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

無性人非性無能

7 Sep 2012

文:程為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無性,怎麼可能?你一定是有同性戀傾向吧?”  世人眼光,認定人人皆愛性,分別在于是異性戀、同性戀或雙性戀。
 無性人更多時候被當成是同性戀,與其說是歧視,不如說是缺乏無性觀念所致。
 最近,加拿大布魯克大學的研究指出,全球7000萬人是無性戀者,進一步確認無性人的存在;究竟,無性戀是怎麼
一回事?
無性,不是性無能;具有這種傾向的人,大多數選擇獨身,另一些則因某些原因而失去對性的渴望。
 無性人享受單身,但身邊的人卻會為他們著急,一名叫安妮特的女生就面對這樣的困擾。
 她的宗教界朋友會為她禱告,希望她早日遇到如意郎君;她的朋友為了不想她孤獨終老,偷偷替她在婚姻介紹所報名,結果接下來數年,不想戀愛的安妮特,一直接收到婚介所許多“最新消息”,努力地為她配對。
天生無性備感無奈
 創立無性關注和教育網站的美國舊金山無性人戴維傑伊,早在青少年時期就確定自己是無性人,但對父母談起這事,他們總會“開解”他,希望他釋放自己──意即打開心房找個可以談戀愛的人。
 生活在強調浪漫和以性生活為重的世界,無性人有著常人不能理解的煩惱,就像生活在蘇格蘭的女生羅拉,就有著無性人的無奈。
 當她在酒吧工作,男顧客總愛向她談一些性話題,她屢次表示自己是無性人,卻被解讀為沒有嘗試過性愛才會這樣;最后,她決定閉嘴不談,不用浪費唇舌。
 早在半個世紀前,性科學家阿爾弗萊德查爾斯金賽博士(Alfred Charles Kinsey,1894年6月23日~1956年8月25日),在1948年的《男性性行為》(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Male)和1953年的(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Female)的性學研究報告中,已略帶提過無性人。
金賽量表測性取向
 金賽博士採用金賽量表(Kinsey Scale)測量人的性取向,此量表以0至6定位,0代表完全異性戀,6是完全同性戀,3是雙性戀,其它號碼1、2、4和5代表較傾向異性或同性戀。
 其中,他附加了一個X定位,原本是指1.5%的成年人中,沒有性關係或性反應的人,從現代的角度去看,即是無性戀者。
 當時,金賽博士並沒有特別詮釋X定位,但從最近加拿大布魯克大學副教授博蓋特的研究數據來看,無性人佔全球70億人的1%,相等于7000萬人,這相等于一個中型人口國家,因此人類已有需要深入瞭解無性人。
 繼異性戀、同性戀和雙性戀后,無性被視為第四性;但是,無性人對男女皆不表現性傾向,是否適合稱為一種性傾向,目前尚有爭議。
 生活中早有無性人存在已是不爭的事實,如何以適當的角度看待他們,就看各人對第四性的認知程度了。
不同于獨身主義者
 有些人會把性無能、同性戀或雙性戀的標簽,貼在無性人身上,甚至認為無性人都抱著獨身主義。
 35歲的格雷格是無性人,從小就對性這回事不抱興趣,而且未曾想過吸引異性;即使青少年時期,同齡男孩都想方設法讓女性注意自己,他依然故我,不特地裝扮自己。
 但是,世俗的眼光和標準讓他低頭,18歲時為了讓朋友把他當人看,還是交了女朋友;之后,他的性生活也很正常,只是這些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終于,他意識到自己本來就是無性人,無須強求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他真正想要的是不以性為前提的親密伴侶,只要共享此生,能夠互相安慰和尊重的另一半。
 至于無性人與獨身主義的關係,對他來說,前者是不想有性生活,后者則選擇不要有性生活,完全是兩回事。
 因為無性人從一開始就沒有性的念頭,而不是逃避性念頭。
沒性慾念原因眾多
 有些人天生對性沒有慾望,但不表示他們性功能失常;另一些人則因為后天的經歷,讓他們從異性戀、同性戀或雙性戀,變成無性戀。
 這類人是否能歸類為無性人,依然有一定的爭議,但根據AVEN(The 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這個無性教育網站的解釋,從其它性向轉成無性人,也可視為無性戀者。
 無性人的定義各說各法,只能視各人對性傾向的瞭解而定,目前難以論斷對錯。
 至于非天生第四性的無性戀者,大致可分為三種情況,即不再對性渴望、對于人生和精神有更理性的追求,以及對性的心理恐懼。
 ●不再對性渴望的原因,一般上是在愛情或婚姻觸礁,對愛情失望,因而也斷絕對性的渴望。
 根據一些資料記載,德國科學家兼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早年愛上一位身分懸殊的貴婦人,沒能共結連理,以致他終生未婚,因此也厭惡起婚姻生活,成了一位無性人。
 ●高度追求精神上滿足感的人,也會放棄對性的要求,這類情況較常出現在宗教人士、靈修人士和追求精神滿足的學者身上。
 舉例,古希臘數學家希帕提婭(Hypatia,公元370~415年)廣受當時的民眾歡迎,眾多男性仰慕其才華而向她求婚;但是,她拒絕全部仰慕者,理由只有一個:“我只願嫁給一個人,他的名字叫著真理!”
 ●天生對性有著心理恐懼,也可能會變成無性人;美國天才科學家兼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Hukona Tecn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即是例子。
 他稱自己的貞操有益科學研究,擔心談戀愛影響學術,因而只與愛戀他的女子保持友誼關係。
需要關心勝于治療
 對于無性人,心理學界一些學者認為,無性戀並非天生,而是童年輕歷的影響而成!
 在他們看來,無性戀與人的生育本能背道而馳,極可能是來自童年時期痛苦的經歷或傷害,以致產生另一種性取向。
 例如,曾遭到性侵的小女生,長大后可能害怕別人碰觸,以致變成所謂的無性人,而這種情況其實是社交恐懼症。
 這種情況與治療同性戀的論調同出一轍,把這類異于傳統的傾向列為病症,引起許多爭議。
 治療非異性戀性傾向的做法有一定的支持者,但適合與否沒有定案。
 因此,一些無性人通過設立網站關心同道中人的感受,彼此分享生活上面對的問題,這種關心對無性人而言,看來比強調治療性傾向的方式更受歡迎。
動物也有無性戀?
 人類之中,有1%的人有無性傾向,動物也出現類似的情況。
 早在21世紀90年代,美國一份有關無性戀的研究指出,羊群中約有10%的公羊,對母羊不感興趣。
 報告指稱,一些牧羊人也發現,也有母羊對公羊“不屑一顧”,根本是漠視公羊的存在。
 換句話說,動物界中可能存在無性戀,異性之間不互相吸引,彼此不覺得對方有吸引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