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

拯救河流

27 Oct 2013
報導:許雅玲

河死了 人也"渴""餓""臭"死(第1篇)

國慶日前夕,雪蘭莪州爆發非法傾倒油污事件,造成雪河支流的貢河嚴重被污染,4個濾水站被逼關閉,以清理油污;同時,隆雪一帶逾百萬名用戶面對大制水,州政府還得耗費金錢時間來解決河中油污問題。

對此,檳城理科大學地理系教授陳藝榮表示,這並非我國遭遇過最糟糕的河流污染事件。
 從以前到現在,媒體不斷報導河流污染事件。遺憾的是,善忘的大馬人,沒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造成河流污染事件惡性循環。
 一旦河流變成死水,大馬人將自食惡果—嚴缺食用水!
根據了解,雪州爆發非法傾倒油污事件的源頭,是煤炭山路一間非法垃圾車維修工廠。相關工廠在維修羅厘和垃圾車時,直接把污油倒入鄰近貢河,造成河水嚴重污染。
 當地居民曾多次投訴工廠區常飄來惡臭,要求市議會關閉相關工廠。這一次,非法傾倒廢油造成逾百萬名用戶面對大制水,士拉央市議會聯合警方、雪州政府和雪州環境局,到場採取行動。
 很快,士拉央市議會援引地方政府條規,發出14張傳票給予非法的垃圾車維修廠和業主。14張傳票,主要針對建筑物本身和各類經營准證,包括:非法擴建、非法營業、惡劣衛生條件、沒及時處理收集垃圾、沒有效儲存及移除油漬等事項。不過,市議會沒有任何提控權。
河流污染不斷發生
 兩週后,環境局馬上調查河流污染事件。報告呈交總檢察署后,援引1984年環境素質法令,將一對華裔夫婦和3間公司控上庭。控狀指被告于8月30 日早上9時50分至11時40分,在雙溪巴蕉及貢河(Sungai Gong)無執照地排出污染油,污染了土地及河流,抵觸20項至30項條文。
 此外,雪州大臣丹斯里卡立宣布:州政府將凍結所有在河流保留地上的活動申請,並下令地方政府嚴厲監督所有在河流保留地的活動。
 對此,陳藝榮坦言,“非法傾倒油污事件,並非我國遭遇最糟糕的河流污染事件。從媒體報導中,你會發現:大馬從以前到現在,不斷發生多起嚴重河流污染事件。遺憾的是,大馬人善忘,沒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
 “河流,非常重要。大馬97%的用水來自河流資源,3%來自地下水。缺乏河流,我們首先會渴死、臭死、餓死。”他強調,“沒有河流來灌溉農作物,工廠無法正常操作。大馬將變成貧窮荒漠國家。”
 總括來說:大馬人需要干淨的食用水,需要天然集水池來控制干旱和洪水,需要平衡健康的生態系統,需要欣賞美麗的河流風光、需要水利灌溉、需要水利發電、需要航運、需要河魚河蝦……但是,大馬人絕對不需要河流的垃圾。
大缺水才來關心河水低
 陳藝榮表示,在世界各地,不管是先進工業國或發展中國家,過度使用和濫用河流資源,是全球河流退化的主要原因,並因此製造出百萬環境難民。
 “大馬人不見棺材不掉淚,他們只在壞事發生后採取行動。具體來說,當河流污染造成大缺水,讓人民吃盡苦頭時,他們會嚴厲譴責肇禍者和政府單位,並且要求問責,往往為時已晚。”他說:“雨量充足,水供正常時,他們會忘記缺水的痛苦,不會主動提起愛護河流,嚴格執法。”
 理所當然地索取河流資源,不懂得愛護河流,最終結果是:河流變死水,大馬人將自食惡果--大缺水。
大肆發展破壞河流
 陳藝榮透露,近30年間,發展迅速促進了城市化進程。伴隨農業擴張和工業發展,許多土地,包括森林和自然作物地,大面積變成以經濟作物為考量的園丘、大城市和工商業中心。
 目前,國家發展首先衝擊河流的生存空間,對河流系統平衡形成巨大壓力:河口土壤侵蝕,還有河流泥沙含量超標;接著,這些問題會進一步導致山體滑坡和水源污染問題惡化,威脅人類財產性命。
 “儘管河流對大馬人如斯重要,可是,它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對待,令人難過的是,許多大馬人把河流當作垃圾收集站。河流,只是地方上的導航,無人會到臭味四溢、變成一潭死水的污河遊玩。”他強調。
 把場景拉回1990年代的巴生谷流域,每天丟進巴生河的固體廢棄物已重達80噸。這般高的污染程度,造成巴生河已無法自行淨化。
 更令人擔憂的是,不少缺乏完善排污系統的工廠,直接把重金屬和危險化學廢棄物排入全長121公里(吉隆坡佔40公里,雪州佔80公里)的巴生河內。
全球半數河流受威脅
 人類歷史長河中,河流舉足輕重。滔滔不盡、潺潺流過的各大河流,見證了一個又一個文明的興衰。在埃及,歷史記載顯示,古埃及人不僅崇拜尼羅河,他們也舉行慶典祭祀尼羅河河神哈皮。
 陳藝榮繼續說:“在印度,成千上萬的朝聖者湧入恒河沐浴,以便消除罪惡和獲得祝福。中國澎湃洶湧的黃河和長江,不僅是豐饒文明發源地,更是具有巨大殺傷力的苦痛河殤。即便是只建國半個世紀的大馬,亦是從河流兩岸,比如說吉隆坡、巴生等沃土上,開展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
 令他覺得惋惜的是,儘管河流至關重要,可是,全球人類還是忽略照顧及濫用河流資源。世界21實際水資源委員會主席伊斯邁爾薩拉傑丁曾指出,世界主要河流之中,超過一半面臨嚴重的枯竭、污染、水質下降。這終將影響全球生態系統,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存。
重金屬污染喝水難安
 陳藝榮指出,近年來,非法傾倒有毒垃圾、不當容器洩漏有毒廢物,或者有意或無意倒瀉油污等事件,與日俱增。1987年,只有3條河流被鑑定為嚴重污染,不過,短短10年之后,已有25條河流被鑑定嚴重污染。
 “雖然,最近幾年,大馬環境局(DOE)的報告指出:大馬河流水質有所提升,因為更少河流被鑑定為嚴重污染。不過,這個更好的現象,主要是因為環境局自2004年起,已更改河流分類系統,從本來鑑定個別河流,變成鑑定整個河流流域。”
 從去年環境局檢測國內464條河流的報告,不難分析得出:我國河流污染問題,呈現緩慢但持續的趨勢!另外,該局鑑定:55條河流被鎘污染,44條河流被鐵污染,36條河流被鉛污染,還有24條河流的汞含量驚人。
 “這些重金屬數據,已敲響大馬飲用水的警鐘,畢竟,97%的水資源供應,來自河流!”他說。


5大威脅加劇食水短缺(第2篇)

檳城水源監督協會(Water Watch Penang)主席陳藝榮教授表示,國內5大河流威脅,包括:旱季河水短缺、雨季河水氾濫、河流污染和河道河流淤積污染、執法不嚴,還有管理協調不力。

其中,河流污染,直接影響你我的食用水。尤其近年來,大馬環境局檢測國內河流的報告顯示:我國河流污染問題,雖然緩慢,不過卻持續惡化。
 顯然,不愛護河流,最終吃苦的還是國人,嚴缺食用水!現在,大家認真審視5大令人膽戰心驚的河流威脅……
在大馬,最早有人群定居的地點便是河口和河岸,開始最早期的農耕活動。值得關注的是,作為方便的排水途徑,河流亦被住家、商家、工廠和農業濫用來排放廢水,造成嚴重河流污染。
 長久以來,一些在河流一帶的工廠或服務領域內工作的低收入勞動工人,早已把河流廊道當作定居地點,此起彼落地建起非法木屋。雖然,定居河畔的家庭數目不斷變化,不過,在1994年,巴生河一帶便聚集4萬戶非法木屋家庭。
 陳藝榮透露,“由于缺乏自來水和衛生設備,這些河畔居民,一方面把河流視作重要的水資源,一方面又把河流當作天然垃圾槽。他們丟棄的垃圾和廢水,已被鑑定為河流污染的主因之一。”
25條河流嚴重污染
 另外,不少在河岸邊討生計的熟食商販,亦很隨手地把垃圾丟棄進河流。因此,政府有必要將這些非法聚集河畔生活的人們,安置到更好的生活地點。
 此外,工廠、商業、農耕和畜牧活動的非法排放廢水,亦是造成天然河流被污染的主因。甚至,在一些城市和工程區域,河流污染已造成環境問題,並且不利水底生物生存,進而影響整體生態平衡。
 目前,大馬水利灌溉局鑑定,共有25條河流流域面對嚴重污染威脅,包括西馬的吉蘭丹河、玻璃市河、慕達河、巴生河、雪蘭莪河、馬六甲河和柔佛河,以及東馬的斗湖河、摩約河和美里河等。這些流經州和州之間的河流,供應各個地區的食用水。
 擁有大河流的州屬,水供相對充裕,不過,一些小州屬,比如玻璃市、檳城和馬六甲,只有小河流,並且嚴重污染,以致水源貧乏。以檳城為例,檳城被認為是貧水州屬,因為80%水源要依賴吉打州的慕達河。
 陳藝榮強調,“住家、商家和工廠,把河流當作天然垃圾槽,所有不要的污水、廢水、毒水和垃圾,隨手便丟進河流,造成河流變成一潭髒臭死水,不再適 于食用。國家發展和城市化趨勢下,水資源越變越少,但競爭用戶卻越來越多,可以預見,未來,國家將面對更嚴峻的水源壓力,以及更多經濟損失。”
 大馬人不負責任的行為,讓河流變成死水,必不可免加劇食用水短缺的問題。
河道淤積源自建築活動
 包括陳藝榮在內的水資源專家均知道:我國河流經常呈現“拉茶”或者黃橙色,這主要是因為河道淤積所造成的污染后果。
 砍伐森林活動,導致可固定土地的樹木根系減少,造成各種地質災害,包括山體滑坡及泥石流傾瀉;而陸地的泥沙隨著雨水流進河流,淤積河底,容易釀成河水氾濫、洪水為患。
 “過去30年來,我國經濟迅速增長,在勢不可擋的城市化趨勢下,在農耕地上建起商樓和大廈,在山區開闢高速大道,將自然叢林開墾成種植農業,這一 切的發展活動,造成水土流失;尤其一場強暴風雨后,必將形成河流侵蝕,還有大量泥沙和懸浮物淤積河底。研究數據顯示,高達90%的河流淤積,源自陸地的建 築活動。”他說。
 在巴生谷流域,每年的水土流失,估計可達3毫米,這些泥土最終將沉積在河底,影響天然水道和河流系統的平衡。
水源不足困擾國人
 大馬人使用的水資源,97%取自河流,3%來自地下水。每一年,平均3000毫米的雨量,直接掉落這個天然的蓄水池,讓大馬成為水源豐富的國家之一。
 然而,由于時節的影響,河流水量有所變化──旱季時河水短缺,雨季又河水氾濫。在1997至1998年間,大馬遭遇厄爾尼諾干旱,隆雪地區干旱情況最嚴重,數十萬人經歷了長達數月的大制水困境。
 “獨立后的大馬發展迅速。在過去,因為人口不高,即便在旱季,仍有足夠水源使用。現在,大馬人口逼近3000萬,加上農業和工業發展,需要龐大的水源,因此,旱季水源充足的好景已經不再,水源稀缺變成國民頭痛的自然災害之一。”陳藝榮說。
水災影響12%人口
 陳藝榮指出,大馬的河流,滋養了人的生命,同時,剝奪人的生命。每一年,河水氾濫成災,不只造成經濟損失,還奪走不少性命。
 同時,近年來,伴隨城市化而來的砍伐和填河活動,造成河流泥沙堆積,並且釀成重大洪災。2006年12月,柔佛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水災,造成許多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壞各種基建和房屋、摧毀莊稼)損失,另有3萬2000戶家庭共15萬3000名災黎痛失家園。
 資料顯示,大馬有9%的土地,大約2萬9000平方公里,被規劃為洪水頻發區,影響12%人口的生活。
 無可否認的事實是:洪水損壞各種公共基設,摧毀莊稼和剝奪性命,造成國家損失慘重:1980年,水災造成的損失為1000萬令吉,來到2013年,水災造成的損失,已高達一年5000萬令吉。
政治分歧導致水劫
 談及“執法不嚴”以及“管理協調不力”這兩大問題,必須明白一個前提:隆雪面臨水供不足的壓力,並非因為缺乏河流資源,更多是因為政治上的分歧導致!
 目前,關于水資源管理的明文法律共有32條,主要從經濟收益角度,闡明水源和河流的使用,而不是著重于河流資源的管理和保護。很多時候,在河流流 域上進行的土地和水源活動,一旦造成河流生態環境和河流水質出問題,那么,哪個部門應該負責?是水利灌溉局?水務局?還是州政府?
 水為財,首相署經濟策略組進行的全國水源研究(僅限于半島),預算2000至2050年這50年間的水業總值,將介于516億至770億令吉之間。就此,大馬水務專家把水供形容為“藍金”,水供私營化將是一項數以百億令吉計算的經濟收益。
 目前,一個相當嚴重的狀況是:根據聯邦憲法,土地和水源事宜,隸屬中央管轄範圍;根據水資源法律:河流的資源與控制權限,完全授予州政府。也因此,很多州屬都不採用聯邦憲法。即便採用聯邦憲法的州屬,也沒有嚴格執行這些法律。這可能因為:州政府不願失去水務管理特權。
 陳藝榮總結說:“顯然,32條不合時宜、冗余,並且模糊不清的法律,加上聯邦和州政府之間欠缺協調溝通,造成法令執行不力。總結來說,我國欠缺單一的河道法令來管理河流。”
大馬5大河流威脅
(1)旱季河水短缺
(2)雨季河水氾濫
(3)河流污染和河道河流淤積污染
(4)執法不嚴
(5)管理協調不力
水災造成經濟損失
1980年:1000萬令吉
2013年:5000萬令吉


一站式監管解危機(完結篇)

大馬5大河流威脅持續惡化的話,大馬人只能承擔渴死、髒死和臭死的后果。

檳城水源監督協會(Water Watch Penang)主席陳藝榮教授坦言,政府並非沒有推行拯救河流的各種運動,只不過,人民反應冷淡,河中的垃圾和有毒物質,有增無減。
 他因此建議,設立一站式監管河流機構,以便有效解決5大河流威脅。
國慶前夕發生的雪州非法傾倒廢油導致河污染事件中,雪州政府承諾,地方政府會與水利灌溉局和環境局配合,各自根據權限範圍,對污染河水者採取行動。
 獨立半個世紀以來,國內已有許多部門和機構,負責規範管理執行各種水務事宜。比如說,水利灌溉局(Drainage and Irrigation Department )負責實施水資源開發項目,包括河流、排水、灌溉、防洪,以及國家水文網絡營運;水務局(Jabatan Bekalan Air)負責家庭和工業水供的規劃和發展。
 甚至,國家土地法下的採礦法令、排水工程法令和土地保留法令,也有條文說明防洪監管。另有部門負責各種准證申請,包括挖沙、漁獵、污水處理等。
 總括來說,法律分別賦予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管轄水資源和河流的權力,也因此,國內有許多部門和機構,不同程度上牽涉規劃及執行與水資源有關的事宜。
單一機構來監管
 有鑑于河流流域的活動,最終將影響河道環境和河流水質的永續發展;陳藝榮因此建議,建立一個一站式機構,推行河流流域綜合管理(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簡稱IRBM),來綜合監管河流,包括規劃設計,執行、管理到執法。
 他再次強調,“從聯邦、州到地方政府,各個機構都有要捍衛的權限與職責。正是因為這種分散、缺乏整合協調的權力和責任,造成各個機構在河流保護這部分,一直都做不好。因此,當務之急,大馬須建立一個單一機構來監管河流事宜。”
 有時候,監管用水都會發生衝突:為了滿足家庭,工業和水利灌溉等需求,水壩應該盡可能充分填滿,可是,為了滿足防洪減災的作用,水壩又應保持清 空。同樣的,在發電功能上,河水應間歇性地釋放,以滿足峰值功率的要求,但是,河流作為航運手段,則需持續釋放河水,以保持恆定的通航水深。
 目前,國內共有兩個水務機構,相當符合一站式概念,即是:雪州水供管理局(LUAS)和砂拉越河流局(SRB)。通過一站式機構的監管,便能有效保護和保存河流的自然風光、生態系統和原始功能。
 陳藝榮坦言,“與此同時,大馬沒有一部完善的河流法令,所以,我們要盡快立法,委任一站式機構來監管執行。”
從教育和立法著手
 有了一站式監管機構,便能有效解決渴死、髒死和臭死問題。
 首先,一站式監管機構必須展開公眾教育,來提升人民對河流環保的醒覺。具體來說,在中小學課外活動中,加入河流知識教育;還有,授權和資助非政府組織來推動河流運動。
 “此外,加重非法污染河流者的罰款和監禁、強制企業設置合格的廢水排放系統、撥款整治河流;還有,讓一站式機構來綜合洪水管理。我相信,只要嚴格執行河流法令,禁止不必要的河流活動,將違法者檢控入罪;那么,我們便能維護河流的原始空間和本來功能。”
 實際上,大馬環境局(DOE)採用的水質指數(WQI),是很好的監控工具。但是,由于缺乏執行人力和營運資金,環境局將其外包給私人界進行。現在,只有少數河流有監控站,來監控水質。
 目前,包括檳城水源監督協會和全球環境中心(Global Environment Centre)在內的非政府組織,有協助政府監測水質。但是,大馬還是亟需更多監控站來收集河流數據。
輕待河流導致污染
 大馬政府通過水利灌溉局,推行“愛護我們的河流”運動,遺憾的是,這場運動以失敗收場,這並非政府沒有盡好本分,而是因為大多數的大馬人,絲毫都不關心河流。
 許多人文歷史悠久的國家,比如英國、法國、意大利和日本,河流廣受人們的喜愛。歐洲第二長河藍色多瑙河,還有流經巴黎的塞納河,經常成為人民吟誦的對象。
 可是,大馬人不愛河流,大部分人把河流當作“垃圾槽”或者“天然下水道”……河流兩岸,只是非法木屋聚集之地,並且,廁所的污穢之物,直接通向河流。
 大馬人輕待河流,政府管理河濱不力,非法排放廢水,還有其他各種不利影響,造成河流淪為一灘死水,已不適于使用。
 更甚的是,流經市區的非法木屋區、商業區、熟食中心和菜市場的河流,不論是固體或液體垃圾問題,最為嚴峻:淤泥、廢水,還有交通工具和車廠排放的烴廢氣,燒芭和清理場地揚起的懸浮塵粒,均嚴重污染河流水質。
打撈垃圾治標不治本
 陳藝榮認為,政府在6年前推行的“一州一河”運動,沒有效用!
 這是因為大部分資金用來淨化河流和建造河堤等防洪工程。從河流打撈垃圾,不是治本做法。政府今天花錢打撈了一噸垃圾,明天人民又會亂丟2噸的垃圾。
 “倒不如將部分資金用來舉辦公眾教育,提升人民對河流環保的醒覺,同時增加人力來懲治污染河流人士,這才治標又治本。”他說:“一州一河亦不全面,畢竟只有特定河流被納入這項計劃,無法惠及國內所有河流。”
 據悉,2011年展開的“生命之河計劃”,由4大部門(聯邦直轄區及城市和諧部、天然資源與環境部、房屋與地方政府部、能源、綠色工藝及水務部)和雪州政府,合共26個機構負責,預計斥資40億令吉,其中30億令吉將用作清潔河流工程。
 早在10年前,陳藝榮已獻議政府:邀請非政府組織,在重要的河流流域,設立一站式河流教育中心,概括河流博物館、河流實驗室、河流視頻展示廳、休閒餐飲等,讓國內外人士參觀。
 10年后,他又苦口婆心向政府獻議:在“生命之河計劃”下的河流流域(巴生河、鵝嘜河、峇都河、安邦河、布努斯河、增江河和克拉容河),設立河流教育中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