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前報人史話

黃兆壎:自發精神成功碁石(第1篇)

2 Dec 2012

報導:潘有文
圖:李玉珍、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大馬獨立前后,平面媒體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成為華社和政府溝通的重要橋樑。  華文報的一眾記者在瞬息萬變的時勢中,利用自身知識和建立人脈關係,肩負起傳達新聞資訊的責任。
 如今,這些前報人如何了呢?本報《十分專題》走訪一些前報人,通過他們的點滴回憶和經歷,瞭解報業和報人的那些年和那些事;同時,放眼今日新聞從業人員的情況……
上世紀四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報界、體育界和賽馬界,黃兆壎或“老黃”這個名字,在報界和讀者群眾擲地有聲。
 如今,他已屈91歲高齡,雖然行動有些不便,但依然能清楚的回憶那些年,當過記者的日子!
 1947年,黃兆壎加入本報擔任體育記者,隨后擔任體育編輯和副總編輯,並于1971年成為總編輯,直至1984年退休為止。
 說起他當記者的因由,就得提及羽球,因為這是他熱愛的活動,他希望華文報章能有更多和詳盡的體育報導,表揚華人在體育界的活動,于是他選擇加入報館成為體育記者。
 “40年代時,我就想進報館當體育記者,這樣才有機會表現,所以我一進到報館就是當體育記者。”黃老先生回憶當年的決心,似乎還一絲激動。
 在當時的華文報界,體育報導沒有專職記者,皆由普通記者兼顧,因此黃老先生堅持當體育記者,可說是華文報體育記者第一人。
 恰巧,1948年第一屆湯姆斯杯在英國舉行,大馬球隊成功進入決賽,這讓熱愛和熟悉羽球的他能夠大展“身手”。
 “我所寫的羽球報道比較不同,我能看到人家看不到的(東西),寫出(各隊和球員)的優點和缺點,也能看出勝負的關鍵。”基于這些優勢,他寫出的體育報道讀者愛看,也因而奠定他身為體育記者的地位。
自動自發是最大關鍵
 不只如此,他也參與我國的足球推展工作;在我國獨立那年,國父東姑阿都拉曼成立足總,並且設立默迪卡杯,他被選為委員會的競賽委員,負責編排章程,其工作表現獲得足總讚賞。
 同年,他也獲得電台邀請擔任體育賽事播報員,以聲音現場直播賽事,把賽場實況描述給聽眾。
 “種種成功都是努力的成果,自發精神很重要。我一生在報業,自發精神(才能)得到今天的成功。”對于自己的成就,他認為自動自發是最大關鍵。
 從體育記者到報館領軍人物,黃兆壎老先生一步一腳印,自發精神成為跨過每一個事業階段的助力,這也可做為現代許多在職人士的座右銘。
出街報紙作廢危轉安
 在黃兆壎的報人生涯中,有一件險過剃頭的事,讓他印象深刻。
 當時,報紙使用鑄字排版印刷,照片不能同時排版,而是另有負責人在黑房內置入照片,隨后才一起印刷。
 換句話說,總編緝看版時,並不會看到照片,只是檢視文字排版而已。
 報館作業方式是把第一份印刷出來的報紙,給總編輯過目,然后才再開機印刷,因此,黃老在擔任總編輯期間,做完工作回到家已超過午夜12時。
 事發當天,他把廠房印出的第一份報紙帶回家,細讀新聞和查看圖片,發現了一個大問題:一則訃文的照片,竟然貼上了當時國家大人物(在生)的照片!
 一旦出街,報館的麻煩可大了!
 于是,他即刻通知全國各地的報販:“報紙到了,千萬不可以送出去,另外會再印給你們!”
 經過一番折騰,及時制止了出錯的報紙流入市面,雖然幾百份報紙作廢,卻也因此免去一場事端。
 “當了10年(其實是13年)的總編輯,《中國報》沒有發生一件事情,政府要叫我去的,沒有!”黃老先生認為,那是他一切小心謹慎的緣故。
熱愛羽球寫新聞佔優
 黃兆壎當年不只是體育記者,嚴格來說他還是一名出色的羽球員。
 1941年,他未進入報館前,已在雪蘭莪乙組羽球公開賽拿下單打和雙打冠軍,並且進入雪州公開賽決賽,對壘當時的羽球王,也是第一屆湯杯賽單打代表之一的黃秉璇。
 在這之前,他已打敗另兩名參加單打賽的湯杯雙打代表楊德財和林其芳,但在決賽敗給球王黃秉璇。
 “輸給黃秉璇,我雖敗猶榮。”雖然羽球生涯成績不俗,奈何同年日軍入侵大馬,迫使他放棄運動員之路。
 然而,這卻成為當體育記者的優勢,因為自己愛打羽球,又和許多羽球員熟絡,寫起體育報導得心應手,頭頭是道。
 其實,得益不只是他自己,也讓愛看體育報道的讀者看到精彩的體育新聞,並吸引了一大票讀者。 
賽馬貼士準大受歡迎
 黃兆壎老生在《中國報》當體育記者時,不只是在體育報道上獨當一面,也因為熟悉賽馬和精于測馬,而吸引不少讀者關注。
 提起“老黃”這個筆名,當年的賽馬界和馬迷,甚至現在這一輩的馬迷都肅然起敬。
 他的一班球友中,有人也是馬迷,使他掌握賽馬知識和消息,因此能夠運用在報章的賽馬報導上。
 各報賽馬版需要五六個人手,包括採訪記者、編輯、負責看馬早操的記者等,但當時的《中國報》賽馬版,只由他一手包辦。 
 由于報館讓他自由發揮,才能兼顧體育和賽馬,除了定時定候到馬場觀察,寫出更為具體和詳盡的報導,他也喜歡測冷門馬,並特別在報章上推出“每場一冷”專欄,雖不是百測百中,但精準度極高。
 它的影響力大到什么程度?黃老先生指出,當時的賽馬卜基(Bookie)打電話給他,請他“不要寫到這樣準”。
 “我告訴他們,(如果每場)準確我早就是百萬富翁,那只是預測。”雖然如此,還是很多馬迷和卜基都一直留意他的測馬專欄。
 冷馬賠率高,黃兆壎老生生以“老黃”為筆名測馬,讓不少馬迷嘗到甜頭,馬迷入場帶一份《中國報》,增加了報紙的銷量和讀者群。
 不在報界后,黃老先生依然活躍在賽馬領域,也曾為一些報章撰稿,在賽馬界的聲名居高不下;2001年,賽馬寫作人協會(Racing Writer Association)還頒了一個獎給他,以表揚他的貢獻。
報界體壇表現獲肯定
 1957年,我國獨立時,國父東姑阿都拉曼成立大馬足球總會,並且決定舉辦默迪卡杯足球賽,當時的黃兆壎老先生也成為委員會成員。
 他是競賽委員,需與另一人聯手編制比賽賽程,必須安排出一個能夠吸引觀眾入場觀賽的賽程。
 這個賽程包括各國互相對抗的循環賽,即每個國家隊都會對上,然后才是半決賽和決賽。
 “打足兩個星期,每晚打兩場,如何吸引觀眾來很重要。”這對他來說是挑戰,但也是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
 結果,默迪卡辦了兩三年后,因為收入不錯,大馬足總已有能力購買一棟三層樓的大廈,賽程編排能吸引觀眾記上一功。
 “當時我獲得足總書記拿督郭見瓊的讚賞,還說我是運財童子。”對于獲得肯定,黃老先生感到欣慰。
 體育報導讓他在報界獲得肯定,更進一步延伸至協助國家其他體育發展,無疑是黃老先生人生中另一個重要的記錄。
建立人脈努力爭廣告
 1971年,黃兆壎升任《中國報》總編輯時,面對不小的挑戰,除了報館財源方面有待改善,人力資源也有不足,但他盡力而為做好自己的角色。
 他在華人社團和教育領域有著不俗的人脈,這點成了報館廣告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許多相關人士願意因為他而投置廣告。
 在報館內,他也得到同事的敬重,雖然人手不足,但同事間願意與他在工作上互相配合。
 他坦承,交遊廣闊和人事關係和諧,成了他管理和帶領報館穩步向前的關鍵。


潘仕洪:廣結人緣如魚得水

報導:潘有文
圖:李玉珍、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用這句話形容新聞工作者,因為不只是需用心撰寫新聞,還要用時間建立自己的人脈,以取得豐富的新聞來源!  前報人潘仕洪在社會新聞報導上有不俗表現,鄭潭運也曾是社團和政治記者,兩人依靠廣交朋友而掌握許多新聞來源,運用在採訪工作上,下的工夫肯定不會少過十年……
報章社會新聞報導警方、意外、各類案件,記者想要取得第一手新聞,需要與各相關領域,如警方、醫院等建立良好的人脈關係。
 20世紀60年代末至90年代,報館社會新聞組(也稱意外組)記者群中,外號小潘(Kecil Poon)的潘仕洪可謂“強人”之一,除了報導許多重大社會新聞,也有不少獨家新聞。
 1967年12月中旬,潘仕洪進入《馬來亞通報》當記者,1969年下半年轉入《南洋商報》,先是擔任記者,后來升為社會新聞組編輯(主任),1999年退休。
 “2001年我又再回到商報,當了3年採訪主任后,才因身體狀況欠佳正式退休。”今年67歲的潘仕洪,若非健康問題,說不定還要在報界呆多幾年。
在警界人脈廣博
 在他當記者時,“Kecil Poon”這個外號在警界內擲地有聲,從高官至普通警員,不少人都能叫得出來,可見其在警界的人脈廣博。
 他透露,“小潘”這個外號,與我國其中一任總警長韓聶夫有關,當時由于華文報界有兩位姓潘的記者,為了區分而稱他為“Kecil Poon”,隨后這個稱號不脛而走,警界和報界都知他這個綽號了。
 潘仕洪身材瘦小,這個外號倒是對上了,但人小能力不小,好動的性格,使他在採訪上如魚得水,喜愛和人溝通也讓他結交了許多朋友。
 他稱自己的國語能力並非特別好,但還是有許多警察朋友,時常在休假時,找警察朋友喝茶聊天,人際關係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有時,警方出勤執行任務時,他和另兩位中西報記者跟著警方車子一起採訪,這可不一定是每位社會新聞記者能夠做到的事。
樂在其中沒遺憾
 當年,有一宗5名越獄犯的案件轟動全國,他第一時間從警方手取得5名逃犯的照片,輕易摘下該單重大新聞的頭彩,這就是他與警方保持良好關係的證明。
 然而,他和警方也有出現齟齬的時候;有一次,由于某警區的刑事調查主任在警局貼出告示,禁止記者採訪,也沒開記者會講述案情,這令他和另一位西報記者有意見,決定一起報導這件事。
 未料,該名西報記者竟然臨時決定放棄報導,只有他的報導見報,這令有關警官不快,所幸他和警區主任關係良好,在他的調解下,雙方冰釋前嫌。
 回首三十多年的記者生活,潘仕洪沒有遺憾,而且樂在其中。
 “如果來世還有機會,我還是做記者,因為人家還不懂得,我先懂,也先經歷、並且先看到和先知道,這是很有挑戰性的工作”。他說。
老爸提供新聞線索
 潘仕洪的社會新聞報導,常常快人一步,不只是因為和警方擁有良好關係,取得最快的新聞來源,原來他的父親也是重要線人。
 他還未進入新聞行業時,其父已在醫院範圍內經營水果檔生意,並且是當時某家報館社會新聞記者的新聞來源,但當潘仕洪入行后,老爸自然把線報留給自己孩子了。
 因此,只要是醫院範圍內的第一手消息,往往都先到潘仕洪手上,這得天獨厚的天時、地利、人和的三大優勢,成為他在採訪上的強項和便利。
 他笑言,當時除非他老爸叛變,即把消息給了其他記者,不然他都會獲得醫院方面的最新消息。
多角度採訪受青睞
 當時,不同報章的社會新聞線記者,雖然也有合作採訪,但更強調獨家新聞(Scoop),潘仕洪抱持“可以漏100條小新聞,不可以漏一條大新聞”的原則,因此有獨家大新聞絕不會手軟不報導。
 至于採訪手法,當時的方式多數是一單案件就一個新聞,但潘仕洪並不只是這樣,而是透過更多相關采訪,增加有關新聞的可看程度。
 他指出,他不只是報導來自警方的談話和案件本身,還會採訪事主家屬和親友,讓這宗新聞更有價值。
 目前,各家報館都在使用這個報導方式,但在當年卻不多見,這讓他的報導能夠更吸睛。
潘仕洪小檔案
年齡:67歲
入行:1967年12月中旬
負責:社會新聞
職位:記者、社會新聞組編輯(主任)
媒體:馬來亞通報、南洋商報
退休:2004年
報齡:37年
鄭潭運從社團著手找獨家
 每個人身邊發生的事,都可能是一則新聞,甚至是大新聞,因此與小市民建立良好關係,無疑就是快速掌握新聞線索的重要方法之一。
 今年75歲的鄭潭運,當年當記者時,就是緊捉以上關鍵,才有機會挖到許多新聞。
 他表示,採訪工作面對社會群眾壓力,報章之間激烈競爭,新聞來源非常重要,能夠找到獨家新聞才能吸更多讀者。
 在他擔任《馬來亞通報》副采訪主任期間,積極與德士公會、小販公會、木屋居民協會等團體,建立良好關係,這些來自小市民的單位,能夠提供新聞的重要線索。
 “不然怎么Scoop(獨家)新聞,以為是神仙啊?”因此,他指出,事先與各領域的人打好關係尤為重要。
 鄭潭運從小開始與報業結下不解之緣,12歲就開始在代理報章的書報社半工半讀,進報界之后還在一些報章擔任發行部人員和主管,瞭解報章的作業進程和新聞需求。
 他的興趣就是當記者,進入這一行業,在社團新聞、普通新聞和政治聞線上馳騁,讓他更深信掌握新聞來源的重要。
記者必須獲得尊重
 在鄭潭運的記者生涯中,曾帶動發起兩次杯葛事件,一切全因當事人不尊重記者的專業而起。
 當年,在某個業緣性團體的晚宴上,由于主辦單位安排失當,沒有清楚預算嘉賓人數,以致受邀採訪的記者,像是人球般被主辦單位的主席“踢來踢去”。
 原本擁有指定位子的一眾記者,由于受邀嘉賓越來越多,被迫換了數次位子,終于激怒了記者,以鄭潭運為首的記者們采取杯葛行動,並且各自向館方交代來龍去脈。
 另外一次則發生在某個農曆新年前夕,某位華裔副部長邀請時任首相到府聚餐,同時通知記者採訪。
 未料,一眾記者到達有關副部長住家門外,不得其門而入,甚至全程不獲理睬,女主人還不禮貌的表示不會有食物招待,鄭潭運和其他記者憤而離開。
 縱觀以上兩個事件,關鍵在于記者不獲得尊重;鄭潭運指出,記者採訪是工作,食物招待與否尚在其次,但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就關乎是否污辱了記者的專業。
 因此,以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心態和方式對待他人,怎能不引起反彈呢?如果記者需要敬業樂業,那另一方也應該對記者有著基本的尊重。
採訪生涯難忘經驗
 21世紀70和80年代,鄭潭運採訪生涯經歷不少事,其中有兩個事件讓他印象深刻,分別是香港歌舞團來馬為吉隆坡賬災演出,以及日本赤軍挾持人質事件。
 1971年初,吉隆坡發生大水災,連續數天豪雨造成巴生河水位高漲,吉隆坡區大半積水成災,除了帶來財物損失,也造成人命傷亡,災情慘重。
 在本地華社邀請下,香港長城和鳳凰影業歌舞團來馬賬災演出,近80位明星隨團而來,引起極大的轟動。
 當時,民眾連夜排隊買票,甚至有人為此打架,警方必須出動鎮暴隊控制場面,因此,報章記者日夜駐守跟進最新情況,當時的鄭潭運也在採訪之列。
 另一個讓鄭潭運記憶猶新的事件是80年代,數名日本赤軍成員混入大馬,在吉隆坡安邦路的美國友邦保險大廈(AIA Building),綁架美國人質的事件。
 日本赤軍為反當地政府的叛軍,為極左派武裝恐怖組織,美國國務院視為國際恐怖組織之一。
 當時,許多記者在美國友邦保險大廈對面駐守,持續了兩三天左右,鄭潭運當時也負責採訪這項新聞。
 他說;“當時(記者)沒有補水(超時工作津貼),做了就算了,雖然辛苦,但感到欣慰,因為那很難得(的工作經驗)。”
鄭潭運小檔案
年齡:75歲
負責:社團、政治和普通新聞
職位:發行人員、記者、副採訪主任、廣告代理
媒體:《鐘聲報》、《馬來亞通報》、《中國報》
報齡:近50年


梁景坤:採訪歷練另眼看時局(第3篇)

報導:潘有文
圖:攝影組、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新聞行業接觸層面廣泛,記者從中接觸各階層人士和各種事情時,也從工作中吸取經驗,磨練了人生視野。  梁景坤和符樹存在各自的採訪領域工作,從法庭新聞、社會新聞、社團新聞、政治新聞至體育新聞,三四十年的工作歷煉,為人生寫下精彩的篇章! 
過程和結果,往往前者比后者值得細細回味;新聞工作之路也是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經歷各種採訪,赫然發現原來是在為一些事情做準備,需要時才能學以致用。
 72歲的前報人梁景坤,從1965年開始至1995年間,在《南洋商報》當記者,30年的光陰和四個不同階段的採訪工作,使他深明上述道理。
 他當了一年的法庭記者、四五年的社會新聞記者,也有三年余的社團和商團採訪經驗,進入政治採訪線,以前的豐富工作經驗,加深他觀察和分辨新聞能力。
 例如,一位欲借民生課題逞英雄的政客,領著記者到發展商和居民出現爭議的發展地段,發表許多看法,希望記者報導出來。
 梁景坤在法庭採訪線上有一些經驗,發現有關事件已進入法律程序,法庭已在審理中,並不適合繼續報導,否則即是藐視法庭。
 他即刻向有關政客反映,后者才悻悻然表示不知情,這個新聞自然也不了了之,一名西報女記者還以為他是律師或有法律背景呢!
 積累而來的採訪經驗,讓他在政治採訪上有自己的一套,而且通過撰寫評論發揮影響力,成為一些政客的第三只眼,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時局。
撰寫評論引起關注
 20世紀80年代馬華梁維泮和陳群川黨爭爆發之前,他就因為與該政黨內人士熟稔,掌握不少資料,撰寫一篇相關評論,引發兩派人士關注。
 當時,馬華表面上看似相安無事,但內部已出現不同聲音,梁景坤的評論見報后,兩派聲音立即浮現,並且向他所屬媒體反映,一方否認該黨有不同聲音,另一方則表達感激寫出心聲。
 對梁景坤來說,其政治評論只是反映事實和寫出真相,這些建基于他有豐富人脈和採訪經驗。
 這些經歷只是他採訪生涯的部分,也是人生路上的一種磨練,因為這些經驗,讓他的記者工作更有意義。
李三春競選開眼界
 1982年大選,時任馬華總會長的李三春挑戰行動黨主席曾敏興,可謂經典一役,當年隨著李三春競選團報導的梁景坤,親自見識李三春極富策略性的選戰方法。
 當年,李三春邀請華文媒體隨團報導,梁景坤是記者之一,對李三春能夠以800余票擊敗行動黨強人曾敏興,他認為前者善于應用策略和肯聽取他人意見。
 “李三春每天早上聽黨內的選情匯報時,強調‘不要報告穩贏區,而是報告危險區’,並且先聽別人說,不會先說話(發表看法)。”他指出,李三春總是先聽問題,然后探討如何解決,這有利他的選情。
 其中,李三春讓他印象深刻的做法,就是“滲透”!如果有些地區的選民對馬華或李三春沒有印象,就采取逐一造訪的方式,然后許下發展承諾。
 現在看來,這些做法已是大選必做的工作,但對于當時敢于挑戰行動黨強人的李三春或馬華來說,這個方式確實有效,引起了選民注意。
 至于李三春的隨團新聞報導,梁景坤表示主要新聞還是由當地記者或通訊員負責,他則負責寫出總結報導或評論。
社團採訪絕不喝酒
 記者採訪社團或商業活動,因為那是工作不是應酬,所以不喝酒?
 也許並非每個採訪社團的記者皆是如此,但梁景坤就是其中一人,而且這是他緊守的一個大原則。
 華人宴會和活動場所,難免會喝一些酒精飲料,而且某種程度上,記者和社團或商界人士,私底下也可能是朋友,喝上一兩杯,並無不可。
 然而,梁景坤知道自己的酒量,而且以工作優先,因此限制自己采訪社團工作不喝酒,他說:“我怕自己(喝了以后)亂來。”
 有些事情難以預料,既然知道可能會有問題,梁景坤選擇避而遠之,避免事情發生后才來后悔。
梁景坤小檔案
年齡:72歲
入行:1967年12月中旬
負責:法庭、意外、社團和政治
職位:記者
媒體:《南洋商報》
報齡:37年
符樹存:報人經歷影響一生
 四五十歲或以上的報章讀者,對于符樹存的體育評論和報導,或許並不陌生,因為他不只曾在其中三家日報服務,同時,在他身為自由身時,也為其他平面媒體撰寫評論。
 1970年,當年26歲的符樹存通過友人介紹,進入報館工作;那個年代的記者,基本上都要負責各領域的采訪工作,他也不例外。
 但是,由于他愛打羽球,熱愛體育,寫出的體育報導和評論贏得讀者共鳴,因此成就他走向報導更多體育新聞。
 數年前,他在《南洋商報》擔任華團商務經理,更長時間與商業社團接觸,也參與不少相關策劃和報導工作。
 他在體育和華團的新聞報導經驗,也使他對人生有了不同的視野,“體育講求體育精神和紀律,影響我的待人處理事觀點。”
 各種體育競賽,有它自己的一套規則,以讓體育功能有效的發揮出來,不能隨意標新立異。
 在他來看,人生也有相似之處,需要講求紀律和正規的生活。
 至于社團采訪工作,他以中國清代文學家和書法家鄭板橋名句“難得糊塗”和“吃虧是福”為宗旨。
 難得糊塗不是真的是糊塗,而是不斤斤計較,吃虧不一定輸掉一切,反而因為不硬碰硬,可以解決不少問題。
 “懂得這兩個道理,看來就不會容易‘撞板’。”符樹存非常珍惜在工作上得到的領悟,而且視採訪為他的樂趣和愛好。
投身報界創下5最
 當年,符樹存初入行就開始報導湯姆斯杯羽球賽,每屆都不缺席,即使不在報館工作,也獲邀請成為特約報導。
 因此,如果加上今年5月他在中國報導最新一屆的湯杯賽,他已創下42年都在報導湯杯的記錄。
 就他來說,這是他在報界五最之一,另四最分別是:
 ●2007年,在報章擔任專題作者和華團商務經理時,出國採訪達14次;
 ●2008年組“挺京奧之旅”團,支持北京奧運,為全球唯一的華社北京挺奧組織;
 ●2008年6月10日,“挺京奧之旅”全馬7家華文報記者和一家電視媒體到北京采訪,獲得“世界華人聯合總會”主席姜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設宴款待。
 ●曾在三家報章,即《通報》、《中國報》及《南洋商報》服務,另外還曾是另四家報館的特約人員。
體育活動也可測字?
 2001年,符樹存採訪了當時身在大馬的北京申奧名譽主席何振梁,后者為了申奧在亞洲拜會奧理會相關人士。
 當時,符樹存靈機一動,套用大馬政治上的“Rahman”傳奇,即我國五屆首相第一字,以相關五個字排序,改成“Best Position”來測字,預測北京申奧的結果。
 他對何振梁表示,根據“Best Position”的字序,北京(Beijing)字母位居第一,另外四個申辦城市,即以T開始的多倫多(Toronto)、巴黎(Paris)、大阪(Osaka)和伊斯坦堡(Istanbul)則列在其后,因此,北京將會申奧成功。
 何振梁聞言一笑,未置可否,其后北京申奧成功,是否與符樹存的測字有關,自然無法作準;但是娛人娛己,也算一樂事。
符樹存小檔案
年齡:68歲
負責:體育、社團
職位:記者
媒體:《通報》、《中國報》、《南洋商報》
報齡:42年



魏金淵:精通四語翻譯傳神(第4篇)

報導:潘有文 
攝影:李玉珍、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魏金淵報導陳修信回應建立獨立大學像“鐵樹開花”,震撼全馬!因為該篇報導翻譯精準傳神,至今依然令人津津樂道。 如何把不同語言轉化成報章本身文字,簡單明了的傳達給讀者知道,而非“有看沒懂”,這相當考驗新聞記者的功力。
魏金淵三語皆優,人脈豐富,這些條件成為他採訪新聞的優勢,他的記者生涯因努力而花香處處…… 
今年72歲的魏金淵,曾在《中國報》和《星洲日報》任職記者和主管職位,一篇“鐵樹開花”報導,至今依然是報界的重要新聞之一,且來讓他回憶當時情況。
1969年,我國大選期間,魏金淵隨著馬華時任總會長陳修信的競選團採訪,南上北下;在馬六甲某日,陳修信在早餐時間回應董教總提出建立獨立大學(獨大)課題時,說了以下這段英文:
“It is easier for the hell to freeze than for the Merdeka University to be established in this country.”
上述字句大意是“在這個國家,讓地獄結冰還比建立獨大容易”,就華文報讀者來說,這樣的翻譯意思是出來了,但並不能傳神的表達原意。
當時,有些生氣的陳修信說完后,就離開現場,並沒有向在場記者說明是否可以引述,這可是一條極具新聞價值的談話,各報記者自然當成新聞報導。
翌曰,各華文報顯著處理這則新聞,引起華社極大回響,唯魏金淵把陳修信的談話,意譯(按照原來意思翻譯)為“建立獨大就像鐵樹開花”,其他報章有各自的翻譯,有些報章則把它譯為“建立獨大難如登天”。
吃了悶棍調回總社
讀者和馬華的政治對手,對于“鐵樹開花”的翻譯印象深刻,后者更是在隨后的群眾大會上,以這個字眼為話題,向對手左右開弓。
民間的反應也非常激烈,當時吉隆坡半山芭大巴剎小販還印制布條抗議,布條上的對聯寫著:“同心協力建獨大,哪怕鐵樹不開花”。
如果只是直譯說者的談話,衝擊力或有不同,但華人都明白“鐵樹開花”是極難實現的意思,魏金淵相信,這句話對當時馬華有著不小的殺傷力。
陳修信身旁有人把魏金淵的意譯文字,直譯(直接照原文翻釋)為“Iron tree to bear flower””,據悉,這使前者非常生氣,因為他沒說過這句話(英文)。
事實上,那是一種翻譯上的技術問題,英文翻譯成華文,再翻成英文,如果不是根據意譯,字面上怎可能不走樣?
這可讓魏金淵吃了一記悶棍,數日后,館方就把在馬六甲採訪的魏金淵調回總社,另派記者頂替他隨團採訪陳修信,至于其他報章並未因這則新聞調動隨團採訪記者。
實事求是問心無愧
當時,魏金淵並未聽聞有人質疑這個(鐵樹開花)報導的準確度,館方沒有向他表達任何意見,即使是馬華方面,也不曾正式反駁,反而是有較為資深的華文報記者,指魏氏這則新聞翻譯具有信(表達原意)、達(涵意)、雅(通暢、優美)三大翻譯原則。
雖然,這個新聞報導給魏金淵帶來一定的打擊(遭調返總社),但民間的反應卻是一種鼓勵,而他對這個報導引起的后續反應則處之泰然,繼續專注他的採訪工作。
人人心中標準不同,何況是報導詭譎多變政治新聞,身為新聞記者只要實事求是、問心無愧,鐵樹開花與否,就留給后世定論吧!
魏金淵的第四語文:爪夷文
在大馬,華文報新聞記者需要華巫英三語皆通,才能應付各種採訪所需,但魏金淵還自修爪夷文(Jawi),在60年代開始負責翻譯以爪夷文寫成的報導和社論。
20世紀60年代,巫統一份機關黨報和一份馬來報章,以爪夷文呈現,擁有不小影響力,華文媒體想要從中取得新聞,就要有人把爪夷文譯成華文。
魏金淵指出,當時只有他和另一位同一報館的記者懂得爪夷文,翻譯上述這兩份報章的任務,自然就落在他們身上。
從新聞角度來看,這成了魏金淵的強項之一,這並非是他的上司要求他掌握多一種語文,而是因為他看到時勢需要,並且深明多懂一種語文的優勢,因此自學而來。
採訪遇上的困難:需搶電話報新聞
由于魏金淵國語水平較佳,每年水災季節,時任首相敦拉薩到東海岸採訪時,他都是隨團採訪的華文報記者之一。
那個年代通訊不發達,身在遠處採訪不像現在可以電郵或傳真新聞,而是利用電話“報新聞”回報館,由同事“接新聞”,即寫成文稿。
但是,即使是“報新聞”,還是有不小的難度,就是需要與其他記者搶用公共電話,因為先到先得(報新聞)。
因此,一般外坡採訪新聞,記者搶公共電話報新聞司空見慣,跟隨首相出訪,好處自然是可以付費使用當地政府單位,如俱樂部的電話,不太需要沿街找公共電話。
培訓班獲益良多
魏金淵畢業后,曾當了半年的臨時教師,隨后在新聞部任職,負責一些宣傳工作。
當時,新聞部和報章聯辦一個數個月的媒體人員培訓班,他也參與其中,從中獲益菲淺。
當時,有關培訓工作除了邀請海外有經驗媒體人授課,本地一些資深的英文媒體新聞從業員也是講師,分享和指導學員,這讓魏金淵受益良多。
但是,有關培訓班只開辦一屆,魏金淵隨后就不再聽到有關培圳班的消息。
交際夜歸家人需諒解
新聞需要來源,人際關係成了重要新聞線索,因此新聞記者難免需要應酬和交際,建立廣大的人脈。
“家人要諒解記者遲回家的原因,因為需要交際,不能一放工就回家。”魏金淵即是典型的例子,下班后就和一些工作上的朋友(非記者)見面、聚餐、聊天。
取得某一個重要新聞,往往不會來自主角或其身邊重要人物,反而是一些同一個政黨或社團,沒有直接關係的人。
這些人看似小人物,但因為在圈子內,或多或少掌握一些重要線索,例如某位大人物何時從國外回來,其秘書或身邊心腹未必肯透露,但一些在其身旁有接觸的人,卻能提供這些資訊。
無疑,並非每一條線索都能成為新聞來源,魏金淵表示需要學會分辨線索,視時局而定分析有關新聞來源是“流料”(不確實)與否。
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以便多認識一些朋友,取得更多新聞來源,這是魏金淵當記者時,列為重要工作條件之一。
【魏金淵小檔案】
年齡:72歲
負責:政治、普通新聞。
職位:記者、採訪主任、新聞編輯、執行總編輯、主編。
媒體:《中國報》、《星洲日報》、《建國日報》、《通報》、《下午茶》雜誌、《大眾報》週刊。
報齡:廿余年




王雲霞:新聞從業員仍有前途(完結篇)

報導:潘有文 
圖:攝影組、受訪者提供、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數十年來,報人對新聞事業貢獻良多,但隨著科技進步,傳達資訊工具日愈多樣化,還有多少人想當新聞記者呢?  當前,培訓新聞和傳播人才的教育單位,已在原有基礎上,增添其他訓練,包括廣播電視的科系。
 相較過去三四十年的新聞工作,如今的科技運用提供更多選擇,有許多人選擇以其他方式投入新聞工作,但堅持在平面媒體工作的記者,依然不在少數。
 也許,新聞行業不會過時,只是在于怎麼做……
隨著科技發達,透過影像和聲音呈現的電子傳媒,已吸引新一代的目光。
 近年來,在培訓新聞和傳播界人才的私人學院,選修廣播和電視(下稱廣電)的學生人數逐年上升。
 位于檳城的韓江學院,超過300人選讀傳播科系,該系主要分為大眾傳播和廣播新聞兩大類,其中大半學生選修以學習如何製作電台、電視新聞及其他紀實性的廣播為主的“廣播新聞”。
年輕人熱衷傳播工作
 院長王雲霞博士表示,也有不少人選讀大眾傳播,與十年前相比,近兩三年選讀新聞為主的大眾傳播系人數確有下滑,但下滑百分比不高,約只在10%左右。
 該院還設有商業管理系、多媒體及電腦資訊系、中文系等其他學系,但傳播系學生人數最多。
 換句話說,依然有不少年輕人熱衷于傳播工作,至于是否想在平面或電子媒體發展,就視各人喜好而定。
 王院長指出,由于廣播新聞系畢業的學生,可以投入影視制作和相關領域,並不一定局限在電子媒體或平面媒體,因此學生人數較多。
 但是,大眾傳播系雖然學生人數較遜色,但是其出路也相當廣,畢業生可從事記者、攝影記者、廣播員、節目主持人、編輯、媒體策劃人員等工作,因此其學生人數維持在一定水平,一些在國民中學畢業的學生,也選讀這個科系,然后個別投入華英巫文章機構工作。
 “他們有超過半數是在檳城就業,其他則到檳城以外的地方工作。”王院長這么表示。
適當獎勵激勵有志者
 一直以來,報章有著“精神糧食”的美稱,每天早上看報紙已成了不少人的習慣,甚至想確認一些發生的事件,都會先看看“報紙有沒有報導”。
 因為讀者看重報章的角色,使得這個行業的許多記者和編輯願意不斷奉獻自己的專業,每日提供讀者豐富的“精神糧食”。
 從新聞系的學生人數下滑跡像,有人或會擔心越來越少人成為平面媒體的新聞從業員,但是,王雲霞博士指出,這不能視為沒有人願意當記者或編輯,只是人數稍為調整而已。
 她相信,只要各媒體提供適當的獎勵,相信能激勵更多人入行。
林景漢:記者較考文字功力
 新聞記者較考文字功力,因此現代年輕人不太選擇這個科系?
 吉隆坡的大同韓新傳播學院院長林景漢指出,也許新聞記者需要良好的寫作能力,造成一些想要在新聞傳播領域就業的新一代,轉而選擇廣電科系。
 一直以來,該學院都在培訓新聞行業人員,也設有廣電科系,現在因大勢所趨,越來越多人報讀廣電課程,以致新聞系的學生逐漸減少。
 林院長指出,該院約有250位新聞和廣電科系學生,兩方的學生比例是1比3。
 他表示,兩個科系的基本課程都是以新聞訓練為主軸,新聞系課程也附有廣電課程,至于廣電系原本就有新聞課程,只是與新聞系相比,課程時間比例上有所不同。
 “但是,不管哪一種課程,教導他們新聞報導的基本原則不變。”林院長相信,這是身為媒體人需要具備的條件。
魏金淵:掌握三語如虎添翼
 從曾經在新聞線上努力不懈的報人身上,或可看出為何有這多人願意投入新聞採訪工作。
 從販夫走卒到高官顯要,只要具有新聞價值,都可以是記者采訪的對象。
 即是說,記者報導新聞並不分階層,因此能夠認識各種各樣的人,在擁有20余年媒體人經驗的魏金淵(72歲)的心中,記者是一份好職業!
 “記者是很好的職業,會見到各形各式的人,學習(機會)和見聞也多。”他表示,生活日新月異,記者有許多機會增長見識。
 但是,他認為記者不應因此而自滿,反而需要找機會自修,尤其是普通記者(General Reporter),能夠掌握好英巫兩種語文,將對工作有更大的幫助。
梁景坤:好記者3基本原則
 想要當新聞記者,也許你可以先參考擁有30年採訪經驗的前報人──梁景坤(72歲)的意見,然后再為自己設定當新聞從業員的目標與原則。
 他曾報導法庭新聞、社會新聞(意外新聞)、社團新聞和政治新聞,接觸過各種各樣的人,他建議新聞記者應該具備至少以下三個條件:
 (一)擁有最基本法律知識
 如果沒有基本法律知識,可能因此報導一些正在法庭審訊的案件,而使本身和報館面對法律問題。
 (二)以誠待人
 沒有人喜歡受騙或感到遭愚弄,拿出一顆誠心,才能獲得更多的新聞來源。
 (三)君子協定
 需要懂得保護提供新聞線索的人,任何情況都不能暴露他們的身分。
 “我們要守信用,即使是上司都不能講。”梁景坤指出,只要確認新聞來源無誤即可。
符樹存:新聞採訪必須客觀
 由于傳播通訊科技進步,平面媒體可以通過直播報導一些盛事或大型賽會,但對42年來都現場採訪湯姆斯杯羽球賽的符樹存來說,親身體驗和採訪才最珍貴!
 他指出,親身經歷的採訪,文字描繪起來較為不同,也因為親自體驗現場氣氛,才能寫得精彩生動,閉門造車就無法有這樣的結果。
 理所當然,任何採訪都需要對人坦誠和友善,才能事半功倍,對于擁有豐富採訪經驗的符樹存而言,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新聞採訪不能增加任何個人觀點。
 他表示,不同于評論、副刊或專題,新聞採訪就只是報導,加入個人觀點只會使新聞報導變得不夠客觀。
鄭潭運:熱忱投入必有所成
 75歲的報人鄭潭運,回憶起當年一名女記者的工作態度,他認為可當作現代媒體工作者的榜樣。
 1971年,吉隆坡發生大水災后,香港歌舞團來馬為吉隆坡賬災演出,報界有一位女記者成為有關活動的義工。
 當時,她在忙碌的義工工作之余,不忘身為記者的身分,有空就訪問在后台準備演出的明星,寫成一則則的幕后新聞,她所屬報章的銷量因為她的這些報導而節節上升。
 他指出,當時有同行不明白這位女記者的心態,還嘲諷她“不懂在搏什么”,意即有所企圖。
該名女記者因為對工作有著極大的興趣,即使多忙碌都願意繼續扮演新聞記者的角色,為報館報導新聞,這是她寓生活于工作的選擇。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有人選擇為所熱愛的工作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有人選擇做好本分,問心無愧,全看個人對工作和生活的取捨,無關對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