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綠量救地球

劉德輔奏響生態村前進曲(上篇)

31 Oct 2012

報導/攝影:楊潔思
圖: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人都有向上、向善的本能,而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也是普羅大眾的理想。   年輕時,大部分人都有理想,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許多人都向現實低頭,汲汲營營為五斗米折腰,忘了曾有的理想與夢想。 
 一般人到了近50歲之時,都不會想到要換工,如果那是一份前景光明的工作,轉換跑道的意愿更是低之又低,畢竟已離退休年齡越來越近,不想節外生枝。 
 台灣時裝與平面廣告攝影師劉德輔,在接近半百人生之際,突然來個大轉彎,放下大有可為的攝影事業,從絢爛歸于平淡,學習農耕、建造自然建築等。
 現今,他正朝向建立花蓮生態村的方向邁進……
“于2008年,我擁有一個頂級攝影棚,兩層樓、下層有吧台客廳,上層挑高六米、有一個偌大的電動天窗,使用五套Brocolor頂級燈光,使用大 型Para傘照,我的生意非常好,我甚至可以預見只要再努力個幾年,一定可以爬到華人時尚攝影的頂峰,就在那個時候,我毅然決然決定結束攝影棚,即使投資 的錢還未反本,揹著貸款七八百萬台幣(折約七八十萬令吉),我也決心去尋找人類的全新未來。”劉德輔老師在網誌上自述。
 其實,當時他的攝影棚才做了3年,表現很不錯,在台北名列首十名之內,顧客包括周傑倫、蔡依林等。
 但是,他想,即使爬到華人時尚攝影界第一把交椅,他還是不會滿足,既然如此,何不毅然離開?至少他已完成自己當年想開攝影棚的理想。
無私付出,負債累累…
 攝影棚結束了一年,他的前妻給他寄了份人智學(Anthroposophy)生機互動農場(Biodyanamic Farm,簡稱BD農場)的課程通知,那是3年的課程,每半年上一次課。
 他雖有點不解前妻之舉,不過,由于他從小就有田園的夢想,逐決定去上課。
 深入接觸史代納(人智學創辦人)的想法同時,他又去上了樸門(Permaculture,★備註)設計課程,學習了各種非常棒的農業系統與技術,包括水利灌溉、排水、種植法等等。
 上完課后,他編輯了繁體版中文版的《一根稻草的革命》這本書。此后,他更了解這種講究和諧的種植法該怎樣進行。
 但是,在台灣,已有相當多人從事有機農耕,因此,他並沒有冒冒然投入農業,而是再去上自然建築、學習如何造土屋、土窯,並成立天使部落營隊。
 時機是那么巧妙,著名生態村影片“A New We”(譯為“全新的我們”)適時出現,這正是他所向往的生活,于是,他在台灣各地走透透,分享這部影片及永續生活,並在花蓮推廣華德福教育、生態村等等。
 難能可貴的,這一切他都是義務進行,套他的說法是“全職義工,自己出錢、出力、出時間,一年365天24小時服務。”
 如此無私付出,令他所累積的貸款一度高達百萬令吉!
 最終他和家人賣掉台北老家,還清貸款,他也正式定居花蓮,一個更貼他夢想中生態村的地方。
最叛逆的修行人…
 他在多年前已踏上修行的道路,靜坐、素食,崇尚自然的生態村理念,與他的修行很吻合。
 “有農場、有CSA(社區支持農業)、有學校、有市集、有自然建築、有各種永續設計、有美麗和諧的大自然生態、有自己的嘉年華會、有音樂、有歌唱、有美食、有一大群多才多藝、互助分享的社群伙伴……這就是我們要的生活。”他描繪心中的烏托邦。
 這一路走來,他具備無限的勇氣,還有,一股傻勁。“總得要有人去做”,于是,他扛起了這個重擔。
 “回想起來,這一路的義無反顧,都是憑藉心中有一個人類黃金時代的夢想,2012年冬至就要來到,我感覺我的努力也即將告一段落,我即將邁向更往自己內在的徹底隱居生活。……今年底完成兩三個答應的工作之后,‘靈性的探索’會是我唯一的核心。”
 拋開世俗一切,走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他自許本身是最叛逆的修行人。
★備註:
 樸門(Permaculture),源自“永久的”(Permanent) +“農業”(Agriculture),或“永恆的”(Permanent) ┼“文化”(Culture)所構成。
 它從自然界中找尋各種可仿效的生態關係,而設計出人類聚落與多年生態農業系統的方法。
 它于1970年代起源于澳洲生態學家比爾莫利森、大衛霍姆格倫及伙伴。它有一套核心的設計原則,人們得以使用崇尚自然、不破壞自然的方式,設計自己的環境。
 從澳洲永續思潮的濫觴,到近日沙漠變身綠洲等成就,隨著世人環保意識提升,樸門對全球的影響力日增。它讓人們有能力改變明天,面對逐漸惡化的社會與環境;重建人與自己、人與人及人與環境的關係。
花蓮建構“花德福”
 從建小學開始,一路拓展延伸,最終形成一個社區,這是劉德輔的生態村前進曲。
 他心目中的小學,是相當另類的華德福小學。
 他稱之為“花德福”,即“在花蓮建構一個華德福的夢想。”
 史代納創辦的人智學,涵蓋獨樹一幟的農業(生機互動農場)、教育(華德福)及醫療(人智醫學)三大領域。
 劉德輔很推崇華德福教育。
 孩子小時,他曾去參訪台灣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在那兒看到一本書,聯合國介紹華德福教育的書,“書名是《邁向自由的教育》,我一看就知道這是好的教育,而且,這也是講靈性的教育。”
 這與他對靈性的追求相符。
 他說,身邊同好大多有小孩,有小孩就會想到華德福教育,因為小孩吃的是有機的食物,就會接觸到有機農,又因家長們擇校而居,居住在學校附近,就會形成一個社區。
 在紐西蘭、澳洲等西方國家,華德福學校會有社區支持,形成人智學社區。
美麗嬉皮精神再現
 台灣土地面積所限,沒有很多綠地,都市學校不大可能有綠地,有的學校是建在公寓,把房子打通而成,它很難形成有大自然環境,有自己的農場。現在台灣的華德福教育有一個傾向,即傾向都市型的華德福學校,有點像貴族學校。
 都市型的華德福學校小朋友,還是住回原來的家,當他回家時,會發現跟周遭的非華德福小朋友不一樣,產生很大衝突。
 “如果回到大自然裡,在一個含有農業、靈性醫療、各種工作坊、及支持性社群的人智學社區中,那就將是一所以大地為教室的很復古風的普通學校。”他說。
 郊區的華德福學校,有空間可以漸進形成一個社區,把擁有相同理念的人吸引過來,進而形成生態村的模式。
 這就有如他在網誌上所說:
 “我看到了....
 台灣有一批美麗的嬉皮聚集了,當他們樂意把愛落實在生活上,隨著感情的穩定、家庭的建立、孩子的誕生、于是自然關注在小孩的教養、飲食、食衣住行育樂,生態村會自然形成,他們是當年的嬉皮靈魂再來。”
 而他,愿做那位感召嬉皮靈魂的人……。
積極打造永續生活
 懷抱著美好生活的想望,劉德輔老師四處進行義務講座、教人建土窯、蓋自然建築式的房子,與此同時,也積極通過互聯網宣揚生態環保概念、華德福教育、生態村、修行體悟等等資訊。
 今年8月終,他推出了永續生活團隊培訓計劃。
 為期半年的培訓,內容包括:土窯、火箭(木屑)爐、植物染、木工、各種自然建築、生態游泳池等各種永續設計。成員合格之后,至全國接案或演講,推動美好永續生活。培訓地點花蓮,培訓期間免學費、無薪、包吃住,合格之后成為工作伙伴,接案分帳記薪。
 結果,各方反應踴躍,連馬來西亞也有人為之心動,問他是否有會來馬授課。
 通過是項計劃,他不但為自己圓夢,也為他人圓夢。
 對台灣人來說,當代生態村、永續生活概念及技能,只是這幾年的事。
 對馬來西亞人來說,就更加不普及了。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的祖先或是許多原住民,就是生活在類似生態村的環境中,然而,當發展巨輪已開到許多偏遠鄉區,都市化及鄉村老化趨勢越形明顯,那些古老的祖先的智慧與技藝已逐漸失傳。
 誠如劉老師所說:“對出生長大在都市的我們來說,每一項都是全新且陌生的領域,亟待我們重新恢復、學習起來,我們所欠缺的,正是未來永續生活的樂趣之所在。”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永續生活也需要時間漸臻完善,每一項永續工程,在人手實作及汗水灌溉后,更為真實,也更為芳香,當然,也更貼近人性。


半農半x兩全齊美(下篇)

1 Nov 2012 

報導/攝影:楊潔思
部分圖: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年輕奧地利導演史蒂芬沃夫(Stefan Wolf)的紀錄影片《全新的我們》(A New We),呈現10個歐洲生態社區,在新時代運動群體及靈修圈子,引起相當大的迴響。  從以往的鄉區大家庭,到城市中的小家庭,再走向生態村,人們轉個圈,似乎回到原點,回到村庄聚落的生活模式。
 我們老祖宗的生活模式,自供自給、貼近大自然的生活,跟現今的生態村相似。
 只是,現今,要人們從城市回到村庄,從奢入簡,人們會有更多的擔憂與考量,那些先行者,尤其令人佩服。
 要讓更多人接受,乃至加入生態村建設,需要有人去推動這項運動。
 台灣修行人劉德輔老師,就是個點火炬的人,他四處點火免費演講,介紹生態村,期待能感召志同道合者,一同在台灣花蓮落戶,建設起花蓮生態村。
劉德輔老師心中,一直有個田園夢,他希望將夢想延伸,從一畝田擴展至一個生態社區與村庄。
 他推崇日本人鹽見直紀提出的“半農半X”概念,主張人應用一半的時間跟大自然相處,另一半時間發展自己的專長或天賦。
 “這跟我們老祖宗說的晴耕雨讀概念相契。”他說。
 其實,不管是在哪個領域,總有一些人,在汲汲營營的生活中,懷抱著田園夢想。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敢在年輕力壯之時將一畝田的夢想落實。
 最大的考量,是現實問題。
 傳統農民,好像都跟貧困擺脫不了干係,如果有得選擇,大部農民都不希望孩子繼承衣缽。
生態村村民生活要求低…
 因此,鹽見直紀不主張全農,而是半農半X。務農,只求能做到某種程度的自供自給,而X,則是主要收入來源,用自己的專長與天賦來營生,這X是建立在與社會的連結上。
 只用一半的時間來營生,收入是否過低?
 針對這個問題,劉德輔認為,若是個人想要擁有的不多,半X的方式是可行的。
 “以生態村村民來說,他們只需要一天三餐,有相愛的人,以及一群伙伴,生活的要求很低。”
 其實,大家可以相輔相成,共同打造生態村夢想。
 以土地來說,一般上是有錢有權的人擁有土地,許多地主上了年紀,有錢有地,卻沒有什么體力,因此他們可將土地提供及出讓給那些比他們年輕、又有豐富農耕經驗的人打理。
 這些務農的人,或許是五十多歲,而村裡的中間干部,則可以是二三十歲、年輕有干勁的小伙子,因此,整個村庄內,涵蓋不同年齡階段的人。
 “重要的是大家都有自覺:我們每個人的需求是這么少,不必擁有那么多。”他說,生態村是從個人自覺,發展到點,即身邊的人,大家因為有相同的自覺,而聚集在一起。
 這些點可聯成一起形成社區,再發展到國家與地球。
 生態村涵蓋的範圍是相當廣泛寬鬆的,單以人數來說,其人數可以從兩個人到千多個人,共同點則是環保、有一定巴仙的食物及水量自供自給,能源也盡量採用生態能源。 
時間等值是相同…
 劉老師對生態村的理念,傾向用時間貨幣,例如,醫生與農夫的時間是等值的,醫生替農夫看病一個小時,農夫就交給醫生一個小時所生產的農作物。“這也是佛陀與耶穌基督所主張的平等與公平的概念。”
 他更進一步解釋,好些現代的農夫都是理念農夫,都是大學畢業生,他們與醫生等人都有小孩,小孩都上華德福學校(華德福教育為另類教育體系,講究及注重孩子的身心靈平衡),大家的思想理念相近,而成為朋友,最終組成一個社區。
 因此,大家的時間等值是相同的,只是每個人都根據其天賦做自己擅長的事。
 這是很真實而現實的事,他笑著分享說,他這個在都市長大的人,雖有田園夢想,在實際務農時,手腳始終比不上那些來自農家的朋友俐落。
 雞手鴨腳的,每回在割草時,他就不禁問自己:“我的下半生就打算這樣過嗎?”
回歸人類本質的生活
 2006年,日本人鹽見直紀推出《半農半X的生活》一書,鼓勵人們可同時順從自然,以及實踐天賦。
 所謂“半農半X”,農的意思,就是指務農,親自栽種稻米、蔬菜等農作物,以獲取安全的糧食;X則指從事能夠發揮天賦特長的工作,以換取固定的收入,並且建立個人和社會的連結。總的來說,就是從事自給自足的農業,以及和理想工作齊頭並進的生活方式。
 這樣的生活方式,目的是追求一種不再被金錢或時間逼迫,而回歸人類本質的平衡生活。
 作者認為,現今社會面臨著環境(各種污染、溫室效應)、食物(安全性、食糧自給率)、心靈(人生意義的喪失、物質享樂主義)、教育(科學、感性、 生存力)、醫療設施與社會福利(社會文明病、高齡社會的看護),以及社會不安定(經濟萎縮、失業)等種種問題,而半農半X的生活,是在這樣的時代中,最理 想的生存方式。
仿祖先蓋房一舉多得
 台灣都市地區,房子價格很貴,一幢房子都要新台幣上千萬(過百萬)令吉,一般人揹房貸,都要揹上20年,人生許多美好時光都花在賺錢還債上。
 馬來西亞人揹房貸,情況也類似。
 劉德輔認為,與其把人生青中年的20年歲月花在還房貸上,不如在郊區自建房子,將房子成本降到最低,大大縮短還債時間,把余下的美好時光留給自己。 
 使用原始材料,仿傚老祖先蓋房子的方法,只用土團,完全不用水泥,這樣的房子,不但環保,還很堅固,可以防水防風防震。
 這種房子,一間成本約一二十萬台幣(約一二萬令吉),對比購買現成房子一二千萬台幣(約一二百萬令吉),無疑便宜許多。
 覓一片靜謐綠地,自蓋房子、晴耕雨讀,閒時三五友好串串家門,喝茶聊天,這樣寫意的生活,是城市中多少拼生拼死還房貸車貸卡債,被高昂生活費壓彎腰的人們所羨慕,卻不敢嚐試。
 “敢敢做個叛逆者。”勇敢拋下名利的追求,回歸自然,走到今天,劉老師當然有資格說這一句話。
 敢敢,做個叛逆者。
自供自足展現創造力
 《全新的我們》影片不但探索生態村所呈現的生活多元性,也把永續、自然、和諧與快樂的生活方式,介紹給世人。
 史蒂芬沃夫在拍這部處女作時,年方27歲。
 這個影片在台灣的巡迴分享會,對當地靈修圈子,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其中,導演本身進行了二十多場分享會,而劉德輔老師則進行了三十多場,這對推動當地生態村運動起著積極正面的作用。
 導演足跡遍及德國、匈牙利、意大利、瑞士、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及加納利群島的生態村。
 有些生態村的固定居民只有兩個人,有時則有千多人。影片企圖通過其所呈現的10個生態社區,展現人類如何以其無限的生命力和創意,來解決當前世界上,所面臨到的社會、環境以及經濟危機等問題,並發展出一套全新共同居住的社區生活模式。
 生態村居民遠離塵埃世俗,在郊野或山區,過著桃花源般的簡單樸素生活,絕大部分村庄的村民只靠雙腳步行,沒有車輛,水源大多來自泉水、電則採用天然能源發電。
 許多村民也沒有使用電腦、手機之類電子產品,這種生活,在一般人看來或許很克苦,但是居民卻甘之如飴。
 由于生態村致力于最大程度的自供自給,因此村民相對來說,比較不會感受到社會經濟壓力,如影片所說:“帶領我們向前的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力、愿景、彼此尊重以及互助的精神。”
 延伸閱讀:www.NewWe.info/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