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出租子宮

16-07-2010

報導:胡小平
圖:本報資料中心


要子不要母辛酸誰知!

把子宮當房屋,出租給那些求子心切的夫婦,代孕媽媽成為七十二行之外的新興行業。

通過人工授精、試管方式,代孕媽媽代人懷孕、產子,把辛苦懷胎10個月生出來的嬰兒交給法律上的父母,從此銀貨兩訖,嬰兒與代孕媽媽毫無瓜葛。

把女性懷孕生子的天職商品化,反對者視之為對窮人的另一種廉價剝削,支持者則看成是一項合作,為不孕夫婦帶來佳音。

為了避免日后爆發法律糾紛,代孕仲介公司派代表與代孕媽媽接洽,並規定代孕媽媽必須放棄孩子的撫養權和擁有權。
撫摸肚皮上那道疤痕,30多歲的單親媽媽小牟,不自覺想起自己那一出生就被抱走,不知身在何方的孩子。

小牟來自農村,離婚三年多,育有一名7歲大男孩,聽說代孕媽媽一次過可以賺10萬元(約5萬令吉),決心應征代孕媽媽。

自從離婚之后,她一個女人靠著幫人看店,拉拔孩子長大,為了長遠生計,她決定借腹生子,賺一筆錢來開店,做做小生意。

與網上代孕公司通了幾次電話,她獨自乘搭火車到廣州,與代孕公司代表,小梅,以及3名應征者會合,之后一塊去醫院檢查肝部和子宮、性病等大小約30項的健康檢查項目,晚上就在公司宿舍過夜。

通過健康檢查之后,代孕公司安排她們上課培訓,內容有合同培訓、安全教育、試管知識和孕期教育。

一連串的賀爾蒙注射行動開始了,為期72天,每天要服藥、最少注射3支黃體酮,一個月之后,小牟的臀部已經佈滿針孔,每天需要敷上凍馬鈴薯和熱毛巾來止痛。

三個月過后,她接到通知說可做受孕手術,第二天一大早,一名司機前來載她前往秘密醫療地點,手術只需半小時,把受精卵移入子宮等待受孕,與試管嬰兒手術一樣。

12天之后,確定懷孕的小牟馬上送離宿舍,搬至有花園、電梯的公寓,配有一名保姆,同住的另兩位也是懷孕后的代孕媽媽。

懷胎7月之后,小牟再度被送至另一處僻靜住所,由客人派了一位保姆前來服侍,一個半月之后,她被送入市區一家醫院,準備剖腹生產。

產后她只來得及看了一眼,小胖娃娃就被抱走了,也不知抱往哪裡,從頭到尾,她不曾和孩子的未來父母見過面。

懷胎十月,換來腹部上一道疤痕和5萬令吉。

代人產子只為錢

代孕媽媽也同時是缺錢媽媽,許多女性應征代母,想賺一筆錢來翻身,或是救急。
在中國,借出子宮、代人產子的女性,越來越多,找人代孕的夫婦也與日俱增,不管有關當局如何打壓、時不時祭出不同法令,仍是無法遏止代孕市場的迅速成長。

好像小牟這樣的女性,很多,當中有單親媽媽、寡婦、生過或不曾生過孩子的女性,她們代人產子目的只為了錢,除了子宮之外,她們什么都沒有。

稱這一群人為代孕媽媽,可能不是如此適當,她們已成為收人錢財、代人懷孕的生子工具,靠著出租子宮來賺錢。

不管是印度的代母,還是中國的代孕媽媽,借腹生子這門行業,越來越公開,印度代孕市場每年取得4億4500萬美元(約14億7000萬令吉)營業額。

印度稱得上是全球代孕市場的大本營,雖然面對社會壓力,但代孕業仍然蓬勃發展,成為繼外包業之后第二重要的外匯收入,被貧窮且無一技之長的印度婦女視為謀生管道。

在中國,代孕公司透過網絡把觸角伸至各個角落,即使網站被封殺,馬上有新的網站取而代之,根本除之不盡。

目前,網上代孕公司有百多家,活躍的就有五十多家,每一家皆聲稱能夠協助客人找到代孕媽媽,以完成他們求子心願。

為了避免取締,這些公司行事謹慎,自創一套聯絡方式,仲介公司、自願者和客戶在不同的網絡聊天室、論壇,以暗號聯絡,看看對方是要出租子宮的代孕媽媽,還是前來求子的客戶。

代孕仲介會通過電子郵件傳送“勞資合約”,合約中列明了各種價碼、條件、醫院設備、保密規定、法律條文等等,長達34頁。

在整個代孕生子過程中,由仲介公司派代表接洽,把客戶和代孕媽媽的接觸減至最低。

依素質等級論價

從懷胎至生子,一般代孕媽媽獲得5萬令吉純待遇,令不少面對經濟困難的女性趨之若騖。
有錢能使鬼推磨。

只要賣方開出條件,仲介公司就有辦法找到適合的子宮。

一般來說,代孕媽媽的素質越高,要價越高;客戶列出越多條件,索價越高,比如說,包要一對龍鳳胎,仲介公司要價可能高達人民幣55萬元(約28萬令吉),還不包括代孕媽媽打針進補入院的開銷,索價如此高,因為仲介公司打包單,不管發生什么情況,客戶一定會得到龍鳳胎。

代孕媽媽的素質,也分等級,以年齡、長相、身材、學歷為準,長相好、身材好、學歷高的代孕媽媽,價碼高一點。

為了吸引客人上門,以及招收應征者,中國代孕網站大多把代孕描繪成一門美好的事業。
不同仲介公司,價碼不同,代孕媽媽的價碼從2萬令吉至十多萬令吉,視乎等級而定。

之前有一家代孕仲介網站,因為在網上直接把應征者分等級,引來抨擊,批評代孕公司把人當商品看待。

代孕媽媽的等級分為A至I,A級標準最低,初中學歷、容貌一般,純待遇為4萬元(約2萬令吉);大專學歷、容貌一般的E級者為7萬元(約3萬5000令吉);各方面條件都優異的I級者,純待遇為10萬元(約5萬令吉)以上,也有高達20萬元(約10萬令吉)的。

另外,代孕方式不同,價碼也不同。

代 孕方式分兩種,一種是試管,另一種是人工。所謂試管,就是客人提供精子和卵子,代孕媽媽只負責提供移植胚胎的子宮;人工,則是客人只提供精子,卵子來自代 孕媽媽或是匿名捐贈者,由于嬰兒性別無法決定,同時受母體的影響較大,所以試管方式比人工貴上兩三萬元(約1萬至1萬5000令吉)。

印度代孕業蓬勃

印度的代孕行業蓬勃發展,許多無一技之長且窮苦的婦女,靠著出租子宮換取酬勞,改善生活。
代孕媽媽在中國是新興行業,但印度不是。

早在10年前已有印度婦女在報章上刊登出租子宮廣告,今天孟買一家醫院在電視打廣告,大量招聘代孕媽媽。

距離印度阿南德20公里之外的小鎮,阿穆特,本是盛產牛奶,如今已成為代孕業基地,大多代孕媽媽來自這個小鎮,每一年,好幾百對外國夫婦專程飛往阿南德,征求代孕媽媽,租用她們的子宮。

這些外國夫婦來自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當中有旅居外國的印度夫婦,也有不孕而專程前來求子的洋人夫婦。

印度代孕業之所以會蓬勃,最大原因是它的收費比歐美國家低好幾倍,且印度的醫療水平高。

在美國,找人代孕生子,最少需要2萬美元(約7萬令吉),且諸多限制,但在印度,5000美元(約1萬7500令吉)就辦到了,即使加上兩趟來回機票,還是值得。

租一年子宮,代價5000美元,等于許多教育水平低且貧窮的印度婦女10年收入,這筆錢可以用來付學費或買更好的房子,改善一家人生活。

儘管面對社會壓力,不少窮苦家庭的婦女,做了一次代母之后,又再做多一次,還有不少例子是姐姐是代母,妹妹也下海。

當代母基本條件

印度阿南德知名婦科醫生帕特爾,抱著兩名代孕嬰兒,她的診所常常擠滿了前來應征代母的印度婦女。
印度婦科醫生帕特爾(Nayana Patel),在阿南德設有診所,是代孕仲介公司,她在海外擁有一定知名度,2003年那年,她協助一名印度媽媽代其在英國的女兒產下雙胞胎而受到國際關注。

在她的診所大廳,常常都看到十多廿名婦女排隊等候移入受精卵,而她的手術室,常常爆滿,每天都有小生命降臨,這些小生命有些被送去美國、英國,或是印度其他城市。

她認為,代孕業蓬勃發展,金錢是最大因素,代母們不需要特別技能,只需平安的懷上十月胎,一旦孩子呱呱落地之后,5000美元酬勞也就平安到手。

除了金錢因素,協助那些不育家庭,讓他們享受孩子帶來的快樂,以及給機會窮苦婦女改善環境,帕特爾只協助那些女方沒有生育能力的無子女夫婦。

顧及代母的心理和生理狀況,欲成為代母,也有一定條件,她規定代母年齡最好是介于18至45歲之間,健康狀況良好、已為人母的婦女。

這是因為有生產經驗的婦女,知道生理上她們將承受什么,同時她們已擁有自己的孩子,比較能夠承受生產后孩子被抱走的不良感受。

比較起中國,早走一步的印度代孕業顯得較有系統和人性化。



美化代孕從中牟利!

代孕媽媽引發的倫理爭議,不曾平息過。

到底它是幫助窮人,還是剝削窮人?只要出得起錢,誰都可以找窮人代孕生子嗎?萬一代孕當中出了差錯,誰來承擔人命損失?

合法化代孕媽媽的本意是用來治療不孕症,最終卻成為有錢人想要擁有自己孩子的方便管道?

隨著不孕夫婦增加、出生人口不斷滑跌,未來更多人將求助代孕市場,立法管制、加強監督代孕行業是未來趨勢。

代孕公司不是什麼愛心大使,而是一群生意人,網站上可愛的嬰兒照片,為了掩人耳目和招徠客人。
在中國,代孕媽媽還有另一名稱,“自願者”,即自願代人懷孕的婦女、出售卵子稱為“有償捐卵”、代孕仲介公司則是“愛心大使”,即輸送愛心的人。

在印度,代孕媽媽視她們的任務為“送去快樂”,讓那些不育夫婦從此快樂起來、腹中的孩子獲得愛的祝福,大家齊心協力幫助有需要的陌生人,這是在做善事。

在有心人士的包裝下,代孕業成為“助人為快樂之本”的慈善事業,代孕媽媽、仲介公司彷彿化身天使,絕口不提錢。

但實際情況又是怎么一回事?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代孕媽媽的共同點是缺錢,中國如是,印度也一樣,只有歐美國家有少數特殊例子。

前來求子的夫婦是仲介公司眼中的金主,每宗交易,仲介公司從金主手中賺取1萬至3萬元(約5000至1萬5000令吉)服務費。為了尋找更多代母,一些不道德的仲介公司甚至以每名300元(約150令吉)人頭費尋找代母。一宗交易,涉及數萬令吉。

有“中國代孕之父”之稱的呂進峰,一個月可撮合30宗生意,每個月輕易賺取近百萬元人民幣,但他自稱是愛心大使。

若果戳破行善的偽外衣,代孕業其實就是把女性懷孕生子這份天職商業化,從尋找代母開始,購買精子或卵子、尋找醫院、保母到最后的產子,每一個過程,都涉及金錢,屬于商業交易。

在美國,一瓶精液275美元(約905令吉)、卵子一粒2萬美元(約6萬6000令吉)、9個月的子宮使用費為5萬美元(約16萬5000令吉),每一樣產品、服務,都是有價的。

由此可知,一旦代孕市場商業化,也就和其他商品市場沒有兩樣,只要有人出價,就有人願買,只不過,沒有人願意背上“出售嬰兒”這個大逆不道的罪名。

需求增不愁沒生意

中國地下代孕市場已形成產業鏈,從不孕治療到買賣卵子、精子和尋找代孕媽媽,短短幾年內就制造了2萬5000名代孕嬰兒。
儘管中國禁止醫院為人代孕,卻沒有明確法律條文禁止代孕服務,反而越禁越紅火,代孕公司不愁沒生意上門。

中國不育不孕症夫婦趨低齡化,不孕女性數據升高,原因歸咎于過早有性生活、避孕套使用率低和頻密的流產、子宮發育不健全或是患上癌症,這些女性,都是代孕公司的客戶群。

據估計,中國不育不孕夫婦有15%,短短幾年內,通過代孕方式產生下的孩子為2萬5000名,是美國過去30年來的代孕嬰兒總數。

遊走在灰色地帶的代孕市場,不但造成代孕媽媽無法獲得保障,且業者素質參差不齊。

在中國,不曾懷孕的女性,甚至是處女也可以做代孕媽媽,還有客戶指定要與代孕媽媽進行性接觸,相比之下,早在2002年把代孕業合法化的印度,顯得人性化。

在印度,代母不能用處女,一定要生過孩子和本身擁有孩子的婦女。

絕大多數中國女性是隱瞞家人、丈夫來做代母,但印度代母多獲得家人和丈夫支持。

如今,中國新崛起有錢夫婦,也成為代孕媽媽支持者,當中不少婦女是擔心生了孩子之后,身材變形、走樣,而找人代生。

也有一些事業心強的婦女,因為工作太忙,以及不捨得放棄賺錢機會而找人代生,連那些有錢,但未婚的單身女貴族,也有意找代孕媽媽幫她們生孩子,一嘗為人母的滋味。

立法保護各造利益

中國不育不孕的夫婦越來越多,造成代孕媽媽供不應求,價格隨之高升,最終肥了代孕公司,所有的條件,他們說了算。
當代孕市場落得只要有錢就能找人代孕產子時,代表市場經已失控,將衍生更多且複雜的法律糾紛,最終只肥了代孕仲介公司。

既然禁無可禁,不少人認為,中國政府立法管制,嚴格監管代孕市場,讓市場合法化才是解套之道。

一旦合法化之后,買賣卵子、精子、代孕媽媽的條件、孩子生出撫養權等等問題有法可循,不再是代孕公司說了算。

比較起其他歐美國家,印度的代孕法規是最鬆寬的,儘管該行業發展迅速,各大城市都有代孕服務,但它依然面臨著道德、倫理等方面的質疑和挑戰。

目前,在法律上允許代孕媽媽存在的國家是美國(不同州屬不同法律)、英國、荷蘭、丹麥、匈牙利、羅馬尼亞、芬蘭、德國、法國等等,在意大利,代孕屬于違法;澳洲和西班牙禁止任何商業代孕;至于美國、法國和德國,雖然代孕合法,但限制多多。

在印度社會不曾平息的質疑聲浪下,印度政府刻考慮為代孕行為重新立法,以保護各造利益。

印度允許每個代母最多能代孕五次,英國規定代孕上限為兩次,其它國家則認為一次較合理。


代孕媽媽面對風險

由于代孕法令過于寬鬆,印度政府擬重新立法以保障代孕媽媽的權利,代孕業為印度賺取了可觀的外匯收入。
代孕媽媽,從外表看,是一群為了錢不惜出賣自己子宮的女人,實際上,她們冒著失去性命代價來懷孕,承受懷孕、產子的痛苦。

為了植入受精卵,代孕媽媽需要注射大量的黃體酮,讓子宮粘膜內腺體生長,子宮充血,內膜增厚,如此才可以抑制子宮的活動,使受精卵植入后產生胎盤。

但大量黃體酮會帶來副作用,胎兒脊柱、肛門、四肢等部位發生畸形,是正常懷孕的8倍。

如果使用人工合成的孕酮,還會使約18%的女性胎兒男性化,而試管嬰兒先天缺陷的可能性,是普通嬰兒的2至4倍。

大多數中國代孕媽媽採用剖腹生產,因為之前曾發生難產案,代孕媽媽和嬰兒差點救不回來。即使不幸死亡,賠償也不高。在中國,10萬元(約5萬令吉)就能買下代孕媽媽一條人命,若生產途中不幸發生意外,子宮被切除,賠15萬元(約8萬令吉),也就了事。

在印度,孕婦分娩死亡率很高。一萬名當中,有540人在分娩中去世,只有42%的孕婦得到專業醫療協助。

不少印度醫生表示,代孕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代孕只是借子宮,而不是如買賣器官般,一去不還;他們認為,政府要做的是,擬定更全面法律管制這門行業,避免它過度商業化。

代孕引發倫理爭議

代孕媽媽最容易爆發孩子撫養權和擁有權糾紛,到底懷胎十月的代母,對腹中的孩子是否也擁有母親的權利?
在代孕糾紛中,最著名是M女嬰案例,這是很早以前的案子,卻常在爆發撫養權糾紛時作為援引。

1986年,美國一名代孕母親生完孩子以后,本來應該把女嬰交回給孩子的血緣夫婦,但她最后不但改變主意,且還帶上法庭,要求得到代孕孩子的撫養權。

歷經多年官司,法官最后判決孩子撫養權仍歸于與孩子有血緣的夫婦,但卻準許代孕媽媽擁有孩子探視權,儘管代孕媽媽與孩子沒有血緣關係,但司法卻給予她部分權利。

從此之后,所有代孕媽媽必須簽同意協議,以放棄嬰兒撫養權和所有權,但過去幾年內,還是發生數宗印度代母不願交出孩子,以及孩子生出來無人認領的問題。

而最驚世駭俗的代孕個案也發生在印度,2003年一名印度母親代替其在英國的女兒懷孕生下雙胞胎,引起巨大迴響。

儘管不違法,但母親代女懷孕,生出外孫事件,在道德和倫理方面,引起激烈爭議。

在這個傳統信奉印度教的國家,多個宗教團體表示“震驚”,認為有違倫理,日后如何向孩子解釋,外祖母也是代孕媽媽的事實?

至于這對已經移民英國,在英國工作的年輕印度夫婦,把孩子帶回英國也引來反對聲浪,只有數個團體表示支持。

無論如何,此風一開,接下來也有數宗至親代孕產子的案例。


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

談教育

林日昇:孩子無聊才能鑽研新知

報導:楊潔思
圖:本報資料中心

不管你的學歷是大學、學院或是中學,踏出了校門,你還愿意學習嗎?

很多人都被以成績為導向的填鴨式教育嚇怕了,一旦離開學校,對書本敬而遠之,甚至自此不碰書,更妄論主動去鑽研新知了。

教育的最終目的,難道只淪為一紙文憑?

是誰,抹殺我們的好奇心?

專訪生物科技(美學)博士林日昇,不談營養保健、不談美容減肥,就純粹只是談教育。

做人要踏實、開心一點,像我在做研究,每天有新發現就很開心了。
林日昇博士興趣廣泛,涉獵極廣,除了擁有生物科技(美學)博士學位,還有營養學碩士學位,外加醫科與心理學背景,還有美容治療、草本治療及精油化學文憑。

看似全然不同的領域,仿似水與油相摻般,經渭分明。林博士卻有界面活性劑(★備註)的功力,讓它們互相溶在一塊,融會貫通。

迄今,已到中年的他,仍然對學習充滿熱忱。

考取文憑、取得學位,對他而言,根本不是苦差,也沒有很功利的“又多個賺錢的籌碼”,而是無窮盡的喜悅,那是好奇心又一次被滿足的喜悅。

經常,他像個孩子般,對周遭事物充滿好奇,燃起心中熊熊求知之火。

這種好奇心,自小培養起來,追溯源由,乃因無聊而起。

小時候,他沒有電視機、遊戲機、電腦,也不用逛街或補習,更沒有參加彈琴、繪畫等才藝班,時間多得是,太無聊,就胡思亂想,天馬行空。

在一次無所事事,百無聊賴時,相熟神父問他:“為什么你不去探討,不去外面看看?比如,為什么一朵花會長出來?”

“我覺得,要有人跟你講話,啟發你去想。”他說,神父還送他一本書“Tell me why?”(告訴我為什么?),從而啟開了他自學之門。

七八十歲的神父,是這位七八歲小孩的啟蒙老師,不但訓練孩子的品格學習,也栽培其人文智慧,啟發他自行探索與學習。

在八九歲時,林日昇已懂得去圖書館翻百科全書尋找各種問題的答案,以滿足好奇心。

“孩子們好奇心的培養,就是讓他們無聊。”他說,現代人追求虛的東西,送孩子去學太多東西,以致孩子腦袋被塞滿,沒時間無聊與動腦,最終反而培養出一個一成不變的孩子。”

大人也一樣,只局限在其思想框框,缺乏創意。

他人指引,自己翻找資料

讓孩子“自生自滅”,反而能訓練他的求生技能。
“做人必須要無聊,沒有東西做不等于浪費時間,人不斷思考並不會浪費時間,腦袋不斷轉,人會越來越聰明。”

林日昇透露,這一路走來,他通過后天不斷看、不斷學習,如海綿般不斷吸收知識。

他認為,后天的努力比先天的聰穎重要。

“當我有疑問時,我只需要有個人指引我找資料,只要有資料就可以自己找。”

小時候的林日昇,總是不斷地遷徙,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有些國家,他會帶書本或百科全書去,若無法攜帶百科全書,他也會將疑問記下,一旦有機會就翻找資料。

因此,采訪當天,他與同席的朋友J有以下討論,不會讓人覺得意外。

他們討論主題是:“教孩子釣魚好過買魚給他吃”。J先開口。

“我會把孩子帶到河邊,教他怎樣釣魚,然后讓他自己釣。

干嘛要把他帶去河邊?

不帶他去河邊他怎樣釣魚?

讓他自己想辦法呀!換作我,我不會帶他去河邊或海邊、不會準備釣具給他,只是傳授知識給他,讓他知道哪些地方有哪些魚,釣魚時怎樣選地點以及釣不同的魚須用不同的鉤。然后就放手讓他自己去。”

全然放手,以期培養出全然獨立的孩子,考驗孩子的同時,何嘗不是在考驗家長?

★備註:

界面活性劑具有將油和水相溶的能力,可將皮脂等污垢溶于水中卸掉。由于有融合水和油的功效,它也廣泛使用于化妝品如乳液與乳霜中。

身教,讓孩子自塑品格

現今孩子,時間表排得滿滿的,無聊反而是一種奢侈。
林日昇博士一再強調品格學習的重要。

若有孩子,他笑說除了提供吃住外,會讓孩子“自生自滅”,這樣反而能訓練他的求生技能,包括知識的汲取。

“我會把他丟給朋友幾個小時,前提是這些朋友須有思想、有智慧、有品格。”

他建議,有心的父母可以成立家長俱樂部,孩子放學后,由一對家長照顧兩個小時,晚上再到另外的家長處學習,重要是讓孩子接觸有品格的家長。

這些家長給孩子生活教育,以身教讓孩子進行品格學習。

他感嘆許多新一代不懂做人道理,他們很會考試,卻不會唸書。而且,在待人處事與品格教育方面,有待加強。

他強調,明白了解與領悟是兩回事,要用智慧去領悟人生真理,才會開竅,而非單純了解與認識吧了!

好奇心,引導孩子學習

無所事事不等于浪費時間,孩子無聊,才會培養起好奇心。
林日昇博士的涉獵廣、博學,對許多問題都能侃侃而談,上愛fm電台當愛生活節目嘉賓時,受到許多聽眾歡迎。

然而,他總是很謙虛的認為,博士學位實在沒有什么了不起,只不過是比普通人多了解一點吧了。

“我對每一樣東西都好奇。”談到自己對不同領域的探索,他如是說。

他說他對化學興趣深,因此去鑽研花朵精油內的化學成分。其后又對花的活性成分進入人體后會發生什么變化感到好奇,而一頭栽進營養學裡。

學了營養學后,發現只照顧到身體部分,單單是吃得健康,並不足夠,心理也會影響人的健康,因此又接觸心理學。

從心理學研究中,他發現到心理會影響個人的飲食習慣,反過來也一樣,難怪各人有一個款,這是飲食所致。

食物與思想,互相影響,令他往深層鑽研,從而走出一條獨家的研究路線,即各國人民或族群的情緒藍圖。

希望孩子成材的父母,與其密集送孩子去各種補習班與才藝班,倒不如思考如何引導孩子,培養起他們的好奇心。

名利,未必買到自由人生

金錢、名利,未必買到自由自在的人生。

林博士笑言自己只做愛做的事,不做應做的事。

何謂成功人生?只做自己愛做的事,算不算?

開馬賽地也一樣要堵車,再大的房子,一個人也只能睡一個角落,他說,追求這些物質享受沒有錯,然而,若是追求這些而苦了自己,卻又何苦呢?

從事義工,他見證許多生離死別,加上曾試過數次與死亡面對面,讓他對生命看得很開,並抱著感恩的心生活。

“每個人出生都是死路一條,胥視過程要怎樣走。人生有多條路可以選,是開開心心走自己的路、盲目追隨別人、走給人看,抑或是依父母安排來走?”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幾歲才上小學?

12-07-2010

報導:劉林李
圖:本報資料中心

英國5歲入學有害無益


第10大馬計劃將在5年期限里,落實5歲兒童就讀一年級的目標。

其實小孩子究竟幾歲才適合上小學?其他國家的孩子是幾歲開始上小學?他們在學校學些什麼?

英國孩童幾乎是全球最早進小學的孩子,不過他們長大后的學習表現,卻不如其他遲入學的歐洲小孩。
我國1996年教育法令闡明,年滿6歲的孩童,必須在隔年學年1月1日登記入讀小學,並完成小學義務教育。

現在,教育部將在第10大馬計劃期限內,落實提前一年入學新措施,也就是孩童年滿5歲,就必須在隔年1月1日入讀小學。

教育部認為,提早讓孩子入學,可以提前一年畢業,有利國家生產力。

問題是,5歲的孩童適合上小學嗎?如果非上學不可,應該採用何種教學方法?

放眼全球,多數國家的孩子是年滿6歲入讀小學,一些北歐國家延至年滿7歲才上小學。

只有少數國家如英國,推行5歲進小學,一些英國孩子進小學時甚至未到5歲。

英國1870年《小學教育法》就已規定孩童5歲入學,沿襲至今已經一百四十多年。

當初制定這套教育法,是根據維多利亞時代老板的需求,讓孩子提早入學以便提早出來就業,沒考慮到孩童身心智力發展的需求。

去年10月中旬,英國劍橋大學公佈長達608頁的《劍橋初等教育調查》結果,指稱孩童6歲之前就接受正規教育,非但沒有好處,反而遺害長遠,建議延后英國孩童目前的入學年齡。

強迫學習影響就學意願

英國孩子上課相當自由,但英國教育專家還是認為該國孩童太早接受正規教育。
反正,罐頭保鮮期極長,即使囤上一個時期,還是可以開來吃,不必擔心過期。

為人父母后,他的孩子同樣喜歡罐頭食物,雖然不常吃,但廚房內總有一兩樣罐頭食品,以備不時之需。

十多年前,李秀貞開始接觸一些直銷演說,甚至遇上某些營養師,皆提及罐頭不宜多食,因為有防腐劑。

這改變了她購買罐頭的慾望,雖不是完全停止食用,但不會大量購買。

這種改變不只發生在她身上,許多大馬人食用罐頭的習慣開始改變;對于罐頭食品,消費人有了新的詮釋。

對于罐頭食品業者而言,這種改變對業績造成一定影響。

“近15至20年,不能說是大馬消費人誤解罐頭食品,而是沒有足夠資料讓他們明白罐裝食品的新鮮、益處和保存方式。”馬來西亞罐裝食品公會主席林華恩表示。

最廣為人知的罐頭食品非沙丁魚莫屬,至今依然是“名牌”選擇,林華恩就以它比對罐頭食品和新鮮食物的差異之處。

去巴剎買魚,魚販如何保存魚的新鮮?一般上消費人看見的程序,不外是魚販當天將魚解凍;若賣不出又冰凍起來,隔日再解凍擺在擋口,直到發臭才會丟棄。

家長為孩子選就學方式

英國教育界認為,英國學校為了讓孩子應付考試,過于注重算術和英語,忽視其他不需要考試的科目。
英國法律規定,孩童5歲就必須接受義務基礎教育。

一般而言,5歲孩童會進入“幼兒學校”(Infant School),7歲時進入“初級學校”(Junior School)。

也有許多英國公立學校,結合“幼兒學校”及“初級學校”,組成“Primary School”,就是我們的小學。

最近英國政府制定一項新措施,從2010年9月起,允許家長為家里的小朋友自由選擇就學方式。

家長可以決定年滿4歲的小朋友,直接進入小學或托兒所就讀。

如果選擇托育方法,小朋友會接受以遊戲為主的課程;要是直接上小學,就必須接受讀、寫、算的正式課程。

儘管如此,《劍橋初等教育調查》委員會堅持,孩童還是在6歲之后才適合入學,對英國孩童目前5歲就接受義務教育,深表遺憾,認為政客沒傾聽民間的聲音。

教育界冀取消考試

《劍橋初等教育調查》建議,未滿6歲的孩童,不適合識字和學數學,應該接受以遊戲為主的學習方式。
《劍橋初等教育調查》也指出,英國小學教育課程面太窄,教學大綱只注重算術、英語和考試,忽視地理、歷史和藝術的教學。

英國牛津大學教育學院,曾經對英國5歲及6歲小學生做過隨機抽樣調查,結果有50%學生認為英文課非常無聊和枯燥,希望可以不上英文課。

英國學生在7歲、11歲、14歲、16歲及大學入學前,都需要參加全國統一的標準考試。

教育界認為,在爭取學校排名壓力下,老師不得不把時間花在準備考試上,擾亂教學秩序,不利學生的全面發展。

家長和學生也表示,考試剝奪他們的課余時間,部分學生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影響學習熱誠和信心。

英國已經在去年取消針對14歲孩子的全國統一標準考試,不過教育界認為,應該連同其他統一考試也一並取消。

以成績評估不客觀

多年來,英國國內要求取消考試,及減輕學校排名壓力的呼聲不絕于耳,今年英國教育界終于以行動表明他們長期的不滿。

今年5月,英格蘭如常舉辦10歲和11歲小學生的標準成績考試(Standard Attainment Tests,簡稱Sats),將近2000所小學抵制這項考試。

這項標準考試只在英格蘭進行,只考英語和數學兩科,成千上萬小學生為了應付這項考試,必須做大量複習和準備功夫。

跟我國、中國等亞洲國家比起來,英國小學生面對的考試壓力其實“小兒科”,甚少學生會為考試緊張,反正他們的老師和家長多數對考試排名很反感,不會以排名評定他們的價值。

不過,很多校長和老師還是認為,應該廢除這種以成績評估學生學習成果的制度,因為這種決定學生前途的打分方式,未必客觀可靠。

英國小學生輕鬆學習

《劍橋初等教育調查》研究顧問委員會主席皮尤表示,要4歲或5歲的小孩靜靜坐著聽課,得到的成果往往“事與願違”。

跟亞洲教育比較,英國注重個別教育,小學每個班級只有十多位到廿位學生,上課方式比我們的學校靈活多了。

學生上課時非常自由,沒有固定位置,隨意圍坐在地板或桌子周圍,可以不經老師同意自由進出廁所。

英國小學第一年的課程,已經有科學、地理、數學等科目,聽起來跟我們的小學生差不多。

不過,跟我們的小學生比較起來,英國小學生的學習生涯相當輕鬆,因為英國基礎教育推崇寓教于樂,及啟發教學的方式。

孩童學科學和地理,都是從身邊環境學起,好像刮風、下雨、晴天、花草樹木等等。

數學則是以遊戲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授課,比如引用“蛇和梯子”的遊戲,學生每天可把這些數學遊戲帶回家,跟兄弟姐妹或父母玩。

然而,跟其他歐洲國家比起來,英國孩童最早接受正規教育,要知道,德國、芬蘭,挪威等國家的孩童,6歲或7歲之前幾乎完全不學認字和算術。

老師被迫處理屎尿

越來越多英國孩童穿著紙尿褲上小學。
最近,英國《每日郵報》一篇報導指出,英國小學近年面對一種尷尬、棘手,又讓人哭笑不得的問題。

過去父母在孩子兩、三歲時,會訓練他們上廁所,不過近年小學老師發現,越來越多孩童穿紙尿褲上學。

老師有時還必須為這些學生處理屎尿,一些學校和托兒所為避免加重老師的工作量,已經拒絕接收那些仍然穿紙尿褲的孩童。在英國,這種做法觸犯英國的殘障歧視法。

不過,英國教師認為他們的職責是教書,不是替學生“把屎把尿”,助教也認為這不是他們的責任。

教育界人士指責,現代孩童上學了還穿紙尿褲,是因為父母每天忙于工作,忽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7歲前不宜接受正規教育
孩子的每個成長過程,從翻身、爬、走路、說話,換牙都有時間表。孩子什麼年齡、什麼階段應該做什麼,也一樣有時間表。

德國有名的華德福教育(Waldorf)主張,玩樂才是孩童7歲換乳牙之前的責任,而不是學讀寫算。

所以,華德福學校不教這個階段的孩子讀書、寫字和算數,而讓孩子通過聽、看、說和動手模仿學習。

玩樂是華德福學校孩童7歲之前的重要工作。
早上8點30分,吉隆坡怡保路慈心童樂園一群小朋友,在幼兒園範圍的草場玩滑板、爬樹、玩泥沙。

9點30分,一般幼兒園小朋友可能已經在上英文課、做算術或填色,這群小朋友仍然在草場追逐。

一直到10點,活動地點從戶外移到室內,他們開始做面包、聽故事、捏蜂蠟、畫畫,玩布偶。

一天下來,小朋友好像總是在玩,而且看來就是隨意自由地玩,沒有寫一個生字、規規矩矩做過一題算術或背誦英文單字。

是的,這所采用華德福辦學理念的幼兒園,跟我國很多鼓吹孩子越早學習越好的幼兒園很不一樣,因為華德福教育體系主張,玩就是孩童7歲換乳牙之前的重要工作。

負責人葉曉螢解釋,華德福教育理念源自人智學(Anthroposophy),人智學重視身心靈平衡發展。

華德福教育通過科學研究方法,發現人類第一個生長階段,也就是從0到7歲,是身體、器官和系統發育,同時也是發展意志力的重要階段。

通過玩,孩子可以認識自己身體,並讓精神和肉體結合。“要是孩子在這個階沒有玩夠,是無法建立意志力的。”

當今許多國家,已經把華德福特殊的教學方式引進國立學校,其中包括主張7歲之前的孩子不宜接受正規教育。

不設限任發揮創意

小朋友玩沙、玩水,通過肢體跟大自然接觸、看、嗅,可以幫助他們發展觸覺、味覺和嗅覺等。
華德福幼兒園不管是動還是靜的活動,雖然都是精心編排,可是卻不會有一堆遊戲規則,孩子可以自由發揮玩樂。

比如畫濕水彩畫,老師不會設定主題,規定孩子畫些什么,也不會教孩子應該怎么畫。

葉曉螢說,老師甚至不需要跟孩子說現在是畫畫時間,只要拿出水桶,孩子就知道應該穿上圍裙、擺好畫板,排隊接過老師浸濕的畫紙,鋪在畫板上。

濕水彩畫是華德福一種藝術課程,作畫之前會把畫紙先弄濕,孩子在畫畫時,色彩會散開延伸充塞整張畫紙,色彩在這種狀態之下,最能表現其本質。

每次作畫都是從單色開始,老師也不會刻意強調那是什么顏色,“一個孩子如果經常接觸樹木、葉子、泥土和花,他們會不懂什么是色彩嗎?

寓教于樂學習溝通

孩子自在的畫濕水彩畫,觀察色彩在液體狀態中的變化。
小孩都喜歡玩耍,不喜歡規規距距坐在課堂念ABC或123,這並不是因為他們頑皮或懶惰,而是本能的一種需求。

華德福幼兒園就算無法設立在大自然環境中,也一定會帶孩子到有泥沙有水有樹木的地方遊玩。

葉曉螢表示:“小朋友玩沙、玩水,通過肢體跟大自然接觸、看、嗅,可以幫助他們發展觸覺、味覺和嗅覺等。”

孩子在跟其他小朋友玩樂中,可以互相學習溝通,同時發現自己,學會表達自己及建立自信。

華德福大量的藝術學習,比如陶泥、畫畫、唱歌,戲劇等,則可以豐富孩子的感官體驗,讓他們的手、腦和精神領域得以均衡發展。

“華德福學校各種活動是以一靜一動有韻律的方式安排,這樣可以穩定孩子的情緒,該玩的時候盡情玩,該靜下的時候就會靜下來。”

身教比言教更重要

葉曉螢回想第一次參觀檳城華德福學校時,最難忘一幕是當時40位小孩聚在一起,全場卻鴉雀無聲。

當時他想,要怎么才能做到呢?接觸華德福教育后,他才明白原來不是用教的,最重要是老師和家長的身教。

就好像畫濕水彩畫時,年紀太小或第一次上課的孩子,可能不知該做什么,不過老師並不需用太多語言講解,只要示範,孩子就會觀察並跟著做了,這個年紀的孩子都是從模仿大人中學習。

這也是為何我們常說身教非常重要,父母是怎樣的人,老師是怎樣的人,會一點一滴傳到孩子身上,所以他認為,華德福教育對老師和家長來說是一條修行的路。

尊重孩子拒絕打罵

華德福學生在各國大學的升學比率及學業表現非常標青。
葉曉螢坦承,以前他會罵孩子,也打過孩子,之所以會這樣做,很多時候是因為本身的生活節奏編排不好,所以情緒不穩定,才會對孩子不耐煩。

如果家長或老師本身情緒不穩定,如何要求孩子情緒穩定?他說,家長本身必須先有所改變,孩子才可以改變。

“孩子在7歲以前,必須過規律、定時吃喝玩樂,一動一靜有節奏感的生活。那些長期被罵、被打的孩子,成大以后無法成為自己,他們會說謊、掩飾自己的感受。”

華德福教育不認同藤條教育,強調尊重孩子的感受,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但這不意味著放縱孩子。

“孩子丟東西、傷害其他孩子時,我們還是會阻止這種行為,不過是以溫和的方法,告訴他們東西丟了會壞,手是用來做工吃飯,不是用來拍人。”

華德福教育理念漸受落

提出華德福教育理念的魯道夫史代納,是奧地利一位科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以科學方式研究人的精神領域、智慧和精神領域,創立“精學科學”(Spiritual Science),稱為人智學(Anthroposophy)。

1919年,德國企業家依米爾默特,邀請魯道夫史代納以人智學研究成果,為他香煙工廠工人孩子辦一所學校,學校以工廠名字華德福命名。

這是全球第一所華德福學校,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000間華德福學校,幼兒園也超過1400所,而且持續快速增加中。

葉曉螢告訴記者,我國最早的華德福幼兒園在檳城,已經有14年歷史。

檳城華德福幼兒園是由日本家長創辦,最初以日本學生為多,現在越來越多當地人認同華德福教育理念,把孩子送到那里去。

不注重成績反而標青

幼兒是透過模仿學習,只要提供規律的環境讓他們自由模仿,他們就會發揮自己的想像空間。
華德福學校不打分數、不考試,學生只需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不需要與他人比較。

但是這種不注重學生考試成績的教育體系,培育出來的學生,在各國大學的升學比率及學業表現,卻往往讓人刮目相待。

美國華德福畢業生在大學入學標準考試的成績表現,水平往往高于一般高中學生。

德國教育廳總計發現,華德福學生通過德國大學入學考試(ABITUR)比例是公立中學的三倍。

2005年,英國教育與技能部發表報告,建議該國公立學校向華德福取經,包括依據孩童發展設計課程、結合藝術和創意教學法,以及強調節奏和步調良好課程等。

葉曉螢說,許多國外研究顯示,華德福學生學習能力很強、有自信、勇氣,判斷力。

當孩子培養了這些特質,他們自然就會喜愛學習,各方面表現也不會有問題。




芬蘭身心俱佳才適合入學
芬蘭教育制度公認全球最好,這個國家以不怕孩子輸在起跑點聞名。

芬蘭是全球少數孩童7歲以后才上小學的國家之一,然而,芬蘭學生的表現證實,他們在教育路程最有耐力也跑得最遠。

芬蘭孩子7歲以后才上小學,不過在教育路程最有耐力也跑得最遠。
說到芬蘭教育制度,總是讓我國那些一天到晚上課、補習、做功課,考試的孩子心理不平衡。

這個國家學生入學最晚、假期多,上課時數少,但是學生在國際學術評比表現總是名列前茅。

芬蘭教育研究單位認為,小孩必須年滿7歲,身心成長逐漸健全,才適合進入小學。

芬蘭小孩7歲以前只接受學前教育,學前教育又分為零到6歲的“幼兒教育與保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階段,以及6到7歲學前幼兒班(Preschool)。

“幼兒教育與保育”階段結合“教育”和“保育”,目的是了解孩子的需求和特質,以跟孩童家庭密切溝通及合作,協助打好孩子全人發展的基礎。

這個階段,也是發現需要特殊教育和輔導需求孩子的最佳時期。

學前教育遊戲為主

德國孩子上幼兒園只需盡情玩樂,沒有功課壓力。
芬蘭6歲到7歲的學前教育,目的雖是為了銜接7歲入學的正規教育,但其實還是以遊戲玩耍方式教學。

課程多數以肢體活動、聆聽故事、手工等為主,而不是像我國多數幼兒園那樣“預習”小學課程。

芬蘭近年追蹤全國2000名兒童成長狀況,發現這種寓教于樂形式的學前教育,對孩童成長影響很大。

尤其在縮小學齡前兒童個體之間的能力差異有良好效果,同時能夠提高技能和學習能力。

在芬蘭,就算孩童到了7歲,如果老師發現他們身心或情緒,還未準備好上小學,他們會鼓勵家長用多一年時間讓孩子準備。

用我們這里的說法就是“留級”了,不過芬蘭人不怕孩子起跑得慢,只怕孩子基本功未練好,就急著往上爬,日后害了他們一生。

遲入學不影響表現

德國孩童入小學之前必須接受各種測試,確保他們已經準備好迎接小學生涯。
德國人跟芬蘭人一樣,深信孩子只有在身心準備好之后,才適合接受正規教育。

德國孩童入讀小一的年齡平均是6.7歲。

德國學校9月份開課,其實凡是6月30日之前出世,滿6歲的孩童就可以上小一。

家里如有12月31日之前未滿6歲的孩童,父母也可以申請讓他們提早入學。

不過不管前者還是后者,都必須先通過體檢和智力測試。測試結果顯示體格和智力未準備好的孩童,可以延遲一年上小學,先編入學前班。

所以一些小孩可能未滿6歲就上小學,一些則遲到7歲才上小學。

孩子遲或早進小學,並不意味著他們比較優質或平庸,德國教育家經過長期追蹤,發現孩子晚上學,不會影響他們未來學業上的表現。

很多家長甚至延后送孩子上小學,擔心孩子心智發展未準備好就到學校,會影響他們個性發展。

德國未入學先評估

德國孩童入學之前需要參加兩項測試,即將就讀學校的測試以及聯邦入學測試,看智力、語言能力和身體發育是否準備好進小學。

學校入學測試主要讓孩子畫曲線、折線,波浪線,分辨顏色等。

聯邦入學測試則包括與家長面談,了解孩子的成長情況。教育署的人會詢問家長一些問題,如孩子幾歲斷奶、幾時開始走路、有什么專長比如唱歌、跳舞,畫畫等。

然后測試孩子的視力、聽力、嗅覺及彈跳力等,最后才有智力測試。

儘管如此,測試並不是最重要的形式,其實從學前班開始,幼稚園就會觀察孩子是否適合上小學。

比如他們有沒有自理能力,像自己上廁所、可以說出自己的住址、生日,父母的名字等,是否可以安靜坐下超過半小時,因為從一年紀開始,一堂課要上45分鐘。

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渴望上學,有信心展開新的學習生涯。

找對位置輸贏其次

中國家長相信孩子贏在起跑點可以保障往后的人生,出盡法寶讓孩子“提前起跑”。
教育如果是一場競賽,那么芬蘭人和德國人重視是如何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競賽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輸贏反而是其次。

其實,芬蘭人和德國人比誰都在意孩子的起跑點,只不過他們更在意孩子應該在什么時候起跑、怎樣起跑,而不是贏在起跑點。

不過中國家長並不是這樣想,許多中國家長為了讓孩子“提前起跑”,不惜剖腹讓孩子提早出世或違法提前把孩子送進學校。

中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孩童需滿6周歲才能上小一。

該國學校新學年開學在每年9月,9月以后出世的孩子,就必須比同年9月之前出世的孩子晚一年上學。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比同年孩子遲一年上學會吃大虧,都不想在9月以后生孩子。

但是孩子的生辰八字,有時並不是父母能夠決定的,所以每年8月底,中國醫院就會出現很多要求提前剖腹生產的孕婦。

這種怪異現象導致婦科醫院每到8月底就一床難求,一大堆孕婦排長龍等待做產前檢查。

太早入學影響身心

五六歲孩童,就算相差一兩個月出世,心理其實有很明顯差異。
那些孩子趕不及9月之前出世的家長,則各施其法誓必讓孩子可以跟同年9月出生的孩子一起上學。

最普遍是透過各種關系,把孩子提前一年送到民辦幼兒園,希望跟同班同學一起順利“保送”小學。

不過很多家長最后致電報館哭訴,孩子在報名小學時因“年齡未滿”,最后必須在幼兒園“留級”。

有些家長更夸張,為了讓孩子提早上學,甚至把9月以后出世的孩子的出生日期改成8月份。

不過,許多中國幼兒園和小學老師,根據教學實踐經驗發現,五六歲孩童,就算相差一兩個月出世,心理其實有很明顯差異。

有許多家長,在用盡各種方法讓孩子提早入學后反而覺得后悔,因為孩子學習得非常吃力,導致他們對學習提不起勁。

中國媒體經常就這個問題進行討論,校長和老師們大部分反對讓孩子提早上學,他們發現,家長和校方要提早強化培養孩子,孩子還是能夠吸收,可是這可能會影響他們日后的身心發展。

老師扮演觀察者角色

德國教育機構主張,孩子在上小學之前,不要先學習寫字和算術,等到入學以后才正式學習。

德國學前教育是3歲到6歲之間,孩子這時候在幼兒園的責任是盡情玩樂。

幼兒園的活動以小組和個別活動為主,孩子可以自己決定要參加老師組織的小組活動,還是獨處。

每間教室都會提供孩子獨立小空間,里頭有柔軟的墊子、布質娃娃和小沙發等。

孩子可以在這里看書、畫畫、玩娃娃或到戶外玩,甚至靜靜坐在一旁。

老師只是扮演觀察者角色,必要時給孩子一些幫助,例如如果有小朋友老是靜靜坐在一旁,無法融入團隊,老師可能就要留意小朋友是否有情緒問題或在家里面對什么問題。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