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大學教育泡沫化?

07-07-2010

報導:胡小平
圖:本報資料中心


大學過多 大學生不值錢

我們聽過經濟泡沫、產業泡沫、股市泡沫……但教育泡沫呢?以培育英才為本的教育,也會出現泡沫?是的。

隨著高等教育走向商業化、大學數目擴張過度,高教泡沫隱然成形。

“越來越多大學,搶越來越少學生”似乎成為全球趨勢,大學生素質低落、失業率高,也成為多國面對的問題。

看看台灣、中國和一些歐美國家的高教困局,再來反思我國的高等教育問題。

台灣大學泛濫成災,拉低了大學和學生品質,10年前只是大學生失業,如今連博士生也難以找到滿意的工作。
台灣大學泛濫成災,已造成奇特現象:大學生不值錢,碩士、博士滿街走。以前有個說法是台北一塊招牌砸下來,十之八九是砸到大學生;今天,砸到博士也不出奇。

台灣人口才區區兩千多萬,每年生產出來的博士數目卻是日本的一倍,日本人口為台灣五倍。

目前台灣約有3萬3700名博士,平均每年有5625名博士畢業,比較之下,日本每年只有2500名博士生。

據台灣學者估計,在過去10年內,台灣博士生增加了三倍,估計市場需要20年時間,來消化這批數目龐大的“庫存博士”。

積弊多年的高等教育,已成為台灣政府胸口永遠的痛,不僅拉低了大學和大學生素質,還衍生一大籮就業、社會問題。

在畢業等于失業情況下,許多大學生唯有躲入象牙塔,繼續修讀碩士。哪知碩士畢業后,還是人浮于事,只有接著讀博士;成為博士后,仍是前途茫茫。

10年前,還只是大學生失業,如今連博士生也找不到工作,高學歷高失業這個老問題,進一步激化。

台灣大學生的失業隊伍高達10萬6000人,而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碩士和博士生,人數約有23萬人,即是說將近半數人畢業后,找不到工做。

這就是台灣20年教改的下場!

入學門檻低素質倒退

大學生失業問題越發嚴重,不少大學生繼續待在象牙塔中修讀碩士和博士文憑,造成博士也過剩。
曾幾何時,人人稱羡的“大學生”,已經從雲端跌入凡間,大學文憑不再是飯碗保證,大學生不但找不到工作,同時素質也被評為大不如前。以前的人才,成了今天的庸才,當中到底出現了什么問題?

早在20年前,台灣倡行教改,把職業學校和專科學校升格為大學,以培育“高科技人才”。

在政府大力鼓勵下,大量職校、學院紛紛轉為大學,促使台灣大學的數目從30年前的卅多間,激增至171間,翻了五倍之多。

大學數目暴增,廣招新生,連帶新生入學率年年創新高。去年新生入學率高達96%,甚至有人只考取18分(總分為500分),也被錄取,消息曝光后,引起社會一片嘩然。

大學入學門檻過低、國立大學和私立大學的教育素質、大學生濫竽充數的問題,再度被放到鎂光燈底下,尤其是部分升格為大學之后的職專和新興私立大學,素質不進反退。

出現放牛大學

曾有大學講師抱怨,在新學年開課后,竟然發現全班沒有人會寫“蒼蠅”這兩個字;微積分老師要從最基本的代數開始教起,像教國中生多于大學生。

以前有放牛班,現在則出現了放牛大學,學生幾乎百分百都能順利畢業。

全民皆大學生,不是好消息,反而是大學文憑泡沫化的明證,一紙文憑已失去其應有價值。

政府部門一個小空缺,引來人龍;學校一個教職,換來2000人應征,當中不乏博士生。以台鐵局招考維修助理為例,廣告一出,前來應征者一大把,最終錄取30人,當中12人為國立大學畢業生,還有兩位碩士生。

實際上,維修助理不是工程師,不需要大學學歷;在外國,可能只需高中學歷就勝任有余。但在台灣,卻不是這么回事,哪怕虛耗國家資源,即便是中級助理,也要有大學資歷才行。

失落的台灣大學生!

從台南一間大學法文系畢業后,小明(化名)一直無法找到長工,最長的一份工也不過維持半年,其他都是短期工。最后他發現,只有假扮工讀生,才能找到長工,薪水不高,但可以維持生活。

小明不是罕見個案,許多知名度較低的大學,由于學生所讀科系無法與市場需求接軌,畢業即等于失業,這也是鼓吹職校和專科升格大學后的后遺症。

職校和專科升格大學是好事,但許多職校升格為私立大學后,不但沒有相應提高設備和加強資源,甚至為了節省成本,減少實踐課程。而且為了吸納更多學生,降低新生錄取分數、開辦更多科系,粗製濫造下,才造成一連串惡果。

原本把學院擢升為大學的目的,是培育更多高科技人才,豈料20年后,不見高科技人才,反而換來大批被評為不及格、不符市場所需的人才。台灣科技業者依然鬧“人才荒”,缺乏有素質的工程師。

台灣大學生無法與就職市場接軌,早已不是新聞。一年超過20萬名大學畢業生,部分科系畢業生的數目已超出行業需求,如廣播、媒體業等;由于找不到工,這些本科畢業生最終不得不轉行。

由此看出,高等教育的盲目擴充,最終只會造成教育素質沉淪、年輕人失業率高,以及大學陷入財務危機。

汰弱留強大學合併

許多年輕人進大學是為了尋求更好的出路,或是贏在起跑點,但在現實世界中,大學文憑已不再值錢了。
不少專家對台灣高等教育提出解套方法,包括關閉40%大學、為大學生提供在職訓練,甚至由政府付薪水給大學生,讓他們在企業實習,汲取實際經驗,但仍無法解決問題。

演變至今,台灣高教市場進入汰弱留強階段,一些學生人數少、素質有待改善的私立大學被合併。

台南立德大學在兩個月前,宣佈被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合併。立德學生人數不到2000,招生率十分不理想,有些科系的招生甚至掛零。

大學過剩,即使是聲譽中等的大學,也遇到新生不足的情況。曾有一間私立大學的科系教授有7人,但大一報到的新生只有一人,全校畢業生比新生人數還多。

對資源短缺的私立大學而言,學生人數不足,承受更大的財務壓力。

合併能把分散的資源集中,或是另一條出路。

合併之后,立德將改名,“立德大學”這個名字將走入歷史,立德畢業生會發現他們的母校不見了。

除了立德,等待合併打救的還有被視為“吊車尾”的后段班大學,其前身多是職校。

教改專家認為,私立大學固然要合併,國立大學的數目也要減少,才能重新提升大學和大學生的素質。以日本為例,日本去年才關了五家大學。

無論如何,合併之路知易行難,進展緩慢,且大學泡沫化問題已被政治化,是否良藥,有待觀察。

商業化危及學術發展

面對高教泡沫化問題的不只台灣,美國也是,尤其爆發金融風暴后,美國政府大砍預算,高教撥款也是其中之一。撥款萎縮,大學只有尋找其他途徑,提高學費是其中之一。

學費是大學主要收入來源之一,過去10年來,美國大學學費不斷提高,造成大學生在同年齡的人口比率比上一代減少。吊詭的是,許多大學生為支付學費負債累累,畢業后卻找不到工作。大學文憑嚴重貶值中,淪為人們手中的一紙駕駛執照。

大學生失業率高,就業市場萎縮是原因之一。萎縮市場不足以吸納大量釋出的大學畢業生,出現供過于求現象。

大學過度商業化令人詬病。前哈佛大學校長德瑞克伯克曾大力抨擊此現象,他說,大學為了靠球隊賺錢,罔顧球員入學及畢業的素質,連芝加哥大學等名校都到處設推廣學分班,危及美國高教教學品質。

即使是大學教授,也注重科學研究經費的撥款,多于教學。

伯克在2005年推出《大學何價》,書中大膽揭露美國高教商業化的一面。

在書中,他不斷重申大學已從一個學術中心,逐漸把重心移至以利益為主的機構,大家應儘早看到這點和作出改變,而不是任其繼續朝商業化的路走下去,因為在企業勢力完全介入大學后,對學術發展的影響深遠。



滿街大學生素質低落

開辦更多大學,才能培養更多人才,進而提升國家競爭力?不少政府陷入這種迷思。

開放高等教育政策,是兩面刃,開辦更多大學,的確可以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接受高深教育,培養更多人才,只不過,一旦全民皆大學生的年代降臨,素質問題卻被放大:這些人才能否為企業、國家所用?

台灣面對大學生過剩、人手不符合市場需求問題,中國也相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高教領域,也步它們的后塵,陷入同樣問題。

中國的高學歷高失業趨勢,越來越嚴竣,為大學生找工,己經演變成全民任務。
開辦更多大學、讓高教鬆綁,不是台灣才有,中國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也不可避免地走上這條路。

上個世紀90年代,為了培訓有素質、熟練的廣大勞動階層,中國中央政府決定開放高教、鼓勵民辦大學,讓更多人有機會上大學,習得一技之長。

在政府大力鼓吹各院校興建新校區下,中國各院校投資了約1000億美元(約3400億令吉)用來建設新校區,一棟棟高樓和豪華大學拔地而起,大廣招,變成大辦學,中國高教進入“大躍進”時代。

許多高考落選的高中生,得以進入大學,這批人,成為私立大學主要收入來源。

2007年,中國大學在校生高達2700萬人,取得全球第一,高等教育入學率達23%,在一些省市,如廣東省,去年的高教普及率已達78%,高教普及化已不是口號,早已落實。

在過去10年來,中國大學的招生人數以每年30%升幅遞增,原本校方打的如意算盤是新生人數多,收入增加,可以用來償還擴充校區的貸款,但算盤打不響,還因為競爭劇烈,數百所私立大學紛紛背負沉重債務。

為了還債,一些大學根本顧不上教學品質,淪為文憑製造廠,降低新生錄取率,新生入學試滿分為七百多分,只要考到200分,也就可以入學了。

新 生素質差,講師和教授也好不到那裡,教學品質低落,例如電腦系畢業的學生,大學文憑可能來自某中醫藥類大學,學生在人滿為患、設備差勁、材料不足的情況下 修完學位,本該讀4年的課程,卻只讀三年,最后一年稱為實習年,實際上卻是提早讓學生畢業,說是讓他們在企業實習,最終目的是順便找工。

大學生找工僧多粥少

在僧多粥少情況下,中國許多大學生不介意工資少,只要能夠維持生活費就夠了,大學生高收入的神話破滅。
如果說,中國政府開放大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高素質的勞動階層的話,這個目標註定無法落實,大學反而被許多年輕人視為從藍領階段轉為白領的好機會,一些大學還特別設立英文、旅遊、行政、新聞和法律科系來吸引學生。

這些科系成本較低,不需要特別提供什么設備,迎合了年輕人欲從事白領工作的心理。

近年來,中國高學歷高失業率問題也不新鮮,去年560萬名大學畢業生當中,還有三分之一仍在尋覓工作,今年又有630萬大軍,殺抵勞動市場,令大學生就業問題更為嚴竣。

如何為這些大學生找一份工作,不但是中央政府的首要任務,已演變成全民任務,政府甚至下令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門,為了穩定局勢,聘請更多大學畢業生,但仍是僧多粥少。

過度商業化導致破產

隨著新生人口下跌,以及老齡化社會到來,全球大學未來不可避免的問題:越來越多大學,搶越來越少的新生。
在大學教育一片亂象中,有人喊出大學應該破產的口號,他們認為,把素質不良、僅剩下表面華麗大衣的大學從市場剔除,對國家、社會都是好事,只有那些該破產的大學破產了,留下那些好的大學,才能促進中國大學教育發展,一改當前亂象。

說到底,大學之所以會破產,不全然是欠債問題,也不是少子化政策所致,而是過度商業化的產物,“無能辦學”、“無條件辦學”、“無法辦學”、“亂亂辦學”、“向錢辦學”、“違規辦學”等一連串原因。

不 論是中國大學,或是海外其他大學,它們的素質和聲譽,早已透支,除了少數老牌大學,大部分國家或是國際名牌大學,已失了它們的名牌效應和名牌價值;一些個 別領域的專家,成為講座會吸金專家;一些官員和企業大老板混入神聖學府,爭戴研究生、博士生的帽子,他們不懂研究,只用大把錢買下博士帽,導致研究生、博 士生泡沫化。

在中國,有權授予博士學位的大學有365所,而全球擁有最好和最多的研究型大學的美國,卻只有253間。

大學, 是人才搖籃手,老百姓普遍抱著,衣可以少穿、飯可以少吃,卻不能不讓子女受教育的想法,讓孩子讀大學,是許多家長的目標;對年輕人而言,進大學,也是他們 一輩子的夢想,但現實卻是私立大學爭相崛起,廣招學生,形成惡性競爭,拉低了教學和學生素質,十多年來的惡性循環,造成培育人才的大學反而衍生了一連串社 會問題,而大學也因為欠債累累陷入破產危機。

人口減少大學過剩

歐美政府常年撥款給大學充經費,但大學管理局還是要自行籌措不足的經費,一些知名度高的大學,科研項目是重要經費來源。
全世界大學,無法不面對的殘酷現實是人口減少、未來就讀人口縮減的問題。

這種現象在台灣並不陌生,人口出生率下跌,原本面對過剩問題的各級大學招生壓力更大,先是私立高中職業學校招生不足,接著下來是技術學校,去年更有10間私立大學招生率不足,算是破天荒的頭一遭。

國內學生不足,只有把目標轉向海外,許多台灣大學有意赴中國開辦高級企管課程如EMBA,但台灣政府遲遲不肯開綠燈,反而是中國名牌大學來台灣搶人,台灣年輕學子去中國讀大學已蔚成一股新潮流。

無論如何,由于中文不是國際語言,與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等大學比較,台灣在爭取海外留學生這一塊並不容易。

相同的,中國大學未來也面對少子化、人口老化的問題,估計在未來10年內,中國18歲至22歲之間的人口將減少400萬人,屆時,那些經營不善、名聲不佳、沒有特色的民辦大學、私人院校,將被淘汰。

預料,全球大學過剩問題,在未來幾年內更明顯。

大學管理層自行拔款

大學泡沫化,造成大學文憑不值錢、大學生乏人問津,畢業等于失業,企業只對部分公立大學畢業生有信心。
如何減輕政府財務負擔,又能為國家培養有素質人才,一向是全世界高教共同問題,也是高教趨于商業化的原因。

高等教育經營從來不是易事,各國政府年年高教撥款都是數以十億元計,但最多只佔大學辦校經費的一半,要生存下去,大學管理層必須自行籌款。

相較于亞洲國家,看看推行高教普及化政策的歐美國家,如何經營它們的高等教育。

美國

儘管美國的大學過度商業化惹人垢病,但在籌集經費方面,它仍有一套制度。美國公立大學一半經費來自政府撥款,根據各校科學研究水平而決定撥款數額,另外有關當局也大規模招收海外留學生,留學生學費是美國大學紓解辦校經費的重要管道,每年為美國帶來上百億美元外匯。

發行債券也是美國大學籌資方法之一,多用在大型建設項目。名牌大學還可以利用科學研究來賺取經費,在研究基礎強、設備良好的大學,已是普遍現象。

對外募捐是另一個重要集資管道,美國大學不但特別成立募捐部,專司找人捐款,一些大學董事更是金主,大學是否委任他擔任董事,胥視他能為大學籌募多大財富。

歐洲

大多歐洲國家高等教育仍是依賴政府年度撥款,不管是私立還是公立,年年都有數額不一的撥款。這些撥款多用在教職員工資上,除了法國,大部分教師都是由政府直接任命和支付薪水。

為了鼓勵科研,多國政府把教學撥款和科研撥款分開,教學撥款視學生和員工數目而定,科研撥款視大學表現而定,通常由國家特定科研委員會負責。

也有政府另外撥款給表現優異的大學,獎掖它們學術上的卓越表現。

儘管如此,政府常年撥款仍不足以維持大學營運,許多大學通過提高學費、自主經營、向社會和企業提供服務、募捐等方式,自行籌備不足的經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