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林明曙光

20 Jan 2013

三大風景吸引游客(第1篇)

報導:涂素燕 
攝影:劉潔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林明小鎮因為錫礦,有過輝煌的過去,也因為錫礦廠的倒閉而沒落。  靠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以及小鎮市民頑強生命力,百年小鎮以旅游業再次迎來日出,最近還獲選“2012年宜居城市獎”,揚名海外。
這幾年間,林明很“紅火”,小鎮的山水、土產、美食,上報上雜誌上電視不知多少次,連電視劇都拉隊到這里拍攝。
 剛憑“活體博物館”奪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票選的“2012年宜居城市獎”社會經濟組冠軍,對林明來說更是錦上添花了。
 林明沒有城市的規模,也沒有城市的基礎設施,經常淹水;鎮上空巢老人多,年輕人和小孩少;除了週日週末的游客人潮,平日幾乎是空城。
 但是就算沒有什么“宜居城市獎”加持,去過林明的人多數會一去再去,陳志倫在此經營度假村,他的客人當中,有的是一年到來兩次,有些甚至一年四次。
水災是“旅遊賣點”
 “很多快退休的客人都問我,這里有房子賣嗎?他們希望退休以后可以搬來這里住。”
 這里的店屋很老,大街的木板店屋和百年老樹,散發著懷舊氣息,讓小鎮看來跟全馬其他小鎮都不一樣。
 林明淹水已是常態,老屋子蓋得特別高,屋頂下部多有一層樓板,每逢雨季,家家戶戶會儲存糧食,把貴重物品往樓板收藏。
 大家對水災也沒特別愁,說起水災都說只要做好準備就不怕。
 沒想到的是,游客竟然覺得水災也是林明的“旅游賣點”,有一次水快淹上來了,小吃面檔老板黃國強好心提醒游客:“快淹水了,你們還不離開?”
 對方竟然答他:“我們等浸水,小孩子沒體驗過水災,我特地帶他們來體驗水災的。”
自然資產吸引遊客
 還有在林明經歷過水災的游客告訴記者:“不怕的,林明人很熱情喜歡助人,發生水災時當地人會幫助我們的。”
 林明旅游業者公會主席李劍飛愛開玩笑,他說林明三大“風景”分別是:雲海、彩虹瀑布、水災。
 十之八九到過林明的人都這樣形容林明:群山圍繞、山水迷人。
 林明好山好水就不贅述,這是大自然的厚愛,很多人到林明游玩,是因為被這里的自然資產吸引。
 但只有到過林明,登過林明山看過雲海,翻山涉水看過彩虹瀑布,走在這里的大街,靠近這里的人,聽他們的生活,你才能感受到,百年古鎮真正魅力所在。
當年輝煌夜晚像嘉年華
  現在講到林明,我們想到的是林明山,近幾年多了個彩虹瀑布。
 年輕人從歷史書籍、林明的工業遺址,知道林明曾經擁有世界最大地下錫礦場。
 錫礦跟橡膠一樣,曾經是我國經濟命脈,林明在採礦年代,經歷過的繁盛時期,非今天我們到林明兩天一夜游就能想像到的。
 這一切,我們來不及參與,今天只能聽老林明人細說當年。
 現在除非假日或週六日去林明,可以看到游客人潮,要是平日去,很多小販中心的檔口都沒做生意,許多店家也大門深鎖。
 晚上七八點過后,大街基本不見人煙,家家戶戶都躲在家里看電視。
 當地人說,錫礦公司營運的年代,林明可不是這樣的。
 那個時候,林明人口過萬,每條街道都有雜貨店、咖啡店,不管白天黑夜到處可見聚集的人群,小鎮都好像過節般熱鬧。
 清晨礦場開工前,礦工、電房跟火較廠(淘錫廠)等工人,全集合在礦場前的草地等待開工。
 下班時間,大伙浩浩蕩蕩去吃飯、回家,晚上更是好像嘉年華會,當地市民曾國來說:“那時跑碼頭的、走江湖的、唱大戲的都喜歡到我們這里來。”
 現年73歲的簡瑞芳,從小就在父親開的雜貨店打轉,現在接手父親的雜貨店,她回憶:“那時只要到出糧的日子,很多人就會來買米、罐頭、日常用品等。”
 她一邊拿出父親當年留下的賬簿,那時候流行賒賬,還沒出糧的日子大家買東西多是記賬,等到出糧再來還錢。物質沒有現代發達,可是人都很單純的互相信任著。
 其他面檔、煮炒檔也是生意興隆,不管在礦地工作的人、做小生意的人,在這里只要肯幹肯拼,日子就過得去。
山谷盆地探礦採錫揚名
 林明聽起來像是華人的名字,但馬來文Lembing又完全不是這回事。
 據說1868年,一位來自印尼勿里洞(Biliton)的華人頭家林明,又名林亞三,帶領一批華人來這里探礦採錫,所以人們把此地命名林明。
 另有一種說法,是根據肯那河出現的長茅形狀沙丘而取的馬來文名字,就是Lembing了。
 這兩種說法,仍有待史學家考證。
 但是林明開埠,肯定跟豐富的錫礦資源有關。
 彭亨早年熱帶雨林密佈,林明更是雨林中的山谷盆地,19世紀時,林明交通只有水路,由數條溪流匯成的河流接流關丹河,可想而知,地理環境多么偏僻。
 華人先輩能夠來到這個蠻荒的地區探礦採錫,憑著的是一種怎樣的打拼精神?
 他們在這里創立學校和社團、開設商店、經營買賣、參與種植業等,落地生根。抗日衛馬時期,也積極參與保衛這片土地,展現愛國衛家決心。
 資料來源:劉崇漢的《錫鄉滄桑話林明》。
錫礦沒落一個時代結束
 英國殖民時代,幾經輾轉,林明租界權落在英屬的“彭亨聯合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在彭亨的租約地相等于彭亨土地面積五分之一。
 當時,英國參政司作為蘇丹行政顧問,卻握有州內行政事務(除了宗教及習俗事務)實權。
 所以該公司擁有土地絕對管理權,可以隨時驅逐地區里任何居民,區內所有產業都屬于公司。
 該公司被豁免納稅,卻有征收地方重稅及物品免稅的特權,及有權印制紙幣。
 它向租約地區的其他礦業公司征收高租稅,導致這些公司被逼停業。
 1969年513過后實施新經濟政策,這家公司注冊才從英國轉回馬來亞,股權轉回我國。
 上世紀80年代,錫礦公司業務衰退,林明錫礦業于1988年到1990年期間停頓,屬于林明的一個時代結束了。
 資料來源:劉崇漢的《錫鄉滄桑話林明》
旅遊包裝小鎮重現光彩
 林明作為“錫米鄉”的故事已經完結,林明山雲海夢幻風光,吸引一票游客前往小鎮。
 近年,當地人促銷臨近的彩虹瀑布,載送遊客前往觀光,帶動當地旅游業,再次給小鎮帶來生機。
 游客日益增加,州政府看到這種情形,利用錫礦公司總經理府邸,改造為錫礦博物館。
 中央政府也撥款800萬令吉,修建礦洞首層的1.5公里隧道,提升安全措施,從今年1月1日起開放給公眾參觀。
 今天游客去到林明,清晨上林明山看日出雲海,傍晚再登山看夕陽。
 喜愛戶外活動的人,可以去看彩虹瀑布、大卑士山公園(Gunung Tapis Park)。
 再不,只想悠閒度假的人,就走走吊橋,在鎮上散散步、騎腳踏車,參觀博物館和礦場地下隧道。









進入礦底如進地獄(第2篇)

報導:涂素燕
攝影:劉潔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林明礦場隧道開放之前,記者和攝影以採訪為由,先進礦洞一睹為快。  同行的還有其他同行,一行七八人在神秘的礦洞中興高采烈參觀,大開眼界。
 如果一早就知道,在老礦工之間流傳著一句這樣的話:“錫礦地下隧道是鬼門關,每天下礦井就像下十八層地獄”,也許就不會覺得礦洞是個“好玩”的地方。
 以前的礦工,為了生計,為了養家活口,每天是抱著一種怎樣的心情走進地下隧道?
再老土也只能這樣講,林明的故事從錫礦開始,沒有錫廣,也許就沒有林明。
 對老一輩林明人來說,錫礦是維生命脈,當地十之八九的人都打礦場的工,錫礦場養活一個小鎮。
 今天有點年歲的林明人,除非是做小生意的,要不大部分都打過礦場的工,或當礦工、木工、維修機器、火較工人(淘錫)、雜工。
 採礦工作繁雜危險,需要多個部門分工,負責不同崗位,才能順利進行。
 林明人多熱情,如果在小販中心遇到上了年紀的安哥,禮貌跟他們攀談,也許他們會跟你說一些當年在礦場的老故事。
 當礦工雖然是粗重勞力工作而且危險,但是薪水相對比其他礦場工人高。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林明錫礦場礦工一職難求,需要等到有礦工退休或離職空出位子,才會聘請新的礦工,空缺優先保留給礦工家屬。
 那個時候每位礦工都會有個刻上號碼的“銅牌”,進出礦場時需要出示,這個“銅牌”通常也會一代傳一代,當父親退休后,就把“銅牌”傳給孩子,孩子補上父親留下的空缺。
礦井越深溫度越高
 對礦工來說,在礦井的日子是不會從記憶中抹去的。
 不管過了多少年,他們都會記得那像迷宮般的地底礦洞。
 文獻記載,最深的礦井深入地底兩千多呎,礦井底下每一百尺為一坪,每一坪都有縱橫伸展的坪梗(隧道)。
 現年70歲的陳昆昌20歲起接過父親的“銅牌”當礦工,一直做到礦場倒閉。
 地底這么深的地方,首先面對的就是空氣問題,陳昆昌說,礦井里非常悶熱,沒有新鮮空氣,需要用風壓器,從地面把“風”輸送到礦井。
 越深的地底礦井,溫度越高,又悶又熱,有些地方可以達到攝氏45度,工人必須往身上澆水降溫。
 不適應的人一進入礦井就會拼命想離開,一些剛加入的工人,甚至因為無法適應而暈倒。
 工作的時候身上的汗混著水,分不清水跟汗,有些人會皮膚敏感,許多人也因為常年在這種環境下工作,老了患上風濕。
抽水機器 攸關生死
 “我們是坐升降機下去洞里,礦工叫“轎”,一部“轎”每趟可載8個人。”
 除了工人上下礦井,工作所需的機器、木材、鐵喉等,都靠“轎”運載,礦洞中挖掘到的錫米,裝在錫米車中,也是用“轎”吊到地面錫米倉。
 隧道中會不斷滲出硫磺水,加上工作時的用水,所以必須開鑿水溝通積水,並且用抽水機把地下水抽上地面流放入河。
 這點非常重要,因為抽水機每分鐘抽水量為1600到3600加倫左右,一旦停止抽水就會淹上礦井,危害工人安全,所以必須配備緊急用抽水機,同時由維修專人日夜看守操作。
 一位礦工告訴記者,礦井工作一定要有水和風,一旦停電所有工人都必須離開礦井,礦井壁面都有梯子,停電時“轎”無法操作,就必須靠梯子離開井底,就算在千多呎的井一樣要爬上來。
地底採錫方式繁雜
 地底礦場採錫的過程非常複雜,只是開採方法就有幾種:坪梗、洞井、砍井、六棚等,外行人真是有聽沒懂。
 直爽的老礦工徐亞福就說:“只是用口解釋你聽不懂的啦,除非去到礦場一邊走一邊解釋,你才會有概念。”
 有機會到林明,不妨到礦場隧道參觀,大概可了解礦洞里的作業方式。
 但礦場隧道畢竟是為了接待觀光客而修建過,做了小小改造和許多安全措施,跟礦工真正工作的礦洞有天淵之別。
 早年的礦工,在黑暗無光的隧道里,是采用火水燈在半明半暗的情況下用尖嘴鋤或尖嘴鋼枝挖取錫米,地底經常會崩塌,大石會崩裂倒下壓到工人。
 后來實行半機械化工事,工人用鑿子和錘子敲鑿洞眼,裝入炸藥引爆后,再挖取錫米。
 到了徐亞福這一代礦工,已經有了風動鑽孔機打炮洞,採礦工具也比以前先進方便,礦場的安全設施也做得比以前更好,工業意外減少了許多。
危機四伏 隨時傷亡
 儘管礦場的工業安全措施不斷改善,但是在地下礦洞工作依然危機四伏。
 採礦的其中一個過程要靠炸藥引爆,稍有差錯可能就被炸傷;燒炮后清石時,礦洞里的空氣稀薄污濁,環境非常惡劣。
 地底岩石層,經炸藥引爆后,很容易鬆弛坍塌,需要靠堅實的木架支撐,陳昆昌工作的時候,很少發生過岩石層嚴重塌陷事故。
 “但有時一些石頭會跌下來打中工人,點炮時如果來不及離開礦井,炸藥爆炸時也會被碎石射中。”
 徐亞福也說,許多礦工是在工作時被石頭打中要害而傷亡。
 “有工人從隧道跌下千多呎的井,望下去,只看到一片片的屍體。”說起這種不幸的往事,一直說話爽朗大聲的他,臉上也蒙上一層陰影。
 他的一位朋友在礦洞里鋸木,突然石頭崩塌,就這樣被壓死。
 “發生意外的礦井,會馬上停工,看情形,有時過一段時期工人又繼續在那里採礦。”
爭取福利 三次罷工
 林明礦場幾十年來發生過三次大型罷工行動。
 根據老鄉友口述,上世紀四十年代,大概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本邦緊急法令前,發生過一次工潮,相信是林明礦場工人的第一次罷工行動。
 早前林明礦場礦工是採用包工制,由包工頭管理工人。在這種制度下,礦工的工資沒有一定準則,是由承包工頭和資方談判。
 上世紀七十年代,全國礦工職工會在林明成立全國最大支會,組成一個談判團,向公司展開“林明礦工和資方個別合約”談判。
 1972年,錫礦公司開除40位女工,要把她們轉為私人承包制,工會反對不果,全體工友投票贊成罷工,罷工前夕,公司妥協,並讓女工複工。
 同年成功廢除包公頭制,礦工從此成為公司的直屬工人,但是工資還是採用包公制。
 每年的花紅、加薪、假期、病假及退休福利,才開始有合約管制保障。
  資料來源:林明民眾圖書館資料組



鍚礦開採帶旺林明(第3篇)


報導:涂素燕
攝影:劉潔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礦井底下伸手不見五指,單靠想像,礦工是在黑暗中求存的。  但是每天只要離開礦井,天日就在礦洞外,生活也不是只有辛酸。
 開採錫礦時期的林明,娛樂休閒生活多姿多彩,非今日林明能比擬,老一輩林明人都很懷念那個時代……
豐富的錫礦資源,吸引華人先輩到林明探錫採礦,英殖民時代英資公司進駐,英國人把這里當成淘金的地方,也在這里生活下來。
 他們在這里蓋房子、建醫院、成立玩樂的俱樂部,開百貨公司。
 期間換了幾個老板,但是在錫礦公司倒閉之前,林明人跟鍚礦公司一直唇齒相依。
 他們多數在錫礦場工作,生活、娛樂、醫藥都離不開錫礦場,錫礦公司某種程度保障他們生活的穩定。
過著簡單質樸生活
 陳昆昌二十多年的礦工生涯中,錫礦公司老板和管理人從英國人換成本地人,錫價起起落落不知多少回,公司幾次栽員,制度、員工薪水福利等也調整數次。
 他對英國管理人員、工程師認真嚴格的工作態度印象很深刻,“因為礦地的工作危險,他們擔心發生意外,但私底下他們對工人很好。”
 回顧那段歲月,就他個人來說,相當滿意當時的生活,“有固定收入,生活穩定,星期天休假,政府假期時可以休息,有花紅、公積金,還有租房的律貼,養大我4個孩子沒問題。”
 那是一杯咖啡毛半、一碗面幾毛錢的年代,沒有手機、不用供車,大家過著簡單質樸的生活,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土地安身立命,已經是最大的幸福。
 然而這一切,隨著錫礦場倒閉完全變調。
吃喝玩樂一應俱全
 今天的林明,就算店屋還在,但商店大部分關上門沒做生意,除了基本日常用品,很多東西都要到關丹“辦貨”。
 難以想像的是,物質匱乏的上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林明的“百貨公司”規模比關丹的市場還要大。
 英國錫礦公司為了歐籍主管需求,設立了一個日常用品供應部,不管冷藏食品、食糧、酒類、香煙、日常用品都是從英國運來的免稅品。
 陳昆昌記得除了日常用品,免稅店還有賣手表、收音機、進口的糖果等,工人有時也會在那里消費。
 當時還有三間俱樂部,分別給歐籍主管、行政人員和工人。曾經是火較(淘錫廠)工人的何亞仔說,俱樂部有遊泳池、乒乓桌,休息的日子很多人一家大小到俱樂部消磨時間。
 到電影院看電影,也是很多老一代林明人的集體回憶。戲院的位子分3種價格,最便宜的坐地上、價格高點坐板凳,最貴的門票是特別位,坐藤椅。
 當時播放的電影,陳昆昌印象比較深刻的有《白蛇傳》,何亞仔記得的是邵氏時代的《方世玉》、《黃飛鴻》等。
 何亞仔笑說:“那時候很多小孩沒錢買票入場,在戲院門口遇到大人,就認他做阿叔,偷偷跟著入場。”
一人任職全家看病
 當地人曾國來說,早年家里只要一個人在礦場工作,全家人都可免費到醫院診病拿藥,全林明人都可以在這里看病。
 醫院蓋在山坡上,老礦工黃文森回憶:“以前的醫院24小時提供服務,林明現在反而沒有醫院了,只有診療所。”
 根據記載,當時醫院由一名駐院醫生、十位醫院助理、二位護士長、一位接生、8位護士組成24小時的醫療團隊。
 很多老林明人到今天依然對當時來自英國的一位洋人醫生印象深刻,他們無法準確說出他的名字,可是個個說起他就豎起大姆指說他是好醫生。
 黃文森說,他每天早上五點半就開始開診,是很盡責的醫生。
 他們還記得這位醫生喜歡花草,在醫院範圍種了許多花草,就算一個人要照顧整個小鎮人的健康,他依然會抽出時間打理花草,把醫院環境弄得漂漂亮亮。
 曾國來說:“每次我們要去露營時,他都會準備一些治頭痛感冒的藥包給我們,要是讓他知道我們去露營沒有先跟他拿藥包,就會罵我們。”
 水災時他擔心山下的老人,會下山照顧他們,甚至親自把他們背到醫院。
 “礦場倒閉后有一年他回來林明,我們有幾百人搞了一個派對迎接他,大家都記得他,聽說他幾年前在英國去世了。”
圖書館不只是借書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學校、會館,這點在全馬各地都一樣。華人先輩來到林明,也在小山城開辦學校、建立會館。
 1910年,海南人已經在當地創立海南會館(瓊州會館),1968年客家公會(客屬公會)成立,后來廣肇會館、廣西會館,華人注冊社團聯合會陸續成立。
 上世紀50年代,首都吉隆坡發起創辦馬來亞民眾圖書館協會,推動全國各地市政鄉村設立民眾圖書館,鼓勵青少年閱讀,及推廣健康文娛活動。
 林明礦工兒女積極響應,在當地開辦民眾圖書館,開始時附設在客屬公會,后來注冊成為自主社團,並且搬離客屬公會館所,幾經輾轉在中華小學對面斜坡地建立自己的館所。
 曾國來表示,圖書館在林明開採錫礦的年代很活躍,有管弦樂團、口琴隊、合唱團,經常有各種表演及球類活動等。
 “那個年代,林明年輕男女一批批參加這些活動,一批走了又來一批新的,直到礦場倒閉,活動也停頓。”
 他感嘆:“現代年輕人已經不喜歡參加這類活動,到圖書館借書看書的學生也很少。”這種情況應該在哪里都是一樣。
 圖書館今天依然營運,除了開辦幼兒園,也收集林明開埠以來各種史料照片,成為珍貴的資料庫。
獅城訪客寫詩讚美
 民眾圖書館在林明是推動文娛活動先鋒,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跟吉隆坡、新加坡的文娛團體有密切交流。
 新加坡文娛團體多次來訪,那時林明沒有什么“景點”,黃文森說,圖書館人員就帶著新加坡訪客披荊斬棘爬林明山,偶然發掘林明山這景點。
 曾國來也說:“那時山上長滿樹木雜草,每次都要帶著巴冷刀一邊開路一邊上山。”
 新加坡訪客上到山頂,驚見雲海景觀夢幻如仙境,寫詩撰文贊美,吸引大批新加坡人到訪林明山。
 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越來越多外地人慕名而來,林明靠一座山帶動旅遊業。
林明兒女外遷謀生
 上世紀80年代,林明錫礦公司業務衰退,開始拖欠薪金,種種傳聞滿天飛。
 錫礦場一倒閉,靠錫礦場維生的林明人失去生計,整個小鎮一直以來的生活模式也崩潰了。
 很多林明人為了生活,舉家遷移到外地,多數人搬到臨近的關丹。
 他們在關丹或做些小生意、當泥水工人、雜工等,曾經是礦工兒女的周益仁說,當時林明人口大概走了80%,昔日熱鬧的城鎮頓時變成空城。
 曾國來說,這里只剩下老人,年輕人很少會留在這里,就算留在這里也很難嫁娶。
 “近年當地興起養燕熱潮,許多已經離開的林明人,把房子賣給外地人做燕屋,農曆新年清明回來時,就住在民宿、度假屋。”
 大部分林明人就算離鄉在外落地生根,新年還會回鄉過年,清明也會回來掃墓,“尤其是清明節,回鄉的人比新年還多,那是林明一年里最熱鬧的時候。”





輕人回巢喜見彩虹(完結篇)


報導:涂素燕 
攝影:劉潔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林明以前靠錫礦走過繁華歲月,現在靠林明山、彩虹瀑布再次興旺,雖然是大自然眷顧,但路也要人走出來才行。  林明礦工兒女文娛青年早年在林明山踩出一條山路,他們的下一代打響彩虹瀑布觀光品牌。
錫礦場倒閉后,林明人面對失業、蕭條、人口外流等困境,還好林明山受到外地人青睞,游客紛至沓來。
 登山客雖多,但多數會在關丹留宿,凌晨時摸黑到林明爬山看日出雲海。
 一來是因為林明除了林明山以外,就沒有其他觀光景點,無法留住游客。
 再來是當時林明連民宿、度假屋、旅社都沒有,想要在當地留宿的游客只能租借會館。
 近年當地人載送游客到大卑士山(Gunung Tapis)公園的彩虹瀑布,多了一個景點,許多游客都會安排在林明住兩天一夜或三天兩夜,一天到林明爬山,一天去彩虹瀑布。
 據說逢週六日或公共假期,爬林明山的人是排著隊上山的,體力差點的人想停下來歇一歇,會造成嚴重“交通阻塞”;彩虹瀑布更是人山人海;在小吃檔,手腳慢的人可能找不到吃。
 當地的民宿、度假屋開始如雨后春筍般林立,小食檔、咖啡店、賣土產的、燒豬的店周六周日也門庭若市。
遊客日益增加
 陳志倫的父親是礦工,錫礦場倒閉后舉家遷到關丹生活,近年回來協助家族打理油棕園,看到林明的旅游業發展前景,決定開辦度假屋。
 現在林明有許多像陳家一樣的例子,原本移居外地,老人家年紀大了告老還鄉,年輕人從旅游業看到生機,回鄉發展。
 陳志倫說,他們三年前開度假屋時,林明的民宿、度假屋不到10間,現在全林明有三十多間類似的住宿。
 雖然競爭者越來越多,但並不影響生意,大家各有各做,而且大家在同一個鎮上都很熟,平時會互相關照。
 “如果我們這里客房滿了,有客人來詢問,我會給他們其他民宿的電話號碼,其他民宿也一樣會把我們的電話號碼給客人。”
 他從做度假屋以來,看著游客日益增加,對在這里搞旅游週邊行業非常有信心。
開拓功臣導覽觀彩虹
 陳四光可說是林明最早載送游客到彩虹瀑布的業者,對帶旺林明旅游業有一定貢獻。
 他本來兼職帶隊司機,帶領游客到大卑士山公園(Gunung Tapis Park)爬山。
 “十多年前,我聽附近的馬來人、原住民說,附近有一個瀑布,可以看到彩虹映在瀑布石頭上。”
 他自己親自去看了,對這種奇妙的大自然景觀贊嘆不已,開始載送游客到這里游玩。
 雖然早年樹桐業者開了一條路,可從林明通往彩虹瀑布,然而山路崎嶇且都是黃泥,一定要羅厘或四輪驅動車才能通行,一般轎車房車無法進入。
 開始時,他是用羅厘架上遮陽篷和木板載送游客,每次可載送十多人,近年才改用改裝過的四輪驅動車載送游客。
 后來有其他加入載送游客,大家就成立一個林明旅游業者公會,召集擁有四輪驅動車的市民加入他們行列。
 游客多數在假期或周末才會到彩虹瀑布游玩,所以帶隊司機幾乎都是兼職性質,像陳四光和李劍輝都有其他正職。
 李劍輝其實30年前就跟過家人去過彩虹瀑布,去的路程走4個小時,回的路程又走4個小時,結果那次連彩虹都沒看到,他母親問:“來這種地方做什么?”
 他笑說:“現在我們載送游客前往,從林明市區去到那一帶十多公里路程只要一小時多,沿河、小溪走水路山路1.2公里就可抵達彩虹瀑布,比起以前真的方便很多了。”
要看彩虹還得靠運氣
 彩虹瀑布的形成,據說是飛濺的瀑布衝擊在凹凸岩石,水經過日光折射,變成彩虹,極為夢幻超現實。
 陳四光說:“要天氣很好,太陽很曬,瀑布的水很大,映在石頭上的彩虹才會長和漂亮。”
 李劍輝接著說,去彩虹瀑布要看運氣,一旦下雨,河水高漲就必須取消。
 早前柔佛州一位男童在彩虹瀑布區發生事故去世,讓人深感遺憾痛心。
 觀光彩虹瀑布屬于野外戶外活動,野外戶外活動都伴隨著一定風險,所以一直以來業者鼓勵游客付5令吉保費,買一份旅游保險。
 李劍輝表示,一般體力不好,行動不便的人,比較不適合去彩虹瀑布。
 “但很多時候也會有老人小孩隨團,因為一些老人平日有勞動,就算年紀大了走起山路可能比年輕人快,很多人年紀輕輕體力反而很差,不能一概而論。”
周六日小鎮游客滿
 星期二早上七點多從林明山下來,到鎮里小販中心吃早餐,發現只有三五檔口開檔。
 后來才聽說,這里的檔口店面,大多星期一二三休息,只在星期四五六日做生意。
 這么悠閒的生活,一半是生活簡單真的不需要為了三餐做牛做馬,一半是這里的生活型態所逼。
 小販中心的祥記小吃面檔老板黃國強說:“小販中心里共有16檔檔口,林明本身人口少,平常日子游客少,就算開檔生意也很難做,大家說好輪流開檔,到了星期五六日才一起開。”
 近年林明游客倍增,做生意的小販,雖然迎來生機,但游客只會在假日和週六日擠滿小鎮,平常的日子,鎮上基本是非常寂靜的。
 國強說,現在做吃的生意雖然好了,但是對小檔口來說,並無法乘機把生意“做大”。
 他是賣面食和自製釀料的,就算週六日或假日游客很多,人手就只有這么多,要多製作一點釀料或多賣幾碗面是不可能的。
 “我們又不可能增加人手,因為只做星期六日的生意,平時沒有什么生意,所以星期六日這里是搶吃的。”
 那種場面很壯觀,所有檔口、小吃店都聚滿人潮,遲到的人要餓肚子,當地人根本“找不到吃”,所以很多度假屋、民宿都要為住客“包伙食”。
歷史旅程找不回來了
 近年政府在林明打造錫礦博物館、修復礦洞隧道開放給公眾參觀,為林明旅游業增值。
 儘管如此,林明錫礦工業遺產大部分其實已毀滅,林明民眾圖書館主席周益仁認為,工業遺產沒有被保留下來是最大的遺憾,也是國家一大損失。
 關于錫礦場倒閉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說是錫價暴跌,有說是管理層濫權舞弊,真正的原因只有局內人才懂。
 錫礦公司后來變賣廠房和機械,一些被拖欠工資的礦場員工及工人,也來拆除鐵條鐵架和金屬變賣;有人擅自到礦洞挖掘錫米,直到地下水淹滿礦洞隧道,不能進去為止。
 曾是礦工的他說:“當時就有工程師建議,應該把礦場完好的保留下來,要是當時礦場倒閉時,政府出資買下來,建設成旅游景點,可以吸引全球的眼光。”
 雖然修建“大啤塘”部分礦場隧道,開放給公眾參觀,但火較廠(淘錫廠)、發電廠、機器修理房,機械、連醫院,都己經拆完。
 今天這一切都沒了,他用了一個很文學的說法形容:“歷史旅程已經找不回來了。”
發展緩慢留住古早味
 錫礦公司倒閉后,林明的時光仿佛停頓了,古鎮二十多年來沒有多大改變。
 除了錫礦遺跡無法完好保存,老街、老房子、大街的老樹,鎮上的景色幾乎都保留懷舊味道。
 可能是發展不大,林明數十年來受時代洪流衝擊很小,所以鎮上還可以找到手打面、自家味道的手工釀料、柴香燒肉等古早味道。
 可以想像,林明早年要是過度發展,把這些古舊美好的東西都淘汰了,今天的林明還有這么大吸引力嗎?
 今天到處治安敗壞,現代人晚上睡覺擔心爆竊,白天走在外面擔心搶手袋搶車,林明算是一個不可多得,可以在街頭散步的安全小鎮了。
 好幾位林明人異口同聲說:“林明的偷竊案件很少,更沒有掠奪匪之類的。” 
 去到林明,拜訪一位舊同事,郊外的獨棟房子,方圓幾公里內都沒有房子,到了晚上還大門開放就算了,玻璃門竟然沒有另加鐵花門,所有玻璃窗也沒有鐵花。
 當地一位安哥笑說:“我時常出外坡忘了鎖門,幾天過后回來才發現沒鎖門。”也有人說家里的鎖壞了好幾年,他都懶得去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