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大腸桿菌肆虐謎團重重


24/06/2011

報導:劉林李
圖:互聯網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肆虐歐洲多國,它是抗藥性超強的新病菌,專攻年輕力壯的族群。

 這種不尋常的病菌來自哪里?有人刻意制造和釋放這種變異病菌?是生化恐怖襲擊?歐洲打擊有機農業的陰謀?還是……

大腸桿菌是你我體內都有的細菌,每種哺乳動物體內都有大腸桿菌,它主要寄生在人和動物的大腸內。

 除了一些菌種會引起腹瀉,它一般是無害的,而且能合成維他命B和K。

 不過,現在讓歐洲人陷入恐慌的大腸桿菌0104:H4,卻是一種變異的病菌。

 它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菌株,包含多種大腸桿菌的遺傳物質,也含有鼠疫病菌的一種基因。

 這樣的組合,有利病菌附在腸細胞,在腸道內宿居更久,造成更大破壞。

 一般大腸桿菌多數攻擊老年人和幼童,不過,這種病菌卻專襲擊20歲以上的青壯年,其中又以女性佔了60%。

 世界衛生組織食品安全專家希爾德克魯澤認為,這種病菌可能有某些特性,對成年人有更大危害。

出現致命併發症

 那些感染了病菌的人,不只腹痛、腹瀉、嘔吐,還會神智不清、喪失表達能力、搞不清自己身在何處。由此可見,病菌威力有多強大。

 最讓醫生措手不及的是,病人病發后出現致命併發症,如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及急性腎功能衰竭症狀。

 德國和中國科學家合作進行的研究發現,這種大腸桿菌有8種抗生素的抗性基因。

 使用抗生素可能引起病菌反抗機制,導致病菌釋放更多毒素,並且增加抗藥性。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病控制組織,都不鼓勵使用抗生素對付這種病菌。

 但是,隨著疫情加重和擴散,德國重災區漢堡的醫生,決定放手一搏,經過病患同意開始使用抗生素治療,初步成效不俗。

實驗室培育變異細菌?

 麥亞當推測,這次搞得歐洲人人心慌慌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是實驗室釋放出來的。

 一般而言,一種細菌必須重複受到抗生素“對付”,才會開始演化反擊,產生抗藥性。

 但是科學家發現這種新病菌對盤尼西林(penicillin)、 四環黴素(tetracycline)、奈啶酸(nalidixic acid)、頭孢子菌素(Cephalosporins)等8種抗生素有抗藥性。

 麥亞當表示,這次襲擊歐洲人的大腸桿菌,照理說不應該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

 他認為,除非有人在實驗室對這種病菌投用過以上8種抗生素,否則這種病菌是不可能有如此強的抗藥性。

 病菌一般是在抗生素攻擊下,為了生存而演化發展出抗藥性。

 這次病菌來源是蔬菜,這8種抗生素並沒有應用在農業上,所以,細菌不可能在自然環境中抵抗過這些抗生素而產生抗藥性。

 這種事情是分階段性進行的,首先必須用盤尼西林攻擊細菌。當細菌產生抗藥性時,再用四環黴素對付具抗藥性的病菌。

 現在倖存下來的細菌就能同時對抗盤尼西林和四環黴素,而且為了存活,會繼續突變。接著又對細菌投以奈啶酸、頭孢子菌素等更強的抗生素。

 如此一來,一種“基因篩選”的細菌,就從實驗室“培育”出來,這跟美國軍方醫學研究中心研製生化武器的做法,如出一轍。

 他直指“創造”這種變異細菌的,就是那些大藥廠。

背后存在陰謀?

 這次肆虐歐洲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病源先后傳出是西班牙黃瓜、德國蒿苣,后來德國官方確認,元凶是德國自己生產的豆芽。

 但這不意味著問題已經解決。是什么污染了豆芽?豆芽為何會攜帶病菌?這種病菌為何產生抗藥性?

 這些問題目前都是未知數,有專家懷疑這是生化恐怖襲擊。養生和保健信息網站NaturalNews.Com編輯麥亞當(Mike Adams)更是大膽指出,歐洲爆發的大腸桿菌事件,是一項生物工程產物,這種情況可利惠某些大企業。

 有人在實驗室里培育出這種細菌混到蔬菜里,目的是打擊有機農業,讓大家不敢吃新鮮蔬菜,改吃基因改造、經巴氏殺菌、輻射照射的“污染”食品。

旨在打壓有機食品?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爆發后,德國忙著找毒菜之源,西班牙黃瓜一度蒙冤,成了代罪羔羊。

 一時之間,歐洲人聞黃瓜色變,德國、丹麥、捷克、匈牙利等國都停止從西班牙進口黃瓜。

 后來德國發現黃瓜樣本上發現的病菌,跟病人糞便中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類型不一樣,不過,西班牙農人已經因此蒙受上億歐元損失。

 麥亞當直指這是一起陰謀,因為西班牙人抵制基因改造食品,所以肇事者散佈這種“野蠻的謠言”,導致西班牙農民紛紛破產。

 另外,這次事件涉及有機農場,他認為這是刻意炮製讓人們對有機食品恐慌。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最近通過“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 (Food Safety Modernization Act),嚴格管制有機農業。

 他表示,現在歐美因為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成為驚弓之鳥,FDA正好利用這個課題,打壓那些有機小農戶。

 他也指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發生在歐盟施實《傳統植物藥指令》的時候,並非巧合。根據這項指令,未經注冊的天然草藥不得在歐盟市場以藥品身分出現。

 歐洲先是取締天然草藥,接下來就要讓民眾害怕吃天然蔬菜,被逼吃加工食品、基因改造、經過巴氏殺菌、輻射照射等沒有生命的食物。

相信只寄生在人體

 德國證實該國下薩克森州比嫩比特爾一家農場生產的豆芽,是這次大腸桿菌疫情的傳染源頭。

 德國明斯特大學大腸桿菌專家,以及該國負責食品安全事務的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的推斷均認為,這種大腸桿菌只寄生在人體。

 明斯特大學衛生研究所所長黑爾格卡希表示,儘管有幾種O104型大腸桿菌是以其它動物為宿主,但是目前他們無法找到證據,證實0104:H4能夠在人類以外的動物身上寄生。

 這種細菌除了能在人體大腸上聚集黏附形成生物膜,在人體之外也能黏附在任何東西表面。

 這種細菌可以在PH值2.5至3.5酸性較強的環境中生存至少兩個小時,所以只需要少許病菌,就能夠感染和致病。

 直到截稿為止,德國致命出血性大腸桿菌,已經出現人傳人病例。一名感染病菌的餐廳工作人員,處理食物時把細菌沾上去,20位餐廳客人受到感染。

 另外,德國專家發現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可能已經通過感染者的排泄物污染河流及周邊環境,他們擔心,如果疫情發展繼續擴大,游泳池、溪邊可能也會成為疫情傳染的溫床。

濫用抗生素种惡果

 襲擊歐洲多國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是否如麥亞當所說的,是實驗室培育出來的“生化武器”?這或許是一個永遠的謎。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長久以來,醫學和禽畜業濫用抗生素,助長細菌抗藥性,形成“超級細菌”,已經為我們引發一場大災難。

 一些科學家認為,德國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具抗藥性,跟我們一直以來濫用抗生素有關。

 這數十年陸續出現能夠對抗多種抗生素的細菌,例如能夠擊破最后一道防線抗生素萬古黴素(Vancomycin)的“超級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以及近年在醫院流傳的克留氏肺炎桿菌碳青黴烯(Klebsiella pnurmoniae carbapenemase, KPC)等,均顯示細菌為了生存,已經演化出保護自己的抵抗模式。

 所以專家擔心,繼續濫用抗生素會養出更多“超級細菌”。今后面對“超級細菌”,我們也許難以抵擋,未來有更多醫院病人和廣大群眾,可能會死于細菌感染。

 另一方面,科學研究發現,細菌其實會藉由交換部分DNA獲得抗藥性,不一定要暴露在基因能抵抗的抗生素中。

 許多科學家建議,今后我們除了謹慎使用抗生素,或許也該學習如何跟細菌和平共處。

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打破迷性


從性開始尋求知識 (第一篇)


報導:潘有文
圖:謝委潼、互聯網

性教育已不是能不能教的問題,而是要怎么教!

談及性方面,許多人視之為齷齪難以啟齒之事,除了自己不能說,旁人提及也會覺得羞恥及面紅耳赤。

然而,以教育角度談性並不可恥,反而使人與人之間學會互相尊重。

與其對性觀念一無所知和遮遮掩掩,不如開放心態瞭解和面對,從“性”開始展開新視野!

一名處在發育期的13歲女生開始探索自己的身體,從撫摸生殖器官找到一絲異樣感覺。

 然而,傳統家庭視這種行為為大忌。其母親發現女兒的舉動后大發雷霆,狠狠責打了她一頓。

 某次,有客人到訪,瞥見女生在房內撫摸私處,母親也見到這一幕。后者怒氣沖沖地走到女生房內,撂下狠話說:“等下給我小心!”

 客人離開后,母親回到房內欲責罰女兒,卻驚見女兒躲在房間角落自殘,雙手皆抓出傷痕。

 該女生無法自制而多次撫摸生殖器官,但又害怕母親處罰,同時不懂得避開他人視線,最終只能以傷害自己來解決問題。

 小女生的母親束手無策,唯有向台灣性學會大馬分會理事長吳啟銘求助。

 “每個人都有觸摸自己生殖器官的權利,但要知道如何照顧衛生,不要使生殖器官受損,而且要在對的時間和場合做對的事。”吳啟銘這么表示。

 男女皆在發育期有著少年維特的煩惱,問了大人找不到正確答案,同儕之間不是難以開口,就是得到似是而非的答案,觸摸性器官或和尋找相關資訊,又像是墮入萬惡不赦的深淵。

對性教育存有盲點

 上述個案中,兩者皆對性教育存有盲點,母親持有傳統性觀念,認定女兒舉動大有問題。其女兒則因未有人告知正確態度,以致在外人面前做出不雅行為。

 換言之,如果他們能從性教育中掌握正確性觀念,或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性教育涵蓋三個部分,即生理、心理和社會,但一般人只注重生理,即性器官和性行為。”吳啟銘指出社會大眾對性教育認知不足之處。

 實際上,性教育範圍極廣,包括異性交往、婚姻與家庭、自身生理瞭解、性行為、兩性的相處與尊重、如何與社會價值觀共處等,皆屬于性教育層面,從中瞭解清楚后,就能發展一套避免與社會抵觸,自己也可以接受的價值觀。

教孩子正確了解性器官

 大人教小孩認識身體各部位的器官,皆會告知正確稱謂,例如眼睛、耳朵、嘴巴等,唯獨到了生殖器官,就以“小鳥”、“Bird bird”、“小雞雞”等動物類名詞取代。

 吳啟銘身為性教育工作者,極力反對這種做法,“性教育人士要求父母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性器官,否則若遭遇性侵害事件,孩子就未能清楚指出性器官名稱,而是以‘有人摸我下面’等模糊方式回答。”

 他指出,如果孩子被性侵犯卻又支吾以對,甚至不敢指出遭侵犯的部位,這不利小孩自我保護。

 教育小孩不能含糊,尤其是性教育更不能敷衍以對,讓孩子像認識身體其他器官一樣瞭解性器官,也是一種教育責任。

 “請讓孩子清楚瞭解性器官的名字、功能和衛生,包括如何清洗自己的性器官,夢遺或月經來時應如何處理等等,父母不應跳過這個部分,而且需要在孩子學齡前就給予教導。”

學前與學齡期性教育

 學前就應開始性教育,因為不同年齡對性教育有著不同的認知!

 吳啟銘表示,初生嬰兒時期已是向小孩灌輸性教育的時機,因為母親為嬰兒洗澡時,口中唸唸有詞告訴寶寶不要害怕,以及撫摸和按摩其肌膚,這種互動也是一種性教育。

 “現在的社會,不只母親照顧小孩,父親也被要求參與換尿布、為嬰兒洗澡等,這些都與性教育環環相扣。”

 學齡前灌輸性教育是父母的責任,因為這是生活教育。因此,父母需要多閱讀相關書籍,否則就會繼續沿用上一代的“性教育”,不開放且具有不少誤導成分。

父母灌輸性教育

 “如果父母想要在性教育有所認知,自己又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可從性教育相關書籍和活動中去學習,面對孩子提問時,就知道如何回答。”吳啟銘建議家長應主動學習掌握性教育。

 學齡期間,學校應該提供有系統的性教育,但我國在這方面尚有不足,政府並未有完整的性教育架構和課綱。

 “目前學校只有身體和安全的主題,學生往往會覺得不足夠和沒有實際用途。而且,老師也不太懂得教導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就會自己去搜索,可能在這方面的認識還比老師來得多。”

 他指出,學校的課程綱要中或附有性教育相關的課程,但相信許多老師未必懂得應用,因此選擇以道德方式去談性教育,事實上不應如此

從性教育學習尊重

 與孩子在家裸體相對,當孩子養成習慣,萬一在其他地方也喜愛一絲不掛,那不就糟糕了?

 吳啟銘指出,教會孩子懂得在適當時候做適合的事,這就是性教育要教的重點。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何時可以裸體,而非隨處皆可。一名小孩習慣在家裡裸體跑來跑去,當去到別人的家,就要給他知道並非每個人喜歡看別人裸體,不是你的家就不能這么做,需要尊重別人。”

 由此延伸開來,可以教育孩子談戀愛、發生性行為,要選擇對的時機和地點,不在不適當的時間和空間做不適當的事,這才是性教育。

生理上趁早啟蒙

 美國某所學校的性教育課本出現性交圖像,讓孩子知道父母的精卵子如何結合而引起爭論,這種做法是否已過于露骨和急進呢?

 吳啟銘分析說,小孩需要性教育知識,但又不能操之過急,應該循序漸進,且有系統讓他們瞭解性教育是怎么一回事。

 若孩子從小沒有任何性知識,突然就看到上述圖像,確實會嚇壞。反之,如果父母和學校已逐步灌輸性教育,一步一步教授性知識,出現男女性器官結合的圖像,並不會令學生太驚訝或害羞。

 “我的女兒從小與我共浴,當我洗澡后裸身回到房間,女兒並不當一回事,更加不會說‘羞羞,沒有穿衣服’,因為她已瞭解身體的構造,知道父親有陰莖,她的是陰部,一個是站著小便,一個是蹲著或坐著馬桶小便,這是從小就知道的事。”

 然而,他強調父母需要調整自己心態,並非不顧后果就與孩子裸體相對。在他們面前換衣服,讓他們知道成人與小孩的區別,甚至同性之間的差異,包括媽媽為何有乳房而小女生沒有。

 性教育啟蒙于身體部分,當滿足孩子在這方面的好奇后,就會視為平常事,不會追問不休。

不應讓性別刻板化

 是誰規定有些事只有男生可以做,女生不能做?只要合理且不傷害他人,兩性之間就不應存在性別刻板化印象,這也是性教育中的社會層面教育。

 吳啟銘的女兒愛看咸蛋超人(Ultraman)影片,但當她在保姆的家中卻不能觀看,因為保姆認定那是男生看的影片,女生不能看,“于是,她回到家中就會迫不及待看她最愛的咸蛋超人影片。”

 他表示,這是性別刻板化印象的實際例子,如果社會長期擁有這種心態,兩性角色會僵硬和膠著,缺乏彈性。

 長期以來,男性具備勇敢、敢做敢為和有幽默感的特質,才能贏得異性青睞,女性則需要溫柔體貼,才會被認為是賢良淑德。

 然而,若兩性角色較為彈性,男生也能溫柔體貼,女生可以很能干,同樣可以獲得另一方的歡心。

 “兩性角色部分需要調整,女生只是依賴男生,在追求男女平等上,沒有任何好處。”吳啟銘認為通過性教育可以使兩性角色更具彈性。






與其禁止不如坦白(第二篇)

“小孩子,不要問這么多!”“不要問,長大了你就知道。”

這些你我耳熟能詳的生活對白,皆是孩子接收正確性教育的障礙。

父母和師長把性當成不能說的秘密,報章和雜誌的健康版、色情片、互聯網,就成了孩子尋找性知識的平台。

從似懂非懂,到覺得自己很懂,像是走在鋼線上,平安度過者有驚無險,失手者或成為色情的俘虜。

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對性的要求其實只要一個答案,往往卻只能在迷霧中摸索。

給他們正確的性教育,真有那么難嗎?

對性充滿好奇,並非青少年的專利,兩三歲的小孩已開始探索“性”趣,只是家長不願正視。

 21歲的溫霜琴和20歲的林成耀在大專院校唸書,回想起自己對性好奇的記憶,分別可以追溯自兩歲和三歲。

 “印象中兩三歲就會想:為何媽媽會有乳房?長大一些再追問媽媽時,她就會說小孩子不可以看這樣多。”當時,溫霜琴對于母親的乳房充滿好奇,卻又得不到答案。

 同時,偶爾看見父親上廁所,發現其身體構造與自己有異,滿腹疑問詢問雙親,卻又不得其所,因此至今對這段記憶印象深刻。

 林成耀三歲時就上幼兒園,老師特別交代男生不能與女生過于親密或有身體接觸,小小腦袋瓜滿是問號,不明白為何要有這種限制。

 進入小學階段,就會問“我從哪裡來”這個經典疑問,父母也給了經典答案之一:“從垃圾桶撿來”。

 “雖然我有疑惑,但因只有六七歲,依然選擇相信。因為父母已算是回答了我的疑問,就沒有進一步去追問。”

小學時期的小男生和小女生,師長會不厭其煩一再提醒──“女生要有女生的樣,男生不要和女生太親密”,只提及不可以這樣或那樣,卻未告知理由,小男生和小女生一頭霧水卻又不敢多問。

 小男生精力充沛和活潑亂跳,可能不把性疑問當一回事,一些較早發育的女生如溫霜琴,面對初潮(月經)首次報到,則多了一層心靈困惑。

 “當我來初潮時,媽媽指導我如何用衛生棉,然后就說:‘你已經長大了’,即使我心裡還有疑問,也沒有再問下去。”母親還特別交代不要隨便向同學提起初潮之事。

青少年對性疑惑

 處于發育期的中學生對于性這回事,像是紙包不住火,即使老師和父母不提,同學之間也會分享電視節目、報章雜誌,或是從互聯網上得來的性資訊。

 “我在初中時一般會和朋友討論,較懂的朋友就會成為諮詢對象,可能他們是從互聯網上獲取這些信息。”林成耀表示。

對于自己的生理變化,他視之為困擾,想要找到答案卻不知從何下手,因此若有朋友談起就會多去瞭解一些。

 初中生對于懷孕生孩子這回事相當重視,因為電視劇常播男生親吻女生,過了一個晚上,女生就會懷孕了。

 電視或電影往往略過最關鍵但又不能據實搬演的情節,以致像林成耀這樣的中學生誤以為口水能令女生懷孕,因此,即使和女生交往也會有所避忌,不敢過于親密。

 林成耀被這個迷思困擾了好些時候,直到高中時期思想上較成熟,覺得口水和接吻就會使女生懷孕不合邏輯,因此就不太相信這種說法。

 最終,他在網上看了色情短片后,才赫然發現性行為是怎么一回事。色情片使林成耀瞭解性愛這回事,打破口水致孕的迷思。

家庭和校方把性當成禁忌,對孩子的性疑問敷衍了事,甚至絕口不提,孩子必須自己尋找性迷惑的突破缺口。

 在日漸強調性教育的時代,應該讓孩子按部就班厘清性知識,遮遮掩掩不敢宣之于口,只會使青少年對性更加疑惑。

性知識模糊影響社交

青少年對于性知識似懂非懂,把某些誤區當成真實,即會影響自己的社交關係,局限交友範圍。

 老師要男女生之間不太靠近的提醒,成為小男生小女生之間一道無形之牆,雙方不敢交朋友,時時步步為營。

 “師長要男女不要太接近,又沒清楚說明原因和后果,這個困擾使我不敢過于靠近男生。初中時,我發育后擔心不小心懷孕,因此變成不想和男生有太多互動。”溫霜琴表示,當時的朋友皆以女性居多,男生朋友寥寥無幾。

 這種情況維持三四年,直至她高中時透過報章雜誌瞭解到一些性知識,才不再對男生太過拘謹。

 林成耀也面對相同情況,因為男女生之間有著一套不要太接近的緊箍咒,初中時期的他不敢對女生逾越雷池半步。

 “中一或中二看見有男女同學關係較佳,就會取笑他們談戀愛,自己也因為擔心遭人取笑,不敢和女同學建立較好的關係。即使有東西要談,也是通過家中電話聯絡,不會在學校溝通。”

 他坦言,這形成他在社交上的困擾,一直到高中才逐漸改善。

從哪裡獲取性知識?

 青少年在家中和學校未能獲得性教育,唯有向外汲取,報章雜誌、電台和互聯網皆是重要管道。

“國營電台有一個性教育節目,我從中也吸取不少性知識。當時是偷偷在聽電台節目,因為我感到害羞,就裝成是在做東西,但耳朵卻是在留意電台節目內容。”溫霜琴分享。

 她透露,她從電台節目獲得約30%的性教育知識,報章雜誌則佔了60%,其余就是從互聯網上去瞭解。

 林成耀恰恰相反,他從互聯網上獲得許多性方面的資訊,佔了80%,其余20%則是來自平面媒體和電子媒體。

年輕人對性教育態度

 許多年輕人長期在性教育匱乏的環境薰陶和成長,對于性教育的態度顯得比較保守,無法放開胸懷接收性教育資訊。

 在新紀元學院輔導系就讀的溫霜琴與林成耀,參與系內主辦的兩性展覽會,發現許多學生還無法大方且主動瞭解性資訊。

溫霜琴指出,有關活動的內容包括戀愛、婚前性行為和避孕,現場也指導如何戴安全套,並且有陰莖和陰部模型,有同學非常驚訝為何要擺放這些用具。

“當我們教導同學正確性知識,不少人相當害羞和抗拒,當然還是有人很勇敢,主動要求學習。”

 林成耀指出,大約僅有20%出席者勇于主動瞭解,但當現場進行如正確戴安全套之類的比賽,需要輔導系學生先參與才能帶動其他學生加入。

溫霜琴補充說,現場的學生通常不會獨自一人主動要求參與活動,而是三四個朋友經過兩性展會場時,其中有一人興致勃勃想要嘗試,才會鼓動其他人一起參加。

何時該接觸性知識?

 林成耀和溫霜琴以過來人身分看回新一代接受性教育的時間表,皆認為從小就應有性教育,再經學前、小學、中學等階段,一步一步給孩子該有的性觀念。

 “若在小學才開始讓孩子知道,就要解釋許多基本性知識,花費更多時間。”林成耀認為越早接觸性教育對小孩越有好處。

 他認為學齡前家長的角色較為重要,入學后校方需共同扛起這個責任。

 校方和家長也應該有共識,因為若其中一方在性教育方面較為保守,另一方則開放,雙方步伐不一,會使孩子覺得困惑。

 “學校和家長應主動教導孩子性教育,孩子不問不說不代表他們沒有疑惑和困擾。可能他們就通過其他管道獲得錯誤的性知識而誤入歧途。”

 然而,小孩年紀太小接觸性教育會不會有不良影響呢?溫霜琴認關鍵在于教導者的態度!

 “不以開玩笑和遮遮掩掩方式教導,而是以正面和嚴肅方式告訴他們性器官名稱或性知識,小孩自然也會認真看待和學習。”





真誠解答互相尊重(第三篇)


報導:潘有文 
圖:張文輝、互聯網

親子之間談性教育的距離,可以是這么近,也可能那么遠。

關鍵在于父母要大大方方談性教育,孩子就會意識到那是大方之事,才能以正面心態吸收性知識!

 與其讓孩子在壓抑中尋找性知識,可能因此接觸錯誤資訊而走錯方向,不如正確滿足他們,就無后顧之憂。

李善淣在小學時參加一個派對,遭男同學摸了胸部,當時她氣憤之極,感覺非常不好,卻不知那是性騷擾,沒向家人提及,也不知向誰投訴。

 “那男生可能不懂這不對或只是好玩,甚至是與同學打賭敢不敢這么做。”她猜測那位小男生的動機。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在這件事情中,不管是性騷擾或遭性騷擾者,兩者的共同點即是缺乏性教育!

 李善淣的性困惑不止于此,還包括身分上的認同,也因為母親說她是“從屋后的垃圾池撿回來”而困擾了好多年。

 她在家排行最末,上有5個姐姐,但只有她近視,她以此印證“垃圾池撿回來”的說法后,認定並非母親親生,並且不斷去找證據證明這個想法。

“當然,我沒有怪我的母親,因為當時的她也不懂怎樣回答我的問題。”后來,她瞭解一切皆因家庭缺乏性教育之故后,早已淡然。

 這些經歷使她堅定地相信,性教育應從小開始,並且以正確態度去瞭解自己和異性。

 因此,她與現年12歲的孩子,從小時開始就有性教育方面的互動,例如,告訴孩子性器官正確名字、與孩子共浴等等。

 她的孩子對性的態度相對其他孩子較為成熟,也看過生命如何形成的書籍和圖片,知道媽媽懷孕的過程以及腹中胎兒如何成長。

“他曉得女性成長變化如來月經、乳房發育等,男性成長過程聲音有變化、性器官會長出毛髮等。看到一些過于年輕懷孕者的個案,我也會告訴他已有能力使女生懷孕,要不要做爸爸?他的答案是:不要!我還是一個孩子,我還要玩。”

共同成長共同學習

 性教育重要的一環是學會互相尊重,這一點也可從親子共浴中去學習。

 李善淣從小和孩子一起洗澡,但並沒有刻意脫光衣服在家走動,孩子也看她如何處理女生月事,一切皆順其自然。

 “與孩子一起洗澡,有人問會不會覺得不舒服?有位性教育老師說,只要有一方覺得不舒服,就可以停了。因為從中學習尊重,不能強行,不喜歡就說不。同樣,若孩子覺得不舒服,一樣要停止共浴。”

 她強調,每個孩子皆獨特,引導方式各有不同,某人和孩子可以一起洗澡,但另一個家庭卻不一定適合,一切胥視親子雙方的態度而定。

 如果親子有一方對共浴這回事覺得不舒服,但又被強逼去做,這等同性騷擾或性侵犯。

 性教育能夠進行與否,與父母態度有著直接關係。父母態度保守,不願和孩子談性教育,孩子就失去最有利的性教育教導者。

 性教育也是一門學問,父母可以一邊學習,一邊教導孩子,兩者共同成長。

引導孩子分辨愛與喜歡

 許多父母聽到孩子,尤其是小學時期喜歡某位異性女同學,可能就會向孩子大吼:“讀書就讀書,什么喜歡別人!”

李善淣認為壓抑孩子喜歡別人,除了造成親子衝突,也等于把孩子往外推,因為他以后不坦誠相告某些事,卻不代表他不會去做,“如果他私底下與對方互傳情書,然后再搞出大件事就更麻煩了。”

 她的12歲孩子在學校有喜歡他和他喜歡的女同學,李善淣就會詢間孩子喜歡別人和被別人喜歡的原因,然后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指導。

 “有人喜歡他,我就會告訴他就要做好自己,因為每個人都喜歡更好的人,沒禮貌、不孝順、功課不好,女生就不會喜歡你。被喜歡是很美妙的感覺,因為表示自己有值得被人喜歡之處。”

 另一方面,當孩子告訴他有喜歡的人,她會詢問喜歡那個小女孩的原因,然后也會與孩子分享以前喜歡的人,互相交流。

 喜歡一個人沒有錯,這是自然反應,並不需要壓抑,但大前提是要有正確態度,父母的責任是引導孩子清楚喜歡和愛的分別,因為前者是一種欣賞,后者則需要承諾。

讓孩子決定想知道什么

 這是一個有關性教育的趣味小故事

 有一天,一個孩子問母親:“我從哪裡來?”。母親聽后心想:“來了,終于問這個問題了。”

 于是,這位母親大費周章向孩子解釋生命如何形成,把自己所能知道的性知識都告訴孩子。

 但,孩子聽完后,只說:“隔壁小明說他從甲洞(Kepong)來的”。

 其實,孩子要的答案未必如大人想像般複雜,他們並不一定想要知道太多事情。

李善淣覺得給孩子多少性知識不是由父母決定,應該由孩子決定。“他問就給他知道,而且大方的說就可以了。”

偶爾,電視劇會播出一男一女進房脫衣服的畫面,父母就會很緊張想要遮住孩子視線或轉台不讓孩子看。

 事實上,孩子可能會說:“他們沒把衣服掛好”,說明孩子的角度與大人不同。

因此,李善淣相信父母可以藉著任何機會去教育孩子,特別是性教育,不需要過于緊張或急進。

教孩子拒絕性騷擾

 性教育使孩子懂得向性騷擾說不,保護自己免于成為受害者!

 之前,發生學校男老師摸女學生胸部事件,這令李善淣非常氣憤。她表示,若是相關女生清楚自己身體的界限,就不會讓老師摸胸。

 “女生可能是礙于老師而不敢說不!”她說。

 她指出,許多性侵案例子,皆來自受害者周遭熟人,這與孩子常受到否定有關,因他們不信任自己,不敢否定別人的性騷擾。

 一些小孩向家長投訴說:“叔叔摸我”,這可能就是孩子覺得不舒服,不想再受到相同對待的投訴。然而,大人總會否定他們,說:“叔叔疼你才會摸你嘛!”

 李善淣在孩子很小時就告訴他,當有人對他做出不喜歡或不舒服的事,就要警告他人,“不要否定孩子,當孩子跟你說,你需要信任他。”

 性侵或性騷擾案中,有小孩說有叔叔請他吃“Bird bird”,向大人投訴卻不被當一回事,大人以為是有人請小孩吃乳鴿之類的飛禽類食物,其實那是孩子被迫口交啊!

 李善淣在一個性教育生活營中問一些小朋友:“家人、親戚、父母的朋友可能是性侵你的對象嗎”,小孩全都說不會。

換言之,這是一個極大的危機,因為從一些性侵案數據顯示,性侵小孩者多是相熟之人,不可不防。

 因此,讓小孩學習正確的性教育保護自己,以免發生不愉快事件才來后悔莫及。

親子參與性教育營

 想教導孩子性教育無從下手,那就和孩子一起參加性教育生活營吧!

 台灣性學會馬來西亞分會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小孩,不定期舉辦性教育生活營,小孩從中可學習到性教育,父母也會受益。

 李善淣兒子參加過性教育生活營后,一直念念不忘,從中學到更多正確的性教育觀念。

 “當時的小豆豆性教育生活營在馬六甲舉行,對象是四、五、六年級學生。我的孩子參加過性教育生活營后,知道性侵和拉手的分別。”

 他笑言,生活營開始時,眾小孩初次看到有關性教育圖片皆不太能接受,咦呀聲和大呼小叫此起彼落。

 此生活營按著孩子的年齡使他們明白性教育,學會愛惜自己和尊重別人的身體。

其中,有一個活動是給孩子學習認識自己的身體,哪一部分可以給人觸摸,哪一部分則是禁區。

 “孩子以交通燈三種顏色紙貼在人體部位上,何處可讓人觸摸,何者不能。營會負責人鼓勵小孩要依自己意思而非大家都認為的意思去處理,每個人界限不同,但特別強調女生胸部、陰莖等不能隨意讓人觸摸。”

這個有趣的活動讓小孩自己有權力決定別人可觸摸之處,例如許多小孩皆在頭部貼上青紙,但若有小孩貼上紅色,並沒有問題,因為只要覺得不適合或不舒服,都應該拒絕別人撫摸。

 “在這個生活營,小孩學會去體恤異性,不應有歧視,當男生或當女生皆有各自的好處。”

 李善淣相信,如果從小不剔除錯誤觀念,長大成人在兩性相處上就可能出現問題。






坦蕩面對冀普及化(第四篇)


我國性教育前進速度匍匐前行,學齡前和學齡期的教育單位談性色變,以另一個代名詞來取代性教育,避免造成大眾激烈反彈。

 但依然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和推廣性教育的人士,以各種方式引導家長和學生,避重就輕努力把性教育普及化!

“孩子本來就有被教育的權力,獲得性教育也是他們的權力,他們應該知道如何保護和尊重自己,如何與別人互動。”

 緣野幼兒園(Tadika Sri Puncak)園長兼性教育作者李淑儀表示,不管個人社會地位如何,皆要回到孩子本質,教育他們懂得互相尊重和尊重自己,性教育就是方式之一。

 “幼兒園是教育第一線,一開始就要引導小孩去面對和尊重自己,並非發生事情才來亡羊補牢,那時已經來不及了。”

 十多年前,李淑儀在台灣留學時,接收不少當地的性教育觀念開放的社會風氣,影響她日后投入幼兒園工作的理念。

 14年前,她回到大馬經營幼兒園工作,就逐漸引入性教育工作,除了身體力行,在家中與孩子互動,成功取得性教育學者專業身分后,將這個理念付諸于幼兒園內。

 目前,性教育僅是幼兒園的分享項目,並非正式課程,但學生和家長的良好反應促使她決心加速步伐,考慮在近幾年內把性教育列為幼兒園課程。

 對于學齡前的小孩,教授性教育會否無從下手呢?李淑儀斬釘截鐵的說:不會!

 她表示,關鍵在于教導性教育者本身坦然與否,只要坦蕩面對,不會無從下手。

大人心態是關鍵

 “我要教育他們的東西太多了,我要教他們尊重生態和瞭解海龜,現在我要教他性教育,如何保護自己,如何對待和尊重自己的身體,我就以這樣的態度跟小孩說。”

 引導小孩接受性教育,重點不在小孩的接受程度,大人的心態問題才是關鍵。

 該幼兒園有百余位學生,家長對于幼兒園向孩子分享性教育一事,並沒有太多意見,反而不少家長非常驚喜,甚至有約五分之一的家長加入家長會,一起接受性教育和溝通技巧課程。

 “每年的三月至七月,我都會撥出時間與家長一起上課,12堂課內容包括性教育課題探討、如何鼓勵孩子、蒙特梳利的居家教育等。”

 由于課程人數有限,目前僅有二十多位家長參與,另有三十多位家長在等候名單,她開玩笑說:“明年看來就要全部家長一起參加了。”

 幼兒園的兒童性教育有利孩子,家長需要瞭解這個方向,透過家長和院方的互動,將更有效推動兒童性教育,有利孩子學習。

性教育從幼兒開始,幼兒園負起這個責任等同為家長分擔工作,而且可以更有系統的引導孩子認識性知識,減少孩子踏上歧路的機會。

學生師長各有角色

學生、家長和校方這個三角關係,在性教育這個習題上各有需要扮演的角色。進入中學階段后,學校的角色更為吃重,必須與家庭性教育有更緊密的配合。

 森美蘭芙蓉中華中學校長蔡親煬表示,學校方面的性教育屬于科學性性教育,主要是使學生透過科學課本,例如生物內的生殖器官教育,清楚瞭解性方面的知識。

 “器官性性教育,內容有生命的誕生和成長過程,包括器官方面成長,即繁殖部分。”

 此外,有關于性教育思維方面,則會不定時邀請一些性教育講師到校舉辦講座,灌輸學生道德思維層面的性教育。

 “學生面對環境利誘,一旦掌握不好性教育,出現思維偏差,就有犯罪心態。”

 這個時代的青少年,越讓他知道不能做,越躍躍欲試。因此,蔡親煬校長表示,必須讓他們知道會有怎樣的后果。

 家長方面,學校性教育活動獲得不俗的反應,“例如,我們在學校有教孩子如可運用保套,家長致電學校讚好。因為他們在家難以開口指導,學校卻代為解決這個問題。”

 學校教導學生使用保險套僅是在技術層面,即讓學生知道如何使用,但在思維上還是教育他們這個年紀並不適合有性行為。

 他說:“教導使用保險套自初中一開始,主要輔導老師負責,但道德和科學老師也會協助,甚至一些班導師也會自動自發教導。”

中小學性教育情況

 縱觀我國學齡前和中小學的性教育情況,只能以不足夠來形容。正式教育體系不把性教育列入重要考量,官方訂制的性教育內容有待加強,反而是學校本身採取課外補足的方式,嘗試填補學生在性教育方面的缺陷。

 台灣性學會大馬分會理事長吳啟銘坦承,目前我國中小學雖有嘗試進行性教育,但依然不夠完整,因此一些老師會私底下傳輸這方面的知識。

 他指出,現今教育部在中學課本內的社會及生殖健康課程,若就正式性教育而言,也是性教育的一部分。

 那,究竟我國中學是否已算是擁有性教育課程呢?吳啟銘表示,從狹義角度而言,目前學校沒有性教育課程,“但從廣義來看,卻已是早就開始,只是不夠系統,相關課題僅是點到即止。”

 一般人把性教育定義為性行為教育,因此認為學校不需性教育。如果正式由教育部著手進行,也擔心家長反彈,而且小孩上完性教育課程后,回家會否因不明白而亂講,也教校方無法安心教授。

他表示,目前無法做到循序漸進教導性教育的另一個原因,也和我國擁有不同種族和宗教有關,協調上較具難度。

“現在能夠比較能進行性教育多在華校,至于國中是在事后舉辦課外的性教育活動來彌補不足之處。”

各階段性教育各異

 灌輸各年齡層小孩性教育,欲速則不達,囫圇吞棗只會混淆小孩,因此各階段性教育內容各有不同。

 吳啟銘指出,幼兒園和小學可採用動畫或繪本讓小孩去認識生命的誕生,通過圖像使他們認識性知識。

 小學以口述式為主,精簡教育學生認識生殖器官,“一下子給他們太多這方面的知識,他們也不會全懂,若是給的太少又不夠。”

 至于中學的性教育,由于此時男女學生的身體變化很大,尤其是第二性徵的改變,因此需要更深入的認識生殖器官。

易言之,幼兒園和小學是性教育基礎知識立足地,中學時期即是進入性教育大躍進期。

 然而,我國目前整體學校性教育可能還在學齡前水平,甚至有所不及,全民接受正確和正統的性教育,還是一條漫漫長路。

學校幾乎不談性?

 溫霜琴和林成耀皆來自國民型中學,在兩人的印象中,學校幾乎沒有性教育課程!

 “體育課本提到如何照顧自己的身體,但與性教育無關。中三上科學課時,有人體各部份器官,同學都期待這一堂課,但平常課程講解的一清二楚的老師,在上這一堂課只讓學生在作業填上性器官部分名稱后,就跳過教另一堂課。”林成耀這么表示。

 兩人相信老師只把對生殖器官的認識當成科學來教,並不把性教育考量在內。

 他們表示,對于性教育這回事,學校老師不提,輔導老師也不碰,學生也沒有主動尋師長了解這方面的問題。

遮掩因為見不得光?

 一提及有關性方面的事,許多人難以啟齒,有人還臉紅心跳加速,尤其是學校,性相關課題長久以來處于“見光死”狀態,因此錯過不少教育良機。

 育有一子的李善淣回憶當年的中學時期,每當廁所不通,校方就會要求所有女生到禮堂集合,男生必須回到班上。

 “這時,男生們就會暗自竊笑。原來,老師是要向女生說不要把用過的衛生棉丟在馬桶內,避免造成廁所阻塞。”

 最令李善淣氣憤的是:男生會戲弄月事來潮的女生,令女生又羞又怒,甚至有者會拿女生尚未用的衛生棉丟來丟去,不尊重女生。

 這是官方和學校對性教育認知不足的結果,造成學生不懂得彼此尊重,使得某方心靈受傷。






性教育引導解決不批判(完結篇)


 性教育與性道德,

前者可引導他人認識有關性的一切,后者則是判定人類性方面的對錯行為。

 兩者有著一定連系,但也有差異,胥視採用何種角度看待事情。

 在性教育和性道德之間,究竟是對錯重要,還是解決事情重要?

關鍵在于自己想要選擇哪一個方式!

 與孩子談性教育,不告訴他們有關性道德,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性教育和性道德應該是一個配套,缺一不可?

 “教孩子使用滅火器,讓他在火患發生時懂得使用,並不等于教他們玩弄滅火器。”台灣性學會大馬分會理事長吳啟銘指出箇中差異。

 與孩子談性教育,旨在指導他們認識相關內容,不會只談性行為或談戀愛,還包括兩性之間如何交往和尊重、家庭的觀念、自我保護意識等,增加他們對性的安全感。

 “性教育與道德觀有一定的瓜葛,人們會用道德角度去批判他人對性的行為。例如‘劈腿’(感情上一腳踏兩船)這回事,大部分人會以道德角度大力鞭笞,沒有多少人會詢問有關人士劈腿的原因,或是兩人之間的關係究竟出了什么問題,只是看到行為的結果。”

 並非每件事皆能以對錯論之,因為其中或會出現例外。因此,僅是灌輸孩子對錯好壞並不足夠,還需告之何種情況無法用道德角度批判。

 提及性方面之事,性道德就有機會亮相,許多人會以此認定有關人士或事件黑與白。面對這種情形,性教育能否派上用場呢?

 台灣性學會大馬分會理事之一蔡福花認為性教育和性道德之間不止沒有衝突,反而可相輔相成。

 她也是吉打州吉華獨中教師,當遇上被認為是有違道德的事件發生時,反而成為她的學生上性教育課的材料,引導學生以性教育角度去評估有關事件。

引導孩子瞭解后果

 以成年人婚前性行為例,現代社會中“先上車,后補票”的情況已蔚然成風,現在的討論重點已不在于批判它是否符合道德,因為道德的標準因人而異,難以理出一個所有人皆認可的準繩。

 她會代入這類事件給學生討論,把它當成教材讓學生思考。然后問他們是否有婚前性行為的條件,包括此舉可能造成未婚先孕,並且是否有能力撫育孩子。

 這也是一種性教育,以此引導孩子瞭解后果和作出選擇,以及學習負起責任。這種師生之間的對話平台,使他們願意向師長表達自己的疑惑,並且從中瞭解自己,選擇想要的結果。

 “讓孩子知道遠一點的事,把三思而后行這個概念更具體的表達出來,使之明白每個選擇背后的代價。”因此,她相信性教育可以輔助性道德,不會互有衝突。

 在天平上,兩邊的秤子如何平衡,在于一邊秤子過重時,一邊秤子可以選擇增加重量,而另一邊秤子也可以考量捨去一些重量。

 性教育和性道德何嘗不外如此,與其執著于是非對錯,不如適當的配合和取得共識,就能解決許多事情,同時平衡雙方的標準。

價值觀有異勿強套

  跟學生談性教育,尤其是性行為,第一道關卡即希望他們不輕易發生性行為,第二道關卡是延后發生性行為,這是第一道關卡失守時,可以考慮教導的部分。第三道關卡則是,若已發生性行為,如何讓他不會輟學。

 吳啟銘指出,許多教育部分只進行至第一道關卡,即不要發生性行為,之后就沒有下文了。

 “現實中,許多人已在婚前發生性行為,讓他們自己學習和判斷婚前與婚后性行為的好處,不要用自己的道德判斷和價值觀去劃一條線,越界者皆是壞學生或壞人,讓孩子誤以為社會就只有一種價值觀。

 當人只用一種標準看人,不在自己標準範疇內的事物皆是錯誤,又不嘗試探尋事件發生原因,只是一味指責批判,何來尊重他人?

 性教育系統除了教育,也遵重各人選擇,其基礎建立在智慧考量所作出的選擇。

異中求同相輔相成

 從宗教角度來看,性教育和性道德可以異中求 同,不一定會造成衝突,反而達到互補之效。

 霹靂州一間基督教教會牧師翁財和指出,性教育可以是一種科學研究,因為他相信性是造物者所設計,教徒應該更加深入瞭解,就如商家制造機器,使用者要看有關機器的使用手冊一樣。

 “性是美好的事,但要有界限,而非毫無限制,基督教並不排斥性這回事。”他表示。

 翁財和牧師雖是宗教人士,但也參加非宗教性質的性教育課程,如台灣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所長林燕卿博士的性教育課程,瞭解許多這方面的知識。

 “在這個時代,性教育是大家需要瞭解的學問。”他認為宗教人士應該多去瞭解,至少在這方面擁有某種程度的醒覺。

 瞭解和適當的使用性教育和道德準繩,兩者之間或可取得平衡點。

涵蓋全面隨機應變

  灌輸孩子性教育,清楚表明不該做之事,同時也要讓他們知道有另一種選擇,不要以恐嚇方式阻止他們。

 “因為現實中有人會越界,一旦預防無效,就要教育和處理他,性教育必須涵蓋全面。”

談性教育是一體兩面之事,預防時就做好預防的工作,若有人越過禁區,必須進行處理教育,例如告知已談戀愛同學該注意何事,分手的人要注意什么,若已發生親密關係者需如何保護自己等等。

 吳啟銘指出,性教育涵蓋極廣,包括談戀愛、分手和避孕等,各個問題互相牽動,並非設定標準要求依樣而為,反而應告知事情發生后的現實情況,由他們自己學習去評估。

 “例如,可以讓學生知道求學時談戀愛會遇到的麻煩或事情,若是有人已談戀愛,不是去制造麻煩或捧打鴛鴦,這反而會促成羅蜜歐與茱麗葉效應。”

學習不同觀念看性道德

不學習就不知道,有些事並非只論是非對錯,而是可從另一個觀點出發!

 20歲的林成耀進入新紀元學院修讀輔導系之前,對于男性和女性同性戀的觀念南轅北轍,“我較能接受女同性戀,認為男同性戀比較噁心。”

當他開始進入性教育這片天空,用不同觀點去解讀這些行為和現象,才發現要接受它並不困難。

 “我才瞭解選擇喜歡男生或女生也是自己的權利,別人沒有資格批評,就如你喜歡喝某品牌的飲料,別人不能質疑為何你喜歡,因為各有選擇。”

 又如婚前性行為,他才發現那也是一種選擇,好壞與否在于是否被告知可以選擇,並且知道事情發生后的結果,並非一味指其不好而使人擁有負面印象,進而產生不必要的抗拒心理。

 性教育不只是指性行為,它的範圍極廣,換一個角度,就有不一樣的視野。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公屋看歷史

報導:劉拓
圖片:互聯網

14/06/2011

平民百姓安身天堂(第一篇)
 “公共房屋”是二次世界大戰后的社會產物。戰后,世界人口大量膨脹,各國政府開始建造公共房屋,以便安置最多人數的基層人民,謀求社會安定。

 華人世界對于公共房屋的情感印象,來自香港電影裏對屋村的刻劃印記──樓上包租婆扯破喉嚨高喊“樓下關水喉”,樓下房客仍舊繼續各自的活動。

 香港的公共房屋發展,目前走在區域的前列;她是香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更是香港奮鬥精神的典範!

報導:劉拓
圖片:互聯網

從戰后至今,香港最大的包租公,應該就是“香港政府”,因為半個世紀以來,香港政府已向半數的香港居民提供公共房屋(以下簡稱公屋):廉租公屋和可售公屋(包括居屋、私人參與發展計劃等)約佔50.8%,其中可售部分佔19.5%。

 “為何香港會有屋村?”原來,1949年,中國爆發國共內戰,大批難民湧入屬于英國租借地的香港,難民居住問題,開始成為最棘手民生問題。寮屋數量激增。一家幾口就擠住在環境欠佳的寮屋。

居住公屋逾30年

 1953年,九龍石硤尾寮屋區無情大火,造成超過5萬名居民一夜之間失去家園。為了安置災民,政府開始有系統地斥資興建多層徙置大廈。一年后,8 幢6層高的第一型徙置公屋大廈在石硤尾落成,首批災民入住。政府還成立了半獨立的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廉租屋給于中下收入家庭。1958年,香港的第 一個屋村──北角村落成。

 香港的公屋政策,給了半數居民一個家。由于居民在公屋內居住往往超過30年,經歷二至三代,在這種共同生活的空間裡,孕育出獨特的“屋村”文化,也衍生出可貴的鄰里關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就是昔日屋村的人情寫照。

 在屋村長大的香港網友這般地記述石硤尾,“在麻將桌做功課、在陽台看街景、和鄰居談天乘涼、在空地上踢球……屋村的每個小角落,都充滿開心的記憶!”當然,公屋也有不開心故事:發生在天水圍屋村的倫常慘案,讓多少努力向上生活的家庭,都留下傷心印記。

人情味已不如昔

 五十多年來,香港政府先后推出自置公屋物業、居者有其屋、全天候的通用設計屋村等。最具代表性的石硤尾村、蘇屋村和牛頭角下村,見證了社會變遷和經濟發展!然而,隨著時代變更,公屋設計和管理、居住裏頭的人心已然改變,人情味已不如昔。

 老一輩人用濃濃的廣東口音感嘆:“以前樓上有賊,所有鄰居都會拎著掃把和棍子出來幫忙捉賊;現在公屋有保安,治安反而不及從前!”

 20年光景一過,年久失修的公屋始祖──石硤尾村,也變得老舊殘破。香港政府在1973年展開第一及第二型屋村“重建”工作。第二個20年光景,早期的屋村如今都已完成使命,迎來清拆時刻。

 香港公屋,本來是政府用來安置人口,最后變成城市規劃的一部分,與時俱進。有居民希望政府清拆舊屋村后,會有更完善的房屋政策。縱使老建築被拆掉,但老屋村居民的感情,還有他們為生活拼搏的精神,始終是香港人的集體記憶和驕傲。

世界公屋各有特色

 中國的孟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居者有其屋”的理想;1000年后,美國的羅斯福則提出“一個居者有其屋的國家不可戰勝”這樣的執政名言。東方和西方哲人,在不同的時間長河裏,提出“家,是穩定社會的重要一環”。

 人類從遊牧到定居,努力追求“居住安穩“。有了家,就能維持社會穩定。不同國家的公屋法例、居住條件,或多或少,可反映當地市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政府的管治思維。

 全世界最早出現的公屋,據說是建于1909年芬蘭赫爾辛基的4間木房子。公屋居民均來自城內勞動階層,大部分家庭育有數名小孩,每個居住單位可住5至8人。單位內設有自來水、小廚房、廁所等基礎設施。

 荷蘭的廉租公屋”Sociale huurwoningen”,由政府定立法例監管,但交與非牟利機構運作。目前,荷蘭公屋佔市內房屋總數的一半──穩定了一半的社會。法國歷來都有平衡房 產市場政策的傳統,早在1940年代便曾立法制止樓房租金上漲,最近更立法要求每個新建設的市郊城鎮,保留20%土地建做公屋。

 英國的公屋,由地方政府負責建設和管理,泛稱”Council house”或“Council Estate”。19世紀末,美國出臺公屋政策來提供建房標准,經歷經濟大蕭條后,才大量為勞動階層和中產階級提供住所,維持社會穩定。

居住正義知易行難

 古今中外,具有進步思想的社運人士,都會努力捍衛“居住正義”--公平、公正的公屋政策。

 英國、美國等大多數西歐國家,以及香港,由于是基于社會發展及社會公義而介入,屬于社會型的房屋政策。它們的有關資源與政策重點集中于低收入戶, 一般概括最低收入的20%至50%住戶不等。他們的居住正義,由憲法和法律條例來闡述和保障,並有相應的行政部門執行,及足夠的經費支持。

 對于低收入住戶的住房問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政府則較為被動。具體來說,巴西、墨西哥、泰國、印度等國家,在未有巨大問題爆發前,大多是項目式的臨時措施。臨時措施容易無疾而終,缺乏系統和有力的政策。

 號稱自有房屋率達85%的臺灣,實際的無殼蝸牛高達30%,很可能一輩子都買不起房子。輿論批評,政府興建房屋,再以較低價格出售的“國宅政策”,早已推行數十年,最后無以為繼。

 當地評論人士指出:如果30年前政府就以建公屋出租為政策主軸,台北市內菁華區的國宅掌握在政府手上,可以出租給弱勢民眾;就不會變成弱勢者“被驅離市中心”。這些經濟弱勢者,才是政府要實現居住正義的主要“服務客戶”。

 可悲的事實是:即使有相關的政策,不過因為缺乏執行力度,“居住正義”只能是空泛口號。

德國公屋世界遺產

 公屋居民也是社會組成的重要部分,和其他住宅居民同樣,有權追求“居住美好”。居住美好的公屋,是一個城市政府對于市民,特別是中低下層百姓的關注和責任。

 聯合國文告指出:公屋被視為福利依賴文化的一個固有部分,被視為代表了現代城市設計最糟糕的問題。在今天,公屋基本上被理解為“窮人和邊緣群體的住房”。在美國,公屋就被視為貧民窟。這種觀點必然影響政府的項目規劃和住房選項,影響到對公屋的社會態度。

 高級豪華配套設施或者市場升值潛力,都不是公屋的關注焦點;公屋要老實回到生活的基本之上,思考什么才是令人們生活得舒適又安全的居住空間,以及所需要的配套設施,包括:空間面積的大小、空氣流通、陽光充沛;以及公共空間的安排、和睦融洽的鄰里關係等等。

 任何房屋,設計幾乎決定了居住者的生活模式。說到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公屋設計,當然得提德國包豪斯主義建築大師Martin Wager和Bruno Taut。他們于1920年時在柏林建造的公屋Hufeisen Siedlung,位于柏林邊緣的貧民區,外貌儼如馬蹄。

 Hufeisen Siedlung已被列為聯合國世界遺產--透過巧妙的空間規劃,不單令住戶擁有設備現代化的獨立間格,大大改善衛生和採光問題,也保留小村落般的鄰里佈局,自成一市。




活化公屋人人有責(第2篇)

 宇宙物種都要面對“成、住、壞、空”的生命循環,包括公共房屋。公共房屋管理維修得宜,安穩住個30年沒問題。算起來,戰后建成的公共房屋,和嬰兒潮世代同樣已步入遲暮晚年,難免得面對“都市更新”的挑戰。

 公屋的生命力,首先由設計師賦予;然后就靠政府和私人的維修管理。有遠瞻的建築師,在過去的時代,就給未來的世代作設計,比如英國倫敦著名模範公租社區Golden Lane Estate;再不然,得靠政府來活化公屋,就像香港美荷樓41座。

 1950年的英國倫敦城,被德軍閃電戰轟長達76天后,淪為滿目瘡痍的廢墟。這座廢墟城裏,僅剩下500位居民,他們都是倖存下來的醫生、護士、公務員、警察和老師等人。

 500名倖存者,構成了倫敦戰后重建的主要力量。英國政府想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重建家園、重建城市,決定為他們建造優美、安靜,並且具有凝聚力的安 身之所──公租社區Golden Lane Estate。為此,英國政府決定公開招標設計方案,並為這項全英矚目的比賽命名為“Golden Lane Competition”。

自給自足式社區

 戰后的復蘇重建工程,進度相當緩慢。然而,這項比賽確實吸引全英社會的目光:不只吸引來自廢墟各個階層人士的參與,還有很多提案,由四面八方的建 築師操刀設計。就在1951年三位建築師好友:Chamberlin、Powell 和Bon,各自向政府遞交了本身的獨立設計圖。

 這3位年輕建築師,深受現代建築史上最重要的建築師勒柯布西耶的影響。來自瑞士的勒柯布西耶,一生致力實踐現代建築美學和微型都市概念──自給自足式社區村落佈局。他曾說:“我們的時代正在每天決定自己的樣式!”

 3人將勒柯布西耶的建築理念,傾注入Golden Lane Estate設計之中。他們私下達致協議:無論最終誰的設計中標,他們都將以3人共同的力量來完成這個項目!

 1952年,Powell 的設計勝出。3人遵守了諾言,各自承擔建築師、工程師與勘測員的任務,在10年時間裏將設計圖紙變成生命力十足的公屋結構微型城市──在屋苑中混合生活所需的商店、體育、休閒設施,讓住宅空間可以和屋外互動。

組成“微型都市”

 1962 年,Golden Lane Estate 竣工,它最終被建造成為以9棟住宅和3棟公共娛樂服務大樓共同組成的“微型都市”。同時它也成為倫敦首個以不同建築類型,組合而成的住宅區。

 在“互動”價值上,Golden Lane Estate被比勒柯布西耶做得還要好,因為透過把不同活動類型的建築分佈在屋苑內,大大地增加了情味的街道生活,強化社區關係。

 Golden Lane Estate不僅是模範公屋典範,更是英國現代建築的榜樣—以優良的建築設計和完善的周邊配套設施見稱,展現微型城市自給自足的活力。

 這種雙層複式公寓的現代化、藝術性之生活空間設計,更體現出公屋對人們精神生活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可見,過去給未來設計的建築物,即使在建造50年后,還是充滿生命力!

Golden Lane Estate設計周到

 Golden Lane Estate共有559 套公寓,內有185 套公寓與174套複式公寓。其中的一半,已在1996年公房自購政策下,出售給低收入群體;剩余的一半,現今仍作為公屋形式租予市民。

 對于倫敦人來說,成為Golden Lane Estate公屋居民,是值得自豪之事!目前,這座被列入受保護的二級歷史建築物,是市內不少藝術、設計創意人士的理想居所首選。由于輪候入住的申請者眾 多,有的甚至要等上逾10年時間。所以說,自豪之前,你必須有天大的好運氣!

 假若有機會步入Golden Lane Estate社區,必然發現不同面積的公寓單位,全是為了不同年齡的住客而設,從單身、結婚、組織家庭、年老等人生階段,都一一照顧到。在這棟高達十六層 的密集型住宅大樓中,每戶都擁有面向大街的大窗,讓陽光能夠照進每一戶套房的窗戶。

 環視外部環境,站在Great Arthur House頂層的屋頂花園,能夠一覽整個北倫敦。除了公屋本身所提供的建築和藝術理想,它還緊挨著Barbican 藝術區,讓藝術走入每個人的生活空間。

活化美荷樓延續生命

 香港早期建造的公屋,因為老舊不合時宜,面對清拆的結局。為了保留一代港人的集體記憶,以及獨有的屋村精神,當地人民用文字、影像來記錄香港屋村的歷史和故事。

 建于1953,有近60年歷史的公屋始祖—石硤尾村美荷樓(當地人俗稱41座),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亦得到保留但要“活化”的機會。美荷樓將展開全面活化計劃,改建成富本土特色的青年旅舍和市民生活館。

 當局宣稱,活化工程可讓美荷樓大廈得以延續生命,市民不但可重溫當年居民的生活點滴,更可以上一堂活生生的香港歷史課。同時,各地旅客亦可瞭解這座代表香港房屋政策轉變的標誌性建築,如何開公共房屋之先河及影響日后的房屋政策。

 活化計劃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配合香港發展局共同策劃,預計于2012年下半年完成。青年旅舍將完整重現1950至70年代住宅單位、公用浴室、廁格及小商舖的原貌,而生活館的展廳負責闡述深水埠和石硤尾的歷史發展和徙置區生活。

 此外,美荷樓舊居民網絡負責匯集口述歷史和收集文物,聯繫昔日居民,保留他們的生活故事和獨有公屋文化。

都市更新面對挑戰

 早期建立的公屋,現在已經老舊,有者甚至快要成為危樓。為此,“都市更新”(簡稱都更)應運而生!

 維基網站對都更的定義是:指一個都市之內,為早期欠缺規劃或是建築物日久失修而作出全面或部分地區性的重建或整修動作。一般包括整建、重建與維護。在許多歷史悠久的城市,都需要都市更新來解決原有市中心功能萎縮的問題。

 香港政府設立市區重建局實行市區重建政策,以“4Rs”來推動都更:重建發展(Redevelopment)、樓宇復修 (Rehabilitation)、文物保育(Preservation)、舊區活化(Revitalisation)。市區重建局亦招請社工隊,為受影 響的居民提供資料、訊息等。

 雖然,各國政府宣稱都更“提高公共利益和城市生命力”,然而,實行必然招致反對--社區居民批評都更會破壞當區本土文化以及既有的社會網絡,地價提高也造成經濟收入低的原有民眾,無能力繼續留在原地居住,喪失本來權益。

 臺灣都更是其中一個極端。當地網民控訴:“大新北、臺北市積極推動都更,但黑道介入都更、放火燒屋、恐嚇等等新聞也佔滿了各大媒體版面……都更背 后的黑幕和利益多么龐大!台北市捷運永春站旁的都更案,黑道介入威脅剩余住戶的爭議還在訴訟之中時,該區的都更程序卻已進行到拆除階段。”




先租后買圓置家夢 (第三篇)



 觀看大馬房屋發展史,可以發現,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採取了相應的房屋政策和措施,提供公共房屋給中低階層人民。

 城市規劃專家吳木炎認為,過去為傳統中低家庭,打造3萬5000令吉至7萬5000令吉的廉價屋或廉租屋,已經不符合市場潮流。今天,政府應該關注建造房屋給4至5人的小型家庭、2人世界的新婚夫妻,同時也要建造房屋給單身的年輕人,因為他們都是日后經濟主流。

 他有信心,只要政府願意建立一個協助年輕人“先租后買”房屋機制,年輕人就可以免掉房貸痛苦,按部就班地擁有第一間房屋,消除年輕人對“一屋難求”的不滿……

報導:劉拓
圖片:互聯網

大馬公共房屋,俗稱廉價屋和廉租屋,向來由公共領域即政府,以及私人領域的建築商承建。

 自1982年起,政府就強制要求符合條件的房屋開發商,承擔起全年低成本房屋建造額度的30%,並將其作為企業一項社會責任。私人建築商的出售價格,與建造成本基本平行,甚至略有虧損,他們主要還是從出售其他高檔樓盤的收益中補回。

 “不管是公私領域,建造公共房屋都是他們對社會履行的責任和義務。我覺得,十多年來,政府和私人發展商,都有履行一定的社會責任,解決了中低入息民眾的房屋需求。政府也發展出一套房屋機制,確保公共房屋計劃的執行。然而徹底探究下去,機制仍有漏洞被人濫用。”

 “至今,政府對公共房屋的觀念,仍停留在解決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至于單身人士的居住問題,並非政府會優先關注的方向。”吳木炎說:“在這房屋政策底下,政府完全忽略這一批在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中,最有魄力的主流年輕人。”

需要政府人力支援

 他笑著表示,“實際上,這一批主流年輕人,不管是社會新鮮人,或者即將成為專業人士的年輕人,他們正需要政府的人力支援,包括居住的支援。為此,政府應該建立更好的房屋機制,讓單身的個人、年輕夫妻獲得居住安穩,那么,他們才沒有后顧之憂去拼搏。”

 “政府可以向剛剛進入社會工作的新鮮人,提供第一階段,即‘過度’的房屋需求。具體來說,就是在他們的事業或生活踏上正軌之前,提供他們所需要的 廉租屋。這些廉租屋,他們起碼住上5年。所以,政府可以征收他們同价甚至更貴的租金,等將來他們購置房屋時,再給回租金裏的一定巴仙利率,比如說 20%。”

 一旦他們步入正軌,或者想要組織家庭時,他們就會考慮提升現有的居住條件,這時,他們就已經來到“穩定”的第二階段。這時候,因為政府給回的部分租金,他們就能夠解決全部,或者部分的頭期錢。

 “年輕人在第一階段的‘過度’居住,只適合租住,不適合購買。到了第二個階段,他們對房屋的需求已經定型,可以確定自己到底想要擁有2間房或 2+1間房的中型房屋。接下來,不管他們是打算購買政府房屋或私人住宅,這些頭期錢,由早期租金所累積,必然會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

組屋社區是社會縮影

 現在,居住在城市,年齡30歲,工作5年,月薪3000令吉的年輕人,想要購買一間價值20萬令吉以上的房屋,只靠自己的收入,確實很難拿出10%或20%的頭期錢。

 “此外,在‘定型’的第二階段時,政府應該允許年輕人有自由買賣屋子的權利,讓他們享有房屋增值的利益。這個階段,年輕家庭的成員會增加,他們需要比中型房屋更大的居住空間了。”

 根據吳木炎的說法,組屋社區是一個社會縮影。和諧的社區模式,規劃時,必須納入周邊設備和環境條件,以及互動性強的社區活動空間。這點可以參照已為85%居民提供良好公共房屋的新加坡經驗。

 “大馬社會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承認:以往的房屋政策,是造成民族之間產生隔閡的因素之一。因此,健全的組屋社區規劃,最好可以納入不同領域的專 家意見,包括房屋規劃師、社會經濟學家,以及社會工作者等。只要政府打造一個和諧社區,年輕人就能夠順利地融入社會結構裏頭。”

改善策略迎合需求

 吳木炎表示,“現在,傳統家庭中下家庭的居住課題,已不是我們要擔心的主題。我們應該擔心的是,這些家庭的兒女成長后,就算父母留給他們廉價屋,他們也不肯住。結果,很多廉價屋就只剩下兩個老人。大馬公屋第二代,算失敗。”

 “主流年輕人對房屋的消費形態和潮流價值,已經朝向追求30萬至40萬令吉的中等和高檔房屋。上一代的人,對房屋要求低,‘有瓦遮頭’就好;這一 代人,對屋子有高要求,他們不願住在有一大堆孩子跑來跑去的吵雜組屋。”政府繼續建造不合年輕人時宜的房屋,就會發生“有屋無人”的頭痛情況。

 “政府的房屋政策,應該照顧到這些年輕人,因為他們才是日后經濟的主流。只要房屋政策的目標明確,以及掌握年輕人的市場需求,就可建造受年輕人歡迎的房屋。

 “今天,地方政府建造的組屋,已有相當程度的改進,比如說旺莎瑪珠和Jalan Enggang一帶組屋,設計不錯,也相當舒適。然而,大部分組屋,屬于超過40年的老建築,設備幾乎都沒有。一些早期組屋,比如吉隆坡17樓組屋,已開始進行市區重建計劃。”

完善基建土地增值

 目前,房屋發展商已符合政府的要求,在興建高檔和豪華房屋時,也會興建中低階層人民購買得起的廉價房屋。然而,很多發展商埋怨:廉價屋的售價,自1998年后就沒有作出任何調整;加上建材高漲,他們連成本都收不回,無法再度入場建造廉價屋。

 同時,在房產土著固打制下,30%廉價屋保留給土著,這也引發房屋滯銷問題,導致大部分地區出現房屋空置。最后,發展商被逼面對資金流動不順及承擔高額利息等問題。

 對此,吳木炎表示,“土地價格是房屋的主要成本,尤其是巴生谷流域一帶和策略性地點,土地價格很高。今天,大馬房屋已納入高價位市場,想要發展商用策略性的商業土地來建造廉價屋,太不划算。”

 市區土地價高格,造成越來越多的中低價房屋,越建越遠離市區。難道經濟能力不好的人,只能居住在遠離市區嗎?他說:“市區需要中低階層人士,才能展現蓬勃生氣!我想強調的是,想要改變一個地點的策略性,比如說城郊地區,可從建設銜接完善的公共交通網絡下手。”

 他續說:“大家別忘記,很多策略性地點,也有政府的土地。像早期的公務員宿舍、郵政局,還有市區裏的非法木屋區,今天都已變成策略性地點。只不過,這些土地價值,沒有被充分利用而已;大規模的土地,上面還是老建築。

官商合作解決屋荒

 即使有了土地,還是要回到老調:政府執行建造房屋的效率有多高?相比私人建築商,政府承建的房屋工程,效率要慢很多。甚至,建造成本也高很多。

 “政府落實建造人民房屋的目標時,應控制好設計和成本。這點上, 政府可以跟成熟穩健的建築商一起合作--政府提供土地,建築商貢獻豐富經驗。那么,政府就可履行‘居者有其屋’的承諾,建築商也可以履行社會義務。”

 說完效率,當然得說融資。“中低價房屋的貸款,人民借貸高,但償還貸款能力低。加上,低房價房屋,不是私人銀行的主要盈利來源,所以,私人銀行對這些建築商的融資,看法相當保守。”

 “只要政府在建築材料稅務上,給承建廉價屋的建築商折扣;簡化建築業聘請外勞的手續;還有,在申請建築圖測或土地用途轉換上,減少繁文縟節;那么,就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間接惠及人民。”

 “對于政府和建築商合作的市區重建計劃,我並不反對兩者合作去建造商業產業、高尚住宅區;但是,政府要有節制,不然到最后,政府就會面對缺乏土地來建造房屋給人民的棘手問題。”




租房買屋專家教路 (完結篇)

 享用不到政府為人民建造的廉價房屋,就只好向私人領域買房或租房。計算起來,不管租金或房貸,都已成為城市男女最大的固定開銷項目。

 那麼,買房住好?還是租房住好?每個人都有主觀想法。

 理財專家陳文博覺得:想落地生根,可以買房安定。投資專家鄭水興則教路:可以買房又租房,一舉兩得!

報導:許雅玲
圖:攝影組、受訪者提供、互聯網

獨中老師小嚴說:買房最實際!5年前,小嚴買了實地排屋,月供1000令吉,他笑說:“給了房子、車子、孩子,還有老頭子,能儲蓄的錢真的很少了。不過,5年前25萬的屋子,現在起到35萬,嚇了一跳。”

 去年買下人生中第一間中價公寓的小曼則坦言,“我還是喜歡租房,因為不用給管理費、門牌稅、地稅、火警保險,也不用出席居協大會……即使幫人供屋,我也樂意!”

 買房、租房故事聽多了,還是最想知道幾千里之外的25歲美女馮加惠:為什么有本事買房住,但卻要租房住?性格外向的加惠先“哈哈哈”,然后在線上回答:我喜歡到處走,不喜歡困在一個地點。”

選擇租房更自由

 可是,精打細算的職業女性,會樂意幫人供屋嗎?“嗯。我也想過這個問題。買房需要從長計議,我實在忙得沒時間去思考這事情。”三年前,從林國榮大學的電視電影和傳播專業畢業后,加惠就直接加入大學的公關部門工作。

 “當時底薪是2200令吉,如果財務規劃妥當,應該可以買房居住。不過,我太愛購物和追求品質生活,所以,沒法存錢買房。”她說:“我覺得租房的決定是正確的。你看,三個月前,我還在吉隆坡,現在,我已身在北京了。”買房的話,她就沒法灑脫直奔北京。

 加惠的人生座右銘是“及時行樂”──體驗新事物、接受新挑戰。3個月前,獲得北京工作兩個月的機會,她毅然離開大學崗位。兩個月后,前僱主丹斯里林國榮,要求她管理北京的辦事處,她覺得機不可失,馬上答應。

 在吉隆坡時,她和妹妹及友人合組房屋,一來可以分擔費用,二來可以分享快樂。初來乍到北京,必須獨立生活,她第一次以2000令吉月租租下整間公寓套房(studio apartment),“受到美國電影的影響,嚮往住在古典復式閣樓。”

 年輕女孩還沒考慮在哪個城市落地生根:“反正時機到了,自然會主動去簽署房屋買賣合約。現在,我很享受每天面對新挑戰的生活方式!”

建安樂窩有房較踏實

 居住在梳邦再也的宅男以諾覺得,“有了房子,就有了根,就踏實很多,也有‘我的家’的成就感。自己的家,可以買很多東西放進來,也不用煩搬家再重新適應。所以,買房住好!”

 “7年前,我就萌生買房念頭……那時租房間,一個月都要兩百多令吉。當我發現戶口的錢足夠付頭期時,就有了置業念頭。與其幫人供房子,何不自己供一間?置業,不是想要投資,而是想要有個安樂窩。”

 “我本想買有地產業,后來聽聞不安全,入賊機會高,所以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今年,提取公積金,加上儲蓄和弟弟借的錢,提早繳清30年的房貸了!但我仍沒提升房屋的念頭,因為手頭不寬鬆。哈哈哈,往后要再置產,最好是以現金交易。”

 “繳清房貸的第一個感受是──解脫!終于鬆綁,不被銀行牽著鼻子走!”現在,看著身邊租房子的人,以諾希望他們趕緊置業,“有個家是大家夢寐以求的吧。不想有家的人,是在說謊。呵呵,有些人愛面子,不肯承認自己沒能力;也有人愛五湖四海去旅遊。”

有經濟能力買屋創造財富

 租房好?買房好?宏願理財機構董事經理陳文博認為,“見仁見智。如果你是檳城人,來到吉隆坡工作。那么,你要先問自己:我會在吉隆坡工作很久嗎?如果不打算在吉隆坡落地生根,那么,就沒有買房居住的理由。”

 雪蘭莪巴生人陳文博,最早期時在彭亨州關丹經商,當時因為不確定將來打算在哪裏落地生根,就覺得租房挺好的。“無殼蝸牛如果覺得屋子不舒適,社區治安不好,那也不必煩惱,搬到更好的屋子住。”

 后來,回到巴生創業,初期經濟能力不強,他慢慢累積未來買房的資本。等到成家立業時,終于買下人生第一間房屋。隨著經濟能力加強,加上家庭成員增加,開始小屋搬大屋;2年前還買地建築夢想家園。

 “買房子這事,你考慮越久,屋價就變得更貴。只要能力所及,又選擇對的地點,買下的屋子還可以創造財富。以前或現在,買屋子都不是輕鬆的事。不過,大馬人還是很幸福,即使在雪蘭莪州,還是找得到便宜舒適的屋子。

精明置業或帶來利潤

 房地產投資顧問鄭水興表示:“租房住好,買房住也很好;只不過,兩者的資本收益變動不一樣。只要你能租到最便宜的房子,以及買對了有價值的房子;那么,你就能享受租房和買房的好處!”

 他繼說:“剛要購買人生第一間房子的年輕人,如果立下買房來居住的目標,那么,你就可能被房屋套牢。”如果你覺得“被房屋套牢也甘願,起碼不用幫別人供屋子”,那你買房子的目標還不夠遠大。

 想知為什么?且聽鄭水興分解:

 如果你存夠30萬令吉來置業,你有兩個選項:

 (1)購買30萬的房屋來居住;

 (2)在對的地點,購買30萬的辦公室,每月以1500令吉租出。

 如果選擇(2),然后用1200令吉來租房居住,每個月可以存下300令吉。

 “10年后,辦公室可能增值到40萬。善用第一間產業帶來的利潤,你可以一間變10間。屆時,再選其中一間來居住吧。現在是租金偏低的時代,只要方法正確:租最便宜的屋子,買有潛能的產業,一間變10間就有可能。”

租房、買房Q & A

Q:租房有哪些優點?

 A:租房擁有較大的自由,包括搬遷的自由。不喜歡,可以馬上搬走。此外,租房提供你先租后買的機會,讓你明確居住地點和房子類型。沒有房貸,現金流動較鬆動,可進行其他投資。

Q:租房有哪些缺點?

 A:租房者較難產生社區歸屬感。屋主每月償還房貸,至少有一部分將變成屋主擁有的房屋價值;如果運氣好,屋主房屋會增值。租房者無論繳多少房租,房子都不屬于自己。

Q:買房有哪些優點?

 A:花大錢買房,最大優點就是擁有自主權──自己決定居住地點及生活方式,不必擔心房東提高房租,或者房子被轉賣他人,被逼搬遷。同時,不必房東批准就可釘上釘子來挂畫。入場早的屋主,可能現在已享有房屋升值利益。

Q:買房有哪些缺點?

 A:買房成本高,要兼顧的費用也很多:房產保險、房地產稅、維修費用等等。同時,買房要承擔更大責任,熱水器故障、屋頂漏水,屋主解決不了,就要花錢請人代勞。此外,屋主可能被房屋套牢,如果急用大筆錢,需要數月或數年來賣掉房屋。

Q:房租大約是薪資的15%。最近,房東又要漲房租。有何辦法讓租屋成本壓到最低,卻又不影響居住品質?

 A:最直接方法,找室友合租,分擔費用。另外,在簽新約或者續約前,不妨跟房東溝通,想辦法降低租金。簽長約或許可讓房東酌量降低月租。如果房東 不願降價,可要求把水電費或泊車費包括在租金內。平常生活要節省,尤其水電費。如果租住公寓有泳池或健身室,要善用,可省“健身”錢。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劉伯溫奇門展神威


13/06/2011
報導:潘有文 
圖:劉金富、受訪者提供

報導:潘有文 
圖:劉金富、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今年是劉伯溫700週年誕辰,他以奇門遁甲揚名于世,輔助中國明朝開國君主朱元璋建功立業。

 這位不世奇人也是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但民間流傳劉伯溫的事蹟和故事,以其運用奇門遁甲最多,令人嘖嘖稱奇。

透過劉伯溫第22世孫的弟子之一──蕭德勝,讓我們進一步瞭解劉伯溫和奇門遁甲……

劉伯溫的文學造詣不俗,但相較其運用在軍事上的奇門遁甲之術,后者更受矚目,因此劉伯溫往往與奇門之術劃上等號。

 “在古代,奇門遁甲是帝王之書,只在改朝換代之時,才會出現在民間。”劉伯溫后世的弟子之一蕭德勝指出。

 商朝末期的姜太公姜子牙、漢初的張良、三國時代的諸葛亮,以及元末明初的劉伯溫,即是因習得奇門遁甲,而在朝代更迭時,協助明主開創新時代。

 “奇門遁甲實則是一本策略書,我方旺時則攻,弱時則守。奇門講究選擇,選在時間與空間的交叉點發揮最大力量。”蕭德勝分析奇門之術箇中奧妙。

 換成現代,奇門遁甲也可以運用在生活上,以下是蕭德勝以奇門遁甲協助他人的例子。

送院搶救觀察

 數年前某日早上10時許,一名外形俊朗的男子找上蕭德勝,滿臉愁容向他敘述孩子的病情。他那年約16歲的孩子因肚子疼痛暈厥,送院搶救和觀察后,一直查不出病因。

 于是,蕭德勝立即要該名男子即興報出一組數字,該男子不假思索的說出5323。經奇門遁甲計算,其神數是81672。

 “8為九天,即途中易變,1為天蓬星,指主客顛倒,爭鬥血光,6為開門,指在東南方做事,反覆多變。1和6為水天需卦,事情還在準備,后來發展好。7和2則是退吉進凶,謀為不足。”蕭德勝解出這一神數內容。

 蕭德勝分析此象易后,要求該男子立即回到醫院照顧孩子,而且必須有人寸步不離陪伴在側,因為會出大事,有破裂血光之象。

 當日半夜,看似無事的孩子,肚子突然痛得死去活來,幸好其家人在旁,立即召喚醫生搶救。原來,孩子腸管破裂,不知何故主治醫生一直未能查出病情,所幸經搶救后,有關孩子已脫離危險期。

 該男子致電向蕭德勝致謝,但后者隨即指孩子並未徹底康復,千萬別掉以輕心,若孩子回到家中一有任何不適必須立刻送院。

 不久后,孩子舊病復發,送院救治后再度脫離危險期,經療養數月后,才完全痊癒。

 經此,有關男子除了上門答謝蕭德勝,更拜他為師學習奇門之術,將之運用在生活中。

就像天氣預測

奇門遁甲竟能如此神奇,但是否有違常理,顯得有些怪誕?

 蕭德勝指出,奇門遁甲是一門“有的選擇”的學問,讓人從中找到適合的選擇。簡言之,它是一種預測,就像天氣預測一樣,提早發出警示和瞭解時局,使人有所準備。

 “例如,你知道吉隆坡半山芭地區今日有雨,並不表示不能去那裡,而是需要帶著雨傘出門,就不會對自己帶來不便。”他表示,奇門遁甲的預測和所提供的選擇亦情同此理。

既然奇門之術能夠助人,為何僅有某些古人能夠習之,卻不能廣為流傳?蕭德勝指出,古代在政局穩定后,帝王多收回奇門之書,避免有心人習之藉以作亂。

 然而,古代朝廷中一些懂得奇門之術的官員,隨著朝代更迭而流落民間,因此現在才會有更多人懂得奇門遁甲。

 身在元末的劉伯溫因機緣巧合習得此術,雖然他是儒生,卻因此能在戰場上出計獻策,協助明太祖朱元璋建功立業,他自身也因此在史上留名,讓后人傳頌至今。

朱元璋害死劉伯溫?

 劉伯溫(1311年7月1日至1375年4月16日)是明朝淅江青田人(今中國溫州文成縣南田鎮),原名劉基,號稱諸葛武候,輔佐朱元璋成就大業,朱元璋多次稱他為“吾之子房也”(張子房即張良,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謀臣)。

 中國溫州市、文成縣和南田鎮官方為了紀念劉伯溫誕生700周年,將于7月中旬舉辦祭祖大典,來自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意大利、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香港地區的劉伯溫文化研究精英、企業家和劉氏后人,將在劉伯溫出生地聚首,共同緬懷這位古代奇人的成就。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兩者皆以奇門之術建立威名和功業,后者更在八年時間(1360年至1368年)內,協助朱元璋建立明朝。

 按理說,劉伯溫的成就已讓后人引以為豪,可投入官場出計獻策,揚威政壇。但蕭德勝表示,劉氏一派的奇門師父卻不鼓勵此舉,除非萬不得已,否則盡量避免投入官場。

劉伯溫雖為明朝開國功臣,卻選擇急流勇退隱入民間,因他深諳“伴君如伴虎”的道理。然而為了人民福祉,他還是選擇站了出來,向朝廷爭取人民的福利,繼續與只能同甘苦,不能共享福的皇帝朱元璋打交道。

 據說,在劉伯溫生病時,皇帝派御醫診斷,開出的藥方卻不能藥到病除,而且有日漸惡化之勢。雖然劉伯溫向朱元璋反映,但后者只要他安心服藥。

 蕭德勝指出,劉伯溫病逝相信是藥物和病情互有衝突,但這是否朱元璋幕后指使,至今未有定案,死因成謎。因此,劉氏后人和弟子多不願選擇從政或為官。

時機適合逢凶化吉

 蕭德勝強調適合別人的時間和空間,並不一定適合你,因為你有自己適合的時間和空間,他以其中一名客戶的個案來說明。

 2006年12月9日深夜,已入夢鄉的蕭德勝被手機鈴聲驚醒,原來是一名老客戶來電,告知他架設在夜店內的鐵架不知何故倒塌壓傷了人,他正趕往現場,卻又擔心在三教九流人士面前會生出更多事端。

 蕭德勝隨即以奇門遁甲為他計算,從對方報出的數字7813取得神數密碼31644。經計算后,蕭德勝向事主表示暫且無事,后者唯有硬著頭皮前往現場。

 隔日一早,事主致電向蕭德勝表示,現場並沒有因此發生不愉快事件,只是有關負責經理態度不友善,要求他在來臨的星期一上午11時許與大老闆洽談,因此令他內心忐忑不安。

 蕭德勝掐指一算,發現有關時間和地點的神數是84647,若在約定時間對談,可能就會出事,要求把見面時間改至同日下午1時至3時之間。

 “當時,我對他說,按照我幫你的策劃和遴選的時間去做,你會沒事的,可能錢都不用賠呢!你大膽放心去吧!”

 結果,事主與夜店大老闆見面后,不止不用賠錢,還獲得后者的熱情招待,這令事主大呼不可思議。

 蕭德勝說:“選擇時間非常重要,這也是奇門遁甲的核心價值所在。雖然其神數84647中臨九天(8),會有突變,可是只要找到時間點配上方位,加上策略的佈局,就能使得天輔星(4),開門(6)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結局自然不言而喻了!”

掌握訣竅學習不難

 劉伯溫傳予后世的劉氏神數,較其他派別的奇門遁甲略有不同,它不止不受時間長河的約束,而且推算簡單,上可推算公元紀年以前,下可推理未來任何一個年份中的某天某時某事。

 而且,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處于計劃經濟時期,劉伯溫后人結集約80名大學生,以論文研究方式,把劉氏奇門遁甲內的天文地理、陰陽五行、八卦曆法、哲學、中醫等學科,化繁為簡,集合在10個阿拉伯數字上。

 因此,它可作為各領域人員的行為預測指南和最佳參謀,還可用于趨吉避凶,興利除弊。

已在易學術數擁有15年以上經驗的蕭德勝,樂于推廣奇門這項中華文化精髓。並且,也極力摒除人們認為奇門難學的觀念。

 他指出,只要掌握到其中訣竅,其實一天時間也可以掌握其基本入門。據悉,他下一個奇門遁甲分享會是在6月16日晚上7時30分,入場免費。中國報《十分專題》電話:03-22896156。

 延伸閱讀:

 蕭德勝部落格:http://qimen168-cn.blogspot.com

 蕭德勝面子書:http://goo.gl/FrlSb(此為縮址,或可直接在面子書鍵入簡體字的“蕭師父”搜索即可)

預言書《燒餅歌》掀爭議

 有關劉伯溫的傳說,皆與準確預測時局或大事有關,他把奇門遁甲使用在政治和軍事,同時藉以造福人民,獲得民眾大力推崇,神化了劉伯溫先知先覺的能力。

 例如,傳說中的神奇預言書《燒餅歌》,除了預知明朝的發展與滅亡,甚至預言今日中華民族的情況,許多人相信是劉伯溫所作。

 蕭德勝坦言,《燒餅歌》作者是否是劉伯溫頗有爭議,因為它也可能是后世的作品,卻托上劉伯溫之名,“即使如此,也只會進一步顯示劉伯溫獲得許多人的肯定和尊重。”

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清涼上班 節能省電


12/06/2011

報導:劉林李
圖: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電費漲價,這下連開空調、沖熱水都要三思。

 說起來,節能乃當今全球共同面對的課題,尤其是日本,經歷311大地震和福島核危機,電源嚴重短缺,節能已經成為一種新生活方式。

 看看日本人這個夏天如何省電,馬來西亞也許可以從中學幾招。

日本是時尚王國,年輕男女服飾打扮引領世界,不過,日本上班族的穿著卻是全球最刻板乏味的。

 一年四季,不管氣溫攝氏零度還是攝氏35度,男士一律深色西裝和打領帶,女士套裝加高根鞋。

 2005年,“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除了美國以外,多個工業國達成協議攜手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

 為了減排承諾,同年夏天,當時的環境部長小池百合子建議推行“Cool Biz”運動。“Cool Biz”全名是“Cool Business”(清涼商務),“日式英語”的發音成了“Cool Biz”。

首相換上便服做廣告

 過去,日本上班族就算夏天也穿西裝上班,所以,辦公室的空調一般要調到攝氏二十多度,有些公司甚至調到十六七度,非常耗電。

 2005年的6月1日到9月底,在“Cool Biz”運動期間,公務員受促脫掉西裝,換上便服上班,因為政府機構辦公室全把空調設定在比較省電的攝氏28度,

 為了鼓勵公務員穿便服上班,以及呼籲企業界響應“Cool Biz”運動,當時的首相小泉純一郎親自拿下領帶脫掉西裝,換上便服做廣告。那段期間,他跟其他內閣成員都堅持以便服出鏡。

 日本商業巨頭豐田汽車、Orix金融保險等,也積極響應政府節能號召,這些企業的會長和重量級人馬,更是親自穿上便服在天橋走秀。

 日本人做事向來認真細心,為了解決上班族脫掉西裝后每日上班服裝問題,政府請了該國著名設計師菊池武夫和小條光子等,為日本男人設計便服。

鼓勵上班族穿清涼裝

 除此以外,政府還印刷“便服手冊”,教男士們如何配搭便裝,以便上班時穿得簡約大方。

 小池百合子還跟職場漫畫代表作《島耕作》系列作者合作,那年夏天讓《島耕作》漫畫男主角穿上便服上班。

 今年夏天,福島核電站受海嘯重創,日本政府下令削減用電15%,為此把從2005年起,每年夏天都會推行的“Cool Biz”升級為“Super Cool Biz”(超級清涼商務)。

 這個夏天,日本政府鼓勵男女上班族穿得更少、更短、更清涼上班。

習慣成性反應欠佳

 對許多人來說,天天穿牛仔褲、Polo衫上班是求之不得的事。

 但對生性拘束嚴謹的日本人來說,要他們不穿西裝,如同要他們除去長久以來的“護身盔甲”,很多人因而渾身不自在。

 日本政府2005年推行“Cool Biz”以來,許多政府官員均覺得很為難,民間反應更是不怎樣。

 許多官員抱怨穿便服見客人或外賓有失禮節,一些官員甚至情願在辦公室準備一套西裝,以便接待客人時換上。

 也有一些上班族,穿簡便服裝上班,但看到身邊同事西裝筆挺,總覺得尷尬不已。

 還有許多上班族拒絕穿便服上班,理由竟然是擔心別人以為他們失業,所以穿著便服在街頭閒逛。

 日本政府今年推行的“Super Cool Biz”,清涼尺度比往年“Cool Biz”更寬,鼓勵大家不只穿T衫、卡其褲上班,還要求大家換上夏威夷衫、短褲、運動服飾上班。

 但是許多民間企業,其實連穿夏威夷衫都無法接受,只是鼓勵今夏不打領帶和穿西裝外套上班。

 一些公司則接受穿Polo恤和卡其褲上班,但不允許穿牛仔褲、短褲或涼鞋。

官員以身作則推動

 “Super Cool Biz”在本月一日正式開跑,許多承諾參與這項活動的政府機構和大企業,空調鐵定調整到攝氏28度,不過,很多上班族仍堅持,就算關掉空調也不想換掉西裝。

 放眼日本中央政府機關聚集地霞關,公務員仍然穿著正式西裝。東京金融中心大手町及周邊也不見得有何驚喜,上班族依然穿著深色西裝。

 日本知名便裝品牌優衣庫(Uniqlo),針對上班族穿便裝上班的情況,做了一項調查。300位男性受訪者中,有86%擔心今年夏天產生汗臭,只有21%對穿Polo恤上班感到自在。

 日本環境部官員倒是以身作則,6月1日那天,最高溫度雖只有攝氏19度,但環境部的官員們依然換上夏威夷衫、Polo恤、牛仔褲和短褲。

 日本內閣官房長枝野幸男,也帶頭光顧霞關的便服專賣店,當模特兒試起新裝。本月一日,他更是率先穿上粉紅色襯衫上班。

 枝野幸男因為日本311地震海嘯時,總是穿著藍色救災工作服,不念稿不迴避問題,冷靜交代災情而贏得民眾好感,意外躍身成為日本當紅政治明星。

調高室溫可省電源

 日本環境部發佈的資料顯示,只要政府辦公室把空調設定在攝氏28度,這么一個簡單動作,今年夏天就可以省下30億升石油。

 日本人平日上班內穿汗衫,再穿襯衫和西裝外套,另打領帶,其實,只要脫掉這身衣物,體溫就可以降低兩度。

 這就是為什么日本政府除了提倡調高室內溫度省電,也鼓勵上班族換上清涼便裝上班。

 “Cool Biz”節能概念實際易行,所以韓國政府也仿行,大馬其實也可參考這一做法。

 在四季分明的國家,空調的作用是讓大家在嚴寒的秋冬或酷熱的夏天,可以在溫度適中的空間舒適生活。

 不過,在我國,空調一般變成“冷氣”,許多辦公室的空調系統因為是中央控制,很多上班族在辦公室里反而要穿上外套或披上圍巾,這種現象其實奇怪又浪費電源。

 空調是最耗源的一種電器,政府部門和民間企業平日只要把空調調高一兩度,一年下來就可以節省不少電源,何樂而不為?

Cool Biz看到潛在商機

 儘管日本民間對穿清涼便裝上班,似乎興味索然,但是服裝零售業者仍然看好“Cool Biz”是一大商機。

 很多上班族不想脫下西裝,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擔心自己穿得不夠得體,衣著品味赤裸裸暴露在同事眼中。

 優衣庫因而在今年夏季舉辦了一場“Super Cool Biz”風格服飾展示會,推出8款容易搭配的便服,包括白色七分褲、格子襯衫、運動外套。

 另一服裝品牌Aoki則研發一種“高級清涼商務西裝”,質材輕柔,穿起來特別清涼舒適,提供那些不想穿Polo恤和卡其褲上班族的人另一選擇。

 日本政府和零售業為了鼓勵男性上班族“變裝”,可說無所不用其計,然而卻沒有提供女性穿衣指南。

 不過眾所皆知,日本女性時尚敏銳,以擅長打扮配搭聞名世界,所以根本無需擔心她們今夏穿著問題,“Cool Biz”正是她們展現穿著風格的大好機會。

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體感游戲玩轉世界

10/06/2011
報導:劉拓
電子游戲玩家,請問未來的游戲該如何玩?夠格的玩家會說:你可以玩轉蘋果最夯的多點觸控游戲《憤怒小鳥》,更要挑戰3大體感游戲(任天堂Wii、索尼PlayStation 3 Move、微軟Xbox 360 Kinect),還要對意念游戲亦步亦趨!

全球第一部電子游戲,是在1958年由美國的威利席根波森研發。當年,他用一部示波器、一部類比電腦和一些簡單的按鈕,創造了一部小型互動式遊樂器,並且設計了一個簡單的雙人網球游戲。

半個世紀以來,全球的游戲廠商不斷開發可供在電視游戲器上、攜帶型電子游戲器和電腦上玩的游戲產品。其中,觸控游戲產品的交互技術,先讓玩家瞠目結舌;隨后報到的體感游戲,則帶來更多人機交互的刺激體驗!

未來,我們玩游戲的方式必定是多元化的。然而,對于大部分玩家而言,現在正是丟掉鍵盤、鼠標和手把,在主機前大玩特玩體感游戲的時代!

體感大戰延燒至3D互動

第一個開闢體感游戲的先鋒,正是日本的任天堂(Nintendo)。任天堂推出了Wii家用游戲主機之后,體感游戲正式走進成千上萬的家庭。即使標榜“動作捕捉感應”,但Wii仍需以“游戲手柄”來協助游戲。

三年來,被Wii打得落花流水的索尼(Sony),終于在去年推出PlayStation 3 Move,加了感應手把,成功扳回一城--發行首月即有250萬件的銷量。甚至,索尼的感應手把廣泛獲得玩家稱讚,在範圍與精確度上勝過任天堂的Wii, 在判斷玩家的揮擊速度和力道上,比微軟Kinect敏銳。

為了不被比下去,任天堂新推出Wii Motion Plus動態強化感測器。至于最后一個加入體感游戲戰場的微軟,也在去年推出Xbox 360 Kinect,以技術走在游戲尖端。然而,擺脫手把束縛,Kinect犧牲了游戲的“精確度”。以腕部動作感應來說,沒有手感,Kinect確實難有 Wii或PS Move的精准程度。

其實,Xbox 360 Kinect創紀錄的銷售表現,反映了市場對于3D互動介面技術的喜好。同時,任天堂瞭解到一般玩家市場太擁擠,開始聚焦核心玩家(掌上型游戲機 NDSL),提供無限上網和不需眼鏡便可顯示3D畫面功能。至此,全球游戲競爭,已從體感大戰延燒到3D互動競爭!

未來玩法或以意念操控

未來游戲玩法,可從游戲開發者會議來推敲:今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游戲開發者會議現場,Castellotti通過Puzzlebox Jigsaw系統,用意念玩《使命召喚:黑色行動》。

意念游戲的概念是利用一個可以用來追蹤人腦反應,並及時反饋進而實現意念操控的系統進行游戲(這和科幻電影上的一樣)。雖然,這只是意念游戲的初步展示成果,但已有人認為:意念游戲會是未來游戲世界的主導!

Xbox 360 Kinect追逐身體3D動作

微軟正式發佈Xbox 360 Kinect前,Kinect一直採用“Project Natal”的開發代號。 早在2007年,在華爾街日報舉辦的“All Things Digital”會議上,微軟的蓋茨和蘋果的喬布斯同時登台時,蓋茨就提出“Project Natal”概念。他說:“想像一款游戲機,你可以直接拿起球棒或網球拍揮舞。”

當時的主持人提醒他:任天堂的Wii早已應用了體感技術。蓋茨馬上明確區分兩者不同:“不對。那不是同一回事。那只是3D定位設備,你無法使用你的網球拍,你不能和朋友坐在一起,以及自然地做各種動作。我現在說的是視頻識別,是一款能看到你正在做什么的攝像頭。”

微軟對于Project Natal的定義很簡單:一個讓游戲玩家無需任何游戲控制器的游戲控制方式。理論上,集成的傳感器可以追逐身體的3D動作,對用戶進行面部“辨識”,甚至還能聽懂玩家的語音命令!

蘋果談不攏微軟獲利

原來,Kinect技術持有公司PrimeSense,最早屬意和蘋果合作體感遙控Kinect技術!2008年,來自以色列的 PrimeSense的總執行長Inon Beracha,在硅谷尋找商業合作伙伴。Kinect是一項熱門的技術,當時他們陸續和硅谷各大公司交涉。

蘋果近年推出的iPhone也帶來多點觸控技術的重大革新,PrimeSense希望通過Kinect技術,進一步實現不用觸摸的多點觸控技術。Beracha說:“蘋果是這項技術最理所當然的歸宿!”

Inon Beracha和他的工程師第一個想到的地方就是蘋果,也已和對方進行數次磋商。然而,與蘋果的會議進行的並不順利。

由于蘋果執意要保密,要求Beracha簽署一堆法律協議保密條款。

Beracha當然拒絕。這是熱門技術,他大可將其賣給其他大公司。結果,技術被微軟買下,去年順利推出Xbox 360 Kinect,撼動全球游戲市場!Xbox 360 Kinect不只成功體現微軟的技術整合力,更刺激業界從工程學的角度去思考如何進行產品研發。

三大巨頭三足鼎立

10年前,體感游戲的想法是“科幻”。善于挑戰次世代主機的任天堂,讓科幻變成現實。2004年,任天堂推出NDS,作為導入了觸控玩法的雙屏幕主機,讓玩家耳目一新。

從來不缺乏好游戲的索尼PS系列,還是保持在畫面上和玩法上,倚賴傳統按鍵和搖桿的單一玩法,被任天堂打得毫無招架之力后,終于在PS3 Move加入推出和Wii類似的體感游戲技術──感應手把。

微軟方面,聲勢不若兩大對手,最后加入體感游戲戰圍,直到收購了專攻3D攝影技術的以色列公司,立即扭轉劣勢。

不管是索尼或微軟,今后的重要挑戰是:如何發展出特色和異質性,以擺脫模仿者嫌疑。

三大游戲體感技術簡介

任天堂Wii:紅外線定位辨識,相對位移感應。游戲簡單輕鬆,感應範圍小,定位較不精準,適合全家互動之簡易游戲。

索尼PS Move:LED光源辨識,相對位移感應。感應範圍大,定位精準。手感好,所以適合第一人稱射擊、手持球具揮拍舉物等游戲,但自由度也因而受手把限制。

微軟Kinect:立體影像捕捉辨識,丟掉搖桿,以全身搖擺來玩游戲。感應敏銳度較差,且失去手感感受,局限在運動、跳舞、格鬥等游戲上。

50年電子游戲總覽

(1)全鍵盤:

代表游戲:泡泡堂

電子游戲,特別是電腦游戲的操作,從鍵盤開始:方向鍵、空格鍵和幾個數字鍵就是游戲的全部。未來仍舊存有全鍵盤游戲的一席之地。

(2)純鼠標:

代表游戲:連連看

純鼠標游戲要控制方向和技能。連連看游戲中,只要將相同的兩張牌用3根以內的直線連在一起就可以消除,游戲節奏快。

豐富道具和公共模式的加入,增強了游戲的競爭性和新鮮感。

(3)全觸控+重力感應:

代表游戲:《憤怒小鳥》、《植物大戰殭屍》

這款游戲由蘋果作業平臺(iOS)引領潮流!《憤怒小鳥》火爆非常。未來,觸控將不僅局限于簡單的單機游戲或闖關游戲。伴隨觸控流行,重力感應類的游戲開始冒頭。業界預測,這兩種游戲產品,可以再提升幾個檔次。

(4)體感技術:

代表游戲:Wii的網球游戲、索尼PS Move的格鬥游戲、微軟的Xbox 360 Kinect的車槍球游戲

這款用身體動作變化來辨識操作的電子游戲,突破單純以手柄按鍵輸入的操作方式,增加人機互動的體驗。未來,體感游戲絕不局限于球類游戲。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