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環保新概念


米糠環保家具 無毒無害自然分解(第1篇)

11 Aug 2013

報導:許雅玲 
攝影:連利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對于華人來說,吃飯是比天還大的事兒。  近年爆發的食品安全問題,更讓家有小兒的父母頭大:
 如何讓孩子吃得健康?
 關于食物添加劑和蔬果施肥等問題,家長只能被動地提高防範。
 幸好,隨著“會呼吸的餐具”面世,家長可以化被動為主動——讓孩子使用安全無害的環保餐具。
原來,“會呼吸的餐具”是用稻殼(即米糠)製作出來的環保餐具。
 具體來說,裝滿熱烘烘的食物和熱水時,餐具會變得粗糙和變色,一旦食物冷卻,餐具馬上恢復光滑和恢復原色。
 “很奇特吧?雖然餐具會呼吸,不過,冷熱並不會影響餐具的本來結構,沒有危害。”綠之態科技集團執行董事蔡德明說。
 一粒結實圓滿的稻米,稻殼約佔25%比重。這表示,大馬年產200萬噸稻米,便有50萬噸稻殼需要解決。
 50萬噸稻殼之中,15%製成化肥,15%當作燃料,50%用來焚燒。市場消化不了的稻殼,都拿來焚燒。焚燒成山的稻殼,便會釋放大約1.5噸的二氧化碳。
會呼吸的餐具
 今年6月,印尼農夫非法採用刀耕火種的方式清理園地,釀成前所未有的霾害。實際上,這個時節,本地有些稻農,也會在收割后焚燒田地,甚至,大部分沒法回收處理的稻殼,亦是一把火燒掉來解決。
 雖然,大馬無法禁止印尼燒芭,幸好,還有“會呼吸的餐具”,一定程度上幫助解決焚燒稻殼造成的環境課題。
 蔡德明透露,“市面上有很多材質的餐具,比如鐵、鋼和塑料,在提取材料的過程中,均會損害地球資源。不過,用稻殼製作餐具,就沒這種惡性循環問題,還能幫忙解決焚燒稻殼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
 最普遍的塑料餐具,大部分都難以自然分解,並且具有一些有毒成分,比如說影響人體健康的BPA和鄰苯二甲酸酯。米糠環保餐具解決了這兩大問題,無毒無害,並可在環境中自然分解。
 此外,米糠環保餐具的好處,還包括:餐具不沾油,容易清理;以及,餐具跌破亦不像玻璃般,碎片滿地,缺口不會割傷小孩。加上,隔熱功能好,熱水倒入米糠杯子,杯身不會立即燙手,而是慢慢變燙。
 然而,米糠環保家具最受父母青睞的是:不需用洗滌液,只要用干淨的布沾干淨的水,清洗一遍即可。對清潔要求高的父母,還可以選用酵素來清洗。
 “米糠環保餐具,除了對健康無害,還可節省洗滌液。很多家長用了之后,都會倒回來多購買幾套送人。”蔡德明笑說。
加強宣導教育民眾
 目前,對于米糠環保餐具的接受程度:大馬並不比國外高。
 “我們在中國的阿里巴巴網站推銷米糠環保餐具,獲得很好的迴響,顧客的滿意度也很高。現在,我們在中國的市場開始有盈余,並且陸續接獲國外大大小小的訂單。”
 顯然,除了關注食品安全課題,中國消費者亦開始關注餐具的使用安全。
 “從目前的消費形態,可以看出,父母為了孩子的健康,都很樂意購買比塑料餐具貴50%的米糠環保餐具。”蔡德明說:“過去,我們把最大的資金和精力,都投注在產品研發上。接下來,我們必須加強宣導工作,讓大家對米糠環保餐具有更好的認識。”
使用正確方便耐久
 好處多多的米糠環保餐具,有沒有使用期限?
 “2007年研發的的第一個米糠餐具,我把它放在家裡院子裡,任其日曬雨淋,至今沒有變形。究竟10年或15年后,會不會變形,這還需要時間來驗證。”蔡德明說。
 在很多場的宣傳活動中,很多人會問綠之態的創意顧問韓鈴:“這是塑料吧?”她便會當場焚燒米糠杯,然后解說:“米糠餐具高達70%是纖維,焚燒后會變成炭,並且嗅得出是稻殼氣味。”
 米糠餐具光澤發亮,一定是添加化學成分吧?這時,她會笑說:“稻殼有天然糠臘,所以會發亮,多用幾次會自然消退。”
 “只要使用正確,米糠餐具可長久使用。比如說,避免在明火、烤箱、電煲或烤架上使用,因為持續的高熱會讓其軟化變形。同時,請勿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因為這將縮短餐具使用壽命。”
解決焚燒污染問題
 用稻殼製作餐具,是來自中國瀋陽大連的一位陪讀爸爸的概念。
 2000年左右,崔炳燦和太太陪伴兒子崔巍來大馬升學。在大馬生活的十多年期間,他發現:大馬人深受焚燒稻殼的霾害。
 原本在中國從事化工專業的他靈光閃現:其實,稻殼可以製作成環保用具,一勞永逸解決焚燒稻殼造成的霾害問題。
 “有興趣研發米糠環保餐具嗎?”崔炳燦這么一問,蔡德明和數位朋友便覺得,米糠環保餐具的創意很好,可行性亦很高。最棒的是,可以將霾害主凶的稻殼,製成環保產品賣出去,賺錢之余,還可對環保盡力。
 經過7年的研發,投入數百萬令吉后,米糠環保餐具正式推出市場,獲得瑞士通用公證行(SGS)產品認證,並在去年獲選為中國第七屆國民運動會的指定綠色餐具。
適合製作多元物品
 蔡德明和韓鈴不約而同指出,米糠可以製成多元環保產品。綠之態選擇先研發餐具,主要是因為:餐具屬于比較容易入門的產品。
 “我們的米糠餐具很成熟了,但我們會繼續產品的研發,比如說提升餐具韌度。目前,我們正在研發薄如紙片的一次性使用餐具,以及研發米糠冷氣機外殼等等。”
 曾經,蔡德明的團隊用米糠製作砧板,在香港市售250令吉,很快便賣斷市。這是因為米糠砧板的密度和硬度,讓其不易形成容易滋生細菌的切痕。更多家庭主婦還要求:可否開發米糠濾干餐具的容器?
 “我們把雞蛋敲打進入稻殼製成的負離子環保杯和一般塑料杯。兩天后,塑料杯內的雞蛋已經發臭了,但環保杯的雞蛋還沒有異味。依照這個優點,我們打算製造出高效能食品盒。”
 蔡德明的軍人朋友,用子彈打穿米糠碟子后,告訴他:防彈衣的硬度是一級,米糠碟子的硬度有3級,屬于相當硬的產品。
 他還指出,稻殼的密度、硬度、輕盈和隔熱等特性,可以製成環保磚,甚至開展到其他重工業上……不過,記者最有興趣的,還是米糠馬桶蓋,畢竟,用攝氏千度燒成的陶瓷馬桶,輻射很高,值得用環保馬桶蓋來“隔離”。


天然布衛生棉 舒適透氣不過敏(第2篇)


報導:許雅玲
圖:傅麗絲提供
從人生第一次初潮到更年期結束為止,女性到底要和多少片衛生棉打交道? 看看這條公式:一天替換5片衛生棉,一個月使用20片,一生使用年數有38年的話,一生要用掉9120片衛生棉!
現在,市售的衛生棉,都是用難以自然分解的複合材質製成。
若以掩埋處理,每片含有塑膠吸水材料的衛生棉,需要500年才能分解;拿去焚化,則會產生戴奧辛等各種有害物質,還會釋放污染環境的二氧化碳。
這對地球生態造成的負擔,委實驚人!
也因此,愛環保的女性,開始回歸阿的傳統方式──使用布衛生棉。
大馬布衛生棉達人傅麗絲坦言,布衛生棉沒有用完即丟的“便利”,然而,因為環保,並且對女性帶來太多好處,值得去招惹這樣的麻煩……
全球第一片即用即棄衛生棉,是在1921年,由美國克拉克公司(Kimberly-Clark)生產。那么,1921年之前的女性,怎么解決生理期問題?
 根據維基資料,早期女性用海中的海棉、軟化過的紙草葉子,還有布條布片來吸收經血。
 隨著環境問題越加嚴峻,更多女性,包括傅麗絲,重新回歸到阿的做法──使用布衛生棉。
 “布衛生棉用完后,可以清洗干淨重復使用,減少垃圾,這很環保。”傅麗絲說:“最重要的是,每個月的經痛沒有啦!”
觸感舒適又透氣
 對于皮膚過敏的女生,布衛生棉更是最大福星!
 目前,市售衛生棉,為了保存方便,會在製作過程中添加化學成分,長期直接接觸,對人體恐怕不佳。此外,強調防滲漏的塑膠材質,則會使肌膚無法透氣,細菌因而在窒悶的環境中增生,易造成陰部感染。
 相形之下,天然布衛生棉觸感舒適又透氣,不易引起過敏疹子。
 “還沒用布衛生棉前,每次經期結束,下體會痕癢,看過醫生服藥都無法斷根。我因此擔心市售衛生棉對身體有不良影響。”傅麗絲說:“2009年中旬,第一次從朋友口中聽到布衛生棉,感覺這東西很好,便上網搜索更多資料,並且縫製布衛生棉來用。”
 神奇的是,用了自制的布衛生棉后,她便不再有痕癢的困擾。體驗了布衛生棉的舒適和好處,她決定停止使用市售衛生棉。之后,為了推廣布衛生棉,她又製作送給朋友試用。后來,更多人詢問“什么是布衛生棉?哪裡買得到?”她便決定在網上販售布衛生棉。
 看到媽媽使用布衛生棉的美好變化,傅麗絲的女兒已向媽媽訂購:媽咪,我以后要用這樣可愛漂亮的花布衛生棉。
重復使用環保省錢
 傅麗絲透露,“自己製作布衛生棉,知道它無毒無害,加上,清洗后可重複利用,不僅環保、省錢,因透氣好、接觸肌膚觸感佳、沒有添加特殊香料,因此大大減少經血異味,又不易過敏、生菌或是磨傷肌膚,也不會引起局部燥熱,有人甚至覺得連生理期的憂鬱、煩躁都不藥而癒。”
 網絡上有很多使用者分享說,肌膚不再痕癢,也沒有痛經,加上生理週期縮短,心情也變好了,從此之后和經期症候群說拜拜。甚至,還有人聲稱可以降低罹患子宮肌瘤的几率。可是,很多女性還是不願使用。
 “我想,女性怕經血,不能接受清洗布衛生棉。其實,布衛生棉的通氣性很好,一點都沒有經血的臭味,以及,只要明白清洗並不難,女性均能接受對自己更好的布衛生棉。”她呵呵表示。
 因此,國內外布衛生棉達人建議:姐姐妹妹們,先從生理期過后使用的布衛生護墊開始!
方便收藏沒有異味
 很多女性,聽到身邊有人使用布衛生棉,都會瞠目結舌:方便嗎?
 “方便啊,我每次經期都用,不管在家或在外面。”傅麗絲說。
 出門在外,只要攜帶足夠的布衛生棉,以及準備有夾層的拉鍊防水包,便可以輕鬆地把使用過的布衛生棉,妥當捲起放在夾層(有翅膀的還可以扣起來),不必擔心洩漏問題,因為經血會凝固。
 “一次買足的布衛生棉,起碼可以用3年以上,不只省錢,還越用越舒服呢!經驗告訴我,棉質最舒服。我最滿意一直用著的分離式普通款式(棉片+外襯)最好用,因為可以隨意調整棉片。量多時,可加多一至兩片棉片。”
 外出旅遊時,考慮到清洗和曬干的問題,她會改用市售有機衛生棉。
 當然,替換的布衛生棉,有血的味道,這很正常,但它不像市售衛生棉會有悶人的臭味,妥當收在包包裏,不會發出異味。
 生理期尾聲,流量較少,沾了少少血,又要替換,十分浪費。這時候,用布衛生棉最恰當了。
網友分享清洗訣竅
 很多姐妹會耍手擰頭說:哎呀,我不會用布衛生棉的啦!感覺很不衛生。
 對此,擁有具體使用經驗的布衛生棉達人肯定會說:“親愛的,布衛生棉的衛生,不關‘布’事,這和更換的頻率和清洗的干淨度有關啦。”
 她們明白,姐姐妹妹拒絕使用布衛生棉,主要還是嫌清洗麻煩。
 綜合網友的經驗分享,清洗布衛生棉的方式有兩種:(1)直接用花灑沖洗,一直搓揉到洗淨為止;(2)泡水一陣子,待其溶解在水中,之后換水,直到潔淨為止。
 傅麗絲笑說,“每位姐妹的月經流量不一樣。可以比照市售衛生棉的用法,最好三個小時更換一片,確保衛生與清潔。”
 流量多的天數,干脆用洗衣盆浸泡一堆,然后用蘇打粉(baking soda,亦可以不用)清洗,過水后晾曬。也有姐妹,習慣一邊洗澡一邊清洗。
 有達人建議:蘇打粉便宜又能辟味,加醋的話,既能消毒,亦可中和鹼性,對皮膚更好!喜歡的話,還可加一點檸檬酸水和茶樹精油來除臭,並讓布料柔軟。
 對比布衛生棉帶來的好處,一個月只有5天的洗滌麻煩,實在太划算。傅麗絲的顧客反饋:布衛生棉比寶寶的布尿片,更容易清洗。
布衛生棉Q&A:
 Q:請問使用布衛生棉需要有何種認知?
 A:首先,你要確認自己使用時,是否有過敏現象。另外,請勤于更換和獨立清洗。
 Q:哪裡可買到布衛生棉?
 A:主要是網購(外國和國內,請上網收集資料作比較),或者動手縫製布衛生棉。目前,網上有很多短片教導打版、剪布和製作布衛生棉。值得注意,製作有翅膀模版,需要準備釘扣機,不鼓勵使用可能生鏽的金屬鈕扣。
 Q:布衛生棉到底有幾款?
 A:一般分為:固定型(已含一片棉片的外襯,觀感較佳)和分離式(一個外墊,可根據流量增加棉片);還有,雙重使用方式型款。通常,選擇分離款式,是為了節省外墊的使用,外墊沒弄髒的話,只需要更換棉片即可。當中,又分有日用、夜用、量少、量多。
 Q:布衛生棉有使用期限嗎?
 A:這要看個人使用的頻率。一般上,保養得當,超過3年沒問題。
 Q:我要購買多少量才夠一個週期使用?
 A:視乎個人的經血量、使用習慣、清洗習慣。可以參考本身使用市售衛生棉的用量。如果3小時更換一片棉片,一天使用2片外襯,一個周期大概需要:4片日用型外襯+6片棉片;以及,1片夜用型外襯+2片棉片。
 Q:有任何清洗貼士?
 A:和清洗衣服一樣,不要泡水太久,至少3至4小時換一次新水,避免出現很難洗掉的味道。層數較多的衛生棉,要注意晾干問題。
 另外,生理期剛開始或快結束時,因為量少,會超過3小時更換棉片,這樣的話,體溫會讓血液凝固在布的纖維裡面,即使經過浸泡,還會有茶色痕跡。
 Q:洗不掉的痕跡,怎辦?
 A:先煮沸一鍋水,加入適量的,效果溫和的(含氧)酸素系漂白劑(Sodium Percarbonate),再將布衛生棉放入煮一會兒,看到冒泡泡便取出;浸泡過夜才清洗。最后一次沖洗時,可在水裡加一點醋。
 (更多詳情,請瀏覽傅麗絲部落格:http://yayahandmade.blogspot.com)



減少空氣污染 零排放交通工具令人期待(第3篇)


文:劉拓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2010年,亞洲至少有210萬人,因為空氣污染問題而過早死亡。 亞洲空氣污染的元兇,主要是汽車排放的微小顆粒──氮氧化物及懸浮粒子。
也因此,高瞻遠矚的發明家,先后提出許多天馬行空的環保創意,並且經年累月地將創意付諸實踐。
現在,已在馬路上川行的環保電動車,已不是新鮮事兒;不少年輕發明家推出創意無限的新概念,比如說可以讓摩哆一面行走,一面清淨四周空氣的DustWingss,以及零排放的綠色摩哆O2 Pursuit,讓人相當期待……
無獨有偶,O2 Pursuit和DustWingss,分別入圍去年和今年的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基金發明獎。
 先說去年入圍國際15強的O2 Pursuit。
 簡單來說,O2 Pursuit就是一個不用汽油,而以空氣來發動的環保摩哆,由澳洲工學院學生Dean Bensted所製作。
 設計原理上,O2 Pursuit運用壓縮空氣轉子引擎為研發起點,成功發明以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的環保摩哆!
 業界評價,相比電動車,O2 Pursuit除了滿足“零排放”的環保目標,並且,由于使用空氣做為動力源,不像電動車需要高效能大容量電池,因此比電動車更環保,不會產生廢棄電池!
淨化四周空氣
 與此同時,基于環保電動車的價格,並非人人都具足經濟能力,購買電動車來降低污染排放。于是,更多環保創意湧現,比如來自新加坡的參賽作品DustWings。
 經歷一場讓人苦不堪言的霾害,可以清淨四周空氣的DustWings,更加吸引眼球。
 設計原理上,只要把DustWings安裝在移動的交通工具的前部,比如說摩哆的前部,那么,交通工具行駛時,便可以“捕抓”空氣中的污染源,包括煙霧和粉塵;不干淨的空氣便會直接被過濾掉。
 參賽者的設計想法是:只要每一輛交通工具都裝上DustWings,便會淨化四周空氣。
 詹姆斯戴森基金會在大馬的公關執行人員龍枰妤表示,發明獎只要求參賽者呈交概念創意作品。目前,兩位仍在修讀大專學院的的年輕發明家,還沒將產品批量生產投入市場。
 有鑑于戴森發明獎的評價標準是:一個能夠解決問題和對社會有幫助的創意發明。參賽者所呈交的創意發明,第一個必須條件便是:理論上能充分了解。
 “我們相信,有了勇敢偉大的創意,下一步,就是讓這些年輕的發明家製作樣板或原型機。我們將今年獎金增倍,作為補助參賽者發展新構思的成本,以及讓他們為本身設計申請專利。”她說。
壓縮空氣啟動摩哆
 零排放的空氣燃料交通工具,會不會是未來的環保趨勢?
 答案是肯定的。畢竟現時代,大部分汽車都是以化石燃料資源,比如汽油、柴油或石油氣來啟動。這些不可再生的燃料資源,必不可免有耗盡的一天,它們燃燒時所排放的污染源,除了污染環境,亦會影響人體的健康。
 目前為止,以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運用在四輪車輛上的研發上,尚有瓶頸未能突破,而O2 Pursuit使用重量較輕的摩哆,更加合適可行。
 前不久,O2 Pursuit發明者Dean Bensted以越野摩哆為樣本,裝置一個潛水氣瓶,來檢驗本身的設計發明。
 結果,試驗行駛里程100公里,最高車速為140公里;25磅壓縮空氣用盡后,亦可在2分鐘內充氣完成。因此,從環保目標和經濟效應來看,空氣燃料摩哆可以滿足城市區內的短距離通勤用途,以及適合用在短程貨物搬運工作上。
改裝腳車陸空兩用
 低碳環保主義抬頭,原本快將被淘汰的腳車,開始成為環保人士的心頭愛。
 在全球,一些腳車狂熱愛好者,樂此不疲地花心思改造它,比如說,把小綿羊般的可愛腳車改造成會噴火的飛行腳車。
 具體來說,今年6月,英國兩位發明家──約翰福爾東和揚妮克裏德,便改造了全球第一輛飛行腳車,並為其取命名為“Paravelo”。
 這輛飛行腳車,由機身、雙翼、葉片、降落傘組成,還有內置帳篷。這款腳車還有一項特別設計。
 這款售價約為1000英鎊(大約5045令吉)的飛行腳車,時速可達40公里,可高飛至1219公尺高空。
 理論上看,陸空兩宜的Paravelo太棒了:在地上,只是帶著翼片的普通腳車,衝上雲霄,便是只需一箱燃料就可飛上3小時的飛行腳車。
環保腳車方便健康
 假如你有6個子女,每天要送他們上下學。你會不會考慮美國這位環保媽媽的做法:將腳車改裝成7人可騎式,來載送6個子女上學?
 來自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環保媽媽艾米麗芬奇,用一輛改造的貨運腳車,每天奔波三十多公里,接送6名子女上下學。也因此,她被鄰居稱為“超級媽媽”。
 正當米麗芬奇帶著6名子女氣喘吁吁踩著腳踏板上學的時候,德國發明家卻製作出一款沒有腳踏板的腳車“Fliz”。
 Fliz在德語中是“雙腿奔跑”的意思。顧名思義,這款腳車便是利用行走或者助跑方式,來讓腳車加速前進。
 設計者透露,腳車頂部框架有5個背帶接點,背帶裝置可以取代車座,並能隨意調整身體位置,提供一種健康、環保的移動方式,可適應于城市擁擠空間。
一分鐘看空氣污染
成因
 1.汽車激增
 2.工業活動頻繁
 3.火力發電
 4.城市高密度發展
 5.油漆或其他揮發性溶劑
 6.吸煙
后果
 1.引發疾病:空氣污染源進入肺部后,可刺激呼吸系統,造成一些呼吸道或心血管疾病。
 2.阻礙孩童發育:含鉛的污染源,可破壞人類神經系統,尤其阻礙孩童智力發展。
 3.製造酸雨破壞:污染物碰到雨水,便形成酸雨,酸雨會侵蝕建築,影響水土酸鹼度,危害植物和水中生物的生態。
 4.熱島效應:高密度的大廈,會將污染物及熱能困在城市中,令溫度上升。
 5.能見度降低:除了釀成交通意外,粉塵也阻礙植物的光合作用。


創新竹房子潛力佳 多重特質涼爽舒適(完結篇)


報導:楊潔思
攝影:盧淑敏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傳統竹房子,在鄉下或原住民聚落並不難見到。這種房子雖然建築成本低,予人舒服的感覺,但缺點是不耐用,而且,容易失去亮麗的光澤,默然失色。  如今,隨著科技突破,新穎的竹房子誕生了,這個“新生寶寶”,即將要推出市場與大家見面了…… 
記者摸上位于彭亨州武吉丁宜附近、風光明媚的Tanarimba,去探望這個新生寶寶。
 在其中一間獨立洋房,嶄新的小小竹房子,就聳立在洋房露台上,正在接受大自然日曬雨林的考驗。 
 原來,創新竹房子目前已來到研發的最后階段,也就是測試產品在真實情況下的耐用性。   
 這幢房子已搭建了好幾個月,依然如新建。不管是房子外觀或內部傢具,一概採用竹產品。
 “在熱帶國家,氣候潮溼,房子如果不能防蟻防蟲,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康爾國際董事局主席雍長庚說。
散發負離子
走進房子一看,透光透風,涼爽舒適,平滑的地板、牆壁及桌椅都經過打磨,微涼滑膩,觸感特好。置身小小的房子中,仿佛已將炎日隔絕在外,竹屋似乎不斷散發著負離子,讓人忍不住深深吸一口氣,嗯,這可是一間會呼吸的房子!
 這,就是突破技術瓶頸,集環保、防白蟻、防火、防水、防腐蝕性于一身的竹房子! 
 房子外貌突破傳統竹房子,非圓形竹幹,而像優質的木房子,牆壁地板都是平平滑滑的,原來它是採用竹制的板塊搭建而成。
 目前的竹加工工業,能以竹做地板和傢具,但,用竹板塊做房子,尚屬首創,中國的康爾竹業首開先河,制造出這種高效能的竹房子。
 它具有木房子的特質,甚至超越木房子特質,但卻是極為環保的房子。砍樹建房子,要犧牲許多多年老樹,砍竹建房子,卻沒有這層顧慮,竹的材料取之不盡。 
“一棵樹長100年,砍了就完了,但竹子砍了又再生長,而且生長年份要比樹短許多。”康爾竹業總裁冷醒民說。 
 他說,隨著技術的提升,竹原料的使用率已大大提高,從以往的45至50巴仙,提高到現在的80巴仙,而且竹齡不再限于五六年,連嫩竹也可以採用。 
 由于竹板塊密度高,竹房子也就不容易刮花,使用時的顧忌也更少了。 
需求量增竹民受益
 全球的竹有1400多個品種,可以分成兩大類,即楠竹與龍竹,其中,龍竹占有世界竹總數的70巴仙。我國境內的竹,也是龍竹。
 目前,康爾的竹建材材料採用中國境內的楠竹。中國竹原料,70巴仙來自原始森林,30巴仙則是人工種植。
 由于竹原料需求大,已為當地人帶來許多工作機會,擁有竹林的人更是“坐著也有錢收”。 
 康爾向鉛山居民收購竹,也讓當地居民的收入翻數倍。 
 “當我們的技術問題解決了,能做出高端產品,竹就值錢了,老百姓也能得益,這行業能帶人脫貧致富。”他說。 
其竹房子其實是中馬合作的項目,雍長庚是看到康爾成功在中國助窮人脫貧,也想把竹的加工技術與經驗帶進我國,“我是馬來西亞人,我希望能將康爾科技發展到大馬,採用本地的龍竹,並幫助本地人。” 
 她從小就喜歡竹,對竹有特殊的感情,而她一直以來所做的工作都跟環保有關,如今生產竹的環保產品,又可幫到鄉村人民或原住村增加收人,可說是一舉三得。 
 她指出,歐美市場與馬來西亞,將會是竹房子最主要的市場。
 歐美市場講求品質,該公司向來很注重研發的部份,當別人的產品都推出市場了,他們還在默默研發,也因為這樣,一關關地克服技術困難,成功打造出竹房子。  
易更動省卻裝修費
這樣的竹房子,可能會是明日房屋產業的新星! 
 “應付不同需求,我們生產的房子,取材與加工有別,分高中低端,例如高端房子,屋頂附有太陽能發電器,能自行供電。低端的就比較大眾化。”冷醒民說。
 也因此,其價格差異極大,便宜的可以低至1方尺RM75,貴的則可高到1方尺RM500。
 以最基本及最經濟的算法計算,那么一幢20×70的房子約需9萬5000令吉。 
冷醒民指出,竹房子價格要比洋灰建蓋的房子更便宜些,“洋灰房子在裝修費用相對高,竹房子卻可省卻裝修費。
如果要更改房子格局,竹房子的竹牆可以折下重組,要搬家時也可以整幢移動搬走,他笑說那是“真的搬家”。
技術突破耐用可回收
 竹房子的誕生,是技術的一大突破。 
 2004年,冷醒民投入竹的加工行業,生產竹地板。那時,中國建築行業正蓬勃發展,對竹地板的需求大。 
后來,其公司也研發出竹傢具,成功突破彎曲的局限,制造出有弧度的椅背。 
如今它更進一步將竹纖維組合壓縮,制成板塊狀,用以建造房子。由于是壓縮而成,它的密度要比木來得高,換言之,耐壓性更高,也更耐用。 
但是,又因為在加工過程中並沒有破壞竹的纖維,密度高的同時,它還保留了一定的空隙,因此具滲透性。 
 由于這種滲透性,它在進行白蟻預防時,能有效讓竹板塊的內部也具有防白蟻功效,反觀木則缺乏這種滲透性,因此只能做表面的白蟻預防。  
 有效的白蟻防治,加上防腐蝕性等各功能下,冷醒民指出,他們將竹房子生命期限的目標設定在50年。 
 從竹傢具、到竹房子,康爾的下一步研發項目是造紙。
 原來,造竹房子的竹,纖維未經破壞,還可以回收再用。
 “20至30年后,如果住戶想換房子了,我們可以將房子回收回來,做成紙張。”他說。  
竹房子優勢
 1.密度高 
 2.隔音 
 3.隔熱 
 4.防腐蝕
 5.防白蟻 






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

墓園拍婚照盡孝心

9 Aug 2013

報導:許雅玲 
圖:劉金富、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親愛的,我們到墓園拍攝婚紗照好嗎?  作為親愛的,你的第一反應會怎樣?
 一定下明年1月11日結婚之后,34歲的黃建康便向27歲女朋友李毅恩提出:不如我們在墓園拍婚照,讓在天之靈的爸爸看到我們穿上結婚禮服的樣子。
 李毅恩馬上點頭說好。
 低調的他們,同意接受媒體專訪,因為他們想打破華人思維的誤區:墓園是亡者和生者對話的吉祥地,並請大家珍惜眼前人!
對于一對打算結婚的男女來說,一決定結婚,第一個緊要的課題便是:拍攝婚紗照,用照片記錄一輩子最重要的幸福時刻。
 “到哪裡拍攝婚紗照?我和建康懊惱很久,很多婚照景點,都是被人拍了又拍。我們不想大家一看到我們的婚照,便脫口而出:咦,你也是在這裡拍啊?”
 在孝恩園工作的黃建康便說:親愛的,不如我們在墓園拍婚照好嗎?我想讓爸爸看到我們穿婚紗禮服的樣子,讓爸爸也參與。
 原來,2012年2月,黃建康的父親突然過世。生前,他一直耳提面命小兒子:遇到合適對象,便結婚吧!
 十多歲時,黃建康就離開父母的庇護,到首都吉隆坡工作。他一盤心思都放在打拼事業上,久久才得空回家探望父母一次。而每次回家,父母一定追問:有沒有結交女朋友啊?有就帶回來給我們看看。
父親突然過世
 和多數遊子一樣,隨著年歲漸長,便越發覺得親情可貴。而在結交了“以結婚為交往前提”的女朋友李毅恩的第三個月后,他便每個月帶女友回家探望父母至少一次。
 “我第一次帶毅恩回家見家長,是在2011年8月。那一次,父親就悄悄地跟我說:如果合意了,你們就趕快結婚吧!不過,因為想存多錢來成家立室,我們並沒有結婚計劃。沒想到,生前動了心臟手術,健康並無大礙的父親,這么快離開我們。”
 一下子,陪著父親喝早茶,一起吃咖喱麵吃到大汗淋漓,還有生日時咬上父親捧上的嫩滑雞腿的記憶,便在這位“孻子”(中國閩粵稱謂幼子之意)腦海裡“倒帶”。
無緣參加但願看到
  黃建康敘述,“我是高級殯葬禮儀師,自以為:看了太多哭哭啼啼的死別,對死亡看得很通透。沒想到,父親和家人吃完晚餐,還喝了嫂嫂泡給父親寧神養氣的蜜糖水后,便在睡夢中過世,結果我一時還真難以接受。”
 雖然,父親無法參加他和毅恩的婚禮,但是,他希望在天之靈的父親,至少能看到他和另一半穿上結婚禮服的樣子。每次一懷念父親就老淚縱橫的母親,知道兒子想盡孝的心思,也欣慰地笑了。
 兩人坦言,沒想過在墓園舉行結婚儀式,因為兩家人還是希望以傳統華人嫁娶方式接新娘,然后在家裡祭祖和敬茶。此外,考慮到婚禮當天的交通和吉時限制,只好等到婚禮結束之后,再到墓園告訴父親婚禮的過程。
 “子欲養而親不在,真的很痛。現在,我和毅恩會更加珍惜眼前人。”黃建康說。
寓意相愛守到老
 墓園拍婚照的主意,沒把新娘子和岳父母嚇著嗎?
 “我曾經在孝恩園服務過,對現代墓園有一定認識,我的父母都能接受墓園拍婚照盡孝的主意。現代墓園已不像傳統義山,不只規劃完善,環境舒服又漂亮。”李毅恩說。
 雖然,這對準新人想藉此打破華人對墓園的刻板印象,不過,並非人人都能夠接受墓園拍婚照,還是有人會問:你們不怕拍到“那個”?
 “我們的朋友都很喜歡墓園拍婚照的主意,覺得既創新又有意義。不過,結婚是兩家人的事,要是有一家父母接受不了墓園拍婚照,最好還是尊重長輩的決定。”
 開朗的毅恩笑說:“女人都想拍攝一輯最有意義的婚照。家翁生前很疼家婆,就算老了手抖,還是會細心夾菜給家婆吃。他們讓我相信,不管貧富貴賤,相愛的人都會不離不棄。在墓園拍照,除了盡孝,也寓意廝守到老,然后一起住進墓園。”
下午拍攝不成干擾
 2013年6月26日,是黃建康和李毅恩到墓園拍攝婚紗照的日子。這個時間點,正是印尼燒芭造成大霾害的時期。
 那天,他們一早就到婚紗公司,準備先拍室內婚照。毅恩擔心:會不會拍出來的照片,都是灰濛蒙的?
 下午準備移師墓園拍外景照時,老天下了煙霾時期的第一場雨。建康又開始緊張:煙雨朦朧,能否順利拍攝外景照?
 幸好,抵達墓園時,雨也停歇了。霾害后的第一場雨,把墓園清洗得一片清新爽朗。
 “我們去正殿祭拜后,便到冷氣靈骨塔拜會父親,告訴他:我要成家立業了,您老不必掛心了,今天來看我們拍攝婚照吧!”黃建康說。
 由于華人出殯都在上午進行,所以,下午的拍攝不會對墓園造成干擾。拍攝順利結束后,攝影師說:“這應該是我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在墓園拍婚照,沒有新人會提出你們這種要求。”
將三代人聯系一起
 孝恩文化基金執行長王琛發透露,聽到同事黃建康要在墓園拍婚照,他的第一反應是:“我絕對支持!如果有人對此有所疑慮,請讓我負責向他們解釋。”
 原來,傳統華人婚嫁,男方會提前到已故父母的墳頭拜會父母:我將開枝散葉,請庇佑我們。然后再迎娶新娘。
 “現代人會在婚前拍攝婚照。那么,我覺得,拍婚照時,先帶媳婦去拜會已故父親,只是回歸到傳統盡孝的做法而已。”他強調,“只要你的發心,不是因為墓園景色秀麗,適合拍照,而是因為想盡孝,那么,任何墓園都應該同意你的做法。”
 黃建康父親的遺憾,便是沒法看到兒子結婚。讓父親參與自己拍婚照的過程,是希望了結父親的心願。
 “這名兒子來到墓園,千愁萬緒湧上心頭,自然產生很多想法和想告訴父親的話,死者和生者好好對話。實際上,墓園是把上代人、這代人和下代人聯繫一起,讓后代飲水思源,感恩祖先的恩情,以及祈請祖先庇佑的吉祥地。”他說。
 “我想,在場人士會有更深感觸:墳頭內是離開的生命,但未來,新人會誕生新生命,讓薪火傳承下去。”他說。


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不只是歌唱比賽


顛覆傳統話題取勝(上篇)

6 Aug 2013

文:劉林李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中國好聲音》、《中國最強音》、《我是歌手》、《中國夢之聲》,近年中國歌唱選秀節目多到連中國政府都受不了,喊:“卡!”  這些看似性質相似的節目,成為面子書、辦公室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
 這些節目跟傳統選秀節目有何不同?到底有何魅力,讓中國,甚至本地觀眾欲罷不能?
這一兩年,中國許多歌唱選秀節目,不只受中國觀眾熱捧,本地許多觀眾也通過互聯網追看。
 這些節目中,又以《中國好聲音》最有影響力和最受矚目,用中國人的說法就是:“最火。”
 第一季《中國好聲音》,自去年7月開播以來就勢如破竹,創下中國綜藝節目首播收視紀錄。
 播放三個多月下來,撈了1億5000萬人民幣(約7964萬令吉)廣告費,根本就是一部印鈔機。
 目前正在播放的第二季節目,依然后勁十足,首播收視率再刷新中國收視紀錄,再次掀起話題。
 歌唱選秀節目大家看得多,從傳統那種選手唱,評委打分,到《美國偶像》這類真人秀,照理說也該看厭了吧?
 去年第一季《中國好聲音》開播,卻讓觀眾發現,歌唱選秀節目只要懂得推陳出新,就有其樂趣所在。
 首先,《中國好聲音》採用“只聽聲音不看人”的“盲聽盲選”方式,選出好聲音好歌手,有別于傳統選秀節目,給觀眾帶來不少新鮮感。
 再來,參賽選手都是萬中選一,中國十多億人口,可能是“億中選一”,唱得比香港台灣偶像歌手還好。
 像第一季的張瑋、鄭虹、金池等,開嗓都是一鳴驚人,不只獲得觀眾好評,連中國許多大明星像李冰冰、胡軍、郭曉冬都高呼過癮。
 對本地觀眾來說,這個節目更是讓我們驚覺,中國有這么多很會唱歌的人,大開眼界。
盲選成最大特色
 《中國好聲音》其實並非中國原創節目,它源自荷蘭節目《The Voice of Holland》。
 節目請來荷蘭原版團體做指導,不僅賽制跟《The Voice of Holland》一樣,連節目包裝和舞台佈置都一樣。
 這個節目最大的特色是“盲選”。
 舞台下有4張巨大的紅色椅子,開始時,評審導師背對舞台,只能聽選手唱歌看不到他們的外貌。
 只有當導師“聽上”選手的聲音,按下按鈕,椅子才會轉過去面向舞台。
 節目“以聲取人”,選手的外型、打扮、台風、身材等是其次。
 沒有導師為他們轉身的選手,會直接淘汰出局。
 導師要是在選手演唱結束之前選擇按鈕,意味著導師選擇把選手納入自己的團體。
 如果同時有多位導師為一位選手轉身,選擇權就會變成落在選手手中,這個時候,導師通常會使出渾身解數,“硬銷”自己,爭奪學員。
 4位導師必須在盲選階段,選出門下14位學員,對他們進行密集訓練。
 這個節目的製作和播出歷時3個半月,過程中,學員必須同門對決,先打敗所有同門學員,才能獲得代表團隊決戰其他3個團隊學員的資格。
評委都是大牌藝人
 前幾年,很多二三線或過氣老歌手,在擔任中國歌唱選秀節目評委后,找到事業的第二春。
 這一兩年,中國歌唱選秀節目,找的評委越來越大牌,就算選手不中看,節目至少還有大明星看。
 《中國夢之聲》就有台灣的李玟、中國當紅的黃曉明等。《快樂男聲》有陶晶瑩、彭佳慧、謝霆鋒等大牌。
 《中國好聲音》第一季評委是那英、庾澄慶、中國流行音樂教父劉歡,還有中國唱作人楊坤。
 今年的《中國好聲音》,評委除了那英、庾澄慶,還找來張惠妹及中國新搖滾樂代表之一汪峰,個個都是擲地有聲的實力派唱將。
 另一節目《中國最強音》請了羅大佑、陳奕迅、中國著名搖滾歌手鄭鈞、章子怡做評委,其中外行的章子怡成了節目最大賣點。
 章子怡根本不是歌手,當歌唱節目評委難免受質疑,但反而讓她成為節目焦點,受到的關注超過另三位專業評委。
 刻薄的網民一邊批評她當導師的能力,一邊卻更落力追看節目,要是沒看節目,怎能找到批評她的話題?
明星評委富娛樂性
 這一兩年中國的選秀節目,不只是選手的表演舞台,更是一眾明星評委的表演舞台。
 節目中,評委鮮明的個人特色和口頭禪,鋒頭經常蓋過選手,給節目增添不少娛樂性。
 第一季的《中國好聲音》,楊坤為了跟其他導師爭奪選手,不斷強調自己將開32場演唱會,力誘選手加入自己的團隊,成為他演唱會的嘉賓。
 32場演唱會因而成為他的標語,網民更打趣稱他為“32郎”。
 《超級女聲》(簡稱超女)出身的李宇春,在《快樂男聲》(簡稱快男)中當評委的口頭禪“方臉很快就會流行、我的方臉在娛樂圈很孤獨”,也被觀眾津津樂道。
 黃曉明當《中國夢之聲》評委,專業資格雖受質疑,但勝在造型出位,表現活潑,能夠融入氣氛,大受觀眾歡迎。
 《中國好聲音》評委庾澄慶本來就是主持人,“能歌善舞會演”,隨性唱兩句或講兩句,就能炒熱氣氛。
 那英個性率直,有那句說那句,時而大笑,真情流露時飆淚,也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選手經歷成焦點
 中國選秀節目,不管《超級女聲》、《快樂男聲》、《中國好聲音》,參賽選手幾乎都是“有故事的人”。
 每個選手都這么巧,有一些不平凡經歷,比如為了追尋音樂夢想吃盡苦頭、背負著爸爸,甚至整個民族的夢想在唱歌等。
 身世平平,沒有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跟這些選手相比就很難引起群眾的注意。
 第一季《中國好聲音》,其中一位選手徐海星在盲選階段,表示自己為圓父親夢想而上台唱歌,后來被網友踢爆,台下的她開放狂野,跟台上的清純模樣截然不同,反而引起觀眾反感。
 另一位學員王韻壹過后爆料,指自己參加“好聲音”時,被逼不斷說自己的故事來引起關注。
 第二季的“好聲音”故技重施,依然不斷挖掘放大選手背后故事,招來“中國好故事”、“中國好吹牛”、“中國好矯情”等嘲諷聲,可是仍然成功引起話題,儘管帶來的負面效果比正面效果強,有些選手更因為形象受影響,一沉百踩。
 娛樂節目最怕沒有話題,有人討論,甚至臭罵,都好過觀眾不感興趣、沒有反應。
 雖然選手可能因而淪為棋子,但節目的收視率往往會更高。


半退隱歌手回鍋翻紅(下篇)

文:劉林李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歌唱比賽向來是歌手或偶像的搖籃。  近年,中國大大小小歌唱比賽,除了發掘許多偶像,更成為那些半紅不紫歌手的翻身平台。
 像《我是歌手》這節目,更讓那些紅極一時的“老牌歌手”,名氣更上一層樓。
歌唱比賽向來是歌手出道的踏腳石,在中文樂壇,很多香港、台灣、中國巨星,幾乎都是歌唱比賽出身。
 張國榮當年在香港亞洲歌唱比賽中,摘下第二名正式踏入歌壇;梅艷芳18歲時參加歌唱比賽脫穎而出,展現歌唱才藝;歌神張學友也在歌唱比賽比拼過。
 《中國好聲音》評委導師那英,本身是通過歌唱比賽嶄露頭角。
 這季《中國好聲音》另一位評審導師張惠妹,也是靠歌唱比賽出道,就連她的恩師張雨生,當年也參加過歌唱比賽。
 還有許志安、鄭秀文、陳奕迅、彭佳慧、蔡依林、何韻詩等知名歌手,都是通過歌唱比賽入行。
 早年的歌唱比賽,都是給發歌星夢、想出唱片,熱愛唱歌的人圓夢的舞台,主辦單位並從中發掘新歌手新偶像。
 中國前幾年舉辦的《超級女聲》(簡稱超女)催生的偶像有李宇春、周筆暢、曾軼可等。另一節目《快樂男生》(簡稱快男)則捧紅了姜潮、陳夢生等年輕男歌手。
 然而,這一兩年的中國選秀節目,如大受歡迎的《中國好聲音》,卻成為許多二線、三線專業歌手或音樂人回鍋比拼的擂台。
 《我是歌手》更是知名歌手同台競賽的舞台,參賽者都是華文歌壇中著名實力派歌手如林志炫、辛曉琪、楊宗緯、彭佳慧等。
顛覆非職業歌手參加規則
 《我是歌手》是中國電視台從韓國引入版權的選秀節目,顧名思義是讓歌手參加的比賽,完全顛覆過去選秀比賽只讓非職業歌手參加的規則。
 因為是真人實境秀,參賽者都必須是真正能唱的實力派歌手,偶像連門都沒有。
 大牌歌手參加的歌唱比賽,製作團隊本身當然必須是重量級人馬,舞台、燈光,音效等,也都是最華麗和最好。
 每輪比賽,有7位歌手同台較競,評審是台下500位現場觀眾。
 參加比賽的除了中國音樂組合羽泉、沙寶亮、尚雯婕、黃綺珊等,還有齊秦、楊宗緯、林志炫、辛曉琪、彭佳慧等台灣歌手。
 節目開播以后在中國和台灣兩地迅速爆紅,許多明星像梁靜茹、明道、大S等都變成小“粉絲”,熱烈追看節目。
 林志炫、辛曉琪這些紅極一時,目前在半退隱狀態的老歌手,更因為這個節目再次翻紅,讓中國、台灣、香港,甚至海外其他華人地區的年輕人,見識什么叫“薑是老的辣”。
 今年4月播完的《我是歌手》,總決賽冠軍大熱門本來是林志炫,臨門一腳卻敗給羽泉。
 林志炫首次亮相《我是歌手》時,以自己的一曲《沒離開過》出戰,歌藝技驚四座,不只老歌迷重新被他吸引,也征服了年輕歌迷。
 他雖輸“歌王”身分,可是贏完人氣,在中國大紅大紫,名氣比以前還大。
 其他參賽的歌手,也一樣迎來在歌壇的另一個春天,各界演出邀約不斷,身價暴漲。
選秀節目比選手多
 《中國好聲音》去年開播以來,就贏得大眾的高評價。
 第一季的選手,大多唱功了得、台風穩健、獨具特色,其實,他們大部分都是中國大大小小歌唱比賽的常客,早就身經百戰。
 當中金志文、關喆、李昊翰(山野),更是專業唱作人,曾經為不少歌手編曲、作詞、作曲,關喆在參加《中國好聲音》之前,就已發過唱片。
 來到第二季“好聲音”,參賽的專業歌手越來越多,像姚貝娜、金潤吉、丁克森、葉秉桓等更是小有名氣或出道已久的歌手。
 金潤吉是中國男子音樂組合“阿里郎”的主唱;姚貝娜則是中國史上最高收視紀錄電視劇《甄嬛傳》主題曲的原唱者。
 “好聲音”變成另一個“我是歌手”舞台,被網民譏諷為“回鍋”選季節目,繼續“回鍋”下去,可能“咸死”歌迷。
 這也反映了近年中國歌唱選秀節目幾乎比選手還多,所以製作單位不只要找回選秀常客來節目參加“複活賽”,還要從唱片公司尋找選手。
專業扮業余引爭議
 本年度《中國好聲音》雖然專業歌手扎堆,引發爭議和質疑,但對參賽的“回鍋”歌手來說,他們現在才真正嚐到“一夜成名”的滋味。
 姚貝娜出道多年,出過幾張專輯,是非常資深的歌手,不過一直以來歌紅人不紅。
 她“返璞歸真”,以一個“平凡女孩”身分上“好聲音”亮嗓,反而有更多人聽到她的聲音,更多人發現了她這個人。
 “好聲音”有史以來年齡最大的學員,60歲的鍾偉強,1970年代曾經跟張國榮同台競技,並擊敗對方,成為那屆新秀歌唱比賽冠軍。
 儘管網民批評他們搶佔業余選手的資源,可是好聲音評委之一那英表示,專業歌手在圈內摸爬打滾多年,也需要一個平台獲得大眾的認可。
 她認為,專業歌手參賽,更需要勇氣,因為他們是放下身段跟業余的人比賽,如果表現還不如業余的,豈不更難看?
 不過,有人調侃,這證明選秀節目的效應,比唱片公司的宣傳招數更有作用,唱片業者必須自我反省。
 許多專業歌手回鍋參加“好聲音”,意味著這季“好聲音”就不需要擔心選手的素質。
 只是有人擔心,這些專業歌手扮業余,跟導師合力“演戲”,反而會引起觀眾反感,帶來反效果。
節目背后議論紛紛
 近年來,中國歌唱選秀節目雖然辦得有聲有色,製作單位靠這類節目撈得風生水起,參加節目的選手也名利雙收,但是節目背后的爭議,也一樣引人矚目。
 賽果內定、政治色彩濃厚、幕后交易,幾乎是中國歌唱選秀節目都有的通病。
 那英的老師,中國著名音樂人谷建芬,早前就公開指責中國歌唱選秀節目都是“用錢、用權、用造勢手段包裝。”
 不管《中國夢之聲》、《中國好聲音》,以及其他中國選秀節目,都傳出冠軍早就內定。
 還有,每次有台灣選手參加中國選秀節目,都很容易觸及兩岸政治神經。
 林志炫參加《我是歌手》以來,一直是冠軍大熱門,最后爆冷輸給中國音樂組合羽泉。
 支持者替他打抱不平,在網絡開戰。不少網民認為,羽泉爆冷奪冠是“內定”的結果,林志炫輸在“台灣歌手”身分。
 台灣選手葉瑋庭參加《中國好聲音》,也因自我介紹時稱自己“來自中國台北屏東”,引起軒然大波。
 許多人認為她“矮化台灣”,甚至要她從此以后留在中國,別回台灣。
 葉瑋庭后來解釋,她本來只說台北屏東,是節目製作單位要她改成“中國台北屏東”。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模仿仿出禍

玩命模仿玩出人命(上篇)

4 Aug 2013

文:楊揚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人是愛模仿的動物,大人有大人的仿傚,小孩也有小孩的模仿,而電影、動漫及視頻當道,也衍生出許多模仿仿出禍的案例。  超人、空中飛人及會飛的角色,大概是其中一個小朋友最喜歡模仿的角色。大人呢,則比較傾向模仿蜘蛛俠。
 且來看看,模仿,會仿出哪些禍呢?
模仿仿出禍,小孩模仿電影英雄從高處飛躍而下,不幸受傷,甚至斃命的新聞時有所聞。
 而“最牛”的是英國一位2歲男童,他模仿動畫《玩具總動員》中的宇航員巴斯光年,從6公尺高的二樓窗戶“飛下”,結果不但大命不死,連骨折重傷都沒有!
 當天,小利奧費爾南多(Leo Fernando)在跟爸爸及3歲的哥哥玩遊戲時,突然衝向打開的窗戶,“飛”了出去,爸爸阻攔不及。
 媽媽驚慌地衝到現場,只見利奧已經站在地上哭了起來,滿臉是血,奶奶趕緊呼叫救護車。
 令人驚嘆的是,醫生花數小時詳盡地為利奧做了各種檢查,一切報告正常,也無任何骨折。
 據醫生的解釋,利奧在墮落過程中並未害怕,肌肉完全處于放鬆狀態,所以沒有受傷。 
學《還珠格格》上吊喪命
 相較于其他飛行模仿者,撞個鼻青臉腫、骨折內傷,利奧無疑是最幸運的一位。
 飛行之外,另一個小孩最常模仿而導致嚴重事故的,便是戲裡的上吊動作,這也是最容易鬧出人命的模仿。 
 去年,中國一位七歲小女孩,迷上當時熱播的電視劇《還珠格格》裡的演員小燕子,經常模仿小燕子表演給大人看,博得家人憐愛。
 劇中有一幕,小燕子上吊自殺卻不成功,無法如愿死亡。女孩見了常跟身邊的玩伴嚷著要學小燕子上吊,大人聽了不以為意,以為小孩子隨便說說而已。
 不料一次小女孩去到一家工廠,真的玩起“上吊遊戲”,因此而丟失性命。
 另有一位12歲的美國男孩,奉一位魔術師Dynamo為偶像,一次在電視上看了魔術表演后,也學對方吊頸,結果變不出脫身魔術,平白送了命。
 在悲劇發生前兩週,他在學校,曾惡作劇地拿寬頻線纏繞頸環,在同學面前假扮上吊。不過,這個舉動並沒有引起他人注意,料不到兩周后他竟因玩上吊而弄假成真。
 日本忍者藝高膽大,令人欽佩,不過,小孩分不清輕重,喜好模仿忍者遁地術,也容易闖出大禍。
 在2008年,美國一位10歲男孩科迪波特,在看了日本動漫《火隱忍者》后,大概以為把自己埋在沙中,就可以成為一名忍者,像主角般操縱沙子當武器。
 他讓年齡相仿的同伴把自己埋進沙盒裡,他的頭到胸部者被埋上沙子。起初,他還不斷掙扎,但同伴們視為玩樂,不當一回事,直到他們意識到事情不對勁時,一切為時已晚。
扮綠巨人搞出大頭佛
 兒童分不清戲與現實,往往是悲劇肇因,有時不至于釀成死亡悲戲,但弄出個生病或受傷則免不了。
 2009年終上畫的迪士尼動漫畫《公主與青蛙》便是一例。這部影片改編自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著作《青蛙王子》,主軸是兩位被魔法變成青蛙的男女主角,在真心相愛互吻后,變為人類。結果,在美國,該部片上映后數個月內,竟發生約50起兒童親吻青蛙后染病的案例。
 如果說小孩少不更事而搞出火,這大家都能諒解與接受,但是,若是大人cosplay(角色扮演)上身,搞出麻煩來,陷入窘境,大有可能不但招不到同情,反而惹來嬉笑。
 巴西一名男子,模仿《綠巨人》(The Incredible Hulk),全身塗滿綠色漆,結果尾大不掉。
 35歲的保羅席恩里克桑托斯,在參加一次賽跑活動時,打扮成綠巨人,結果回家后,他在浴室努力了許久,都無法洗掉身上的漆,一身健碩的他,變成名符其實的綠巨人。
 照片中的他,全身青綠,一臉無奈坐在馬桶上清洗身體,手上還拿著刷子,還真搞笑。
視頻影片間接惹禍
 拜YouTube所賜,現代網上視頻普及,除了電影,一些視頻影片也成為人們推崇及模仿的對象。
 蕩鞦韆是孩童喜好的玩意,大人何嚐不是?只是,遊樂場上的鞦韆都是做給孩子的,除非在主題樂園玩機械鞦韆,否則,一般大人並沒有機會玩鞦韆。
 要說能大大方方玩成人鞦韆,並且玩到又專業又好看的,大概只有大韓民族了。
 其他國家的人倒是沒有什么機會蕩鞦韆,有人對鞦韆分外懷念,一旦逮到機會,玩個不亦樂乎。
 日前在網上瘋傳的“搖擺鞦韆”(rope-swing stunt)特技,讓人見識成人版鞦韆的極限與挑戰。
 這種類似“死亡特技”的視頻,在網上廣受歡迎,其中,名為 “世界搖擺鞦韆之最”(World’s Largest Rope Swing)的視頻,更是熱,上傳到網上一周,便創下超過1700萬次的點擊率。
 “搖擺鞦韆”活動,位于世界著名的奇觀之一,美國猶他州的科羅納拱門(Cornona Arch)。在離地百多尺的天然拱門上,參與者綁著繩子往下跳,在空中大蕩鞦韆,過程即緊張又刺激,成功吸引到不少膽大包天、愛向高難度挑戰的各路英雄青睞。
 結果,今年3月,該州一名的男子凱爾李史道津(Kyle Lee Stocking)模仿這項特技,不幸因為繩子的長度計算錯誤,結果過長的繩子,令他在強大衝撞力量下,直接撞到地面而傷重身亡。
模仿電影意外癱瘓
 同樣在美國猶他州,另一名墨西哥女孩模仿影片場景也玩出火,結果傷殘,下半身癱瘓。
 蒂爾芭拉,年方25,青春貌美。去年在6月,她和朋友在美國普羅沃峽谷玩影片《飢餓遊戲》中的情節。
 當時,她企圖逃脫對手,而爬上一棵樹,不料樹枝折斷,導致她從6公尺多高的樹上摔下,傷及椎、肋骨及眼孔,肺部還刺穿了一個洞,在最后她的命是搶救回來了,但余生只能靠輪椅行動。
 還好蒂爾芭拉生性樂觀,在低沉了一段日子,她終于想開了:“我告訴上帝,如果祂如此安排,我唯有接受……”
 她無法負擔龐大的醫藥費,而其家人與朋友,為此在網上積極籌款。
仿蜘蛛人樂于玩命
 蜘蛛俠影片超級熱門,我國著名的國油雙子塔,就曾引來國外著名“蜘蛛人”偷偷攀爬。
 而烏克蘭“蜘蛛人”帕維爾,是蜘蛛人中的佼佼者,他玩轉高空極限,看的人為之猛捏冷汗,他卻老神在在,在數百尺高空中行走攀爬自如,堪稱最牛的蜘蛛人。 
 帕維爾綽號“野馬”,是極限運動玩家。單靠自己的力量和本領,他可以在沒有任何安全裝置與工具之下,在100米高空,示範各種玩命動作。
 帕維爾十年前投入這門玩意,甚至為了興趣,辭去令人羨慕的法律顧問優差。
 這些日子以來,他爬遍起重機、橋樑、高樓大廈等上百公尺高的危險地點。而且,他不僅像一些蜘蛛人,只是攀牆走梁那么簡單,他還在高空中玩各種花樣與把戲,例如單臂懸掛、雙腳倒掛、凌空跳躍等。在他的眼中,整個城市都是他的遊樂場。
 如此玩命,讓人為他憂心,他卻對死亡看得很開,說:“死亡並不是最糟糕的,因為每個人終將死去,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活著。如果你害怕一切,那么你只能生活在無菌實驗室裡。”
 其生命的智慧,生活的選擇,盡在這句話中。


沉迷情節影響殺人(下篇)

文:楊揚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兇殺類電影,有「教唆」殺人之嫌?  現實兇殺案,模仿電影,時而有之,有者是從電影中取靈感、有者仿傚動機或是殺人手法。  
 有者甚至模仿多年的舊電影,例如去年發生在加拿大,中國學生被冰錐刺殺肢解,凶殘的殺人手法,與1992年的電影《本能》如出一轍。
 可見,「舊橋」還是一樣被人拿來用。
連與世隔絕、人人被教導做好公民的朝鮮,也免不了受不良影片影響!
 兩名朝鮮中學生,疑受暴力電影荼毒,帶刀外出,醉酒鬧事,與人起紛爭,而刺死對方。
 這不禁讓人懷疑,朝鮮本土影片,主力都在歌功頌德,淪為官方洗腦的工具。怎么會有教壞國人的影片呢?
 原來,教壞人的影片,來自朝鮮“老鄰居”──中國。
 話說今年六月底,位于中朝邊境城市兩江道惠山市,兩名中五學生,醉酒鬧事,被一名退伍軍人撞到肩膀。
 兩人不滿軍人態度囂張,其中一人怒火中燒,亮出身上利刀,刺向軍人腹部,釀成悲劇。
模仿電影人物隨身攜刀
 兩人肇禍后逃逸無蹤,當局一時無頭緒,引爆治安恐慌,使到該市人心惶惶,謠言四起,指少年殺人事件激增,嚇得市民都盡量避免在晚上外出。直到涉案學生自首,市民才放下心來,市內緊張情況才得以緩解。
 有消息指,兩名涉案學生平日喜歡看中國電影,行兇時也模仿中國電影情節。
 本來,與韓國一線之隔,同是大韓民族的朝鮮,多看語言共通的韓國電影。
 然而,2011年12月,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上台后,批評韓國電影充斥資本主義思想,加以禁止,並且改為播放金正恩的家族電影。
 這種鼓吹個人崇拜的電影,看到年輕人眼裡,真不是滋味,因而紛紛改看中國電影及電視劇。
 然而,許多中國電影,以復仇為題材,長久下來將好些朝鮮青少年“帶壞”,他們模仿電影人物隨身攜帶利刀,暴力行為也越來越多。
電影上映后謀殺案增
 在西方國家,其中一個備受青少年喜歡及模仿殺人的電影,是1999年上映的好萊塢著名科幻片《22世紀殺人網絡》(The Matrix)及其續集。
 在電影上映后,美國出現多起“黑客式”謀殺案,那些超級黑客迷模仿片中的主角尼奧,成為冷酷殺手,兇手在殺人后皆以受電影影響為自己開脫。 
 其中一名年輕人模仿片中殘酷手法殺死父母,他在案發時穿了與尼奧一樣的黑風衣。
 另外兩人則以類同手法殺害房東,這三人皆把矛頭指向《22世紀殺人網絡II》,不約而同聲稱,萌生殺機是由于看了該影片后興奮難耐。
 其實,《22世紀殺人網絡I》也曾與2002年,令華盛頓人聞之喪膽的連環狙擊槍手案聯繫在一起。
 41歲,被稱為“環城狙擊”殺手的穆罕默德,與17歲的伙伴馬爾沃,使用高能步槍,持續三周,在華盛頓公眾場所如加油站、停車場、馬路旁等,隨機狙擊殺人,令整個華盛頓陷入風聲鶴唳中。
 他們被捕前殺死了10人,傷3人。
 馬爾沃被捕后,在供詞上辯解自己的干案動機時,引述《22世紀殺人網絡I》中的台詞。
看《鬼娃》小學生殺鄰居
 有犯罪情節的電影氾濫,不但導致更多青少年犯罪,罪犯的年齡也逐步下降……
 恐怖暴力片《鬼娃恰奇》(Child’s Play)系列電影面市多年,是不少小孩的暴力殺人或傷人啟蒙片,怪不得主角鬼娃是美國家長票選最不希望被兒童看到兩大恐怖電影人物之一!
 2000年,一名9歲巴西男孩在看完《鬼娃恰奇》續集《靈異七殺》后,模仿鬼娃殺人情節,砍殺鄰居女孩,幸好男孩年紀小,力氣不大,才不致于把對方砍死。
 男孩在看完《靈異七殺》三天后,拿了三把鋸齒刀到女童家,劈頭就問女童是不是想死?接著就發難。
 女童受擊慘叫,鄰居聞聲而來,發現女童倒在浴室血泊中,其背部、胸部和頸部挨了二十多刀,傷痕累累。
 肇事男童爬上屋頂水塔后面躲藏,他被捕時說,他有股強烈“模仿鬼娃恰奇殺人的衝動”。
 在更早以前的1992年,在英國曼徹斯特,一位兇手將一名十多歲女孩活活燒死,他在行凶時不斷喊:“我是鬼娃,鬼娃要玩。”情況駭人聽聞。
 次年,同樣在英國,兩名癡迷鬼娃的男孩,綁架2歲男童詹姆斯伯格,用石頭將其活活砸死。
 不獨兒童受鬼娃影響,成人也仿傚鬼娃殺人。1996年,澳洲精神病患者馬丁布萊恩特(Marttin Bryant),前后殺死35人,他被捕后供述,他在模仿鬼娃電影。
加國兇手仿《本能》冰錐殺人
 去年,加拿大發生中國留學生林俊被肢解兇殺案,轟動一時。
 兇手馬格諾達(Luka Rocco Magnotta)令人驚悚的殺人手法,幾乎是1992年的電影《本能》(Basic Instinct)的復制。
 在《本能》中,女主角莎朗史東(Sharon Stone)扮演女作家凱瑟琳特拉梅爾,以冰錐殺死了愛人,事后說:“殺戮不是吸煙,(吸煙)可以戒。”
 馬格諾達在殺害林俊前,將對方綁在床上性侵,過后同樣用冰錐刺死他。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馬格諾達也曾經在一封信中寫道“殺戮不同于吸煙……吸煙你可以戒。”
 顯然,他對《本能》十分熟悉。
《天生殺人狂》教唆殺人成名?
 殺人,因為想成名?
 為了成名,不惜殺人,影片《天生殺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鼓吹暴力與成名,竟成為青少年仿傚的對象,大家爭做天生殺人狂!
 一名14歲的男孩,砍下一名13歲女孩的頭,只為了“像天生殺人狂一樣”出名。
 《天生殺人狂》的故事版本,來自于真實案例。上世紀50年代,一對少年殺人犯斯達沃澤(Charles Starkweather) 和福紀特(Caril Ann Fugate),穿越兩個州,在兩個月中,殺死11個人。
 結果,有兩名男孩艾瑞克哈里斯(Eric Harris) 和迪倫克萊伯德(Dylan Klebold)也有樣學樣,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傑佛遜郡一所高中校園大開殺戒,殺害了12個學生和一名老師,他們並在日記中寫道,他們“已變成了NBK” (天生殺人狂的英文縮寫)。
 另一齣劇情血腥的美國電視劇《嗜血判官》啟播后,也引發了至少兩起命案。
 其中,17歲的安東尼康利,捏死自己的親弟弟,他自稱受該劇啟發,並模仿劇中殺人手法,先在10歲弟弟頭上套一個塑料袋,防止鮮血流出。
 在另一起案例,29歲男子也模仿劇中情節殺人。
 這些案件引起網友很大回響,不少劇迷因此而打出“珍惜生命,遠離美劇”的口號。
學《奪命之愛》殺死好友
 中年男子迷上2009年上映的澳洲電影《奪命之愛》(The Loved Ones),結果竟模仿電影情節把朋友殺死!
 去年8月,凱利喬治(Gary George)以極其殘酷的手法殺死朋友安德魯納爾(Andrew Nall)。
 納爾身上有被摳打及多達49道刀傷,其腹部的傷口還灑上鹽,警方也指出,他的眼睛含有乳狀物質,疑是洗潔劑,顯然地,他在飽受折磨與虐待下死亡。
 今年3月,法庭判處喬治終身監禁,但喬治對判決很冷靜,面無表情,令人猜不透他在想什么。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取個好名

東西方法測名字 喬治小王子貴人相助(上篇)

1 Aug 2013

報導:潘有文
圖:李文源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哪一個小寶寶出生前,全球會一起預測它的名字?當然是英國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寶寶──喬治小王子!  取個好名字,一生就會有助力?東方和西方人觀點不同,但為嬰兒取名本是大事,何況是皇室寶寶,才會引起全球關注。
 從喬治小王子的名字預測熱潮,讓我們從姓名學角度,看看東、西方人如何在名字上下功夫!
皇室小寶寶未出世前,“喬治”(George)和“詹姆斯”(James)這兩個名字,成為英國賭盤大熱,最終小寶寶取名喬治,這是過去百年來最受英國王室歡迎的名字之一。
 華人對于名字頗為講究,中文名字千變萬化,但西方人的名字,尤其是英國皇室的小孩,名字就不太創新,大多數皇室寶寶會重復使用歷代領導者的名字,具有向先人致敬的深意。
 喬治小王子于英國時間,7月22日下午4時24分出生,屬于巨蟹座,從占星學來看,他可是要求完美,但是非常愛家的小寶寶哦!
 英國王室不會為小孩子取中文名,但全球中文媒體多將George譯為“喬治”,或可從華人姓名學角度,預測這名皇室小寶的未來。
“喬治”屬好名字
 螢樹數字姓名學師傅陳奕樹指出,小王子中文譯名“喬治”,名字總格為21數,這個數字意為光明,屬于好名字。
 “21數是明月高照之象,月未升之際,雖有多少暗景,一旦升起,光明如畫,受人讚賞,步步上升,立身興家,建立大志大業,榮華富貴,此數為首領之運。”這是他祖傳姓名學,對名總格為21數的解讀。
 但是,這個數字只適合男性,因為根據陳師傅祖傳的命名寶鑑指出,婦女姓名總格為21者,可能不利夫妻關係,“也有剋己損人之悲運,如得他格立調制,始得安靜,否則兩虎相爭也。”
 至于小王子的第二個中譯名字亞力山大(Alexander),名字總格為16,屬于貴人格,時常獲得貴人相助。
 他的第三個中譯名字路易斯(Louis)總格為33,屬于權貴格,也顯示他天生注定生在皇室之中。
 “33的名字總格,對皇室沒有影響,但普通人就不能用,會與子女和夫妻相剋”陳奕樹師傅這么表示。
數字能量非常大
 另一位姓名學師傅陳盈螢補充說,這是因為皇室成員受得起這個名字的力量,一般人卻不適合使用。
 喬治小王子是西方人,其英文名字才是重點,因此陳盈螢師傅使用畢達哥拉斯(Pythagorean)倒三角形計算法,推算小王子的英文名字。
 在這個計算法中,26個英文字母都有自己代表的數字,一組英文字經計算后,就會出現一個單一數字,就能從此號碼看出其為人、事業、人緣、婚姻、性格等。
 計算結果是:George的代表數字是7,屬于貴人格,Alexander則是4,屬于做事有計劃的人,Louis的代表數是2,屬于一位健談的人。
 換句話說,喬治小王子的英文名和中文譯名,皆顯示他有貴人相助命格,而且注定生在權貴之家,他的性格也屬于健談的人。
 不管是測算中文姓名或是英文名字,姓名學皆以數字來表達,數字是重要的推算工具。
 “不論東西方,任何事都是以數字為標準,從在醫院出生時,手上系著的號碼,直到去世后的墳墓上,都有數字。”因此,陳奕樹師傅指出,數字的能量非常大。
洋名也會影響生活?
 華人的姓名學,以姓名筆畫配合計算法,從適合的字中選擇一個較佳的名字。
 至于英文名或馬來名字,甚至以英文字母書寫的印度名字,也可以使用數字姓名學計算法,改去另一個適合的名字。
 陳盈瑩師傅指出,華人會使用一些洋名,這些名字也會影響個人生活,因此,如果經推算后不適合使用,應該改換另一個英文名。
 一般上,陳師傅會用數字名字學(Chaldean Numberology)為人改換英文名字。
 如果原本沒有洋名,而想新取一個,只要計算生日期和原本名字,找到適合的數字,就可以根據有關數字,從陳師傅以數字分類的英文名冊中,挑選一個適合的英文名。
 目前,一些不同宗教仰者,以及友族同胞,都會通過華人朋友介紹,找上陳盈螢或陳奕樹師傅,為他們選個英文名字。
 但是,陳盈螢師傅指出,改動洋名不會像中文名,連同姓氏一起計算,只以名字為準。
“喬治”美英愛惡不同
 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小寶寶,取名喬治以后,美國和英國人民對這個名字出現兩極看法。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心理學教授麥拉賓(Albert Mehrabian)研究名字對人的影響,他不太認同英國小王子取“喬治”這個名字,因為根據他的評估,“喬治”的總體吸引力只有36巴仙,另一個熱門名字詹姆斯(James)卻是100巴仙!
 雖然,他相信英國皇室選“喬治”這個名字,一定有他們的理由,但他還是認為還有許多好名字可以選擇。
 根據美國社會安全局的數據,自20世紀40年代開始,“喬治”已不再是美國出生兒名字熱門選擇,目前排名跌至166位。
 更重要的是,提到喬治,不少美國人會聯想到前總統喬治布什,這可能是美國人不愛“喬治”的另一原因。
 美國人不認可“喬治”,但英國人可愛得不得了,目前,在英國的命名網站,“喬治”是熱門名字。
 而且,在英國歷史上,共有6位君主使用喬治,近代就有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父親──喬治六世國王,而威廉王子父親查爾斯,他的第二個名字也是喬治。
 因此,英國人頗愛喬治這個名字,英國皇室替小王子取這個名字,可說是眾望所歸。
洋人取名任何事物皆可
 西方人的名字,重復使用的幾率大,包括喬治、亨利(Henry)、詹姆斯、大衛、彼得等,皆是流行的名字。
 但是,也有不少人隨意取名,只要覺得適合,從花草動物,到職業或居住地,信手拈來皆可成為姓名。
 例如,以基督教或傳說中的神或人物為姓名,就有亞伯拉罕(Abraham)和亞力山大。
 也有人以職業為姓名,美國1970年代已去世的流行樂歌手凱倫卡本特(Karen Carpenter),一看就知她的祖先極大可能是木匠(Carpenter);
 另外一些職業如廚師(Cook)、面包師傅(Baker)、鐵匠(Smith)也是西方世界常見的姓名。
 不少英國人的姓氏是希爾(Hill),大概先輩都住在山上;如果祖先住在灌木叢裡(Bush),就會出現喬治布什(George Bush)這樣的姓名了。
 此外,也有西方人以綽號取名,大塊頭的人像大石頭(Rock),以此為名為姓,個子小的叫里德(Little),至于第一個登上月球的美國人阿姆斯特朗(Armstrong),他的祖先看來應該是胳膊(Arm)非常健壯(Strong)的人。
洋名數字總和有忌諱
 西方的名字,有兩個“不能說的秘密”?
 陳奕樹師傅指出,英文姓名計算出來的數字,如果名字不佳,西方人會認為最好不要說,因為一說就會破局,對方會認為不吉利。
 另一種看法就是:凡英文名和生日日期計算出來數字,如果是2、4或8,代表會有災難。
 而且,這個標準可延用到大事件上,許多大事件,其日期的總和,不少是2、4或8。
 例如,中國四川512大地震,數字總和為8,南亞大海嘯的日子是26日是8,如果加上月份(12月),數字總和為2,一樣在上述三個忌諱數字內。
 當然,這些純屬西方人的避忌,巧合或是真有其事,就只能說一句老話:“信不信由你!”


數理方法取好名 事半功倍或影響一生(下篇)

報導:潘有文
圖:李文源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中文姓名學認為,姓名影響人生,有個好名字,做起事來,事半功倍!  名字像種子,人一開始使用后,它就逐漸長大,並且發揮力量,不知不覺影響人的生活。
 讓我們從姓名學角度,看看它如何與人的生活起著「化學作用」!
對研究姓名學的人來說,一個人的名字,就像一張地圖,從名字就能大略瞭解有關人士的基本狀況,包括性格、家庭、婚姻、人緣等。
 漢字一筆一劃,不只是具有表達和溝通功用,尤其是組成姓名時,每一個筆劃組成的磁場,長期影響著個人生活。
 “不要小看姓名學,只要好好運用,(改了名字后)兩三年內就改變很多,有的人則可在100天后看到效果。”目前72歲,已有三四十年替人改名經驗的螢樹數字姓名學師傅陳奕樹指出,姓名對人生有30巴仙影響,一個人擁有好名字非常重要。
姓名學有81個數字
 自古以來,中國人相信天上星體與與人類命運有關,不管是預測大事或帝王誕生,都會透過星體尋找答案。
 古人無法具體表達觀察所得的天體現像,就透過數理方式表現出來,即有九九八十一數組成的數字姓名學。
 陳奕樹師傅表示,姓名學往往都離不開81個數字,中文字筆劃總和,最多只達到60余個,因此,姓名學都會使用這個數理方法。
 人體的磁場,會與宇宙空間的磁場發生作用,透過中文姓名的一筆一劃,結合數理計算,就能瞭解姓名的影響力。
 在陳奕樹看來,人的生辰八字是固定的運數,但可運用姓名改變和幫助人的一生。
 他以歷史人物和已去世的名人為例。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及已去世的武術大師李小龍,他們的姓名總格(總筆劃)皆為26,此數為大凶數,男女皆不適合使用。
 姓名屬于26數者,雖可能建功立業,但也會有負面影響,甚至殃及后代。
 在陳師傅祖傳的姓名學《命名寶鑑》中,姓名總格26為異奇之數,形容它是“變化異奇之象,資性聰明,富有進取能力,久煉成鋼之意志,威武不屈之精神,富有豪傑俠義之特性,能克服艱險之環境,臨萬難、越死線,而創造大志大業,揚名之佳運。”
 但是,陳師傅接著唸出:“如力不足,意志不堅,中途而廢,隨波浪漂流,以致破產亡家者亦有之。”
或多或少有幫助
 換句話說,雖然姓名屬此數者,可以獲得成功,但也會付出一定的代價,不能承受此數者,則會有難以預估的不好后果。
 朱元璋建立明朝,但登位后性格多疑,殺害功臣,其后代也有不少人短命,明仁宗(47歲)、明宣宗(37歲)、弘治帝(38歲)、明穆宗(35歲)早死,皆在50歲前亡故。
 李小龍是另一例子,他32歲英年早逝,其兒子李國豪則在28歲,拍攝電影時中槍逝世;從姓名學角度來看,朱元璋與李小龍的名字為他們帶來成功,也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讀者相信與否,看來還需自己分辨。
 從姓名學來看,調整自己的名字,或多或少會對生活中有所幫助,陳師傅表示,它不一定使你成為大富翁,但可以豐衣足食、消災解難、減少生活中遇到的阻力,這即是名字的能量!
 ★數字姓名學,適用和不適使用的姓名筆劃總數(總格):
女生不適用:21, 23, 26, 28, 31, 33, 39
男女不適用:33, 39, 26, 28
只男生適用:21, 23, 31 
改名 要顧及單字五行
 “姓名學強調兼顧人的健康、事業、家庭、財運、人緣和禍福。”陳師傅指出,原本的名字若有所不足,經過調整后,都能平衡以上各方面。
 因此,改名不只是替換文字或增刪筆劃,需要顧及單字五行、三才、陰陽和音道;單字五行是名字筆劃、三才即是由名字計算出來天格、人格(命宮)和地格,陰陽即是三才的單雙數,音道是名字需要響亮和叫得順口。
 說白了,三才的天格即是姓氏筆劃數加一,人格是姓氏筆劃加第一個名字筆劃,地格即是第一和第二個名字筆劃數的總和。
 “三才不能全陰或全陽,即全是單數或雙數,單數屬陽,雙數屬陰,應二陰一陽,或二陽一陰。”陳師傅指出,全陰或全陽會影響男女的性格和健康。
 他表示,男性三才全陽,個性極為陽剛,難與人相處和脾氣暴躁;至于男生三才全陰,據他多年來的觀察,可能會變得較為女性化。
 “女子姓名三才全陽會很難與人相處,做事過于武斷,以及影響婚姻生活;也可能會出現女同性戀。”
 當一個人的三才出現全陰或全陽,也會影響健康,如果名字中五行金火相剋,心臟、肺部或肝臟可能會有問題;若是水土相剋,腸胃和腎臟或有狀況。
 至于三才全陰或全陽女性,陳師傅表示,五行中若有金木相剋,將會增加患上乳癌的幾率,金火相剋或子宮有問題。
 
改名后,要日日 澆水施肥
 一些人改名后,發覺效果不彰,上門詢問陳奕樹師傅,后者發現兩個關鍵:首先,對方沒有時常運用,其次是簡體書寫。
 他指出,調整后的名字需要時常使用,或者制成牌子戴在身上;他替人改名后,都會要求對方每天在家寫108遍新的名字,而且必須持續45天。
 另一位數字姓名學師傅陳盈螢指出,改了一個名字,就像得到了一顆好的種子,需要每天澆水施肥,才會發芽長大。
 此外,陳奕樹師傅表示,使用簡體字書寫姓名,將會影響磁場,這是由于姓名學一般都以康熙字典為準,這本字典使用繁體字,因此改名后者需以繁體字書寫名字。
 他說,如果改名后,依足上述兩個做法,一直未能看到效果,這可能與因果有關。
 “姓名學講求天時、地利及人和,天時是出生時已注定要受的因果,地利是依靠風水師或姓名學師傅調整,人和則是要靠自己。”因此,他指出,有時需要等到受完因果,新的名字才會起作用。
 但是,他強調,改名后不管效果如何,依然需要努力改變自己,包括勤勞做事、多做善事和多說好話。
姓名學 學問大
 金木水火土,每個中文字都有自己的五行,姓名學其中一個功用,就是為人配置適合的五行,增刪有關名字筆劃。
 也許你曾聽過有人這么說:“我命中(名字)缺水,所以,在名字旁加了水字旁。”
 陳奕樹師傅指出,他祖傳的姓名學並不會以上述標準改名,因為中文名字的五行,並不是缺水加水旁,或缺火加火旁,而是根據文字數理,變成適合的名字。
 例如,“瀛”這個字是水字旁,但此字五行屬土,如果強行加在五行缺水的人身上,不只沒有好處,或會帶來反效果。
 姓名學不只是與文字有關,其中還有關五行和文字數理,不能單以文字外形解讀。
 
根據姓名學取名 少走冤枉路
 現代華人父母為孩子取中文名,不是過于簡單,就是過于洋氣,有者則把孩子的名字取得太冷僻,這是因為不懂姓名學中的中國傳統命理哲學。
 陳奕樹師傅表示,上述這些做法將使孩子的先天八字與后天姓名不符,名字和運程背離,影響孩子的生活、工作、婚姻。
 人的一生,都在使用自己的名字,因此,為下一代取名字,其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如果能根據姓名學取名,或將使孩子一生,少走一些冤枉路。




2014年7月26日 星期六

與HIV共處

28 Jul 2013

無懼HIV只怕被排擠(第1篇)


報導:涂素燕
圖:楊淦祥
感染“人體免疫缺陷病毒”(簡稱HIV), 或者我們更習慣稱之為愛滋病病毒,能活多久?
這是過去很多人在問的問題。
愛滋病無法治癒,但隨著醫藥的突破,HIV感染者如同慢性疾病患者,只要接受良好治療,就可以過著跟一般人一樣的生活。
現在HIV感染者最怕的不是身上的病毒,只怕旁人無法理解、怕被人群排擠、怕沒有工作、擔心生活問題……
J已經想不起,5年前醫生拿著體檢報告,告訴他,結果是“人體免疫缺陷病毒”(簡稱HIV)陽性反應的情形,以及跟醫生的談話內容。
 他只記得,自己當時腦袋一片空白,但是故作鎮定,回答醫生提問的各種問題。
 駕著車離開醫院時,腦海里浮現老父老母的身影,想起如何跟伴侶坦承,眼淚不聽話地流下。
 他竟然開始在想自己的“身后事”,想像父母在自己葬禮上哭斷腸的身影。“現在回想,覺得自己真是個很有想像力的人。”
 這個年代,甚少人沒有聽過什么是HIV或愛滋病,J當然懂,他很清楚HIV的傳染途徑,也想過自己的生活習慣,“有機會”感染HIV。
病情控制得很好
 至于感染HIV以后,身體會變得怎樣、人生會怎樣,他說,一般的人都不會去想的吧?雖然報章會報導,但都是看過就算,或者根本沒有仔細去讀。
 直到自己感染HIV,他才有“真實感”。“事情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時,總是抱著一種僥倖的心理,但是,愛滋病真的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他接受藥物治療,病情控制得很好,他本來就是瘦削型的人,不說的話,沒有人看得出他是個病人。
 現在他面對的最大問題,不是死亡恐懼,他活了下來,跟所有不管有沒有HIV的人一樣,活著的一天誰也不知道自己會活多久。
 只要每天早上張開眼睛,發現自己還活著,他就必須面對當天的生活,甚至考慮未來的人生。
 除了感情最要好的姐姐和一兩位親密朋友,他沒有告訴任何人自己感染HIV這件事。“沒有這個必要,而且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接受。”
 他過著正常人的生活,工作、健身、跟朋友聚會。
 但有時候也會特別憂鬱,有時候是身體的不適;有時是擔心身體出狀況,尤其是流感季節,必須非常注意自己的免疫力;有時是害怕病情洩露,朋友會遠離自己或者影響到工作;有時是不知道未來怎么過。
 “還好我是經營自己的小生意,平時复診不需要向上司交待,收入也還過得去,只要身體不出問題,就可以正常過日子。”
定期治療不致惡化
 以前說到愛滋病,很多人會跟死亡劃上等號。
 李強于1991年發現自己感染HIV。
 那個年代,很多人還搞不清楚何謂愛滋病何謂HIV,只要聽到HIV測試呈陽性,就會以為是“中愛滋病”(HIV呈陽性和愛滋病不是一個概念,很多人攜帶HIV,卻未必會發病)。
 “我以前是一位吸毒者,那時的吸毒者很多都會共用針頭,根本就沒想到感染HIV這種事。”
 他在監牢里檢驗出HIV,那時聽人家說“中愛滋病”的人都不長命,以為自己隨時會死掉。
 他的父母已經過世,自己的生活不隱定,沒有固定工作,有時打一些散工,沉淪毒海,經常進出監牢。
 “那時心灰意冷,自暴自棄,覺得要是會死就死吧,當時也沒有定時看醫生,從監牢出來時會去看醫生,進了監牢后又沒看了。”
 一直到接觸粉紅三角基金會(PT Foundation)輔導員以后,他接受美沙酮藥物戒毒療法(Methadone),並開始長期接受HIV治療。
 美沙酮具有跟嗎啡一樣的功效,原來的同途是作為止痛藥嗎啡的代替品,以美沙酮代替海洛英等毒品,可以減輕毒品上癮者對毒品的依賴。
 “很多HIV感染者要是沒有定期接受治療,病情通常會惡化,或對藥物產生抗藥性,我的CD4指數(備注1)曾經一度降到很低,幸運的是,我后來定期接受治療,現在還是在服用第一線藥物。”(備注2)
 備注1:CD4是人體內一種主要白血球細胞,HIV感染者受到病毒感染后,週邊血管血液的CD4細胞數目會減少,所以臨床上常用CD4指數評估HIV感染者體內免疫狀況。
 備注2:沒有出現抗藥性HIV感染者吃的藥物稱“一線藥物”,出現抗藥以后的HIV感染者吃的藥物稱“二線藥物”。
不怕誤解坦然面對
 一直不遺余力推廣愛滋病醒覺運動的鄒旭雲(Michael Chow)笑說:“我感染愛滋病病毒22年,現在仍然是服用‘一線藥物’。”
 他也是吉隆坡信心協助中心創辦人,大家習慣稱他為邁可,他說,只要接受合適治療,按時服藥,HIV感染者可以存活很多年。
 還記得籃球巨星“魔術約翰遜”(Magic Johnson)嗎?
 他在1991年公開自己感染HIV,同時退出體壇,至今過了22年。兩年前他對媒體說,當年自己或許太早退休了。
 大部分HIV感染者現在面對的最大問題,不是醫療問題,而是如何跟普通人一樣,工作、擁有正常的社交生活、戀愛、結婚或擁有小孩。
 經過政府、非政府組織和民間二十多年來推廣愛滋病醒覺運動,社會對HIV感染者的成見已經沒有早年那么深。
 但捫心一問,當你接觸一位HIV感染者,你是否能夠以平常心對待他們?
 邁可公開自己的身分以后,今天走進咖啡店,還是經常有人對他指指點點:“他有愛滋病的”。
 面對這些,他說自己無所謂,他坦蕩蕩的,有什么好怕?
 他說得豁達,但如果你一直關注愛滋病課題,讀過邁可的故事,你就知道,他經歷了多少才有這種面對的勇氣。
 更多人卻因為社會的不理解和歧視,選擇隱瞞自己是HIV感染者。
拿督李國忠醫生:
誤解錯過治療良機

 我國傳染科權威拿督李國忠醫生(Dr. Christopher Lee)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投入HIV的治療工作,當時只有一種藥物可以治療愛滋病,服藥量多、副作用大。
 他說:“當時確實很多人因為愛滋病而死亡,但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藥物選擇,可以控制病毒。”
 今天的HIV感染者,跟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一樣,只要接受長期治療控制病情,可以如常吃喝、工作、玩樂。
 “大部分HIV感染者的生活,其實跟你我一樣,他們煩惱工作、買房子、還貸款,就跟所有普通人一樣。”
 然而,到今天還是有許多HIV感染者,以為自己無藥可醫,“他們以為來醫院也死,不來也死,所以沒有求醫。”
 另外,還有許多HIV感染者則認為,HIV是一個不能說秘密,而不敢上醫院,錯過求醫的最佳時機。
及早就醫切莫沉默
 今天,我們的社會,很多人依然帶著有色眼光看待HIV感染者。
 李國忠醫生說:“如果你告訴家人自己患高血壓,他們可能會關心你,照顧你的飲食,但如果你說我感染了HIV,大家一定會問‘你是怎么感染的’?”
 這時候,夫婦之間的婚姻可能破裂,家人的關系可能會出現問題,“雖然許多人的家人最后還是會接受他們,但是過程中會有很多難題要面對。”
 所以許多病人到今天還是偷偷摸摸來看醫生,一些病人因為太遲接受治療,病情已經非常嚴重,藥石罔效。
 他有一位病人,在檢測出HIV呈陽性4年以后才來見他。
 對方拿出當年檢測到HIV呈陽性時,其他醫院醫生寫的轉介信,“那封信皺到像‘咸菜’,你可以想像,他一定時常把那封信拿出來看,看了又折回去,重複過很多次這個動作,那封信才會變成這樣。”
 他呼籲HIV感染者,要及時求醫自救,及早接受治療,效果更好。
 “如果無法跟身邊的人討論自己的HIV檢測結果,可以上網、谷歌搜索治療的資訊,或者諮詢非政府組織、打電話給輔導員尋求援助,千萬不要保持沉默。”




有色眼光惡過病毒(第2篇)


報導:涂素燕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他們跟體內的“人體免疫缺陷病毒”(簡稱HIV)相安無事共處10年、20年。 HIV也許毒,但有時不及世間的冷言冷語、惡意排擠或過度同情來得令人難受。
所以有人千方百計隱瞞自己的病歷;有人想瞞卻瞞不住。
李強和加瑪麗婭(Jamaliah)選擇了坦然面對……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愛滋病規劃局倡導,個人有對自己的HIV檢測結果保密的權利,而且HIV檢測應當自願,人們有權拒絕檢測。
 在知道自己感染HIV以后,向自己的性伴侶坦承自己感染HIV是一種基本責任。除此以外,HIV感染者有對自己的病情保密的權利。
 然而,事實上,HIV感染者在許多情況之下,並沒有辦法對病歷保密。
 李強曾經是個藥物濫用者,因為共用針頭感染HIV。后來他接受美沙酮療法(Methadone)減輕對毒品的依賴,在接受長期HIV治療后,身體狀況良好。
 但作為HIV感染者,加上曾經濫用藥物坐過牢,過去他不管去到哪里求職,都受到歧視。
重新投入社會
 “很多公司在聘請員工之前,要先看員工的健康檢查報告,比如當保安一定要HIV檢測,只要人家知道你有HIV,加上坐過牢有案底,就不會雇用你。”
 根據他自己的經驗,就算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公司的人也會先入為主帶著有色眼光看你。
 “公司不見東西,同事馬上會懷疑你,認為你有HIV,你吸過毒,一定是你偷的。”
 身為過來人,他奉勸年輕人,千萬不要觸碰毒品或軟性毒品,只要走錯第一步,就很難有回頭之路。
 他花了很長的時間才重新投入社會,目前是粉紅三角基金會(PT Foundation)的義工。
 目前他已跟HIV相安無事共處22年,今天的他,對自己吸過毒和感染HIV的事,都坦然面對,對外人也不隱瞞。
 但很多外人一旦知道他身上攜帶著HIV,看他的眼光就會變成不一樣。
 李強是他的真實姓名,他說:“你寫真實姓名就可以。”
 “別人知道就知道,要怎么看我就怎么看我,現在我正正當當在過生活,這是我自己的生活不是別人的生活。”
公平受雇知易行難
 在歐美國家,HIV感染者工作權益的問題長期受到關注,例如美國各州都有相應的地方法,保障HIV感染者的就業權利。
 一旦有HIV感染者在職場上受到不平等對待,事情往往會鬧上法庭,引起社會關注。
 我國目前為止並未挑起HIV感染者求職面對歧視的法律課題,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國所有HIV感染者均受到平等對待。
 儘管國際勞工組織倡導,在招聘或續聘員工時,HIV檢測不應該是必備的條件。
 從公共衛生角度來看,任何國家或機構,沒有必要限制HIV感染者居住、旅遊、工作、就學等,對HIV感染者權益的任何限制,都屬于歧視。
 不過,許多國家依然以保護國家免受傳染病襲擊及避免加重公共醫療負擔為由,強制規定申請工作證、居留證和移民的人,進行HIV檢查。
 我國許多公司在聘請員工時,也會要求員工進行HIV檢測,不過甚少HIV感染者會為此發聲。
 粉紅三角基金計劃經理(跨性別部門)妮莎(Nisha Ayub)說:“如果公司有相關規定要你檢測HIV,雖然你有權利拒絕,但是公司通常會用其他理由拒聘你,而你不會知道真正的理由。”
 吉隆坡信心協助中心創辦人鄒旭雲也說,雖然我國法律保障HIV感染者平等就業機會,但是一家公司雇用或拒聘一位員工,沒有一定的通用標準,公司可以各種理由拒聘一個人,並不需要以你是HIV感染者為由。
 “大部分HIV感染者,會放棄那些要求員工進行HIV檢測的公司,而加入那些沒有要求員工做HIV檢測的公司上班。”
成人成見影響兒童
 2006年,加瑪麗婭為當時6歲的兒子報讀幼兒園,她坦承告訴校方,自己的小孩在母胎感染了HIV。
 雖然我們知道HIV感染的途徑(性行為、共用針具、輸血、垂直感染、哺乳),但是一般人跟感染者一起上學、吃喝、遊戲,並不會傳染HIV。
 再說,她的孩子從小就已經被教導,跌倒流血時應該如何處理傷口,絕對不要接觸其他人,保護身邊的人免受感染。
 “但意外的事情很難說,我不希望發生任何意外,影響其他小朋友,我要保護自己的孩子,也要保護其他人的孩子,所以,我就告訴校方我的孩子是HIV感染者。”
 然而,她的坦承,換來校方拒收她的孩子。
 當時一位老村民站了出來,跟村里的人說:“我是鄉下人,不懂什么是愛滋病,但這件事如果發生在我自己的身上,我的孩子不能上學,我會很難過。”
 他說,很多人得了愛滋病都不會說出來的,可是加瑪麗婭說出來了,她是為了自己孩子的安全和其他孩子的安全才這樣做,為什么不能讓這個孩子來上學?
 在醫生、非政府組織、一些村民的協助之下,最后是縣教育局發信給校方,指示校方接收她的孩子。
 現在她的孩子已經13歲,她總是教育自己的孩子,跟身邊重要的人坦承自己是一位HIV感染者。
 學校的師生都知道他是HIV感染者,他過著一般校園生涯,同學們、好朋友一樣跟他玩在一起。
 “小孩之間其實不在意你是不是有病或什么身分地位,有成見的往往是成人,當家長對HIV感染者有成見時,他們的孩子才會有成見。”她說。
加瑪麗婭:學校無權拒HIV孩童上學
 加瑪麗婭表示,今天還有一些學校在家教協會的壓力下,拒絕錄取感染HIV的孩童。
 “這些孩童有些來自HIV收容所,他們就算想隱瞞自己的身分也不能。”
 這種事情並非發生在鄉區,而是發生在教育水平普遍比較高的城市地區,她說,許多家長,對HIV抱有偏見,這跟他本身的教育水平沒有關系。
 許多家長因而沒有把感染HIV的孩童送到學校,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上學的權益,也不敢為自己的孩子爭取權益。
 大馬在1995年採納《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簡稱CRC),承認兒童與成人一樣,擁有和平、自由及法律上的權益。
 感染HIV的孩童,享有跟所有孩童一樣的保健、教育、醫療及其他社會和護理服務的權益。
 她要求記者一定要把這句話寫出來:“每個孩子都有就學的權利,學校不能拒絕HIV感染者上學的權益,家長應該送他們的孩子去上學。”
受不了壓力自動放棄
 粉紅三角基金長久以來從事HIV感染者的關懷工作,除了提供無家可歸的HIV感染者,有個歇腳的地方和基本食物,他們也致力推動HIV防治、醒覺運動,並提供輔導、爭取權益等援助。
 妮莎表示,確實有許多人因為感染HIV,在求職、升學時面對許多問題。
 “曾經有一位學生,獲得獎學金進大學,但大學規定做體檢,我們的律師跟進他的事件后發現,如果他拒絕接受體檢,就必須放棄這筆獎學金,因為這是那所大學的規定,我們無法通過其他方法協助他。”
 這位學生為了避免病情洩露,選擇放棄這筆獎學金。
 許多HIV感染者在透露自己的病情以后,通常會面對很多問題,導致許多人情願放棄升學或工作上的大好機會,也要千方百計隱瞞自己的病歷。
 她說,有時候未必是公司逼退你,職場上守不住秘密,你可能只告訴相關人士你有HIV,可是馬上就傳遍整間公司,不管你走到茶水間、廁所,都有人對你指指點點。
 “一些HIV感染者並不是被公司辭退,而是因為承受不了這種壓力,自己辭職。”


醫學角度:準備充足可生育(第3篇)


報導:涂素燕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人體免疫缺陷病毒”(簡稱HIV)感染者可不可以結婚? 應不應該結婚?能不能夠有孩子?應不應該有孩子?
這是人性的基本情感需求,也是醫學技術層面問題。
對衛道分子來說,則是道德倫常問題……
人活在世上,愛人、被愛、戀愛、結婚是基本情感需求。
 HIV感染者J說:“HIV感染者也是人,只要活著,就會愛上人或想跟一個人在一起,不過感染HIV以后,跟一個人交往,要考慮的東西很多,通常不是那么容易。”
 尤其是當一個HIV陽性者(HIV感染者)愛上一位陰性者(沒有感染HIV的人),“要如何跟對方坦承自己是陽性,坦承以后對方能夠接受嗎?”
要跟對方坦承
 “當然不管怎樣你還是要跟對方坦承,這是你的良心和責任。”他加重語氣說道。
 他說,就算對方願意接受你,你也會覺得自己是對方的負擔,懷疑對方是不是出于同情才跟你在一起?
 “你要怎樣保護對方,確保對方不受你感染,種種心理壓力往往讓雙方的關系變得很緊張,不容易維持。”
 但他認識一對伴侶,能夠從這種狀況中調適過來,雙方成了扶持的伴侶,關系反而變得更穩定。
 即使是交往中的伴侶,在檢測出HIV陽性后,要繼續維持關系,也會面對很大的考驗。
 J跟伴侶坦承自己感染HIV,半年后,他們就分手了。
 “首先對方一定會問的問題是,你是如何感染的?”
 當他坦承自己是“偷吃”感染,他們的關系出現很多問題。
 “雖然他願意接受我受感染的事實,要跟我重新開始,但是他已經無法像以前一樣信任我,而我就算后悔‘偷吃’,也已經太遲了。”
有風險並非不可以
 三年前,HIV感染者鄒旭雲(邁可),以一場隆重的婚禮,告訴全世界,HIV感染者一樣能夠愛,可以找到自己的歸宿。
 邁可也是本地一位活躍的紅絲帶運動大使,長期投入愛滋病關懷和防治工作。
 其實,在歐美國家,有不少像邁可一樣步入教堂的HIV感染者,他們當中有的彼此都是HIV感染者,也有一方是感染者,另一方是陰性的,有些后來擁有了自己的孩子。
 結婚生孩子,本來只是男女之間你情我願的事,但是HIV是傳染病毒,感染者的戀愛婚事因而經常被放大來看。
 關于HIV感染者結婚生孩子,邁可嚴肅地說:“這需要從醫學跟人道的角度來看。”
 他接著說,從人道立場來說,HIV感染者一般不被鼓勵結婚生育孩子,可是從醫學立場來說,雖然有其風險,但並非不可以。
 在他的婚禮上,長期致力于HIV治療及關懷HIV防治工作的傳染科醫生李國忠,就當著一眾賓客的面前說道:“如果有一天邁可想要生小孩,沒問題,可以隨時找我。”
 他笑說:“出席的醫療人員都開始緊張了,因為他們會很忙。”
通過人工授孕降風險
 作為一位醫生,大馬傳染科權威李國忠如何看待HIV感染者,應不應該結婚生孩子的問題?
 他想了想說道:“隨著HIV的傳播越來越普遍,有一天我們的孩子可能真的會告訴我們,我要結婚了,我的伴侶是HIV感染者,那時我們會怎樣面對?”
 他表示,以今天的醫藥水平,兩個HIV感染者接受藥物治療后,要是效果良好,並且在進行性行為時使用安全套,他們的婚姻品質一般不會有太大影響。
 “就算一方感染HIV,另一方是陰性,要是感染那方接受藥物治療后,病毒載量已經降低到檢測不到的水平,加上使用安全套,陰性那方還是有可能不受感染。”
 要是他們婚后想要孩子,以現在的醫療條件,還是可以通過人工授孕、剖腹生產等方式,降低嬰兒感染的風險。
 要不要結婚生孩子,其實是取決于個人意願,雙方是否願意互相支持,以及承擔可能面對的各種風險。
 尤其當一方是感染者,另一方是陰性,他們需要承擔的風險,包括本來是陰性的人可能受到感染,及未來生產時孩子受到感染的風險。
孕前先與醫生討論
 HIV陽性的母親,可能在妊娠后期、分娩和哺乳過程中,把HIV傳給寶寶。
 但這不意味著HIV陽性的父母,就沒有機會誕下陰性反應的嬰孩。
 加瑪麗婭(Jamaliah)1998年檢測出HIV呈陽性反應,當時她的CD4(備注1)還處于不需要藥物治療水平。
 兩年后她意外懷孕,這是她的第三個孩子,“當時我沒有關于HIV方面的常識,因為害怕被醫生責怪,不敢馬上告訴醫生自己懷孕了。”
 她不知道該怎么辦,一直非常焦慮,總是擔心胎兒會感染HIV或有其它問題。
 直到懷孕4個月,她才接受輔導,跟醫生討論自己的情況,並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不過 孩子還是感染了HIV。
 她后來才知道,感染HIV的母親,及早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可以降低感染胎兒的風險。
 現在她成為一位愛滋病關懷義工,她總是跟其他女性分享自己的經驗,勸告她們如果想要孩子,應該先跟醫生討論、接受輔導及做好各種準備,降低嬰兒感染的風險。
 “很多感染HIV的女性,都能夠誕下健康的寶寶,至少現在我身邊的HIV感染者,她們的寶寶都沒有受到感染。”
 備注1:CD4是人體內一種主要白血球細胞,HIV感染者受到病毒感染后,週邊血管血液的CD4細胞數目會減少,所以臨床上常用CD4指數評估HIV感染者體內免疫狀況。
感染者有權追求幸福婚姻
 不久之前,本地心向太陽劇坊把邁可的真實故事,搬上了舞台,告訴大家,HIV感染者也可以擁有美滿的婚姻。
 配合這部舞台劇《愛永續》上映,該劇坊對公眾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以收集民意,了解民眾如何看待HIV感染者結婚和生育小孩的權利。
 問卷調查並非從醫學角度出發,純粹根據民眾本身看法。
 從問卷調查結果看來,近90%接受調查的民眾認為,愛滋病感染者應該擁有追求美滿幸福婚姻的權力。
 關于“假如伴侶檢驗出愛滋病病毒陽性反應,你會和他或她離婚嗎”這個問題,只有10%受訪者選擇會,48.4%受訪者選擇不會,剩下受訪者的答案是不確定。
  太陽劇坊主席沈國明表示:“有半數受訪者是抱著友善和開放態度,看待HIV感染者婚姻問題。”
 不過,關于HIV感染者婚后是否可以生育小孩的問題,有52.1%受訪者選擇了否,只有24.3%受訪者選擇了是,剩下23.6%受訪者選擇不確定。


正常接觸不會感染(完結篇)


報導:涂素燕
人類發現首宗愛滋病病例至今32年,公眾對“人體免疫缺陷病毒”(簡稱HIV)的觀念依然很矛盾。 許多人害怕HIV感染者,不讓HIV感染者跟孩子一起上課、不跟HIV感染者共餐,其實這根本不可能傳染HIV。
另一方面,在可能傳染HIV的情況下,比如性行為,大家的防範意識卻不高……
我國推動愛滋病醒覺運動至少20多年歷史,然而,今天,媒體在報導愛滋病課題時,依然必須把焦點放在HIV感染者受歧視的社會現象。
 社會對愛滋病的歧見,導致醫療人員及非政府組織,在推動HIV防治和關懷工作時,面對許多障礙。
 許多HIV感染者因為社會的成見不敢就醫,或受到社會排擠成為邊緣人,衍生其他社會問題。
 儘管今天很多人應該都知道HIV感染方式,這里不妨再說一次,HIV感染的途徑,僅限于接觸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及乳汁。
 但是許多人在面對HIV感染者時,還是會疑惑不安。
人人都有迷思
 我國傳染科權威拿督李國忠醫生(Dr. Christopher Lee)說,很多人的頭腦知道HIV沒有這么容易傳染,但是這里(他指著胸口)卻未必可以真正接受。
 他告訴記者自己的一個小故事,上世紀90年代初期,他開始為病患治療HIV。
 有一次,他駕著車,遇到自己的病患在路上行走,當時下著雨,他毫不猶豫的邀請對方上車,但在開口以后突然想到:他是HIV感染者,讓他上車沒問題吧?這是我老婆時常坐的位子呢!
 他是醫生,當然知道沒有問題,但他也是一個人,所以會有這種迷思。
 許多人擔心跟HIV感染者接觸,其實是很人性的,他把這件事說出來,是想告訴大家,你不需要擔心接觸HIV感染者。
 “就算你跟HIV感染者一起吃午餐20年,你也不會感染HIV,我二十多年來經常都跟病患一起吃飯。”
 他說,就算跟HIV感染者共用同一個杯,也不用擔心。
 事實上,你無法確定,餐廳、小飯中心的杯盤是否都清洗干凈,你也不知道,每天在小販中心跟你一起吃雜飯的人,當中有多少人,是HIV感染者,而我們並沒有因而受感染。
 我們沒有必要,也不應該在職場上、學校、公眾場合排擠HIV感染者。
交叉性行為易中招
 如果說以為只要一起進食、握手、坐在毗鄰就會傳染HIV,是過去民眾對HIV最大的迷思。
 這種迷思是對HIV感染者最大的傷害。
 那么以為HIV只會在特定族群之間傳染,比如同性戀,這肯定是最大的誤會,這種誤會在傷害同性戀者情感之余,可能會“傷害”你自己。
 HIV一度被視為“屬于”同性戀之間的傳染病,因為最早被發現感染HIV的病患,大部分是同性戀者,衛道分子更把這莫須有的罪名加諸在同性戀者身上。
 當然,后來證實除了男同性戀者之間的性行為,共用針頭、輸血、男女的性行為,也是傳染途徑。
 早年我國HIV感染者一般是共用針頭的藥物濫用者,吉隆坡信心協助中心創辦人鄒旭雲(邁可)表示,政府積極推行美沙酮療法以及針筒替換計划,近年濫用藥物者共用針頭及感染HIV的情況已經減少。
 根據近年衛生部愛滋病及性傳染疾病部門統計,異性之間的性行為,已經成為國人感染HIV的主要原因。
 這同時也是全球的趨勢,男女之間進行不設防性行為,是全世界目前傳播HIV的主要途徑。
 棘手的是,許多男女通過性行為感染HIV,反而不容易及時發現,因為他們不認為自己有感染風險。
 “吸毒者一旦被捕,必須強制性進行HIV檢測,可是一般人要是沒有特別原因,很少主動做HIV檢測。”
 等到他們開始消瘦、身體出現各種狀況,肺部受感染時才求醫,可能已經太晚了。
 如果我們依然迷信HIV只會在特定族群流傳,那么HIV的防治工作將會面對很大障礙。
用安全套降感染風險
 李國忠醫生說:“性應該是美麗的事,但也存在風險。”
 這種風險不僅存在于跟性工作者發生性行為,事實上也存在于伴侶之間。
 老式的說法是丈夫在外召妓,感染HIV,回到家后傳染給妻子。
 可是現在很多病例,未必接觸過性工作者,他們是被自己的固定伴侶感染。
 “當中包括已婚的和未婚的,被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丈夫或妻子感染。”
 這未必意味著他們的伴侶,一定是在跟他們交往的同時,還有其他伴侶才會感染HIV。
 他們可能只有一個伴侶,可是他們的伴侶過去可能有5個伴侶,這5個伴侶個別可能又結交過5個伴侶。當中只要有一位帶有HIV,其他間接有關系的人,就可能受到感染。
 性伴侶越多,或者你的性伴侶的性伴侶越多,感染的風險就越高。
 “感染HIV的人外表看不出來,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沒有這么容易‘中’的啦,不會是我,可是他們卻感染了。”
 許多病人在感染HIV后對他說:“醫生,真的沒想到這么容易‘中’。”
 他有一位病患,一生人只有一個伴侶,可是就被這位伴侶感染了。
 他表示,最好不要有高風險的性行為,伴侶之間在進行性行為時,應該使用安全套,降低感染風險。
拒高風險行為防感染
 預防HIV感染最好的方法,當然是不要進行高風險行為,高風險行為包括共用針頭、跟性交往史不明的對象進行性行為,及進行沒有戴安全套的性行為。
 當然,如果雙方都是陰性,並且永遠都是一對一的性關系,自然沒有感染HIV的風險。
 現實是,誰能夠保證,自己是對方惟一的性伴侶,或者對方是自己惟一的性伴侶?
 粉紅三角基金計劃經理(跨性別部門)妮莎(Nisha Ayub)說:“我們沒有辦法防止性行為,只能夠鼓勵大家在進行性行為時做好保護措施。”
 然而像粉紅三角這樣的非營利組織,在向公眾和性工作者推廣使用安全套時,仍然受到許多阻撓。
 “有時候我們派安套給性工作者,反而成為他們賣淫的證據,所以很多性工作者都不敢要安全套。”
HIV檢驗有助預防
 李國忠醫生說,我們很難阻止公眾或自己的孩子進行性行為,我們也許可以教育孩子不要隨便有性行為,但是這並不足夠。
 “就像父母經常教導孩子,不要吸毒,可是還是有人吸毒,我們必須提醒公眾及孩子,性行為伴有的風險,進行性行為的時候應該使用安全套。”
 安全套可以降低HIV感染幾率,不過他也強調,安全套並非100%保障我們免受HIV感染。
 “這個世界上能夠保障你不受感染的人,只有你自己。”只有我們能夠決定自己選擇的生活。
 他說:婚前的HIV檢驗,或情侶一起進行HIV檢驗,並坦承相告及討論彼此的HIV檢測結果,也是預防HIV感染的一種方法。



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青少年自殺

25 Jul 2013

極陪伴阻止悲劇 任何問題都有管道解決(上篇)


報導:楊潔思 
圖:張文輝、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最近甫發生的拉大生跳樓身亡事件,事主事發前兩周,已多次撥電向昔日同窗和好友道歉,似乎早有輕生計劃。   朋友群先后接獲電話,有同學感覺他萌生消極念頭而勸阻,可惜仍阻止不了悲劇發生。 
 有自殺傾向的人情緒不穩,起伏很大,親友長時間的陪伴至關重要。
一旦一個人情緒極度低落,萌起強烈輕生念頭,親友一時的勸阻,或許只能一時緩和其情緒,但是當下一波低落情緒來襲時,若是沒有人陪伴,可能就會走上不歸路。
 上例事件,有接觸死者的同學指出,對方事前已出現一些異常現象:“近期表現得非常沉靜,看似正在面對很多問題的困擾。”
 死者之前也曾向至親哭訴,無法融入朋友群。 
 “有自殺傾向者,需要有人陪伴,陪伴者也要找管道協助。”生命線協會輔導督導余瑩櫻老師說,她指出,全程陪伴極為重要。
家長要關心孩子
 “青少年碰到課業、人際關係、感情等問題,若是找不到人談,會誤以為問題解決不到,其實,任何問題都有管道解決。家長要關心孩子,如果孩子突然變靜、哪兒都不想去、一直鎖在房間裡,家長就要開始改變一些東西。”她說。
 生命線協會另一位輔導督導張慶鋒指出,如果情況已很緊急,孩子說一些平時不會說的話,如:“我不在了,什么東西可以怎樣安排……”如做身后安排之 類話語,一定要很注意。還有,對方可能不說話,精神狀態非常不好等,父母就真的要放下手上所有東西,陪伴孩子,要有人看住他,關心他的狀態與改變。“這也 是我覺得輔導中心做不到的部分,需要親人才做得到。”
 余瑩櫻老師建議,平常與親戚要維持良好的關係,在緊要關頭,叔叔、阿姨也可以幫上忙。特別是單親媽媽,更要在周遭找到可以作為孩子偶像的男性,一些問題,男人與男人之間,更易溝通。 
親情挽回孩子性命
 余瑩櫻老師看到,至少有兩個有意自殺的少年,都是因為當事人至親一察覺不對勁,採取果斷行動,馬上放下工作全程陪伴,經歷數個月的時間,最終成功把當事人拉離自殺邊緣。 
 例如,一名15歲的孩子因壓力而消極悲觀,語氣悲憤地說出:“要做一個了斷。”
 母親眼看孩子情況不對,立刻向公司申請無薪假,陪伴孩子左右。 在余瑩櫻建議下,這位媽媽積極找校長、老師及輔導老師商談,取得校方的全力配合,並讓孩子休學一段日子,告訴孩子,課業在這個時候已不重要。 
 媽媽也安排親子個別心理輔導,為孩子解心結。 
 親情發揮了莫大的效果,其實,這名孩子曾在高樓徘徊,但是想到母親這些年來的陪伴,而沒有往下跳。  
在這個非常時期,孩子如同返回幼兒期,對母親極度依賴,老粘著媽媽,媽媽也盡力給孩子精神上的支持,接受與理解。
 數個月后,直到孩子認為可以了,才重返校園,媽媽特別為孩子打劑強心針:“如果你幾時想要回來,都可以。”
 這大大解除孩子的壓力及后顧之憂。 
 這位偉大的媽媽愿意為孩子犧牲,結果救了孩子的性命。 
同儕支援效果良好
 在一些自殺個案中可看到,輕生的青少年,生前在面子書留言或向朋友傾訴家中情況時,跟家長的說詞有很大的落差。  
 雙方似乎處于不同的頻道中,家長自認對孩子的許多安排或決定,都是為孩子好、都是愛孩子的表現。
 但是,孩子卻不認同家長的做法,無法從父母的安排與決策中,感受到他們的愛,反而因家人不理解、家中壓力大,或是課業等壓力,最終自尋短見。 
一旦發生這些令人遺憾的事,網上往往眾說紛紜,也不乏矛頭指向家長。 
 生命線協會輔導督導張慶鋒說,看到這類新聞,我們往往很心痛。家長已很自責,我們不能說完全是家長的錯,畢竟孩子長大了,命在其手上,只是可惜,他們從家長那兒得不到支援,卻不懂得從其他方面尋求協助。
 余瑩櫻老師也在一間小學擔任輔導老師,三年前她在學校內設立輔導小兵,培養自愿的學生成為小小輔導員,當他們發現有同學需要他們或老師幫助的,就通報輔導老師。 
 “這方法很有效,他們會跑來建議我去找某位同學,並列出對方的情況,結果當我們前往了解,果然發現對方真的有問題。”
 今年,一些六年級的小小輔導員更進一步,從通報為主提升到陪伴與調解者,協助在學校被欺負及適應不良的同學,結果取得卓越的成效。 
 這方法如果廣泛推廣到中學,或許可以協助許多中學生,減少悲劇發生。 
勇敢面對驅走憂鬱
 憂鬱症病患是自殺率高的族群,因此,病患的親人,宜更加留意,充分陪伴。陪伴者本身的心智要很強。 
 “憂鬱症病人很需要身邊人的包容、允許。”余瑩櫻老師說,當事人做的一些東西,明明是不對的,但其身邊人還得允許他去做,然后跟他談、跟他溝通,肯定他,才能更有效協助他。再加上病患本身也要做很多運動,才有望走出憂鬱症幽谷。 
 張慶鋒指出,憂鬱症的症狀包括行動遲緩、睡眠障礙或睡太多、對有興趣的事失去興趣,做事提不起勁,不想做工、不想與人接觸、對人生有很多負面想法、失去信心、害怕。 
 在醫學上,以上症狀要有數個一起出現,連續兩周,才屬憂鬱症。這時父母需帶孩子看醫生,並非只是致電輔導中心。余瑩櫻老師提醒,憂鬱症患者必須要吃藥,以緩解病情。
 最后,張慶鋒呼籲,若孩子不幸患上憂鬱症,父母切莫認為孩子患上精神病而恥于求助,他們的態度必須開明,面對、處理與解決問題。
幫助有輕生傾向者
 1.信仰──當事人若有精神上的寄托,對他幫助很大。 
 2.同伴──當事人須開拓人際關係,以便有更多支援管道。
 3.運動
4.調適想法──在想法上調適與改變,要懂得如何從牛角尖中走出來。 
用愛陪伴用心聆聽
 本地輔導中心固然對求助者大開門戶,義工也希望能幫助求助者走出陰霾,但是,中心無法24小時陪伴或看守著求助者,這有賴于求助者的至親,或退而求其次,親戚及較好的朋友。
曉玲(化名)就曾有兩次擔任陪伴者的經驗。
 曉玲在就讀學院時,一位同學Y由于學業一直跟不上,原是三年課程,Y卻需要花六年時間來讀。 
 在唸到第三年時,Y忍受不了課業壓力,萌起自殺念頭。曉玲知曉后,很擔心,每天課后陪對方吃晚餐,一起度過睡前時光,有時到深夜一兩點,她才自行駕摩哆回家。  
 “我陪了她幾個月,每天聽她講重复的話,直到她情緒平穩后才停止陪伴。”她說。 
 數年后,曉玲的姐姐因生活壓力患上憂鬱症。對方遠在新加坡,每天不同時段都會來電,不停傾訴,內容重复,一天累積的通電時間,高達三四個小時,曉玲卻非常有耐心地借出耳朵。 
 不但如此,每個周末,她還遠赴新加坡陪伴姐姐,時間接近一年。
 回顧這段歷程,她說:“生命非常重要,我不想因對方自殺而后悔,所以就用愛心陪伴,不過,坦白說,對方不容易抽離,我那時很年輕,不能很成熟地處理,只能陪伴她,聽她說話,認同與附和她的說法,一直說:yes, yes, yes。”
 她坦誠,除了耐心之外,性格也很重要,她是樂天派的人,姐姐的悲觀言語,聽過就算,沒有放在心上,所以才能陪伴對方一段頗長的時間。
明日:
 不擅溝通或性格孤僻的青少年,遇上問題較易選擇不歸路?給予關心和聆聽,讓他們知道不是孤單一人……


內向孩子風險更高 父母須做孩子后盾(下篇)

報導:潘有文 
圖:受訪者提供、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不擅溝通或性格孤僻的青少年,遇上問題較易選擇踏上不歸路。  如果父母未能與孩子建立溝通渠道,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在尋找自我肯定和價值的路上,遇上困難又無可解開心結的朋友,或會以結束生命來解決問題。
 因此,請多多聆聽及給予關心,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是孤單一人,幫助他們走出黑暗!
國內近期發生的青少年輕生個案,似乎都有一些共同點,即事主都較內向、不擅與人溝通或沉默寡言,甚至較為孤僻。
 註冊與執證輔導員及檀香愛心福利中心義工彭開賢指出,根據國內一些研究顯示,輕生者90巴仙以上患有心理病,例如憂鬱症,青少年輕生個案也不例外。
 個性較為內向的青少年,人際關係雖不如同儕,患上心理病前,生活與常人差異不大;但是,當患上心理病后,就不只是性格在影響他們,心理病也是重要因素。
 換句話說,沉默寡言的孩子,患上心理病后,外人並不輕易發現,日常生活中,父母與師長應更關注較為內向或不擅溝通的青少年。
 彭開賢指出,這類型孩子並不是不要說出自己的狀況,而是他們無法表達自己。
 個性內向的青少年,由于不擅表達,累積各種負面情緒,這像是計時炸彈,未知何時引爆。
 生命線協談督導陳雲娟表示,這類青少年不懂消除負面情緒,又無法得到他人協助,感覺世界變得灰暗,最后可能選擇逃避,或者放棄自己的生命。
 她表示,13至21歲是人類青春期,也是處于人格發展期,此時的青少年正在尋找個人的定位與價值。
 “此時,他們無法肯定自己,找不到生命意義,累積已久的負面情緒就會爆發出來。”她表示,如果他們認為生存在世上不重要,可能就會輕視生命,以死解決問題。
參與生活營
 在她看來,不擅于溝通或性格孤僻的青少年,輕生幾率比一般青少年高,因此,她指出,家有類似孩子,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更多鼓勵,並且盡量安排各種活動,讓他們學會和人互動。
 除了參與學校活動,能夠親近大自然,或者參與生活營,也能使內向青少年發現結交朋友的樂趣,調整思想和心態。
 “更重要的是:親子應該緊密溝通,例如父母使用繪本說故事、討論報章上的一些話題,交流彼此的想法等。”她指出,此舉是要引發孩子思考,以及幫助他們表達自己。
 父母和孩子關係越親密,孩子遇上難題時,父母就會成為傾述對象,這將能幫助較為內向的孩子,解決許多不如意的事。
 陳雲娟強調,應及早為孩子建立這個觀念:“即使全世界不要我,還有父母”,他們為青春期煩惱,不只是朋友知道,父母也可以和他們一起面對!
網上互動輔導切入點
 父母與青春期的孩子,未必能有良好溝通,朋友變成他們抒發情緒的對象。
 目前,年輕人喜愛在社交網站上互動,這成了輔導人員協助青少年的切入點,希望教育青少年對輕生醒覺,能夠及時發現有輕生傾向的朋友,勸告他們向專業輔導人員求助。
 彭開賢表示,青少年在面子書上回應和鼓勵朋友,這種間接的互動,有時比面對面更有用。
 一般青少年面對師長和父母,心理上會有一定的壓力和衝擊,但在互聯網上,即使是內向或不擅溝通的青少年,朋友在面子書的留言,可能改變他們某些決定,包括輕生意圖。
 “青少年面對問題,原本是想‘殺死’問題,結束痛苦,並不是想要結束生命。”彭開賢表示,他們卻誤以為生命停止后,問題也就不見了。
 遇上不能解決的問題,青少年內心滿是痛苦和無助,他們需要向值得信任的人,說出內心感受。
 因此,能夠引導他們表達內心的想法,聆聽他們的心聲,就能防止他們出現輕生念頭。
大專輔導老師極少
 中學生和大專生不只是面對課業壓力,這段期間需要面對許多選擇和決定,使他們成為輕生風險群體,尤其是后者,輕生幾率高于前者。
 彭開賢指出,國際醫藥大學研究團隊于2005年發表的報告指出,12至18歲接受調查的中學生,其中7巴仙曾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此外,2006年大馬衛生部全國健康與病發率報告顯示,11巴仙年齡介于16至25歲的青少年,具有較高的輕生意圖,其中20至24歲的青少年,高達10.8巴仙的人,一度想走上絕路。
 “大專生離家獨立生活,可能面對一些壓力和困難,身心疲憊,遠在另一方的家人,未及能及時發現。”他認為,大專生的輕生風險因而更高。
 人在異鄉,能有三五好友相伴,互相分享生活的快樂和煩惱,有助減少出現負面思想。
 內向和不擅結交朋友的大專生,遇上難解之事,更加不易跳脫情緒漩渦,如果沒有可談心的朋友在身旁,又沒有其他管道可以即時求助,可能就此走上輕生一途。
 “政府規定中小學學生和輔導人員的比例是500比1,即500名學生就要有一位輔導老師;大專院校則是2000至5000比1。”他指出,大專生與輔導老師的比例,明顯不足,需要有所改善。
 因此,他建議大專老師應有基本的輔導知識,如果發現大專生的情緒不妥,應該及時轉介給專職輔導老師。
突然說“我想開了”更要小心
 一般人或內向的青少年,長期鬱鬱寡歡,突然有一天,對著身旁的人說:“我想開了”,反而要小心他們走上絕路。
 彭開賢指出,這有兩個可能,一是真的想通了,其二則已做出輕生決定。
 意圖輕生者,可能都有一套計劃,向親人朋友交代各種東西的處理方式,即是一種征兆。
 “想要結束自己生命的人,將會經過害怕和考量階段,如果親人朋友或輔導人員此時介入,大有可能改變對方的決定。”反之,他說,一旦事主做出決定,旁人以為他已走出低谷,想要再介入就有不小的難度。
“一定可以”,未必可以
 青少年的心理變化大,讓人難以捉摸,因此父母需要將心比心,在與孩子溝通時,把自己當成是青少年人,嘗試理解他們的心態!
 “許多大馬父母都忽略了這個部分,忘了孩子需要的是無形的愛,並非物質。”陳雲娟希望為人父母者用心體會孩子的想法。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往往會為孩子的前途設想周到,並且鼓勵他們一定可以做到,這對青少年來說,可能出現反效果。
 “不要讓孩子當Super Boy或Super Girl,應讓他們專注在有興趣和有潛能的領域。”陳雲娟這么表示。
 而且,父母需要讓孩子清楚,勇敢和努力向前,不一定只有成功,也會有挫敗。
 “不要對孩子說:‘你一定可以的’,雖然這是一種鼓勵,但也是壓力。”她指出,最重要是讓孩子知道能否承擔結果,同時告訴他可能會面對的情況。



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

藥物健身

23 Jul 2013

使用類固醇 健身變賤身(上篇)


報導:潘有文 
圖:楊淦翔、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大只佬”光著上身,六塊腹肌、八塊腹肌、人魚線一露,男生羡慕,女生“垂涎三尺”!  但是,在這些“大只佬”風光背后,有不少人可能是依靠類固醇(Steroid),即打針或吃藥“催谷”出來,其后遺症可能是引發腎、肝、皮膚問題,甚至可能造成死亡!
 健身靠自己,不是靠類固醇,聽聽資深健身教練授招,指點健身人士適當的健身方法!
馬來報載,一名擁有豐富健身經驗專業培訓顧問阿末扎基指出,我國越來越多年輕人,為了維持樣貌和肌肉美感而使用類固醇,嚴重威脅自身健康。
 健身運動鍛煉身體,讓人擁有健康體魄,但為何一些健身人士,尤其是年輕一代,卻要使用類固醇產品呢?
 “他們是要滿足自己。現在很多年輕人,看到身旁朋友肌肉迅速變大塊,自己也想這樣。”本地資深健身教練兼健身中心股東鐘國威指出,當年輕人發現使用類固醇,能比食用健身奶粉(Protein)更快達到效果,就會選擇前者。
 一般上,健身人士除了進行肌肉訓練,都會配合教練指示,服食健身奶粉或輔助品,讓身體肌肉吸收蛋白質,增大肌肉和力量。
成績胥視體質
 鐘國威指出,想在短時間內增大肌肉的人,可能就會考慮使用類固醇,其效果與只吃健身奶粉者,有極大的分別,“類固醇可增加力量,其次是體力恢復很快,做了一套健身訓練后,還有力氣做第二套訓練。”
 一般人完成一套健身訓練,因為過于疲累,需要休息一段時間,才能繼續另一套訓練;但是,類固醇服用者大多數不需要休息,可以繼續健身。
 “開始健身后,3至6個月可以看到成績,有些人需要8個月至一年,視各人體質而異。至于使用類固醇,可能三個月內或更短時間,就可以看到身形和肌肉完全不同。”鐘國威坦言,時間越久,就越能看到使用類固醇和健身奶粉的差別。
 每個人體質不同,因此使用類固醇者,其副作用也先后有別,有人可能5年內就出現症狀,也有人可能二、三十年后才發病。
 鐘國威舉出一個例子。一名30多歲的健身中心老闆,未健身前,身材瘦削,后來可能使用類固醇,突然肌肉暴長,前后判若兩人。
享受健身過程
 雖然,這名老闆是健身人士,按理說應該精神健旺,但鐘國威每次見到他,都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而且脾氣也很暴躁,同時也有嚴重皮膚問題。
 “健身者要問自己:你想得到什么?你不只是要增大肌肉,而是要健康。許多人身體有狀況,練習健身后有所改善,就不用看太多醫生。”他說。
 對于年輕一代健身者,他苦口婆心地勸告:健身結合飲食、訓練和睡眠,再輔以健身奶粉,一樣能到看到成績!
 雖然,健身者不使用類固醇,需要付出比服用類固醇更長的時間,才能達到出色的健身效果,重要的是,懂得珍惜和享受這個過程,並且從中找到健康!
為了競賽使用禁藥
 類固醇共分為數種,目前健身人士使用人工開發的合成代謝類固醇(Anabolic Steroids,也稱蛋白同化雄性激素類固醇,Anabolic Androgenic Steroids),作用與睪丸激素相似,它與用作醫療用途的皮質類固醇(Cortico steroids)相反,前者具有極大的副作用。
 長期使用代謝類固醇,可能使男性睪丸小、性欲萎縮、骨質疏鬆,而且或會患上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健身運動圈子中,使用類固醇的人,都知道其副作用,但還是有不少人為了比賽或炫耀肌肉,選擇使用類固醇。
 “一些人參加健美比賽,如果沒有吃類固醇,可能是自己騙自己。”鐘國威感嘆地說。
 部分參加健身比賽的健美運動員,為了長期與其他選手競爭,保持超大美肌,使用類固醇成唯一途徑。
 在體育界,類固醇屬于其中一種興奮劑(Stimulant Drugs),禁止運動員使用。
 鐘國威認為,健身運動員可能在比賽半年前停止使用,這樣才能通過藥檢,以保住參賽資格。
林忠寶:勤鍛煉不打針吃藥
 31歲的林忠寶,一年半前開始健身,現在身材健壯,手臂結實的肌肉線條,令人不禁多看幾眼。
 他能練到這樣的成績,歸功于一星期三天勤力鍛煉,配合教練指導食用健身奶粉,“還有,教練教得好。”
 其實,當他想健身時,家人有一些意見,擔心他不是高個子,一練下去,變成滿身肌肉的“大只佬”,體型會不協調。
 簡單的說,家人擔心他使用類固醇,練得一身壯碩肌肉,變得很難看。
 從一開始,林忠寶就不把打針和吃藥(使用類固醇)考慮在內,他想要健康的身體,以及穿上衣服時,看上來很好看,就非常滿足了,因此最終還是加入健身行列。
 目前,他已從清瘦體型,變成63公斤的壯男,未來繼續依照他的體型標準,即68公斤的重量努力,讓身材更加健碩。
傳授同好健身經驗
 在Body & Fitness健身中心,Max(鐘國威)工作可忙得很,他是股東之一,也是資深健身教練,需要指導不同健身者,規劃和調整學員的練習進度。
 談到健身原由時,原來與他朋友的“胸”有關;當然,對方是一名男生。
 當時年僅17歲的他,對于朋友為何能有大胸膛,感到非常好奇,后來得知對方常在家中練習伏地挺身,于是他也開始練了起來。
 不久之后,他發覺這已不能滿足他的要求,由于當時健身中心費用較高,他只能到一間高級公寓的健身室,每月付了七、八十令吉,操練自己的身體。
 后來,一些健身朋友告訴他,健身最終要到健身中心,才能真正達到目的,他就向家人商量分擔健身費用,開始了真正健身生涯。
 累積了健身經驗后,他選擇成為健身教練,現在又與友人張秀瓊合開健身中心,一面健身一面當教練,又能當成是事業,可謂一舉三得。
按部就班勿求速成
 年輕人愛“玩Gym”(健身),但幾歲開始才適合呢?
 鐘國威指出,歐美國家的標準是15歲就可以開始健身,他建議大馬人開始健身的年齡,可介于15歲至18歲之間。
 健身是長期的運動,需要持續不斷訓練,他說:“健身可以練到70歲都沒問題,因為是長期計劃,屬于比較安全的運動,反之,打羽毛球、踢球都有一定的危險。”
 對他來說,健身需要耐心,配以系統訓練、良好飲食習慣、適當睡眠,以及根據教練的指示食用健身奶粉,就能使肌肉發達,身體越來越健康。  
 健身需要一步一步來,服食類固醇以求快速見效,副作用堪虞,因此,鐘國威語重心長地說:“健身,吃健康奶粉就足夠了。”
健身奶粉依指示吃
 鐘國威表示,健身奶粉需要依照個人體質,以及訓練量食用,不能過量,也不要太少。
 “如果訓練量大,健身者體型也大,就要吃多一些健身奶粉,如體型一般或較小,吃得剛好就好。”
 他指出,由于健身奶粉提供身體蛋白質,如果攝取過多,腎臟無法排出多余蛋白質,或會影響身體。


副作用嚴重 得不償失(下篇)

報導:潘有文 
圖:楊淦翔、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成也類固醇,敗也類固醇!  使用類固醇能在短期內增加肌肉和力量,除了吸引不少健身者使用,一些需要大量體力的運動項目,也捲入類固醇漩渦中。
 這些運動員可能在某段期間取得良好表現,但當類固醇的副作用發作,他們就要承受苦果!
近期,類固醇話題發酵,我國體育界官方人士,相繼承認類固醇影響某些體育項目,我國已不能再小覷它,帶給國家和運動員的副作用。
 青年與體育部部長凱里指出,一些健身者坦承使用類固醇,尤其是年輕人,因此,他希望年輕一代遠離類固醇,並且不要受到朋友影響,使用違法藥物。
 國家體育學院總執行長拿督藍蘭阿茲醫生表示,運動項目中,健美、舉重和田徑都有濫用類固醇的歷史紀錄。
 相較歐美國家,我國運動員濫用類固醇情況,或還有所不及,但如果不做好防範工作,一旦情況加劇,就難以收拾殘局。 
 張子豪曾是自由搏擊國家代表,他表示,不管是國內比賽或世界賽,他都沒有經過藥檢,因此他相信,即使有拳手使用類固醇,也難以予以證實。
引發骨質疏鬆
 自由搏擊講求力道和腳骨硬度,平時訓練量和比賽,都需要大量體能,以致一些自由搏擊運動員悄悄使用類固醇。
 “其實是有人使用類固醇。類固醇的存在,對拳手很危險,會讓骨頭異常脆弱,這個副作用威脅著拳手。”他說。
 自由搏擊可混合使用各種拳術,包括泰拳、散打、跆拳道等,手腳攻防激裂,最后給予對手致命一擊,骨頭稍為脆弱一些,容易遭擊傷。
 如果自由搏擊拳手使用類固醇,引發骨質疏鬆,在場上與對手硬碰硬時,可能造成難以想像的骨折,影響自身運動生涯。
 張子豪表示,他通過比賽影片,看到一些外國自由搏擊選手,出現不可思議的骨折情況,極有可能是使用類固醇所致。
 泰拳是自由搏擊運動主要拳術之一,因此選手練就強硬腳骨,並不容易折斷;格鬥時,即使腳部受傷,最嚴重是一支骨頭斷裂,輕則脫臼,但是,現實中確有自由搏擊運動員的兩支腳骨斷折,腳部因此彎向另一個方向。
使用前宜三思
 對于這種情況,張子豪忍不住大呼:“這太誇張了,非常恐怖,很大可能就是使用了類固醇。”
 上述這種情況,或因有關自由搏擊運動員,大量使用濃縮的類固醇,造成骨質疏鬆情況嚴重,骨頭承受不住衝擊。
 此外,也有一些人以控制劑量方式,使用類固醇增加肌肉和力量,或不會讓骨頭如此不堪一擊。
 “但是,即使只是一點點藥量,它還是會進入身體!”張子豪認為,拳手最好不要使用類固醇,其副作用是拳手禁忌。
 他表示,類固醇是一種男性賀爾蒙濃縮后的劑量,使用者的身體,突然得到過量激素,雖然可增加肌肉線條,人體或難以負荷這些超量賀爾蒙,因此使用前應三思。
 健身、打拳,或是做任何需要大量體能的運動,與其使用類固醇,不如花時間鍛煉;如果不想付出時間,那就承認事實,否則日后出現副作用,只能悔不當初。
濫用類固醇常見征狀
 一般使用類固醇者,大多數不會對外承認,但濫用類固醇后,胸腹可能出現以下征狀:
 ●突然肌肉發達(短期內,約三個月內或更短時間);
 ●大量使用類個醇者,乳頭可能較凸出或較長;
 ●肌肉形狀帶圓,胸肌形狀比較尖;未使用類固醇者,多數是四方形。
 ●長時間鍛煉的肌肉非常結實,沒有多余脂肪,使用類固醇者,肌肉不是精瘦,而是帶有一點脂肪。 
 ★服食健身奶粉(Protein)只是吸取其蛋白質,以增加肌肉,但不會出現上述特征。
張家輝變肌肉男非用禁藥
 港星張家輝新電影《激戰》“肌肉男”造型曝光后,引起一片嘩然,互聯網上不少人紛紛討論,他是否有使用類固醇?
 張子豪認為,對比張家輝現有胸腹肌肉外觀,以及過去十多年間的照片,張家輝的肌肉屬于真材實料!
 “有人突然變大只,多少都會被懷疑使用類固醇。但看張家輝,他2000年時,肌肉沒有線條,2007年左右開始有線條,兩三年前已有胸腹肌,今年變得清瘦和結實。”因此,他認為張家輝使用類固醇的幾率低。
呂明錩:寧要健康不要打針
 29歲的呂明錩,2010年開始健身,當時身體較胖,做起工來沒精神,感覺比較辛苦,于是就健身做運動,找回自己的健康。
 他知道有人健身的目的,要讓身材變得健美,因此選擇打針或吃藥(使用類固醇),但他認為這對自己不好,因為他健身的目的,就僅是希望擁有健康體魄。
 “我是要找回健康,身材美不美,沒關係。”他非常清楚自己健身目的,而且其教練也不認同使用類固醇。
 由于一些事情,他曾停止健身半年,但並沒有放棄運動,依然堅持以跑步代替,現在回到健身中心健身,並不要求找回自己的肌肉線條,一切以健康為前提。
王明強: 朋友打針健美悔不當初
 王明強今年30歲,健身已有4年時間,人變得精神奕奕,健碩的身材也使他穿衣更好看,增添不少信心。
 “我以前很瘦,現在重了11至12公斤。我有吃健身奶粉,開始只吃一種,之后再配合增加,它對肌肉有很大幫助。”他表示,練至6至9個月后,已能看到一些成績。
 雖然身材不俗,但他沒有想過參加健身比賽,在他的印象中,以前健身比賽,沒有太多人使用類固醇,但現在則成了趨勢,可能10個人中,就有9個打針或吃藥。
 對于使用類固醇,他敬而遠之,因為在朋友身上,看到了類固醇的副作用。
 “朋友打針幾年后,胸部靠近乳頭處生出腫瘤,醫生說是打了類固醇的關係,之后開刀割除。”他指出,他的朋友告戒他,千萬別使用類固醇,以免后悔莫及。
 他發現,現在一些年輕人健身,因對健身效果不滿足,就會使用類固醇,另一些可能是朋友之間互相炫耀肌肉,或是鐵杆健身迷,一旦經健身中心或朋友介紹,就加入使用類固醇行列。
類固醇加速肌肉修复
 使用類固可使肌肉變得龐大,其關鍵在于肌肉增大速度!
 健身者健身時,肌肉纖維出現非常細微的撕裂,人體細胞和蛋白質就會修補這些纖維,肌肉就越來越強壯。
 人體自然修復肌肉大約需要48個小時,但使用類固醇的人,其肌肉修復速度快上約一倍,即24小時就可完成,這即是說,也能更快恢復體力,加速健身效果。
 類固醇加速肌肉修復的生理极限,雖然讓健身者迅速達到效果,但它的風險也不小,因此,想要使用類固醇者,需三思而后行。

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同性戀爭議

21 Jul 2013 

同性婚姻波折重重(上篇)


文:劉林李
 全球越來越多國家承認同性婚姻,最近,紐西蘭、法國、巴西這些國家陸續加入這個行列。  同性戀不是新鮮話題,卻是永遠的議題。
 講到同性戀權益、同性戀婚姻,總有支持和反對的聲音。
 然而,這些國家還是以行動打破傳統婚姻形式,賦予同性戀相等權利。
婚姻這東西,像錢鍾書著作《圍城》所說的:外面的人想進來,里頭的人想出去。
 全球很多國家離婚率都在飆升,很多現代人已經推遲結婚時間,不婚主義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全球很多同性戀者卻在爭取走入婚姻的權利。
 雖然我們說婚姻的本質是愛和承諾,其實婚姻還包括法律賦予的地位和權利,這僅是相愛、同居的伴侶無法享有的。
 美國出生,澳洲長大的的卡拉法(Martin Karaffa),在日本東京工作多年,2004年,公司邀他到美國紐約上班,他毫不猶豫答應了。
 雖然紐約是美國其中一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州,但當時美國聯邦《捍衛婚姻法》(Defense of Marriage Act)對婚姻的定義仍然是婚姻只能由一男一女組成。
 卡拉法的公司無法為他的日本伴侶辦理配偶簽證,他只好放棄紐約的工作機會。
 他們后來去了德國,一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他可以此條款為同性伴侶獲得配偶簽證。
拒絕承認婚姻關系
 美國的伊迪斯溫莎(Edith Windsor)和希婭斯派爾(Thea Clara Spyer)自1963年相識,就開始相愛並共同生活了42年。
 2007年,希婭斯派爾診斷出硬化症,只有一年左右的生命,于是她們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結婚。
 兩人曾經共同購買房產,2009年,斯派爾去世,把房產留給溫莎。
 根據美國聯邦和紐約法令,配偶在繼承財產時可以豁免繳交遺產稅。
 但是在免除州級稅務后,聯邦政府卻以《捍衛婚姻法》第三條款,把婚姻定義為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的依法結合為由,拒絕承認她和斯派爾的婚姻關系。
 她不能享有聯邦級賦予合法夫妻的稅務優惠和社會福利,必須繳付36萬美金(約114萬6000令吉)的聯邦房產稅。
 她開始尋求法律援助爭取自己的權益,當時她已經是將近80歲的婦人。
 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她不只贏得自己的權益,還改寫美國同性伴侶的命運和歷史。
美國 -- 通過法律爭取權利
 現年84歲的伊迪斯溫莎跟自己的伴侶生活40多年,好不容易結了婚,老伴去世以后,她卻無法享有合法伴侶的權利。
 她只好通過挑戰聯邦法案,爭取自己的權益。
 美國國會1996年通過一項《捍衛婚姻法案》,把定義婚姻的權利留給各州,然而,法案規定在聯邦層次上,只承認婚姻由一男一女組成。
 這項法案由當時的總統克林頓簽署。
 也就是說,就算在同性婚姻合法的美國各州結婚的同性伴侶,聯邦還是不會承認他們婚姻的合法性。
 隨著溫莎的斗爭,今年6月26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5比4的判決,宣佈《捍衛婚姻法》中關于婚姻只能由一男一女結合的定義違法,也就是說婚姻不需要界定為一男一女。
 這意味著在美國聯邦級別法律層面上,同性婚姻已經不是問題。但這不能解讀成同性婚姻在全美合法化,美國採用聯邦制,同性婚姻是否合法看各州規定。
 不過從此以后,聯邦政府必須平等對待在同性戀合法的州結婚的同性婚姻伴侶,提供他們跟異性婚姻伴侶一樣的稅收、保健和退休福利。
 美國走到這步,同性戀平權的前路似乎越來越明朗,有人將之譽為彩虹的勝利。
 奧巴馬親自打電話祝賀溫莎,曾經親手簽署《捍衛婚姻法案》的克林頓,據說立場早就改弦,不僅對自己簽署這項法案造成眾多同性戀者的痛苦感到懊悔,還大力支持同性婚姻。
逃不過與政治掛鉤
 截至今年7月,美國共有11個州通過同性婚姻法,另外像哥倫比亞特區、一些印地安人部落等地方,也已承認同性婚姻。還有羅德島和明尼蘇達這兩個州,也將在今年8月1日加入這個行列。
 洛杉磯加州大學法學院人口統計學家蓋茨(Gary Gates)估計,美國現今大約有78萬同性戀者,當中有10%正式結婚或民事結合。
 很多人認為美國是個民主自由的國家,然而就算在這個大家心目中民主自由的國家,說起同性戀,依然會引起兩極的爭議。
 尤其是該國一些宗教人士,無論如何都無法認同性戀者的權力和同性婚姻。
 即使今天美國許多地區已經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但同性婚姻在美國依然是一種政治和法律議題,政客公然支持某一立場,都可能斷送他們的政治前景。
 據說克林頓當年就是在避免連任受阻的壓力下才簽署《捍衛婚姻法案》。
荷蘭 -- 首個承認同性婚姻先驅國家
 全世界第一個承認同性之間民事結合的國家是丹麥,但第一個認可同性婚姻的國家是荷蘭。
 2001年愚人節午夜那天,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市政廳,有三對男同性戀伴侶和一對女同性戀伴侶,在當時的市長見證之下締結婚姻。
 在同性戀運動分子積極爭取之下,荷蘭于1998年1月1日,開放注冊伴侶制度,不再限制注冊伴侶的性別,讓同性伴侶也可以注冊為同居伴侶。
 2001年,該國正式通過同性婚姻合法性。
 今天,荷蘭人要是告訴別人自己已婚,對方通常會問,你的另一半是男的還是女的。
 對荷蘭同性伴侶來說,當中最大的意義是,該國不是另闢同性婚姻專法,而是修改原有的婚姻法律條文,認可“婚姻可以發生在兩個不同性別或相同性別的人之間”,這表示同性之間的婚姻,跟異性之間的婚姻一樣自然。
推動過程備受壓力
 跟全世界所有國家一樣,荷蘭在推動同性婚姻合法的過程,受到宗教團體強大的壓力,一些教會甚至拒絕讓同志舉行宗教婚禮,倒是荷蘭天主教教會的立場,起著關鍵性作用。
 該教會雖然不認同社會認可同性婚姻的合法,但表示應該公開尊重同性戀,同性戀也能夠受到上帝同等的關懷。
 荷蘭被視為全球最尊重同性戀人權的國家之一,不過這不代表整個荷蘭社會都接受同性戀,近幾年來,阿姆斯特丹區經常發生同性戀者受攻擊事件。
 有人故意在大街上暴力攻擊同性戀者、在同性戀者住家信箱中塞入男女親熱的照片,或以挑釁的言語,問同性戀誰是“男的”,誰是“女的”。
 在其他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許多同性戀者也一樣會面對搔擾,目前為止,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一片真正的同志樂土。
紐西蘭 -- 同性婚姻獲得保障
 紐西蘭是亞太地區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
 早在1986年,紐西蘭就對同性戀大開綠燈,承認同性戀合法,該國同志再也不需要偷偷摸摸相愛。
 紐西蘭擁有龐大的同性戀群體,該國許多政治人物和演藝界名人都大方公開自己的同性戀身分
 2004年12月,該國國會通過“民事結合法案”,(Civil Union Act),允許同性之間的民事結合。
 “民事結合”這個名稱和概念的由來,是因為在一些基督教悠久的國家,某些教會反對把同性婚姻稱為“婚姻”,所以才在法律上採用“民事結合”字眼。
 其實在許多國家,“民事結合”權利等同或接近婚姻,但無婚姻名分。
 該國隨后修訂財產關系法,讓同性伴侶在財產關系中,跟異性伴侶享有同等權利。
 最近,該國進一步通過婚姻法修正案,承認同性婚姻的法律地位,並允許同性伴侶共同領養小孩。
宗教界強烈反對
 儘管紐西蘭民事結合法和財產關系法早就認可同性婚姻,但是該國宗教界和一些教徒,依然強烈反對同性婚姻。
 他們反對同性婚姻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認為“婚姻是神聖的,並非一種人為的制度,婚姻必須體現為一男一女的結合”。
 也有一些保守人士擔心,同性婚姻會衝擊傳統家庭價值觀,他們認為,一個擁有父親和母親的家庭,和擁有同性雙親的家庭,意義迴然不同。
 不管怎樣,隨著時代改變,紐西蘭大部分民眾和政治人物,已明顯對同性婚姻抱著更為寬容及開放的態度。
 大部分支持同性婚姻的人認為,無論對同性戀或異性戀來說,婚姻是一種基本人權。


只問政績不問性向(下篇)


文:劉林李
過去,一般只有藝人、藝術家、設計師等公眾人士,才會公開自己的同性戀身分。  今天,全球各地政壇也越來越多政治領袖“出櫃”,他們坦然做自己,並以行動告訴大家,我的政績如何,跟我的性向無關……
說到冰島前總理西于爾扎多蒂,媒體對她的形容詞,總是圍繞在“冰島第一位擔任總理的女性”、“第一位公開同性戀身分的國家首腦”、“第一位在就任國家總理期間結婚的同性戀者”。
 西于爾扎多蒂的性向曾是世界各國媒體的焦點,她今年4月到中國北京進行訪問,更是成為中國民間熱門話題。
 同性戀對中國官方來說,依然是個“禁忌話題”,大家都在猜測及熱烈討論,中國官方媒體會如何稱呼及報導冰島總理的配偶?
 許多中國同性戀組織都期待,可以藉冰島總理和同性伴侶的訪問,引發中國官方及公眾對同性戀群體處境的關注。
 結果中國官方媒體低調報導,在正式新聞中都沒有提及總理伴侶的名字,中國同志團體都對此感到失望。
不提總理性取向
 儘管全世界媒體都喜歡拿西于爾扎多蒂的婚姻說事,但是在冰島,媒體幾乎不提總理的性取向,他們關心的是她的政績。
 同性戀在冰島是一件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根本不值得成為話題。
 在全球很多國家仍視同性戀為“敏感課題”的今天,很多人也許無法想像,冰島從1940年就宣佈同性戀不違法。
 這個北歐國家,1996年開始允許同性戀者民事結合,享有跟異性伴侶一樣的法律權利。
 2010年6月11日,冰島國會以49票贊成,0票反對的投票結果,一致通過“不論性別”的婚姻法案,並于6月27日正式生效。
 當年68歲的西于爾扎多蒂和同性伴侶萊奧斯多提爾,在那天成為法案生效后冰島首對結婚的同性伴侶。
冰島前總理勇於公開出櫃
 冰島前總理西于爾扎多蒂1942年出生于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高中畢業以后曾在職業高中修習商業,沒有上過大學。
 1962年,她進入航空公司成為空中服務員,當時就是工會領導人。
 1978年,她當選冰島國會議員,從政黨領袖、部長,后來成為總統,在政壇活躍三十多年。
 她在擔任部長期間,謝絕政府為內閣成員提供的專用轎車和司機,一直是自己駕車上班。
推動性別平等運動
 多年來,她致力推動性別平等運動,為殘疾人士和老年人爭取權益,政績卓越,深得民心。
 私生活方面,她于1970年代結過一次婚,嫁給一位銀行家,育有兩個兒子。
 離婚以后,她和現在的伴侶萊奧斯多提爾相戀,萊奧斯多提爾本身也結過一次婚,育有一位兒子。
 萊奧斯多提爾是位作家兼編劇,寫過多部劇本和小說。
 兩人于2002年辦理民事結合,但她們非常注重隱私,甚少在公眾場合一起露面。直到西于爾扎多蒂成為冰島總理,她們才一起在外交場合亮相。
比利時首相同性戀無損政途
 2011年12月6日,比利時結束長達541天的無政府狀態,社會黨黨魁迪魯波宣誓就職成為首相。
 他除了是比利時三十多年來首次出生法語區的首相,以及該國近40年來首位社會黨首相,他還是繼冰島前總理西于爾扎多蒂以來,第二位公開同性戀身分的國家最高領導人。
 迪魯波從大學時代開始接觸政治,曾任大學學生會主席。1987年起,他相繼擔任議員、歐洲議會議員、參議員、市長、教育部長、副首相等要職。
 他于1996年公開自己的性取向,他“出櫃”的原因說來其實很戲劇性。
 當時,他陷入一宗嫖男妓醜聞,媒體對他窮追猛打。不管他去到哪里,都有一堆記者和攝影師追著他。
沒有受到任何歧視
 有一次,一位記者問他:“儘管他們說你是同性戀者……”他忍無可忍,突然轉過身來大聲回應:“沒錯!是同性戀,又怎樣?”
 結果所有記者竟然驚呆了,大家沉默了一陣子,不知該說什么。
 他后來接受傳記作家訪問,提起這件事時表示:“那是我發自內心最真摰的回答。”
 他說過,自己“出櫃”以來,沒有受到任何歧視,比利時是個寬容的國家,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沒有人會干涉你的私生活。
 事實證明,就算公開同性戀身分,他的政治生涯依然不受影響,他還是當上國家最高領導人。
日本社會對同性戀者改觀
 日本社會普遍對同性戀的態度仍舊很保守,該國很少人會公開談論同性戀課題,日本同性戀“出櫃”需要面對很大的社會壓力。
 不過這幾年,卻有幾位同性戀政治人物勇敢“出櫃”,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
 尾逵加奈子是日本首位公開同性戀身分的議員,2003年,她首次當選大阪議員。
 她在參選之前並沒有公開自己的性取向,經常為無法說出真相而感到焦慮。
 2005年,她終于公開自己同性戀的身分。兩年后,她被提名為參議院選舉候選人,雖然敗選,但她獲得提名,仍然被視為日本社會接受同性戀者的開端。
 在尾逵加奈子首次當選議員的2003年,日本其實還有一位跨性別者(Transgender)上川綾,在政壇冒出頭。
參選前公開性取向
 上川綾在參選之前,就公開自己是位跨性別者,后來高票當選。
 2011年,又有兩位“出櫃”的男同性戀者,成為日本地方議員。
 他們是石川大我和石阪渡,兩人都是“LGBT”(備注)和少數族群平等權利的倡導者。
 作家石川大我,曾出版一本自傳體小說,書名是《我的男友在哪里》。他以真實姓名及第一人稱,訴說自己的成長經歷。
 他長期活躍于“LGBT”人權活動,並不隱瞞自己的性取向。
 石阪渡則長期以來從事著關懷老人、特殊孩童、同志團體的工作。
 2007年4月,他首次參選東京都中野區議員選舉落敗,2011年,他重披戰袍,成功當選。
 備注:LGBT為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 Gay)、雙性戀者(Bisexual)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縮寫。
美國運動員出櫃受支持
 演員、設計師、政治人物等公眾人士公開自己同性戀性向已是越來越普遍的事,但是職業運動員“出櫃”是少有的事。
 美國職籃聯賽(NBA)中鋒柯林斯(Jason Collins),是北美職業運動史上第一位公開承認性向的現役運動員。
 最近他在體育權威雜誌《運動畫刊》撰文宣佈自己是同性戀者,文章開頭如此寫到:“我是一位34歲的NBA中鋒,我是黑人,而且我也是一個同性戀者。”
承認性取向 人氣大升
 柯林斯在NBA的名氣本來一般,在承認自己是同性戀以后,人氣大升,連他自己都受寵若驚。
 他的許多戰友均對他公開性取向大表支持,在社交網絡上留言贊賞他的勇氣,及祝賀他能夠做回自己。
 美國總統奧巴馬、前總統克林頓均公開表示支持他,他的贊助商也發表聲明,為他是旗下運動員而感到自豪,並相信在公平的球場上,球員的性傾向絕非首要考量。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向電子煙說不!

文:程為 
圖: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電子煙無煙味,加上未有法律規管,或吸引青少年成了煙客!  在國內,有小部分中學生,吸著像是香煙又不是香煙的電子煙,已有教師向消費人團體投報,引發關注。
 法律規定商家不能售賣香煙給未成年者,但近幾年才流行的電子煙,不在此例,我國政府需關注這個灰色地帶……
今年6月下旬,檳城消費人協會(下稱檳消協)發佈文告指出,該協會接獲教師投報,發現有學生抽電子煙,並且附上從學生處沒收而來的電子煙。
 檳消協非常擔心年輕人流行抽電子煙的情況,由于沒有類似禁止未成年者購買電子煙的法律,中學生可隨時從網上或店面購買電子煙,該協會擔心中學生對尼古丁上癮。
 早在兩年前,韓國中學生群中,已有不少人吸電子煙,由于沒有煙霧和煙味,以及電子煙外形神似鋼筆,師長和父母不易發現,因此,成了中學生群中公開的秘密。
 當時,韓國一支電子煙的價錢約600令吉,但還是有不少中學生有能力購買。
法律沒禁未成年人購買
 在我國,便宜的電子煙價格可低至50至90令吉,至于供抽食的液體,如尼古丁或香味濃劑,售價介于10至20令吉。
 一支低價電子煙價格不到100令吉,這對現代中學生,尤其是來自中等收入水平家庭者來說並不昂貴。他們只要累積到足夠的零用錢,就有能力買上一支電子煙。
 我國法律禁止未成年人購買香煙,並未包括電子煙,因此,檳消協認為政府應管制電子煙,以免更多年輕人吸食成癮。 
 美國公共衛生專家已經警告,年輕人吸食電子煙內的尼古丁,可能走上吸煙一途;雖然,電子煙未經嚴格科學驗證,未知負面影響程度,但不少國家如巴西、挪威、巴拿馬、新加坡、烏拉圭等,已向電子煙發出禁令。
 我國政府為了避免青少年染上煙癮,大力宣導抽煙的害處,如果年輕人轉而以電子煙替代香煙,我國是否也應跟隨上述國家的步伐,向電子煙說不呢?
外形可分 兩大類
 目前,中學生是我國電子煙市場其中一個較小的消費群體,哪一個年齡層才是電子煙主力消費者呢?一名售賣電子煙人士指出,他的顧客年齡介于20至45歲,也有一些樂齡人士購買電子煙。
 在互聯網銷售電子煙大有人在,一些購物中心內的商店或禮品店,也有售賣電子煙。
 “年輕人除了自己買,也有不少人是買來送給有抽煙的長輩。”有關業者指出,有抽煙習慣的樂齡人士,通常不會拒絕嘗試電子煙。
 電子煙外形大致可分兩大類,一為仿造香煙外形,另一類則似較為粗大的鋼筆,有些可透視內部裝有混合液體的裝置。
 從外表來看,一般電子煙分為煙管和煙彈,前者包括可充電的鋰電池、具有加熱功能的霧化器,以及感應晶片;后者則是外形像煙嘴,儲放液態尼古丁或濃縮香味劑。
 有關業者指出,銷售的電子煙中,含尼古丁電子煙較受歡迎,佔了業績90巴仙,含香味劑的電子煙只佔10巴仙,即是說,煙客較喜愛含尼古丁的電子煙。
 電子煙于2004年面市后,制造商強調它不會產生焦油、一氧化碳、懸浮微粒等有毒物質,而且旁人不必擔心吸入二手煙,以此理由吸引不少煙客的目光。
 但是,由于電子煙煙彈,可以更換各種味道溶劑,例如薄荷、櫻桃、香草,甚至少年人喜愛的草莓、巧克力、焦糖味,因此,也吸引了一定數量的中學生。
煙民解藥? 爭議不斷
 2004年,電子煙推出市場后,電子煙商打著無煙味、無有毒物質、更健康、更便宜的傳統香煙替代品旗號,在盛行反煙運動的歐美國家,得到不少煙客青睞。
 一些電子煙商還言之鑿鑿,指稱電子煙能夠戒煙癮,許多想要戒煙的人,都把電子煙當成“戒煙解藥”。
 這個說法流行起來時,世界衛生組織站出來反駁這種論調,並且強調未有科學證明它能治療煙癮,也不認為它是合理的戒煙方法。
 吸食電子煙者,可選擇吸食尼古丁,或加入香味濃劑,雖然無煙味,但吸入體內是否引發病症,一直備受爭議。
 希臘在電子煙方面研究頗有成果,但不同科學家的論調卻大相徑庭;研究電子煙對人體肺部影響的學者認為,吸入尼古丁等同吸食殺蟲劑,如果吸食過多,將會引起嘔吐、噁心和頭痛。
 至于研究電子煙對心臟影響的希臘醫學人員,經過一段時期追蹤電子煙吸食者的狀況,發現電子煙並不會對心臟產生負面影響。
 這兩種說法成為反對和支持吸食電子煙的“證據”,各自支持自身的論調。
 以上兩種科學研究,分別針對人體的肺和心臟,屬于西方醫學典型的各自研究作業方式;是否不影響心臟,就可吸電子煙?還是因為有害肺部就不能吸電子煙?民眾選擇相信哪一方,或只能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了。
電子煙 歷史
  50年前,美國人荷伯吉伯特(Herbert A. Gilbert)取得“無煙、非煙草香煙”專利,它已像是現代的電子煙,即加熱尼古丁,產生蒸氣,就像抽煙。
 當時,已有數家公司想要生產電子煙,最后不知何故無疾而終。
 2004年,中國北京中醫師韓力,獲得電子煙發明專利,電子煙廠商生產電子煙后,除了在中國市場銷售,歐美國家也是另一個重要市場。
 如今,全球每年電子煙市場達4億美元(約12億令吉),一些香煙商也開始收購電子煙廠商,試圖搶下電子煙市場這塊大蛋糕。
刺激呼吸道 引發急性病
  電子煙的液態尼古丁,加入丙二醇(Propanediol),經加熱蒸發后,產生吞雲吐霧的效果。
 德國聯邦健康教育中心的專家,針對以上過程研究后,發現它會刺激呼吸道,引發某些急性症狀。
 丙二醇無色、無臭,嚐起來帶有甜味,可小量使用在人體,充作保濕劑,美容產品如面霜、乳液和化妝水中,都含有這個成分。
 然而,如果過度使用,則會出現掉髮、損害肝和腎臟、知覺異常等病症。
 再者,電子煙存放液體尼古丁的煙彈中,尼古丁成分不一,可分為高、中、低等濃度。電子煙商聲稱,可讓煙客逐步降低對尼古丁的依賴。
 但是,電子煙商並未說明,液體尼古丁和丙二醇混合后,將會刺激呼吸道,引發一些病症的事實。
含尼古丁 對人體帶來傷害
 香煙和電子煙的差異,在于前者會產生嗆人和有害煙霧,至于共同點就是:皆含尼古丁!
 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其他各國衛生機構,如法國衛生監督機構,皆視尼古丁為非常危險的物質。
 煙客選擇電子煙,其中一個關鍵就是需要尼古丁解煙癮,但是,不管尼古丁濃度多低,它還是可能對人體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
 美國南加州大學衛生所所長佐納登森美(Jonathan Samet)指出,鑑定電子煙利弊還有待進行更多研究,但指電子煙健康的說法令人懷疑。
 專家只能提醒煙客慎用電子煙,但對于未成年者,美國兒科煙草學會主席佐納登維尼克夫(Jonathan Winickoff)認為,家長或應考慮強制禁止孩子接觸電子煙,因為這些產品並不安全。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手機交友

17 Jul 2013

你手機交友了嗎?(上篇)



報導:劉拓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當今世上,人氣便是王道,亦可變成利潤。  尤其是即時通訊應用程式(Messaging Apps),更是靠人氣通吃四方。
 目前,即時通訊應用程式成為智能手機用戶最依賴的溝通方式,並因此搶奪了全球電訊商高達230億美元(約733億令吉)的收入!
 全球競爭激烈的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除了低價(比如WhatsApp),還有免費的KakaoTalk和Line,以及時下最夯的WeChat。
如果說,手機交友發燒戶都有下載WeChat,這說法應該不會引起太大爭議!
 全球用戶超過3億的微信(WeChat),不只在大中華圈獨領風騷,甚至,用戶遍布五湖四海,成為新馬印泰、菲律賓、墨西哥,以及少數西亞國家的智能手機用戶中,最受歡迎的應用程式(Apps)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WeChat,是由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供應商騰訊公司開發的。雖然,騰訊開發的通訊軟體QQ,在13億人口國有極大市佔率, 但它並不安于國內現況。為此,騰訊在2011年推出微信,將微信海外版命名為WeChat,並且花百萬美元買下wechat.com域名,積極搶攻國際市 場!
海外用戶7000萬
 今年6月,海外版WeChat的註冊用戶數,宣告衝破5000萬大關。之后,在短短一個月時間,海外用戶新增2000萬,突破7000萬人次,並且下載量“持續升高”。
 深諳此道的即時通訊應用程序,包括WeChat,利用各個領域的名人分享WeChat的使用體驗,人氣響應推高至極致,轉變成源源不絕的利潤。
 以中華圈為主力市場的WeChat,去年起,便讓偶像藝人羅志祥和楊丞琳合體代言,打造WeChat的知名度;今年五月,又讓罩著金鐘影后光環的楊丞琳,以煽情的母親節生日篇廣告,俘虜大媽用戶。
 接著,再推出羅志祥一邊通“Chat”、一邊救援麻吉脫離險境的耍帥廣告,來標榜WeChat語音訊息即時對講功能的便捷、即刻性和創意。
 最近,WeChat將人氣名人效應升級──邀請世界足球先生梅西(Lionel Messi)助陣,廣告將在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上線。WeChat用戶只要添加心儀名人的官方賬號,就能時刻關注偶像的視頻、語音信息、最新照片和消息。
梅西WeChat哄寶寶絕技
 2012年11月喜獲麟兒的梅西,變成名副其實的 “絕世好爸”。
 WeChat抓緊粉絲想看偶像哄寶寶的心理,讓梅西在廣告中展現哄寶寶絕技!而“梅西WeChat哄寶寶”的廣告主題,確實很得新手爸爸歡心,因為他很快便入戲,還一直逗樂現場工作人員。
 宣傳片畫面中,金孫不停啼哭,“奶奶”無奈向梅西求援。足球巨星靈機一動,通過WeChat,向寶寶展示讓人目眩的高超球技,來逗樂“寶寶”。最終,“寶寶”亦拜倒老爸的球技之下,開懷大笑,而梅西也露出自滿笑容。
 據悉,梅西老爸曾經提議讓梅西三兄弟一起上陣拍攝這個廣告,可惜時間協調關係,只能作罷。
方便價廉即時短訊服務
相信許多智能手機用戶,第一個下載的即時通訊程式,便是需要付費的Whatsapp。
Whatsapp是由兩位前雅虎員工開發的。當初,兩人開發Whatsapp的目的,相當令人感動:只是為了提供方便、低價、無廣告的即時短訊服務。
即時通訊應用程式發展至今,功能都類似。具體來說,程式可以支持一對一交流、群組聊天、分享音頻、圖片以及視頻。
此外,Whatsapp會顯示“對方已經收到消息”,同時,你可以查詢好友最后在線時間,知道他什么時候在忙。
手機內存號碼方便管理
國際經驗豐富的即時應用程式,包括WhatsApp、KaKaoTalk和Line。
有人喜歡用韓國開發的KaKao Talk,因為想要支援他們的韓國偶像Bigbang。
有人喜歡用日本開發的Line,因為它有電腦客戶端,沒有智能手機也能用Line。
有人喜歡用中國開發的WeChat,因為結合了“即時通訊”和“社交網絡”,並且,可以隨機交朋友。
有人喜歡用美國WhatsApp,因為不會有亂七八糟的未知名短訊邀約,以及氾濫的商業廣告。
總的來說,WhatsApp和KakaoTalk是以手機內存的電話號碼來管理好友。一旦手機通訊錄的朋友下載了這兩個應用程式,他們便會自動出現在你的聯繫人欄目裡,你們便可展開通話。
將人氣變成利潤
想將人氣變成利潤,除了要聚集個人用戶,還要爭取企業用戶。這點上,即時通訊應用程序開發商,都會特地開通企業賬號的功能,並且完全免費,以便讓企業用戶和個人用戶溝通互動。
個人用戶幹嘛需要關注企業用戶呢?實際上,只要個人用戶成為企業用戶的好友,就可以即時接收商家最新的促銷資訊,以及享用特定優惠,實現一個雙贏局面。
當然,哪個即時通訊應用程式最合你意,還是得下載使用才能知道。



禁止不如加強教育(下篇)

報導:許雅玲 
圖:本報資料中心、受訪者提供、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手機出現隨機交友功能后,誰也不能擔保交到的朋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今年起,國內外報章陸續爆出手機交友詐騙案。
 對此,心理輔導專家李志祥表示,年輕人沉迷手機交友,喪失在現實生活中的正常交際,以及辨識朋友的能力。
 不過,他的年輕朋友提醒說:未來10年,手機交友才是正常的交際方式。
 這是當頭棒喝,沒錯!大馬人,尤其是家有小孩的父母,必須以開放心態看待手機交友,避兇就吉,化解手機交友引發的問題!
手機交友詐騙層出不窮,隨手拈來便有:
 一名到香港公幹的34歲商人,用搖一搖隨機交友功能,認識一名22歲北京女子。他邀請女方到他在尖沙咀入住的酒店見面,結果一見如故,雙宿雙飛,還說好一起出游北京。
 隔幾天,商人辦公回到酒店,便發現女方不告而別,逾30萬港幣(約12萬令吉)財物失竊,方知誤墮桃色陷阱。
 另外一單令父母提心吊膽的手機交友詐騙案,同樣發生在香港:一名男救生員假冒女性,使用隨機交友功能結識多名少女,混熟后便約她們見面,訛稱是網上女子的男性朋友,威逼利誘少女們援交賺錢。
 最可惡的是,他藉詞“培訓”,強姦少女,再安排接客,少女若不從,他便強拍裸照,逼她們就範。
兩類人最易受騙
 想要隨機結交朋友,但又怕受騙的用戶,會事先強調:非誠勿擾。可是,李志祥認為,“用戶可以舉報違法或不良訊息。可是,幾億人用戶的程式,開發商根本無法監控內容。”
 非誠勿擾警告,但還是不乏用假身分的莫名其妙邀約,手機交友用戶主要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們正處于求偶找對象的年齡階段。
 一些年輕人從論壇上聽聞“有人用手機交友‘釣’到女生”,便蠢蠢欲試。報章天天提醒:手機交友風險高,還是有人受騙。這算不算咎由自取?
 “有兩類人最易受騙。首先是心存僥倖,總認為自己不會那么倒霉受騙的人;其次是自認聰明的人,他們自詡懂得分辨真偽。”
 “算是吸取教訓吧。”他說:“但很多人並沒從別人的教訓中學習,主要是因為心存僥倖心態:我沒有那么不好彩,詐騙案不會發生在我身上,以及自認聰明:我會分辨真假。這兩類人會肆無忌憚去嘗試手機交友,更易受騙。”
 他強調,“不管以前或現在,只要有溝通管道,騙局一定會發生。只不過,時代改變,詐騙管道改變而已,即是從面對面詐騙到電郵詐騙,變化到現在的手機詐騙。便當是一個教訓,不要一錯再錯即可。”
錯誤價值觀衍生問題
 手機交友之騙財、騙色、騙情案,不一定由集團操作。
 “大馬有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男子,一下班便躲進房間玩手機。每天晚上,他都會用‘搖一搖’功能,找出附近也在‘搖一搖’的用戶,然后邀約見面。”李志祥說:“過程中,如果對方拒絕邀約,他便會發飆,破口大罵。”
 手機交友用戶,不盡然只想尋找一夜情,也有人希望發展為長久關係。只不過,這位年輕人喜歡“打獵”,覺得你情我願沒什么不可。這是年輕人的其中一種交際形態。
 手機交友衍生的社會問題,到底要怪誰?
 “新生代把異性關係看得太隨便,我們不能就此責怪溝通工具。我們更要擔心和反思:如何導正新生代的價值觀。”
以身作則改掉壞習慣
 中港台有不少父母發現:孩子變成低頭族,24小時手機不離身,容易精神恍惚和焦慮,對于父母的提問,只能回答“是”或“不是”。很多父母便向專家求救。
 對此,李志祥坦言:“現代網癮,不單指上網或打電腦游戲,還包括沉迷手機。手機交友雖怕遇到騙子,但沉迷手機最棘手問題是:在手機世界裡很活躍,但在現實生活中卻不懂如何和人交際。”
 孩子一頭栽進封閉的手機世界,現實生活中很少接觸朋友,造成人際能力下降,並且,無法從人的語氣和表情,來辨識對方是真心還是浮誇欺騙,這些孩子更易受騙。
 “過去,處理網癮問題,父母可以把電腦收起來。現在,父母把手機沒收,孩子會更加焦慮難受,父母也難保孩子不去偷買新手機。這點上,事事干涉反而適得其反。甚至,父母禁止孩子接觸流行文化,會讓孩子變成朋友群中的‘怪物’。”他說。
 很多70后或80的父母,本身都是手機控。想要鼓勵孩子少用手機,最好以身作則,家庭活動中,堅決不當低頭族。
知己知彼提高說服力
 新生代通過手機與人互動和表達自己,已經勢不可擋。
 李志祥說:“現在,中港台相當重視網絡和手機上癮問題。現在,大馬的手機上癮問題只是冰山一角,不做好預防,未來將會大爆發。”
 處理手機成癮問題,必須了解案主在現實生活中,屬于不容易結交朋友,還是好奇心太大一類。假如案主很難結交朋友,那么,李志祥便會教導他人際社交,協助他拓展生活圈子。
 “避免手機上癮,父母和老師必須親自了解新生代愛玩手機的趨勢,了解手機交友的利弊,再協助孩子掌握正確的人際社交知識。”他說:“父母不可高姿態說:玩手機,你錯了!這會製造出更多想逃離現實問題,躲進手機世界的隱蔽男女。”
 實際上,善用媒介可加強親子溝通,比如說,和孩子成為手機好友,便可了解孩子的活動和表現。
 網癮的預防工作,最好還是從中小學階段的教育做起;在輔導課上,教導孩子人際社交知識,包括使用網絡和手機的利弊,以及應有的保護意識。
父母如何面對低頭孩子?
 1.不要馬上評斷或指責,而是:
 ·嘗試瞭解孩子究竟在沉迷什么?(是電子游戲、面書、聊天室…?)
 ·在上述沉迷活動中,是什么吸引孩子?(刺激感、志同道合的朋友……)
 ·請教孩子一些手機科技疑問(包括手機功能、如何使用軟體程式、一些不明訊息等。)
 2.對資訊科技有基本認識和瞭解,才能找出和孩子溝通的共同話題,並適時做“機會教育”,提醒孩子應該注意的事項;
 3.買“足夠功能”的手機給孩子就好(孩子沉迷的往往是網絡游戲、面子書和無限制聊天),如果要奢侈手機,以后工作自己買!
 4.安排沒有手機干擾的家庭活動(定下規則:每天或每週的特定活動,不准接聽或回應手機)




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親子溝通

9 Jul 2013

放開限制學自律 做錯才有機會糾正 (第1篇)


報導:潘有文
圖:受訪者提供、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你愛孩子,但你瞭解他們嗎?  只有經過不斷的溝通,才能瞭解對方,親子之間,如果缺少聆聽與溝通,問題就來了,尤其是中學時期的孩子,如果思緒走差,可能使得父母終生后悔。
 孩子進入青春期,已不能只是責罵和限制活動而已,從溝通中理解他們,才最重要。
 從梁素珍和其孩子的親子關係個案,或可讓我們找到更多答案……
全家都有共同嗜好,正是親子溝通最好的方式之一。
 蔡維泉和梁素珍育有兩名子女,分別是16歲的兒子蔡勵瀚,以及15歲的女兒蔡勵馨,一家人都愛看電影,因此時常結伴上電影院。
 “我們試過一天赶三場電影,什么電影都看,有時想要看,就即刻去買票。”媽媽梁素珍表示,看了電影后,一家人就會在一起分享看電影心得。
 電影是他們溝通的橋樑,任何類型的電影都能吸引他們入場,即使是動畫電影,蔡家老爸老媽也看得津津有味,兩個孩子更是全情投入;回到家中,就會各自發表對電影看法,談個不亦樂乎。
和孩子分享生活
 能夠分享自己的想法,原本就是一件快樂的事,它是一種溝通,不一定要對方認同自己的看法,但卻能抒發彼此內心的感覺。
 對蔡維泉夫婦來說,能和孩子分享生活,至關重要,因此,身為母親的梁素珍,從兒子5歲開始,就轉了一份工作,投入一個只需工作半天的教育行業,可以有較多時間親近孩子。
 孩子的成長路程,父母其中一人長時間陪伴,不只是因為易于管教,或也可減少溝通障礙。
 雖然,她常在孩子身邊,但她相信或還有一些不瞭解孩子的地方,需要再加一把勁,用開放的方式與孩子溝通。
 不少父母管教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規則,梁素珍坦言,對于孩子,她也有家規,例如限制孩子玩電玩,以及溫習功課的時間。
放開孩子的手
 從自律角度來看,這是引導孩子的一種方式,給他們一個方向,讓他們曉得適可而止。
 隨著孩子跨入少年階段,禁止或限制已不是適當的方法;梁素珍也明白這個道理,逐漸放開限制,讓孩子自己選擇。
 放開孩子的手,也是一種教育和溝通;當梁素珍的兩個孩子,開始可以自己做決定,反而懂得自我克制,例如,梁素珍原本規定只有星期四、五、六才可以碰電玩,取消這些規定后,孩子反而能夠拿捏時間,不會沉迷電玩。
 她與女兒蔡勵馨,親子間互動頻密,關係極佳,即使當天發生一些事情,母女雙方各持己見,臨睡前,女兒依然會親親媽媽,所有的不快一掃而空。
 生活每個細節,都是親子溝通的機會,如果一直擔心孩子犯錯,希望他們不要誤入歧途,處處讓孩子碰上愛心建造的牆壁,也許才是問題的根源。
 “孩子做錯,不要緊張,這不是天要塌下來;因為他們做錯,才有機會糾正他們。”梁素珍表示,孩子沒有犯錯,就不知道他們的問題在哪裡,沒犯錯未必是好事。
 因此,對她來說,不會阻止孩子做想做的事,先讓他們自己去經歷,然后才以溝通的方式,引導他們做決定。
透過溝通贏取信任
 孩子未能明白父母的安排,但因為后者願意說清楚,才能贏得孩子信任,願意跟隨父母的引導。
 蔡勵瀚和蔡勵馨兩兄妹,對于父母提出的一些要求,可能並不完全理解原因,但由于父母願意與他們溝通,因此,並不會拒絕父母的提議。
 舉例,兩兄妹從小就已學習彈鋼琴,但由于鋼琴考試中,附有演唱部分,母親希望他們到音樂學院學習唱歌。
 最初,蔡勵瀚並不想學習唱歌,然而母親一番話,使他願意嘗試。
 原來,梁素珍告訴兒子,社會已有很多相同能力的人,如果擁有多一項技能,就能具備多一些優勢。
 蔡勵瀚覺得母親這一番話不無道理,于是決定學習唱歌,現在反而愛唱歌勝于彈鋼琴。
 “現在,在學校,老師偶爾會叫我唱歌,同學也會給我鼓勵。”他因此得到意料之外的滿足感。
不阻交友見機提點
 中學階段,孩子開始與不同朋友交往,偶爾相約外出吃飯、喝茶、逛街、唱卡拉OK,父母難免會想知道孩子交了哪些朋友。
 梁素珍不想讓孩子覺得她“管太多”,並沒有干預孩子的社交生活,但又有些擔心他們會交到哪一種朋友。
 因此,她除了與兒子溝通,瞭解他有哪些朋友,如果有時間,還會當司機,載他到購物廣場和朋友相聚,然后為了不打擾兒子的“歡樂時光”,就和女兒在廣場內逛街,等待兒子和朋友玩得盡興,才把兒子接回家。
 天下父母心,為了與孩子保持良好關係,付出了時間,無非就是希望孩子不要感覺受約束,可謂用心良苦。
 青少年人對男女情愛好奇時期,情竇初開,或會找異性朋友談情說愛;雖然,梁素珍不會阻止,但也不會鼓勵,只是希望瞭解孩子的社交網絡,給予適當的意見。
 中學生對于朋友與愛情的觀點和態度,往往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大石,壓在兩者之間,不能妥善處理。
 這是由于父母和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年輕人的友情和愛情,觀點不同時,難免引起磨擦,因此梁素珍才會小心翼翼處理。
幽默,也是一種溝通
 在媽媽眼中,蔡勵馨比哥哥蔡勵瀚活潑好動,在女兒眼中,父母又是如何呢?
 雖然父母倆各有不同的性格,但蔡勵馨認為兩人都一樣幽默和有趣,常會逗她發笑。
 “他們都很好笑,有時講笑話或著做一些有趣的動作,都會讓我瘋狂大笑。”父母像是開心果,這讓他覺得父母很逗趣。
 一般父母,尤其是父親,對于已是少年的孩子,如果平時少有溝通,連笑容都極少見到,但在蔡勵馨心中,父母的幽默成了另一種溝通方式,減少了兩代隔閡。


有松有緊教養孩子如放風箏 (第2篇)

報導:楊潔思 
圖: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陳瑞婷一家人在風光明媚的浮羅交怡島生活,夫婦倆從事攝影業,丈夫拍照,她則負責看管相館。   兩人育有兩名孩子,儿子15歲;女儿12歲。 
 雖然需要在外打理生意,對孩子的教養她卻不假手于人,凡事親力親為,就像釀制陳年老酒般,隨著歲月流逝,親子關係也在一天天平實的生活中蘊釀成長。
 如今,才12歲的女兒,已成為媽媽的服裝顧問,15歲的兒子,也展現男性風度,體貼媽媽的辛苦……
這十多年一路走來,瑞婷只在孩子小時請過女佣協助家務,但是舉凡孩子的照料,生活起居、講睡前故事,她都自己來,除了親自打點一頭家,還跟丈夫一同拼事業。
 幾年后孩子稍大,她連女佣也省下。“孩子從小都是我一手帶大的。一直以來都跟在我身邊,我出來店舖,他們也跟到店,直到三年前,他們較懂事了,放學后,我就留他們哥妹倆在家,不過晚上收工回家還是會檢查他們的功課,聊聊天。”
盡量一起用餐
 雖然海島上天空空曠遼闊,碧海藍天,環境優美,生活相對悠閒,步調也慢,但是瑞婷對孩子的功課並沒有放松,工作了一天,回到家依然會關心孩子的功課。由于她親自教導孩子課業,他們在小學時,只補習一科馬來文,去到中學才加強補習。  
 若是不忙,她盡量留待孩子放學后,共餐了才出門去工作。午間餐桌成為彼此的聊天天地。   
 与孩子相處,她會适時調整,她笑說:“當孩子犯大錯時,當然會以權威鐵腕的‘手段’鎮壓,不過,一般上都是朋友的方式溝通,有說有笑,有商有量,有些需要他們自己做決定的事情,我也會听取他們的意見。”
 雖然一般情況,都是女生較男生貼心,但是瑞婷的兒子卻是相對貼心的孩子,女儿或許還小,比較沒有意識到如何体諒媽媽的辛苦。無論如何,她跟孩子都相處得不錯。
征求孩子意見
 “孩子們比較親我,畢竟我陪在他們身邊的時間較長。雖然如此,爸爸不會因為少陪他們而對他們特別寵愛,以彌補愧疚心理,一旦他們犯錯或提出無理的要求都會被教導,賞罰分明。”
 當然,隨著孩子邁入青春期,對應孩子的方式也隨之改變。 
 她說,孩子漸漸長大了,為人父母者只能把孩子當朋友對待,“我們試著改變交談方式,凡事牽涉到他們的,都會征求他們的意見,不像以前小時候,‘只 手遮天’,只有我們大人做主,小孩喜不喜歡都得跟。比如現在外出用餐,點菜時會問他們喜歡吃什么,讓他們參与選擇;家里欲添購新物品,都會詢問他們意 見。”
 教養孩子是需要學習的,瑞婷也通過書籍及專家吸取新時代的教養方式,她採取的方式是開明与嚴管參半,如她所形容:“像放風箏,該放時就松,該拉緊時就不放手。” 
曉以大義感化孩子
 基本上,瑞婷夫婦所面對的教養問題不大,至多是她向丈夫發牢騷:唉……怎么這孩子總是講不听,气死人。
 老公通常會開解:給他一些時間,他慢慢會接受的。
 “最后我們就不再煩了,也許孩子們潛移默化,慢慢在改變不好的行為吧!在外人眼中,孩子都是well behaved(行為良好的)。”
 當然,現代孩子,即使是再乖的孩子,也有頑皮不聽話的時候。15歲的儿子,爸爸曾在社區內教他騎摩哆,那時是爸爸坐后座,儿子載老爸,目的是讓他 体驗在路上安全駕駛的經驗。過后有警告他,沒有駕駛執照,又沒有大人陪伴,不可偷偷騎摩哆。 豈知有好几次,兒子竟然趁父母不在家,偷偷騎去兜風。妹妹告 狀后,夫婦教訓他,分析給他听,不足齡駕駛被警察捉或發生意外,父母是要被告的,同時也勸他要珍惜健全無缺的身体,不要拿生命來開玩笑,要騎摩哆來日方 長,只要适齡考取執照,哪怕沒机會。最后他也听話了。
 至于女儿,則是偷懶沒准時交功課,四月份老師要求見家長,那時瑞婷才恍然大悟……她一直以為她六年級,懂事了,會自動自發,事件嚗光后,女兒哭著跟她保證要改過自新,果然迄今也沒有再重犯。 
互相信任自由自律
 現代人生活忙碌,許多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只限于外面的生活層面。瑞婷會盡量貼近孩子。“我想我是了解我的孩子的。他們在生活上的活動都會告訴我。如果沒有傷害到身心,危害到朋友的,我都沒有干涉。”
 她欣慰地說:“我的孩子不是很杰出聰明的學生,但是他們獨立,做事有交代,讓父母安心工作。”
 下午放學回家,孩子倆自己在家做功課,玩樂,弄熱食物吃晚餐,自己安排時間复習,以及補習,除了載送之外,她整個下午都在店裡工作,晚上八九點才回去。
 她抱著信任孩子的心理,給孩子相當大的自由空間。 
 無論如何,由于本身長時間不在家,她還是做了一些預防措施,只讓孩子在她規定的時間內上網,以免他們過度沉迷網上,電視節目也是有所限制。
上面書增加溝通
 著名社交網站面書(Facebook)成了現代人溝通交流之道,現代父母也不例外。
瑞婷與孩子在面子書上都將彼此加為好友。“我會鼓勵孩子加父母的朋友為朋友,因為大人會留下評語,可以成為孩子的良師,他們可以從大人身上吸取知識。”
 她也鼓勵孩子在面書留言,或像日記般,寫些小短文,以便提升華語書寫。 
 女兒便很喜歡在面書上書寫,包括學校活動、生活點滴,甚至連被媽媽罵,也貼上去,不怕媽媽看到,而媽媽及阿姨們也會留言,大人小孩彼此加深了解。  
 天無天天晴,天使孩子也有使壞的時候,慈祥和悅的媽媽也有發惡的時候,女兒就曾說她:天天罵(唸),你嘴巴不會酸嗎?
這位媽媽也答得巧:我整粒檸檬吃下去嘴都不覺得酸,罵你幾句哪會酸? 
 作為家長,最常面對的青少年問題就是孩子愛頂撞,瑞婷的原則是:你要頂撞到我服你,沒有道理與內涵的頂撞我一概不接受。
 有時,孩子針對媽媽的教養方式、生活方式及一些事件,感受不舒服而跟她溝通,合理的話,她就會尊重孩子的意思。
孩子心目中的媽媽
★兒子:面嚴心慈 
 我媽媽是一位嚴母,家教非常嚴格,她嚴厲把我訓練成一位有責任感及守紀律的孩子,其實她也有慈祥的一面,她沒有生气時,會跟我聊天,逗我開心,關心我的學業,教我做人的道理,以便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女兒:賞罰分明 
 我的媽媽是一位時而和藹可親,時而嚴厲的黑面神。學業或行為良好,就得到稱贊,頂撞媽媽或說話語气惡劣,就等吃熱辣辣的“炒粿條”。媽媽這么用心 良苦是為了培育我的人格,讓我有崇高的品德修養。媽媽不會在物質上(買最新的電子產品)滿足孩子,只會在“精神糧食”上給我吃飽飽,只要我和哥哥喜歡的 書,她都盡量買給我們。
你對孩子有多了解?
 以下為《心理教育活動手冊》中的測試,家長可把答案寫在紙上,然后讓孩子給你打分。這樣不僅可以讓你知道你對孩子的瞭解程度,而且還可幫助你進一步瞭解自己的孩子。以下是30個問題:
 1、誰是你孩子最要好的朋友?
 2.你孩子喜歡自己的房間漆成什麼顏色?
 3.誰是你孩子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
 4.最使你孩子感到苦惱的是什麼?
 5.你孩子的最大憂慮是什麼?
 6.在體育館裡.你孩子是喜歡看籃球還是喜歡看足球?
 7.你孩子最喜歡什麼類型的音樂?
 8.家庭之外,對你孩子生活影響最大的是誰?
 9.在學校裡孩子喜歡什麼課程?不喜歡什麼課程?
 10.在你孩子做過的事中,他(或她)最感到自豪的是哪一件?
 11.你的孩子對家庭的最大抱怨是什麼?
 12.你孩子最喜歡什麼樣的電視節目?
 13.你孩子最喜歡做什麼游戲?
 l4.假如讓你的孩子任意挑選世界上的東西?選什麼(只能挑一樣)?
 15.你孩子最喜歡哪位老師?
 16.什麼事情會使你孩子真正感到憤怒?
 17.在學校裡,你孩子是否感到他被其他孩子所喜歡?
 18.你孩子以后想幹什麼?
 19.今年最使你孩子失望的是什麼事?
 20.就你孩子的年齡來說,你孩子是否感覺自己長大了或還小?
 21.在你給孩子的所有禮物中,他(或她)最珍愛的是什麼?
 22.在假期裡,你孩子喜歡野營、去大城市觀光、還是乘船旅行?
 23.你孩子最不喜歡做的是什麼家務事?洗碗、打掃房間或倒垃圾?
 24.你孩子最近讀什麼課外書?
 25.你孩子最喜歡什麼樣的家庭場合?
 26.你孩子最喜歡吃什麼?最不喜歡吃什麼?
 27.在學校裡你孩子有什麼綽號?
 28.你孩子常在什麼時候做家庭作業?
 29.你孩子最愛什麼動物?貓、狗、鳥還是魚?
 30.你孩子收藏物中什麼東西,是他(或她)認為最珍貴?
 計分方法與結果分析:把30道題目的得分核算,得出如下結果:
 (1)答對1到14個題:說明你對孩子不很關心,應該多和你的孩子交談。
 (2)答對15到25個題:說明你對孩子比較瞭解,但需要進一步瞭解你的孩子。
 (3)答對25個題以上:說明你很了解自己的孩子,應繼續保持下去。


傾聽加上同理心 父母孩子心碰心 (第3篇)

報導:潘有文 
圖:陳梓健、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親子需要時間相處,藉此溝通和相互瞭解,但它不應該是父母教訓孩子的“黃金時間”。
 青春期的孩子,面對心理和生理轉變,如果父母能以溝通打開一條渠道,將使親子關係更加堅固,不至于處處碰撞,雙方皆受傷……

16歲的李貝欣,外表陽光,自信滿滿,她與父母的關係不錯,雙方皆懂得表達自己,親子關係良佳。
 即使如此,她對父母一些生活小細節,還是略有微言。
 “父母沒聽完我的話,就會打岔,父親有時也愛自作聰明,這讓我很‘迫切’(粵語,受不了的意思)。”李貝欣表示,有時父親說話的語氣較重,她就會直接反映不滿,幸好其父親能及時調整語氣。
父母適時瞭解及給予協助
 至于母親方面,她笑言母親較為囉嗦,以為孩子沒把她說的話聽進去,因此不斷重復,李貝欣唯有直接說:“我有聽進去。”
 李貝欣認為,父母這些小瑕疵,只是“小Case”(小事一樁),沒有影響她與父母的關係,因為父母對她的瞭解,以及給予的協助,已讓她非常感激,“父母會和我溝通,協助解決學校演藝協會和課業問題。”
 對于自己的孩子,一些家長會說:“小孩子不要知道這么多”,李貝欣不表認同,因為在她的家中,不分父母或小孩,都會在站在同一線上面對問題。
 她說:“例如,家庭有一些經濟問題,家長應告訴孩子,不然又罵小孩亂花錢。”
 父母的關心,孩子豈能感覺不到呢?但有些時候,父母不只是需要付出愛心,溝通和理解孩子的需求,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不希望父母跟外人談論自己
 孩子踏入青春期,心理和生理的成長與轉變,有時連他們自己都不明白為什么,對于生活上開始有一些想法,如果父母沒有仔細觀察,或因此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18歲的黃猷峻即是一例,他深切體會父母對他的關心和愛護,但父母做出的一些事情,依然會讓他感到不悅。
 中學時期的孩子,正在摸索與建立自我,大人之間的談話,如果以在場的孩子為話題,就需要小心處理,因為孩子可能並不希望父母跟外人談論自己的事。
 黃猷峻指出,父母會把家裡的隱私,尤其是他的情況,告訴他們的朋友,這讓他覺得不自在。
 父母嘗試從各方面瞭解孩子,但往往還會有不足的地方,唯有通過溝通,親子之間,才能更理解彼此,關係更加密切。
家長需聆聽和控制情緒
 家有青春期孩子,溝通不能少,但怎樣才是溝通呢?其實,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都是親子溝通的機會。
 雪蘭莪州巴生濱華獨中輔導處主任黃碧瑩老師,憑其長期的輔導經驗,處理不少父母和孩子的溝通問題,理出親子溝通需要注意的事。
 她指出,父母應該聆聽孩子所說,以及時常和他們交談,而且每個家庭都應該擁有固定聊天時間,可以是在用餐時,也可以是載孩子上下學的路途上。
 聊天能夠達到溝通的效果,任何芝麻綠豆的小事,都可以當成親子之間的話題;但是,黃老師提醒家長:“記得,是聊天,不是趁機謾罵或教訓孩子。”
 學生曾向她反映,如果把學校的一些事情告訴父母,例如幫了某人做一些事,父母卻告訴孩子不應該“雞婆”(多事),等同向孩子潑了一盆冷水,這可能使孩子不願再與父母溝通。
 此外,父母必須先控制自己的情緒,才能有效地與孩子溝通,因為不可能期待小孩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成年人卻可以做到這一點。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大人的情緒激動,就像煮滾的水,可能“燙傷”孩子的溝通意願,讓孩子關上溝通的窗口。
瞭解關注並非放縱
 父母清楚孩子的興趣和喜好,也是一種溝通方式,但只要瞭解就好,而非放縱孩子。
 “例如,知道孩子喜歡某個明星,但不是任由他買了許多有關明星的東西,堆滿整個房間。孩子喜歡打球,可以買球給他,但不是為他收集名貴球衣。”黃老師指出瞭解與放縱的差別。
 孩子漸漸長大,並不表示已不需要父母的關注,他們可能更加期待父母在某些場合出現,為他們加油打氣。
 “同一件事,大人認為的重要程度和小孩不同,但一般上大人只用自己的標準,衡量該事對孩子的重要性。”因此,黃老師指出,如果孩子參加某項演出,家長應該出席觀看,以行動支持。
 親子之間相處,孩子並不一定能從父母的動作和表情中,解讀父母的反應,父母應用語言把表情、情緒和感受表達出來。
 黃老師以自己為例,她有時和學生溝通時,會說:“你這樣做會讓我很失望、很難過。”
 唯有把感覺說出來,才能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感受,從中找到適合的回應方式。
孩子眼中的父母
★張家豪(13歲)
 “父母瞭解我的性格,我生氣時,他們懂得安慰我,就是煮或買我愛吃的炒飯。”張家豪表示,父母對他很好,他也非常愛父母。
 在課業方面,張家豪的父母並未給他太多壓力,只要盡力讀書就好;反而是他自己覺得應考好成績,以此報答父母。
 “我們每天都會聊我的學校生活,以及他們的工作。”他說。 
★葉榮杰(15歲)
 如果以100巴仙作為標準,葉榮杰認為,父母對他有70巴仙瞭解,“因為他們知道我喜愛什么,沒有什么限制;與朋友外出不會干涉,只問去哪裡,載去載回。”
 而且,只要他提出想要的東西,如果父母能力所及,都會盡量替他完成。
 至于年輕人愛玩的面子書,葉榮杰表示,他把父母加為朋友,並不擔心父母閱讀自己發表的貼文或留言,“他們通常都是看過就算,不會干涉。”
★黃猷峻(18歲)
 黃猷峻認為,父母對其瞭解程度達到85%,在性格、習慣、做事方法和思想上,都對他有充份瞭解。
 “至于15%不瞭解的部分,包括學習方法,我住在學校宿舍,每天都有溫習功課,但周末假日回家就少溫習功課,父母會念我一下。”
 父母給予他相當大的自由,而且會主動與他談話,瞭解他的學校生活;課業方面,父母對他的基本要求是全科及格,至于成績排名並不重要。 
★葉雯妮(13歲)  
 13歲的小女生葉雯妮認為,父母對她的瞭解程度只有50巴仙,因為她有一些喜歡的東西,父母並不知道,而且她也不想主動透露。
 她表示,因為顧及安全問題,她不能隨意外出,但在其他方面,她的父母並沒有提出太多限制,例如可以自由使用家中電腦。
 “有時,他們覺得我溫習功課時間不夠,碰電腦太久,就會叫我去溫習。”她說。
★黃楺懿(16歲)
 在黃楺懿看來,父母相當瞭解她的興趣、性格,但並不清楚她的做事方法。
 “例如,我和朋友發生問題,想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告知父母並不是想要他們插手,但最后他們還是會介入。”她認為,這些事情應該由她自己解決。
 楺懿的父母可能擔心孩子無法解決問題,才會插手干預。但他們依然關注親子溝通,以及孩子的紀律。
 她指出,父母帶她和哥哥報名參加一個自律生活營,從中他們學習到親子之間的各種互動,以及如何相處,這讓全家人受益。
你能溝通嗎?
 當孩子和父母發生衝突,學校的輔導老師成了求助對象之一,黃碧瑩老師從前接觸這類個案時,都會要求孩子“好好和父母說”,但現在是問孩子:“你能溝通嗎?”
 “之前,孩子的反映是:每次和父母談話都會吵架。現在,我就會教他們適當的溝通方式,如果有需要還會請家長到校,先替他們做個開頭,再讓他們慢慢溝通。”她指出,最重要是不要讓父母和孩子硬碰硬。 
 孩子都期待大人聆聽他們的說法,任何否定都會使他們放棄溝通,因此黃老師認為,父母或老師應以同理心傾聽孩子的心聲。
 “即使孩子的理由有多荒謬,孩子都期待大人聆聽。”黃老師這么表示。
 先聆聽孩子的理由,讓他們覺得獲重視,再給予意見,如此一來才能舒緩親子之間的僵硬關係。
預防孩子輕生
 親子問題、課業壓力、感情問題等,是青少年常面對的問題,如果他們在累積一段時間后,發出輕生訊息,父母必須即刻處理。
 黃碧瑩老師指出,家長自認非常瞭解孩子,有時反而因此忽略了孩子發出的輕生訊息。
 “功課罷了嘛,沒必要自殺,我的生活比你更苦,又不見我自殺。”一些家長可能會這么認為,但這並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
 對黃老師來說,她不會忽略任何一個輕生訊息,即使只是半開玩笑,她都會去關注每個可能。
 在她看來,如果有人表達輕生念頭,那是一種求助訊號,並非一些人所說:說要輕生的人,就不會輕生。
 “這是錯誤的想法,說出要輕生的人,反而有更大可能會去這么做。”她指出,該校已做好預防工作,通過課程讓學生知道,任何學生透露輕生訊息或有異樣行為,必須即刻通知老師。


確保溝通不中斷 孩子叛逆沒什麼不好 (第4篇)

報導:楊潔思 
圖: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叛逆青春期的孩子有多可怕?  許多父母一提到孩子即將踏入叛逆期,馬上飆出一身冷汗,還有許多父母,在孩子有驚無險地度過叛逆期后,大大地松了口氣:“幸好!”
 叛逆期的孩子真的這麼可怕嗎?
 不!不!不!本地知名青少年小說作家許友彬說:“孩子叛逆是個好的過程!”……
許友彬擁有教育碩士背景,他的小孩都已過了青春期或正值青春期,說白些,他是“兼具理論與實戰經驗”。
 他是如何教養青春期的孩子?如何與孩子溝通,經營好親子關係呢?
 “孩子叛逆是有原因的。”他解說:“孩子為什么會叛逆?叛逆是好的過程,它是長大成為獨立一個人的過程,孩子必須要長成另一個人,他須擁有自己的東西,跟父母不同的東西。”
 父母若是堅持要孩子跟他的方式,是不讓孩子長出他自己的獨立人格。“其實,我們要像對朋友一樣對待孩子,放下身段。”
批評會令溝通中斷
 有父母自言有一套自己的教養方式,但許友彬說,他是讀教育出身的,不敢這樣講話,因為自認為對的教養方式,不見得就適合用在孩子身上。
 “孩子在12歲前,父母可以為他作主,但是,孩子一旦來到12歲,父母宜把對方當一個人來看待,慢慢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他認為,父母必須知道及接受,青春期至18歲的孩子處于叛逆期,他們跟同儕的關係好過跟父母的關係。
 他建議父母用良好的溝通,維繫與孩子的親子關係。“保持溝通很重要,孩子來到這階段,父母要確保彼此的溝通不中斷。如果孩子跟父母講話,父母批評他,孩子會不愿意講,批評會令溝通中斷,一中斷,就無法接回來。”
 他再重申:“溝通千萬不可中斷,一旦中斷,很難再連結回去。”
以柔軟手法帶出訊息
 他建議父母不要直接批評孩子,若覺得孩子有說錯的地方,宜放一邊,以后再找機會委婉地談,或是講自己,以講自己來取代批評。
 例如孩子夜歸,父母可說“你晚回,我很擔心”,說出自己的擔心,而非責罵指責對方。
 再者,也可把事件當故事或笑話來說,以柔軟手法帶出訊息,而非教訓。
 許友彬最小的孩子,即小女兒許書芹,今年已18歲,接到記者來電時,他正載著書芹去診所做體檢,以便到台灣升學。
 他在孩子12歲開始,就漸漸以朋友方式對待孩子。
 他指出,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已漸漸長大,其中,女生又比男生早熟。來到這個生理年齡,孩子受賀爾蒙影響,頭腦會變,情緒也跟著變化。
 以前父母的高壓嚴管方式已不管用,8至15歲的孩子會展開“八年抗戰”,這種雙方關係的拉扯、緊張,對彼此都是壓力。
尊重隱私有商有量
 “父母不可做警察!”許友彬提醒父母,若非必要,不宜檢查或搜查青春期孩子的房間,要尊重孩子的隱私權。
 再來,面對孩子,姿態不可太高。
 最后,是接受對方成為另一個人(展現獨立人格),能讓對方做決定的事就放手。
 “我們可以跟孩子講解及分析一件事的可能后果,再讓他做決定。”
 許友彬是位開明的爸爸,而許太太也不遜色,她愿意聆聽孩子,不嫌麻煩去認識孩子的朋友。當孩子夜歸,她知道孩子是跟哪些朋友在一起,在哪個地方、哪個嘛嘛檔。
 孩子曾試過凌晨兩三點才回家,他們也很放心,沒有因此而設立門禁。
 一些父母親會私下分配角色,一人扮白臉,另一人扮黑臉,許友彬說,孩子小時,他與太太有用這招,但是,當孩子來到中學,已不需要如此做,扮黑臉對孩子已起不了什么作用,沒有什么效果。事實上,碰到什么事,一家人都可以商量及討論,無需再有黑白臉的角色扮演。 
 他與太太是否曾為孩子的教養問題而擔憂呢?
 “青春期的孩子交男女朋友,我們都會擔憂,但也要看他們雙方面的態度,而非一味反對。孩子也要你相信他,所以我們也只有選擇相信。”
 不過,他也認為,同齡孩子談戀愛,問題不大,若是青春期的女兒跟成年人,如二十七八歲的男人談戀愛,他會反對,主要是要提防壞男人,怕對方有目的而來。
 “若雙方都是學生,比較單純,那倒還好。我們會建議孩子最好不要單獨與對方相處,盡量在人多的地方。”
期望孩子做回自己
 許書芹要到台灣唸電影科系了。
 投入電影領域,對許多人來說只是夢想吧了,會擔心出路問題。
 但許友彬卻是真心讓孩子選擇他們要走的路。
 他甚至希望女兒選擇電影系,“我覺得很好,行行出狀元。我並不擔心孩子以后難賺吃,我自己寫作也不壞呀!”他半開玩笑地說:“當年我以寫作為業也不受看好,現在哪敢批評女兒選擇電影?坦白說,如果現在我有機會選擇,我自己也想選電影系呢。”
 以后,會不會是作家爸爸vs從事電影的女兒?
 但是,這位作家說,他不要把自己的小小名氣戴在孩子頭上,給他壓力,“他應該做回他自己,而非是爸爸的孩子。”
青春期兩大特質
 依許友彬的見解,青春期的孩子有兩大特質,一是要求公平;二是需要朋友。
 “他們很講求公平,要求獲得公平對待,例如別人都有手機;或者是同學都穿名牌,他卻沒有,他會在意同學如何看他。孩子有他們的世界,像手機名牌這 些,孩子若是沒有,他會覺得不公平、心痛,甚至最終會形成心中的死結。”他說,這是孩子生存的規範,他們要跟著現行文化,否則將會有受孤立的感覺。 
 因此,他會建議,孩子同學有的,也要提供給孩子,但是父母可以事先跟孩子談判、商量,例如買手機給孩子前,先限定其每月用費或使用時間,這些事項都可商量討論,達成雙方能接受的協議。
家有“逆子”怎麼辦?
 叛逆是成長中必須經歷的階段,孩子叛逆表示他開始發展獨立的思想意識,邁向成熟了。因此,孩子叛逆是好事。
 話雖如此,教育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卻是分外棘手,許多父母如同“狗咬烏龜”,無從下手。打罵不行,只會引來更大反彈;說教又被孩子當成“耳旁風”;放任不管則難保他們不會出現行為偏差甚至步入歧途。
 許多家長反映,與青春期孩子交流往往不歡而散,親子衝突特別明顯:“無論你說的對也好,不對也罷,孩子總是有理由反駁。無論我如何妥協,孩子就是 不領情……”、“女兒每天除了上課就是上網跟同學聊天、打電話,根本不理睬父母,說多了還嫌煩!”“你叫他這樣,他偏不這樣,非要鬧獨立,很任性。”
 其實,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是成長過程中一種正常心理狀態。
 作為家長,如果能看清問題的實質,就不必覺得害怕,而可試著去瞭解這個時期孩子的特點、心態。
 專家建議父母不妨換一種心態,即肯定、接受孩子的叛逆。認識到這些變化不是大問題,坦然接受。
 改進孩子的教育方式,放下身段,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事,和他們傾心交談,並給他們自由發展的空間,允許和接受他們成長中的錯誤。
青春期特殊心理狀態
 13歲至19歲的青春期,孩子有著特殊心理狀態,這與心理和生理兩方面有關:
 ★生理變化
 賀爾蒙分泌旺盛,使孩子情緒起伏極大,加上大腦掌管情緒的額葉最晚發育,使青少年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
 ★急于成為獨立個體
 青春期的孩子經歷心理斷乳期,希望自己是獨立的大人,不要讓人覺得自己還是父母的小孩,因此不愛和父母一起出門,父母不應強迫孩子,而是尊重孩子的決定。
 ★性生理和心理發展
 父母以學習為重的理由,壓制孩子對異性的好奇,或者早戀,孩子會認為父母不理解自己。
 加上課業壓力增大,面對學習上的競爭,易和師長、父母溝通不良,而被視為是難以溝通的一群。


莫讓拒絕切斷溝通 不讀書是可以的…(第5篇)

報導:楊潔思
圖: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親子關係要及早經營,不要等到青春期才來努力,事倍功半。  一般上,親子關係不是一夜間由甜變酸,父母與青春期孩子不咬弦、關係惡劣緊張,通常也不是突然之事。
 檢討親子關係,首先要看你之前的親子經營成績單!
 如果想要和青少年孩子有良好的溝通,就要自問,之前自己做了些什麼?
如果你以忙碌作為理由,沒有在孩子小時候就經營好彼此的關係,怎能奢望青春期的孩子會賣賬呢?
 “之前你做了什么?前面這些年你去了哪裡?若是你之前老是跟孩子說‘我不得空’,來到孩子青春期,你終于得空了,但反過來,可能是孩子跟你說‘我不得空’了。”資深輔導老師盧水清說。
 他說,理想的狀態是,我們在孩子小時已做了很多舖陳,打下了良性溝通基礎,當孩子來到青春期時,局面就會不同。
 不過,他也說,青少年孩子有其心理狀態,可能不愿溝通。因此,怎樣跟孩子溝通,讓他們感覺家長的關心?或是,怎樣跟孩子溝通,他們才會愿意談?是父母需要學習的。 
要懂得溝通技巧
 盧水清也是孩子王交流站創辦人,有豐富輔導學生的經驗。
 很多時候,父母愛講一大堆道理,流于說教。其實,溝通是需要技巧的。盧老師就問:“當你跟孩子講話,你能看到其亮點嗎?意即行為背后的善意。你怎樣詮釋他的話,從而了解他?”
 例如,孩子不想上學讀書,通常父母一聽,馬上拒絕:“不可以!”結果即刻就切斷了溝通的鏈。
 其實,如果懂得一些溝通技巧,雙方的對話是可以持續下去的,不必搞得不歡而散。
 他舉例,有個16歲的中學生,不想唸書。他的頭髮染成綠色,並灑上金粉,是很潮的人。
同理孩子的情緒
 盧老師對他說:“不讀書是可以的,你想做什么?”
 “美髮師。”
 “美髮師也不錯,不過,你介意我講實話嗎?”
 對方不介意,老師就說:“美髮師是要跟上潮流的,但是你不入流,你開美髮店的話,幫人家弄成像你一樣的髮型,我看你沒幾天就會倒閉。”
 對方很訝異,老師指出,他的綠髮在華人眼中像是“戴綠帽”,華人很避忌。
 “再來,美髮師要留意潮流,著名美髮師還需要看書,提升自己,例如頭髮需要哪些營養與保養,所以多少還是要看書。”
 后頭是重點:“不過,讀不讀書沒關係,兩者都可成功。讀書可能可拿到大學文憑,選擇比較廣;不讀書也未必不成功,只是需要繞比較大的圈子,但是你 要知道,你選擇這條路,會面對很多困難,你準備好了嗎?你準備好了就沒問題。你千萬要記住,你如果要成功,怎樣都要讀一點書。”
諄諄誘導分析利弊
 “父母要先同理孩子的情緒,才來引導他,讓他看到問題在哪裡。”盧老師說。
 盧老師的孩子,在初中時也曾想停學。一天,小瓜放學回家大吐苦水,認為數學讀來沒用,不想上學,不如去做運動員。
 他並沒有否定孩子這個想法,而是認同孩子:數學在日常生活中好像沒什么用,我們一般只用四則運算罷了。
 孩子的情緒獲得同理后,他再心平氣和地跟孩子分析,運動員的運動生涯很短暫,孩子若做運動員,須思考,30歲以后要做什么?
 “一是轉行,二是當教練,當教練須 要懂得運動學、營養學、管理等,所以,你還是要有知識。”
 “不過,”他話鋒一轉:“不過沒問題,如果你不要讀書,如果你想晚上去當侍者捧餐,也可以,爸爸今晚就可以帶你去阿姨的店裡幫忙。但是,孩子,爸爸認為你不止于此,你可以做更多東西,而非只做很多人都可以做、相對容易的捧餐工作。”
 “為什么不給自己一些機會?你想想看吧。”話到這裡,就停止不談了,這是適可而止的藝術。過后,孩子打消了停學想法。
 他說,他敢敢這樣說,是因為他在之前打下了基礎,孩子比較聽得入耳,所以,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和溝通氛圍是重要的。
勿讓孩子予取予求
 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物質享受比起以前豐裕得多,現代孩子對物質的追求相應提高。
 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孩子有比較心理,人有我也要有,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面對同儕壓力,會要求父母購買昂貴的電子產品,如iPhone手機、新穎的手提電腦、iPad等。不想予取予求的父母,就很容易膠著于與孩子的拉鋸戰中。
 對此,資深輔導老師盧水清認為未必須要滿足孩子的需求。“我們需要讓孩子學習面對‘別人有,我沒有’的情況,否則,我們只能解決孩子這個時候的需求罷了,但是當他長大了,人生中也會面對‘得不到想要的東西’的情況,別人有他沒有,怎么辦?”
 “以前家中經濟不好,父母也沒有辦法在物質上滿足我們,那時是黑白電視機時代,一條街只有兩戶人家有電視機,我們都是站到別人家的窗口看電視,對方只要把窗簾拉上,我們就看不到了,難道我們的爸爸看到這種情況也要去買(電視機)嗎?”
 “當時我們小時,我們也曾面對不能擁有、想要卻得不到的感覺。當我們來到成年,得不到又怎樣?我們小時候也碰過這種情況。”
 “但是,為什么現在我們的孩子,他們若沒有,我們一定要給他,滿足他?以后他怎么辦?講得誇張點,現在他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以后怎么得了?”
溝通有層次
 1.命令/權威性話語:孩子言行舉止有危害性,或是對他人造成危害,需要馬上制止,用詞直接了斷。
 例如孩子在樓梯口玩,我們要馬上及直接阻止他,用的是權威性話語。
 2.技巧性的溝通:孩子有問題,父母想了解,但是孩子暫時不愿談,父母如何發出邀請及等待?
 父母可用其人生經驗閱歷,用良性溝通的技巧去引導孩子。
 3. 討論式:有時,孩子的行為引起父母的不舒服,可以跟孩子討論,怎樣達致彼此能夠接受的範圍。
 4.愉快的對話:生活中比較愉快的對話與互動,這是很重要的溝通,通過日常的互動,在輕松的氛圍中,建立、改善及提升親密關係的分量。
不必全然滿足孩子
 有孩子認為,別人擁有的,媽媽不能滿足他,而質疑他母親不是好的母親。盧老師說:“他不能擁有就不能擁有啊!家裡經濟條件不允許就是不允許,這是需要讓孩子去體會的。”
 說到這裡,他指出,他發現現今許多父母沒有勇氣去面對孩子的質疑及挑戰,“這一點是我們做父母必須看到的,我們不可能滿足孩子所有的一切需求。”
 “以前我們看到父母辛苦,米缸沒米、沒菜,以及菜販來追債,我們體驗到生命的苦,會感恩父母。現在的孩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反而不會感恩珍惜。”他感慨。
 “為什么我們這一代父母做了這么多、付出了很多心血,甚至犧牲自己的一些需求去滿足孩子,但是孩子反而沒有感恩、惜福?”這情況值得我們省思。
 最后,他說,孩子得不到所要的東西而有情緒,我們也不要害怕去面對。
帶孩子身教勝言教
 盧老師擁有十多年的輔導經驗,這些年來,他發現,有問題的孩子,年齡越來越小,連一年級的孩子也不想唸書。“現在的媽媽連5歲的孩子都束手無策。”
 以前的父母有權威,現在的父母對孩子沒辦法,而且,許多父母不愿或沒有時間學習新時代教養方法,但是,針對孩子的課程,他們倒樂意讓孩子去上。
 有些父母載孩子來尋求輔導,放下孩子就走,沒有打算參與孩子的輔導。
 這像是將教養外包出去了。
 “或許家長沒有信心面對孩子的問題,不懂該如何做。”盧老師說。
 但是,教養孩子的觀念與方式,其實是可以學習的,盧老師本身就設有帶領父母成長班。
 父母帶孩子,身教勝于言教,父母要教好孩子,平常的言行舉止就要注意,孩子會在一旁將一切看在眼裡。
 例如,到學校載孩子時,是否以不阻礙他人為原則?是否為了一己方便,隨便泊車?家長面對老師,是否有禮?還是用粗話罵老師?
 盧水清老師聯絡電話:012-3377522。
如何與孩子良好溝通?
 孩子情況不妥,有情緒困擾,如茶飯不思、一直關在房裡不出聲,父母可以如何處理?以下是盧水清老師的建議:
 1.柔和的啟動/開始(soft start),發出邀請,表達關心:
 例如面對有狀況的孩子,語氣柔和、關心地問:“我們不知你發生了什么事,我們擔心你,也想知道,我們可以怎樣幫你?”以這種方式邀請孩子談談他的問題。
 2.同理孩子
 孩子愿意談的話,父母不要否定孩子,要同理孩子,過后才去找出問題在哪裡,並且要思考怎樣引導孩子看到問題。  
 3.沒有批判
 很多父母不會表達對孩子的關心,可以讓孩子知道:“我們不是迫你,是關心你。”
 言語中,不要對孩子有任何批判,只說出看到的情況,自己的擔心,以及:“我們不懂怎樣幫你。”希望由孩子說出他需要家長如何幫助他。
 4.尊重孩子的意愿
 若是孩子不愿談,就不要苦苦相逼,就讓孩子知道父母愿意聆聽,待他愿意談的時候再談。可以說:“你目前不想談,沒有關係,等你準備要談了才談,但,我們真的擔心你的情況,或許你去找朋友談談。”
 父母表達了他們的關心后,就稍為退后,若是孩子不想談,不能硬硬迫他談。



立場堅決手法溫和 不怕面對親子沖突(第6篇)

報導:楊潔思 
圖:張文輝。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起來,可以極為激烈,父母強硬鎮壓,彼此關係會很僵。
 身為現代父母,我們不想跟孩子硬碰硬,讓家中無寧日,但是,反過來說,若要我們處處遷就忍讓孩子,會不會讓孩子步步逼進,被孩子操控?
 親子關係的鋼索如何走?要如何拿捏才不會淪為軟弱?
“不要害怕面對親子沖突。”資深輔導老師盧水清如是說。
 “固然,我們要跟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讓家中有良好互動的氛圍,但是,有沖突時,我們也不要害怕去面對孩子的情緒。”
 孩子得不到所要的,可能會爆發情緒,這時父母的態度,是堅持初衷,還是最終拗不過而向孩子妥協?
坦然面對負面情緒
 盧老師說,孩子有負面情緒很自然,因為他得不到,“父母就讓他去,沒關係。”
 有些父母不能承受孩子有情緒、吵呀鬧呀的,他自己也亂。
 “當你作為一個父母,你心中沒有一個定見時,你就會跟著外面這些孩子的言行舉止而搖擺,當孩子搖擺,你也跟著搖擺,這個關係就不穩定,這時,就很難扮演 好父母的角色,所以,你一定要讓自己站得穩穩的,情緒一定要搞清楚,情緒每個人都有,孩子有情緒是正當的。孩子要這個東西,我給不到你,你很不舒服,你生 氣,那是沒關係的,你就去吧!你要生氣你就生氣吧。”他一口說。
 “但是當孩子生氣,做出一些傷害性的行為,干擾到別人,這就回到父母的角色,你是需要去制止的。”制止的是孩子的傷害行為,而非不允許孩子流露情緒,情緒就讓孩子去承受,因為以后在孩子的人生路上,還有很多情緒要去承受──挫折、難過、憤怒、悲傷等。
愛的教育還是有規範
 “所以不用擔心孩子,他需要承受的就讓他去承受,而承受過程中,家長的陪伴最重要:我明白你的心情,你去好好哭一場也沒問題。”他說。
 那么,孩子在宣洩情緒時,界線在哪裡?
 父母或許可劃個界線,如果他在房間裡宣洩情緒,是被允許的,如果他拋東西,重點是不要傷害到自己,但是損壞的東西,他要自己承擔,如他要補充回去,需用他自己的零用錢來買。 
 “但是若在客廳,對不起,那是不被允許的,這就回到從小就設立家庭規範,不要誤解愛的教育沒有規範,愛的教育還是有規範。”他說。 
 你要讓孩子從小就要打好基礎,知道哪些東西是不可以做。  
先冷靜情緒再處理
 “許多人很怕沖突,實際上,不管是婚姻關係或是親子關係,會走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都是逃避沖突或不會處理沖突所致。”盧老師說。
 他指出,幸福美滿的家,不在于歡笑時,而在出現沖突時,當事人怎樣處理沖突,越是能冷靜,以堅決的態度以及溫柔的語氣處理沖突,便越能改變局面,促進家庭和諧。 
 當孩子得不到想要的東西,而有情緒,若是父母還是能淡定地跟他溝通的話,其實你已經展現身教了:當我們有情緒時,除了打人、傷人、破壞物品以外,還有一種方式,就是“談論。”
 當親子起沖突,我們有情緒,並知道自己不能冷靜地處理時,我們可告訴孩子:“對不起,我們等下才談吧”。
 你的語氣或是生氣的,但,這樣的處理方式,也是用身教告訴孩子:沖突的時候,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暫時退后,等彼此冷靜了才來處理。”
 這些,不是靠我們去講道理而來的,而是要以身教示範給孩子看,我們就在自己的身教中,潛移默化影響孩子。
 孩子應該知道,當爸爸媽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而不想談時,他自己也要退后,這樣可慢慢讓新的模式建立起來。
覺知觀照打破模式
 親子關係若處于很惡劣的情況,不能完全怪孩子,沒有父母的配合,親子模式不會去到如斯地步。盧老師說:“很多時候,我們要孩子改變,但是這超越我們的控制範圍,孩子是另外一個人,你能控制的是你自己。”
 父母要改變孩子或家庭的氛圍,必須要先清楚一直以來所養成的模式,了解這個模式如何形成,進而打破模式,調整對應方式。 
 有個20歲的孩子,好幾年了,從不下樓吃飯,食物都讓媽媽端上樓,孩子就成天長時期關在房裡。
 還有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孩子小時,很多大人都選最好的給孩子,例如餐桌上,選最大的雞腿挾給孩子,養成孩子理所當然選最好吃的,吃了就走,也不收拾碗筷。
 這些都是父母養成的孩子模式,父母必須檢討。
 “在孩子幼小時,父母若對家裡的模式有知覺的話,那就比較容易調整,先要看清楚模式是什么,再去打破模式,一旦自己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就不會猶豫不決。”他說。 
 他聽過一個例子,孩子不肯幫忙洗碗做家務,母親請教法師,師父教她買一大堆干糧藏起來偷偷吃,再裝重病無法下床,迫得孩子要自己下廚,這也是改變的開始。
 美國有一位媽媽,要孩子洗碗。孩子不洗,母親也忍住不洗,最后更因為沒有碗碟可用而不煮飯,迫得三個女兒不得不洗碗,從而打破家裡的模式。
父母視情況軟硬兼施
 有孩子離家出走,過后卻告訴父母他在哪裡,用離家出走來要脅父母談條件,由于家長擔心,就答應了孩子開出的條件,例如允許他玩電腦遊戲。但是日子久了,父母又看不順眼,又再起沖突,沖突可能升級,孩子再度離家出走,且開出的條件更苛刻,形成惡性循環。
 他坦承,親子關係走到這地步,要處理起來委實不易,父母有時採取一些行動時要夠狠,當然,也要看孩子的狀態,如果情況不允許,那只好慢慢改變。
 對應這些所謂的契約,父母態度很重要,可先做好一些措施,再用堅決的態度、友善的語調跟孩子商討:“你玩是可以玩,但是必須規範一下。我們可以談,但是不是這樣的不平等條例。”
 這樣的處理方式或有不盡完善的地方,但家長可在這個基礎上慢慢改善其教養問題。 
 盧水清老師聯絡電話:012-3377522。
與青春期孩子相處訣竅
 如何跟青春期孩子相處?盧老師的貼士:
 1.不要怕沖突
 父母一旦害怕跟孩子起沖突,而流于假和平狀態,被孩子牽制,便難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2.學大氣一點
 人年紀越長,越小氣,父母要大氣一點。青春期孩子人生閱驗不夠,有時跟父母講話,會令人覺得不舒服。
 有些孩子有時會以為自己很有能力,例如不走大路,偏要走偏僻小路,過高估計自己在危急時的應對能力,諸如此類。
 這時我們要稍微忍受他們,只要不犯大錯,就讓他們從錯誤中學習。
 3.孩子言語失當
 孩子如果不是沒大沒小,卻用污辱性語言,這可能是孩子不大能掌握說話技巧,還可以接受。但是,如果他不尊敬父母,可以語氣較嚴肅地提醒孩子;“要注意哦,你這樣的言行是讓我不舒服的,怎樣說我都是你的爸爸,你講話要有分寸”。
 一個孩子若沒大沒小,沒有尊卑的觀念,是很難管教的。對長輩要有一定的尊敬。
 4.允許宣洩情諸
 父母可定下界線,在一個範圍內,允許孩子宣洩情緒。
 不要怕孩子鬧情緒,以后孩子的人生還有很多情緒要去承受,現今先讓他承受,等于為將來作準備。 
 5.父母不要聞雞起舞
 父母一定要夠鎮定,即使孩子因故鬧情緒、耍把戲,父母不要跟著他跳,否則就中計了。
 這時,父母若是暫時想不到應對方法,可以故意漠視孩子,讓他無趣。
 孩子知道他走某一步,你會出現何種反應,他的鬧就是要讓你出現他預期的反應,所以你不要給他這個反應,才能破解這模式。須知,你越被他牽動,模式越難改變。



明確溝通減少誤解 將心比心贏孩子心(完結篇)

報導:楊潔思 
圖:陳梓健、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現代人生活忙碌,親子之間的交流連結少,許多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思想及心理一無所知。  在一些青少年輕生案例中,有些父母自認為了解孩子,但是,往往跟孩子日記或面書中的說詞相差十萬八千里。   
 是不是,在例常跟孩子聊天交流時,除了詢問孩子:“功課做完了沒有?今天在學校吃什麼?”這類問題以外,也要關心地問:“孩子,你的心情如何?快樂嗎?”
固然,我們都知道溝通很重要,但是怎樣才算是有效的溝通呢 
 “你說要遲歸,所謂的遲,是到幾點?”資深輔導員余瑩櫻舉個簡單的例子。
 余瑩櫻是馬來西亞生命線協會輔導督導,也是小學輔導老師。 
 她說,青少年孩子晚上跟朋友去喝茶,很多家長都會如此囑咐孩子,家長要孩子不要太遲回家,孩子也答應家長不要太遲回,這原無不妥,但是,問題就出在彼此對“太遲”的詮釋與認知不同。 
 對家長來說,可能晚上十一二點就算很遲了,但是,孩子可能認為,凌晨三四點回家才是太遲回。
學習互相尊重體貼
 結果,就真的有位孩子在凌晨兩三點回家時,被媽媽鎖在門外…… 
 由此可見,溝通還不夠,還要有效溝通才行。 
 孩子遲回,家長未必要有激烈的反應,可以只說句:“回來就好了,媽媽就放心了。”
 余瑩櫻說,我們越能關心與尊重孩子,孩子也會心生尊重,進而體貼家長,會說:“媽,我這次遲了回來,下次不會這樣了……”
 媽媽可趁機問孩子:“如果下次遲回,是否可打個電話回來跟媽媽說一聲?”切莫用高高在上的態度壓孩子,或是用諷刺的言語,這樣易使親子關係破裂。  
 她認為,父母扮演何種角色,可視事情的輕重而定,如果是孩子的房間,就不要干涉,大家當朋友就好。 
 若是發現孩子看色情刊物,也不用馬上惡言制止,可以語氣平和地詢問孩子:“為什么你看這些書?你覺得怎樣?”前提是不要傷害孩子自尊心。 
引導孩子而非阻止
 用父親或母親的身分引導孩子,如何看待這些東西,而非阻止。
 “我們若是阻止孩子,嚴重侵犯其自尊心,孩子會挑戰我們。用開放方式,大人對大人般,好像朋友一樣引導對方,討論他怎樣看、我怎樣看,他會比較舒服。”
 上天固然賦于家長父母的地位,但是,這個角色受孩子尊重的程度去到哪裡,尚需家長從小處,長年累月一點一滴的悉心經營。 
 當這種經驗累積多了,父母的地位也就更加堅固,孩子也更尊重和信服父母。 
 從小,家中就宜培養起溝通的習慣,余老師的孩子如今長大了,碰到工作上的問題,也喜歡跟父母與手足談,一家子圍在一起聊,分享各自看法,孩子從傾訴中也會看到自己不對的地方,這讓余老師欣慰。 
溝通,要深入
 溝通,真的要及早及時。
 歲月如梭,孩子似乎一夜間就長大了,邁入青春期,這時他們有許多話或許不想告訴父母,如果父母之前沒做好功課,這時才來擔心,想關心孩子,孩子卻已把溝通之門關上了。 
 生命線協會另一位輔導督導張慶鋒的大女兒十歲,離青春期不遠,他笑說:“看來,我也要加強跟孩子交流,不要等她長大了,門已經關了,才來溝通。” 
 前不久,余瑩櫻老師執教的學校,配合雙親節,讓小學生記者訪問父母,結果意想不到的收獲竟是讓不少父母感激學校制造機會讓他們跟孩子聊天。 
 原來,現代父母與孩子日常的互動並不多,通常談的也只是孩子的生活起居及功課,鮮少有深入的溝通。 
 當親子之間的交談只圍繞在日常生活瑣事,可以想像得到,彼此將難以達到有品質的溝通,心恐怕也會越來越遠。 
 張慶鋒的幾位孩子還在小學階段,但他已為親子關係做了許多努力,在夜裡孩子上床時,都會跟孩子聊天,促進親子溝通。
溝通,用口更要用耳
 跟孩子溝通須注意,除了用口,更要用耳。
 家長要學會聆聽。傾聽中,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要加以肯定:這部分你做得很好。讓孩子看到其強項。 
 孩子做錯的地方,可略過,至少也不要馬上批判或指正,也不要說孩子的方法不對,最多以建議的方式說出個人看法:“針對這一點,媽媽有其他看法……”
 以非正式,喝茶聊天的方式談,孩子會覺得比較舒服,不會有被壓迫的感覺。 
 以同理心,讓孩子看到解決問題其實有很多方式可以處理,端看他採用何種方式。
 最后,張慶鋒說:“我們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以成人方式對待青春期孩子。要信任孩子,相信他們有能力去面對及處理問題。” 
道歉要明確而真誠
 傳統那套教養方式,道理很多,人性的部分很少,已不足以應付現今的孩子了,父母要學習一些技巧。
 一個人或許是位很棒的專業人士,但是職業上的成就不等于他就會做父母,父母的角色需要大量的學習與覺察力。 
 張慶鋒僥倖自己學到親子溝通技巧:“這些都是輔導技巧,如果沒學到這些醒覺與技巧,或許我自己碰到親子問題,也不知道如何處理。”
 余瑩櫻老師說,應該讓更多人學習這些技巧,她這么多年還留在生命線,就是因為輔導中有很多提醒的部分。“人生需要不斷學習,我每一年都要去學習,我改變,潛移默化中,另一半也跟著改變。
 余老師分享,當她看到自己在親子交流中有欠妥當的地方,她也會跟孩子道歉。 
 談到跟孩子道歉,有些人可能會很不習慣,有些人則淪為討好孩子。
 但張慶鋒指出,真誠的道歉是明確地,針對哪句話或哪件事而道歉,而且“可能跟情緒有關”。
 要厘清楚,父母的決定是對的,但是卻加了情緒。因此,他們的道歉是針對情緒而道歉,並不是為了做了錯誤的決定了而道歉。
 說出來的話可以是:“爸爸剛才很生氣,爸爸針對此事道歉。”或是“那天媽媽的語氣重了點,媽媽道歉。” 
好聚好散免傷孩子
 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是,現代社會,離婚率很高,父母離婚或是婚姻不愉快,對孩子造成很大的情緒困擾,令他們心緒紊亂。
 許多面對家變的孩子,由原本平靜的性情,變得暴躁,會打人、易發脾氣、捉狂、發呆、無心功課等。
 當老師能取得他們的信任,觸碰到這些孩子的心,他們的情緒就會流泄。
 “老師,如果有一天,爸爸媽媽分開了,讓你選,你會怎樣選?”這是其中一個這些孩子常問的問題。
 他們需一雙傾聽的耳朵,余瑩櫻老師會借出耳朵,再慢慢引導孩子如何處理、面對,讓他們的心定下來。
 許多時候,大人都是做了決定,才讓孩子知道。和平分手的還好,若是關係僵持不下,上庭爭奪孩子撫養權,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有個孩子便曾因此而向余老師傾訴:“我寧可去孤兒院。”
 因此,離婚過程中,要保留另一半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不要互揭瘡疤。
 張慶鋒說,這類孩子是徬徨不安的,對未來充滿情緒困擾,不明白大人的世界發生了什么事,感覺複雜難理解。
 生命線輔導熱線:03-92821995。
別用電子產品帶孩子
 現在家長,大多很忙碌,很多人都會借助電視及電子遊戲機、iPad、手機等電子產品來幫忙“帶孩子”。
 在餐廳中隨處可見,大人在講話,小孩人手一機,低頭玩個不停。
 最讓人感慨的是,即使是兩三歲的小孩,父母在餐館一坐下,就掏出iPad讓孩子安靜下來。
 余老師有一次到友人家作客,那位友人囑咐孩子叫哥哥姐姐下樓吃飯,不見孩子行動,追問下,孩子說他已通過智能手機iPhone通知了哥姐。
 結果就出現一種情況,大家同坐一圍檯吃飯,除了大人熱烈交談,孩子都成了沉默的低頭族,各自把玩手機。再問之下,原來孩子們都有交談,他們是同桌吃飯隔著手機交談。
 這不是單一個案,這種情況已越來越普及,造成的結果是越來越多人,真正面對著人的時候反而不會說話了。
 他們的眼神不會與人接觸,有一位學生便是如此,余瑩櫻要他“說話時看著老師”,對方的回答是:“老師,我看著你就不會說話了。”
 要減少孩子依賴電子產品,張慶鋒建議家長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例如讓孩子從小翻閱繪本,有些孩子就是因為不會閱讀,而將心思放在電子產品上,沒有其他習慣與嗜好。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