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非誠勿擾

25 Aug 2013

台上告白浪漫感人(第1篇)

北京特派:許雅玲
NTV7安排採訪及提供照片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國內電視台ntv7宣布:從9月15日起,中國收視第一的《非誠勿擾》,
將從原本的星期六傍晚6點,更換至每逢星期日傍晚6點半,90分鐘加長版獨家播出!
 很多家庭的大媽、大叔和適婚兄弟姐妹,簡直樂開了花,並且信誓旦旦死守電視機前,誰都別想從這些《非》迷手中搶過遙控器。
 由中國江蘇衛視打造的這檔“全球影響力最大的中文婚戀交友節目”,到底有什麼特色,可以牽制觀眾的喜怒哀樂?
 認真看過節目的觀眾,大致明白:娛樂趣味、戲劇衝突和人性變化,
正是《非誠勿擾》大舞台上演的三大特色。
 
邁入2013年,《非誠勿擾》節目已經播出三百多期。每一期都保持同時段節目的收視率榜首。
 究竟這是一檔怎樣的相親節目?不如先節錄近期讓主持人孟非印象深刻的一期節目吧。
 7月28日在中國首播的第356期節目中,女藝人李念(電視劇《蝸居》飾演海藻者)的親哥李思,手捧玫瑰跪地唱情歌,還費盡心思把13號女嘉賓李璐的母親和姐姐請到節目現場,最終成功上演“王子和公主牽手”的結局。
鼓起勇氣踏上舞台告白
 原來,現實生活中,追看《非誠勿擾》的李思,早已對舞台上的“平民女神”李璐一見鐘情。本來,他以為這是虛幻的單相思,沒想到竟然在朋友生日聚會上結識李璐。
 兩人見過一面后,李思亦曾發過短訊告白,卻遲遲沒得到佳人回應。因為擔心李璐被男嘉賓牽手帶走,他決定鼓起勇氣踏上《非誠勿擾》舞台,當面向她告白。
 人一定得在現場的孟非表示,李璐登上《非誠勿擾》的時間挺長了,累積不少人氣,李思和李璐牽手離開舞台的甜蜜畫面,特別浪漫感人,所以印象特別深刻。
 點評嘉賓黃菡在場上爆料,“李念動用各種人脈,找到節目組,找到黃菡,想幫助哥哥上台告白。這讓黃菡尋思:上台告白的情感表達方式太奇怪,李念他哥是不是很……”
 令她意外和高興的是,李思是優秀的帥小子,和李璐很匹配。
頻頻被質疑節目造假
 坦白說,沒有親臨現場觀看《非誠勿擾》,我肯定會像過往一般,看大家被節目牽引著喜怒哀樂,便會內心獨白:相親節目都是假的啦,不必入戲太深!
 “相親節目都是假的啦”,這句話讓《非誠勿擾》製作人王剛聽到,他肯定跳起來,因為在多如雪球的評論中,他最難忍的,便是“《非誠勿擾》是造假節目!”
 “從開播到現在,不管導演還是主持人,他們走出去,被問到最多的問題便是:你們的節目是真的還是假的?甚至,他們懷疑:這是導演組設計的吧?不然,怎么會發生這么多特別的故事和這么多愛情的橋段?”
這是人性不屬造假
 王剛說:拜託,世界上最好的編劇,也編不了這么多精彩的劇情,編造不了生活當中的豐富性。
 “如果我們靠編劇來編劇,這節目肯定走不了4年,做不到300期,也許編到30集或50集,便江郎才盡了。”他說:“不過,觀眾有這樣的質疑,對我們來說,也是好的安慰。說明我們的節目,在真實情況下,能做到戲劇感這么強,讓觀眾老是懷疑:這好看的節目到底是真還是假的,是一個肯定。”
 但是,4年來,老是被人質疑做假節目,王剛坦言:還是難以接受。
 孟飛認為,“是不是假節目?我想,每個人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判斷。對于一部分人堅持‘節目是假的’,我沒法說服他們,不過,若有機會到現場來看,你必然有不同感受。”
 男女嘉賓想要出名,參與《非誠勿擾》節目,這很正常;男嘉賓想選擇漂亮的女伴,女嘉賓想選擇富有的男伴,這很正常。這是人性,不屬造假。
生活比戲劇精彩
 生活中沒有牽動李思的李璐,為什么會在舞台上牽手?
 對此,節目嘉賓寧財神感歎,“我一直都沒敢說話,生怕壞了人家好事,這也浪漫得太像電影了!我一直觀察李璐的表情,還以為她會拒絕他,后來才發現原來女孩感動是這么個狀態。如果我寫電影劇本,這母親和姐姐一出來,事兒就不成了啊,感覺有點像逼婚。”
 “如果從戲劇角度來說,女孩一般都會拒絕。他們沒牽手之前,我還在這兒一直幫李璐寫台詞,就在想她應該怎么來拒絕他。正想著,兩人就牽手了,這生活真的是比戲劇精彩太多了。這個節目,真是每一期都能有驚喜。”
 “有的時候,在很強烈的情緒狀態下,當觀眾起哄‘在一起’的時候,男女嘉賓更傾向于能在一起,這會增加他們牽手的概率。”但他坦言,“生活中,人們很難碰到這樣‘在一起’的場面。”
太優太弱反易滅燈
 來到《非誠勿擾》現場,當然要請教孟非老師:男嘉賓要如何表現,才不會被滅燈?
 “網上曾經流傳所謂不被滅燈的攻略,但我覺得不太靠譜,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很難找到‘你只要這么做就一定不被滅燈’的方式。非要我總結點什么的話,我的看法是,不要有特別突出優點或者明顯缺點的,反而更容易牽手成功。”
 再問孟非老師:男嘉賓應該表現“最好”一面還是“真實”一面?
 “我確實看到場上男嘉賓會做兩種抉擇:我來到這個舞台,總要把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或者,我還是老實點,是怎么樣就怎么表現吧。”
 他強調,兩種都是男女相親博弈採取的策略,很難說那個就一定好。換成我是二十多歲想要相親的小伙子,我願意第一時間讓女方知道,包括我不太好的東西。表現真實一面,這和道德品質毫無關係,不代表男嘉賓就是特別誠實的人。”
 而在第355期節目上,一名大塊頭猛男常毅自詡“四全男人”(每月工資全交,家裡雜活全干,剩菜剩飯全吃,老婆閒氣全受),讓新加入的點評嘉賓寧財神直呼:“男嘉賓的台詞很美……實在抱歉,我對他的反感已遮掩不住了!”
 常毅能否牽手女嘉賓,請留意ntv7星期日傍晚6點半播映的《非誠勿擾》吧。
一分鐘看《非誠勿擾》
新規則或逆轉形勢
 每一期,24位女嘉賓會和5位男嘉賓互動,這突破了傳統一對一的相親方式。男嘉賓一上場選出“心動女生”后,女嘉賓便行使女生權利,選擇亮燈或滅燈。假如24盞燈全滅,男嘉賓只得和女嘉賓說拜拜。
 如果還有留燈,現場便會先后播出兩個短片(愛之初體驗、愛之再判斷)。女嘉賓可針對短片,向男嘉賓提問。之后,男嘉賓可以選擇:播放最后一個短片(愛之終決選),或者現場表演才藝。
 至此,舞台上至少還有一盞留燈的話,那么,男嘉賓便進入“男生權利”,即了解女嘉賓(留燈女生和心動女生)的一項基本資料,以及進行最后提問。假如台上超過2盞留燈,男嘉賓須上前滅剩2盞燈。
 最后,男嘉賓可選擇牽手留燈女生,假如他堅持選擇一早滅燈的心動女生,他可能面對被拒絕的失敗結局。
 去年年底,節目升級,新增“爆燈”和“愛轉角”規則。假如女嘉賓十分中意男嘉賓,她可行使爆燈權利,男嘉賓便不可滅她的燈,她便獲得最后表達心意機會。此外,男嘉賓台上牽手失敗后,台下24位“愛轉角”女嘉賓若對他有意,亦可舉手告白,男嘉賓可決定和她速配或一人離場。



褒貶聲中一路長紅(第2篇)


北京特派:許雅玲
NTV7安排採訪及提供照片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2010年1月15日,江蘇衛視首播《非誠勿擾》,收視率就超過1%;半年后創下4.5%新高紀錄;一年后,《非誠勿擾》取代多年冠軍的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拿下全中國省級衛視電視節目收視冠軍。
 很快的,中國各大電視台競相推出各自的婚戀交友節目。然而,至今未有一檔節目,可以撼動《非誠勿擾》的收視冠軍寶座。
 《非誠勿擾》播出四年來,褒貶聲從未中斷過。它究竟是不是一個好節目?對此,《非誠勿擾》製作人王剛以及大馬ntv7品牌經理賴嘉儀,不約而同表示:請看收視率。
 收視率,便是觀眾對節目最直接的評價!
 
最初,王剛策劃《非誠勿擾》節目的動機是:中國剩男剩女那么多,不如做一檔婚戀交友節目,或許可以搔到時代的癢處。
 果然搔到時代癢處:不只適婚男女熱捧節目,甚至,父母堅守電視機前,想幫助子女解決擇偶問題。
 當然,還有一些並非想通過節目解決愛情婚姻問題的人士,亦樂此不疲地追看嘉賓的故事。
 將《非誠勿擾》引進大馬的賴嘉儀笑稱,不管什么類型的觀眾,在《非誠勿擾》的人性大舞台上,總有一點打動你,引起你的共鳴!
熱情觀眾電郵迴響
 她說:“一向來,大馬觀眾的刻板印象是:中國節目不好看,不適合大馬國情。可是,《非誠勿擾》很受大馬觀眾歡迎,除了表現在高收視率,我們還受到熱情觀眾的電郵迴響。”
 包括賴嘉儀在內的大馬觀眾,從節目中發現:它不只富含娛樂,並且,從舞台上凝聚的中國當代男女婚戀觀和價值觀中,更了解中國文化。
 另一邊廂,主持人孟非坦言,本身作為欄目的從業者,很難對節目做出客觀評價。然而,每一期節目,他必定強調:歡迎收看大型生活服務類節目《非誠勿擾》。
 要他對節目總結點什么,他說:“節目做得好唄。一方面可以解決一些人、一部分人的擇偶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呈現出當代年輕人的真實情感觀念和生活狀態;同時,也讓大家挺輕鬆歡樂。”
 孟非曾在本身著作《隨遇而安》中提到:“我離開《南京零距離》(新聞節目)的主播台,開始主持《非誠勿擾》時,從沒想到這檔節目將給我帶來什么。自己評價這個欄目恐怕不太合適,自己誇自己總是不太下得去嘴。” 
一個時代女性眾生相
 不過,同行胡紫微評論《非誠勿擾》的文章,讓他既感動又認同,還特地收錄在著作裡。
 胡紫微說:《非誠勿擾》和其他交友類節目最大區別是,它本質上與風月無關,但卻是一出直指當下人心世道的大戲。
 “戲中的主角是24個如花似玉八面玲瓏的女孩子,也有人名之為物質女孩兒,她們形貌參差,性格鮮明異常,想來這24個角色的設置是有講究的,剛好可完整覆蓋一個時代女性的眾生相。”
成功在于挑動觀眾
 胡紫微還說,大學電影劇作課教導的“群像展覽式”劇本寫法,如果當時有《非誠勿擾》,輕易都會採集到10個藍本:馬諾、謝佳、馬伊咪、閆鳳嬌……難怪乎,不只中國知名編劇寧財神,就連大馬演藝界人士,都愛從《非誠勿擾》收集素材。
 然而,她坦言,電視節目的成功,須看它挑動觀眾腎上腺素的能力,“《非誠勿擾》不但成功挑動了億萬受眾的腎上腺素,也挑動了幾乎全社會的腎上腺素。欄目中那些尖銳的、來自價值觀的衝突和男性女性角色的衝突,迸發出極大的對抗性,那些對于生活、對于金錢、對于性、對于事業、對于孝道、對于愛情……”
集合所有電視元素
 製作人王剛強調,“《非誠勿擾》只有一個門檻,就是單身。不過,我們要求男女嘉賓都能代表社會的一個類群,這讓男女嘉賓有更多樣性的選擇。同時,舞台容納了不同類型的男女,當他們談婚論嫁時,便會產生戲劇衝突,讓節目變得更好看。”
 他說,《非誠勿擾》有綜藝節目的好玩元素,有比連續劇精彩的真人故事,有真人秀會爆發的現場交鋒和碰撞,還有婚戀節目會發生的美好的、悲傷的經歷…… “所有電視節目的元素,都能在《非誠勿擾》舞台上找到。正是節目的豐富性和包容性,讓它播映這么久,仍獲得觀眾喜愛。”
挑戰來自觀眾疲勞感 
 王剛透露,“三年多來,《非誠勿擾》成為常態節目的收視率第一。但是,我們很難逾越本身節目締造的4.5%收視紀錄。
 不是王剛臭屁,《非誠勿擾》確實沒有遇上強勁的競爭對手。因此,“當一個好節目播了很多年之后,它的對手,其實便是觀眾的疲勞感!”
 孟非說:“我比誰都關心節目可做多久。可是,觀眾的口味興趣,是媒體最難掌握的一環。就我和同事保證節目質量10年都一樣好,但我們卻無法保證觀眾會永遠喜歡這檔節目風格。”
 王剛說,“我們必須跟觀眾的疲勞感對抗,最好的方法就是讓節目不斷有新鮮感,比如說,有新鮮的男女嘉賓、有新鮮的話題、新鮮的愛情發生。”
 然而,有個新鮮感,卻是節目組敢想不敢做的:讓一位女嘉賓面對24位男嘉賓,“男人本來就強勢,即使24位女嘉賓說得毒辣一點,他都受得了,觀眾也不會不舒服。換成24個男人對一位女人評頭品足,觀眾肯定說:24位都不是好男人!”
 為了中國剩男的幸福,方案便被否決了。
節目引起哈佛關注
 很多人認為《非誠勿擾》的創意,來自英國相親節目《take me out》。那么,西方人如何評價東方的《非誠勿擾》節目?
 事實上,美國哈佛商學院已確認將《非誠勿擾》列入課程案例,並且還特派研究小組到中國解析《非誠勿擾》,對中國年輕人婚戀觀產生的影響、它為何能被各個年齡層觀眾接受和產生共鳴,還有,台前幕后的操作。
 哈佛調研小組的教授對《非誠勿擾》的評價是:它所取得的成功、影響力、美譽度等,是一些國外節目都無法企及的。
 據悉,《非誠勿擾》未走進哈佛課本前,也有不少哈佛高材生登上了《非誠勿擾》舞台,要找女朋友。
一分鐘看孟非
坎坷經歷勵志落榜生
 江蘇衛視著名主持人,代表節目有:《南京零距離》、《絕對唱響》、《名師高徒》、《非誠勿擾》和《非常了得》。
 出生于重慶市。11歲時,因為父母工作調動,舉家搬到南京。其實,孟非的成功史並非一帆風順:數理差但語文強的他,高考落榜,當過搬運工、報社印刷小工,送水工、保安。
 某次機會,他成為電視台裡的一名臨時接待員,端茶倒水接電話,但他不斷精進努力,終于提升為記者、編導、一級主持人,並且完成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共江蘇省委黨校哲學研究生專業。
 孟非成名前的坎坷勵志經歷,被稱為“孟非現象”。每年高考放榜時,人們必提“孟非現象”,來勉勵失意落榜生。


女權抬頭扭轉婚戀觀(完結篇)

北京特派:許雅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我愛你,你愛她,她愛他,他愛他……現代婚戀(婚姻和戀愛)真那麼難嗎?
 《非誠勿擾》團隊裡,有人覺得現代婚戀很難,有人覺得婚戀問題長期存在,有人覺得結婚容易不離婚難。
 把眼光掃射《非誠勿擾》舞台:高富帥想找白富美,單親家庭長大的女性,想找個孝順的對象,但又不想和家婆同住。這哪容易啊?
“搔到時代的癢處”的《非誠勿擾》製作人王剛坦言,“現代婚戀太難太難了,因為大家想要的東西太多了。其實,優秀的女性很多,她們在適婚年齡卻擇偶條件太多,結果嫁不出去,變成剩女。”
 主持人孟非說,“我倒沒有什么數據來支撐‘現代男女婚戀較難’。婚戀問題一定存在,所以,婚戀交友這種社會服務,是一直存在的,並非特別嚴重問題下的產物。”
 點評嘉賓黃菡坦言,“我也是參與這個節目后,發現婚戀問題在中國特別突出,這跟社會在經濟快速發展下的急速變遷有關,特別是在近20、30年,女性的綜合條件實力,有了急劇的提升,她們的擇偶觀念亦有轉變。
 “條件”和“觀念”碰撞之下,造成各種婚戀矛盾,這便造成城市當中,大量出現剩女現象。
剩男婚戀條件較差
 “人們經常籠統說,中國社會產生剩男剩女現象……實際上,剩男和剩女的問題本質不一樣,關于剩男產生的原因,我覺得更多是人口性別比帶來的問題,因為男性比女性多。另外原因,包括剩男大體都是婚戀條件比較差一些,比如來自農村的男性。”
 她說:“剩女的問題就不一樣,這其實是女性地位提高,男女之間差距縮小后;但在擇偶觀念上,女孩仍要高攀;以至于她的可能婚戀對象範圍,非常急劇縮小,變成剩女。”
 那么,男女非結婚不可嗎?黃菡說:“我沒看過中國不婚數據,不過,北歐有50%男女不婚。這是時代趨勢,一方面婚姻的功能都被社會化了,變得不必要了。”
 過去,中國女孩無論如何一定要結婚,其實只是為了改變生存狀況。那些年的女孩經濟條件很差,甚至沒有穩定職業,找個丈夫等于找個長期穩定的飯票。現在,這個觀念已改變了。
不婚是缺憾非遺憾
 女孩會想:我嫁給你,咱倆經濟條件旗鼓相當,我得不到什么利益,而且嫁過去,還得按照傳統性別分工,我還得給你做家務。還有,很多價值觀念也在轉變當中,比如在生育課題上,女孩接受高教育后,可能想先打拼事業,遲點生育,甚至可能覺得生養兒女是重大負擔。
 “我不認為人非結婚不可。我曾在節目上說過: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和婚姻,是幸福生活特別重要的方面,但是,它不是幸福生活一個必須的組成部分。個人的幸福,絕對不須通過婚姻來實現。”她說。
 黃菡強調,沒有婚姻可能是一個缺憾,“不過,生活當中,類似缺憾多得很。你沒有自己的事業,不是一個缺憾嗎?不能更多去體會人的自由,不是缺憾嗎?這些都是生活中的缺憾,所以,不婚也只是缺憾的一種。”
安排約會不是婚姻
 很多男女說:《非誠勿擾》影響我的婚戀觀。就連熟男嘉賓寧財神亦直呼:看了千姿百態的感情觀和價值觀,覺得自己越來越不懂女性。
 不過,場內呆最久的孟非說:“我為什么會受《非誠勿擾》影響價值判斷?”到了四十隨遇而安的年齡,他不太會因為做這檔節目,整個世界觀都發生變化。
 對于節目可否幫助解決中國男女婚戀問題。他說:“《非誠勿擾》的基本功能,是幫助男女嘉賓相互認識,然后找一位合適的對象去約會,並不一定要押著剩男剩女們走向婚姻。”
結婚不難經營更難
 今年8月正式成為《非誠勿擾》固定嘉賓班底的寧財神(知名電視劇《武林外傳》的編劇,本名陳萬寧)覺得,”想要結婚並不難,只要你的經濟條件不太難看,兩個人想結就結,沒什么困難。但是,維持一段穩定的婚姻卻很難。”
 尤其現在的中國,在各種躁動的大環境下,想要維持一段穩定婚姻非常難,原因是“誘惑多,選擇多”。
 “很多剩女,30來歲而已,樣子很漂亮,也不缺錢。可是因為擇偶眼光高,挑來挑去,最后變成剩女。既然三十多歲的她們能養活自己,她們可能選擇單身下去。”他說:“人不是非婚不可。找到不合適的對象結婚,這才是悲劇吧,離婚忒麻煩。”
 最近才在微博上大秀和太太10年恩愛的寧財神說:“如果有了婚姻,這便需要運用更多的精力去經營和維持。”
男女婚姻觀念大不同
 《非誠勿擾》舞台上,男女觀念大不同,確實引人深省。
 曾經,一位高富帥大學老師,第一輪選擇中,24位女嘉賓都為他留燈。可是,當他在短片中敘述情感經歷:“我有過一段維持了6個月短暫的婚姻”,一分鐘短片未播完,便滅了14盞燈。
 這已非第一次發生離異男被壯烈滅燈狀況。孟非有話說:“一個男生有過8個女朋友,女孩也會想我有18個也沒說,這無所謂。但是,哎呀,有過一次婚姻,這便不行。”
 目前,中國離婚率高于結婚率,製作人王剛有意製作“離異專場”,“調查后,我們發現男女要求大不同:離異的女性不太介意男性有婚事;但是,離異的男性多數想找沒有結過婚的女性。這個專場有一定難度。”
 拜託《非誠勿擾》團隊加把勁呀,“離異專場”太讓人期待了。
商議製作馬新專場
 大馬婚戀難嗎?
 ntv7中文部品牌經理賴嘉儀說:“我沒有數據來支援這個說法。但我覺得,《非誠勿擾》受到大馬觀眾歡迎,除了呈現出中國男女婚戀狀況,亦反映了大馬華人面對的共同問題,包括遲婚、剩女等。”
 實際上,3年前引進《非誠勿擾》時,ntv7製作過英文版約會秀“Take Me Out”。節目只有男女嘉賓的互動,沒有點評嘉賓參與。電視台因此發現:大馬男女談婚論嫁,會有宗教課題。拿捏不好,便不只是“電視內容”問題,還會引起巨大輿論。
 即使ntv7製作大馬版《非誠勿擾》,也無法取得像江蘇衛視的成效。
 “大馬女性保守,不像《非誠勿擾》的女嘉賓,大聲說出‘你很帥,我喜歡你’、‘你很討人厭,我不喜歡你’,或者高喊‘我為你留燈到最后’。很可能,大馬女性只有‘開燈’和‘關燈’動作,節目完全不好看。”
 目前,ntv7和江蘇衛視正在商議製作馬新專場。希望大馬觀眾有機會親臨現場體驗這個舞台的刺激。
一分鐘看中國男女婚戀觀:男比女多擇偶壓力增大
 中國非婚人口數量龐大,18歲以上非婚人口達2.49億,占總人口數的18.6%;非婚男女性別比率失衡,男性比女性多2315萬。
 30歲至39歲男性中,有1195.9萬人處于非婚狀態。這一年齡層男性更傾向于尋找年齡小的女伴,造成30歲以下男性的擇偶壓力增大。
 男性對婚戀進度比女性急切,女性比男性保守。從第一次約會開始,男性認為到第11.4個月就該結婚,而女性認為應在第13.3個月后才談婚論嫁。同時,願意婚前同居的男性比例高達86%,女性只有36%。
 擇偶“錢途”方面,90后、80后、和70后的女性,對理想男友收入的最低要求為人民幣5000(約2680令吉)。
 66%男性認為房和車,並非結婚必要條件;但有52%女性認為房子是結婚的必要條件。年齡越大的女性,認為房和車不是必要條件的比例越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