把賽期加長至3至4個月。”
 9月開跑的MNBL,賽期增加到2個月。聯賽的第一個月,規定只用本土球員;第二個月,允許有3名外援。大馬籃總希望吸引到6隊參賽。目前,確定有4隊參加,其中一隊為霹靂富農化工。籌委會因此建議:邀請其他國家的球隊參與。
有助提高球員水準
 本來擔任MNBL籌委會主席的謝鐵文,由于本身有一支球隊(霹靂富農化工)參賽,為了避免衝突,已經請辭,並由拿督賀紹發接棒。
 他說:“國內的頂級球員,都把聯賽視為一定要參加的最高水平球賽,這有助于把球賽水準拉到最高。去年,國內唯一的職業籃球隊──猛龍隊,還進不了NBL決賽。很多沒有機會出征東南亞職籃(ABL)的球員,第二個鎖定的重要賽事,就是聯賽。”
 “聯賽,在賽期內,成功在全國掀起熱潮。相形之下,州屬參賽的元首杯,較少有驚喜,每年取勝的都是熟悉的強州。一種運動,如果不能形成‘熱潮’,發展就不太好。”
 謝鐵文表示,“很多人建議,以靈活的球會聯賽,來取代州屬比賽(林文澤杯、元首杯)。當然,很多國家已走球會聯賽制,大馬籃總也在摸索這種可行性。只不過,讓歷經了52年歷史的元首杯,步入終結的話,未免有點可惜。”
切割或造成球員荒
 邁入6月,大馬籃總明確要與東南亞職籃聯賽(ABL)切割。籃總要代表猛龍隊征戰ABL的國手們,必須在國家隊和職業隊之間作出選擇。
 此前,大馬籃總會長拿督斯里張慶信表示,切割,主要是想讓球員能夠確定他們的方向,並專注在他們的選擇。
 據悉,職業隊的成員,除了5名外援,都是大馬籃總投入大筆經費,長期培訓出來的國家代表。每年的1月到6月,ABL開跑,國家隊選手都跑去打ABL。造成籃總召集訓練時,出席的球員不達10人,連組織一支隊伍也難。這種情形下去,令人擔心國家隊未來的訓練和發展。
 籃壇人士說:聯賽打下去,球員都會希望提升為職業聯賽,領取更好的薪水,沒有后顧之憂來打球。國手群傾向選擇職業隊,也無可厚非。切割真正執行起來,會不會造成國家隊鬧球員荒?
 是否可以找出雙贏局面?有人強調,職業隊要挖角國家隊球員,應該給與大馬籃總合理補償。或者,大馬籃總和職業隊,可以攜手栽培球員:職業隊提供經費,讓大馬籃總可以吸納更多球員,多組一支純粹只為國家隊服務的乙隊。
大馬聯賽紀事表
1995年:第一屆本土聯賽(MBL)誕生。5屆后,因缺乏經費而停辦。
2002年:第一屆的“泛馬籃球賽”開跑。主辦單位是陳其賢的體育活動公司KEYSPORTS。參賽隊伍有4隊:八打靈新都、吉隆坡長城、波德申籃協和蕉賴福建公會。
賽事有兩項特色:
(1)門票收入由主辦公司與主場球隊平分,以減輕球隊的負擔;
(2)首次採用主、客場決勝的賽制,類似NBA制度:在常規賽中戰績較佳的球隊,在三場兩勝制的季后賽就佔有一場主場之利。
2003年:第二屆泛馬籃球賽吸引5隊參賽隊伍:巴生彪馬貨運、吉隆坡Y.S.L.、波德申籃協、蕉賴福建公會、國油青年隊。
2004年:泛馬籃球賽正式易名為“泛馬籃球聯賽”(NBL)。參賽隊伍最多,有6隊:巴生彪馬貨運,吉隆坡Y.S.L.,森美蘭勝集團,蕉賴福建公會、昔加末大東方、新加坡榮達黃蜂。
2006年開始:NBL有3支女子球隊參與:吉隆坡Ruby、昔加末大東方和馬六甲精武。
2007年:NBL邀得東馬球隊--民都魯彩虹參賽;還實行外援政策賽規。
2008年:NBL女子聯賽,因為碰上亞青賽,被迫取消。
2011年:NBL第10周年賽事結束后,陳其賢宣佈停辦賽事。
2012年9月:大馬籃總承辦聯賽,全新的全國籃球聯賽(MNBL),9月開打,賽期為2個月。
領養球員免憂生活
 國家男隊主教練吳清發坦言,“籃球職業化機制不成型,大馬籃運就很難進步。”截至3年前,大馬才成立了真正意義上的職業籃球隊──猛龍,開始在ABL賽場上馳騁。
 也是猛龍技術顧問的他進一步表示,“大馬的籃球職業化還未成型,造成很多球員很想打球,但又擔心打球沒有前途。”魚與熊掌不能兼得情況下,很多球員放棄了打球生涯。
 一位不願具名的籃壇人士表示,“猛龍隊,對大馬籃運來說,其實是非常正面的現象,這讓球員看到:打球,也可以有優渥收入。籃總有其立場,但球員也想過更好的生活。”
 他說:“3年來,國家男籃因為有球員參加ABL聯賽,累積不少大賽經驗,提升了本身的球藝。因此,籃總應該積極跟猛龍溝通,畢竟,雙方配合的話,大馬籃運力量會更強大。”
 “猛龍投資了大筆錢,肯定要確保比賽勝利,並因此引入5個外援,只有8位本土球員和猛龍簽約。這點又沒真正幫到大馬籃運發展。因此,我們不能太依靠猛龍參加ABL的經驗,發展本國聯賽才是上策。”
 在朝往職業化機制的道路上,有心支持籃運的企業,可以效法謝鐵文做法-- 富農化工領養了10名球員;沒有球賽的日子,球員就如常到公司上班。

 

與時並進振興籃運(完結篇)

 

報導:許雅玲
圖:練國偉、本報資料中心
 在我國,籃球運動面對的挑戰,比其他運動來得嚴峻,這是因為國內沒有濃厚的籃球氛圍,打籃球這股風氣一般只限于華人社會。  再加上,華人社會極為注重教育,18歲以后的孩子要深造,因此真正想打籃球的也去讀書;國內籃球職業化不成型,缺乏真正可以靠它吃飯的籃球職業隊;“打球不能當飯吃”,是家長和孩子的普遍想法。
 即便進入州屬或國家籃球隊伍,還是因為欠缺統一青年培訓,出現水準參差不齊的基礎功問題。加上,大馬沒有體制完善的長期聯賽,種種問題環環相扣之下,導致大馬籃運發展緩慢。
 大馬籃運路在何方?大馬籃總(簡稱籃總)已有明確方向:今年4月走馬上任的新屆籃總理事會,表達了欲在前人建立的良好基礎上,為籃運擬定新方向,注入活力新元素。
 對此,各界樂見籃總說出,並做到。
今年4月28日,大馬籃總理事會進行第35屆理事會改選,除了總會長拿督斯里張慶信與4名副會長順利蟬聯,其余職位,包括5名副會長、秘書、署理秘書、財政,以及各個小組主任,經歷大變動。
 過去,籃總理事會任期為兩年,不過,從第35屆理事會開始,理事會任期將延長至4年。關心國家籃運發展的人士希望,在較長的任期內,籃總可以重振大馬籃運、樹立新形象以及提升球員福利等。
球員獲加薪500令吉
 邁入6月,籃總先捎來“提升球員福利”好消息:籃總秘書謝鐵文透露,籃總決定為國家成年隊球員捎來好消息——每人加薪500令吉。至于國青隊球員,由于都是在籍學生,本來的收入已可幫助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
 過去,國家隊的每名球員基本收入是:成年隊每個月津貼300令吉,每日練球獲得10令吉,每日膳食津貼30令吉;國青隊球員的每月津貼是150令吉,每日練球獲得5令吉,膳食津貼同樣是每日30令吉。成年隊球員,每個月平均練球25天,未加薪前總收入是1450令吉。
 沒有豐厚收入的前景,讓部分球員選擇離開國家隊,或者只能邊打球邊工作。除了加薪,籃總還能如何劃定出路?
 《中國報》體育記者葉正焮表示,“去年東運會,大馬籃球創下16年最差戰績:男籃12年來首次連銅牌都摸不到,女籃衛冕失敗,只獲銅牌。我們固然很失望,但這也是一個契機,讓籃總意識到不改不行。”
缺乏專業人士管理
 “大馬籃運要振興,籃總需要來一次徹底改變體制!目前這種義務性質的社團模式,已不合時宜”他說:“籃運要重新設定大方向,需要專人策划,包括:基層教練培訓、青訓、聯賽結構、營運及尋找贊助商等……”
 對此,謝鐵文承認,籃總體制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專業人士的管理,“向來,籃總的營運,都是由秘書操作。籃總的理事,包括我這位秘書,都是業余的,難免力有不逮。”
 現實來說,有哪位理事可以放下7天的生意,全心全意地去操作一場球賽?加上,籃總內的大部分人員,都是熱愛籃球的人士,他們籃球知識豐富,也懂得教球;但要他們去處理行政事務,或尋找贊助商,還是不夠稱職。
 “聘請一名總經理,是籃總要落實的第一個目標;讓專業管理人去策劃大馬籃運發展,加強籃總由上至下的系統化,負責產業管理及行政管理等事務;以及操作一個球賽。希望加入西方管理方式,可為籃總注入新氣息,帶領籃運到更好方向。”
擬計劃吸引贊助商
 接下來,籃總要物色一個總教練,協助剖析國家隊的優弱點,以及,加強男隊和女隊的協調。目前,籃總已鎖定有領導強隊經驗的臺灣教練。此外,派遣教練和球員出國培訓。還有,最重要的,舉辦長期聯賽,加強球隊能力。
 “上任2個月,歸納出籃總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經費。”謝鐵文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4支國家隊(男女國家隊,男女國青隊)的基本訓練,一個月至少要10多萬令吉,這還不包括出國參賽的經費,以及其他行政開銷。”
 目前,國油每年還有贊助籃總100萬令吉,但合約將在2014年屆滿。“籃總要未雨綢繆,除了讓專業總經理負責尋找贊助,還會新增‘宣傳和公關小組’,讓贊助商了解:栽培球員和支持球賽,其實不需巨大花費。”
 這點上,葉正焮補充,“缺少經費是籃運發展一大絆腳石,但沒錢可以去找。關鍵是:總不能向潛在的贊助商,開口就要錢吧?因此,籃總要制定一套周詳吸引的市場計劃,去爭取企業的支持。”
加強宣傳避免誤解
 籃總,不只教導年輕人打球,還負責為球員尋找學校,擔負他們的的學雜費和補習費,練球還有零用錢拿。甚至,球員進入大專學院,也負擔一部分的教育經費。
 謝鐵文反問:“籃總提供有這么好的條件,為什么吸引不到潛質球員?”
 這點上,國家隊教練楊傔安、翁薪蕓不約而同指出,父母不放心讓孩子來到五花八門的首都生活、父母不捨得讓孩子練球吃苦、青少年不想離鄉背井等,都是球員不願進入籃球學院的原因。
 “可能,父母認為打球沒出息,只要孩子勤奮讀書,然后申請公共服務局(JPA)獎學金。我們想傳遞一個訊息:如果孩子拿不到JPA獎學金,只要籃球打得好,籃總可以栽培他們。”謝鐵文說。
 未來,籃總會加強宣傳,讓父母懂得:籃總,也是一個提供獎學金的機構。
希望成為全民運動
 大馬籃運要進步,籃球,必須成為全民熱愛的運動。
 謝鐵文表示:“籃球是源自美國的運動。可能,國家籃球隊代表,都是出自華社,大眾才有這種錯誤印象(以為大馬籃球是華人的運動)。”事實上,我國一項調查指出,超過50萬非華人,有參與籃球運動。遺憾的是:西報和馬來報,很少報導籃球相關新聞,資訊就無法傳達全民。
 “讓籃球成為全民運動,籃總雖沒良好對策,但明確這是迫切解決的課題。雖然,籃總有舉行非華賽,但還無法吸引更多友族參加,比賽水準亦不高。”
 他說:“個人覺得,如果舉辦3人賽,友族參與率會更普及。”他說:“非華賽可以複製聯賽方式,允許球隊有3個華人外援;除了讓不同種族混合打球,還能提升球隊水準。
冀增多一支國家隊
 籃總敲定,11月展開全國14歲以下錦標賽。至此,籃總算是完善了國內的分齡賽。謝鐵文坦言,來到特定年齡階段,還是有斷層擔慮。
 “當球員超過18歲,就要離開國青隊。這個年齡的球員,會覺得本身球藝和經驗,沒有二十多歲的前輩好;他們會認為,既然沒有希望升上國家隊,倒不如離開籃總。很多球員,就是在這個年齡層流失。”
 當下,如何繼續培養這一批超過18歲,但仍未夠格進入國家成年隊的球員,是籃總必須解決的挑戰。
 “如果我們有國家甲隊和乙隊,就可以容納這個年齡層的球員。多一支國青隊,一年要多36萬令吉。如果多一支國家隊是唯一的解決途徑,大馬籃總也只能接受。”他說。
心態更勝身體條件
 今年正式加入大馬籃總大家庭的男國青教練楊傔安,和其他教練一樣,最擔心球員的心態。
 “相比前輩球員,現代球員的身體條件,我不敢說更好或更壞?但肯定的是,現代球員的心理條件,比如打球的使命感,肯定輸給前輩球員。”
 “籃球技術,可以后天鍛煉。如果國青球員只是想要一個‘國手’的光環,沒有為國爭光的抱負,那么,他們就欠缺使命感去刻苦鍛煉。”
 目前,楊傔安不抱著想要改變球員球技的企圖,“我想幫助國青球員,設定更高的理念和抱負。”具體來說,就是讓球員有一個可以達到的夢想在前頭:打贏東南亞晉級賽。”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膝蓋疼痛

腿肌無力易患關節炎(第一篇)

24/06/2012


報導:潘有文
圖:劉潔雲、受訪者提供、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人老了,膝蓋痛,患關節炎很正常?  未必!人老了一樣可以健步如飛走四方,關鍵在于懂得保護自己的膝蓋,以及在膝蓋受傷后,找到治療的適當方法!
 亞洲人膝蓋問題一籮筐,大馬的病患也不少,究竟出了什麼問題?透過治療膝蓋疼痛的專家,讓我們知多一點點吧!
“孩子,脫鞋去花園玩吧!進屋才穿鞋。”這是一般南非媽媽,甚至歐美國家的父母對小孩說的話。
 等等,在大馬人的思想邏輯上來看,以上這段話是否說反了?應該是:穿鞋去花園玩,脫鞋才進屋!
 來自南非,目前在大馬執業的脊椎和膝蓋治療專家──海頓克萊德柏克(Dr. Hayden Clyde Pooke,下稱海頓醫生)看著筆者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幽默地說:“鬼佬都是這樣的嘛!”
 這位愛開玩笑,謔稱自己為鬼佬的南非醫生,言談間夾雜幾句簡單的華語,頗有娛樂效果。
扁平足易有弓形腿
 他的來頭可不小,畢業于南非德班理工大學(Durb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除了是南非著名的運動學脊醫,有運動創傷和運動極端狀態醫學國際碩士學位,也是國際運動骨神經科聯合會(FICS)成員。
 在大馬,他是HSC蕉賴專科醫療中心(HSC Cheras Specialists Center)執行長,每天有許多膝蓋疼痛的人向他求醫,看到大馬人的膝蓋問題竟然如此嚴重,他不禁尋思:“這是為什么?”
 他的病人從膝蓋疼痛、背痛、肩膀痛皆有,大多數的共同點就是與膝蓋問題有關。
 以他的專業知識和觀察,終于理出一個脈絡,大馬人的弓形腿、扁平足和肌肉無力,造成膝蓋問題。
 “為什么膝蓋痛,因為弓形腿!”海頓醫生指出大馬人會患上關節炎的首個原因。
 他指著自己的腿表示,“鬼佬”的腿都是直的,即膝蓋筆直面向前方;亞洲人,包括大馬人的膝蓋則有一點內側,這是出現弓形腿的原因。
 人腿內側越來越嚴重即形成弓形腿,像一把弓,在生活中常見一些上年紀的人都有這種問題。
 “腳彎一些,就會增加膝蓋壓力。”海頓醫生指出,這是亞洲人天生的問題。
 如果從生活角度去看,亞洲人的腿向內側原因與在家不穿鞋有關!
 “家裡地面平坦,應該穿鞋,不然腳部就無法獲得支持。”他指出,在家中不穿鞋的結果,可能使腳部變得扁平,就會影響膝蓋。
 扁平足使膝蓋更加不能直向,久而久之形成弓形腿,磨損膝蓋內的軟骨,膝蓋就會疼痛和造成關節炎。
看重教育忽略運動
 海頓醫生在大馬行醫,一直不明白為何只有50公斤的人會患上關節炎,后來他終于得出一個結論:“(腿部)沒有有力的肌肉,就會有關節炎。”
 他深知華人父母重視教育,只顧讓孩子讀書而忽略運動,以致孩子肌肉不發達,長大成人后依然不看重運動,造成肌肉力量不足。
 肌肉支持骨頭,沒有運動,肌肉就無力,隨之而來的就是患上關節炎。
 “大馬人住家少有花園,小孩不能好好地玩。”因此,未能訓練肌肉,這是海頓醫生看到的現實,它也成為大馬人膝蓋疼痛的導因之一。
 海頓醫生提出三個重點,即弓形腿、扁平足和肌肉無力,是大馬人必須面對的事實,如果視之不見,預料將有更多人面對膝蓋問題!
國人膝關節問題嚴重
 膝蓋骨頭之間的軟骨,使人站立和行走時,骨頭不會互相磨擦。
 換句話說,膝蓋骨之間其中一部分的軟骨磨損,就會造成疼痛,受損程度分為初(Early)、中(Moderate)和晚(Advance)三期。
 我國膝蓋問題的嚴重程度,或可從一份由馬大醫藥中心的調查反映出來。
 海頓醫生指出,該份報告調查2700人,其中64.8%有膝蓋問題,更嚴重的是這些膝蓋有問題的人中,有50%是關節炎患者。
 對于這份報告,海頓醫生最能感同身受,因為每天來找他治療的病患中,都有關節問題或關節炎。
 “這是大馬相當嚴重的問題,必須停止(關注)它。”他語重心長地說。
從綠色蔬菜攝取鈣質
 膝蓋需要鈣質,補鈣有不同方法,其中最常見的方法是喝牛奶,但有些人對牛奶過敏,這又如何呢?
 海頓醫生指出,由于東西方人體質有別,西方人以牛奶補鈣的方法,未必完全適合東方人。
 “洋人喝牛奶沒什么問題,亞洲人喝牛奶,有的會想吐和不舒服,應該怎么辦呢?可以從綠色蔬菜中攝取。”他表示,綠色蔬菜內有鈣質,應該多吃。
 菠菜、菜心、芥蘭等青菜,皆有補鈣功用,對他來說,從青菜中攝取鈣質是有效的方法。
 “當然,不是一碗面浮著幾條青菜就可以了,這種不算。”他強調,要把綠色蔬菜當成每餐的主菜,不是點綴品。
運動損膝蓋預防之道
 如何讓大馬人避免運動造成膝蓋受傷?作為一位運動學脊醫,海頓醫生忍不住要對此發發牢騷。
 “我問喜歡打羽球的人:你用什么方法使自己更強壯的去打羽球?答案是;沒有。”這讓他非常訝異,為何不防止運動傷害?
 在他來看,不管任何體育運動,皆必須加強自己的肌肉,以便擁有結實的身體去運動,即使是打羽球,都應該去健身強化自己。
 不增加肌肉的力量,不做熱身運動,不穿適合的鞋子,都很容易受傷,同時磨損膝蓋軟骨。
 不少亞洲人是扁平足,已對膝蓋形成壓力,如果不穿一雙適合的鞋子,將大大增加受傷幾率。
 “知道是扁平足、弓形腿,就要穿正確的鞋子!”海頓醫生堅信這樣才能確保運動時不會掛彩。
女生更易有膝蓋問題
 女生比男更易有膝蓋問題,這與更年期和做家務的習慣有關!
 “當女生50歲左右步入更年期,就會出現骨質疏鬆,骨頭力量轉弱,膝蓋的軟骨需要負荷更多力量,而有更多磨損。”TAGS物理治療主管陳雨竹這麼表示。
 他精于骨骼神經、運動受傷物理治療,以及平衡復健運動,同時也協助膝蓋病患進行治療和復健。
 他指出,許多亞洲女性在處理家務時,蹲著或坐在矮凳子,這很容易出現問題。
 “蹲坐沒有問題,但站起來時這個動作就有很大的影響。這是因為坐得越低時,站起來就要越大的力道,從坐到站的過程,需要把身體所有的力量放到膝蓋上。”他說,坐得越高,站起來需要的力道就越小。
 他指出,如果肌肉有力,長期蹲站不會產生太大影響;反之,肌肉無力卻太多蹲站動作,大約在20年后面對膝蓋問題。
 換句話說,長期蹲站會嚴重磨損軟骨,女性的膝蓋問題因此較男性來得多。
膝蓋疼痛和關節炎講座會
地區 日期 地點 時間
馬六甲 6月26日(星期二) 馬六甲育民小學禮堂 晚上8時
新山 7月16日(星期一) 新山中華公會黃淑芬禮堂 晚上8時
怡保 7月25日(星期三) 霹靂怡保劉關張趙古城會 晚上8時
檳城 7月27日(星期五) 檳榔州福建會館 晚上8時
★讀者只需剪下2張6月份或7月份不同日期的《中國報》或《南洋商報》全國封面版報頭,就可享有免費膝蓋健康檢查。
 欲知更多詳情,請撥電03-22896355/374。 

 

 

矯形護具減輕疼痛(第二篇)

 

報導:潘有文
圖:劉潔雲、受訪者提供、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嚴重膝蓋疼痛患者柱著拐杖,每走一步就痛一次,這種痛形影不離跟著他們,每一步路都是沉重的負擔。  一般上對治膝蓋問題,不外是服藥、注射玻尿酸或動手術,但現在有了另一個選擇,就是像矯正牙齒般,戴上膝蓋矯形護具!
70歲的伍月媚,兩年多前開始腰痛,讓她痛得想跳樓,她不知道原來是膝蓋問題作怪。
 “當時是隨時隨地的痛,痛到麻木了,睡不著也不吃不下飯,瘦了12公斤。”如果有方法能夠減少一半的痛,她會毫不猶豫嘗試。
 她的兒子看到母親的情況,在網上尋覓各種醫療方案,發現HSC蕉賴專科醫療中心后,決定讓母親到那裡一試。
 經過三個月的物理治療,伍月媚腰痛顯著改善,醫生發現她的腰痛源自雙腳的膝蓋,因此建議她戴上膝蓋矯形護具。
腰痛是一個訊號
 物理治療師陳雨竹指出,伍月媚雙腳一只內側成O形腿(也稱弓形腿),另一只則外側成S型腿,需要戴上訂制的膝蓋矯形護具協助改善。
 膝蓋兩支骨頭中間,有一片軟骨間隔,如果軟骨磨損,骨頭兩端直接碰觸就會疼痛。
 膝蓋矯形護具根據上述原理,戴上后拉開兩根骨頭,避免直接磨擦而產生痛楚。
 伍月媚最初柱著拐杖緩緩而行,現在已能依靠膝蓋矯形護具行走,這讓她非常開心,想起當時的痛楚,他忍不住說道:“痛起來,不能走,(即使)活到100歲也沒有用!”
 伍月媚是膝蓋問題變成腰痛的典型例子,陳雨竹治療師指出,腰痛是一個訊號,根本原因往往與膝蓋有關。
 “因為膝蓋無力,人就會使用腰力,才會變成腰痛。”他表示,腰痛問題不能只吃止痛藥,必須找到真正的原因。
 另一個案是60歲的陳蘇珊(譯音,Tan Suzan),三年前她當小販時,滑倒了3次,受傷后找人按摩和針炙,也嘗試其他方法,但效果不顯著。
 “當時,很難坐下來,也很難站起來,行走也很困難。”情況越來越令她懊惱,她不想依賴他人,只想有能力自己走動。
 去年,她通過女兒的舊同事推荐,到HSC蕉賴專科醫療中心問診,經過3個月的物理治療后,她的左腳也開始戴上膝蓋矯形護具。
 現在她已能自己行走,可以不依靠他人攙扶,她說:“現在不用讓人扶著我,疼痛也在逐漸減少,我非常開心。”
定時給醫生檢查
 陳雨竹指出,就像矯正牙齒,戴著膝蓋矯形護具的患者,需要定時給醫生檢查,經過一星期、一個月到3個月的調整,讓患者適應護具后,一年后再照一次X光,確認膝蓋內的情況。
 “檢查的目的主要是看能否注射玻尿酸,以達到潤滑作用,但這個做法並不能協助患者膝蓋長回軟骨。”他表示,矯形成功后,每6個月可以注射一次玻尿酸。
 矯形護具的功用是拉開骨頭,以便進行更多的治療,希望能幫助患者膝蓋長回軟骨。
 換句話說,矯形護具能減輕患者痛楚,以及讓人行走自如,同時也打開另一道門,以便進行其他治療膝蓋方案。
不同階段療法有別
 病向淺中醫,早求醫就多一些方法醫治,反之就沒有太多選擇!
 膝蓋問題和關節痛也是如此,從軟骨的磨損程和度骨骼之間的磨擦情況,可分為初、中、晚三個階段,各有不同的對治方法,並非只有吃藥或動手術一途。
 “手指夾在門縫中,應該是把它移開,而非吃藥止痛;同理,膝蓋疼痛只吃藥,骨頭之間還是會繼續磨擦而疼痛,並不可行,這是簡單易懂的道理。”HSC蕉賴專科醫療中心執行長海頓醫生(Dr. Hayden)點出其中關鍵。
 他坦言,早期膝蓋問題患者戴上矯形護具后,醫生能夠採取多方治療;中期患者戴護具,能延緩動手術的時間,至于晚期,基本上只能動手術置入白鋼人造膝蓋。
 “疼痛初期戴上矯形護具,除了可減少疼痛,還可以用食物來調理,膝蓋軟骨有機會好轉。”他表示,這種情況有90%的康復機會。
 至于中期,就是延緩它惡化,如果一個人在45歲時有中期膝蓋問題,戴上護具可能可延緩十多年的動手術時間。
 海頓醫生表示,一般人工膝蓋只能耐15年左右,如果45歲就動手術,表示50余歲至60歲之間又要再動一次手術,這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存在一定的風險。
易調整拆裝極方便
 58歲的廖忠發是高爾夫球迷,從鋁業這一行退休后,不到高爾夫球場就混身不自在。
 但是,膝蓋疼痛讓他一度以為自己不能再打高爾夫球,幸好他在友人的介紹下,找到海頓醫生,為他訂制膝蓋矯形護具,現在又可以打高爾夫球了。
 “本來,以前我打高爾夫球是坐著(打球專用的)車子,后來改成自己拉著17公斤重的手推車,卻發現自己的膝蓋疼痛。”他說。
 于是,他求助一般醫生,得到的答案不外是動手術換人工膝蓋或打針吃藥,但他相信應該還有其他選擇,終于讓他發現戴上膝蓋矯形護具的方法。
 “開始戴護具時並不習慣,但過了兩個星期后,我發現走路不痛了,而且可以繼續打高爾夫球了。”球友看他能重回場上,都報以好奇的眼光,而他也樂于分享。
 由于這種護膝工具可自行拆卸和安裝,對廖忠發來說相當方便,當打高爾夫球打到一半時,發現膝蓋疼痛,就拆下重裝調整位置,然后又繼續打球。
 “我希望70歲時還可以打高爾夫球!”膝蓋疼痛問題不再是困擾后,廖忠發打球的興緻也回來了。
膝蓋有問題易跌倒
 千萬別小看膝蓋問題,它會增加患者跌倒的幾率,同時危及生命!
 海頓醫生指出,膝蓋病患,若因跌倒嚴重受傷,就可能因此影響生活,最后或會性命難保。
 他說:“我未有這方面的數據,但根據我的觀察,(有人因膝蓋問題)跌倒后18個月內,可能會性命堪虞。”
 膝蓋問題而跌倒受傷,在治療過程中,可能需要長期躺在床上,身心皆受影響而委靡不堪,失去生存鬥志。
 因此,別小覷膝蓋問題,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膝蓋疼痛已是一種難受的痛苦,如果再跌倒受傷,人的心志難免無法振作起來而鬱鬱寡歡。
干細胞助長軟骨?
 使用膝蓋矯形護具拉開骨頭后,注射玻尿酸只屬潤滑作用,但若置入干細胞,則有可能會協助長出軟骨!
 陳雨竹治療師表示,目前這項科技已開始試用在治療膝蓋問題上,整個醫療體系都鼓勵使用干細胞技術。
  “只是現在技術還未成熟,也沒有特定的操作規範出來,所以還未能公開整個過程。”
 目前,使用干細胞治療膝蓋的費用,較注射玻尿酸高出四至六倍,而且胥視是自體干細胞或從他處取得的干細胞而定。
 人體原本就存有干細胞,它停留在人體某處,就會形成該處的器官,也因為這些干細胞,人體才有自癒的能力。
膝蓋疼痛和關節炎講座會
地區 日期 地點 時間
馬六甲 6月26日(星期二) 馬六甲育民小學禮堂 晚上8時
新山 7月16日(星期一) 新山中華公會黃淑芬禮堂 晚上8時
怡保 7月25日(星期三) 霹靂怡保劉關張趙古城會 晚上8時
檳城 7月27日(星期五) 檳榔州福建會館 晚上8時
★讀者只需剪下2張6月份或7月份不同日期的《中國報》或《南洋商報》全國封面版報頭,就可享有免費膝蓋健康檢查。
 欲知更多詳情,請撥電03-22896355/374。 

提高醒覺預防勝治療(完結篇)


報導:潘有文
圖:劉潔雲、受訪者提供、互聯網

 大馬人的膝蓋問題,有90%屬于關節炎,其中大部分患者是老人,它不止是與健康有關,同時也是為人子女者的大問題!  與其任由父母或長輩的腿部肌肉無力和老化,最后患上關節炎,不如提高醒覺意識,在病情惡化前或可以預防時,找到適合治療方法,不要等到只能開刀動手術時,才來唉聲嘆息。
日本人80歲時還可以四處走動,美國人90歲可以駕車,大馬人60歲時就可能聽到這樣的聲音:“我不可以了啦,要等死了!”
 發出這些聲音的老人家,無非是膝蓋疼痛使他們寸步難行,想要旅行或四處走走,又擔心雙腳承受不了奔波,只能呆在家裡。
 本地著名權威脊椎醫生王杰修表示,大馬人在膝蓋問題上缺乏醒覺意識,因此才會出現老人家患上關節炎,卻又無法可施的情況。
 “大馬人有很多問題,首先是不做運動,應該穿好的鞋不去穿,不可以常常蹲著又不聽!”提起大馬人對于膝蓋醒覺意識,他感到有些懊惱。
 許多國人有扁平足問題,需要穿適合的鞋才能降低患上弓形腿的可能性,同時不會磨損膝蓋軟骨。
老化使問題更嚴重
 王醫生強調,到了一定年紀,例如五六十歲,發現腳無力和酸痛,就可能是關節炎的訊號,應該及時補救,穿上品質良好的鞋子就是該做的事。
 “肌肉無力加上老化,問題會越來越嚴重,最終要動手術。”身為醫生的他,時常看到許多關節炎患者到病情嚴重才求醫
 王杰修醫生是國內最大脊骨神經科集團的創辦人,其醫療中心涵蓋北馬、中馬、南馬及東馬,其HSC蕉賴專科醫療中心更是脊骨神經科醫療的大本營。
 在還未開始治療膝蓋問題時,他常常會見到被關節炎困擾的病患,大多數人已沒有選擇,只能動手術替換人工膝蓋。
 “我每次只能對他們說對不起,因為需要開刀。”他強調,並非動手術不好,而是當還沒走到這一步時,他們其實還有其他選擇,可惜他們沒有這方面的醒覺,最終令問題嚴重至必需步上手術台。
 他的母親也有膝蓋問題,因為當時沒有妥當處理,最終還是需要動手術。
 華人的價值觀中,奉養父母天經地義,眼見母親因為膝蓋問題不良于行,需要動手術解決問題,使他更堅信膝蓋問題的預防與對治醒覺意識的重要。
合適工具減少不便
 現代人生活忙碌,如果父母行動不便,必然會放心不下,擔心他們在家中跌倒。
 “父母膝蓋疼痛是現在孩子的大問題,如果老人健康有力,就不用擔心。”對他來說,只要找到適合的協助工具,老人和年輕一代都可以減去不少麻煩。
 因此,當他發現美國公司研發的膝蓋矯形護具,能夠拉開膝蓋骨頭兩端,避免磨擦而疼痛,就把它介紹給病患。
 這種矯形護具價格較高,如果訂制需要更高價錢,但王杰修醫生認為即使病患不會購買,他依然會向他們傳達這個訊息,因為它也是一種醒覺意識。
 他坦承,十個人有九個致電詢問矯形護具都會沒有下文,但至少讓詢問者知道,不一定要動手術,而是另有選擇。
 “傷到手、頸、腰,都還可以四處走,但傷到膝蓋就什么都不可做了。”因此,他非常注重膝蓋疼痛醒覺意識,希望更多人懂得如何處理膝蓋問題。
打針吃藥無法康復
 如果有人向你說,膝蓋關節炎打針和吃藥可以康復,有關人士不是在促銷藥品,就是不懂什么是關節炎!
 “打針、吃藥一定好?騙人的!”王杰修脊醫直截了當表示,膝蓋問題並不單純用藥物可以治癒。
 他說,銷售這些藥品的人,可能今天指藥物效果良佳,能夠治好膝蓋疼痛,卻沒有提出科技研發證明;下次再碰到此人時,他可能已轉行賣其他商品,這類人販賣的藥品豈能相信?
 那,為何醫生又會給膝蓋疼痛病人服食止痛藥或建議動手術呢?王脊醫無奈的表示,因為病人求醫時已出現嚴重膝蓋問題,醫生也只能以這種方式處理。
 當關節痛的程度已相當嚴重,注射藥物也是枉然,因為骨頭依然會碰觸,使用膝蓋矯形護具,拉開骨頭之間的距離,反而能減輕患者的痛楚,讓醫生尋找適合治療的方式。
保護膝蓋改變一生
 人的雙腳少了膝蓋的支持,可能就此影響一生!
 HSC蕉賴專科醫療中心執行長海頓醫生(Dr. Hayden)醫治許多膝蓋疼痛問題的病人,接觸各種膝蓋問題案例,因而感慨良多。
 對常人來說,並沒有特別感受到膝蓋的功用,但當疼痛時,才發現少了它不行。
 “保護膝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海頓醫生堅定的表示。
 人的一生都在勞勞碌碌,賺錢養家活口,拼盡力氣和消耗身體機能,為的就是想生活無憂。
 但是,一生都在賺錢,退休后卻因為膝蓋問題無法走動,這對忙碌一生的人來說,無疑是最大的諷刺。
 海頓醫生指出,在膝蓋問題上,大馬人看來就像是在痛苦和動手術中生活,但這是大馬人想要的嗎?
 因此,他認為,面對膝蓋問題,必須提早採取行動,例如適時接受治療和穿上矯形護具,不要拖到最后被逼要動手術來改善膝蓋問題。
關節炎會否遺傳?
 膝蓋問題也會遺傳,如果上一代患有關節炎,下一代就更要小心照顧自己的膝蓋。
 陳雨竹擅長于骨科與神經科物理治療,他表示O型腿(也稱弓形腿)會有先天性遺傳。
 他說:“骨性關節炎患者的膝蓋筋骨和股骨不直,排列不好,導致軟骨被磨掉,造成O形腿。”
 這些人受先天性骨骼影響,造成膝蓋磨損程度高于常人,因此患上骨性關節炎的幾率也就高于常人。
 “可能性遺傳不代表一定遺傳,但(有關人士)必須更加照顧和防護自己的膝蓋。”
 此外,他指出,遺傳自上一代的扁平足,由于足底無法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力量直接達到膝蓋骨頭,也會增高骨性關節炎的發生率。
調整設計迎合東方人
 膝蓋疼痛病友可以自己拆卸和安裝的矯形護具,一年半前已在大馬出現,王杰修醫生表示,目前為止獲得不錯的口碑,約有75%的使用者認同它的功能。
 “我不可能告訴你100%使用者滿意,如果這樣說一定是騙人的。”他強調,這種矯形護具以西方人的體型設計,因此到了大馬后,經過病友的反映,才逐漸調整至適合東方人的設計。
 如果美國研發的膝蓋矯形護具在大馬獲得膝蓋病友認同,不知是否會出現盜版,以致影響了這種科技產品的信譽和價值呢?
 王杰修醫生老神在在地表示,這是經過研發和證實的科技,如果有人仿造也只能外表神似,卻無法複制技術。
 因此,他認為如果市場有類似的膝蓋矯形護具,並且價格非常低廉,病友應該要求出示其研發證明,避免買到不恰當的矯形護具。
膝蓋疼痛和關節炎講座會
地區 日期 地點 時間
馬六甲 6月26日(星期二) 馬六甲育民小學禮堂 晚上8時
新山 7月16日(星期一) 新山中華公會黃淑芬禮堂 晚上8時
怡保 7月25日(星期三) 霹靂怡保劉關張趙古城會 晚上8時
檳城 7月27日(星期五) 檳榔州福建會館 晚上8時
★讀者只需剪下2張6月份或7月份不同日期的《中國報》或《南洋商報》全國封面版報頭,就可享有免費膝蓋健康檢查。
 欲知更多詳情,請撥電03-22896355/374。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解剖肥胖症

老美痴肥百害無利(第1篇)

20/06/2012

 

報導:劉林李
肥胖不只是外表問題,還關乎健康危機、健保制度、環境問題等。 在美國,肥胖不僅是個人問題,還是國家問題,因為越來越多的肥胖人口,已經成為社會負擔,拖累國家經濟。
不只如此,美國肥胖人士更是削弱美國國防,影響美國國家安全……
一個人是胖是瘦,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原因。
 一個人要胖要瘦,未必由得自己,不過,我們的體重並非只是自身的問題這么簡單,還會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影響。
 在肥胖族群龐大的美國、澳洲等,肥胖已經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何不可的個人權利,而成了一種道德問題,因為個人體重上升已經加重社會和環境成本,並且轉嫁到他人身上。
 就美國而言,肥胖就快超越抽煙,成為美國人早死、生活品質下降和醫療費用增加的最大成因。
每年持續肥胖
 美國目前是全球最多肥胖人士的國家,美國疾病防制中心統計,每三個美國成人就有一個過重,一個肥胖,而且他們持續一年比一年胖。
 美國人的肥胖並非普通肥胖,歐洲一個“極為肥胖”的人,去到美國充其量不過是“中等身材”,美國隨便一個“胖子”,體重至少都有150公斤到200公斤。
 他們胖到乘搭飛機時擠得鄰座乘客無法坐下,他們有些胖到坐不進一般轎車,也有胖到不能走路,要坐輪椅的。
醫療費用增加
 美國政府對國民體重問題非常頭痛,因為國民的肥胖關乎國家生產力和健保費用。
 研究人員估計,美國肥胖人口如果按照目前趨勢繼續上升,會增加數十億美元醫療費用。
 為了應對日益增加的肥胖人群,美國醫院必須訂購更牢固的病床和手術台、把醫院壁掛式馬桶換成蹲式馬桶,還有在停屍間安裝特大號冰櫃,改建這些設施也間接增加醫療成本。
 事實上,精算師協會(Society of Actuaries)估計,美國和加拿大這對北美好兄弟的超重或肥胖人口,已經導致納稅人和私人醫療保險客戶,每年必須多支付數百美元醫療保健成本。
 還有那些在職或太胖而無法工作的肥胖人口,已經造成該國損失上千億美元的生產力。
消耗物資破壞環境
 肥胖不只危害健康,還會危害環境,因為肥胖人士使汽車和飛機消耗更多燃油,排放更多二氧化碳,加速全球暖化。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一項研究顯示,跟1960年相比,美國肥胖人士持續增加,導致該國每年要多消耗10億加倫的汽油。
 還有公共交通如火車因為人們越來越胖,可以乘載的人數減少了,不僅如此,從體育館到巴士站等公共場所,為了肥胖人士都必須改換更寬的座椅、扶手梯和出入口等。
 另有研究顯示,大腹便便的美國人讓飛機笨重不堪,乘客体重就快達到航空公司規定的上限。
 飛機越來越重增加的耗油量,不只增加航空公司營運成本,也增加飛機二氧化碳排放。
 美國聯合航空從2009年4月起,實施超重乘客搭機要買兩張機票的規定。
 聯合航空是因為接到很多乘客投訴,被體型過大的鄰座乘客擠到受不了,才決定實施這項新規定。
 聯合航空過胖乘客的標準是,入座后無法扣上額外加長的安全帶或放下座位扶手。
 除了美國聯合航空,其他國家航空公司其實也想實施同樣政策,不過卻捲入歧視胖子的非議。
 法國航空公司和荷蘭航空公司一直想對肥胖的乘客額外收費,但在反對聲浪中只好作罷。
 2007年,法航要求一位胖子乘客支付雙倍機票錢,不過法院事后判定這種做法不合法。
征肥胖稅褒貶不一
 澳洲航空公司前高管托尼韋伯(Tony Webber)也曾經提議向肥胖乘客征收“超重稅”,民眾反應兩極化,有人大表贊同,有人認為歧視胖人。
 托尼韋伯是澳洲首席經濟學家,他提出這種建議是有嚴謹分析論證支持的。
 從2000年來,澳洲航空公司的燃油成本就不斷上升,原因不僅是油價上漲,乘客體重越來越重,也加重燃油成本。
 托尼韋伯收集的數據顯示,從2000年起至今,澳洲每位成年乘客平均重了兩公斤。對從澳洲悉尼經由新加坡飛往英國倫敦的A380客機來說,每位乘客體重增加兩公斤,意味著需多消耗3.72桶航空燃油。
 如果航空公司每週有三趟飛往倫敦的航班,一年下來相當于要多支付100萬美元(折約320萬2399令吉)。
 乘搭飛機時行李超重額外付費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150公斤重量的乘客,攜帶的行李如果沒有超重,就不需要額外付費。
 其實從飛機角度來看,無論是超重的行李還是更多的脂肪,都一樣增加耗油量。
 所以他建議,假設標準乘客的體重是75公斤,那么應該向體重75公斤以上的乘客收取“超重稅”,抵銷航班額外的燃油費用。另一方面,體重少過75公斤的的乘客購買機票應該享有折扣。
美國胖子面對歧視
 美國航空公司施實超重乘客要買兩張機票政策,很多胖子嘩然,認為這是歧視。
 對航空公司來說,考慮到鄰座乘客感受,要超重乘客買下毗鄰機位也許無可厚非,不過在美國,肥胖人士不只乘搭飛機要買多一張票,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面對種種不便和他人的偏見。
 體重超標的人意味著健康風險越高,美國醫療和人壽保險公司經常會把肥胖人士拒于門外,或對他們征收較高保費。
 肥胖人士在美國很難找到工作,美國雷德求職中介公司調查顯示,這是因為雇主歧視肥胖人士,美國75%公司高層不喜歡肥胖人士。
 很多美國公司在篩選求職者時,會對肥胖人士抱有先入為主的假設,認為他們因為不夠自律,才無法控制自己的體重,另外,許多客戶也不喜歡跟肥胖人士打交道,雇主在聘請員工時會把這列為考慮因素。
 在美國,肥胖人士就算找到工作,薪水也比一般員工低,而且他們很難有升職或加薪的機會。
 理由是公司認為肥胖雇員行動遲緩,工作效率低;經常因為健康問題請假,影響工作,以及公司必須為他們支付高于一般人的保險費。
 為了制止歧視肥胖者,舊金山甚至出台相關法令,禁止在家中或職場批評他人體重、說人太胖,連醫生問診時也得注意用語,否則可能會被告。
過重影響美軍戰力
 肥胖已經是美國軍隊面對的最大問題,隨著美國越來越多肥胖人口,美國軍隊已經很難招募到體重合標準的軍人。
 目前美國申請服兵役的公民中,有20%男性和40%女性超重,這種情況持續發展下去的話,美國軍隊未來可能陷入無兵可征窘境。
 另一方面,目前有半數美國軍人體重過重,逼使軍隊必須下“減肥令”。
 根據美國肥胖症協會針對美軍所作的調查,目前高達58.6%的男性軍人和26.1%的女性軍人的體重超過美軍設定標準。
 肥胖症協會認為,軍人過于肥胖,勢必影響耐力和行動,也增加受傷幾率。
 所以,美國軍隊目前積極要軍人減肥,包括吃減肥藥、瀉藥,甚至利用斷食、不喝水、手術抽脂等極端減肥方式。
 事實上,從1992年至2007年間,已經有2萬4000名軍人因為減肥失敗,被逐出軍隊。
 軍人體重過重,已經使美國軍隊失去許多經過嚴格訓練的軍人,影響美軍戰力。

 

美國文化養肥世人(第2篇)

報導:劉林李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現在什麼都全球化了,肥胖一樣無國界。

不只美國、英國、加拿大這些傳統「胖國」擁有眾多超重人士,向來體重標準的日本人也「肥胖化」,連以窈窕身影聞名于世的法國女人都淪陷。
過去物質匱乏的中國,今天富貴了,大家越吃越胖,這點不難理解,但向來富裕的美國卻是越窮的人越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有這樣一個「陰謀論」,今天全球的人越來越胖,禍首是全球「美國化」……
去過英國的人都懂英國多肥胖人士,而跟更胖的美國人比較身材,是英國人聊以自慰的方法。
 美國人、英國人不是這幾年才變胖的,這也是為何這兩個國家的飲食習慣向來為人詬病。
 有一本暢銷書叫《法國女人不會胖》,書名很明白告訴我們,法國女人輕輕鬆鬆就可享有苗條身段。
列為慢性疾病
 不過,近年的追蹤調查顯示,法國人體重越來越有分量,尤其是女性更明顯,許多法國女性柳腰不再。
 日本人是世界上體重最標準的,這也是他們長壽的秘訣,可怕的是,現在連日本人也變胖了。
 全世界的人都越來越胖,連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受不了,于1997年正式把肥胖症列為一種慢性疾病,並視之為這是一種比傳染病還可怕的病,警告全球嚴陣以待。
 在中國,這個富起來不久的國家,肥胖問題遠沒有美國那么嚴重,但是肥胖人士增加速度驚人,有望追趕美國。
被視為貧窮病
 中國人的肥胖症顯然是一種“富貴病”,以前物質匱乏,很多人求溫飽已不易,現在經濟情況好轉就盡情吃喝。
 中國著名公共衛生專家陳君石說,中國人多少年來窮慣了,現在好不容易兜裏有更多錢,就嚮往著吃更多的肉,這裡指廣義的肉。
 這種情況在他們養育第二代時尤其明顯,很多經歷過貧窮飢餓的家長,基于補償心態通常會養出肥胖兒童。
 吊詭的是,場景換到美國這個發達國家,肥胖症卻變成一種“貧窮病”。
越窮越肥胖怪現象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一項研究發現,跟收入高的雇員相比,收入低的雇員更容易變胖,這說明貧窮是導致肥胖的風險因素。
 美國其他針對青少年和婦女肥胖問題的研究,也得到同一結論。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家所進行的一項長達三十年之久的研究顯示,美國年齡15歲到17歲之間青少年當中,家境貧窮青少年超重比率為50%,這個比率較同齡但家境較富裕的青少年高出許多。
 美國國家保健中心統計學研究團隊也發現,那些來自家庭收入低的婦女,肥胖幾率比較高,反之富裕家庭婦女體重一般比較標準。
便宜加工品易致肥
 不只是美國越窮的人越肥胖,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較低的非洲、印度、墨西哥的情況也一樣,這些國家許多貧窮地區,肥胖現象越來越普遍。
 儘管印度、非洲仍然有嚴重營養不良問題,矛盾的是,肥胖問題也日益嚴重。
 印度全國家庭健康調查顯示,印度有20%人民死于肥胖引起的疾病,印度西北部更是有40%婦女死于肥胖引起的疾病。
 幾年前,印度肥胖或患糖尿病的通常只有富人,但是現在貧窮的人也開始“未富先肥”。
 追根究底,不管住在美國這種富裕國家的窮人,還是住在發展中國家如非洲、印度的窮人,他們面對的其實是同一問題,就是日常攝取太多便宜,但高脂高糖的加工食品。
 非洲有許多吃不飽的人,但是美國人甚少吃不飽的,問題在于吃什么,吃得好不好。
 現今富裕的人多數是因暴飲暴食長胖,貧窮的人則是因為吃太多便宜加工食品變胖。
 說到這點,要追溯到美國人當初怎么變胖了。
 許多研究顯示,美國人的肥胖比率是1970年代起攀升。那正是美國玉米產量過剩,價格暴跌,政府補貼收購玉米,同時鼓勵加工業把玉米“物盡其用”的年代。
 食品加工業以低成本處理過剩玉米原料,把它們跟低比例的天然食材以及各種化學物品合成,大量生產各種高熱量、高糖份加工食品,價格遠比新鮮蔬菜、水果、魚、全穀類便宜。
 對于收入較低的族群,便宜的加工食品正是填飽肚子的首選,但是這種廉價食物,同時也讓他們付出高昂的健康代價。
高果糖玉米漿掀爭議
 自從1970年代以來,玉米就是美國市場最廉價易得的熱量,美國商人用玉米做出數百樣加工食品,從雞塊到生菜沙拉醬、乳化劑、高果糖玉米糖漿(High- fructose corn syrup﹐簡稱HFCS)等“新發明”。
 只是快餐業者就用便宜玉米加工製成45種不同產品,我們在快餐店吃漢堡、雞塊、薯條、汽水、奶昔,看來是多種不同食物,但是成分其實都含有玉米。
 這些速食提供大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讓人越來越胖可又停不了口。
 高果糖玉米糖漿這種名字,我們的老祖宗聽都沒聽過,別說嚐過。
 自從這種廉價甜味劑“風行以來”,美國人體重就節節上升,所以在美國,有關高果糖玉米糖漿導致肥胖的爭議不斷。
 當然,高果糖玉米糖漿不是專為美國人而研發的,今天全球人吃的數千種食品中,都是以這種甜味劑來取代糖類。
 我們喝的包裝飲料如軟飲果汁、酸奶;吃的加工食品如香腸、番茄汁、通心粉、面包等,都含有這種成份。
利益糾葛的陰謀?
 美國食品工業不只“養肥”了美國人,該國以強國之勢和魅力,在不到100年的時間,把他們的加工食品和速食文化兜售到全球,把全球人都“養肥”了。
 《世界是肥的》這本書的作者巴瑞鮑勃金(Barry Popkin)就指,其實肥胖不只和貪吃、不愛運動掛上等號,這可能是一場陰謀,一個由政府、財閥檯面下利益糾葛的肇因。
 美國推行的農業政策,不斷增加玉米和大豆產量,可以直接影響我們對食物的選擇。
 雖然要不要抵制美國飲食文化,看來是個人選擇,但有時候不是你要抵擋就擋得了的。
 美國牛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美國有意把牛肉賣到一個國家時,幾乎沒有一個國家抵擋得了。
 從日本、韓國、台灣到歐盟,都有過慘痛經歷,美國打著國際自由貿易旗幟,在這些國家人民強烈反對之下,仍把牛肉塞給這些國家。
 在許多國家,一罐可樂比一瓶礦泉水還便宜,沒有健康意識的人會寧願喝糖分高的軟飲。
飲食西化日人變胖
 很多時候,我們吃什么其實在于國家政策轉向。
 日本二戰后糧食短缺,當時美國援助該國脫脂奶粉和小麥粉以製成牛奶和面包,作為學校營養餐。
 日本自那時起推行營養午餐至今已過了60年,對于美國當年的“援助”,今天依然有日本人認為那其實是“變相推鎖”該國農產品。
 當年美國小麥產量過剩,價格低賤,而且儲藏成本高,美國人把小麥捐助給日本製成面包供應學校營養午餐。
 從此以后,本來只吃飯食等傳統食物的日本人,飲食習慣逐漸改變,餐桌上的米飯變成面包、肉類等洋食。
 那時起,日本人也大量消費美國出口的小麥和大豆,大米消費減了一半,國家糧食自給率也大幅度降低。
 日本人是全球體重最標準也最長壽的民族,自從飲食西化以后,肥胖率跟著上漲,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也逐年增加。

 

 

報導:劉林李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現在什麼都全球化了,肥胖一樣無國界。

不只美國、英國、加拿大這些傳統「胖國」擁有眾多超重人士,向來體重標準的日本人也「肥胖化」,連以窈窕身影聞名于世的法國女人都淪陷。
過去物質匱乏的中國,今天富貴了,大家越吃越胖,這點不難理解,但向來富裕的美國卻是越窮的人越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有這樣一個「陰謀論」,今天全球的人越來越胖,禍首是全球「美國化」……
去過英國的人都懂英國多肥胖人士,而跟更胖的美國人比較身材,是英國人聊以自慰的方法。
 美國人、英國人不是這幾年才變胖的,這也是為何這兩個國家的飲食習慣向來為人詬病。
 有一本暢銷書叫《法國女人不會胖》,書名很明白告訴我們,法國女人輕輕鬆鬆就可享有苗條身段。
列為慢性疾病
 不過,近年的追蹤調查顯示,法國人體重越來越有分量,尤其是女性更明顯,許多法國女性柳腰不再。
 日本人是世界上體重最標準的,這也是他們長壽的秘訣,可怕的是,現在連日本人也變胖了。
 全世界的人都越來越胖,連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受不了,于1997年正式把肥胖症列為一種慢性疾病,並視之為這是一種比傳染病還可怕的病,警告全球嚴陣以待。
 在中國,這個富起來不久的國家,肥胖問題遠沒有美國那么嚴重,但是肥胖人士增加速度驚人,有望追趕美國。
被視為貧窮病
 中國人的肥胖症顯然是一種“富貴病”,以前物質匱乏,很多人求溫飽已不易,現在經濟情況好轉就盡情吃喝。
 中國著名公共衛生專家陳君石說,中國人多少年來窮慣了,現在好不容易兜裏有更多錢,就嚮往著吃更多的肉,這裡指廣義的肉。
 這種情況在他們養育第二代時尤其明顯,很多經歷過貧窮飢餓的家長,基于補償心態通常會養出肥胖兒童。
 吊詭的是,場景換到美國這個發達國家,肥胖症卻變成一種“貧窮病”。
越窮越肥胖怪現象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一項研究發現,跟收入高的雇員相比,收入低的雇員更容易變胖,這說明貧窮是導致肥胖的風險因素。
 美國其他針對青少年和婦女肥胖問題的研究,也得到同一結論。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家所進行的一項長達三十年之久的研究顯示,美國年齡15歲到17歲之間青少年當中,家境貧窮青少年超重比率為50%,這個比率較同齡但家境較富裕的青少年高出許多。
 美國國家保健中心統計學研究團隊也發現,那些來自家庭收入低的婦女,肥胖幾率比較高,反之富裕家庭婦女體重一般比較標準。
便宜加工品易致肥
 不只是美國越窮的人越肥胖,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較低的非洲、印度、墨西哥的情況也一樣,這些國家許多貧窮地區,肥胖現象越來越普遍。
 儘管印度、非洲仍然有嚴重營養不良問題,矛盾的是,肥胖問題也日益嚴重。
 印度全國家庭健康調查顯示,印度有20%人民死于肥胖引起的疾病,印度西北部更是有40%婦女死于肥胖引起的疾病。
 幾年前,印度肥胖或患糖尿病的通常只有富人,但是現在貧窮的人也開始“未富先肥”。
 追根究底,不管住在美國這種富裕國家的窮人,還是住在發展中國家如非洲、印度的窮人,他們面對的其實是同一問題,就是日常攝取太多便宜,但高脂高糖的加工食品。
 非洲有許多吃不飽的人,但是美國人甚少吃不飽的,問題在于吃什么,吃得好不好。
 現今富裕的人多數是因暴飲暴食長胖,貧窮的人則是因為吃太多便宜加工食品變胖。
 說到這點,要追溯到美國人當初怎么變胖了。
 許多研究顯示,美國人的肥胖比率是1970年代起攀升。那正是美國玉米產量過剩,價格暴跌,政府補貼收購玉米,同時鼓勵加工業把玉米“物盡其用”的年代。
 食品加工業以低成本處理過剩玉米原料,把它們跟低比例的天然食材以及各種化學物品合成,大量生產各種高熱量、高糖份加工食品,價格遠比新鮮蔬菜、水果、魚、全穀類便宜。
 對于收入較低的族群,便宜的加工食品正是填飽肚子的首選,但是這種廉價食物,同時也讓他們付出高昂的健康代價。
高果糖玉米漿掀爭議
 自從1970年代以來,玉米就是美國市場最廉價易得的熱量,美國商人用玉米做出數百樣加工食品,從雞塊到生菜沙拉醬、乳化劑、高果糖玉米糖漿(High- fructose corn syrup﹐簡稱HFCS)等“新發明”。
 只是快餐業者就用便宜玉米加工製成45種不同產品,我們在快餐店吃漢堡、雞塊、薯條、汽水、奶昔,看來是多種不同食物,但是成分其實都含有玉米。
 這些速食提供大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讓人越來越胖可又停不了口。
 高果糖玉米糖漿這種名字,我們的老祖宗聽都沒聽過,別說嚐過。
 自從這種廉價甜味劑“風行以來”,美國人體重就節節上升,所以在美國,有關高果糖玉米糖漿導致肥胖的爭議不斷。
 當然,高果糖玉米糖漿不是專為美國人而研發的,今天全球人吃的數千種食品中,都是以這種甜味劑來取代糖類。
 我們喝的包裝飲料如軟飲果汁、酸奶;吃的加工食品如香腸、番茄汁、通心粉、面包等,都含有這種成份。
利益糾葛的陰謀?
 美國食品工業不只“養肥”了美國人,該國以強國之勢和魅力,在不到100年的時間,把他們的加工食品和速食文化兜售到全球,把全球人都“養肥”了。
 《世界是肥的》這本書的作者巴瑞鮑勃金(Barry Popkin)就指,其實肥胖不只和貪吃、不愛運動掛上等號,這可能是一場陰謀,一個由政府、財閥檯面下利益糾葛的肇因。
 美國推行的農業政策,不斷增加玉米和大豆產量,可以直接影響我們對食物的選擇。
 雖然要不要抵制美國飲食文化,看來是個人選擇,但有時候不是你要抵擋就擋得了的。
 美國牛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美國有意把牛肉賣到一個國家時,幾乎沒有一個國家抵擋得了。
 從日本、韓國、台灣到歐盟,都有過慘痛經歷,美國打著國際自由貿易旗幟,在這些國家人民強烈反對之下,仍把牛肉塞給這些國家。
 在許多國家,一罐可樂比一瓶礦泉水還便宜,沒有健康意識的人會寧願喝糖分高的軟飲。
飲食西化日人變胖
 很多時候,我們吃什么其實在于國家政策轉向。
 日本二戰后糧食短缺,當時美國援助該國脫脂奶粉和小麥粉以製成牛奶和面包,作為學校營養餐。
 日本自那時起推行營養午餐至今已過了60年,對于美國當年的“援助”,今天依然有日本人認為那其實是“變相推鎖”該國農產品。
 當年美國小麥產量過剩,價格低賤,而且儲藏成本高,美國人把小麥捐助給日本製成面包供應學校營養午餐。
 從此以后,本來只吃飯食等傳統食物的日本人,飲食習慣逐漸改變,餐桌上的米飯變成面包、肉類等洋食。
 那時起,日本人也大量消費美國出口的小麥和大豆,大米消費減了一半,國家糧食自給率也大幅度降低。
 日本人是全球體重最標準也最長壽的民族,自從飲食西化以后,肥胖率跟著上漲,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也逐年增加。

 

減肥非個人之事(完結篇)

 

報導:劉林李
圖:互聯網
試過減肥的人都知道減肥有多難,但不只你個人才面對這種問題,你其實一點都不孤單。 在許多國家,減肥是國家大事,甚至是法律問題,是關乎全民的運動。
為何減肥如此困難,應該怎樣才能瘦下來?
肥胖是一種病,近年肥胖導致的健康問題,已經比吸煙和酗酒嚴重,許多國家把減肥當成國家大事。
 美國加州曾經召開“反肥胖峰會”,美國參議院甚至為了兒童肥胖問題舉行聽證會,美國目前至少有半數以上州議會,正在討論著一百四十多項抑制肥胖的法案。
 丹麥肥胖人口比例其實不到10%,但是丹麥政府已經無法忍受,開始征收“肥胖稅”逼丹麥人減肥。
 該國目前已經著手提高冰淇淋、巧克力、甜食以及汽水等垃圾食物稅收,讓這些食物變得更貴,藉此改變民眾飲食習慣。
 在日本,腰圍過粗甚至是“犯法”的,不只腰圍粗的個人“有罪”,必須強制減肥,他就職的企業或機構,也會遭罰款。
 當然,各國針對肥胖的種種措施,是希望民眾注重健康,進而減低國家醫療保健負擔。
 然而,牽涉到肥胖的問題很敏感,政府推行各項措施的“好意”,民眾未必“領情”,而且往往覺得政府管太多。
 征收肥胖稅要民眾改變飲食習慣,會被認為控制民眾選擇食物的自由;要求肥胖乘客買兩張機票被指歧視;要民眾減肥也會被評論人罵,我喜歡吃太多變胖短命一點,你管我?
 儘管減肥是永不過時的話題,儘管很多跟減肥有關的書籍都成了暢銷書,大家看起來好像都很想減肥,可是當國家想“助他們一臂之力”時,很多人卻覺得不高興。
互相鼓勵更易減肥
 肥胖真的只是單純攝取太多廉價高熱量食物如此簡單?
 事實上,科學界一直在尋找追查肥胖成因,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每年就撥出8億美元(約25億4719萬令吉)研究肥胖的代謝、遺傳與神經學基礎。
 關于肥胖,科學家其實已經懂得比以前多,比如為什么有些人天生容易發胖,研究人員發現二十多種基因突變和體重容易增長有關,還有我們細胞的生理功能不同,燃燒和儲存卡路里的能力也不一樣。
 除非科學家發明了能夠改變代謝能力及基因的藥物,否則現階段肥胖的人要瘦下來以及不復胖,仍然只有改變生活方式這條路。
 方法來來去去是那幾個,大家其實都很熟悉了:測量體重、記錄攝取的卡路里和運動情形;飲食均衡、減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攝取,而不是完全排除某種主要食物類別;減肥是終身的事,不要寄望極端減肥方式或節食可以讓你永遠瘦下來。
 美國也非常流行加入“節食支持團隊”,靠團隊的鼓勵和支持,達至減重目標。
 研究發現,團員之間分享節食的成功和挫敗、團體一起擬定解決方案、互相扶持,有助于減肥者更有毅力持續節食。
 減肥不只是醫學問題,還是經濟和社會問題。
 我們今天吃的食物跟我們老祖宗有很大分別,其實正是因為我們生活的世界已經改變。
 從某個角度來看,是國家一些對食品的政策影響了我們的飲食習慣,所以通過公共政策創造一個健康飲食環境,也許是無可厚非的。
日政府介入國人減重
 日本政府為了民眾健康著想,竟然立法管起民眾腰圍尺寸來。
 日本政府于2008年4月起立法規定,地方政府部門和企業每年為雇員進行體檢時,必須為年齡40至74歲員工度量腰圍。
 男性腰圍不得超過33.5吋(85公分),女性不得超過35.5吋(90公分,這是國際糖尿病協會為該國定下的預防疾病指引)。
 腰圍超標的人要是同時又出現過胖相關疾病,就必須減肥,三個月后還達不到標準,就要接受飲食指導和鍛煉身體,假如6個月后仍然超重,就要接受減肥再教育。
 另外,企業要是無法讓員工減肥,將會面對罰款,大型企業要是有太多肥胖員工,罰款可能會高達數百萬美元。
 日本政府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強迫”超重人士減肥,目標是7年內減少25%痴肥人口。
 一項針對上萬名日本人的研究顯示,日本男性平均腰圍略低于日政府設定的上限,所以,33.5吋“纖腰”要求對日本男性來說不算嚴苛,大部分人應該可以達到標準。
如何辨識你是否過胖?
 肥胖的定義是什么?怎樣才算過胖或肥胖症?
 以下幾種方法可以衡量及評估一個人是否超重及肥胖。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BMI)
 每個人身高不同,只是測量體重無法反映是否超重,BMI則考量到身高問題,所以,經常被用來作為是否超重、肥胖的指標。
 但是,BMI過分簡化的計算方式也引起爭議,美國著名減肥專家大衛赫伯(David Heber)就指BMI具有誤導性。
 他舉例,一位足球運動員可能肌肉非常發達,按照BMI計算方法,他就會被當成超重和患上肥胖症。
 不過,一位擁有正常BMI指數的女性卻可能體脂肪(body fat)過多。
 他本身做過一個研究,很多BMI只有23(在正常範圍里)的女性,體脂肪百分比卻高達32%。
  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
  例如:一個體重52公斤的人,身高155公分,BMI為52(公斤)/1.552(公尺2)=21.6
身體質量指數(BMI) (kg/m2)
體重過輕-BMI < 18.5
正常範圍-18.5≦BMI<24
異常範圍-
過重:24≦BMI<27
輕度肥胖:27≦BMI<30
中度肥胖:30≦BMI<35
重度肥胖:BMI≧35 
腰圍
 BMI使用身高和體重比率判斷肥胖,這樣很容易忽略人體脂肪多寡,所以有專家建議以腰圍衡量肥胖,這也是為何日本政府要“控制”人民腰圍尺寸。
 腰圍顯示一個人腹部脂肪堆積情況,研究顯示,腹部脂肪多的人容易罹患跟肥胖有關疾病。
 世界各國男女對腰圍橫量肥胖的標準不一,美國是男性39.5寸(100公分)、女性35.5寸(90公分);日本是男性33.5寸(85公分)、女性35.5寸(90公分)。 
體脂率
 體脂肪率是指人體脂肪與體重的百分比,用體脂機測量體脂率,就可以知道身體脂肪含量。
 人體需要適量脂肪保護脆弱的臟器,一般而言,男性正常體脂率約在15%到25%之間,女性約在20%到30%,隨著年齡增長脂肪率會提高。
 成年男性脂肪率超過25%,成年女子超過30%,就達到醫學所謂的肥胖。

 

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

風起雲湧

微風發電顛覆傳統(第一篇)

17/06/2012


特約:何潤霞
圖:何潤霞、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中國深圳泰瑪風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泰瑪科技)董事長兼總工程師林文奇引領研發團隊,發明了世界第一台磁懸浮垂直軸風力發電機;世界風能協會主席阿尼爾凱恩博士稱之為“風能領域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磁懸浮垂直軸風力發電機所以領先世界風力能源,贏點在于它的發電能力超過傳統風力發電機35%以上,運轉時沒有摩擦、無噪音、無阻力,安全牢固,改變了傳統風力發電機噪音大、阻力大、葉片容易斷裂、不安全、發電需要在每秒風速2至3公尺。
 在世界各國政府和民間共同推進的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的大環境影響下,這項突破的發明,迅速受到東西方國家的關注。大馬泰瑪風光能源有限公司與深圳 泰瑪科技,今年三月,簽署了技術轉移協議書;未來,大馬泰瑪除了開發國內的風力發電市場及培訓本地人才外,也負責協助開拓整個東南亞的風力發電市場。
 其中,5月14日在越南寧順省(NINH THUAN),大馬泰瑪及越南泰瑪,與該省人民委員會代表簽署了風力發電投資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國報》是唯一受邀出席簽約儀式與研討會的大馬媒體……
林文奇接受《中國報》專訪,解開他所發明的磁懸浮垂直軸風力發電機之“密碼”,以及詳談他與研發團隊花費長達7年時間的堅持因素與一路走來的辛酸史等等。
 “磁懸浮垂直軸風力發電機,主要靠‘磁懸浮’達到‘微風發電’功效,只需一級風即可讓風機轉動,當每秒風速在1.5米至2米之間,也就是樹葉能夠搖動之際,磁懸浮垂直風力發電機就能發電。”
 “所謂發電,不一定是發很多電,但,依科學規律,不要小看這么一丁點的電,它持續發一年、百年、千年就不得了,這跟‘水滴石穿’是同一個道理。別人做不到的,我做到了。”
牽涉太多學科
 “我本身能突破‘微風發電’,這是世界難題!風能利用已有數百年歷史,但如何與高科技深度結合,卻一直難有突破。”
 而傳統的水平軸風力發電機,需在每秒風速約3米,風機才運轉,每秒風速約5米才能發電。
 “搞風力發電機的最大難度在于,它所牽涉的學科太多,可謂是跨學科的一項發明,包括電極學、動力學、氣動(磁懸浮)技術、電力工程、電腦模擬分析等等學科,才可完成一個風力發電機。”
 “這也是為何數百年來沒有人成功改革現有風力發電機的原因之一,因為,動員眾多,需把各領域的專才結合一塊,且必須有一位領眾的首腦,一般人是不願意幹的,何況,投資也太大了!”
 該研發團隊,單是從開始到研發成功所採用的“漆包線”,就足以繞著中國走一圈,研發總經費超過千萬元人民幣,他形容:“真正計算的話,連自己也嚇一跳!”
自己發明設備
 可以說,早期的狀況是,闖了一關,又有另一關等著去迎戰、克服,其中,風力發電機各大小零件,要怎么做出來?要採用什么設備生產等一連串的問題,都嚴苛考驗林文奇,總是讓他想得幾乎要抓破頭腦。
 例如,要把弓形葉片做彎、做寬,尋遍整個市場都找不到一台適用的設備;到最后,他唯有靠自己“發明”設備。
 “雖然,我自己搞的設備有點土,但,如果沒有這土土的設備,弓形葉片就不可能彎得那么漂亮,弧度恰到好處。相信,別人是難以偽造的,因為,我們是經過多次失敗,才成功的先把設備做出來,之后再生產各部分零件。”
 另外,風力發電機做出來后,要賣給誰?市場需要嗎?等等市場規劃事宜,對他這位專搞機電及發明者而言,可謂是一項困難。
避鳥碰撞更換顏色
 2005年,林文奇研發出第一代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后,第一個顧客是深圳梧桐山旅遊勝地,那是他親自向該山管理處主任推介,費盡唇舌,對方才半信半疑,勉強允許他安裝,“試試看”行不行?
 “當時的梧桐山,已裝置了傳統水平軸風力發電路燈,但全壞了,我就建議說:不如試試安裝我的垂直軸風力發電路燈,它不但不需要接駁電線,且微風就能發電,使用壽命長。他不相信,說我吹牛皮,我就說,你用過后覺得實用才付錢也不遲,結果,安裝三個月后,他就叫我去收錢。
 梧桐山總共裝了三台垂直軸風力發電路燈,至今已七年,都還沒斷裂及出現問題。
 同年,深圳泰瑪科技也外銷了350台垂直軸風力發機到美國關島,從中賺取了50萬人民幣(約25萬令吉)。
 “我當時的投資額大約是800萬人民幣(約400萬令吉),能夠賺50萬,我已感到很高興了!”
從環保角度出發
 沒料到,三年后,美國的買家到中國來找他,表示他的垂直風力發電機,雖然比傳統的水平軸風力發電機優質,三年來沒一台出現斷裂現象,可是,因為機 體屬本色(自然顏色如銀色或白色),小鳥飛行時覺察不到,導致許多小鳥因此而撞死,同時,三年后,機身開始生銹,變成“銹球”了!對方建議他從環保角度出 發,再進行改進。
 于是,他即在住家的露台上分別安裝了白色、藍色及綠色的垂直軸風力發電機,觀察附近的鴿子是否會因此而碰撞到機身,果然,他也發現,機身凡是本色的,鴿子都因看不到而撞擊倒地;而機身為藍色及綠色等,鴿子則從沒誤撞。
 “自此,我們的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就採用較醒目的藍色和紅色;可見,連色澤,我們都有經過測試的。”
用磁懸浮原理操作
 色澤問題解決后,緊接著,他改用達克羅金屬表面防腐技術,成功克服風機的防腐問題后,他還面對另一個更大的難題,也就是他個人所要求的標準──微風啟動,他嚴格要求他的風機能在每秒平均風速約一米就能啟動,以突破傳統水平軸風力發電機,每秒風速4米才啟動之框框。
 因為,當時他發現自己所設計的風力發電機,有時運作,有時卻出現阻力,無法運作,于是,他果斷地決定“喊停“,暫時不售賣風力發電機,以再作進一步的改進,積極朝向“微風啟動”的目標鑽研。
 后來,他到上海磁懸浮研究所探訪一朋友時,實際瞭解磁懸浮使列車運行之原理,當下他就覺得,在他的風力發電機加入磁懸浮,絕對是可行的方法。
“同性相斥”原理
 “當時,我親眼看見一節列車(載客量大概有兩百多人),幾個人一推就啟動了,我心想:我的風力發電機比這輕多了,肯定也可以利用磁懸浮使它運作。”
 “可是,說來容易,實際做時卻有一連串的問題要一一解決;結果,這么一搞,又搞了兩年多,直到2007年才終于成功。”
 林文奇這項偉大的發明──在風能引力中加入磁懸浮,屬于全世界第一人,並取得該項目之發明專利。
 他進一步解釋,磁懸浮列車是利用“同性相斥”的原理,讓磁鐵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車體完全脫離軌道,懸浮在距離軌道約0.07厘米的間隙,騰空行駛,不但運行安全、平穩,且無噪聲。
 他表示,搞發明者,思想沒有一刻是停止的,時時刻刻都不斷在絞盡腦汁地想;有時候,某人的一個動作,可能就讓他聯想到引力的原理,而成就一項新發明。
 “搞設計的人,總想著要快點把東西做出來,而搞發明者所想的,卻是東西做出來以后該怎么辦?”
 “例如,我最早期所研發的第一代風力發電機的葉片重達600公斤,真傷腦筋啊!究竟要怎樣將它安裝上去?后來,經我們一再改良,它現在的重量才百多公斤。”
傳統與磁懸浮比一比
 以下為一般的水平軸風力發電機,與泰瑪科技的磁懸浮垂直軸風力發電機的具體比較:
1、葉片結構分析
 水平軸風輪的葉片類似懸臂梁結構,葉片受到正面風載荷、離心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根部承受很大的彎矩,容易折斷;因此,大型葉片對材料的剛度和強度要求非常高,這一缺陷使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的進一步大型化發展停滯不前。
 垂直軸風輪是Φ型風輪,葉片類似一張兩端固定的弓,主要承受張力和重力;此設計大大減小葉片連接點所承受的應力,使葉片更牢固、更適合大型化發展。
2、風力發電機最重要的參數──風能利用係數
 水平軸風輪的理論風能利用係數在40%以上,實際情況中,水平軸風輪對風向有要求,存在風能利用損失,實際風能利用係數偏低。
 垂直軸風輪過去採用流管法和渦方法進行設計,但,這兩種方法在垂直軸風輪的流場細節的分析與計算上存在困難,氣動計算結果不準確。
 近年來,計算流體力學(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簡稱(CFD)發展迅速,它可以準確、快速地計算非定常流動,東西方國家的CFD計算結果顯示,垂直軸風輪的風能利用係數也可達40% 以上。垂直軸風輪能適應任意方向的風,它的實際風能利用係數不低于理論計算。
3、啟動風速
 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的啟動風速在每秒3公尺以上。
 泰瑪科技的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將Φ型風輪和S型風輪結合于一體,運用獨家專利的風力機磁懸浮技術實現風輪的無機械摩擦轉動,風力發電機的啟動風速僅為每秒1公尺。
 可見,垂直軸風力發電機更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風能。
4、材料及組件
 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的大型葉片基本採用複合材料,如玻璃纖維複合材料。機組沒有避雷裝置,有可能遭雷擊;由于機組配有油箱和齒輪箱,被雷擊或出現故障時會發生爆炸。
 泰瑪科技的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基于Φ型風輪優異的固體受力力學性能,葉片對材料的剛度和強度要求不高,葉片採用鋁合金製造。機組結構簡單,沒有油箱和齒輪箱,不存在火災隱患。機組頂部裝有避雷針球,可防雷擊。
5、安裝結構
 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的安裝高度較高,特別是大型風力發電機,安裝高度達數十米。機組重達幾十吨,又只能依靠一根枝幹支撐所有的重量,整體結構不穩定,給安裝及維護帶來諸多不方便。
 泰瑪科技的風力發電機為直驅,可安裝在垂直軸的底部。機組不需要油箱、齒輪箱和變槳距系統,整體重量輕。大型垂直軸風力發電機設計成塔架的形式, 整體重量由四根塔柱分擔,上下相鄰的兩颱風力發電機的轉向相反,可防止共振破壞塔架,塔架還可用鋼索固定,進一步提高結構的穩定性。

 

屢敗屢戰只為環保(第二篇)

特約:何潤霞
圖:何潤霞、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在越南短短數天的行程裡,筆者留意到,磁懸浮垂直軸風力發電機“發明之父”林文奇,不經意地在 他的言行舉止裡,展現出他對大自然的熱愛與珍惜,他那顆赤子之心,間接讓筆者“讀懂”他願意花費長達7年時間,研發磁懸浮垂直軸風力發電機之動機──為逐 漸改變及暖化的地球盡一分心力,以利澤后代子孫。  當我們投宿在寧順省海邊度假村期間,白天一有空閒,他總愛坐在沙灘樹底下吹著海風,情不自禁地一再讚歎尚未受污染的越南大海;晚間,對著滿天星斗,他又苦口婆心跟大夥兒討論國家發展所帶來的弊端。
 這位發明家充滿抱負說:“我有信心!只要全面改用風力發電,那些已經難得一見藍天的地方,將會逐漸回復原來天藍地綠的自然景觀。”
走過漫長的7年測試與失敗歲月,林文奇才成功研發出世界第一台磁懸浮風力發電機;究竟,他是靠什么力量支撐到發明成功為止?
 “我堅持發明的重要考量是環保這一塊。搞綠色能源發明,除了要具備大的氣魄外,也必須抱持著堅韌不拔的精神才會成功;基于我學機電出身,這也是我個人愛好,而且,我認為,活到這把年紀,事業有點成績后,應該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才最重要。”
 林文奇說:“一個國家要前進、搞發展的同時,若不考慮清潔能源這一塊是不行的。”
氣候變全球逐步暖化
 過去數十年來,許多國家一面倒朝向工業發展,忽略環境保護一環,導致嚴重工業污染,氣候與環境迅速起了大變化,今天,全球更是逐步暖化。
 “天空原本是蔚藍色的,有乘坐過飛機的人就知道,當飛機衝過雲層,上升到某個高度時,我們就可見到原來的藍天。”
 可惜!目前,世界多國的天空早已“變色”,原因──都是發電惹的禍!
 有發電廠的地方,上空一般會被灰黑色的煙霧所籠罩,那是發電等所排出的廢氣,其中,燃煤發電廠排放的廢氣包括有:氮的氧化物(Nitrogen Oxide,NOx)、一氧化炭(Carbon Monoxide,CO)及二氧化琉(Sulfur Dioxide,SO2);中國國內百分之六十五的二氧化琉污染,源自于火力發電廠。
 二氧化硫可在空中停留兩三百年,它有助酸雨形成,降落下來時,會造成汽車車面的油漆脫落、水質惡化和破壞建築物美觀等。
發電廠廢氣污染天空
 最令人擔憂的是,二氧化琉能引發呼吸系統疾病,特別是對小孩和老人帶來不良的影響;二氧化琉會加重心肺疾病,氣喘病人尤其受影響。
 他指出,火力發電主要是採用煤或垃圾發電,所排出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廢氣,雖然會散開,但,更多是往天空飄去,然后隨著雨水的降落,滲入泥 土,進而污染湖泊、河流和海洋,如此不斷地惡性循環,污染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這是人類愚蠢,不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而做出的錯誤發展。
 “只要把發電廠及核能發電站關閉,大自然的能量自動就恢復;到時,因為沒有這方面的污染,天空將回復藍天的原貌,我們舉頭就能欣賞到星光閃爍的美麗夜空了!”
見證環境污染弊端
 談及環境破壞,林文奇敘述自己的見證,他于1982年從家鄉潮州遷移到深圳定居,多年前他就已經注意到深圳的氣溫開始暖化。
 “我記得,82年時,深圳冬天最低的溫度可達攝氏零度,早晨還能見到地面上結有一層薄薄的冰,梧桐山上的松樹鋪滿霜,當時的天空是蔚藍色;可惜,30年的快速發展下來,整個環境變化是那么巨大!現在,深圳的冬天溫度,一般都是在攝氏10度以上,已經沒有冬天啦!”
 “以前,一年365天,天天是藍天,現在,一年只有那幾天可見到藍天,大家也都不願意到海邊走,這就是發電的代價!”
 “所以,我來到越南非常羨慕這裡天天都能看到藍天,空氣沒怎么受污染;在深圳,卻是每天可從鼻孔中挖出兩塊黑色物體!”
 “隨著工業發達、社會發展,大氣層受污染的指數越飆越高,空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影響人體健康的同時,也導致整個食物鏈受影響;在中國境內,我們一般都不敢生吃蔬菜,這可說是環境污染問題,導致我們心裡隱藏著一個陰影。”
環保理念建設國家
 林文奇說,除了空氣污染,中國另一個問題是:全世界的工業垃圾,幾乎都拉到中國拆洗,結果導致水溝、河流、大海嚴重污染。
 “以前我們孩提時,隨便找一條河都可放心暢遊,也都能找到魚類,現今已失去這天然條件了;我衷心希望越南也好,馬來西亞也好,千萬別走中國的老路,當一個國家過度發展,自然環境必受破壞,大大影響人民的健康與生活素質。”
 “如果大家從現在開始做環保,20年后就不會像今天的中國那樣嚴重受污染。”
 “像越南這些發展中的國家,從現在開始選擇以環保理念作為建設國家的第一考慮,一步就能到位,節省金錢又不會破壞天然資源與環境。”
 “國家領導人要有專業的認識,千萬不能短視,如果等到把國家的環境搞壞了才改變,用換來的沉重污染代價,重新治理環境,那就不像樣了!何苦要等到搞出問題才來解決呢?“
 “實際上,人類只要把10%的風能儲存起來,就足夠應付日常生活所需的用電量,為何不選擇一次到位呢?”
 “其實,一個國家發展到差不多就好,沒必要把地球挖空,透支后代子孫的天然資源;時時關注環境保護,確保人民的生活質量,那才最重要。”
投資風能優于核能
 相信大家對2011年日本九級大地震,引發福島核電站爆炸及核洩漏的恐怖事件,仍歷歷在目,並了解核能發電的威脅吧!
 另外,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拜核災發生后,其中一位受害者家屬吐出這么一句令人省思的話:“早知如此,我寧可只點蜡燭!”
 現今,有了林文奇發明的磁懸浮風力發電機,我們多了一個更好的選擇,既無需承受核能威脅,也不必回到點蜡燭的“原始時代”。
 林文奇表示,投資風能發電比搞核電站划算得多,大概只是核電站總投資的三分之一而已。
 他給大家約略計算一筆賬:普通路燈的燈具、安裝費,加上挖溝、鋪設電線、配管、變壓器分攤、電費、更換電源、維護費等,如果按照100公里 2000台路燈來計算,10年下來整個費用大概是5000萬人民幣(約2500萬令吉);而磁懸浮風光(風力及太陽能)互補路燈,10年節省的費用扣除 1000萬人民幣(約500萬令吉)設備費用,另外,每年可以省電536萬度,節約214萬4000千克(相等于2144吨)標準煤,按每度減排 0.997千克(相等于0.997吨)二氧化碳計算,可減少145萬7920千克(1457吨)“碳“排放,完全達到零碳排放。
突破傳統局限缺點
 深圳中國科學院代表趙宇波博士表示,中科院之所以願意支持林文奇,攜手推廣磁懸浮風力發電機的主要原因是,該項發明屬于世界頂尖技術,顛覆了傳統 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的種種局限與缺點,尤其能做到“微風發電”,實現零碳排放等,正符合中國政府目前積極朝向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經濟大方向發展目標。
 “向來,中科院有一專門研究風力發電的團隊,但,我們只致力于進行科技學術研究,不可能把新研發出來的‘產品’,拿到市場上賣錢;因此,我們與泰 瑪科技的合作可起互補作用,達到科技與工業結合,把此技術發揚光大,快速傳續下去。這不論是對國家資源或對環境保護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基于中科院設備齊全,擁有全球超級電腦500強排名中排第四的曙光6000超級電腦,能快速協助泰瑪科技完成大規模運算。
無次聲波干擾小鳥
 在中科院專業團隊的協助、配合及互動下,林文奇原有的研發團隊不再“孤軍作戰”了。
 趙宇波博士透露,傳統的水平軸式大風機,多少還是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其中,當它運轉時,會發出“次聲波”,干擾鳥類的聽覺。
 “鳥類是靠聲波導航的,水平軸式大風機所發出的次聲波,將擾亂鳥類的聽覺,繼而影響它飛翔的方向;所以,在傳統風力發電的基地,幾乎是鳥類絕跡的。”
 此外,基于水平軸式大風機的葉片每片重量達幾十吨,高數十米,以致維護不方便,所需的工作量大,維護經費龐大,佔用地也大,一般只能選擇在人煙稀少的空曠地設立水平軸式大風機。
 磁懸浮風力發電機則沒油箱、沒齒輪箱,運轉慢,每分鐘50至60轉就可達到額定功率,不會產生次聲波;既不會小鳥勿近,也不會改變當地氣候,是地球的“友善”產品。
時機來臨水到渠成
 2007年,當林文奇成功小批量試產磁懸浮風力發電機后,很多人都覺得這風機外形奇怪,也不相信是他發明的,認為他抄襲;次年,他想將風機產業化,卻得不到市場的重視。
 “直到2009年,在哥本哈根舉行的世界氣候大會上,中國總理溫家寶承諾:到2020年,中國國內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下降40%至45%;當時我聽了溫總這項宣佈后,內心即感覺‘時機’來了!”
 大概有六七年的時間,林文奇都是默默地進行研發磁懸浮垂直軸風力發電機,並反複不斷測試、改良;改良、再測試,把研發室天台當作測試場,每做好一台磁懸浮風力發電機,即安裝在天台上觀察、測試。
 “我選擇在研發室天台作測試,主要是為了節省金錢,這同時也可避免磁懸浮風力發電機弄丟的事情發生。”
 數年下來,他總共在研發室天台安裝了多達27台,高約5米的磁懸浮風力發電機;終于有一天“紙包不住火”了!
晚間亮光引起注意
 由于風力發電機配置了照明裝置,設置了光控系統,晚間會發出“亮光”,于是就引起附近居民注意,甚至有人撥打電話到報社投訴說某棟樓房的天台,安裝了多台像雷達的物體,總是在晚間發出“亮光”,干擾他們入眠。
 就這樣,林文奇研發磁懸浮風力發電機的消息,被刊登在報章上,繼而引起前深圳市長的注意,派人前往瞭解。
 其后,這創新的風力發電科技即廣泛為人所識,在綠色能源上貢獻一份力。

 

一切從路燈開始…(完結篇)

特約:何潤霞
圖:何潤霞、受訪者提供
 林文奇堅持發明磁懸浮風力發電機的其中一個“推動力”,可以說是因為他喜歡路燈,于是,他就先從這小處著手研究。  “每一年,我親眼看著深圳一些地區‘興致勃勃’的安裝三片葉片的水平軸風力發電路燈,可是,往往在第二年就出現葉片斷裂的窘境,甚至最后淪為‘擺 設品’,完全失靈了,于是,我就跟我的研發團隊分工合作,埋首于風力發電機的研發,力求突破傳統風力發電機的種種不足與局限。”
 當他成功發明了磁懸浮風力發電機后,隨之即推出磁懸浮風光互補路燈,該路燈是風機搭配著太陽能板,可交替互補。白天,太陽能板平均可發電3至4小 時,足以彌補無風時段的不足,而且,平日所蓄滿的電,可保持10天的夜間照明,因此,即使陰雨天也能正常照明,且比普通路燈還亮呢!
 這種無需接駁電纜的路燈,除了適用于市區、郊區、偏遠地帶、海島、山區之外,它尤其適用于海邊、公園等風景區,因為這些地區佔地面積大,若安裝普通路燈,必須在地下鋪設電纜,造價高昂……
林文奇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表示,越南及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風力資源豐富,而且常年都有大太陽,最適合採用磁懸浮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及風光互補路燈。
 究竟東南亞國家,應如何逐步落實風力發電這項清潔能源的發展呢?
 他建議說:“我跟大馬泰瑪的李總(李世民)考慮到,基于磁懸浮風力發電機屬于新產品,尚未被大馬及越南市場廣泛認識,因此,我們將先從路燈開始推廣,待大家對風力發電產生信任及肯定后,我們才全面推動大型風力發電機。”
偏遠郊區需風力發電
 “尤其在沿海地帶、海島、山區及偏遠郊區等沒有市電供應的地方,最迫切需要風力發電,來協助改善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他指出,市區及公園等風景區,改用風光互補路燈會比較划算,因為這些地區佔地面積大,若安裝普通路燈,必須在地下鋪設電纜,造價高昂。
 長達數年觀察氣象及測試期間,林文奇考慮到市區的路燈一般受高樓或樹木擋風,以及在一些少風的區域,可能會導致風機時而運作,時而無法啟動,因 此,他特地設計了磁懸浮風光互補路燈,也就是說即使某些時段沒有風也無所謂,因為,該路燈是搭配著太陽能板的,可交替互補。他說,一天裡,太陽能板平均可 發電3至4小時,足以彌補無風時段的不足。
 “即使沒有一絲風,也不見太陽,磁懸浮風光互補路燈也能正常照明,因為平日所蓄滿的電,可保持10天的夜間照明,而且比普通路燈還亮。當然,在一些多風地區,可以直接採用風力發電。“
 “磁懸浮風光互補路燈完全不需市電做儲備電源,因為它的風機具備全球領先的磁懸浮技術,減小了阻力,達到每秒風速1公尺即可啟動,1.5公尺至2公尺可發電功效。”
 而且,磁懸浮風光互補路燈的開關及功率,是全自動控制的,每天傍晚6時,路燈自動開啟,至夜間12時一直保持全功率照明;次日零時至天亮,則自動改為半功率照明。同時,當路燈蓄滿電時,風機便會自動停止轉動,而太陽能集光板亦會對多余的電量自動卸載。
 他說,其實,風力發電機在任何一個地方都用得著,因為,不管在世界那個角落都一定會有風。按照風測統計數據得出的平均數據為:一至三級風,每年250天;三至九級風,一年50天左右;其余65天,則屬于無風或風特別大的天氣,各國大同小異。
一級到十級風都可發電
 “磁懸浮垂直軸風力發電機的好處是,從一級風到十級風都可以使用,而且,保證每年用上多達300天以上;而傳統的水平軸風力發電機,每年則只有約60天靠風力發電,其余三百多天需市電供應電源。”
 其發明講究力學,葉片呈弓形狀,兩頭緊緊拉住,而且,它是依靠陀螺式風翼旋轉,即從左到右360度的隨意轉,不隨風向變化改變軸心,基本的安全性也解決。
 “這種設計理念,我們隨便跟一般百姓講,舉出趙洲拱形橋300年不倒的實例,大家就更容易明白及相信。”
 林文奇透露,目前,該公司生產的磁懸浮風力發電系統,功率從400瓦到10萬瓦,涵蓋範圍廣範,從小型到大型,也是項革新。
 其中400瓦產品主要應用于路燈;3000瓦產品則應用于通信基站供電,省卻了山頂架設電纜供電的麻煩;一萬瓦產品應用于別墅供電;10萬瓦產品則應用于小島,且已在遼寧、湖南、甘肅等省分應用。
 “今年,我們將向50萬瓦、100萬瓦乃至兆瓦機衝刺。一台兆瓦機,可以解決一棟樓約500戶業主的用電量。“
風能發電前景看俏
 風能不僅耗資少,且屬于零排放的清潔能源,可謂是人類未來的能源依靠。目前,全球消耗的電力有3%來自風能,其中,丹麥、西班牙和德國等歐盟國家,是風力發電使用佼佼者。
 在西班牙和丹麥,風能已佔能源市場的20%,德國占10%。據世界風能協會公佈的數據,2011年全球風力發電總量創歷史新高,相當于280個核反應堆的發電量。目前世界上還有約380座用于發電的核反應堆。相信,不久后,該比例將超越核能。
 在全球範圍內,風力發電機的使用,每年以20%的速度提高。世界風能協會認為,到2020年,全球風力發電量將增長3倍。
 中國也在大力發展風力發電。隨著林文奇所發明的磁懸浮風力發電機面世后,中國已在風力發電設備製造領域領先美國和德國,占行業主導地位。2011年全球製造的風力發電設備一半產自中國。
 林文奇說:“科技的創新,使人類可以通過更節能、更科學、更環保的方式,為生活注入綠色動力,我們深知自己所肩負的使命。”
採取身教走入校園
 目前越南寧順(NINH THUAN)省政府正積極在該省16個區域,發展磁懸浮風力發電系統,總共300兆瓦發電功率,估計工程需花費5年時間。
 “越南政府非常鼓勵清潔能源,而風力發電更是當地政府‘主打’之綠色能源,並早在數年前已做好風力發電的相關資料與數據,指定寧順省為新能源(以 風力發電為主)的基地,是因為這裡是‘風脈’,常年都有源源不絕的風,非常適合作風力發電建設。”大馬泰瑪有限公司總裁李世民說。
 目前,磁懸浮風力發電之技術不但已進軍大馬,還以大馬為中心點,由此與東南亞各國接軌。
 “一旦越南的風力發電系統建立后,這風力發電新模式,將可讓其他國家有興趣的人士前往參觀,作實際的瞭解。”
 整個東南亞國家才剛朝向綠色能源發展不久,我們雖然起步比歐美國家慢,但不代表沒機會迎頭趕上;優越的產品是與先進國較勁最好的籌碼。
 他認為,推動綠色能源是一項意義深重的“企業使命”,因此,利益大眾及為環保作貢獻是他們的首要目標,賺錢反而是次要目標。
 該公司正積極在我國打造綠色文化,計劃在全國華小推廣風力發電,以創造綠色小學,讓孩子從小就有機會實際地進一步認識綠色能源。
 “用身教來提高孩子的環保意識,最能取得實際效應。唯有天天接觸綠色能源,才能在耳濡目染下,把環保意識根植在孩子的腦海裡,到時,我們也將派出這方面的專才到各華小,給予相關的講座或課外活動,甚至,安排國外專家到各華小作巡迴演講,全面推廣綠色能源。”
 與此同時,該公司亦正與拉曼大學積極進行合作性交流,協助該大學進行風能研究,以培養這方面的人才。
暫以偏遠地區為主
 大馬泰瑪營運總監兼董事伍美德表示,未來,大馬沿海及偏遠的政府部門,以及私人海濱度假村,將是風力發電的首要核心對象。
 他指出,磁懸浮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已記錄在我國綠色能源的檔案裡;他展望未來該項產品將能列入國家的綠色項目中。
 “目前,我們已分別幫助巴生谷及東馬如沙巴、砂勞越的政府部門、私人工廠和私人度假村,展開風力發電建設。”
 當地沿海及偏遠地帶向來無市電供應,必須依靠自備的發電機提供能源。
 目前,大馬電費,在政府補貼政策下,以每千瓦特計算,收費分別為:本土電費27.39仙;商業電費為37.85仙;工業電費為28.56仙。
 “可是,偏遠地帶及海島採用發電機,則要付出昂貴的電費,每千瓦特價格介于三四零吉之間;磁懸浮風力發電吸引人之處,除了省錢外,也節能減排,給大眾提供零污染的綠色能源。”
 另外,該公司顧問拿督納威希望,國家在政策上給予這項綠色能源方便及配合。
 “我來自鄉村,非常瞭解東馬偏遠地帶居民的感受,相信,他們也像我小時那樣,從不敢奢望會有‘電源來到鄉村的一天’!現在,有了這項磁懸浮風力發電技術,這個夢終于可以成真了!”
 他最讚歎的是,這項新技術發電,土地利用面積甚少,對房屋居民拆遷以及生態環境影響甚少。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追求性福

我的性酸誰人懂?(第一篇)

11/06/2012



報導:楊潔思
圖:本報資料中心、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在東方社會,性,是避諱的話題。
 親密如夫婦,也少有人會把兩人的性關係拿出台面討論。
 即使是性關係出現嚴重問題,也鮮少人會因此而求醫。
 這種心態,助長了無性夫妻的比例。一些原本可通過心理輔導或醫藥處理的行房問題,也因大家恥于求助,而成為無法解決的問題,甚至成為兩人一輩子的痛。
 新加坡報章不久前報導,約有15%新加坡夫婦是少性或無性夫妻,行房次數極低,甚至完全沒有性行為。
 相信在馬來西亞,這個數量也不會少,只是礙于社會風氣保守,我們更難得到比較明確的數據。
 在社會對性的曖昧態度下,眾多受無法圓房問題困擾的夫婦,只能在暗夜中嘆息。
 這個系列,把這個對許多人來說不能說的問題,用文字呈現,並且採訪了新加坡、台灣及本地好幾位專家或是治療師,期待能對備受困擾者有所幫助……
個案 1
 雅群(化名)結婚十年,一直沒有小孩,家人催得急了,她只好求助專家,以便進行人工懷孕。
 婦產科醫生檢查詢問之下,才發覺雅群夫妻是非一般的不孕夫妻,雅群並非生不出蛋的鵝,事實上,她的身體很健康與正常。
 原來,雅群的問題出現在心理上,打從孩提時期起,她就被灌輸性器官與做愛很肮髒的思想,結婚后她只想與丈夫有純純的愛,發乎情止乎禮,不想有肉體上的親密接觸。
 在丈夫的要求下,相隔好幾個月,雅群會勉為其難跟丈夫親熱一下,過程中她完全不享受,更不用說高潮了。
 做愛幾率少,性愛品質差,懷孕不成也就不出奇了。
 了解問題癥結后,婦產科醫生費時一整年時間慢慢幫雅群洗腦,糾正她對性的偏見,教導她們夫婦一些技巧,最后終于成功使這對夫妻自然受孕。
個案 2
 小李與太太說好,結婚后才有性關係,兩人也真的能信守盟約,把初夜留到洞房花燭夜。
 他一直相信前輩的話,那碼子事嘛,結婚后自然就會。
 抱著這樣的信念,直到洞房花燭夜,真糟糕,他不但沒有“自然就會”,反而搞得一塌糊塗。小弟弟不爭氣,尋不著入門之道。
 后來數次,他不是無功而返,就是草草收兵,偏偏他的妻子是那種心直口快,求好心切的人,頻頻催他:還不行嗎?
 他被催得急了,壓力愈來愈大,后來在妻子面前,連要讓小弟弟抬頭也有困難……
個案 3
 網上,一名過來人分享,兩夫妻因忙碌而無性生活,后來發現丈夫向外求慰藉,有了小三。
 幸虧她發現得早,表面不動聲色沒有揭穿,而生活上則極力挽救,想出各種藉口將丈夫留在家,最終成功避免可能出現的婚姻悲劇。
 “如今,我想忠告大家的是,如果你家出現了‘無性婚姻’,夫妻雙方就應該有所警惕了,起碼要找出‘無性’的原因。因為性生活畢竟是人類特別是青壯年的一種本能需要。”她說。
婚姻性愛相輔相成
 婚姻是性行為、性生活的合法化。
 而今,在開放族群中,婚前性行為已非常普遍。婚姻與性愛兩者的關係不再那么緊密。
 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婚姻中性生活出現問題,導致夫妻間出現少性,甚至無性現象,它對婚姻的衝擊又有多大呢?
 若是排除生理疾病、意外及分隔兩地,一對夫婦間長達一個月以上沒有默契的性生活,就是“無性婚姻”。
性生活不協調致離婚
 綜合各方意見,無性婚姻的主要導因包括生病(如男方患糖尿病、前列腺病,陽痿;女方患陰道痙攣、性冷感等);雙方關係冷淡失和;以及生活或工作壓力太大而失去“性趣”。
 其實,在演藝界,有很多無性藝人或明星夫妻,信手拈來就有港星羅家英與汪明荃、台灣歌手蔡琴與前夫楊德昌,帥哥吳奇隆和前妻馬雅舒,西洋歌手麥當娜與前夫英國導演蓋里奇。當然,后面三對都離婚了。 
 其中蔡琴更以過來人的際遇,提醒他人莫過無性婚姻。當時楊德昌提出柏拉圖式愛情,蔡琴傻傻地同意,10年后,表面恩愛的夫妻關係因楊德昌有了外遇而結束。 
 若說有多少巴仙的國人是因為性生活不協調而離異,那么這個數據真的很難說得準,很少人會將性問題公開。
 一名對兩性問題看得比較透徹,卻不愿具名的受訪者就指出,他有一些朋友在離婚時把問題歸咎于夫妻關係,離了婚才承認,性生活不協調是造成關係不和諧的重要原因之一。“不管是男或女,很少人會對外承認性生活不美滿。” 
 “其實,婚姻和性愛是相輔相成卻又平行的,很少有關係恩愛又性生活愉快的夫妻。這也和個別人對性的價值觀有很大的關係,很多時候婚姻破裂可以是因為性的潛在因素,也可以是關係不和的表面因素。”他頗有感觸地說。
魚水之歡婚姻潤滑劑
 排除生理因素,中醫杜醫師也說:“我始終認為,以醫學角度看(無性夫妻)不是重點,這些都是藉口的藉口,兩性的疏離感才是重點。”
 “女人若是要好好的跟她的男人溝通,性是第一關鍵!床上溝通得好好了,才有床下的溝通。這些都是發生在結婚以后的事。”他或許過度強調了性在婚姻中的重要性,然而,無可否認的一點:性生活不協調或許不會嚴重影響一宗婚姻,但是,融洽的魚水之歡卻能成為一宗婚姻的潤滑劑。
 性是美好的事,能夠享受到是幸福加性福。
性很重要卻非必要…
 新加坡性學家李慧珍醫生(Dr. Martha Lee)指出,雖然性在生活中佔有一席重要之地,但它並非是完滿的生活的必要組成元素。
 “性涉及生理上愛的表達,是生命的愉悅及親密的連結。唯這不等于它對個人來說是一個必要、應該或是否正常的評斷。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有不同的需求、需要、欲望及興趣。”她說。
 作為Eros Coaching(www.eroscoaching.com)私人有限公司臨床性學家,也是本區域少有的性學專家,她卻無法分享任何病人的資料供作參考案例,她說,即使是在匿名的情況下,她也無法如此做。
在關係中扮演要角
 在她的文章中,她倒是樂意分享工作帶來的成就感:“我的工作最棒的一點是看到客人臉上閃著希望之光,他們的眼中重燃光芒,還有,當然是協助他們解決他們的性障礙,過著更充實的生活。 
 作為一位女性性學家,她的女性身分,與工作性質結合,經常引起人們濃厚的興趣或關注,甚至有人態度輕佻。
 人們談到性和性行為,總愛帶上有色眼鏡,與性相關的話題,鮮少是真正有意義的,這讓她感到厭倦。
 “如果性是美妙、美麗及兩個相愛的人的親密行動,為什么人們談論它時總愛偏向負面?人們不愿確認性和性行為對個人幸福感的重要性,更不用說正視它在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了。”
 她解釋其專業:性學領域涉及許多學科,如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醫學,以及瞭解人類性行為的藝術。一位性學家能區分出一個文化與另一個文化在性 行為與性態度上的差異。他們會研究賀爾蒙如何影響性欲,以及在性沖動中涉及的各種生理機制。臨床性學家將他們的性學知識運用于培訓與教育上。
 她本身便進行個人及情侶性與親密關係培訓,舉辦性教育工作坊及公開演講,可說是集合傳播者、倡導者、培訓師、教師及治療師多重身分于一身。
 對她來說,這份工作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困難及吃力不討好”,但是她視之為生命的感召,“我從事這行因我無法看到自己做別的工作。” 
 無論如何,她的女性身分在工作上有實質的幫助,女性客戶看到她,那種即時融洽的氣氛與坦誠說出問題的放心,讓她僥倖自己的女兒身,若她不是女的,她應該難以得到這份信任。
性障礙該找哪一科?
泌尿科--若男性生殖器出現生理問題。
婦科--若女性生殖器有生理問題。
任何醫生--若身體出現問題。
精神科醫生--如果他們出現的精神狀況需要服藥。
心理學家--若他們出現與心靈相關的精神狀況。
性學家--臨床性學家將他們的性學知識運用于培訓與教育上,適合需要性與親密關係培訓、輔導及治療的個人或伴侶。

 

性生活重量更重質(第2篇)

報導:楊潔思 
圖: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一對夫婦,到底擁有怎樣的性生活才叫正常?
 是以避孕套公司每年支助的性行為調查報告,其每周平均次數為準嗎?
 如果全球夫妻平均一周行房兩次,那些次數較少或較多的族群,就算不正常嗎? 

“性生活是很個人的事,性行為次數的調查報告只是參考數據,不見得適用于每對夫妻身上。”本地性科專家拿督劉明德醫生說。
 他說,性生活的範圍很廣,正不正常的尺度其實很寬,只要是夫妻兩人都接受的性生活,便算正常。
 “只要夫婦兩人覺得適合與接受,那便沒有問題,並不是說每天要做愛才算正常。”即使兩人行房次數與大多數人的平均行房次數有落差,只要兩人接受便可以,不需要跟隨西方的標準。
影響因素多
 他指出,會影響夫妻行房次數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夫婦的年齡,社會階級、生活、文化背景等。
 年輕人精力充沛,行房次數多屬正常,老年人性欲下降也很正常。
 那些汲汲營營忙于找生活的人,大部分精力花在工作上,或是夫妻兩人礙于找生計無法住在一起,性愛次數肯定受影響。
 因此劉醫生認為,研究夫妻無性問題,應從多個角度與方向來看,性生活次數可以是個指標,但是,不應只著眼于數量,更要著眼于質量,性生活的素質好不好,直接影響兩人在性方面的滿足感。
 “現今社會發展快,年輕人想法跟上一代看法有所不同,也會影響性生活,如今兩夫妻都出外工作的家庭多,而且現在有很多女強人,她們的職位可能比丈 夫高,這也產生一些社會問題。兩人性關係涉及的層面很廣,成因多,不只是心理,還有體質、健康、個人性的反應等等問題。”劉醫生說。
從心理著手
 很多時候,他在治療時,從心理方面開始著手,先了解對方的想法與經驗,有的人小時有過不愉快的經驗,如被人虐待、性騷擾,又或者小時自慰被父母發現而嚴厲打罵,也會影響個人成年后對性的看法、性欲等。
 例如女性早期被性騷擾或有不良性經驗,可能會導致陰道痙攣問題,性交時陰道會因為過度收縮而對陰莖置入產生疼痛,不能有正常性活動。
 拿督劉一一舉出各種導致無性婚姻的成因,並說:“夫妻無性生活的原因很多,林林總總,所以這不是個簡單的問題。”
全面治療涵蓋輔導
 每一個無性婚姻個案都是獨立的個案,並非發燒就用發燒藥、傷風就用傷風藥,一種藥針對一個問題那么簡單。作為醫生,通過溝通了解每一個病人的病因顯得特別重要。 
 “每個個案都是獨立的,有些(嚴重的)要花費很多時間,可能要半年或一年,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劉明德醫生說。
對性沒概念
 由于原因不一,所以治療效果視人而定,有人只是單純對性沒概念,連簡單的性知識也不具備,這些人或許來一回,在醫生輔導后,問題就迎刃而解。但有人求診了整年,進展還是很慢。
 劉明德醫生很注重與病人之間的溝通:“看病之外,醫生要花一些時間進行輔導,這是在醫學上很重要的事,能提供病人比較全面的治療。”
 他說,有時醫生的角色只是給對方安全感,例如對方的問題是性器官受念珠菌感染,因為怕傳染給另一半而不敢行房,又或者是女方有很多白帶,丈夫有疑慮,那么醫生開藥及為對方解惑,讓對方知道問題不大,就能讓對方釋疑,解除行房障礙。
 劉醫生坦承,有時會給病人開安慰劑(這類藥物外表似一般藥丸,但無實際療效,它的作用是產生心理撫慰的作用,以期使病人的症狀得到舒緩),這對一些病人也有效果。
促進性活動
 東方人對性普遍是抱著壓抑的態度,甚至把性幻想與自慰視為猥瑣的行為。劉醫生卻認為,性幻想也有助于性關係,應該獲得接受,以促進性活動,增加激情。
 在醫療上,有治療者採用催眠方式協助病人進行性幻想,也有不錯的效果。
 身為醫生,對于自慰或自瀆,他也抱著開明的態度。
夫妻同行效果更好
 美國人比較開放,夫妻或情侶間有一點問題就會找性專家詢問,本地人相對保守得多,少數人試了幾次無法成功圓房就看醫生,絕大多數人則諱疾忌醫,或是很多年了才向醫生求助。
 “很多人都不看醫生,寧可自己受苦。”根據劉明德醫生的經驗,有很多人有性的問題卻不求助,有些人因性病或其他問題求診,醫生才發現對方面對與性相關的問題,若是醫生不問其性經驗,他們也不會主動提問。
 我國沒有精專于性問題的專科醫生,病人若碰上無性問題,可視情況找性科、泌尿科、神經科、心理醫生等求助。可以說,病人都很分散,統計數據也難以獲取。 
 事實上,無性婚姻不只是限于兩夫妻的關係罷了,它也涉及法律層面,在法律上,沒有履行夫妻義務可以構成離婚的理由。
 針對無性問題,兩人齊來尋醫,自然效果最好,但是,尋醫者的另一半未必肯陪同而來。
 有一些情況,如男性面對勃起障礙問題,單獨一人求醫也能達到效果,但若太太能陪伴前來,或許能進一步幫助先生,藉著醫生建議的方法,如一些動作、幫助男方性幻想等,在心理上協助對方重振雄風,或許就不需要借助藥物來解決問題。
 提及性愛不可分割之說,他的看法是:“很多人說性是愛,這個說法有爭議性,性不等于愛,(良好的性關係應該是)而是雙方有照顧對方的感受並且兩人都感到滿足。性對愛有幫助,可讓雙方比較有滿足感,但性不等于愛。”
 最后,劉明德醫生呼籲國家推行性教育,以避免性問題日后造成家庭問題,“我們的基礎是家,而性問題是其中一個家庭問題。”
無性夫妻治療程序
 針對夫妻無性問題,劉明德醫生看診的程序一般如下: 
1.了解雙方是否有性欲? 
 談到無性問題,自然要談性欲問題。
 “有性欲不一定要有性行為,但沒有性欲就完全不需要性行為。”他說,有些性的問題如得不到高潮,是性的過程,但是這些過程前提必須是先有性欲,否則就不會有后續的性活動。
 無論如何,劉醫生也補充,有性欲不等于一定要有性行為,當事人也可通過其他方式如自慰解決。
 雖然無性的原因眾多,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性欲問題主要是心理問題。
 劉醫生說,進行性欲輔導時,他會先了解對方的性歷史,最好是夫妻兩人的性歷史,因為,小時對性的概念或信念,會影響其想法,如果這方面有問就在這方面下手。
 對性有恐懼感的個案,要循序漸進,一天一點慢慢解除其對性的恐懼,如從擁抱、接吻、愛撫漸進式,一步步解除其心防,待其逐漸適應與接受了,才去到行房。 
2.身體檢驗
 第一關沒問題,就會進行身體檢驗。身體某些問題會影響性生活,例如前述的陰道痙攣的婦女,醫生的檢驗儀器還沒有怎么碰觸到對方,對方便已喊痛。
3.其他原因
 若身體沒有什么問題,就會探討其他原因,有者是沒有性知識,若能向對方解釋清楚,也能掃除一些盲點及謬思,如一些人誤以為性行為會很疼痛,認為性肮髒、怕生孩子的疼痛、怕患上性病等。
 缺乏性知識或擁有錯誤的性知識或對性有偏差看法,都會影響其性生活。
沒性趣部分原因
 造成夫妻性趣索然的原因眾多,其中包括:
*某一方或雙方生理障礙影響“性致”。
*某一方或雙方沒有性欲,“性致”缺缺。
*心理障礙,認為性是骯髒的,或對性有恐懼。
*忙于工作,生理過于疲憊。
*夫妻長期相隔兩地。
*年長男性雄激素下降,性欲降低。
*年長女性雌激素缺乏,做愛時會痛,沒有採用藥物治療。
*性交中無法得到高潮。
*夫妻關係不佳,影響做愛的意愿與心情
*一家大小共擠一間寢室,難有高品質、浪漫的性生活。
*外遇,對另一半沒性趣。
*在外偷吃后帶病菌,擔心將菌傳給另一半,而不敢碰對方。
*某一方同性戀。


性念一致不成問題(第3篇)


報導:楊潔思 
圖: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夫妻兩人陷入少性到無性局面裡,該如何跳離這個窘境?
 性問題的多面向,憑一己之力是否厘得清?對方是否愿意聆聽配合,一起解決問題?
 性事心事,重重疊疊,若是剪不斷理還亂,或許可尋求性教育師進行輔導。
 把性問題解決了,或許兩人關係中某些卡住的部分,也一併清除了……

 性是人的天性,夫妻之間一般不會一下突然惡化,由有性變成無性,換言之,這個過程是漸進式的,從有慢慢減少。 
 台灣性學會馬來西亞分會理事長吳啟銘說,若是雙方都不要性愛,那就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一方想要對方卻不要,或是一方從性關係中得不到滿足,那就構成問題了。
 “性生活從開始到后來會減少是正常的,我們的體力和對對方的新鮮度會慢慢減弱,初時,兩人對彼此身體不熟,很激情,行房就會很頻密,不管有沒有結 婚都一樣。但是交往久了,性生活就開始下降。這下降不等于不愛對方,而是他們的新鮮感少了,或用其他方式來滿足這方面需要。”他說。
關係不好導致無性
 與此同時,他也指出這現象背后更大的問題:“他們的性生活減弱,原因不是出在新鮮感減低,而是源自于雙方關係出問題。新鮮感因素不會導致無性,只會減少,但是,關係不好卻會導致無性,特別是對女性而言,關係中出現問題會直接影響她行房的意愿。”
 雙方關係導致無性的原因有許多,包括吵架、生活習慣迥異等。
 他指出,無性族群可分兩類,一是不能做但想做,二是能做但不想做。前者通常是面對生理問題,如勃起功能障礙(不舉),早泄,女人性冷感等。后者通 常則是:我可以但我不想要,其中有好些涉及關係的問題,生活習慣或是生理時鐘無法配合、外遇、生活重心放在照顧孩子上而沒心力行房等。
 有時,男方提出索求,女方不要而拒絕,下一回,當女方想要時,她或許會擔心受到男方以牙還牙回拒,而不敢提出索求,最后造成雙方都不主動提出,互相等對方開口。
 吳啟銘也是新紀元學院兼任講師及轉捩點全人發展中心性教育師,他說:“無性夫妻必需要厘清的一點是,一定要確定對方跟自己的性需要是否一致:我是可以不要性,但對方是否真的可以不要?抑或他有需要,他配合我而不要?”
性跟婚姻可割開
 如果一方不要性愛,對方卻想要,就要想該怎樣來滿足對方。是否不必有性行為,只需要擁抱,也能達到對方的需要、期待和滿足?
 他也澄清,並非無性的婚姻,夫妻關係就一定不好,性跟婚姻雖是一體,但也可以切割開來。
 例如有的女人不喜歡性,讓另一半出外尋求性的滿足。他們一樣有擁抱牽手,只是不行房,兩人關係良好。“對于無性夫妻,到底他們對無性的解讀是什 么?這是他們要的嗎?如果他們覺得可以,倒無妨,前提是達到他們的期待,例如擁抱就可以。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一定要解決。”
 主流的社會看法是,婚姻以后一定要有性,但有時,不一定要跟著主流走。現實中也有雙方都不要性,也過得很好的夫妻。
 “若能在性愛上滿足,那對婚姻有更大的幫助。當然我們會鼓勵夫妻有性生活,因為無論對他個人狀態、對整個身體及關係的狀態,都會有幫助。但如果今天,他們不想要,也不等于他們(關係)不好。”他說。
坦誠相對更勝揶揄
 夫妻倆若為無性問題所困擾而無計可施,一般上面對多久就有必要尋求協助?
 一般上,無性的定義以一個月為準,“若夫妻一個月都沒有一次性愛,但是又想要性愛,而且也完全不是生理的問題,那就算是兩人進入無性婚姻。”吳啟銘解說。
 兩人可找問題根源,若是這個月是因為大家都忙碌,聚少離多,那還情有可原,若每天同床,身體很健康,卻沒有性關係,就不尋常了。
 那么,他們要先去找醫生或輔導員呢?
互相檢視關係
 吳啟銘倒答得干脆:他們要先面對自己咯!如果一個月都在一起,卻一次都沒有,就要去檢視雙方關係是不是出現問題。
 若彼此都不想要,那就沒問題,若是某一方想,另一方卻不要,那就是問題。
 先找出問題關鍵,先做了解,如果能解決就解決。他說,大部分問題都可以解決,有些是解決不到,拒絕溝通、拒絕面對,那就要尋求外界協助。
 明確知道是生理的問題,就要找生理的醫生。撇開生理的問題,就可找輔導。
 他會鼓勵夫妻兩人一起去面對問題,即使是對方的生理問題,也陪伴另一半一起尋求外援。
 他舉例說,若先生有勃起問題,太太說:“去看醫生啦!”和“我很想我們好一點,我們一起去看醫生,看看我可以怎樣幫你。”這兩者聽在當事人耳裡,感覺很不一樣。
 他指出,很多時候男人不舉、早泄的問題,源自另一半。例如另一半不接受這個事實:“為什么你可以不舉?為什么你可以這樣早泄?”男的會害怕被瞧不起,就不想行房了。
有問題源自另一半
 也有的個案是,丈夫有不舉的問題,但是太太不想了解。
 他要求對方在尋求泌尿科醫生治療之余,更要與太太溝通,“因為不舉會對性生活造成影響,不會只是男性單方面的問題。一定要讓太太知道:現在不是你不想跟她做,而是你害怕做,原因是你生理的反應出現了一些問題。”
 “當你第一時間跟她表達時,她就不會想到別的地方去:會不會我沒有吸引力、會不會丈夫有外遇等。第二,她也會在乎說,這個問題她是否該陪你一起去解決。”
增加親密感來助興
 現今投入職場的女性眾多,很多女人會認為:做工回家還要做家務顧孩子,累都累死了,哪有興致行周公之禮?
 若叫丈夫體貼太太,不要要求太太行房,但是丈夫卻有他的生理需求,因此,丈夫若能分擔家務及家庭瑣事,則太太會很感恩及欣喜。 
 “男人不擅長這一塊,但是即使是這些芝麻瑣事,也會影響太太的心情與‘性趣’,因此體貼太太分擔家務瑣事這個部分是男人有必要學習的,例如協助太 太處理孩子的問題,安撫太太,晚上時再溝通處理方法是否妥當,有沒有幫助到太太,進行這樣的討論能增加兩人的親密感,可能自然而然就會有行事的需要。”吳 啟銘建議。
 兩人有別于親密接觸初期干柴烈火的性,婚姻中的性需要一些潤滑劑,“這些潤滑劑需要情感的親密度部分,我覺得這是在婚姻關係裡面常常會缺乏的,而后來會變成無性婚姻。”他分享。
彈性性愛增加情趣
 行房是否須要預約?兩夫婦是否可以預約時間行房?
 吳啟銘指出,這對很忙的人是不錯的方式,找一個共同的時間,例如每周五晚上行房,重質不重量,創造數量與品質時間。
 不過這樣久了可能流于公式化,畢竟我們是人,不是每星期同個時間都會想行房,而且行房也要看心情,因此,彈性處理應會比較理想。然而對忙碌的人來說,彈性的空間很小,這是一個難處。
 不過他同時也指出,定時(固定的時間)定量(固定次數)定點(固定地點),是性生活最大的殺傷力與禁忌。“你可以去預約(行房)時間,但是讓它有彈性,視情況而定可以延后或取消,這很重要。”
 他說,性愛應更具彈性,平時有時間就可以行房,而非一定就要在預約時間裡進行。那些平時都在家的人,就沒有必要預約性愛時間。
求助者男女都有
 因為性愛出問題而向吳啟銘求助的案主,男女所佔比率相當,男性問題大多與性愛能力有關,男性會變得無性,一般原因是恐懼,例如有無法勃起,早泄的 經驗而有陰影,不敢繼續行房,“因為每多一次的失敗經驗就加深其恐懼,認為自己沒有用,因為男人會把性的能力相等于自我價值。”他說。
 “如果他的性能力不好,就會認為自己是這方面有缺失的男人,就不敢做。大部分尋求協助的男性,都是生理功能的問題。”
 至于女性案主方面,主訴碰到的問題,是她本身想要,但另一方不要或不愿行房。一般上,她們都會先嘗試跟對方談及採用挑逗等方式自行解決,但對方不怎么領情,令她們感到無助。
 也有的是男女雙方都正視所碰到的問題,並把該問題當成是兩人共同的問題,而雙方協議好委派某一方來找他。
 吳啟銘電郵地址: cmngoh@gmail.com

 

 

無性背后存因複雜…(第4篇)

 

報導:楊潔思 
圖: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夫妻或伴侶間的親密關係,表面上看是關係到兩人的“性福”,其實背后有更大的意義。
 在身心靈角度看來,性器官並非只限于性關係與生育功能吧了,台灣身心靈治療師與老師簡湘庭就指出,兩性性器官連結涵蓋的層面很廣,性能量是生命的根源,這個能量不流動,將影響到個人其他方面的發展,包括事業、金錢、關係等。
 一個人或夫妻倆無法有性生活,並非只是表面上無性的問題,其背后根源還牽扯到個人早期在原生家庭面對異性能量的經驗。

個案1
 一位男性在事業上擁有很高的成就,但卻對太太沒有興趣,面對太太,小弟弟很不爭氣。
 在治療時發現,他的男性自我無法展現自己,無法在族群(如母親與太太)面前有力量、獲得肯定與認同。他可以做好應做的工作,但是卻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這部分能量影響他精子的分泌,也導致在面對太太時很難勃起。
 原來,他有一位經常否定他的媽媽,使他無法展現自我,偏偏他所娶的太太就像他母親一樣,對他有很多否定。他接收到太太對他的否定時,就連結到媽媽的否定,造成他在與太太行房時難勃起。
 勃起是男性能量自我表達與自我行動被肯定、被接受的力量,尤其是自我的表達與力量的展現。明顯的,這位案主受小時候經歷影響無法展現自我,陰莖因而無法勃起。
個案2
 另一個案的男士則可以勃起,但面對早泄問題。
 追溯其家庭背景發現,他的母親在他還很小時就當了寡婦,母親還要代替父親角色,形成她展現出很強烈、主觀與強勢的性格。
 這個小男生從小是被壓抑的。由于他小時候的力量不夠媽媽強烈主觀的女性能量強,結果他成年后,與女性能量打交道時,都處于下風,因此也就有早泄問題,代表男性的能量無法維持很久。
 案例1與案例2的共同特征,都涉及案例跟母親的關係,就是他跟女性能量接觸時是怎樣的連結關係。
個案3
簡湘庭也有男同志案例,這些男性卻無法跟異性上床。在療癒時,她發現他們大多數是從小對媽媽或女性產生排斥所致。
 這與他們在生命早期的經驗有關,媽媽對他們不關注或缺乏連結理會,他們在媽媽身上接收到很多排斥,所以他們在接觸女性時,會進入排斥的能量,這種排斥讓他們在親密關係中無法接受女性。
 這些案例早期跟女性能量連結處于怎樣的狀態,影響他們日后跟女性的交往與關係。
從身心靈角度談性
簡湘庭老師從事身心靈治療與教學領域多年,她說:“一般人不會特別來問這個問題(無性),倒是生不出孩子專程而來的案例很多。但是有沒有人因無性問題而來 呢?有,他們的問題主要是無法有性關係,有的沒有辦法興奮或勃起;也有的對另一半無力,沒有興趣,對別人卻有興趣。”
 “一路以來最多的,是女孩子對性有排斥,先不談他們小時候的印痕,他們大半在轉世(*備註),在戰爭中有被強暴的經驗,而對性有很大排斥。”
 簡老師從身心靈角度出發,指出要談性問題,要從男女的性器官來談。
 先說女性,若是一位女性小時候有很深的不被接受,例如常受大人指責與否定,這些經驗對她造成傷害,那么就可能影響她對性的接受度,進行性行為時,她們難以放松,性排斥。
 再談即陰莖,先從精子談起,精子的活動力及男性賀爾蒙分泌,與一個男人自我的力量與展現有很大關連。
 女性與早期跟男性能量(父親)的互動有關,如果父親是權威式、強式的,過度壓抑否定她們,以致她們自小缺乏情感的滋養了解與接受,將會影響她們日后跟伴侶的性關係,無法順利行房。
 小時接觸到男性能量時感覺壓迫,成年后她們進行親密行為時,將勾起早年被父親壓抑的情感記憶,進而排斥性關係。
*備註
轉世指某一個前世,身心靈領域相信人有很多世,而我們的細胞具有記憶,DNA中記載了我們過去累世的經驗,某一些過去世的記憶可能會影響到這個人的這一世。
內分泌失調致性排斥
 簡老師有一位女性個案,案主小時家貧一家人睡在同個房間,然而她的父親性欲很強,每天晚上都向妻子索求。
 小女孩每晚蒙在被裡聽到的是母親無奈哀求,接收到母親的難過痛苦,結果造成心理問題,成年后無法進行性關係,一旦行房,就感覺到媽媽的痛,而她本身確實也有痛的感覺。
另外,她說:“在性愛關係上,很多女性的感覺是‘給’,而不是被滋養,好像我就是應該給,所以心理上也會產生很多排斥。”
 她還指出另一個現代人普遍常見的問題:內分泌問題。
 “如果內分泌處于緊張焦慮的失調狀態,陰莖就無法勃起,男士就不會想到要有性關係。性是需要放松才能做的,但是許多現代人都壓力太大,繃得太緊了。”
性能量治療影響大
 簡湘庭說,因性愛相關問題而上門求助的個案屬于少數,倒是有不少人為了無法生育而來,原因是性關係不好,又或是夫妻關係出現問題,才會想要治療這個問題。
 她指出,無性問題經處理后,可以提升兩人的親密度,只是費時較長。兩人一起治療效果更好,因為兩人會去到無性的程度,代表兩人過往的生命印痕或情節,已強烈到呈現在器官的反應上了。
 雖然這些案主的初衷是生小孩或治療性關係,但是在進一步了解后,他們都會愿意進行性能量治療,這是因為性能量是生命的根源,這個能量不流動,將影響到個人其他方面的發展,包括事業、金錢、關係等。
 “在治療性關係方面,背后有更大的意義,性器官連結涵蓋的層面很廣,它涉及自我的力量,對女性來說,它包括自我的被滋養、被愛與被接受。對男性來說影響更多,它牽涉到自我的被認同、被肯定、自我表達發展的力量,會影響到其事業、關係。所以,他們會愿意持續做治療。”
那碼事感性大于理性
 阿良結婚生下小孩后,也許是年齡差距與男女生理需要有差的關系,夫妻倆的性愛配合不良,默契不夠,雙方無法在性關係中獲得充分滿足感,結果兩人行房意愿越來越少,最后竟成了無性夫妻。
 他們曾試過增加新鮮感,改變原有方式,嘗試其他方式,最后還是無法如愿讓雙方都滿意,不是一方覺得太過,就是另一方覺得不夠。最后通常是為做而做,無法盡興,久而久之,“性致缺缺”,雙方再也懶得嘗試。
 如今婚后25年,阿良已邁入中老年,他的體力還行,對性仍有欲望:“這跟年紀大沒有關係。現在我還是有性沖動與性欲,不過不想出外胡搞,唯有自己私下解決。”
 這些年來,他們夫妻都不曾上門請教專家,性事就像掛著風干的肉片,擺著擺著,不知不覺也擺了四分之一世紀。
 他說,不想請教專家,是認為專家無法幫到他,因為專家主要是靠頭腦理論分析,但是對他而言,性是憑感覺、沖動與直覺的,感性大于理性。
 從事養殖業的他笑謔:“靠專家指導的性愛叫交配,靠專業就好像養豬人替母豬找豬公,然后人工撥,再協助豬公交配。”
 他坦誠,對于夫妻倆多年來無法享受性生活,會覺得失望,而且這多少也會影響夫妻關係,畢竟兩人無法性愛,但各自還是有生理需要。
 但是他已接受事實。“我也明白夫妻關係不是只有性愛,只好接受。”
心靈能量強才有性
無論如何,最終阿良的個案還是去到簡湘庭手裡,她進一步了解后指出問題癥結:
 男方有很強烈的無力感,而且有很強烈的“要好”求好之心,如果事情不好,會強烈地想要把它做好。在性方面,因為他做不好,就會產生無力感,一次次做不好,無力感日愈加重,結果越來越沒有能量,也就是無力,到最后變成沒趣。
 女方則有很深的不被接受,似乎自己這樣也不好,那樣也不好,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先生認為性做不好,令她產生很深的不被接受感覺。因為不被接受,她越來越退縮,退縮到后來變成恐懼,不敢要及不想要,自然也越來越不能配合丈夫。
性關係就變成兩人的按紐(男方的無力感與女方的恐懼退縮),按到這個按紐,就沒辦法做。他們必須進行心靈方面的療癒,當他們心靈能量有所提升,他們才有辦法行房。


夫妻少性3問題…(完結篇)

報導:楊潔思 
圖: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夫妻或伴侶之間親密度不夠,心靈缺乏連結交流;女性在行房中只擔任配合的角色,沒有坦誠相告自己對性關係的期待與需求;及男女雙方在床上未有充分發揮本身的男性能量或女性能量,是雙方性愛減少的三個主要原因。
 台灣知名身心靈老師、身體心理學及超個人心理學治療師李安妮,點出會導致兩性性生活次數減少的主因,以及可以促進性關係的方式,特別是女性讀者,或許從中可獲得一些啟示……

在許多國家,少性及無性夫妻逐步增加,新加坡專家估計,該國有大約15%的少性或無性夫婦;在日本,估計該國每月性生活少于一次的夫妻比例占35%或更多。
 “美國最近有份報告也指出,現代人行房的次數比我們的奶奶時期更少。It is really sad(這真令人悲哀)。”《妳天生就是性愛女神:喚醒愛、智慧、性能量的十堂課》作者李安妮說。
 作為心理諮商師,李安妮(Tara Ann Lee)透過身體心理學(Somatic Psychology)及超個人心理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的專業背景替人療癒,與此同時,她也透過身心靈工作坊協助人們成長。
 她幫助很多夫妻進行諮商,發現兩人之間性愛減少有三個主要問題:
敞開心溝通
 第一,兩人之間親密度不夠,心跟心沒有連結。婚姻中有衝突時,兩人不懂得溝通,雖然試圖用腦袋說服自己:沒事、沒關係,心中卻累積了許多負面情緒,時間久了心越來越關閉。
“女人的心若對先生關閉,那她就無法信任先生,沒有辦法把自己敞開、讓自己臣服信任,那她就不可能跟先生有美好的性愛。”她解說。
 “我們的心與性器官連結,特別是子宮是與心臟連結,子宮頸是心臟的反射點,如果你的心是封閉的,你不會想要跟對方行房,有的話也不會很享受。”她指出情感與性的關係。
 這類伴侶,需要心理及心靈上的療愈,兩人要多溝通,她會引導他們把埋在心里的祕密,或是壓抑的負面情緒全部表達出來,讓心開了松了,方才建立親密感、信任感。
雙方要坦誠
 第二個問題,是涉及兩人的坦誠,特別是女性,要讓另一半知道,她在床上要怎樣被愛,才會有性快感。
 她指出,傳統上,東方女性在性愛中扮演滿足男人的角色,這樣會令女方不享受。李安妮老師建議,女性要從配合的角色中走出來,跟先生建立健康的性愛 關係,她要非常誠實,讓對方知道自己希望身體如何被對待。夫妻間可把性愛看成是讓婚姻越來越好的途徑,並且一定要撥出時間行房。
 要想辦法讓彼此很想要行房,愿意通過性關係來促進雙方關係。兩人的溝通可以再深入一點,例如對方需要怎樣被對待才會想行房的細節,都可告訴對方。與此同時,雙方也要讓對方知曉界線在哪,例如行房不能影響到自己的睡眠,或是更具體的,晚上十一點以后就不要行房。
 “雙方愿意替關係做而非看當下的心情來決定,要跟彼此溝通,讓對方知道如何讓自己舒服、滿足,有被愛的感覺。”她說。
陰陽要極端
 第三,要讓男性能量與女性能量之間的吸引力變得非常的強,這兩種能量要變得非常極端。
 雙方溝通時,男性要用其女性能量,要溫柔細心體貼,但是在床上,他卻可以充分發揮其男性能量。
 在性愛上,一個人要扮演非常陽性、男性的能量,另一個人就要扮演非常女性的能量。一般上,大多數是男性扮演陽剛角色,女性發揮其女性能量。
 行房時,男性就不應變得非常女性或陰性,否則的話女的會變得非常陽性。男性要變得非常陽剛,須懂得如何用陽性能量去對待女伴,對方才會變得很陰性,陰跟陽要非常極端,才會產生火花。
性能量幫助自我成長
 李安妮老師有多年修行經驗,唯一直無法解決她的負面情緒與性能量(性欲)問題。因緣和合之下,接觸到超個人心理學大師Ken Wilber的著作,了解到原來可以用女性方式修行,透過接受及擁抱一切進入“空”,進而學會擁抱自己的負面情緒,而且還用性能量來修行。
 她雖強調性愛的重要性,但卻也強調本身並非主張縱欲或隨便跟人發生性關係,對她來說,性愛是神聖的,不可隨便,要認識一個人很久才能跟他發生性關係。“性能量是神聖而謹慎的,否則隨便使用性能量會把你搞得一團亂。我的重點是,教人如何接受及運用性能量來幫助自己成長。”
 “性能量,你如果可以接受它,知道怎樣運用它,它就能幫助你修行。”她說,她的著作《妳天生就是性愛女神:喚醒愛、智慧、性能量的十堂課》,便是教導我們如何面對與接受我們最難接受的自己。
勇敢做回真實的我
 “女性要成為性愛女神,一定要提高個人覺知,須了解自己,表達你的真實,冒險當獨一無二的自己。”李安妮說。
 “要學習愛自己的每個部位,包括負面情緒,愛與接受你的憤怒、受傷、恐懼、悲傷、嫉妒、孤單、性欲、渴望被愛的感覺等,愛你自己所有的部分,特別 是黑暗面,這些你都能接受,就代表你能接受所有人性的特質。”能接受自己的貪嗔痴及所有這些,自然就會接受別人;能接受別人,就是能愛別人。
 “一個能接受及愛別人的女人,是一個敞開、充滿愛的女人,也是一個性感女人。”她說。
 為什么說當獨一無二的自己要冒險呢,那是因為很多女性要維持一個形象,如結婚后要當個好太太、乖媳婦。為了要符合社會認定女人應有的形象,女人不敢當自己,壓抑自己的熱情及真實的感覺,因為要符合父母的要求、社會的認同。
 “這種女性就像小女孩般還未長大,需要討好別人和父母才覺得被愛。當妳被內在的小女孩控制,不管年紀多大,不可能會性感,因為妳就像小女孩一樣,不是個女人,還未成熟。”
 在社會的體制下,敢敢做回自己,不扭曲自己的本性,還真需要一定的勇氣,因此才會說要冒險當獨特的女性。
壓抑是自我封閉
 李安妮指出,一個人若是壓抑其黑暗面或負面情緒,這個人就不是個打開的人,即使很棒的性快感或性歡悅湧上來,也沒有辦法完全撇開去感覺;由于整個人是封閉的,所感受到的喜悅不會太流暢,不會太開心,也不會感覺到負面情緒,這不是真正的平靜,是壓抑。
 “真正的平靜,是所有感覺都透過你流動,你接受所有的感覺,沒有抗拒,所以任何感覺或情緒不管多么激烈都不會被打擾。壓抑你的黑暗面,也會壓抑你的光、你的愛,你這個人就是關閉的。”
以往,在母系社會,性愛是被崇拜的,性能量是生命的源頭,人們將性愛視為神聖的。
 來到父系社會后,很多宗教領袖都是男性,他們對于母系社會中女性當領導者有戒心,會覺得女性能量會危脅到他們的能量,因此就開始貶壓、批判性能量,迄今我們仍被影響,人們被灌輸性愛是負面、肮髒的。人們不知如何面對自己的性欲,對自己的性能量感覺羞恥、罪惡。
 來到此際,我們的意識必須成長,該擁抱女性能量,用我們的女性能量來擁抱性能量,從數千年前崇拜女性到父系社會開始崇拜男性,未來該是女性能量與男性能量一起崇拜,進而達到平衡、和諧。
 李安妮老師將在近期前來馬來西亞演講及授課。兩場免費的公益演講詳情如圖: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