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網絡消費安全嗎?


大馬人網購漸成風 (第一篇)

11/12/2011

報導:許雅玲
圖:攝影組、互聯網編輯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國際市場調查研究公司尼爾森新近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人民去年在網購方面的花費直衝18億令吉,當中,網購機票高達4億3500萬令吉,高踞榜首。尼爾森公司還預測,我國人民的網絡消費,在2014年或將突破50億令吉。

 本地網絡達人均認為,大馬網購剛邁入第二個10年,網民消費形態從追求“便宜”,轉型到追求質量;並且,女性網購潛力無限!

今年年初,尼爾森針對400名年齡18歲及以上的網絡消費者,調查他們去年的在線(網絡)和流動(智能手機)購物交易活動。這項調查報告,由線上付款業務中介PayPal委託進行。

 調查還發現,大馬網民傾向在國內網站購物──國人在國內網站的網購交易達8億2500萬令吉,比國外網站紀錄的6億2700萬令吉,多出1億9800萬令吉。

 大馬網民的消費模式,主要有兩種類型:第一類型是在國內網站購買機票,其次使用線上金融服務,以及網購時尚用品和化妝品;第二類型則是從海外網站網購書籍、音樂和下載電影。

 這項調查還指出,去年,超過25萬4000名網民在網絡消費100萬令吉,其中包括支付各種賬單,購買戲票、書籍、電影DVD、音樂CD,還有,在智能手機上下載音樂和遊戲。

 談到大馬的網絡消費形態,倒不如請大馬第一個拍賣網站Lelong.com.my(簡稱Lelong)創辦人韋國盛,現身說法。

 “1998年,拍賣大行其道,我就創辦了Lelong網站。10年后,當年喜歡挂在拍賣網站的20歲網民,都邁入30歲。他們正為事業拼搏,根本無暇上網等待冗長的拍賣過程。所以,2007年,Lelong轉型成buynow網站,讓網民直接購物。”

25歲至35歲網購幾率高

 “在大馬,25歲至35歲,是最大群的網絡消費群,他們有能力,又習慣上網,網購幾率高。至于他們喜歡買什么?就視乎他們去的網站了。”

 Lelong網民的消費形態,可從年齡層切入。30歲以上,有經濟能力的網民,喜歡購買3C科技產品:電器手機電腦。同時,有一個奇怪的現象,超過50歲的退休人士,會把網購當興趣,最喜歡網購手機和電腦。他們會買很多產品,之后又上網賣出去。”

 “我們沒有追蹤什么商品不受歡迎。即便是介于5至10令吉的低價位商品,還是會有交易。衣服、鞋子、化妝品,單價低的交易總額,或許沒有科技產品高,可是交易流量卻很高。”他說。

 去年,Lelong開始做零售,自己出貨給客戶。“Superbuy主要售賣3C產品:相機、手機、電腦。商家把產品擺上網,我們幫忙策劃、處理網購事宜,還負責出貨。我們計劃做到一個數量,就交回給商家出貨,只抽取回佣。”

 未來,Lelong將把主力放在購物廣場,但亦不會放棄拍賣這塊。韋國盛有信心,只要商品定位分清楚:中小消費群選擇Lelong,中上消費群鎖定Superbuy,必定達致三贏(買家、賣家、網站)局面。

首重方便價格其次

 網絡達人韋國盛、柳樹吉(佳禮網站創辦人)不約而同指出:10年前,網絡消費者追求“最便宜”的商品;10年后,價錢已不是網民考慮的主要因素。

 十多年前,大馬才開始出現購物網站,剛剛接觸網購的網民,都是追求低價格為主。有了好的網購經驗,他會開始想購買其他東西。網購多幾次后,網民會覺得:網購太方便。畢竟,即便去超市買幾樣東西,也會撲空而回,或者要兜遠路去其他地方買。

 大馬網絡消費者的網購經驗,都從追求低價格開始,最后越來越強調“方便”:最好可以在網上完成整個付款程序,不必將存入單據傳真給賣家,或者等待對方確認網上轉賬后,才來發貨。

 柳樹吉透露,“大馬網民傾向通過國內網站消費,他們開始追求更高質量的商品。瀏覽海外購物網,還是想尋找本地沒有的產品。像我,就是從中國淘寶網購買紫砂茶壺,太太則從淘寶網,找到尋找已久的嬰兒安全椅。”

 尤其現在,更多商家都提供網上預購服務后,網購比到店裏消費,更快拿到新產品。柳樹吉和韋國盛坦言:通過網上比價,以更低價格買到同樣質量商品,當然最高興不過。

實體商店不會淘汰

 網民貴賀,平時都有使用網上購物和網上銀行的便利。“目前來講,我的網上購物和網上銀行經驗,都沒有發生任何影響心情的問題。即使身邊朋友,也沒聽說有誰因為上網購物,個人資料被盜竊,所以還會覺得安全。”

 進行網購的他,希望得到的消費保障是──購買的物品,完全符合網上所提及的規格。貨不對辦,最容易讓他抓狂。

 “我希望網上商家可以用心刊登有關商品的資料,還希望提供網購服務的商家:Lelong、Mudah、Groupon等,可以更嚴厲監督網上商家,確定商品符合所指定的標準。至于網上銀行,個人覺得目前都做得滿好,只是還不能全面應付所有上網付費的商店。”

 基本來說,貴賀沒有固定的網購時間。“可能是每兩三個月一次吧。喜歡買一些在本地市場難找到的商品,好像衣服,玩具。我在網上買過最貴的商品是手機,最便宜是團購固本。”

 “不會網購的(產品),應該沒有。不過,絕對不會在信任度不高的網站網購。”他笑說:“相比起來,我更喜歡在本地購物網消費,因為本地網站更了解本地市場需求,運費也比較便宜。”

 經濟能力穩定的他,最滿意的網購商品是手機,最不滿意的網購物品,則是手機的附屬產品──電池。“電子商務確實有改變我的消費模式。不過,實體商店是不會被網絡商店取代的。我還是喜歡帶著老婆孩子一起去逛街。”他說。

省時省力最大好處

 女性網民游曉蓮和瑪蒂瓦妮透露:網購的最大好處,就是省時省力。她們強調,網絡消費越來越廣泛,以至于,很多行業都競相提供網上購物管道。也因此,網民可以直接在網上看產品、比價格,不必親自駕車從一間商店,轉去下一間商店。

 她們和大馬多數網民一樣,最常光顧的網購產品,包括:機票、車票和戲票。就說買車票吧。現在,消費者不必提早一周去車站買車票,一周后又回到同一個車站搭車,節省一趟往返車站的時間。

 除了網購,游曉蓮也常使用網上銀行服務,繳付國家高等教育基金局 (PTPTN)貸款、水電費,還有各式各樣賬單。“不管是網購還是網上銀行,真的提供了一個方便。從此,我不必駕車出門,到銀行,再排隊等待繳費了。

 Lelong數據庫分析亦顯示,女性網購潛力無限!韋國盛說: “在Lelong,3C產品銷售數額最高,這是因為,3C商品單價最高。以手機為例,最便宜的手機,都要300令吉上下。雖然說,網絡消費,目前還是男性 多;不過,女性消費者已從10%提升到超過30%了。”

 他繼說:“未來,假如不講銷售額,女性網購頻率,肯定比男性高。男性很久才買一次手機或電腦,可是,女性買完手機,她會繼續買化妝品、服裝、鞋子等。”



安全夠,更多人願網購(第2篇)

12/12/2011

報導:許雅玲
圖:攝影組、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去年,大馬網購花費直衝18億令吉。不管以前或現在,網絡消費安全性,仍然是網絡消費者最頭疼的課題。

 國際市場調查研究公司尼爾森調查指出,10名接受的網絡消費者之中,就有7人表示,只要互聯網上的安全措施得以加強,他們願意進行更多在線購物活動 。

 買家先付款,擔心受騙;買家不先付款,賣家亦不敢發貨。究竟有什麼兩全其美方法,提升買家和賣家的信心?

 對此,少數在2000年的網絡泡沫風暴下,成功存活下來的本土網站創辦人柳樹吉(佳禮)和韋國盛(Lelong),有共識地強調:網站對賣家的身分認證,以及網站提供的安全付款系統,可以提供一個更為安全的網絡消費生態。

大馬一項針對網民投訴的調查指出,大馬網絡消費者,每個月損失的金額達20萬至30萬令吉,主因是向不存在的欺詐賣家網購商品。估計這筆損失佔總消費額的5%至10%。

 通過信用卡、銷賬卡(debit card)、銀行付款,或者面對面交款的網絡消費,每個月高達250萬至300萬令吉。平均來說,網絡消費者每天上網購買大約10萬令吉商品。

 網購的安全順序為:(1)尋找商品、(2)確認交易、(3)運送商品、(4)付款。大馬網購欺詐案屢有發生,主要是因為網民沒有遵循順序,先付款,但遲遲收不到商品。

 國內最大電子商務網站之一,Lelong創辦人韋國盛表示,“以前,最常發生的是用假資料注冊成會員,收了買家的錢,但不送貨。后來,實施了嚴格的身分認證和交易規則,幾乎沒有網民投訴過網拍欺詐。”

 Lelong的賣家認證,分3種層次:(1)沒有認證的會員,(2)有認證的會員和(3)有認證的商店。

 網站初創期,Lelong未有對會員進行身分認證。到了2000年后,為了提升網購安全性,Lelong開始提供會員身分認證;接受認證的會員,每年只需繳交10令吉費用。

推出“買家保證”

 “2003年,Lelong讓認證會員升格成為認證店家。關于更加嚴格的店家認證,很多會員都不滿意,他們說:我要開店,你為什么撥電來我家,還有我公司?這點我們不會妥協,會員不接受,可以不要開店。”

 目前,只在Lelong買賣一年的賣家,都無法升級到店家認證。目前,逾2000個賣家中,只有200家提升到店家認證諮詢。

 “Lelong的顧客服務部門,經常處理的投訴事件,並非網民投訴網站,而是買賣雙方交易上發生的糾紛。賣家捲款逃走,一年可能有一單。這些賣家都是真實的,生意失敗才失蹤。不管網上或網下,賣家捲款逃走,須用商業法處理,網站會配合提供賣家資料。”

 認證店家,一年要繳費168至248令吉,有什么好處?韋國盛回答說:“假如有30個會員賣iPhone,買家首先會進行比價,然后,他會去看誰有賣家保證。就算賣價偏高一些,買家更有信心和有認證的商店交易。”

 去年,Lelong將網絡消費安全更上一層樓,推出“買家保證”(Buyer Protection Programme):網民向有“BPP”標誌店家購物,遇到騙錢行為,Lelong會負責賠償買家損失;陪款上限為1000令吉,唯不賠償運輸費。

兼顧買賣雙方利益

 Lelong有一個買家評分系統,由買家來監督賣家,賣家也不敢隨便誇大本身的產品。有的商家在1000個評價中,獲得兩個負面評分,都會耿耿于懷,一直想方設法除掉負面評分。

 “Lelong不會隨便刪除買家的評分,除非證實買家的惡意行為。賣家可做的,就是去解決買家不滿,讓他把負面評分刪除。”韋國盛說。

 初創時期,接到網民投訴受騙,Lelong同仁都很痛心。他強調,“Lelong的網絡生態還不算完美,但在兼顧買賣雙方利益,我們盡力做到平衡,包括從2000年起,平行展開‘賣家身分認證’和‘安全付款系統’。”

 “使用Lelong安全交易服務(Safetrade),那么,買家付款后,系統會自動通知賣家:買家已付款。店家就可以準備發貨。7天或14天后,估計買家已經收到商品,系統就會自動把這筆錢釋出給賣家。”他說。

善用第三方支付工具

 網絡消費,安全嗎?“網絡消費交易,數量驟增,受騙次數增多,這是正常現象。”柳樹吉說:“網絡消費,基本還是安全的,只要購物網都能做好賣家身分驗證。”

 他繼說:“B to C交易(公司賣給用戶),只要選擇信譽良好的購物網站,就相對安全。至于發生在C to C(用戶賣給用戶),則是‘零’安全。假如網友想要轉售二手產品給你,那么,建議你們安排會面,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然,要求他轉去有身分認證的電子商 務網站,在那裏繼續交易。”

 “大馬網民對網購的接受度提高,為了保障買賣雙方利益,肯定要大力推動更加安全的第三方支付工具。一般來說,大馬購物網的付款方式,大致一樣:信用卡、銷賬卡、Maybank2U,以及線上付款商Paypal。”他說。

網購10大安全措施

 1)遠離可疑網站。一發現網頁設計差,有奇怪或無意義網址,以及彈出多個無法關閉窗口,請馬上關閉。

 2)連接要安全。避免點擊嵌入在電子郵件中的超鏈接。同時,在提交任何關于你自己的敏感信息或私人信息--尤其是你的信用卡號之前,一定要確認數據已經加密,並且是通過安全連接傳輸。

 3)選擇有口碑網站。選擇經營時間較長的網站,信用和服務比較好;欺騙性的網站一般成立時間都不長。

 4)管好個人資料。信用卡號碼和身分證號碼不要輕易洩露,更不要輕易地把信用卡和身分證交予他人。同時,一定要確保交易完成,才離開你的電腦。

 5)使用安全支付方法。請充分利用銀行提供的信用卡自動身分盜竊保護服務。檢查你的信用卡賬單,一有錯誤收費,立即要求銀行調查和解決問題;用銷賬卡或現金,就沒有以上服務。

 6)保護你的密碼。請勿使用容易破解的信息作為密碼,比如生日或電話號碼。密碼至少包含5個數字、字母或其他符號。同時,請時常更換密碼,以降低賬號被竊取風險。

 7)知悉你的權利。檢查購物網站的證書和標誌、銷售條款、稅款和運費等。產品無法按時發貨,消費者有權取消訂單並獲得退款;以及,拒收質量有缺陷或貨不對辦的商品。

 8)謹慎使用智能手機上網。手機版本的縮短網址,更容易“誤導”網民訪問有害網站。此外,使用公共WiFi上網,會留下個人信息,提高駭客入侵風險。假如必須使用公共熱點上網,避免輸入密碼和信用卡號碼。

 9)遠離社群網站上的陌生郵件。直接視作垃圾郵件--刪除。

 10)避免點擊假冒的節日賀卡。假卡可以傳播病毒,建議刪除未知寄件人的賀卡。

走得太前難獲接受

 據知,佳禮網站在3個月前,正式關閉“購物廣場”,到回最初讓網友在論壇上自由交易的方式。佳禮不參與網友之間的交易,是否就能置身度外?

 柳樹吉苦笑表示:“當然不能置身度外。我們竭盡所能教育網友認識網絡買賣的風險,同時教導大家如何減低並預防網絡騙子事件。甚至,購物廣場,就是為了提升網絡消費安全而設。只不過,我們做得太早,五試五敗。”

 佳禮第一次推介購物廣場時,網友上網消費的意願不大,店家上網賣東西的意願也不大。整體來說,買賣雙方都沒準備好--網購生態是消極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推動購物廣場,還是面對“買賣雙方無意願”問題,同時還遭遇信用卡付款和物流問題。

 “兩年前,第五次推出購物廣場,向賣家征收3%交易費用。這次關閉,沒有前述的問題,只不過走得太早,網民成熟度還不足夠,不願被扣3%費用,私底下去跟買家交易。也因此,我們沒法達到預期的成本效益,內部才決定關掉。”


小心,躲開釣魚式攻擊(第3篇)

3/12/2011

報導:許雅玲 
圖:攝影組、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今年以來,美國花旗銀行、韓國農協銀行、紐約股票交易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港交所,先后遭到黑客攻擊。

 究竟網上銀行,安全嗎?網上銀行用戶柳樹吉、瑪蒂瓦妮、游曉蓮和韋國盛,不約而同表示:只要做足防範措施,網上銀行還是相對安全的。

 他們強調:網上銀行安全條款第一條,就是──不要點擊電郵內的超鏈接(Hyperlink),精明躲開“釣魚式攻擊”(Phishing)。

消費者研究及資料中心(CRRC)項目經理游曉蓮語重心長表示:“想要躲開釣魚式攻擊,千萬不要點擊電郵或即時通訊的超鏈接!”

 黑客會成立看起來很真的假冒網站,這會導引你到URL與介面外觀與真正網站幾無二致的假冒網站,輸入個人資料;那么,黑客就會非法安裝擊鍵記錄軟件,捕捉你的用戶名和密碼。

 即使對方聲稱是來自信譽良好的網上銀行、電子支付網站、社交網站、拍賣網站,或網絡管理者,千萬不要點擊其電郵內的超鏈接,最干脆做法是──直接刪除這些電郵!即便朋友電郵,亦可能被黑客入侵,發送假冒超鏈接。

 她強調:“銀行絕對不可能通過電郵,要求客戶點擊超鏈接。假如要登陸網上銀行,一定要重新鍵入銀行的網址,這是最基本的網上銀行安全措施。”

 即使電郵看起來似乎來自銀行,也不要直接點入,而應動手鍵入銀行的網址。對朋友轉來的可疑電郵亦應照此辦理。駭客還會偽裝社交網站發電郵,然后竊取你的私人資訊。

假冒網站防不勝防

 以前到現在,游曉蓮不時接到可疑電郵。有電郵聲稱是銀行,發現她賬戶出問題,要求她點擊超鏈接去檢查賬戶;也有電郵要求她填寫個人調查,答應事后支付200令吉;不然,就是外國人聲稱收到遺產,需要借用她的銀行賬戶來接收遺產……

 對此,國家消費人投訴中心(NCCC)資深經理瑪蒂瓦妮說:“請馬上向銀行通報這事,並且把相關電郵轉寄給銀行。”銀行檢查后,證實是假冒網站,就會去關閉它。僅此而已。假冒網站還是防不勝防,這邊廂關了,那邊廂又冒出一個來。

 這點上,游曉蓮認同瑪蒂瓦妮的看法:“銀行應該可以做得更好一點。”

 “網上銀行越來越普及,竊取資料和金錢詐騙的投訴,亦有逐年增加趨勢。”瑪蒂瓦妮續說:“除了主動做好防衛‘釣魚式攻擊’,用戶應培養檢查賬單習 慣,因為身分被盜的跡象之一,就是銀行賬戶出現可疑支出。只要及時向銀行報告欺詐,法律規定用戶需承擔的虧損上限為250令吉。”

 有好奇用戶覺得:想用假冒網站來騙我!好,我就看你怎么玩把戲。最終,還是中招受騙:畢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網絡欺詐者的手段,是越來越逼真!避免網絡騙局,就是遠離一切的假冒網站和可疑電郵。

比親自上銀行更安全

 花旗銀行的信用卡客戶資料庫被黑客侵入,這無疑令消費者心驚膽戰。顯然,很多涉及數據庫洩漏的網絡安全問題,和信用卡用戶如何保管賬戶無關。那么,在網上處理或查看銀行交易或是理財,是否仍然安全?

 安全專家的回答是肯定的,無疑給用戶派送定心丸。專家表示,只要消費者採取預防措施,知道如何對付某些可疑跡象,保護自己的私人資訊,上網絡銀行辦事,甚至比親自去銀行更有“人身”安全。

 Aite研究集團的資深安全專家茱莉麥克納利(Julie Conroy McNelley)指出,銀行安裝的是最高級的安全設施;尤其安裝新安全設施后,美國公司2010年發生的網站被駭事件比2009年要少。

 數據保護公司科技執行人員韋伯(Webb)坦言,“用戶很難了解銀行究竟如何保管客戶的個人資料,因為銀行很少對外分享他們的安全技術,不想提供資訊來讓非法人士攻擊銀行。”

小額交易網上搞定

 佳禮網站創辦人柳樹吉覺得:“忙碌的現代人,應該很難抗拒網上銀行提供的便利。誰還願意塞車到銀行,冒著找不到泊車位,被抄罰單風險;然后連跑幾家銀行,輪候號碼等存錢、取錢或繳付賬單?”

 “使用網上銀行,幾分鐘就搞定交易。它確實改變了我的工作形態,最明顯一點是:現在很少開支票了。單筆少于500令吉的費用,直接用網上銀行來完成。”他說。

 唯一不便之處,就是商業業務需要轉賬時,A公司用這個銀行服務,B公司用其他銀行服務。結果,他一個人就申請了5間銀行的網上服務。

 他強調,“不管是使用電腦或智能手機,只要做足防範措施,網上銀行還是足夠安全的。不過,目前,我還沒使用手機來登入銀行,因為我的工作性質,每天都在電腦前面工作,不需要另外用手機來完成網上銀行交易。”

電子認證加強安全

 Lelong網站創辦人韋國盛認為,“網上銀行的系統,都算相對安全,關鍵就出在人類身上:黑客利用假冒網站去盜取受害人資料,再用資料去欺騙系統。”

 具體來說,網絡黑客用一個軟件,到購物網或論壇,篩揀出所有電郵戶口,再寄出欺詐電郵給幾千、幾萬名網民。這種大網一撒,還是有幾個網友受騙,被盜取資料。

 “說回網上交易吧。即便用手機短訊接收銀行送出的PAC認證碼,有時候都會發生接收不到短訊問題,甚至,發生手機被黑客入侵風險。”他說:“網上銀行用戶可向銀行申請,如鑰匙圈大小的電子認證系統(Dongle),來提升網上銀行安全性。”

 具有防窺伺、免電波接收、不需讀卡機、不受電腦病毒入侵等優點的電子認證系統,以隨機產生不同的密碼的方式,來認證身分,確保網絡交易安全。

複雜密碼加強保障

 美國聯邦交易委員會調查顯示,每年,全美約有900萬民眾遭遇身分盜竊,銀行賬戶被一掃而光。這類事件十之八九是因為銀行線上賬戶的密碼太容易被駭客破解,駭客破解后,便長驅直入取得賬戶持有人的所有個人資料。

 密碼怎么設定才安全?美國密碼管理應用提供商SplashData,整理黑客在網上公開的數以百萬計被盜密碼,總結出今年最差25個密碼;其 中,“password”超越“123456”,榮登榜首。其他最差密碼,包括:12345678、qwerty(鍵盤)、abc123等。

 北京網絡安全廠商瑞星公司,隨即公布中國式“最差密碼”榜單,驚奇地發現,中美網民“英雄所見略同”--abc123、123456、12345678、iloveyou,被認為是差勁密碼。

 安全專家建議,涉及金錢和隱私的賬號,盡量使用較復雜的密碼。比如,用“字母+數字+特殊符號”的形式;避免以生日、姓名拼音、手機號碼等與身分隱私相關的信息作為密碼;並且不要在多個網站使用相同的密碼和用戶名組合。

10個保護網絡信息安全撇步

 1)在網上不跟陌生人對話。千萬不要打開陌生郵件的附件,不要點入陌生電郵裡的超鏈接。

 2)把智能手機視為小型電腦,安裝防毒軟體,下載應用軟體(apps)時,應停止網絡理財活動,因為apps裡可能含有惡意指令。桌面或筆記電腦裡的防毒軟體應即時更新。

 3)把社交網站視為街上的黑暗角落,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誰是壞人。面子書、Gmail、Linkedln的用戶,不要點入網站包含的鏈接。

 4)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使用網絡理財的消費者,任何時候皆可檢查賬戶是否發生差錯,而無需等待銀行的每月報告。

 5)利用免費協助。許多發行信用卡的銀行,會為客戶提供免費的身分盜竊保護,這是信用卡優于銷賬卡(debit card)的地方之一。

 6)管好個人資料,尤其密碼。消費者使用的零售店、銀行網站的密碼往往逾十個,很易遺忘。應該把密碼保存在安全地點,以及經常改變密碼。

 7)絕不要透過網絡,把包括公積金賬號等個人資料告訴他人。如果某個網站以安全為由,向你索取相關資料,這很可能就是黑網站。

 8)銷毀或安全保存財務郵件。適時銷毀銀行的月報、投資文件以及其它書面財務資料,以免盜賊獲得賬戶號碼等私人資訊。利用網絡理財和網絡儲存財務資料,亦可減少資料被盜竊。

 9)迅速報告“駭情”。消費者如果被駭,應立即通知銀行,因為銀行裝有高級設施,可密切監控賬戶是否被身分竊賊盜用的情況。銀行還可關閉賬戶,提供新賬戶。

 10)相信直覺。如果懷疑某自動取款機(ATM)被壞人安裝了讀卡機側錄器,應相信自己的直覺,拒絕使用。

 ──整理自美國理財作家金伯利(Kimberly Palmer)資料



安全把關 回歸消費者(完結篇)

14/12/2011

報導:許雅玲 
圖:攝影組、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全球知名的波士頓諮詢公司新近發布的《全球電子商務領軍者》報告稱,去年中國的網絡消費者數量達到1億4500萬人,僅次于美國的1億7000萬人,是日本的2倍、英國的5倍。
估計2015年,中國網絡消費者將增至3億2900萬人,有望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
 相比13億人口大國,大馬人口只有2830萬;不過,大馬有高達41%人民有使用電腦習慣;因此,電子商務用戶瑪蒂瓦妮、游曉蓮、柳樹吉和韋國盛均認同:大馬已經無法阻擋電子商務的風行!
 他們認為,電子商務是世界未來的發展趨勢,最能夠和最容易做到的第一關防守,還是要回歸到消費者身上。

不久之前,國際貿易與工業部副部長拿督慕克力,為PayPal在大馬的全球營運中心主持開幕時透露,預計在2014年,我國的網購數額將達到50億令吉。

 同一個場合上,PayPal全球營運高級副總裁約翰麥凱布(John McCabe)則表示,現在的消費者喜歡透過上網、零售店及流動電話購物;消費者現在可透過在他們口袋的“虛擬商場”購物,改變傳統零售店的營運模式。

 PayPal東南亞和印度市場總經理艾利亞斯迦南(Elias Ghanem)亦聲明:“大馬的本土零售商,具有和海外網站競爭潛力。因此,本土零售商應占儘先機,創立購物網站,在電子商務這塊大餅上,先分一杯羹。”

 種種論點都指:“電子商務比流動商務更大”。對此,網站經營者韋國盛(Lelong)和柳樹吉(佳禮)表示認同:大馬已經無法阻擋電子商務的風行!

 然而,兩人強調,電子商務的造化,還是要看大馬市場變化有多快速,網民對網絡的認識,以及網民的成熟度有多高。

網絡犯罪亦與日俱增

 另一邊廂,消費者研究及資料中心(CRRC)項目經理游曉蓮覺得,現代消費者要跟上21世紀的生活潮流,如臉書(Facebook)社交、網絡購物、網上銀行等。因此,想要加入21世紀的生活潮流,但不想提供自己的私人資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她續說:“隨著網絡活動豐富,網民人數增加,網絡犯罪亦與日俱增。未來,很可能社會上的嚴重罪案,不是搶劫,而是網絡犯罪。”

 國家消費人投訴中心(NCCC)資深經理瑪蒂瓦妮認為,網絡消費有一定風險。不過,只要政府加強網絡消費條例,網站經營者嚴格執行賣家身分認證,即可提升網絡消費安全性。

 無論如何,瑪蒂瓦妮、游曉蓮、柳樹吉、韋國盛還是強調:“然而,最能夠和最容易做到的第一關防守,還是要回歸到消費者身上。”

 具體來說,使用網上銀行來購買音樂產品,或者網購商品,可能比上街到實體商店購物更為“安全”,前提是:網絡消費者採取基本預防措施來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並且知道如何應對任何可疑的網上活動。

 游曉蓮補充:“未受騙前,消費者要加強自我保護。受騙后,消費者不要因為覺得損失金錢很少,怕麻煩而不想投訴。消費者必須提出抗議,讓有關單位收集足夠數據,以便採取下一步行動。因為這是消費者的權利!”

團購已成紅海?

 假如你自詡21世紀生活潮流人士,你不能不知道“團購”。

 柳樹吉透露,幾乎是短短半年時間,團購在大馬夯起來。目前,至少有30至40家公司,已經加入了團購這塊電子商務競爭。韋國盛則表示,目前,大馬團購市場,主要都是消費固本。

 那么,佳禮網站和Lelong網站,有興趣加入團購戰圍嗎?柳樹吉笑著回答:“不會。其實,10年前就出現了團購概念。現在,團購是紅海,因為太 多人做了,但只有一兩家賺錢。”韋國盛坦言,Lelong暫時沒有野心爭吃團購大餅。未來,或許,Lelong會考慮進攻商品團購。

 既然虧錢,為什么還有公司要做團購?韋國盛回答:“他們認為,團購對未來電子商務有利。團購要爭取客戶,就要花錢把客戶找回來。假如爭取一個客戶要花費5令吉,你要爭取100萬名客戶,就要花費500萬令吉。這就是何以在大馬做團購的,都是財力雄厚的外資公司。”

 他說:“我有用團購消費券去吃美食,可是,卻有待遇降級的不好感覺。團購,用戶的忠誠度低--今天沒有吸引人的促銷,我就去別的網站。想要維持客戶關係,促銷要很吸引,這樣太寵壞客戶了。”

便宜莫貪始能自保

 工作上,經常要處理消費者投訴的瑪蒂瓦妮表示,不管是網上或者網下消費,都要小心—便宜莫貪!

 “有一個外國賣家,利用社群網站facebook賣美國的品牌牛仔褲,價格比市場便宜很多。結果,許多大馬網民匯款了,卻沒有拿到商品。”她說。NCCC接收到相當數目的網民投訴收,開始收集資料,向有關賣家交涉。

 “我發現,最大的問題在消費者身上,他們沒有去研究賣家的資料,其他買家的評語。外國賣家就連公司聯係電話也沒提供,但投訴者竟然相信他。”最終,有部分投訴者獲得退款,部分投訴者拿到商品。至于沒有主動找NCCC幫忙的,只能自己承擔損失。

 另一邊廂,也有消費者撥電到NCCC:“我的銀行賬戶,無端端多了一筆來歷不明的錢。我該怎么辦?”瑪蒂瓦妮就勸告他們:不管你的銀行賬戶,多了錢或少了錢,你都要通報銀行,讓銀行來調查和解決問題。”

 可是,還是有消費者一時貪心覺得:不必通報銀行。反正是飛來橫財,把錢用掉算了。結果,飛來橫財用了一半,就接到銀行通知:這筆錢不屬于你,請馬上歸還。

提高警惕降受騙率

 消費者是否可以採取基本措施來保護自己,與此同時,消費者要求政府推動更好的網絡安全條例?以美國為例,政府除了積極“參與”金融機構的網絡安全事務;美國商務部更要求互聯網公司提高本身的安全系統,奧巴馬總統在5月,還提出了新的網絡安全條例。

 目前,大馬並沒有直接條例來管制網絡犯罪。政府是否應該立法,讓網站也承擔網民受騙的責任?

 柳樹吉回答:“我不否認網絡騙子存在。不過,因為2%網民受騙,就關閉網站,失意的還是其余的98%。我這么說,不是想推卸責任,因為沒有網站可以負責網友的知識度和成熟度。假如政府立法要網站負責,這肯定會打擊大馬的電子商務。”

 “網購不是佳禮論壇的主打業務。佳禮只是提供一個平臺讓網友進行各種交流。很多網友利用論壇做生意,包括:冷氣機、汽車專家、律師、裝修;不只做得不錯,還建立信用和口碑。甚至,論壇還成為網友生活一部分,讓他們收集有用資料。”

 他說,今天,美國網友投訴“網購受騙”,那他肯定會被罵“活該”;皆因美國網絡已臻成熟,網民知識度和成熟度,已不易受騙,“大馬網民經驗尚新,但只要提高警惕,還是可以預防受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