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德國模式


歐洲病夫 吐氣揚眉(上篇)

28/09/2011

報導:劉林李 
圖:本報資料中心


歐洲引爆主權債務危機,我們印象中,富強的歐洲世界,現在還真正民富國強的所剩無幾。

 

德國從“歐洲病夫”搖身變歐洲最富裕國家,當歐洲陷入風霜雨雪中,該國依然屹立不搖。

 

現在,大家都在談論“德國模式”,如何造就今日富強的德國…

最近歐洲金融市場騷亂不動,經濟前景黯淡。

 葡萄牙(Portugal)、愛爾蘭(Ireland)、意大利(Italy)、希臘(Greece)、西班牙(Spain ),這幾國經濟停滯不前、財務狀況一塌胡涂的國家更是像骨牌效應般,一個個倒下。

 刻薄的媒體和債券分析家,把這幾個國家名稱首個英文字母“P、I、I、G、S”組合起來,取其諧音“PIGS”,稱之為“歐豬5國”或5隻小豬國。

 專家預測,隨著歐洲經濟動盪,另一輪經濟危機已經隱然成形,全球人心慌慌。

 在這一片淒風苦雨中,德國經濟卻一枝獨秀,成為歐洲經濟最后堡壘。

 十多年前,德國因為東西德統一,為了重建東德,以及把高福利制度擴展到東德,不斷對東德輸血構成財政壓力,導致經濟大衰退,淪為“歐洲病夫”。

 當歐洲其他國家如英國、愛爾蘭都在學華爾街,追求金融資本主義,德國像個保守的老人,擁抱著“實體經濟”。

 該國繼續以製造業為支柱,跟那些新興國家如中國生產的低廉產品拼過,很多人擔心,這個古老的工業國,遲早被擠出製作業舞台。

 然而,現在歐洲多個國家,還有跟歐洲亦敵亦友的美國,都掉入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漩渦,德國經濟卻靠后勁突圍,成為歐洲發電機。

爭相研究成功模式

 現在,整個歐盟以德國馬首是瞻,那些落難的歐洲國家,希望德國可以出手拯救他們。

 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又擔心德國在提供資金援助的同時,會提出相對條件,而且這意味著德國將名正言順成為歐洲老大,歐洲可能從此逐漸“德國化”。

 這些國家,怪罪德國留在歐元區佔盡便宜,德國和其他富裕的歐洲國家,因為歐洲一體化,貨幣被低估,有利出口享盡貿易盈余。

 反之,希臘、葡萄牙等勞動生產率較低的國家,因為高估的貨幣,無法利用較低勞動力成本留住代工廠,還需要不斷向外國投資者借貸。

 他們認為德國應該退出歐盟。

 不過,德國人站在相反立場看待這起事件,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置疑:“為什么要拯救我們的懶鄰居?”

 他們不願意掏出儲蓄,為面對主權債務危機的歐洲國家買單,主張直接把希臘這些“歐豬”國家踢出歐元區。

 說來,德國經濟富裕,並非偶然的事,而是站在一直以來打下的工業基石,一步一腳印提升競爭力,才享有今天的經濟果實。

 所以現在要他們掏錢包打救落魄的歐洲國家,勤奮的德國人難免心理不平衡。

 這種成功模式,現在被譽為“德國模式”,這陣子,各國金融、商業刊物的記者,都一窩蜂湧到德國,採訪撰寫“德國模式”的故事。

穩打穩紮聞名于世

 所謂“德國模式”,其實不是什么新經濟模式,也不是什么一夜崛起的神話。

 在德國,幾乎沒有聽過像微軟、谷歌、面子書創辦人這類一夜致富的富豪。

 美國《財富》雜誌近年評選的世界500強企業中,德國企業也一直是落美國、日本、法國、英國之后。

 基本上,德國經濟是靠工廠撐起,別小看這些工廠,隨便一家就是百年老店,是幾代人努力經營延續至今的。

 德國製作業佔國家經濟27.9%,是經濟主要支柱,帶動國家相關企業和服務發展。

 但是德國工廠,不是靠榨取工人血汗,製造廉價產品換取國家榮華富貴,而是以精密、高端、環保、高科技產業聞名世界。

 正因如此,德國的製造業都可以在國內生產,而不需外包到勞動成本低的其他國家,提供了國內大量就業機會。

 德國工業99.7%是中小企業,而且很多只生產單一專業產品,不過銷售到世界各地無數行業中。

德國製造品質保證

 沒有人不懂,“德國製造”等同精良產品,德國貨總是特別貴。

 只說車子就好,你看馬賽地(Mercedes-Benz)、寶馬(BMW),價格都比一般車子高幾倍,可是德國車,還是讓人趨之若鶩。

 但是大家大概很難想像,德國產品,也一度像今天的中國貨,是廉價、粗製濫造的代名詞。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英國堅持要德國貨印上“德國製造”以區分自己和德國製造的產品。

 今天市面上的英國貨已經少之又少,德國貨卻成為人人追求的高質量產品。

 德國人生性嚴謹認真,面對新興國家廉價產品挑戰,德國貨依然不妥協,堅持產品質量,不奉行大規模製造。

 該國以特殊、專業和精確定位的產品,別劈一塊專屬市場,跟新興國家製造業的不足形成互補關系。

大城小鎮發展均勻

 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經濟、教育、醫藥中心都是集中在首都或國內主要城市。

 德國產業卻分佈均衡,許多小城鎮里都有幾家國內首要企業的工廠,每個小城鎮的經濟特色都不一樣,工廠性質也不一樣。

 比如重工業如機械、煉鋼,是集中在西部魯爾區;法蘭克福是金融中心;新興工業集中在慕尼黑;汽車工業則大部分集中在中北部。

 這提供城鎮居民就業機會,也帶動城鎮經濟、教育發展,所以德國城鎮甚少有人口外流大城市的問題。

 德國城鎮一般建有大學、大型醫藥中心、金融中心,和大城市的發展及經濟水平沒有多大差距。

 很多德國人,都是在各自城鎮成長、升學,就業,度過大半輩子。

共享成果禁止壟斷

 產業和稅收都平衡分佈在各城鎮,民主開放的制度,平等就業和教育機會,也讓德國成為世界上少數真正民富國強的國家之一。

 2010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世界第四,落后中國,但是人民平均收入卻是4萬美元(約12萬7139令吉),中國人民平均收入是4283美元(約1萬3164令吉)。

 在7大工業國中,德國是近年經濟成長率最高、貿易順差最高,預算赤字占GDP比最低、貧富差距最小的國家。

 德國政府全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是促成國人均可分享經濟蛋糕的重要戰略。

 該國禁止大企業合併,以及吞併中小企業,並且嚴厲監督大企業利用壟斷優勢,壓榨中小企業,這讓該國企業可以在良性競爭之下百家爭鳴。

 在德國,工廠工作的“藍領”收入跟大學教授、公務員、工程師不相上下,社會上其實沒有“藍領”和“白領”的階級觀念。



守舊創新 致勝關鍵(下篇)

29/09/2011

文:劉林李 
圖:本報資料中心


當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在追求快速發展和短期致富,務實的德國人,循規蹈矩,該走的路一步都不少。

傳統的手工業文化和學徒制教育體系,是“德國模式”致勝關鍵。

除了沿著祖先走出的路前進,在前進的路程中,他們也勇于追求創新和高科技,甚至大規模改革。


德國學者冉珊鶴(Ulrike Reisach)曾經這樣形容:美國代表的是一種尋求短期利潤和個人財富的商業文化;德國則代表一種努力創造持久永恆產品的手工業文化。

作為古老的工業國,德國到今天還傳承著從祖先時代就流傳下來的手工業文化。

就以有250年歷史的皇家制瓷廠(KPM)來說,在現代化工廠里,儘管已經具備大規模生產條件,但是工匠們還是靠手工打造每件瓷器。

跟250年前相比,除了燒瓷的方法從燒柴換成天然氣,從製模、塑型到彩繪的方式,依然是採用老工匠一代代傳授下來的方式。

所以,每個工匠都要從學徒做起,每年都有100到200人申請成為學徒,但只有兩三人入選,沒有五年以上經驗,是無法站上產品生產線的。

儘管如此,德國人並非守舊不願前進,他們也極力追求科技和創新。

只是跟美國和一些新興國家相比,他們追求的是一種實際應用的科技,而非致富或趕潮流,這也是為何該國能夠成為一個高科技工業國。

加班=沒效率

德國人給人的印象認真嚴謹守時,甚至過于刻板,這種形象讓人想起日本人。

但是,跟日本人比較起來,德國人更講求工作效率,而非工作時間長短,德國企業幾乎沒有加班的風氣,如果你老是加班,上司可能會懷疑你的工作效率。

德國企業的管理方式,更是靈活而且沒有等級觀念,員工隨時可以跟總裁報告工作的事,不需預約時間或通過層層通報。

在慕尼黑市寶馬總部大樓,除了財務和總裁辦公室外,員工都是在開放式空間工作,方便提高交流和溝通效率。

德國企業中,雇主和員工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密,企業和社區相互依存,在許多城鎮里,大半城鎮的人可能在同一家工廠上班,到處都可以看到四代人在一家公司打工的例子。

當公司面對危機時,也能夠靠股東、經銷商、員工和社區一起度過,就算面對經濟風暴,很多德國工廠也不會裁員。

裁員最少的工業國

德國被譽為“有人情味”的資本主義國家,比起追求個人財富以及短期致富的美國,“德國模式”有一套完整和公平體系,保障全民福利。

該國主導金融市場的是銀行,而不是證券交易所,銀行和企業之間有緊密關系,他們重視的是科學研究領域、製造業等的實體經濟,而不是操控數據,投機致富。

當今福利國,共同面對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養出一堆好吃懶做的國民。

過去幾年,歐洲許多福利國像法國、意大利、英國,都面對經濟衰退、失業率居高不下,社會福利支出已到不堪負荷程度。

2002年到2005年之間,德國其實也面對跟這些歐洲福利國同樣的問題。

但是該國前任總理施羅德(Gerhard Schroeder)于2003年大膽推動改革,除了降稅鼓勵大家工作,也取消對勞工的過度保護。

失業者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無限制領取失業補助,只能在失業后領取6到12個月部分比例的補助。

連串改革獲得成功

這項改革一度引起民間不滿,施羅德因此請辭下台,全國有數十萬人走上街頭遊行。

但是跟法國、意大利比起來,德國人很少動不動就爆發大規模遊行或罷工,所以沒有因而放緩勞動市場。

接任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al)在反對聲浪中繼續推動改革,其中一項政策是把法定退休年齡延后到67歲。

與此同時,她還實施許多保障人民權益的政策,比如允許企業削減工作時間、控制企業裁員、由政府補貼職工收入等。

連串改革行動,成功提高德國企業競爭力,失業人口大幅下降,該國也是金融海嘯以來裁員最少的工業國。

擁高素質技術人員

“德國模式”的成功,其中一個重大因素,是取決于擁有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

德國企業工人的高素質,是在教育制度之下培育出來的。

德國教育系統長久以來,一直沿襲著“學徒制”傳授技藝的傳統,從學生中學時期,就開始培育他們的專業技能。

這種“學徒制”教育,從中古世紀時期就已存在,當時就已經有各行各業的公會,學徒學成出師后,必須通過公會認可,才可自立門戶開業。

從19世紀起,行業公會就要求師父,必須送學徒到學校學習書寫和計算,提升學徒水準。

一直到今天,該國仍保留這種師徒傳授技藝的優良傳統,為該國在工業和科技領域,培訓大量頂尖專業技工。

寓教于樂以玩為主

德國基礎教育是一種“玩的教育”,教育方式基本以玩為主,學校推崇寓教于樂,啟發獨立思考的教學方式。

當學生升上小學五年級到六年級時,學校和家長就會開始觀察學生的個人特質與定向。

學生大概15歲左右,就會根據個人專長和興趣,決定自己的升學方向。

他們可以選擇升上以職教為主的普通中學、職教與升學並重的實科中學,或以考上大學為目標的文理中學。

不是每個孩子都對文理科感興趣,德國教育的優點,是讓學生及早投入自己專長的領域,接受專業訓練,同時免去面對報考大學的壓力。

職業沒有等級之分

在德國,不管技工還是工程師,都是經過專業和完整培訓栽培出來的,所以德國職業沒有等級之分。

就算一位最普通的工人,都擁有很高的專業技術,是企業寶貴的資產。

所以德國技工的薪資是非常高的,每小時薪資約46美元(折約147令吉),遠高于日本、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

很多德國人也樂于當技工,該國每年選擇雙軌制職業學校的學生佔50%,升上文理中學報考大學的學生,平均則佔全國中學生中的25%。

這些文理高中畢業的學生,約有三分之一在日后還是會轉去雙軌制職業學校就讀。

學校企業簽約聯辦

德國職業學校是和企業簽約聯辦的,選修職教的學生,有三分之二會參加雙軌制的職業培訓教育,剩下的學生,依據各自的特殊需求,進入全時制的職業學校。

參加雙軌制職業培訓教育的學生,會跟企業簽定三年學習合約,所以,有3~4天時間是到工廠學藝,另外一兩天時間在學校學習理論。

職業訓練的標準,是由國家召集的學者、專家、公會和企業共同統一制定的。

企業除了提供學生機器設備,派出職訓技師指導訓練學徒,還必須支付學生大約正式員工的三分之一薪資。

該國公會強制規定,勞工必須通過這種制度培訓,才能被公司聘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