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3年1月21日 星期一

探索生態村

現代桃花源非夢想(上篇)

12/08/2012

報導:張家揚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雖然隔了多個時代,陶淵明描繪的烏托邦《桃花源記》依然讓人向往: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事實上,在現代世界的不同角落,也有一些有心人致力落實心目中的烏托邦,這個地方比有機農場更有機、更環保,也對大自然更友善,它,就是生態村(eco-village)。
泠洌中夾帶著清新的空氣、綠影婆娑、三兩隻海鷗飛過,帶來大海的氣息,路上陌生的行人碰面點頭微笑,甚至打招呼寒暄幾句,悠閒的環境,車輛稀少,一切簡單樸實,屋子和諧地融入周遭自然環境中,生活其中,人與自然合一,這是一個令人放鬆、可大口呼吸的地方。
 這是蘇格蘭的芬霍恩生態村(Findhorn Eco-Village)予人的第一印象。
充分融入自然世界
 在歐洲,生態村已漸漸成為一股新趨勢。當人們越來越注意生態環境,到歐洲旅行的旅行團,也能以當地生態村作為旅遊景點之一。
 以芬霍恩生態村為例,它已成為世界有名的生態村景點之一,每年有不少來自全球各地的旅客前往當地“朝聖”或考察觀光,甚至期待將當地的理念拷貝回家鄉落實。
 生態村,顧名思義,是注重生態環境的村庄,村民擁有相同理念,希望同住在一個社區,採用自然建材或二手建材搭建房子,將理想加以實現。
 他們擁有類似的生態環境觀與社會價值觀,崇尚與遵從永續發展與簡樸的生活方式,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大多數這類村庄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可永續經營的栖息地,村內很大程度能自供自給。人類活動充分融入自然世界中,從而支持人類健康發展。
村民要有一定共識
 然而,比自給自足更重要的是,人們的價值觀、生活態度、文化和基礎設施變革。
 一個稱得上生態村的地方,不論是在食物供應,電力與水源及排污方面,該村都可以自行處理,盡量以不破壞自然或對自然干擾最少的方式進行。 
 村民對環保有一定的要求與共識,認為人類過度依賴石化能源的做法必須改變,以避免生態災難。他們盡量避免使用石化能源及產品,並將垃圾、廢氣、污水與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減到最低點,人體排洩物也妥善處理好了才發放到環境中。 
 根據社會學及人智學的研究顯示,村莊理想的住戶是500至1500人左右,這個規模的人口被認為能發揮最大的社會網絡作用。
雛形稱為農庄
生態村的雛形,可追溯到50年前,即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推出著作《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這本跨世紀的環保經典喚起了世人對環境保護的醒覺,對一些人影響甚鉅。
 9年后,即1971年,美國有一批志同道合者,以環保為出發點,成立一個注重生態環境的社區,那時,還沒有生態村這個專有名詞,這個社區命名為“農庄”(The Farm)(http://www.thefarmcommunity.com/)。
 “農庄”位于田納西州中南部一塊三平方里的土地上,目標是設立一個凝聚力強,向外導向的社會,該社區成員宣稱他們要“以行動及範例,對世界產生積極的作用。”
 半世紀以來,“農庄”也不負所望,在許多方面具有盛名,從鼓吹自然分娩和助產到推動健康飲食及素食佳餚、藝術創作及與合作伙伴的替代技術,再到協助維護本土文化,都有一定的成就。
 “我們選擇以社區形式生活在一起,不管是在順景或逆景,共同分享生活與命運。我們覺得,凝聚在一起,比分開來,我們顯得更強大與有用。”該社區網頁如是聲明。
盛于六七十年代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嬉皮士反戰的大時代,不少嬉皮士為了共同的理想與靈性的追求,選擇離開社會自成社區,其中有不少社區都崇尚自給自足、簡樸生活的理念,這與生態村的理念不謀而合。
 近數十年來,隨著時代發展,特別是西方社會對環保的重視,全球各地區也陸續出現了類似概念的生態村,生態村的理念也獲得越來越多知音人支持,一些生態村承擔起教育公眾責任,辦體驗營、工作坊之類活動,推廣生態村核心理念。
 在美國,可持續性發展協會高等教育組(AASHE)也在進行類似教育與推廣工作,例如今年10月將于洛杉磯舉行生態村研討會(http://laecovillage.wordpress.com/)。
北歐佔地利人和
 芬霍恩生態村歷史悠久,位于蘇格蘭東北角。
 1960年代,3名失業人艾琳柯迪、彼德柯迪和多洛蒂麥卡林帶著3名孩子在此“起家”,三人藉著冥想、靜坐及聆聽與遵循大自然法則的指引下,在屋旁貧瘠的土地上,種出碩大的捲心菜、草藥和鮮花。
 這項“奇蹟”,令它打開聲名,引來慕名者,並逐漸發展起來,現今它有五百多名定居戶。
 1972年,該村正式以基金會名義運作,推廣涵蓋四大意義的永續生活。
 這四大意義分別為:個人靈性提升或修行、社交生活、生態保育及經濟穩定。
 這四大領域組成的永續生活,顯現其所訴求的各項平衡,即個人與群體的平衡,以及生態與經濟的平衡
 基金會強調居民彼此之間,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貼近自然循環復始、生生不息的法則。
 同在北歐的丹麥,也有多個生態村,例如Svanholm Eco-Village,就擁有二十多年歷史,擁有相當規模。
 北歐人環保意識高,各種環保行業如太陽能、風能、生態友善排污系統、環保建材、生態區、有機行業等,都相當蓬勃,要成立生態村,也容易得多。
全球各地生態村
 雖說瑞秋卡森的著作間接喚起世人建立生態村,不過,符合生態村條件的村莊,並非過去50年內才有。
 事實上,全球各地有些傳統的古老村莊,村民不見得聽過生態村這個名詞,但他們已在過著類似生態村的生活,他們並非為了生態環保而建村,但他們的生活卻很生態環保。
 在歐洲,1920年代之后,由于受到原籍奧大利的德國思想家、教育家魯道夫史代納(Rudorf Steiner)的影響,一些採用人智學(Anthroposophy)理念運作的村莊成立。
 史代納提出的人智學,包舍三大領域,即醫療、農耕(生態動力農場,bio-dynamic farm)及教育(華德福教育體系,Waldorf)。
 在冰島,便有一個擁有82年歷史的老生態村庄Solheimer。
 1920年代,一位叫絲絲嘉(Sesselja)的女子,熟悉了人智學理念后,決心成立一個人智學照護中心,以容納肢障孩童。
 1930年,她找到Solheimer,這兒雖然離北極相當近,但由于有溫泉,因此終年都可以種菜。
 1946年,國會下令關閉位于中心的學校,幸好聯軍從德國那兒搶過主導權,學校得以保留,其后一些外來者陸續選擇在該處定居,該村庄也得以發展。
 如今,該村約有半數的居民是肢障人士,但是他們一樣有工作,在村內商店工作,個別從事木雕、制作草藥肥皂與洗頭水、陶瓷、紙張、編織與油畫,產品自供自給。
 該村主要從樹苗培植、有機與生態農耕賺取收入,而客棧、咖啡屋及禮物店也協助增加社區收入。
 在挪威,也有一個同樣採用人智學理念的生態村,Camphill,早在八十多年前,史代納便提出人和生態和諧生活的理念,可見他深具遠見。
三個主要領域
◆芬霍恩生態村強調四個領域的平衡,一些生態村則不特別強調個人修行或靈性提升的領域,無論如何,其他三個領域,則是其所主要組成的部分。
1.社會領域 生態友善房屋
水庫
各年齡層的教育設施
醫藥設備
所有房屋的衛生設施
淨水系統以供應全村干淨的水
公眾飲水設備
公共廁所
2.經濟領域 聯合高產、優質、
高效益的農業
經濟作物種植
奶牛養殖
山羊和綿羊養殖
漁業
手工藝
3.生態領域 雨水儲存設施供灌溉用
簡單和績效導向的
綠色種植管道
太陽能
風能
沼氣收集使用
◆生態村通常依賴: 綠色的基建資金
自主建設房屋和集聚而居,以將生態足跡減至最低
可再生能源
樸門農藝(*註)
◆其特色包括: 在地生產及售賣食物
理智採購,避免不良浪費
以共識的方式進行決策及治理
尊重多樣性
是綠色經濟的中心
*註:
 樸門農藝(permaculture)是一種農耕法,仿自然生態系統中各種植物齊集一堂的種植法。它尊重生態原理,仔細觀察自然界的能量流動模式,因而發展出高效率的系統。
 它的三大原則是照顧大地,關愛人群及公平分享。

融入自然共存共榮(下篇)

報導:張家揚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由于生態環保已成為一種時尚,現今,不少屋業發展計劃也以生態友善作為賣點,將整個住宅區打造成為一個生態友善區。 這些地區的房子,盡量採用環保原則,使用環境友善建材及漆料,屋子窗戶多,以自然採光取代燈光,而且注重隔熱效果,以便減少使用空調。
整個花園住宅區也強調綠化,保留一些土地植樹或作為草坪,甚至設有噴泉與小溪流水,不但景觀更怡人,也有助以降溫。
這樣的生態住宅區,豈不是讓住在城市的人,也能享有生態村的環境?
無可置疑,生態友善住宅,遠比城市中擁擠住宅地段來得讓人舒服,居住品質也相應高,然而,它們與遠離城市的生態村畢竟還是有分別的。
 生態村有它的核心理念與價值觀,如果沒有搞清楚這一點,很可能最終只模仿到它的外形,卻複製不到它的精髓。
 不說別的,以生態村最基本的要求:實踐簡樸,城市生態園區就比較難辦到。
 在城市生活,即使再綠,仍難以避免一些消費和浪費行為。
鼓吹簡樸生活環境
 香港蓮花谷生態社企農莊創辦人、注資人之一及園主彭耀階在其網頁中提到:“城市居民即使想奉行簡樸,實際上亦難以行得通,因為消費和購物的誘惑與壓力無處不在,兼且價廉物美,要都市人保持簡樸,就等如要血氣方剛的青年在美色當前仍保持坐懷不亂一樣不可行。”
 經濟要繁榮發展,必須鼓吹消費,故此簡樸之風不可能在都市之內吹得起。更何況,根本並沒有人四出鼓吹人們生活要簡樸,倒是都市生活每天都在鼓吹消費和購物。
 相對來說,生態村,就提供了這個鼓吹簡樸的環境,可以讓人在免于消費的購物的誘惑下生活。村民不必擔心人們奉行簡樸會令他們失業,因為這裡的經濟模式是生態經濟,大半是自供自足,而非工廠式大量生產,需要依靠許多人的消費來維生。
 而且,村民還能共享資源來避免浪費,如使用公共廚房、共用視聽設備、電器、圖書等方式,來減少購買生活用品或精神糧食。 
透過村庄取得生計
 彭耀階還強調,在生計方面,絕大多數生態村村民必須透過村庄取得生計,生態村本身必須是一個生產單位,就像傳統的村庄一樣。
 因此,人民必須真正在其中生活與工作,而非把它當作度假屋或純粹居住的住宅。“因為若不如此,即使全人類都住進生態村也不一定有用,例如原來某村 的村民都是一座燒煤發電廠的員工,雖則他們住宿的地方不破壞環境,但他們依然透過營生的場所,大規模地製造溫室氣體和排出廢氣,那么他們住與不住生態村, 分別都不大。”他說。
 再者,如果回歸大自然之后,還要每天駕車數小時去城市上班,汽車排放出所造成的破壞,比不回歸大自然更厲害。
 除了這些考量以外,在能源運用與日常生活上,生態村力求節能減碳、回收利用,在氣體排污、污水排放、減少廢棄物方面,都認真看待,盡量環保。 
 因此,生態村應該是為人類樹立一個人和大自然共存共榮的好榜樣! 
巧思發電美觀實用
 生態村雖然盡量融入大自然,但畢竟不是仿傚穴居人完全以古代人生活的方式生存。
 相反的,許多村民善用科技,甚至借助電腦之類科技,來協助他們過生態友善生活,例如在家工作省略交通上的資源浪費。 
 無可避免的,他們自然要用到電,如何發電,成為一個重要的考量。
 一般上生態村的主要能源來源是綠色能源,如太陽能、風能與水力發電。
 有人會抨擊這些設備很礙眼,例如貌似巨大風扇的風力發電機破壞環境景觀,但是生態村不是以風力發電賺錢,一般上設立的數量很少,所發出的電力夠維持村裡的電力需求也就夠了。 
 而一些別有心思的村庄,甚至會用偽裝自然景物的方式,把發電機藏起來。水力發電,就很適合用這種方式。 
 例如飛瀑旁的牆壁中,長出幾株怪樹,這些樹只有樹頂有幾片大葉子,這些葉子伸向瀑布流水,把水引入樹身,再從樹腳流出。
 再來,飛瀑下的潺潺流水,相隔數米便有一兩塊巨石,溪水從上流入石塊,過后再從它們下面的小潭底湧出。 
 不用說,這些怪樹以及巨石,都是仿裝的,它們的真身是水力發電機。經這一番巧思,即達到發電的效果,又不會干擾溪流生態或阻礙來小溪喝水的野生小動物,也不至于造成景觀污染,可說是一舉數得呢!
靠共識以凝聚眾人
 一顆對環保熾熱的心,可以把不同國籍與背景的人拉在一起。那些較為開放的生態村,可以把五湖四海的人集在同個村裡,形成一個小型聯合國。
 蘇格蘭的芬霍恩生態村(Findhorn Eco-Village)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型地球村。要讓一批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同在一個屋簷下,並凝聚眾人之力讓生態村順利運作,就要有一套共識守則。
 申請入住的人必須遵守這套守則,其中包括練習觀照內在靈性、尊重他人、若不滿某人,應當面溝通,不在背后說長話短等等。
 每個人到那兒居住的動機各異,但大家后來都會發現彼此最終極的目標都相去不遠。
 去年接受台灣媒體參訪時,該生態村基金會工作人員依沃兒指出,“在多元中看見一致性”(see the unity in diversity)是生態村的特色之一。
 居民善待自己、他人和環境的共同目標,最終都回歸到自己和自己相處、人和人相處,以及人和自然相處的練習上。
 人不是完美的,人生活在其中的生態村也不是完美的,芬霍恩生態村雖然外觀很漂亮,但它也有本身的問題,其中包括村內人口老化以及人際關係難以避免的摩擦。
 一旦村民有齟齬時,社區的解決方式是找第三者進行仲裁,再不行,則會開社區會議辦公聽會。
 “我們不完美,但我們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該村基金會工作人員如是說,這,才是對待人生最佳的態度吧。
 如果一個生態村能做到:“村民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完全沒有問題,那也太過沒有“人味”了吧?或許,那應該叫天堂,而非人間。
以零干擾耕作農地
 農為人本,人類要養活自己,自然免不了農耕,龐大的地球人口,使糧食生產地佔地遼闊,加上橡膠、棕油以及各種生物燃料所需的種植地,使到地球無冰雪覆蓋的陸地,有三分之一都為耕地所霸佔。
 耕地開墾,是地球上生態環境破壞的主要原因之一,對動植物物種多樣化帶來嚴峻威脅。
 雖說有機種植喊出愛地球口號,然而它雖然不用化學殺蟲劑及化肥等破壞生態平衡的產品,但是,這種種植法依然免不了要開墾野地。
 換言之,即使所有糧食種植採用有機耕種,耕地開墾及清芭帶來的生態環境破依然不變。
 為此,一些有識之士提出零干擾農作(Minimal Impact Farming),盡量保持原始野地的風貌,以最低度自然干擾的方式取用糧食。
 若要真正嚴格實行生態農莊規格的話,那么,最理想的做法是80%以上的範圍是自然野地或保育地,或是借用範圍外的野地進行零干擾農作。
 以香港生態農莊──蓮花谷生態社企農莊為例,從外表上,它的果園就像是野地一樣,很原始自然。整個農莊大部分範圍零干擾農作,大部分是次級生成的 樹林,一小部分是任自然退耕還林,極小部分是可演替環境優化人工植林,只有1%是有機種植開墾地,水力能源採用不干擾生態的小水電裝置生產,生活廢水由池 塘淨化處理。 



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新聞娛樂化

嚴肅題材軟性報導(第1篇)

08/08/2012

報導:劉拓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邁入1990年代,新聞娛樂化,堪稱是全球媒體發展的重大現象之一。新聞娛樂化揮發到極致,就連“伊拉克戰爭”等嚴肅新聞,美國有的媒體,都能緊貼“娛樂化”脈搏,跟進報導。  對此趨勢,全球媒體人士坦誠:市場經濟機制下,民眾想看“有趣”的新聞,媒體就會去製作“有趣”的新聞;新聞娛樂化無可厚非。
 新聞娛樂化,顛覆西方大小媒體后,很快地就東渡亞洲媒體領域。以華人媒體來說,新聞娛樂化,率先在香港壯大,然后蔓延至香港以外的華人媒體世界……
西方媒體史跡上,新聞娛樂化的白熱化紀事,始于19世紀,即是美國兩大報亨:William Hearst的《紐約日報》和Joseph Pulitzer的《紐約世界報》之間的競爭激烈時期--人稱“黃色時期”。
 “黃色時期”,這兩家高銷量的媒體,在新聞報導中大量運用煽情手法,渲染聳人聽聞、色情、暴力、犯罪、天災人禍等新聞事件,來滿足讀者的獵奇心理,從而達到擴大報刊銷量目的。
 甚至,以美國總統克林頓上電視音樂秀為標誌事件,將娛樂和政治信息緊密結合的做法,進一步催生了新聞娛樂化理念。至此,新聞娛樂化再也沒有回頭路了。
市場機制下必然現象
 1998年底,美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16家主流媒體的新聞報導中,傳統的硬新聞與娛樂性新聞比例,在1977年為32%比15%;到了1997年,則顛倒過來,變成25%比40%。
 迄今,針對新聞娛樂化的定義,不管平面、電子還是網絡媒介,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定義。普遍來說,新聞娛樂化,就是指從內容和形式上,將包括新聞專題、調查性報導,還是訪談性新聞等,均用大眾化的“軟”包裝手法,來貼近受眾的共鳴點,提高“欣賞率”。
 即便如此,東方和西方均認同,新聞娛樂化是市場機制下的必然現象──大眾想看輕鬆活潑的新聞,媒體需要投大眾所好。
 今天,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網際網絡的通行無阻,加上全球化趨勢下,為了爭取更多觀眾,亞洲國家的媒體公司,在操作方法、運營模式、編輯方針等方面,大量複製學習西方新聞娛樂化的做法。
 新聞娛樂化東渡軌跡,不得不提香港的“先驅”:蘋果日報。
 話說1995年6月20日,野心勃勃的黎智英創立的《蘋果日報》正式面世。《蘋果日報》在新聞報導的手法上,所走的是西方小報的路線,在短短幾天 已經成為最高銷量的報章之一。《東方日報》、《成報》、《天天日報》等報,看到本身讀者改買《蘋果日報》,紛紛針對讀者的口味,進行報導改革。
引起業界人士不滿
 至此,全球大小華人媒體圈子中,新聞娛樂化,不僅在都市報中盛行,並且在嚴肅類報紙、電視、網絡媒體的報導中,也大行其道。
 2003年,《蘋果日報》登陸臺灣,很快站穩市場,卻引起地方業界人士不滿:擔心敗壞新聞倫理道德,荼毒讀者思想。
 甚至,新聞娛樂化已波及嚴肅的中國。當地時評人指出,特別是都市報的興起,使得奇聞怪事報導增加,造成名人緋聞、惡性犯罪,都變成重要新聞題材。
電子媒體玩得更盡
 平面媒體開了新聞娛樂化的路,普及度越來越廣泛的電子媒體,更加把其發揮得淋漓盡致!
 試問:電視媒介飛入家家戶戶后,誰沒有死守在電視機前面,等待著美式足球明星辛普森殺妻案、前英國王妃戴安娜之死、前美國總統克林頓的緋聞,以及伊拉克戰爭的“秘辛”報導?
 西方傳媒走向資訊娛樂化趨勢中,最聳動的新聞事件,應數1994年爆發的辛普森涉嫌殺害前妻及她男朋友一案。最終,辛普森被判無罪,卻被民意認定 確曾殺妻。在長達9個月的審訊期間,大小傳媒調動大量資源,馬拉松式追蹤報導審訊過程和幕后故事,傳媒學者更稱此為辛普森現象(O. J. Simpsonization)。
 辛普森案件並未告一段落: 2006年11月,辛普森為福克斯新聞網錄製了一檔時長4小時的訪談節目,以虛擬口吻大談12年前前妻及其男友被殺事件,以圖為其預定當月出版的新書《假如我干了》(If I Did It)造勢。
 還好,這個出版“創意”,招惹全美民眾怒意。結果,此書臨上市前,被其出版商的大老闆,即新聞集團主席默多克下令中止,全部40萬冊圖書一概收回封存,以備銷毀;原擬分上、下集播出的電視訪談節目亦被禁播。
改變之余勿忘本質
 有臺灣人痛斥:我們拒絕《蘋果日報》的惡質報導!但也有香港人說:臺灣的政治新聞娛樂化,無人能出其右!甚至,還有到臺灣旅行的海外華人坦言:窩在酒店房間,觀看光怪陸離的臺灣時政新聞,是旅臺最大樂趣之一。
 確實,臺灣觀眾看電視新聞的喜愛程度,高居整個東亞區域之冠。目前最矚目的政治新聞娛樂化風波,當數2011年12月19日,朝鮮領導人金正日逝世消息傳出當天,臺灣華視主播梁芳瑜穿上韓服,以誇張的語調,模仿朝鮮主播李春姬報新聞,還唱歌自嘲是“大腸頭”。
 該段新聞播出后,引來各界一片謾罵聲浪。最終,華視在晚間新聞道歉,除了更換主播、製作人調職,新聞部經理也請辭。臺灣的傳播學就此表示,新聞過度娛樂化的結果,只會讓民眾更加搞不懂新聞的重點在哪,且這樣的玩笑,更顯露台灣媒體對朝鮮政府的不尊重。
 臺灣藝術大學廣電系主任賴祥蔚認為,“新聞報導並非一成不變,但媒體在思考新的呈現方式同時,不應忘記新聞作為傳遞真實與人道關懷的本質。第一眼 看到華視主播模仿李春姬,一度以為自己轉到‘全民大悶鍋’(政治反串娛樂節目)。不過,華視很快做出檢討,希望之后能加強新聞報導的內控機制。”
延伸產物衝擊不小
 新聞娛樂化的另兩個產物是:主播偶像化和動畫新聞。
 主播偶像化,即是:大量起用年輕、英俊和貌美的主播,來報導新聞。電視台處心積慮把主播明星化、偶像化;甚至,特地製作廣告或節目,來吹捧自家的主播,讓他或她去吸引一票觀眾粉絲。
 動畫新聞,則是指:在處理一些突發時事新聞,在案發詳情還沒有完全正式報告情況下,新聞製作人依靠報導內容,讓主持人用口語評述,配合豐富的手語動作、形式多樣的圖片、電影片段和動畫,構成了娛樂化的新聞報導,衝擊民眾的感官知覺。
 實際上,中港臺媒體人士覺得,由美國媒體帶起的主播偶像化風潮,吹到亞洲,更加“破格”,對地方傳統新聞界帶來不小衝擊。
 嚴格來說,歐美一些破格的“娛樂化”新聞節目,多半被歸類為另類娛樂節目,和主流新聞節目扯不上關係。歐美主要新聞頻道主播的選用,主要還是以年資和經驗為先決條件,但在華人媒體界,一些新入行或經驗不豐的記者,卻在短時間內被提升為主播。
 假如說,華文媒體的動畫新聞元祖,非《蘋果日報》莫屬,應當不會有太大爭議。這些所謂的動畫新聞,也被坊間評為“創作成分”居多,而被質疑其可信度。





叫好又叫座不易為(第2篇)


報導:劉拓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新聞娛樂化的影響,從19世紀至到現在,從西方到東方,大同小異:  大部分閱聽人認為“ 貼近民心”──叫座;
 大部分時評人士認為“損害新聞公信力”──不叫好。
 叫座,只能保證達至傳播五大功能之一的“娛樂功能”;其余四大功能:“聯繫功能、監測功能、控制功能、教育功能”從缺的話,就陷入“不叫好”的困境。
 新聞娛樂化,想要叫好又叫座,確實不容易。不過,假如無法在“新聞娛樂化”站穩競爭陣腳,即便再老字號的媒體,就只能成為歷史名詞──停刊。
新聞娛樂化,大部分閱聽人認為:貼近民心。不信?那好吧,就讓銷量說服你。
在華人媒體世界,最先倡導新聞娛樂化的香港《蘋果日報》為例:1995年創刊,隸屬壹傳媒旗下的《蘋果日報》,已是香港第二大暢銷報章,銷量僅次于 《東方日報》。不過,有人認為,《東方日報》向來不容許把賣剩的報紙退回報館,所以,才獲得第一。因此,《蘋果日報》才是實至名歸的銷量第一。
 2003年,《蘋果日報》正式登陸臺灣。現在,它是臺灣唯一接受中華民國發行公信會稽核銷售量(每日銷售量超過50萬份),常居AC尼爾森媒體調查的閱讀率排行榜第一名的報章。
 同時,台灣世新大學在今年公佈的“媒體風雲排行榜”調查顯示:《蘋果日報》不只“閱報率”掄元,甚至“內容深度”、“公正客觀”和“信任度”等選項中,均被民眾選為第一名。
 再說回香港《蘋果日報》,2009年,香港一項針對傳媒公信度的調查顯示,《蘋果日報》所得分數並不高,于17份報章中的公信力排名第7。
實際行動抵制
 大部分香港時評人,還有一般保守社會人士的評語是:《蘋果日報》著重市場口味,多以譁眾取寵的八卦新聞,作為頭條新聞報導;大量渲染色情、暴力或奇聞異事;加之,某些照片對報導人物並不尊重,又常以連環插圖,重現事件現場;必不可免喪失“中肯、公正、客觀”價值。
 固然,讀者認為,新聞娛樂化“貼近民心”,對于壹傳媒旗下的媒體:《蘋果日報》、《爽報》,《忽然一周》和《FACE》,屢次偷拍藝人的腥色報 導,亦令讀者無法忍受,用銷量給于回應:去年上半年,《蘋果日報》每日銷量跌4.9%、《壹周刊》每周銷量跌4.8%、《忽然一周》銷量跌8.7%、 《FACE》銷量跌14.2%。
 香港時評人士因而指出,壹傳媒旗下的媒體銷量受挫,反映出社會各界,都以實際行動抵制偏頗的編採方針。
 看來,不管是平面媒體、電子媒體,還是網絡媒體;在新聞娛樂化進程中,如何在“公信力”和“銷量”之間取得平衡,還得加把勁!
讀者邊追看邊追罵
 對于新聞娛樂化,一般閱聽人的態度是:一邊追看八卦揭秘,一邊怒罵狗血新聞。閱聽人自相矛盾心態,在英國戴安娜王妃的新聞報導,尤其明顯可見。
 向來,戴妃的其人軼事,小至服裝髮型,大至感情生活,都是民眾愛看的新聞。1997年,戴妃車禍死訊,全球媒體報導深入、廣泛,遠遠超過兩次世界大戰新聞。
 甚至,在她逝世后的10年期間,還是謠傳不斷。比如,關于她的死亡原因猜測,就多達9個版本,包括:汽車出故障,被媒體追蹤,地雷商埋下地雷,遭愛爾蘭共和軍所害,英國王室下毒手等。
 不僅歐美傳媒,包括大馬在內的亞洲媒體,傾向使用軟性的有趣手法,來處理硬性新聞;讓“精神糧食”變得輕鬆易懂,更加貼近大眾脈搏,並且不會增加精神負擔。
 然而,新聞“過于”娛樂化,可能降低新聞訊息的準確性;過度渲染暴力或色情等內容,亦會讓新聞淪于低俗。戴妃車禍死亡一事,大眾對傳媒機構僱用“狗仔隊”蒐集名人隱私生活的做法,已達忍無可忍地步,開始譴責“狗仔隊”行徑。
商業盈利左右立場
 新聞媒介,從紙張發展到電視,來到虛擬網絡之際,大眾的閱讀口味亦發生變化:要求“資訊”和“娛樂”功能兼備。為了迎合大眾,歐美傳媒率先推進了新聞娛樂化。
 新聞過度娛樂化,破壞新聞傳播的實質和內涵,首先衝擊的還是媒體本身──損害新聞公信力。畢竟,新聞終究不是娛樂新聞;它承載的基本功能還是:報導事實、提供訊息;而非提供獵奇娛樂。
 美國學者泰德史華茲(Ted Schwarz)在《自由言論與虛假利潤》(Free Speech and False Profits)一書中坦承,“金錢是其中一種嚴重威脅傳媒報導操守的東西。”
 香港傳媒評論人何良懋曾說:“叫好的倒未必叫座,叫座的又通常不叫好;有沒有叫好又叫座的報紙呢?就連美國報章中的翹楚《紐約時報》,也飽受報業市場規律的無情壓力,不得不稍微改動版面,回應商業經營基本訴求”。
 包括他在內的業界人士均強調,傳媒工作者必須自我反省,加強專業義理水準;不然,報業主在絕對利潤掛帥下,走上商業化不歸路;編輯就苦于傳媒集團利益壓力,而惡性循環。
 “傳媒人一旦乖離監察政經權責的天職,只懂取悅市場,片面強調報社利潤,試問公眾利益由誰保護?”何良懋說。
報章形象珍貴資產
 針對新聞娛樂化現象,香港市場研究社副研究董事余振鵬分析指出,在以市場為本的環境下,各報章紛紛做出變革,逐漸形成了兩極化現象:一是,純市場 導向報紙,以讀者的口味出發,務求迎合所有讀者的不同需要;二是,有使命感的報紙,于讀者需要的基本上,再下工夫,挑選一些高素質的報導題材。
 “內容上,純市場導向報章,側重社會新聞,並講求事件的震撼度,以致一些甚具爭議又或未經證實的報導,亦予以刊登,可謂重量而不重質。至于負使命 感的報紙,在選材方面則以事件與民生的關係為前提,不會特別側重某類報導,務求提供可靠準確的資訊,正是重質遠于重量。”他說。
 此外,“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兩類報紙也不相同:純市場導向報章,迎合大眾口味,讓讀者覺得“創意、娛樂十足”,成為可以滿足不同階層讀者的大眾化報紙。負使命感的報章,則被讀者視為“品味、權威”的“精神食糧”;其讀者多為教育水平較高的中產、專業人士。
 “(報業)要迎合讀者要求,或者改變報導手法,並非難事。但報章的形象,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建立。因此,在內容分別不大的情況下,報章的形象,將成 為珍貴的資產。”他繼說:“報章軟性資訊比重日增,而新聞的內容比以往較受忽略之際,也許正是良機,好讓辦報及讀者反思報章的基本功用,為報業的前路提供 照明。 ”




雙刃劍須趨利避害(完結篇)


報導:劉拓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新聞娛樂化,以更有趣的方式來報導新聞。有錯嗎? 當然沒錯,還很好呢。
新聞娛樂化,已沒回頭路,因為這和市場經濟供需說,緊密相隨。
新聞娛樂化,惹人大詬病,因為這和傳播倫理說,背道而馳。
新聞娛樂化,要越走越好,就要“正視”它,拿捏好新聞的價值取向。
自1990年代以來,不管是西方或東方媒體人士,均同意:新聞娛樂化,已經沒有回頭路。
在萬物發展的規律上,新聞娛樂化在趨向完善的過程中,必不可免引起正面和負面的爭議:贊成者認為,新聞娛樂化符合市場經濟原理,加上,把硬新聞用多樣的軟性報導手法來呈現,會讓讀者毫無負擔地消化新聞內容。
反對者認為,新聞娛樂化必將導致報導流于低俗,造成傳媒權威下降,喪失新聞公信力,甚至,荼毒社會風氣。
比重拿捏不好,新聞變形
事實證明,新聞娛樂化,拿捏得不好,新聞就變形:體育新聞寫得像動作小說、時政新聞製作得像娛樂表演、社會新聞處理得像戲劇節目……
在支持和反對聲浪中,中國一些傳播業界人士的看法,相當中肯:我們要正視新聞娛樂化!簡單來說,就是拿捏好新聞傳播的價值取向。
當中,張晶和曲乘礫在《正視新聞娛樂化》一文中強調,“非此即彼的選擇,武斷而有失公允。”
兩人指出,新聞娛樂化好比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將對中國大眾媒介起到積極作用,反之則會導致負面影響,而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正視新聞娛樂化──趨利避害。”
劍走偏鋒,必會減少嚴肅新聞的比重,側重將名人趣事,以及帶煽情、刺激的社會新聞、體育新聞等作為新聞重點。同時,一味投讀者所好:蓄意製造情節懸念、奇聞獵奇,就會流于渲染煽情的低俗層面。
就此,他們強調,正視新聞娛樂化,有個別媒體並不是側重于分析和通報事態的發展、闡述事件的影響以及從輿論上對恐怖襲擊給予道義上的譴責,而是從可讀和好看之上,加大事件在“故事”層面上的報導。
兩人援引標題《莫斯科人質劫持匪首和他的‘寡婦敢死隊’》指出,“這些報導看似抓住讀者眼球,但實際上卻誤把部分讀者的低層次需求,放大為絕大多數讀者的需求;炮製的花邊新聞,不但不能滿足讀者探求真相的願望,還被追加了惡俗的頭銜。”
過分放大,扼制基本規律
新聞娛樂化招惹來的罵名,歸納原因,正是:拿捏不好新聞傳播的價值取向。換個說法,就是:拿捏不好娛樂的比重。
關于新聞娛樂化的比重,不好的示範是:某電視台都市頻道專題報導大學生馬加爵犯罪事件。節目忽略了關注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屬,反而專注于犯罪細節,模擬拍攝犯罪過程,將嚴肅的法制案件,製作成輕鬆模仿秀。
曲乘礫和張晶就此指出,“由此可見,如果新聞媒介不遵循新聞事業的內在發展規律,把握不住娛樂化的一個關卡,過分放大新聞產品的商品屬性、娛樂屬性,必將淹沒、扼制了新聞的基本規律,其結果必然是扼殺了新聞媒介作為社會的公信力。”
拿捏得好雅俗共賞
新聞娛樂化的比重,還是可以拿捏得好。
張晶和曲乘礫,援引中央電視台《新聞30分》曾播映的一則新聞《人類基因圖譜完成》為例,表示,“編輯拿到的稿件是這樣的:
繼進化論、相對論、人類登月飛行之后,今天人類又擁有了一個偉大的里程碑:人類基因圖譜今天將宣佈完成,專家說,這是醫學上一場革命的開始,但這場革命的成功將需要更長的時間,中國科學家承擔了這個工程1%的工作量……
他們坦言,人類基因圖譜完成,無疑是大新聞,它與整個人類社會息息相關。但生活經驗告訴人們,人類基因圖譜離大家的生活還很遠,似乎並不是大家日常所關心的,“如果采用本來稿件沉悶的寫作方式,新聞傳播效果可想而知。”
后來,編輯換種敘述方式:如果現在來到兒童醫院看病的孩子們,還要通過照X光等傳統的繁瑣方法來看;那么,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生孩子就不用這么麻煩 了,他們一出生便繪製一套自己的基因圖譜,拿這套圖譜與人類標準圖譜一比較,就可以預測將來可能得的病,從而提前預防或治療……”
“軟化后播出的稿件,內容沒變,但敘述方式不同。人吃五穀雜糧,誰不生病?為人父母者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活潑少生病?《新聞30分》調整后播出的這條新聞,就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家長們的心理需求,因為貼近民心,觀眾對事件的關注度也提高。”
娛樂化也得有原則
 畢業自河南省中原工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的黃彥娜認為,“新聞娛樂化的趨勢,值得我們正視,媒體在貼近讀者、貼近生活的前提下,不可喪失其嚴肅性和嚴謹性。”
 顯然,把關新聞娛樂化,遵循新聞專業道德,是第一個“關卡”。
 “新聞從業者的素質決定了新聞媒體的層次,只有提升了新聞從業人員的素質,使他們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達到一個高度后才能使新聞媒體的內容不 斷提升。”黃彥娜繼說:“新聞娛樂化只是新聞傳播發展的一個階段,它不可能取代硬新聞,而成為新聞的主流方向。新聞娛樂化,反映這個時代的特征,我們應該 正視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時看清新聞的發展方向和真正需要的信息。”
 另一方面,英國小報《每日星報》編輯布萊恩布陳(Brian Hitchen)說過:“資訊不過是商品,一如麵包……拿來售予他人,有何不妥?”
 就此,香港傳媒評論人何良懋說:“布陳一派小報從業員典型自辯口吻 ,立足于供求定律,自由市場有賣就有買,貨銀兩訖,選擇的自由吧了。可是稍認識新聞的從業者知道,市場價值難與新聞價值同日而語。
 新聞行業並非單純市場活動模式,既屬于生意也是社會公器。只將傳媒當作純粹商業活動,不理會新聞事業規律,忽略對民眾意識思想的重要影響,更有看扁新聞專業使命之嫌。”
 現在,中港臺傳媒人士不約而同指出,在“新聞娛樂化”發展上,西方走了一段彎路,現在已經迷途知返,開始重新找回新聞的核心價值。
 新聞再怎么娛樂化,還是有其不可逾越的倫理底線。
网調促娛樂公信兼具
 去年年尾,中國的新聞媒體先后刊載《國家廣電總局將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等報導,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大部分網民的看法是:頻道節目管理的措施十分必要,電視節目過度娛樂化傾向,應及時遏制。
 中國某個著名商業網站的一項調查,認為“當今中國電視節目存在過度娛樂化傾向”的網民佔86%;對這一管理規定持擁護支持態度的網民,超過80%。
 許多網友認為,電視綜合頻道節目的管理,必將給電視熒屏帶來一股清新風氣,使電視節目更加健康向上、豐富多彩。湖北網友李波說:“這一管理規定並 非對娛樂節目一刀切,而是適當限定娛樂節目播出頻率,適當規範各類節目播出時段,適當引導科教文化類節目製作,適當統籌各電視台同類節目分佈。”
 對此,擁有龐大觀眾群的湖南衛視表示,“這個管理意見,對于中國電視來說,是一次加強內容升級改造、提升內涵和品質的機會。2012年,湖南衛視將在新聞、經濟、文化、科教、少兒、紀錄片等方面推出多檔創新節目,如宣傳英雄主義的欄目《平民英雄》等。”
 不只求職、求偶等節目,“娛樂有余,真實不足”;就連鑒寶節目,亦娛樂性十足,還連番爆出作秀、假貨、亂估價、干爹門等鬧劇。因此,中國國家廣播 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文物局,亦就“進一步加強文物鑒定類廣播電視節目的規范和管理”,頒佈多道限令,規定節目中的專家“需有資質、擔責任”;節目只准鑒寶 不許買賣,還有,不得編故事,不准請“演員”。


2013年1月19日 星期六

藍色革命

把環保變成賺錢生意(上篇)

02/08/2012

報導:普住
圖:互聯網、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未必!至少在環保上就未必。
 綠色環保喊了幾十年,成效不大,是時候讓藍色環保出面了。
 是的,環保理念或許應該來個革命了!環保運動提倡綠色經濟,然而效果有限,儘管推行了數十年,今天我們仍然面對各項嚴峻的環境染污問題。
 環保難推動,其中的一個關鍵是經濟效益,為了環保,企業必須投入更多資金,產品成本更昂貴,這種模式與目前以經濟效益為導向的社會模式相反,導致環保的成效不如預期。
 “藍色經濟”提出了結合環保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模式,把環保變成一門賺錢的生意,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達到環保的訴求……
且先來看看一個藍色經濟的例子:蒼蠅酒店。
 以往,歐洲的屠宰場把動物屠宰后沒有用的內臟和殘留畜體加工,作為家畜的飼料。可是自從發現瘋牛症的肇因可能是這種飼料后,屠宰場只好把這些動物廢料焚化。
 然而,非洲領導獎得主戈弗雷扎姆久神父(Godfrey Nzamujo),卻採用了不同的策略處理這些廢料。
 在前法國殖民地貝寧,戈弗雷扎姆久神父在這個國家的首都波多諾伏創辦了桑海中心,這是一個包括農耕、家畜養殖、屠宰場等的一體化中心,供應當地糧食。
建造“蒼蠅酒店”
 從1986年創辦以來,桑海中心就不斷把一個流程中的廢棄物,轉化到另一個流程中應用,充分發揮藍色經濟跨領域的原則。
 屠宰場的動物廢料引來大量蒼蠅,用殺蟲劑等皆無法有效消滅,另外由于蒼蠅非常容易大量繁殖,結果威脅環境衛生,引發霍亂等疾病。
 中國傳統農耕有個方法,假設有害蟲,就保留一塊地種植害蟲最喜歡的植物,讓它們留在那裡,這樣,它們就不會對你的農作物產生興趣。
 扎姆久神父採用了同樣的解決方案:建造一座“蒼蠅酒店”,歡迎蒼蠅來住。他在農場的偏僻地方規劃一個範圍,安置幾百個小四方容器。
 然后把動物屠宰后沒有用的內臟等,放在小的容器內,加蓋一層網防止鳥類來食用。
 結果農場裡的蒼蠅全都被吸引過來這裡,除了食用這些內臟等,蒼蠅也在上面產卵,孵化成蛆蟲。
一星期產生一噸蛆
 當蛆長大了,工作人員就倒水進容器,蛆被迫浮出水面呼吸。這時工作人員就把蛆撈起來,拿去餵農場裡的鵪鶉和魚。這裡一個星期可以產生一噸的蛆。
 鵪鶉蛋在歐洲是很受歡迎的佳餚,農場把鵪鶉蛋空運出口至歐洲。飼養的魚則供當地食用。
 至于孵化蛆蟲之后剩下的殘余物,則用來做有機肥改善土壤,種植糧食作物。在非洲,化學肥料與殺蟲劑相對而言非常昂貴,而且也不容易獲得,桑海中心的農作皆是有機食品。
 在非洲有1萬5000個屠宰場,此外還有大約20萬個鄉村就地屠宰家畜。
 藍色經濟概念的創始人,剛特鮑利(Gunter Pauli)估計,如果每個屠宰場都搭配養魚場或養家禽農場,以及像桑海中心般開闢養蛆場,除了提高食物供應,解決糧食短缺問題,還可以創造30萬至50萬個工作機會。
玻璃瓶變建築材料
 當初,可口可樂打算進入不丹這個市場時,面對一大挑戰。
 由于不丹非常強調環保與永續經營,他們計劃用塑膠瓶取代玻璃瓶,因為玻璃瓶很重,運輸比較消耗能源,既不能回收,成本也較高。
 提出“藍色經濟”概念的剛特鮑利是不丹政府的顧問,他指出,問題不在于玻璃或塑膠,而是不丹沒有土埋場,最后要如何處理這些塑膠瓶才是關鍵。
 他提議商家應用一種已在歐洲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即把二氧化碳注入玻璃中,把它變成一種建築材料。那么在飲用可樂之后,這些玻璃瓶就可以廢物利用,取代鋼材做建築材料。
 建設玻璃建材廠,只要進口500萬瓶可樂,就能維持收支平衡,超過這個數額則有盈余,而政府也願意提供無償土地供使用。
 這樣不但不會造成環境染污或排放二氧化碳,在替國家節省進口鋼材費用,製造就業機會的同時,還可能增加公司的額外營收。
何為藍色經濟概念?
 藍色經濟如綠色經濟般追求環保,讓地球的生態系統能永續發展,利用現有的在地資源與可再生的材料來因應需求,過程中不製造染污或浪費能源,在某個生產流程中的廢料,可成為另一生產流程的原料或資源,如此不斷運用可再生材料。
 與綠色經濟不同的是,藍色經濟認為目前的生產與消費模式不適合永續發展,而企業製造的綠色產品,要減低成本,或不再依賴政府津貼,需要的是創新的企業經營模式,而不是技術的突破。
 因此藍色經濟強調創新企業模式的設計方式,利用現有的開放資源跨領域組合,把看似毫不相干的產業捆綁在一起,改變市場遊戲規則,發掘新商機。
 另外,藍色經濟一開始就把廢棄物再循環考慮在內,而不是沒有預設的垃圾處理,這需要革新產業流程,使得沒有價值的廢料,甚至有害的廢棄物,轉換成有商業價值的產品,帶來多重利益,製造就業機會。
 在生產力方面,剛特鮑利認為目前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實際利用率只有2%左右,其餘的98%浪費掉,而藍色經濟對資源的利用率則可高達100%。
靈感來自生態系統
 森林裡,動物昆蟲的糞便和屍體是微生物的養料,微生物把它們分解成簡單的化合物,成為植物的養分。植物長出葉子和花果,又成為動物昆蟲的食物,昆蟲是鳥的食物,鳥則是蛇的食物……
 藍色經濟的創新靈感來源,主要是生態系統。大自然中每一種被某個生物廢棄的東西,對其他生物來說可能是養分、食物或能量,大自然總是能夠演化出更有效率的養分與能源的供應關係,各種生物的關係互相串聯,重重無盡。
 另一方面,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特殊位置,特殊的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同時不斷發展新連接,改變自身位置,回應外在的變化。而這些演化不僅僅是自身利益,還圍繞著互存關係發展。
 藍色經濟許多生產與消費模式的創新,都源自這種生態演化模式,實現多重利益互生,提高收入和增加就業機會,改善社區環境。
剛特鮑利與藍色經濟
 雖然一直都有人提出不同的模式結合經濟與環保,也有許多類似案例,但剛特鮑利顯然是其中最成功的一個,他得到聯合國支援,並且和歐美亞非四大洲的許多政府合作,使得這套理念得以推廣,並產生巨大影響。
 剛特鮑利是比利時人,生于1956年。1983年獲選為第一屆十大傑出青年,精通7種語言。創立超過10家公司,曾與著名環保工廠Ecover合作,以生態方式生產清潔劑,所有的原料都可回收。
 他1994年在世界經濟論壇中被選為未來國際領袖之一,同年以不到40歲的年齡從企業界退休,受日本政府與聯合國大學的支持,創辦“零排放研究創新基金會”,投身于研究符合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永續發展,創新的生產與消費經濟模式。
自然最佳100受贊賞
 剛特鮑利設立的“自然最佳100”項目,深受環保界贊賞。
 一組科學家從自然科技論文中,篩選出2131項有可能徹底改革目前商業行為的技術。經過研究后,發現其中340項符合自然生態環保。
 之后這些技術經由一組企業策劃家、財務專家與公共政策決策者檢驗。他們研究了包括施行這些技術的階段,智慧財產的數量,帶來的就業機會,市場接受的時間以及是否能達致聯合國的目標。
 最后,剛特鮑利選出其中經過實驗能解決超過一種問題,涵蓋世界各國,超過100種企業,能永續發展的100項方案,成為“自然最佳100”。
 剛特鮑利認為,只要以創新的精神把環保與經濟結合,將有可能在未來的10年,開發出100種新的商業模式,創造上億個工作機會。
 目前,剛特鮑利是羅馬俱樂部(Club of Rome,研討國際問題的全球智囊組織)的成員,也是非盈利機構的會員以及許多大學的客座教授。
 他的藍色經濟團隊在全球有一千多名成員,推廣藍色經濟概念,包括參與世界各地的綠色建築,協助企業研究創新經濟模式等,同時每個星期推出一項創新。
 除了自己身體力行環保生活,剛特鮑利也在許多大學推廣藍色經濟,甚至出版了許多小朋友的寓言書,推廣創意教育。



升級循環反賺大錢(下篇)

 

報導:普住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平時你會把家裡不要用的傢俬用具,或者舊衣物等送去資源回收,還是乾脆丟掉嗎?  如果你真的這樣做,那你可能平白失去了一個賺錢的機會!
 歐洲人先提出了升級循環這個概念,動用想像力與藝術設計,利用這些人們廢棄的物件,創造出藝術品或有價值的生活用品,有家美國公司甚至利用這個概念銷售賺大錢呢!
 所以,下次在丟舊物品時,或許可以發揮你的想像力,看是否能開創出一條藍色經濟財路來。
一個環保運動經常提到的概念是循環利用(recycle),但是近年來許多環保分子提倡升級循環(upcycle)。
 循環利用通常把廢棄物的全部材料完全分解,然后製成其他物品,過程消耗許多能源。
 升級循環是改造或重新設計廢棄物,盡量利用每一部件,通常較循環利用節省能源,而改造后的產品一般擁有更高的價值。
 2009年,哈姆林(Scott Hamlin)與派克(Gary Peck)等伙伴在美國波特蘭開創了Loopworks,是其中一家最早應用升級循環概念的公司,生產服裝衣飾等物品。
只用5樣新東西
 公司取名Loopworks,意思是“閉路循環加工”,哈姆林稱“設立這家公司只用了5樣新東西:一個硬碟、電線、一個公司印章和幾個公司招牌”,其余的工具、零件、材料等,皆從再循環的物品獲得。
 他們利用所謂的“未消費的剩余物”,主要是紡織業廢棄的布料。紡織廠一般會把這些廢布料當作垃圾送去土埋場或焚化爐處理。
 加裡派克聲稱:“從設計到放進你的衣櫥,我們保證衣服的任何部件沒有一樣是用新原料製成的。”
 傳統的服裝行業,生產過程消耗大量資源,比如生產一件T-恤就需要1500加侖的水!而且還會浪費許多布料。單單是美國,每年就產生超過1100萬噸的廢布料,平均一人4.5公斤。
 由于原料是其他紡織廠的廢棄物,來源不穩定,對一般工廠這是致命缺陷,但Loopworks反而把劣勢變成優勢:採用限量生產,每個款不超過500件。
業務發展至亞洲
 而且每一款產品皆不再重生產,每件產品上有手寫號碼,變成類似環保限量收藏品。
 另外,產品走優質路線,雖然用的是廢棄原料,但每一原料皆得通過縮水和耐用檢測才採用。每件衣服所有的縫口皆縫兩次,重要部位縫三次,達到國際服裝質量接受標準(AQL),並且保證使用6個月之內不會裂開。
 不到3年,Loopworks從一家小型網上銷售店,發展到目前的12個全職員工,外聘臨工以及近50個零售點,業務發展至亞洲。
 日前,當地的風力發電公司正與Loopworks合作,研究把廢棄的漩渦槳升級循環。
 就如派克說的,“這不只是個製作衣飾的新方法,而是個全新的思維方式。我們希望人們思考他們到底在買什么,東西從哪裡來,用什么自然資源生產。”
捨棄化學師法自然
 石化界面活性劑是石油衍生的產品,成本低,清潔力強而且容易獲得,所以一般清潔用品都有添加石化界面活性劑。
 可是石化界面活性劑對生態是個恐怖的殺手,它無法透過自然界的微生物分解,流入水中會產生壬基苯酚,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環境賀爾蒙”,造成嚴重的污染。
 棕油的“棕櫚油脂肪酸”容易被分解,可以替代石化界面活性劑,但是大量種植油棕樹卻導致東南亞的雨林被砍伐,嚴重摧毀森林。
 這個情況讓“藍色經濟”概念創始人剛特鮑利理解到,許多所謂的“環保產業”其實與永續發展相牴觸,因此,他強調藍色經濟必須終止無法永續的企業行為。
 綠色經濟一般以化學方式解決問題,藍色經濟嘗試研究大自然如何應用物理法則運作,這包括溫度、壓力、地心吸力、太陽能、水的分解力等,從中獲得靈感解決問題。
 舉例,一般建築都用白色反光的原理來降溫,然而向斑馬學習會發現,黑白兩色相互作用,產生的降溫效果更大。
 斑馬身上黑白條紋的作用是為身體降溫,黑色紋路吸光,提高表面溫度,白色紋路反光,降低溫度。黑白相鄰形成溫差,產生的小氣流圈像天然風扇般,降低體溫。
 著名瑞典設計師尼奎斯特(Anders Nyquist)就依照這個原理,在日本仙台設計了一棟外部黑白相間的辦公大樓,在夏天讓室溫降低攝氏5度,節省20%能源。
多元串聯開源節流
 現有的企業主流皆強調核心業務,大規模生產單一產品以求降低成本。大自然與此相反,自然生態的多元生物,形成錯綜複雜而重重相疊的養分與能量供求關係。
 藍色經濟模仿大自然要求整合社會、生態、文化與經濟,不僅僅解決單一問題,而是系統性地做整體改變,藉此創造更多機會,追求多元與更有彈性的企業模式,以此降低成本,提高整合現金流。
 比如,一般市政府每年花費大量經費和資源處理垃圾以及清潔市容,而且經常因為管理不當搞得焦頭爛額。這是核心業務,生產單一產品的管理模式。
 巴西的庫裡奇巴市建立一個新模式。當地市政府鼓勵貧民窟居民做垃圾分類,送巴士車票給把垃圾分類好,將資源垃圾送到回收站的居民。
 結果不但成功減低垃圾量,改善市容,貧民也有免費巴士乘搭,減輕生活負擔。這個制度廣受當地居民歡迎。
 這是一個藍色經濟整合社會、環境、經濟,以更多元更有彈性經營的例子。
發揮創意拓新連結
 藍色經濟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是研究新的連結,允許內在多元化,把看似不相干的事務配搭起來,開創新的生意組合,帶來環保和經濟等效益,同時降低風險,提升競爭力。
 現代人每天早餐喝一杯咖啡已經是一種習慣,然而這杯咖啡只用了0.2%的咖啡,其余的99.8%咖啡變成廢物丟棄。
 著名蕈菌學家張樹庭教授研究發現,咖啡渣含有豐富的咖啡因,非常適合種植香菇,香菇生長速度比其他原料快三倍。
 香菇收割后的剩余根部富有氨基酸等物質,是豬雞等的理想飼糧。
 目前在津巴布韋、哥倫比亞等國家,已有許多這類以咖啡渣種植香菇,飼養豬雞的農場。
 這是典型的藍色經濟,從舊有企業模式中發掘出新連結,把單一的種植咖啡生意,連結上香菇與養殖動物。如此不但環保,提高糧食供應,還創造出新工作機會,增加公司現金流和營收。
核心競爭力成障礙
 幾乎所有商業學院都把核心競爭力奉為企業成功之道,但剛特鮑利卻認為這正是推廣藍色經濟最大的障礙!
 核心業務的管理包括設定企業核心業務,然后將所有內部資源、技術和知識、現金流等整合投入該業務,以為企業保持長期競爭優勢,帶來最大的效益。
 這一來企業家把自己隔絕于核心業務之外的一切,只專注于企業系統與供應鏈系統,設法降低人力與原料成本,擴大企業規模,提高市場佔有率與利潤。
 這樣的思維模式導致他們無法從行業圈子以外的大自然學習,忽略了我們賴以生存的整個環境系統與生態系統,這些因素卻是藍色經濟創新的源頭活水!
 無論如何,剛特鮑利認為,由于科技的發展與可行性,全球新經濟模式將是趨向分散經營,在市場中勝出的會是有能力組合廣泛企業聯繫,結合在地經濟與社會狀態,追求多重利益的中小型企業。
 這些條件都符合藍色經濟的發展需求,因此藍色經濟的前景是樂觀的。





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有機可尋

辨別有機加貼認證碼(第1篇)

29/07/2012

報導:劉拓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要求自今年7月1日起上市的有機產品,在最小的獨立包裝上,除了貼有“有機認證標誌”、註明“認證單位”之外,還要有新身分證──“認證碼”。  這個被稱為“史上最嚴格”有機產品認證新規,正式實施后,消費者可在國家認監委網站(www.food.cnca.cn)上,通過輸入17位數的認證碼,驗明產品“正身”,核實出該產品的廠家、認證機構、認證內容、認證期限等。
 中國專家認為,新規將有效改變中國有機產品,此前因“價格”和“質量”存疑等問題,引起混亂局面;行業將面臨洗牌,生產企業應加強自律,丟棄過往僥倖的態度……
中國新修訂的《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規定:銷售場所對有機產品不能進行二次分裝或加貼標誌;銷售產品須使用銷售證並建立“一品一碼”追溯體系(生產、運輸、銷售),每個認證的產品都附有一個17位的隨機編碼。
 一位在認證機構工作的業內人士透露,新版認證實施規則,自今年3月1日起實施,經過4個月過渡期,7月1日正式全面實施。
 新規上路2周后,上海、廣東和河南省銷售的少部分有機產品,用上新的 “身分證”;更多“所謂的”有機商品,只是包裝上有“有機”字樣,但並無任何有機產品標誌,更別說認證碼。
 甚至,不少消費者對于新規是“一頭霧水”。一位購買了有機豉油的呂女士坦言,“我是衝著‘有機’兩個字來買的,不知道有新的認證碼的要求。”
 在某個品牌的有機奶專櫃前,銷售人員拉攏客人時,主動提示,產品已執行有機認證新規,“產品包裝上不僅有國家有機產品認證標誌,還有認證碼,可在網上查詢真偽。”
 河南省首位全國有機產品高級檢查員夏廉法說,過去,有機產品只是樣品送檢(對一個生產基地一年僅抽查一次,每次僅涉及兩三個品種);現在,則改為審核員現場採樣(每個品種都要經過認證,每次抽數十個單品化驗,一年要化驗4次)。
 新規對生產、加工和標識、銷售標準更加嚴格,認證程序更加嚴格規範;對違規的有機產品生產企業的懲罰力度,也大大超過從前。
新規嚴格上網查真偽
 根據新規,蜂蜜、枸杞、水、化妝品等產品,不再接受有機產品的認證申請。
 新規亦建立了“不良企業退出機制”,即是:因為不誠信、違規使用有機生產禁用物質,超範圍使用國家有機產品認證標誌等,而被撤銷認證證書的企業;任何認證機構在一至五年內,不得再次受理其有機產品認證申請。
 同時,對于有機產品認證證書不能在規定時限內延續的,獲證企業再次申請有機產品認證時,必須重新進行有機生產轉換。
 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若對購買到的有機認證產品產生懷疑,可以登錄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www.food.cnca.cn)網站上查詢產品的真偽。
 如果消費者發現產品與信息係統查詢的內容不一致的,可聯係認證機構核實或撥打質監投訴舉報電話。
有機產品潛力無限
 全球有機產品市場以年均20%至3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5年,中國有機農產品市場規模將達約500億人民幣(約249億令吉)。截至2011年12月,可以進行有機認證的機構,目前有23家。業界坦言,中國有機產品產業現狀較為落后,但有強大發展空間。
 《2012全球有機農業年鑒》顯示,中國共有140萬公頃的有機農業土地,排名亞洲第一,但在全球市場份額還比較低:2010年僅佔全球的2.7%。全球有機產品銷量96%集中在北美和歐洲,亞洲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日韓兩國。
 目前,全球最大的有機產品原料供應商德國喜寶(HiPP)準備進軍中國有機市場,正接受有機認證。
 喜寶的負責人透露,“由中國農業部指定的認證中心,審批了大量的證明材料之后,還要派專家組到生產現場對產業鏈做全程追蹤,從農作物的收割到初加工、深加工,全程記錄錄像,拍照取證,還要對產品各種檢驗指標,請第三方獨立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只有歐盟或某個國家的有機產品認證標識,但沒獲得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識的產品,不得在中國市場以有機產品的規格進行銷售。因此,喜寶的產品在通過認證前,雖然可以銷售,但不能貼有任何有機產品標識,包括已經獲得的德國和歐盟的有機標識。
生產日期成為關鍵
 山東省女市民透露,她在超市買了一瓶有機豉油,上面還是沿用舊標誌。就此,當地媒體調查發現,許多在今年7月份之前生產的有機產品,包裝上僅有國家有機產品認證標誌,並未按新規加貼認證碼。
 根據新規,在2012年3月1日前,已從認證機構領取舊版有機產品認證標誌,或已印製帶有舊版有機產品認證標誌的產品包裝,在2012年7月1日后(含7月1日)禁止繼續使用。
 然而,山東省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主任管明透露,對于那些已經取得有機認證的產品,監管部門會給予一定的緩衝期,允許其在認證期結束后再換新標。不過,在7月1日后,任何有機產品的最小包裝上,必須加貼認證碼。
 他呼吁,消費者購買有機產品,一定要認準新標誌。消費者購買有機產品時,一定要注意生產日期,如果生產日期在7月1日以后,標誌上卻沒有加上認證碼,其真實性就要打上一個問號了。
改方式銷售有機菜
 新規上路,有機業者大喊“吃不消”,一些業者更決定轉換銷售方式來賣有機蔬菜。
 山東省壽光市一家蔬菜生產企業的譚總經理,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投入有機蔬菜生產,指望憑著有機蔬菜的高質量、綠色環保等優勢,大賺一筆。可是,由于價格昂貴以及質量存疑等問題,他的有機蔬菜銷量一直不好。
 “拿有機茄子來說,我經營了一年多,最后一算賬,還是虧了逾4萬人民幣(約2萬令吉)。”他繼說:“僅是取得茄子的有機認證費用,就需要2萬5000人民幣(約1萬2449令吉)。”
 為了達到有機標準,在種植茄子時,還要投入近8萬人民幣(大約4萬令吉)來支付管理費、人工費等。將各種生產、銷售、運輸費用都除去后,有機茄子的終端價格,比普通茄子高三倍多,銷售比較困難。
 今年3月,認真研究新規后,他決定打“無公害蔬菜”的牌子繼續賣菜,“新標準對于認證過程的細化,還有認證次數的增加,加重了本就高昂的認證成本,這讓我難以應付。”



有機市場越制越亂(第2篇)


報導:劉拓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7月1日,中國“史上最嚴”有機食品認證新規上路,官方希望,新規有效改變有機市場上,因為“價格”和“質量”存疑等問題,引起混亂局面。  新規實施半個月后,中國媒體發現:”隨”機的人少,”投”機的人多,有機市場越“制”越亂。
 投機商人明顯淡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那些五花八門的投機招數,著實叫人嘆為觀止!
有機新規上路的第一個星期:中國各省媒體走訪超級市場和農貿市場后,發現:沒有找到有機蔬菜,僅是貨架上兜售有機雜糧。
 有機新規上路的第二個星期:新快報記者走訪廣州多家大型超市后,發現:除三種有機食品已加貼新身分證──認證碼,其他有機食品中,超過90%還在使用舊包裝和舊標籤,即是:只貼有“中國有機產品”和“認證機構”。
 有機新規上路的第三個星期:有機食品認證標識五花八門,還有來自各地認證機構自製的“追溯碼”、“身分證” 等,令人眼花繚亂。
有機標籤隨意貼
 北京日報記者走訪一家大型超市時,觀察到果蔬櫃檯上光鮮水靈的“有機酥梨”,價簽上寫著: 產地河北;每隻梨上都貼著“中國有機食品”標籤,價格比其他品種的梨高出三倍。
 當記者詢及:“這有機梨的標籤上,怎么沒有認證機構和認證碼?”售貨員不明白反問:“什么機構?”
 售貨員完全回答不出記者提問關于有機的常識問題,索性直言相告:“這些水果都是從農貿批發市場來的,貼不貼標其實都一樣。”
 這名記者繼續走進另一家水果超市,佯裝要訂購一批蘋果,提出希望店家能將普通蘋果“拉高身價”,貼上有機標籤時,一位王姓經理非常爽快地拿出一大摞花花綠綠的有機標籤,“國內國外的都有,想貼哪種您隨意。”
一年賣出上千噸
 記者又轉去一個大型農貿產品批發市場,在一個“批發西域有機香妃蘋果”的攤位前,正撞見兩個小伙子埋頭忙著往蘋果上貼有機標籤,馬上就問:“這有機蘋果有認證書嗎?”
 “你要批發啊?”小伙子反問,“貼上標不就行了。”對于記者堅持要先看認證書,再決定買不買時,小伙子面露不悅地說:“這種蘋果,市場一年賣出起碼上千噸,還沒見過有誰非看了證書再買的。”
 實際上,知道“西域有機香妃蘋果”生產全過程的,不難得知:在主產地新疆阿克蘇,經過認證的有機蘋果僅種植200畝;即使全國,一年的產量也才400噸。疑問因此生起:上千噸的香妃蘋果,究竟有多少稱得上貨真價實?
三類產品最易冒充有機
 針對有機市場的“加亂”現象,一位長期從事有機產品銷售的專營商透露,“目前市場上有三類產品最容易冒充‘有機’: 一是五穀雜糧和水果,品名上標明‘有機’,但包裝上卻找不到有機認證的標識;二是風味土特產品,可能不會標注‘有機’字眼,但會在‘純天然’、‘純綠色’ 上玩手法。”
 “第三類就是山珍海味,有的商家在包裝上加印檢測標誌,宣稱產品通過有機認證,其實都是假的,是企業自我吹噓。”他繼說:“‘純天然’、‘無污染’等標籤,不能亂用,這都屬于有機食品範疇,違反規定,就是違法。”
 90%還在使用舊包裝標籤的有機食品當中,一些投機商人,利用新舊標籤過渡的混亂期,自封“有機”來拉高身價。
 此外,有機業者指出,新的規定,認證過程細化,認證次數增加,提升了認證成本,繼而抬高零售價;使得有機食品,尤其有機蔬菜,銷量下滑。在“不想 增加成本,又不想影響銷量”的思路下,不少業者放棄樂“有機蔬菜”標籤,改以“精品蔬菜”、“放心蔬菜”、“綠色蔬菜”等外衣,另辟銷路。
 顯然,到目前為止,這一個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有機新規,似乎並未達到“制”住有機市場亂象的目標。
利字當頭難自律
 中國消費市場的有機產品的名目繁多、售價高昂,銷售渠道“有機”亂象重重,造成普羅大眾總是“霧裡看花,花不清”。種種亂象,皆因“利”字當頭難自律。
 一些產品,同牌不同“碼”,新舊標識大玩“混搭”。舉例來說,生產日期同是2012年5月25日,在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鎮安鄉羊腸河村(同牌)生產的“有機脫皮花生仁”和“有機玉米碎”中,前者沒“碼”,后者有“碼”。
 目前,新規對于“農場轉換期”的從嚴把關,也使得部分企業通過新認證的產品品種有所減少。于是,就出現了下列投機現象:同一家企業內的有機認證“串門”,個別產品“名”不副實。
 具體來說,有十多款正在京滬等地市場銷售的“山泉物語”品牌農副產品,取得的是“加工和保藏的水果和堅果類”有機認證,實質生產和銷售的卻是“有機大米、小米、糯米”等;或是將相對標準較低的“綠色食品”混充有機產品。
 還有個別廠商自製標識穿“馬甲”。北京某個百貨公司地下一樓超市,“有機農莊”品牌的聖女果有機碼,一應俱全;另一些產品的包裝上,卻貼著企業自製的白底綠邊追溯標識。當聖女果和其他幾種產品擺放在一起,包裝神似,消費者一不留神就會混淆。
三招作假唬消費者
 在中國,自封“有機”的食品,作假的花招,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不標注證書有效期。
 中國《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規定,有機產品的包裝上,必須標注認證機構的標識,而有機食品認證證書的有效期一般為一年。然而,那些假冒的“有機”食品,絕對不標注證書有效期。就連真正的有機食品,一些廠商也不按規定,標注認證機構標識和有效期。
 第二種是:在概念上大玩文字遊戲。市場上銷售的“品怡白金蜜柚”有機水果。包裝上找不到“有機食品”的標識,只印有“歐盟標準,國際品質,后有機時代國際權威認證”的字樣,蒙騙消費者。
 第三種是:單品種“有機”,全系列沾光。一些企業為使產品獲取“有機”身分,會小規模進行有機食品的生產,一旦這個產品獲得認證,其他產品跟著“雞犬升天”,統統貼上“有機”字眼,唬弄不懂識別的消費者。
付款輕易取得認證
 中國的業內人士透露,“有機”這種標籤,隨便找個印刷廠就能定制,成批印刷。假如嫌麻煩,還可以網購。
 北京日報記者嘗試在互聯網上找到一家專營包裝標籤的店家,留言:求購有機食品標籤。店家很快回復:有的是。什么樣都有,請問你要多少?隨后,進入電話詳談階段。店主說,只要提供標籤的樣圖,他們就能按圖印製。
 商家自貼的有機標籤,碰上懂得辨識有機標籤的消費者,就容易露餡兒。為此,一些生產廠家又提高作假手段:想方設法與一些有機認證諮詢機構搭上鉤,花幾萬人民幣,弄到一套有機認證證書。
 這名記者就此線索,找到了一家認證諮詢機構的官方網站,佯稱目前企業的設施水平有些方面還沒達標,認證時能否幫著運作一下?對方痛快回答“可以!”並稱他們和認證機構都合作十多年了,“有一定的關係”。
 隨后聯繫的另外幾家相關認證諮詢機構,答覆也是沒問題,從付款到取得“認證”時間,大約三個月。
中國認證新規4大問題
 (1)刮開塗層才見有機碼。在新版標誌的設置上,如果是加貼的,有機碼上會覆蓋一層塗層,上面寫著:“刮開塗層,得有機碼”,也就是說消費者往往是要購買了商品之后,才能刮開塗層獲取有機碼來查詢。如果在消費前無法驗證有機產品的真偽,那么有機碼的設置還有意義嗎?
 (2)多了一個身分碼。有的認證機構在新版的標誌上,除了按要求加置有機認證碼外,還多設置了一個“身分碼”,造成消費者的混淆。
 有機碼要到認監委的網站(www.food.cnca.cn)進行查詢;認證機構自設的身分碼,則要到其網站上查詢。
 (3)部分品種已被“開除”。按照新規,有幾種情況,可以不加施有機產品認證標誌,包括:現場採摘銷售的果蔬類有機產品、不直接零售的加工原料、無法加施有機產品認證標誌的散裝或裸裝產品;以及鮮活動物產品。不過,商家必須擺放相關產品的有機認證證書複印件。
 (4)新實行的《有機產品認證目錄》,共有127個品種可以進行有機認證,包括蔬菜、中藥、水果、花卉、禽畜、酒類和服裝等,共有37大類。原來可以進行有機產品認證的蜂蜜、枸杞、化粧品、水等產品,暫時不能進行認證,因為這些產品難以保證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的有機屬性。



自上而下建立互信制(第3篇)


報導:劉拓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2008年爆發的中國三聚氰胺黑心奶粉事件,引起全球大力關注中國食品安全問題。  黑心奶粉之后,中國的黑心食品風波層出不窮:黑心酒、黑心米、黑心菜、黑心魚、黑心鴨蛋、黑心飲料……甚至,在黑心奶粉風波的兩年后,黑心奶粉又改頭換面,以新品牌進入奶粉市場。
 商人唯利是圖,造成黑心食品泛濫,中國人民比誰都焦急──最近的受害者是自己呀!
 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中國社會各個層面,比較傾向于自救。對此,中國“小毛驢”農場創始人石嫣坦言,消費者的食品自救,只是權宜之計。即便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蔬菜安全的“小毛驢”,亦不能根本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石嫣綜合分析指出,目前,中國社會階層對于食品安全問題,主要傾向于抗議和自救。
 她表示,面對危害人體健康的食品安全問題,民眾就會提出抗議,要求一定懲罰或賠償。比如說,三聚氰胺事件中的趙連海,就是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己和其他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個人自救方面,有的人,家人或信得過的朋友在農村生活,他就會請他們代為生產安全的農產品;還有單位利用權力資源搞特供,這也算是一種自救。另外,有人幹脆自己找地來耕種,在陽台種菜,或者圈地自建農莊,一切依靠自己。”
個人自救並非良策
 石嫣強調,抗議和自救,都是消費者的自救行為,只能算是局部的權宜之計,無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根本。消費自救,不能說沒有效果,但效果能否持久,她很懷疑。
 “個人抗議和個人自救,能解決的問題範圍,太小了。特供又涉及社會公平問題,合法性遭質疑。”她繼說:“圈地也一樣,如果圈的地大了,也要僱人來種。最終,很可能還是達不到自救目標。”
 針對中國目前面對的低端食品生產層面安全問題,她說:“美國早年也經歷過。最終是,當整個美國社會都意識到問題嚴重性,並為此展開行動,情況才開始好轉。”
團結才能獲得尊重
 她強調,“食品安全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個人、政府、非政府組織、企業等多方聯動,不能僅僅以自己為中心。解決食品問題的根本,還是應該借助市場化的力量,自下而上,把消費者和農民真正組織起來,共同建立真正有效的制度,實現用消費投票。”
 她說,農民一旦組織起來,生產方面有了話語權,得到了足夠的尊重,自然會有更高的追求;消費者組織起來了,懂得怎么真正支持生態農業,如果不滿意,消費還能倒過來引導生產。
 “這樣,從制度上,實現了消費者合作組織與生產合作組織對接。整個社會不再是散沙一盤,互不信任。建立真正的信任,是最終解決食品安全的關鍵。”她說。
人數增多難維繫互動
 石嫣決定離開“小毛驢”后,很多人大吃一驚問她:你捨得嗎?
 她回答:“‘小毛驢’就像我的孩子,但它總有長大的一天。不過,它發展得很好,我離開,也放心。不過,我必須要承認,隨著它的長大,建立它的基礎—信任,正在逐漸削弱。”
 她坦言,CSA農場是一種建立在“信任”上的耕作模式,也是一種社區溝通和生活模式。會員信任“小毛驢”,提前支付一年的菜金,接下來,就和農場共擔豐收或歉收的風險;而農場也守承諾--有機耕作,絕不施化肥農藥,保証提供綠色無公害蔬菜瓜果。
 “在2009年的時候,我熟悉每一個會員,知道他們的家庭住址、職業、興趣愛好,他們也熟識農場一切。通過面對面交流,我們是彼此信任的朋友關係。但到了2010年,會員增加到三百多戶的時候,我就已經顧不上來了。2011年,七百多戶,我們親密的接觸已經成為奢望。”
 起初,加入“小毛驢”的會員,都是認同CSA理念的人士。“很多后來加入的會員,並不怎么理解CSA,只是一味要求我們有足夠蔬菜供應,完全不管 天氣和田地的實際情況。只要耽誤他們吃菜,他們不問青紅皂白,就會指責我們違約,甚至要收回先前預付的菜金。沒有接觸,沒有信任,CSA模式就無法維 繫。”
社區支持農業兩由來
 關于社區支持農業(CSA)起源,主要有兩種說法:(一)1960年代末起源于日本;(二)1970年代起源于瑞士,在日本得到發展后,又傳播到歐美發達國家,逐漸演變成今天的CSA農場模式。
 不管哪種說法,在CSA演進史上,日本扮演舉足輕重角色:由大學學者倡導,在農民和家庭主婦協作下,發揚光大。
 1970年代的日本,加工和進口食品越來越多,地方農產品卻越來越少。有鑒于此,1971年,沙瓦柯有吉佐和子(Sawako Ariyoshi)和雷切爾卡森(Rachel Carson),大力警告消費者,關于農業化學物質的毒害,並發起有機農業運動;獲得一群家庭主婦支持,共同組織了“日本有機農業協會”。
農場提供食品
 同一年,農場主納什諾瑞(Yoshinori Kaneko)意識到:農場不僅可以滿足自己家庭的食物需求,還有多余的產量供應給其他人。他計算出,農場產出的大米,足夠10個家庭消費。
 于是,他召集地方上的家庭主婦,邀請她們參加一個由自己主導的食品交流會。4年后,即1975年,他與10個家庭簽訂協議:農場提供食品給他們,家庭支付勞動力和金錢。這種協議,日語裏稱作“teikei”(伙伴)。
 來到2012年,CSA的理念已在全球範圍內傳播,並且,它也從最初的共同購買、合作經濟,延伸出更多的內涵。
農產品自供無法治本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博士研究生劉萬順表示,按照發達國家的經驗,一個切實有效的途徑就是通過國家管制,為消費者提供有機食品與安全食品的認証。然而,來到中國,國家管制並沒有發揮預期的效果。
 “國家管制在食品安全領域的失效,在近年來爆發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得到充分顯現,在問題奶粉在被揭露之前,這些乳製品企業也都獲得了國家的安全認証。而且,食品安全問題的揭露,都不是源自于國家管制部門的檢查,三聚氰胺是醫院查出來的,染色饅頭是記者調查出來的。”
市場失靈管制乏力
 他繼指出,在食品安全事件爆發以后,中國國家食品安全管制部門,並沒及時有效的回應,對責任企業與個人實施有力處罰。
 “就這樣,當市場失靈、管制乏力,交易成本只能不斷飆升。退回古老的自給自足,幾乎成了唯一的選擇。”
 自給自足,必不可免帶來新的困境:真的能解決食品問題嗎?
實際上,安全食品需求,需要建立現代化的農場,引入專業化的技術人員與現代化的生產設備。如果僅僅是自給自足,農場的運作成本將會很高;如果也面向市場生產,又無法跟專業化農場競爭。
 他強調,從根本上說,農產品自供,無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並且可能引發食品之外的社會問題。畢竟,只有那些經濟比較寬裕的個人,才有能力建立自供生產基地,大多數的普通民眾,並沒有機會參與並受惠,加劇社會群體的分化。


社區互惠支持農業(完結篇)

報導:劉拓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在海外,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簡稱CSA)有許多成功的CSA例子。  這種型態的農業其實可以充滿創意的,可以採用各種不同的手法,來達到消費者支持農民,農民報以健康食物的目的。
 而台灣7-11便利店母公司統一超商,參考社區支持農業,並更進一步,成立光合農場,企業支持農業,跟1600位農民策略合作,以龐大的便利店行銷網絡解決農民面對的行銷問題,同時更帶動寶島的飲食革命。
 光合農場的運作,讓大家通過便利店,就可以吃到新鮮安全的食物!
 事實上,目前,關注食物安全,提供安全食物已成為世界趨勢,美國的天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日本等國家,都朝向有機、安全食物方向邁進,注重並讓人可追溯食物的生產地及食品生產過程。
 一場飲食革命,正在這些先進國家蘊釀,並準備吹向發展中國家如我國,對于這一場革命,您又如何看?
支持農業計劃,不但保護與支持有機及無公害種植的農民,也與社會幸福指數掛鉤?!
 台灣統一超商相信,為該國人民引進24小時全年無休的7-Eleven(7-11便利店)服務,帶來生活和流通革命,可以讓當地人感覺幸福。
 近來,統一超商進一步將幸福升級,推出“台灣新農業”概念,建設光合農場,提供健康食材,供應7-11,讓這家涵蓋寶島各地的便利店,售賣材料健康、無農藥殘余、無抗生素的三文治、沙拉、面等食物。
人們生活更幸福
 有7-11同集團的光合農場張羅把關,消費人輕易可以在該便利店買到可安心食用的食物,外食也顯得輕鬆健康起來。
 不久前才卸任的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受訪談及幸福時說:“經營一種事業,讓這個社會生活品質更好,人們生活更幸福,我也會得到幸福。”
 他更進一步說:“要帶給消費者幸福,企業需要做改變。我們最近做光合農場,就是要改變的決心。跟農場一起合作,徹底做出一套作業系統,我想改變台灣的農業,要先做出示範。”
 配合新農業概念,台灣7-11也投入農場業務,甫于今年四月推介的“7-ELEVEN光合農場”,就佔地高達180公頃,使用荷蘭的溫室菜園及園藝栽種技術下,生產萵苣、寶貝生菜(baby leaf)等10種無農藥生菜,作為生菜沙拉材料。
安心解決三餐
 如今,全台、離島超過4810家門市都有出售這種沙拉。
對憂心超市賣場蔬菜農藥殘留、瘦肉精等問題的當地外食族來說,這不啻是項好消息,有助于讓他們安心解決三餐。
 光合農場可以讓消費者通過智能手機,進行蔬菜溯源及肉品溯源,農場並有品保實驗室、全台最大鮮食廠等。
 7-Eleven光合農場網站,擁有各種這類資訊情報、包括蔬菜肉品源頭、商品開發、行銷等資源。憑著的企業地位及行銷網,帶動當地農產品升級,提升農民競爭力,也協助開創了台灣新農業局面。
食材嚴格講求品質
 在食物與食品安全令人越來越不安的今日,以安心及健康為號召的商品,有機會突圍而出。
 例如,新聞爆出部分農場豬隻被餵食抗生素、長肉劑、瘦肉精等化學物,難免令人對市場上所售賣的豬肉,產生疑竇。而主張不餵這類化學物的“安心豬肉”,對消費人來說就顯得更有吸引力了。
 源自日本的跨國連鎖餐廳摩斯漢堡(MOS Burger),採用類似的安全食用理念,也覓到許多知音人。
 摩斯漢堡首創以白米壓制成的餅皮取代面包做成“米漢堡”,漢堡內餡也大多採用傳統日本料理的菜色如日本燒肉、炒牛蒡等。
 與一般速食店講求流程快速及經濟不同,摩斯強調“素材嚴選”及“點餐后制作”,其食品材料講求品質,而且訴諸健康概念,推出的食品大多是低脂低熱量的。
有機小農困難重重
 農耕是傳統行業,大財團大機構進軍農業的固然不少,不過,大部分的傳統農夫,還是屬于小規模經營。
 這些小農,在講究經濟效益的今日,力量顯得特別單薄,如果沒有政府或社區或消費者的扶持,恐怕無以為繼,其中,有機小農面對的挑戰更為嚴峻。
 由于不使用短期見效的農藥及化學肥,他們所花費的時間精力與投資,更為巨大。
 對那些有心從事良心農業的小農來說,消費者實際的支持是重要的。
 本地有機農夫何添財就曾向筆者透露,想讓農場轉型,從有機農場轉向有機教育農場及身心靈教育中心,主力不再是生產有機菜,菜園只是作為教育用途吧了。
 何添財的古法有機農場,規模很小,向來是以配送的方式供菜給訂購者。小規模種植,導致他的栽種成本相對高。
 他無奈地說:“有機農場真的很難做,收成不好,菜不夠配給原有訂戶,收成大好,多出來的菜又不知要賣給誰?我們不能因為這季收成好就冒冒然招收新訂戶,否則若是下季收成不好,就無法供給所有訂戶了。”
 他不敢擴大種植規模,因為市場對有機菜的接受度仍有限,有機菜價格比一般蔬菜高出兩三倍是主因。
當年為了圓一個夢想,他一頭栽入有機農夫行列,如今卻考慮,這,豈不讓人感概?
小農蔬果怎樣賣?
 台灣人王福裕在《尋找小農的春天》一文中,開宗明義講出我們要幫有機小農的原因:“有機小農代表的是健康、可信任和友善環境。”
 “有機小農讓作物成更自然,經過自然汰弱留強、優者生存,供應我們更健康與安全的食物,也用友善的方式對待土地與環境,是友善人類與大地的一群人。”
 然而,這樣的一群人,卻常常面對資本小、種植的作物種類少,產量與穩定性低的共通特,從而也致產品行銷通困難。
 而且,有機產品認證要花一筆費用,這也是資金少的小農難以跨越的關卡。要認證,要花錢,沒有認證,則難以取信于消費者,有機店也不敢賣,教小農們進退維谷。
 有鑑于此,他指出,社區支持型農業或許是條活路。
 首先,可先建立一個區域性或全國性資訊平台,讓家戶從這個平台,購買住家鄰近、可以信任的農場的蔬果農產。“家戶可以就近拜訪農場、參加農事體、 跟農人成為朋友,了解他們的耕作方式,農場無需加入所費高昂的認證制度,只要能夠提出定期的環境與作物檢驗資料,彼此就能夠產生信任…。”
 他說,其次,是廣佈于在地社區的“通路平台”,這是個協助整合不同農場、穩定供應多樣食材的平台,能解決單一小農場農作物無法多樣性或供應量不足的問題。
建立平台利農利己
 在全球普遍面對農村人口外流的今天,王福裕通過十幾年的城鄉規劃與研究,深刻體認到,真正能守住農村土地的人,是農人。“要讓農村再生,得先讓農人再生,而農人要生存,必須有公平的通路,幫他們把用心種的食材賣掉。”
 一個公平的通路商,顯得如此重要,于是,他與社區朋友發起共同購買,向附近村子的農人買菜。
 當購買的朋友越來越多時,他們決定成立一小菜店舖作為通路平台,穩定與擴大消費力量。不單如此,他們不斷鼓勵家長帶孩子跟他們一起下田,“去看食 物的來源、去認識農夫、去發現泥土裡頭有那么多的驚奇,一來建立信任、一來讓孩子從親近土地的快樂中愛上農村,有一天,他們會為了守護那快樂,而為守護農 村發聲。”
 他們幫產品做檢驗,菜舖子支付檢驗費用,菜農以生產的農產品抵付。
 為了栽培后進,他們還設“不一樣的漂鳥”計劃,讓有心回歸農村的人學種田,讓這些人有真實的試煉,了解自己是否適合成為農人。
 而“新莊園經濟”,則協助小型生產者互助連結,例如將小農生產的黃豆,交給年輕的豆匠制成豆腐等豆制品,即推動了農人的黃豆銷路,也支持了有能力的年輕匠師。
 最終,王福裕期許:“我們深深相信,當各地都發起這樣的小舖子時,當大家選擇小舖子購買食材的時候,到了那一天,有機小農的春天就會到來。”

 

2013年1月17日 星期四

教改這條路...

校本評估像霧又像花?(第1篇)

22/07/2012

報導:潘有文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有多少作業”、“幾時考試”?從孩子上學開始,這些問題都成了父母的口頭禪。  考試大過天,孩子放學回家沒有作業,還會認定老師偷懶,這是應試教育症候群的基本發病症狀。
 我國政府去年推行小學標準課程(Kurikulum Standard Sekolah Rendah,簡稱KSSR)和校本評估(Pentaksiran Berasaskan Sekolah,簡稱PBS),並以后者檢定學生學習能力,在應試教育海洋中,激起層層漣漪。
 校方不明白校本評估詳情、教師文書工作量增加、家長擔心少作業少考試影響孩子未來、有關當局不能有效傳達和執行新理念,形成重重迷霧。
 本系列嘗試從各角度出發,理出一些頭緒!
政府推行小學標準課程和校本評估已進入第二年,后者更受到校方和家長關注,因為它的出現造成初中評估考試(PMR)可能走入歷史,甚至政府考慮廢除小學檢定考試(UPSR)。
 筆者嘗試聯絡數間學校校長、老師和董家教,探詢他們對校本評估的意見,獲得的回應多是“對這個制度不清楚,所以不想多談”,甚至有者以教育部已在報章刊登廣告為由,拒絕發表意見。
 一些不願名字見報的校長和老師則透露,執行校本評估面對許多模糊地帶,而且校本評估制度增加教師的工作量,等同把教育局的工作加在老師身上。
校方處于摸索階段
家長方面,許多家長並未發現學校已推行標準課程和校本評估,主要是校方處于摸索階段,未能向家長表達整個概念。
 另一些家長則因PMR和UPSR兩項考試面臨取消,擔心無法掌握孩子的學習進度,因此憂心仲仲。
 校本評估是教育界的迷霧,還是未來一朵盛放的花?在應試教育心態當道的社會,或無法獲得太大的認同。
 今年7月15日,大馬考試局學術評估發展組副主任凱魯丁在《新標準課程及校本評估講解會》上,指出新舊教育制度的差異。
 他指出,新制度著重學生的形成性影響(Formatif),舊制度以總結方式(Sumatif)評定一名學生的學習。
 說白了,就是前者注重過程,學生一邊學習,老師一邊評估和修正以達到教育目的;后者注重結果,等到考試成績出來后,才去糾正或彌補學生不足。
關注學生性格形成
 新教育制度注重形成性影響,關注學生性格形成和學習的過程,因而需要老師邊教導邊評估。
 小學標準課程注重理解,而非死讀硬背,校本評估則是一種監督機制,發現學生需要改善能即時調整,兩者相輔相成。
 凱魯丁說:“校本評估的目的,就是要曉得學生知、做和使用的能力”
 他舉例,學生知道什么是板手(俗稱士班拿,Spanner),也要知道他它的功用,同時也要會使用它,老師能透過學生學習后的及時評估,確定學生的掌握能力。
 從以上角度去看,小學標準課程和校本評估不啻是不錯的教育方向,但理念和執行唇齒相依,執行起來狀況連連,也是徒然。
 如果有關當局無法使校方、老師和家長清楚小學標準課程和校本評估的理念,以及執行方式,教改這條路必然波折不斷。
理解和掌握力勝分數
 分數不能代表一切,它只是一種數據,就如傳統考試一樣,並不能全面理解一個人的能力。
 凱魯丁以征選飛機師為例。
 “一位應征者考獲95分(滿分100分),卻不獲選,另一位只考得83分,卻成為合格人選,關鍵在于不是看他會什么,而是不會什么!”他說。
 “如果考得較高分的機師應征者,頭髮梳得光亮、衣著整齊、皮鞋也抹得發亮,飛機起飛技術和操作機件也沒問題,但就是飛機著陸技術極差,換成是我,都不敢坐他駕的飛機。”
 反之,另一位駕駛技術沒有問題,只是需要注意儀容,雖然分數較低,但卻適合當一名飛機師,“當然,當上飛機師后,就要特別訓練他注意儀容。”
 懂得什么固然重要,不懂得什么更加不能忽視,這也是新的教育制度重心之一,不強調分數,而是理解和掌握能力。
新制度少作業少考試
 我國政府在2011年10月開始,已開始啟動教育改革計劃,KSSR和PBS可視為一個重要的起點!
 以教育部總監和秘書長為首的特別工作委員會,去年10月至今年2月重新評估我國教育制度,今年4月至11月則是進入規劃發展方向和策略藍圖的關鍵期。
我國自1979年后獨立以來,時隔33年再次教改,小學標準課程和校本評估儼然是全面教改前,重點改革部分。
 教育不是只為了應付考試,但三四十年來,大部分學校和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目的只有一個──考到好成績,才有光明的未來!
 因此,當強調少作業和減少考試新制度出現,對在應試教育環境下成長,並且已為人父母和師長的一群,產生極大的衝擊。
應試教育阻教育前進
 為人師表多年,目前是教育部課程發展組華文科主任林毓聰指出,應試教育是阻擋教育前進的大山,考試是教育的陰影!
 他指出,根據20世紀80年代制訂的國家教育哲理,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塑造一個在智力、情感、心理和生理方面,都能平衡與和諧的人。
 “因此,我們的教育理念,並沒有要學生得到很多個A!所以,新的課程也是朝著1988年制定的國家教育哲理出發。”他說,即使應試教育已是阻擋教育的大山,教育依然需要重新出發。
 20世紀末,全球教育亂象橫生,聯合國在1996年的《學習內在的財富》報告指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教導學生學會求知(Learning to know)、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學會做人(Learning to be),以及學會共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當一個孩子畢業時,看著他的背影,身為老師如何衡量教育成功或失敗呢?”林毓聰指出,聯合國提出的21世紀教育四大支柱就是標準。
 他說,小孩需要的是終身教育,即可以帶得走的能力,如果在小學只是應付考試的機器,拿到的A是假的A,實際上並沒有A的能力。
 什么是帶得走的能力?他認為,台灣逢甲大學的學生生涯規劃與職涯發展方針中,列出學生需備六個方面的軟能力(Soft skills),就是最好的詮釋。
 這六個軟能力分別是溝通、團隊合作、解決問題、創新、自我管理和終身學習能力。
 “這些就是要在學校教給孩子的能力,他們要帶著走一輩子的東西,這就是帶得走的能力。”他說。
小孩強調學習關鍵期
 小孩什么時候該學什么,就讓他學習,因為那是他們的關鍵期!
 林毓聰指出,小學新標準課程強調不能讓小孩錯過關鍵期,以免失去學習的黃金機會。
 “零至4歲是學口頭語、4至8歲是閱讀書面語言,8至17歲是學習其他,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關鍵期。”他說。
 他以印度轟動一時的狼孩事件為例。當時,有兩名小孩不知何故跟狼群共生,當局救出兩人后,年紀較小者去世,另一名七、八歲的狼孩存活下來。
 這名狼孩兩年后才能站立,6年后才能獨立行走,7年后才學會說45個字,16歲去世時只有三四歲小孩的智力。
 “總的來看,這名狼孩是錯過關鍵期!”他說。
 教育何嘗不是如此,如果在孩子該學習的階段,強逼他們做不適當的事,最終只會使孩子錯過關鍵期,成了只會讀死書和死背課本的一群。



家長憂無法檢視學習能力(第2篇)


報導:潘有文
圖:本報資料中心、受訪者提供、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天下父母心,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前途! 從幼兒園、小學到大學,父母希望孩子一路“過關斬將”,拿到好成績,找到好工作,前途無量。
 因此,考試成為父母鑑定孩子成功學習與否的指標,在小學標準課程(KSSR)和校本評估(PBS)制度出現后,少作業和少注重考試的大方向,增加不少父母的壓力。
 孩子,少了作業和考試,你會變成怎樣?
現有教育大環境下,校本評估和減少考試引起的“化學作用”,需要好好關注。
 新制度下,考試依然佔了60%的比重,另40%是校本評估,即老師邊教邊評估孩子的學習程度。
 但,原本佔了100%,舉足輕重的考試,突然從“絕對主角”成為第一主角,必須與校本評估這個第二主角分享地位,一時讓不少家長適應不了。
 而且,他們擔心的不是只有這個因素,更重要的是我國華小一個班級的學生人數。
老師工作量或影響教學
 華小一班至少30人起跳,四十多人屬于正常班級,50人也不算怪事;那,老師有多少時間,仔細評估學生呢?
 化名美英的家長,就擔心在校本評估制度下,老師因學生人數太多而隨意打分,影響孩子的學業表現。
 “外國是十多人一班,大馬並不一樣。”對她來說,老師的工作量太高,因為必須完成工作,可能會隨意給分數。
 而且,更令她著急的是,教師的文書工作量過大,若無法花更多時間教書,將大大減少孩子的學習機會。
 “新標準課程我不擔心,評估方式才令人擔心,而且老師因為這個制度一直要去上課,未有時間教課。”美英提出她的憂慮。
 在許多家長心中,考試的功能不只是檢視孩子學習能力,還可從中決定未來要走的方向。
 例如,初中檢定考試(PMR)后,學生可用有關成績作為標準,決定走向文、理或商科,或者另有選擇。
 因此,當政府宣佈考慮廢除初中檢定考試(PMR),學生的反應多是雀躍不已,反而是家長眉頭深鎖。
 “不是不考PMR不好,而是至少要知道孩子的學習進度。”美英表示,父母看不到前路,怎能不憂慮?
教改應涵蓋小中大學
 現有教育制度下,即使不考初中檢定考式,中五依然要面對大馬教育文憑考試(SPM);從沒有面對決定前程的重要考試,平時只通過老師的校本評估的學生,是否會一時間承受不了呢?
 “而且,進了本地大學,又要跟回考試制度。”這種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考試跨欄,美英認為孩子或會手足無措。
 美英提出一個關鍵,即我國的教育制度改革,如果只把重心放在中小學,大學部分並未調整,甚至各個相關環節皆維持原狀,學生或會面對更多問題。
 教改牽一髮動全身,政府的動機良好,但規劃和執行必須到位,才能夠使父母放心;東改一些,西改一點,沒有妥善策劃和明確方向,一邊施行一邊調整,負面影響將層出不窮。
 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不是白老鼠,付諸良好理念之前,請政府許孩子和父母一個完整的教育藍圖和執行能力!
家長:校本評估制或太複雜
 對于小學採用校本評估,不以考試來判斷學生表現,稍有瞭解的家長認為用意雖好,但執行起來太複雜了。
 李麗春居住在森美蘭芙蓉,育有7名孩子,一個孩子在幼兒園,各有三個孩子在小學和中學就讀。
 “個人認同評估制度,可是並不認同現有的校本評估制度,因為太複雜了。”她說。
 在她還未清楚校本評估是怎么一回事時,以為它是從孩子的學習態度和進度,評估孩子的吸收能力和熱忱。
 當時,她相信這樣的評估方式,可以從中知道孩子有興趣的課程,有利孩子更認真的學習,不是只將心思放在考試。
 “可是,在我真正理解什么是校本評估后,才知道原來校本評估是這么的複雜,複雜到老師要如何去(難以)進行?”她擔心老師因為要兼顧這些工作而失去教學熱忱。
 除了教書以外,老師已經有一大堆做不完的報告和準備工作,如果還要再花時間每天完成繁雜的校本評估問卷,她說:“我想很多老師會因而患上憂鬱症。”
勇于發問反成問題孩子?
 許多家長無法從校方獲得清楚的校本評估資訊,只能一知半解,心中難免擔心老師怎么評價自己的孩子。
 “其實對校本評估制度不是很瞭解,而校方老師也解釋得不太清楚。只知道UPSR有若干巴仙是用校本評估的分數來計算。”海棠的孩子在小學就讀,但對于校本評估可說是霧里看花。
 她認為不以考試評定孩子的理念不俗,因為學生不會只為了考試而讀書,老師也不是用成績來判斷學生的優劣。
 “畢竟每個人的強項都同,對比較好動的男生來說,要他們長時間坐著讀書、背誦是比較困難的,在考試成績至上的制度下,對小學的男生比較不利、對思考能力強但記憶力不佳的孩子也不利。”她說。
 她的疑問是校本評估的標準,如果遇上一個思維活躍、勇于發問的孩子,在班上會否被老師認為是“問題學生”,以致于錯誤評估呢?
 校方或老師如何看待一個孩子非常重要,老師的評價極具影響力,因此老師的教育理念也在校本評估制度中起著關鍵作用。
傳PMR沒廢除只改善
 究竟,初中檢定考試有沒有廢除?原本政府宣佈于2016年廢除這項考試,后來提早至2014年,如今又有另一個說法,即只是改善,而非廢除。
 一些父母認同廢除初中檢定考試的決定,有些則持相反意見,因此這項考試廢除與否頗有爭議。
 大馬考試局學術評估發展組副主任凱魯丁,在一項小學標準課程與校本評估講解會上透露,原本政府擬廢除小學和初中檢定考試,但不少家長喜歡考試,認為沒有考試沒有目的,因此政府聽取這些意見。
 “所以不是廢除(Bukan dimansuhkan)考試,而是改善(Penambahbaikan)。”他開玩笑地說,沒有這些考試,補習中心怎么辦?
 即使如此,在一紙公文未出來前,家長或只能姑且相信,萬一政府又聽取民意,決定廢除考試,支持考試的家長就空歡喜一場了。
中學是否推行校本評估制?
 2011年,教育部在小學推行標準課程和校本評估,同時中學也跟進,即是說目前中一和中二也在跟進同樣制度。
 但是,根據一名不願透露身分的教育界人士指出,其實教育局已向中學發出指示,停止新制度,待首批新制度下的小學生進入中一后,才正式與校本評估接軌。
 消息來源表示,由于中學都未接到正式公函,因此並未停止校本評估工作。
1至6級標準評估能力
 校本評估以一至六級(Band 1 To Band 6)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以下為其基本標準,並以華文科的評價標準為例。
級(Band) 標準 評價標準(以華文科為例)
1 識記 掌握聽說、閱讀和書寫的基本技能。
2 識記與理解。 理解所聆聽和閱讀的材料,根據要求作出反應。
3 識記、理解與應用。 理解所聆聽和閱讀的材料,根據要求作出表達。
4 識記、理解、應用與分析,表現健康的思想感情。 理解所聆聽和閱讀的材料,根據要求作出分析。
5 識記、理解、應用、分析與評價,表現高尚的思想感情。 理解所聆聽和閱讀的材料,根據要求作出評價。
6 在能力上,能夠識記、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在表現上,能成為模範。 理解所聆聽和閱讀的材料,根據要求進行創作。




考試到底重要嗎?(第3篇)

報導:潘有文
圖:本報資料中心、受訪者提供、攝影組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校本評估(PBS)的爭議點之一在于它是評估,不是考試!它突然減輕教育天秤這端考試重量,讓另一端許多父母一時間失去重心。  “不用考試”或“減少考試比重”是應試教育體制內學生的好消息,對不少家長卻是晴天霹靂,因為許多時候,是大人想要小孩考試,而不是小孩想要考試。
 因此,校本評估與應試教育打對台,鹿死誰手,還看為人父母者的心態!
以下是小孩的一些心聲。
 “喜歡去學校嗎?”記者問。
 “喜歡,因為可以找朋友。”蕭奕龍和黃淑英兩夫婦的8歲女兒蕭靜羚不假思索地說。
 至于考試,她和弟弟安凱的答案都是“不喜歡!”
 “因為考試有很多東西記不起來”、“因為考試太難”,兩兄妹的答案,也許都是一般孩子典型的答案,只是在父母面前,不敢“明目張膽”說出口。
考試是有分數的練習
 喜歡上課並不等于喜歡考試,小孩子面對考試的憂慮,若以校本評估取代,或會使小孩過得快樂一些。
 在母親黃淑英來看,考試是一種有分數的練習方式,而且不會是最后一分鐘才準備考試。
 “通常孩子回來說今天有考試,如果不是考試時期,我的理解是測驗。孩子都會自動報告會不會做、老師給的評語等等。”她說。
 你我都曾在學校上課,考試像是一顆大石頭,重重壓在背上,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黃淑英對于考試抱持比較開放的心態,認為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而是一種測試,因此適當的考試不是壞事。
 至于校本評估的方式,黃淑英的丈夫蕭奕龍有另一番見解;他指出,考試和評估有一個較明顯的分別,因為學習需要不斷重複記憶,考試是其中一個不錯的方式。
 至于評估方式,他相信並不恰當,因為當學生知道老師正在評估時,懂得見風駛舵的學生,或因此假裝勤力或做出使老師滿意的表現,這就失去評估的意義。
父母影響孩子的態度
 在他來看,考試的存在價值會比評估方式來得高,只要是在學習,就需要重復的測試。
 父母對于教育的想法,將影響孩子的態度,如果父母著重以考試衡量學習所得,或將增加孩子對考試的要求和壓力。
 “小孩如何看待考試很大程度上,是看父母如何看待考試。”育有一個孩子的海棠這么表示。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科科滿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覺得考試很重要,沒考到100分就是一個大問題。
 她表示,不注重考試分數的父母,其孩子相對比較能接受考試分數的波動,能為知識而學習,而不是為了高分數。
 就她來看,小孩子少考試,並不會荒廢學業,或者降低求知慾,因為人類天生愛學習,以及喜歡接觸新事物。
 對待自己心肝寶貝的教育道路,父母各有自己的理念,難以評斷對錯,只能儘量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方式。
 在學校教育體制內,考試機制往往佔上風,但也不能忽視較為全人教育的評估方式,如何取得平衡,父母的心態至關重要。
沒標準答案可飆想像力
 小孩三四歲時最喜歡發問,但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不愛發問了呢?上了高年級時,是什么使孩子在老師發問時,就低下頭呢?
 海棠對上述的情形發出疑問,她說:“我想這是因為我們喜歡有標準答案,這樣考試才能拿分。當不知道標準答案時,大家都不敢回答了,這是灌輸教育的后遺症。”
 她表示,如果沒有考試、沒有標準答案,更能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和求知慾。
 當然,並不是一切都能以想像力為標準,對于數學、科學等需有邏輯答案的科目,海棠認為還是需要引導孩子找到正確答案。
難覓輕考試父母?
 校本評估與考試制度理念背道而馳,前者想要贏得大多數為人父母者認同,還有一段路要走。
 “我曾經見過有位母親,當著許多家長和孩子面前,臭罵自己的孩子,不是那種嘮叨幾句而已,而被罵的孩子是位小四的男生,一臉不知所措和非常尷尬。”黃淑英分享一段在學校分發成績冊時看到的實況。
 這個學生被罵的原因是成績極不理想,當媽媽的感覺羞恥,于是就在眾人面前發飆。
 海棠認為,在她所接觸的父母中,重視考試者佔大多數,比率大約是7比3,較難找到不重視考試的父母。
 一般父母對于考試的思維模式,不外乎是瞭解孩子學習的弱點和加以改進,如果沒有好成績就不能進大學,以后不能找到好工作,不能過好生活。
 “對他們來說,孩子活潑愛發問或者自動自發、體貼父母等優點都比不上考試成績好。”海棠點出許多父母認定考試大于一切的事實。
 究竟是考試成績重要,還是孩子的品格和健康重要?對于現代父母而言,前者或許才是標準答案。
學會自理也是教育
 李麗春和丈夫生育7個孩子,這對大馬人來說可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僅是教育這回事,一兩個孩子就讓人難以應付。
 “我覺得教育不應該只是注重在課業和學術方面,它應該包含生活方面的知識與認知。教育不限于某個形式,應是多樣化和生活化的。”
 她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是無處不在、隨時隨地、舒適地教育孩子。
 對她來說,教育就是放手讓孩子去做他喜歡做的事、不勉強孩子做不喜歡且做不到的事,不要試圖阻擾或抹殺了孩子學習的機會,不剝奪孩子的自主權,更重要的是不把自己的理想或夢想加諸在孩子身上。
 “孩子生下來,不是為了完成我們的理想或夢想。不要試圖為孩子安排他的未來,他的未來應該由他自己來做主,除非這是特殊的孩子。”她說。
 即使只是讓孩子在家中養狗,都是她教育小孩的時機,從養狗的鎖碎事務中,也是孩子學習如何處理與面對生活上的改變的好時機。
 “在教育孩子的學習路上,我認為父母只需要扮演陪伴在側的角色,其他的應該讓孩子們學習自行決定如何去面對,而父母只需要在他們無法完成自己的挑戰時,才伸出援手。”
環境左右學習心態
 孩子的學習可以沒有壓力和很快樂,孩子學習天空的寬廣度,也決定他們是否經得起考試的洗禮,以及是否有更大的勇氣面對未來的挑戰。
 看看李麗春的7個孩子,從他們最快樂和最困擾的事,或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唸中五的老大說,求學過程最快樂的是學會認字,並能學習閱讀;最困擾的是遇上有心教書,卻不能生動教學的老師。
 ●中四的老二最開心是在學校學到很多新意的事物,最困擾的是有很多做不完的功課。
 ●目前唸中二的老三認為可以代表學校出外參加比賽最快樂,但在疲累時不能在課室睡覺最困擾。
 ●小學六年級的老四最喜歡和同學聊天和吃東西,最怕有做不完的功課和上沉悶的國語課。
 ●五年級的老五表示認識許多朋友很快樂,代表學校出外參賽更是一大樂事,但因為比賽而需要補課,讓他煩惱不已。
 ●8歲的老六年紀雖小,但最愛在學校做手工和上美術課,最怕閱讀課本做語文作業。
 ●最小的6歲小乖乖最愛在幼兒園做功課,最怕小朋友在班上喧鬧。




校本評估難為了老師(第4篇)


報導:潘有文
圖:攝影組、本報資料中心、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校本評估(PBS)少了作業和考試,卻把教師的書面作業和文書工作變多了? 老師備課工作非常重要,但在新制度下,評估學生需要做不少文書工作,老師的“作業”做不完,回家還得“開夜車”,避開教育局網站“大塞車”時段,三更半夜爬起床,把評估資料輸入教育局內網。
我們的老師是在教書還是當文員?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一位不願表明身分的老師(應該也沒有在職老師願意透露身分,以免被校方和有關當局請去“喝茶”,即是問話)指出,在校本評估制度下,當局會在某個時候,委任另一些學校的老師,檢查另一個學校老師的校本評估工作。
因為校本評估不是任由老師說了算,而是需有證據證明評估內容,例如某個學生的作文不錯,老師點評和稱讚后,就要懂得自己收起來,或影印多一份收起來,這樣才不會“口說無憑”。
有人可能會說:“不就是收起來咯,這也不難嘛?”
如果一位老師只是負責評估一個學生,這種收藏“證據”的方式還能接受;但,華小每一班,動輒四五十人,即是說要乘以四五十,而且還要乘以每一個學生的各科評估,這樣的工作聽起來都已“泰山壓頂”,執行起來怎么會不痛哭流涕?
而且,大馬考試局代表在校本評估講解會上,已透露老師難以隨意評估學生,因為其評價將會受到考驗。
少一份真實都不行
當另一位老師接手后,可從學生表現知道前任老師是否胡亂評估學生。
例如,某個學生一年級某科的評估是六級(Band 6,最高一級),上了二年級后,接手老師發現該學生只達三級(Band 3),只要向校方反映,上一任老師的麻煩就大了。
在重重把關之下,老師只有認真評估,少一份真實都要面對“審判”,老師們或只能感嘆“老師難為”呀!
經筆者查訪,一位熟悉此新制度,姑且稱他為雅格的消息來源指出,老師在校本評估文書工作量暴增,與當局的指示不清楚有關。
“一開始,他們說評價都要記錄,結果一層傳一層,全在無限詮釋這個說法,結果就變成現在老師要面對的情況。”雅格這么表示。
簡單地說,“評價都要記錄”未說明需如何記錄,以及記錄多少才達標;行政指令由上層往下傳達時,各方面都不想被上司責怪,就增加了一些保險工作,導致記錄工作越來越多,到達老師這個層面時,就有了不可思議的文書工作量。
需要檢查時才出示
教師書面作業工作量極多一事,最終傳回有關當局耳中,于是,訂出了每個學生只要一個文件,即可涵蓋所有科目的規定,不需各科獨立記錄。
但,這個消息據悉還未完全傳達到各校,雅格無奈地說,“消息重新再傳一次是比較慢的。”
而且,凡事強調白紙黑字的官方指令,學校不願在沒有接到任何公文就行事,或也拖緩傳達只為學生建立一個文書檔的指示。
雅格指出,雖然當局要求老師的校本評估需要證明,但並不是繁複的文書作業,而是自行收藏,需要檢查時才出示即可。
但當局的指示模稜兩可,一句“不需要有,有也沒有錯”,在誰都不想有錯的情緒下,每層官員傳達指令時,就各自詮釋這句話,最后誰都不想有錯,結果把老師的文書工作變多了。
“這個叫法外立法,官員以自己想像來解讀,怕上層怪罪,結果每個都這樣想,工作就變得越來越複雜了。”雅格認為,這即是無限放大決策層的說法。
最終,老師的校本評估工作就無法“評價都要有記錄”而已,而是“評價一定要有鉅細靡遺的記錄”!
校本評估制度走樣
政府參考各先進國的教育制度后,推出校本評估,原意是希望我國教育制度降低依賴考試和分數,同時減少學生作業,減輕老師工作。
“對于這個想法,校方質疑其可行性,以及學生會因此失去學習動力。”雅格認為,校本評估報告出來后,校方和家長能掌握學生的優弱點,一樣可以推動學生學習動力。
但是,有關當局或因某些因素,而將權力下放給校方,即除了推行校本評估,學校也可以有考試。
“如此一來,學校不止有校本評估,又有考試,老師變成兼顧校本評估,以及出題考試,也需要讓學生花更多時間背誦課本內容。”他坦言,原本想減輕老師的工作,卻變成增加老師的工作。
如果只是校本評估而沒有考試,老師就只需專心教學和評估學生,現在卻出現反效果。
人數太多不是問題?
學生人數太多,不會造成老師在校本評估上的困難?
雅格表示,一位老師站在課堂內教課,長期下來已能掌握學生的水平與能力,因此指老師在課堂因學生人數太多,無法完全瞭解學生程度的說法,有待商榷。
他指出,老師到課室教課,一般上都能叫出學生的名字,以及知道學生的能力,校本評估應該難不倒他們。
“校本評估是長期觀察與總結的結果,能真正反映學生的實力,不像考試有不少的臨時因素,例如學生生病或不懂得切題等。”
當然,在校本評估制度下,老師不管學生人數多少都能應付的說法,大前提在于恰當地執行校本評估制度,老師才能省下考試出題和批改作業的工作,從而有時間評估學生。
老師以引導為原則
當提到先進國的教育制度,難免會好奇他們怎么做?針對這個話題,教育部課程發展司華文科科長林毓聰發表他的看法。
他以芬蘭等國家為例,指出該國的老師擁有充足的備課時間,也以分配主題任務的方式指導學生,“他們是長期有Assignment(指定功課),在過程中,老師做的是引導工作。”
從告訴學生該以什么為資料到學生完成報告,老師皆以引導為原則,學生和老師都樂在其中。
反觀大馬的情況,學生的作業越多,老師就有越多作業要改。
“他們(指先進國老師)先引導學生做出一份比較完美的東西,最后才根據這個學生的表現寫報告,例如:這個學生在數學方面,運算非常了不起,做的圖表都非常邏輯等等。”林毓聰這么表示。
他指出,當地教師也需有學生評估記錄,等待校方提出要求時才交出來,屬于個人記錄,並非定時報告。
“他們的老師專業真的是教書,在課堂上和學生聊天,全班聊得開心后才來寫;對課題允許有不同意見,談論或爭執都好,最后把意見寫下交給老師。”他認為,這種教學方式,應該比較開心。
他指出,先進國這種教學方式,老師並不一定要有非常淵博的知識,反而是需有充足的備課時間,才能教出不一樣的東西。
增聘老師解決問題?
正在推行的校本評估,造成老師文書工作大增,聘請更多老師能否解決問題?從家長角度來看,這或許是可行方法。
海棠育有一個小孩,她指出,校本評估的確會增加教師工作量,但可通過聘請更多老師來解決。
“一個老師負責四十幾個學生和負責20個學生,工作量會相差很多。”她說。
她深信所有的教育改革,都要先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教師,並且需要擁有健全穩定的制度。
對于現在的教育制度,她的評價是:“真的太混亂了,家長和老師都無法清楚瞭解,希望教育部能盡快解決這種問題。”


矛盾舉措混淆家長(第5篇)


報導:潘有文
圖:本報資料中心、受訪者提供、互聯網
 校本評估(PBS)使學校成為教育制度與家長的夾心人?  從教育角度來看,學校是教育的平台,施行國家認可的教育制度,但也面對家長的檢視和壓力,一個不小心,就成為眾矢之的!
 教育部推行校本評估,希望我國教育脫離應試教育漩渦,但又未完全摒棄應試教育制度,因此當家長質詢校本評估的效能時,學校方面只能張口結舌……
沒有考試,哪像讀書?既然讀書,就不會沒有考試。
 這種應試觀念,不只是在家長的腦海中根深蒂固,即使對掌握大馬教育生命線的有關當局,也可說是牢不可破。
 不是說教育部推行小學標準課程(KSSR)和校本評詁,就是要放棄應試教育嗎?從現今推行的方式來看,只是斬草不除根。
 雖然,校本評估的理念獲得不俗口碑,但當面對家長的考試觀念,以及制度上的缺失,這一切就變得矛盾起飲。
家長產生抗拒感
 礙于校方不便評論校本評估,身兼冼都華小董事長、《新標準課程及校本評估講解會》籌委會主席的王鴻財,挺身而出道出箇中“奧妙”。
 “改變家長考試觀念是棘手問題”,他道出教改面對的第一道難關,其次是政府一方面進行教改,另一方面又強調成績的重要性,讓學校無所適從。
 他指出,華校早應該淘汰填鴨式教育,迎向活潑教學和靈活學習,學生在學校才不會覺得苦悶,以及找不到學習樂趣,因此校本評估基本上是極好的教育改革。
 “校本評估使校方知道學生課業以外的能力,全面評估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同時它能反映學生的強項和弱點。”對于校本評估,王鴻財給予不俗的評價。
 當養成習慣后,大部分人不願意隨意改變和重新適應,而且並不清楚新事物是否適合,因此都會產生一定的抗拒感。
 校本評估和小學標準課程也是如此,想要跨過應試教育這座大山,必然要面對許多質疑、反彈和不信任。
 父母關注子女的教育和學習,無可厚非,面對教改大浪的衝擊,不可能只是對他們說:“放心,放心,船到橋頭自然直。”
 就如王鴻財所言,把上述答案拋給家長,后果就只有一個:“死路一條。”
 無疑,小學標準課程和校本評估少作業和減少考試的方式,已讓校方接到不少怪罪電話和投訴,校方已盡力解釋,卻還無法贏得多數人認同。
 目前,唯有呼吁家長用正面觀念看待這項教育改革,以撫平大家的情緒,家長的不理解自然而然成為校方推行新制度的阻力。
校方變成夾心人
 但是,說好不以成績和分數為教育指標,當學校的考試績稍有滑落或未達標,州級教育局卻會傳召校長問話和要求解釋,這讓學校里外不是人,變成夾心三文治。
 至于教育部讓成績有所進步或表現良佳的學校,提升為卓越學校(Sekolah Cemerlang)或控制學校(Control School),猶如在教改臉上刮了一巴掌。
 “往往,我國的教育制度無全面考慮和準備,甚至未讓校方掌握足夠的認知就去推廣。”王鴻財無奈指出,就是因為想做就做,才會發生問題。
 究竟是要教改,還是繼續注重成績和分數?現代家長不會任由校方擺佈,模稜兩可的教育制度,將會增添家長怒火。學校和教育部讓家長明白及接受應試教育與新教育制度的差異,或會是一條漫漫長路。
KSSR有不解之處
 學校不只是校本評估執行方式面對問題,小學標準課程跨入第二年,依然還是一知半解?
 有關當局為學校安排新課程講座會,但新制度的實行方式依然還有許多不解之處。
 王鴻財指出,每個講座會都有不同版本,不同的講員說的內容也有差異,老師聽了之后未必完全理解,當傳達給校方時,理解程度自然也大打折扣。
 教改這輛火車到底是南下還是北上,似乎未有一個方向,王鴻財坦言,“這是全國性問題,很困擾。”
多辦講解會助釋疑
 新標準課程和校本評估讓許多老師和家長陷入五里迷霧,因此需要有專人講解理清脈絡。
 大馬華文理事于本月中旬舉辦《新標準課程與校本評估講解會》,無疑是其中一個讓老師和家長撥開雲霧的機會。
 “大馬華文理事會認為有必要帶出這個課題,讓大眾更深入瞭解。”也是該會副主席和講解會主席的王鴻財表示,家長對新教育制度的概念模糊,成為學校推行新制度的阻力,因此有必要使家長更瞭解。
 全國各地的家長和學校,對于這類講解會有極大的呼聲,希望大馬華文理事會能夠多辦幾場,以解開他們對新教育制度的疑惑。
 王鴻財坦言,礙于時間、人力和地點問題,他們還未能做到全國巡迴主辦講解會,但只要能力所及,以及找到適合的講解地點,就會舉辦講解會。
 在吉隆坡冼都王岳海禮堂舉辦的講解會,教育局和課程發展司派人現場講解,厘清了不少新標準課程和校本評估的疑點,同時讓出席者理解教育的理念。
 政府推動新教育制度同時,應該密集主辦這類不同講解會,除了能夠藉此收集各方意見,同時也能讓這種教育理念深入民心。
華族宜改學習模式
 有不滿或有意見,你會不會第一時間站出來?在應試教育成長的華校生,大多數選擇沉默是金。
 王鴻財指出,這是從小的教育方式養成的習慣,同時也因此影響個人的待人處事。
 反觀友族同胞,只要有任何意見,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把話說清楚、講明白;華裔在人后把理念說得天花亂墜,給予發表機會就說“不好意思”、“不要啦或不懂要說什么”。
 王鴻明認為,友族同胞對于校本評估應沒有太大的反應,這相信與他們的教育有關。
 當華校生一直不斷追求考試和成績,一定要有許多作業才能學習時,友族同胞則順其自然,不強調考試和作業,反而能更勇敢表達自己。
 也許,小學標準課程和校本評估的出現,將改變小孩的學習方式和習慣,我們的孩子才有不一樣的未來。
應試教育得不償失
 新教育制度的理念值得推廣,因為它能減少死背和抄寫,孩子才能更勇于表達和溝通。
 華校生讀書成績頂呱呱,考試能力不輸人,但面對課外活動或人際關系,與友族同胞比較起來,就相對顯得較弱。
 “在學校拿A,出到社會就拿E;反而是較為靈活的學生,成為成功人士。”王鴻財認為,那是因為后者的應變能力較強,能夠面對各種挑戰。
 雖然,新的教育制度有待驗證,但是,應試教育下的小孩,只為分數而讀書,不去提升和學習其他生活能力,失去的或許比得到的還多。



因時制宜隨時調整(完結篇)


報導:潘有文
圖:攝影組、本報資料中心、互聯網
決定了教改的路,就不要再改,而是把它調整到最好!  理想和現實總有差距,教改理念雖好,但推行起來出現不如預期時,教育部應聽取各方意見,不斷調整和修正,才能建立良佳的國家教育制度……
從馬青教育局主任張盛聞親身遇上的一個經歷,或可說明大馬的教育制度已非改不可。
 近期,他到澳洲拜訪一些旅居在那兒的大馬人,提到關于上學這回事,他們說:“在大馬,你想恐嚇一個孩子,就說明天送他去學校;在澳洲,你想恐嚇孩子,則是說明天不要去學校。”
 這僅是一種簡單比較,卻說明兩地教育制度的差異,適合的教育方式獲得莘莘學子歡迎。
 上學本來就應該是快樂的事,同學們聚在一起玩和學習,樂也融融。
教育制度牽扯甚廣
 但是,我國的情況卻相反,因為過于注重應試教育,強調拿不到好成績就不是好學生,以致學生壓力重重,上課變成苦差,能不上課才是快樂的事。
 教育改革啟動了,新標準課程(KSSR)和校本評估(PBS)制度也進入第二年,但少作業和少考試的做法,無法獲得太大認同。
 加上這些制度還有需要改善的地方,讓人不免對這次的教育轉型抱著懷疑的心態。
 “這次教改是重要改革,也一定有人會反對,因此(政府)決定去做時,就要有很好的理由,決定為何這么做;如果是對的,就要看到成果,而非在壓力下放棄。”張盛聞表示,動輒改變教育制度方向,就有許多學生需當白老鼠。
 往往,許多概念雖好,執行時才會發現有些地方與現實不符,需要改進,世上無完美的人和事,教改也是如此。
 教育制度牽扯甚廣,執行過程必然會有一些紕漏,最重要的是:有關當局能聽取意見和投訴,及時調整和修正。
 張盛聞表示,對于新的教育制度,不能只是說好,需要不斷評估和監督推行過程,“寫(策劃)是這樣,做不好就要調整。”
 追溯教育改革的原因,無非是有社會人士認為應試教育這種填鴨式學習,已影響學生和國家的教育,政府參考先進國教育模式后,才出現新標準課程和校本評估制度。
政府應該積極主動
 應試教育以考試績衡量學生水平,以填鴨方式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就像養鴨者把高含糖量飼料強硬塞入鴨子嘴中一樣,使其快速增肥(獲得好成績)。
 這種制度在中國、台灣、香港、新加坡、日本、韓國、朝鮮等極受歡迎,大馬也是其擁護者;如今,政府選擇引進先進國的教育模式,從教育層面解讀,也算是一種進步和改變。
 “現有的填鴨式教育,也像是地獄式教育,學生要用很多A來取悅大人,不符合時代要求。”張盛聞這么表示。
 他指出,人有分快速學習能力者(Fast Learner)和晚學者(Late Learner),新課程標準和校本評估恰好能夠發掘學生全面的潛能。
 換句話說,不能因為孩子的學習能力慢一些,就把他們擋在教育的門外,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每個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權力,誰都沒有權力歧視他們,這與孔子發揚的有教無類並無不同。
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大馬的教育制度可說已領先其他亞洲國家一步,因此張盛聞指出,政府應該積極主動宣傳這個教育理念,透過舉辦更多講座與家長交流。
 他表示,此舉不只是推廣新教育理念,同時能夠收集意見,以便不斷調整和改善這個制度,“這樣才能獲得更多家長的支持,這些支持很重要。”
方向沒變方式改變
 此次的教育改革,教育方向沒變,只是需要調整執行方式。
 教育部課程發展司華文科科長林毓聰指出,1988年的國家教育哲理已清楚定下教育方向,但學校進行的方式與構想中的有很大不同。
 “從教育內容來看,一早定下來的大部分已經對了,教改其實是要糾正教師們的教育理念,只是要改變執行方法而已。”他說。
 簡單地說,由于目前的方法未能達到訂下的目標,需要老師改變教學與測試方法。
他相信教育是一場馬拉松,整個社會強調分數為重,不能讓孩子的教育輸在起跑點,但最后卻讓孩子輸在終點。
 “因此,現在就是把原本被遺忘的東西再拿出來推廣,KBSR(舊的綜合課程)講不清楚的東西,KSSR和PBS講得更清楚。”
適時改善教學方式
 台灣20世紀90年代教改召集人李遠哲博士,在一篇有關台灣教改省思的文章中,提出當年教改的精神,即尊重差異與肯定多元理念,以發展適才教育。
 他認為,上述理念說得淺白些,就是帶好每位學生,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這即是“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
 在他而言,德、智、體、群、美五育中,不能獨重智育,狹隘地與升學主義掛鉤。
 反觀大馬目前的教改方向,也在朝著注重學生全人發展前進,雖然這輛改革列車還需要改善一些車身內外的零件,但只要願意不斷提升,相信它將會行駛得越來越順暢。
踴躍交流反映心聲
 新標準課程和校本評估推行后,華小家長的接受程度不高,出現不少反對聲音。
 張盛聞表示,一些老師向他投訴:以前功課很多,家長就質問為何有這么多功課,現在功課少,又問為什么沒有功課?
 看來不少華小家長對于這次教改的方式頗有微言,這些質疑為何在教改推行后才出現呢?
 張盛聞指出,早在正式推行新教育制度前,政府已舉辦多場圓桌會議,華人社會的反應並不理想,“我們當時在這些會議上的立場是贊成新制度,但是以逐漸減少考試的方式進行。”
 華人在這些初步階段的討論會議並不積極,因此他希望華人調整這種心態,不要等到一切已成定局,才來發表意見。
 圓桌會議指圍繞圓桌舉行的會議,沒有主席、副主席等身分象征的位置,人人皆可發言,象征人人平等。
 因此,在圓桌會議上可以收集各方意見,只要勇于發表看法即可;華裔在這方面並不主動參與,教改的圓桌會議即見到這種情況。
 接下來,如果教育部在全國各地辦交流會或講座會,華裔如果想讓政府聽見他們的心聲,就應該踴躍出席對新制度提供意見,不要等到輕舟已過萬重山,才來大吐苦水,屆時恐怕已太遲了。
調整依賴作業簿心態
 在作業簿還沒在學校風行的時代,只有課本和方格簿子,書包也沒那么重,功課也沒那么多,沒聽過“填鴨式教育”這個字眼。
 “小時候,沒聽過填鴨式教育,因為沒有作業簿。”吉隆坡冼都華小董事長王鴻財在當年的記憶中,找不到這樣的形容。
 他指出,雖然作業簿對學生有好的一面,但是不能過度依賴,因為作業簿只能充作輔助用途。
 但是,現在的作業簿早已不甘于當“配角”,老師到班上上課,最常說的話可能就是“打開作業簿”,說不定連備課都省下了,何其方便。
 對于這種作業簿大過天的現象,王鴻財坦言難以避免,但許多華小已開始減少作業簿,該校是其中之一。
 他表示,較為年長老師已習慣應用作業簿,難以在短時間內矯正,年輕一代的老師在作業簿環境下成長,也可能會依賴作業簿,只能逐步去調整他們的心態。
 在新的教育制度下,減少抄寫和增加閱讀勢在必行,或許有望因此降低學校過度依賴作業簿的情況。

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追夢工作坊

缺乏人才大馬影視挑戰大(第一篇)

18/07/2012

報導:許雅玲
圖:ntv7、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大馬本土電視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由國營電視臺製作的方言情景劇《四喜臨門》(Empat Sekawan)。 1980年代,山水影視應運崛起。令人遺憾的是,山水只推出兩部作品:《特警群英》和《芭山恩仇》,就因營運不當而倒閉。
到了1990年代,HVD製作公司迅速稱霸中文娛樂事業 。
輝煌的HVD,卻被1997年的經濟風暴打倒!邁入2000年代,不管是收費或是免費的私營電視臺,開始承接推動中文影視重任。
巧合的是,山水、HVD和私營電視臺之間,差不多都間隔一個10年。
私營電視臺是否能夠打破“10年魔咒”,為本土中文影視製作,帶來永續發展?
相信在“我是播放媒體”優勢下,“永續發展”的夢想,還是有望達至。
本地電視台ntv7品牌經理賴嘉儀,在“金視獎”第一屆電視製作工作坊上受訪時,分析指出:本土中文連續劇的發展史上,山水影視和HVD,作為商業製作公司,沒有電視台做為有力后盾;經歷短暫風光后,最終還是因為財困而倒閉。
 HVD高峰之后,大馬中文連戲劇陷入低迷。邁入2000年代,私營電視臺開始有野心地製作本地節目,比如說,免收費私營的ntv7,則鎖定華人家庭觀眾,以自製新聞節目和綜藝節目,打造本身的雙品牌。
 相形之下,對于私營電視臺製作的本土中文影劇,能否迎來第二個十年,甚至永續發展,業界保持樂觀看法。
工作坊吸引人才
 香港出身,深耕大馬影視工業多年的資深監製周以勤(隸屬國內有規模的製作公司Double Vision)體認:大馬中文影視工業的最大問題是:沒有足夠明星、編劇等新血!”
 賴嘉儀補充,“我們需要新血。影視行業是閉門行業,工作坊是吸引人才的第一步:讓80位學員近距離接觸業界一線的製作人員及學術界的專業導師,讓他們的夢想變得更靠近。”
 進一步檢視大馬中文影視工業:包括賴嘉儀在內的業界人士均認為:現在,雖然又回歸到電視台主導的模式,但香港TVB自製拍劇的經驗,不能複製到大馬身上。畢竟,大馬模式,主要還是由電視臺和製作公司聯合製作。
 具體來說,製作公司先把概念呈現給電視台,得到電視臺批准,有了一筆預算,製作公司才會投入影劇攝製。以ntv7為例,主要是和Double Vision、新傳媒、嘉逸娛樂,奇想影視等公司合作。這些製作公司,也會為其他電視媒體製作影劇。
 此外,詢及大馬中文影視發展的最大問題,兩位受訪者坦言:劇本是影視作品的骨幹,但能寫劇本的大馬人太少了,就連需要短劇本的綜藝節目,也缺乏劇作家。
 “這和我們沒有正統編劇訓練體系有關。”賴嘉儀說:“中文劇本的匱乏,這和國內棘手的中文教育問題攸關──考華文的學生太少了。”
缺中文影視劇作家
 “想當中文影視劇作家,語文一定要強。假如文章都寫不好,怎能寫好專業劇本?遺憾的是,即使業界有心栽培,也沒有人願意進來!”她說。
 來到2012年,情況又惡化:年輕人愛用短信來聯系,沒有長文字講故事的鍛煉機會。加上,從概念出臺,到確定分場、完成對白,大約要花上年多時間;她質疑:快熟文化下,現代年輕人還有花時間寫故事的能耐嗎?
 可以想見,大馬中文影視工業要臻至成熟,還有好多挑戰等在前頭……
辦工作坊培訓人才
 眾所周知,在大馬拍一部,資金少得可憐。不過,對于資方來說,動輒幾萬令吉的製作費,還是很貴。本土電視臺,何不選擇最輕鬆的方法:花2000或3000令吉,買一部海外劇來播?
 “ntv7願意花時間金錢心力去拍劇,因為我們覺得,從文化社會意義而言,每一部電視劇,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賴嘉儀微笑指出,“既然新加坡這個彈丸小國,也做到用電視劇記載文化社會,那么,資源更豐富的大馬,沒有理由不能成功。”
 因為這種認知,5年前起,ntv7深耕本地製作,成功打造雙品牌,即是“新聞品牌”和“本地娛樂品牌”的定位。甚至,ntv7,連續劇貢獻了ntv7逾30%的盈利。
 但她坦言,舉辦工作坊培訓影劇人才,電視臺可做的有限,“但我們不會停留在第一步上。”
 這點上,也是導演的周以勤,大表認同。現階段,他有了一個設想:下一部開拍的戲劇,或許可以從工作坊,挑選出精英學員,直接送入製作前線學習;同時,跟大專院校合作,讓學生儘早投入業界磨練。
製作公司不敵經濟風暴
 最早的方言情景劇《四喜臨門》,原來是由1950年代,風靡華人的方言廣播諧劇 《四喜臨門》衍生的。
 1964年,國營電視台(RTM)創立后,力邀《四喜臨門》的聲音演員(黎明、韓瑛、海洋和黃河)加入。 他們在1965年加入RTM,就把廣受歡迎的廣播劇《四喜臨門》,以話劇形式重現。
 《四喜臨門》只在室內拍攝 ,但是,形象鮮明的福建佬海洋、廣西佬黃河、廣東妹韓瑛和客家婆黎明,為華人觀眾帶來許多歡笑。《四》劇,經歷了黑白到彩色的電視機時代,直到1988年,才正式落幕。
 1980年代起,香港TVB獨霸全球中文連續劇。隨著錄影帶的普及,港劇開始進入大馬華人家庭。山水老闆爭取不到TVB錄影帶海外代理權,不惜重金成立製作公司,自供自足。當時,毫無經驗的山水,只能重金從香港聘請大批幕前幕后專才,來進行製作。
財務問題宣告倒閉
 1988年,山水影視推出的第一部連續劇《特警群英》,邀請港星陳秀珠參與演出,確實取得出色表現:不只本地逾300家錄影中心相爭購買版權代 理,此劇還賣到港臺、美加等地。翌年開拍的 《芭山恩仇》,邀請更多港星出演,包括:李香琴、盧海鵬,曾偉權,張雷,楊盼盼等。可惜,《芭》劇還未締造成功,山水就因財務問題,宣告倒閉。
 1990年代中,HVD製作公司冒出,除了引進香港臺前幕后專才,同時首辦演員訓練班,栽培本土藝人。
 輝煌時期,HVD一天開拍8組戲,絕大部分連續劇,都在黃金時段播出,因而捧紅了不少本土藝人,包括陳美娥 、黃志強、溫紹平、江家榮、林秋燕等。只不過,HVD還是熬不過1997年的經濟風暴,宣告解散。
加強信心認清方向
 金視獎電視製作工作坊,課程內容,概括:影視概論和企劃製作、編劇入門、故事編排、表演基礎訓練等等。究竟工作坊對學員帶來何種實質助益?
 小部分學員表示:近距離接觸業界一線的製作人員和學術界的專業導師,讓他們當頭棒喝--影視製作,沒有想象中容易!
 第一天的課程,讓一些學員打碎影視美夢;第二天課程,導師們的鼓勵,讓學員拾回一點信心;第三天結業之際,學員回去會墊高枕頭思考:影視之夢,我該堅持或放棄?
 對于兩位分別榮膺工作坊“最佳學員”的學員許 菲殷和夏天寧來說,工作坊讓她們“收穫豐富”。正在修讀大眾傳播系的菲殷透露,“獲獎讓我覺得,我得到在媒體前線工作專業人士的小小肯定,也讓我對自己選擇的影視之路,有了更多的信心及堅持。”
 大學心理系學生天寧表示,“工作坊讓我非常清楚了解了大馬影視圈的走向和趨勢,同時,有機會接受業界內,包括臺前幕后前輩的專業講解和分享,還有,很棒的訓練。”
 至于男學員廖延洋(公務員)坦言,“我的興趣是表演。但我沒野心進入影視行業,因位回酬不高。工作坊安排了很多表演培訓,但我已有表演經驗,更想知道導演和製作的情形。”


影片誕生誰是創造之神? (第二篇)


報導:許雅玲
圖:ntv7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一部影視作品,播放完畢,大約介于45至120分鐘。 然而,從作品的概念形成,到統籌、 拍攝、剪接,直至播映,所花的時間心力,多于放映時間。
究竟,一部影視作品的誕生——誰是創造之神?
新紀元學院戲劇與影像系講師梁友瑄指出,“一部影片的誕生,需要經過周詳的企劃。”
 她繼說:“一個成功的企劃,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問題。周詳的企劃,讓你掌握時間、進度,以及預算。你就能順利將心中的想法和創意,透過影片清楚的傳達出來。”
四個階段製作流程
 傳統做法上,影片的製作流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前制(Pre-production)、製作(Production)、后制(Post-production)和發行(Distribution).
 前制階段,可細分為開發期和籌備期。
 開發期,就要尋找拍攝題材,包括構思故事概念、設定主題思想和進行市場調查。接下來,就是完成劇本:故事大綱,分場大綱和對白劇本。然后,就是來到最咬牙切齒的部分──資金募集。
 有了劇本和預算,就進入籌備期。這時候,需要考量細節,包括:布景、攝影、道具等設計;分鏡角本、選角、定造型;以及組成工作團隊、堪景、搭景、試拍和排定拍攝進度。
 前制完成后,就可進入製作階段。拍攝現場,導演指揮全場,副導演協助導演。
導演需與各組溝通
 具體來說,除了導戲,導演要和各組人員溝通,查看每天拍攝的影片;製作人要掌握預算和進度,並隨時解決特殊狀況。場記要負責每日工作報表,包括記錄拍下什么鏡頭(方便后期剪接),還有照顧劇組的三餐;剪接師開始依鏡號做初剪。
 通常,拍攝戲劇時,為了節省經費,導演會用跳拍手法,把同一景點的不同場集戲分,集合來拍。因此,服裝師要確保演員的服裝是一致的;化妝師要確保演員的化妝特色是怎樣,比如傷口是怎樣……
 完成現場拍攝,就來到“把所有要素組合起來”的后制階段:導演陪同剪接師做定剪;作曲家了解音樂的屬性風格、位置和長度,用背景音樂把影片的氛圍營造出來;還有畫面合成和混音。拍攝時做不足的部分,可在這個階段補足。
 “最后就是發行。電影的發行,要考量海報與文宣、宣傳片製作、海外版權等細節。電視部分,多半在開拍之際,已規劃好播放的頻道和時段。”梁友瑄說。
導演最怕自我設限
 導演,是現場的神。現場的神,必須具備什么能力?
 已故電影詩人--俄羅斯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在其文字著作《雕刻時光》裏說:導演必須從一開始就十分清楚影片的理念和目的,並且調動各個職務崗位,以自己的風格,將作品理念具體化。
 在變成現場之神的過程中,很多導演,都經歷過這種心路糾結:如何在藝術和商業之間,取得平衡?那么,導演是自尋煩惱嗎?不是的。
 塔可夫斯基曾說:電影通向自我覺醒的途程,(導演)不時因為妾身未明而遭遇阻礙,擺蕩于藝術和商業之間。
 《情牽南洋》監制兼導演龍德燿就此建議,“先做好定位:當藝術導演或商業導演。但現在的大馬市場,藝術還不是時機。”《香火》執行監製袁再顯導演補充:“創意工業,最怕自我設限,招致瓶頸。商業和藝術,可以和諧融入;成功的電影,只有‘好’或‘不好’之分。”
 得獎電影《心魔》的導演何宇恆,游走不同平臺:拍廣告賺錢,再投資喜愛的電影。
 導演楊錫彬認為,“成熟的導演,要能把影片概念,傳達給觀眾。他一定要清楚想說的故事,不然觀眾看了會茫然。”情景喜劇《時光電臺》導演陳炳豐坦言,“大馬影視生態不理想,首當其衝還是經費問題。導演可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條件和預算內,超越局限,讓大家另眼相看。”
三幕劇架構呈現劇本
 一般來說,導演都很重視劇本;所有製作單位都必須根據劇本來拍攝。大家均認同:編劇,是文字的神。
 “很多劇本,多數是使用三幕劇技巧來呈現。”
 梁友瑄說:“創作劇本之前,編劇要確定:我是幫什么媒體(舞台劇場、電視台、電台)寫劇本?然后,根據媒體特性來創作。”
 具體來說,舞台劇本,需要考慮到現場跟觀眾直接交流的需要,以及必須注入的音樂、歌唱和舞蹈等元素;所以,故事情節不能寫得太多。電影劇本,強調細節、情境,還有,意味要強烈;所以,台詞不需多。
 三幕劇架構,分為三個階段:鋪陳、對立、解決。
 所以,適合三幕劇的題材,包括犯罪、救贖等;最后以大團圓結局來結束。
對立考編劇功力
 “鋪陳時,主要把人物、時空背景、人物性格、發生什么事情,統統交代清楚即可。”
 她說:“個人覺得,對立最難處理。如何通過人物或事件,去深化和發展衝突,很考編劇功力。最后,就是讓衝突得到解決,以及交代主角下場。”
 此外,實踐經驗豐富的知名編劇巫紹棋強調:“編劇是技術工作。技巧可以學到,但是相同故事,你講和我講,不一樣。想像力豐富的人,有更好的講故事能力,有更精彩的對白呈現。”
 “編劇的創作靈感,可以來自現有的故事(新聞報導),或者,身邊獨特的人物。建議初學編劇,先從人物開始,即是先創作一個人物,把人物做好,讓人物帶著故事去發展。累積一定經驗后,才從故事出發吧。”
 劇本的寫作,就只能“鋪陳、對立、解決”嗎?
 梁友瑄說:“編劇可以創新。《調音師》就把結局寫在前面。事實上,只要掌握好故事需要,編劇都會知道合適結構。”
表演必須假戲真做
 相信你和我都有這種經驗:因為某位鐘愛的演員,掏錢去看他或她主演的影片。演員是觀眾心目中的神──這說法並不為過吧。
 本地著名舞台劇演員莊雪梅表示,“演員加人物,等于一個角色。而表演,是假戲真做。表演和魔術一樣,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都會投入享受。因此,演員的偉大在于:戲裡的假情緒,用真情緒去表達。”
 很多時候,初學演員,難免會嘀咕:我都沒經歷過,怎么演出來?對此,她強調,“想像力要上場。想像你殺雞時的感受,把它發揮在殺人戲上,才是自己的演技。但你不能明天要演殺人,今晚才來殺雞。你要隨時做好準備。”
 她繼說:“表演若做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就有新鮮驚喜。這時,還是要發揮想象力。”古代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日──這該怎么演,才有驚喜?
 “十年之久,久旱逢甘露,還不夠,”她說:“想像‘幾滴’,這才夠驚喜。”萬里之外,他鄉遇故知,但故知是“敵人”只好咬牙切齒;“和尚” 的隔壁,正在洞房花燭夜,有夠折騰;“瞎子”金榜題名,還不讓人從觀眾席上跳起來?


改變態度總會苦盡甘來 (完結篇)

報導:許雅玲
圖:ntv7提供、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把眼光放高一點,望向西方的好萊塢,必不可免羡慕湯告魯斯。 因為他是好萊塢收入最高的演員,他在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的一年當中,狂攬了驚人的7500萬美元(約2億3670萬令吉)。
把眼光放低一點,望向東方的韓國,一定要以明星編劇金秀賢為模範。
數年前,她與SBS電視臺,簽訂了價值近1256萬令吉的工作協議。
把眼光放回大馬,導演都住不到洋樓,養不到番狗,明星還要兼職做副業。
沒有“錢”途,誰還敢去追逐自己的影視夢想?
對此,包括Double Vision資深監製周以勤在內的業者,看法是:還沒在影視工業流下第一滴汗,就擔心“賺不到錢”的人士,請改變這種錯誤的思維態度,努力起跑吧
“很多人一直在問:影視工業,可以讓我得到什么?”周以勤覺得,周星馳的電影《武狀元蘇乞兒》裡頭,康熙皇帝和丐幫幫主的對話,應該解答到“ 影視工業,可以讓我得到什么?”的問題。
 電影裏頭,康熙說:“你丐幫弟子幾千萬,叫朕怎么放心!”丐幫幫主答說,“我丐幫人數不是我決定,而是你決定的。如果你英明,可以國泰民安,人人有飯吃,人人有書念,鬼才願意去當乞丐!”
 “你可以得到什么?不是這行來決定,而是由你來決定。只要你改變態度,肯付出,就會有收穫。只要有心,環境再惡劣,你也不怕。”周以勤說。
政府“有限”支持
 周導演的話,還沒激勵到你?那么,再來看香港首富李嘉誠怎么說吧。
 李嘉誠說:“這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就一定會給你最痛!有闖過去,你就是贏家,闖不過去,那就乖乖做普通人!所謂成功,並不是看你有多聰明,也不是要你出賣自己!而是看你能否笑著渡過難關……”
 與此同時,中學畢業后,就去臺灣升學,2010年年底,念完電影系碩士后,立即返馬工作的梁友瑄表示,“返馬后,我發現,想要投入影視工業,會面對很多現實問題。首當其衝,就是經費。”然后,就是政府對中文影視工業的“有限”支持和贊助。
 每一個創作的夢想,都需要金錢去成就--這是包括梁友瑄、周以勤,不得不承認的殘酷面。
 也是《傷城》紀錄片導演的梁友瑄,成長黃金期都在臺灣度過;在大馬的職場經驗亦不長,但她接觸過的大馬年輕人,卻讓她有感而發:影視夢想,只有熱忱不夠,還要有好的態度!
 沒有良好溝通態度—是大馬年輕人的通病。影視,卻是需要跟人良好共處的集體創意的工業。尤其導演,不是帥氣地喊“action”和“cut“,一部好的作品就誕生了;他最需和工作人員溝通,讓拍攝順利。
不懼怕崎嶇起跑路
 此外,ntv7品牌經理賴嘉儀補充,“業界前輩一直強調,任何行業,態度決定你可以走多遠。”
 “一分鐘的影視畫面,背后就結集30人的工作心血。所以,你能不和劇組人員溝通嗎?希望年輕人不要太沉迷3C產品。人手一機,就少了人和人之間的溝通機會。久而久之,就不懂得和人溝通。”
 她繼說:“此外,不管你有多優秀,要是你放不下驕傲態度,不願跟大家同步出發,那么,你一定會失去表現機會,因為職場並不需要獨角戲。”
 三位受訪者認為,大馬影視工業的先天條件貧瘠,可是,只要年輕人改變不好的思維態度,並且不懼怕在崎嶇之路起跑,就肯定能發光發熱。
善用大馬題材拍攝
 來自海外的資深監製周以勤強調,“大馬有很多條件很好的影視人才和故事素材。只不過,這些寶藏還沒被挖掘出來而已。”
 關于人才,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蔡明亮和最佳女演員李心潔,還有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田開良,都是在國際發光發熱的大馬人!
 對于大馬影視,公眾的普遍印象是:大馬很難拍攝破壞形象的警匪片啦,很難拍攝這個或那個……也有人說,我們的歷史太短,我們沒有經歷太大的歷史創傷……所以,我們拍攝不出有氣魄的作品。
 即便是彈丸小國,都會有屬于她的特殊歷史和人文故事。所以,周以勤說:“大馬有很多題材,是外國所沒有的。”移民歷史、多元文化;甚至果中之王榴蓮,均是可以發揮的題材。
 大馬影視人員,不必自我設限,只要善用大馬題材,去發揮創作即可。他說。
培養有鑑賞力觀眾
 梁友瑄坦言,大馬影視工業的推進,除了要有好的影視內容,有鑑賞能力的人才,還要有願意捧場的觀眾。
 談到觀眾,相信很多業者都會面有難色:吸引觀眾好難!最令國內影視工作者委屈的是:當你說大馬影視作品不好看的時候,請問你真的看過嗎?
 梁友瑄和賴嘉儀不約而同指出,“想要觀眾進場支持,就要提升觀眾的鑑賞能力!”
 “培養鑑賞能力,應該從小學生做起。所以,提升藝文鑑賞能力,還是要回歸到教育。這方面,德國做得很好,老師會要求小學生看經典文學;家長小孩都很樂意配合。”梁友瑄說。
 在藝文活動不活躍的大馬,假如老師安排學生在暑假裏看30本書籍,家長一定抗議:孩子要做假期作業,哪有時間看閒書?
 另一方面,國外經常舉辦藝文座談會,這也是提升民眾的鑑賞能力的活動。惟有民眾的鑑賞能力提升,國家的文創產業,包括影視工業,才能提升。
 “進入影像世代,年輕人對影像都有好觸覺。只不過,我們以成績為導向的教育環境,遏制了學生的鑑賞能力。久而久之,大家就不懂從何角度鑑賞作品,錯失享受世界級作品的機會。”
 大馬的好作品,迫切需要有鑑賞能力人士,把它發揚光大。
政府支持借鑑韓國經驗
 一個國家的文創產業,包括影視工業,需要政府大力支持,才能穩健發展—這是人人都懂的事實。“大馬有人才。才華只是一瞬間的天賦,需要后天的良好環境和機制來培養,不然,一定消失。”梁友瑄說。
 影視娛樂無孔不入的年代,有遠瞻的政府都在探索:如何將國內影視作品推銷到海外,大賺外匯。這點上,歐美範例太遙遠,大馬可以借鑑韓國的電影振興委員會(KOFIC)的經驗。
 KOFIC隸屬韓國文化觀光部,是由政府支持的半民間半官方機構。這個機構扮演整合資源與提升產業發展的角色,以提升韓國電影質量為目的,推動與支持韓國電影在國內與海外市場的發展。
 韓國電影的黃金10年(1996年到2006年),得益于政府支持的分級制度及人才培養:很多大學都有特設的影視專業,政府還出資讓KOFIC創立韓國電影學院。觀眾的觀影體驗,也和影視一起進步,讓該國電影打破好萊塢大片壟斷的局面。
 2006年以后,韓國遭遇影視泡沫時代:市場變質,資金撤離。同時,盜版和非法下載,讓娛樂市場急速崩潰。整個產業開始反思未來之路。
 泡沫破碎后,平均製作費下降,但業界反思后,反而出現大量內容充實的作品。新一波的振興過程中,韓國政府扮演重要推動角色;甚至,有意識地偏向扶持非主流影片。
發展空間大有前途
 大馬影視生態環境不好,在大學生許菲殷和夏天寧眼中,反倒變成:好呀!影視行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大馬人才不少,這一行必定前途無量!
 立志當演員的夏天寧認為,覺得“大馬影劇比不上日韓港臺”的想法,已經“落后”了,“大馬電視劇,觀感上已超乎一般的水平。不管是創意、劇情,還是演員的演技,均讓人歎為觀止。”只不過觀眾的娛樂習慣,造成國產劇不夠廣泛普及,變成漏網之魚。
 並非所有父母擔心孩子前途,狠心打斷他們的影視夢想。憧憬幕前幕后工作的許菲殷笑言,“我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他們比我還要堅持我的夢想。”
 當她對影視夢想產生猶豫,當她害怕面對追夢挫折及挑戰;父母都會鼓勵她:親愛的,別怕,為你的夢想去冒險吧。
 甚至,媽媽很早發現女兒愛表演、愛藝術,自小就為孩子的夢想做裝備:教她相聲、唱歌、詩歌朗誦、演講、講故事、發音、書法,甚至畫畫……一切有助于影視的才藝。

 

2013年1月15日 星期二

熱浪來襲

人在蒸籠熱壞了(第一篇)

15/07/2012

報導:楊揚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熱!熱!熱!   踏入今年6月尾,北半球就似乎被推進火爐裡烤,環視國際新聞,似乎就離不開“熱”這個字眼。配合這個主題,報章充斥各地民眾在噴泉泳池與河水中玩樂降暑的圖片。
 這一股熱浪,在全球各地已帶走不少生命,令人無法忽視,進而探討,人類的經濟活動與生活模式,是否促成越來越大波的熱浪。
 無可避免的,全球暖化課題再次被挑起,支持的反對的爭議也持續不斷。不過,不管是何種聲音壓過另一種聲音,地球不斷發高燒已是不爭的事實。  
 在美國,2012年的氣溫,恐怕會打破該國的紀錄,成為該國過去117年,自有氣象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從年初的暴風雪,到后來的颶風與暴雨,再來到現今的熱浪,以及預測熱浪之后隨之而來的強風、冰雹以及龍捲風,極端的氣候,輪番在美國上演。  
 這一股趨勢,難保不蔓延到其他國家去,如果人類只顧著爭執而不協力積極為地球降溫,最終各種爭議的結果恐怕只有一個:全部被熱浪蓋過,人類最終步上恐龍的后塵,在地球滅絕。 
今年上半年,美國氣候狀況頻仍,接下來的半年會風平浪靜嗎?情況恐怕不是那么樂觀。
 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nstration,簡稱NOAA)的統計顯示,2012年恐怕是美國自1895年有氣象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換言之,下半年應該也好不到 哪裡去,至少在深秋之前,天氣恐怕還會很溫暖。(★備註)
 NOAA指出,2011年6月到今年6月的平均氣溫,比以往高出攝式3.2度(3.2°C)。自今年6月底至7月上旬,約半個月的時間內,全美各地有超過3500項高溫紀錄被打破。
 美國今年比較狼狽的是,其東部地區之前遭到突如其來的暴風雨肆虐,導致多處斷電,電流還來不及恢復供應,就迎來破紀錄的一波熱浪,三百多萬人在攝氏四十多度的“大蒸籠”苦熬,沒有風扇與冷氣空調解暑,苦不堪言。
 受這股熱浪沖擊,美國很多城市的氣溫達到或接近40°C,截至7月10日,美國持續超過10天的高溫天氣已造成74人死亡,死者多數為老年人。
 高溫也導致當地多條高速公路的路面扭曲;馬里蘭州一些鐵路鐵軌變形,以及科羅接多州發生森林大小,逼使兩萬多人撤離家園。
人為因素加劇熱浪現象
 盡管持續高溫在美國歷史上並非罕見,但氣象學家表示,高溫出現時間之早,且持續時間之長都非尋常。
 帶來高溫的熱浪是種自然現象,熱浪泛指天氣持續保持過度炎熱的現象,也有可能伴隨著很高的濕度。在熱帶國家,日常溫度達攝氏三十多度算正常,但去到溫帶國家,這種溫度若是持續,就算是熱浪了。
 在夏干冬冷的地中海氣候,特別容易受到熱浪的襲擊。
 人為的因素,例如工廠及空調大量排放溫室氣體,都可能加劇熱浪現象。
 自21世紀以來,熱浪頻頻到訪,其中,2001年、2003年、2006年、2010年以及今年,熱浪都來光顧,有時只是侵襲一個國家或地區,有時則橫掃數大洲,甚至大半個北半球。
 這一團火焰,令人招架不住,紛紛寬衣解帶涼快去,或是跳進泳池或噴泉,或下河下海,或是飲冰喝冷,或是開大空調、調快風扇。
 這一種熱法,真教人難受!令人不禁問:地球,真的發高燒了嗎?
突然炎夏措手不及
 過去10年來,有好多股熱浪侵襲,都造成不少人命傷亡及農作物歉收。
 例如2003年的熱浪,就奪走許多人命。熱浪加上干旱,也令南歐的農作物短缺。
 當年,歐洲錄得最熱的夏天氣溫紀錄,令南歐洲共有3萬5000人喪生,單是法國,就有1萬4802人丟命,其中大部分是老人,60%死者高于75歲。
 法國為什么災情特別嚴重呢?她是熱浪主要受災區固然是個原因,而且,法國房屋設計、醫療制度也是一大主因。 
 這一股熱浪,來勢洶洶,氣溫比以往30年的平均氣溫高達10°C,即使在夜晚,溫度也居高不降。這是法國,特別是該國北方地區不常見的炎夏,有7天氣溫持續超過40°C。  
 由于過去的夏季氣候都比較溫和,面對突如其來的炎夏,大多數人不知道如何應付,無法有效降低體溫。 
 當地大多數單戶住宅,在過去50年沒有配備冷氣空調。雖然該國有列出各種自然和人為災害應急預案,但是高溫從來沒有被認為是主要的危險,造成執政當局與人民都沒有足夠的防範與應對方案。
 在法國,8月正值暑假,很多屍體停放多個星期,因為親戚在度假而無人認領,屍體冷藏庫供不應求,到了9月3日,57具無人認領的屍體只好直接埋葬。 
法國熱死人數因素
 2010年,法國在熱浪中的高死亡率有數個因素。 
 首先,該國許多房屋是用石頭,混凝土或磚瓦建築的,夏涼冬暖。而且,即使是在夏季,法國的夜晚大多很涼爽,冷氣空調通常並不必要。
 然而,這一波熱浪,溫度處于創紀錄的高溫,即使在夜間,溫度也沒有回冷。
 許多人從來沒有遇到這樣居高不下的高溫,不知道如何對應,身體適應不來,特別是體質較弱的長者,最終挨不過高溫肆虐而喪生。 
 那些與家人同住,或是居住在養老院、療養院及醫院的老人,或許還有家人、護理人員及醫護人員為他們做出調整。
 但是那些獨居老人就少了這層照應,應對不得法的就丟了性命。
 8月,不但當地政府機構、學校與私人企業、診所也休假,包括政府部長和醫生,都在度假。家庭醫生在休假中,人們求醫不容易,估計也是導致死亡率高的原因。 
 當時,法國的反對派系 ,以及當地報紙的社論,紛紛將高死亡率指向當地政府。衛生部長馬泰未能從休假中返回工作崗位,使他備受抨擊。馬泰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在次年的法國內閣改組中失去了他的部長職。
 不過,在輿論一面倒指責政府之際,也有人提出另一種聲音,他們認為法國家庭觀念淡薄,隔代更是容易有隔閡,老年人獨居或住養老院比率很高,一旦有任何危機事件,獨居者孤立和等不到援助,可能因此而喪命。 
520C全球最熱
 以往,熱浪似乎只侵襲某一兩個大洲,如歐洲與北美洲,但是過去兩三年來情況似乎有變,令受災範圍進一步擴大,殃及大半個北半球。
 像2010年,情況就很明顯,美國、歐洲、亞洲,甚至位于高緯度的俄羅斯都紛紛淪陷。
 當時各國都紛紛報出高溫紀錄,台灣用電量創新高,當地人直呼:“沒冷氣不能活!” 
 無論如何,像台北市這種處于人體發燒的溫度(超過38°C)跟他國比較已屬小兒科。美國紐約及歐洲各國溫度都直探或超過40°C,北京也不遜色,創下 43.8°C。  
 不過,這些地區的溫度跟伊朗及印度比起來,還是輸了一個馬鼻,伊朗的阿巴丹以52°C“居冠”,印度西北部也不差,創下近50°C的高溫!
 在俄羅斯這種長期偏寒的國家,即使只是30°C,對他們來說也是酷熱了,因此這一波熱浪對他們來說格外難受,人們紛紛到自然山水或泳池消暑,不料卻有多達300人因想消暑而溺斃。 
21世紀主要的熱浪
年份 熱浪侵襲地區
2001年 北美洲東部
2003年 印度
歐洲
2006年 歐洲
北美洲
2007年 歐洲
亞洲
2009年 澳洲
太平洋西北部
阿根廷
2010年 北半球
2012年 印度
北半球
 ★備註
 秋季,並非整個秋天都是天高氣爽的,一般有 “秋老虎”之說,即立秋后重新出現短期的炎熱天氣,持續天數一周至兩周。
 此時,因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連日萬里晴空,日照強烈,重新出現暑熱天氣,溫度有時高達攝氏三十多度,天氣熱得很兇,如老虎般,因此中國人稱這種現象為“秋老虎”,北美人稱為“印第安夏”,歐洲人則稱“老婦夏”。 

極端氣候難預測(第二篇)

報導:楊揚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統計顯示,在上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各種氣候導致的死亡率普遍下降,唯極端氣溫死亡率卻例外。  單單2003年一場歐洲熱浪,便造成3萬5000人死亡,不但令死亡率急速攀升,也讓全球人見識到熱浪的威力:不發則已,一發威力驚人。
 近10年來全球熱浪頻傳,這與全球暖化脫離不了關係。
 熱浪造成的衝擊,城市要比郊區來得大,這主要跟“都市熱島效應”有關……
爆發力強勁的龍捲風、颶風及大洪水,瞬間可以擊毀一切,無堅不摧的大自然能量,令人震撼。
 相比之下,酷熱和寒冷的爆發力就小多了。但是,小刀可以鋸大樹,比起前者,它們其實奪走更多人命。
 根據全球公民社會氣候變化報告顯示,20世紀末與21世紀初,各種氣候導致的死亡率都在下降,唯,極端氣溫造成的死亡,卻逆流而上。而且,“與大肆報導的龍捲風、颶風和洪水危害相比,平均每年有更多人死于酷熱和寒冷。”
 200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熱浪令歐洲措手不及,無法適應,導致3萬5000人死亡,威力震驚世人。
今年或再創高峰
 次年,美國氣候研究人員米赫爾和特巴爾迪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報告預測,連續襲擊巴黎、芝加哥以及其他城市的熱浪,今后很可能愈演愈烈,而且,接下來,炎熱的夏季將會像烤爐一樣難熬。
 米赫爾和特巴爾迪並沒有危言聳聽,接下來的多個夏季,地球好些地區或大洲都遭到熱浪襲擊。2010年創一個高峰,今年也有再接再厲之勢。
 2010年,歐美多國處在40℃以上的高溫烤爐裡,伊朗阿巴丹更直探52℃。
 現今,溫帶國家春夏秋冬的規律雖然還在,變動幅度卻很大。同一個城市,這一個月與上一個月的溫度可以相差二十多℃。
 氣候也變得更加反覆無常了。不但一般氣候規律改變,極端氣象事件的發生也更加難以捉摸,像熱浪就不容易預測,難以提早提醒民眾,讓他們防範及採取對應措施。
 地球的天氣頻頻跟氣象局開玩笑,預測錯誤的情況時有所聞,例如本來預測可能會有雪災,結果卻來一個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旱災。
全球暖化不無關係
 全球熱浪頻傳,與全球暖化脫離不了關係。
 氣候科學家認為,致命熱浪與全球暖化有關,今后夏季熱浪恐怕將會成為常態性氣候。
 觸及敏感的全球暖化課題,總會有不同的聲音出現。例如說到熱浪,就會有一批科學家一直大開安慰劑,指出熱浪寒冬等極端氣候屬于“地球的自然現象”,並非自然反撲。
 他們指出,冰河時期來到前也曾一度出現高溫氣候,不必太緊張,而這波熱浪,“不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熱浪”等等。
 更多科學家反駁這種說法,他們擔憂,在可見的未來,地球將遭到更多致命的熱浪襲擊,而且氣候異常情況,只怕會變本加厲。
 他們預測,到本世紀中期的時候,歐洲隔年就會出現2003年夏天那般熱,或更熱的夏天。
 牛津氣候動力集團主管,以及研究小組負責人邁爾斯艾倫就說:“人類對氣候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一些相對來說很罕見的天氣,現在變得不稀奇了。如果不是全球變暖,這樣的熱浪是不會出現。全球變暖增加了熱浪形成的幾率。”
熱島效應衝擊城市
 很多時候,高溫對城市的衝擊要比郊區來得大,這主要跟“都市熱島效應”有關。
 都市熱島效應(heat island effect),是全球各大城市共通的區域性氣候異常現象。無論白天或黑夜,都市溫度都比周邊地區更高,而且難以散熱。
 台灣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曾指出,一個對比,過去百年來,台灣都會地區平均增溫1.5℃,比北半球增溫(0.7℃)高出約2倍,這個數數顯示“全球暖化只是大背景,各國主要城市的增溫現象,明顯是受到熱島效應的影響。”
 那些建城時期較早的都市,由于普遍上沒有空調施備,遭到熱浪侵襲時,顯得更為脆弱。
 都市熱島效應所產生的原因及因素有:市內密集的建築、鋼骨水泥吸收較多太陽輻射、深色建築物與地面,參差不齊的建築之間、建物與地面之間多次的反射與吸收,形成都市溫度偏高。
 此外,都市每天釋放大量熱氣,如空調、汽車及工廠排放熱量,造成空氣嚴重污染,空中污染物質善于吸收地面輻射,最終形成都市熱島效應。
熱島效應原因
 1.鋼筋水泥建築林立與柏油路面──這些人造物易傳導熱及吸熱,吸收大量太陽輻射。
 2.水泥與柏油取代了草地植被──植物與土壤能吸收及保存水分,在日曬時能提供水汽蒸散功能、使周邊地區降溫,一旦水泥及柏油取而代之,該地區無法透過自然蒸散的方式降溫。
 3.高大的建築物林立──降低了都市的通風效率。
 4.汽車與冷氣──運轉時釋放大量廢熱。
 5.空氣污染嚴重──懸浮微粒易在都市上空形成雲霧,阻礙熱氣散開。
污染物質難抵銷陽光
 本來,科學界有一種說法,是說空氣中的污染物質或許有助于反射或抵擋掉一部分太陽光,使照到地表的太陽光減少,而降低溫度。
 然而,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米赫爾和特巴爾迪,通過觀察與電腦模擬研究,否定了這種說法。他們的觀察,也排除了這些污染物質能抵消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影響的可能性,並指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不具備這樣的抵消作用。
 他們指出,若是各國沒有採用重大及有效的措施,以扭轉地球變暖趨勢,美國中西部、東南部和歐洲的地中海地區,將發生更多的熱浪;其他地區如美國西北部、法國、德國和巴爾幹地區,可能發生更嚴重的熱浪,造成更大衝擊。
防暑設施未來趨勢
 若是熱浪已變成常態性氣候,我們就得找出對應之道了。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公佈的熱浪定義,是一個地區或城市必須連續5天出現39.3的高溫,才算是符合熱浪的天氣定義。
 雖然我國不在熱浪受害國的名單上,但是氣候越來越熱卻是大家普遍的感受。
 因應這樣的趨勢,將來,房屋建築設計或許有必要增添防暑設施,而且通風也要列入考量。 
 綠肺地段有助于降溫,要減少都市熱島效應,城市中有必要積極植樹及保留草地。城市邊緣地區甚至要植樹造林,擴大綠地面積。
 此外,也宜多建游泳池,讓市民得以到泳池消暑。
 當局也應考慮熱浪的預防措施,包括水供、電供及防暑藥物等。
作物受害不亞人類
 高溫不只影響人類,也對動植物帶來可大可小的影響,除了人類,動物一樣也會因中暑而病倒或喪命。
 滾滾熱浪中,植物受到的傷害,也不亞于人類,因此足以對農民帶來重大打擊。
 例如,結穗而未成熟的稻米,可被高溫酷熱催熟,使稻粒重量減而減產。高溫也令棉花蒸騰作用加大,因水分供應不足而萎縮及花蕾凋零。
 高溫害對蔬菜和作物的成長都極為不利。就以全球最普遍的糧食玉米為例,美國今年擴大玉米種植面積,在市場一片看好玉米盛產的情況下,孰料這一波熱浪來襲,使玉米生長大受抑制,高度只及一般高度的一半,年尾的產量自然不可有太大寄望了。
 事實上,敏感的期貨市場已對此作出反應,玉米的期貨價格已飆高了。
 美國另一銷售全球的大豆作物也被熱浪打得落花流水,預測其產量也大降,全球搶購之下,它的價格也猛漲。
 玉米大豆失收,也打壞了聯合國農糧組織的算盤,而等待救濟的飢荒國家,獲得更多救濟糧食的希望,似乎更黯淡了一些。
熱浪中避暑貼士
 1.盡量避免曝曬,特別是早上11時至下午4時紫外線最強的時段,最好避免長時間在戶外活動。
 2.若無可避免日曬,最好事先塗上SPF15以上的防曬油,並做足防曬工作,包括戴帽子、穿淺色、寬松的長袖衣。
 3.多喝水,即使不覺口渴也要多喝水,以補充水分來降溫。
 4.多沖涼或浸泡水中解暑。
 5.日照時不要把兒童、老人或寵物,單獨留在停泊的車上。
 6.多留意孤單老人及有特殊需要的人士。
 7.學會辨識中暑症狀。


熱疾病不可小覷(完結篇)


報導:楊揚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在熱浪經常性到訪之下,高溫引起的人類健康問題風險也日漸上升。  一般的中暑,僅僅是炎熱天氣對身體的一些影響,其實高溫的傷遠不止于此,長時間處于熱浪中,會擊垮人體,進而導致死亡……
很多人或許有這個經驗,感覺到在過于炎熱的天氣,連吹來的風也是炎熱的,一點都不涼快。
 熱浪襲擊的時候也一樣,因此電風扇對真正的高溫起不了作用,最能應對高溫以及降低熱死率的方法是使用冷氣空調。
 至于熱風扇,專家說,它不但起不了作用,反而使情況變得更糟,它們向人吹的是熱氣,而非涼風,結果導致人們更熱。
 人類要在高溫的天氣中存活,身體就要懂得散熱。 
 人體通過兩個方法散熱,即流汗和呼吸。
 而一些熱浪導致人體無法散熱的因素,是空氣中的濕度很高。在這種即天氣極度炎熱,與此同時卻濕度很高的情況下,人可能會一直流汗,但皮膚上的汗水卻不大會蒸發,因而沒有辦法把高溫從人體帶走,也就是無法有效降溫。
 呼吸也有助于降低體溫,一般上,呼出的氣都會比吸進的氣熱,但是如果天氣非常炎熱,人恐怕難以吸進涼空氣來降溫。
 熱浪致死的另一個關鍵是溫度,在熱浪肆虐時期,如果連晚上溫度也居高不下或是持續升高,那么就容易奪走人命。 
 夜晚,是人體休養補給及修復破壞細胞的時間,高溫不但讓人體得不到應有的休息,反而進一步加速耗損,日以續夜的“溫度壓力”,令人體不堪重負。
可能造成永久性傷害
 研究顯示,老年人是熱浪中的高危險群,中暑幾率是一般成人的三倍(原因包括身體調適能力差,或活動空間裡沒有冷氣)。此外,心血管疾病患者、肥胖者及酒癮患者,也都是高危險群。
 持續高溫,會導致人體中樞神經體溫調節機制發生紊亂並衍生病變,也就是“熱疾病”,最常見的是熱衰竭及中暑。
 當體溫迅速上升時,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都會受影響。體溫高的時間一長,身體多個器官與系統都會受到廣泛的影響。
 醫護人員通過急診室觀察或住院藥物治療發現,熱浪受災者除了熱衰竭或中暑症狀,其他與高溫無關的病症,如各種腎病的數量,都有上升跡象。
 須留意的是,熱疾病造成的傷害可能是永久性的,因此千萬不可小覷。
  美國國家疾病防治中心(CDC)數據顯示,美國每年平均有688人死于酷暑。但當持續的熱浪襲到某地區時,其他因高溫引起的健康隱患可能會很嚴重,包括中暑,甚至是重要的器官受損。
 《內科醫學檔案》曾刊登一份1998年對熱浪的研究,針對熱疾病患者的觀察研究揭示,當時診斷出嚴重中暑者,有28%死在進醫院同年,而最初在高溫倖存下來的大部分人則患有“永久性獨立功能缺失”問題。
員工獲享高溫福利
 因為天氣太熱,所以有津貼拿,甚至可以堂堂正正放假!
 近年來,由于酷暑現象已成常態,有些國家已祭出“高溫津貼”和“高溫假”。
 中國便已將“高溫”,列入“職業病防治法”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該國各地方政府要求企業于每年6到10月,溫度在33°C以上時,對“中低階層、無法在有冷氣降溫的環境下工作者”發放“高溫津貼”。
 一些國家也有“高溫假”,在過于炎熱的天氣,讓戶外工作人士如建築工人、電線維修工人休假,以免中暑或死亡。
 近日飽受炎熱高溫之苦的台灣,民間掀起高溫假議題,不少聲音呼籲政府,針對戶外勞動者制訂“熱浪假”或調整工時。
 台灣在七八月酷暑時,氣溫會去到37°C、38°C,過去幾年往往有民眾因酷熱中工作而暴斃,特別是冒著酷暑下田耕作的農民。
 因此當地勞委會跟氣象局協商及評估實施熱浪假的可行性。
最普遍熱疾病
1.熱衰竭
 身體在濕熱環境中,大量排汗及流失電解質,而產生輕微休克症狀。表現為暈眩、頭痛、眼花、昏厥、全身衰弱、惡心等,偶爾因鹽分分配失調而出現局部肌肉痙攣現象。
 患者體溫通常低于39℃,只要即時處理,移至清涼通風的環境降溫,補充水分及鹽分等,就能好轉。
2.中暑
 病情比熱衰竭嚴重,人體系統因為要使身體適應高溫而變得難以負荷。患者體溫已升高超過40.5℃,由于身體已無法正常散熱,造成排汗稀少而且皮膚干燥發紅、脈搏跳動快、全身抽筋甚至意識障礙等。患者需要藥物治療。
 一旦體溫超過42℃,可能發生致死性肺水腫、心肺功能障礙或永久性腦部傷害。
趁暑天冬病夏治
 雖說炎夏易致熱疾病,不過,水可覆舟也可載舟,炎夏其實也可以治病,溫帶國家的人民其實可以趁著大暑天“冬病夏治”。
 近年來,香港流行一種叫“三伏天灸”的治療,在陽氣最盛的日子治療,幫助身體驅走邪氣。
 這種療法由中國內陸傳入香港,據說這種治療能抗寒驅病,對鼻子敏感、哮喘效果尤佳。
 此外它也適合腰痛、胃脘痛、關節痛、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免疫病變、部分婦女病(如子宮寒或月經不適)等。
 三伏天,是指一年中陽氣最盛的三天(通常在陽曆7、8月),分為初伏、中伏及末伏。三伏天的日期年年不同,有時中伏及末伏相隔10至20日。
 例如今年的三伏天就分別落在本月18日(星期三)、28日及下個月7日。
 據部分中醫指出,除了三伏的正日外,正日前后一天進行相關治療也有效,也有的中醫主張在正日治療外,正日的前后一日也進行治療(強伏)以加強效果。在中國內陸,早年已有醫師提倡在兩個正伏日之間進行強伏,延續療法藥效。
 該地醫管局中西醫結合及中醫藥部主管謝達之認為,三伏天灸療法非在正日進行,理論上效果沒有那么好。然而現今未有科研證明非正日進行三伏天灸療效會有差異,因此遲一兩天也非不可。
 三伏天灸療法採用白芥子、延胡索、製附子、肉桂及丁香等溫,外敷患者的足太陽膀胱經穴位,藉以刺激體內經絡運行,增強抵抗力。
 據《黃帝內經》記載,一般患者于二伏后初見效果,然而建議連續三年接受三伏天灸療法,病症才得到改善。
預防中暑
熱疾病早期信號
 人類無法招架酷熱,身體容易出現熱痱和肌肉痙攣。肌肉痙攣可能有幾種不同的原因,包括電解質沒有到達肌肉。此時應及早處理,以免病情轉重。
熱衰竭轉化至中暑的過程
 患者先是大量流汗,接著,流汗停止,身體變得很熱。大腦受影響,感覺開始意識不清,甚至失去意識。

2013年1月14日 星期一

網上保安


嚴防被釣! 勿點擊來歷不明連接(上篇)

12/07/2012

報導:程為
不要成為釣魚網站的那條魚,想好好才按電郵網頁連接,以及不要隨便輸入資料! 互聯網服務越便利,風險越高,資料或密碼外泄,可能就讓你損失慘重。
駭客釣魚(Phising)侵襲網上銀行和企業,已是不爭的事實,用戶點擊網頁連結前,先檢查其真實性,才能避免荷包失血……
“請點擊這裡(網頁連接網址)更新您的網上銀行資料和密碼,以免影響您的戶頭操作!”
 現代人使用網上銀行服務已不是新鮮事,收到以上這種電郵通知,難免擔心無法使用該服務,于是即刻點擊連接。
 用戶跳轉至假造的網上銀行界面,輸入密碼和資料,結果讓躲在暗處的駭客有機可乘,偷龍轉鳳取走銀行存款。
 目前,駭客假冒大馬各銀行的電郵已多不勝數,各銀行也在網站發出聲明,提醒用戶小心此類電郵。
 可能你會說:“明明看到電郵發信人處是銀行的網站,怎么變成是假網站呢?”
喬裝銀行電郵戶口
 這是駭客狡猾的地方,他們技巧地喬裝銀行電郵戶口,制造一個相似度極高的銀行網頁,才能釣到更多魚!
 在電郵發信人一欄,並不難找到疑點,因為各種電郵服務網站,都列有完整的電郵來源,只要點擊發信人詳情,就能知道銀行電郵的真偽。
 電郵系統只顯現發信人的名字,如Andy,在名字后可方以點擊查看其完整電郵郵址,如andy@XXXX.com。
 如果電郵來自釣魚網站,假冒銀行意圖套取用戶資料,只要檢查其完整電郵位址,就能知道事有蹊蹺。
 假設某間名為ABC銀行的郵址是abcbank.com,假冒銀行的釣魚電郵郵址,可能會在abcbank前后加入不同的英文字,如frabcbank或abcbank_i,目的就是模糊焦點。
 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點擊任何來自“銀行通知”或“更新通知”的連接,先把滑鼠指著網頁連接點(不要按),電郵底端左下角就會顯示真實的網址,藉此檢視網頁的真實性。
裝防木馬病毒軟件
 駭客另一種釣魚方式,就是直接讓用戶的電腦中毒,置入能夠遠端監視的木馬病毒(Trojan),獲取電腦用戶資料。
 因此,上網前啟動防毒軟件和防火牆(Firewall),甚至裝上防木馬病毒軟件,才能降低中毒危險。
 電腦用戶不小心進入某些釣魚網站,若有防毒準備,木馬病毒就不容易入侵。
 木馬病毒進入電腦后,駭客可藉機置入鍵盤控制程式,電腦用戶用鍵盤輸入的文字和號碼,都會以記事本(notepad)的文本格式(Text file),偷偷傳送給駭客。
 即是說,你的電郵、網上銀行戶口的用戶名和密碼,駭客都會隻字不漏的知道,這與連接假銀行網站,輸入密碼和資料無異。
 因此,當你登入任何網上戶口,尤其是網上銀行戶口,請使用虛擬鍵盤(On screen keyboard),或者是銀行網站提供的虛擬鍵盤。萬一電腦內藏有木馬病毒或鍵盤記錄軟件時,才有可能免于密碼被盜取的可能性。
 少點擊來歷不明的連接,以及多使用虛擬鍵盤登入網上戶口,這是避免“被釣魚”的重要原則!
★啟動虛擬鍵盤的方法:
 1)按著鍵盤上視窗標誌(一般在Ctrl和Alt中間),再按R;
 2)跳出輸入框后,輸入OSK,按回車鍵(Enter);
 3)出現虛擬鍵盤,以滑鼠點擊輸入。
別輕信手機短訊通知
 近年,駭客套取網上銀行用戶的手法,已從電郵擴大到手機短訊,他們以撒網捕魚的方式,隨意選取手機號碼發送,誘騙手機用戶登入假銀行網站。
 因此,收到任何來自銀行的手機短訊戶口更新通知,千萬不要匆忙登入手機內的網站,先清楚銀行的正確網址,才能免于受騙。
 如果不確定手機短訊內的銀行網址真實性,宜上網搜索,輸入銀行的完整名字,就能找到銀行的網址。
 不要急于更新網上戶口,確認通知來源的真偽最重要,真正的銀行不會因為你不即刻更新資料,而取消戶口服務!
借縮址置木馬病毒
 微博的私人通知信件也是駭客釣魚的管道;以推特(Twitter)為例,除了發送公開信息的頁面,還有一個“直接信息”(Direct message)部分,與電郵功能相近,推友可以私下閒聊。
 駭客向推友發送“直接信息”,指稱某網站有人在說著你的壞話,要你連接去看看,並且附上縮址(Shorten URL,可縮短網址)連接。
 當推友點擊連結,登入相關網站才發現並非如此,以為只是惡作劇時,可能就此遭置入木馬病毒或廣告插件,輕則是向其他推友發送相同“有毒”信息,重則遭盜竊推特戶口,甚至把木馬病毒引入電腦內,向駭客無限量發送各種資料。
 因此,如果懷疑微博上的縮址,就應該通過谷歌或其他搜索引擎,找到一些還原縮址(Unshorten URL)的網站,檢查縮址的真正網址,再將它放到搜索引擎,檢查其危險性,確定安全才登入。
 互聯網服務越來越便利,但也同時為駭客大開方便之門,因此多做檢查和確認工作,才能在網上安全漫遊。
回覆確認信要謹慎
 互聯網的交友或社交網站,如面子書(Facebook)、Linkedin、Foursquare等,都有不少用戶,駭客也藉由假冒這些網站的交友確認信,盜取用戶資料。
 許多人把電郵當成一個樞紐,收集各種網上服務的通知,因此,當收到一些網站服務,如面子書的電郵通知,迫不及待的點擊回覆。
 其實,回覆各種網站的通知信最好方法,就是登入原有網站,檢查和回覆這些信件。
 電郵通知只是提醒,如果不小心連接了釣魚網站,電腦遭置入木馬病毒,那就得不償失了。
駭客盯上網上奧運門票
 即將于7月27日舉行的倫敦奧運會,也是駭客四處“放毒”的良機;這次,駭客做賊喊捉賊,以列出假門票售賣商的文件檔,吸引電腦用戶開啟,再置入惡意程式!
 首先,駭客會在電郵中通知你,有人售賣假奧運門票,請欲購買者小心為上;如果要看詳細名單,就要點擊附件中的文件檔觀看。
 但是,這個Word的文件檔並非真正的文件檔,而是電腦病毒執行檔(.exe)偽裝而成。
 著名防毒軟體趨勢科技,于今年5月公佈這個消息。它們發現這個電郵內附有惡意程式,一旦開啟后,電腦用戶就會被置入后門程式,輕者只是電腦感染病毒,重則資料外泄。
 因此,關注奧運的人士必須小心這類電郵,以免成為受害者!



駭客持續肆虐 全球金融機構受威脅(下篇)


報導:程為
上網和現實生活一樣,需要注意安全,別讓罪犯有機可乘! 當生活和互聯網越來越脫不了關係,代表越需要重視網上安全,稍有不慎就會掉入駭客的釣魚陷阱!
提供網絡服務者也不能掉以輕心,需要加強網站保安功能,維護網上顧客的利益。
因此,注意網上安全是上網者和提供網絡服務者共同的責任……
生活的細節逐步與互聯網接軌,從筆電上網到平板電腦、手機連網,網上安全意識越加重要。
 網絡生活與現實世界一樣,沒有所謂的桃花源,匪徒會在你最放鬆的時候,給你一個驚嚇,讓你措手不及。
 網上服務提供者,不論銀行、網店、社交網者、雲端業者,皆與網上的平民一樣,有責任做好網上安全措施,避免任駭客魚肉。
 在網上,提供服務的商家握有客戶的資料,駭客看準這點,侵襲網站保安不足之處,竊取用戶資料,造成商家和用戶經濟損失。
650萬名會員密碼外洩
 今年六月,全球最大的商業社群網站LinkedIn的資料庫遭駭客入侵,全球約650萬名會員密碼瞬間落入駭客手裡,而且他們還將這些密碼公佈在俄羅斯一個論壇(BBS)上。
 消息傳開后,受影響的會員大驚失色,網上服務業敲響警鐘,不加強網站保安和密碼保護能力,駭客會毫不留情的給予沉重一擊。
 資料安全專家對于LinkedIn的這個事件表示擔心,認為該網站在處理會員密碼的保護能力有待加強,否則此類事件還會重演。
 幸運的是,這次的駭客行為或是一種警告,並沒造成經濟損失,如果遇上組織型駭客犯罪集團,網站和用戶的損失可能就不止是一場驚嚇。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互聯網越發達,駭客的入侵網站能力也會增加,他們絞盡腦汁提升技術,無非就是要奪取更多錢財。
 上個月26日,McAfee和Guardian Analytics兩家資料保安業者一份報告指出,一個國際駭客組織把矛頭瞄準全球金融機構,以非常先進的網絡攻擊手法,入侵多國銀行賬戶,目前已從60家銀行竊取至少7500萬美元(約2億2500億令吉)。
直接進伺服器盜存款
 這個駭客行動名為“Operation High Roller”,今年一月開始活動,從竊取德國一家銀行176個賬號開始,延伸至荷蘭,再攻陷南美洲,目前再繞回歐洲,並把觸角伸至美國銀行。
 對全世界的銀行業來說,這是一項極壞消息,因為這個駭客組織的技術,已突破原有先感染電腦方式,而是有能力直接進入金融業者的中央伺服器(Server),在巧妙技術掩護下,盜取用戶存款。
 即是說,以往駭客是先下手讓用戶電腦感染病毒,再藉此竊取銀行戶口,或者感染銀行網頁,迂迴曲折盜取存款,現在是直截了當入侵銀行業者伺服器。
 因此,金融業者和其他提供網上服務的商家,必須提升自身網站保安工作,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影響銀行存戶和網站會員利益。
偽裝安全軟體以假亂真
 駭客以網上銀行之名,偽裝成安全軟體,讓電腦用戶下載安裝,在不知情下貢獻所有個人資料!
 讓電腦用戶覺得很安全,這是駭客詐騙的另一種伎倆,只要贏得信任,在電腦內做什么都行。
 著名資安公司趨勢科技今年六月初,發現一個針對網上銀行而制的木馬程式,偽裝成谷歌Chrome瀏覽器安裝軟件,下載完成安裝后,就會從瀏覽器連接到假銀行網站。
 這是一個多重組件的銀行木馬,執行后會感染系統的IP位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也稱網際協議地址,即是網上位址),作業系統也會因此遭殃。
 如果中毒的電腦要連上某些銀行網站,它會將其導向假銀行的網頁資訊。
 安全軟體未必安全,可能是釣魚網站的“美人計”,這種釣魚網站以假亂真,先取信電腦用戶,以為已安裝安全軟體,因此放心輸入密碼和資料,電腦用戶需要小心提防。
教育界網上保安意識欠佳
 中學和大專院校的學生和師長頻密使用互聯網,但卻缺乏網上保安意識?
 去年,香港一間軟件公司的調查顯示,大專生和教育界資訊專才對網上保安意識不足,以致超過90%的人允許他人隨意使用其個人電腦,而學府內的網上保安工作較弱,讓駭客有機可乘。
 該軟件公司訪問127名中學生、大專生和師長,有20%的人不知學校電腦是否裝了防火牆。
 受訪50%大學生中,所屬學校並未提醒他們在電腦上裝防毒軟件,這顯示教育界網上安全意識有待提升。
 當地大學曾發生大學教授的電郵遭駭客入侵案件,駭客以教授的電郵要求學生提供個人資料,造成學生資料外泄。
 學府的網上保安資源不及一般商業機構嚴謹,雖然可用認知能力不足為由,但因為學府人數眾多,駭客虎視耽耽學生和師長的個人資料,更加應該做好網上保安工作。
 香港學府的案例或可作為全球學府的縮影,在運用網上資源時,不能忽略保安工作,否則將成為駭客收獲最豐富的地方。
化身團購網大批魚兒上鉤
 近年,團購網因能為消費者爭取廉宜的產品,掀起不小的熱潮,在中國尤其受歡迎,因此引來駭客仿冒網站,專釣團購這條大魚!
 一台韓國三星手機市價2170人民幣(約1085令吉),團購網站能以1720人民弊(約860令吉)銷售,這對許多手機迷來說,已是令人心動的價格,因而引起近200人搶先預訂。
 但是,這個團購網站竟然是釣魚網站,它冒用另一間公司的名字騙錢。
 該釣魚網站推出超過20項商品,吸引不少人付款訂購,直到訂購者發現不對勁,已經太遲了。
 團購吸引許多人,而且先付錢后取貨,獲利甚豐,難怪引起駭客關注,複制某些知名團購網站頁面,讓不察者上鉤!
防木馬防火牆不能少
 企業網站安裝防火牆,能夠降低遭攻擊幾率,私人電腦也不能忽視防火牆的重要性。
 安裝防火牆等同多了一道強力防護,以及上網時多了一個閉路電視(CCTV),隨時知道有無不明軟體干擾!
 許多付費的防毒軟體,附有防火牆功能,免費的防火牆軟體,如Comodo(www.comodo.com)也不錯,而且能夠即時監視網上環境,同時阻內部軟體隨意向外連接。
 多數防火牆軟件不具清除木馬病毒功能,但如果電腦已被置入木馬病毒,試圖向外連接傳送資料,防火牆會即時征詢用戶同意與否。
 防火牆軟件對于試圖進入電腦的來歷不明連接相當敏感,因此上網時防火牆是不可少的裝備。
 但是,也因為常常會阻擋和詢問,一些電腦用戶覺得麻煩而選擇放棄安裝防火牆,無疑是為駭客大開方便之門。
 因此,個人網上保安,防毒和防火牆缺一不可,不要因為覺得麻煩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