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螞蟻行為近似人類


10/04/2012

報導:劉拓 
圖: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很早以前,研究昆蟲的科學家就發表論文指出,有些種類的螞蟻和白蟻,會形成緊密的社會組織,並且表現出和人類相像的複雜行為,例如分工負責交通指揮、公共衛生、栽培植物和作物馴化。  對此,美國學者約翰麥讚恩曾強調,人類邁向文明的兩大引人注目的進步,就是馴化動物和栽培植物;這兩大進步,在螞蟻結集社會中,已被觀察到。
 這之后,研究主題為“螞蟻行為”的美國史密森尼自然史博物館副研究員莫菲特,特別在《螞蟻兵法》文中指出,現代人類和螞蟻間的相似度,可能還超過人類與其演化上的近親大猿,因為大猿的社會遠小于人類,而螞蟻社會成員,動輒以百萬計!
美國學者約翰麥讚恩曾強調,人類邁向文明的兩大引人注目的進步,就是馴化動物和栽培植物。
 已知的是,有些種類的螞蟻和白蟻,會形成緊密的社會組織,並且表現出複雜的行為,例如分工負責交通指揮、公共衛生、栽培植物和作物馴化。
 讚恩觀察后指出,螞蟻們根據土壤的排水性能和土質,精心挑選地址以建築蟻穴。集體住所中,有專門用來培育幼蟻的育蟻室,以及用來儲藏和保存食物的儲藏室。
集體生活講究衛生
 “很神奇地,那些集體住所中的,負責切割樹葉的小螞蟻,能在其各自的居室中,為黑暗中的土地施肥,栽培可為他們提供食物的細小植物。”他說。
 作物馴化方面,主要依賴樹木和植物的甜汁生存的蜜蟻,有自己的一群蚜蟲,這些蚜蟲以吸食樹木的甜液為生,並為其蟻主人分泌出甜液。這些螞蟻是成群的,並定期由工蟻來餵食。這些蚜蟲正是螞蟻一族中不折不扣的馴化動物。
 與此同時,這些令人驚訝的螞蟻,也學到了集體生活中講究衛生的經驗。他們嚴格執行個人衛生和居所衛生的規則。他們不知疲倦地把各種棄物和食物殘渣,從家中搬走。有的蟻群還在蟻穴中養甲蟲,目的是為了讓甲蟲搬走垃圾。
 道路的養護,是人類文明中比較后期的事情。然而,螞蟻修築了從其家園向各個方向延伸的道路,道路的佈局是精心設計的,使得他們能夠順利地尋找食物和進行掠奪的遠征。當築路遇到溪流時,螞蟻按真正的工程標準,挖掘隧道並且維修隧道。
爭奪食物排兵佈陣
 “修築圓柱形拱門是人類的偉大發明,然而遠在最原始的人類在這一星球上出現以來,螞蟻已經深諳其道。切割樹葉的螞蟻非常聰明,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原來目的,把樹葉縫合在一起。”他說。
 美國史密森尼自然史博物館的副研究員莫菲特,在《螞蟻兵法》文章中指出,從許多層面來看,現代人類和螞蟻間的相似度,可能還超過人類與其演化上的近親大猿,因為大猿的社會遠小于人類,而螞蟻有緊密的社會組織,成員動輒以百萬計。
 單個的螞蟻都不怎么聰明,但它們組成的蟻群卻是一個有很高智慧的“超級生命體”。包括讚恩在內的科學家均認同,在“超級生命體”行為之中,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螞蟻的戰爭──雙方寧願冒著全軍覆沒的風險,也要勇往直前。
 研究人員還注意到,不同的蟻群之間會為了爭奪食物等資源而發生戰爭,從派出偵察兵到行軍列隊再到排兵佈陣,均採用了多種令人驚歎的戰略選擇。這點上,螞蟻和人類也很相像。
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讚恩認為,螞蟻對異族具有掠奪欲望,正如人類曾經擁有,至今也依然擁有的本能。他強調,螞蟻大軍的前衛蟻兵,可以吞嚥任何遭遇到的生物,他們或許是地球上最兇猛的食肉群了。
 根據他的觀察經驗:一個定居的螞蟻部落,擁有自己的偵察蟻,當他們發現想要侵佔的一個部落的領地后,立刻趕回並向本部落大本營報告,然后螞蟻的大軍開始集合,其嘈雜興奮的情景猶如人類城市中,大軍奔赴前線的情景。
 除了雄蟻外,整個部落都奔出家門開始遠征,到達進攻地點就突然發動野蠻的屠殺。遭到攻擊的部落,為了家園和親屬,英勇反擊。雌性工蟻組成的進攻大隊,同樣英勇奮戰。
 “最終,一個部落的衛士全部戰死,年少和年幼的俘虜被帶走撫養長大,以充實征服者的奴隸營。這就是人類普遍奉行的原始戰爭法。”他強調。
 觀察螞蟻通常都會發現,這個有組織的集體中,最奇怪之處在于沒有明顯的組織,沒有監督員、沒有統治者。可是,每只螞蟻都會自覺自發地行動,沒有任何指示或命令。
 令人驚嘆的是,螞蟻社群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大家都絕對地平等。法則是自動執行的,很顯然從來未被違犯過。
面對戰爭表現超像
 螞蟻和人類的生物構造及社會結構,還是明顯有別;不過,兩者面對戰爭的表現,卻相似得驚人。具體來說,螞蟻使用的戰略,視乎爭奪目標而決定,群體龐大的螞蟻,比如軍蟻和擬大頭家蟻,主要靠不斷進攻取勝。
 莫菲特描述,“棲息在世界各地溫暖地區的軍蟻,以及少數其他種類的螞蟻,像是亞洲的擬大頭家蟻,會組成數百隻甚至上百萬隻的軍團,以排列緊密的隊伍搜索前進,攻擊遇到的任何敵人和獵物。”
 他的描述,馬上讓人聯想起人類從古代到近代戰爭時代的井然有序戰鬥隊形。這點上,英國科學家早已發表報告指出,軍蟻和擬大頭家蟻的戰鬥陣勢,符合“藍徹斯特平方律”;即一戰時,英國工程師藍徹斯特,為了想了解敵軍戰術而發展的方程式。
 藍徹斯特的計算顯示,一個區域內若有許多戰事同時發生,較多的人數勝于個體戰鬥力。這個平方律並不適用于所有人類戰爭情境,也不足以說明交戰螞蟻的各式行為。蓄奴蟻就是一個例外。
 具有卓越的戰鬥力的蓄奴蟻,數目遠不及他們突襲的蟻群。為了避免正面衝突,它們會釋出一種擾亂敵方的化合物,讓敵方無法組織及回擊。
人類可學螞蟻的事
 職場人士,總會向某某名人或者成功人士學習,當然這是無可厚非,但是,有時候,人們卻會忽視向身邊一些細微榜樣學習,比如說毫不起眼卻時刻在人類周圍的螞蟻。
 螞蟻有很多的方面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研究。最起碼它有三種精神是值得職場人士學習。
 第一種精神:團結精神,通力協作。相信大家小時候,經常會趴在地上觀看螞蟻搬家,或看螞蟻搬動一條毛毛蟲等食物。龐大的食物,並沒有撼動小小螞蟻的決心,它們召集人馬,齊心協力,就把比自己身體大若干倍的食物搬進蟻穴。
 第二種精神:具有前瞻性和憂患意識。在有四季的地區,可以觀察到,螞蟻在夏天開始,就為蟻群儲備冬天的食物。螞蟻這種超強的前瞻性和憂患意識,值得人類學習。
 第三種精神:認準目標,永不放棄,堅持到底,勇往直前。人類在觀察螞蟻搬運食物或者朝某個方向前進的過程中,總會想方設法去阻止它們;那么,螞蟻 就會尋找另外一條路線前往,比如說,向上、向下或者繞過去。如果再設法讓螞蟻從牆壁上掉下來,它們重新從地上爬起來,還是會尋找一條奔向目標的路。
 假如能以這三種精神面對工作挑戰,就沒有什么“坎”是跨不過去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