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電子書搶灘

09-07-2010

報導:楊揚
圖:本報資料中心、網上圖片

電子書傳統圖書終結者?

你在閱報,翻著報紙,你是否能想像,10年或更短的時間內 ,同樣是看報紙,你手上握著的,卻只是一塊書本般大小,薄薄的“板”?

這塊板,不但讓你看到這份報紙,還能讓你看到全球多份報紙、著名雜誌,不但如此,它還是個小型圖書館,可以收藏超過千本書。

沒錯,這就是電子書,更正確地說,是電子書閱讀器──據說,是傳統圖書及出版印刷公司的終結者。

閱讀的一場翻天大革命,正迫在眉睫?

使用電子墨水及電子紙的電子閱讀器,擺脫傳統電子設備閱讀的費神傷眼問題。
今年四月,著名電腦公司蘋果推出iPad平板電腦,讓蘋果粉絲痴狂不已,第一時間搶購這個新產品。

這架電腦大小如雜志、具備一半iPhone与一半Mac功能,最吸引人的莫過于它具電子閱讀的特色,顯然的,它是衝著電子書閱讀器Kindle而來。

Kindle(點 火)是全球最大網絡書店,亞馬遜的產品,2007年,趕在銷售旺季聖誕節前面市,馬上成為當季最紅火的聖誕禮物!2008年,Kindle創下銷售50萬 台的紀錄,媲美蘋果公司剛推出iPod的盛況,唯更勝一籌,因為iPod的銷量,是全球的銷量,而Kindle的銷量,只是全美國的銷量罷了,單是美國, 便如此好銷!

2009年2月,亞馬遜再接再厲,推出第二代電子書Kindle2,更是賣得紅火,推出兩個月,便賣出整30萬台。

據說,Kindle剛推出時,蘋果電腦總執行長史提‧賈布斯對它不以為然,並不看好,未料Kindle卻賣個滿堂紅,令后者大跌眼鏡,因此推出有閱讀器功能的iPad搶市場蛋糕。

受落因為夠傳統

薄薄的電子閱讀器卻有龐大的容量,與人分享閱讀樂趣也相應變得如此之輕。
iPad也為賈布斯掙回面子,面市不到兩個月,便售出200萬台,雖然,人們買它的原因,在于它是平板電腦,多于它是電子書閱讀器。

有趣的是,純電子書閱讀器Kindle的受落,不在于它有多in,相反的,是它有夠傳統,與傳統書本很接近。

Kindle長19cm,寬13.5cm,厚度只有1.8cm,比普通平裝書稍微大一些,但卻沒有那么厚,握在手上閱讀非常方便。

令人欣賞的是,它的顯示屏採用電子紙設計及電子墨水技術,一般電腦熒幕,很容易令眼睛感到疲累,電子紙和電腦屏幕的閃光不同,屏幕看起來更像是一張紙,並能解決反光問題。閱讀感覺,猶如看書。

“我要的是一本書,不是一台電子設備。”這是亞馬遜嘗試了解消費者的想法后,以尊重傳統為名,所創造出來,一個最接近書本的閱讀器。

電子書與電子閱讀器的出現,一再敲響傳統圖書與出版印刷業的警鐘,不少人預言,圖書與出版業將全面被取代而逐漸消失。

不過,回頭再看電子閱讀器,它沒有別開生面,獨樹一幟,反而致力模仿書本,這種做法,不正在在顯示書本地位的難以替代嗎?

廿年前已有電子書

電子閱讀器盡量仿造紙本書,以求人們將對傳統書籍的感情轉移到它身上。
電子書閱讀器的開發,看似是近三年的事,事實上,早在20年前已出現電子書雛形。

那是日本人所開發的“讀書機”,曾于80年代中期出現于東京書展。

其造型類似今天的個人數碼助理或掌上電腦,可以直排或橫排,唯日本政府雖有心推動,出版社卻似乎有欠熱情,終于因銷售數量太少而消失。

90年代初,微軟和英特爾推動多媒體電腦,英美大出版社積極響應開發多媒體光碟,造成此類光碟風行一時,並被視為電子書的想像。

在中文書市場,台灣英業達公司副董事長溫世仁,曾投下鉅資致力制作多媒體光碟及開創數位書城,可惜,當時時機未成熟而未能有大作為。

爾今,隨著Kindle,Sony Reader和 iPad的紅火,電子書熱潮再起。

Kindle的成功,與其背后雄厚的靠山有莫大關係。

亞馬遜網絡書店書本種類眾多,甫開始就推出九萬本電子書供讀者選購下載,並且隨后不斷增加,迄今超過40萬本,而且每下載一本,只收費9.99美元(折約33令吉),不啻深具吸引力。

軟硬體兼俱,串聯上中下游價值鏈,有完善的服務模式與完整的經營模式,正是亞馬遜書店在數位閱讀戰役中,跑在前頭的主因!

電子書≠電子閱讀器

蘋果公司的iPad平板電腦具有電子閱讀功能,銷量特好。
有許多人將電子書與電子閱讀器(載具)混為一談,其實兩者有所分別。

一本傳統的書,紙本書或實體書,例如《紅樓夢》,在“數位化”或“電子化”之后,就成為《紅樓夢》電子書。電子書可以利用電子化裝置,包括電腦、手機、掌上電腦等來閱讀。

IT達人IT黑傑克在其部落格文章《談電子書I出版業解構時代之白馬非馬篇》,對電子書有詳細的解說。

他指出,電子書只是一個或多個電子檔案,需透過特定硬體和軟體,即電子書閱讀器(ebook reader),或是電子書裝置(ebook device)來閱讀。同一個電子書檔案,其實可透過各種不同裝置來閱讀。

很多人把Kindle或Sony Reader稱為電子書,這並不正確,它們只是電子閱讀器,只是業者要把電子書賣給讀者的一個載具。

由于要確保電子書的銷售與閱讀的便利,業者通常不會把電子書局限到只能用單一機器來閱讀。像亞馬遜的電子書,除了Kindle本身外,也可以在其他機器上裝置Kindle軟體來閱讀。

電子書分3大類

電子閱讀器,能改變讀者傳統上翻報紙與書本閱讀的習慣嗎?
IT黑傑克將電子書細分為三類。

第 一類電子書比較普及,它所存的檔案,可以是最為常見的純文字檔(紅樓夢.txt)、word檔(紅樓夢.doc),或是更為複雜的HTML檔(紅樓 夢.htm或紅樓夢.html),及介于文字與圖片之間的PDF檔(紅樓夢.pdf,PDF檔介于第一類及第二類電子書之間)。

不但如此,它還可以跳出文字框框,以圖檔呈現(如紅樓夢.jpg、紅樓夢.gif等)。

無論如何,這些都是很普遍的檔案格式,複制與分享都很容易,換言之,要盜版也很容易。

第 二類電子書,採用相對封閉的格式,只能用專屬軟件(如許多網上雜誌使用的Zinio)或特定硬體設備(例如Kindle,Sony Reader等閱讀器)才能閱讀,甚至加入數位版權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簡稱DRM)技術控制其流通,讀者要付費才能取得。

由于第一類電子書商業價值極小,出版業者一般都不考慮,在他們眼中,第二類封閉型數位書籍,讀者須借助特殊閱讀器(軟體或硬體)閱讀,才能替他們掙錢。

他補充,除了上述兩類電子書,還有第三類,即網絡上原生出版的內容或網絡上免費開放內容。“這類內容絕大多數都未出版成傳統的書籍或報紙,甚至可以說與傳統出版完全沒有關係。”

第三類例子包括網絡原生媒體、部落格、個人網站、一些討論區或社區所流傳的訊息。

這些內容有些部分會因一些人在網上成名后,被傳統出版商相中而集結成書或以其他方式實體出版。

中國市場潛能無限

一機在手,千本書相隨,電子閱讀器省卻了收藏與攜帶大量書本的不便。
在中文書市場,電子書在中港台也充滿爆發力。

今年,中國電子閱讀器銷量估計將增至300萬台,占全球市場的20%,市場對中國深寄厚望,認為它可在2015年前,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閱讀器市場。

緊隨Kindle,2008年底,漢王科技推出中國首款電子書產品,並成功在2009年賣出五十多萬台,占據中國90%以上電子閱讀器市場。巨大的成功讓它在今年三月成功上市創業板,開盤幾天股價就宣告漲停。

如此標青的成績,吸引了眾多企業紛紛來爭一杯羹。

漢王科技董事長劉迎建預言,今年將是中國電子書爆發的一年,今后電子書閱讀器很可能會像個人電腦和手機一樣普及。

當然,這家公司有能耐拔得頭籌,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燈,不會坐視競爭者來搶這塊大蛋糕。

它已部署妥當,以推出全球第一款彩色電子書,而全面配合高科技也成為其致勝關鍵,3G與WIFI的支援,讓讀者隨時隨地可在網上下載想看的書,甚至連幾分鐘前剛發佈到網上的原創小說也可看到。

而中國低廉的工廠生產成本得以生產低價電子書閱讀器,500至800令吉以下的電子書閱讀器紛紛出爐搶灘,使得電子閱讀市場進一步普及化,怪不得有人會把今年稱為中國電子書元年。







印刷媒體轉型迎挑戰!

一台接一台的電子閱讀工具出現,顯示電子書的風潮持續加溫中。

這股風潮會不會擴大成風暴,席捲傳統圖書、出版與印刷業,片甲不留?

屆時,是否只需人手一機,就完全取代報紙、雜誌及書籍?電子書時代降臨,就是報紙、雜誌及書籍滅亡之日?

面對電子書衝擊,出版業若不想棄守這個市場,就只有擁抱科技,變身為數碼服務的新型態內容公司。
台灣著名出版業業者,城邦集團執行長何飛鵬曾說,做傳統紙媒體的人,產業生命只剩5年。

許多業者焦慮非常,也不斷探討:出版業真的來到窮途末路?他們誓將被市場淘汰?

面對看似擁有無限可能的電子書,傳統圖書與出版業要如何應對?

未來的發展會如何,難以說得準,不過已有一些專家學者對這些行業進行預言,持悲觀看法的不乏其人,不過,還是有不少人對這些行業的耐受力與韌性抱有信心,且聽聽他們的說法。

出版業要搶搭順風車

電子書時代對出版業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若能踏上電子書這趟順風車,則出版商可藉機賺錢。
電子書大賣,實體書或紙本書就萎縮?不,兩者不見得是對立關係。

2007年亞馬遜網上書店推出Kindle閱讀器時,美國雜誌《新聞週刊》也預告:“書籍不會死亡,但會走向數碼化。”

說到底,電子書也需要內容,而同個內容其實可以紙本書及電子書兩用。甚至,還可能取得相輔相成的效果。

日本的案例即顯示,在手機上越受歡迎的小說,實體書的銷售量也愈高。

例如2006年日本小說家美嘉的手機小說《戀空》,下載量超過1000萬人次,后來出版實體書,銷量也突破140萬冊,拿下日本2007年暢銷小說第10名,並跨越媒介,改編成電影、日劇、漫畫、舞台劇等文化商品。

需要編輯與行銷

何飛鵬屬下,部落格名為老貓的行家指出,電子書不會淘汰出版業,因為“書無論在紙上還是在電子書上,都需要編輯,也需要行銷。”

“我們能夠對應的就是確保電子書要上架的時候,有書可上。出版社只有一件事需要操心,就是及早確保自己手上擁有經營電子書數碼授權的合約。”

話雖如此,出版業也不見得就能掉以輕心,畢竟不是所有的書適合作為電子書。事實上,目前有些書本的確是被電子書取代。

例如百科全書,不敵網上維基百科;字典,難與網上字典分庭抗禮;食譜紙本書也在式微中;旅遊指南書更是難以存活。

老貓說:“我們看見的不是電子書取代紙張書,而是更有效率的數碼服務,取消了原先的紙市場。”

變身數碼服務公司

出版業並沒有多大選擇,他認為,要嘛棄守這個市場,要嘛,只能擁抱科技,變身為數碼服務的新型態內容公司。

他很確定地說,所有媒體公司最后都會變成科技公司,若無法克服數碼轉型的技術障礙,將慘遭淘汰出局。

放眼美國,目前電子書的銷量節節上升,增幅大,不過仍未對出版行業總體銷量帶來太大影響,出版商還有充分時間轉型。

出版界業者普遍認為,電子書時代對出版業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若能搭上電子書這趟順風車,則出版商可藉機賺錢。

若不幸錯過了,或許也只能嘆:輕舟已過萬重山!

新聞來自報紙媒體


網際網絡及數碼閱讀衝擊下,全球報業都面對嚴峻挑戰,英國著名老報《泰晤士報》在2008年不支2億令吉,逼得大幅裁員。

美國多家報紙停刊,報紙為了吸引年輕網絡讀者及生存下去,紛紛開拓電子版,可以預見,電子報的角色將日愈吃重。

不過,網際網絡對傳統報業打擊雖大,卻不至于殺死報業。

IT達人,IT黑傑克就說,雖然很多人透過網際網絡知道某一項重大新聞,然而其消息源頭卻多是來自傳統報紙的網站或電視的網絡新聞。

換言之,許多網上重大的新聞,源頭都在傳統媒體。網絡雖在許多方面比傳統媒體佔優勢,卻無可否認,傳統媒體仍有許多網絡新聞無法取代的地方。

印刷業改變商業模式

無論是紙本書還是電子書,都需要編輯及行銷。
年復一年,有關印刷會凋零的預言層出不窮。10年過去,印刷業不但沒有消亡,反而持續發展,變得日愈復雜精密。

國際數碼出版論壇常務董事邁克爾史密斯說:“我還沒有看到印刷品會消失的時刻,對印刷企業而言,他們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如何適應新形勢。”

是的,面對這一波數碼化浪潮,印刷業來到另一個分歧路口:是要參與其中,抑或沿著原路提供傳統服務?

對應電子書崛起,印刷業業者不妨改變自身的商業模式。

他們可在為客戶提供傳統圖書及雜誌印刷版本時,同時制作及設計電子版本。他們可將數碼部分外包出去,也可投資新技術和重設工作流程,所有工作自己一手包辦,提供一站式服務。

為客戶提供電子書格式轉換,讓出版品可在各種電子書平台上閱讀,也將會是門賺錢生意。

可以預見,隨著數碼閱讀普及,市場對電子書格式轉換、格式化諮詢、電子書工藝開發等服務的需求,將與日俱增。

電子書的未來憧憬

今年全球電子書大熱,熱賣900萬台,年銷破1000萬台指日可待。
電子書時代已降臨?未來電子書會發展到怎樣的程度?

想像一下,未來學子無需再拖著體積比他還大的書包,他們只需人手一本電子書,所有的課本內容便已包含在內。

老師教到第二次世界的歷史,學子們依指示按一按連結,就出現了第二次大戰的紀綠影片,戰火隆隆,學子們看完影片,對二戰的情況印象深刻,老師再加以補充資料,這一堂課,讓孩子們上得津津有味,歷史課一點兒也不枯燥。

電子童書的插畫,都可連結動畫,書本與動畫片二合一。

大人看的電子書,加了備註字句,后面嵌入延伸閱讀的網站連結或視頻,讀者不需再用電腦開機關機,再上網連接網站,只需在那個字句后面按一按,網上資料與視頻影像全都出現,非常方便。

這是許多人對未來電子書的憧憬,無論如何,目前的電子書,還屬于比較原始單純的“書本”,未能支援影片播放。

盜版情況恐會惡化

電子書前景一片大好,美國電子書的銷量近來來激增,2003年大約為2000萬美元(折約6400萬令吉),此后4年,每年都增加最少1000萬美元(3200萬令吉,2009年更達到3.13億美元(10億令吉)。

台灣拓墣產業研究所預測,今年全球電子書閱讀器銷量,將由595萬台調高至910萬台。

研究機構國際數碼出版論壇(IDPF)也估計,到了2020年,電子內容的市場佔有率將高達65%,把紙本出版刊物拋在后頭。

一物克一物,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電子書,也並非無往不利,它所面對的一個大問題,就是盜版。

專家指出,盜版電子書猖獗,未來情況恐怕還會惡化。想靠電子書與電子閱讀器翻身的業者,期待很可能落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