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搶游客各出奇招

報導:楊揚
圖:本報資料中心


世界旅遊組織預測,2010年會是金融海嘯以來,旅遊業開始復甦的一年。
各旅遊熱門國家莫不摩拳擦掌,準備在這生 機勃勃的一年分享旅遊市場蛋糕。
文中數個旅遊業發達的國家,各自面對不同的問題,她們如何對應這些問題,是否有能力掃除種種障礙,拯救觀光業,以 期繼續引領風騷?

泰國紅衫軍示威行動升級,釀成流血衝突,造成泰國旅遊業損 失高達數十億令吉。
泰國,向來廣受旅客歡迎,這回卻成了民主政治的不良示範版,反總理阿披實的紅衫 軍示威行動,一波比一波大,動作也愈見激烈,鬧上了國際新聞版,也嚇退了旅客。

大規模的紅衫軍與警察對峙,鮮血染紅了總統府門前,及后衝突 升級,鬧出了人命,死傷人數持續上升,怎不叫外國人觸目驚心?

在3月份時,泰國旅遊界及分析員就擔心反現任政府的紅衫軍鬧個沒完沒了,影響 到4月份的旅遊熱潮──潑水節。

這些人沒看走眼,紅衫軍果然鬧上癮,如今潑水節早已結束,他們的鬥爭卻似乎方興未艾,沒完沒了。

這 種情形下,旅客遊興大減,一些計劃要來的旅客也紛紛卻步,有些訂了機票酒店的人士也打退堂鼓。

在泰國首都曼谷,那些靠近紅衫軍集會地點的餐 廳、商店,生意大打折扣。

這種情況已嚴重影響該國旅遊收入,正常情況下,旅遊業每日為泰國帶來1億4000萬銖(約1400萬令吉)。

4 月上旬,泰國工業總會副主席塔尼就指出,紅衫軍抗議行動,造成泰國旅遊業損失高達350億泰銖(約35億令吉)。

來到4月尾,這筆賬恐怕會 去到超過600億泰銖(約60億令吉)的天文數字了。

泰國政府與紅衫軍之間陷入膠著狀態中,看來短期內都無法找出一個各方都滿意及能接受的 方案。

它已錯過了潑水節,眼見五一勞動節假期又來臨,示威對峙情況卻絲毫沒有趨緩的跡象,反而越演越熾,旅客掉頭走,怎不叫人替泰國的旅遊 業捏一把冷汗?

西班牙 出動大廚相助

西班牙政府請食神安德里亞出馬,為國家代言,推廣當地文化 與烹飪。
方法不拘,只要能吸引遊客就好。

各國在搶旅遊這塊大餅方面可說是各出其謀, 西班牙政府祭出“國寶級廚藝大師”這個撒手。

美食與旅遊原本就關係密切,出動大師級人馬以加強美食的誘惑力,不啻是個好點子。

西 班牙名廚安德里亞(Ferran Adria),向來以創新手法改造傳統美食著稱,有“分子廚藝教父”美名,擅長利用食物烹調的各種變化,創出全新的佳餚,挑戰味蕾享受。

這 名前衛的飲食界權威聲名遠播,有許多擁躉,所開的elBulli餐廳,更是公認的全球最棒的餐廳之一。

西班牙政府看準他這點,找他代言,推 廣該國文化與烹飪之美,以期吸引更多旅客。

此舉也向旅客傳達一個訊息:西班牙除了陽光和沙灘以外,也有豐富的人文內涵。

名廚 代言,獲得該國分析師的認同,視為振興觀光業的精明之舉,也有人認為安德里亞是創新的代表,恰好切合該國對創新旅遊產品的需求。

泰國 免費為游客投保

若你一早已計劃好 要到泰國旅行,機票及酒店都預訂好了,現階段你會怎么做?照原定計劃走?取消行程?轉碼頭去其他地方?

旅客最關心的是安全問題,若你是泰國 政府,你該如何提供旅客信心保證,只要不到示威地點,到泰國旅遊其實相當安全?

泰國政府特別擬定促進觀光方案,以一連串優惠措施廣招旅客或 刺激旅遊業,包括降低酒店業者電費抵押、調減飛機降落和停靠費等。

最具噱頭者,莫過于為每一位外國旅客,免費投保1萬美元(約3萬5000 令吉)“暴動保護險”。

對于各類優惠項目,泰國世界日報于社論中指出,觀光客不遠千里尋幽探勝,基本上是抱著“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的心理,若運氣不好遇到暴亂,最終要 求還是人能安全回來就好,否則就考慮取消行程。至于優惠如何,大多數旅客可能不會在意。

因此,每名旅客一萬美元的暴動保護險,到底能起到什 么效果,還有待觀察呢!

意大利 前麥當勞強人助陣

意大利的藝術氣息濃郁,奈何現代人對祖先留下的珍貴文化遺 產無動于衷。
意大利是遊客最熱衷的旅遊勝地之一,在國際旅遊市場上,約占 5%市場率。不過該國去年在十大國際旅遊國家的排名卻掉到全球第六名。

這情況引起意國總理貝魯斯柯尼關注,為振興觀光產業,特別延請該國的 麥當勞前總裁維斯卡出馬扛此重擔,大力促銷意大利觀光,並接管義國450家博物館和古蹟。

由一位只有經營麥當勞經驗的生意人接手管文化古 物,此舉引來意國國民一些反對聲音,業界人士擔心,文化產物在他手中變得商業化,文化政策也越來越消費傾向。

維斯卡接手后,新人新作風,的 確讓有些人不適應。

人們開始在羅馬競技場、YouTube和大城市中,看到這樣措詞強烈乃至令人感覺不安的古蹟廣告:“如果你再不來,我們 便拆除!”

不少旅客花費一大筆錢到這個藝術氣息濃郁的國度朝聖,然而,身在福中不知福,意大利子民卻不見得會珍惜祖先們留下的珍貴藝術遺 產。

在意大利,不管多么傑出的美術作品都乏人問津,難怪貝維斯卡推出的另一個廣告說詞是:“它們一直痴痴地在等你來重新發現它們!”鼓勵該 國人多參與自己的文化。

在2009年,對比法國巴黎的羅浮宮與意國佛羅倫斯的國家美術館兩地觀光客參觀人次,前者多達850萬人次,后者只 有160萬人次,少了4倍有余。而事實上,后者收藏的名畫還要比前者多。

維斯卡從而點出,意國文物館與古蹟服務品質有待加強,以增加競爭籌 碼,舉例增設旅遊網站、增加多國語言能力的導覽員等。

注重進賬更勝人數

旅遊業是西班牙的重點工業,其重要性只亞于建築業,占該國國內生產總值11%,業內人力高225萬人, 占全國勞動人口12%。

事實上,這個鬥牛王國在全球的旅遊吸引力一向都很強,全球最多人造訪國家排名榜上,其排名只在法國之后。

惟, 自2008年以來,這個旅遊強國連續兩年面對訪客下滑局面,這給機會美國從后居上,它只好拱手讓出亞軍寶座。

外國旅客持續減少,令西班牙頭 痛,去年,造訪該國的外國旅客便減少8.7%。原因包括金融海嘯、英鎊眨值使英國旅客減少、其他地中海國家以更廉宜的旅費搶客等。

面對眾多競爭者,西班牙政府推出“我需要西班牙”這個新口號來應對,目標或許不再鎖定于吸引多少人去那兒玩,而是能帶來多少旅遊效益,為該國帶來多少進 賬。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21-04-2010
報導:胡小平
圖:本報資料中心


地球,還可忍受人類惡行多久?

地球已到了“客滿”狀況。今天,它承載將近七十億人口、數以千萬噸計垃圾、難以改善的污染,以及有限資源。人類不僅在地球上 吃、喝、拉、撒,為了建造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還大興土木、發明各種交通工具,以及消耗驚人資源。這就是我們在過去一萬年(從人類文明萌芽算起)干下的好 事!

2010年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四十週年,我們一起來算算地球的極限在哪裡?它到底還可以容忍人類多久,何時才會大爆發?


這兩年變幻莫測氣候,多少印 證了人類自作孽下場,把一顆美麗藍色行星,變成了有缺口的工業行星。

為了求存和生存,人類不斷向大自然爭取生活空間,長期破壞大自然,擾亂 自然規律,難怪土地、海洋、天氣統統發出怒吼,以紅色訊號示警,或干脆行動懲戒。

今年以來,中國西南部出現反常干旱,土地干裂、農作物收成 無望、人民喚爹喊娘的求老天爺下雨,最終不得不借助科技,以人造雨救急。

但在地球另一廂,情況卻大不相同。歐洲大陸刮風下雪,暴雪連連,前 所未有的寒冷,推遲了春天的腳步。

種種不尋常氣候跡象,讓人疑慮,地球對溫室效應升高和臭氧層遭破壞的承受底線在哪?干旱和暴風雪,算是它 發給人類的紅色訊號,還未升級至懲戒行動。

據科學家預測,全球氣候持續暖化,人類將面臨大浩劫,兩極冰原融化、淡水供應枯竭,以及地區氣候 系統崩潰,只要其中一項預測成真,死三分之一人口不出奇。

人口大幅增加,資源瀕臨耗盡、嚴重污染,已經改變了地球。

今天,它 的資源不多、吸納廢棄物的空間更加有限,連居住規則也完全不一樣了,在未來日子,我們須確保接下來的活動不會超過目前地球所能負荷的“安全運作範圍”,否 則,全球環境會進入無人可測的高危新領域。

九大防線護住地球

化石燃料,正是造成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溫室效應引發一連串的氣候異常現象。
不 管是科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還是一般民眾,所有人對世界末日已有共同認知,大家都明了,人類的世界末日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而是迫在眉睫。

去 年票房賣得滿堂紅的好萊塢大片《2012》、今年一部《阿凡達》,已經清楚把地球滅亡、人類無法繼續在地球居住的悲慘后果傳至普羅大眾,並發出訊息:人類 要不要生存下去,胥視我們有多愛地球。

科學家已經鑑定了影響地球是否能夠居住的九大防線,人類能不能繼續居住在地球上,它們就是指標。

九 大防線其實是九大環保課題,科學預測和實驗顯示,若果這些問題持續惡化,將為地球帶來災難性變化,最終釀成全體人類下場悲慘。

這九大防線的 源頭都是數十年累積下來的污染,包括了氣候變遷、海洋酸化、平流層臭氧破壞、氮與磷循環、水資源應用、土地利用、生物多樣性喪失、大氣中的懸浮微粒濃度, 最后一項是化學污染。

由全球頂尖科學家組團,這支團隊企圖研究九大問題的底線,即地球可以承受污染的底線在哪裡,一旦超逾底線,是不是代表 地球瀕臨“崩潰”?變成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到時,人類想不移民外太空都不行了。

往好的一面來看,這是否也顯示,若果人類馬上展開自救行 動,愛護地球,把污染危機保持在安全水平內,世界末日那一天永遠不會到來?

不管答案是什么,最后只能化成愛地球行動,只有這樣,人類和地球 才能繼續共存下去。

氣候變遷影響深遠


走向綠色生活,是人類的自救行動,好讓受傷累累的地球,得以喘息休養,不會崩潰。
氣 候變遷,對森林、大草原會帶來什么影響?

科學家對全球暖化進行不少預測,但還未用在植物身上。

到底降雨量增加或減少、二氧化 碳濃度升高、氣候變暖等等,對現有的生態系統造成什么影響?10年、50年、100年下來,又是怎樣一番局面?

十多年實驗證明,在更暖的新 世界裡,降雨模式不同,植物有更多二氧化碳使用,有助它們成長,同時大多植物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強韌,但植物學家認為,植物對劇烈變化的氣候也有上限,一 旦超逾這個界限,生態系統將出現可怕后果。

實驗顯示:

⊙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將出現“二氧化碳施肥”現象,小麥、 稻草、大麥、黃豆、棉花等農產品收成升高,不過也可能被暖化效應和臭氧污染抵消。

⊙在二氧化碳更濃的大氣中,植物根部長得更好、有能力吸收 更多水分,有助擴展中森林增加面積,同時干燥和旱地生態系的植物受益,因為強壯的根部能夠伸得更深、吸收更多水分。

⊙一些具有侵略性的植 物,如加拿大薊,會長得更茂盛,農夫因而需要更多除草劑來除掉這些雜草;如三葉毒藤,成長更快且毒性更強。

⊙可能會強化外來物種,美國沙漠 實驗也顯示,降雨量高,以及二氧化碳變得更濃,刺激了旱雀麥成長,這種外來物種會消除其他的物種、改變食物鏈,並提高野火發生率;

⊙可能會 加速樹木、灌木侵入美國西部草原。

⊙蓬勃成長的植物可能會生產更多導致人類過敏的花粉,影響公共健康。

糧荒不再危言聳聽

地球之旗──以美國阿波羅號飛船在太空所攝的地球照片《藍色彈球》為主,加上深藍色 背景,它已成了環保運動的象征。
為了填飽肚子,農業、畜牧業在過去幾十年來商業化發展,糧食產量大 幅增加,免除了糧食不足的憂患。

石油危機與糧食危機密不可分,一旦石油供應短缺,全球糧食供應鍊馬上成問題。

早在兩百多年 前,曾有人預言,照地球人口增長速度計算,糧食再怎樣急起直追,還是會發生糧荒,在兩百多年后的今天,糧荒,不再是危言聳聽,而幾乎演變成事實。

當 中,越來越明顯的氣候變遷帶來更大風險,去年和今年以來,不尋常大旱、水災,都影響了全球農作物收成。

今年中國西南部發生罕見大干旱,造成 6000萬人受災,600萬公頃農田遭殃,中國政府對外大肆搜購黃豆、玉米、小麥等作物,促使全球農產品價格漲聲連連。

在經濟作物比糧食作 物更多的今天,萬一天氣再頻頻不按牌理出牌,相信受影響的國家不止中國,株連範圍可能波及西亞和東南亞一帶,而那些原本就缺糧的貧困國家,以及深受氣候影 響的非洲小國,更是叫苦連天。

不可不知的 事實

不尋常的大旱、暴風雪,算是地球給人類的紅色警訊,警告人類,解決環環相扣的污染問 題,已刻不容緩。
*自工業革命和綠色革命(發明化肥)以來,地球人口從1800年的10億人,暴增 至今日近70億人,在過去50年來,人口增長特別迅速,暴漲超過一倍。

*為了富足生活,人類在食物和水資源消耗大幅增加,過去50年內,全 球食物和淡水的消耗量提高超過三倍。

*化石燃料的消耗增加4倍。

*人類佔用了全地球光合作用產物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小資訊

世 界地球日由來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原為美國在上個世紀70年代興起的校園活動,后在1990年代走向世界,並演變為世界性環境 保護運動。

每一年的世界地球日,各國的環保分子以不同的口號、運動,來傳達和實踐環保概念。


只有防住9大防線,人類才能免于自我毀滅厄 運……
氣候變遷

二氧化碳濃度(單位ppm~ 百萬分之一濃度)

工業革命前數值:280

目前數值 :387

底線 :350*

*一般建議的安全水平介于350至550ppm,但《科學人》認為,350ppm才能與氣候變遷的引爆點保持安全距離。

海洋酸 化

海洋表面水中的霰石飽和狀態(單位為歐姆)

工 業革命前數值:3.44

目前數值 :2.9

底線 :2.75

氮和磷循環

人類從大氣抽取速率(萬公噸/年)

工業革命前數值:0

目 前數值 :13300

底線 :3900

流 入海洋速率(萬公噸/年)

工業革命前數值:100

目前數值 :1000

底線 :1200

生物多樣性喪失

物種滅絕速率(物種數 /百萬年)

工業革命前數值:0.1-1.0

目前數值 :〉100

底線 :10

平流層臭氧破壞

濃度(單位為杜柏生)

工 業革命前數值:290

目前數值 :283

底線 :276

淡水使 用

消耗速率(立方公尺/年)

工 業革命前數值:4150億

目前數值 :2.6兆

底線 :4兆

土地利 用

改變為農地比例

工業革命前 數值:可忽略

目前數值 :11.7

底線 :15

懸浮微粒增加

大氣中的微粒濃度,地區值尚待確定。

化學污染

排放量或環境中的濃度,數值尚待確定。


紅色:超過底線
青色:到達 引爆點
黃色:無法復原的惡化狀態
白色:尚未有底線數字








海洋酸化,叫生物太沉重…

只要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提高,我們的海洋就會持續酸化,因為更多碳溶于水中,形成碳酸,造成海洋表面的酸值不斷提高。

海 洋吸收了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從事各類活動所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比重約四分之一。

海水酸化值提高,以及帶來的連鎖反應,經對海洋生態 圈造成無法逆轉的變化。

海洋吸納了人類釋放至大氣中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大量碳溶入海水,海水越來越酸,對 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破壞。

海洋酸化,10年前,還很少人觸及這個話題,即使提起,很多 人也覺得海洋酸化對人類的影響不顯著,直至2003年,“海洋酸化”這個學術名詞才正式出現,但真正有認知的人,還是少數而已。

去年12月 聯合國哥本哈根舉辦的氣候峰會,就把海洋酸化課題排除在外,各國領袖專注討論溫室效應,以及如何推動全球減碳運動,而未對日益酸化的海洋進行拯救。

其 實,海洋酸化是溫室效應引發的負面影響之一,大氣中二氧化碳日漸增多,海洋含碳量起了變化,如今,海洋酸化和氣候變遷一樣,均是攸關人類能否在地球生存下 去的指標。

什么是海洋酸化?

在自然狀態下,海水呈鹼性,pH值約為8.2,但最新資料顯示,目前海洋的pH值已降至8.0左 右,還在持續下跌中。全球海洋淺層海水pH值也由8.16下降到了8.05,說明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與海洋酸化度成正比。

其實,海洋 酸化本身的問題並不算嚴重,它所引起連鎖反應,才是癥結所在。

損害海洋生態系統

淺層海水中碳酸鈣(霰石)飽和 度因而降低,便是其中最讓人擔心的問題,霰石多寡,可以用來衡量海洋酸化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的損害。

許多生物,從珊瑚、海螺、水蝸牛 等,直至海洋食物鏈底層多種浮游植物,它們的骨架或是外殼,都是霰石形成,一旦海水酸化值不斷提高,這些海洋生物的外殼,將面臨被海水溶解的風險。

截 至目前為止,霰石飽和率已經從工業化前的3.44:1下降到了2.9:1,而安全底線為2.75:1,珊瑚和其他含石灰質海洋生物,可說徘徊在滅亡邊緣。

有 鑑于海水酸化程度趨于嚴重,目前國際研究組織已發展出一套結合船只、浮漂和衛星的全球海洋碳含量觀察系統,用來了解海洋如何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最 新研究顯示,南北兩邊的極地海洋,為酸化高風險區,預測在2050年,霰石飽和率大有可能下降到1:1以下,不僅遠遠低于安全指標,屆時,海洋貝殼將抵受 不住酸化的海水,開始溶解。

海洋酸化生物災難

海洋酸化影響了碳酸鈣飽和度,一旦碳酸鈣飽和度降低,珊瑚、水蝸牛、海螺和浮游生物 等將首當其沖受影響。
一旦海洋貝類、珊瑚和含有灰色質的生物無法容于海水時,到底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事?沒有人能夠預測,唯肯定的,海洋微生物死清光之后,那些靠這些微生物維生的海洋生物,如魚群、鯨魚等也會跟著滅亡,最終海洋生態系統將名存實亡。

已 經沒有生命的海洋,如何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一旦二氧化碳無法被吸收,地球溫度跟著升高,人類距離末日也就不遠了。

2005年,災難突發 事件研究專家詹姆斯內休斯,于他研究中,首次勾勒出海洋酸化危機將為人類形成多大浩劫。

他發現,距離現在5500萬年前,海洋曾經發生過生 物滅絕慘劇,原因是海水中含有太高的二氧化碳,高達4萬5000億噸的二氧化碳,令海水變得大量酸化,造成大量海洋浮游生物滅絕,接下來,海洋用了十萬年 的時間來修復養息,才恢復正常。

去年,來自26個國家、150名海洋學者做出“摩納哥海洋酸化宣言”,他們認為海洋酸化已到了不容忽視地 步,要求各國政府馬上採取行動阻遏溫室氣體的排放,以拯救漁業和珊瑚礁。

據他們預測,在2030年,首當其沖的是南半球海洋,越來越酸的海 水將腐蝕海蝸牛的外殼,影響三文魚生存空間。

而海中大陸架(大陸在海底的延伸)的珊瑚礁大量死亡,那些低地島國,如馬爾代夫等更易遭暴雨侵 襲。

若是人類任由海洋酸化,到了2050年,大多數海域巳變成不適合珊瑚生存的環境,正是人類面臨嚴苛生存挑戰之際。

如何解救海洋酸化?

鹹海變干海,是人類無節制、無策劃用水的下場,我們當引以為鑑。
拯 救日益酸化的海洋,要從多方面下手。

由于二氧化碳是罪魁禍首,減緩、控制、停止二氧化碳排放量勢在必行,提高能源使用率、改用再生能源和核 能、保護森林、濕地、不濫砍伐樹木等等都是可行建議,目前已有越來越多國家在實踐中。

另外,海水酸化也與濫用氮肥有關,過多氮肥流入沿岸海 域,過多養分促使浮游植物生長過盛,爆發紅潮,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形成死亡海域,而這些植物死亡腐敗之后,釋出更多二氧化碳,使海水變得更酸。

科 學家認為,最實際的拯救海洋酸化行動,當從保護貝類海床和水產養殖場下手,因為軟體動物的幼體比成體更容易受到酸化影響;回收貝殼,把之絞碎,不但對海水 pH值起著緩衝作用,且貝類幼體可以更好附著;貝類養殖場多以人工控制水的化學作用,可以培育出更強健的品種。

當然,人類也要減少污染海 水、避免濫捕過度,提高海洋的修復能力,好讓它在人類暫時無法擺脫化石燃料能源經濟體系時,能夠抵受一定程度的酸化。

無節制用水 致沙漠化

一旦處于食物鏈最低層的海洋生物受影響,魚群、鯊魚、鯨魚等大型生物也因而受影響, 甚至因為食物大量減少而滅亡也說不定。
全球人類每年由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層抽取多達2.6兆立方公 尺淡水,用作灌溉(70%)、工業(20%)和家庭用水(10%)。

毫無節制用水,下場顯而易見,大河變小河、小河變細流,甚至完全干涸,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已經流不到海洋的美國科羅拉多河,以及大部分“水”被吸光,變成沙漠的鹹海。

中國有許多河流也陸續面對同樣的問題,過去 三十多年來,長江和黃河的源頭嚴重退化。比較1976年,長江源頭是姜根迪如冰川,如今原來的冰川只剩下一片黃土石礫,冰川往后退了大約一公里;而黃河源 頭,原本是綠草如蔭的星宿海,現在沼澤湖泊蕩然無存,快要成為一片沙漠。

最殘酷的沙漠化紀錄,該是上世紀末,宣告干涸的鹹海。它原本是世界 第四大內陸湖,位于前蘇聯境內,它的消失,被聯合國稱為“20世紀最大的環境災難”。

在20世紀60年代,鹹海面積相等于比利時與荷蘭相 加,不當的用水計劃,卻令鹹海不到半世紀內,急速萎縮了90%,露出大半沙漠化的海床、只剩下三個含鹽量極高的水塘,含水量不到以往十分之一。

原 本的蔚藍海水、種類豐富的魚類、沙灘、漁港,一一消失、荒廢。鹹海變干海,人類該引以為鑑!

認清地球負荷 極限

環境問題破 壞后的結果
生物多樣性喪失土地和海洋生態系統崩潰
氮循環淡 水和海洋死區擴大
磷循環海洋食物鏈受影響
氣候變遷兩 極冰層和冰河消融,地區性氣候改變
土地利用不當生態系統崩潰,二氧化碳逸出
海 洋酸化微生物和珊瑚死亡,碳沉積減少
淡水使用過度水中生態系統崩潰,水源枯 竭
臭氧層破壞輻射線危害人類、動植物的健康

小資訊

從 特備節目認識海洋

為了配合世界地球日40週年,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推出一系列與海洋有關的特備節目,讓更多人了解海洋的獨特和重要:它供應人類所需氧氣的一半、它每年提供一億噸食物給人類,並吸納人排放 至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有關的特備節目從下午1點起,至午夜12點。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明星理財

19-04-2010
報導:劉林李
圖:本報資料中心

增加資產 各有絕活
娛樂圈賺錢快也多,但是一些大明星如已故天王麥可傑遜,生前債務就跟名氣一樣高,印證了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老話。

反 觀一些藝人,身價雖不如天王巨星,可是擅長理財讓資產增值,就算有天不拋頭露面,也能養尊處優。

港台許多藝人,理財各有“絕活”,有人相信 手握現金最實際,也有人把資產變成會生金蛋的鵝。

穩紮穩打理財型

⊙代表人物:劉若英、 鄭元暢、阮經天

劉若英

■理財招數:儲蓄、投資在書本及朋友身上。

■ 理財原則:“532法則”,50%存銀行,30%用來花,20%留著借朋友。

劉若英雖是個小富婆,不過生活過得很簡單,錢多數存在銀行。
劉 若英出道多年,早已是小富婆,不過生活還是過得非常簡單,不像多數明星愛買名牌,錢都花在置裝方面。

自認不太會管錢,所以她選擇最簡單理財 方法,就是一半收入存進銀行,30%用來當生活花費,其中比較另類的一招是20%留住等朋友來借。

娛樂圈里時常會有朋友來借錢,借錢給別人 容易等別人還錢難,所以豪爽的她,錢借了出去,朋友如果肯還自然再好不過,如果不還就當作是幫助對方。

這種理財方式看來賠本,但娛樂圈是靠 人緣和口碑生存的圈子,朋友就是最大資本,朋友多了,肯給機會自己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另外,這位氣質美女有錢不急著裝扮自己,反而用來買 書,投資在自己內涵方面。

容顏總有衰老的一天,書中自有黃金屋,開拓視野,提升演藝水平才是最實際。

阮經天

■理財招數:錢都給家人管,擺現金少投資。

■ 理財原則:身上從來不帶超過1000新台幣(約100令吉),以便克制自己的購物慾望。

為了克制自己的購物慾望,阮經天從不帶超過100令吉出門。
演 了收視冠軍《命中注定我愛你》而坐上偶像劇一哥寶座的阮經天,家境小康。為了讓孩子體認賺錢辛苦,學習分配花錢,家里從小只給他學雜費,要更多零用錢,就 必須自己打工去賺。

這一招養成阮經天從小很會打工搶錢,但對于理財看來卻沒什么幫助,他第一次打工賺到的錢,兩三天里就花完。

出 道之前的阮經天,跟《敗犬女王》男主角一樣,是個萬能打工仔,當過游泳教練,做過線上寶物買賣,也賣過鞋。

當中游泳教練最好賺,趁著寒、暑 假教游泳,每天工作8個小時,超時教課另有補貼,平均一個月有六七萬新台幣(約六七千令吉),一兩個月里就可以賺夠一個學期零用錢。

他當模 特兒時,僅靠零星工作維持生計,每月收入平均只有兩萬新台幣(約2000令吉),只是房租支出就要8000新台幣(約800令吉)。

他坦言 當時自己的存款只有兩位數,為了省錢,甚至盡量少出門。

所以現在他用錢都很謹慎,最省錢的時候,試過一個月只花1萬新台幣(約1000令 吉),而且到現在還是規定自己每次出門身上帶的錢不超過1000新台幣(約100令吉)。

存到的錢都寄回家讓家人管理,要花大錢必須先跟家 人報備,因為“手續”麻煩,自然就不會有亂花錢的慾念。

鄭元暢

■理財招數:活 儲、定存、基金、債券基金、投資型保險,房地產。

■理財原則:千萬不能 負債;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分散風險累積財富。

鄭元暢把收入分成5份,透過活儲、定存、基金、債券基金與投資型保險等管理。
鄭 元暢貴為台灣人氣偶像,對小錢卻很會“斤斤計較”,他認為,能省一塊錢就有一塊錢的價值。

多數藝人都會買車代步或乘搭計程車趕通告,他卻會 盡量搭公司車,節省交通費。

平時他會參與便利店的集點活動,換取免費商品或取得折扣,另外他也會用信用卡積分,換取母親生活中一些必需品。

他 日常花錢謹慎,理財第一準則是不負債,錢包里永遠不會超過兩張信用卡,賬單一來就會按時繳交,連信用卡利息都不讓銀行賺。

他在22歲那年, 就賺得人生第一個100萬新台幣(約10萬2600令吉)。

他用人生第一桶金,作為買屋頭期,然后用每月房貸責任,強迫自己儲蓄。

當 時買的小套房,現在已經增值1.5倍,無形中幫他累積一筆小財富。

他聽取銀行理財顧問建議,把收入分成5份,透過活儲、定存、基金、債券基 金與投資型保險等管理,年紀輕輕已經為未來生活、退休目標等做好規劃。

多線投資型

黎姿

■理財招數:房地產、股票,珠寶

黎姿擅長多線投資,累積不少財產。
已 經退出娛樂圈,嫁入豪門的黎姿,祖父是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奶奶和姑姑都是香港著名演員,但是家道中落,15歲就出道養家活口,造就她精打細算、善于理 財。

黎姿因為飾演《金枝欲孽》的玉螢一角,身價飆升,各種廣告和商業代言接連而來,嫁入豪門之前身家估計已有數千萬港幣。

跟 多數港星一樣,她熱衷炒樓,眼光也精準,十多年前就靠炒樓賺了800萬港幣(約334萬6500令吉)。

她從1997年開始涉獵股票,炒股 票更是沒有失過手,就算華爾街金融海嘯來勢洶洶,很多明星都燒傷手,她也安然無恙。

她表示,這全拜她平時很注意時事動態,有何風吹草動都先 知先覺。

她在《珠光寶氣》飾演礸石鑒定家的女兒,戲外的她其實是位鑽石收藏家,收藏的鑽石價值數百萬港幣。

創業錢滾錢

吳尊

■理財招數:不熟悉的不投資,早日規劃日后生活,趁年輕拼命賺錢。

吳尊除了唱歌演戲,談起生意經也似模似樣。
來 自汶萊的貴公子吳尊家境優渥,但絕對不是一位“二世祖”,反而很會做生意搶錢。

他從15歲開始,策劃辦全國大學校際盃籃球賽,就會尋找廠商 贊助獎盃、場地費用,然后從參賽隊伍報名費賺取盈利,賺進青少年時期第一筆收入。

更了不起的是,17歲那年,他就開了一間轟動汶萊的桌球 店。

那時他在澳洲念高中,不到3個月就因想家跑回汶萊,有次跟朋友去打桌球,發現桌球店只是幾張桌子就能賺錢,就想自己也來開一家。

汶 萊的桌球店都沒有酒吧,他在澳洲3個月,正好學會調酒和飲料,決定搭一個漂亮的酒吧,自己當調酒師。

他跟好友合股,店一開張,馬上高朋滿 座,他特調的花式飲料,更是大受歡迎,幾個月里就回本了。

結果附近一窩蜂開了許多跟他類似的桌球店,他說服合伙人,趁店的名氣還高,頂讓出 去,兩人賺了一筆錢。

親力親為開拓財源

吳尊除了唱歌演戲,還是健身院老板。他這個老板,可不 像一般藝人開店掛個名,業務都交由專人打理。

他出唱片、拍戲、上通告,演藝工作已經忙不過來,一天只睡五六個小時,但是只要有一兩分鐘空 檔,就會上網“搖控”汶萊兩間健身院的業務。

他開健身院並非玩票性質,所做每一項投資都精打細算。不管是健身院買健身器材、營養食品,他都 親自上網貨比三家。

他發現當代理商可以省下一半成本,還可以進口器材賣給其他健身院,賺一筆通路費。

汶萊對健身器材的需求量 不大,為了成為代理商,他打越洋電話向外國總公司解釋,自己無法一次進很多貨,但承諾會努力開發市場,成功說服總公司把代理權交給他。



揭藝人炒樓秘笈

港台藝人理財有一手者多數好“房事”,有錢花掉、借人或存在銀行,不如買“磚塊”。

藝人中炒樓聚財第一人是“樓 王”、“鋪王”之稱的周星馳,其他好像成龍、劉嘉玲,關之琳也甚少有失手的時候。

台灣一些藝人身家雖沒以上藝人豐厚,但腳踏實地買樓存錢, 也能手握多屋。

在此公開港台藝人炒樓及投資房地產的必勝秘笈。

漫天撒網大有斬獲

⊙ 代表人物:劉嘉玲、任達華、成龍

任達華

娛樂圈里投資房地產的老手,20年前就已開始四處撒網買樓,如今四海之內皆有房地產。

任 達華夫婦在全球20多處置有房業,而且都是非“名牌”地段不買,比如紐約曼哈頓街、巴黎二區、北京新世界南圈、上海南京路,香港中環等。

他 綜合多年投資經驗,贈大家一句“名言”:“買房要永遠只買城市中心,只有中心才能永久保值。”

劉嘉玲

劉嘉玲炒樓有一套,投資房地產喜歡廣撒網捕多魚。

嫁 作梁太之前,跟富商的緋聞就已經比工作量多,但卻能養尊處優,這主要跟她炒樓有一套有關。

劉嘉玲投資房地產喜歡廣撒網捕多魚,除了香港,她 在北京、上海、蘇州、重慶等均有置產。

成龍

雖然犯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但是在投資理財方面卻精明過人,不輕易犯錯。

成 龍在香港、新加坡、台灣、澳洲、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都有房地產,穩固升值盈利豐厚。

貴人相助如魚得水

⊙ 代表人物:周星馳、關之琳

周 星馳

有關星爺近年炒樓到底賺了多少錢,只要長期追看娛樂新聞的人,都略有所聞。

眾所皆知,于文鳳是星 爺背后的女人,也是星爺這些年來炒樓獲利的重要軍師。于文鳳是香港建設公司于鏡波的掌上明珠,頗有乃父風範,精明能幹,投資理財方面眼光獨到,尤其是對房 地產運作,更堪稱專家。

關 之琳

利用為房地產代言的機會,和許多建築商建立良好關系,對方有“好康頭”,自然會第一個想起她。

另 外,知情人士透露,關美人行走江湖多年,結識不少企業大亨和投資專家,她在投資之前都會先向這些朋友打探請教。

金融海嘯投資損手

⊙ 代表人物:張學友、李嘉欣

港台藝人大多數好“房事”,對炒樓購買房地產置業有一套。
張學友

投資這回事 有時是富貴險中求,高獲利也代表高風險,未必穩賺不賠,有時難免會燒到手。張學友有位持家有道的太太羅美薇,多年來掌管家里財政大權,代他投資房地產,讓 他翹起二郎腿當大地主。

不過,他聽從銀行職員意見,投資基金、股票和外幣,沒想到碰上金融海嘯,狂風巨浪波濤萬丈,吞噬掉雷曼兄弟,讓歌神 也慘變“雷曼苦主”。

傳聞他因而虧損4000萬元港幣以上(約1673萬3200令吉),據說是他全部身家的一半。

原本他在 2008年2月辦完104場世界巡迴演唱會,就宣佈封嘜一年陪妻女,但受雷曼兄弟所累,必須提早重出江湖接工作。

李嘉欣

華爾街打噴 嚏,全球感冒的人多,豪門貴婦李嘉欣承認自己的資產隨著股市縮水一半。

李嘉欣跟人稱大劉的香港富豪劉鑾雄藕斷絲連多年,據說劉鑾雄待她不 薄,她也精于運用大劉帶給她的財富,趁1997年樓市高峰期快速放貸,大賺一筆,不到30歲就已是位富婆。

這些年來,她靠自己理財天賦,坐 擁多棟豪宅,身家估計過億港幣。

雖然一個金融大浪打來,沖走她一半身家,不過習慣在情場上駕馭大風大浪的她,對投資虧損也一樣能淡然處之, 只是表示雖然很傷,但不會影響自己的心情,笑言要勤快工作,找回自己失去的身家。

憑房地產聚財

康康

■理財招數:理財招數:投資房地產、古董、字畫神像

10年里陸續買進7間房子,手上 留有6間,合計買入成本約7000萬新台幣(約720萬令吉),目前市價大約在8500萬新台幣(約850萬令吉)。

■理財原則:賺10萬,8萬存起來,兩萬吃喝玩樂。

康康身家雖然無法跟周星馳、成 龍、李連傑等作比較,但是因為理財有方,也有6間屋子在手。

康康老老實實存錢進房地產,如今手握6間房子。
康 康進入演藝圈之前,和朋友合作開音樂餐廳,經營不當倒閉,欠下一屁股債。

屋漏偏逢連雨夜,奶奶在那時又突然病重,用光家里積蓄,連房子都拿 去抵押借款。

當時他在餐廳駐唱,為了還債,一天唱足6場,還曾經被喝酒鬧事的大哥用槍指著胸口。

奶奶過世后,他獲得吳宗憲這 位伯樂提拔,加入“憲憲家族”一夜暴紅,才有能力把債務還清。

日子好轉了后,身旁卻出現一大堆借錢的朋友,開始時他來者不拒,漸漸地發現都 是有借無還,才想到應該把錢放在自己身上。

但是玩股票他不會,做生意又因過去失敗的經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后來在吳 宗憲、郁方等圈內朋友建議下,從10年前開始投資房地產。

房價高漲小賺一筆

進了演藝圈一年,拿到豐厚酬勞,康 康開始買下基隆路二段一間舊房子,作為安身的窩。

每次只要有大筆收入進賬,他就用來還房貸。住了幾年后,東西越來越多,32坪舊公寓已經不 夠住。

永和福和橋旁有新建案,他一次就買下兩戶,一戶自己住,一戶給高雄北上的姐姐住,舊的公寓改成工作室。

現在這兩間房子 早已增值,把錢“存”進房子看來相當有保障,讓他對投資房地產越來越有興趣。

后來一位朋友經商失敗,要賣屋套現,他花了450萬(約45萬 令吉)買下朋友位于高雄的房子,算是投資也是幫朋友一個忙。

不過他不捨得把房子租出去,所以平時就交由母親幫忙打掃,自己回高雄老家探望父 母時可以住一住。

在演藝圈投資高手郁方建議下,他花了3200萬新台幣(約320萬令吉)在內湖買下一間新房子,一年后脫手進賬700萬元 (約70萬令吉),報酬率超過20%。

李連傑夫婦頗有投資眼光,買下的農民菜地,后來地價飆升,讓他們大賺一筆。
賣 掉房子后,他看好台北車站附近的發展空間,在那里買了一間預售屋。

托吳宗憲的福,他用特惠價格在桃園吳宗憲代言的知名建案也買下一戶房子, 隨著價格高漲,將來轉手也能小賺一筆。

捷足先登搶佔先機

李連傑和利智

早在十 多年前,上海浦東才剛開發,當時花木路的地還是農民菜地,獨具慧眼的利智就已經在這里買下面積達450坪的地皮。

后來這里開發建高爾夫球別 墅,地價飛漲,李連傑夫婦把大部分土地轉讓給李嘉誠旗下的和黃集團,大賺一筆。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口腔保健


口腔保健你懂多少?
衛生部長拿督斯里廖中萊早前指出,大馬有高達90%的成人有口腔問題,6歲孩童的蛀牙率高達80%。
換言之,在我 國,10個大人9個有口腔問題,10個6歲孩子8個有蛀牙。
10至16歲處于口腔保健黃金期的孩子群中,也60%有口腔問題。
這是極高比 例,顯示國人在口腔衛生方面,還需要多做努力。
關于口腔保健,你懂得多少?你又做了多少?且讓我們來看看一般人常面對口腔保健的疑問與迷思吧!


◆口腔問題是指蛀牙?

★不一定。

蛀 牙(齲齒)是最普遍的口腔問題之一,另一個主要的口腔問題為牙周病,蛀牙指牙齒本身受到侵蝕,牙周病則是牙齒周圍受到侵蝕。

一般上,小孩的 主要口腔問題是蛀牙,成人的主要問題是牙周病。

牙周病最大成因為細菌長久堆積在牙齒與牙齦接縫處,侵犯牙周組織引起牙肉、牙周韌帶或牙齒周 圍的齒 槽骨紅腫發炎。久而久之將會破壞牙周纖維,導致化膿、出血、牙齦萎縮、牙齒松動甚至脫落。

由于它跟長期口腔衛生習慣不良有關,平日 注重口腔衛生保健通常可避免這個問題,但是,絕大部分國人卻面對這個問題,充分顯示了國人口腔保健的不足。

◆牙齒壞了大不了拔掉,口腔疾病有什麼大不了?

★ 錯錯錯。

很多人以為口腔疾病只是嘴巴內的事,至多是牙痛難受,拔了就沒事,至于慢性、症狀又不明顯的牙周病,大部分人都置之不理。

事 實上,口腔疾病不僅影響口腔健康,還會威脅到全身健康,牙周疾病延誤治療,可能會成為身體健康的“隱形殺手”。

口腔疾病的病菌及其產生的毒 素可侵入血液,可加重或引起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等心臟疾病,以及呼吸道疾病。

牙周病也可誘發缺血性腦中風。

另外,出現于牙 菌斑的幽門螺桿菌難以清除,這些病菌會隨食道進入消化系統,在胃部繁殖,引起消化器官出問題。

◆牙周病,牙齦出血,是因為睡眠不足、火氣大嗎?

★ 不是。

牙周病的主因是口腔衛生沒照顧好,致使牙菌斑堆積。

人們會有以上迷思,主要是睡眠不足,身體抵抗力較弱,牙周病的症狀 會更明顯。不只是睡眠不足,其他導因如疲倦、患上全身衰退性疾病而導致抵抗力弱,牙周病症狀也會明顯。

一旦身體恢復元氣,症狀又會緩和,反 反覆覆,很容易讓人掉以輕心而延誤醫治,往往來到后期症狀嚴重后,才會找上牙醫,唯為時已晚,許多牙齒因而流失。

◆不怕,不怕,我的牙齒爛得七七八八,種了多隻假牙,才不 擔心牙周病問題呢……

孩子自小就要培養起正確的口腔保健觀念。
★ 錯錯錯!

要知道,人工牙也會有牙周病喔!

人工植入的牙齒雖是假的牙齒,卻一樣會面對牙周病的困擾。

一般人誤以 為人工牙根由金屬製成,應該不會滋生牙周疾病。

在北歐,有項9年以上長期追蹤調查發現,14~16%的患者及6~7%的人工牙根,會發生人 工牙根周圍炎,吸煙及有牙周病史的患者比例相對高。

瑞典聞名牙周病專家J. Lindhe據研究指出,人工牙根周圍炎比自然牙的牙周炎還要嚴重,其發炎還會進一步侵入骨髓。

其成因包括術前計畫不夠完善,種植角度、方 向、位置不對等,導致牙菌斑容易堆積;而患者口腔衛生不佳、其他自然牙有牙周病、菸癮太大,角化牙齦不足也導致人工牙出現牙周病。

◆我的牙齒沒有痛,應該沒有問題。

★牙 齒沒痛不代表它們沒有問題,充其量只能說它代表沒有自覺症狀而已。

大部分的初期牙周病並沒有明顯的自覺症狀,包括疼痛這類強烈預警,因此很 容易被人忽略掉。

等到疼痛終于找上門時,往往已去到難以搶救的階段。

◆是否有特效物或特效藥可以防治牙周病?

★ 這些方法大多沒有沒什科學根據,容易誤導民眾、延誤治療時機。

牙醫指出,目前沒有特效藥、特效牙膏來預防及治療牙周病,漱口藥水也只能在牙 醫的指示下短期使用。

◆年紀大了,牙 齒就不管用了,這是自然現象?

★錯!年紀大就掉牙,並非自然現象,人類的牙齒可是非常堅固的物質,只要保養得當,牙齒是完全可以不離不 棄陪你走完一生,不會因為你年老色衰就掉落棄你而去。

羅馬並非一天造成,牙周病也一樣,它需要長年累月的時間形成,所以說一個人老來因牙周 病掉牙,通常都是他年輕時清潔與保養牙齒不當的結果。

◆懷一個小孩就掉一顆牙?

★相信許多懷孕期的女性都聽過這個說法,令人有個印象:懷孕對準媽媽的牙齒來說可是災難呢!事 實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原來,孕期女性雌激素大增,這種變化會導致牙周病病情惡化。

其實,不只是懷孕時,青春期或服食避孕藥都 會使女性賀爾蒙產生變化,造成牙周病症更明顯。

該說的是,懷孕本身並非造成牙周病的元兇,個人本來就有牙周病,懷孕只是使病情加劇吧了。

◆懷孕時不可以拔牙?

★一般不鼓勵懷孕 時拔牙,懷孕前3個月拔牙,恐怕會引起流產,懷孕后期拔牙,又擔心引起早產。

拔牙畢竟是手術,潛藏著感染風險,所以孕期中拔牙可是大事。

而 且,拔牙需打麻醉針,這恐怕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因此一般不推荐使用麻醉藥,這種痛就並非許多人能忍受了。

最好先找醫生處理一下,等產后或哺 乳完了再拔。

要避免這種麻煩,最好在結婚前就接受口腔健康檢查,準備懷孕前,更是要先做好牙周病的處理。

◆年幼小孩遲早都會換牙,刷不刷牙有什麼關係?

★ 乳牙蛀了,孩子一樣會辛苦,特別是喝奶后沒有潔淨口腔引起的奶瓶性齲齒,殺傷力不容忽視。

奶瓶性齲齒的破壞力強,專挑相對脆弱的齒頸部位下 手,能很快就傷害牙隨或牙神經。

而且涵蓋範圍廣,可以對整口乳牙大肆破壞。這還不止,它的耐力過人,殺傷力也能持久,除了可以橫掃千軍攻擊 乳牙,還對恆牙虎視眈眈。

◆寶寶還沒長 牙?何來口腔保健?


★ 沒長牙的寶寶,一樣得照顧口腔衛生,預防引起寶寶不適的口腔問題或白斑點。

以下有一些建議:

*嬰兒進食時,無論配方奶粉或母 奶,宜儘量抱著餵食,最好能在20分鐘內餵完。

*餵食完畢后,可用濕紗布或軟毛小牙刷為他淨牙。

*到寶寶6至9個月大時,逐 漸以杯子取代奶瓶,以減短寶寶喝奶時間,減少細菌孳生。

*以其他東西如玩具、音樂,乃至哄抱來取代寶寶睡前喝奶才入睡的習慣。

* 以開水取代奶,或以逐漸稀釋的方式幫忙寶寶戒除睡前喝奶的習慣。

*寶寶開始長牙期間,宜給兒童牙科醫生定期檢查。

*不時關注 孩子口腔,若牙齒狀況有異或牙齒出現白斑點時,儘速向牙醫求助。

齲齒的形成

細 菌+糖(經時間催化)→酸
牙齒+酸(經時間催化)→齲齒

◆形成要素:宿主、食物、細菌、時間
◆形成階段:1.破壞牙釉質 (此時並無感覺);2.破壞至牙本質(此時對冷熱過敏);3.破壞至牙髓(此時需抽神經)
◆預防:使用氟化物

牙周病的形成

牙菌斑堆積,造成局部發炎,刷牙時流血。

◆成因:主要 是因為沒有“適當的刷牙”
◆症狀:出血、膿腫、口臭、紅腫、排膿、牙齒動搖、牙齒移位
◆預防:清除牙結石(洗牙),每半年至一年一次

結語:口腔健康,不可忽略

它是反映人體健康和生命質量的一面鏡子,世界衛生組 織(WHO)就把它列為確定人體健康的十大標準之一。

以WHO的標準,口腔健康的主要特征定義為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 無出血現象等。

“口腔健康是身體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專家提醒,愛護牙齒,生命質量更有保障。

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失足少年

12-04-2010
報導:巫月圓
攝影:楊智聰


上了毒癮 害人也害己

從一沾毒開始,擺在前面就是一條不歸路。

明知毒品害人,禁不起它輕輕一招手,年輕人仍然發揮大而無畏精神,前僕后繼 墮入毒海。

沉淪容易,重生困難。賠上青春,還不是最終的結局,從此精神錯亂、黑白顛倒,過著拼圖人生,拼湊那些遺留在過去的圖塊,以及尋找 不知漂落在何處的圖塊,才是悲劇。

在許多年輕人以為吸K粉、冰毒、搖頭丸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今天,且聆聽重生者的良知掙扎、愧疚,以及悔恨。

他們的故事,可能是你週遭朋友的故 事,也許就是你的生活寫照!

毒品也分年代,不同年代有不同潮流,從白粉到搖頭丸、咳藥 水、強力膠、K他命、冰毒不等,名稱各不同,但依然為禍人間。
坊間軟性毒品是否泛濫成災、青少年嗑 藥成癮現象,到底有多嚴重?對社會帶來多大打擊?

“毒品危害青少年、社會已到了極之嚴重的地步,但沒有人重視它造成的后遺症。”恩典青年中 心負責人蘇聖君牧師如此指出。

雖然缺乏相關數據,但他相信60%的社會罪案與毒品扯上關係,絕不誇張。

“那些毫無原因的死亡意 外,如突然從高樓躍下自殺、暴斃新聞,都有涉毒嫌疑。”更不用說三天兩頭就上報的攫奪匪打搶殺人案。

投身戒毒服務廿多年,他與吸毒者親密接觸,為他們做心理輔 導、傾聽他們的心聲,一早已看清毒品會帶來嚴重后遺症,他有理由懷疑那些莫名暴斃、突然發狂的人其實就是毒品犧牲者,喪失神志的吸毒者,常常做出有悖常理 的事。

過早殞落的生命固然令人遺憾,但一些腦部神經中樞因而永久受損的年輕人,卻令人再三歎息。

“那些因吸毒而精神錯亂的年 輕人,漫漫人生路,他們要如何走下去?”而政府也需要更高醫療成本來照顧這些過早被毒品摧毀的新生代。

他說,青少年涉毒原因很多,家庭、學 校、朋友這些因素交叉影響,因為好玩、空虛、寂寞、孤單、無助而吸毒的年輕人也不少,但越來越多青少年藉毒品來逃避問題卻是事實。

“這是很 可悲的,因為他們只能依賴‘癮’來逃避現實,卻無法跳脫“癮”帶來可怕的后遺症。”

他認為,原本只是一群空虛、孤單的靈魂藉著毒品來尋找認 同感,不意卻因此毀了一生。

人,本是逃避痛苦追求快樂的動物,但是用錯了方法,不僅傷害自己,也傷害了愛你的人。

所有毒品都會上癮

軟性毒品泛濫全球,青少年濫毒問題,吸毒人口年輕化,早已 是事實,各國政府如何在青少年之間反毒,被視為大挑戰。
“軟性毒品不是毒品?”、“吸K粉不會上 癮?”,“偶而玩玩,不會上癮?”不少青少年對軟性毒品有這種迷思,他們以為軟性毒品害處較小,偶一為之,不會上癮,即使上了癮,也容易脫癮,所以才會對 吸食K粉(K他命)、搖頭丸、five仔、冰毒這類毒品,抱著人試我試,不以為然的態度。

因為“潮”、有型、好玩、 怕輸、好奇而沾染毒品,豈不知,踏出錯誤第一步之后,回頭太難。

蘇 牧師斬釘截鐵說,毒品就是毒品,不會因為硬、軟、新、舊、包裝手法不同而有所分別,凡是毒品,下場都是令人上癮,損害健康、影響生活,妨害社會。

他 解釋,不同時代,流行不同的毒品,比如上個世紀80年代是海洛英(俗稱白粉)時代,70%吸毒者都是歐美嬉皮士,1990年代流行搖頭丸,到了2000年 代,則是K粉、冰毒、five仔天下。

他發現,那些在70年代出世的吸毒者(33歲以上)是以白粉、海洛英為主,80年后的吸毒者(二十多 歲)是吸K粉。

類似早期鴉片、白粉登陸途徑,當搖頭丸、K粉、冰毒等軟性毒品入侵本地市場時,許多人並未意識其危險性,“啪丸”、“吸 K”,只為了跟得上潮流,只有吸食過多、上癮后副作用暴露出來時,才察覺它為禍人間,但往往已是太遲。

今天,這些訛稱“不會上 癮”的軟性毒品已入侵夜店、娛樂場所,甚至校園,成為時下年輕人生活一部分,新世代用很多謊言去包裝、漂白這種錯誤行為。

“他們辯稱,吸毒是為了減肥、減壓、尋開心、刺激等等, 卻不了解到軟性毒品帶來極其嚴重的后遺症。”最近這幾年,他不僅接觸因濫毒而精神錯亂的個案,還有因為吸K粉太多,膀胱收縮而無法控制小便的年輕人。

他 說,才二十多歲的人,不但被迫包尿布,還患上腎結石,他該如何走完他的尿布人生呢?

教養不當害了孩子

今天,年輕一代(八十年代出生者)的失足青少年,與以前的吸 毒者,在家庭背景上有很大不同。

恩典青年中心職員彭金順指出,舊時代吸毒者,大多來自破碎、問題家庭,但年輕一代涉毒者大多出身不錯,自小 受父母疼愛,生活條件優渥,這在廿多歲至卅三歲之間的吸毒者身上尤其明顯。

蘇牧師觀察到,這些誤入歧途者不是家中的獨子,就是老么,父母過 于保護、疼惜他們,可以說,他們是家庭的中心,整個家庭繞著他們轉。

“以前我們常說,孩子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但今天,情況 卻調轉,變成父母孝順孩子,太多父母太過于愛護孩子、不捨得孩子受苦,提供孩子物質豐足的生活,不然就是管教過嚴,對孩子無法放手。”

這兩種教養方式各有壞處,管教過嚴,一旦孩子進入叛逆 期,反而更容易遭毒品引誘;過于愛護,縱容、對孩子千依百順,最終只會害了孩子,因為物質上的滿足,不代表孩子精神上也得到滿足。

他說,物 質生活豐富不能補償情感上的空虛、孤單,反而驅使他們往外跑,尋找同儕的認同。

而吸毒者年輕化則是鐵一般的事實,彭金順說,該中心收過最年 輕的戒毒者只有十五歲,“這群十五歲至廿多歲的青少年,來自中等家庭,當中很多人無法自理生活,也不會動手做家務,更不曾拿過鋤頭。”說明了新生代多是是 養尊處優、沒吃過苦頭的一群。

軟性毒品禍害更 大

一時的快樂,換來永遠的傷害。軟性毒品破壞大腦神經,嚴重 者不但精神有問題,且無法控制小便,可能一生人都要穿紙尿布。
時下軟性毒品,毒性不如硬性毒品般強 烈,但殺傷力更大,吸毒者的健康遭到永久性傷害。

牧者戒毒中心負責人李福傳指出,海洛英,俗稱“白粉”,是一般人常說的硬性毒品。

“幾 十年前毒品純度較高,很快上癮,一兩次就染上毒癮;戒毒癮時,生理反應激烈,流淚、流鼻涕、在地上打滾者都有,戒毒痛苦指數高。”

軟性毒品 則不同,純度低、雜質多,會上癮,但有一段緩沖期,戒毒痛苦指數較低,惟副作用大,對腦部造成永久性傷害。

對年輕嗑藥一族來說,白粉、海洛 英已經過時、不流行,軟性毒品才追上潮流。

據另一位過來人說,為了提高利潤,以及拉低價錢,這些軟性毒品大多婁摻了很多外來成分,如玻璃粉、老鼠藥、蟑螂藥、太 白粉、麵粉、粗鹽等等。

他 透露,玻璃粉能夠讓毒品更快滲透進血管,藥效發揮快;老鼠藥、蟑螂藥則令人口渴,吸了之后一直要找水喝,這也是為何一些夜店的礦泉水價格還高過啤酒。一支 150升的小瓶礦泉水,售價竟高達10令吉。

“十多年前,一粒搖頭丸要價200令吉,現在降價到十來令吉;一包普通裝K粉,50令吉可以買 到,以前可不止這個價錢。”

毒品容易取獲,加上現代父母不吝給孩子零用錢,造成軟性毒品在青少年之間一發不可收拾。

吸毒與罪案分不開

據大馬防範罪案基金會副 主席丹斯里李霖泰指出,15歲至40歲的吸毒者,佔吸毒總人口80%,在過去廿年來,濫用毒品和毒品泛濫仍是大馬最主要的社會問題。

而濫用 毒品和犯罪率密不可分,若要降低犯罪率,首要是撲滅毒品,調查顯示,約有50%吸毒者會犯罪,所以政府推動反毒運動,實際上是減少罪案運動。

他 也表示,去年共有2003名學生涉及罪案,佔了全國犯罪率的0.96%,相較于2008年,有1862名學生涉罪(0.88%),增幅明顯。

讓 青少年遠離毒品,不僅為了他們的前途,也是為了國家社稷著想,他表示,政府繼續落力推動反毒運動。





難敵誘惑吸毒 賠上身心健康

“儘情揮霍青春,年輕不要留白”,不少年輕人把這句話奉為金科玉律,把青春揮洒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娛樂場所,覺得這才 稱得上青春無悔。

他們認為,少年就要輕狂,心甘情願把前途押注在毒品身上,為了得到更強烈、持久的快感,在罪惡中打滾,在刀光劍影中討生活也在所不 惜。

等到他們幡然悔悟時,當中十多年青春已燃燒殆盡,原來恣意揮洒熱血的下場,只留下悔恨,以及一輩子都治不好的精神病。

毒品容易取獲、青少年戒心低、愛跟風、趕潮流,都是促使軟 性毒品在年輕族群中迅速蔓延的原因。
大明(化名)能被救回來,是一個奇蹟。

他被押入 戒毒所時,形同活死人,披頭散髮、長指甲混黑邊,像流浪漢。

他面無表情,不會笑、不會哭、只會自言自語,偶爾突如其來一些怪動作,如力大無 窮把電視機搬入廁所、半夜起身疾走等等,嚇壞人。

外人看他是怪人一名,實際上他已與外界隔離,沉迷在自我世界中。他的腦袋,有另一個世界,一把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聲音, 一直和他對話,指示他、譏笑他、嘲諷他、看不起他,他一直和腦中的聲音吵架、和幻覺搏鬥。

他曾經試過幾天幾夜沒睡、腦袋深處不斷冒出各種人聲(都是 認識的人),這些聲音甚至告訴他,蘇丹要召見他,為此他還想跑去皇宮叩見蘇丹。

他曾經坐在欄杆上,打算跳樓,因為腦中那把聲音告訴他,下面 的世界很大很美,要他快快跳下去。

當然,他沒有跳下去,否則也不會坐在這裡接受訪問。

兩年戒毒生活,多數時候通常都是渾渾噩 噩,“我少有清醒時,是呆呆傻傻,他們叫我吃就吃,叫我睡就睡,和行屍走肉沒兩樣。”眼見不是辦法,戒毒中心的職員帶他去看精神科醫生,認定他的神經中樞 已遭到破壞,無法復元,但定時吃藥可避免惡化。

定時服藥,加上作息正常,他才慢慢恢復神志,腦中幻覺也逐步消失,花了七百多個日子,他總算 恢復了神智,像回一個正常人。

回想起那一段“殭屍”的日子,他說,當時他知道有人和他講話,但鑽進耳朵的是聽不懂的外星文。

偶 爾清醒時,他潛意識知道自己不妥,“我無法控制自己的舉動,直至一年多之后,才能夠跟隨大隊早起、看一點書,真正恢復神智、自我控制,是兩年后的事。”

敘述以前還未戒毒種種, 以及吸毒帶來的后遺症,大明只有深深的愧疚,他,傷害了愛他的人。

損友為伴自甘墮落

為了吸毒,大明做了很多壞事,也付出很大代價,今天的平淡 生活,反而讓他得到更大滿足感、更快樂。
電影的黑道世界等如華麗的紋身,稱霸街頭的黑社會生活,對 青少年有一定的吸引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向往舐著刀尖、美人、醇酒、縱慾橫流的生活。

大明來自嚴格家庭,自小父母管得很嚴,不讓他上街、看 戲、去電子遊戲中心,怕他變壞。

直至上了中學,處于叛逆期的他無心向學,兩年后,變本加厲,成為校園私會黨一分子,逃學、流連電子遊戲中 心,家人無力管教。

為了令他變好改過,家人安排他前來吉隆坡讀書,原以為新環境、遠離家鄉的壞朋友,他會學好,豈料,錯誤第一步從這裡開 始。

他再度流連電子遊戲 中心,混上一班道上朋友,學會吸毒,“起初覺得好玩,先是吸大麻,后來什么毒都試一試。”以身試毒,下場當然是吸毒成癮,他又重新加入黑社會,成為黑社會 老大的小囉嘍,“開片”、“劈友”,是家常便飯,雖然不曾真正砍人見紅,但他看過伙伴們帶著整箱武器出門。

不用上學,晚晚在夜店喝酒、嗑 藥,什么大麻、搖頭丸,統統不放過,他從未如此快活、自由,即使家人恫言和他脫離關係,他也不在乎,反而覺得正合心意。

除了吸毒,他還賭 博,賭馬、賭球,不夠錢就向老板支薪,一拿到錢就買搖頭丸、賭博,晚晚搖到天亮,人家上班,他才回家睡覺,天天如是,那年,他才十五歲而已,卻提早過著荒 唐人生。

深陷毒海靠女人養

未成年抽煙,最容易掉入毒品陷阱。為了好奇而沾毒,不少年 輕人就此走上不歸路。
深陷毒海的下場,就是錢不夠用,大明本來在夜市賣翻版影音光碟,為了找更多錢 來吸毒、賭博、滿足做大哥的虛榮心,他決定轉工,不惜掉進更深更大的黑洞。

“當時我一天要三四百令吉來吸毒,不得不換工,最初在夜店做侍 應,后來干脆做姑爺仔,不用工作,只靠女人就有錢。”當時他才十七八歲而已。

在夜店認識了幾名少女之后,他當起了姑爺仔,帶這些少女去賣 淫,毒品,麻醉了他的良知,每一晚,他都在聲色犬馬中打滾,毒品、酒、女人,缺一不行。

這段荒唐的日子,是真人版的“古惑仔”系列。

吸毒,讓他變成不是人, 他靠女人養,吃軟飯,一旦她們不從,他就威脅、拳打腳踢,最后還引誘、強迫她們吸毒,最好大家一起墮入沒有明天的絕望地獄中!

錢、錢、錢,他還是想找更多更多錢,好滿足那深不見底的 欲望,“有人叫我帶泰國女郎回來賣淫,我覺得主意不錯,可以賺更多錢,約了兩三位朋友就直上合艾。”

在合艾,他們過著極其荒誕、淫亂的生 活,短短兩週內,花光兩萬多令吉才依依不捨回馬。

殘酷的現實,在吉隆坡等著他。

回到吉隆坡之后,他遭到好兄弟出賣,失去大哥 的信任、女人離開他、昔日同伴不理他,眾叛親離,且欠下週身債。

想不到,墮落過了頭,反而還找到回頭路。走投無路之后,他只有重回親人身 邊,在家人安排下,進入戒毒中心,開始重生之路。

痛悟前非再世為人

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容易受電影影響,不少人向往舐著刀尖、抱 著美人、喝醇酒的黑社會生活,卻沒有看到它險惡、引人犯罪的一面。
坐在面前的大明,外表溫和,語氣 不慍不火,談話當中沒有高潮,也沒有低潮,至多牽牽嘴角,大多數平舖直敘,正如他現時淡淡的心境。

若不是他懺悔,主動報出陳年往事,單看斯 文外表,沒有人相信他吸毒、從荒誕不經的生活中走出來。

他的神經中樞遭毒品損害得相當嚴重,荒唐五六年,換來終生的精神問題,像是重要零件 被毀壞之后的機器人。

他的反應比較慢,記憶有點亂,很多經歷、詳情記不起,只記得大概,縱使追問,也問不出所以然,久不久,他的精神病還會 發作一次。

最近一次發作約在兩年前,那一次,他幾乎把書局所有的書都搬回家,一次過花了兩千多令吉。從此之后,他把薪水交由別人管,每月只 支取有限的零用錢。

他一度懼怕遇上舊時好兄弟,害怕他們引誘他回籠,也怕自己把持不住,“幾年前,我不小心和他們相遇,我認得他們,但他們 認不出我,我一看就知道他們過著和以前一樣的生活。”

之前懸吊在半空中的心,總算可以放下來了。他真的改頭換面,再世為人了,過去種種,已 經埋葬在時間的迴廊裡頭。

活死人靠自救重生

大多數青少年因為好奇,以為吃少少軟性毒品不會上癮,豈料 最終反被毒品控制而脫身不得。
牧者福音戒毒中心負責人李福傳指出,第一眼見到大明,他直覺的認為他 完蛋了,救不回。

“他初來中心時,痴痴呆呆,只會自言自語,動作、眼神呆滯,叫他睡覺,只會直挺挺的躺下去,兩只手直直地放在身體兩側,連 翻身都不會。”

他說,大明正常的時間少,不正常的時間多,“神志不清時,他只會對著人傻笑,一旦神志清醒時,又會乖乖聽話。”

他 表示,大明能被救回來,一半靠自己,“若果自己不願意自救,即使人家伸手救你,也難以回頭。”

恢復正常之后,大明留在中心,也有七年了,這 七年來,他反而覺得平淡就是福,生活在一個充滿愛心的環境中,更容易滿足。

“如今我有一份工作,和朋友、同事有說有笑,週末偶爾回家探 望母親,生活安穩,就夠了。”這種淡如白開水的生活,是他浪費了十多年青春才換回來的,代價雖大,幸好仍有回頭的機會。







本性不壞 迷途羔羊冀回頭

為何十多廿歲的青少年輕易涉毒?最主要原因是無知,以為毒品是忘憂草,可以帶來快樂。

這些青少年,有個吸毒方程式: 為了追求刺激,或是嫌生活平淡、無聊,才會吸毒,好讓自己快樂起來。

他們出身背景大同小異,本性都不壞,只是沒有人告訴他們何謂好與壞,他 們的父母可能都忙著工作,忘了關心他們。

他們只是太早做錯事的孩子,但願社會能夠寬容地給予他們回頭的時間、改過的機會。

青少年吸毒,不是為了快樂,就是尋求刺激,他們的本性其實 不壞,只是缺乏父母關愛、家庭溫暖,才會走上歧路。
他是當中最年輕的戒毒者,才十五歲而已,煙齡三 年,毒齡一年,染上毒癮之后,他發現記憶力顯著衰退,惟戒毒半年之后,記憶力又逐步恢復。

小明(化名)一臉稚氣未脫,加上身材瘦削,說他剛 升上中學,也有人相信。訪問時,他顯得有點心不在焉,對記者的戒心很重,不肯輕易敞開心胸,更不願分享心事。

戒毒才半年,看得出他還在 適應期當中,過慣散漫、自由不羈的生活,要他習慣沒有毒品的日子、重過有規律的團體生活,需要一段時間。

小明沾毒經過,與時下因好奇而吸毒的青少年如出一轍。

他 們家庭背景的共同點是: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教,學業成績平平,或欠佳,但生活上應有盡有,從不缺零用錢。

于是,一群學業追不上、嫌生活苦 悶的青少年,決定玩點新奇的玩意,看看沾毒之后,生活會有不會變得刺激一點……。

第一次嘗K他命,果然刺激,他覺得整個人輕飄飄的,從此, 朋友聚會,就成了吸毒大會,而他是金主,常常五十、一百令吉買了K他命之后,大伙齊齊“享毒”、體驗感官上前所未有的快感。

和他在一起吸毒 的“好兄弟”不是同齡,就是大他兩三歲的少年,大家都覺得吸K不代表壞,只是為了追上潮流、可以在其他朋友面前炫耀,滿足虛榮感而已。

而他 那忙于工作的父母,對他更是有求必應,零用錢一次一百令吉,從不手軟,而他就用這些錢,呼朋喚友來開餐(吸K)。

恢復神志后悔吸毒

易于獲得、接觸管道多、價格相宜的軟性毒品,促使青少年濫 毒現象一發不可收拾。
“發現我吸毒之后,爸爸破口大罵,媽媽只會哭,我對他們的反應,只有麻木,沒 有感覺。”毒癮日重的小明,因為躲在房間吸毒而被父母發現。

東窗事發之后,他一度戒毒,但不成功,接下來數次被父母“人毒俱獲”之后,索性 不回家,早歸晚出,白天不是睡覺就是在外浪蕩,吃了晚飯后就失去蹤影。

小明回憶說,縱使被父母發現吸毒,但毒品大過天,他口說要戒,實際上 內心根本無力招架毒品的誘惑,只能任由毒癮淹沒。

當時他一天最少要吸兩三次K他命,一百五十令吉一包毒品,兩三天就燒光了,明知飲鴆止渴, 但他已到了需索無度的地步。

到了后期,不論是看戲、聽歌、玩電子游戲機,他都要用毒品來“助興”,尤其是打機,吸毒之后他可以“high” 足好幾個小時。

掉入毒海黑洞中,學校、家庭、朋友統統不重要,他的心中只有吸毒已。直至在戒毒所關了兩個星期,恢復神志之后,才對昔日 的反常行為怵然不已,才認真反省毒品的可怕。

正 在戒毒的他,最希望家鄉那群一起吸毒的好朋友,也能夠一起戒毒,重新做人,“他們大都來自單親家庭,不是沒有母親,就是沒有父親,不算壞,大家只是好玩而 已。”他們不是壞孩子,只是迷途的孩子。

毒品 易得難敵誘惑

時下軟性毒品的成分不明、雜質多,多是人工合成的新式毒 品,好奇心重的青少年,一旦沾毒后,難以戒除。
到底吸K他命,算不算壞?十多歲的少年仔怎樣看軟性 毒品?

小明覺得,吸K只是要追上潮流,“當初只是覺得好玩罷了,沒有想過上癮的問題。”

阿興說,吸K不好,但在朋友群當 中,一大班人一起玩K,十分普通,大伙一塊出來唱歌、喝酒時,就有人會拿K粉出來“助興”,相當見怪不怪。

也有過來人說,不要說夜店,一些 娛樂場所對年輕人吸K的舉動已經習以為常,有意無意的奉上吸毒工具,如吸水管、玻璃瓶,好讓他們開餐(吸K)。

而且,毒品種類多、價錢低, 十多令吉可購得一粒搖頭丸,有心人可在網絡上找到制作冰毒、K他命的方法。

如今青少年也有更多接觸毒品的管道,如介紹朋友可免費吸食、朋友 請客等等,幾位朋友把零用錢合起來購買冰毒、K他命的情況,也常見。價錢相宜的軟性毒品,不會對年輕人帶來太大的經濟壓力。

心理依賴大于生理

吸毒的孩子,不一定都是壞孩子,在人生旅途中迷失的他們, 需要社會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
中學畢業后,中等生,阿興(化名)沒有繼續升學,他明白自己不是讀書 的料,乖乖找了一份工,開始打工生涯。

他是家中老么,父母都出外工作,唯一的哥哥又常常不在家,一個人待在家裡生活沉悶,為了解悶,他玩K他命,換得幾個小 時的飄飄然,時間才過得快一點。

不 堪苦悶、平淡的生活,他初次在夜店接觸K他命之后,就把毒品帶回家,躲在房內吸毒。

偷偷摸摸吸了兩年,毒癮不知不覺加深,50令吉的K他 命,他一兩天內就吸完,之前,同樣的分量,夠他一個禮拜用。

“上得山多終遇虎”,這句老話應驗在他身上,自從父母發現他吸毒后,“家變”降 臨,因為他不自愛,家裡鬧得雞犬不寧。

“爸爸非常生氣,狠狠打了我一頓。”挨打,並不能澆熄父親的怒火,吸毒這件事,像一顆炸彈,把他的家 炸得四分五裂。

無數次戒毒,無數次失敗,每一次失敗,帶來更大挫敗感,也讓他更加依賴毒品,但母親對他始終不離不棄,成為他在茫茫毒海中的 浮木。

反反覆覆吸毒、戒毒,他才見識到毒品的恐怖,再大的決心,在毒癮面前,能夠輕易被粉碎。他最長的戒毒期限只限一個星期, “之前聽說,軟性毒品不會上癮,后來才發現不是這么一回事,但……”

真相是,一旦吸食上癮后,你根本離不開它,心理上的依賴還大過生理上的毒癮。

直 至進入戒毒中心,他才真正鬆了一口氣,他深明自己的意志力不夠堅定,唯有靠團體力量,他才能擺脫魔爪,戒除毒癮。

冀親情成戒毒動力

毒潮泛濫,與節節上升的青少年犯罪率有莫大關係,為了吸 毒,小部分青少年不惜以身試法,淪為毒販跑腿或代理。
阿興今年才廿歲,本性其實不壞,只是正值站在 人生十字路口、對前途感到茫然不已時,被毒品趁虛而入,進而侵蝕他的生命。

他說到自己吸毒連累母親被毆,數度哽咽,說到自己被打,反而坦 然。

吸毒,讓他變成待罪之身,連母親也不例外,“爸爸怪媽媽沒有好好的管教我,連她也打。”說到這裡,他的眼圈紅了,聲音哽咽起來,無法接 下去。

他寧願自己被打,也不願意媽媽因為他而挨罵被打,“每一次,我都叫爸爸過來打我,不要打媽媽。”只要能夠保護媽媽不被打,即使被打得 遍體鱗傷,他也可以忍受。

把無辜的母親拖下水,他既痛且恨,既悔不當初,又痛恨自己的懦弱無能,自知耳根軟,易受他人影響,他對自己許下了承諾, “我不要再讓媽媽傷心,為了保護她,我一定要戒毒。”

但 願,親情能夠成為扶持他的力量,讓他儲存拒絕毒品的能量,不再走上回頭路。

過度溺愛反受其害

現代父母到底有多溺愛孩子?一則真人真事。

孩 子吸毒,照理說痛心的父母,應該馬上斷絕給予孩子經濟援助,免得他繼續吸毒,越陷越深。

但,時代不同了,明知孩子吸毒,一部分父母依然偷偷 塞錢給孩子,他們怕孩子沒錢買毒品,干出犯法的事,被警察逮捕。

被警察逮捕,那不是正好趁機戒毒嗎?憂心忡忡的父母正是擔心這個,他們擔心 孩子受不了牢獄之苦。

除了過于保護孩子,部分父母對軟性毒品的認知有限而掉以輕心,不少父母以為即使上癮之后,也很容易戒除,豈不知,軟性 毒品比起舊時代的白粉,有過之而無不及,對缺乏意志力、定力,但好奇心又重的青少年而言,一旦依賴成癮,要戒除它,非常困難。

值得留意的 是,坊間也出現年輕的毒販跑腿及代理,他們大都是為了要吸食K他命,以及賺錢,而不惜以身犯法的年輕人。







以身試毒 沉淪毒海悔不當初

濫藥,不僅對腦神經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智力還會退化,記憶力衰退就是前兆。

天真的青少年以為自己能夠把毒品玩弄于 股掌之間,自以為是“玩毒專家”,以身試毒的下場,當然是成為毒品的俘虜,身陷毒海,難以翻身。一時的快樂,換來痛苦的下半生。

毒品荼害無 辜,乃罪惡之源,我們對它要態度堅決、立場鮮明,絕對不能存有僥倖之心。

軟性毒品遺害無窮,殺傷力大,因吸毒而患上精神病的青少 年,終生悔恨。
阿全(化名)是玩毒老手,縱橫毒海十年,想不到,卻栽在K粉手中。這是他的自白。

他 說,自己什么毒都試過,都是偶爾玩玩,沒有上癮,“開始是和朋友出去夜店玩,朋友叫到就試試看。”不需要利誘威迫,他心甘情願踏出了錯誤第一步。

試 毒多年,他對各種軟性毒品帶來的感官反應知之甚詳,還能夠一一分析出來。

“十六七年前,很多人吃搖頭丸,吃多會上癮,但很少人上癮, 因為它的后遺症驚人。”他解釋,吃了搖頭丸后會產生幻覺,吃越多,幻覺越嚴重,所以很少人敢多吃。

而時下受歡迎的毒品,如冰毒、five仔和K他命,吃了令 人開心、不用睡覺,又有精神、想像力又豐富,青少年才會樂此不疲。

他透露,最初沾毒是為了減壓,后來想找更刺激的,才玩K粉,“K他命很多 人在玩,貪它夠方便,我在兩年前開始吸K粉,年多之后發現自己上癮,但已無法脫身。”

他說,吸K上癮是不知不覺的事,“等到你發現上癮時, 已太遲了。”

自從吸K上癮之后,他雙眼無神、常打瞌睡、動作遲鈍、走路緩慢,整個人看起來呆滯得可怕。除此之外,阿全還發現自己的記憶力急 速退化、頻尿,“我常常不記得水瓶放在哪裡,每隔十五至廿分鐘就要小便一次。”

領教過毒品的可怕,他開始戒毒,但,戒了K粉,又轉吸冰毒, 戒了冰毒又轉吸其他的。總之,他在不同毒品當中轉來轉去,就是無法戒毒。

他透露,當時一天要花七十令吉買毒品,一個月就要兩千令吉,“幸好我的工錢不算少,還可以維 持,不至于去偷去搶。”但中了K粉毒癮之后,他體重日漸消瘦,連在上班途中都要偷偷躲進廁所吸毒,根本無心工作;在家,他變得沉默,幾乎不與家人談話,家 人發覺他不只性格變了,連神情和眼神都變得怪怪的,迫問他,他才坦白招供。

為了家人立志戒毒

對毒品抱著不以為然的態度、貪圖一時快感,促使越來越多青 少年涉毒,濫毒風潮進一步被擴大。
回想當時向父母坦承吸毒,他眼神不由得一暗,“父母一向以為我最 聽話,既給家用又乖,萬萬料不到我會吸毒。”當時他看到眼淚馬上從母親眼中滾出來,心裡愧疚不己。

“我感覺到他們十分傷心難過,我傷透了他 們的心。”想到自己令父母失望,他的心裡實在不好過,也想與毒品划清界線,但只要毒癮一來,所有傷心事都拋在腦后,吸毒解癮最重要,惟清醒之后,他又對自 己的吸毒行為感到后悔。

“每一次吸毒之后,我一定會后悔,但陷在其中,只看到毒品,什么都看不到。”在戒毒所住了10個月,想起被毒品牽著 鼻子走,那種身不由已的感覺,他搖頭說。

自從得悉他吸毒的秘密后,父母不時吵架,吵到雞犬不寧,不願意看到家人吵吵鬧鬧,他干脆做逃兵,夜 夜笙歌,玩到天近亮才回家,拒家人、親情于門外,放任自己,縱情于酒精和毒品之中,直至進入戒毒所。

一番反省之后,他對自己濫 毒行為,感到十分懊悔,“我很后悔傷害了父母,他們兩人辛苦工作才養大我,現在我才發現,原來我很愛我的家人,為了他們,我要變好,絕不碰毒。”這是他的 重生目標。

吸毒找快樂要不得

青少年濫毒現象在多個亞洲國家已成為社會問題,香港發現, 年齡最小的吸毒者竟然只有十歲,證明了濫毒問題比想像中來得嚴重。
在毒海打滾十年,一說到時下青少 年濫毒,阿全有很多故事說,他身邊的朋友大都嗑毒,當中不少還是那種嗑到死仍不覺悟的人。

“我有一位玩健身的朋友,練到很大只,但玩K之 后,不到一年就瘦得很厲害,只剩下皮包骨,好幾次還因吸毒過量而被送去國大醫院急救,但出院之后,他的褲袋還不是照樣放著一包K粉。”這種人註定要嗑到死 才罷休。

還有一位不管身在何時何地,褲袋總要放著一包K粉才能放心的朋友,“這種身上一定要有粉的人越來越多,確定身上有粉之后,他們才不 會恐慌,否則的話,什么都做不到。”他們是中了心癮而不自知。

他說,時下的年輕人,一想到要尋開心、找刺激,就會想到吸毒,和他以前一樣。

十年前他也是抱著這種想 法,以吸毒作為尋找快樂的理由,要快樂、刺激,就一定要吸毒,如今他才明白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開心不一定要吸毒,開心也分很多種,幫助人、付出也能夠 帶來快樂。”今天他才領悟到,快樂,不是酒精、毒品帶來的麻木不仁,而是平和、滿足、助人、簡單、孝順,只要從心出發,都可以帶來快樂。

四類吸毒青少年

阿全自認是玩毒高手,但最終還是中了毒癮,傷透了父母的 心。他期望再世為人之后,能夠好好孝順父母。
在毒品泛濫的今天,香港反毒組織按照青少年的吸毒程 度,把他們分成四大類:

一)未有吸毒行為者:不曾接觸,也沒有途徑去接觸毒品,他們本身也有能力抵抗毒品誘惑。

二)徘徊在吸 毒邊緣,以及有機會受不良影響者:指那些朋友當中有人吸毒的青少年。不管是身邊朋友吸毒,或有管道可以接觸毒品,這些徘徊在吸毒邊緣的青少年,屬于高危青 少年。

三)偶爾性初吸毒者(Occasional abusers):指偶爾有吸毒的青少年,屬于吸毒早期,多見于十三歲至十八歲之間的青少年,他們對軟性毒品的心癮重于身癮。

四)已成癮及 慣常吸毒者(Habitual abusers):在日常生活中有吸毒習慣的青少年,身癮已形成。

其他國家濫毒情況

●香港:

夜店等娛樂場所,已成為吸毒溫床,無知的青少年也是毒販販 毒的對象之一。
青少年犯罪率飆升,與近幾年的吸K風潮泛濫大有關係。在毒品影響下,打劫、暴力行 為、街頭鬧事、少女援交、賣淫等等的青少年犯罪活動皆升高。

大多涉毒青少年來自缺乏溫暖的問題家庭,香港社工揭露,最年輕的吸毒者只有十 歲,而平均吸毒年齡為十五歲,在濫毒青少年當中,七十巴仙的神經系統已遭到破壞,智力倒退,平均智商只有八十分,接近弱智水平,智商七十分算是弱智人士。

儘 管吸毒者大多以少年為主,但涉毒少女也有所增加,這些少女不是結黨打劫、勒索,就是上網援交;為了吸毒和賺錢而甘心淪為毒販跑腿、代理的青少年,也陸續增 加。

●台灣:

桃園政府調查顯示,台灣吸毒年齡出現年輕化趨勢,初次接觸毒品的青少年平均年齡為十七點三歲。

越 來越多大學生、高中生習慣利用周末到夜店狂歡,為沾毒大染缸,青少年易受影響而吸毒。

雖然有七十巴仙青少年在娛樂場所用毒,但家中用毒者的 人數也有所提高,這種“隱形吸毒者”增加警方打擊毒品泛濫難度。

台灣,不只是毒品集散地,也是製造大本營,青少年淪為新式毒品的試驗對象, 各種新式毒品流入市場,不但藥效強易上癮,對健康殺傷力也更大。

●中國:

大城市青少年吸毒問題趨向嚴重化、吸 毒人數上升,安非他命、搖頭丸、K粉等使用量均有增加。

除了濫毒問題,利用毒品犯罪的活動也有增加,如俗稱“約會強暴藥”的催眠迷藥三唑 侖,經淪為暴力和性犯罪的工具。

卅五歲以下年輕人,佔吸毒人口七十巴仙。而大多吸毒青少年的特點是文化水平比較低,且多無正當職業,但居住 大城市的年輕吸毒人口有增加。






親子多溝通 避免誤入歧途

孩子誤闖毒海,誰之錯?父母該責無旁貸,尤其那些忙著賺錢養家、拚事業的父母,把教養孩子重任交由他人,自己反而只擔起 “供養責任”,忽略了最重要的教養孩子環節。

在這個日趨複雜的社會,正在轉型至成人的青少年,不僅面對生理變化,在摸索人生的成長路上,也亟需父母 引導和陪伴,問題在于,有多少父母懂得引導迷途的孩子?拚工作之余,他們拿出多少時間來陪伴孩子?

青少年為吸毒付出慘痛代價,一時的快樂,換來殘缺一生。
“世 界上任何一門行業都有職前訓練,唯獨天底下最重要的一件事,如何養兒育女、如何建立美好家庭卻乏人教導。”《孩子王和樂中心》負責人盧水清如是指出。

他 感歎說,“許多父母忘記了他們身為引導人的角色,成為只流于履行一般責任的父母。”引導孩子步入正途,本是父母最大責任。

不管是家有佣人的 雙薪家庭,還是把孩子交給本身父母看顧的隔代教養,共同點都是把最重要的教養孩子工作交給其他人,包括佣人、祖父祖母,褓姆、補習老師、安親班老師等等, 甚至是電視機、電腦。“現代家庭出現太多‘第三者’,這些第三者的角色比父母還重要。”


雖然說,雙薪家庭、隔代教 養也許有逼不得已理由,但在全馬推行父母效能系統課程十多年,他看到許多父母不是過于重視物質生活,就是不懂如何教養孩子,才會衍生出一連串家庭問題,孩 子向外尋求另類慰藉,墮入毒品陷阱只是其中一樣問題。

盧水清:很多現代父母忘記了他們的角色,把教養孩子的重任 交給他人,自己反而負責供養而已。
“太重視金錢的父母,培養出同樣重視金錢的下一代;有的父母因忙 于工作而內疚,他們用金錢、物質補償孩子,甚至有意無意放縱、遷就孩子。”建立在物質上的家庭教育,何其脆弱,長此以往,親子關係疏離,何來互動、深入溝 通?

“若是父母與孩子向來缺少互動,一旦孩子發生問題時,他們不懂如何和孩子溝通,更妄論引導孩子。”溝通不足這個老問題,仍是現代家庭最 大阻礙。

父母不懂如何與孩子互動,更多父母在孩子發生問題后,手忙腳亂。最常見的情況是在孩子屢勸不聽的情況下,父母放棄、孩子自暴自棄。

他 遺憾社會缺乏有系統、組織性的父母教育課程,教導現代父母因應時代變遷,在新社會架構中做個稱職的父母,以致于家庭和社會的沖突越來越明顯。

社會要給這些迷路的孩子 一條生路,現代父母也要調整心態,學習在不同時代中,如何做個與時並進的父母。

引 導孩子走向獨立

處于不同成長階段的孩子,有不同需求,父母明白孩子的需 求,有助他們走過成長叛逆期。
即使不是雙薪家庭,他看到不少父母缺乏信心面對孩子。

面 對社會不同的教養孩子聲音,這些父母無所適從,他們不懂該如何測量教育孩子那把尺,“社會強調民主、要求尊重孩子的人權,父母應該思索如何在這些基礎下與 孩子互動,而不只是一味放任、縱容,不然就是無法放手。”

他認為,“愛的教育”是很籠統的字眼,再怎樣“愛”,也要規範孩子行為,一位態度 再開放的父母,也得拿捏開放的尺度。

“自由不等于放任,放任過了頭,孩子反而容易跨出界,國家、社會、學校都有規範,難道家庭不需要規範 嗎?”規範孩子的行為,不等于控制孩子,而是教導他們辨別對與錯。

“規範他們,等于保護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活動範圍,他們才有安全感。”

自小在柵欄中生活的小牛,牠們悠閒的吃草、仿佛整片天空、 草原都屬于牠們,直至有一只小牛企圖跑至更遠,碰到了一條細得幾乎看不見的線,原來那是一條界線,線上充了電,小牛觸了電,嚇了一跳,才停下來──要讓孩 子明白原來這世上還有去不得的地方、做不得的事,他引用台灣作家龍應台的文章,作為比喻。

他提醒說,教育孩子的最終結果,就是讓孩子按其年 齡,走向獨立之路,而父母在旁指引、教導他們生活技巧,並協助他們建立正確價值觀。

勿設框框限制孩子

蔡福花: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最需要大人引導,找對引導人 對日后成長有關鍵作用。
“現代孩子多在一個不適合他們的環境中長大,他們處于沒父母的愛、關心和歸 屬感的環境,加上朋友的教唆,才容易沾毒。”新紀元學院輔導與諮詢心理學系講師蔡福花一針見血說。

她曾經輔導數個吸毒個案,發現這些孩子不 是父母管教少,就是過于溺愛,父母其實不明白孩子真正需求。

她解釋說,“從兒童轉型至大人,青少年內分泌變化比較激烈,他們急于擺脫父母的 枷鎖,渴望同儕(同齡朋友)的認同,並尋求一定的刺激。”這就是一般人常掛在口中的叛逆期。

她說,這階段青少年若朝正確方向發展,他們可能 喜歡進行激烈活動,如滑板、跳舞等;負面方向則是嗑藥、喝酒、沉迷于電子遊戲機、看色情片等等,“一旦過了界,就形同犯罪。”

此年齡層青少 年正在摸索、尋求自我認同,需要家人、老師、朋友的引導。“若他們找不對人引導的話,可能會變壞。”

孩子變壞,不只因為家庭、 父母教養不當,還概括了社區、同儕的影響、本身人格特質,及學校教育適應不良。“從小學升上中學,是很大的轉型,孩子可能不適應另一語文、應付不來繁重的 課業,他是否遇到一位了解他的好老師?”

學 業上遇到挫敗,剛好遇到壞朋友,可能就這樣沾上毒品,所以她強調,沒有壞孩子,只有受傷的孩子。

“我們的學校教育,可不可以給予孩子更多選 擇?”尤其是中學至技專的出路,應該寬拓些,不是每一個孩子都適合讀書,有的孩子有興趣烘焙、修車、技工、美髮等等,但社會的觀念卻是“不好好讀書,就沒 有出息”、“要拿多多A,才是好孩子”……把這種扭曲價值觀,強加于孩子身上,何來快樂的年輕一代呢?

她認為,學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長路上很 重要,適性教育給予孩子更大的成長空間。

“我們的社會是不是可以給予孩子更多生活空間,塑造一個更加適合孩子生活的空間、環境?”她呼吁社 會建設適合孩子的生活空間、推動適合他們的康樂活動。

採訪手記:重生之路須靠自己

我們的社會,可不可以給孩子更多機會與出路,而非把他們圈 禁在“成績好,才是好孩子”的框框裡頭。
採訪青少年題材,感覺有點近又有點遠,近是因為年輕時,誰 不曾叛逆、犯錯呢?遠,是歲月不饒人,早已脫離青春期久矣。

正值青春煥發的少年仔,墮落毒海理由大都千篇一律,不外是受不住誘惑、好玩、好 奇等等,這些聽到耳朵起繭的老生常談,竟是千古不變的陷阱深淵,只是不同主角輪番登場。

個案中的主角,全都家庭健全,但在家找不到溫暖,他 們的父母可能疲于找兩餐而忽略了孩子心靈需要,或者是教育水平低,沒有教養孩子概念,這些孩子只有往外跑,在朋友慫恿下,行差踏錯。

毒品的 確可以起到麻醉心靈的需要,但換來殘缺一生、四崩五裂的家庭,只肥了那些以毒牟利、蓄意引人犯罪的販毒頭子,多不值得啊!

以身試毒,下場大 多數極為可悲。面對社會幾乎要置吸毒者于死地的眼光,除了勇氣、意志力,還要有支持他們重生,無怨無悔提供健康無毒環境的宗教團體。

即便是 這樣,重生之路仍然荊棘滿佈,在此要向那些開始重生、即將重生、打算重生的朋友精神喊話:除了自己,沒有人可以阻礙你們追求新生活!


教養孩子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天底下最包羅萬 象、複雜、高尚的工作,歡迎那些有意學習如何教養孩子的父母,以及對父母效能系統課程有興趣者聯絡盧水清。

洽詢人:盧水清(孩子王和樂中心負責人、 教總父母效能系統課程指導員)

手機:012-3377522
電郵:lohchweecheng@gmail.com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