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兆壎:自發精神成功碁石(第1篇)
2 Dec 2012
報導:潘有文
圖:李玉珍、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大馬獨立前后,平面媒體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成為華社和政府溝通的重要橋樑。
華文報的一眾記者在瞬息萬變的時勢中,利用自身知識和建立人脈關係,肩負起傳達新聞資訊的責任。
如今,這些前報人如何了呢?本報《十分專題》走訪一些前報人,通過他們的點滴回憶和經歷,瞭解報業和報人的那些年和那些事;同時,放眼今日新聞從業人員的情況……
上世紀四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報界、體育界和賽馬界,黃兆壎或“老黃”這個名字,在報界和讀者群眾擲地有聲。
如今,他已屈91歲高齡,雖然行動有些不便,但依然能清楚的回憶那些年,當過記者的日子!
1947年,黃兆壎加入本報擔任體育記者,隨后擔任體育編輯和副總編輯,並于1971年成為總編輯,直至1984年退休為止。
說起他當記者的因由,就得提及羽球,因為這是他熱愛的活動,他希望華文報章能有更多和詳盡的體育報導,表揚華人在體育界的活動,于是他選擇加入報館成為體育記者。
“40年代時,我就想進報館當體育記者,這樣才有機會表現,所以我一進到報館就是當體育記者。”黃老先生回憶當年的決心,似乎還一絲激動。
在當時的華文報界,體育報導沒有專職記者,皆由普通記者兼顧,因此黃老先生堅持當體育記者,可說是華文報體育記者第一人。
恰巧,1948年第一屆湯姆斯杯在英國舉行,大馬球隊成功進入決賽,這讓熱愛和熟悉羽球的他能夠大展“身手”。
“我所寫的羽球報道比較不同,我能看到人家看不到的(東西),寫出(各隊和球員)的優點和缺點,也能看出勝負的關鍵。”基于這些優勢,他寫出的體育報道讀者愛看,也因而奠定他身為體育記者的地位。
自動自發是最大關鍵
不只如此,他也參與我國的足球推展工作;在我國獨立那年,國父東姑阿都拉曼成立足總,並且設立默迪卡杯,他被選為委員會的競賽委員,負責編排章程,其工作表現獲得足總讚賞。
同年,他也獲得電台邀請擔任體育賽事播報員,以聲音現場直播賽事,把賽場實況描述給聽眾。
“種種成功都是努力的成果,自發精神很重要。我一生在報業,自發精神(才能)得到今天的成功。”對于自己的成就,他認為自動自發是最大關鍵。
從體育記者到報館領軍人物,黃兆壎老先生一步一腳印,自發精神成為跨過每一個事業階段的助力,這也可做為現代許多在職人士的座右銘。
出街報紙作廢危轉安
在黃兆壎的報人生涯中,有一件險過剃頭的事,讓他印象深刻。
當時,報紙使用鑄字排版印刷,照片不能同時排版,而是另有負責人在黑房內置入照片,隨后才一起印刷。
換句話說,總編緝看版時,並不會看到照片,只是檢視文字排版而已。
報館作業方式是把第一份印刷出來的報紙,給總編輯過目,然后才再開機印刷,因此,黃老在擔任總編輯期間,做完工作回到家已超過午夜12時。
事發當天,他把廠房印出的第一份報紙帶回家,細讀新聞和查看圖片,發現了一個大問題:一則訃文的照片,竟然貼上了當時國家大人物(在生)的照片!
一旦出街,報館的麻煩可大了!
于是,他即刻通知全國各地的報販:“報紙到了,千萬不可以送出去,另外會再印給你們!”
經過一番折騰,及時制止了出錯的報紙流入市面,雖然幾百份報紙作廢,卻也因此免去一場事端。
“當了10年(其實是13年)的總編輯,《中國報》沒有發生一件事情,政府要叫我去的,沒有!”黃老先生認為,那是他一切小心謹慎的緣故。
熱愛羽球寫新聞佔優
黃兆壎當年不只是體育記者,嚴格來說他還是一名出色的羽球員。
1941年,他未進入報館前,已在雪蘭莪乙組羽球公開賽拿下單打和雙打冠軍,並且進入雪州公開賽決賽,對壘當時的羽球王,也是第一屆湯杯賽單打代表之一的黃秉璇。
在這之前,他已打敗另兩名參加單打賽的湯杯雙打代表楊德財和林其芳,但在決賽敗給球王黃秉璇。
“輸給黃秉璇,我雖敗猶榮。”雖然羽球生涯成績不俗,奈何同年日軍入侵大馬,迫使他放棄運動員之路。
然而,這卻成為當體育記者的優勢,因為自己愛打羽球,又和許多羽球員熟絡,寫起體育報導得心應手,頭頭是道。
其實,得益不只是他自己,也讓愛看體育報道的讀者看到精彩的體育新聞,並吸引了一大票讀者。
賽馬貼士準大受歡迎
黃兆壎老生在《中國報》當體育記者時,不只是在體育報道上獨當一面,也因為熟悉賽馬和精于測馬,而吸引不少讀者關注。
提起“老黃”這個筆名,當年的賽馬界和馬迷,甚至現在這一輩的馬迷都肅然起敬。
他的一班球友中,有人也是馬迷,使他掌握賽馬知識和消息,因此能夠運用在報章的賽馬報導上。
各報賽馬版需要五六個人手,包括採訪記者、編輯、負責看馬早操的記者等,但當時的《中國報》賽馬版,只由他一手包辦。
由于報館讓他自由發揮,才能兼顧體育和賽馬,除了定時定候到馬場觀察,寫出更為具體和詳盡的報導,他也喜歡測冷門馬,並特別在報章上推出“每場一冷”專欄,雖不是百測百中,但精準度極高。
它的影響力大到什么程度?黃老先生指出,當時的賽馬卜基(Bookie)打電話給他,請他“不要寫到這樣準”。
“我告訴他們,(如果每場)準確我早就是百萬富翁,那只是預測。”雖然如此,還是很多馬迷和卜基都一直留意他的測馬專欄。
冷馬賠率高,黃兆壎老生生以“老黃”為筆名測馬,讓不少馬迷嘗到甜頭,馬迷入場帶一份《中國報》,增加了報紙的銷量和讀者群。
不在報界后,黃老先生依然活躍在賽馬領域,也曾為一些報章撰稿,在賽馬界的聲名居高不下;2001年,賽馬寫作人協會(Racing Writer Association)還頒了一個獎給他,以表揚他的貢獻。
報界體壇表現獲肯定
1957年,我國獨立時,國父東姑阿都拉曼成立大馬足球總會,並且決定舉辦默迪卡杯足球賽,當時的黃兆壎老先生也成為委員會成員。
他是競賽委員,需與另一人聯手編制比賽賽程,必須安排出一個能夠吸引觀眾入場觀賽的賽程。
這個賽程包括各國互相對抗的循環賽,即每個國家隊都會對上,然后才是半決賽和決賽。
“打足兩個星期,每晚打兩場,如何吸引觀眾來很重要。”這對他來說是挑戰,但也是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
結果,默迪卡辦了兩三年后,因為收入不錯,大馬足總已有能力購買一棟三層樓的大廈,賽程編排能吸引觀眾記上一功。
“當時我獲得足總書記拿督郭見瓊的讚賞,還說我是運財童子。”對于獲得肯定,黃老先生感到欣慰。
體育報導讓他在報界獲得肯定,更進一步延伸至協助國家其他體育發展,無疑是黃老先生人生中另一個重要的記錄。
建立人脈努力爭廣告
1971年,黃兆壎升任《中國報》總編輯時,面對不小的挑戰,除了報館財源方面有待改善,人力資源也有不足,但他盡力而為做好自己的角色。
他在華人社團和教育領域有著不俗的人脈,這點成了報館廣告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許多相關人士願意因為他而投置廣告。
在報館內,他也得到同事的敬重,雖然人手不足,但同事間願意與他在工作上互相配合。
他坦承,交遊廣闊和人事關係和諧,成了他管理和帶領報館穩步向前的關鍵。
潘仕洪:廣結人緣如魚得水
報導:潘有文
圖:李玉珍、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用這句話形容新聞工作者,因為不只是需用心撰寫新聞,還要用時間建立自己的人脈,以取得豐富的新聞來源!
前報人潘仕洪在社會新聞報導上有不俗表現,鄭潭運也曾是社團和政治記者,兩人依靠廣交朋友而掌握許多新聞來源,運用在採訪工作上,下的工夫肯定不會少過十年……
報章社會新聞報導警方、意外、各類案件,記者想要取得第一手新聞,需要與各相關領域,如警方、醫院等建立良好的人脈關係。
20世紀60年代末至90年代,報館社會新聞組(也稱意外組)記者群中,外號小潘(Kecil Poon)的潘仕洪可謂“強人”之一,除了報導許多重大社會新聞,也有不少獨家新聞。
1967年12月中旬,潘仕洪進入《馬來亞通報》當記者,1969年下半年轉入《南洋商報》,先是擔任記者,后來升為社會新聞組編輯(主任),1999年退休。
“2001年我又再回到商報,當了3年採訪主任后,才因身體狀況欠佳正式退休。”今年67歲的潘仕洪,若非健康問題,說不定還要在報界呆多幾年。
在警界人脈廣博
在他當記者時,“Kecil Poon”這個外號在警界內擲地有聲,從高官至普通警員,不少人都能叫得出來,可見其在警界的人脈廣博。
他透露,“小潘”這個外號,與我國其中一任總警長韓聶夫有關,當時由于華文報界有兩位姓潘的記者,為了區分而稱他為“Kecil Poon”,隨后這個稱號不脛而走,警界和報界都知他這個綽號了。
潘仕洪身材瘦小,這個外號倒是對上了,但人小能力不小,好動的性格,使他在採訪上如魚得水,喜愛和人溝通也讓他結交了許多朋友。
他稱自己的國語能力並非特別好,但還是有許多警察朋友,時常在休假時,找警察朋友喝茶聊天,人際關係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有時,警方出勤執行任務時,他和另兩位中西報記者跟著警方車子一起採訪,這可不一定是每位社會新聞記者能夠做到的事。
樂在其中沒遺憾
當年,有一宗5名越獄犯的案件轟動全國,他第一時間從警方手取得5名逃犯的照片,輕易摘下該單重大新聞的頭彩,這就是他與警方保持良好關係的證明。
然而,他和警方也有出現齟齬的時候;有一次,由于某警區的刑事調查主任在警局貼出告示,禁止記者採訪,也沒開記者會講述案情,這令他和另一位西報記者有意見,決定一起報導這件事。
未料,該名西報記者竟然臨時決定放棄報導,只有他的報導見報,這令有關警官不快,所幸他和警區主任關係良好,在他的調解下,雙方冰釋前嫌。
回首三十多年的記者生活,潘仕洪沒有遺憾,而且樂在其中。
“如果來世還有機會,我還是做記者,因為人家還不懂得,我先懂,也先經歷、並且先看到和先知道,這是很有挑戰性的工作”。他說。
老爸提供新聞線索
潘仕洪的社會新聞報導,常常快人一步,不只是因為和警方擁有良好關係,取得最快的新聞來源,原來他的父親也是重要線人。
他還未進入新聞行業時,其父已在醫院範圍內經營水果檔生意,並且是當時某家報館社會新聞記者的新聞來源,但當潘仕洪入行后,老爸自然把線報留給自己孩子了。
因此,只要是醫院範圍內的第一手消息,往往都先到潘仕洪手上,這得天獨厚的天時、地利、人和的三大優勢,成為他在採訪上的強項和便利。
他笑言,當時除非他老爸叛變,即把消息給了其他記者,不然他都會獲得醫院方面的最新消息。
多角度採訪受青睞
當時,不同報章的社會新聞線記者,雖然也有合作採訪,但更強調獨家新聞(Scoop),潘仕洪抱持“可以漏100條小新聞,不可以漏一條大新聞”的原則,因此有獨家大新聞絕不會手軟不報導。
至于採訪手法,當時的方式多數是一單案件就一個新聞,但潘仕洪並不只是這樣,而是透過更多相關采訪,增加有關新聞的可看程度。
他指出,他不只是報導來自警方的談話和案件本身,還會採訪事主家屬和親友,讓這宗新聞更有價值。
目前,各家報館都在使用這個報導方式,但在當年卻不多見,這讓他的報導能夠更吸睛。
潘仕洪小檔案
年齡:67歲
入行:1967年12月中旬
負責:社會新聞
職位:記者、社會新聞組編輯(主任)
媒體:馬來亞通報、南洋商報
退休:2004年
報齡:37年
鄭潭運從社團著手找獨家
每個人身邊發生的事,都可能是一則新聞,甚至是大新聞,因此與小市民建立良好關係,無疑就是快速掌握新聞線索的重要方法之一。
今年75歲的鄭潭運,當年當記者時,就是緊捉以上關鍵,才有機會挖到許多新聞。
他表示,採訪工作面對社會群眾壓力,報章之間激烈競爭,新聞來源非常重要,能夠找到獨家新聞才能吸更多讀者。
在他擔任《馬來亞通報》副采訪主任期間,積極與德士公會、小販公會、木屋居民協會等團體,建立良好關係,這些來自小市民的單位,能夠提供新聞的重要線索。
“不然怎么Scoop(獨家)新聞,以為是神仙啊?”因此,他指出,事先與各領域的人打好關係尤為重要。
鄭潭運從小開始與報業結下不解之緣,12歲就開始在代理報章的書報社半工半讀,進報界之后還在一些報章擔任發行部人員和主管,瞭解報章的作業進程和新聞需求。
他的興趣就是當記者,進入這一行業,在社團新聞、普通新聞和政治聞線上馳騁,讓他更深信掌握新聞來源的重要。
記者必須獲得尊重
在鄭潭運的記者生涯中,曾帶動發起兩次杯葛事件,一切全因當事人不尊重記者的專業而起。
當年,在某個業緣性團體的晚宴上,由于主辦單位安排失當,沒有清楚預算嘉賓人數,以致受邀採訪的記者,像是人球般被主辦單位的主席“踢來踢去”。
原本擁有指定位子的一眾記者,由于受邀嘉賓越來越多,被迫換了數次位子,終于激怒了記者,以鄭潭運為首的記者們采取杯葛行動,並且各自向館方交代來龍去脈。
另外一次則發生在某個農曆新年前夕,某位華裔副部長邀請時任首相到府聚餐,同時通知記者採訪。
未料,一眾記者到達有關副部長住家門外,不得其門而入,甚至全程不獲理睬,女主人還不禮貌的表示不會有食物招待,鄭潭運和其他記者憤而離開。
縱觀以上兩個事件,關鍵在于記者不獲得尊重;鄭潭運指出,記者採訪是工作,食物招待與否尚在其次,但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就關乎是否污辱了記者的專業。
因此,以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心態和方式對待他人,怎能不引起反彈呢?如果記者需要敬業樂業,那另一方也應該對記者有著基本的尊重。
採訪生涯難忘經驗
21世紀70和80年代,鄭潭運採訪生涯經歷不少事,其中有兩個事件讓他印象深刻,分別是香港歌舞團來馬為吉隆坡賬災演出,以及日本赤軍挾持人質事件。
1971年初,吉隆坡發生大水災,連續數天豪雨造成巴生河水位高漲,吉隆坡區大半積水成災,除了帶來財物損失,也造成人命傷亡,災情慘重。
在本地華社邀請下,香港長城和鳳凰影業歌舞團來馬賬災演出,近80位明星隨團而來,引起極大的轟動。
當時,民眾連夜排隊買票,甚至有人為此打架,警方必須出動鎮暴隊控制場面,因此,報章記者日夜駐守跟進最新情況,當時的鄭潭運也在採訪之列。
另一個讓鄭潭運記憶猶新的事件是80年代,數名日本赤軍成員混入大馬,在吉隆坡安邦路的美國友邦保險大廈(AIA Building),綁架美國人質的事件。
日本赤軍為反當地政府的叛軍,為極左派武裝恐怖組織,美國國務院視為國際恐怖組織之一。
當時,許多記者在美國友邦保險大廈對面駐守,持續了兩三天左右,鄭潭運當時也負責採訪這項新聞。
他說;“當時(記者)沒有補水(超時工作津貼),做了就算了,雖然辛苦,但感到欣慰,因為那很難得(的工作經驗)。”
鄭潭運小檔案
年齡:75歲
負責:社團、政治和普通新聞
職位:發行人員、記者、副採訪主任、廣告代理
媒體:《鐘聲報》、《馬來亞通報》、《中國報》
報齡:近50年
梁景坤:採訪歷練另眼看時局(第3篇)
報導:潘有文
圖:攝影組、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新聞行業接觸層面廣泛,記者從中接觸各階層人士和各種事情時,也從工作中吸取經驗,磨練了人生視野。
梁景坤和符樹存在各自的採訪領域工作,從法庭新聞、社會新聞、社團新聞、政治新聞至體育新聞,三四十年的工作歷煉,為人生寫下精彩的篇章!
過程和結果,往往前者比后者值得細細回味;新聞工作之路也是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經歷各種採訪,赫然發現原來是在為一些事情做準備,需要時才能學以致用。
72歲的前報人梁景坤,從1965年開始至1995年間,在《南洋商報》當記者,30年的光陰和四個不同階段的採訪工作,使他深明上述道理。
他當了一年的法庭記者、四五年的社會新聞記者,也有三年余的社團和商團採訪經驗,進入政治採訪線,以前的豐富工作經驗,加深他觀察和分辨新聞能力。
例如,一位欲借民生課題逞英雄的政客,領著記者到發展商和居民出現爭議的發展地段,發表許多看法,希望記者報導出來。
梁景坤在法庭採訪線上有一些經驗,發現有關事件已進入法律程序,法庭已在審理中,並不適合繼續報導,否則即是藐視法庭。
他即刻向有關政客反映,后者才悻悻然表示不知情,這個新聞自然也不了了之,一名西報女記者還以為他是律師或有法律背景呢!
積累而來的採訪經驗,讓他在政治採訪上有自己的一套,而且通過撰寫評論發揮影響力,成為一些政客的第三只眼,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時局。
撰寫評論引起關注
20世紀80年代馬華梁維泮和陳群川黨爭爆發之前,他就因為與該政黨內人士熟稔,掌握不少資料,撰寫一篇相關評論,引發兩派人士關注。
當時,馬華表面上看似相安無事,但內部已出現不同聲音,梁景坤的評論見報后,兩派聲音立即浮現,並且向他所屬媒體反映,一方否認該黨有不同聲音,另一方則表達感激寫出心聲。
對梁景坤來說,其政治評論只是反映事實和寫出真相,這些建基于他有豐富人脈和採訪經驗。
這些經歷只是他採訪生涯的部分,也是人生路上的一種磨練,因為這些經驗,讓他的記者工作更有意義。
李三春競選開眼界
1982年大選,時任馬華總會長的李三春挑戰行動黨主席曾敏興,可謂經典一役,當年隨著李三春競選團報導的梁景坤,親自見識李三春極富策略性的選戰方法。
當年,李三春邀請華文媒體隨團報導,梁景坤是記者之一,對李三春能夠以800余票擊敗行動黨強人曾敏興,他認為前者善于應用策略和肯聽取他人意見。
“李三春每天早上聽黨內的選情匯報時,強調‘不要報告穩贏區,而是報告危險區’,並且先聽別人說,不會先說話(發表看法)。”他指出,李三春總是先聽問題,然后探討如何解決,這有利他的選情。
其中,李三春讓他印象深刻的做法,就是“滲透”!如果有些地區的選民對馬華或李三春沒有印象,就采取逐一造訪的方式,然后許下發展承諾。
現在看來,這些做法已是大選必做的工作,但對于當時敢于挑戰行動黨強人的李三春或馬華來說,這個方式確實有效,引起了選民注意。
至于李三春的隨團新聞報導,梁景坤表示主要新聞還是由當地記者或通訊員負責,他則負責寫出總結報導或評論。
社團採訪絕不喝酒
記者採訪社團或商業活動,因為那是工作不是應酬,所以不喝酒?
也許並非每個採訪社團的記者皆是如此,但梁景坤就是其中一人,而且這是他緊守的一個大原則。
華人宴會和活動場所,難免會喝一些酒精飲料,而且某種程度上,記者和社團或商界人士,私底下也可能是朋友,喝上一兩杯,並無不可。
然而,梁景坤知道自己的酒量,而且以工作優先,因此限制自己采訪社團工作不喝酒,他說:“我怕自己(喝了以后)亂來。”
有些事情難以預料,既然知道可能會有問題,梁景坤選擇避而遠之,避免事情發生后才來后悔。
梁景坤小檔案
年齡:72歲
入行:1967年12月中旬
負責:法庭、意外、社團和政治
職位:記者
媒體:《南洋商報》
報齡:37年
符樹存:報人經歷影響一生
四五十歲或以上的報章讀者,對于符樹存的體育評論和報導,或許並不陌生,因為他不只曾在其中三家日報服務,同時,在他身為自由身時,也為其他平面媒體撰寫評論。
1970年,當年26歲的符樹存通過友人介紹,進入報館工作;那個年代的記者,基本上都要負責各領域的采訪工作,他也不例外。
但是,由于他愛打羽球,熱愛體育,寫出的體育報導和評論贏得讀者共鳴,因此成就他走向報導更多體育新聞。
數年前,他在《南洋商報》擔任華團商務經理,更長時間與商業社團接觸,也參與不少相關策劃和報導工作。
他在體育和華團的新聞報導經驗,也使他對人生有了不同的視野,“體育講求體育精神和紀律,影響我的待人處理事觀點。”
各種體育競賽,有它自己的一套規則,以讓體育功能有效的發揮出來,不能隨意標新立異。
在他來看,人生也有相似之處,需要講求紀律和正規的生活。
至于社團采訪工作,他以中國清代文學家和書法家鄭板橋名句“難得糊塗”和“吃虧是福”為宗旨。
難得糊塗不是真的是糊塗,而是不斤斤計較,吃虧不一定輸掉一切,反而因為不硬碰硬,可以解決不少問題。
“懂得這兩個道理,看來就不會容易‘撞板’。”符樹存非常珍惜在工作上得到的領悟,而且視採訪為他的樂趣和愛好。
投身報界創下5最
當年,符樹存初入行就開始報導湯姆斯杯羽球賽,每屆都不缺席,即使不在報館工作,也獲邀請成為特約報導。
因此,如果加上今年5月他在中國報導最新一屆的湯杯賽,他已創下42年都在報導湯杯的記錄。
就他來說,這是他在報界五最之一,另四最分別是:
●2007年,在報章擔任專題作者和華團商務經理時,出國採訪達14次;
●2008年組“挺京奧之旅”團,支持北京奧運,為全球唯一的華社北京挺奧組織;
●2008年6月10日,“挺京奧之旅”全馬7家華文報記者和一家電視媒體到北京采訪,獲得“世界華人聯合總會”主席姜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設宴款待。
●曾在三家報章,即《通報》、《中國報》及《南洋商報》服務,另外還曾是另四家報館的特約人員。
體育活動也可測字?
2001年,符樹存採訪了當時身在大馬的北京申奧名譽主席何振梁,后者為了申奧在亞洲拜會奧理會相關人士。
當時,符樹存靈機一動,套用大馬政治上的“Rahman”傳奇,即我國五屆首相第一字,以相關五個字排序,改成“Best Position”來測字,預測北京申奧的結果。
他對何振梁表示,根據“Best Position”的字序,北京(Beijing)字母位居第一,另外四個申辦城市,即以T開始的多倫多(Toronto)、巴黎(Paris)、大阪(Osaka)和伊斯坦堡(Istanbul)則列在其后,因此,北京將會申奧成功。
何振梁聞言一笑,未置可否,其后北京申奧成功,是否與符樹存的測字有關,自然無法作準;但是娛人娛己,也算一樂事。
符樹存小檔案
年齡:68歲
負責:體育、社團
職位:記者
媒體:《通報》、《中國報》、《南洋商報》
報齡:42年
魏金淵:精通四語翻譯傳神(第4篇)
報導:潘有文
攝影:李玉珍、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魏金淵報導陳修信回應建立獨立大學像“鐵樹開花”,震撼全馬!因為該篇報導翻譯精準傳神,至今依然令人津津樂道。
如何把不同語言轉化成報章本身文字,簡單明了的傳達給讀者知道,而非“有看沒懂”,這相當考驗新聞記者的功力。
魏金淵三語皆優,人脈豐富,這些條件成為他採訪新聞的優勢,他的記者生涯因努力而花香處處……
今年72歲的魏金淵,曾在《中國報》和《星洲日報》任職記者和主管職位,一篇“鐵樹開花”報導,至今依然是報界的重要新聞之一,且來讓他回憶當時情況。
1969年,我國大選期間,魏金淵隨著馬華時任總會長陳修信的競選團採訪,南上北下;在馬六甲某日,陳修信在早餐時間回應董教總提出建立獨立大學(獨大)課題時,說了以下這段英文:
“It is easier for the hell to freeze than for the Merdeka University to be established in this country.”
上述字句大意是“在這個國家,讓地獄結冰還比建立獨大容易”,就華文報讀者來說,這樣的翻譯意思是出來了,但並不能傳神的表達原意。
當時,有些生氣的陳修信說完后,就離開現場,並沒有向在場記者說明是否可以引述,這可是一條極具新聞價值的談話,各報記者自然當成新聞報導。
翌曰,各華文報顯著處理這則新聞,引起華社極大回響,唯魏金淵把陳修信的談話,意譯(按照原來意思翻譯)為“建立獨大就像鐵樹開花”,其他報章有各自的翻譯,有些報章則把它譯為“建立獨大難如登天”。
吃了悶棍調回總社
讀者和馬華的政治對手,對于“鐵樹開花”的翻譯印象深刻,后者更是在隨后的群眾大會上,以這個字眼為話題,向對手左右開弓。
民間的反應也非常激烈,當時吉隆坡半山芭大巴剎小販還印制布條抗議,布條上的對聯寫著:“同心協力建獨大,哪怕鐵樹不開花”。
如果只是直譯說者的談話,衝擊力或有不同,但華人都明白“鐵樹開花”是極難實現的意思,魏金淵相信,這句話對當時馬華有著不小的殺傷力。
陳修信身旁有人把魏金淵的意譯文字,直譯(直接照原文翻釋)為“Iron tree to bear flower””,據悉,這使前者非常生氣,因為他沒說過這句話(英文)。
事實上,那是一種翻譯上的技術問題,英文翻譯成華文,再翻成英文,如果不是根據意譯,字面上怎可能不走樣?
這可讓魏金淵吃了一記悶棍,數日后,館方就把在馬六甲採訪的魏金淵調回總社,另派記者頂替他隨團採訪陳修信,至于其他報章並未因這則新聞調動隨團採訪記者。
實事求是問心無愧
當時,魏金淵並未聽聞有人質疑這個(鐵樹開花)報導的準確度,館方沒有向他表達任何意見,即使是馬華方面,也不曾正式反駁,反而是有較為資深的華文報記者,指魏氏這則新聞翻譯具有信(表達原意)、達(涵意)、雅(通暢、優美)三大翻譯原則。
雖然,這個新聞報導給魏金淵帶來一定的打擊(遭調返總社),但民間的反應卻是一種鼓勵,而他對這個報導引起的后續反應則處之泰然,繼續專注他的採訪工作。
人人心中標準不同,何況是報導詭譎多變政治新聞,身為新聞記者只要實事求是、問心無愧,鐵樹開花與否,就留給后世定論吧!
魏金淵的第四語文:爪夷文
在大馬,華文報新聞記者需要華巫英三語皆通,才能應付各種採訪所需,但魏金淵還自修爪夷文(Jawi),在60年代開始負責翻譯以爪夷文寫成的報導和社論。
20世紀60年代,巫統一份機關黨報和一份馬來報章,以爪夷文呈現,擁有不小影響力,華文媒體想要從中取得新聞,就要有人把爪夷文譯成華文。
魏金淵指出,當時只有他和另一位同一報館的記者懂得爪夷文,翻譯上述這兩份報章的任務,自然就落在他們身上。
從新聞角度來看,這成了魏金淵的強項之一,這並非是他的上司要求他掌握多一種語文,而是因為他看到時勢需要,並且深明多懂一種語文的優勢,因此自學而來。
採訪遇上的困難:需搶電話報新聞
由于魏金淵國語水平較佳,每年水災季節,時任首相敦拉薩到東海岸採訪時,他都是隨團採訪的華文報記者之一。
那個年代通訊不發達,身在遠處採訪不像現在可以電郵或傳真新聞,而是利用電話“報新聞”回報館,由同事“接新聞”,即寫成文稿。
但是,即使是“報新聞”,還是有不小的難度,就是需要與其他記者搶用公共電話,因為先到先得(報新聞)。
因此,一般外坡採訪新聞,記者搶公共電話報新聞司空見慣,跟隨首相出訪,好處自然是可以付費使用當地政府單位,如俱樂部的電話,不太需要沿街找公共電話。
培訓班獲益良多
魏金淵畢業后,曾當了半年的臨時教師,隨后在新聞部任職,負責一些宣傳工作。
當時,新聞部和報章聯辦一個數個月的媒體人員培訓班,他也參與其中,從中獲益菲淺。
當時,有關培訓工作除了邀請海外有經驗媒體人授課,本地一些資深的英文媒體新聞從業員也是講師,分享和指導學員,這讓魏金淵受益良多。
但是,有關培訓班只開辦一屆,魏金淵隨后就不再聽到有關培圳班的消息。
交際夜歸家人需諒解
新聞需要來源,人際關係成了重要新聞線索,因此新聞記者難免需要應酬和交際,建立廣大的人脈。
“家人要諒解記者遲回家的原因,因為需要交際,不能一放工就回家。”魏金淵即是典型的例子,下班后就和一些工作上的朋友(非記者)見面、聚餐、聊天。
取得某一個重要新聞,往往不會來自主角或其身邊重要人物,反而是一些同一個政黨或社團,沒有直接關係的人。
這些人看似小人物,但因為在圈子內,或多或少掌握一些重要線索,例如某位大人物何時從國外回來,其秘書或身邊心腹未必肯透露,但一些在其身旁有接觸的人,卻能提供這些資訊。
無疑,並非每一條線索都能成為新聞來源,魏金淵表示需要學會分辨線索,視時局而定分析有關新聞來源是“流料”(不確實)與否。
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以便多認識一些朋友,取得更多新聞來源,這是魏金淵當記者時,列為重要工作條件之一。
【魏金淵小檔案】
年齡:72歲
負責:政治、普通新聞。
職位:記者、採訪主任、新聞編輯、執行總編輯、主編。
媒體:《中國報》、《星洲日報》、《建國日報》、《通報》、《下午茶》雜誌、《大眾報》週刊。
報齡:廿余年
王雲霞:新聞從業員仍有前途(完結篇)
報導:潘有文
圖:攝影組、受訪者提供、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數十年來,報人對新聞事業貢獻良多,但隨著科技進步,傳達資訊工具日愈多樣化,還有多少人想當新聞記者呢?
當前,培訓新聞和傳播人才的教育單位,已在原有基礎上,增添其他訓練,包括廣播電視的科系。
相較過去三四十年的新聞工作,如今的科技運用提供更多選擇,有許多人選擇以其他方式投入新聞工作,但堅持在平面媒體工作的記者,依然不在少數。
也許,新聞行業不會過時,只是在于怎麼做……
隨著科技發達,透過影像和聲音呈現的電子傳媒,已吸引新一代的目光。
近年來,在培訓新聞和傳播界人才的私人學院,選修廣播和電視(下稱廣電)的學生人數逐年上升。
位于檳城的韓江學院,超過300人選讀傳播科系,該系主要分為大眾傳播和廣播新聞兩大類,其中大半學生選修以學習如何製作電台、電視新聞及其他紀實性的廣播為主的“廣播新聞”。
年輕人熱衷傳播工作
院長王雲霞博士表示,也有不少人選讀大眾傳播,與十年前相比,近兩三年選讀新聞為主的大眾傳播系人數確有下滑,但下滑百分比不高,約只在10%左右。
該院還設有商業管理系、多媒體及電腦資訊系、中文系等其他學系,但傳播系學生人數最多。
換句話說,依然有不少年輕人熱衷于傳播工作,至于是否想在平面或電子媒體發展,就視各人喜好而定。
王院長指出,由于廣播新聞系畢業的學生,可以投入影視制作和相關領域,並不一定局限在電子媒體或平面媒體,因此學生人數較多。
但是,大眾傳播系雖然學生人數較遜色,但是其出路也相當廣,畢業生可從事記者、攝影記者、廣播員、節目主持人、編輯、媒體策劃人員等工作,因此其學生人數維持在一定水平,一些在國民中學畢業的學生,也選讀這個科系,然后個別投入華英巫文章機構工作。
“他們有超過半數是在檳城就業,其他則到檳城以外的地方工作。”王院長這么表示。
適當獎勵激勵有志者
一直以來,報章有著“精神糧食”的美稱,每天早上看報紙已成了不少人的習慣,甚至想確認一些發生的事件,都會先看看“報紙有沒有報導”。
因為讀者看重報章的角色,使得這個行業的許多記者和編輯願意不斷奉獻自己的專業,每日提供讀者豐富的“精神糧食”。
從新聞系的學生人數下滑跡像,有人或會擔心越來越少人成為平面媒體的新聞從業員,但是,王雲霞博士指出,這不能視為沒有人願意當記者或編輯,只是人數稍為調整而已。
她相信,只要各媒體提供適當的獎勵,相信能激勵更多人入行。
林景漢:記者較考文字功力
新聞記者較考文字功力,因此現代年輕人不太選擇這個科系?
吉隆坡的大同韓新傳播學院院長林景漢指出,也許新聞記者需要良好的寫作能力,造成一些想要在新聞傳播領域就業的新一代,轉而選擇廣電科系。
一直以來,該學院都在培訓新聞行業人員,也設有廣電科系,現在因大勢所趨,越來越多人報讀廣電課程,以致新聞系的學生逐漸減少。
林院長指出,該院約有250位新聞和廣電科系學生,兩方的學生比例是1比3。
他表示,兩個科系的基本課程都是以新聞訓練為主軸,新聞系課程也附有廣電課程,至于廣電系原本就有新聞課程,只是與新聞系相比,課程時間比例上有所不同。
“但是,不管哪一種課程,教導他們新聞報導的基本原則不變。”林院長相信,這是身為媒體人需要具備的條件。
魏金淵:掌握三語如虎添翼
從曾經在新聞線上努力不懈的報人身上,或可看出為何有這多人願意投入新聞採訪工作。
從販夫走卒到高官顯要,只要具有新聞價值,都可以是記者采訪的對象。
即是說,記者報導新聞並不分階層,因此能夠認識各種各樣的人,在擁有20余年媒體人經驗的魏金淵(72歲)的心中,記者是一份好職業!
“記者是很好的職業,會見到各形各式的人,學習(機會)和見聞也多。”他表示,生活日新月異,記者有許多機會增長見識。
但是,他認為記者不應因此而自滿,反而需要找機會自修,尤其是普通記者(General Reporter),能夠掌握好英巫兩種語文,將對工作有更大的幫助。
梁景坤:好記者3基本原則
想要當新聞記者,也許你可以先參考擁有30年採訪經驗的前報人──梁景坤(72歲)的意見,然后再為自己設定當新聞從業員的目標與原則。
他曾報導法庭新聞、社會新聞(意外新聞)、社團新聞和政治新聞,接觸過各種各樣的人,他建議新聞記者應該具備至少以下三個條件:
(一)擁有最基本法律知識
如果沒有基本法律知識,可能因此報導一些正在法庭審訊的案件,而使本身和報館面對法律問題。
(二)以誠待人
沒有人喜歡受騙或感到遭愚弄,拿出一顆誠心,才能獲得更多的新聞來源。
(三)君子協定
需要懂得保護提供新聞線索的人,任何情況都不能暴露他們的身分。
“我們要守信用,即使是上司都不能講。”梁景坤指出,只要確認新聞來源無誤即可。
符樹存:新聞採訪必須客觀
由于傳播通訊科技進步,平面媒體可以通過直播報導一些盛事或大型賽會,但對42年來都現場採訪湯姆斯杯羽球賽的符樹存來說,親身體驗和採訪才最珍貴!
他指出,親身經歷的採訪,文字描繪起來較為不同,也因為親自體驗現場氣氛,才能寫得精彩生動,閉門造車就無法有這樣的結果。
理所當然,任何採訪都需要對人坦誠和友善,才能事半功倍,對于擁有豐富採訪經驗的符樹存而言,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新聞採訪不能增加任何個人觀點。
他表示,不同于評論、副刊或專題,新聞採訪就只是報導,加入個人觀點只會使新聞報導變得不夠客觀。
鄭潭運:熱忱投入必有所成
75歲的報人鄭潭運,回憶起當年一名女記者的工作態度,他認為可當作現代媒體工作者的榜樣。
1971年,吉隆坡發生大水災后,香港歌舞團來馬為吉隆坡賬災演出,報界有一位女記者成為有關活動的義工。
當時,她在忙碌的義工工作之余,不忘身為記者的身分,有空就訪問在后台準備演出的明星,寫成一則則的幕后新聞,她所屬報章的銷量因為她的這些報導而節節上升。
他指出,當時有同行不明白這位女記者的心態,還嘲諷她“不懂在搏什么”,意即有所企圖。
該名女記者因為對工作有著極大的興趣,即使多忙碌都願意繼續扮演新聞記者的角色,為報館報導新聞,這是她寓生活于工作的選擇。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有人選擇為所熱愛的工作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有人選擇做好本分,問心無愧,全看個人對工作和生活的取捨,無關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