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人生最后一次服務(上篇)
29/02/2012
報導:楊潔思圖:劉金富、孝恩集團提供、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今年2月3日,農曆元月十二,還在華人農曆新年期間,從事殯華行業的吉隆坡孝恩館二樓迎來了多位台灣及本地嘉賓,大家齊聚一堂進行一場兩國殯葬業者的交流研討會。
孝恩文化基金會總執行長王琛發博士發出媒體邀請函時,如是說:“百無禁忌,歡迎前來報導”。
出席者的確百無禁忌,交流研討會開始時,適逢樓下殯儀部有出殯儀式,當局臨時中止研討會讓大伙下樓觀看馬來西亞出殯儀式。
這群台灣朋友到馬來西亞多天,除了研討會,也到墓園參觀。記者好奇打聽,為什麼他們偏要選新春期間來探訪傳統上華人避忌的墓園,甚至旁觀出殯儀式。
王琛發博士呵呵笑:“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平時都要工作,只有新春期間,他們才享有長假。”
于是,當戶外還有零星的鞭炮聲、新春氣息未完全消退時,這群來賓認真地投入研討會中。
“馬來西亞─台灣殯葬理論與實務交流研討會”由台灣亦奘大學與孝恩文化基金會聯辦,本系列分上下兩篇,整理與摘錄部分主講者的演講內容。
死人,除了有銀行鈔票,大車大屋,佣人隨從以外,也有許多科技產品,iPhone手機、iPad電腦等,現今,台灣更是流行為死人做水療SPA。出席者的確百無禁忌,交流研討會開始時,適逢樓下殯儀部有出殯儀式,當局臨時中止研討會讓大伙下樓觀看馬來西亞出殯儀式。
這群台灣朋友到馬來西亞多天,除了研討會,也到墓園參觀。記者好奇打聽,為什麼他們偏要選新春期間來探訪傳統上華人避忌的墓園,甚至旁觀出殯儀式。
王琛發博士呵呵笑:“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平時都要工作,只有新春期間,他們才享有長假。”
于是,當戶外還有零星的鞭炮聲、新春氣息未完全消退時,這群來賓認真地投入研討會中。
“馬來西亞─台灣殯葬理論與實務交流研討會”由台灣亦奘大學與孝恩文化基金會聯辦,本系列分上下兩篇,整理與摘錄部分主講者的演講內容。
這是新噱頭嗎?是業者賺錢的新技倆?它對死者家屬有什么意義?
依照一般程序,人死后,遺體淨身入殮,也有許多遺體經過多一層化妝程序,讓遺容有血色及更好看,但是像生人一樣做SPA,對許多人來說還是屬于新鮮事。
台灣殯葬業者萬安生命事業機構就是其中一家在一般遺體凈身以外,提供遺體SPA的機構。其新竹服務處處長鍾國威說:“SPA服務由四位工作人員提供泡澡、修甲之類服務,將遺體洗得干干淨淨,感覺很棒。”
為尊重往生者,該公司保證整個過程中,都不會暴露遺體的私密部位。
一條龍殯葬服務
讓往生的親友儀容修飾整齊清潔,享受人生最后一次、有些人或是有生以來第一次細心體貼的SPA服務,遺體還帶著沐浴露的芳香,舒舒泰泰地上路。
這是家屬對死者的一番心意。
遺容是死者留給親友的最后一個印象,死者安生者慰,瞻仰遺容時若見死者容光煥發,儀容安祥平靜,也讓家屬及親友感覺安慰。
鍾國威指出,他們公司駐守于醫院,提供一條龍完整的殯葬服務。“殯葬應該是駐院醫療服務,只是早期人們對這個行業很忌諱。”
當人們對于死亡及殯葬業抱持越來越開放的看法,醫院附設殯葬服務的做法,應該會越來越普遍。
萬安也設計供追思光碟,鍾國威在會上也分享了其中一個相當新穎的光碟做法,即沙畫。
這種以巧手及沙作畫的方式,適合那些不喜歡拍照片及擁有很少個人照片的人。由于沙畫可以不斷拭去畫作再畫新畫,因此錄像光碟可以一氣呵成不必間斷、充滿動感地呈獻一個人完整的一生。
洋人設計華人墓園
一個洋人,越界跑來設計華人墓園,到底能弄出什么東西出來?
答案:本地著名華人墓園孝恩園。
安德魯,Argo國際建築事務所駐馬董事經理,正是孝恩園的建築師。
他在會上分享“一個澳洲建築師規劃華人墓園的經驗談”。
他透露,在設計孝恩園時,參考中國著名古畫清明上河圖,圖中有鬧市、居民活動及郊外,孝恩園也採取類似清明上河圖的概念。
“一定要做出原來(華人)祖先的味道,但又讓人知道這不是在中國,是祖先的東西,又有清明上河圖的味道。”
為了這個案子,他與同僚特地去北京考察中國明清建築物,去山西考察唐代建築。“考察的不只是概念造型氣氛而已,也要留意小細節,具體裝飾、小小的結構如屋檐,其設計、尺寸等。”
吸收消化了,思考用現代西方建築材料,再把它呈獻出來。“設計的重點是,不是抄它(中國古老建築),但人們看時卻會讓人想起它。”
“我們強調傳統建築的外觀,但使用現代的建築材料。”他說。
馬中元素寓落葉歸根
孝恩園建築物抄唐代建築,是落地生根與落葉歸根思想的結合。
雖然落戶南洋的華人已在南洋各國落地生根,身上始終流著炎黃子孫的血,到了生命終點,仍有落葉歸根的想法。華人墓園帶著濃郁的中華色彩,是很自然的事。
雖說抄唐代建築,但孝恩園建築物依然有本地的特色,設計師將本地的環境、地理材料及風水設計融入其中。
安德魯說,無可避免,很多材料還是要從中國運來,然而這個建築符合“不同的地方建不同的風格”的原則,就像是把紫禁城元素拿來做成大馬風格。
他說,無論是模仿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概念設計,還是江南水鄉的設計,一定要讓人有“像”的感覺。
安德魯的竅門是“讓人看到馬來西亞的設計,但又讓人想到中國,每個地方都加入特別元素。”
因此我們不難看到,中國的禪、中國南方建築,卻加上熱帶植物。
即使細節也不掉以輕心,孝恩園的設計,也成為其他海外華人墓園取經的對象。
義山──歷史文化教育場所
生人和死人搶地,是一個城鎮發展起來后,經常面對的問題。
以前,墓地在人們生活圈與商業圈外圍,隨著城鎮不斷發展,推泥機開到義山腳下,逐引發起義山是否該搬遷的爭論。
“死者死矣,生人還要生活。”一些人的立場,認為死人應該讓地給生人,畢竟他們的軀體已化作飛灰或春泥,土地對他們來說已非必要,但是生人卻非常需要土地。
但是,另一群人卻站出來堅持捍衛義山,他們認為義山不只是義山,它還有背后更大的意義。
保留歷史見證
“義山可追溯先民與地方開拓的緊密關係。”隆雪華堂執行長陳亞才說。他在研討會上分享“馬來西亞華人墓園與古蹟保存的公共意義”。
我國兩次涉及華社,著名的捍衛義山事件,分別是1984年,馬六甲的計劃剷平三保山事件,及1999年至2005年吉隆坡舊飛機場路地區各族義山搬遷事件。
陳亞才指出,舊飛機場路地區各族義山佔地約500英畝,吉隆坡開埠年代為1857年,這些墓園群最早年份為1899年,深具歷史價值。
三保山的古墓年份更為久遠,它是中國以外最大的華人墓地,佔地25公頃,超過12000個墳墓,大多數埋葬于明朝年間。
隨著馬六甲城市土地不賦運用,當局一度提出剷平三保山的建議,當年華社紛紛聲援,使三保山得以免于讓路于發展。
陳亞才說,三保山是商業與歷史文化傳承的角力。而舊飛機場路地區各族義山毗鄰的現象,則是各族相互文化包融活生生的教材。
捍衛舊飛機場路地區義山有更深層的意義,“它從華人的抗爭行動,發展成為多元種族捍衛文化資產。歷史的文化資產概念得以普及。”
已成文化遺產
經此一役,人們意識到提升義山環境的重要性,以免雜草叢生比人高的現象成為被逼遷的藉口。
美化義山,保留歷史見證,成為大家的共識,例如廣東義山就提升及美化葉亞才墓園,並增設文物館。
陳亞才本身也參與其中,通過舉辦“千人義山行”引導民眾接觸義山墓園群,並且也進行導覽活動“義山知性之旅”,以及林連玉、葉亞來等公祭活動。
義山,不是生人止步的地方,它可以是很好的歷史文化教育場所,已有越來越多公眾接受這個概念。
最明顯可見的,就是千人義山行獲得廣大的回響,人數已遠遠超過1000人,例如去年就有六千多人參加,主辦當局反而要為人數太多而頭痛。
“歷史義山,已成文化遺產,而非只是安息之處。”陳亞才總結。
具備資格邁向專業化
自古以來,完整人生離不開生老死,無需贅言,殯葬業是極為古老的行業。
如今,這個行業正逐步邁向專業化,不再是“讀不多書的人”才從事的行業,再反的,若沒有一定的資格,還無法入行呢。
從“棺材佬”、“忤怍佬”過渡到“殯葬業業者”、“殯葬禮儀師”,在英美等西方國家及日本台灣,文憑認證或是執照無可避免。
在我國,不排除有一天,高等學府也會設有殯葬禮儀師這門課,想要執業者或許都得通過政府考試。
台灣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的黃運喜教授對台灣與各國殯葬制度進行了比較。
其報告顯示,無論是台灣、日本、英國、美國、德國或澳洲,殯葬業者或殯葬禮儀師都必須經過特定的訓練或是通過官方考試。
以台灣為例,其殯葬管理業務歸由民政或社政機關負責管理,有意投入者須申請經營許可證。
其制度也規定服務項目的收費標準透明化,殯葬禮儀師必須通過國家考試。
講究細節的日本,建立了專業且由國家認定的證照制度,並且早在1996年就成立了“葬祭指導師技能審查協議會”。
英國人也一絲不拘,設有殯葬從業人員的職前及在職訓練制度及課程,有基礎執照及二年實務禮儀師、禮儀指導師進階發展及禮儀師生涯發展學習進修課程。
吉隆坡舊飛機場路地區墓園
1.錫克教火化場
2.興都教火化場
3.斯里蘭卡佛教徒墓園
4.羅馬天主教墓園
5.日本人墓園
6.廣西義山
7.廣東義山
8.福建義山
走向專業死者慰生者安 (下篇 )
01/03/2012
報導:楊潔思
圖:劉金富、孝恩集團提供、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圖:劉金富、孝恩集團提供、互聯網
在全球化趨勢下,華人墓葬行業將朝向哪個方向發展?
“馬來西亞─台灣殯葬理論與實務交流研討會”上,馬來西亞的孝恩文化基金總執行長王琛發博士,探討了“華人墓葬行業全球化與未來”,為華人殯葬業者指路。
另外,文中也概括其他內容,包括要如何陪伴臨終彌留者?如何覺察死亡跡象?及如何舒緩死亡留下的悲傷等。
“一般殯葬業者都會說,殯葬業是做死人的生意,其實不然。殯葬業不是做死人的生意,而是做生人的生意,也就是做死者家屬的生意。”孝恩文化基金總執行長王琛發博士說。另外,文中也概括其他內容,包括要如何陪伴臨終彌留者?如何覺察死亡跡象?及如何舒緩死亡留下的悲傷等。
“許多死者家屬沒有辦理喪事的經驗,他們得靠殯葬業者告訴他們怎么辦、如何解決問題。殯葬業者就好像是他們的經理人。
殯葬業服務若是辦得不好,死者的“音容宛在”,對家屬來說可能是恐怖及悲傷的,無法達到死者慰生者安的效果。
“我們說殯葬祭;殯,是悲哀的;葬了之后,則開始從白事轉向紅事;多年以后,祭則屬于紅事。因此,義山和墓園都是紅事的場所。”王博士解釋。
他指出,殯葬業者涉及管理,所謂管理,就是要知道以前的歷史,還有對未來充分的觸覺,簡單說,業者必須具備“歷史感覺、未來觸覺。”
“每個人處理家人死亡,都是根據其文化認知,來決定生死大事及知道答案。”
必須有一定認識與了解
他以舍利子為例指出,一名佛教徒在遺體火化后出現舍利子(佛教徒認為,有一定修行功力的人,體內才可能出現舍利子,一些高僧在遺體火化后也出現許多舍利子),那么其親友或許會從悲傷轉為開心,而紛紛分享死者過往種種事跡。
若是對死者文化背景不知道,可能會錯用不適合的殯葬方式,甚至因此讓死者家屬留下遺憾。
他強調,殯葬業者必須對文化歷史、宗教背景有一定認識與了解。“殯葬業可以從很多行業進口人才,但人才必須知道歷史與未來,否則對方入行后可能不知應做什么,業者也不知道應讓對方做什么。”
◆朝向兩趨勢發展
“殯葬是文化遺產、社會教育及福利的問題。死者若是沒處理或處理不好,將無法照顧到每個人的心情,因此,它是人民福利問題。”王琛發博士說。
此外,它還涉及地球資源要如何運用的環保問題,與此同時,它也是公共事業,包括遺產保護、社會教育的公共事業。
他指出,全球殯葬業朝向兩個趨勢發展:
一、墓園處理走向公共化
墓園涉及公共事業,許多國家的墓園交給公共團體管理,例如英國就是交給公共團體負責;澳洲交于信託機構處理;日本則交給宗教團體管理。
他指出,未來的發展趨勢,墓園必須交給公共團體管理,否則,若是由私人機構管理,而該公司又上市的話,那么要如何在股東利益與古蹟保存中取得平衡?
一個人埋葬了60年,他的墓可能因為造型關係而被例為古蹟,又或是一個人因其貢獻或其后人的貢獻,而令其墳墓成為具有特殊意義的墓,那么這個墓就有了特別保存的價值。若是其所在的墓園已上市,那么股東不見得同意額外花一筆錢來修繕或美化這個墳墓。
二、殯葬操作走向專業化
現今,殯葬已是專業角度的行業,須有專業角度的討論,多個國家的學校也開設了殯葬課,因此,專業人才可在殯葬課中找。
殯葬祭中,墓園,即葬的部分,大趨勢是交由宗教團體負責,但是,殯與祭的部分,則可讓專業的私人公司負責。
◆扮演經理人角色
海外新華裔移民為了死后能上天堂,不惜改信基督教?
王琛發博士在澳洲,與一些近二三十年才從中國移民過去的新移民談天發現,他們在澳洲政府設立華人墓園之前,為了死后有容身之處,心靈獲得安慰,而改變信仰。
他們告訴王琛發,在有華人墓園之前,當地華人由于“買不到阿彌陀佛的機票上天堂,只好買基督教的機票。”
可見,不管是去到哪裡,華人入土為安、死后升天的思想始終不變。
王琛發指出,華人世界有兩套不同的殯葬制度,即無神論(中國人)與有神論(海外華人),像馬來西亞的華裔這些海外移民,早期離開中國時,把以前在中國的舊規定與習俗帶來,因為仍保留傳統模式。
像孝恩園的做法,在佛道教死者往生后,從醫院回家途中已一路有唸誦舉動,盡快為死者“上路”做準備。
中國人則在共產黨統治下,採用無神論的做法。
無論如何,一些中國新移民去到海外,仍會期待佛道的宗教慰藉及一方滋養著東方文化的土地,作為落葉歸根之處。
殯葬業者的角色是做個經理人,教客戶怎樣做以符合“華人文化”。
“地區有地區的習慣,殯葬業者必須很清楚了解這點,特別是人在外鄉的華僑。”王琛發博士說。
在全球化的時代,人們特別強調身分,潮州人、福建人,各種不同籍貫的人都會有不同的做法,殯葬業者必須對各種做法 有所認識。主家會要知道殯葬意義如何對他有用。
◆追思很好的悲傷輔導
任職台灣文藻外語學院通識教育中心的鄧文龍博士,以親手為一位學生所做的追思光碟,為他的講題掀開序幕。
這位學生因車禍而英年早逝,同學們都很難接受這個事實,鄧文龍博士過后特別制作追思光碟以資紀念。
人死了,親友難免悲傷,若能將悲傷轉化成紀念,能讓哀傷的情緒有發泄的出口,這個過程可以是從小眾的個人哀傷情緒轉到大眾的同悲,再進一步轉到追思。
“悲傷是一個人面對死亡時,所出現若有所失的複雜哀傷情緒的行為。”他說,當事人在分享與收拾悲傷情緒之余,多半得戴上堅強的面具度日。
追思如何讓生者慰、死者安呢?
“追思不只是一個人的哀悼,追思是讓家人珍惜他們相處的時刻、讓工作伙伴回憶共同打拚的日子、讓朋友懷念他們共處的日子。”他說。
鄧博士指出,追思是一個很好的悲傷輔導方式。
今天,追思的形式日愈受到重視。隨著科技進步,追思也與時並進。“讓最古老舊式的追思方式,因科技進步與家屬需求,披上先進外衣。
“這是個注意心意的時代,包括往生者的心意和家屬的心意。追思形式也因此因人而異,有聚會型、瞻仰型及紀念型的。”
◆提供臨終前服務
殯葬業是否能跨前一步,從臨終開始介入,直到埋葬?
台灣萬安生命事業機構附屬于醫院內,可以在病者臨終時便開始提供服務,例如讓家屬知道臨終者彌留的症狀,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
當初萬安生命事業機構要駐守醫院,引起很大的爭議,人們會問:“醫院應是把人救回去,怎么變成送死的地方?”
如今,大多數人已能更理性看待。而非把此舉視為觸楣頭。
該機構新服務處處長鐘國威提出,他們提供的臨終照顧講解,可以讓家人預先知道病人是否要往生了,而先有所準備。
當病患家屬預先安排死者后事時,他們會告訴家屬哪些狀況是彌留的現象。
“有者會好像小孩,說些有的沒的。而40%的癌症病患臨終時會不安,可能會躁動、呻吟等。”他們都不知道是病人要走了,結果過兩天便去世了。
他建議家屬用貼心的方式,盡可能陪伴臨終彌留者。
最好陪伴病人的方式,是家人好友花個十多分鐘輪流陪伴病人,握他的手、跟他講講話。
有些人會覺得不自然或抗拒,但他會勸家屬:“現在不講,難道到時候對著牌位講嗎?”他認為這是讓彼此放下心中石頭的最后機會。
他也不讓家屬在病房內哭泣,並說,就算患者失去知覺,仍可聽到聲音,家人穩定的情緒,可以降低患者的不安。
◆如何陪伴臨終者
1.給予對方安慰,如握手,輕聲說話,放音樂,討論短文等
2.聽覺是最后喪失的身體機能,家屬的言語對談需要謹慎。
3.必要時可給予適量鎮定安眠,讓患者感覺舒服。
◆死亡的跡象
1.沒有呼吸
2.心跳停止
3.沒有腸道與膀胱控制能力(失禁)
4.對聲音或搖動沒有反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