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解析幼兒心智

1 Sep 2013

兩歲前獲關愛 長大身心無障礙(上篇)

文:程為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兩歲以前的幼兒,需要源源不絕的關愛!
 一項長期追蹤羅馬尼亞孤兒的研究顯示,兩歲以前的幼兒,進入缺乏親情的孤兒院生活后,智商與心理狀況,比一般小孩來得差。
 在這個時期,幼兒腦部正在經歷極大且重要的變化,如果缺乏許多愛和親密肢體接觸,未來的生命就會變了樣!
 
美國三位醫學、心理和精神專家于2000年展開始的研究,今年公佈研究結果,他們發現幼兒在兩歲前送入孤兒院,失去雙親照顧,將會嚴重影響其心理和智商。
 以下兩個研究個案,展現孤兒院與寄養家庭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發展不同。
 一名今年12歲,一直在孤兒院生活的孩子,其智商只有64分,比起5歲時的他,智商降了20分,他未來或無法和人有良好的情感連結,而且目前已出現一些危險行為。
 另一名寄養孩童的情況相反,雖然曾有數個月時間,出現輕微發展遲緩,但經寄養家人和醫生的努力,已經逐漸回到身心發展正軌。
 現在他已12歲時,智商和一般人一樣,甚至能夠入讀該區其中一所最好的小學,而且成績名列前茅。
 自1966年開始,羅馬尼亞推行每戶家庭強制生育至少5名孩子,造成許多家庭無力養育眾多孩子,直至1989年時任政府倒台,該國出現超過17萬名孤兒。
留下不可磨滅后遺症
 該項政策規定,不能達到生育數量標準的家庭,需要繳付“獨身稅”,許多在貧窮線上的人,不管多苦都要生足5名小孩,如果無法負擔養育開銷,就把孩子交給政府開設的孤兒院或撫養機構。
 13年前,美國哈佛醫學院心理、精神、小兒科與神經學教授尼爾森(Charles A. Nelson III)、馬里蘭大學人類發展與計量方法學教授福克斯(Nathan A. Fox),以及杜蘭大學精神與臨床小兒科教授齊納(Charles H. Zeanah, Jr.),與羅馬尼亞政府合作,追蹤和研究136名嬰幼兒。
 這項研究稱為“布加勒斯特早期介入計劃”(The Bucharest Early Intervention Project),它是用來研究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地區孤兒和寄養家庭幼兒,心理和生理狀況差異。
 最初,“布加勒斯特早期介入計劃”選了136名年齡介于6個月至31個月,平均年齡22個月大的嬰幼兒,他們沒有神經、遺傳或其他天生缺陷。
 研究團隊將一半孤兒,交給遴選出來的家庭撫養,另一半則留在孤兒院,然后也觀察另一組在當地原生家庭生活的小孩。
 經過10年追蹤,他們發現幼兒在30、40和52周大時,孤兒院的孩子智商在70左右,寄養的小孩智商高了10分,一般家庭小孩則是處于100的標準水平。
 研究團隊發現,兩歲前是幼兒神經連結的重要階段,周遭環境會影響幼兒的行為,這即是幼兒的“敏感關鍵時期”(Sensitive period)。
 即是說,兩歲前的生活非常重要,親子親密關係和身體接觸,有助他們成長,否則將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甚至留下一輩子不可磨滅的后遺症。
越早關愛心智越好
 越早讓幼兒脫離沒有互動和情感的環境,小孩的心智才越有機會正常發展!
 尼爾森教授等人的研究,證明幼兒早期經驗對大腦發育有著深遠的影響即使過后被領養,也不能完全補救孤兒院帶來的負面影響,但至少能夠讓兒童的身心走向健康軌道。
 該研究團隊在今年四月初,發佈在《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報告指出,研究證據表明,兒童越早擁有穩定的關愛,或是父母的照料,越有機會走上正常發展軌道。
 他們表示,這可能是整個計劃中,其中一項重要發現,或會影響全球數以百萬計的兒童照護組識,以及保護受虐兒童的機構。
 這是由于失去家庭溫暖的兒童,或不適宜長期留在某個團體,應該找到適合的寄養家庭,因為來自養父母和家人的關愛,才有利他們的精神與智商發展。
幼兒42個月大的發育智商:
排名幼兒商數(平均)
 1原生家庭(未進過孤兒院)超過100
 2兩歲前進入寄養家庭超過80至90之間
 3兩歲后進入寄養家庭近80
 4孤兒院孩童超過70
精神問題比一比
 在收容兒童機構的孩子,有較多精神健康問題?
 在“布加勒斯特早期介入計劃”中,研究團隊也比較和研究孩子患上精神健康問題幾率;他們在小孩四歲半時進行研究,發現在收容機構的孩子中,有53巴仙曾經接受心理診斷,一般家庭和寄養家庭的孩子,只有20巴仙。
 此外,在收容機構中,5歲前的兒童,就有44巴仙患上焦慮症,23巴仙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該研究團隊發現,如果收容機構的孩子得到家庭收養,能夠減少一半的焦慮和抑鬱問題。
 即是說,孩子與養父母的關係越佳,越能減輕孩子情感方面的障礙,例如抑鬱。
 但是,寄養家庭的孩子和收容機構的孩子,在行為診斷方面,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品行障礙,並沒有較大的差異。
孤兒易有精神問題?
 1990年,美國人瑪麗在羅馬尼亞中部山區一所醫院,領養一名一歲小孩,並為他取名叫著丹尼爾。
 當時,鼓吹羅馬尼亞人大量生育,卻為國家帶來大量孤兒的領導人希奧塞古(Nicolae Ceausecu)下台兩年。
 當時,由于國際媒體大幅度報導有關該國孤兒問題,引起許多國家關注,尤其是歐美國家,不少人希望領養當地孤兒,瑪麗就是其中一人。
 瑪麗把丹尼爾帶回美國東北部康涅狄格州老家后,細心照顧這名孩子,希望他能快樂健康成長。
 丹尼爾得到了瑪麗和家人的愛,但卻依然有著許多問題,例如患上焦慮、精神分裂、自閉症,以及兒童抽動症(Tic disorders,或稱抽動障礙,例如頻繁眨眼、搖頭、聳肩、清嗓聲等)。
 當時,許多歐美國家的人,因為不忍心看著羅馬尼亞小孩孤苦無依,嘗試拯救這些小孩,但不少人的小孩,都像瑪麗領養的丹尼爾般,面對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 
孤兒院孩子心智發育較遲
 美國科學家和羅馬尼亞政府的“布加勒斯特早期介入計劃”,經過13年研究后,公佈研究數據后,一些心理學家對這些結果嗤之以鼻!
 從智商發展角度來看,這個計劃證實在兒童收容或撫養機構長大的孩子,心智發育較為遲緩。
 有關研究團隊長期追蹤136名孤兒和當地原生家庭結果,發現得出4歲以下孩童中,來自后者的平均智商比前者高出8巴仙,而且越早被領養,智商發育越佳。
 這個研究計劃結果未出爐前,已有不少人認為在收容或撫養單位長大的孩子,由于刻板的管理和照護,認定智商不及原生家庭的孩子,只是一直沒有實驗證明。
 如今,“布加勒斯特早期介入計劃”公佈研究數據,但一些心理學家還是認為這個研究多此一舉,因為:“不用研究都知道答案”!
 沒有研究數據證明,就有人要求提出證據,有了科學證明,又有人嘲諷這是多餘的研究,或許這說明不管是普通人或專家,都可以提出似是而非評論,反正,說話不用本錢。

親子互動良好 有助心智發展(下篇)

文:程為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每句呵護的話,每一個擁抱,都能刺激幼兒的腦細胞,影響他們的心智發展!
 幼兒腦部高速運作,接受來自周圍環境的訊息,父母或至親付出的情感、任何肢體語言,或是發出任何訊息,都會刺激后者的腦細胞成長。
 幼兒的小腦袋瓜,裡頭究竟長些什麼,令人好奇,從腦部和精神專家的研究中,讓人發現這些小腦袋還真的不簡單。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著名精神科和神經科學家康士坦丁梵艾克諾摩博士(Constantin Freiherr von Economo ,1876年8月21日─1931年10月21日),估算人類腦神經細胞(神經元)多達1500億個,彼此又會形成數以兆計的突觸(Synapse)。
 細長樹枝狀的腦細胞需要進行溝通,因此透過突觸連結彼此,串起神經傳導路徑,形成一個接收資訊的網絡。
 兩三歲的幼兒,腦中突觸數量可能超過100兆,這些突觸有助幼兒的心智發展,包括學習和思考。
 如果仔細留意兩歲的孩子,當他們回應外來訊息而思考的情況尤為明顯,但也因為太多的突觸,造成他們的行動和反應有些緩慢。
 突觸的數量多于腦細胞,小孩腦中經常用到的突觸會“茁壯成長”,至于沒有使用到的突觸,就會自己進行“突觸修剪”(Synaptic Pruning),慢慢消失不見。 
 因此,幼兒時期,父母的角色非常重要,跟孩子說說話、說個小故事、給孩子美味餐、一起玩遊戲或擁抱孩子,能夠協助孩子強化腦中的突觸。
 孩子從原生家庭接收到的愛,使他們的心智正常發展,反之,當他們感到不開心,覺得有壓力,或者得不到父母的關注,就會傷害到其幼小心靈,使得一些重要的腦細胞和突觸死亡。
不能忽略互動關係
 失去父母的愛,或者遭人遺棄的小孩,在收容所或撫養機構中,腦中未得到良好的刺激,若加上身體營養不良,也會失去一些重要的腦細胞和突觸,腦部效能變差。
 換句話說,幼兒與父母,或者原初照顧者間的關係非常重要,而且這需要長時間建立起來,無法在數周或數月間,就讓幼兒“承認”這層關係。
 美國精神病學和兒童精神科專家史丹利格林斯潘(Dr. Stanley Greenspan,1941年6月1日─2010年4月27日)指出,這種建立起來關係,對于兒童的情感智力發展有極大幫助,並非早期認知訓練或教育遊戲所能取代。
 在他看來,嬰兒、幼兒和學齡前兒童,非常需要這種互動關係,如果中斷或失去這層關係,可能就會出現歸因障礙,即兒童會想要找出原因和解決這個問題,但又無法成功或無能為力。
 即是說,孩子心智發展,除了大腦內的腦神經和突觸在工作,他們與父母或照護者的互動關係,也是不能忽略的關鍵。
刺激突觸增進人際關係
 七歲前以前的兒童大腦內,突觸和神經軸突外的髓鞘數量極多,前者負責連結神經,后者則像是電線外層絕緣物,保護突觸和增加神經傳導功能。
 突觸經過急速增加的時期后,沒有使用到的突觸就會消失在大腦內,沒有使用或強化的突觸將會劇減。
 因此,經常使用腦細胞路徑,突觸的數量會發展更多突觸,強力的連結整個相關細胞網絡。
 如果幼兒不常與人互動、遊戲或閱讀,長大后或面對人際關係和學習語言的困難。
親子關係影響智力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魯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研究發現,父母讓孩子能夠感覺安全,並且依戀父母,智力發展更好。
 他假設人在17歲時已達100巴仙的智力,那么4歲就已有50巴仙的智力,4至8歲間提高30巴仙,8至17歲反而只增加20巴仙。
 4歲前的兒童,可能已發展50巴仙的智力,即是指這個時期非常重要,父母扮演關鍵角色。
 布魯姆認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如果父母給予極大的安全感,使他們極為依戀父母,他們能在這個安全環境下,放心搜索未知的世界。
 父母越是關心和照顧嬰幼兒時期的孩子,讓他們得到溫暖和愛,滿足孩子的生理和情感需求,兒童擁有安全感和快樂情緒后,也會增加探索周遭世界,學習事物的能力。
 因此,父母在嬰幼兒時期的工作,並不只是喂奶、換尿布,對孩子付出更多情感和關愛,提升親子關係,也是非做不可的事。
擁抱產生支撐力量
 擁抱的力量大,它象征對一個人的信任,對于嬰幼兒而言,更是一股強大支撐力量!
 抱抱你的小孩,讓他更信任你,因為研究顯示,幼兒成長過程中,通過父母擁抱的肢體接觸,將使他們更信任父母。
 一群研究嬰兒死亡率的團隊,發現某間醫院的嬰兒死亡率特別低,檢視他們和其他醫院的硬體和人員安排后,並沒有太大差異。
 后來,他們找出該間兒童醫院與其他兒童醫院的不同,即當患病嬰兒對藥物沒有反應時,醫護人員就會找來一名婦女,仔細呵護和擁抱有關嬰兒,時常能使嬰兒病情好轉。
 擁抱表達愛和關懷,嬰幼兒或最能感受到擁抱帶給他們的信心和力量。
收養父母不易為
 失去原生家庭的孩子,他們的生理和心理上,已有所匱乏,心智發展已和一般孩子有些差異。
 收養這些孩子的父母,因為並非原初照顧者,需要一段長時間與孩子建立關係,並且照顧他們的身心需求。
 因此,養父母或多或少會對孩子和自己有所期待,甚至希望自己是超級養父母,對于孩子的負面反應自責。
 東歐收養聯盟一項非正式調查指出,許多養父母坦承收養孩子后,在不同階出現不同程度的憂鬱症症狀。
 養育自己的孩子已是不簡單任務,何況收養原本有著原生家庭背景的孩子,因為沒法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收養者一直會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甚至質疑自己的養育能力。
 該聯盟表示,許多時候被收養孩子有些不恰當反應,例如無法提升與養父母的關係,這完全屬于正常情況,只是養父母過于憂慮。
 該聯盟指出,大部分無法依戀養父母的兒童,雖然無法以行為和言語表達自己,但他們還是非常疼愛自己的養父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