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你的鑽石染血嗎?

23 Oct 2012





特約:普住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管制國際鑽石原石貿易的“金伯利流程認證制度”,在其官方的網站上貼了一份警告,謂最近有些商家在買賣鑽石時,賣方出示偽造馬來西亞政府發出的“金伯利流程證書”。  什麼是金伯利流程證書?
 金伯利流程證書以及另一項“保證書機制”,是聯合國推行的管制鑽石交易機制,保證買賣的不是沾染血腥和無數怨靈的戰爭鑽石,間接資助軍閥發動戰亂。
于1998年,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見證”發布了《野蠻交易》報告,詳細披露在安哥拉內戰中,鑽石在提供軍火資金來源的重要角色。這份報告使得國際鑽石的骯髒秘密交易首次成為世人的焦點。
 這些用來資助戰爭的鑽石,被稱作血鑽,也稱衝突鑽石或戰爭鑽石。
 血鑽主要產地來自佔世界三分之二鑽石產量的非洲,涉及的國家包括了利比里亞、安哥拉、塞拉利昂、象牙海岸、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多年來這些國家的內戰造成數百萬人死亡或流離失所。
 聯合國把血鑽定義為來自軍閥控制地區,用來顛覆資助受國際社會承認的合法政府,或違背安理會決策活動的鑽石。
 除了顛覆政府,許多非政府組織把帶來負面相應的貿易的鑽石都歸類為血鑽,這些鑽石的交易牽涉到違反人權、洗黑錢、流血衝突、支持恐怖活動等。
販賣鑽石獲資金
 1998年,安哥拉反對派安盟違反之前簽署的和平協議,導致內戰爆發,為了平息戰亂,聯合國安理會對安盟進行制裁。
 然而調查發現,安盟依然從販賣鑽石至國際市場獲得資金。
 實際上,不只是安哥拉,當時非洲發生戰亂的好幾個國家的軍閥都依靠輸出鑽石購買軍火。為了維護非洲地區的穩定與和平,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嘗試杜絕衝突鑽石的貿易,截斷非法組織的資金來源。
 經過幾年的籌備,聯合國終于在2002年通過“金伯利流程”(Kimberley Process) 以及“保證書機制” (System of Warranties)的設立,設立機制管制鑽石買賣。
 金伯利流程主要管制未經加工的毛坯鑽石或鑽石原石的進出口;保證書機制則負責鑽石原石加工過程以及製成品的買賣。不過一般把兩個機制一起稱作金伯利流程。
何為金伯利流程?
 2000年5月,世界主要的鑽石生產國在南非的金伯利開會,研究如何停止血鑽的貿易,確保鑽石買賣不會用來資助叛軍顛覆合法政府。
 經過聯合國的從旁斡旋,2002年11月,各鑽石主要生產國、鑽石界主要業者以及非政府組織正式成立“金 伯利流程認證制度”(Kimberley Process Certification Scheme)。
 金伯利流程認證制度簡稱“金伯利流程”,管制鑽石原石的貨源,確保惟有通過合法途徑的鑽石原石可以在會員國間交易。
 會員國必須以金伯利流程設定法律,禁止不合法的鑽石流通。同時,會員國也不准與非會員國進行鑽石貿易,使得血鑽無法在國際市場流通。
 2003年1月,金伯利流程正式投入運作。目前共有77個會員國,馬來西亞也是其中一員。會員國包括主要的鑽石生產與消費國,生產的鑽石原石佔了全球99.8%的產量。
 任何會員國如果不遵守相關規定,將被開除,無法在國際市場進行鑽石交易。這對許多生產鑽石的貧窮非洲國家,會是個致命的經濟打擊。
 金伯利流程設施以來效果顯著,目前,安哥拉、塞拉利昂、剛果民主共和國、利比里亞等戰亂國家的局勢已相當穩定。唯一還受制裁的非洲鑽石生產國是象牙海岸。
 除了平定戰亂,金伯利流程也改善鑽石生產國的經濟,例如在塞拉利昂,90年代內戰時期,政府無法得到任何鑽石收入,然而在2006年,該國的鑽石出口共達1億2500萬美金,10%人口參與鑽石業。
 根據官方報告,自從金伯利流程運作以來,血鑽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從4%跌至目前的不到1%,也就是說全世界超過99%的鑽石是通過合法途徑開採的。
世界鑽石理事會
 2000年7月,在金伯利流程醞釀的同時,“世界鑽石交易聯盟”與“國際鑽石加工廠商協會”在比利時的安特衛普開會,通過一項決議,聯合成立“世界鑽石理事會”(World Diamond Council, WDC)。
 世界鑽石理事會的成立目的在于設立一套追蹤鑽石買賣的機制,以減少血鑽流入市場。
 成立之后,世界鑽石理事會即與金伯利流程密切合作,配合金伯利流程認證制度,設立一套“保證書機制”,確保屬下會員遵守這兩項機制。
 由于“世界鑽石交易聯盟”與“國際鑽石加工廠商協會”的會員包括了全球幾乎所有鑽石業界的重要商家,因此“保證書機制”基本上涵蓋了全世界的鑽石從工廠到零售商的主要渠道。
 除此之外,世界鑽石理事會也是金伯利流程的觀察員,它遣派專家團到各金伯利會員國觀察調查,審核會員國是否遵守金伯利認證制度。
機制問題與漏洞
 雖然金伯利流程取得可觀的成效,但要真正杜絕血鑽交易依然有許多問題待解決,因此金伯利流程也經常受到非政府組織的批評。
 2011年12月“全球見證”宣布退出金伯利流程,全球見證是第一個挑起血鑽課題,引起世界矚目的非政府組織,也是金伯利流程的發起成員之一。
 “全球見證”聲稱金伯利流程徹底失敗,其主席古赫說金伯利流程的做法過時,充斥著漏洞和缺陷,根本無法有效阻止血鑽交易。
 特別是像牙海岸、津巴布韋和委內瑞拉這3個會員國嚴重違法條例,然而金伯利流程從未認真採取行動對付這些會員。
執法能力不足
 全球見證的退出對金伯利流程是個重大的打擊,但也把認證制度面對的問題抬上檯面:
 首先,金伯利流程並沒有自身的官員執行認證,真正執行者是會員國的政府官員,金伯利流程根本無法監管整個程序。
 政府執法人員的貪污腐敗使得鑽石原石的來源鑑定出現漏洞,許多血鑽都被混入合法渠道中出口。
 例如,根據曾在剛果進行鑽石貿易的凱倫里安的說法,剛果的執法官員每天進袋50至100美金(約150至300令吉)貪污費,專門辦理各種包括金伯利流程在內的手續。
 有些國家雖然有心制止血鑽的流通,但是鑽石原石容易走私過境。盛產鑽石的剛果民主共和國與剛果邊界長達一千多公里,根本難以追緝走私活動。
 金伯利流程也沒有軍隊或警力,無法強制會員國遵守條例。例如,2008年津巴布韋獨裁者姆卡比所屬的軍人強奪新發現的鑽礦區馬蘭治,殺死200多名礦工。
 對此金伯利流程禁止該國出口鑽石,姆卡比政府恫言把所有存貨拋入非法市場,津巴布韋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出口國之一,果真如此,則整個市場價格將大亂,而且充斥違反金伯利流程的鑽石。
 金伯利流程拿姆卡比政府的威脅沒辦法,只好開禁,允許馬蘭治區符合條件的公司出口鑽石原石。這也是全球見證退出金伯利流程的導火線。
順應時勢改善問題
 金伯利流程成立的初衷,是切斷非洲軍閥推翻合法政府的資金。目前,這個目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已達成。
 然而鑽石生產衍生的其他問題,例如人權、非法開採、洗黑錢等卻一籮筐,有些會員國也認為受到不公平對待。另外,對于什么是“血鑽”,哪些鑽石應該禁止,哪些符合條例,也充滿爭議。
 對此,金伯利流程今年剛上任的主席,美國的米洛万諾維奇也同意,該組織許多做法已過時,它應該隨著局勢的變化而作出改變,否則將被淘汰。
 要確保市面上所有的鑽石都是“干淨”的,金伯利流程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金伯利流程認證程序
 ●鑽石原石開採出來之后,就送到相關的政府部門。
 ●在這裡鑽石原石被鑑定不是源自衝突地區,即裝入一個密封防竄改的容器內,每一個容器上都有自身的獨特序號,執法官員會發出一份同樣序號的金伯利流程證書。
 ●鑽石原石只可以在金伯利流程會員國之間進出口,過境時鑽石原石必須原封不動儲藏在防竄改容器內,同時附上金伯利流程證書。
 ●任何沒有金伯利流程證書,或容器已被篡改的鑽石原石,將被海關沒收或退回。
保證書機制
 ●鑽石在通過不同的鑽石加工廠商、批發商和珠寶零售商等,每一次轉手都得在發貨單上保證該鑽石不是源自衝突地區。這項設施稱作“保證書機制”。
 ●公司年度審計時,審計這些發貨單上的保證是審計程序之一,相關記錄必須保存5年。
 ●珠寶零售商在銷售鑽石給顧客時不必在收據上註明這項保證,但是作為消費者,顧客可以要求他們作這項保證,以確保購買鑽石時沒有間接成為戰亂的幫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