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心靈法會

唯有生者安,往者才會安(上篇)

15 Aug 2013

特約:江子 
圖片提供: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心靈與心靈之間是需要談話的,然而在現今社會,茫漠、疏離的人際關係裡,許多人已失去談話的對象,不論是真心地與他人交談,或是真心地與自己交談,因此,內心禁錮而乾枯。 讓我們企業家與法師的相遇和對談,從往生者的法事,看生死與信仰,以及對人生的另一種體悟……
在馬佛總雪隆分會的大殿裡,當面對一尊菩薩,當菩薩用微笑來諦聽種種的傾訴,那微笑就像是甘露,讓固化的心,重新又有了清明而溫暖的流速。
 這一夜,我們聽法鼓山三學院監院果概法師與NESH生命水創辦人蘇意琴對談: “以法相會”,話厘子一打開,兩人竟然不經意地說起媽媽往生的一場佛事……
 在裊裊上升的香煙裡,在千年同唱的佛經中,蘇意琴平日最難度的親人緩緩體認到,一直排斥心外的宗教,其實並非如以往所想地超然物外、高高在上,媽媽的一場往生佛事,體現了人類的生老病死,它正是佛法的接迎者!
念十小時佛號
 “我聽一個師姐說,往生8個小時內,不可觸碰往生者大體,要不斷念阿彌陀佛佛號,于是那晚我一心一意念佛號給媽媽,一直到天亮,那是我唯一可以為 媽媽做的最后一件事。”蘇意琴說那晚她越唸越起勁,這也是她這一輩子念最多的佛號,一共念了10個小時,自己的心靈也漸漸在佛號中開敞。
 “第二天早上七點多,要為媽媽換衣服時,我好奇地想:念佛8個小時后,媽媽的身體會軟化嗎?那一刻我怕摸到媽媽身體硬硬的,從此我對佛教沒有信心了!結果,媽媽沒讓我失望!”
 “因為我要見證這關鍵的一刻,摸摸媽媽的身體竟然是帶溫的,媽媽的臉是紅潤的,就像在睡覺,身體都軟軟還有微溫,我對佛法的信心更堅定了。”
 蘇意琴指出,她的家族頗大,共有四十多個成員,因為學佛已10年,家裡的小朋友常被她拉去參加佛學生活營,所以那5天的佛事,小朋友都很聽話輪流念佛號:“很多人來到媽媽佛事現場,很奇怪的發現他們一坐下來都不想走,也許因為整個佛事很安詳、很平靜。”
孝心感動諸佛
 “我們以佛教儀式進行,甚至不燒冥間金紙,靈堂上沒有人哭泣,因為一家人都一心一意唸佛號,所以,我們的悲傷都沒有展現,家裡每個人的心都非常安 定,心中只有佛號。尤其是我媽媽要出殯,蓋棺的那一刻,看到傷感要來了,當你念到阿彌陀佛的時候,你就沒有辦法哭,始發現原來佛教是那么的好!”她說。
 沒想到母親一場佛事,令蘇意琴整家人對佛法更有信心,連平日最難渡的姐夫,也願意為媽媽茹素49天。
 果概法師為蘇意琴媽媽這么安詳、莊嚴的往生佛事解讀:“全家人的一份孝心,感動了諸佛,引發了三寶的加持。佛事最重要的一點是,唯有生者安,往者才會安。親人往生的過程,有瑞象顯現,那也是顯露你對三寶的信心。”
念佛8小時后媽媽笑得好開心
 去年,果概法師在大馬帶領一場法華三昧的講習營時,台灣來了一通電話,告知她的母親走在斑馬線上,被車子撞到,而法師第二天還要到新加坡主講一場《金剛經》講座。
 “其實,我們僧團被訓練到以公事為主,而媽媽車禍是私事,但是,僧團還是很慈悲,找到另一位法師代替我講《金剛經》,好讓我趕回去處理媽媽的事。”果概法師回憶起她那81歲媽媽往生的過程,背后有著許多慈悲而智慧的故事。
 “我家的老菩薩一生沒學佛,她有4個遺囑:第一個是她要拜肉;第二個要土葬;第三個是絕對不要以佛教的儀式;第四個是她不要和她老公擺在同一樣的地方。”
 “老菩薩送到醫院,已被醫生證實腦死,當我來到加護病房,她的眼角突然流了一行淚,媽媽身邊的護士都感到奇怪,我對媽媽輕聲說,我出家二十多年,我一定陪你到最后,每一個關鍵,我都會陪你,請你放心,跟著我引導,老菩薩嘴角笑了起來,全家人都放鬆了!”
 果概法師說,只有她哥哥看到媽媽被手術室推出來時,那一剎那她是又怨、又嗔、又恨,非常不甘心這樣被車撞到的狀況。
 “媽媽整個往生的過程,第一個是我對三寶有信心,第二個是因為三寶,是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的,第三個就如師父(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說的一句話:唯有生者安,往生者才會安。”
 “當我們為媽媽念佛8小時后,她笑得好開心,我的哥哥形容媽媽好像是天上掉下一個寶貝,她接受到了,很不好意思開心笑了起來!”
一把火燒掉所有煩惱
 當企業家遇上佛法,那是怎樣碰觸的火花?蘇意琴笑說,三年前工廠突然發生大火,她收到工廠打來的電話即到現場察看。
 當時圍觀的人很多,警長問誰是老闆,她舉起手,十分平靜聽他報告,那位警長似乎不相信她是老闆,因為一般的人遇到火災都會哭哭啼啼,蘇意琴怎么可以那么平靜呢?
 “那是因為那場火,當下讓我想到《金剛經》裡說的:一切有如夢幻泡影……我跟那位負責貨倉的主管說:一場火,把你的煩惱都燒光了!從此貨倉不用煩那么亂了,一切從零開始!”
 她說:“因為有佛法,可以馬上用到,我不覺得有很大的損失,反而覺得以后可以把公司重新規劃得更好!”
信仰需與生命結合
 果概法師為這場“以法相會”對談,作了一個感性兼具理性的總結:“我最近看了一篇資料,印度的甘地講了這么一句話──我喜歡你們的基督,但是不喜 歡你們的基督徒;意思是說所謂的基督徒,不是一群信仰基督的教徒,而應該是一群活出基督的門徒。我在這裡把基督改成佛教,所謂的佛教徒,不是一群信仰佛陀 的教徒,而是一群活出佛陀精神的門徒。
 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在果概法師看來,如果佛法沒有辦法與生命結合,那就不是佛法,“真正的佛法,是跟你的生命結合,它才成為你的生命,那才是佛法。”
生活中實踐宗教所學
 果概法師說了一個有關聖嚴法師的故事。
 在聖嚴師父69歲那一年,一次早齋時,突然站起來說:“佛法在我的身上沒有斷掉,在你們(出家弟子)身上就不知道了。如果我走在街上遇見佛陀,依然是有顏面去見他。”
 這個事情過后,果概法師一直思索佛法怎么在自己的身上不會斷掉?后來,發現唯一可以做到這一點的方法,就是把佛法落實在生活中。
 因此,她以“信佛學法敬僧,三寶萬事明燈”,與眾人共勉!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由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聯合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舉辦“慈悲三昧水懺法會”,定于8月17至18日早上9時至下午5時在八打靈育才小學舉行。
 熙攘步伐,需一股沁心的安定,紛擾世間,需一瓢清涼的法水,主辦單位希望信眾以虔誠禮敬,內省懺悔,來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法會設有各項功德主及佛前獻供,詳情請聯絡:03-79600841/79604341,請出席者自備海青、水杯、湯匙。

法會學佛法,應用生活上(下篇)

特約:江子 
圖片提供: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對 于漢傳佛教來說,「法會」又稱作法事或佛事,是佛教為誦經、說法、供佛、施贈等宗教活動所舉行的儀式。但是,宗教的神秘經驗,常是媒體報導的頭條,有人斥 為社會亂象,有人認為感應顯現,其實在回歸心靈的大時代需求下,生活的重心,不在神秘經驗的揭發上,而是在于以法相會,把佛法應用在生活上!
果概法師和企業家蘇意琴兩人,由為媽媽辦一場莊嚴的佛事,談起以法相會的“法會”。
 在果概法師與蘇意琴看來,對佛的信心,誦經、念佛號、參加拜懺法會等等修行方式,都是明淨自己的心,以接受佛陀教法的最佳方法。
 蘇意琴說起自己學佛因緣,始于一場到台灣山頭舉行的水陸大法會,當她進入水陸大法會壇場,才知道要穿上海青,完全搞不清楚什么是法會。
不是拿來保平安
 當時,只見全場兩千人都非常莊嚴地禮拜,那一刻她對佛教改觀,心中有很大的感動,當下發願要回來馬來西亞成立一個佛教團體。
 “佛法給我很大的受用,佛教不是拿來保平安,不是求佛陀賺大錢,或找到一個如意郎君。”她相信因果法則,她要把佛法應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在果概法師與蘇意琴“以法相會”真情對談的講座會上,蘇意琴笑問果概法師:“為何我身邊有很多師姐都那么‘神’,她們都有很多所謂的感應,連家裡的溝渠旁都可以長出一棵菩提樹來……難道是因為我不夠精進嗎?”
 果概法師以農禪寺山上的一場佛七回應:“當佛七最后一支香時,法師帶領跑香,所有參加者都隨著法師走,竟然有人發現大殿外有一尊阿彌陀佛,于是所有人都說看到阿彌陀佛,二十多位帶領的法師都沒看到,難道他們不精進嗎?那是為什么?”
 她接著說:“那是因為我們打從一開始沒有想要看到,可是你一直抓住那個看到的相,那就是叫‘著魔’,金剛經說,所有相皆是虛空。”
 法鼓山舉辦第二屆水陸大法會時,果概法師是策劃負責人,當時法會參與者中,互傳看見許多瑞象,甚至有人拍下圖來傳看。
 “于是,所有來參加法會的師兄師姐走起路來,每個人都是抬頭往上看的模樣,讓大家發出會心一笑!”果概法師這么表示。
離相,離相,再離相
 法會結束后,果概法師把那些圖片,給她的師父聖嚴法師觀看,后者即是:“你們怎么想把法鼓山搞到這樣子!瑞象,讓別人去講,因為當所有人都在觀望瑞象的時候,他的心就不在方法上面!”
 因此,果概法師指出,法鼓山從不講這些瑞象的事情,“有人說,打坐看到蓮花,又怎么樣?看到溝渠長出菩提樹,又怎么樣?師父(聖嚴法師)要破相破 到怎么樣的程度,當師父捨報時,他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示範,破相破到這樣的徹底,因為佛法不著像,師父要我們離相,離相,再離相!”
 果概法師形容,這樣的修行,就像火箭升空,它的重點是一直升空,不升就會爆炸。
法會啟發善根
 佛陀說法,就是讓大家用在日常生活上!
 果概法師說指出,原始的佛法,並非讓信眾上太多的課,因為信眾知道太多了,反會做不到!
 “參加法會只求保平安,不是不好,但是我們不要只停留在這點上,我們還可以往上提升。”她表示,讓佛陀說的法,解決我們生活上的問題。
 她認為,一場法會不只是作超度、保平安,道場有責任讓信眾明白法會的內容,善根就會被啟發出來,“接迎學佛,進一步往上提升。”
 “法會共修的力量是很重要的,佛法比喻為一頭牛,自己用功,自己牽著那頭牛,一場法會一千個人參加,就有一千個人在牽著那頭牛,一千個人的力量很大。”果概法師指出其中關鍵。
 她以企業家蘇意琴為例,法會給后者的感動,即是每個人的善根就會被啟發,“一個人時,腦袋就會亂想,但是,在一個數百人共修的氛圍,腦袋就不會亂想。”
先改變自己才引人學佛
 在果概法師和企業家蘇意琴的對談講座上,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我們要如何渡家人學佛?或如何接迎家人參加法會?”
 果概法師認為佛法講因緣,像她出家多年,直至母親往生,在三寶加持下,才感動家人學佛,因此她自嘲的說:“也許是她出家20年的功力吧!”,現場觀眾為之一笑。
 她說:“只有你先改變你自己,就好了!讓你的家人,看到你的改變,而且變得那么好,這是最快的接迎方法。”
 對于這個問題,蘇意琴形容自己是個過來人,差點因一些誤解,不敢學佛。
 “我認為,作為一個佛教徒,不要動不動就說:我是佛教徒,我不會騙人的,拿佛教當擋箭牌,也不要隨意批判別人,隨口就說對方業障深重,影響人家學佛。”她說。
 蘇意琴指出,一個資深學佛人,不要以為懂得佛教一些大道理,就批判別人不學佛,讓人誤會學佛的人,就可以驕傲示人。
 “我碰到一個佛友,他常叫我參加一些佛教活動,就這么巧,我每次都沒空參加,他就說我業障深重云云,讓人覺得佛教高深莫測,這樣很容易叫人打退堂鼓!哪裡還有人敢學佛呢?”
 蘇意琴希望信眾把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個快樂又稱職的佛教徒。
從有所求到無所求
 在講座會上,有人問說:“修習佛法,是有所求,還是無所求?”
 蘇意琴對“求”的解讀是:“我每年都要為公司賺取很多的盈利,好讓我拿來做公益的活動,這就要看你所求的,是否有用在對的地方。”
 她說:“例如,現代女人追求名牌包包,永遠都不會嫌少,幾千塊錢的一個包包,三個月后又換另一個新款式,如果你的有所求,讓你起煩惱,那就不是修行佛法。”
 蘇意琴指出,她學佛不起煩惱,並不表示她的公司每年的營業額會下降,它還是每一年都在成長,每個人都很努力去做,凡事都要盡力而為。
 “如果遇到的事業因緣不俱足,唯有放下,再努力創造另一次更好的因緣。”
 果概法師則認為,修行的次第是從有所求到無所求,無所求是一個目標,“所謂的無所求,沒有我執在裡面,這就是最高的境界。”
給最需要的而非名牌
 一次,星雲大師手上載著名牌手表,記者詢問原因,大師的回答是:我只當它是手錶,沒有當它是名牌。
 關于選擇名牌與否,蘇意琴以她過去到中國作扶貧的經驗,來看這個問題。
 “我最初做扶貧,總以為給孩子最好的品牌,就是帶給他們歡喜。當有人問這些貧窮孩子,身上為何穿的都是名牌衣服時,孩子並不知道什么是名牌,他以為是善心人士送的衣服而已。”然而,蘇意琴表示,這樣卻引來別人的誤解,以為孩子有能力穿名牌。
 “經過多次扶貧的經驗,我不再買自己所謂最好的,給這些山上貧窮的孩子,因為我們覺得最好的,卻不能代表是他們的需要,于是我都到當地的文具店,買孩子們需要的文具等等必需品。”她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