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新聞娛樂化

嚴肅題材軟性報導(第1篇)

08/08/2012

報導:劉拓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邁入1990年代,新聞娛樂化,堪稱是全球媒體發展的重大現象之一。新聞娛樂化揮發到極致,就連“伊拉克戰爭”等嚴肅新聞,美國有的媒體,都能緊貼“娛樂化”脈搏,跟進報導。  對此趨勢,全球媒體人士坦誠:市場經濟機制下,民眾想看“有趣”的新聞,媒體就會去製作“有趣”的新聞;新聞娛樂化無可厚非。
 新聞娛樂化,顛覆西方大小媒體后,很快地就東渡亞洲媒體領域。以華人媒體來說,新聞娛樂化,率先在香港壯大,然后蔓延至香港以外的華人媒體世界……
西方媒體史跡上,新聞娛樂化的白熱化紀事,始于19世紀,即是美國兩大報亨:William Hearst的《紐約日報》和Joseph Pulitzer的《紐約世界報》之間的競爭激烈時期--人稱“黃色時期”。
 “黃色時期”,這兩家高銷量的媒體,在新聞報導中大量運用煽情手法,渲染聳人聽聞、色情、暴力、犯罪、天災人禍等新聞事件,來滿足讀者的獵奇心理,從而達到擴大報刊銷量目的。
 甚至,以美國總統克林頓上電視音樂秀為標誌事件,將娛樂和政治信息緊密結合的做法,進一步催生了新聞娛樂化理念。至此,新聞娛樂化再也沒有回頭路了。
市場機制下必然現象
 1998年底,美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16家主流媒體的新聞報導中,傳統的硬新聞與娛樂性新聞比例,在1977年為32%比15%;到了1997年,則顛倒過來,變成25%比40%。
 迄今,針對新聞娛樂化的定義,不管平面、電子還是網絡媒介,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定義。普遍來說,新聞娛樂化,就是指從內容和形式上,將包括新聞專題、調查性報導,還是訪談性新聞等,均用大眾化的“軟”包裝手法,來貼近受眾的共鳴點,提高“欣賞率”。
 即便如此,東方和西方均認同,新聞娛樂化是市場機制下的必然現象──大眾想看輕鬆活潑的新聞,媒體需要投大眾所好。
 今天,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網際網絡的通行無阻,加上全球化趨勢下,為了爭取更多觀眾,亞洲國家的媒體公司,在操作方法、運營模式、編輯方針等方面,大量複製學習西方新聞娛樂化的做法。
 新聞娛樂化東渡軌跡,不得不提香港的“先驅”:蘋果日報。
 話說1995年6月20日,野心勃勃的黎智英創立的《蘋果日報》正式面世。《蘋果日報》在新聞報導的手法上,所走的是西方小報的路線,在短短幾天 已經成為最高銷量的報章之一。《東方日報》、《成報》、《天天日報》等報,看到本身讀者改買《蘋果日報》,紛紛針對讀者的口味,進行報導改革。
引起業界人士不滿
 至此,全球大小華人媒體圈子中,新聞娛樂化,不僅在都市報中盛行,並且在嚴肅類報紙、電視、網絡媒體的報導中,也大行其道。
 2003年,《蘋果日報》登陸臺灣,很快站穩市場,卻引起地方業界人士不滿:擔心敗壞新聞倫理道德,荼毒讀者思想。
 甚至,新聞娛樂化已波及嚴肅的中國。當地時評人指出,特別是都市報的興起,使得奇聞怪事報導增加,造成名人緋聞、惡性犯罪,都變成重要新聞題材。
電子媒體玩得更盡
 平面媒體開了新聞娛樂化的路,普及度越來越廣泛的電子媒體,更加把其發揮得淋漓盡致!
 試問:電視媒介飛入家家戶戶后,誰沒有死守在電視機前面,等待著美式足球明星辛普森殺妻案、前英國王妃戴安娜之死、前美國總統克林頓的緋聞,以及伊拉克戰爭的“秘辛”報導?
 西方傳媒走向資訊娛樂化趨勢中,最聳動的新聞事件,應數1994年爆發的辛普森涉嫌殺害前妻及她男朋友一案。最終,辛普森被判無罪,卻被民意認定 確曾殺妻。在長達9個月的審訊期間,大小傳媒調動大量資源,馬拉松式追蹤報導審訊過程和幕后故事,傳媒學者更稱此為辛普森現象(O. J. Simpsonization)。
 辛普森案件並未告一段落: 2006年11月,辛普森為福克斯新聞網錄製了一檔時長4小時的訪談節目,以虛擬口吻大談12年前前妻及其男友被殺事件,以圖為其預定當月出版的新書《假如我干了》(If I Did It)造勢。
 還好,這個出版“創意”,招惹全美民眾怒意。結果,此書臨上市前,被其出版商的大老闆,即新聞集團主席默多克下令中止,全部40萬冊圖書一概收回封存,以備銷毀;原擬分上、下集播出的電視訪談節目亦被禁播。
改變之余勿忘本質
 有臺灣人痛斥:我們拒絕《蘋果日報》的惡質報導!但也有香港人說:臺灣的政治新聞娛樂化,無人能出其右!甚至,還有到臺灣旅行的海外華人坦言:窩在酒店房間,觀看光怪陸離的臺灣時政新聞,是旅臺最大樂趣之一。
 確實,臺灣觀眾看電視新聞的喜愛程度,高居整個東亞區域之冠。目前最矚目的政治新聞娛樂化風波,當數2011年12月19日,朝鮮領導人金正日逝世消息傳出當天,臺灣華視主播梁芳瑜穿上韓服,以誇張的語調,模仿朝鮮主播李春姬報新聞,還唱歌自嘲是“大腸頭”。
 該段新聞播出后,引來各界一片謾罵聲浪。最終,華視在晚間新聞道歉,除了更換主播、製作人調職,新聞部經理也請辭。臺灣的傳播學就此表示,新聞過度娛樂化的結果,只會讓民眾更加搞不懂新聞的重點在哪,且這樣的玩笑,更顯露台灣媒體對朝鮮政府的不尊重。
 臺灣藝術大學廣電系主任賴祥蔚認為,“新聞報導並非一成不變,但媒體在思考新的呈現方式同時,不應忘記新聞作為傳遞真實與人道關懷的本質。第一眼 看到華視主播模仿李春姬,一度以為自己轉到‘全民大悶鍋’(政治反串娛樂節目)。不過,華視很快做出檢討,希望之后能加強新聞報導的內控機制。”
延伸產物衝擊不小
 新聞娛樂化的另兩個產物是:主播偶像化和動畫新聞。
 主播偶像化,即是:大量起用年輕、英俊和貌美的主播,來報導新聞。電視台處心積慮把主播明星化、偶像化;甚至,特地製作廣告或節目,來吹捧自家的主播,讓他或她去吸引一票觀眾粉絲。
 動畫新聞,則是指:在處理一些突發時事新聞,在案發詳情還沒有完全正式報告情況下,新聞製作人依靠報導內容,讓主持人用口語評述,配合豐富的手語動作、形式多樣的圖片、電影片段和動畫,構成了娛樂化的新聞報導,衝擊民眾的感官知覺。
 實際上,中港臺媒體人士覺得,由美國媒體帶起的主播偶像化風潮,吹到亞洲,更加“破格”,對地方傳統新聞界帶來不小衝擊。
 嚴格來說,歐美一些破格的“娛樂化”新聞節目,多半被歸類為另類娛樂節目,和主流新聞節目扯不上關係。歐美主要新聞頻道主播的選用,主要還是以年資和經驗為先決條件,但在華人媒體界,一些新入行或經驗不豐的記者,卻在短時間內被提升為主播。
 假如說,華文媒體的動畫新聞元祖,非《蘋果日報》莫屬,應當不會有太大爭議。這些所謂的動畫新聞,也被坊間評為“創作成分”居多,而被質疑其可信度。





叫好又叫座不易為(第2篇)


報導:劉拓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新聞娛樂化的影響,從19世紀至到現在,從西方到東方,大同小異:  大部分閱聽人認為“ 貼近民心”──叫座;
 大部分時評人士認為“損害新聞公信力”──不叫好。
 叫座,只能保證達至傳播五大功能之一的“娛樂功能”;其余四大功能:“聯繫功能、監測功能、控制功能、教育功能”從缺的話,就陷入“不叫好”的困境。
 新聞娛樂化,想要叫好又叫座,確實不容易。不過,假如無法在“新聞娛樂化”站穩競爭陣腳,即便再老字號的媒體,就只能成為歷史名詞──停刊。
新聞娛樂化,大部分閱聽人認為:貼近民心。不信?那好吧,就讓銷量說服你。
在華人媒體世界,最先倡導新聞娛樂化的香港《蘋果日報》為例:1995年創刊,隸屬壹傳媒旗下的《蘋果日報》,已是香港第二大暢銷報章,銷量僅次于 《東方日報》。不過,有人認為,《東方日報》向來不容許把賣剩的報紙退回報館,所以,才獲得第一。因此,《蘋果日報》才是實至名歸的銷量第一。
 2003年,《蘋果日報》正式登陸臺灣。現在,它是臺灣唯一接受中華民國發行公信會稽核銷售量(每日銷售量超過50萬份),常居AC尼爾森媒體調查的閱讀率排行榜第一名的報章。
 同時,台灣世新大學在今年公佈的“媒體風雲排行榜”調查顯示:《蘋果日報》不只“閱報率”掄元,甚至“內容深度”、“公正客觀”和“信任度”等選項中,均被民眾選為第一名。
 再說回香港《蘋果日報》,2009年,香港一項針對傳媒公信度的調查顯示,《蘋果日報》所得分數並不高,于17份報章中的公信力排名第7。
實際行動抵制
 大部分香港時評人,還有一般保守社會人士的評語是:《蘋果日報》著重市場口味,多以譁眾取寵的八卦新聞,作為頭條新聞報導;大量渲染色情、暴力或奇聞異事;加之,某些照片對報導人物並不尊重,又常以連環插圖,重現事件現場;必不可免喪失“中肯、公正、客觀”價值。
 固然,讀者認為,新聞娛樂化“貼近民心”,對于壹傳媒旗下的媒體:《蘋果日報》、《爽報》,《忽然一周》和《FACE》,屢次偷拍藝人的腥色報 導,亦令讀者無法忍受,用銷量給于回應:去年上半年,《蘋果日報》每日銷量跌4.9%、《壹周刊》每周銷量跌4.8%、《忽然一周》銷量跌8.7%、 《FACE》銷量跌14.2%。
 香港時評人士因而指出,壹傳媒旗下的媒體銷量受挫,反映出社會各界,都以實際行動抵制偏頗的編採方針。
 看來,不管是平面媒體、電子媒體,還是網絡媒體;在新聞娛樂化進程中,如何在“公信力”和“銷量”之間取得平衡,還得加把勁!
讀者邊追看邊追罵
 對于新聞娛樂化,一般閱聽人的態度是:一邊追看八卦揭秘,一邊怒罵狗血新聞。閱聽人自相矛盾心態,在英國戴安娜王妃的新聞報導,尤其明顯可見。
 向來,戴妃的其人軼事,小至服裝髮型,大至感情生活,都是民眾愛看的新聞。1997年,戴妃車禍死訊,全球媒體報導深入、廣泛,遠遠超過兩次世界大戰新聞。
 甚至,在她逝世后的10年期間,還是謠傳不斷。比如,關于她的死亡原因猜測,就多達9個版本,包括:汽車出故障,被媒體追蹤,地雷商埋下地雷,遭愛爾蘭共和軍所害,英國王室下毒手等。
 不僅歐美傳媒,包括大馬在內的亞洲媒體,傾向使用軟性的有趣手法,來處理硬性新聞;讓“精神糧食”變得輕鬆易懂,更加貼近大眾脈搏,並且不會增加精神負擔。
 然而,新聞“過于”娛樂化,可能降低新聞訊息的準確性;過度渲染暴力或色情等內容,亦會讓新聞淪于低俗。戴妃車禍死亡一事,大眾對傳媒機構僱用“狗仔隊”蒐集名人隱私生活的做法,已達忍無可忍地步,開始譴責“狗仔隊”行徑。
商業盈利左右立場
 新聞媒介,從紙張發展到電視,來到虛擬網絡之際,大眾的閱讀口味亦發生變化:要求“資訊”和“娛樂”功能兼備。為了迎合大眾,歐美傳媒率先推進了新聞娛樂化。
 新聞過度娛樂化,破壞新聞傳播的實質和內涵,首先衝擊的還是媒體本身──損害新聞公信力。畢竟,新聞終究不是娛樂新聞;它承載的基本功能還是:報導事實、提供訊息;而非提供獵奇娛樂。
 美國學者泰德史華茲(Ted Schwarz)在《自由言論與虛假利潤》(Free Speech and False Profits)一書中坦承,“金錢是其中一種嚴重威脅傳媒報導操守的東西。”
 香港傳媒評論人何良懋曾說:“叫好的倒未必叫座,叫座的又通常不叫好;有沒有叫好又叫座的報紙呢?就連美國報章中的翹楚《紐約時報》,也飽受報業市場規律的無情壓力,不得不稍微改動版面,回應商業經營基本訴求”。
 包括他在內的業界人士均強調,傳媒工作者必須自我反省,加強專業義理水準;不然,報業主在絕對利潤掛帥下,走上商業化不歸路;編輯就苦于傳媒集團利益壓力,而惡性循環。
 “傳媒人一旦乖離監察政經權責的天職,只懂取悅市場,片面強調報社利潤,試問公眾利益由誰保護?”何良懋說。
報章形象珍貴資產
 針對新聞娛樂化現象,香港市場研究社副研究董事余振鵬分析指出,在以市場為本的環境下,各報章紛紛做出變革,逐漸形成了兩極化現象:一是,純市場 導向報紙,以讀者的口味出發,務求迎合所有讀者的不同需要;二是,有使命感的報紙,于讀者需要的基本上,再下工夫,挑選一些高素質的報導題材。
 “內容上,純市場導向報章,側重社會新聞,並講求事件的震撼度,以致一些甚具爭議又或未經證實的報導,亦予以刊登,可謂重量而不重質。至于負使命 感的報紙,在選材方面則以事件與民生的關係為前提,不會特別側重某類報導,務求提供可靠準確的資訊,正是重質遠于重量。”他說。
 此外,“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兩類報紙也不相同:純市場導向報章,迎合大眾口味,讓讀者覺得“創意、娛樂十足”,成為可以滿足不同階層讀者的大眾化報紙。負使命感的報章,則被讀者視為“品味、權威”的“精神食糧”;其讀者多為教育水平較高的中產、專業人士。
 “(報業)要迎合讀者要求,或者改變報導手法,並非難事。但報章的形象,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建立。因此,在內容分別不大的情況下,報章的形象,將成 為珍貴的資產。”他繼說:“報章軟性資訊比重日增,而新聞的內容比以往較受忽略之際,也許正是良機,好讓辦報及讀者反思報章的基本功用,為報業的前路提供 照明。 ”




雙刃劍須趨利避害(完結篇)


報導:劉拓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新聞娛樂化,以更有趣的方式來報導新聞。有錯嗎? 當然沒錯,還很好呢。
新聞娛樂化,已沒回頭路,因為這和市場經濟供需說,緊密相隨。
新聞娛樂化,惹人大詬病,因為這和傳播倫理說,背道而馳。
新聞娛樂化,要越走越好,就要“正視”它,拿捏好新聞的價值取向。
自1990年代以來,不管是西方或東方媒體人士,均同意:新聞娛樂化,已經沒有回頭路。
在萬物發展的規律上,新聞娛樂化在趨向完善的過程中,必不可免引起正面和負面的爭議:贊成者認為,新聞娛樂化符合市場經濟原理,加上,把硬新聞用多樣的軟性報導手法來呈現,會讓讀者毫無負擔地消化新聞內容。
反對者認為,新聞娛樂化必將導致報導流于低俗,造成傳媒權威下降,喪失新聞公信力,甚至,荼毒社會風氣。
比重拿捏不好,新聞變形
事實證明,新聞娛樂化,拿捏得不好,新聞就變形:體育新聞寫得像動作小說、時政新聞製作得像娛樂表演、社會新聞處理得像戲劇節目……
在支持和反對聲浪中,中國一些傳播業界人士的看法,相當中肯:我們要正視新聞娛樂化!簡單來說,就是拿捏好新聞傳播的價值取向。
當中,張晶和曲乘礫在《正視新聞娛樂化》一文中強調,“非此即彼的選擇,武斷而有失公允。”
兩人指出,新聞娛樂化好比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將對中國大眾媒介起到積極作用,反之則會導致負面影響,而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正視新聞娛樂化──趨利避害。”
劍走偏鋒,必會減少嚴肅新聞的比重,側重將名人趣事,以及帶煽情、刺激的社會新聞、體育新聞等作為新聞重點。同時,一味投讀者所好:蓄意製造情節懸念、奇聞獵奇,就會流于渲染煽情的低俗層面。
就此,他們強調,正視新聞娛樂化,有個別媒體並不是側重于分析和通報事態的發展、闡述事件的影響以及從輿論上對恐怖襲擊給予道義上的譴責,而是從可讀和好看之上,加大事件在“故事”層面上的報導。
兩人援引標題《莫斯科人質劫持匪首和他的‘寡婦敢死隊’》指出,“這些報導看似抓住讀者眼球,但實際上卻誤把部分讀者的低層次需求,放大為絕大多數讀者的需求;炮製的花邊新聞,不但不能滿足讀者探求真相的願望,還被追加了惡俗的頭銜。”
過分放大,扼制基本規律
新聞娛樂化招惹來的罵名,歸納原因,正是:拿捏不好新聞傳播的價值取向。換個說法,就是:拿捏不好娛樂的比重。
關于新聞娛樂化的比重,不好的示範是:某電視台都市頻道專題報導大學生馬加爵犯罪事件。節目忽略了關注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屬,反而專注于犯罪細節,模擬拍攝犯罪過程,將嚴肅的法制案件,製作成輕鬆模仿秀。
曲乘礫和張晶就此指出,“由此可見,如果新聞媒介不遵循新聞事業的內在發展規律,把握不住娛樂化的一個關卡,過分放大新聞產品的商品屬性、娛樂屬性,必將淹沒、扼制了新聞的基本規律,其結果必然是扼殺了新聞媒介作為社會的公信力。”
拿捏得好雅俗共賞
新聞娛樂化的比重,還是可以拿捏得好。
張晶和曲乘礫,援引中央電視台《新聞30分》曾播映的一則新聞《人類基因圖譜完成》為例,表示,“編輯拿到的稿件是這樣的:
繼進化論、相對論、人類登月飛行之后,今天人類又擁有了一個偉大的里程碑:人類基因圖譜今天將宣佈完成,專家說,這是醫學上一場革命的開始,但這場革命的成功將需要更長的時間,中國科學家承擔了這個工程1%的工作量……
他們坦言,人類基因圖譜完成,無疑是大新聞,它與整個人類社會息息相關。但生活經驗告訴人們,人類基因圖譜離大家的生活還很遠,似乎並不是大家日常所關心的,“如果采用本來稿件沉悶的寫作方式,新聞傳播效果可想而知。”
后來,編輯換種敘述方式:如果現在來到兒童醫院看病的孩子們,還要通過照X光等傳統的繁瑣方法來看;那么,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生孩子就不用這么麻煩 了,他們一出生便繪製一套自己的基因圖譜,拿這套圖譜與人類標準圖譜一比較,就可以預測將來可能得的病,從而提前預防或治療……”
“軟化后播出的稿件,內容沒變,但敘述方式不同。人吃五穀雜糧,誰不生病?為人父母者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活潑少生病?《新聞30分》調整后播出的這條新聞,就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家長們的心理需求,因為貼近民心,觀眾對事件的關注度也提高。”
娛樂化也得有原則
 畢業自河南省中原工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的黃彥娜認為,“新聞娛樂化的趨勢,值得我們正視,媒體在貼近讀者、貼近生活的前提下,不可喪失其嚴肅性和嚴謹性。”
 顯然,把關新聞娛樂化,遵循新聞專業道德,是第一個“關卡”。
 “新聞從業者的素質決定了新聞媒體的層次,只有提升了新聞從業人員的素質,使他們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達到一個高度后才能使新聞媒體的內容不 斷提升。”黃彥娜繼說:“新聞娛樂化只是新聞傳播發展的一個階段,它不可能取代硬新聞,而成為新聞的主流方向。新聞娛樂化,反映這個時代的特征,我們應該 正視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時看清新聞的發展方向和真正需要的信息。”
 另一方面,英國小報《每日星報》編輯布萊恩布陳(Brian Hitchen)說過:“資訊不過是商品,一如麵包……拿來售予他人,有何不妥?”
 就此,香港傳媒評論人何良懋說:“布陳一派小報從業員典型自辯口吻 ,立足于供求定律,自由市場有賣就有買,貨銀兩訖,選擇的自由吧了。可是稍認識新聞的從業者知道,市場價值難與新聞價值同日而語。
 新聞行業並非單純市場活動模式,既屬于生意也是社會公器。只將傳媒當作純粹商業活動,不理會新聞事業規律,忽略對民眾意識思想的重要影響,更有看扁新聞專業使命之嫌。”
 現在,中港臺傳媒人士不約而同指出,在“新聞娛樂化”發展上,西方走了一段彎路,現在已經迷途知返,開始重新找回新聞的核心價值。
 新聞再怎么娛樂化,還是有其不可逾越的倫理底線。
网調促娛樂公信兼具
 去年年尾,中國的新聞媒體先后刊載《國家廣電總局將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等報導,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大部分網民的看法是:頻道節目管理的措施十分必要,電視節目過度娛樂化傾向,應及時遏制。
 中國某個著名商業網站的一項調查,認為“當今中國電視節目存在過度娛樂化傾向”的網民佔86%;對這一管理規定持擁護支持態度的網民,超過80%。
 許多網友認為,電視綜合頻道節目的管理,必將給電視熒屏帶來一股清新風氣,使電視節目更加健康向上、豐富多彩。湖北網友李波說:“這一管理規定並 非對娛樂節目一刀切,而是適當限定娛樂節目播出頻率,適當規範各類節目播出時段,適當引導科教文化類節目製作,適當統籌各電視台同類節目分佈。”
 對此,擁有龐大觀眾群的湖南衛視表示,“這個管理意見,對于中國電視來說,是一次加強內容升級改造、提升內涵和品質的機會。2012年,湖南衛視將在新聞、經濟、文化、科教、少兒、紀錄片等方面推出多檔創新節目,如宣傳英雄主義的欄目《平民英雄》等。”
 不只求職、求偶等節目,“娛樂有余,真實不足”;就連鑒寶節目,亦娛樂性十足,還連番爆出作秀、假貨、亂估價、干爹門等鬧劇。因此,中國國家廣播 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文物局,亦就“進一步加強文物鑒定類廣播電視節目的規范和管理”,頒佈多道限令,規定節目中的專家“需有資質、擔責任”;節目只准鑒寶 不許買賣,還有,不得編故事,不准請“演員”。


2 則留言:

  1. 您好,我是 http://useless-news.tw 的製作人,在搜尋「新聞娛樂化」一詞發現貴網站此篇文章很值得轉貼介紹,不知是否可以得到您的授權,讓我轉貼於 https://www.facebook.com/useless.news.in.tw 粉絲頁面,謝謝。

    祝 順心

    回覆刪除
  2. 轉貼非商業用途,請註明出處即可。若是涉及商業應用,請聯絡馬來西亞《中國報》http://www.chinapress.com.my

    回覆刪除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