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女人幸福指數

08-06-2010
報導:劉林李
圖:本報資料中心


北歐媽媽幸福滿屋
《十分專題》部落格:
http://fw123.blogspot.com

本年度公佈的“全球媽媽幸福指數”排行榜,挪威、丹麥、瑞典等媽媽均名列前茅。
這幾個北歐國,女性的就業比例也是全球最高。為何她們可以一手抱孩子,一手接聽公務電話,同時享有最高幸福指數?

女性要一手抱孩子,一手接聽公務電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國際兒童慈善機構“拯救兒童基金會”,連續11年調查全球媽媽幸福指數,列出哪國媽媽最幸福、哪國媽媽最苦。

全球最幸福的是北歐挪威媽媽,最苦的是阿富汗媽媽,馬來西亞媽媽在77個發展中國家排行38位。

根據該組織標準,一位幸福媽媽,除了本身和孩童能夠接受平等教育,在良好醫療保健系統生育孩子,也必須有平等經濟機會。

只說經濟機會就好,大馬人力資源部的調查顯示,我國有260萬名具備工作能力的女性,為了看顧孩子,無法重返職場。

人力資源部長拿督蘇巴馬廉的說法是,這些女性因為擔憂上班無法兼顧孩子的安危,決定當全職媽媽。

這只是我國女性,在家庭和職場選擇兩難的其中一面寫照。事實上,還有許多大馬女性,不只扮演照顧家庭的核心角色,也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想二選一都不能,在家庭和職場間兩頭奔,有苦自知。

也有許多女性為了家庭放棄職業,日后卻因為性別和年齡歧視,無法重回職場。

女性要家庭事業兩不誤,不可能單靠自己,或一個家庭努力就可辦到,所以在挪威、瑞典等國家,媽媽的幸福是通過立法保障,由整個社會分擔照顧小孩的責任。

政策鼓勵女性工作

挪威政府是全球投入最多預算在家庭和子女撫養方面的國家,挪威小朋友都是國家的寶貝。
先說“拯救兒童基金會”評為全球最幸福的挪威媽媽,她們曾經因為“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長期留守家庭。

30年前,多數挪威女性都是留在家中照料家人,挪威政府通過立法改善母親福利,包括合理育嬰產假、孩童托育制度,以及實行父母育嬰配額,讓父親一起承擔育兒責任,鼓勵女性步入職場。

政客的幾句話,改變不了現狀,只有以實際行動,從政策著手投入資源,才可能讓女性投入社會經濟活動。

不管是挪威,還是其他媽媽幸福指數最高的北歐國家,如瑞典、丹麥等,都有完善制度,確保女性跟男性一樣,擁有平等就業機會,讓父母可以在家庭和工作之間找到平衡點。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統計顯示,在國民家庭和子女撫養方面,挪威是全球投入最高的國家。

該國政府深信從長遠來看,只有減輕父母的經濟壓力,讓父母無需在孩子和工作之間作出抉擇,父母才可以無后顧之憂工作。

女性活躍政治舞台

北歐女性在法律保障下安心走出家門,不只在經濟活動有很大貢獻,也積極參與公共領域服務、政治和體育活動等。

北歐5個國家,芬蘭、瑞典、冰島、挪威和丹麥,當今都有一大票活躍政治舞台的女性。

其中,芬蘭女性從1907年就進入國家議會,是歐洲最早擁有女議員的國家。100年后,也就是2007年,芬蘭更是全球首個女性內閣成員超過男性的國家。

芬蘭目前的外交部長、內政部長,都由女性擔任,這些職位過去是男性專屬。

為了讓更多女性參與社會決策,芬蘭于1995年修改新平等法律,規定國家和市政當局的各委員會、顧問委員會,以及其他行政機構婦女的代表比例,至少要達到40%。

1975年起,芬蘭議會就幾乎每年都會誕生女性正或副議長,該國首位女總統于2000年誕生,2006年11月,芬蘭迎來歷史上首位女總理,成為歐洲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女總統和女總理的國家。

瑞典父母共享育嬰假

哈洛寧是芬蘭首位女性總統,也是芬蘭自1994年通過直接投票選舉總統后首位連任的總統。
瑞典女性全球就業率最高。50年前,瑞典男人仍然以能夠靠單薪養家糊口,讓妻子當全職主婦為傲。

隨著20世紀初期,瑞典開始朝工業國目標發展,女性開始面對就業和家庭的抉擇。

當時有人認為應該提升勞工階級男人的薪金,讓他們靠單薪就能養活家庭。

不過,有另一派人堅持,應該由社會共同承擔小孩的責任。

尤其到了1930年代,瑞典嬰兒出生率下降,出現人口危機,如何兼母職和工作的議題大受關注。

當時就有人提出福利國的理想,認為國家應該負擔人民從出生到死亡的福利。

一直到1960年代,瑞典又面對勞工短缺問題,需要女性參與勞動市場,在社會運動努力爭取下,該國開始提供托育設施。

在1974年,進一步把一直以來的女性產假,改為育嬰假,不只母親可以享有育嬰假,父親也可以跟母親分享育嬰假。

男女平等“模範國”

瑞典曾經被聯合國評為全球男女平等“模範國”,別說職場,就算政壇、體育場上,該國女人都跟男人“平起平坐”。

瑞典99%女士受過教育,教育普及率間接影響她們參與經濟活動的機會和政治地位。

瑞典女人參政指數跟芬蘭不分上下。瑞典國家議會中,女議員比例約占49%,內閣里女性部長也占將近半壁江山。

在其他歐洲國家如法國、意大利,女性議員的比例只不過佔十多巴仙。

瑞典受薪男士佔79%,受薪女士比例也有74%,應該是全球女性就業比例最高,同時最接近男性的國家。

體壇巾幗不讓鬚眉

瑞典女性頂起半邊天,卻無法和男性同工同酬。
就算體育場,瑞典女人也是巾幗不讓鬚眉。瑞典女孩跟英國、意大利、德國等國家的女孩一樣,非常迷戀足球運動,而且不限于坐在觀眾席,自己也喜歡下場踢球。

瑞典高爾夫球選手安尼卡索倫斯坦,除了是女性高爾夫球場“一姐”,也是國際高爾夫球壇首位向男子高爾夫球壇挑戰的女選手。

世界三大高爾夫球天王之一的芬克曾經跟她打賭,假如自己開球輸給她,願意穿上她的花裙子作為懲罰。

結果她開出一個278碼球,芬克只有271碼,願賭服輪的芬克在賽場當眾卷起褲管,套上她的花裙子,現場觀眾無不捧腹大笑。

男女無法同工同酬

儘管瑞典女性能頂半邊天,在許多方面甚至比男性強勢,不過依然無法和男性同工同酬。

不只瑞典,就算其他強調男女平權的幾個北歐國家,男女之間也無法同工同酬。

瑞典女性收入平均水平只有男性的82%,芬蘭也一樣無法做到男女同工同酬。在2008年,芬蘭女性平均工資是男性的一半。

瑞典企業中層干部男女的比例是4對6,但是高層干部中,男女的比例卻是8對2,私營企業董事會成員中,女生比例才5%。瑞典大學里,女性教授比例也遠遠低于男性。

芬蘭一些社會分工,依然建立在性別基礎上,女性多數在衛生保健和教育界服務,這些領域工資比其他男性統治的領域低,部門主管也多數是男性。

儘管芬蘭男性比全球多數國家男性都會做家務,但是相對來說,芬蘭女性的家務負擔仍然比男性重,使她們疲于兼顧工作和家庭。






產假助女性返職場

對東方人來說,產假主要是讓媽媽“坐月子”調理身體。

沒有“坐月子”觀念的美國媽媽,產后幾天可能就回職場,但同樣沒有“坐月子”觀念的北歐國家媽媽,生產后假期卻長達整年。

產假該長還是短,長假和短假又有什么差別和影響?

挪威法律規定不只母親享有產假,父親也可以跟母親分休產假,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

早前,馬來西亞銀行雇員職工會簽名請願,要求政府把女性現有的60天產假延長至90天,有人大表支持,也有人大力反對。

有人認為產假主要是讓女性休息、子宮收縮,科學健康觀念比長假來得重要。

也有人擔心過長產假,會導致雇主拒絕聘請女性員工。

不說北歐國家因為高稅收政策,所以有條件提供父母優渥的福利政策,我們不妨先看看,北歐國家為何要給新生父母這么長的產假。

產假對北歐人來說,除了是讓媽媽休息的假期,也是讓父母陪伴新生兒重要人生階段的假期,所以北歐產假應該稱為“育嬰假”或“親職假”會更貼切。

這種政策不只讓媽媽可以安心兼顧家庭和工作,也“鼓勵”及“強迫”爸爸跟媽媽分擔育兒責任,對女性在生產后重返職場,有深遠影響。

鼓勵父親參與育兒

分挽是女性天職,但是照顧孩子是父親和母親共有的責任,因此挪威法律規定不只母親享有產假,父親也可以跟母親分休產假。

挪威從1977年起,就準許父親和母親分休漫長產假,但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期,還是只有2%到3%的父親享用這項福利。

為了鼓勵父親在孩子出世的第一年參與養護責任,該國索性施行新的家庭產假制度,規定產假中有6個星期是專門保留給父親,如果父親不使用這項配額,這段產假就作廢。

結果到了2008年,有90%的父親都使用了他們的產假,而且越來越多父親開始休比規定還長的產假。

儘管如此,挪威人仍然為了父母產假的問題爭論不休,有人建議產假“三分制”,三分一產假保留給母親,父親休三分一,剩下的三分一由父母自由選擇。

不過,很多人反對這項建議;倒有很多人認同制定父親產假,是讓父親休產假的有效方法。所以2009年起,專門保留給父親的產假,從規定中的6個星期,延長到10個星期。

單親家長有額外產假

產假對北歐人來說,除了是新生媽媽休息的產假,也是父母陪伴新生兒重要人生階段的假期。

挪威家庭在誕下一個孩子后,父母可享有46週全薪產假,或者休56個星期產假,也就是一年一個月,拿80%薪水。

母親可以在孩子出世前12個星期就休假,最遲必須在生產前3個星期休假,否則這3週假期將報廢。

孩子出世后的6個星期假期,保留給母親,另外所有產假中的10個星期,才是父親的配額。

除此之外,剩下的產假父母可以自由支配,只是休產假前必須預先通知雇主。

單親家庭家長,在誕下孩子后可享有兩年額外產假。家中有多個孩子的家庭,每多生一個孩子,可享有多5週的全薪產假,或7週80%薪水產假。

父母領取育兒福利金

挪威的“育嬰”和“親職”政策,讓該國成為全球女性就業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除了讓人稱羡的悠長假期,挪威父母生育兒女還可以領取育兒福利金。

不過,只有在領取育兒補貼金前的10個月里,已經至少工作半年,並且繳納一定數額退休保險的家長,才有資格享有育兒補貼金。

沒有就職的人,雖然無權領取父母補貼金,但可在生產之前的6個月,領取一筆33584克朗(折約1萬7600令吉)的一次性補助金。

擁有多個孩子的家庭,每添一個孩子,可以拿到多一點額外補助金。

單親家庭可以獲得比雙親家庭多一倍的補助金,還可另申請額外資助。

領養孩子的家庭,也有權力獲得某種形式的國家保險福利。

學生有生育助學金

挪威母親如果是學生,可以向政府的學生貸款處申請學生生育助學金,條件是必須和孩子同住,同時可以享有42週產假。

要是父母是高中生,兩人每月總收入低過23370克朗(折約1萬2340令吉)可以領取每月8030克朗(折約4200令吉)生育學金。

至于大學生或全日制升造的家長,可以拿到多1000克朗(折約527令吉)生育助學金。

父母都是學生,父親也同樣享有假期,但是必須分開休假。

在家顧孩子有津貼

挪威有良好的醫療保險制度,所以生育費用全免,連坐德士去醫院生產都免費。

挪威家庭不只產假多,有育兒福利金,孩子一歲到三歲期間,父母要是不想把孩子送到幼稚園,其中一方留在家中照顧孩子,還可以得到政府的額外津貼。

所以挪威的小孩,尤其是一歲之前,幾乎都是父母親手照顧,不像我國的孩子,大多交由保姆、爺爺奶奶照顧。

新手媽媽一般會面對許多育兒問題,所以挪威媽媽從孩子出世,到健康站注冊那天開始,就會有一位專業護士,每個月為她們的孩子檢查身體、注射疫苗。

同時根據孩子的成長情況,給媽媽提供意見,必要時也聽媽媽傾訴育兒煩惱。

挪威女性哺乳率高

挪威的職業女性每天可以請兩個小時假回家喂奶,或把孩子帶到辦公室喂女奶。
挪威是全球女性就業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然而哺乳率卻領先全球,證明工作和餵母乳未必有衝突。

在挪威,不管公園、公車、咖啡屋,商場等都可以看到媽媽喂母乳。

職業女性每天可以請兩個小時假回家喂奶,或索性在辦公室里哺乳。

挪威醫院都是母嬰同房,媽媽可以根據嬰兒的需求喂食,護士會指導新手媽媽或需要特別照顧的個案哺乳,奶粉對挪威媽媽來說,只是逼不得已的替代品。

為了避免媽媽面對哺乳問題救助無門,該國電話簿都強制印上哺乳解答熱線。








北歐女性強悍獨立
《十分專題》部落格:
http://fw123.blogspot.com

從北歐經驗看來,男女要機會平等,首先必須實踐性別平等。

多數北歐女人都很獨立自主,不會因為男女之間的差別,要求男性有紳士風度,從他們身上“佔便宜”。

北歐男人更是出名尊敬女性,同時以行動體現對家庭和孩子的熱愛……

日本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國,女性在政治、職場的地位卻不如菲律賓、中國和我國等亞洲國家。
有些女性口中強調男女平等,不過另一方面又希望享有“女士優先”(Lady first)的特權。

對北歐人來說,所謂男女平等,就是沒有韓國人那套女人一定要走在男人后面,當然也沒有英國禮儀中的“女士優先”。

男士來到強調男女平等的丹麥、瑞典、冰島等,大可不用當紳士,看到可愛的女士扛著大行李,最好不要上前幫忙。

另外在公車上看到站著的女性,也別忙著讓位,否則對方會認為你不尊重女性。

很多北歐女性都非常獨立,我們一般認為應該由力氣較大的男士來做的粗重活兒,她們都會自己做。

男性在酒吧買酒請北歐女性,大多會踢到鐵板;北歐女性奉行AA制,約會從來不會等男士掏腰包。

北歐女性的豪爽粗獷,或多或少跟她們生長的地緣背景有關。

古代北歐男人在大海討生活,再不就上戰場,女人必須扛下家里的瑣事粗活,長久下來養成她們強悍能幹的個性。

北歐天寒地凍的氣候,也練就當地人獨立、堅韌,沉穩的個性,這類特性在北歐女性身上尤其明顯。

北歐奶爸全球聞名

很多北歐女性都非常獨立,精明能幹,約會時更是從不等男士掏腰包。
男人愛孩子,不是嘴上說愛,閒來才對孩子又抱又親就叫愛,再說照顧家庭和孩子,本來就是男人和女人共有的責任。

北歐奶爸之多全球聞名,尤其是瑞典男人,堪稱北歐之中最愛孩子的父親。

菜市里胸前兜著嬰孩的男人、公園里推著嬰兒車的慈父,已經成為瑞典特有的景觀。

瑞典爸爸不只給孩子講故事,帶孩子到遊樂園嬉戲,不管餵奶、換尿布,細心程度都不輸女性。

多數國家只是女廁才有嬰兒換尿布的操作台,為了方便帶著孩子的爸爸,瑞典機場的男廁,也設有幫嬰兒換尿布的操作台。

性開放共享魚水之歡

瑞典男人堪稱北歐中最愛孩子的父親,圖為瑞典移民大臣比爾斯特羅姆抱著孩子參加會議。
北歐男女生性豪邁,尤其是瑞典,男歡女愛並不受責任牽絆,更不會有便宜了男人或女人之類的觀念。

所以很多人說瑞典是個性開放國家。如果你認為男性跟女性可任意主宰自己的性權力,就是性開放,那瑞典確實是性開放的國度。

然而,瑞典人也有自己的一套標準,他們認為不管男人或女人,都有處置自己身體的權力。

不論同性或異性之間,只要是自願和愉悅的性行為,都應該受到肯定和尊敬,國家和外人不能管制個人的性活動。

瑞典男女在婚前都有充分的性自由,大家精挑細選,有些在有孩子之后才結婚,有些甚至有了孩子也不會結婚。

但在瑞典,卻甚少有感情糾紛或兒女撫養權的官司問題,性教育之成功,也讓該國成為全球性病最少的國家之一。

買春法趕絕色情行業

很多人認為瑞典是個性開放的國家,瑞典人對性其實有一套自己的標準。
瑞典對性抱持開放態度,不過該國卻沒有色情行業。

瑞典一度跟全球所有角落一樣,盛行賣淫的古老行業,1999年1月,該國通過一條“很絕”的法律,禁止召妓但不禁賣淫。

根據這條“買春法”,法官可以對嫖客罰款或判他坐牢6個月,但是娼妓卻不違法。

瑞典人認為女人有處置自己身體的權力,不過嫖客把女人的身體當商品,卻是犯法行為。

瑞典剛通過這項法令時,一時淪為其他國家笑柄,不過這招倒是很見效,瑞典街頭此后幾乎見不到濃妝艷抹的妓女。

只是,這並不意味這些妓女從此轉行。賣淫不犯法,既然瑞典男人不能嫖妓,她們就到其他國家討生活。

鄰國芬蘭因為並未立法禁止娼妓,很多瑞典娼妓都把地盤轉到該國,該國一時之間成為著名色情天堂。

非婚子女受法律保障

許多北歐人對婚姻不感興趣,但這不意味著他們放棄生兒育女權力。

北歐有一堆非婚生孩子,套我們的說法就是“私生子”。其中冰島66%新生兒都是非婚生,瑞典也有一半小孩是非婚生。

北歐多數國家非婚生小孩權益都受法律保障,也不會受到社會歧視。

根本沒有人在乎誰家的孩子是非婚生,許多小孩甚至不懂自己的父母是否結婚了。

對北歐人來說,父母的婚姻關系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不是一位稱職的父母。

女總統結婚平息爭議

不婚生子在北歐國家是一種普遍現象,芬蘭首位女總統哈洛寧就是一個例子。

哈洛寧2000年入住總統官邸時,身分未婚,不過和同居男友卻有一位女兒。

對芬蘭人來說,這不是足以成為話題的問題,不過,在正式場合或媒體上如何稱呼總統的同居男友,倒是成為芬蘭人的一道歷史難題。

為此芬蘭各大媒體、律師和人民正經的討論一番,為了盡快結束這個話題,總統辦公室一度建議稱為“丈夫”。

不過很多芬蘭人不同意,芬蘭一家電視台對此進行調查,只有25%人同意用丈夫,50%人認為應該用生活伴侶,也有人建議用男人。

強勢的女總統最后索性和同居男友結婚,平息這場風波。

女權高漲男人焦慮

近年來許多男人成為家暴受害者,不少患上一種稱為「男性綜合症」的心理疾病。
這個世界只要一天有男人跟女人兩種性別,男女平權就永遠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雖然北歐國家被視為男女平權楷模國家,但其實就算是北歐,要在男女各據一角的天秤達到平衡並非易事。

北歐無疑是全球最重視女性權益的國家,在女人看來是天堂的瑞典,在瑞典男人看來,與其說男女平權,其實是個“女權國家”。

瑞典女人大多很強勢,所以有些瑞典男人寧可娶外國妻子。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瑞典女人覺得該國男士太“軟弱”,希望跟外國男人相愛。

上世紀80年代起,瑞典和其他北歐國家出現一種稱為“男性綜合症”的心理疾病。

因為這種症狀而焦慮、離婚或自殺的男性不斷增加,有研究認為,這是男人地位低落產生的危機感導致。

男權組織爭取權益

本世紀初以來,瑞典開始出現一些“男權組織”,要向家中強勢的夫人或野蠻女友,爭取“男女平等”權益。

丹麥最近也成立男性救助站,協助遭受家暴的男人。

多數救助的男人,都是家有悍妻,不甘精神或身體折磨離家出走。他們的妻子除了是“妻管嚴”,有些還會經濟封鎖他們,連用自己的錢也不可以,要他們每天準時回家,或不準他們跟親友見面等。

也有一些是因為婚姻破裂,走投無路,而到救助站投居。

心理學家認為,男性內心比女性更孤獨,遭遇家庭不幸時一般不願意對別人傾訴,很容易因此酗酒、吸毒,因此更需要社會援助和關懷。







日韓女性職業歧視

誰說人生而平等?就算同是女性,出生成長地點地方不一樣,命運也大不同。

在父權主義之下,全球很多國家的女性,不管政治地位、就職機會、經濟收入、教育機會,都低男性一等。……

日本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國,女性在政治、職場的地位卻不如菲律賓、中國和我國等亞洲國家。
日本有“亞洲巴黎”之稱,不管日劇還是東京街頭的日本女性,無一不打扮入時、配搭得宜。

韓國則堪稱整容王國,注重儀表的韓國女人,跟日本女人被公認為亞洲最時尚的女人。

然而,外表光鮮亮麗的日本和韓國女人,在父權主導的社會中,地位遠遠不及菲律賓、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女性。

日本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國,女性在政治、職場的地位,低得讓人大跌眼鏡。

世界經濟論壇每年都會調查全球百多個國家,男女參與政治、經濟和教育等機會的差別情況,日本女性的地位和待遇,在發達國家中總是名列尾端。

別說發達國家,日本女性的地位和待遇,就算在亞洲,也遠不如中國、新加坡、大馬、菲律賓等國家,只能跟鄰國韓國的女性同病相憐。

萬事達卡每年針對韓國、日本、菲律賓等13個亞太國家,男女社會經濟地位進行排行榜,日本、韓國、印度幾乎都是墊底。

看過日本女性職場電視劇如《庶務二課》、《派遣女王》的人就知道,日本女性在以男性為主的職場上,身分地位如何低微。

日本職場重要的工作,多數不會分配給女性;女性就算再能幹,仍然只能做些為上司、訪客倒茶端水,幫男同事複印文件的工作。

企業變相打壓女員工

日本很多企業利用“不同崗位類型”人事管理制度,讓女性多數成為沒有晉升機會及薪水偏低的一般型職員。
無可否認,很多日本女人其實沒想過打一輩子工自己掙錢養活自己;不少日本女人都希望找一戶好人家,做個全職主婦相夫教子。

這是受到傳統價值觀影響,同時也是日本職場風氣使然,日本職場鮮少有保留給女性的戰場。

為了保障女性的職場權益,日本在1999年4月頒佈《男女就業機會平等法》,禁止企業在招工、錄用和晉升方面歧視女性。

此后,很多企業利用“不同崗位類型”人事管理制度,在招工時把職員分為“綜合型”和“一般型”,分等對待這兩類員工。

“綜合型”職員主要擔任複雜的業務工作,經過栽培,日后有望成為公司幹部。“一般型”職員則多數從事輔助型工作,薪水低于正常標準,幾乎沒有晉升機會。

這其實是一種變相打壓女職員的做法,因為男性一般都會成為企業的“綜合型”職員,女性則多數是“一般型”職員。

派遣員“即用即丟”

日本和韓國女性婚后多數會辭去工作,在家當全職主婦相夫教子。
日本的非正式員工和派遺員工制度,也讓企業可順理成章採用“一公司兩制”來對待女性員工。

日本經濟不景氣多時,企業為縮減人事成本,減少聘請正式員工,大量雇用非正式員工,和派遺公司介紹的短期契約工人,就是所謂的派遺員。

派遣員以時薪或月薪計酬,企業不需要負責派遣員的培訓、醫療、保險等福利,也不用發退職或退休金給派遺員,而且可隨時終止僱用派遣員。

日本職業女性中有30%是派遣員,總是要小心翼翼捧著飯碗,公司對她們隨時可以“即用即丟”。

女職員告性別歧視

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就有許多女性職員狀告公司歧視女性,不過多數判決都以原告敗訴告終。

在一家大型企業任職多年的美智子,和5位女同事,曾經因為就職公司歧視女性,對公司提出控訴。

美智子在公司就任期間,和女同事受盡各種不公平對待。

最叫她震驚的是,公司后來讓她部門的男性搬到條件較好的新辦公室,所有女性職員卻必須留在舊辦公室。

更離譜的是,美智子在公司的職責是處理貨單和海關單據,可是上司卻要她每天穿過長長走廊,到新辦公室為男同事及訪客端茶送水。

上司的理由是,新辦公室沒有女職員,但公司不可能另雇一位專門倒茶的女員工。

這種情形在日本早已見慣不怪,可是這不代表合理,所以美智子和女同事對公司提出性別歧視起訴。

日男主外世上最苦

就算沒有世界經濟論壇的調查報告年年提醒,日本女性地位之低,已是全球公認的事。

不過日本男性網民卻不以為然,通過互聯網反駁叫屈,認為日本女人不知多幸福。

他們覺得自己才是世界上最苦的男人,日本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導致日本男人必須扛下養家糊口的重擔。

男人辛苦幹了一整天活,回家途中還要把電車的座位讓出來給女性,日本電車還有女性專用車廂呢!

有網民說,很多日本女性是自願成為全職主婦,所以只是保障女性的職場地位,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有些日本男人掙到的錢,要全數交由妻子,妻子每個月再給他們一筆零用錢。日本女性之間喜歡比較丈夫的社會地位身分,男人如果不是在體面的企業就職,往往會受到輕視。

韓女職場難有發揮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公佈的2009年各國男女平等指數,韓國在134個國家中排行115位。

跟其他工業國家相比,韓國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因受傳統價值觀牽絆,很少真能在職場發揮應有作用。

首先,韓國各大企業在錄取員工時,往往會以性別作為考量,女性受家務牽絆,比較難像男性一樣全情投入職場,所以很多公司不願聘請女性。

就算成功爭取到工作,韓國女性在職場也像日本職場女性,不管學歷多高、多么能幹,還是必須做一些端茶、泡咖啡或影印的雜務。

每每經濟不景氣裁員時,她們更是首當其沖。韓國的裁員風潮中,丟飯碗的90%是女性。

就算不受這些因素影響,她們婚后也大多像日本職場女性般,辭去工作在家相夫教子。家庭觀念遠比日本人還重的韓國媳婦,大多還必須服侍公公婆婆。

韓女熬成婆地位崇高


有趣的是,不只日本男人叫冤,覺得日本女性比男性幸福,韓國男人對于世界經濟論壇把韓國男女平等指數列為下遊也大呼不滿。

韓國最大媒體《朝鮮日報》一則專欄評論就質疑,世界經濟論壇的排行標準只按西方標準進行計算,忽視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

作者認為,世界經濟論壇只計算經濟參與機會、教育程度、政治賦權,以及健康等四個領域,來評定韓國女性的地位。

韓國社會中不少女性認為,相夫教子是合理的角色分工,因為丈夫一人工作已足以養家,女性作為專業家庭主婦,沒有參與社會工作,並不意味她們的地位低于男性。

事實上,韓國雖然恪守男尊女卑觀念,但各年齡階段女性的地位完全不同。

韓國女性生活“最苦”要屬少婦階段,家務、照顧孩子、服侍公公婆婆全要攬上身;韓國男人甚少會幫妻子分擔家務,而且為了加班、應酬,往往流連夜店至凌晨才回家。

要是嫁給長子,過年過節家庭聚會時,可能還要為一家二三十口人做三頓飯。

不過,只要成了老婦人,為家庭奉獻了半輩子,地位就不同了,不只可以對孩子媳婦頤指氣使,老伴也會讓她三分。

教養好保障嫁得好

上世紀70年代以來,韓國社會受到西方女性主義影響,女性接受教育的機會逐漸跟男性趨向平等。

現今,很多韓國女性都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韓國父母致力栽培女兒“成才”,不過希望她日后能夠找到好歸屬。

出生好、有教養的韓國女性,日后要嫁一戶好人家的幾率比較高,所以家庭背景不錯的韓國女性,往往從小就學鋼琴、美術、音樂、書法等。

進入高中后還要接受儀態訓練,比如飯桌禮儀、走路姿勢、維持身材等。

韓國女性從小就被告知出門前化妝打扮是一種禮儀,在這個極度以貌取人的國度,給兒女存一筆日后的整容費用,已是為人父母職責的一部分。

整容券,已經成為當今的韓國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成年禮或大學畢業禮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