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環保創新發明


綠色創新環保第一

29/12/2011

報導:潘有文
攝影:林慧婷、受訪者提供、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創新能為人類帶來更多好處和機會,發明就是其中一種創新方式!

 汽車環保促燃器(The Green Maker,又稱綠色小精靈、汽車偉哥)這項環保與科技兼具的發明,在10年前就已獲得國際肯定,發明者是大馬發明家鄧知語。

 從美國、英國、中國、香港到澳洲、紐西蘭等地,都有許多車主使用他的產品,他也獲得多項驗證,證明其產品能減少排放廢氣和增加汽車動力!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日益提升,未來能夠發明環保科技的發明家,無疑將是協助人類改善生活和環境的關鍵。

“我本身是做汽車維修的,在未接觸Green Maker之前,已有多種其他號稱‘省油產品’的公司提供產品試用,結果都不理想……后來經過汽車維修同業推荐(使用)Green Maker后,發動車子會立刻發現引擎聲由粗轉為細小25%,引擎振動也小了30%,廢氣的臭味減了50至70%左右。”來自霹靂州一位汽車技師說。

 他也說,重要的是能為地球和環保盡一分力,他對這個長度兩吋左右的省油和環保裝置,感到非常滿意。

 許多使用過這個裝置的車主,用后評語都是有讚無彈,而這個產品並不是來自外國的高科技產品,它出自本地發明家鄧知語的手。

環保促燃器獲多個獎

 研發是鄧知語的興趣,即使當年在台灣唸大學選讀法律系,也只是當成充實自己。他留學的主要目標,是到台北世貿中心觀看各種各樣的展覽會,尤其是科技方面,以滿足個人對于研發的求知慾。

 大學畢業歸國時,他在機場遇上一位貴人,使他決定朝研發汽車環保科技發展。這人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台灣華裔科學家,他建議鄧知語可以研發汽車環保和汽油相關方面的產品。

 于是,他于1997年研發出擁有汽車引擎散熱、清除積碳(Carbon),和促進汽油燃燒功能的環保促燃器。

 他相信減少汽車排發廢氣已刻不容緩,越來越嚴重的塞車問題,以及許多人因省錢而打較低層次的汽油,已加劇空氣污染情況。

 “我研究這個產品的出發點,是希望還原空氣,給下一代好的生存環境。”他堅定的說。

 他發明環保促燃器能縮小汽油分子,使汽油完整燃燒。在2000年至2002年,代表大馬到美國和英國參加世界高科技展覽時,贏得世界金牌獎、年度產品、最佳企業(他與美國公司合作銷售)和最佳創新等多個獎。

省油錢又環保

 “環保促燃器能降低汽車50%的廢氣,縮小每一滴油分子,讓汽油完整燃燒而有更好的動力,同時它可清洗引擎積碳,恢復氣缸壓力,提升動力,如此將能減少用油量,進而較少排放廢氣。”他形容這些過程都有連帶關係,以達到省油和環保的目的。

 最初,環保促燃器的外觀比現有稍大一些,鄧知語平均每一兩年就會提升和改善它的功能,后來技術穩定后,改為每兩三年改善一次。

 “環保促燃器可使車子保養期延長50%,使用Ron 95的汽油可達到Ron 97汽油的效果,平均每公升可省90仙的汽油。”他表示,如果Ron 97汽油是2令吉80仙,車主添每公升1令吉90仙的95汽油,就可以達到Ron 97汽油的價值。

 這項發明對車主來說,不止是省了油錢,也如鄧知語特別強調的具有環保功能,一起為保護地球環境盡一分力。同時,這也說明科技發明可以很環保!

不理譏諷堅持研發

 鄧知語大學畢業后出來做環保科技研發工作,周遭人士都不看好他的前景,向他大潑冷水。

 他們會說:“車廠(指汽車生產商)出來的科技已是最好,難道你的科技比他們好嗎?”

 但是,鄧知語知道自己的方向,並沒有因為這些譏諷而信心動搖。

 “我並不是設計引擎,而是讓汽油能在引擎內充分燃燒,以讓每一滴汽油完整燃燒,達到保護環境的效果。”

 就他所知,汽車生產商也難以做到以上這點,因為各個國家使用不同等級的汽油,車主為了自身荷包著想,往往會選擇使用較低層次的汽油。

 因此,這個情況讓鄧知語可以一展所長,環保促燃器就像一個媒介,能夠為車主省油和減少污染環境。

主動爭取參展機會

 發明本是一條坎坷路,最重要是發明者要懂得如何面對它,並且爭取和把握機會,特別是應多參加展覽會,吸引民眾和投資者的目光。

 “許多機會要自己掌握,例如我當初參加展覽,增加曝光機會,國外也有人到來參觀,經接觸后保持聯系。我的產品對環保有益,因此就有機會申請出國參加類似展覽。”鄧知語坦言,參加展覽是發明者的重要平台。

 當時,他在本地的展覽會獲得電子媒體關注,后來出國參賽獲獎后,得到前首相敦馬哈迪和時任環境部長劉賢鎮召見,有人看到這是一個商機,開始與他洽談合作。

 一路走來十多個年頭,鄧知語從默默研發到產品獲得全球多個國家肯定,他非常明白創新人才需要扶持,因此他希望有更多投入發明領域的人與他交流。

 “各人創造的成品不同,最重要是可透過交流鼓勵對方。才開始發明一定會遇到冷嘲熱諷,或被評為三分鐘熱度。但,只要認為那是好的,就做下去,最后就是等產品成熟時,就是你最大的財富。”

 他表示,如果創新人士有好的成品,卻不知如何處理,他願意嘗試協助他們引荐,大家也能夠互相交流,交換心得。

采人造衛星太陽板

 鄧知語發明的環保促燃器能夠延長汽車壽命,這與其使用的材料有關!

 他以人造衛星使用的太陽板為材料,可耐攝氏900度以上的高溫,因此可使汽車在行駛時,引擎處在低溫狀態,不因過于膨脹而增加阻力和磨擦力,汽車能夠保有動力,而且也間接提升汽車冷氣的功能。

“車子的動力過熱,就會出現耗損。例如車子在山路行駛,引擎容易過熱,山上氧氣稀簿,氣缸過熱膨脹出現阻力,就不可能省油,而且磨耗增加,汽車壽命自然減少。”

 他指出,環保促燃器能夠吸收和平衡汽車引擎的溫度,因此能使汽車維持動力,又不會損傷車子。

只找環保理念者合作

 環保促燃器由大馬人發明,但在大馬的市場並不多見,其中90%外銷,大馬市場僅佔該產品總銷售的5%。

 鄧知語指出,環保促燃器在北馬較多車主使用,南馬也有一些代理在推銷這個產品,唯中馬至今未覓得適合的代理人選,這是因為他要求代理這項產品者,必須對環保熱誠,不止是看到商業利益而已。

“我們強調維護環境才是重點,以及如何與車主分享省油之道。”他說。

 鄧知語表示,目前少有修車廠會代理環保促燃器,多是由個人代理向車主推介,而且安裝過程可在30秒內完成。

 目前,環保促燃器的市場以美國為主,約佔30%銷售額,中國、香港、加拿大、英國、紐西蘭、澳洲等地約各佔10%。

 “環保意識最為關鍵,一些國家有這樣的政策,非強制執行不可。例如中國和香港,驗車不過關就不能用車。”因此,這些地區對環保促燃器有不小的需求。

 對于該發明不能獲得我國政府和人民關注,他相信只是時機尚未成熟而已。

 “如果政府注重(環保意識)和給予津貼,人民也願意使用,這對大家都好,目前就只是少了一個時機。”

●延伸閱讀:http://www.discovery.com.my

新發明推高車子動力

 環保促燃器擁有大馬環境局、中國、美國、新加坡、印度、澳洲等多個政府和私人單位的檢測報告,皆證明它能減少汽車排放廢氣,以及提升引擎的動力。

 環保促燃器能夠達到以上兩項主要功能,關鍵在于它能更好和更完整的縮小汽油分子,減少車內的積碳。

 最近,鄧知語還研發出另一個汽車環保科技──燃料助推器(Fuel Booster),縮小汽油分子以推高車子動力,能夠與環保促燃器結合使用。

 現在大多數車子使用是噴油方式(Fuel injection,電噴系統),汽油進入汽車的炮嘴(Fuel injector),可以拆散油分子50%,但若縮小度不夠,就不能撥揮更大動力。

 鄧知語指出,環保促燃器和燃料助推器就裝在電噴系統之前,可以分別縮小50%油分子,“如果需要,不止可以安裝一個,兩三個都沒問題,甚至可以到五個,視車子的需求而定。”

環保促燃器排廢氣實驗報告之一

 大馬環境部曾于2004年針對環保促燃器做了一項試驗報告,以兩輛一新一舊的日本品牌四輪驅動車,測試排放的一氧化碳(CO)和碳氫化合物(HC)。

 在排放一氧化碳方面,新舊車各為0.23和0.25,碳氫化合物同為150,裝上環保促燃氣后,所有廢氣排發全部降為0,肯定了環保促燃器對于減少汽車排放廢氣的功能。





廢物利用創造價值

30/12/2011

報導:潘有文
圖:本報資料中心、互聯網

現代社會講求創新,只要懂得利用生物資源的剩余價值,也是一種創新!

 大馬天然資源豐富,許多農產品除了原本產物,其剩余的廢料中可提取生物質(Biomass)。

例如,油棕樹的利用價值中,棕油約佔了10%,90%是廢料,這些廢料經創新技術生產,就是許多高附加價值的產品。

 創新,不一定是無中生有,擴大產品的使用範圍和價值,也是一種創新,而且能為國家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我國擁有自身的天然資源、知識技術、專業和經驗,同時也具備人力資源,只要能夠敢于創新,就能創造更多有價值的工業。

 政府設立大馬創新機構(Agensi Inovasi Malaysia,簡稱AIM),就是希望能把創新落實在各相關領域,創造更多不同的產業,給人民更多工作機會,同時可為國家帶來更多收入。

 該機構執行副主席兼戰略影響、創造財富單位負責人巴斯米爾森(Bus Melssen)指出,他的部門非常關注影響國家生產總值(GDP)和國家收入的事項,以及任何高價值(High Value)的創業機會。

生物質能可做能源產品

 他表示,他們首先第一個鑑定的領域是油棕工業,因為油棕生產許多生物質(Biomass)。他們從油棕果實的葉子、纖維等,從中提取更多生物質能(biomass),運用在其他工業用途。

 生物質,也稱生物質能,它是指各種有機體的整體質量,太陽能經由光合作用,以化學能的形式貯存于生物體中的一種能量形式,簡單地說,即是動植物或其遺骸的生物質能。

 農作物如玉米、木薯、小麥、甘蔗、甜菜、黃豆、油菜、向日葵等,是能源作物;草本或木本植物如芒草、混種白楊木等,農林畜牧業廢棄物,如玉米稈與葉穗、甘蔗渣、木屑、稻殼、椰殼等資源,皆能從中取得各種生物質能。

 這些生物資源或剩余資源,可以做為能源產品或改制為能源產品,包括生化燃料或工業原料,成為新的工業用途。

 巴斯米爾森表示,大馬是全球最大的油棕出口國,生物質產量也大,這無形有增加許多商機。

“長遠來看,我們需要建立生物基礎化工(Bio based chemical)和生物領域(Bio field),聚焦高價值應用才是長遠之計。”

為人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全球生物基礎化工產業已達到7.5萬億(Trillion)令吉,生物質佔其中7%,其中10%可以從油棕的生物質中取得。

 “這將為大馬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同時可以引來下游工業廠商到大馬投資。因此,現要大馬善用生物質,因為它現在已經可以創造價值。”他說。

 對大馬來說,發展由生物質創造的工業,是一個創新的機會,目前已具備天時、地利及人和條件,欠缺的是引入生物質能領域的合作伙伴,例如生物質能技術公司和下游工業業者,以合資方式推動生物質能發展。

 巴斯米爾森相信,2020年時,大馬在生物化工和生物領域,會是東南亞區域領導者之一。

 因此,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注意相關市場的動態,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時,必須確保把生物質的創造價值留在大馬,以便為大馬人制造更多高價值工作,本地科學家也可從中受惠。

不是取代而是創新

 大馬創新機構在各大報章宣傳生物質能的廣告中,一個小男孩這么說:“當我長大后,我要轉化生物質為聚乳酸。”

 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 ,PLA)是多用途可堆肥的高分子聚合物,又名玉米澱粉樹酯,為生物可分解塑料(Biodegradable Plastics)之一,以前多運用在醫學上的手術縫合線及骨釘等,現在已使用在日常用品中,例如包裝袋、紡織纖維等。

 上述廣告傳達的訊息是創新,小男孩的未來職業與生物質能有關,或許有人會問:“這些創新和高價值的工業,是否取代原有的工業了呢?”

 巴斯米爾森表示,我們需要創建高價值工業協助國家,若只是取代原有工業,並沒有任何幫助。

 “預計這項產業(生物質)在2020年的額外價值可達到300億令吉(30 Billion),這項工業不會取代任何原有工業,因為它是全新的。”

 他相信,未來不止是工業而已,知識領域將會在國家發展上扮演重要角色,而大馬也可以因此在生物經濟佔有一個席位。

政府拉線業者合作

 政府要讓業者知道如何與他人合作釣到魚,而不是給他魚吃!

 發展生物質這個創新工業,政府的角色舉足輕重,但並不代表政府是中間商,從種植業業者買產品,賣給另一方。

 巴斯米爾森指出,政府是要讓大馬種植業者與下遊工業成為伙伴,共同分享高價值產品的利益。

 “此舉是為了確保創造出來的價值(經驗)留在大馬,同時創造更多工作機會。”他說。

 即是說,種植業者想投入生物質發展,必須自己動手,透過從政府、協會或大馬創新機構得到的資訊,尋找合作伙伴,然后運用各種方式投資。

 巴斯米爾森建議業者可以用投資組合或合資方式進入生物質領域,例如可能用20%生物質投入材業、另外二三十巴仙投入能源部份,30%進入化學工業,另有30%運用在燃料等,“他們可以多樣化投資,就看他們自己安排。”

 因此,政府不會介入這個行業,而是以支持者的方式參與。

 至于較小的種植業者,如果無法獨立與外來公司合資,巴米爾森認為他們可以以區域性組織,例如柔佛或沙巴小種植業者方式合作,利用已有的生物質條件,投入這項新工業。

開拓視野才是關鍵

 從現有的規劃來看,政府預期2020年到來時,生物質發展就能取得一定的成績。但,距離2020年僅有8年的時間,對想要投入其中的種植業者,是否時間過于緊迫呢?

 巴斯米爾森表示,提取生物質能的技術已經存在,我國也有創造生物質的條件,現在就看業者的視野,以及是否願意互相合作以爭取更多機會。

 “現在國家已有約300個相關計劃,種植業業者對這些計劃也相當歡迎,因為他們可以先從油棕開始。當生物質這個新工業出現,全球許多商家自然會向他們購買棕油,做為各種各樣的用途。”他說。

 從客觀地角度去看,他相信業者目前應準備如何長期供應來自全球各地的需求,至于大馬創新機構、大馬棕油協會(MPOB, Malaysia Palm Oil board),政府部門,相關公司等,可以更加緊密與業者合作。

大馬創新機構角色

 大馬創新機構強調創新,因此在生物質能這個領域不會以顧問的身份介入相關行業,反而更像是一個切入點,讓業者有頭緒可尋。

 巴斯米爾森舉例說:“例如,我們告訴他們如何申請津貼、如何計劃,以及確認各種工作。可以讓他們知道尋找經費的管道或者可以申請什么基金等。”

 此外,該機構也會介紹種植業者給科技公司或下游公司,讓彼此熟悉和爭取合作的可能。

 他坦言,如果該機構不充當做協調和推動者,至今還有種植業者不太清楚可以向生物質領域發展。

生物質能小知識

 現有的生物質技術,大致可向三大方向發展,分別是:

(一)生化能源(Bioenergy):如生質柴油、生質酒精、生質產氫系統、以及直接燃燒生物質來產生電能等;

(二)生化塑膠(Bioplastics):即轉化生物質成高分子聚合物;

(三)生質精煉(Biomass refinery):即轉化生物質成為化學原料,如取代石油資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