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小額貸款變雙刃劍

21 Oct 2012 

報導:程為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盛行約40個國家的小額貸款模式,因出現許多貸款者過度負債,而面對危機!  孟加拉經濟學家尤努斯(Muhammad Yunus),在1976年代創建小額信貸模式,協助那些遭傳統銀行拒絕貸款的窮人,改善生產力和生活。
 隨后,小額信貸模式在全球許多國家風行起來,在對抗貧窮上取得不俗的效果,尤努斯更在2006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但是,由于機制不夠完善,貸款者過度貸款和罷還貸款,這個模式面對極大的考驗。
 各地對小額信貸質疑聲四起,這個近40年的對抗貧窮模式,在哪個環節出了錯?
最初,小額信貸有著許多讓窮人脫胎換骨的感人故事,印度的莎莉瑪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莎莉瑪和許多印度人一樣,每天工作賺到的錢,僅能夠填飽肚子,土地、房子、讓孩子受教育這些事,想都別想!
 對于以利益為主的銀行來說,這些人別想借錢,因為把他們視為沒有還債能力的一分子。
 尢努斯推行的小額信貸方法,讓在貧窮線上的一群找到了希望,有機會脫離貧窮。
 莎莉瑪向一間小額信貸金融借了200美元買一頭牛,在市場銷售擠出來的牛奶,得到一筆不錯的收入,不用過著每天收入一美元的貧苦日子。
 一段時間后,她把儲蓄起來的錢,加上再次向小額貸款金融借貸的錢,買了另外六頭牛,牛奶量大增,賺得錢也多了,每天淨賺10美元,足以讓她成為印度的中等收入家庭。
盈利相當可觀
 這個扶貧模式不只是幫助了窮人,也讓發放貸款的金融單位有利可圖,越來越多人向這類機構貸款;通過積沙成塔的道理,小額貸款機構的盈利累積起來,也相當可觀。
 小額信貸模式不只是在孟加拉和印度等紅紅火火,亞洲和美洲許多國家的金融單位也爭相仿效,甚至把這股風潮吹向美國。
 小額信貸勢不可擋,各國傳統銀行也不落人后,推出小額貸款服務,爭相搶奪這塊原本不起眼的蛋糕。
 在世界小額金融市場,印度認了老二,沒有幾個國家敢說他們是老大,最多是自稱是同一級的金融市場。
 僅是在印度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的首府海德拉巴,就有數家堪稱具世界規模的小額貸款機構,全印度約30%的小額貸款,皆從這裡發放!
 但是,該國政府對于這個行業的監管力道不足,起初一只眼閉一只眼開,直至發生一些窮人過度借貸,無力償債而自殺的個案后,政府才有較具體的管制方案出台。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但在印度的小額信貸市場卻因為太多羊亡了,即使補牢已無力回天。
無法償債而自殺
 兩年前,安德拉邦有70人因無法償債而自殺,陸陸續續的自殺個案,皆指向小額貸款政策失當,讓借貸人過度貸款,造成沒錢還債而自盡了結一生。
 而且,安德拉邦的小額貸款人出現罷還潮,使得一些金融和貸款機構宣告倒閉,近兩年來,這些事件成為全球小額金融界的焦點,對這個貸款模式的信心指數大降。
 印度和全球各地的小額貸款發生自殺事件,以及一些原本以非盈利方式經營的小額貸款機構,轉型為以盈利為主的機構或銀行,引起民眾議論和大力鞭撻。
 小額貸款之父尤努斯變成眾矢之的,孟加拉政府認為他“以扶貧的名義吸窮人的血”,該國中央銀行于去年撤去他在其創辦的格拉明銀行(Grameen Bank)董事總經理一職,並且加強對該銀行的控制。
 協助窮人自力更生的小額貸款,變成政府眼中的“吸血鬼”,尤努斯這個近40年的對抗貧窮的計劃,繼續發展或遭人唾棄而消失,未來數年內或能知道結局。
窮人救星具吸引力
  小額信貸的對象是主流銀行不會接受的一群,這和美國超短期貸款機構和次級貸款發放機構的借貸一樣,后者成了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Subprime mortgage crisis)的主角,怎能不令金融市場和各國政府有所戒備呢?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全球經過美國次貸風暴的陣痛,小額金融界也出現類似情況,以致引發各種猜測和憂慮。
 就印度來說,該國央行統計約有四億印度人無法獲得銀行服務,這佔12億人口的三分之一,小額信貸自然成為許多人關注的借貸方式。
 隨著各國的小額信貸問題涌現,雖然已動搖許多人的信心,但相信依然有不少人期待小額金融機構能為他們解決問題,因此小額金融還有一定的吸引力。
 
欠缺評估潛在危機
  低收入者,對一筆小額貸款或許可以負擔,但同時有數個小額貸款,債務就像雪球越滾越大,過度貸款成了小額信貸遭垢病的重要原因!
 尤努斯推行小額貸款時,提出的條件是:必須五人一組同時申請,額度多數是幾十美元,一般還款期限是一年內完成。
 由于小額貸款無須擔保,貸款額也不高,因此沒有借貸風險評價,不會評估個人的還債能力和信用,而且各小額貸款機構也沒有分享貸款者的信用紀錄。
 因此,這種聲譽風險成了小額貸款模式的優勢,但也成為潛在的危機,造成貸款人重複借貸,揹上太多債務。
 另一個過度貸款的原因與政治有關。在選舉期間,政治人物為了獲得支持,許諾當選就會要求貸款機構延長還款期限,而且還能獲得更多好處。
 因此,小額信貸在過度貸款衝擊下,逐漸出現問題,打擊了這個原本有利窮人脫離貧困的方式。
 
反而助長高利貸?
   民眾向銀行貸款遭拒,又不想向高利貸(阿窿)借錢,因為高昂的利息是無底洞,怎么也填不完,于是小額貸款成了選擇。
 在印度,小額貸款的出現,一度讓人以為放高利貸者不復見,原來那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當地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小額貸款出現后,傳統的民間放貸比率,從17.5%上升至29.6%。
 這個數據來自主動向政府注冊的傳統放貸者,非法放貸者相信更多,由此來看,民間的放貸在小額貸款業者的競爭下,人數不降反升。
 向小額貸款機構借貸者,因為無法從小生意中及時獲利,為了還款,反向傳統放貸者借貸“填數”,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最終受害者還是借貸人。
借貸之余指導獲利
 小額貸款在美國也有市場,該國政府在2009年通過相關法案,撥出5000萬美元(約1億5000萬令吉)給符合資格的微型企業申請貸款,2010年還建立貸款虧損儲備金,鼓勵社區推動小額信貸。
 美國金融專家認為,不管是美國或其他國家,小額信貸不能只是給予金錢,而是需要有教育和支援。
 金融創新研究中心的孟德爾松指出,不斷發出貸款並不理智,提供資金時,也要提供教育、創業技巧和領導力等配套。
 舉例,當某人想貸款做小生意,必然需要一些相關商業知識和營運技巧,如果小額貸款機構能夠配合提供培圳,包括協助起草商業計劃書和推銷出去,才能讓小額借貸業務發揮得更好。
 換句話說,即是借貸雙方雙贏,一方能成功從商業行銷賺得更多利潤,按時攤還貸款,另一方也獲得應有的回報,吸引更多人參與小額貸款,獲得更多貸款利息。
 不只是給貸款人吃魚,而且也要教他們釣魚,這個道理或許可成為小額貸款業務的獲利原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