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09年3月11日 星期三

香港電影愛與哀愁

05-03-2009

報導:覃小萍
圖:資料室、受訪者提供

1)港片不再風光大馬

香港電影曾是大馬觀眾的最佳娛樂,不只是華裔觀眾,而是受到全民青睞,昔日的電影“雙周”周星馳、周潤發,還有成龍、李連杰,都是我國三大民族追捧的偶像,亦印證了香港電影在大馬電影領域的威力!可惜好景不常,港產片的輝煌歲月從90年代中期開始走向沒落,至今仍然一厥不振。本系列從大馬出發,由大馬電影院、電影人和觀眾分享他們對香港電影盛衰的見證,接下來走訪香港電影業者,由他們親口解剖箇中原由。

更加精彩……

06-03-2009
2)黃金時期年產300部

被喻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香港,不僅是亞洲的航空、金融及服務業中心,電影製作業亦非常發達,產量曾高居世界第三,僅次于好萊塢及寶萊塢,故有“東方好萊塢”之美譽。香港電影在80年代的黃金時期,年產量曾高達300部,產量之多讓它也獲得一個比較通俗的稱號──港產片。港產片在90年代面對工業危機之際,仍保有其特色和魅力,在世界電影舞台亦佔有重要席位!

更加精彩……

07-03-2009
3)多重危機甦醒無期?

香港電影業經歷過叱吒風雲的全盛時期,又曾跌入谷底;一輪起起伏伏之后,在汰弱留強的遊戲規則下生存的電影業者,深知要讓香港電影死而后生,似乎要洞悉孫子兵法的知己知彼道理,且必須正視存有的問題,並在創作上力爭求變、在開拓市場上尋找出路,才能繼續為香港電影的未來把脈!

更加精彩……


09-03-2009
4)港府鼎力支持影業

不管是英國殖民時期,或是回歸中國之后,香港政府一直給予電影工業鼎力支持,尤其是香港電影在近20年面臨萎靡不振的逆境,扮演著推手角色的政府更積極推行各項活動和措施,從旁協助推廣香港電影業的發展以及為業者提供支援。于是,為了重新鞏固香港電影在市場的地位和競爭力,香港政府特別在宣傳推廣、製作協助及學術領域三管齊下,對電影工業推行長遠的扶助發展計劃。

更加精彩……

10-03-2009
5)走過低潮期待春天

不管香港電影的素質變好或變壞,港產片的演進過程其實亦直接反映了香港社會的轉變,且成為香港文化重要成品之一,以致它能在世界迸出一定程度的影響力。故此,香港電影目前雖處于低潮期,但其實仍極具推廣的潛質和價值!享譽國際影壇的梁朝偉不管是演出非主流電影或商業電影,均因其專業和出色的演技,而備受業者和觀眾贊賞。近年,他雖傾向演出藝術味較高的電影,但港產片低迷的20世紀初,他仍參演許多商業電影,如《東京攻略》、《有情飲水飽》、《行運超人》等。對此,他曾解說演員尚須在藝術理想和生活需求(金錢收入)兩者間取平衡。

更加精彩……

11-03-2009
6)港片大馬市場搶灘

在好萊塢電影強勢打擊下,港產片在全球市場面臨萎縮局面,但在大馬電影院仍可佔據15%的市場。因此,馬來西亞市場一直被視為香港電影的傳統主要市場之一,是以在香港電影發展局主催的“New Action”之中,同樣把我國拼納為極需重振的“戰地”之一!

更加精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