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

全球車價比比看

17 Oct 2013
文:程為 


大馬車價全球第二高 國人何德何能駕貴車?(上篇)

一國之下,百國之上,大馬車價全球第二高,只落在新加坡之后!

日本、英國、美國等先進國家和歐洲國家,人均收入高于我國,但車價與我國比較起來,皆顯得“平平無奇”。
 新加坡人均收入高于我國,而且國土較小,以高車價限制擁車者數量,情有可原,但我國人均收入不高,卻為什麼要讓車價居高不下呢?
美國著名汽車網站“Jalopnik”列出全球十大高車價國家,東南亞三個國家──新加坡、大馬和印尼,依序名列三甲,令人“刮目相看”。
 一直以來,我國的車價在東南亞已數一數二,經這個美國著名汽車網站評定,一躍而起成為全球第二高車價國家。
 但是,由于這個汽車權威網站並未詳列出評定標準,而且一些國家,如緬甸車價也非常高,但卻沒被列入十大排行,因此,其網站排名還有待商榷,各個國家排名只供參考。
攸關汽車關稅制度
 鄧知語是一名汽車動力產品發明家,由于工作關係,需在亞洲和歐美國家視察車價和汽車油價情況,對于大馬名列全球第二高車價國家,他認為與我國汽車關稅政策,以及車商未把車價控制在較低水平有關。
 我國車價高居不下,這與國家訂下的關稅制度,以及遵守國際或區域交易法與否,有著極大的關係。
 如果一個國家未按照交易法訂制車價、路稅、汽車零件價格等,車價就無法降至合理水平。
 如何能使車價降至一個合理水平呢?鄧知語指出,香港和台灣制定車價的方向,即是不錯的參考例子。
 他表示,港台車價低于我國,並不代表政府放棄賺取車價稅收,反而是一種放長線釣大魚的手法,透過合理車價吸引民眾買車,隨后再從汽油中取得盈利。
 即是說,在汽車市場上,政府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把車價訂高,藉此在短期內獲利,從稅收中得到收入;另一種則是長期方案,即透過民眾為汽車添油的需求,從汽油價格取得稅收。
 汽油價格隨著國際油價浮動的國家,車主添油,即政府重要收入來源;長期來看,相較從車價中得到的稅收,汽油反而擁有更大的“賺頭”。
 鄧知語以緬甸為例,該國和不少東南亞國家一樣,由于沒有自家國產車,需要進口各國汽車,在未開放汽車價格前,車價極高。
保護政策推高車價
 但是,當緬甸市場在2011年開放后,車價變化極大,原本封閉市場的天價汽車,即使二手車都要120萬令吉,以及超過100%的關稅,現在二手車價和關稅已降至過半。
 雖然,緬甸車價依然極高,但已有一個極大的改變,許多車商競相進入這個逾6000萬人口的市場,等待掘出更多金礦。
 車價過高,大多數時候與保護政策脫不了關係,緬甸開放政策是明顯例子,說不準過多幾年后,緬甸車價已與大馬一樣。
 我國車價排在全球第二高的原因,顯然與保護政策和關稅過重有關,如果大馬撤不掉這粒心頭大石,我國車價將依然居高不下。
車價高舊車多
 在美國著名汽車網站十大汽車高價國名單中,鄧知語留意到中美州國家古巴和巴西。
 他指出,這兩個國家車價高企,不少人駕著二三十年車齡的二手車,“因為大部分新車是進口車,少人有能力購買,新車價格就一直停在高點。”
 新車無人問津,價格就無法下調,二手車唯有再循環使用,怎能不成為全球高車價國家之一呢?
 這與我國車價偏高有相似之處,如果車子因為價格少人問津,民眾購買力不足,政府無法得到更多稅收,雙方皆無法從中得益。
 與其如此,當政者不如選擇開放車價,從汽油收入著手,反而能夠營造政府與汽車駕駛者雙贏的局面。
十大高車價國家
 美國著名汽車網站“Jalopnik”列出的十大高車價國家,排名如下:
位置 國家 地區
1 新加坡 亞洲/東南亞
2 馬來西亞 亞洲/東南亞
3 印尼 亞洲/東南亞
4 尼加拉瓜 中美洲
5 中國 亞洲
6 巴西 南美州
7 英國 歐洲
8 聖基茨和尼維斯(St. Kitts and Nevis) 中美洲
9 朝鮮 亞洲
10 古巴 美洲加勒比海
各國車價不同有原因
 每輛車的車價,到了各國汽車市場時,價格有著不小的落差。
 鄧知語指出,一般上,汽車出廠后,都會有一個出廠價,任何國家的中盤商能以相同價格訂購。
 但是,由于涉及各國關稅、市場條件、運輸等,各國的價格各有不同,但一般上都不會有過大差距。
 進口大馬的外國汽車,車價與各國有不同的差距,甚至可以用倍增形容。
 例如,本田思域(Honda Civic,1.8MT)在大馬的價格約是11萬5980令吉,在澳洲大約是7萬2255令吉,泰國則需8萬5843令吉,美國只需6萬7097令吉。
 在價格上,大馬與美國的距離相差近倍,從地域來說,日本更靠近我國,而且同屬亞洲國家,較低廉的運輸成本有助降低銷售價格。
 但是這款汽車的銷售價格竟有天淵之別,可見保護政策和沉重的關稅,讓大馬人付出許多“冤枉錢”。
 在鄧知語看來,如果大馬汽車市場不需要為相關政策“買單”,一輛10萬令吉的入口車,可能只需付出7萬至8萬令吉的價錢。
保護國產車非長久之計
 一些政治人物高呼,在本區域內,大馬車價已相當廉宜,這僅能指國產車而言,因為在大馬國內,國產車價格才具有競爭優勢。
 如果把保護國產車的國產稅除去,外國車幾乎就會成為國人首選,即使國產車價格再低,是否能夠留住國人的心,將是一個大問號。
 新加坡汽車市場上,昂貴的擁車證,成了該國想要買車者的極高門檻,反觀大馬,鄧知語指出,保護國產車政策則是影響車價最重要原因。
 10年前,想要購買新車的人,期待2004年東協自由貿易區推行時,進口車關稅大跌,就能買到心儀的外國車。
 然而,我國政府進行了一次技術調整,雖然大幅度調降各種進口汽車關稅,但另外增加60至100%左右國產稅,而且國產車享有50%國產稅折扣。
 當時,一片好景的車價,瞬間變易,進口車因此不跌反漲,國產車也沒有降價的可能,這讓當時欲購車者情緒高漲。
 10年后,我國車價攀上一個又一個高峰,從區域跨入“世界級”,保護國產車政策居功至偉。


新美車價高符合國情 非一般稅務有非一般車價(下篇)

 非一般稅務和費用,就有非一般車價!

世界各地車價高低,都與各種稅務和費用有關;政府和車商扮演關鍵角色,尤其是前者,任何稅務和收費決策,將決定購車者的荷包能留下多少錢。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各國政府和車商,怎麼把車價變高或變低了……
對于一名高收入的美國人來說,聽到我國汽車價格,可能覺得還可以接受,至于中等收入美國人,嘴會成O型,高呼“我的天”,認為車價有點超乎預料。
 但是,鄰國新加坡的車價,就能讓大部分美國人,甚至明星驚訝地合不攏嘴。
 今年中旬,好萊塢女明星米雪洛迪哥(Michelle Rodriguez)在宣傳動作電影《玩命關頭6》(Fast & Furious 6)時,有記者讓他猜猜新加坡日產轎車價格,她估計4萬美元(約12萬6000令吉)左右。
新國車價嚇壞美國明星
 結果,答案是9萬美元(約28萬4800令吉),這位見慣任何動作場面的女星張大了嘴,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
 當她知道一款跑車高達13萬美元(41萬1500令吉)時,她就坐不住了,忍不住驚叫:“什么?”
 然后,更讓她無法接受的是:新加坡馬賽地叫價21萬美元(約66萬5000令吉),這位動作女明星最終被新加坡車價徹底打敗了!
 新加坡車價名列世界第一,不只是因為車價非一般高,消費者在購車前,需以高價購買擁車證(C.O.E,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以及繳付其他稅務和費用,例如消費稅(Excise Duty)、超過車輛原價100巴仙的註冊費等,讓新加坡穩坐全球車價冠軍寶座。
 擁車證方面,1.6馬力以下小型車,支付至少5萬8000新元(約14萬7800令吉),相等于大馬兩輛國產休旅車的價格;超過1.6馬力的車,則要支付至少7萬8200新元(約19萬9500令吉)。
 一山還有一山高,大馬車價讓國人叫苦連天,新加坡天價汽車更是讓人難以想像,還嚇壞了美國明星。
美國車費用在合理範圍
 原來,美國車價並不高,例如一輛新款豐田冠麗(Toyata Camry)廠商建議零售價(MSRP,Manufacturer Suggested Retail Price)是2萬2235美元(約7萬0553令吉)起,但在大馬市價近15萬令吉起跳,兩地價格相差近一倍。
 而且,美國購車者還能討價還價,因為通過與車商談判,可能拿到接近車商進貨價的價格,甚至美國著名汽車網站KBB(New Car Blue Book Value)認為消費者實際買到的價錢。
 美國政府在車價上,並沒有施加過重稅務,各州稅務稍有不同,但一般上包括8至9%的銷售稅、每兩年一次的牌照稅、所有權狀費(Title Certificate)、燃料稅和每年一次的驗車費。
 表面上看來,美國車主需要繳交不少車稅和費用,但費用在合理範圍,美國人並沒有太多怨言。
 反觀大馬,車價包含國產稅和銷售稅,同時政府在公共交通規劃方面,缺乏有效規劃,人民不得不購車代步,無形中增加車主許多負擔。
 相較新加坡和美國車價,大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前兩者車價看來更加符合“國情”,我國車價只是配合保護國產車政策而訂。
交怡島車價才是實價?
 我國設有免稅區,有關地方車價才是人民應該付出的車價!
 汽車動力產品發明家鄧知語指出,在免稅區之一的浮羅交怡,無須付出多余稅務,當地車價反映我國車價另一面。
 浮羅交怡車價與國內其他地區不同,不能隨意在島上以外地區使用,在免稅條件下,島上汽車價格令人羡慕。
 以豐田Vios 1.5 J (MT)汽車為例,西馬市價約7萬3200令吉,在浮羅交怡的市價約5萬2500令吉,差價約2萬令吉。
 這一切都和汽車稅務有關,去除國產稅后,浮羅交怡的車價才是大馬人應該付出的車價。
 當地車子必須至少使用10年,並且繳清稅務后,才能在大馬其他地區使用。
稅務架構決定車價
 大馬進口車的稅務,讓大馬車主吃了一記悶棍,付出不合理的車價。
 其他亞洲地區的情況又如何呢?以台灣為例,當地政府對進口車也有一些稅務要求,一般付出的稅務也不低。
 舉例,一輛2.3馬力進口轎車,需要付出24.7巴仙基本稅務,然后加上35巴仙貨物稅,如果該輛車抵岸價格是50萬台幣(約5萬令吉),成本已變成約84萬5000台幣(約8萬4500令吉)。
 進入市場前,當地總代理和經銷商各增加一些費用,以及繳付5巴仙營業稅,這輛進口車價格已達到110萬台幣(約11萬令吉)。
 在大馬,一輛2.3馬力或相近馬力轎車,售價不止11萬令吉,一般2.0馬力以上的轎車,價格已超過13萬令吉。
 台馬兩地進口車稅務架構最大的不同,在于台灣車價沒有包括國產稅,因此,車價依然低于大馬。
印度減稅開拓低價車市場
 各國政府對進口汽車,一般上都不會高抬貴手,即使不像大馬增加高昂國產稅,至少征收一定稅收,以增加國庫收入。
 但是,亞洲人口大國印度卻鐵下心來,早在2006年就全力發展微型低價車,把這類車種稅率從26巴仙降至16巴仙!
 此舉不只是吸引了印度當地車商大量生產微型汽車,日本和韓國車商也不落人后,紛紛進駐印度市場,開發8000令吉至2萬令吉不等的微型低價車。
 印度汽車市場上,車主以年輕人居多,經濟能力只能夠負擔微型低價車,因此這個市場正百花齊放,甚至已經停產23年日產Datsun,也推出名為Go的新車款,準備在2014年進軍印度微型車市場。
 這款微型汽車登陸印度價格,已訂在1萬9000令吉,印度沒有國產稅,反而降稅迎接各種微型車,印度年輕人又多了多一種選擇,應該會讓不少想要擁車的大馬年輕人羡慕不已。
印尼車價可炫耀身分
 車價高昂不是問題,有能力購買就是一種無上榮耀!
 在美國著名汽車網站“Jalopnik”全球十大高車價排行榜上,印尼車價僅次于我國,當地平民購買一輛轎車需要付出不小的金錢代價。
 但是,對一些富有的印尼中產階層而言,高車價不是問題,能夠炫耀自己,讓自己感覺高高在上才是重點!
 舉例,一名開著日本休旅車年輕律師,不惜以19萬美元(約60萬3000令吉)買下豪華休旅車,因為舊車不能代表他的身分。
 他非常在意他人的評價,這款豪華休旅車讓他感覺是公路之王,而且還可以在周末夜晚展示自己的“收藏品”,讓自己更有面子。
 在印尼雅加達高級住宅區,許多住家門前不只一、兩輛豪華車,而是至少是三四輛,讓人目不暇給。
 這些車子的價值不在于實用與否,最重要是能夠炫富,人家算一算車子數量,再算算車價,高呼:“嘩,真有錢”,就值回車價了!

 


 

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捐獻器官

15 Oct 2013
文:程為 
圖:互聯網、受訪者提供



宗教與教育差異 強制捐器官非時候(上篇)

自願或強制器官捐獻,至今為止,爭議之聲不斷! 我國衛生部連續兩年公開徵求人民意見,希望民眾對“默認為器官捐獻者”一事提出意見,即立法讓民眾成為器官捐獻者。
去年的調查中,六成民眾持反對意見,今年衛部生重啟這個調查,結果未知。我國等待器官移植的人數超過1萬7000人,但36年來,我國捐出器官的人數只有433人,讓政府開始思考是否需要強制民眾捐獻器官?
全球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極大多數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替代器官,許多人甚至在漫長等待中去世,
 這個問題如雪球般越滾越大,各國政府不斷想方設法鼓勵人民登記成為器官捐獻者,大多數國家堅持自願宣導和教育,但也有一些國家選擇強制人民捐獻器官。
 鄰國新加坡早在1987年就在《器官移植法》中規定,年齡介于21歲至60歲的公民和長期居住在該國者,如果沒有明確說明不願捐獻器官,一旦因意外去世就需要捐出其腎藏。
 反觀我國,目前雖有超過23萬5000人登記成為器官捐獻者,但發生事故去世后,如果家人反對醫藥人員摘取死者器官,后者就不能取出器官。
不贊同強制捐獻
 我國有意草擬器官及皮膚組織移植法案,讓人民默認摘取器官,但反應看來不佳,如果依循民意,這個法案相信短期內難以得到大眾認同。
 對于器官捐獻,李振和感受最深;17年前,他是器官捐獻受益者,他患上腎病后,幸運得到一名遺愛人間者捐出的腎臟。
 他完成器官移植手術后,除了感激捐腎者,還決定傳承這份愛心,全身投入宣導器官捐獻工作。
 雖然他是器官移植受益者,但有關我國擬強制人民捐獻器官一事,他不表贊同,他說:“時機未到。”
 在他看來,新一代大馬人對于死后捐出器官,抱持開放態度,因此倒不是一個大問題。
 反而,上了年紀的一代,以及友族同胞,由于思想和信仰上的觀點不同,以及教育水平等原因,不少人反對離世后,捐出體內器官。
等待器官移植者多
 “如果想要推行默認(Opt-out)器官捐獻法律,也許需要再多10至20年的時間。”他指出,當更多新一代年輕人認同這種觀念,才可能推行默認器官捐獻制度。
 我國自1976年推介器官捐獻后,由于社會上的宗教和思想差異,認同者少之又少;但,經過政府和民間團體默默耕耘,現今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爾今,由于等待器官移植者日漸增多,問題顯得更迫切,但是,普羅大眾還沒有準備好,如果政府急于強制人民捐獻器官,將會引起社會極大反彈。
 李振和表示,政府、各宗教單位和宣導器官捐獻團體已做出極大努力,而且在國內一些地區,例如柔佛州和霹靂州鄉區得到不錯的回響。
 即是說,與其此時推出強制人民捐獻器官法律,不如做好更多思想準備工作,讓廣大民眾理解器官捐獻的重要,鼓勵他們登記成為器官捐獻者,並讓他們的家中長輩或親人,認同這個造福社會的觀念。
車禍去世者重要器官來源
 交通意外去世者的身體器官,成為等待器官移植者重要來源之一,因此不少國家推行器官捐獻時,重點放在因意外去世者的器官摘取。
 一些國家規定申請駕駛執照的人,必須申明如果發生意外不幸去世,是否願意捐獻器官。
 美國即是一例;該國要求駕駛人士得到駕照前,說明是否同意捐獻器官,從眼角膜、肝臟、心臟、腎臟等,都需一一列明。
 英國方面,原本只是要求駕照申請者表明捐獻意願,可以選擇不願捐獻,或者不表態也可以領取駕照。
 但是,從今年7月31日開始,英國修改法律強制駕照申請者必須清楚表明要不要捐獻器官,否則即使駕駛考試過關,也無法得到駕照。
 在器官捐獻方面,美英兩國共同點是:人民有權力選擇捐獻器官與否,但其分別在于后者必須二選一,沒有不願回答這回事。
 而且,英國模仿美國的做法,答應登記為器官捐獻者,必須指出捐贈哪些器官,以便負責摘取器官的醫務人員,迅速把器官移交到手術房,由醫生移植到病人體內。
法國:擁駕照者強制捐獻
 相較美英兩國,法國就不愁沒有器官捐獻者,其器官捐獻人數在西方國家 名列前茅,因為該國法律規定擁有駕照者,都必須是器官捐獻者!
 法國人即使在駕照上沒有註明捐獻器官意願,如果遇上意外身亡,醫院依然可依法摘取適合器官,因為不表達立場等于默認,除非有關人士另外通知政府,他不願捐獻器官。
 這與英美兩國有何不同?當然有差異,英美兩國要求申請駕照人士先行確認意願,法國政府連詢問都省下了!
教育青少年和醫務人員
 捉緊灌輸器官捐獻觀念機會,從青少年和醫務人員下手!
 李振和表示,參與國民服役的青少年,將是推動器官捐獻的生力軍,應該在書本內增加這方面內容。
 讓青少年理解捐獻器官,能夠協助等待器官移植者,等于賦予對方新生命,這也是一種教育。
 此外,李振和在長期宣導過程中,發現醫務人員並不一定理解器官捐獻,同時也對這方面的工作有些猶豫,並未把它當成重要醫療工作。
 衛生部應加強這方面培訓工作,引導醫生和護士自願推動器官捐獻,遇上願意捐獻者意外死亡時,主動積極和迅速處理,以免白費了捐獻者和家屬的愛心。
西班牙:器官捐獻率全球最高
 目前,哪一個國家是器官捐獻率最高?答案是:西班牙!
 1979年,西班牙推行“器官捐獻法”,其“假定同意”制度(Presumed Consent)成為許多國家的模仿方式。
 說白了,“假定同意”即是一種默認,任何西班牙人都是器官捐獻者,除非生前曾表達不願捐獻意願。
 此外,西班牙醫療體系發展出一套器官捐獻協調員系統,在全國各地建立良好協調工作,將器官捐獻法律、情感和道理傳達給捐獻者和其家屬。
 在法律上,西班人生前沒說不,死后就是器官捐獻者,但是這方面的協調員並不是強硬使用法律,而是向家屬動之法、理、情,說服對方讓去世家人捐獻器官,如果捐獻者家屬堅持不捐獻器官,協調員也不會勉強。
 上個世紀90年代,約有30%捐獻者家屬持反對意見,至今卻已降至15%,也讓西班牙成為其他推動器官捐獻國家的榜樣。
活體捐獻女生較無私
 等待器官移植者除了期盼得到逝世者身體器官,另一個方式就是透過活體捐獻。
 由于擔心活體捐獻變成商業買賣,絕大部分國家禁止器官交易,活體捐獻只限于直系家屬。
 李振和指出,雖然活體捐獻限于家屬之間,但還要胥視器官合適與否,也要看親人意願。
 他表示,一般上,如果是一家之主患病,妻子往往會樂意捐出器官,相反,如果患病一方為妻子,女方因為丈夫是家庭支柱,多不願丈夫冒險,捐出自己體內器官。
 在他看來,女生較有愛心,許多時候願意無私付出,男生或會有所顧慮。


杜絕黑市交易 合法器官交易可行嗎?(下篇)

強制民眾成為器官捐獻者引起爭議,買賣器官更是全球禁忌,至今,合乎道德和公眾認同的器官移植方式,只有自願捐獻器官! 一些國家有意立法允許買賣器官,協助病患早些進行移植手術,醫學界也發出呼聲,不能眼睜睜看著病患無助死去,因為此舉等同宣判病人死刑。
有人認為:與其任由黑市器官交易衍生問題,不如規範管理,讓器官買賣合法,以解決全球器官荒。但這種做法必然引起更多爭論!
一些國家使用假定同意(Presumed Consent)或默認(Opt-Out)同意方式,限定人民參與器官捐獻,以此解決器官需求問題,雖然擁有一定的效果,但等待移植名單依然很長。
 如果用一句粵語概括假定同意或默認同意,即是它們是“偷雞”(瞞天過海)行為,因為是強行讓民眾自動變成器官捐獻者。
 如果這種手法出現問題,將有大量民眾向有關單位要求退出,器官捐獻者數量即會直線下滑。
減低危害一舉三得
 新加坡曾面對這種情況,因為一宗醫務人員急于摘取腦死者器官事件,引來家屬控訴,進而成為社會輿論,激起不少人簽署拒絕器官捐獻聲明書。
 換句話說,這種做法並非出自民眾自願,而且具有強迫意味,只留了一條后路,即:“你可以有選擇,但是我先幫你選擇了。”
 對于民眾來說,假定同意或默認同意手法,並非自願,從道德角度來看,有著欺騙嫌疑。
 至于器官買賣方式,自從醫學界出現器官移植手術,就已存在黑市器官交易,除了把人體器官當成商業買賣引起非議,也有喪盡天良的騙子,操控黑市器官市場,騙取需要器官移植者的錢財,甚至付了錢卻得不到合適器官而丟命。
 等待器官移植病患不願意長時間枯等器官,唯有從黑市器官交易找“賣家”,而且不少是活體交易。
 支持合法器官買賣一方認為,與其讓黑市器官市場活躍,不如由醫療專業人士負責鑑定適合的活體器官,除了減少病患風險,也一舉減少等待時間,甚至減低黑市交易的危害,可謂一舉三得。
移植外科醫生大力推介
 美國器官移植外科醫生亞瑟馬塔思(Arthur Matas)最為鼓吹合法器官買賣,他甚至在美國各地醫學會議,向醫學界人士大力推介這個想法。
 由于全球各地有不少腎臟病人,對于腎臟需求龐大,各國尤為關注這個器官來源;因此,馬塔思向大眾、各國政府、醫學專家疾呼:“禁止腎臟交易,等于宣判某些病患死刑!”
 他是美國器官移植醫師協會前任主席、明尼蘇達大學腎臟移植項目主任和著名外科教授,在他看來,腎臟病患接受器官移植后,生存幾率遠超過長期洗腎者(血液透析法),同時提升生活素質。
 馬塔思教授指出,器官合法交易后,將會解決許多尋找器官的煩惱,病患因而得到重生,同時也能夠規範器官買賣。
器官交易面對道德考驗
 不只美國醫學專家呼吁以器官交易解決器官短缺問題,英國也有不少移植外科醫生支持這個方式。
 他們建議由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部門成為器官交易窗口,所有交易經由醫療專業人員處理,制定價格和購買相關手術儀器,提高器官移植手術素質,讓病患重拾歡顏。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生物倫理學教授約翰哈里斯強調,在病患得到替代器官時,捐獻者或提供器官者,理應從中得到一些利益。
 雖然,已有醫學界人士提出器官合法交易建議,但器官捐獻和移植,不只牽涉醫學或科技,也關係到法律、社會、經濟、倫理和人性等各層面問題。
 器官交易始終需要面對道德考驗,面對器官捐獻的人性光輝挑戰,支持器官交易一方如何平衡兩方得失,將是一個重大考驗。
新加坡伊朗合法器官交易
 1965年,伊朗採用俗稱洗腎的血液透析法,為病患洗腎,但55歲以上病患不在此例,因為資源不足。
 洗腎對個人和國家都是沉重的經濟負擔,伊朗于1967年進行第一宗腎臟移植手術后,就放眼腎臟合法交易可能。
 1988年,伊朗終于建立有償器官移植制度,由政府負責一切腎臟交易,11年后,伊朗成為唯一一個沒有等待腎臟移植名單的國家。
 全世界都在為越來越長的等待器官移植名單憂慮,伊朗通過器官合法交易,解決這些問題。
 “伊朗模式”成為解決器官移植問題的代名詞,但這種做法無法得到全球各地認同,因為器官不是商品,過不了許多國家的道德和人性關卡。
 另一個合法交易腎臟的國家是新加坡;2008年,該國調查顯示,約80巴仙人民贊同器官合法交易,2009年即修訂《人体器官移植法令》,允許合法器官交易。
 在該法令下,器官交易事宜只由非營利組織腎臟基金會(NKF)處理,捐受器官雙方不能知道對方身份,但捐獻器官者可以獲得一定補償。
 從伊朗到新加坡的合法器官交易交接,經歷21年的時間,目前也僅有兩個國家立法允許器官交易,而且只能使用在腎臟方面,顯見全球各國對器官交易依然謹慎觀望。
 下一個允許器官交易的國家會在何時出現呢?也許是21年后或更久的時間吧!
合法化引致人性消失?
 毋庸置疑,器官捐獻者的高尚情操,使人相信人間有愛,無償付出是人與人之間最有力的支持力量。
 哈佛大學教授法蘭西斯戴摩尼科認為,合法器官交易將使不求回報的利他行為,以及捐贈行為消失殆盡。
 在他看來,人體器官買賣破壞社會基本價值,人性消失在器官交易之中,因為利益讓人失去了人性和道德。
 他表示,金錢非萬能,但當利益所趨,一般人,尤其是經濟拮据的窮苦人家,將會被迫出賣器官,這將會剝削窮人生存權利。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人性、性命、道德都是人類生存于世的大課題,想要在器官交易找到折衷之處,相信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反覆辯論。
賣腎像賣菜人易疲累
 在伊朗可以合法賣腎,急于用錢的伊朗人,就在該國最大的腎臟買賣中心德黑蘭張貼海報,列明血型、價格和聯絡方法,該處儼然就是一個另類“菜市場”。
 有人為了籌措女兒嫁妝而賣腎,有人替孩子醫腎而賣腎,只要買賣雙方談妥后,到政府指定的單位處理事宜,就能完成交易。
 許多伊朗人賣了腎后,雖然表面健康沒有大礙,但勞動人士體力會有所不支,精神容易疲累,間接影響工作。
 伊朗勞動人口集中在電子工業和石油開採業,需要一定的體力,動輒賣腎的風氣,造成個人健康不佳,也可能影響國家經濟。

 


 

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

繪畫滋養

13 Oct 2013
報導:楊潔思 
攝影:劉志勝、楊潔思


讓色彩與內心對話(上篇)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色彩治療,色彩具有一定的療效,或至少,讓我們達到一定程度的放松。 
 “色彩對應我們的內在,如果你真的走進去,它經常會啟動我們深層的、隱藏在裡面的一些情緒。”台灣莎拉芙藝術學苑指導老師蔡仁芳說。
 她所帶領的人智學濕水彩課,將色彩玩得淋漓盡致。
 從英文老師,化身為藝術老師,蔡仁芳在色彩間自在游走。
 色彩人生,幾許的學問,幾許的領悟,盡在其中……
蔡仁芳,原是台灣一位英文老師。
 執了8年教鞭,放下人人稱羨的鐵飯碗,到英國學藝術去。 
 原先只打算上2年課程,最后卻變成滯留當地13年。唸了基礎課,再唸藝術治療課,畢業后結婚,留下擔任美術老師及藝術治療師。
 13年后,她才落葉歸根,攜丈夫回到台灣。
 如今,她是莎拉芙藝術學苑創辦人之一,從事藝術指導及藝術治療。 
 其所教授的人智學藝術課,濕水彩佔大部分。
 濕水彩是直接在潮濕的畫紙中上色,事先並沒有用鉛筆勾勒出線條。
沒有太多硬性技術手法
 蔡老師說:“水彩畫中的畫面,是你自己創造、畫或呈現出來的,那是直接的色彩和我們內在對話。我常講說,它其實就是一個對話,我們用內在聲音或感覺跟它對話。它其實是一個很活的過程,而非一早用鉛筆勾勒好要往哪個方向走,而在這個過程中,失去自由的創意。”
 人智學(★註)藝術課,並不主張給學員太多指導,特別是孩子,不會教導太多硬性的技術手法,而是讓他們體驗色彩的流動與變化,因此,即使是同一個作畫手法,例如藍加紅,每一個學員的作品,風格與樣貌都不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
 有學員跟她分享,在畫第一幅畫時,用了很重的藍,那塊藍一直壓在她心中,回到家中,她突然很傷心難過,一直哭。
 第二天上課,是使用藍加黃的畫法,該學員發現藍色原來可以被黃色松開,心情也隨之釋懷了一些。
重視分享視為學習契機
 畫畫時,有人覺察到,每次看自己的作品,都會關注在不好的地方。這樣的情形同樣會呈現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上,有了這個覺察,個人便可慢慢學習善待自己。
 于她,她看到的每一幅畫,都覺得很滋養。
 她很重視學員的分享,視為學習契機。“通過他人的分享,會有不同的體驗,會發現:原來也可以有這樣的生命的連結。”
 她指出,在濕水彩中,很多學生都可以接觸到他生活或生命中要處理的一些點,當他們豁然開朗時,會愿意分享。“這是藝術給我們的,很正面的力量,跟我們主流的藝術學習是不一樣的。”
 主流藝術比較多理論,如色彩理論、遠近圖法等,會有很多方法,如先有構圖、比例等技巧,要畫到很像。
 而人智學藝術會回到原點,從色彩開始。
 ★註: 人智學(Anthroposophy)是由在德國的奧地利籍哲學家及社會改革家魯道夫史代納所創的一派哲學。
 史代納認為人智學是一種靈性科學,他希望借此扭轉這個世界過度朝向唯物主義發展的趨勢。 
★重點摘要: 
 ☆☆☆在不斷的色彩探索中,藝術的養分將滋養心靈,並沉潛內化成我們自身的一部分。 
 ☆☆☆畫的過程猶如一場場發現之旅,也同時啟發我們每個人與生俱有的藝術潛在能力。 
無心插柳 受人智學藝術薰陶
 “再不出去,年紀就老了。”因為這個想法,蔡仁芳當年毅然放下教職,去英國留學。
 這個決定,可是經過一番心理掙扎,也鬧了場家庭革命。
 她留學的,是英國愛默生學院(Emerson College),一家人智學學院。
 從人智學理念衍生出來的,有體制外的華德福教育、人智學醫學、生機互動農業、藝術和人智學建築。
 好玩的是,蔡仁芳赴英之前不知道人智學,她會選擇愛默生學院,是之前聽聞過一位朋友轉述該學院的林林總總,覺得這間學院很可愛。
 就這樣無心插柳,誤打誤撞下,她接受了人智學藝術薰陶。
 回台后,她原想實現年少時的夢想,開家下午茶館子。不料,輾轉有華德福單位向他伸出觸角,從而開展了她在台灣藝術領域的發展。
發現之旅 啟發藝術潛在能力
 蔡仁芳指出,藝術扎根的基礎很重要,首先要先認識色彩,繪畫時不要有太多圖形,以分散觀眾的注意力,反之,宜讓人把注意力或感官放在純粹的色彩上。誠如藝術課宣傳單描述:
 “透過與色彩本質的真實相遇,經驗色彩與大自然,宇宙間微妙且密不可分的關係,從而領會不同色彩的各自內在力量……”
 色彩可直接呼應到我們內在心靈,如來到一個空間,整個空間是藍的或是火紅的,我們當下會有很強烈的感受。
 人智學藝術課並沒有為報名者設下門檻,不必要會畫,只要愿意學,因為“在基礎鍛練過程中,創意與想像力逐漸找到發揮的空間,作畫的過程猶如一場場發現之旅,也同時啟發我們每個人與生俱有的藝術潛在能力。”
 先從內心感覺著手,而非理論,是這種藝術教學的特色,這也應用在素描或炭筆畫上,老師不會一開始就讓學生畫石膏像,而是可能會帶學生到戶外,觀察明跟暗的景色,讓他們先經驗明跟暗的感覺。
自我滋養 參與活動與鍛煉
 現在的蔡仁芳,跟以前的個性分別很大,天生的憂鬱,也改善許多。“以前我是很內向的人,不大敢跟人聊天,現在可以很自在的跟人聊,也越來越喜歡自己,越活越快樂,越活越自在。”
 她自認變得比較有彈性,較少擔心,沒有焦慮,不會往負面思考,她形容自己“體內有正面的‘流’在流動”。 
 “我過去都沒太去想,我這幾年走這條路,收獲是什么,但我回想過去十幾年來的一些改變,會覺得現在的改變,一定是跟我的色彩工作很有關係。”她說。
 “這幾年,藝術的色彩給我很大的力量,我覺得那是比較大的收獲。”  
 “繪畫本身就是一個‘流’,而非一項用腦、思考、邏輯的事。”我們進行藝術活動與鍛煉,就是在滋養我們自己。
 她強調滋養這個字眼,“滋養,Nourish,我滿重視這東西,藝術課中,繪畫的過程滿重要,因為我們從色彩進去,而不是從頭腦進來。繪畫本身會跟內在心靈的部分、情感感覺部分以及感官部分起作用。”這會有很大的滋養。
 而全方位的滋養,還包括好的環境、天然有機的食物等,從而獲得好的能量,思想、情感日愈干淨,很多東西就日愈正面。


不教孩子畫畫創意反而多(下篇).

“來,花是這樣畫的,先畫花心,再畫五片花瓣,最后畫莖和葉。彩虹的顏色不是這樣的,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你是這樣教小孩子畫畫的嗎?
 小心教得越多,孩子的創意越少!
 “對越小的孩子,指導越少越好。”台灣人智學藝術指導師蔡仁芳說。
偶爾得空時,我會準備材料讓孩子畫濕水彩。
 這一天,我如常這樣做,結果,4歲的兒子拿起我調色用的冰淋淇棒,沾色作畫,畫出了自創的八爪魚,活靈活現,令我驚嘆,我可是從沒想過用冰淇淋棒來作畫。
 這真印證了蔡仁芳老師說的:幼兒園的孩子,不要教他怎樣畫!
 “對幼兒園的孩子,我們不去教他畫畫,只是提供一個環境,講一個故事或唱個歌,給他顏色,就讓他畫,你不去教他,而且,”蔡仁芳加強語氣:“絕對不能去教他!”
孩子心中彩虹各異
 她說,只要講個故事,讓孩子進入故事中的那個感覺,開啟孩子的想像空間,畫畫時就讓他呈現內在想要用的顏色,每個孩子的表達方式都會不一樣。
 “不要太早去糾正孩子。”她說,孩子都喜歡畫彩虹,但幼兒園的孩子未必都用紅橙黃綠藍靛紫,他可能用紅黃藍,這是他的彩虹,“我們不要去告訴他說這彩虹不對,不需要,因為那就是他心目中的彩虹。”
 除非是孩子用筆用得很粗魯,快把筆弄壞了,而用講的方式,效果不大,孩子也未必會喜歡,那大人就可做示範。
 “孩子很會模仿,會看到你怎樣拿筆,他會慢慢自己修正自己。這樣就不必每次都跟他說:你不要那么用力。” 
孩子的畫要往好看
 她建議;“要帶孩子進行藝術活動以前,你自己一定要有很多對藝術、對色彩的感知。當你有很多藝術鍛煉后,你比較有方法去感知或看每一幅畫。”
 孩子的畫充滿童真,如果抱著高標準來看每一幅畫,一定可以看到許多不完美的地方。
 我們看畫,不在挑瑕疵,而專注在可取之處,例如畫中的力量、色彩等,那些很棒的部分。
 “這東西並非經理論而來,而是經過很多滋養而來,你知道色彩有這么豐富,有這么多可能性呈現出樣貌。”她說。
 這,或許會幫助我們慢慢將關注拉回到自己身上,也就是她口中所說的“回到自己”。
大人繪畫 透過藝術滋養自己
 人智學(Anthroposophy)是一派哲學,涵蓋醫學、農業、教育、藝術與建築領域。
 它的繪畫,以濕水彩及蜡塊畫極為特出,濕水彩畫作特色是色彩柔和卻鮮明,令人陶醉。
 蔡仁芳就像個藝術的播種人,在海外接受人智學藝術滋養,回到家鄉把藝術種子播出去。
 如今,她更受邀到大馬來播種,讓大馬人也能接受這種獨特的藝術滋養。
 她說,父母若愿意撥出一點時間學畫畫,自己得到滋養,回到家會比較放松,親子關係也更好。
 “我常聽到很感動的分享,學員分享自己內在一些東西的改變,本來有棱有角,現在變得比較溫和了,連帶的,親子關係與夫妻關係改善了。”
 “我們很強調,大人來畫畫,不要抱著說,我來畫畫是為了回家可以帶孩子,那去得太快。我覺得,你透過藝術活動把自己先滋養,先站穩,讓自己成為很自由、很快樂的人。”
 媽媽若是狀態好,甚至不必教孩子畫畫,本身無形中就會給孩子很多滋養,因為孩子可以感受到“我的媽媽現在狀況如何。”
創造機會 讓內力療癒自己
 繪畫,在滋養之余,也可作為治療手法。
 蔡仁芳也是人智學藝術治療師,她說,我們每個人多少都會有失衡的地方,接受藝術治療的人,不見得是生什么病,心理上有什么問題,但每個人多少有一些本身困擾,某些生命階段需要處理的一些事情……
 “了解對方哪方面失去平衡,那就知道要讓他通過怎樣的練習來達到平衡、舒服的狀態。”
 “人智學藝術治療的一個想法是:每個人都有自我療癒的能力,我們只是從旁協助啟動這個療癒,而不是我去療癒對方整個人。這等同是我們創造一個機會,讓他自己內在力量動起來,自行療癒自己,所以,我覺得這是很妙的東西。”她由衷地說。
 治療師除了觀察對方的畫作,也觀察繪畫過程、現在的狀態。“我們一定要對人智學有基本了解,還要知道人是怎樣的狀態,面對一個個案時,要知道怎樣跟他相處,要怎樣觀察他。” 
自由發揮 從中了解繪者狀態
 人智學藝術治療採用一對一方式,一般上,第一次出席或上第一堂課時,任對方自由發揮,完全開放不介入,營造一個很輕鬆的氛圍,讓對方很放鬆,完全呈現自己的樣貌,治療師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對方繪畫的狀態:是否想很久?畫畫動作是快還是慢?肢體語言如何?
 第一堂課自由畫畫,其實透露很多資訊。
 “人智學藝術治療會給他一個方向或一個感覺,至于他要怎樣畫,是他自己的主意,不是我去教他。”該治療課程會畫一些連貫性的系列。
 “越小的孩子,我們越少跟他講東西,若對象是大人,我們會去了解對方面臨什么困境。”
 通常,在面對孩子時,蔡仁芳會在治療一小段時間后,跟個案的導師了解對方近期在班上的狀態,她接到反應都比較正面,例如原本比較緊繃的孩子,會變得比較放鬆。
勇敢嘗試 人生會有不一樣色彩
 藝術讓蔡仁芳體悟了什么?
 “我覺得它跟人生太有連結了。”她以上藝術課繪畫為例,畫到某個階段,個人覺得很滿意,當老師指示加入新的色彩,會有掙扎。
 這情景反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如我們找到了我們喜歡的東西,就不想要新的嘗試或改變。
 如果那是即有的觀念或想法,就會變成我們不想要接受新觀念新想法,這樣會讓我們跨不出去。
 “我覺得透過人智學濕水彩的一個鍛煉,會讓我們比較有內在的彈性,比較能超越自己的舒服區。”她說。
 濕水彩中,色彩的相遇是一大特色,上了一層色彩后,再上第二層、第三層不同的顏色,讓不同色彩的匯合相融,幻化出新的顏色,變化多端。 
 很多人可能在畫第二層或第三層色彩前,猶豫不決,深怕即將要加上去的色彩破壞了畫面的和諧漂亮。但是,勇敢嘗試的話,卻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畫到最后階段,你已在這個過程裡,充分跟自己的畫在一起,對你來說已不存在安全感的問題,那你就可以順著自己去發揮。敢于嘗試,讓這三個顏色相遇。”她說。
不設標準 欣賞物越來越多
 經過這些年的鍛煉,她覺得自己的內在力量比較強大,“不像以前一點小事就介意得不得了,會介意很久,想跨出來,卻跨不出。現在覺得,跨出來后,不是那么困難。”
 對此,她總結:“很多東西不是單一標準的,(如果能)這樣也不錯,那樣也不錯,你能夠欣賞的東西會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生功課。”
 “這是我自己的經驗,有人或會質疑,單是濕水彩就可以這樣?你現在不必相信這句話,但可以去體驗。”
■重點摘要:
 ☆☆☆讓幼兒園孩子畫畫,重點在提供環境與故事,開啟孩子想像空間,讓他自由發揮,避免指導。
 ☆☆☆人智學藝術治療師並沒有去療癒對方,只是協助啟動對方自我療癒的能力,讓他自行療癒自己。

 


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失控的愛

10 Oct 2013


文:劉拓 
圖:本報資料中心


體罰導致身心受創

臨床心理醫師黃維雄表示,從過去到現在,孩子被不當體罰的事件,從未曾間斷。
 對于他而言,不管是父母的過分體罰,還是老師錯手體罰,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就是體罰!
 雖然,現代父母比舊時代父母強,接受了文明教育,可是,令人遺憾,父母和老師以管教目的,打傷或致死孩子的案例,卻是有增無減……
今年華人農曆新年前,台灣中部有一對姓簡的夫婦,為了管教行為偏差的的11歲獨生孩子,命令兒子脫下全身衣服,赤身裸體接受藤條體罰。
 遺憾的是,簡姓夫婦輪流鞭打兒子2小時后,造成兒子食物逆流至喉嚨,窒息而死。4個月后,台中地方法院判決:簡姓夫婦用“如刑求逼供方式”管教, 導致兒子死亡,“失控的愛”將兒子被打得幾乎體無完膚,實在無法獲得同情而減刑,因此,依照“傷害致死”罪行,判處兩名被告服刑7年零4個月。
父母控“傷害致死”罪行
 原來,11歲的死者會慣性偷竊親友金錢。去年,簡姓夫婦懷疑兒子偷竊多達20萬台幣(約2萬1690令吉),要兒子寫下自白書,交代偷了多少錢及 花費到哪裡去。兒子寫下偷竊了11萬台幣(約1萬1927令吉),這和父母認定的數目不符合,簡母還因此要求校方協助瞭解兒子的偷竊行為和藏匿金錢之處。
 到了今年1月18日,簡姓夫婦再次逼問兒子的偷竊行為,兒子又寫下偷竊1500台幣(約163令吉),兩人認為兒子仍在隱瞞,為了管教兒子痛改前非,做母親的命令兒子脫光衣物,然后和丈夫各拿直徑1公分的1公尺籐條,輪流鞭打兒子。
每一分鐘都在全球發生
 簡姓夫婦逼問不出結果,便讓兒子先穿上衣服,簡母再繼續拷問鞭打半蹲的兒子。過程中,兒子哀求:“不要再打了!”但夫婦仍鞭打至沒力才停手。
 隔天凌晨,簡父下樓看到兒子躺在廁所地板,但仍對他不聞不問,4小時后,他發覺兒子仍躺在廁所,並且手腳冰冷,才把他抱回房間休息,直至當日下午6時,夫婦才警覺不對勁,將兒子送醫,可惜返魂無術。院方鑑定死因:遭毒打致食物逆流至口咽處窒息死亡。
 顯然,“失控的愛”,每一分鐘都在全球各個角落發生。今年9月11日,吉隆坡文良港一對性格火爆的父母,因為10歲的兒子觸犯學校紀律,老師要求會談。返家后,夫婦氣惱兒子讓他們蒙羞,便鞭打管教兒子。
 小男生被父母管教后,情緒不穩定,拒絕上學。后來上學時,小男生一直投訴頭痛,老師還發現他身上鞭痕累累,校方因此報案,交由警方介入調查。
傷痕多或暴力傾向
 黃維雄表示,“1980年代,90%的父母都是用打罵方式來管教孩子;但很少聽聞孩子被打到遍體鱗傷要送醫院。我相信那個年代的小朋友都很精靈,加上自由活動的空間很大,可以躲到草叢或樹林以逃避挨打。
 那個時代,較常聽到的是,酗酒、吸毒和賭輸的父母,鞭打孩子出氣。可是,這類父母清醒后,都不會再鞭打小孩至釀出大錯。”
 他強調,關于老師體罰學生失當的新聞事件,從來不曾間斷過。而在他處理的個案當中,也有老師犯下“無心”的體罰失當。
 “當然,如果只有一條鞭痕,那應該是不小心:不小心下手太重,學生屁股開花,老師馬上內疚收手。可是,如果有很多條鞭痕,那肯定不是不小心,很可能是暴力傾向。”他說。
處罰孩子勿施暴力
 
 針對父母管教失當釀成家暴,檳州福利局主任祖基菲裡曾嚴正指出,“父母將孩子鞭打至紅腫或瘀血,可能他們並非要虐待孩子,只是一時情緒失控而釀成大錯。儘管父母有權處罰孩子,但是,導致孩子身體及心靈上的創傷,就是一種虐待。”
 父母有權體罰子女,不過,父母必須為不當管教釀成的虐待,負上刑事責任。2001年兒童法令第31條(1)(a)條文闡釋,罪名成立的最高刑罰是坐牢10年,或罰款不超過2萬令吉,或者兩者兼施。
 檳城一名34歲的楊姓推拿師,疑與妻子離異后,開始虐打8歲幼子。去年7月,地方法庭裁決他虐兒罪名成立,罰款8000令吉或以坐牢10個月代替。同時,法庭裁定被告需守行一年,並由一人以1000令吉簽保,以及接受福利局監管行為。
 在律師代表被告向推事求情時,被告在犯人欄內痛哭失聲。推事裁決:虐兒是一項嚴重罪名,不過,判處被告入獄卻不適合,因為這不但會對父子關係帶來不利影響,更會導致全家失去經濟支柱;念及被告初犯,因此做出守行判決。
頑皮和掌摑是兩回事
 本月初,檳島高淵區前任國會議員陳智銘,帶著11歲侄兒到警局報案复召開記者會,投訴侄兒在班上講話,竟遭老師一掌摑破耳膜!
 小五男生陳欣仁追述事發經過時表示,“老師打我背后,然后要我寫爸爸的電話號碼,但我太害怕忘記了,然后老師就扭我耳朵,我大聲喊不知道號碼,他就摑我一巴掌……現在聽力有點不清楚。”
 陳智銘說,“欣仁過后去看醫生,通過內窺視鏡的檢驗,發現耳膜破裂,裡面看得出有血絲。”他還說,目前還不知道欣仁的聽力損害,究竟是暫時性或永久性。
 事發后,陳智銘去會見侄兒的校長,“校長指欣仁頑皮、吵鬧,不聽老師說話;但我無法接受校長的解釋,因為頑皮和掌摑是兩回事……校長還說掌摑欣仁的老師感到抱歉。可是,在我和校長面談時,該老師並未現身,誠意不足。”
 記者詢問欣仁:敢回到學校上課嗎?欣仁說:“一定要上學”。詢及是否想要轉校,小男生搖頭。
語言暴力同樣傷人
 其實,並非鞭打至遍體鱗傷,才算是虐待式體罰,不當的吼罵,也是。
 3個月前,馬六甲峇株安南一名12歲女生,因為不滿被中學紀律老師辱罵“妓女”,向警方投報老師的語言暴力。
 舉報的女學生投訴,就讀學校的女紀律老師,指責她和一班愛惹事生非的男學生經常混在一起,為其他老師帶來麻煩。
 女學生向地方記者表示,那一班男學生在班上發出吵聲,不把教課中的老師放在眼裡,因此,老師才向紀律老師投訴學生不守紀行為。
 她聲稱,儘管她向紀律老師解釋,她未涉及在內,但老師卻拒聽解釋,反而指她是那班吵鬧男學生的一分子,並厲聲罵她是“妓女”。女學生母親到校會見紀律老師時,還被后者要求替其女兒轉校。
 就此,甲州警方表示,此案並非刑事案,但學生家長可循法律途徑,起訴有關老師。不過,案件的調查工作,交由甲州教育局進行。

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

青少年性衝動

8 Oct 2013 
報導:潘有文 
圖:本報資料中心、互聯網


血氣方剛性衝動惹禍(上篇)

印度歌舞片女主角搔首、扭腰、扭臀,手舞足蹈會引起青少年性衝動?

青少年性侵案日增,除了反映罪犯年齡越來越年輕,同時,不禁讓人反思:青少年性衝動犯罪前,是否有更好的應對方式?
 血氣方剛、年少氣盛的青少年,易受外在因素影響,尤其是在性方面,任何刺激都會造成他們“性致勃勃”,失控鑄成大錯,后悔已來不及。
 防止青少年性犯罪,學校和家庭應從性教育開始,降低青少年行差踏錯幾率!
日前,7名年齡分別為12歲和14歲的男童,疑輪姦一名12歲女童,警方逮捕這些年輕罪犯后,引起社會議論紛紛。
 10歲以后的小孩,處于重要發育成長期,對于性這回事充滿好奇,但又不知從何處瞭解,以及向何人詢問,性衝動時,將釀成一發不可收拾的錯誤。
 本報日前報導《逃學女童遭7人輪姦》時,向一名專門查辦性罪案警官瞭解,對方指出,其個人研究調查發現,印度電影女主角手舞足蹈,以及“扭屁股”時,能夠激起青少年性欲或性高潮。
 換句話說,青少年接受外在感官刺激,即使不是裸露或限制級鏡頭,也會可能出現性衝動。
影片分級作警惕
 從性教育角度來看,不管是印度電影女主角搔首弄姿,或者只是某些女性的身體部位,都可能引起一般人,包括青少年性衝動。
 台灣性學會(馬來西亞分會)理事長吳啟銘指出,不管成人或青少年,不同的人都有各自引發性衝動的因素。
 “有人看異性胸部、大腿會引起性衝動,以前的人,對于異性的腳也會有性衝動。”他說,或許因此才有綁小腳的風俗。
 不只如此,女性的長髮、服飾等,都可能使男性產生性幻想,因此,不會局限在印度電影內,扭動臀腰的女演員。
 影片和圖像容易刺激感官,影響心理和情緒,是否採取類似電影分級制方式,就能防止青少年輕易產生性衝動呢?吳啟銘對此不以為然。
 他指出,影片分級只是警惕大人關注內容,可減少它對小孩的影響,但就現代人角度來看,想要處處限制小孩觀看不同影片,其實有一點難度。
與其限制不如教育
 況且,一些影片並不一定能極好地分類,例如專門播放音樂影片(Music Video)的電視台,播出歐美歌手音樂影片時,其中不乏具挑逗和性暗示的內容,但青少年卻能夠輕易觀賞這類影片。
 再者,年輕人到KTV包廂內唱歌,就能輕易看到各種各樣,沒有經過過濾的音樂影片,父母和家長是否有能力限制孩子觀賞這類影片,已是一個疑問。
 與其限制,不如從教育著手,引導青少年適當解讀性這回事,才能讓他們做出理智的選擇。
 吳啟銘表示,大人應該重視小孩的性教育和性觀念,引導他們明白與異性發生性關系的大前提,即是需要對方同意,以及符合法律條規,包括不能與未成年異性發生性關係。
 如果只是不斷否定和限制,將造成反效果,引導青少年認識性,理解自身生理構造和性衝動,才能解決更多問題。
家庭性教育扮演要角
 雖然,性教育無法完全解決青少年性衝動問題,但可能減低性衝動對青少年帶來的負面影響。
 由于各人自制能力不一,對大部分年輕人來說,適當性教育能夠協助他們控制性衝動,但對一些人而言,卻需要長時間引導。
 “就如我們教育小孩:別人說話時不要隨便插嘴。但,還是有小孩無法控制自己,依然會這么做。”吳啟銘這么表示。
 一些人明白偷竊是錯誤行為,但他還是會這么做,性教育也會面對這種情況,一些不能自制的人,依然容易產生性衝動,但他們知道沒有合理理由去侵犯他人。
 對一名性教育工作者而言,吳啟銘相信家庭性教育非常重要,因為能夠從中教導小孩尊重別人的性別,以及理解性行為的條件。
無關輕重受害者皆受創
 十一、二歲的小男孩,對異性感到好奇,做出一些幼稚動作,例如故意掀開女生裙子、觸摸對方等。
 吳啟銘指出,小孩這些行為是輕微性衝動,較為嚴重的性衝動,包括對異性做出侵犯舉動,例如強姦。
 他表示,對于性衝動受害者來說,哪怕是輕微或嚴重的侵犯,都是一種傷害,
 即是說,不能輕視小男孩掀小女生裙子,這類輕微性衝動的表現,如果不關注孩子這種行為,可能引起更多問題。
 因此,適時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性別,以及控制自己的行為,並且讓小男生知道將會付出嚴重代價,才能減低性衝動引起的傷害。
打罵影響小孩未來性觀念
 不論男女,皆會有性衝動,尤其是在青少年時期,由于性衝動而做出的行為,如果父母或教師處理不當,將會影響小孩的性觀念。
 吳啟銘指出,雖然責罵或體罰可以警戒小孩,以免因為一時性衝動侵犯他人,但小孩也因此對性產生錯誤觀念,認為性是可恥的事。
 “因為性衝動讓他們覺得有罪惡感,從此會害怕和抗拒性這回事。”他表示,尤其是小女生,將會影響她們未來對性的看法。
 如果父母發現家中女兒,因為性衝動而做出一些行為,並且大聲斥責,以及警告這是可恥行為,這名小女生成年以后,在對性有需要時,認為這是色情行為,而不敢主動向伴侶提出要求。
 由于女方不敢主動向另一半表達對性的要求,只能等待對方發覺,這或會影響伴侶間的性生活。
正面看待青少年性衝動
 預防勝于治療,對于青少性衝動的問題,亦是如此!
 吳啟銘指出,為人父母者應正面看待青少年性衝動,並非只是從負面角度評斷,以為一直強調“不可以”就能解決問題。
 他表示,不能怪責父母不懂這方面的應對方式,而是鼓勵他們嘗試挑戰自己的價值觀,與孩子一起學習尋找適當解決方式。
 每個人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處理性方面的問題,而是需要通過教育和學習,才能掌握其中的知識。
 他說,父母可以參加性教育課程,或者購買相關書籍,學習應對青少年性衝動的處理方式;同時,也讓孩子參加性教育營會,讓他們藉此瞭解如何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性別。
 青少年性衝動時,不知如何應對,才會做出不恰當的行為,性教育將使他們能更妥善處理自己的性衝動。
青少年性衝動小提醒
★一般上,小男孩在12歲左右進入青春期,對性開始好奇,將有一些性衝動前兆,例如看黃色書刊和影片,或者經常撫弄性器官。
★如果發現孩子因性衝動而出現輕微性侵犯行為,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發現孩子自慰,不要喝罵或迫停,應進行機會教育,讓他們知道尊重兩性的觀念。


轉移焦點淡化性衝動(下篇)

引導孩子釋放性能量,讓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個可發泄性衝動的方式,有助減少性犯罪率! 精力旺盛的青春期青少年,生理上的改變,需要一個出口,把生理上的性衝動,轉成另一種動力,而非是用來傷害他人。
這些方式包括進行各種健康活動,甚至適當的自慰,都可以協助青少年減少性衝動……
大馬青少年性侵事件讓國人憂心,海外地區也有不少類似事件,這說明全球青少年在青春期時,都面對性衝動的問題!
今年7月,台北新竹市一名15歲少年,因經常上網看色情影片,這段期間,疑因性衝動而性侵9歲表妹多達7次。
 小女生不敢告訴家人實情,但因下體疼痛,走路姿勢怪異,老師發現不妥,仔細查問后,才揭發這起案件。
 早在兩年多前,韓國也發生13名青少年集體性侵女中學生的案件,檢方經長時間調查,終在今年8月進入初審程序。
 全球各地青少年性侵事件不斷上演,提醒全球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不只讓青少年吸收知識,同時需為青春期青少年,提供更多心理,以及性教育方面的協助。
 台灣性學會(馬來西亞分會)理事長吳啟銘指出,對于青春期的孩子,應該讓他們知道,有不只一種方法處理性衝動,並且協助他們找到適合方法。
 他指出,青少年在這個時期,可以用打球、跑步、打電玩等活動,發泄旺盛的精力,“十二、三歲的小孩有性衝動時,可通過健康的活動消耗體力。”
 至于以自慰抒解青少年性衝動,他認為也是一種選擇,但不是唯一選擇。
引導釋放性能量
 一般人認為自慰影響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現代一些研究則指出,適當的自慰對青少年反而有益,大眾高估自慰的危害,甚至過于渲染,引發青少年更多精神問題。
 知名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對于青春期的詮釋,可作為父母和青少年的參考。
 他主張青春期即是進入“性器期”(Genital Stage,也稱“兩性期”),青少年應該學習駕馭性能量,以及體驗有關性的活動,例如自慰。
 如果沒有人協助引導,青少年可能因一時衝動而犯下大錯;在這方面,父母是引導青少年釋放性能量的關鍵角色。
 上世紀50年代,美國著名人類性學科學研究者金賽博士(Alfred Charles Kinsey,1894年6月23日-1956年8月25日)的研究報告指出,在1萬6000名美國男女中,92%男性和58%女性有自慰行為,並沒有任何惡性后果。
 如果適當自慰能減少性衝動,減少性犯罪幾率,不論從社會或個人心理健康角度,都應視為可行方法之一。
 因此,青少年通過活動或自慰減低性衝動負面影響,兩者主要目的就是轉移青少年的焦點,降低青少年因性衝動而性侵異性的可能。
性自制力弱易犯案
 針對青少年性犯罪,來自台灣和加拿大的研究顯示,自我控制能力較弱,也可能是性犯罪重要原因。
 台灣研究性侵害防治和青少年問題學者鄭瑞隆博士,在一份研究有關青少年性侵的報告指出,當性幻想和生理刺激一起出現,加上本身道德和倫常觀念薄弱,以及具有犯罪企圖,這樣的青少年就有極大可能性侵異性。
 這份名為《少年性侵犯行為之成因、評估與矯正》的報告指出,如果青少年發現周遭環境缺乏監控,自制能力又不足,在上述各種因素結集一起下,他們極可能鎖定性侵或猥褻對象,並且附諸行動。
 此外,加拿大公共安全和性罪犯的風險評估和治療領域研究人員漢森(R. Karl Hanson),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許多性罪犯因無法控制性衝動而犯案。
 例如,在某個服裝展上,模特兒的身體曲線和漂亮服裝,在一般人看來並無任何問題,但對無法控制性衝動的人來說,就會激起潛在犯罪意圖。
 因此,他們開始尋找性侵目標,任何一名女性都會成為這些潛在性罪犯的“獵物”。
 換句話說,不論青少年或成年,如果無法控制自己的性衝動,並且得不到其他方面的協助,例如親友及時發現其心理狀況,就可能發生性侵案。
日本色情案增關係科技
 日本警方發佈去年罪案數劇,青少年色情犯罪案件數據再攀高峰,共有1596個案件,較前年增加9.7%,創下歷來最高紀錄,受害者多數是小學生,佔了56.3%。
 日本政府把青少年性犯罪案分為色情犯罪案與青少年性侵案,后者屬于較嚴重刑事案件。
 當地警方公佈該國青少年刑事犯罪數據,共有6萬5448名青少年觸犯刑事法,這個數據是二戰以來最低紀錄。
 但是,在青少年刑事案中,性犯罪案不降反升,共有455名少年犯上強姦罪和猥褻罪,中學生佔了60巴仙。
 性罪犯年齡屢創新低,這衝擊了日本社會,讓日本人開始擔心越來多小孩,年紀小小就成了大色狼。
 日本色情產業發達,隨著電子產品越來越先進,從智能手機到平板電腦,使用者的年齡也越來越低,加上互聯網發達,讓中小學生都能輕易得到色情資訊。
 中小學生自我保護和控制能力較低,容易受到誘惑和影響,輕易取得色情資訊,將間接助長青少年色情和性罪案。
開誠佈公德國性犯罪率低
許多國家在各種事項競爭上,都愛炫耀自己最多或最快,但在青少年性犯罪這回事上,德國最有資格自誇,因為國內青少年性犯罪數據,遠遠落在各國后頭!
 當然,德國沒有自誇,而是全球各國都看到了這個事實,當大家都在為青少年性罪案抓頭,德國早做好性教育工作,成功讓許多青少年遠離性犯罪。
 在德國,75巴仙青少年從學校得到性知識,因此,德國于去年決定統一性教育教材,不再由各州政府自行擬定。
 該國小孩10歲開始,就上性教育課,12歲學習區分友情和愛情,並且知道男女為什么會有性行為。
 14歲時,就知道父母有“親密關係”,才會生下他們,並且理解男女性器官構造,以及精卵子如何結合,同時知道從親吻到親密關係的過程。
 進入高中,課程就會包括如何使用避孕套,老師就會讓學生清楚何謂性暴力、意外懷孕、墮胎、性傳染疾病和同性戀等問題。
 在性方面,德國沒有用“遮羞布”把它藏起來,而是循序漸進,以科學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兩性。
 由于把性說得清清楚楚,沒有神秘地帶,德國中小學都知道性是怎么一回事,明白怎樣面對性衝動,青少年也就失去性犯罪的欲望了。

 


 

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

餐桌挽歌

文:劉林李 
6 Oct 2013

口腹之慾敲響滅絕警鐘(上篇)

隨著人口增長、全球化導致飲食文化進一步同化,加上生態受破壞,許多物種數量銳減,地球上許多東西快給我們吃完了! 不只鯊魚,石斑、藍鰭金槍魚、鰻魚、鱈魚等,現在都在瀕臨絕跡名單中。
看來,戒魚翅還不足以保育,接下來我們要戒吃的食物應該更多……
喜歡日本料理的朋友應該都發現了,這一兩年,不管日本料理餐廳或者迴轉壽司店的鰻魚飯、鰻魚壽司,價格都比以前漲了很多,而且一漲再也沒有降下來。
 其實漲價事小,瀕臨絕種事大。日本學者已經發出警告,鰻魚可能很快要從這個世界消失。
 鰻魚壽司、蓋飯或盒飯,是大大小小日本餐廳非常普遍的食物,價格雖然不能說便宜,但大家也不會覺得是多“珍貴”的食物。
 就在這兩三年之內,鰻魚已面臨絕種命運,這是很多老饕沒想過的事。
 華人愛吃魚翅,為了獲取魚翅,全球每年要殺死逾7000萬隻鯊魚,導致公海三分之一的鯊魚種群瀕臨滅絕。
 近年環保組織高呼戒吃魚翅拯救鯊魚,其實不只鯊魚,生態環境轉變,加上現代人太會吃,桌餐上常見的許多海產和陸地生物,已經逐漸減少。
 我們也許是吃到這些食物的最后一代了,如果再不節制或戒吃,這些食物可能從此絕跡。
海陸生物漸少
 日本是海洋大國,自古靠海吃海,以魚類等海產為主要肉類食材,吃的魚種類很多,吃魚的方法也很多,像做成刺身、壽司、燒烤,低溫煮熟等。
 近年,日本人常吃的幾種魚,開始面臨絕種,許多傳統美味,或將步入歷史。
 例如鯨魚料理是日本古老的一種特色食物,日本人1000年前就捕鯨,鯨魚肉曾經是他們的主要蛋白質來源。
 這幾年鯨魚數量銳減,瀕臨絕種,日本人照舊捕鯨,受到國際保育人士大力譴責。
 還有藍鰭金槍魚,也稱黑鮪,這是日本料理壽司、刺身常用的一種高級食材,近年數量也驟降,日本人自然難逃“吃完全球藍鰭金槍魚”的罪名。
 為了地球生態著想,鰻魚、藍鰭、鯨魚這些食材,也許是時候從日本料理名單中剔除了。
鰻魚5年后絕跡地球?
 日本人是最會料理鰻魚的一個民族,不管是串上竹籤燒烤成為下酒菜,還是烤后淋上蒲燒醬,鋪在飯上成為鰻魚飯,都別有一番滋味。
 日本自古還流傳盛夏時吃鰻魚蓋飯“進補”的文化,據說夏天最熱的那天來一碗鰻魚飯“最補”。
 鰻魚含有豐富油脂、維他命A、維他命E、多元不飽和脂肪等,日本人想信它能夠預防夏天中暑。
 日本大學鰻魚專家塚本勝巳說:“世界上的鰻魚,七成被日本人吃掉。”
 這兩三年來,過度濫捕和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全球鰻魚產量大減,價格水漲船高。
 科學家預測,如果再不採取任何行動,可能不出5年,鰻魚就從地球絕跡。
 早前英國倫敦召開的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會議,建議把全球19種鰻魚列入瀕危物種名單。
 剛過去的夏天,鰻魚貨源短缺,價格很貴又供不應求,許多日本人度過一個沒有鰻魚飯的夏天。
 這種日本人喜愛的傳統庶民美食,會不會從此在餐桌上消失?
 日本一些餐廳開始用茄子做成鰻魚的樣子,淋上蒲燒汁,替代鰻魚飯,大受歡迎。
 為了保育,是時候戒吃鰻魚了,本地的日本餐廳,也許可以仿傚推出“蒲燒汁茄子飯”,拯救瀕臨絕種的鰻魚。
人工孵化于事無補
 鰻魚是地球上古老的魚類,已經存活千萬年。
 這是一種同時存活在河川和大海的魚類。
 它在海中產卵,一生只產一次卵,產后就死亡。
 孵化后的仔鰻,隨著洋流洄游,接近陸地時會經歷變態,成長時期在河川生活,成熟后經歷第二次變態,又返回大海中產卵死亡。
 我們在本地日本餐廳或壽司店常吃的鰻魚是河鰻(unagi),多數是漁民在捕獲魚苗后,用淡水養殖的。
 日本、台灣、中國、菲律賓是主要的鰻魚養殖國家。
 野生鰻魚現在幾乎捕不到了,就算日本的餐廳賣的鰻魚,99%也是養殖。
 這幾年鰻魚魚苗越來越少,人工養殖面對很大問題。
 鰻魚魚苗早年無法靠人工孵化,隨著越來越難捕獲魚苗,日本這幾年研究出人工孵化魚苗的技術,但是一年只能孵化出一萬隻魚苗,根本杯水車薪。
 除了河鰻,日本人也喜歡吃捕自淺海泥沙地的一種海鰻星鰻(anago)。
 星鰻主要產地在日本瀨戶內海靠近宮島的海域,是一種夜行性動物,需要在半夜捕捉。
 這幾年星鰻的產量銳減,同樣面臨快絕種的命運,站在保育立場應該禁食。
競捕或致黑鮪滅絕
 金槍魚又名吞拿,台灣人稱之為鮪魚,是海洋的一種“熱血動物”,世界大部分魚類都是“冷血動物,金槍魚是少數溫血魚類之一。
 金槍魚有許多品種,歐美人較常吃的多為長鰭鮪、正鰹,把魚類弄碎製成罐頭,用來做三文治或沙拉。
 日本人吃金槍魚則首選藍鰭金槍魚(又名黑鮪),在金槍魚中體形最大,價格也最高。
 藍鰭金槍魚腹部的肉最肥美,日語稱這個部位為“toro”,一般只用來做刺身。
 這幾十年來,日本飲食化文影響世界,不管台灣、美國、香港,甚至我國,日本餐廳都如雨后春筍般林立,全球對日本料理食材需求大增。
 藍鰭金槍魚在日本料理中地位“崇高”,價格媲美松露和魚子醬,漁民爭相競捕,近10年來,敲起滅絕警鐘。
 尤其在地中海地區,漁民圍捕成群未成年藍鰭金槍魚,拖到養殖場圈養,直到可以宰殺,地中海的這種魚因而迅速消失。
 儘管保育團體呼籲停止在地中海捕捉藍鰭金槍魚,但只要有一天,市場願意付高價買這種魚,漁民就會繼續捕捉。
 也許要等到哪一天,藍鰭金槍魚真的被捕完了,漁民才會收手。
石斑面臨絕種危機
 如果藍鰭金槍魚、鰻魚是給日本人吃完,那么石斑魚瀕臨絕種,就是給中國人、香港人吃完的。
 石斑是粵潮菜系中的高級食材,喜慶宴席的石斑魚,跟魚翅地位不相上下,都是最上得了台面的“富貴菜系”。
 全球有逾160種石斑魚品種,其中龍躉、東星斑身價最高,其他好像老虎斑、老鼠斑、青斑等,是中餐廳菜單上常見的。
 近年中國對石斑魚需求量大增,濫捕石斑的情況嚴重,石斑數目不斷下降。
 三年前,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已經警告龍躉瀕臨絕種,呼籲禁食這種魚。
 今年香港大學一項研究指出,現在共有二十多種石斑面臨滅絕危機,其中紅斑、西星斑、老鼠斑更是極危一類。
 如果繼續濫捕沒有保育,到時不只沒有石斑吃,還會危害珊瑚食物鏈。


物種滅絕 傳統美食消失(下篇)

不只許多海產食材瀕臨絕種,就連許多禽畜、傳統作物,也逐漸在消失中。 越來越多物種絕種或瀕臨絕種,危機延伸到餐桌,許多流傳久遠的傳統美食,可能從此步入歷史。
一種美食的消失,對我們來說可能只是失去口福,
但任何物種的滅絕,都可能引發生態危機,給地球帶來一場浩劫!
回鍋肉是中國川菜一種傳統名菜,這種川菜館的招牌美食,是四川家家戶戶都會做的一道家常菜。
 做回鍋肉,除了姜蒜、青椒、紅椒、豆瓣醬等材料,最重要的當然是豬肉。
 不是什么豬肉都能做出上乘回鍋肉,對川菜大師來說,正宗回鍋肉,一定要用四川土豬──成華豬。
 所謂回鍋肉,就是兩次下鍋翻煮的肉,如果不用肥肉,翻煮時肉會變硬。
 成華豬肉肥,但不油膩,吃起來口感好,肉香四溢,是做回鍋肉的首選,不只是做回鍋肉,做成紅燒也是絕世好味。
 不過,就算我們現在去四川,也無福享受到這種正宗美味了。
 現在中國成華豬的數量比熊貓還少,可想有多珍稀,而且要是不“保種”,絕種是遲早的事。
成華豬“保種”不易
 成華豬一身黑毛,腿短、頸特別粗、背寬,屁股也大。
 這種土豬生長周期比其它雜種豬長,相對需要養更久,養豬戶認為成本比較高,紛紛放棄養這種豬。
 現在四川市場幾乎已經沒有成華豬,在中國官方的“保種場”,只剩大約100隻,種畜場也只有120隻。
 研究成華豬保育的四川農業大學教授白林表示,豬種的保護基數必須在600隻以上,種群數量太少,只能近親交配,基因會變差。
 現在成華豬所剩數量不到600隻,要“保種”恐怕不易。
 如果無法成功“保種”,成華豬就會永遠消失,我們也不可能吃到正宗回鍋肉了。
熊貓豬比熊貓還要貴
 吃川菜非吃回鍋肉不可,說到杭州名菜,就不可不提東坡肉。
 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西湖被葑草淹沒大半,他組織民工鏟除葑草,築堤建橋,讓四周田地不愁澇旱。
 老百姓感激他,那年春節時都抬著豬跟酒來跟他拜年,他盛情難卻,收下豬肉,叫人把肉切成方塊,煨制成紅燒肉,分送給民工。
 大家吃后贊不絕口,老百姓愛戴他,把這道紅燒肉命名“東坡肉”,從此流傳千年,成為中外聞名的經典佳餚。
 本地很多中餐廳都賣東坡肉,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正宗的東坡肉一定要選用浙江豬種金華豬。
 選用金華豬做成的東坡肉,肉質酥爛、入口即化,而且不油膩,有人說這是吃肉的“最高境界”。
 本地人可能沒有看過金華豬,但應該聽過金華火腿。金華火腿就是用金華豬后腿腌製而成的,是浙江一種特色風味食品。
 金華豬又名“金華兩頭烏”,身體和腿的毛色是白色,但頭頂和臀部卻是黑皮黑毛。
 這種豬是“中國四大名豬”之一,因為是黑白花色,也被譽為“熊貓豬”。
 事實上,金華豬現在就像熊貓般珍稀,價格水漲船高。
 現在,就算我們在中國吃的道地金華火腿和東坡肉,原料通常都換成一般洋豬豬種,名不副實。
經濟因素土豬買少見少
 很多人早年去中國,可能發現中國的豬肉吃起來比本地豬肉好吃。
 除了廚師功力,豬的品種大有關系,我國現在吃的多數是歐美白毛豬,但中國有各種地方土豬,傳統的特色名菜,通常根據這些土豬肉質特性烹調,給食材加分。
 中國是世界第一養豬大國,也是擁有最多豬種的國家,包括地方品種、培育品種和引入品種在內,共有百多品種。
 當中,該國土豬品種多達72種,只是這幾年,許多土豬品種開始面臨絕種,其中32種已經列入受保護禽畜品種名單,一些過去記載的豬種,更是已消失無蹤。
 原因主要還是在于經濟效益,中國土豬生長周期都比較長,養殖戶因而轉養引入的豬種。
 比如金華豬,養了半年才只有60公斤,歐洲白豬卻可以突破100公斤。
 加上中國土豬脂肪含量比較高,肥肉比例比瘦肉多,現代人擔心膽固醇過高,不喜歡吃肥肉,所以“肥豬”變得不受歡迎。
 很多養豬戶因而轉養生長周期較短,瘦肉比例較高的歐洲豬種。長久下來,土豬品種開始面臨危機。
 儘管近年老饕意識到,外來白豬做的東坡肉和炖肉,口感遠不如地方土豬,可是很多土豬像金華豬已經買少見少,價格比一般豬肉貴三四成。
土生禽畜面臨絕跡
 除了東坡肉和回鍋肉,其實還有許多傳統美食,也因為食材原料品種絕跡,早就名不副實,其中一個例子是聞名中外的北京烤鴨。
 傳統的北京烤鴨,原是用產于北京西郊玉泉山一帶土鴨製成,但是這種土鴨幾乎已經絕跡,現在的北京烤鴨原料都是英國的櫻桃谷鴨,並不是真正的“北京鴨”。
 這是英國人用北京鴨的遺傳基因,混種改良培育出來的鴨種,然后引到中國,佔領中國市場。
 在北京還有一種古老雞種叫北京油雞,清史中有太后非油雞不食的記載。這種雞肉味鮮美,出口到日本,被日本人譽為“天下第一雞”。
 北京油雞生長速度緩慢,產蛋量也低,這二三十年來,很多外國高產雞種陸續引到北京,北京油雞因而遭“淘汰”。
 其實,所有生長得快的禽畜,肉質就沒有這么好,吃起來口感也比較差。
 很多人后來會發現,土雞、土鴨、土豬的肉更好吃,但這些地方品種禽畜一旦絕種,這些美味也只能成為記憶了。
改良品種威脅土生禽畜
 不只中國許多禽畜面臨絕種問題,亞洲和非洲許多地區,同樣面臨土種禽畜被歐美禽畜品種替代的危機。
 說到底,原因還是同一個,跟這些地區的畜牧業引進外來改良品種,並以工業規模養殖有關。
 多數歐美改良育成的禽畜,都有迅速長成、產量高等優勢,適合大規模工業化養殖。
 很多發展中國家,為了推動大規模養殖禽畜,都會引進這些歐美改良品種,甚至提供補貼鼓勵農民飼養這些新品種。
 當農民大規模養殖外來改良品種禽畜,自然會影響土種的生存空間。這些土種一旦消失,就永遠不能再生。
 除了禽畜,許多傳統作物,也面對同樣問題。
 今天,美國消費者日常吃的蔬菜種類,還不到百年前的一巴仙。
 蘋果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種品種的水果,美國曾經擁有1萬6000種蘋果,而目前的數據表明,美國只剩下2450種蘋果。
 在自然生態里,所有物種一環扣一環,相互交錯,就算我們無法知道它們之間的具體聯系,但當中只要有一種物種消滅,整條食物鏈可能就會崩解。
 物種陸續消失,后果堪虞!

 


 

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茶人出列

報導:許雅玲
圖:練國偉、本報資料中心

1 Oct 2013  

張碧華懂得喝茶通體舒暢(第1篇)

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節奏緊湊,精神容易緊繃。 如果不懂得找個通道舒緩壓力,分分鐘精神崩潰。
配合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十分專題》貼心獻議:喝茶去!
向來,愛喝茶的華人,精懂喝茶養神、品茶修身、藏茶潤澤財富之理。
風高氣爽的10月,「茶人系列」特地邀請喝茶之人、教茶的茶師、做茶的茶商,一起分享「喝茶好」……
華人世界裡,還是有不解茶香,拒絕喝茶的華人,比如說資深中醫師張碧華。
 然而,受到愛茶兒子的感召,她才嘗試喝茶,並因此發現:泡茶喝茶,真的可以養神,還能解壓充電。
 今天,讓她不喝茶,已是不可能之事了,因為她已愛上喝茶的好了。
 把場景拉回7年前,要是有朋友說到:“走,喫茶去”,張碧華只有一種態度:拒絕。
 不僅如此,碰到愛喝茶的病人問:張醫師,我可以繼續喝茶嗎?
 她會干脆利落回答:不,你什么茶都別喝。
 是不是中醫醫典說喝茶不好啊?
 “其實,中醫醫典沒說喝茶不好,”她笑說:“只不過,我和已經過世的先生,每次喝完茶后就睡不好覺。本來能睡好的人,因為喝茶搞到失眠,第二天又情緒波動,這不就說明喝茶不好嘛。”
 她堅拒喝茶,直至7年前,兒子從中國學醫歸來,帶回來許多好茶和一手漂亮的茶藝。
 “不好意思,7年前,我沒接觸泡茶的人,不知道茶葉原來有等級,也不知何謂生茶或綠茶。茶有‘停濕’,把濕氣停住的作用,來我這裡的病人,都是身體比較虛弱,喝茶造成他們不舒服,我才會索性跟病人說:別喝茶。”
 兒子每天泡茶,每天跟母親講述:茶葉要怎么泡,茶湯要怎么喝,可是,母親會念叨兒子:喝茶有什么好,我比較樂意欣賞美麗的茶具。
喝好茶一覺好眠到天亮
 但久而久之,她終于受到兒子的感召,某天晚上,開始捧起茶杯喝茶,“奇怪吶。怎么喝下去,神清氣爽起來,但又能一覺好眠到天亮。”
 兒子笑著對她解釋:這是因為茶有等級,喝了等級好的貴茶,就不會失眠。
 那晚之后,張麗華心想:我一定要自己學茶藝。結果,輪到兒子念叨母親:您嘴巴真刁,只愛喝又貴又好的古樹茶。
 “過去,一些病人說,喝茶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但我對茶一無所知,只會說:不可以喝茶。這便沒法跟病人好好溝通。對茶有了認識后,便了解:這不是茶的問題,是人的問題。”
 曾經,她建議一位病人:你可以喝一點茶。病人說:我喝很多茶呀!
 “我繼續問病人:你怎么喝呀?他便說:從早到晚,我是一大壺一大壺的喝。我便對他說:難怪你全身會痛,你不能把茶當水喝,這是不對的。不管喫茶喫飯,不要用大腦吃,用身體吃。喝了3泡茶,舌頭膩了,表示喝夠了,便該停止。”
學習泡茶舒緩壓力
 7年前,拒絕喝茶,7年后,茶葉卻成為張碧華生活的重要部分。
 每天會診8小時,每週工作6天的她,一放工回家,吃完晚餐,便會端坐在茶桌前面,假如想喝茶,便開始燒水煮茶;假如不想喝茶,便玩賞美麗茶壺。
 “從燒開水、淋壺、熱壺,醒茶到喝茶,我發現,只要專注在這些過程裡面,白天承受的壓力都會減低,心情開始放鬆和平伏下來,精神亦逐漸清明起來。”她笑說。
 碰到病人投訴:工作壓力好大。張碧華會對他們說:左腦用得太厲害了,不如讓右腦代替左腦工作一段時間吧。病人一定追問:這該怎么做?她便會認真回答:你去學習泡茶吧。病人會失笑:我這么一個大忙人,怎會有空慢慢泡茶?
 可是,每天至少會診40位病人的張醫師都做到,病人不可能做不到。
 “其實,只要撥出一個小時泡茶,便能讓心情安定和沉澱下來,開啟自我心理上的治療;第二天,便有能量面對新的生活挑戰。”她說:“很多病人都很憂鬱,心結放不開。醫者父母心,我們真的苦死了。所以,醫師更要喝茶養神,減低壓力。”
用心泡茶取好能量
 愛上喝茶后,張碧華結交了一班茶師朋友。
 每一次,泡好茶后,茶師朋友會解說:這泡茶有這樣那樣美妙的香氣韻味。。。
 聽得她心神嚮往:我也要泡出這般水準的好茶!
 和多數喝茶的茶人一樣,張碧華總是自我感覺良好:親力親為泡的茶,好像喝起來,口感比別人泡的好喝--甘甜清香,回韻無窮。
 一回,聽到茶師朋友說:隨便泡茶和用心泡茶,口感大相逕庭。她的第一反應便是:這是泡茶人的“唯心”作用吧。
 后來,她便親自試驗一回:利用同樣的茶葉、茶具和燒水,先隨便泡一回,然后再安定心緒,用心泡一回。
 結果,前一泡茶苦澀到難以入口,后一泡茶甘香到難以形容。她終于認同:這不是唯心作用。天地宇宙間,茶葉和水有好能量,就看泡茶人,能不能好好把它提取出來。
隨意喝茶才是妙趣
 今年8月的某天,經歷冗長緊張的看診工作后,張碧華拖著疲憊身軀回家,坐在茶桌前自我省思:今天我怎么這么昏沉?怎么完全沒有成就感?不管了,今晚我一定要泡千年古樹茶喝。
 時針指著晚上11時正,越喝茶越放鬆的她,睡意全無,卻有很強烈的興致想要作畫。
 “當時作畫的靈感一來,幾乎是一筆揮成地畫出雙牡丹這幅畫。每次看回這幅畫,總覺得,畫中牡丹在和諧對話。我想,這正是我作畫當下的內在狀態吧—和諧。”
 兒子看到這幅渾然天成的雙牡丹畫作,也禁不住讚歎:好畫。
 “靈感是很奧妙的東西。現在,即使沒有再經歷像上回那樣的靈感,畫不出更好的牡丹圖,但是,我不會為了強求靈感,拼命喝茶。隨意才是妙趣。”她說。
 她的一位茶品收藏家朋友,因為很喜歡她的畫作,便跟她說:你送我一幅畫,我就送你一個好茶壺。
 張碧華得意地說:“雖然,我們七老八老了,但是,用畫作交換茶壺,就好像回到交換玩具的童趣時代,挺有意思呢。我作弄朋友要交換他那200年紅泥製成的茶壺,但他說:你的畫沒有這么高價。”


許玉蓮泡茶學會待人處事(第2篇)

喝茶的茶人,喝茶養神;教茶的茶人,品茶來修身。 大馬資深茶師許玉蓮坦言,茶,教曉她的不只兩三事;但她最感念,茶,讓她學習到:人要尊敬物,處理好人和物的關係。
與此同時,茶教曉她:茶道藝術的美感,必須通過技術的成熟,才能臻至人茶和諧!
于1992年,許玉蓮加入怡保紫藤,當時,她只是想找一份安穩工作,並非因為太愛茶,非加入這行不可。
 “大馬現代茶文化,就是從1987年,逾百家茶藝館的設立而開啟。那時起,喝茶不再用大壺茶,都是在環境優美的茶館,用小壺來品。”她說。“加入紫藤那年, 現代茶文化才邁入第5年。一上班,接受資深人員的培訓后,我便展開教人泡茶、欣賞茶的工作。”
 工作一段時日后,她還是沒考慮過“要不要把茶師當事業”,只是,很努力進修,希望把每一個工作任務做好。正是從這樣一種邊學邊教的工作過程中,讓她發覺:茶,原來有這么多面貌和樂趣。
 當然,茶,教曉許玉蓮的,當然不只兩三事。
 她說:“現代泡茶法有21道程序,有超過20種用具。作為一名專職泡茶人,除了必須知道所有茶具的名稱和用法,還要天天練習將他它們放在安身立命的位置上。那么,泡茶人便能用心做好泡茶步驟,以便把茶葉的性格給沖泡出來。”
與茶具建立良好關係
 練習過程中,她領悟了一個有意義的面貌:泡茶人不能把用具當成用具或奴隸,隨便放就好。反之,泡茶人要學會和所有用具,包括茶具和茶葉,建立良好的朋友關係,並且,要懂得尊敬用具,包括準確放好用具,不讓其發出一個多余的聲響。
 許玉蓮笑說:“現在,茶已融入我的生活。不過,茶對我的影響並不明顯,並且很慢。至今,我還是努力學習泡茶人要如何和物、水、茶葉和情景,好好相處。”
 她將本身對茶的各種感悟,寫成“喝茶慢”。“喝茶慢,不是指泡茶人的動作要慢三拍,而是說,泡茶人準確的將用具放在對的位置,不發出一個多余的聲音或動作。
 她強調,“茶道藝術的美感,必須通過技術的成熟,才能臻至人茶和諧。總而言之,你要感性地享用一杯茶,你必須理性地了解茶具、茶葉的個性,才能進入茶藝的最佳境界。”
深切體會專注奧妙
 二十多年來,每天練習茶藝,讓個性比較急躁和直接的許玉蓮,深切體會“專注”的重要。
 “專注並非形而上名詞,它是很實在的。在茶桌前面,泡茶人的全神貫注,要從具體細微的動作做起--眼睛跟著手的動作,眼睛和手的動作,還要跟著心念走。簡單來說,泡茶人做任何一個泡茶動作,他和她的眼神,都不會飄忽移動。”
 對于這名茶師來說,全神貫注做好茶道的所有程序,便能讓茶藝專業達到美觀優雅境地;並且不辜負茶桌上的任何一種資源。具體來說,將燒好的水專注地倒進小壺,便不會弄至水流滿地,浪費好水。
 非常好奇:茶師離開了茶桌,是否還能這般專注?
 “呵呵,把茶桌上的專注,貫徹在衣食住行上,這確實是很大挑戰。只能說,這是一輩子的功課,我還在進步當中。”
 也許,茶師可以全神貫注泡茶,可是,很多時候,茶師仍可能被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打敗,比如說,心情低落時,茶師可能會恍神,一邊泡茶一邊煩惱。
茶道禪重和諧
 而在茶道裡頭,最注重的便是“和諧”。
 一些似懂非懂的人會說:茶道禪重和諧,因此,茶泡濃一點或淡一點,都沒關係,最重要和諧。
 許玉蓮說:“我們不能把一些哲理加上去,就認為這是茶道禪。這個茶類必須浸泡5分鐘,才能把茶葉的個性發揮出來,可是,喝茶人沒耐性等,茶師為了所謂的和諧,便只浸泡30秒。”
 結果,把茶葉的個性泡壞了。這不免讓她思考:這種自欺欺人的和諧,有意義嗎?
 “茶葉長在樹上是第一生命,茶農用一定的方法保存成茶葉,給它定型:果味、花味等等。泡茶人便該把茶葉的風味給發揮出來,不然,只是浪費大自然滋養的茶葉,辜負茶農的功夫,也對不起茶師自己的手藝。茶道禪,必須從茶道上延伸出去,而不是強加空洞哲理。”她強調。
期望記錄喝老茶經驗
 許玉蓮自豪地表示,大馬人擁有很珍貴的喝老茶經驗。
 “即使現代茶文化還未展開,華人先輩都有從茶行買茶,沖泡大壺茶的習慣。這點上,我要特別強調,我們擁有喝三種老茶:六堡茶、熟火烏龍茶和普洱茶的珍貴經驗。”她說。
 基于地緣和歷史政治因素,大馬具有喝各種老茶的優勢,“我們不在敏感的兩岸三地,所以,台灣人很遲才喝到的中國茶類,我們老早就喝到。還有,殖民經驗也讓我們擁有喝紅茶的經驗。”
 六堡茶、熟火烏龍茶和普洱茶這三種老茶,不管是沖泡、品用、欣賞或表達,我們擁有的都是第一手獨到資料。
 “實際上,大馬茶人應該珍惜3種老茶的經驗。最好的做法是,把它記錄下來。說起來,大馬茶史,只是靠個別茶人的片段記載,有一些是媒體雜誌幫忙記錄。我很期望,通過大馬茶人的努力,把這些片段補足。”
不懼危險茶山朝聖
 今天,許玉蓮的生活,亦離不開茶。
 現在,沒有茶的地方,都吸引不到眼前這位茶人,想去遊歷的興趣。
 只有茶山,會讓她樂意掏錢掏時間
 “假如今年我訂下一個目的:要到某某茶山去看,那么,我一定會鞭笞自己完成這個目的。哈哈,我不是那么勇敢的人,但是,只要是上茶山看茶,我會變得很勇敢。尤其過去幾年,中國茶山交通不發達,可是,就算知道交通辛苦,旅程可能遭遇危險,但我還是想去!”
 2005年,許玉蓮和朋友搭乘飛機到中國的某個城市,之后又轉小貨車顛簸上茶山。不巧碰到傾盆大雨,山路隨時會崩塌,為她帶來畢生難忘的經驗。但是,這經驗絲毫不折損她繼續朝拜更多茶山的心願。
 茶山到底有什么魔力,可以讓許玉蓮變得這么勇敢?
 “每一次去茶山,我的心情都會澎湃激動,會告訴自己:真是不枉走這一回!理性來說,我很高興學到更多的製茶知識;感性來講呢,我會覺得幸福,喝了這么多年的茶葉,就是在這個土地生長出來!”


魏榮南打造鐵觀音享譽世界(第3篇)

新加坡南苑茶莊執行董事魏榮南坦言,喝茶的人,會因個人喜好,獨愛一個領域的茶韻;教茶的茶師,導引有緣人喝茶,必須公正賞析眾茶類。 至于像他這般的做茶茶商,則不可能每一種茶都懂得製作。
然而,因為祖輩靠鐵觀音發跡,他對鐵觀音的製作,超乎一般茶商的執著!
甚至,他決心在最適宜鐵觀音生長的中國福建安溪松林頭,設置生態茶園和茶廠,將鐵觀音打造成世界品牌!
在中國,最早靠茶潤澤財富的,便是買賣鐵觀音的茶商。
 魏榮南在中國福建安溪的家族,便是經營鐵觀音的茶葉世家。
 “1906年,曾祖父便前來新馬賣茶。祖父繼承家業后,還是經常往返新馬買賣茶葉。直至中華民國成立后,茶園被共產黨拿走,祖父才攜帶家人在新加坡落戶。”
 從懂得喝東西那時起,魏榮南便接觸各種茶類,並且在很懂茶的祖父訓練下,學習評比茶葉優劣點,包括評比一個茶類的特點,到底值得多少價錢。
 “早期,祖輩只是批發茶葉給茶店;從1960年代開始,才開始包裝茶葉。到了我這一代,便決心更上一層樓,設置生態茶廠,生產全球最清潔的鐵觀音,將鐵觀音打造成世界品牌。”
 為什么非是鐵觀音不可?
提高農民收入水平
 “我的老祖宗找到的茶是鐵觀音,所以,10代以來,我們都是經營鐵觀音這個茶類。雖然,我們買賣的茶葉茶類很多,但是,我們對鐵觀音的研究和製作,非常專精,屬于一種執著。”
 每個茶類都會面對同樣問題:不管是任何茶類,樹大招風被攻擊,造成形象負面,包括鐵觀音。然而,這並不打擊魏榮南的決心,他始終覺得,“我今年50歲了,錢賺了不少,若沒對茶葉做出一定貢獻的話,我便是失敗的茶商。因為鐵觀音這茶太好了,我一定要為它做出貢獻。”
 2010年,他在安溪松林頭設置茶園和茶廠,茶園拒絕化肥,運用生態理論來種植;茶葉用纜車運送到茶廠,全程都不著地。他要用全新管理方式,將鐵觀音打造成世界最清潔的品牌。
 他說:“迄今,我們投入茶廠的金錢很多,應該很難回本。不過,將鐵觀音打造成世界品牌,這種滿足感是賺多少錢都比不上的。”
 實際上,年輕時的魏榮南,對于祖父把賺到的錢,都運回安溪鄉下,幫忙建立水利發電、建設學校和基本設施的做法“不能理解”。
 直至接手家族事業,到安溪鄉下建設生態茶園后,他終于明白祖父心意:“原來,我們都希望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讓他們的勞動獲得更好回報!”
 如今,26歲的兒子,跟著父親在安溪趴趴走,也深受感動:我要做好家族茶事業。做父親的,便對兒子說:你不要重複我的成就,你一定要創新成就。”
標準流程化產好茶
 對于魏榮南來說,打造世界鐵觀音的理想,讓茶廠推行工業化標準流程(SOP),至關重要。
 用工業化標準流程製茶,不會讓茶葉喪失特色嗎?
 “你會這樣說,是因為對茶葉不了解,”他笑說,“茶農製作了一個特色,更需要把這個特色標準化,不然,這只會變成茶農一次意外做出的特色,到了下一季製茶,他便做不出那個特色,我們便喝不到那個特色。”
 “工業化標準流程,傳統茶農不懂,收購茶商又不投入推行,那好吧,我來做。”他說:“茶農沒做到標準流程化,說明茶農還沒做到最專精地步。製茶其實很科學,只要懂得工藝,想製什么好茶都行。”
 在茶農製茶時好時壞的年代,100公斤茶葉當中,可能只有10公斤是特色好茶;因此,只有少數人可用“錢”去買好茶。現在,把茶農特色經驗累積起來:酸的怎么炒,正味怎么炒,把特色變成標準的工藝流程,便有可能做出100公斤好茶。
 “好茶量產多了,自然拉低價格,讓人人都消費得起,這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名茶。”他笑說。
只做你具有的優勢
 “年輕人,一定要變化創新,並且在錯誤中學習。所以,我會希望孩子犯錯,從錯誤中學習。”其實,這便是魏榮南走過來的成長之路。
 在大學修讀市場學科時,他覺得某個理論非常好,便有雄心壯志將其實踐在家族茶葉事業上。
 “我跟祖父說:紅茶市場很大,現代人的消費習慣要茶包袋。我覺得紅茶茶包袋很有發展潛能……”他說:“祖父是嚴格的傳統茶商,不過,他很開明,也喜歡創新。他竟然撥錢給我去實踐我的理論。”
 只不過,當年的年輕小伙子,因為對茶、對茶事業循環,了解並不深,因此,面對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即使花大錢打廣告,茶包袋還是滯銷。
 “大學學的市場理論都沒錯,錯只錯在我對產品了解不深。我的競爭敵手是世界聞名的紅茶公司,他們專業于企業環節,但我懂的只是皮毛,所以才推不動紅茶茶包袋。從那次失敗,我學習到:你只可以做你的優勢!”
 今天,他雲淡風輕表示,不要把錯誤當作是毀滅性的失敗。正是那些年的失敗經驗,成就了現在的魏榮南。
評茶必須入鄉隨俗
 魏榮南講茶藝,曾講過一個題目:如何分辨好茶?
 他便引用道德經:“眾之所好為優,眾之所惡為劣”,來說明分辨好茶的基準。簡單來說,在一個地方,有10個人喝茶,6個人說好的一泡,便是好茶。
 “不過,評茶一定要入鄉隨俗。因為地緣習慣,福建安溪人對茶葉的觀念是,酸味才是正味。所以,在安溪評茶,你便要跟安溪人用同角度去鑑賞。另外,因為詢問對象不同,好茶概念亦不同。對于茶商而言,買得最便宜,賣得最貴的,便是好茶。賣不動的茶,絕對不是好茶。”
 來到大馬,華人先輩都喜歡喝低價的茶,這類用重火炒的茶,火香很夠。這種喝茶習慣延續下來,便造成很多大馬華人,把火香誤解為茶香。
 喝茶人有句話:春水秋香。茶樹在冬天要抗寒,會累積澱粉過冬,所以,春茶比秋茶夠糖分,所以春茶有水的甜美。至于秋茶,大部分茶農都做得好,因為氣候干燥,適合做茶,易有茶香。“
 “有機會,你可以試試南苑茶莊輕火炒成的春茶。我的春茶做得比秋茶好,因為工廠有調控濕度和溫度。”他笑說。


林平祥大壺到小壺此生只為茶(完結篇)

大馬不少資深茶人,包括林平祥老師,均經歷了在家喝大壺茶,到茶藝館喝小壺茶,再回歸到家裡喝小壺茶的變化。 對于愛茶的茶人而言,變化的只是形式,不變的仍是──喝茶養神、品茶修身、藏茶潤澤財富
林平祥追憶:小時候,家裡都是泡大壺茶來喝。雖然,不一定天天泡,但常常有得喝茶。特別是初一十五,父母肯定會泡茶來拜祭神明。
 長大后,考入新山師訓學院華文組,林平祥又展開另一段喝大壺茶的經驗:“師訓時期,參加完課外活動后,學長會煮好一大煲茶,讓大家解渴。呵呵,當時,我和同學只是二十來歲,正是惟恐天下不亂的年紀,便說:學長泡的大壺茶難喝。”
 學長泡的茶不好喝,學弟還能怎樣?學弟不就得自己去找好喝的茶葉來泡唄。雖然,學院附近的雜貨店、中藥店都有售賣茶葉,但是,為了爭口氣,還是會從新山越堤到新加坡兀蘭買更好的茶葉。
泡茶帶進課室
 很快地,無憂無慮的學院時光結束,林平祥被委派到中學教華文。1970年代的中學,幾乎都由絕無僅有的一名華文老師,包辦所有年級的華文科目。
 天天從一個班級到另一個班級教授語文課,大多數時間都是老師滔滔不絕地講課。所以,他習慣泡了茶帶進課室,講完一節課,就喝茶潤喉解渴。
 “我喜歡茶,這么巧,茶又可以潤喉,于是,天天泡茶。這樣一喝6年,我當了杏壇逃兵,辭別教育界,返回家鄉關丹做點小生意,推銷保險。”他說。
 那時候的關丹,沒有茶莊,想喝茶的人,只能到百貨公司購買茶葉。只不過,像黃罐的老叢水仙(AT1102)這類還不錯的第二級茶葉,賣的量還是很 少,通常林平祥買了一罐后,就要等至半年,甚至更久,才能買到新一罐。至于特級茶葉嘛,因為價錢關係,只能摸摸看,讚歎下,不敢隨意購買。
茶藝館叫好不叫座
 1970年代末,林平祥離開家鄉到吉隆坡發展。這時的他,更有機會到茨廠街舊街區茶莊去逛,摸摸更多特級的茶葉,並且在那裡用60塊錢購買了生平第一罐的特級茶葉。當時可樂才賣15分而已。
 “1980年代,好茶還是不多,就算是買賣成品茶規模大的廣匯豐茶莊,也只進口一箱共20罐的特級茶葉來賣。就算憑藉我和茶莊老闆的良好關係,茶館也只分到3罐特級好茶。想當年,茶葉生產都是公家的,分級很準。”
 1988年8月8號,愛茶的林平祥和30位友人一起搞了一間茶藝館《茶緣》,主要賣小壺茶為主,還賣一些小點。《茶緣》廣受喝茶同道的喜愛,可惜叫好不叫座,最終因為經營不善,被逼結業。
 縱然結束茶館營業,但林平祥並沒因此離開茶。他用英文打趣說:“Still crazy after all these years。”
 此生只為茶──想必,這便是茶人境界。
大馬華人喝茶經驗沒斷層
 關閉《茶緣》,林平祥便教補習,以及擔當茶館的顧問,日子一樣自在開心。
 “可是,當時心裡還是覺得:生活過得不大好,因為一想到自己和茶友搞了間茶藝館,卻搞丟了,難免覺得遺憾。”他說。
 到了后期,林平祥退居幕后,擔當茶館的顧問,“在喝小壺茶的時代,雖然沒有自己的道場(茶坊),但這樣更寫意,因為處處都是道場,去到哪裡人家也歡迎我,別的國家的茶館也會邀請我去講茶。這種生活方式還不錯。”
 幾百年來,就算只有片斷茶史記載,但大馬華人喝茶的經驗,始終沒有發生斷層:從喝大壺茶暖胃養神,到品小壺茶修煉品性,再回歸到家裡喝小壺茶;喝茶的人,始終有增無減。
 他笑著強調,“喝老六堡茶,這可是大馬人的看家本領呢!”
設小茶局品嚐好茶
 1970年代,喝茶的,主要都是年紀大的老人。1980年代,大馬第一間茶藝館《紫藤》出現后,更多新興茶館也在全國各地冒出來,當其時,林平祥心裡高興得很:終于看到很多年輕人喝茶了!
 “今天,一些愛喝茶的朋友,都會認真在家裡設置一個喝茶的小角落,和三五知己一起品茗。”他說:“我要鼓勵喝茶的朋友,不妨在家裡設置一個小茶局,並且設計到讓自己覺得:喝茶真方便。一轉身便拿到燒水的器皿,一沖泡便有得喝,便能吸引更多人喝茶。“
 上班族工作回家,假如要喝茶,還要大事張羅去搬桌子、茶具、茶葉,那么,他們就不想去動手,隨便撒點茶葉,泡滿水喝便好。這種喝法,便失去領略泡好茶的機會。
茶雖好不能代替水
 喝下去的茶,如果讓人情緒放鬆,感覺舒服至很想睡覺的話,那便是“好茶”。
 可是,好茶都很貴,難道普羅大眾就只能喝難喝到睡不著覺的茶?
 “呵呵,好茶難免比較貴。可是,喝茶不在于茶葉有多貴,在整個泡茶過程中,只要你一專注,心情便會馬上放鬆,人也開始感覺舒服。但是,你還沒喝茶呢。”
 “遇上昂貴的茶餅,可以善緣慶均,即是找幾位茶友一起分擔費用,讓大家都能喝到好茶。貴的好茶,偶爾為之,也很高興。”他說。
 他說:“好茶不能多喝,也不能以茶代水。畢竟,一般人都說,水是水,茶是茶。”
 從師訓學院畢業后,因為太痴迷喝茶,加上當時容易找到便宜老茶,林平祥是以茶代水,幾十年沒喝過水,幸好從沒出過任何健康狀況。
 到了耳順之齡,他才嘗試喝水,“做任何事,包括喝茶,都不要太過,所以,喝點水吧。喝水后,身體好像被洗刷一番,非常舒服,現在,反而有一點喜歡喝水了。”
隨緣藏茶勿太重投資
 和茶打了40年的交道,林平祥最難忘還是搞茶館的年代。
 “1980年代,《茶緣》開業后,我們一班茶友開始接觸老普洱。”他說“后來,我在吉隆坡The Mall廣場找到一間又賣咖啡粉又賣茶葉的店鋪,裡頭有一餅標價800令吉的老普洱。”
 愛茶的他一看到這餅老茶,便愛不釋手,可是,要他用一個月的工資來買一餅茶,他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可惜,老普洱不能掰塊來賣,他只好眼看手不動。
 “回去茶館后,我便跟茶友分享看到的這餅好茶。有一位茶客開口請我幫他買下這餅好茶。幾天后,老普洱一交到他的手上,他馬上掰成兩半,一半交給我,要讓我請朋友喝。”他說。
 林平祥先是一愣,后來接下茶葉,沖泡給朋友喝。“那位茶客的大方,讓我們一班茶友留下分享好茶的好記憶。”
 當年的800令吉老普洱,來到今天已是天價了。“藏茶可以潤澤財富,這是好事。不過,藏茶不要太著重投資,假如心不在喝茶,那就本末倒置。”

 


 


 


 

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跨性別

20 Oct 2013
報導:涂素燕

性別錯亂身心受創(第一篇)

我們的社會是以一個人的生物性征界定此人性別。然而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在出生時有著男人的身體,內在卻是女人靈魂;或者明明是男人靈魂,卻住在女人身體。 他們應該以原來的生物性別生活,還是內在性別生活?
許多人選擇傾聽內在的聲音,成為內在的性別,可是他們卻遇到種種阻撓……
莫哈末阿斯拉夫(Mohd Ashraf Hafiz Abdul Aziz)出世在一個小康之家,從小在父母的關愛中成長。
 在他年幼的時候,母親就發現這個兒子很女性化。
 進入青春期后,他的言行也跟一般男生不一樣,走起路甚至像女性一樣搖擺。
 他的哥哥為了糾正他的行為,甚至為他剪了軍裝頭,但不管家人怎么糾正他,他看起來還是像個女人。
 2009年,阿麗莎接受班台醫藥中心的心理評估后,瞞著父母到泰國接受性別重整手術,也就是俗稱的變性手術,成為一位身心如一的女人。
 然而,他身分證的名字,還是莫哈末阿斯拉夫(Mohd Ashraf Hafiz Abdul Aziz),性別是男。
 為了解決變性后引起的生活不便,以及進入本地大學深造,他向法院申請更換身分證上的性別,及把名字換成阿麗莎法哈娜(Aleesha Farhana Abdul Aziz)。
阿麗莎:只是想過平靜生活……
 事件登上媒體后,雖然有人聲援她,但刺耳、惡意的抨擊聲同樣不絕于耳。
 她在接受新海峽時報訪問時曾經表示:“喜歡或不喜歡,我會繼續跟進我的案件,直到用盡所有法律途徑。人們或許希望我閉嘴或死去,但我只是想過平靜的生活。”
 兩年前,高等法庭駁回她的申請,幾天過后,她在登嘉樓一家醫院的加護病房中去世。
 醫生表示她出現不穩定性心絞痛併發心源性休克,當時她26歲。
 阿麗莎的心聲和控訴就此拉下帷幕,但在她的身后,還有無數跨性者,有著跟阿麗莎一樣的命運,他們沒有做自己的權利,只能生活在社會邊緣,在地下活動。
性別爭議帶來不便
 早年,變性手術在我國是合法的,跨性別者進行性別手術以后,可以更改身分證的名字和性別。
 1983年以后,宗教理事會通過禁止令(fatwa),禁止穆斯林進行變性手術或男著女裝。
 跨性別者無法在身分證更改他們的性別,而非穆斯林跨性者也受到影響。
 跨性別者,是一群靈魂錯置身體的人,明明是一個女人的靈魂,卻有著男人的身體,或者明明是男人的靈魂,卻住在女人的身體。
 他們有些人會通過手術、賀爾蒙治療或服裝打扮,讓自己的內在和外在比較協調。
 但是,在這個世界,我們每一個人的性別,先是由生物性征決定,接著就由身分證表明。
 只要一天無法更改身分證上的性別,跨性者還是要活在他們身分證上原來的性別之下。
 PT基金會(PT Foundation)跨性別部門計劃經理妮莎(Nisha Ayub)表示,這給跨性別者的生活帶來很大不便。
 “很多跨性別的女性情願死,都不希望有一天病倒要進醫院,因為必須住在男病房。”
 妮莎本身是位男跨女跨性別者,她表示,許多跨性別者在接受賀爾蒙治療或變性手術后,已經擁有女性的身體,卻要住在男病房,這是非常尷尬和不方便的事。
 “因為身分證的性別問題,跨性者很難購買醫藥保險。”
 他們拿著存折去銀行拿錢時遭到質疑,很難貸款買車買房;他們帶著護照出國時被海關扣查,懷疑他們使用偽造護照;在申請大學、找工作的時候,同樣會面對各種身分和性別證明的問題。
跨性別者容易受攻擊
 馬來西亞國防部大學的鄭懿君博士,曾經針對我國男跨女跨性別者,進行過一項研究調查。
 在馬來文里,一般稱男跨女者為“Mak Nyahs”,女跨男者則稱“Pak Nyahs”。
 她表示:“目前沒有人知道我國究竟有多少跨性別者,尤其是‘Pak Nyahs’,他們一般過著隱匿的生活,我們很難從外表上分辨出‘Pak Nyahs’。”
 一些人可能只是喜歡穿褲子,蓄短頭髮,只要他們一天不“出櫃”,我們並無法知道他們是不是跨性別者。
 她估計,我國目前有超過2萬名跨性別者。
 她表示,近年,經由媒體廣泛報導跨性別課題,公眾已經比較了解跨性別族群,對他們的成見沒有這樣深。
 但妮莎指出,社會中還是有一群仇視跨性別者的人,他們專門攻擊跨性別者。
 “我國一些地方,都發生過多起跨性別者被暴力攻擊、性侵事件,這些事件往往受到忽視。”
 去年,關丹有13位跨性別者,在6個月里,陸續受到攻擊,讓當地跨性別者終日活在恐慌中。
 跨性別族群在全世界,其實都受到迫害和打壓,在英文中有個字眼叫“trans-bashing”,就是專指對跨性別人士的攻擊。
 不只是跨性別,其他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 雙性戀者(Bisexually),在許多國家也經常是被迫害的對象。
 在這之中,男跨女者,因為外表特征明顯,往往更容易成為目標。“如果你是同性戀,別人不會知道,但跨性人一站出來,別人就懂你是跨性人了。”
跨性別者有別同性戀
 妮莎解釋,跨性別者是個概括名詞,概括了幾個類別的族群。
 包括變性者(Transsexual)、扮裝者(Transvestites)、扮裝國王(Drag king)與扮裝皇后(Drag queen)。
 當中只有變性者是內在不認同自己生物性別的族群,“很多人經常把我們跟扮裝者、扮裝國王等混為一談。”
 儘管英文跟中文都稱這些內在不認同自己生物性別的人為變性者,但他們不一定會做變性手術,或接受賀爾蒙治療。
 “這可能跟他們的宗教信仰、家庭、經濟能力等有關,也有一些人是因為可以接受自己的身體。”
 他們如果沒有進行變性手術或接受賀爾蒙治療,並且根據自己的生物性別穿衣打扮,旁人其實不會發現他們的內在世界。
 一般上,男跨女者在外表上比較容易被識別,女跨男者的外表其實比較難被識別。
 一些女性就算喜歡做男性化打扮,並不代表他們就是跨性別者。
 扮裝國王和扮裝皇后多數是一些表演者,他們裝扮成異性,未必是不認同自己的性別。
 她表示:“扮裝者是一些喜歡裝扮成異性的人,他們未必不認同自己的性別,可能只是天生比較柔性的男性。”
 他們日常都是以自己的生物性別示人,只有在夜晚、周末才打扮成女人。
 很多人經常會把跨性者跟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劃上等號,他們其實沒有直接關系。
 妮莎在接受訪問時多次強調:“跨性別是一種性別認同現象,跟性傾向無關。”
 男跨女跨性別者視自己為女人,她們戀愛對象一般是男性,要是她們跟女人戀愛,她們視之為同性戀。


我們只想做回自己…(第2篇)

許多人認為跨性別跟教養方式、模仿、心理問題有關,可以防範或糾正。 妮莎說,跨性別不是一種選擇,如果可以選擇,沒有人希望這樣。
“作為一位跨性別者,看著其他男性或女性,我問過自己,為何我跟他們不一樣?然而,事實上我就是跨性別者,我必須接受自己,這就是我,我只想做自己。”
妮莎(Nisha Ayub)的父親在她6歲那年去世,母親沒有能力照顧她跟弟弟,弟弟跟了父親那邊的親戚一起生活,她則跟外婆這邊的家人一起生活。
 現在任識PT基金會(PT foundation)跨性別部門計劃經理的她回憶:“自小,舅舅、姨姨時常糾正我,叫我不可以這樣坐,不可以這樣說話,應該這樣,應該那樣。”
 當時她年紀還小,不明白為何家人一直批抨她的動作言行,“小孩都很單純,他們做的事講的話都是很自然的,不會掩飾,我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
 小學時她上的是男校,去到學校后,她開始明顯察覺自己跟其他小男生不同之處。
 “我現在還保留著小學照片,照片里全班只有我一個人的坐姿是不一樣的,其他男孩的腳都是打開的,只有我雙腳緊貼著,沒有人教過我這樣,我自然就會了。”
 班上的同學經常欺負她,在學校里她一直一個人獨處,沒有朋友。
男兒身女人心
 她比較陰柔,運動能力不如一般男孩,體育老師很不喜歡她,時常嘲諷她。
 所幸她功課好,其他老師疼她,每次被欺負時老師會保護她,老師還讓她使用教師廁所,不用跟男同學們共用廁所。
 當她第一次發現自己對男生動情時,心理非常害怕,以為自己是同性戀者,當時她並不知道何謂跨性別。
 “成為一位跨性別者不是一種選擇,這是性別認同問題。以我來說,我活著、呼吸和睡覺的時候,我都覺得自己是一個女人。我的頭腦一直告訴我,我是女人,可悲的是我的身體是男人。”
 她說,所以她只能一天改變自己一點,慢慢讓自己的身體跟精神更協調。
 “但很多人不了解我們,他們認為我們是怪物。或許我不像一般正常人這么正常,但我的頭腦是正常的,我想的東西是正常的,只是我的身體跟我的頭腦不協調。”
 她經常在講座上演講,聽眾都會問她很多問題,當她跟大家講解過后,大家才開始明白,跨性別者跟一般人一樣,都只是個人。
 他們跟你我一樣需要愛人和被愛,一樣有著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一樣過著生活。
天生如此無法糾正
 很多人依然認為,跨性別跟家庭問題、社會因素、西方文化影響有關。
 鄭懿君博士曾經針對我國男跨女跨性別者,進行過研究調查,一直非常關注跨性別課題。
 很多她認識的研究者,包括她自己在內,進行跨性別研究之前,都曾經懷疑跨性別是一種社會影響的現象。
 但在進行研究以后,他們都深信跨性別是一種不能否定的生物現象。
 鄭博士的研究結果顯示,89%接受調查的跨性別者,在6歲到15歲之間發現自己跟一般男生不同。“6%以下受訪者,在6歲之前就發現自己跟一般男生不同。”
 當中約72%受訪者從小就認為自己是女生,23%受訪者覺得自己同時是男生跟女生。
 她們當中大部分從小就喜歡跟女生為伍,喜歡玩女生的玩具,並且喜歡穿女裝。
 她們的母親或家人通常會阻止她們女性化的行為,她們並非在母親或姐妹的影響之下,才有跨性別傾向。
 她說:“我們沒有辦法通過輔導或其他方法糾正她們,只能接受她們做自己。”
男?女?不標籤最好
 我們出世的時候,醫生根據我們的性征界定我們是男或是女。
 妮莎說,但跨性別者,以男跨女跨性別者(Trans Woman)為例,出生的時候是個男孩,只是他們卻不像一般男孩那樣發育和成長。
 “但人們不知道他內在發生了什么變化,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男孩比較陰柔,只是多數人會覺得,小孩就是這樣,沒有關系。”
 但當他們到了發育階段,就會明顯發現,自己的思想、情緒、感覺和自己的身體完全相反,他們想成為跟自己身體不一樣的性別。
 “所以,我們會開始改變我們的外表,接受性別重整治療,不是所有人都會進行變性手術,但我們都會以男跨女跨性別者身分生活。”
 她表示,跨性別者跟扮裝者(Transvestites)完全不一樣,男跨女跨性別者從小到大、24小時都會覺得自己是女人。
 “如果我們不接受賀爾蒙治療、變性手術,或無法以女人的身分生活,我們會覺得自己內外不一致,無法做自己。”
 以前醫學把這種現象定義為“性別認同障礙”(Gender Identity Disorder),現在改成“性別焦慮症”(Gender Dysphoria),也有許多研究顯示這是生理現象。
 妮莎經常覺得,跨性別者其實就像一些出世時有兔唇或生理上不完整的人,“他們后來可能會去做手術,我們也是這樣的。”
 有些國家會把跨性別者標籤為第三性別,跨性別族群中有些人反對這種標籤,也有人認為只要能夠給他們一個正常的生存空間,就算被歸類為第三性別也沒有關系。
 “對我自己來說,我的生物性別不是女人,可是我視自己為女人,不管我去到哪里,我都會坦承自己是一位‘Trans Woman’。”
 她笑說:“不是第三性別啦,那聽起來很好笑。”
 “當我們說男人或女人時,其實我們該如何定義男人或女人?這世界有些男人很女性化,有些女人比較男性化,應該如何定義這些人呢?我覺得最好不要去標籤。”
大腦和心理不一樣
 不管在哪一個國家,每個人都是由生物性征來界定性別。
 但醫學其實有“大腦性別”的說法,大腦也會決定一個人的性別認同,不全然是身體在決定。
 男人跟女人不只身體不同,連大腦結構其實都不一樣。
 從腦部造影實驗的結果看來,男女在處理同一件事時,大腦活化的區域是不同的,這跟男女神經組織不同有關。
 許多跨性別者表示,自己雖然有男人的身體,頭腦卻認為自己是女人,或者自己有女人的身體,頭腦卻認為自己是男人,這點可以從腦部照影實驗證實。
 西班牙遠程教育國民大學一項研究,針對跨性別者進行的腦部照影實驗,發現女跨男者的腦部蛋白質,跟男性相近,他們有“男性化”的頭腦。
 最近,台北榮總與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組成的榮陽團隊,針對跨性別者進行一項腦科學研究也發現,跨性別者的心理跟大腦反應,跟一般人並不一樣。
 在他們的腦部,有個常人沒有的系統性神經網絡,負責他們的生理特征、性行為跟社會性功能,這或許是導致他們“男兒身女兒心,或女兒身男兒心”的原因。
 研究團隊認為,社會應該接受和尊重跨性別者這一特征。


在嘲諷霸凌中成長…(第3篇)

成為跨性別者不是一種選擇,很多跨性別者的命運更是不由得自己選擇。
他們的故事幾乎千篇一律,從小在嘲諷、霸凌中成長,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逃離學校、家庭。 比起小鎮和鄉區,雪隆的大城市,看起來更能夠包容他們,然而很多時候,他們只能徘徊在紅燈區,在城市的陰暗角落求存……
現年40歲的法茲拉(Fazilah)來自砂勞越古晉,家中有五個兄弟姐妹,她排行最小。
 從小,就很女性化,喜歡穿女孩子的衣服,父母並沒有刻意糾正她,但她穿女裝時,哥哥會叫母親勸阻她。
 她笑說:“他們對我都是好言相勸,不會責罵我,媽媽每次都跟我說,你陰柔沒有關系,但不要穿女裝。”
 她跟家人的關系很親密,只是父親比較沉默寡言,她有什么事多數跟母親和兄弟姐妹說。
 從小學到初中三離開學校為止,學校的男同學都欺負她,她只跟女同學做朋友。
常受男同學欺負
 男同學們總是叫她“Pondan”、“Aqua”(人妖),“有一次他們把我背起來,繞場一圈,丟進垃圾桶。”
 那時候她經常都覺得很難過,每次被欺負,她都會哭,然后跑回家跟父母哭訴。
 母親每次都會這樣告訴她:“你被別人罵人妖,身體有受傷嗎?如果沒有,只是心受傷,就裝作不知道,不用聽別人講什么。”
 但如果有人對她動粗、打她,父母就會站出來維護她,“爸爸會去找這些小孩子,勸他們下次不要這樣做。”
 現在回想被欺凌的那段歲月,她反而當成有趣的笑話分享。
 她笑說:“小時候一直很難過,朋友都很壞。但是大家現在碰到面,感情反而很好,有說有笑,他們以前欺負我,只是因為小時候頑皮。”
城市人眼光較寬容
 大部分跨性別者在成長過程,都經歷過法茲拉走過的階段,因為自己的不一樣,被同齡的孩子譏笑、欺凌。
 跟大部分跨性別者比較,法茲拉自言已是非常幸運的一位,至少從小到大,家人都非常支持她,不曾阻止她做自己。
 大部分跨性別者,受外人指指點點之余,也因為違反家庭對他們的期待,無法獲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鄭懿君博士表示:“在這種情況之下成長的孩子,會面對很多問題。不是每個人都那么堅強,可以承受這一切。”
 這導致很多跨性別者很早就輟學,離開家里到外地生活。
 PT基金會(PT foundation)跨性別部門計劃經理妮莎(Nisha Ayub)說:“不少跨性別者是被家人趕出門,因為家人無法接受他們是跨性別者。”
 她也遇過許多跨性別者,被家人視為恥辱,把他們囚禁在家中,不讓他們接觸外人,這些跨性別者后來從家中逃出。
 鄭博士過去對我國507位男跨女跨性別者進行的研究調查結果顯示,當中74%的人有中學教育程度,只有3%人擁有更高的學歷。
 很多跨性別者最后會來到雪隆一帶的大城市,妮莎說,除了是這些城市有更多工作機會,比較起一些小鎮鄉區,跨性別者可以在這里生活得比較自在。
 儘管這些城市里,他們經常會受到飆車族騷擾,也有許多人會帶著異樣眼光看待他們,但他們還是可以比較自在地過生活。
 “在一些州屬,跨性別者很容易受到公眾的暴力攻擊,及被宗教局執法人員取締,她們就算走在街上,在餐廳吃飯,都要擔心會發生什么事。”
男扮女裝被扣留
 見過妮莎兩次,她自信的言談,開朗的笑容,很容易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如果她自己不說,沒有人會知道,在她自信開朗的外表背后,其實有著心碎的故事。
 妮莎中學畢業以后,在一家酒店工作,她精通英語、馬來語,還會說華語,工作得很好,甚得上司歡心。
 那時她開始蓄長髮,家人很不喜歡,總是叫她把頭髮剪短。
 工作了四五年,她存到一筆錢,開始接受賀爾蒙療法,並且隆胸。“我的家人不喜歡,給我很多壓力,我從家里逃了出來。”
 有一天她跟朋友走在街上,被宗教局人員扣留,指她“男扮女裝”要她認罪,她不知道有這樣的法令,認了罪,被扣留三個月。
 因為身分證的性別是男性,她被關進男性監獄。她的頭髮被剃光,被逼脫光衣服在眾多男性前面走一圈。
 她說那個地方根本是一個地獄,她還被逼提供性服務,當時她很年輕,對這些事情完全不懂。
 在監牢里,她多次想要自盡。這些事情她已經不想再去回憶,“現在要我重說的話,我會一邊說一邊流淚。”
 那年她21歲,剛過完自己的生日,三個月的牢獄之災,改變了她整個人生。
 “從監牢出來后,我失去一切,我的工作、我原來的生活,我再也回不去,然后我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么。”
主動求助重新生活
 妮莎本來是一個開朗的人,從監牢出來后,她變得憤世嫉俗,很易發怒,“我不是殺人,我沒有接觸毒品,我只是做我自己,我傷害了誰,為什么我要受到這種對待?”
 她開始在夜間討生活,“我在酒吧、舞廳、夜總會工作,那是我第一次接觸這么多跨性別者,第一次明白為何有這么多跨性別者涉及夜生活行業。”
 她說:“我們想要從事一般的行業,但我們很難找到工作。”
 她們無法在陽光下生存,只好在暗黑的角落求存。
 她當女公關,從事夜生活行業,但她並不快樂,想要擺脫這樣的生活。
 她通過網絡知道鄭懿君博士正在研究大馬跨性別課題,她給鄭博士寫了電郵,告訴鄭博士自己面對的問題和困境,鄭博士介紹她到粉紅三角基金(PT Foundation)接受輔導和尋求協助。
 她后來在這個非政府組織工作,認識她的前上司,也是一位男跨女跨性別者,“她啟發了我,教了我很多東西,給了我現在的事業。”
 她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重新找到自己的新生活。
 “我其實有很多機會,當我到美國演講時,說我自己的故事,美方有人接觸我,表示願意提供我庇護移民。”
 但她拒絕了,“我的家人全在這里,我是唯一一位照顧我母親的人,而且她是一位癌症病患,如果我離開了,誰來照顧她?”
 但是,大部分跨性別者未必有機會回到正軌的生活,“我可以說,我們之中有60%的人涉及性工作,他們沒有其他的出路。”


變性是條不歸路…(第4篇)

成為跨性別者,尤其是接受變性手術,是一條長遠而無法回頭的路。 接受賀爾蒙療法、進行變性手術,只是第一步,而這步一踏出去,就是一輩子的事……
美兒(化名)外表清秀、瓜子臉、身材高佻,言談非常自信,為了避免引起家人的不快,她要求記者隱瞞她的身分。
 她從小就很女性化,跟大部分跨性者一樣,在嘲諷中成長。
 小時候,她時常偷拿母親的口紅來涂,還拿母親的內衣來扮女人,被母親發現,總會狠狠地把她毒打一頓。
 但家人還是逐漸接受原來的她,對她像女生的言行舉止,逐漸習以為常,並一隻眼開一隻眼閉。
 25歲那年,她存到一筆錢,到柔佛做了隆胸手術。兩年前,她過完29歲生日,拿出自己大部分儲蓄,到泰國做了變性手術。
 手術結束后,她昏迷了兩天,醒來的時候,傷口痛得厲害,“但那種喜悅,可以戰勝一切,多少年以來,我一直夢想這天的到來。”
 她說,進行變性手術之前要簽“生死狀”,任何手術風險都需要自己承擔。
手術是一種解脫……
 可是她進手術室前,幾乎沒有考慮過疼痛或死亡的問題,“與其‘住’在一個不適合的身體,我更想要有一個合適的身體。”
 沒有做手術之前,她總是很自卑,覺得自己原來的身體不屬于自己,“我覺得完成手術是一種解脫。”
 泰國,幾乎成為我國跨性別者的“變性天堂”,相較于新加坡或其他國家,泰國的手術費較低廉。
 “當然,不管變性手術或隆胸,根據選擇的材料和具體要求,收費也有差異。比如有些人會做喉結整型,有些人不一定做。”
 就算是泰國,實施變性手術的診所也有合法跟非法的,“你選擇一些知名的醫院,費用當然比較高,許多人因為沒有錢,會去一些收費較低的醫院,甚至非法醫院,風險當然更高。”
變性前須嚴謹評估
 1983年之前,我國政府醫院本來有提供性別重整治療服務,跨性別者在接受評估和心理輔導以后,可以在本地醫院接受變性手術。
 鄭懿君博士表示:“在80年代之前,跨性別者可以在本地醫院進行變性手術,手術過后可以更換身分證上的性別和名字。”
 她的調查研究訪問過一位跨性別者,對方不只結了婚,還當了婆婆。“我很奇怪跨性別者怎么能當婆婆,對方跟我說,她跟丈夫領養了孩子。”
 變性手術對跨性別者來說,是關乎一輩子的決定。
 很多國家對變性手術都有嚴格的管制標準和要求。
 1983年之前,我國跨性別者要在本地醫院實施變性手術,必須先接受兩年的評估和輔導。
 除了經由精神科醫生確診、臨床心理醫生評估,排除精神和心理方面的病因,還要檢驗身體、賀爾蒙等情況,確認是否需要和適合接受變性手術。
 “手術過后還需要接受兩年的追蹤覆查和輔導,確保她們能夠適應變性后的生活。”鄭博士說。
 跨性別者經過這樣的嚴謹評估才進行變性手術,大部分人都對自己的新身體和新生活感到滿意,甚少有人懊悔做了手術。
身心準備好才變性
 在宗教理事會通過禁止令(fatwa)以后,跨性別者從此不能在本地醫院進行換性手術。
 PT基金會(PT foundation)跨性別部門計劃經理妮莎(Nisha Ayub)說:“很多跨性別者因而到泰國做變性手術,引發很多問題。”
 她表示,在泰國,變性手術不是一種醫藥治療,而是一門生意,只要有錢,願意付錢,馬上就可以進行換性手術。
 變性手術是一條“不歸路”,“一旦做了變性手術以后,你就再也不能變回原來的樣子。”
 不是所有跨性別者都需要或適合進行變性手術,許多人在做了變性手術后,生理和心理都調適不過來,無法融入新生活。
 她看過一些人因而患上憂鬱症,最終自殺。
 雖然很多跨性別者,就算不接受變性手術,早就安然以另一性別身分生活。但真正做了變性手術,切除原來的性器官,及重整性器官,身心依然面對巨變。
 不只是這樣,他們的生活方式、人際關系、社會角色等也會面對很大衝擊。
 “別說手術,就算一位男跨女跨性別者,剛接受賀爾蒙治療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她形容,就像一些女人在生理期的時候會經痛、賀爾蒙不平衡,情緒低落般。
 她勸請跨性別者:“我們必須確保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已經準備好,才進行變性手術。”
缺乏諮詢后遺症大
 妮莎說,人的身體不是電腦,不是隨時可以“格式化”,或在里面“安裝”什么東西。
 “在美國,接受賀爾蒙治療之前,需要通過醫生檢驗,開適合你身體的賀爾蒙,但在本地,很多跨性別者都是自己隨意吃賀爾蒙藥。”
 她今年34歲,因為使用賀爾蒙已經有高血壓,心律不整的現象,三年前,醫生要她停用賀爾蒙。
 “年輕的時候,我總是想著要當一個女人,想要變漂亮,亂亂服用賀爾蒙、打針,沒有先咨詢醫生。”
 鄭懿君博士也表示,本地跨性別者濫用賀爾蒙的情況很嚴重,這給他們帶來很多后遺症,像提高患乳癌的風險、患上憂鬱症、有自殺傾向等。
 妮莎說,就算我國禁了變性手術,也無法阻止他們到泰國做手術,無法阻止他們想要改變性別。
 “有些跨性別者因為胡亂注射賀爾蒙、硅膠,后來死了。”她所知道的就有兩人因為這樣而丟命。
女變男花費難度更高
完成變性手術只是一個開始,跨性別者接下來還需要常期保養和使用賀爾蒙,以實現性別轉換。
 就像一些更年期的人,賀爾蒙分泌減少,會導致她們情緒不穩定、皮膚變差、睡眠品質下降等。
 所以在完成變性手術后,跨性別者還需要長期使用賀爾蒙。
 妮莎說:“成為一位跨性別者,不是一件便宜的事。所以你會聽到很多跨性別者需要‘兼職’。”
 說完以后她自己笑了出來,但她隨即認真地說:“親愛的,我不是開玩笑,成為一位跨性別者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女性要跨性成為男性,更是比男性跨性成為女性還“昂貴”,“變性手術的費用比男性要變性成女人貴3倍,因為那是更複雜的手術。”
 她聽說在泰國,男性要變成女人,隆胸費用一般是四五千令吉,但女性要變成男人,切除乳房的費用需要八九千令吉。
 女性要成為男性,療程長、難度高,需要多次手術才能完成,要承擔的風險也更高。手術一旦失敗,不只可能造成終生遺憾,還會危及性命。


請給跨性別者生存空間(完結篇)

不管我們喜不喜歡,跨性別者是這個社會的一部分。 不管我們承不承認跨性別現象,我們都不能阻止一位跨性別者“跨出去”。
妮莎說,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一位跨性別者,為何不給他們一個生存的空間?
每一年每一天,都有許多跨性別者從全國各地到吉隆坡、雪蘭莪的大城市尋求一個新的生活空間。
 他們當中,有人跟一般游子一樣,認為城市遍地機會,希望在城市里找到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
 但也有一群跨性別者是逃家,為了逃離他們成長的地方,逃離從小到大不停為他們貼標籤的熟人,而來到城市。
機會多競爭也激烈
路,可是來到城市以后,才發現這里不是他們想像的天堂。
 PT基金會(PT Foundation)跨性別部門計劃經理妮莎(Nisha Ayub)說:“城市工作機會比較多,但競爭也很激烈。許多跨性別者因為學歷低,很難找到工作。”
 他們找不到工作,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流落街頭,最后只能在秋傑路、亞羅街的淫窟討生活。
 她表示:“每天都有15到20位無家可歸的跨性別者來到PT基金會求助,她們有些是性工作者,有些不是。有些是新臉孔,有些是經常來的。”
 這些跨性別者的年齡一般20出頭,年紀最大的六十多歲,PT基金會提供他們基本的飲料和食物,讓他們有個地方可以洗澡和暫時歇息。
 性交一直是傳播愛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徑之一,從事性工作的跨性別者,是感染愛滋病的高危族群。
辦活動協助過正常生活
 PT基金會是一個專為吸毒者、性工作者、愛滋病患者、男同性戀者、跨性別群體,這些愛滋病高危族群提供愛滋病防治教育、護理及關懷支援計劃的社區組織。
 這里更是許多無家可歸的愛滋病患者、性工作者、跨性別者的庇護所。
 該組織向上門客戶收取象征性收費,以維持部分經營成本,不過,那些沒有能力繳付費用的人如學生、無工作者,可以申請全額或半額贊助。
 “我們每個月都會辦一些活動,公開給所有跨性別者,比如有關烹飪、權益等的課程。
 PT基金會的宗旨是協助這個族群的人過正常生活,首先,幫助他們免于流落街頭,有機會回到正軌的生活。
找工碰壁賣淫求存
 訪問51歲的莎拉(Sarah)時,並不知道她曾經是性工作者,甚至不知道她是跨性人。
 自我介紹的時候,她就直接說,自己在1980年代時是性工作者,直到后來在餐廳找到工作,才正式轉行。
 很多人認為性工作是一種罪惡,至少不是一份“正經”的工作。
 但是,在我們用道德鞭子鞭撻那些自願投入性工作行列的人,在我們對被逼入行的性工作者投以同情眼光時,我們也許該省思,為何有這么多弱勢族群投入性行業?
 三十多年前,莎拉從砂拉越古晉來到吉隆坡,找工作時碰了不少壁,她直爽坦白地說:“我需要生活,我是為了錢而當性工作者。”
 現年40歲的法茲拉(Fazilah)跟莎拉一樣來自古晉,初中畢業以后,她待在家里跟媽媽學過一陣子縫紉技巧,過后就到西馬找工作。“古晉雖然是城市,但是很少工作機會。”
 有一次,她應征一份裁縫工作,對方露骨地把她從頭到腳打量一次,最后沒有聘請她。
 這種眼神她並不陌生,她甚至不問對方拒聘她的原因,她自己猜想:“因為我是一個跨性別者。”
 后來她當過本地兩位著名設計師的助理裁縫,也在商場當過售貨員,但工資不高,她也兼職當性工作者。
 有些跨性別者當性工作者,只是純粹為了三餐,有的為了變性手術,有的為了支付“維持”一個女人的開銷,如使用雌激素、變性手術后的保養。
 我們說笑貧不笑娼,性工作者是不是都“大富大貴”?
 法茲拉說,這是一個現實的社會,“就像做生意,有的人很成功,有的人會失敗。漂亮的人會賺到很多錢,很多人的收入只能維持日常開銷。”
提升學歷盼離苦海
 經常都有跨性別者找上PT基金會,對妮莎說:“妮莎,你可以幫我找一份工作嗎?”
 她說:“我會盡量幫助她們,但我老實跟你說,這很困難,很少人能找到工作,就算他們跟一般人有相等資格,也無法找到工作。”
 許多跨性別者告訴她,她們應征工作時沒問題,不過對方一看她們的身分證是男性,就沒有下文了。“她們不被聘請並非不符合資格,而是很多人不想聘請跨性別者。”
 每一年都會有年紀很小的跨性別者到PT基金會尋求援助,“我總是鼓勵他們,先回去把書念好。”
 雖然這不能保證將來一定會找到一份好工作,但學歷對他們來說,仍然是打開自己人生大門的一把希望鎖匙。
 “其實,我認識一些跨性別者,她們是化妝師、髮型師、律師、醫生,但她們不能出櫃,必須隱瞞自己的身分過日子,一旦她們出櫃,就會引起很多麻煩。”
 曾經鑽研本地跨性別者課題的鄭懿君博士說:“跨性別者跟一般人一樣,當中有很傑出的人,他們需要機會發揮自己所長。”
 她表示,在西方國家有許多有成就的跨性別者,日本也有出櫃的跨性別政治人物,我國除了鐘潔希是比較成功的例子,有自己的公司和事業,大部分跨性別者都很難在社會立足。
希望獲得社會接納
 不管我們喜不喜歡,接不接受,跨性別者跟你我一樣,有自己的家人、伴侶、朋友,他們一樣需要過日子,一樣是這個社會的一部分。
 妮莎多次重申,就算PT基金會支援跨性別族群,但他們不鼓吹人們成為跨性別者,跨性別者的存在不是一種選擇,是社會的現實。
 我們無法讓一位沒有跨性別傾向的人成為跨性別者,同樣的,我們也無法改變一位跨性別者。
 “就算他們剪去我的頭髮,把我關起來,我還是一樣,我還是我。”
 很多跨性別者只是希望社會接受他們本來的面目。
 經常有跨性別者向她哭訴:“我都做了變性手術,大家還是不能接受我,叫我‘人妖’。”她們感到非常沮喪和憂慮。
 她經常告訴她們:“不管你們喜不喜歡,你們必須接受這一切,接受自己是誰,你們是跨性別者,就做一位跨性別者。”
 她表示:“我們明白我們是在馬來西亞,不是在美國,社會文化、宗教信仰的關系,大家無法開放對待跨性別者,我們沒有要求特別待遇,只要我們能夠被視為社會的一分子,這就足夠了。
 “只要給我們一點空間呼吸,給我們一個機會過自己的生活,這樣就夠了。”

 


 


 


 


兒童性早熟

文:劉拓
 20 Sep 2013

性早熟不只醫學問題那么簡單(上篇)


為什麼我家的9歲女孩,已來月經,胸部發育還比16歲姐姐好?  為什麼我家的10歲男孩,滿臉青春痘,一開聲便是滄桑“鵝公嗓”?
 這些家長必須趕快帶孩子到醫院問醫生:我家孩子是否性早熟?
 實際上,兒童性早熟問題,已越來越普遍。不過,家長不必過慮,只要及早發現問題,及早尋求專家幫助,便可讓孩子擁有無憂的成長經歷……
早在2009年,中國100名孩子中,就有一名是性早熟;韓國性早熟個案,4年內翻了兩倍。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是,美國孩子整整早熟5歲,10歲孩子體征和行為方式,像個15歲青年。
 在兒童性早熟問題比較多見的美國,家長們最擔心:孩子聽的音樂充滿性暗示,玩的遊戲也是成人級的。來到人口大國中國,家長們更擔心:孩子長不高。
 實際上,東方和西方的醫學專家,已對性早熟的風險提出看法:性早熟會導致父母和兒童,被逼提早面對青春期才會面對的話題,包括:第二性征發育、提早性生活、避孕和性病等課題。
 與此同時,父母必須關注,一小部分性早熟兒童的病因,可能是因顱內腫瘤壓迫所致,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將會危及患者生命。
 兒童性早熟,固然會讓父母驚慌失措,但是,首當其衝的還是兒童本身:因為自己在身材、生理發育上的不同,被同儕取笑而產生自卑感,性格變得壓抑。
 同時,她或他,因為心理發育和生理發育不匹配,難免調適不良,產生恐懼和不安情緒。萬一自控能力差,因為性行為提前造成意外懷孕或患上性病,這將對孩子人生帶來重大影響。
誤吃媽媽避孕藥
 不久前,中國福州一位年輕媽媽,給女兒洗澡時,發現3歲女兒的乳房腫大,衣褲上還出現少量月經,嚇得她趕忙帶著女兒到福州兒童醫院檢查。
 醫懷疑其女兒是誤吃避孕藥,導致性早熟來月經。這名媽媽回家查看后,發現睡房裡的避孕藥,確實少了一顆,但她不確定是否是被女兒當成糖果吃下去。
 說回大馬個案:3年前,檳城爆發一宗讓人震驚的性早熟新聞:9歲華裔女孩偷嚐禁果,結果珠胎暗結,誕下孩子。兒科專科醫生就此指出,從醫學角度來分析,這是因為兒童性早熟造成的。  
 兒童性早熟,並不只醫學問題那般簡單,更還涉及複雜的社會問題:早熟的小女生,8歲起便和鄰居家的14歲男孩關係良好,家人只當他們是兩小無猜的好朋友。豈料,步入青春期的小男孩和早熟的小女孩,偷偷發生關係,造成小女孩早孕。
真真假假性早熟
 綜合國內外個案,不難得出:很多醫院都接收過多列兒童出現“假性性早熟”個案。這些個案,一般都是“吃”出來的,比如說,兒童誤吃避孕藥,或者,母親在哺乳期間服用避孕藥,間接影響哺育中的兒童。
 假性性早熟,經過醫生診斷治療以及在飲食上多注意,很快,性早熟癥狀就會消失。
 真性性早熟,這是由于體內掌管青春發育的調節系統——“下丘腦-垂體-性腺軸”提前啟動,有第二性徵出現,男孩有遺精、女孩有排卵。
 不管是“假性性早熟”或“真性性早熟”,家長一旦發現到孩子的第二性徵提早出現,請立刻到醫院檢查:骨齡是否比生理年齡大,腦部、腎臟或生殖系統有無腫瘤,或者其他異常狀況等。
及早就醫或可糾正
 華人的體格,本來就不高。兒童性早熟,由于性激素提前催發,造成兒童骨提前閉合,身高過早停止發育,最終導致身材矮小。
 有位華人媽媽奇怪:我的10歲女兒,怎么只有147公分高?她馬上帶女兒去醫院檢查,測出女兒的骨齡有12歲,預測身高應有152公分,因此,被醫學判定為性早熟 。
 這位媽媽不洩氣,她遵照醫囑,尤其特別留意女兒的日常飲食,並堅持半年複診一次。過后,經醫生診斷:你女兒發育正常了。最令這位媽媽高興的是,“女兒的身高,已比班上許多女生要高,性格也變得比以前開朗了。”
 不過,另一個個案就沒這般幸運,因為錯過提早診斷,及時治療的好時機。
 12歲的女孩珍妮(化名),因為不長高,父母便帶她醫院檢查,診斷為性早熟。當時,醫生建議珍妮的父母用藥治療,並且每3至6個月複查一次。可是,珍妮爸爸覺得,“她還小,再等兩年看看。”
 兩年后,珍妮還是長不高。父母又帶她到醫院檢查。診斷顯示:珍妮骨骼發育已接近閉合,已無法長高了。
都是避孕藥惹的禍
 台灣有一位女童,7歲便有C罩杯的身材,醫生檢查指出,這是因為她愛吃炸雞,導致性早熟!7歲便有好身材,反倒讓父母擔心極了。
 兒童早熟,是否較常發生在女孩身上?其實不然,只不過,女孩的第二性征明顯,男孩的第二性征隱蔽,才有這種“錯覺”。
 其實,也有焦慮的媽媽帶著牙牙學語的一歲兒子到醫院,問說兒子的睪丸為什么會莫名其妙變大。
 醫生診斷結果為:這是假性性早熟。除了睪丸變大的症狀,男童的其他身體檢查都正常。
 一歲孩子還小,沒法亂抓藥物來吃;加上他現在還在吃母乳,沒有接觸其他含激素食物。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他假性性早熟?
 醫生繼續追問之后,才知道:前一個月,媽媽服用了一次長效避孕藥。醫生才基本確定:男童是因為吃了媽媽的母乳,間接吸收媽媽服用避孕藥中的激素,造成體內雌激素大增,出現睪丸變大的症狀。
兒童性早熟常見個案
 (1)媽媽給女兒洗澡時,發現女兒乳房隆起,有個小硬塊,內褲上還有血跡,貌似來月經。醫生追問,才知道貪吃的女兒把含性激素的避孕藥,當糖果來吃。
 (2)媽媽發現,女兒才4歲,胸部便開始發育,幼兒園裡的小朋友都嘲笑她。醫生檢查后,基本診斷:女孩是因為常吃家裡種植的、使用催熟劑(含激素)的西紅柿,才導致性早熟。
 (3)8歲女孩,體重41公斤,出現乳房增大、來月經、長陰毛,並且開始排卵。 醫生診斷: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造成女孩肥胖,並因而導致女孩內分泌失調,出現性早熟症狀。
 (4)7歲的可愛女孩是奶奶的愛孫。奶奶把親戚送來的營養品,全給女孩進補。小女孩每天至少會喝5支蜂王漿。結果,某一天出現第二性徵。醫生建議,兒童應從天然食物中,攝取營養,盡量不要吃含有激素的滋補保健食品,比如人參、蜂王漿、雞胚、冬蟲夏草。
 (5)洗澡時,媽媽先察覺3歲女兒乳房脹起來,后來又發現女兒內褲有血跡。仔細檢查,證明血跡來自陰道,便急忙帶女兒到醫院檢查。醫生探問下,才知道:原來是媽媽讓女兒塗抹的成人美容霜(含激素)在作怪。(網絡綜合資料)



要防治飲食下手勿亂用藥(下篇)

 兒童性早熟,提早發現,及早治療,都有助兒童發育恢復正常。

綜合林林總總的個案中,不難得出:大部分的性早熟個案,都是“吃”出來的!另有一部分是塗抹有激素的護膚產品招致!
 既然如此,只要不亂吃、不亂用護膚產品,便可躲開兒童性早熟風險。
 因此,現在起,家有小兒的父母,趕快做好預防措施吧!
 萬一發現家有兒童性早熟,請馬上諮詢醫生,採取正確因應對策。
新手父母如發現年幼孩子提早出現第二性征,千萬別浪費時間上網搜尋資料,然后左右琢磨:有這個症狀,沒有這個症狀……請趕快帶孩子去見醫生,讓醫生來診斷吧。
 在很多兒童性早熟個案,最令媽媽擔心到吃不下飯的,便是:女兒的乳房變得腫大,並且有兩個小腫塊,這是不是腫瘤啊?
 媽媽的擔心是有必要的,但不必太過憂慮,帶孩子去醫院,讓醫生診斷,因為這可能是女兒的乳房腺體提早發育了,而非腫瘤。
 綜合東方和西方醫學個案,不難發現,在醫生仔細追問下,基本都會判斷:你的子女性早熟,因為攝取了性激素。
 在兒童身體內搞怪的性激素,到底從哪裡來的?
 一般上,小朋友如果不是誤吃含雌激素的藥物,便是日常生活中,吃多了含激素的肉類和營養品。
 先看三十多歲的全職家庭主婦葉太太經歷吧。數個月前,葉太太給5歲女兒洗澡時,發現女兒胸部有點凸出來,一按之下,還會觸摸到硬塊,女兒還說有點疼痛。
 這可把葉太太嚇壞了,“之前,我很自豪,把女兒養到白白胖胖,也經常會給她吃點魚肝油之類的營養品。”
營養過剩引起性早熟
 最令她后悔的是,明知快餐炸雞和漢堡,對攝取營養無益,但是,因為嬌寵的女兒愛吃,兩母女經常會上快餐店大快朵頤。
 由于葉太太曾閱讀過“兒童性早熟”的新聞和資訊,她毫不猶豫便帶女兒到醫院檢查。
 經過診斷,醫生告訴葉太太:你女兒是吃多了肉類和營養品。
 回家后,她根據醫生囑咐,認真調整女兒的飲食。之后,回到醫院複查,醫生告知:你的女兒恢復正常發育了。
 生活中,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體格健壯,頭腦靈活,便會讓孩子食用各種營養食物和補品。實際上,國外研究報告顯示,正是由于長期攝取高脂肪、高蛋白質飲食,還有過多攝取含激素補品,容易造成孩童營養過剩,引起性早熟問題。
 預防兒童性早熟,除了從兒童的飲食本身下手,甚至,還可從準媽媽的“吃”做起:諮詢合格專家意見,注意攝入的食物、保健品和補品的營養成分。
拒絕多余激素食物
 關于“吃”出來的兒童性早熟,常見說法包括:孩子誤吃媽媽的避孕藥、爸爸的壯骨沖劑,或者是吃多了含有激素的營養補品。這樣一來,食物或者藥物當中含有的激素,便會導致孩子性早熟。
 此外,人類避無可避的環境激素,更是造成性早熟元兇之一。人類食用的牲畜,比如雞鴨牛羊,還有海產和牛奶製品,都可能被注射激素或者餵養激素飼料,以便多長些肉多產些奶。這些含激素食品,吃進小童肚子裡,便會影響體內激素平衡。
 同時,垃圾食品也會增加性早熟的風險。具體來說,油炸類食品,可能造成兒童肥胖,進而影響內分泌紊亂,造成提早發育的各種健康問題。
 針對吃出來的性早熟,醫生除了對症下藥,一定會特別囑咐:關注孩子的飲食,避免讓他們攝取含激素的食物食品。
 既然了解兒童性早熟,很大部分是“吃”出來的,那麼,只要家長在子女飲食上多用心思,拒絕一切多餘的激素食物,便可預防兒童性早熟。
須遠離性早熟元素
 除了吃進去的性早熟,父母還要注意塗抹進去,還有從耳目進入的性早熟元素。
 比如說,成人用的美顏護膚產品,別塗抹在年幼子女身上,因為這些產品中,會有一定含量的雌激素,來達致抗老美膚的作用。兒童應選用兒童專用的護膚品。
 還有,洗滌劑、塑料產品,在分解過程中,都會生產類似雌激素的活性物質。這些活性物質,可以通過清洗不干淨的餐具、蔬果,或者皮膚接觸,被吸收進入人體,導致性早熟。
 與此同時,大人不可忽視“社會心理因素”造成的性早熟現象。隨著多元媒體的發展和普及,小朋友可輕易擷取令他們好奇的性課題。長久之下,這會刺激孩童腦部神經對此的反射,可能造成下丘腦垂體性腺軸,提前被啟動。
 同時,大人要關注創造良好生活環境。換句話說,不要讓孩子過多接觸與年齡不相稱的視覺和聽覺刺激。這非危言聳聽:偶像盛行的韓國,5歲女孩跳的都是搖臀性感舞,6歲男孩一開口便嘻哈上身。
觀察孩子成長軌跡
 關于兒童性早熟,即便家長做好“吃”的預防,但仍不能放鬆“觀察”孩子成長軌跡。
 特別是,父母給年幼小孩洗澡時,一定要細心觀察子女是否出現異常的體征,比如乳頭色素加深或隆起,長出短小陰毛等。
 這樣做的話,父母便可及早發現異常,並且還可為醫生提供準確的資訊:幾時發現症狀變化等等,這對治療帶來很大助益。
 此外,父母還要留意子女換洗的衣服,特別是貼身衣物。這點上,醫學界的貼心提醒是:8歲以下女孩,最好穿淺色內褲。這是因為,正常成長之中,8歲前,女孩的生殖係統處于睡眠狀態,不會出現任何的分泌物。
 一旦發現年幼女兒內褲上有分泌物或者有月經跡象,便應帶她前往醫院檢查是否出現性早熟或者患上婦科疾病。
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1)飲食多樣化:避免兒童只吃愛吃的單一食物。多攝取天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避免進食加工食物、保健品或補品。
 (2)關注身高體重指數(BMI)。肥胖兒一定要控制飲食和多運動。
 (3)灌輸正確性教育,讓兒童瞭解性發育和兩性教育。
 (4)好好保管藥物,將其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避免發生誤食避孕藥之事。

 


輸在哪裡

報導:潘有文 
圖:李玉珍、本報資料中心

23Sep 2013

大馬體壇為何輸多贏少?(第1篇)

 

 “哎,又輸了!”大馬運動員或球隊,遇上重要賽事,球迷重點關注時,以為大有勝望,結果卻不如預期,不免發出嘆息聲。  大馬體壇的運動員或球隊,在區域比賽中輸多贏少,國際體壇的表現更是乏善足陳。
 各體育項目的運動員、教練,以及領導者,是否已從屢敗屢戰的經驗中,找到振作的理由和方向呢?
 本系列將嘗試從技術、心理素質、紀律、教練、管理等角度,探尋大馬體育難以取得佳績的原因……
競技體育以獎牌數量作為成績單,勝者為王,但敗者未必就一跌不起,而是需要臥薪嘗膽,找出失敗原因。 
 “輸,不是罪過,最重要是:明白輸在哪裡,整頓后,再出發!”體育評論員余根進這么表示。
 在大馬體壇,羽球和足球是國家和人民重點關注的體育項目,兩者的軟硬體資源都非常充足,從選才、教練、球場或球館,都有一套自己的制度和系統。
狀態不夠穩定
 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羽球只能依靠拿督李宗偉撐場面,其他男子或女子羽球運動員的成績,遠遠落在后頭。
 足球方面,國家隊近兩三年的表現有些起色,但也只在東南亞區域賽拿下數個冠軍,隨后表現像是過山車,時而滑落,偶爾勉強爬高一些,球隊狀態不夠穩定。
 至于其他體育項目,除了壁球、保齡球、女子籃球等數個項目,相關運動員能夠在國際或區域賽事交出成績,其他體育項目的成績極少有驚喜。
 姑且不提表現一般的體育項目,國人矚目的羽球,強如排名世界第一的李宗偉,也有難以戰勝的對手──林丹,其他項目的運動員,也有著各自需要面對的挑戰。
 究竟,我國體壇正面對什么問題?技術不足或心理素質不佳?或是教練和管理層的問題?
 一個又一個的問號,讓人看不清楚大馬體壇的未來,應該如何對症下藥,還需要靠各方面的努力。
 余根進指出,教練和球員的個人素質同樣重要,聘請有能力和魅力的教練,但球員素質不佳,也難以成事。
三方應良好溝通
 “教練有魅力,有本事帶領個人或團隊,但也需要有好的球員。”他說。
 在他看來,教練、球員和行政人員,三方都應良好溝通,究竟是為了什么而努力,如果為了奧運金牌,那就擬定一個長期方案,大家共同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有一點不能等閒視之,即行政和管理人員,不應過度干預教練和球員,余根進希望行政單位不要扮演太大的角色,明白自己的職權所在。
 即是說,運動員、教練,負責管理以上兩者的行政單位,都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
心理訓練從小開始
 我國運動員在競技場上,輸多贏少的情況,或與心理素質不夠強大有關。
 1992年大馬奪得湯姆斯杯的國家羽球隊隊員之一,同時曾任國家隊男單教練的關義明坦言,我國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水平是個大問題,最大的障礙就是不能突破自己,這是由于自信心不夠強大!
 他就羽球方面來看,運動員心理狀態不佳,加上觀眾和球迷的壓力,就無法交出良好成績。
 “一個人的責任感不夠強,到了一定的階段,就因為怕輸而想找藉口。身為運動員,有這樣心理狀態,不能成為杰出球員。”關義明斬釘截鐵的說。
 關義明卸下國家隊教練職務后,也在一些州內教球,指導年齡介于14至18歲的球員。
 他發現一些球員遇上較強或表現穩定的對手,就無法取勝,不能有效展現訓練成果。
 “這些年輕球員遇上高自己一班的球員,未打先怕,指‘對方是某某球員(對手名字,意即對手是長勝軍),怎么可以勝呢?”他說。
 關義明不能認同這種心態,就會反問對方:“大家都有雙眼和雙手,不是一樣嗎?”言下之意,即是指大家都是一樣打球,根本無需懼怕對手,不要未戰先認輸。
 換句話說,運動員需要的不只是技術上的訓練,而且需要灌輸正確思想,從小培養運動員的自信心。
 “因此,教練的工作很重要!從州內開始,進入體校(武吉加里爾國家體育學校)、再到國家隊,教練一早就要教導球員擁有正確的心態。”他說。
不能只靠簽運過關
 心態從小培養起來,站上競技場,就能信心滿滿,不會害怕面對任何一個對手!
 在關義明看來,歐洲球員就有不怕輸的精神,任何一個對手站在眼前,只會越戰越勇,即使輸球也輸得光榮。
 反之,本地運動員則是比賽開始,認定碰上強手必輸,而且希望抽簽時,拿到好簽運,這樣才能“過關斬將”。
 究竟,上場比賽是要拼實力,或是依靠好簽運呢?運動員賽前就“看死”自己,小覷自己的實力,難怪關義明忍不住嘆道: “這就是大馬體壇主要的問題!”。
中國精神值得借鑒
 從中國體壇一些發展情況,大馬體壇或有可借鑒之處。
 中國的小球運動,如羽球、乒乓,皆是傳統強項,至今一直保持極高水平,其他國家難望其項背。
 “中國全力保護小球這個傳統優勢,盡一切努力和投資其中,不會怠慢小球。”余根進分析中國至今保有小球體育運動優勢的原因。
 反觀大馬,曾經擁有體育項目優勢,例如籃球、羽球、足球、藤球,如今只能在其他國家后頭,苦苦追赶,甚至落后別人一大截!
 “大馬籃球,以前在東南亞比賽,男女隊皆拿冠軍,籃球女隊還一度拿了5個冠軍。”余根進表示,藤球也是如此,曾經一度是大馬優勢,如今都去了哪裡?
 中國體育項目的傳統優勢,能夠保留下來,而且一直領先群倫,維持在高水平,大馬的傳統優勢為何卻落于人后?
 余根進說:“中國認定傳統優勢無法磨滅,所以他們誓死保護,而且其傳統優勢(的技術)也較人踏前一步。”
 “誓死保護”說法可圈可點,為了推動相關體育項目發展,不計一切,盡量磨合各方意見,這或是大馬體育發展需要具備的精神。
上場就是盡力比賽
 只要有系統的訓練,加上個人素質良佳,不難爭取好成績。
 在國際體壇上,中國的網絿和籃球皆屬弱項,不像羽球和乒乓,大殺四方,無人能敵,屢屢在團體賽和個人賽,拿下一座又一座冠軍。
 但是,余根進指出,中國女網球員李娜、鄭潔,籃球場上的姚明,皆能憑個人實力,在國際賽場贏得好評,取得不俗成績。
 “只要有系統的訓練,如網球場上的李娜、鄭潔,都已冒出頭了。網球不是中國傳統,也沒有任何優勢,但卻可以在西方國家的比賽拿下獎牌。”
 對他來說,除了是系統訓練的成果,也關乎個人素質,“像李娜、鄭潔,不管對手是誰,就是打好一場球,這么簡單而已。”
 如果大馬的運動員都能具備這樣的心態,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和成長,表現自然有所不同。

 

技術伯仲心理素質定輸贏(第2篇)

當技術伯仲之間,心理、心態和霸氣定輸贏!

競技場上,運動員除了以技術較勁,壓力也如影隨形,如何以正面的心態和方法化解壓力,也是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
 但,我國依然有許多運動員、教練,甚至管理人員,不屑于心理及心態因素,這或是我國許多運動員屢戰屢敗的原因……
在大馬體壇,國家保齡球隊非常強調心理素質,而且頻密運用在訓練和賽場上。
 國家保齡球隊總教練謝德生指出,任何運動的技術和心理素質都一樣重要,尤其是保齡球,擁有正確心態是取勝重要因素。
 “保齡球不像其他運動,例如賽跑,一開始后衝刺,很快可以跑完了;保齡球則是需要數個小時比賽,大多數時候是向球道丟出最后一個球,才能確認勝負。”因此,他表示,保齡球運動員在賽場上的壓力特別大。
 相較其他體育項目,保齡球員在場上有更多時間思考,反而變成一種壓力。
心理教練協助輔導
 “球員拿起球來,有時間準備、瞄準,再跑四至五步丟球,如果心理素質不好,壓力太大,手腳都會軟掉,球速和力道也會走樣。”因此,謝德生表示,保齡球國家隊擁有專門的心理教練,教導球員如何調整和接受壓力,然后把它化為力量。
 一些人認為,成功的保齡球員,需要70巴仙的技術,30巴仙心理素質,但就謝德生個人而言,心理素質應佔40巴仙,球員才能發揮得更好。
 “保齡球每局平均丟18次,打上6局就用了三四個小時,如果心理狀態不強,就難打了。”他認為,需要越多時間去思考的運動,壓力越大。
 在強調心理素質與技術並重的大前提下,教練挑選人才進入國家隊或后備隊,就會安排他們出去比賽;前一兩年屬于觀察期,如果發現球員心理素質不佳,就會開始調整他們的心態。
 “一些球員不能調整心態,即使技術再好,也需要放棄他們。”謝德生點出心理狀態對保齡球員的重要。
調整心態可再突破
 在他執教國家保齡球隊生涯中,遇見一些球員的心理素質不強,但經過心理訓練后,成功突破自己,拿下不少冠軍。
 他說,現已退役的保齡球隊前國手林道莊,讓他印象深刻;林道莊原本球技不錯,但一站在賽場上,就難以發揮水平,因此安排他接受心理教練的協助。
 經過近一年調整后,林道莊脫胎換骨,在賽場屢創佳績,拿下不少獎牌,甚至擊敗不少高手奪得冠軍。
 謝德生認為,雖然運動員不可忽視心理素質,但技術依然是主要考量,如果技術不能達標,再強的心理素質也枉然。
 他形容,就像羽球員站在林丹或李宗偉面前,心理素質再佳,技術不能與人比肩,怎么會有得打呢?
 即是說,體育項目以技術為主,心理為輔,兩者相輔相成,不能只強調其中一種。
心理輔導有助抗壓
 早在十多年前,國家體育理事會已關注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安排心理輔導人員協助各體育總會,保齡球國家隊也因此受益。
 “有一個固定的心理輔導師與球隊一起,像是一個團隊,才能理解球員的心態。”謝德生指出,專業心理輔導人員,能夠協助球員撥開心理迷霧。
 一般人以為,精神上有不妥才會找心理輔導人員,是否保齡球球員也有這種心態,因而抗拒心理輔導人員呢?
 謝教練指出,球員並不會抗拒心理輔導,因為有關心理輔導人員,以專業手法接觸球員,即通過與球員社交的方式,理解和引導他們解決問題。
 “心理輔導人員會預約球員見面,但不是正式輔導,而是從其他地方著手;他找球員並不表示球員有問題,而是盡量放鬆球員的心態,有問題時可主動找他。”謝教練這么表示。
 如今,保總安排心理輔導人員與青年隊隊員接觸,希望及早培養新一代的心理素質,以便能更好面對壓力和挑戰。
 他指出,心理輔導人員會告訴運動員化解壓力的方法,目前,幾乎世界級運動員都有體育科學方面人員跟隨,協助處理壓力和精神狀態。
 保齡球隊國家隊注重球員的心理素質,使得保齡球隊成績非常亮眼,是否這種注重心理訓練的方式,可以運用在其他體育項目呢?
 謝德生表示,毫無疑問,其他體育項目也應該注重心理素質和訓練,但還有體育單位或運動員認為不需要這一套,甚至不相信它帶來的效果。
霸氣也是一種度態
 霸氣,也是運動員該有的一種心態?
 羽球場上的中國球員林丹,站到賽場上,往往讓人覺得他趾高氣揚,不懼怕任何對手,甚至讓對手產生壓力,未戰先怯。
 體育評論員余根進表示,林丹這種態度,不少人將它詮釋為驕傲,但在他看來卻是霸氣,“要不,你嘗試打敗他看看?”
 他問:人們對于站在競技場上的運動員要求是什麼?一位斯文不能拿冠軍的運動員?還是極有個性,擁有“我就是這樣”的心態,但他嚴守紀律,執行教練所教,達到國家和人民期望的運動員?
 “霸氣,貶意可說是好勝,褒意則是推動力,這類運動員很清楚瞭解自己要什麼。”
 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他認為這類充滿霸氣的運動員,瞭解自己的職責,專心在運動場上發揮最佳表現,以及拿下冠軍,不會為自己的失敗找任何藉口。
良好心理素質增勝算
 余根進除了曾是運動員,也是馬來亞大學體育科學學士,他堅信體育科學強調的心理訓練,對運動員極為有用。
 “從體育科學來看,人的身體出現焦慮,身體狀況會不穩定,接著會影響球場上的表現!”他說。
 如果運動員能夠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以正確心態看待比賽,其他場上干擾或小問題,不會嚴重影響運動員臨場表現。
 他指出,在賽場上,運動員只要擁有成熟的心理素質,遇上裁判不公、觀眾喧嘩等因素,都不會是大問題。
 “我知道很多運動員會有緊張時刻,那時,體力下降特別快,表現也會走樣,這是非常肯定的。”因此,他指出,如果運動員能夠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也就不會影響技術發揮。
遇強越強壓力化動力
 謝德生執教信念是:國家隊主力球員必須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他先發掘球員的天分,然后培養球員的技術,再派出去比賽一段時間后,就可以斷定球員是世界冠軍或甘榜冠軍了。
 “有些球員水準不錯,但一到比賽需要衝線時,就倒下來,因為心理壓力一來,就打不出好球了。”但是,他說,有些球員天生擅于將壓力化成力量,不管戰情多么吃緊,依然可以應付自如。
 在他看來,成名已久的保齡球公主莎琳,以及另一女球員謝美蘭,與生俱來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強敵面前,都能給予強烈的對抗,甚至打敗對手。
 “任何運動都有這類擅于面對壓力的人,即是所謂遇強愈強的人,這也是一種心理素質!”謝德生這么表示。

好教練需時間證明能力(第3篇)

體育項目欲求好成績,好教練不能少,管理單位也應給予教練應有的權力!

現代競技體育,並不只是運動員個人秀,在其身后的教練團和其他相關人員,都是運動員邁向成功的關鍵。
 教練是運動員或球隊前進方向的靈魂人物,需要應有的權力以發揮所長,理所當然,前者也要在期限內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
英格蘭超級聯賽球隊曼聯,前主教練費格申帶領球隊26年,取得輝煌成績;阿森納主教練溫格,帶領球隊17年,雖然贏到的冠軍杯不如費格申,但球隊成績穩定,年年皆是英超競爭者。
 回看大馬,國足主教練換了又換后,四五年前迎來拉惹戈巴,雖然國家隊國際排名還有待改善,但球隊表現日趨穩定。
 國家青年隊(亦稱幼虎)主教練王金瑞執教數年后,拿下數個冠軍,表現不俗。
 再看大馬其他體育項目,保齡球國家隊近十余年的表現有目共睹,培養不少男女冠軍,成績斐然,這十余年來的總教練只有一個,即謝德生教練。
 再看女子國家籃球隊,十多年來,在陳時和教練的帶領下,女籃拿下不少東運會冠軍,一直是東南亞區女子籃球的強旅之一。
需時間調整和規劃
 以上教練的成功,都有一個共同點,即長時間執教!
 體育管理單位要求教練交出成績無可厚非,但也需要給教練一段時間調整和規劃,才能展現教練的執教能力。
 “長久的教練很重要,我非常排斥某場球賽不好,就換教練的做法!”體育評論員余根進指出,一名教練培養一支球隊或運動員,並非一朝一夕的事。
 在他看來,教練能夠協助體育項目的長期發展,以及塑造優秀球隊,而且必須從最低層做起,包括培訓球員和栽培新血。
 “我永遠不相信和不贊成,請教練是為了比賽!”他指出,請一名教練準備某項比賽,短期內不能達標就要離開,即使教練多么優秀,都已經失去執教的意義。
為長期發展而非比賽
 以大馬羽球隊為例,他認為大馬羽球隊尚屬幸運,因為擁有相當健全的管理層,即使領導層有所更迭,但按照目前情況,應該還有更多發展空間。
 “我指大馬羽球幸運,因為他們不缺球員、體育館、教練團,而且相信全世界最好的教練,大馬都聘請過了。”他這么表示。
 為何大馬羽球卻依然出現不協調的局面,球員青黃不接,這或與各種因素,如選材、訓練等有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或是缺乏一個制定長久計劃和長期管理球隊的總教練。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目前不少體育總會經濟情況有所改善,領導人方面,也未必是由不熟稔體育者掌舵,因為已有不少體育專業人物加入領導層,因此接下來的重點,就是找到適合的教練,並耐心等待執教成果。
 “請了優秀的教練,除了賦予權力,也要讓對方清楚,聘請對方是為了體育項目的長期發展,而非只是為了比賽。”余根進再三強調。
教練用成績來說話
 某些體育項目的教練,尤其是總教練一職總是來去匆匆,執教數月或一、兩年間,就黯然離開,但保齡球國家隊總教練謝德生,卻十數年來如一日,依然帶領弟子兵上陣,而且屢創佳續。
 對于保齡球國家隊教練的情況,總教練謝德生說:“我們沒有面對頻密更換教練的問題,可能是因為一直都很成功。”
 謝德生從外籍教練錫亞倫(Sid Allen)接手總教練職務后,球隊和球員表現標青,管理層確實沒有理由質疑他的能力,也就不會干涉他的教練工作。
 目前,謝教練除了是國家男女保齡球隊總教練,也兼任女隊教練,女子隊的表現一直都令人信服。
 但是,他強調,不能就此論斷男隊成績不如女隊,而是因為男子保齡球隊的競爭較為激烈。
 “全球可能有五六十個女子保齡球高手,但男子保齡球高手,全球可能超過百人。”因此,他認為不能以成績判定男隊表現遜于女隊。
 保齡球男子隊有一名教練負責,女子隊則需要謝教練親自執教,難道找不到適合的教練嗎?
 謝教練指出,運動員退役后,未必都有興趣當教練,才會沒有足夠的教練,因此由他繼續執教女隊。
 “不是球打得好,就可當教練;教練對球和球道要有認識,而且球員和教練眼光不同,后者眼光要好,而且看得全面。”他不只對球員有要求,而且也注重教練的素質。
文化差異宜聘亞洲教練
 我國體育單位管理層,對于外國教練,尤其是西方國家的教練情有獨鍾,常見一些外國教練走馬上任,但執教時間又不會太長。
 “大馬不信任本地人,一直讓外國人當教練,事實上,亞洲人比較適合,因為文化相近。”關義明曾是羽球員,也當過國家羽球隊單打教練,對于選擇教練有一套自己的見解。
 大馬擁有不同種族,也有許多節日,一般外國教練未能適應,可能會安排不適合的訓練方式和時間,因此,各體育單位有必要謹慎挑選外國教練。
 例如,友族同胞齋戒月時,教練就應適時調整友族球員訓練方式和時間,以讓友族球員可以保留體力,又可以維持一定的訓練量。
因材施教激發潛能
 體育單位聘請教練,希望看到球員表現有所提升,以及交出成績,教練應該展現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管理層更多的認可。
 因此,教練除了需要慧眼識英雄,發掘好苗子,並且給予針對的訓練,才算是一名優質教練。
 關義明以訓練羽球單打和雙打球員為例,如果發現一名球員有充足拼勁,而且體能極佳,就要調整他們的打法,通過體能和力量,戰勝其他國家的對手。
 即是說,教練應針對球員特點的訓練,才能增加球員的信心,協助運動員取得好成績。
 “教練要發掘的就是這些東西,因為不是每個人相同,有些人很靈活,有些比較中等。”他說。
 說白了,即是因材施教,讓不同潛能的運動員,找到正確的方向,不只有機會使球員變得更強,同時也證明教練的能力。
教練分工更有效率
 英超和美國籃球職業籃球聯賽(NBA),球隊總教練和負責不同訓練項目的教練各司其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余根進表示,大馬教練大多數是“一腳踢”,從訓練絿員到行兵佈陣都是如此,這可是非常辛苦的差事。
 而且,另一個原因是本地教練不喜歡太多人干涉自己的工作,他說:“如果認同和接受體育科學,教練也需要分工,然后由一個人整合。”
 他指出,教練工作也像管理一間企業,有一個好老闆,卻沒有好員工,企業依然會有問題,反之亦然。
 在他來看,能夠使老板和員工共同向前的方式就是:分配好自己的工作!
 “一間公司擁有自己的使命,即使老板和員工意見不同,但依然能夠朝著大方向前進。教練和運動員也一樣,需要各司其職,讓專門人士做自己的擅長工作。”他感嘆目前在國內體壇並沒有看到這樣的文化。
 他認為,英超和NBA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我國或應仿效他們,參考相關模式。
 增加多些教練,即是增加成本,因此教練分工不易為?余根進指出,依照目前大馬體壇情況,體育單位的經費問題並不難解決,而且只增加兩三個教練,成本應該在可控制範圍內。
 如果,讓教練分工能夠更有效協助運動員,提升其競技能力,即使增加一些開銷也值得。

團隊精神紀律是關鍵(第4篇)

運動員需要個人技術,也要有團隊精神和遵守紀律,這三者皆是球隊取得佳績的關鍵! 隨著科技發達,運動員可依靠某些儀器,提升個人技術,但團隊精神和紀律,卻是無法改變的元素,唯有貫徹始終,才能在賽場上看到它們的影響力。
在球類項目中,如:籃球、足球、排球、藤球等,除了仰賴球員的技術取勝,團隊精神和遵守紀律,是另一個球隊取勝的重要因素。
以女籃為例:一般上,女籃國家隊(或稱大隊)球員,皆從青年隊(或稱小隊)中提升上來,已經清楚知道服從和遵守紀律的重要。
“如果團隊精神和紀律不佳,球隊就會面對問題;幸好,女籃目前沒有很大的紀律問題,因為她們從小就進球隊,主教練陳時和強調紀律,全部球員都很怕他,習慣了就容易控制。”女子籃球國家隊教練翁薪雲,經歷過陳時和教練調教,因而瞭解球員的心態。
女籃在眾多大馬體育項目中,屬于較為出色的隊伍,其團隊精神和強調紀律的原則,成為隊伍保持水準的關鍵之一。
一些女籃球員,並不是在15歲左右就進入小隊受訓,而是由于在國內其他比賽表現出色,半途加入國家隊,如果他們無法遵守女隊的紀律要求,就難以留在大隊內。
“一些隊員是17或18歲進來,感覺隊內很有紀律,10點要上床睡覺,接受不了,就會要求退隊。”翁薪雲指出,女籃大隊住在籃總提供的宿舍,因此需要嚴格遵守球隊的規定。
體能不足,自己受苦
籃球運動極耗體力,尤其是每天的訓練,運動量非常大,遲睡將影響體能,大伙一起訓練時,就會發現體能不如人,而且受苦的是自己。
“體能不足,肺活量不及對手,不夠人家衝撞;如果要享受夜生活,就要確定能夠捱得了練習的辛苦。”翁薪雲表示,一名運運動花太多時間在其他事情上,就會像擁有太多功能的手機一樣,越快沒電,如果充電不足,就無法正常發揮。
因此,她強調,運動員除了鍛煉個人技術,更加不能忽視團隊精神和紀律問題。
女子籃球國家隊尤其強調團隊和紀律,每個球員必須有服從精神,包括嚴格遵守紀律,否則在場上只要有一人情緒走差,全隊的戰鬥力就會大打折扣。
“成功需要堅持和服從,信念要強,相信自己做得到。希望這批新一代球員有信心做得到。”她語重心長地說。
提升基本功
運動員的技術,只要肯下功夫,就能練到一定的水平;但現在的運動員,與十多廿年前運動員不同,可能進入到國家隊后,才發現原來還有很多基本功需要補全。
“以前的小孩子,爬樹、騎腳車,就可以練到腳力,訓練身體協調,現在小孩多數在家玩電腦,只有手指和眼睛厲害,這都是不健康的。”教練翁薪雲表示,現在球員進入國家隊后,才發現還需學習許多東西。
科技讓小孩迷上電腦,加上治安不靖,家長不允許子女隨意亂跑,以免遇上歹徒,間接限制了小孩的運動機會。
翁薪雲指出,雖然現在女子籃球的選材方式,與從前沒有太多分別,都從青少年賽事中選出具潛力的年輕運動員,但往往會發現所選人才,欠缺一些條件,進入國家青年隊后,需要加強不足之處。
“現在年輕人騎腳車會擔心跌倒,以前就不一樣,不知跌了多少次,跌進溝渠不是新鮮事。”她表示,現在叫年輕人跨過一個水溝,他們還要猶豫一下,這是兩代運動員極大的分別。
體育器材提升質量
科技進步的好處,就是一些技術訓練,可借助體育器材完成,彌補傳統訓練的不足,使運動員能更快在賽場上取得成功。
翁薪雲于1991年第一次參加東運會,經過三屆時間,即1997年,才和隊友攜手摘下東運會女籃冠軍。
大馬女籃國家隊2007年摘冠,2009年東運會沒有籃球項目,上一屆2011年只奪得季軍,今年的東運會將舉行,翁薪雲希望以新一代為主的女籃隊,經過兩屆東運會洗禮,可以闖進東運會決賽,至少拿下一個銀牌。
“許多東西都先進了,希望現在可以不用更長時間,能在越短時間成功越好;現在球員可以參加多些比賽,希望這支隊伍能更快成材。”翁教練表示,現有球員很有潛質,但需要時間磨練。
想要掌握一項技術,唯有反覆練習,運動員在賽場上與人較勁后,就會發現更多自己的不足,此時就需用練習改善弱點。
球場上的失利,讓球員看到自己的弱點,主教練陳時和就擬出對治之道,“例如,上籃動作做得不好,就重復做100次。”翁教練指出,球員的不足,只有加強練習,沒有捷徑可言。
★女子籃球國家隊在兩年一屆的東運會輝煌紀錄:
●1977年至1985年,五連冠;
●1997、2001、2003、2007四連冠(注:1999、2005和2009,東運會沒有籃球賽)
●2011年,季軍
技術和拼勁沒有捷徑
女籃國家隊中,吳明鳳是老臣子,曾隨隊拿下2003年和2007年東運會女籃金牌,她和另一名資深球員兼隊長邱嫊媚的拼勁,皆是隊內表率,成為其他年輕隊員的榜樣。
吳明鳳今年31歲,已經結婚生子,17歲那年進入國家隊,至今依然拼勁十足,她的體能依舊不遜于年輕球員。
“體能是最重要的,沒有體能,最后無力就不能拿分,連防守都做不到。”她非常清楚運動員在球場上,尤其是打籃球,非常需要充足的體能。
對于自己的技術,她自謙不如人,她的優勢就是體能和拼勁,再來就是通過不斷的練習,以及比賽時積極參與防守,協助球隊取得勝利。
“我知道自己的技術和條件不好,但我有意願(Willing)去做,做到最好,我相信有心要做,就可以做得到!”吳明鳳已決定今年東運會后退役,但她留給新一代球員的,是積極和凡事做到最好的精神。
在她看來,運動員是在能力(Able)和意願之間做選擇,如果有能力卻不願意嘗試,一切都做不好;如果願意去做,則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把事情做得更好。
她在球隊中打前鋒位置,做為球隊的主要得分手,她必須磨練自己,尤其不能放鬆訓練。
“平時在球場上給多少,比賽就會貢獻多少;訓練時只付出50%,卻能在比賽時貢獻100%?這是不可能的事。”吳明鳳堅持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信念,值得每個運動員深思。
學習堅強訓練意志力
汪秀婷今年26歲,目前和老將吳明鳳都是當家射手,而且她被視為是后者的接班人。
她表示,當年進入女籃國家隊后,心理和技術上都有極大成長,而且出乎意料的是:她的學業成績反而變好了。
“練球反而沒有影響課業,因為在家可能喜歡出去玩,但在這裡(住宿舍)時間固定,練球后上課,放學后回來就要讀書,看到每個人讀,也就會一起讀書,成績就變好了。”這是汪秀婷成為全職運動員后的額外收穫。
進入國家隊八年來,她在邱嫊媚和吳明鳳兩位資深球員身上,學到堅持和意志力,這讓她能更好的完成體能訓練。
“跑步訓練很辛苦,但這兩年來,我學到自我鼓勵,堅持跑完全程。而且,我也學習明鳳和嫊媚的堅強意志力,兩人可以做得到,為何我不可以?”
而且,她也具有“就是做給你看”的精神,當主教練陳時和指出她的弱點時,她會堅持不懈改善自己的弱點,誓必給教練看到她的進步。
新一代運動員自我主義精神極強,往往都會自以為是,不會認同教練指出的弱點;汪秀婷的學習和自我提升精神,是新一代運動應該學習的地方。


心理師不能空說不動(第5篇)

心理專家想要協助運動員突破自己,就要從適合的對象開始,以及瞭解運動員的心聲,才能事半功倍!

對一名每天需要龐大訓練量的運動員來說,一堆理論、數據、測試,並不能使他們信服,唯有找到和運動員溝通的方式,才能協助他們在賽場上得到佳績……
每個人都有求勝心態,分別于運用在哪一個領域;至于求勝方法,有些人是與生俱來,隨時都有制勝法寶,另一些人則需要后天鍛煉,才能習得致勝法門。
 追求勝利不只是應用技術,心理狀況也是重要因素,國際醫藥大學(International Medical University)心理學講師鄭永安表示,運動員在這方面,需要更強大的心理,以應付各種挑戰。
 他是國家體育學院體育心理中心前主管(Former Head of Sport Psychology Center,ISN),與各類運動員長期接觸,因此瞭解運動員心理,以及如何與運動員溝通。
中層運動員最需要
 “有些運動員具有心理方面的技巧、天分或能力,但並不志在于取得勝利,只是覺得好玩和樂在其中。相反的,也有不具備這方面天分的運動員,卻想要贏得各種勝利。”他指出,最佳運動員類型是同時俱備心理素質、天分、能力和求勝心態。
 他在國家體育學院接觸各類運動員時,負責掌握和調整運動員心理狀況,“我發現他們大約可分成三類運動員,當我和運動員們一起工作時,就要找出他們是屬于哪一種類型。”
 在他看來,第一類是頂級運動員,這類運動員大多數是體育明星,已經在賽場上拿過許多冠軍獎杯,同時取得不少榮譽。
 這類運動員心態是:“我已是冠軍,不需要心理方面人員協助,因我早已在沒有你(心理師)協助下得到勝利。”
 由于已在體壇上取得成就,頂級運動員不會重視任何心理人員的談話,因此,不會配合心理師的工作。
協助突破奪標
 “先說第三級運動員;他們在國家隊內,並不屬于高天分或高能力運動員,也沒有求勝欲望,只是留在國家隊內就很開心。”鄭永安表示,這類運動員大多數是國家隊后備球員,他們享受留在國家隊的樂趣。
 至于第二級運動員,他認為心理人員最需要與這類運動員合作,因為他們對心理方面的訓練有反應,以及需要這樣的協助。
 “這類運動員不是資深運動員,也不是才加入國家隊,但他們非常需要突破,卻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么。”
 因此,鄭永安指出,第二級運動員最需要心理師,協助他們更上層樓,並且期待成為冠軍運動員。
運動員都需要心理協助
 其實,任何一名運動員都需要心理協助,但他發現第二級別運動員渴望程度,高于另外兩個級別,由這類運動員切入,瞭解他們心態,將會得到不錯的效果。
 “第一級和第三級球員,教練讓他們做什么,他們就做什么,不會擔心其他事。”因此,鄭永安指出,這兩類球員冷淡看待心理建設的功用。
 如果以比賽結果定義,第二級運動員大多數是參加比賽時,能夠進入首圈或次圈比賽,表現好一些可能進入複賽(八強),但就是無法跨入決賽門檻。
 如果第二級運動員通過心理訓練得到成功,第一級運動員就會要求同樣的訓練,第三級運動員也會不落人后,主動提出加入心理訓練行列。
 即是說,協助運動員並不是隨便亂套理論或訓練,必須對症下藥,而且先找到最渴望成功和得到幫助的運動員,否則只會浪費力氣,不只是效果事倍功半,甚至毫無效果可言。
尋找運動員共同語言
 運動員無法信任心理師,許多時候是因為后者過于說教。因此,不管心理專家如何專業,若是他沒有深入瞭解相關運動項目,與運動員“語言不通,”也就無法聆聽他們的心聲。
 對心理師來說,不一定要成為體育項目專家,但需要參與相關運動,鄭永安說:“我會參與他們的訓練,讓運動員知道我是誰,我在做什么?”
 例如,當他需要與射箭運動員接觸,他就請有關運動員指導他如何射箭,需要與羽球運動員溝通,就會先和他們打成一片,與他們一起打羽球,他笑說:,當然,不管怎么比,我都是輸給他們。”
 運動員眼見心理專家只會說得天花亂墜,卻不參與運動,並不注重健康,運動員心理就會質疑:“為何我要聽你的?” 
 往往,運動員較難接受心理指導,因為他們渴望協助他們的專家,也能理解相關運動項目,聽聽他們從體育角度說出的心聲。
 “例如,他們說到某一個訓練方式有效,另一個方式不太有效,或許可以改一點點,這時心理師就需要給予一些回饋。”他說,運動員表達他們專用術語,如果心理專家不能理解,這將讓運動員非常失望。
 “心理師只是侃侃而談,卻不瞭解運動方面細節,運動員就沒有機會表達自己。”他指出,例如,心理師可以瞭解體育項目計分方法、規則、難度、得分方法等,就能用屬于運動員的方式,作出適合的心理指導。
理論本地化才有效
 許多運動員完成一天的訓練,聽到需要心理輔導,一般上反應是:“又要做這些東西,我很累了”。
 在鄭永安看來,心理指導較難融入亞洲或本地運動員的原因,就是太多過硬的專家(Hard expert)只向運動員展示研究成果,而不是瞭解運動員后,理出一個適合的心理指導方案。
 他指出,西方許多心理學理論和研究,並不是從亞洲人的角度出發,因此並不適合套用在亞洲人身上。
 “我試了很多次,套用西方的觀點並沒有效。亞洲文化思維的角度(Thinking perspective)並不一樣,而是須要把它本土化,不能只是使用西方那一套,然后對運動員說:‘你去做!’”
 因此,他認為心理指導須從本地人的體育和運動員觀點出發,即有亞洲或大馬人的一套方式,才能協助運動員心理成長。
 “許多時候,當我看到體育單位請到一些外國心理專家,我不相信會有很大的效果。無可否認,這些專家都很厲害,有自己的見解,只是他們需要花時間瞭解本地情況,才會做得更好。”鄭永安指出,西方的論調不一定適合全世界,必須將這些理論本地化(localized)。
擁體育經驗事半功倍
 關義明是1992年大馬羽球湯杯冠軍隊一員,他當了教練后,鼓勵球員增強自身心理素質,以便能提升表現。
 他在當球員時期,每個星期都有一堂心理課,但當時他並不認同這種安排,因為並不明白接受心理輔導的好處。
 他表示,當時有關心理師並沒有體育知識,比較傾向工作或“團結就是力量”方面的輔導。
 “離開球隊出來社會工作后,我才知道這些心理輔導很有用;但當球員時,未能領悟心理輔導的好處。”他說。
 他認為,球員不能認同心理輔導課程,關鍵在于心理師沒有體育經驗,“瞭解體育的心理師,才能真正治療運動員的‘心病’。”
 無疑,心理師需要瞭解和進入運動員的世界,才能明白運動員面對何種心理方面的“技術問題”,從而對症下藥開出良方,否則只是點到即止,搔不到癢處,白忙一場。

管理有分寸運動員更有勁(完結篇)

體育單位管理層不要施加無謂和不合理的壓力,才能讓運動員發揮最出色的狀態!

我國運動員訓練期間或在本土賽事表現不俗,但進入大型賽事,常在關鍵時刻掉鏈子,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這是因為運動員背負體育單位管理層不切實際的要求,以及面對各種不同的潛規則,運動員還沒上賽場就想太多,以致表現不如預期……
在大馬體壇,每逢大賽舉行時,相關體育單位就會發出類似豪語:要求運動員拿下多少枚獎牌或金牌!
 這些目標是運動員自己設定的嗎?大多數不是,因為行政單位和教練才是主角,官方不一定接受運動員的想法。
 對于運動員來說,體育單位所有人員和教練,都高高在上,在不能質疑長者的文化下,運動員的意見不能對外宣之于口,如果敢于反映自己情況,輕則遭斥責,重則處以禁賽之類的懲罰。
考量運動員狀態
 國家體育學院體育心理中心前主管(Former Head of Sport Psychology Center,ISN)鄭永安指出,我國與其他亞洲國家的教育,皆過度強調不質疑,尤其是對長者說的話,這間接影響了體壇文化。
 “我在美國住過一段時間,看到他們的教育方式是:你必須向老師提出疑問!但在這裡並不能這樣,即使訊息錯誤,或者資訊已經更新,誰都不能提出能質疑。”他坦言,管理層和教練應該聆聽運動員的聲音。
 他指出,管理者可以要求運動員交出成績,但大前提必須考量運動員的狀態,包括顧及傷勢、身體復元情況、精神狀態、體力等。
 “先和球員交流,聽運動員表達他們的狀態,以及能力所及和無法做到的地方;因為運動員真正上場比賽,他們可以向教練和管理層清楚反映自身情況。”他認為管理單位和教練都應謹慎瞭解球員各方面的狀態,才能擬定一個實際的目標。
 體育單位使用嚴格管理方式,出發點在于希望提升運動員水平,並無太多爭議;但是,重要的是劃清權限,行政不應干涉教練和球員的訓練。
管理層權限分明
 體育評論員余根進指出,對于教練和球員的訓練方式,體育單位領導層只是行政單位,在這方面屬于外行人,就不應該干預,而是讓內行人和專家處理這些事務。
 “管理層權限要分明,太多干涉對體壇發展百害而無一利。”他指出,管理層應讓相關體育項目專家處理技術問題,如教練、心理師、營養師等,皆有自己的權力。
 對于相關體育項目的未來,領導者應有自己的大方向,不應朝令夕改,而是注重長期成效。
 “我倒想問問管理層:‘到底要什么?’想要世界大賽前一個星期,要求得到一個世冠軍軍?還是為了一個世界冠軍,實行一個三年栽培運動員計劃?”他認為長期培訓運動員方案,肯定優于一個不切實際的短期計劃。
 各個體育單位和教練任何決策,都與運動員有關,即是說任何決定都會影響運動員的未來和心理,因此三方面應該有良好對話平台,提出各自的意見和要求,共同設定一個實際可行目標,才能使各體育項目得到良好發展。
壓力下情緒激昂表現下滑
 運動員情緒越激昂,表現越佳?未必,因為物極必反,如果高昂情緒遇上無謂的壓力和過度期待,運動員反而帶著戰戰兢兢的心情進入賽場,表現就會下跌。
 鄭永安以“倒U型葉杜二氏法則”(Inverted-U Model,Yerkes-Dodson Law)解釋運動員的這種情況。
 這個法則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葉克斯(R.M Yerkes)與杜德遜(J.D Dodson),經實驗和研究后,歸納出來的法則,他們使用它來解釋心理壓力、工作難度與作業成績的關係。
 “當運動員情緒處在中等(Moderate)水平(見附圖),能夠發揮最佳表現。”他指出,運動員訓練時,情緒介于低和中等之間,參加大賽時,情緒推向最高峰時,因為不同因素和壓力,例如擔心拿不到獎牌就會扣薪之類的警告,表現就會下跌。
 運動員訓練時,當已調整至中等情緒水平時,像蓄勢待發的箭,進入比賽現場,表現理應更加理想。
 如果運動在進入賽場前,面對太多不利因素,例如管理層或教練不斷施壓,以及其他因素,運動員就無法展現練習成果。
不要增加無謂壓力
 運動員進入賽場,不管是為了自己或國家,都會期待能戰勝對手,但承擔了不必要的期待和壓力后,造成運動員過于焦慮,每失去一個機會或丟分,信心就下跌一些。
 在賽前,一些體育單位或教練會“提醒”運動員,如果該次比賽表現不佳,可能失去主力位置,或者一些金錢上的懲罰,這些無謂的壓力和心理困擾,將讓球員表現失常。
 鄭永安是一名心理碩士,他觀察許多運動員后發現,如果他們在賽前放鬆心情,以及心理上感覺舒適,就能非常享受比賽,並且會有不錯表現。
 “管理層和教練應一步一步設定目標,才不會增加運動員無謂的壓力。只有機會拿銅牌的運動員,不能強行要他們拿下金牌,管理層應先設定可實現的目標。”他指出,如果運動員超出表現,就當成是額外驚喜。
模擬狀況有利臨場應對
 運動員比賽前,教練針對對手擬出戰略,但是比賽中途,對手突然改變戰術,如果運動員不能應變,或者教練未授予后備方案,就會敗給對手。
 此外,比賽期間出現無法預期的狀況,例如突然更改賽場和比賽時間、關掉冷氣或受到觀眾干擾,都會使運動員措手不及。
 因此,鄭永安認為,各體育項目教練應該在訓練時,為運動員創造不同“驚喜”,模擬任何突發狀況,以讓運動員有所準備。
 “例如,教練原本安排運動員在早上訓練,當天突然宣佈改在下午訓練,運動員可能因為忽然改變訓練時間,無法發揮最佳狀態,但至少能夠適應突發情況。”他說。
 他曾隨著不同體育項目運動員到各地比賽,看過許多賽場上突發狀況,因此他覺得這種模擬訓練有利運動員。
 這種訓練方式能夠培養運動員思考和反應能力,在場上遇上對手耍小技倆,也不一定要過于依賴教練,能夠即時思考如何應對。
增加運動量非問題解決良策
 每當某些體育項目中,一些運動員出現問題,不時會看到媒體報導說:教練會加強球員的運動量或體能訓練!
 于是,不管是精神狀態不佳、合作伙伴有問題,或者激情不足,許多教練都說要增加體能訓練。
 鄭永安對此相當好奇,因為他並不認為加強運動量,就能解決所有非體能問題。
 “一名運動員心理和精神不佳,如果再加重體能訓練,情況只會更糟。”他指出,運動員出現各種不同的問題,應該針對相關情況,找到合適的專業人員協助。
 在他看來,教練遇上這類問題,應該放下身段尋求不同協助,心理問題就尋找心理師協助,營養問題就找營養師,才能真正幫助球員,使他們迅速回復競技狀態。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