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清肝淨膽

02-04-2010
報導:潘有文
圖:自然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提供


肝膽寶石 原來是毒素

心和肝皆是寶貝,對于心臟我們總會小心呵護,但對于肝臟往往忽略了它的重要。

肝臟是人體內工作量最大的器官,也是人體 解毒工廠,若有一天因堆積過多垃圾而失靈,那就大件事了!

因此,肝膽內的垃圾必須清除,避免養病千日,病發一時!

營會第一天晚上10時,營員 就要喝下由各150毫升的橄欖油和檸檬汁混合而成飲料,然后即刻上床右側躺30分鐘,等待排出肝膽內的“寶石”。
“清 胃腸,淨肝膽”的營會活動中,最常聽見的一句話,就是“寶石”和“翡翠”,這是肝膽內沉澱物。

不相信自己肝膽內有硬物或沉澱物?當你通過台 灣何永慶醫師的淨肝膽方法,排出體內大大小小,錯落有致,顏色呈青綠色、巧克力色、黑色等硬物,才會恍然大悟:原來我的肝膽有這么多毒素!

這 場公開給本地華文媒體參加的營會,吸引約10家媒體近20人參與,一起挖掘體內的“寶藏”。

台灣中華自然醫學教育學會健康促進教研中心主任 何永慶醫師以“排胃腸,淨肝膽”之法,在近兩三年間,從不少人身上獲得實證,能把肝膽內尚未結石的小“寶石”排出來。

這項排毒流程需有5天 的準備工作,通過服用指定的酵素,達到清理腸胃的前奏,才在營會當天正式淨肝膽。

在營會內,營員皆需經進行4D人體生物能共振斷層掃描 (4D-MRA),利用這種健康評量系統診斷人體的健康與病情變化。

這種量子醫學的方式,能讀取人體的頻率波動,以檢測身體處在健康、亞健 康(健康和疾病之間)、亞疾病(小病階段)或疾病狀態。

喝橄欖油與檸檬汁

何永慶醫師幽默的表示,現代 人見面不應問“你吃了嗎”,而是該問“你大了嗎”?
排肝膽的重點之一是在晚上10時喝下橄欖油與檸 檬汁混合的飲料。

何永慶醫師指出,晚上10時后是肝膽休息的時間,經過多日的軟化胃腸和肝膽的準備工作,喝下橄欖油與檸檬汁,就像水閘門大 開,把肝膽內的“寶藏”沖出體外。

出席營會的25人皆各收穫,有者排出許多青綠色呈橢圓狀“翡翠”,令人嘆為觀止。

何永 慶醫師表示,這一類“寶石”是變成肝膽結石的前奏,因此排出此類硬物者,需再進行至少6次“清胃腸,淨肝膽”的程序。

此外,有者則排出極小 粒的石狀物,這是屬于“工程正在進行中”,意即還未把肝膽內的多余物質排放出來,需要多幾次排泄之后,方能看出端倪。

不少人皆排出翠綠色的 硬物,也有人排出膽沙(沉澱物),以及一層白色黏稠物包裹在外的石塊,何永慶醫師認為那是吸收過多卵磷脂和金屬食物之故。

膽結石的廣義說 法,即是膽道系統中藏有毒素的結石,由于膽汁受到不良因子影響而無法維持液體狀態,形成顆粒狀結晶囤積在肝內膽管中,從軟至硬,由小至大,日積月累數量不 斷增加,造成肝膽功能未能正常操作。

通過外來助力把這些堆積物排出體外,減輕肝膽負荷,甚至完全清空不良物質,才能使人體發揮最佳功能。

難 怪何永慶醫師幽默的表示,現代人見面不應是問“你吃了嗎”,而是該問“你大了嗎”?

清除身體內器官毒素,尤其是肝膽,本就是一件大事,實在 不容小覷!

----------自然方法排出毒素----------

陳秀燕積極清胃腸、清肝膽, 加上堅守良好的飲食習慣,之前的健康問題已有改善。
在美國,肝膽結石患者約有2000萬人,幾乎等 于大馬四分之三的人口,而且每年新增百萬病患,50萬人需接受外科手術治療,與此同時有5000至8000人因此喪命。

肝膽結石也是東方人 面對的健康問題,不良的飲食習慣,加上各種精神壓力,皆是助長肝膽結石在人體內成形的條件。

不利于身體的物質,長時間留在體內必會影響健 康,解決方法就是“請他們移民海外(排出體外)”!

何永慶醫師指出,“清胃腸和淨肝膽”即是方法之一,“此舉不只有益健康,據稱還能瘦腰 圍,美肌膚。”

何永慶醫師坦言,雖然瘦腰圍和美肌膚是應市場需求而列出的口號,但確實有參與者稱經過數次清胃腸和淨肝膽程序,達到瘦身和肌 膚變白的效果。

他表示,曾患有面癱(臉部輕微中風)者,使用這個方法達到改善面癱的效果,另外中國也有數名專業人士,包括一名肝膽外科專家 何生醫生,嘗試這個方法后,大大讚譽自然療法的神奇,並成為此療法的支持者。

一位名叫陳秀燕的女生在營會現場分享自己“排胃腸,淨肝膽”的 經驗時說,其頸部良性甲狀線腫瘤已有所改善。

病從淺中醫,在一切病症還未出現以前,宜用自然的方法預早清理身體,並認真看待身體發出的警 訊。

----------肝膽胰互相影響----------

“肝 膽相照”比喻真心相待,而人體內的肝與膽確實也是如此。

肝、膽和胰臟,彼此之間互相影響,若不好好照顧這三個器官,其中一方出狀況,就會影 響另兩個器官的操作。

“它們就像歷史上桃園三結義的劉備、關羽和張飛,一人有難,另兩人也不會獨活,同年同月同日死。”何永慶醫師用這樣的 比喻來凸顯這3個器官健康狀況緊緊相扣。

他指出,約60至80%胰臟病變與肝膽發炎有關,這是由于若肝膽阻塞,將會導致胰腺物質回流,破壞 身體的組織。

一般上較常見的情況是急性胰腺炎,這與膽囊多發結石和膽總管結石有關。

----------養肝三秘訣----------

4D人體生物能共斷層掃描 (4D-MRA)s,能讀取人體的頻率波動,以檢測身體處在何種狀態,這可作為是否具備排肝膽條件的參考。
你 要小心保護你的肝,最佳的方法就是早睡!

人體內各種器官不停運作,但也有各自的休息時間,而睡覺則是讓器官自我調整和排毒的最佳方式。

何 永慶醫師指出,養肝的秘訣有三,首推早睡,再者是飲食清淡,然后是多吃蔬菜與靈芝。

晚上11時過后,人體大多數器官運作趨緩,但卻是肝臟進 行排毒的黃金時段,先訣條件則是必須在熟睡中進行。

因此,晚上11時至凌晨1時為肝臟排毒時間,錯過之后,一整天飲食和情緒所產生的毒素或 會就此續留體內。

至于膽的排毒時間則是在午夜1時至3時之間,膽在這時會有條不紊的工作,讓人體得到充分休息。

對現代人而 言,飲食清淡並不容易,但卻是養肝的不二法門。

“中國有一位活到102歲的老人,當提倡養生的官員願以高價請他說出箇中訣竅,他只寫了8個 字──‘粗茶淡飯,清心寡欲’。”何永慶醫師指出,這即是一個養生與養肝的實證。

至于多吃蔬菜和靈芝,同樣能為人體帶來好處,少肉多菜,一 直是許多人的養生定律。

《神農本草經》形容靈芝為“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輕身益氣,不老延年”,靈芝也因此成為其中一個調理 肝臟的選擇。

----------什麼人不能淨肝膽?----------

清 淨肝膽內的毒素后,身體會出現不同的感覺,包括精神飽滿、過敏減輕、視力增強、血壓降低等,看來有許多好處。

相信這種清除體內沉澱物方式不 會傷身,但由于有下瀉情況,以下人士不宜進行清淨肝膽的工作。

●感冒期間;

●女性經期時;

●孕婦;

● 嚴種病患,如心臟病、糖尿病、腎衰竭等;

●已透過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確診膽石超出兩公分以上者,需諮詢醫生意見。

排肝膽后“寶石”和“翡翠”逐個看

如鵝卵石的“寶石”。


許多人皆排出翠綠色的“寶 石”

排出較為細小的“寶石”者, 好料在后頭,陸續會再排出大“寶石”。






治病不傷身才是王道

凡事有果必有因,疾病亦然。

唯有抓著主證,順藤摸瓜,找到疾病外因(病毒)與身體內因的臨界點,將之除去,身體的健康 狀況才能獲得保障。

不管是肝膽結石、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皆有其病因,並不會無端端發作,身體發出的訊號,就是快要達到疾病臨界點的聲音,只 要及時處理,就會有轉機!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疾病也非 一時所致,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決定一個人的健康指數。
何永慶醫師在“清胃腸,淨肝膽”營會 中,說了一個日本江戶時代(1603年至1867年)劍道家宮本武藏的故事,來形容預防疾病的心態。

宮本武藏同時與眾多敵人交手時,總能在 眾劍環伺之下,成功擊敗對手。

眾人除了驚嘆其劍術,更希望一探究竟,他是如何能以一人之力,同時打垮眾多敵人。

宮本武藏只說 了一句:“只對付最靠近的一把劍!”

換言之,先專一處理最緊急的威脅,才能解決問題,並且逐一破解每一道問題。

“這與中醫抓 主證,即優先處理關鍵問題的方式不謀而合。”何永慶醫師這么表示。

不以強硬手法治療

依照中醫說法,人會生病是 由于外因(外部原因)通過內因起了作用所致,即是病毒侵入身體狀況欠佳者,最終激發不同的疾病,“如果身體健康狀況固若金湯,病毒就無門可入。”

他 以腦心血管疾病為例,諸如動脈硬化、糖尿病、腎臟病、中風、腦炎、敗血症、冠心病、高血壓等,皆因血濁所致,而血濁即是“最靠近的一把劍”,只要及時處 理,即能贏回健康。

唯有抓著主證,找到疾病外因 (病毒)與身體內因的臨界點,將之除去,身體的健康狀況才能獲得保障。
情同此理,肝膽結石形成之 前,只要能進行適當的清淨肝膽工作,就能免去病發時動手術或需終日服藥之苦。

但,治癒疾病的方式並非只有一種,對症下藥之外,尚需尋找其病 因,不以強硬手法治療,避免二度傷害身體。

“主流醫學視病為敵,除之而后快;中華自然療法醫學則視病如師,從病症追塑病源。”

何 永慶醫師強調,治病首重不傷身,應以人文為本,科技為用,讓人體的自然療能(Medicatrix, Self healing capacity,自疫力)發揮作用。

“當一個人在喊救命時,應是去救他,而非殺他。”

他相信通過人體自疫力,以及解除病患 負擔,即中醫所說的扶正與袪邪,能使人體回復健康。

----------進補前須瞭解原因----------

人體60兆細胞像是一個合唱團, 一起唱歌,共同調整音階和頻律。

若人體開始缺少某種物質,細胞即會發出訊號,要求添加這些物質。

何永慶醫師表示,當人體缺少 維他命C而大量補充維他命C,這只是種對症下藥的方式,若不去尋找和確認缺少維他命C的原因,將會導致身體失調。

假設一個合唱團(人體)本 來是以C調(key)和諧的唱著歌曲,突然有團員唱高八度音(大量攝取維他命C),形成高八度的音階,其他團員(器官)被迫配合這個轉變以取得平衡,同樣 升高八度合唱,這將對其他團員(器官)造成負擔。

何永慶指出,遇上需要補鈣或缺乏維他命C這類情況,應諮詢醫生或營養師的意見。

----------健康檢查或有盲點----------

何永慶醫師強調,治病首重不 傷身,應以人文為本,科技為用,讓人體自疫力發揮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 肝硬化和肝癌等相關疾病,患者初期無任何症狀,發現時多已步入末期,故此病有隱形殺手之稱。

何永慶醫師表示,當肝和腎的細胞70%有問題 時,健康檢查報告才能顯示出來。

“健康檢查盲點太大。”因此,他認為一名好醫生是懂得觀察病人身上發出的訊息,並非僅是依賴健康檢查報告。

所 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許多事情皆互相影響,人體亦是如此。

“一個正常的細胞若長期活在不正常的惡劣環境中,往往就會成為癌細胞。”以癌症 為例,即是由于人體內營造不佳的條件,導致細胞變質。

人體內擁有60兆細胞,人是“細胞共和國”之首,“統治”著無數“子民”,管理者不聆 聽民聲,不施仁政,只以“暴政”治國(對待身體),例如熬夜不睡覺、過食、嗜酒、隨意服藥等,但卻強調判變者(癌細胞)非死不可,這並不能解決問題。

“當 細胞活不下去了,一是選擇自我凋亡,其次即是改變生存方式成為癌細胞。”因此,他認為癌細胞反而是受害者和苦主。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疾病也 非一時所致,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決定一個人的健康指數。

人若處在亞健康或亞疾病狀態,也應儘量以順乎自然的順治方式處理,從中醫、西 方自然療法、順勢、同類療法等找到澈底解決病因之道。

“順治無二路,療法有多門,一切返璞歸真,回歸自然。”何永慶堅定的說。

----------天下無絕對之食物----------

提起疾病的成因,肉類即會成為眾 矢之的,何永慶醫師有自己的一套見解。

“天下無絕對之食物,一切需動態攝取,依需要而定,少葷多素,即是方式之一。”

但是, 他認為食用過多肉類對身體不佳已無可爭議,尤其是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這是由于體內消化酵素極少,無法消化大量攝取的肉類。

大腸有益菌與腐 敗菌,若肉類在腸內無法完全消化,腐敗菌即能利用它形成對身體不利的毒素,損害健康。

----------4種毒素威脅健康----------

肝病有隱形殺手之稱,未達 70%問題之前,無法通過健康檢查報告反映出來,許多人在發現時往往已病入膏肓。
百病有百因,在 百因之中則以毒為首,然而,毒自何來?

何永慶醫師指出,每個人在生活中皆會面對4種毒,分別是食物之毒、內毒、外毒和情緒之毒。

所 謂病從口入,我們每天的飲食之中,無意中會攝取重氮肥、重農藥蔬果、重抗生素、重荷爾蒙之類食物。

此外,攝取高脂肪、霉變、醃製、燒烤、煎 炸、含防腐劑類食物,即形成毒素留在體內。

內毒則是人體內代謝作用不佳所致,會出現許多未能預料的疾病。

外毒是與環境污染有 關,例如紫外線、電磁波、X光線、幅射線、廢氣煙霧、香煙等,皆對人體有害。

情緒是另一種毒,因任何的貪、嗔、痴、慢、疑、厭、妒、恨、 怒、喜、思、憂、悲、恐、驚等,皆對體內器官造成影響。

在重重毒患之下,若不嘗試把體內的毒素排放出來,豈不讓病魔有機可趁?

----------不當排毒反受其害----------

愛惜身體器官,用適當的排毒方法 排出毒素尤為重要,市場上排毒方法百花齊放,各有所長,最重要是清楚哪一些方式不適合自己。

何永慶醫師認為,一些排毒方式中使用瀉鹽(硫酸 鎂,MgSO4),此方並不適用于每一個人,而且極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

他表示,瀉鹽容易造成膽管沾黏,而且腎功能較弱者,可能由此引發腎 衰竭。

此外,由于導瀉過度,可造成使用者出現脫水情況,並且會造成肛門疼痛。

他指出,使用瀉鹽可能引起心動過緩,房室或室內 傳導出現阻滯、中樞神經系統活動受抑等副作用,嚴重者將引致昏迷。

其他副作用尚有噁心、嘔吐、皮膚因血管擴張而潮紅、口乾、出汗及尿瀦留 (尿液無法排出)等情況。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癌到末期

29-03-2010
特約:凡霖
圖:本報資料中心




陳學瑜:病人主控最后權力
有道是,生死由天定,無論醫學如何先進及發展,人始終無法逃開死亡的定論。幾千年前,以武力掌權天下的秦始皇無法完成其長 生不老的願望;幾千年后,癌症侵襲下的現代人也無法掌控自己生命的美好本質。
生命在癌症的面前,突然變得如此渺小與無助,而在籠罩著癌症末期的陰 影當刻,是誰最有權力來主宰下一步棋子。是醫生?是家屬?還是病人?然而,無論是誰做出最后的決定,最終需要捱上一切及承受皮肉之苦的人,只有病人自己。
癌 症末期的病情一路惡化,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再加上藥物引發副作用,病人的生活素質肯定大受影響。末期癌症不斷侵襲體內的器官及細胞,除非成功研發更新的醫 學科技來扭轉病情,或者奇蹟的出現,否則病人彷彿只是等著死神的叩門。
癌症末期的病人及家屬,究竟該如何度過這生命最關鍵性的難關?


“啊! 痛死我了!很痛呀!醫生救救我!”那痛苦的哀嚎聲,那撕裂般的吶喊,從癌症病房中傳出,護士無奈地搖搖頭,家人心痛地在哭泣,怎么辦?

錢 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而錢不能解決的呢?末期癌症,病灶轉移,器官衰竭,再加上之前歷經化療、手術、電療的痛苦,病人的生活素質肯定受到了極大影響, 疼痛、恐懼及無助彷彿與每天的生活都劃上等號。

減輕舒緩病人痛苦

肝腸胃內專科陳學瑜醫生曾診救過無數癌症末期 病人,也曾無助地接受上天安排。身為一名專業醫生,他秉持醫生的專業醫德,即使是屬于末期癌症,依然致力于為病人提供最好的醫療建議,與家屬探討對病人最 好的治療選擇。

“一般上,若末期的癌症治癒率不樂觀,且病人的年齡是超過80歲,身體狀況衰弱,醫生不會強烈建議病人接受任何積極性治 療。”末期癌症病患,若醫學角度了解積極性治療並無法對病情帶來很大的改善,且積極性的治療對病人僅能帶來更多痛苦,那醫生將會以症狀治療方式,竭盡所能 減輕及舒緩病人的痛苦。

“倘若進行手術或者是一些積極性治療,僅能短暫延長末期病人的生命,醫生會告訴病人或者家屬所有治療的可能性副作用 及功效性,醫生在這時候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醫學的建議,給予病人最大的醫療輔助,但不會強逼病人接受治療。”

化療胥視病況體質

陳 醫生表示,醫生的職責就是告知一切專業知識及治療選擇,很多時候,病人主控最后的選擇權。“末期癌症意味著病灶隨處轉移,病人體內很多器官都可能已受到癌 細胞侵害,若病人體質允許,化療是其中一個方案,因化療有助于殺死全身的癌細胞。”

雖然如此,化療的有效性依然是胥視病人病況及體質而定, 若化療有效打擊癌細胞,那可以延長病人的生命,若化療無效,也可能對病人帶來更大的痛苦。

他說,很多時候醫生會胥視病人的身體狀況來決定治 療方案,若年邁體弱,且體內許多器官受到癌細胞的極大侵略,手術可能並無法改善任何病況,反而徒增病人的痛苦。

唯有愛,點燃生命熱情


末 期癌症病患仿彿都與疼痛挂上等號,病人最基本的需要,是身體舒適。如果癌症已來到末期階段,且病人的疼痛仍然無法獲得最有效舒解,這將讓他產生無助、憂 鬱。

家屬無法代替病人承擔其肉體的痛苦,在病人不斷痛苦哀嚎中,家屬可能也會因無助而逃避。病人在承受疼痛難耐經驗后,會越害怕疼痛的來 臨,促使他變得更加焦慮,大大降低生命的素質。

“若病人完全放棄西醫的治療,醫生會盡力舒緩病人不適及疼痛的問題,讓病人依然可以享有生命 的素質。”陳學瑜醫生說。雖然放棄治療看似不人道,然而一些病人仍會選擇這條路,而醫生則會以症狀治療方式來繼續“醫治”病人。

不會 阻止尋求其他治療

“所謂症狀治療,就是病人出血時就輸血,病人疼痛時就施予嗎啡止痛劑。”

西醫的理論雖然與另類療法 不同,然而陳學瑜醫生並不會阻止末期病患尋求其他方面的治療。“若末期病人非常舒適于接受某種療法,醫生並不會反對,只要此療法並不會傷害病人的身體,醫 生會鼓勵病人去嘗試,因為這些都是病人的希望。”

許多人認為,癌患在末期肯定是痛苦難耐,陳醫生破解了這個迷思。“由于近二十年來歐美對疼 痛有大量研究,因此一些癌症止痛藥已能發揮非常大的止痛功效,大大地解救了病人的痛苦。”

每個人在面對自己生命終點時,都會有不同的看法。 陳學瑜醫生表示,末期癌患除了最擔心最愛的家人外,還有就是擔心更痛苦的時刻來臨。因此,在照顧病人時,家屬最重要是給予最大的耐心及關心。

因 為,唯有愛,才能讓病人重新獲得對生命的熱情。

趙 田雍: 生命可貴,一線希望也不放棄


西 醫佔領醫學領域的大半江山,在拯救癌症的病例上,一向是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中西醫在過去治療癌症的合作上,一直互相排斥,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研 究也證實了中西醫雙管齊下,更有效對抗癌症。

中醫腫瘤主任趙田雍教授指出,中醫在治療癌症上,並不主張放棄,只要還有一線希望,都希望病人 可以勇敢去面對。“生命可貴,若還有1%希望,就要有100%努力。”

癌症末期所帶來的損耗並不僅是病人己身的生命素質,影響家人的生活, 因為一人得病,全家都煩惱,更何況是末期癌症。

趙教授指出,他曾經治療一些末期癌症病人,雖然年歲已大,然而非常樂觀看待自己的病情。”對 末期的癌症病人,最重要的是必需仍然持有對生命的意志力,才能讓自己勇于繼續抗癌。”

中醫所採取的癌症治療,都以溫和的食療為主, “因此,即使是癌症末期,只要病人有信心接受治療,就有可能延長生命。許多個案證明,有很多癌末病人依然可以與癌共存多年。”

趙教授表示, 癌末病人最怕是面對疼痛,也擔憂死亡來臨,更多時候,他們是擔心成為家人的負擔。“病人最不可或缺的就是信心、活力及毅力, 雖然癌末的生活素質必受影響,但病人依然不可輕易言棄。”

坦然面對,活出新見解

在中醫治療癌末上,疼痛的治療依然是仰賴西藥的輔助,中醫是強調以正氣為主,並主 張調理排毒、胃腸消化及氣血功能,只要病人可以吃飯,肚子不漲風,氣血有效循環,至少還有生存的希望。

“中藥在治療不同程度的癌症上,有不 同的療法,而很多時候,拯救癌症病人是需要病人的合作及信心,因為病人的心情及情緒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癌症並不是絕症,但癌末在醫學上 仍然無法找到最新解藥,對癌症病人而言,從患症到走上癌末,雖然是生命上不可逆轉的事,然而把握活著的每一天,坦然與癌共存,或者能開拓對生命的不同見 解。

據實以告,須視性格病情


癌 症末期,有些人以樂觀看待,有些人以悲觀看待,性格決定命運。很多人說,許多癌症的患者並不是病人,而是被自己的病情嚇死。

醫者父母心,陳 學瑜醫生在醫者生涯中,看過無數末期患者,也了解不同性格的人,對本身遭遇都各有不同的態度去應對。“醫生會視情況,決定是否要跟病人說出病況實情,若病 人性格悲觀及易焦慮,那告知所有病情徒增他的憂鬱及煩惱,增加病人的心理壓力,那么醫生會選擇跟家屬探討,以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

他說, 在面對病況較微或仍屬初期的癌症患者,醫生一般是沒有給予病人多大選擇,“這時候,醫生的專業知識及所提供的治療方案,著重讓患者快速消除癌細胞,重新獲 得健康的生命素質。”








徐克成:治療著重改善生活質量
癌症已成為全人類的威脅,面對這可怕又無奈的疾病,除了積極地面對外,我們幾乎都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末期癌症在醫 學上是絕症,而終日面對癌末病人的醫生及護士,他們又以什么態度去應對呢?對于病人,他們又有何建議?

■徐克成教授
腫 瘤外科專家徐克成教授曾治療一位94歲老人張女士。2004年她突然感到背痛逐日加劇,兒孫帶她到某醫院看病,CT檢查發現為肺癌,已轉移到脊椎骨,疼痛 是由腫瘤壓迫神經所致。醫生問她多大年齡啦?兒孫回答94歲,醫生大吃一驚,自言自語說:“94歲,我能活這么長就好了”。隨之開了12片止痛藥,囑她兒 孫帶回家“好好孝順”。

癌症不是不治之症

“但老人背痛一天天加劇,終日呻吟不絕。兒孫帶她到我們醫院,我們為 她做了冷凍治療。冷凍后三十分鐘,疼痛就停止;一個月后,腫瘤縮小一半,現在幾乎消失。老人今年已100歲有余,目前正在頤養天年。”

徐教 授說,癌症已成為人類最常見的疾病,老年人患癌更多。有人預測,在不久的將來,三分一的人將會在人生某個階段因癌症而尋求醫學治療。有人推測,如果人類壽 命達到120歲,可能80%以上的人死于癌症。

“但癌症不是不治之症。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綜合多方面結果達成以下共識:癌症 在多數情況下只是一類與冠心病、糖尿病類似的慢性病。這種慢性病有兩種涵義:一是指癌症發展是一漸進慢性過程,二是指在免疫“監管”下,癌症可以“休 眠”,與人體“和平共處”。

化療手術慎重施行

對于年邁老人患了末期癌症,而且不是早期,徐教授的觀點是一切的 治療均應以改善病人生活質量為主要目的。“一般對75歲以上老人,不應施以化療,手術也應慎重施行。”

“若癌末病人仍然希望可以通過積極性 的治療來延長生命,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微創(如冷凍)治療和免疫治療,可達到延長生命、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

生命,往往比疾病更堅強


患 癌后,病人最擔心的是對未來的無知及不可預測,癌症帶給病人最悲慘的后果是死亡,但死亡之前,疼痛卻是有些病人最感受痛苦的事。

徐教授說, 有人曾對晚期癌症病人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如果你有嚴重癌症疼痛,此時你最關心的是止痛還是延長生命?結果是超過70%病人回答是止痛。”

“俗 話說:痛不欲生,這話一點不假。有人說癌症病人死亡病例中,四分一是嚇死,四分一是痛死,四分一是餓死,只有四分一是因癌症本身而死。”

“因 此,我們應千方百計緩解病人的疼痛。‘三階梯止痛’已在臨床上常規應用,合理應用可協助大多數病人獲得良好止痛效果。在此要澄清關于止痛的誤區。有人說, 痛無所謂,‘忍一忍就好了’,有人說,嗎啡用了會成癮。正確的看法是:要千方百計止痛,沒有疼痛是不能制止的,必要時要用嗎啡,嗎啡的劑量以完全止痛為 準。”

癌症病人並不脆弱

徐教授表示,醫生面對“晚期癌症”病人,不能輕易判為“晚期”“末期”,在此,醫生的 愛心和細心極為必要。“醫者父母心”就是醫生要為病人獻出發自內心的關愛和誠懇。

“如果說,人的生命是大自然賜予的一塊高雅寶石,那么大自 然在給人類恩賜的同時,也不斷地在人的生命旅途上製造荊棘,埋沒陷阱,這就是疾病。但生命往往比疾病更為堅強,人們一生始終在與疾病鬥爭,維護生命的尊 嚴。”

癌症病人並不脆弱,往往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堅持活下去,所謂“安樂死“,其實並不是多數病人的選擇。

廖春英:白衣天使撫平病人傷痛

■廖春英護士長
在 醫院,除了醫生外,護士在扮演照顧者的角色上舉足輕重,他們的存在慰藉了不少的病人與家屬。

擁有數十年照顧癌症患者經驗的廖春英護士長表 示,在面對癌末病人,護士都會扮演醫生與病人之間的橋樑之角色。

“我們可以通過語言與非語言的方式解除患者因知識缺乏而帶來的心理問題,同 時營造輕鬆及舒適的環境,減少對患者的不良刺激,如室內光線要柔和,要減少噪音,也要有適當的幽默語言。”

廖女士認為,癌末病人一般都會有 癌症疼痛的問題,因此在護理時,動作要準確及輕柔,盡量減少疼痛刺激,“如換敷料、灌腸、導尿、更換床單、翻身時應給予支托及協助,使其保持舒適的體位, 減少疼痛刺激。”

她曾經照顧過無數癌末病人,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晚期肺癌的母親痛苦地對她說:“不願意拖累兒女,想自我了結”。 “我說:母親對于兒女來說是一種精神支柱,有母親就有家的溫馨、家的歸屬感。她突然把我擁抱在懷抱裡,說:“孩子,母親永遠永遠活在你的心中”! ”

協助建立信心,積極治療

許多癌末患者都會 對未來感到恐懼無助,許女士有自己一套對症方案,“針對悲哀,可通過與患者交談,讓患者把心中的悲傷講出來,在合適的時間場合,讓患者發洩自己的悲傷(比 如大哭一場),並表示充分理解和同情;引導患者面對現實,認識到只有悲傷是無濟于事的,積極配合治療或戰勝疾病才是應該做的。”

她說,護士 可以給予病人心理上的護理。“主要內容是以熱情誠懇的態度及科學樸實的語言與患者交談,暗示其病情有好轉,以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

她認 為,護士必須盡量樹立戰勝癌痛的信心,認真傾聽患者的訴說,盡量滿足對方各種要求,並對他們的各種疑慮耐心解釋,爭取他們的信任與配合。通過支持式的心理 護理,可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使患者癌痛減輕,積極配合治療。

專業付出,隨時施予援手

許女士認為,家屬和護士都是患者的照顧者,有著同樣的義務和責任。“但作為護 士,是患者的專業照顧者,責任感和使命感驅使我們全心全力地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以促進患者恢復健康。”

而家人則可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的交流 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這對緩解疼痛具有積極作用。護士或家屬盡量多陪伴患者,彼此談心交流,根據其愛好進行力所能及的健身、娛樂活動,讓患者身心放鬆及心 情平靜,轉移對疼痛的注意力,減輕痛苦。

癌症末期有時逃不了死神的召喚,在面對緊急狀況時,作為護士,最重要的是能預見性地評估患者病情變 化,當病情有向危重轉化的可能時,能及時向醫生反映情況,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護理而使患者轉危為安。

護士也具備專業急救知識,能隨即給予 患者急救,只要有一線希望,堅持不懈地急救,生命不言放棄。

終日面對許多癌末病人,雖然對生命感到無奈,但對許女士而言,最重要是關愛生 命,積極為他人付出。









安寧療護 病人過得更有尊嚴
當年邁病患被診斷出已到癌症末期,醫生又宣佈治癒幾率非常低時,他是否應該接受具攻擊性的化療,還是選擇以較舒緩的安寧療護,舒服的走完人生的最后階段? 其實,患者接受治療與否,周圍的人包括醫生在內,都只能給于意見,病人有完全的決定權。


“我 不想再接受化療了!”

這晚,陪媽媽坐在客廳看電視時,媽媽的嘴裡突然冒出了這句話。理由是,化療了三個月並沒有縮小她體內腫瘤,只讓她非常不舒服。一聽到媽媽不想再做化療,心 裡有點抗拒。心想,化療縱使令患者身體虛弱,好歹也有機會和科學根據,來延長患者生命。

我們知道,癌症患者所進行的化療,其實是以毒攻毒的療程,屬于攻擊性治療。藥物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亦會嚴重傷害患者身體,使患者日益衰弱。所以,遇到以 上的情況,是應該尊重母親的決定,讓她能以較舒服的方式迎向未來,還是遵照女兒的看法,積極但辛苦地對抗癌細胞?

給予同理心

來自慈心基金會的吳碧彬醫生和義工黃鉅安異口同聲地表示,患者接受治療與否,周圍的人包括醫生在內,都只能給于意見,病人有完全的決定權。所以,當他們接 觸病人的時候,給予的不是同情心而是同理心,因為病患要的只是有人與他站在同一陣線,支持他。

所以,義工們成為患者的一個發洩管道,讓他們能暫時忘記身上的病痛。同時,義工們也會從旁鼓勵他們,提醒他們曾經對家人、社會所做出的貢獻。這對病人來說 很重要,因為他們在生病時會覺得自己是個沒有用的人,很多事情都做不到。

讓病人自主

此外,黃鉅安也強調:“我們所提供的安寧療護是盡量為臨終病人解決疼痛、嘔吐、氣喘等各方面不適症狀。我們希望借此幫助病人延長生命,期許他們的有生之 年,過得更加有尊嚴。

所謂活得有尊嚴,就是讓病人能夠自主,讓他做想要做的事,不再強迫他去接受那些不能幫助到他康復的治療,因為這只會徒 然增加他的痛苦。當然,如果病患的意願是繼續接受治療,不怕治療所帶來的任何副作用,我們也不會阻止,義工們將會給予他精神上的支持。這時,家人也沒有反 對患者的權利。”

病人,理應擁有知的權利

■吳碧彬醫生
有些患者的子女,因擔心年老的父母無法坦然地面對患癌的事實,而隱瞞病情。黃鉅安就是其中一個,他的父母差不多在同時期相繼患癌,離世的時間也僅相差兩個 月。

當他知道父母患癌后感到非常難過,除了讓父母接受正規治療以外,也找了很多偏方,希望能治癒父母。當時他還沒加入義工行列,對安寧療護也不瞭解,為害怕父 母無法接受患癌的事實,而選擇隱瞞他們。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自己當初做了不對的決定,完全對他們隱瞞病情,對他們來說是不公平的。當時,我和醫生討論他們的病情時都是用英語來交談,還盡量不提 到‘cancer’這個字眼,也千吩咐萬吩咐醫生不要跟他們說是癌症。”

“如果時光倒流,我的處理方式將會不一樣。我會讓他們完全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讓患者擁有自主權是否繼續接受積極性治療,還是尋求其他的方法,那是基本的 人權。而且選擇並沒有分對或錯,並不是所有人在接受同樣的治療方法后就能痊癒。”

雖說病人的自主權很重要,但當醫生宣佈家人的治癒幾率等于零的時候,他還是有可能勸告患者放棄接受具攻擊性的治療,如電療、化療等,讓他們在最后的階段能 生活得比較舒服。

乍聽之下好像有點冷血,但如果已經是“沒救”了,選擇安寧療護或許能讓患者擁有足夠時間和空間坦然面對即將死亡的現實,而非不斷掙扎求存,等到死亡就在眼 前時卻無措不及。

宗教信仰,有助坦然面對

當醫生宣佈一個人患癌后,他的第一個反應通常是否認,然后就是生氣,不斷地問為什么是我。接下來,他們就會嘗試與病魔協商,到最后才能慢慢的去接受這個事 實。當他們來到慈心基金會接受安寧療護時,通常已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所以吳醫生認為臨終關懷的責任並不是給與病人意見,而是聆聽。

在生病時,除了聆聽,家人與個人宗教信仰才是患者最佳精神支柱。“當家中長輩患病時,一定要細心聆聽陪伴他,就算不說話也可以,最重要讓她感覺到親人的存 在。同時,宗教的情操也不可或缺,這有時比家人陪伴更加重要。無論是信奉哪一種宗教,都能起到支持作用,他們能從宗教導師、書本處獲知該如何去面對。所以 在還沒有生病以前,就該在這方面多瞭解,選擇一種信仰,至少要瞭解、探討人生的意義。”

華裔親子關係差

我們能自行決定是否要有宗教信仰,但家人的支持卻在操控範圍以外。所以,從小與孩子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是非常重要。慈心基金會的許多個案發現,馬來西亞華 裔親子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差。

吳醫生繼續說道:“個案中,不乏年老患者沒有子女陪伴在側,很多是因為孩子在國外或需要工作,尤其是現今多為雙薪家庭,平常只能打電話問候或請傭人照顧, 有些甚至是遺棄了他們的父母。”

義工無私付 出,感動家人


有 時義工對患者的付出,也能影響家人多給患者一些關懷。話說有個老病人,他和太太之間的相處只剩怨氣,他們分別在兩個打通了的相連單位裡,各自生活,老病人 提到太太時是用“那個女人”或是埋怨對方曾經怎么對他,太太也不願和他溝通。

可是,最后太太卻通過女兒向丈夫表達想到醫院看他的決定,最后 他們在醫院見面了。雖然見面時並沒有什么交談,但是卻能看到老病人臉上洋溢著感動的表情。

另外,有個患者的兩個女兒本來互不溝通的,母親必須每個月輪流到其中一人的家住,因為他們彼此不要見面。已因為媽媽生病,不斷轉換環境對他不利,所以護士 就建議讓媽媽長期住在一個比較舒適的環境。就這樣,媽媽結束了每個月兩地奔波的日子,而另一個女兒也常來看媽媽,姐妹倆的感情也有所改善。

以善念修行,助減輕痛苦

安寧療護工作,不宜給病人一個假希望,不能跟他說你是會好的,而是對病症進行舒緩。其目的是讓病人在他們人生最后階段感到舒服,減輕他們肉體上的痛苦,同 時讓他們在精神上獲得舒解。

去年,黃鉅安見了一位30多歲的艾滋病患,當時他已拒絕再接受治療。患者是個同性戀者,覺得自己做錯事,現在躺在床上可說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也不能再修 行了。黃鉅安就與他分享,其實躺在床上也可以修行,不一定要到佛堂、打坐才算是修行。

“我告訴他能以一個善念來修行:既然你現在生病了,那么就讓世界所有眾生的病痛讓你一個人來承受。”

善終,先得學習好好生活

自小,我們就被灌輸“未雨綢繆”的觀念,但實際上是否做到了呢?一般上,大家都是要等到生病了,才懂得要去珍惜我們的身體,也要到生病了才開始擔心自己不 能在人生的最后階段獲得『好死』。

所以,當獲知慈心基金會(Kasih Foundation)正積極推動“善終樂活”(Living Well, Dying Well)時,就開始省思,到底我們對“好死”做了哪些準備?

人必有一死,而他們所強調正是讓自己在平日就學習 好好生活,並在健康時就開始學習如何放下,那么在臨終時就不會因為執著而無法釋懷。所以,在來臨的6月,慈心基金會邀請了著名的雷久南博士,為大家講解如 何“善終樂活”。

對此,吳醫生表示,安寧療護主要是幫助臨終病患減輕肉體與精神上的痛苦,但是肉體上的痛苦能靠注射嗎啡等適當藥物獲得舒緩,精神上的不適卻不是言語上的慰 問既可解決,所以事前準備非常重要。“如果日常生活中,什么都無法放下,如何期待能在臨終前突然釋懷?”

很多時候,唯有放下,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本質。






梁惠美:學習接受坦然面對


“患上癌症對我來說是一種祝福,現在我只需上半天班,另外半天在家休息;老公也答應把房子裝修得更舒服、漂亮;讓我重新與 神連接。”

因為接受,梁惠美坦然面對癌症;也因為接受,梁惠美找到了生活中的快樂泉源。所以,當家中長輩診斷出正處于癌症末期時,不論是病患或親 屬,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去接受,並坦然地面對。


由 于生命無價,臨床上“不惜一切,盡力搶救”,似乎成為規矩。即使在臨近生命的終點,年邁的癌症患者可能還在接受化療。事實上,年邁癌末病患接受化療是否道 德?

臨床心理治療師梁惠美認為,年邁癌末病患是否該接受化療,及讓他們接受化療是否道德,兩者無法相提並論。患者是否該接受化療、開刀等治 療,到底是要生命還是道德,我們可從兩個不同的立場來衡量:

一、站在醫護人員的立場,他們的職責是救人,所以會運用所有懂得的醫藥知識,竭 盡所能搶救生命。當然,在進行各種治療前,他們會事先確定患者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及能否承受治療的壓力。

二、站在患者的立場,他們所要求的是 得到其他人的尊重。一個80歲的癌末病患,絕對有權利選擇繼續接受治療,抑或不再進行會削弱身體抵抗力的電療、化療,或開刀,親友都應該以尊重他的意願為 優先考慮。

雖說病患有自我選擇的權利,但其中有個盲點是我們給予無限量支持時應該考慮的:即患者是否在完全清醒及瞭解的情況下做決定。

患 者在做決定前,須對病情、治療副作用、治療過程等,擁有足夠認知。同時,患者精神狀態與意識必須清醒與清楚,以免在意氣用事或糊里糊塗的情況下做出錯誤決 定。如果病患處于迷糊、憂鬱、生氣等情況中,身旁親友有必要在他做決定時提供適當協助。

平心接受,舒服過日子

“或許,你沒有辦法看著至親的人放棄治療而在‘等死’, 也許會因他們放棄治療后的離世,而譴責自己沒有盡力去救他們。其實,無論是誰,都有離開我們的一天,不管我們是否願意,不管我們是否對他的離開感到不捨, 都無法阻止它發生。更何況,年邁病患在接受化療時,也面對著一定風險;一些病患離世,原因並非癌症本身,而是無法承受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

“當 我的姑丈證實患癌后,在新加坡著名醫院當護士的侄女馬上為他安排治療。經過放療與化療,成功控制腫瘤,並在之后進行了切除手術。手術后第一個星期,傷口復 原得很好,可是他卻在第二個星期時因為發炎而逝世。姑丈的逝世,讓姑媽感慨,如果當初免去開刀,他可能就不會在短短兩個星期內離開,或許還能多活兩個月或 兩年。”

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請最好的醫生,接受最先進的治療就有康復機會。其實,對未來,我們所能掌握的非常有限。如果選擇治療,病人可 能無法承受副作用;選擇放棄治療,又害怕那不知盡頭在哪的無助感。這真是一個令人難以抉擇方向的路口。

所以她認為,無論選擇什么,最重要是 能平心接受。當懂得接受后,就不會再做掙扎,就能讓自己舒服過日子。也因為接受,她能把心靜下來與女兒玩,好好過每一天,而非一味吵鬧埋怨。

此 外,她還開玩笑地表示,患上癌症對她來說是一種祝福,因為現在她只需上半天班,另外半天在家休息;老公也答應把房子裝修得更舒服、漂亮;而且因為患癌讓她 重新與神連接。

接受、放下、走下去

臨床心理治療師梁惠美
針 不刺到肉不知痛。癌症或治療所帶來的不安、恐懼和不適,就是主治醫生也無法真正瞭解,只有病患本身能真切感受到那種痛苦、無助與痛楚。

病患 如果想將自己精神上的痛苦減到最低,就該懂得如何接受、放下,然后繼續走下去。“我覺得接受很重要,它是一個關鍵,也是一個轉捩點。當初獲知自己患癌后首 三個月,我覺得很難受,因為無法看清楚前路,未來對我來說是個未知數,這讓我感到很無助及彷徨。不過,在接受自己患癌這個事實后,所有痛苦都變得不再那么 痛了。

“在這期間,我不斷思考,並往心靈深處探索。其他一切對我來說都不重要了,房子、車子、丈夫、孩子和父母都將在我生命結束那一刻不再 屬于我。對于醫生的治療,我是抱著嘗試的態度,因為人的能力非常有限,人對癌細胞的認知是那么微不足道,沒辦法解釋癌細胞的形成,也無法掌握它。就算我請 了最好的醫生,進行了最先進的治療,但沒有人能給我一個肯定答案,告訴我,我還能活多久。”

弄懂癌症,掌握相關知識

癌症,給人的第一個感覺往往是“絕症”,當醫生宣判是 末期癌症時,更令人覺得“世界末日”來臨了,更何況是年邁的末期病患。

常言道:久病無孝子,長期治療對身體所帶來的疼痛及生活上的種種不 便,常常令病患及其子女疲于應付,導致一些子女對病患缺乏耐心與關心。患者家屬該如何進行心靈上的調適?

曾為乳癌患者,梁醫師以乳癌為例表 示,癌症在發現以前和之后,並不會帶來多大痛苦或不便,除非是到了癌細胞已經擴散的最后階段,但那可能只是幾個月時間。“一般上,患者會在手術后的康復期 和化療階段,感到比較虛弱,只要過了治療階段,體力恢復后就能像平常人一樣。

不過,如果病患陷入不安的精神狀態中,就可能會影響自己和家人 的情緒和精神狀態。這時候,患者家屬所要學習的也是接受。人必有一死,與其每天提心吊膽擔心爸爸不知何時會離開,倒不如樂觀面對,多活一年就獲得多一年的 快樂。只有適度調整個人思維,才不會造成精神負擔。

梁惠美提了好多次的接受,那要怎么做才能懂得接受?首先,我們應樂觀看待已發生的事情, 然后多做思考。很多時候,害怕源自于不懂,只有把癌症弄懂了才能說服自己接受,才能知道她並沒有想像中可怕。

為了讓自己對癌症更加瞭解,我 們可以尋求專業人士幫助,聆聽其他人的意見,從相關書籍中獲取知識。當我們發現了他的真面目,就會知道,初期癌症只要接受治療及照顧得好,並不會奪走你的 生命。掌握越多相關知識,我們就越能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而之前的恐懼與不安也會逐漸舒緩,最后就能安然接受患癌的事實。

靠信仰及專業,走出恐懼


梁 惠美用6至9個月時間,終于讓自己進入了狀況,靠著神的力量,她找到也看到了自己的未來,生活變得更豐盛與精彩。她表示:“相信祂能醫治我,因為祂覺得把 我留在這世上還有用處,還能給其他人心靈上的治療。當我找到答案后,心也安定了下來。這時候,我清楚知道自己不想這么快離開這世界,離開丈夫和女兒。”

靠 著個人信仰與專業,她從癌症的恐懼中走了出來。其實,所有癌症患者也能和她一樣找到心靈依靠。她表示,無論信奉任何一種宗教,在危急來臨那一刻,每個人的 心都會去尋找那至高力量,“因為我們瞭解到有一股超乎自己能力的力量,能幫我們解決眼前難題。例如,旱災時,人們會向上天跪求降雨;面臨車禍剎那,也會向 心中的神明祈求轉危為安,只不過大家所使用的方式不一樣。”

就如一個六十幾歲的博士,在被醫生確認為乳癌患者后,並沒有鬱鬱寡歡過日子,反 而更積極面對人生。她相信:God Make No Mistake。神選擇在這個時候讓她患上乳癌,並不是因為她不小心弄錯了,而是有某種旨意。因此,她接受這個安排,帶著安定、坦然的心情,經歷開刀、化 療的階段。

后記: 勇于接受每一個挑戰

生 老病死乃生命必經之路,是誰曾經過說 “Lif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是的,人生之精彩在于生命的每個過程,而不是終點的結局。在面對生命的每一個難關,我們皆希望每一人都能勇于接受每一個挑戰, 贏了,從此開拓生命之路;輸了,我們也無愧于心。祝福所有癌末患者,平安喜樂。


20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

化肥後患

化肥讓地球百病叢生

化 學肥料的出現,是現代人類發展史上一大佳音,滿足了人類對食物的需求,地球人口因而暴脹。

有了化肥之后,能夠一再重覆翻種的土地,解除了糧食危機, 令人類放心地大事繁衍,全球人口從20世紀初的16億人,一下子膨脹至今天的60億人。

但,放肆濫用化肥的下場是,全球的氮污染 (Nitrogen)已經嚴重到不容忽視的地步了。

到底氮污染是如何形成的?它把地球破壞成什麼地步了?

濫施肥,反而造成土壤老化、 貧瘠,農作物收成欠佳;適當地施肥,針對土壤所需要的養分而補充肥料,才是“合理施肥法”。
對于化 學肥料,一般人的認知十分有限,大家只知道化肥能夠催谷農作物的生產量,沒有化肥,地球上一半人口可能早已餓死了,但卻不知道化肥的組成原料是什么。

供 農業用途的化肥主要是由氮(N)、磷(P)和鉀(K)三種元素組成,這是因為在一般土壤裡頭,這三種元素的含量不足以滿足植物的成長需求,至于其余的微量 元素,如鐵、銅、鋅、鎂等等,土壤本身可以供給,若不足夠的話,也可以補充微量元素。

當中,氮氣,可說是化肥最主要的成分,其他還有磷肥、 鉀肥,視何種成分最多,俗稱的複合肥,或是化肥,就是這三種肥料的總稱。

自從人類發現轉換氮氣的方法之后,為農業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

1902年,先是德國化學家哈柏發現了把大氣中的氮氣(N2)進行氧化作用,轉換為氨(NH3),而氨被土壤中的硝化細菌轉換成硝酸鹽(NO3)之后,就 可以讓植物吸收。

20年之后,另一位德國化學家包希進一步研究,把有關的發現改革為大規模的氨合成工業,自此之后,人類大量生產化肥,每年 把數以千萬噸的氨製造成肥料,也開始了氮污染的危機。

起初,化肥的發現,是天大的好事,這兩名化學家也先后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然 而,凡事一體兩面,后來人們才嚐到大量使用化肥的苦果,但人們已經深深用上癮了。

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化肥的使用量也飛快成長,人類不當施 用、濫用化肥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尤其是氮肥,帶來的下場不僅是浪費錢,還加劇了河流、湖泊、地下水的污染,濫用化肥的代價是超乎想像的。

----------氮肥用得多損環境----------

對生質燃料的高需求,以及吃 肉的飲食習慣,人類大規模的種植玉米,不但不環保,濫施氮肥,而且還造成全球暖化上升。
農夫們都知 道,施放化肥的最終下場就是土壤變得越來越貧瘠,明知是飲鴆止渴,但卻不得不施加更多、威力更強的化肥,最后導致土壤嚴重板結,最終失去了耕種價值。

氮 氣,是所有生物都需要的,大氣中含有最多氮氣,佔了78%,但氮氣還未呈活性之前,大多數生物都無法直接利用它,只有激活之后,才能吸收。

以 氮肥來說,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是氮肥中最主要的成分,一旦從不反應的狀態釋放出來之后,活性氮,會和很多化學物質結合,並廣泛進入大氣、河流、海洋,最終引起環境污 染問題。

以全球第一大化肥使用國中國為例,該國在2008年消耗了5868萬噸化肥,當中氮肥超過一半,以13億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每年消 耗4514公斤化肥,以中國30至35%的化肥利用率來計算,一年平白流失的化肥高達四千多萬噸。這些化肥不是揮發在空氣中,就是流入土壤中,最終進入河 流、湖泊、大海……造成海洋藻類突然增生,藻華爆發,破壞了海洋生物的平衡。

死去的藻類在分解過程當中,會消耗氧氣,最終形成死亡海域已不 是新聞,早期是歐美國家的近海常會出現死亡海域,最近這幾年,中國近海、湖泊也常常爆發赤潮,造成水中生物大量死亡,影響生態平衡。

最近的 研究還顯示,濫用氮肥還多了幾項罪名:減少生物多樣化、加劇全球暖化,甚至誘發發數種疾病。

----------氮濃度升高壞處多----------

近幾年,中國近海不時爆發赤 潮,嚴重影響了海洋生態,水中含氮量的增加,是原由之一。
作為最主要的肥料,在玉米田、草地上施加 氮肥的結果很明顯:農作物長得更多、更茂密。

不過,有多少人會研究大自然系統對突然增加的氮的反應?大自然的反應遠比我們所知更為複雜。

目 前,人類已知過多的氮氣會造成赤潮,但最新發現顯示,許多植物不適應含氮量大增的環境。對這些植物來說,人造活性氮突然增加,造成它們的競爭力大為降低, 輸給那些適應力較高的物種,長此以往,會減少生物的多樣性。

研究顯示,自從這種活性氮進入大氣之后,歐洲各地草原的物種減少了四分之一以 上。聯合國環境多樣性小組也指出,只有把大氣中的氮降低,才會對保護物種起著關鍵的作用。

若果你不關心植物的存亡,那么新的研究也揭露,人 類飲用水中的硝酸鹽(NO3)濃度增加,可能會造成健康出問題,與心肺相關的疾病增加,並引起幾種癌症,如肝癌。

而經由飲用水攝取了過量的 氮,會提高罹患阿茲海默症(老人痴呆症)和糖尿病的風險;空氣中的過敏原也會增加,傳染病會進一步擴散。

比如說,科家家已經證實了北美特有 的植物豬草(Ragweed)一旦施了肥之后,花粉會增加,而它的花粉最容易造成過敏;大氣中的氮濃度增加,其他的傳染病如瘧疾、霍亂、血吸蟲病、西尼羅 河病毒的感染力更強。

水中含氮濃度升高,有利于水生植物的茂盛,提供更多食物給蝸牛,蝸牛是血吸蟲帶原者,它們因而繁殖得更快,更加容易散 播傳染疾病,且寄生蟲也會增加。

----------化肥交 易損及貧國----------

從全球的化肥交易當中,可以察覺貧富懸殊,以及不公平交易的害處。

首 先,主要的肥料生產國仍是科技發達國家,這些富有的國家製造了濫用氮肥的問題,它們大把大把、揮金如土似的使用氮肥,只為了更高的谷物收成,大部分的谷物 用來餵養牲畜。

但另一邊的貧窮國,大多是非洲內陸國家,卻面對收成不豐、人民營養不良的苦果。非洲撤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由于土壤營養流 失,人民亟需化肥來穩定農作物的成長,並提高生產量。

富有國家製造災禍,殃及窮國,這就是化肥交易的真相。

環保分子呼吁農夫 改變施肥的方式,有助改變氮肥泛濫的情況,同時農作物收成不會因此顯著減少。

適當的施肥:現代農耕法所施加的化肥往往超出最高產量所需的肥料,有25至50%的化肥會被雨水沖走, 或是進入大氣。
精確的農耕法:在農作物需求最大的時候,才在根部施肥,並使用全球 衛星定位系統(GPS)定位農田,搖控估計農作物所需的肥料濃度,但此項技術的成本不菲。
在 冬季時種植一些能把氮留在農地裡的農作物,或在玉米田中種植不同的農作物;只在春季播種時施肥,秋季則停止施肥。
工廠在煙囪安置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設備。
保 留濕地:在農田與農田之間保留濕地,以吸收那些含有高氮量的水,減低含量高的氮水流至河流或地下。
----------濫用氮肥慘痛實例----------

人類濫用氮肥的下場,大量土地的 耕種力不是大減,就是無法再使用。而土地的養分自然再生,需要花上數十年時間。

很多人知道化肥會污染水源、環境,但污染程度已去到了什么水 平?

看看這些事實:

在過去 20年來,人類使用的氮肥已經超過合成氮總量的二分之一。
自1960年以來,合成 氮的生產量大幅增加了80%,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卻只增加了25%。
對地球、人類 有害的活性氮,70%來自固氮工業,即肥料製造廠。
吃下含氮過多的植物之后,不論 是人類還是動物,都會出現后遺症。科學家在那些施氮肥過多的蔬菜發現,它們的硝酸鹽含量是正常情況的20至40倍,過高的硝酸鹽,會致癌、病變,或造成畸 型。中國一些肝癌高發區的飲用水,被發現含有過高的硝酸鹽。
美國以玉米製造生質燃 料,原意是環保、減少消耗能源,但大量施肥的下場是,玉米產量大增,但密西西比河的氮含量暴增,這些河水流入墨西哥灣,爆發藻華,形成死亡海域。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學前教育很好玩

文:楊潔思
圖:張智玟、受訪者提供
22-03-2010



你要怎樣的學前教育?

今年,踏入小學一年級的小小初哥們,在上學還不到一個學期,就被教育局“殘酷一叮”,規定進行了慘烈的識字及精算計劃 (LINUS)測驗。
過后媒體揭露,國文考題超難,逾80%的華小生不及格。
那些非常關心孩子課業與成績、分分計較的家長,豈不更添一樁 心事?
對他們說,這個LINUS非同小可,它可是二年級的分班標準!
可以預見的,隨著實施LINUS,那些原本就偏向學術性的學前教育中 心將更為學術性。
會有多少孩子在“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心態下,典當了無憂無慮的童年?
學習,真的需要這么苦嗎?
如果孩子 一踏入學習殿堂便嚐到苦果,我們又如何要求他們保有學習熱忱、終身學習呢?
學習其實不必那么苦,學前教育中心其實很好玩。
國內百花齊放、 各師各法的學前教育中心,其實不正告訴我們:學習不是那么死板,可以很活潑、很多元嗎?
殊途同歸,不同的方法,一樣可以達到學習效果,這才最重 要,不是嗎?

學習應該是很快樂的事,如果 孩子一踏入學堂便嚐到苦果,我們又如何要求他保有學習的熱忱、終身學習呢?
LINUS國文測驗超 難,會不會成為小一生及家長的夢魘?

才剛踏入小學生涯,迎接小朋友的卻是不明所以的試卷,真叫他們情何以堪?

語文這等東西, 等孩子上小一才來惡補,是來不及的,看來學前國文補習老師,大概會崛起成為國內新興行業中的明日之星。

同樣的,若不想栽在LINUS手裡, 家長為孩子選擇幼兒園時,該園是否有夠高的國文水準,恐怕會是一個重要考量。

同樣關心孩子成績的幼兒園,或許也正在頭痛如何大力提高學生的 國文水準,讓他們在LINUS中取得漂亮成績單,以吸引更多家長把孩子送到中心來。

下一回走過幼兒園,你聽到的可能不再是 baca,buku,tikar,而是membentangkan tikar, mencedok air di perigi……

幼兒園各自各精彩

Diyana采取半開放式教 學,學術與玩樂並重,以此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
隨著學前教育普及,幼兒園非常普遍,無論大城小鎮, 幾乎每個較大的住宅區,至少都會有一兩所幼兒園。

由于政府向來沒對幼兒園的路線與課程有太大管制,因此國內幼兒園可說各自各精彩。

加 上其他如專教幼兒閃卡、記憶力、讀經或腦部開發的中心,國內的學前教育可說一片百鳥齊鳴景象。

國人對學前教育重要性的意識有所提升,令學前 教育越來越受重視。

向來,有意識有能力的家長,都不惜自掏腰包把孩子送去學前教育中心,特別是向來注重教育的華裔家長,大都希望孩子在進入 小學一年級前,已打好基本的學習基礎。

家長選擇學前教育中心的考量,一般是收費是否合理,及中心是否靠近住家。

唯,隨著公眾 對學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中心的辦學理念與方法是否吻合本身的理想及需求,已成為越來越多家長的選擇基準。

傳統幼兒園只注重讀寫算,教學 方式傳統,符合注重孩子學術性表現的家長需求嗎?

一些對幼兒教育抱有理念的家長,則選擇開放式教學幼兒園,並認為這類幼兒園更吻合孩子的身 心平衡與發展。

主題教學可以多元化

戲無益?許多人有個錯誤的觀 念,認為戶外活動不過是玩罷了,于教育無益。
傳統幼兒園采用現成的課本照著教,這是最容易的做法。

卻 有幼兒園採用其他教學方式,老師不惜付出更多,只為讓學生更容易掌握新知。

位于八打靈再也的Diyana幼兒園,以及巴生的種子學園,走的 都是多元智能與主題教學的路線。

“幼兒需要更多感官訓練,我們實踐多元智能(Multi-Intelligent,簡稱MI)理論。”種子 學園園長何智強說。

他指出,多元智能理論主張人的智能可以分為8個方面,然而目前的教育都集中在前面兩種,即語文和數學邏輯,忽略了其他智 能,如音樂智能、運動智能等。

Diyana院長吳國強也分享主題教學的好處:“主題教學具伸縮性,主題可以變換更新,未必年年一樣。像學園 近來的新主題便是熱帶雨林的動植物及花園的秘密。”

他指出:“這種教學可以多元化,過去我們教育缺乏的東西,都可以加進來,像熱帶雨林、安 全問題,又或涉及生命教育,如談及人生長過程身體的變化等等,希望新生代掌握更多知識。”

Diyana每個月定一個主題,例如由我自己開 始、到家、學校、社區、雨林、地球、外太空等,讓孩子從他們最熟悉的事物,發展至較大的範圍。

教師根據主題網進行課程設計,沒有課本,資 料搜集源自書本及網際網絡;文法課才采用坊間的書本。

種子學園則一個主題走二至三個月,學園事先讓家長知道接下來的主題,讓他們配合主題輔 助教學。完了之后,再做報告匯報家長。

何智強坦承,這種教學法在資料搜集方面其實相當耗時,因此教師工作的8小時內,有2小時的空檔,讓他 們用以備課。

無論如何,這些額外的努力是值得的,他說,通過活潑的主題教學,孩子們學得更多更好。

培養孩子各方面能力

對何智強來說,學前教育最重要的部分是培養孩子獨立的 能力、社交能力、身體的發展、學術性及音樂。

小朋友4歲入學,學園盡量讓他們自己照料自己,如沖涼、穿衣、吃飯等,培養他們生活自理能力。

與 人交往與社交的能力,也是種子的教育重點。“我們要孩子能提出個人的要求與想法,敢發表、敢發問。我希望他們懂得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是需要通過活動建立起 來的。”

戶外活動是許多幼兒園較弱的一環,許多國人有個錯誤的觀念,認為戶外活動不過是玩罷了,于教育無益。

7歲以下的孩 子,身體與體格正在茁長,更應重視身體的發展。何智強很重視體能課,讓孩子每天都到戶外玩及跑動。

這種玩也不是普通的玩,種子可是認真地請 來精武體育館的教練前來教小朋友鍛煉身體、做體操。

再來才是學術層面,他希望學生至少能掌握母語,會其他語文、數學、邏輯思考等。

音 樂的薰陶,對孩子品格的塑造助益大,故也是備受重視的部分。其音樂老師同樣是特地聘請回來的專才。

環境營造學習氛圍

Diyana的學生年齡層從2歲半至6歲,2歲半的課程 為蒙特梭利教學法,主要是扮演遊戲學校(play school)的角色,培養小孩基本的生活技能、小肌肉及人際關係發展。

幼兒園分上下午 班,上午班有400名學生,英巫語教學,畢業生主要往國小或國際學校升學,下午班150人,主要媒介語為華語及巫語,畢業生主要進華小。

“我 們是采取半開放式教學,讓孩子學語文,一半學術一半玩,主要是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

舉例,語文學習有學音節的學術性部分,也有活潑的主題 教學部分。

開放教育的方向,是培育一個全人的發展,達致身心平衡,幼兒園的整個環境營造讓人學習的氛圍。

“學園中並沒有考 試,我們主要通過觀察讓家長知道孩子的專長,每個月有小評量。”吳院長說。

瞭解強項發展強項

何智強投身學前教育十年,憑的是一個理念:創造一個符合 孩子身心發展的幼兒園。

種子學園目前共有80位學生,由7位老師帶領。

何智強強調,讓孩子有機會接受8種智能的訓練,才能更 全面地了解他們在各領域的強弱,從而再讓孩子去發展其強項,就更能激發他們的潛能。

他說,孩子入學前,他會與家長溝通談其教學理念,園方會 定期評估孩子的狀態,一年兩次的評量報告,針對課程內容及孩子智能發展,但是卻不會有考試。

每位老師都有其部落格,文章也會貼在門口,讓家 長知道其班上的學習狀況。

八種智能主導興趣

美 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加德納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論。

理論指人類有 八種智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強項。

八種能力如下:

1.語文智能
2.邏輯數理智能
3.空間智能
4.音 樂智能
5.運動智能
6.人際智能
7.自我解析智能
8.自然科學智能





華德福體系教什麼?

在開放式幼兒園中,蒙特梭利是最廣為人知的教育方法之一,它強調全人教育,主張人性化的教育方式。

由于蒙特梭利名堂 大,坊間難免有魚目混珠之輩,家長還得花時間精神去鑑定。

除了蒙特梭利,國內的華德福(Waldorf)體系幼兒園顯得“冷門”多了,無論 如何,它還是有其忠實的擁護者。

到底什么是華德福呢?

一靜一動互相銜接的活動安 排,有助孩子達致情緒穩定、心靈平和。
雙層樓邊屋的空地上,有花草樹木、小水塘、小魚池、沙地、滑 梯。

小朋友自由在這裡找東西玩──堆沙砌圖、坐滑梯、爬樹、如泰山般蕩來蕩去、找昆蟲,甚至追著母雞玩。

這是一間講究人與自 然和諧的幼兒園,叫Waldorf Kelip-kelip,采用的是奧地利社會哲學家魯道夫斯坦納(Rudolf Steiner,1861—1925年)的辦學理念。

華德福(Waldorf)教育主張,7歲以下的孩子,不迫他們讀書寫字,盡量讓他們 玩、跑、跳,接觸大自然,並認為自然界的一切都符合孩子的天性,自然景物也是兒童想像力和概念形成的原始材料。

Waldorf Kelip-kelip外部有足夠的空間讓孩子流連,每個上課日有一定的戶外活動時間。

其內部也一樣貫徹追求自然理念,家具玩具都以木質、 布質及鐵器為主,看不到任何一件塑料玩具,也見不到一大疊課本或課業。

教孩子其實很簡單

24位學生,幼兒園就 宣告額滿,想要入學?明年請早。

這裡收3歲到6歲的孩童,采混班制,小孩與小小孩混在一起,倒也相安無事,即使偶有爭執,也很快就恢復平 靜。

院長與院長夫人就是孩子的老師,不曾聽他們大聲說話,卻能把廿多位小孩控制得很好。

“教孩子其實很簡單,不用打、不用 罵、不用喊。”院長林道輝說。

林道輝的情緒總是很平穩,即使是孩子佻皮,他也只是耐心地勸說,沒訴諸暴力。

華德福教育注重孩 子情緒的健康與穩定。要孩子情緒平穩,老師的情緒先要平穩。

“華德福是為孩子以后幾十年的生活作好準備,要達致身心靈健康,零至7歲這個階 段很重要。”林道輝說。

“大人或老師的情緒平穩,孩子就會很放心,情緒也跟著平穩。

即使偶爾孩子打架,他也不曾出動籐鞭, “小孩子打架很平常,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勸他們不要打,可以好好跟他們講:手是拿來做工及玩的,只有生病的手才拿來打架。”

不重學術全馬僅數間

華德福教育主張,盡量讓7歲 以下的孩子玩、跑、跳,接觸大自然,自然景物是兒童想像力和概念形成的原始材料。
華德福幼兒園在大 馬並不普遍,十多年來只有寥寥數間,主要是華裔小孩多進華小,華小極注重成績,家長會很緊張,因此對不重視學術的幼兒園,接受度有限。

不過 話說回頭,華德福教育要普遍化,並非易事;有時是一班有心的家長,在遍尋這類幼兒園不獲下,親自下海操刀。

在吉隆坡怡保路的華德福幼兒園, 便是由家長成立。

華德福學苑的玩具很簡單、人物沒有什么表情,其故事書也沒有繪圖插畫,孩子要用自己的想像力去想像,久而久之自然培養出豐 厚的想像力。

最好是能給兒童機會盡量發揮想像力的玩具,這會讓他們發展表達象征力的能力。

在7歲以下的兒童階段,畫畫也是 重點,用意在于將人類用畫來表達意思的精神,表現給兒童看,並主張不要先教閱讀,而是由塗畫、畫塗的方式升起對文字的印象(如以上唇形狀作出字母M的形 狀),再由此進入閱讀。

一動一靜情緒穩定

華德福學苑的玩具很簡單、人 物沒有什么表情,其故事書也沒有繪圖插畫,這是要讓孩子培養豐富的想像力。
幼兒園的上課時間是6個 小時,一天的活動安排為畫畫、玩樂、收拾、唱歌、體操、手語、戶外玩、做手工/面包/玩黏土/畫水彩畫、聽故事、午睡

林道輝說,活動的安排 有一定韻律,一靜一動互相銜接,例如孩子在戶外玩后,接下來的活動是做手工這類靜態活動,有靜有動,有戶外有室內;如呼吸般,有呼有吸。

這 有助孩子達致情緒穩定、心靈平和。

“由于活動都很生活化,孩子不會覺得悶,相反的,還會很好學。即使在同樣環境,孩子的想像力都不一樣,他 們玩遊戲的故事內容,就沒有一天相同。”

玩,是孩子重要的功課。這裡沒有課業與考試壓力。

無論如何,為配合本地小學的銜接問 題,林道輝得讓其幼兒園本土化,因此教6歲的孩子讀寫算。

華德福教育講究身教,斯坦納指出,兒童是全然的感知器官,大人在他們面前的行為和 表現,都一點一滴被轉化融入他們的身心靈中,從而決定兒童發展的傾向,以及他們未來一生的健康。

因此,以身作則是華德福老師的功課。

“做 華德福老師沒有這么容易,他們必須做很好的榜樣,因為身教很重要。”林道輝說。“而且,學園內的手工制品,市場上很難買到,很多東西老師要親力親為。”

對 小孩沒多一分耐心,本身品格修養少一分,都不容易,怪不得有這個說法──進行華德福教育,教師本身其實就在修行,在走心靈的路。

老師感應孩子需要

講故事時間,林道輝以簡單道 具,說一則兒子發跡后不認病弱老母的故事。
“孩子是我的老師,我從他們那兒學習,他們要什么會跟我 說,不過不會直接講出來。”林道輝說。

因為是用感覺去感應孩子的需要,做老師的“眼睛要睜大、耳朵要聆聽”。

心思要非常細 膩,才會對孩子的需求敏感。

孩子當天的需要是什么?沒見到他們時,未必會知道,老師要有隨機應變的本事,不是說設計好了當天的課程內容,就 可以照著計劃走,這更增加教師的難度。

“每天小朋友進到班來,我們會留意他們的臉色心情,若他們心情不大好、心亂不定,玩的時候就會很 亂。”

例如有次小朋友講故事時間,有一位學生一直心情不定、老是講話,林道輝就把他拉來坐在自己的大腿上。在老師懷中,小孩漸漸定下心,靜 靜聽故事,聽完故事還主動收拾東西。

把小孩拉來坐在身邊、替他們按摩、抱著他們,都是林道輝讓他們靜下來的方法。

“其實,華 德福並沒有教怎樣對待小朋友,我們要懂得去看、去聽、去了解孩子的需求,這些,是要心定才看得到。”

午餐開動前,就有一位小朋友哭鬧要媽 媽,老師體貼地問他是否要上樓睡覺,孩子點頭。不要吃午餐?孩子搖頭。老師就帶他睡覺去,不會強迫他非要先吃了飯才能休息。

蒙特梭利教學法教具啟蒙

“蒙特梭利教學法”由意大利教育家瑪莉亞蒙特梭 利提倡。

蒙特梭利教學法以孩子為中心,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以及老師引導,培養孩子自己主動學習、探索的欲望,進而發揮潛能。

此 教學法相信,在孩童可塑性最高的學齡前階段,致力發展他們的知識、技能與人格,對日后其身心的發展將有莫大影響。

蒙特梭利還自行創製許多教 具,這些教具有特殊功能與目的,以幫助孩子逐漸發展為獨立自主的個體。

蒙特梭利課室是混齡的,孩子可自由選擇他們想要做的“工作”(操作教 具);自己選的,必然是自己最有興趣的,專注力與學習意愿自然較高,也更愿意重複操作,從而得以不斷地精鍊他的感官與大小肌肉。

蒙特梭利教學五大領域
領域說明
日 常生活教育學習生活自理,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獨立。
感官 教育提高五覺等感官功能,敏銳的感官知覺可幫助孩子發展智能。
數學教育將數學 概念化具體化,孩子從操作教具(如數棒、串珠)中了解數的意義,建立數學基礎。
語 文教育提供一個充滿語言與圖文的環境,幫助兒童理解文字的意義,以活動引導孩子有興趣地自動學習聽、說、讀、寫。
文 化教育包含地理、歷史、天文、地質、音樂、藝術、動植物及自然科學等,讓孩子認識自己生活的環境,培養對文化的欣賞能力。








體驗生命學得更起勁
有豐富的生命體驗,人生會更精彩。

這些年國人生活水平提高,孩子大多沒吃過什么苦,生活無憂,然而生命相對蒼白;他 們或是生活圈子小,或是父母保護過度,生活乏善可陳,生命體驗少之又少。

相比之下,大愛幼兒園的小朋友很幸福,他們有生命教育及生活體驗 課,學習生涯比一般幼兒園學生來得有姿采!

單手操作、洗碗抹碗摺衣,這 天的體驗課,小朋友玩得很開心。
大愛幼兒園,六歲班的課堂上,不時傳出咭咭笑聲。

小 朋友一個個右手塞在T恤裡,吃點心、洗碗及褶衣服,都只能用左手。

這項活動煞是好玩,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這是國際著名慈善 組織慈濟旗下大愛幼兒園的生活體驗課。這天的主題是體驗身障人士的不便,主要是配合當天的靜思語教學:“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潛能。”

之 前的生活體驗課,還包括帶小朋友到菜市場買菜、懷抱重物體驗媽媽懷孕的辛苦、參觀原住民村、老人院等等。

海地大地震時,為了讓小朋友對災民 的情況有更深切體會,體驗課時,小朋友當天的午餐是白飯配鹽。

學校的規矩是不能浪費食物,因此小朋友得把鹽加白飯吃完,經此一役,有些小朋 友挑食的壞習慣就此改變過來。

由于慈濟有本身的電視台大愛台及攝錄隊,足跡又遍及世界各角落,因此影片眾多。

應自小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 力,不要讓孩子凡事都依賴kakak。
“許多影片,都可在體驗課派上用場。赤貧國家國民吃泥巴餅、 中國落后的貴州小孩如何上學等畫面,都是培養孩子感恩、見苦惜福的好教材。”吉隆坡班登英達的大愛幼兒園園長謝月好說。

課程中包涵體驗教 育、生命教育,是大愛幼兒園其中一項有別于一般幼兒園的地方。

馬六甲的大愛幼兒園率先于8年前成立,班登英達大愛幼兒園則成立于2007年 初。

在學術上,大愛幼兒園與一般幼兒園無異,然而在內涵上,它卻比一般幼兒園來得豐富有深度。

這可說是一所涵蓋生命及生活教 育的幼兒園呢!

“幼兒園的理念是進行品格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與靜思語教育。”謝月好說。

孩子尚小就把善種子種在他們心 田,大愛相信這顆種子會隨著孩子成長而長成大樹。

體驗課分為五段式

謝 院長透露,體驗課分為五段式,即:

1.體驗

2.故事/影片帶出

3.省思──老師根據故事發問問題

4. 靜思──套上靜思語

5.生活實踐──過后落實在生活上

謝月好:親、師、生 三者環環相扣,教育的責任,必須是家長與老師相互配合共同扛起。
其實體驗課很伸縮性,老師可靈活處 理。

謝院長分享大愛的經驗,她以去菜市場買菜為例,指出老師會事先引導小朋友,先例出菜單,確定要買的材料。

其后分配好小朋 友的工作,誰負責提菜籃、誰付錢、誰跟菜檔老板開口等等細節,大伙才浩浩蕩蕩出發。

把菜買回來后,小朋友再學習弄出簡單菜餚,從中孩子可了 解菜從菜攤子到成為桌上佳餚的整個過程,同時學習買東西、算錢。

她笑說,當菜選好后,菜販準備將菜裝入塑膠袋時,小朋友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環 保袋,要菜販捨塑料裝用環保袋,周遭大人不但被小孩天真可愛的模樣逗樂,也上了一堂環保課。

在活動背后園方還有一番苦心,她說:“那時候是 五月齋戒月,為鼓勵小朋友少吃肉多吃菜,我們進行這個到菜市場買菜的活動。”

主題教學可以多元化

慈濟的名气大,幼兒園受落是意料中事,每年報名的家長 非常踴躍。

僧多粥少,幼兒園一位難求,幾乎全年都有人來電詢問報名入學事項。

幼兒園對學生進行篩選,原以為慈濟會員是首選,其實不然,首重的是理念吻合,只要家長與大愛有共識、配合意愿高,不同宗教信仰的學生一樣收錄。

“我 們注重與小朋友的互動,因此錄取標準是他們可以明白老師的話。家長的心態與配合度,也是我們的考量。

親、師、生,三者環環相扣,家長不能把 責任全丟給老師;孩子回到家,便是家長的責任了。”謝園長說。

她說,大愛幼兒園雖有聽寫,但沒有考試,只是做評量,有作業、有功課,但無需 帶回家做。

那類一味注重學術成績的家長,不適合把孩子送來;那些認同學術與品格並重,願意付出時間精神教育孩子的家長,與幼兒園的配合度會 更高。

她笑說,家長也要做功課,所謂的功課,是填寫親子橋小本子及完成老師要求的配合。

這主要在靜思語教學方面。靜思語是聖 嚴法師的語錄,老師每兩周教一句語錄。

例如“要克服困難,不要被困難克服。”

小朋友學了這句話,就要將它實踐在生活上;家長 的功課,便是觀察孩子有否在家中實踐。每實踐一次畫一個勾,兩周后老師將會算出小朋友在家中及學校中實踐的程度。

趁孩子小播下善種子

在學術上,大愛幼兒園與一般 幼兒園無異;在內涵上,它卻比它們來得豐富有深度。
大愛幼兒園為全日制幼兒園,上課時間從早上8時 30分至下午5時30分。

班登英達幼兒園的房子由善心人士捐出,為兩間毗連的排屋邊屋,由于空間有限,只有五班,一班只收16位學生,因此 整家幼兒園,總共有80位學生。老師則有10位,也就是一班兩位;一名老師對8位學生,屬很高比率,還不包括前來幫忙、當義工的大愛媽媽。

趁 孩子尚小未塑型,大愛先把善的種子播種在他們稚嫩的心田。

大愛幼兒園每位小朋友都有個竹筒,每天,他們都須起善愿,並在竹筒投下硬幣。每個 月,不管竹筒內是3令吉或5令吉,幼兒園都會協助他們把錢捐出行善。

謝月好說,重點不在錢的數目,而是志在培養孩子的善心善念,讓孩子天天 投錢幣,而非一個月一次,是讓他們天天都行善,天天都有善念。

幼兒園是品格與學術教育並重,聖嚴法師當初決定成立幼兒園,主要有感現今社會倫理道德低落,良好的道德觀要從小培養塑造。

十年樹木,百年樹 人,其中學前教育更是分外重要,絕非許多人認為的“只是幼兒園、去玩玩吧了”。

腦力開發激發潛能

黃禮翔利用多種道具,讓孩子 喻學習于玩樂,與此同時開發他們腦袋的潛能。
坊間還有一些腦力開發中心,也屬于學前教育中心,到 底,中心教些什么?這腦袋要如何開發?

潛毅腦力開發教育中心院長黃禮翔說,孩子在不同年齡,腦部發育各異,因此針對性配合各階段腦部發育狀 況訓練孩子的右腦,將能有效幫孩子開發潛能。

左右腦處理資訊的方式不同,左腦主要為邏輯思考、右腦則主創意、圖像記憶等。

為 配合右腦特性,老師以大量東西,用快速度在孩子眼前呈現,訓練孩子的右腦如攝影機般,把圖像攝住存進記憶裡。以這種方法記憶,要比用左腦記憶的效果強得 多,不但可以處理很多資訊,還記得更久。

老師必須準備很多教材,許多都沒現成的,得自己動手做。

“當孩子習慣了大量新東西、 不同的東西,他們對接觸的資訊不會分辨深淺,都可以吸收。因此,在中心內,可以看到兩歲的孩子在背乘法表。”她說。

孩子小小的腦袋瓜,勝過 世界上最先進的電腦,他們的容量及潛能讓人驚嘆。

不過,她也說,右腦開發要看到成效比較難,可能耕耘幾年都看不到效果,直到孩子五歲左右。

“這 時期的孩子,開始有輸出(output),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學習能力比較強,新教材很快就上手。”

各年齡層孩子腦部發展與學習

兩歲

孩子在這個 時期的包容能力處于最佳狀態,所以著重訓練孩子的五感,即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學到的一切都會進入深層意識中加以記錄,與此同時,也不斷建立起 頭腦的迥路。

在這個時期,孩子也有三個主要能力:行走的能力、語言的能力和處理事物的簡單技能。所以這個時期宜給于孩子自由活動、刺激豐富 及大量使用語言的環境。

三歲

這個階段是自發性、表現能力開始發育的時期,所以孩子會產生強烈的獨立性和創造 性。

三歲孩童處于學習飢餓狀態,充滿自行學習的意愿,要進行各方面的學習,也是訓練孩子多元智能的最佳時期。

若孩子周遭缺乏 學習環境,這些能力在尚未發現前,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四歲

這階段孩童的思考能力、技術將出現突飛猛進的發 展,宜在此階段盡可能輸入優良指示和知識。

這時期的教育可稱為教導教育“給予知識的教育或記憶教育”。孩子具從環境中學習探究的旺盛心。兒 童百科全書會是不錯教材,能滿足他們的部分好奇心。

五歲和六歲

五歲的孩子具有天才的記憶力,此階段讓孩子進行 記憶訓練,可使他一輩子具有輕鬆記憶的能力。

孩子這時候的前腦葉部分,會有顯著發育成長,前頭葉是掌管思考的部分,因此思考能力會迅速進 行,所以必須將教育的重點放在思考上。

六歲的教育可延續這個方向,進一步加強與鞏固孩子的記憶與思考能力。





迫切任務如何銜接小一

學前教育中心是各種教育概念與理念實踐之地,繽紛多彩,選擇眾多。

無論如何,普遍上幼兒園還是以學術性為主,一方面 固然是傳統使然,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家長偏重學術性的心態。

這類幼兒園也不負使命,致力把學術知識往小朋友腦袋裡塞,正是所謂的“不要輸在起 跑點”。

如今的華小一年級,課本越來越深,特別是馬來文,讓許多家長吃不消,不得不請家教或送小朋友去補習班。

許多小一的家 長都有這個深刻體驗,一談起來不怕找不到共鳴,眾口不約而同大吐苦水。

孩子從幼兒園踏入小一,就像踏入彭亨河一樣,幼兒園是第一步,水深及 膝,小一是第二步,水突然就來到胸膛!

也難怪,適應不良是小一初哥最常見的“病症”,上課成了苦差,小朋友每天哭哭啼啼不愿上學,搞到家長 頭大如斗。

不想讓米飯班主家長們頭痛,幼兒園就得解決“如何銜接小一”這個問題。

適應不良是小一新生最常見的 問題,小朋友每天哭鬧不愿踏入課堂,令家長頭大如斗。
“小學的課程若也似幼教般,那么銜接上就沒問 題。”幼教工作者吳國強說。

不過到目前為止,這還只限于幼教工作者的理想吧了。

事實是,幼兒園畢業生升上華小后,適應不良的 現象最明顯。

身為Diyana幼兒園園長,他透露,學園在準備孩子進入小學的銜接上,花了不少心思。

其中,帶孩子參觀小學是 最直接的方式。其他還有模擬小學,把環境打造得像小學般、課室中桌椅排列,乃至食堂鋪排,以及舉辦考試,都旨在替小朋友做好心理準備。

當 然,考試成績不對外公佈,Diyana是沒有考試壓力的幼兒園。

這與該幼兒園標榜的“重視學術的同時,著重于孩子可以快樂地學習”的做法相 吻合。

他說,6歲班的第二個學期開始,學術層面將加強,並讓孩子知道他們明年要上小學,功課會多了,所以這時候要多練習寫字。

他 事后有追蹤一些孩子的進展,因此對他們在小學的情況相當清楚。他發現一般孩子學業上的問題不大,反倒是小學老師會打人,讓小孩比較不適應。

轉 到私立學校就讀

有些學生真得不行,轉去私立學校。

他強調,適應不來華小的孩子,不見得就是成績較普通的孩子,一些很 傑出的孩子,就是無法適應華小的教學模式。

但是,孩子轉到私立學校就讀,並非就能完全解決問題。有些小孩一下子從管教嚴格、功課特多的華 小,跳到管制相對寬鬆的私立學校后,散漫之心一發不可收拾,從此自我放逐,一蹶不振。

吳國強看在眼裡,心痛之余,忍不住要問:學習是為了什 么?

“讓每個孩子盡量發揮發表吧!”這樣的理念,也只能在小小的幼兒園內實現。

走出了幼兒園,升上小一,孩子,就看你的了。

孟母三遷首重環境

小學的課程若能設計得像幼教 般,就能解決銜接上的問題。這是許多幼教工作者的期望。
孟母三遷,為的是尋找一個適合孩子的環境。

無 疑的,環境很重要,在巴生的種子學園,院長何智強致力營造一個讓孩子熟習第二語言的環境,播放英語發音,以及本地制作的馬來歌曲、班頓等。

以 馬來語為例,他說,他的目的在于使孩子覺得這個語言很好聽,讓他們喜歡上這個語言,不會排斥。

“由于小學一年級的馬來文很難,我們要讓孩子 習慣聽馬來語。”他說。

種子的學生課本不多,主要是英語自然發音,目前這教材已電腦化,孩子可以跟著電腦發音。馬來文的音節,也有電子輔助 器材。

銜接重點孩子有心理準備

在 銜接的問題上,不走學術性路線的幼兒園,看起來會比較“吃虧”。

種子學園是用多元智能與主題教學法,並沒有聽寫及考試,所以孩子沒有聽寫的 概念,對小學的規矩也很陌生,以為聽寫可以討論。

幼兒園成立了10年,何智強坦承,創園初期,孩子在銜接小學一年級時面對一定的困難,學術 上比別人慢很多。

甚至有孩子一直哭,不肯去上學,長達三個月。

后來種子用二至三個月的時間,進行小學銜接課程準備,自此不適 應問題比較少。

“我認為銜接課程的重點,在于讓孩子有心理準備,知道小學的上課方式,知道會有功課、抄寫及考試。”

他進一步 說:“銜接工作幼兒園要做,小學也應該要做,最好在華小最初的兩個月做,不宜在第一個月就讓孩子聽寫,及給許多功課。”

從輕鬆的幼兒園踏入 華小,排山倒海的功課迎面而來,一天六七樣,甚至七八樣都有,讓小孩面對很大挑戰。

無論如何,他嘆口氣說,小學一般沒有商量余地,老師都很 忙,面對那么多學生,也怕難管教。

他無奈說,种子已盡量讓小朋友適應小學制度,然而還是有部分小朋友適應不良。

“這不能怪小 學教師,他們也聽命于校長。”

若想找一間在課程上有所不同的小學,也很難。畢竟華小生要學三語,壓力本來就比其他語文源流的學校大。教育部 朝令夕改的政策,也令人難以適從。

方案教學激發思考

方案教學激發孩子思考、探索 及實踐,唯在本地不易實踐。
“幼教時我們盡量讓孩子有創意,就像往上茁長的小草,長長短短,各有各 的進度與發展,任他們盡情揮灑。不料去到華小,其教學方式卻是將小草修剪整齊。”這是吳國強的嘆息。

很多的創意,就此被剪平。

唯 一的欣慰,或許是當局開始注重培養孩子的創意。

2003年,教育局針對學前教育推出新課程綱要,主要涵蓋六個領域,即語言溝通、道德教育、 肢體發展、創意與鑑賞、情緒智商與社交,以及認知發展。2009年的學前教育課程綱要重新歸類整理,並增設科學與科技,及人文領域。

“新課 程綱要好的地方,是鼓勵孩子有批判性思考,增設情緒教育及培養他們的創意與創造能力。”他說。

作為幼兒園園長,他對學前教育有本身的理念, 他非常認同新綱要把創意拉進來,並指出日本幼教很鼓勵孩子從玩樂中展現創意與創造力。“還有,社會也很需要情緒教育,教人們用口說出情緒,而非打罵。”

去 年到台灣考察,他對台灣一些幼兒園進行的方案教學,留下深刻印象。

所謂方案教學,是讓孩子針對一個主題進行討論,以想辦法完成老師交代的任 務。如:椅子是怎樣做成的?

小朋友開始進行討論,得出結論是需要木,要鋸木;再把木塊釘起來,但要怎樣進行呢?他們可去請教木匠,了解實質 操作,再自行製造椅子出來。這整個過程激發孩子思考、探索及實踐。

只是,我國乃多種語言環境,華裔小孩需三語並重,除非幼兒園是全日制,否 則沒那么寬裕的時間進行方案教學。

家長會不會很掙扎?

銜接課程的重點在于讓孩子有 心理準備,知道小學的上課方式。
對家長來說,上開放式幼兒園,銜接小一會不會是個大問題?親友的壓 力,他們又是否承受得起?

一些家長或許不那么注重孩子的課業成績,只是身邊親友的孩子,學會了這樣那樣,考試取了多少分,聽寫幾乎都全對; 反觀自己的孩子,去到幼兒園好像“不務正業”,好像都在玩,畫畫唱歌聽故事,很少課本沒有功課,更不會有聽寫,會不會憂心?

若再加上親友的 不認同:怎么?五歲了還沒學寫字?沒有功課,只是玩,那是什么幼兒園?你不怕孩子小學時跟不上?

做家長的,會不會很掙扎?

以 華道福(Waldorf)教育體系為例,該體系初期向以慢著稱,孩子前面幾年的進展都很慢,那其實是在打基礎。

但長時間打地基,高樓遲遲沒 見起,不像許多傳統教學的小朋友,已一層層往上蓋了,學會多少字、會數到多少位數,都一目了然。

信心不足的家長,或許就開始動搖。一位華德 福幼兒園園長就說,有些家長在孩子五六歲時,就轉到傳統幼兒園去,旨在讓孩子掌握學術上的東西,為進入華小做好準備。

不過,也不乏信心滿滿 的家長,認為孩子進入小一時,一時的慢並不代表什么,孩子基礎好,遲些自然會跟上,甚至后發先至超越同學。

可見,信心也是關鍵點。如何與孩 子一起面對及跨過那段過度期,胥視家長的智慧、情商與耐心了。

希望孩子學習沒壓力

雖然坊間有許多對孩子課業很緊張的父母,然而也有不少 強調孩子快樂更重要的家長。

他們希望孩子甫展開的求學生涯,能輕鬆一點,不要有太多壓力。

唯,Diyana不少下午班的家 長,往往陷入兩難處境。畢竟孩子以后要上華小,功課是否能跟得上?現階段的輕鬆,是否等于先甜后苦?

“有些小孩的進度比較慢,的確會比較吃 力。”吳國強不否認這點,若他們發現特定小朋友不適合進華小,會向家長提出看法。他說,幼兒園的老師有時也會偏離軌道,不知不覺過于偏向學術。

例 如去年的小朋友,素質強,有能力做很多作業,老師自然而然給他們更多作業。幸好適時的檢討,讓老師看出問題,拉回正軌。





幼教自主百花齊放更有利

目前政府越來越重視幼教,有意把學前教育納入教育主流,這原非壞事,只是,幼教工作者卻擔心,若是政府推行所有學前教育中 心統一教學法,將破壞了目前學前教育百鳥爭鳴的畫面。

三歲定終身,學前教育應側重 兒童的身心發展,這關係到孩子一輩子的性格塑造。
“幼教可以多樣化,讓家長去選擇,這樣更好過統一 教學。”種子學園園長何智強說。“現今幼教的好處是多樣化,幼兒的學習可以以各種角度去做。”

在他眼中,台灣的方案教學、崇尚自然的華德福 教系,又或者讓孩子讀經的幼兒園等等,都各有特色。

他說,其實幼教工作者都知道本地的需求,保持目前的狀況就好。政府可以做評介,好的給予 獎勵。

作為先進國的新加坡,經過探討也讓其幼教自然發展,可見它必有其利多于弊的地方。

很多西方國家,連小學都讓它們自主, 學校老師自行決定教學方針與綱要,教育部只做其背后的支援。

小學吸納生動教學法

對比西方這類小學,何智強指 出,本地小學也要調整,用有效的方式教學,如方案教學。隨著孩子能力的成長,這項教學法將能進一步加強,除了通過繪畫呈獻,還能用文字表達。

另 一名學前教育中心院長黃禮翔建議:“不要讓孩子怕學習,像我的中心,會說等一下我們‘玩’什么,而非‘學’什么。我們的小學其實可以吸納一些生動有趣的教 學法,只要方法用得對,學習就不會枯燥。”

總的來說,如何讓學習變得活潑有趣,是教育工作者必須去思考的問題。

幼教師資亟需提升

小學其實可以吸納一些生動有 趣的教學法,只要方法用得對,學習就不會枯燥。
幼兒教育,與學術知識的汲取相比,更重要的是孩子性 格的雕塑。

受訪的多位幼教工作者,無論其所奉行的體系源自西方或東方,都有此共識。

這建基于童年的經驗,會影響我們一世, 童年所養成的性格,也可能就此塑型。

有個不堪童年的人,在成年后,往往要花費比別人多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努力才能擺脫童年的陰影。

能 擺脫的尚算是少數幸運的例子,一輩子也擺脫不了的大有人在。

“學前教育側重的是一輩子的性格塑造,而非上小學。是三歲定終身,而非上小學定 終身。”綠野蒙特梭利幼兒園園長李淑儀說。她反問:“所以說,是小一的銜接重要,還是一生的性恪重要?”

李淑儀也是教總《孩子》雙月刊專欄 作者之一,她說:“學前教育更著重的,應是兒童的身心發展。個別化的教學很重要,如孔子所說‘因材施教’,大馬幼教工作者要思考的是怎樣去落實他們的‘理 想化’教學?”

傳統上,國人普遍未意識到幼教的重要性,對師資並沒有什么要求,幼兒園老師的酬勞也相對低。

她指出,業者有注 意到這個問題,這是業者需要去解決的事,而政府可扮演重要的角色。

“近年來,幼教界無論是教師的薪酬或是師資方面,都在進步。只是這兩方面 還要多加提升。”

先進國家極為重視幼教,把最好的師資都分配到幼教去。

而讓幼教老師有正知正見,讓他們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 訓起來,這是全球多國都在進行的事,她對大馬忽略這塊感到可惜。

“我們要把幼教老師的能力提升起來,告訴他們:‘你們是在造就一個人’,讓 他們有使命感。”這是她的期許。

機會教育隨時隨地

幼教不應統一教學,現今我國 幼教的迷人之處是多樣化,家長擁有眾多選擇。
幼兒園固然是孩子接受學前教育的場所,然而,學習是無 時無刻都可以,也都在進行的,並非要等孩子踏入學堂,學習才算正式開始。

老師,是灌輸孩子知識的當然人選,然而與孩子相處時間更長的父母, 同樣也是當孩子導師的不二人選。只是,許多父母都忽略了這一點。

“很多家長忽略了孩子學東西的機會,白白錯過機會教育。”Diyana幼兒 園園長吳國強說。

記得有一次,他在蛋糕店內買東西,在排隊等付錢時,前面有對母子,孩子非常活潑好動及好奇,追問媽媽怎樣做蛋糕,那位母親 卻嫌他煩,沒有理睬他。

把這一切看在眼裡的吳國強大嘆可惜,孩子好奇追問的時候,正是進行機會教育的最佳時刻,為母者卻白白讓這樣的機會溜 走。

“我在駕車時,都會與孩子玩遊戲,例如問他們路過的景色,藉此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

“沒有人教你怎樣做家長,很多人不 懂得如何應對孩子,其實應對孩子有方法,讓孩子去忙,有東西做,便是其中一個方法。”

教育事業不爭朝夕

教育是長期的事,不爭朝夕。 起步比別人快,不見得就一路領先。
教育是長期的事,不爭朝夕。

一名幼教工作者巫月屏 分享她女兒的故事。

小女孩幼兒園主要媒介語為英語,去到華小,成績並不好,平均分數79分,全班55人考50名,全級名次為135名。

小 一至小六,她的分數都在75至79分之間徘徊,然而名次卻不斷往前推,到了6年級,她已來到中間。

相反的,那些一開始便考獲90多分的孩 子,隨著年齡增長,功課越來越難,得分逐漸往下滑,這對部分孩子來說是項打擊,到了6年級他們已成了問題學生。

反觀這名小女孩,華小一年級 時過得很痛苦,但是這並沒有讓她氣餒,來到中學,她的成績也並非理想,進度“像蝸牛這樣爬”,但是她不曾放棄自己,行為上以及人格上都沒問題。

這 與巫月屏本身的態度也有很大的關係,孩子得到母親無條件的支持,得到滿滿的愛與肯定,沒有學習壓力,因此心智很健康。

有多少母親會這樣告訴 孩子:考不到好分數沒有關係,考不上大學當不了專業人士沒關係,即使只當一名清道夫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做個有責任感的清道夫?

不應忽略特殊教育

過于偏重學業成績,是教育體制的一大弊端。

對 注重孩子人格發展的幼教工作者來說,看到他們細心呵護的小樹苗去到小學及中學,走樣變形,是很痛心的事。

何智強就說,現今教育,欠缺道德觀 念、人際交往、服務精神及對人的關心。“現今的小學不鼓勵社交,人際的觀念是偏差的,kakak的存在更是衍生生活失能的孩子。”

吳國強則 提出備受忽略的特殊兒童教育:“未來的教育應與時並進,要符合時代的需求,其實我很關心學前的特殊教育,那些身障、過動或自閉的孩子,他們何去何從?”

對 于特殊兒童,他是“也收過、也拒絕過”。

碰到這類兒童報學,他會讓掌班的老師自行選擇是否要收,畢竟要教育他們需要多花數倍的心力。

然 而,他也會告訴老師們:“有教過特殊小朋友,將豐富了你的教學生涯”。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