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2年7月29日 星期日

運動傷害

 

 

半生輝煌半生病痛(上篇)

12/04/2012  

報導:楊揚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野蠻人玩的野蠻運動”美式足球,將提早癱瘓風險? 美國波士頓一個科學團隊就提出,美式足球員患上的漸凍症案例,可能並非漸凍症,而是跟它很相似,但其實不同的另一種病,或稱特殊型漸凍症。
這一論點引來一些科學家爭議,是否屬實還有待時間證明。
不過,一個已證實的數據卻是:
退役美式足球員因心理問題而死亡或自殺的幾率高得令人吃驚!
運動的傷害,不只是傷身,部位運動也會傷心智,甚至讓人患上抑鬱症、憂鬱、帕金森、行為乖戾等。
以上半生的輝煌,換來下半生身心病痛,職業運動員的代價還真大……
運動的初衷是消遣空閒時光、釋放壓力及鍛練身體,但是演變到后來,它成為一種職業或專業,對某些運動員來說,它甚至是致富之道。
 隨著職業運動員的增加,伴隨而來的職業傷害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其中,運動員頭部受傷幾率高的運動,如粗野的拳擊與美式足球,令運動員日后患上頭部相關疾症的巴仙數也高。
頭部長期承受撞擊
 美國波士頓一個科學團隊就指出,美式足球員患上特殊型漸凍症幾率,比普通人高出許多,這跟球員的頭部長期承受撞擊關係密切。
 爭議的引爆點事關美國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傑出球員唐納(Kevin Turner)。這位球技卓越的全方位后衛集合能跑、能接球和阻擋能力于一身,有個綽號叫“衝撞專家”。
 美式足球是項鬥勇鬥兇鬥速度的運動,球員頭盔上的無數凹痕,是主人戰跡斑斑的顯現,唐納的頭盔毫無疑問充分顯現了這一點。
 就在10年前,他加入當地新英格蘭愛國者隊,從此在職業美式足球壇大展拳腳。唯,7年后,他卻突然宣佈退休。
 就像70年前美國著名棒球星路格里克事件的翻版,唐納同樣在事業高峰期硬生生煞車並被宣判“死刑”──患上肌肉萎縮性偏側硬化症,俗稱漸凍人。
仍未找出病因
 由于大名鼎鼎的路格里克也患上此症,這種疾病也稱為路格里克式症。
 患者身體就好像被冷凍般,肌肉逐漸硬化,最終將癱瘓死亡,病理學家到目前為至仍未找出病因,對這些病可說是束手無策。
 2010年被診斷出患病,迄今不過年多兩年時間,42歲的唐納手臂僵直、手指曲在一起,大拇指幾乎廢了,他連基本的小動作,如扣襯衫扭扣、穿褲子、打開早餐榖片盒子,撕開餐巾紙上的小紙環都無法辦到,喝水時也只能用雙掌把杯子夾起。
腦震盪損傷腦細胞
 頭位多次撞擊后會引發特殊性漸凍症或許損害心智的說法,如出現嚴重抑鬱、失憶或乖僻好鬥行為,科學界還存有爭議。一些科學家如麥基努力證明腦震盪和腦部病變的關係。
 腦震盪時,腦細胞的細胞膜將受損,負責在腦細胞突觸內外傳遞訊息的離子會因此而受影響,甚至反過來破壞細胞結構。
 嚴重的話,有些腦細胞會崩解死亡,若是情況還不致死,受創的腦細胞也需要一段時間來復原,然而如果復原過程中,又再發生腦震盪,受創細胞在傷上加傷的情況下,能否真的復原就直的很難說。
 激烈撞擊運動如美式足球與拳擊,都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腦部沖擊或震盪。
 最近10年,科學家在為美式足球員驗屍解剖時,發現這種慢性創傷腦病變(CTE)的病理特征。
 麥基是CTE研究的先驅,檢視過百多位大腦捐贈者的樣本,其中約30位是NFL前球員。他發現后者明顯的問題是腦袋重量與身形不成比例,腦的中隔不見了,杏仁核也幾乎不存在。
 相關研究認為,美式足球比賽中球員多次撞擊會損傷腦部細胞,改變腦部結構。即使球員沒有患上漸凍症,也可能出現人格及行為的改變,趨向負面改變。
 過往,人們視退休球員在行為和人格上消極的轉變,為心理變化,這個研究卻顯示腦部結構的變化不無關係。
 這不禁讓人懷疑,這類動作粗暴、肢體衝撞頻密的運動,包括拳擊,是否該作出改革?
 誠如塔弗茲醫學院的神經學教授亞蒙所說“這是一個社會問題:為什么社會鼓勵這種反復造成腦震盪的運動?以前羅馬有神鬼戰士,現在沒有了。再多的科學討論都不會讓反復腦震盪變有成益健康的事。”
特殊型冷凍症爭議
 后來,由神經病理學家麥基(Ann McKee)帶領的美國波士頓一個科學團隊,對唐納的病提出另一種看法,即它與冷凍症有共同症狀,也同樣無藥可治,但其實是另一種不同的疾病。兩者最大的分野在于前者成因不明,后者卻有個明顯的原因,即患者頭部曾不斷受到衡擊。
 麥基等人宣稱發現類似漸凍症的運動神經元疾病,他們稱為慢性創傷腦髓鞘病變(CTEM),也可說成特殊型的冷凍症。
 但是,他們的這一宣佈卻引起很大爭議,特別是媒體重翻舊聞推測當年的棒球手路格里克可能不是罹患路格里克式症時,許多冷凍症專家都很生氣,他們質疑麥基等人這項發現的科學方法,同時也擔心這個結果會讓病人困惑與恐慌,並且進一步懷疑醫生對他們的診斷是否正確。
 雖然麥基等人的研究成果引起醫學界爭議,然而,在另一方面他們卻獲得他人的肯定,最重要的,是當地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的肯定。
 NFL向來一直都不願正視這個問題,但近來終于改變做法,捐出約等于300萬令吉的數額給麥基有份主持的波士頓大學腦部創傷研究中心。
漸凍症VS帕金森症
漸凍症 神智清醒更痛苦
 漸凍症是較為人知的俗稱,這種病原名肌肉萎縮性偏側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另外一個別稱則源自患上此病症的美國著名棒球手路格里克,即路格里克症(Lou Gehrig’s disease)。
 患者就像漸漸被冷凍一樣,疾病侵蝕患者的神經系統,使他的肌肉逐漸衰弱萎縮。
 隨著病情惡化,病患將會逐步喪失吞嚥和說話能力,最終陷入癱瘓及死亡,雖然病患肉體上沒有痛苦,這種病也不會傳染給人,但是由于其神智清醒,因此,能清楚知道周遭發生的事,這對他反而容易造成精神上的痛苦。
 這種病症患者,有5至10%成因是遺傳,其他病因未明。
 世界其中一位著名漸凍症患者是繼愛因斯坦之后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史提芬霍金,霍金喪失說話能力,全身癱瘓,不能發音。
帕金森症 致各種生活障礙
 職業拳擊手日后患上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的巴仙率較高。
 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種慢性的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失調疾病,它會損害患者的動作技能、語言能力以及其他功能。
 它的病因目前仍不明,推測和大腦底部基底核(basal ganglia)以及黑質(substantial nigra)腦細胞快速退化,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引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和膽鹼作用增強有關。
 頭腦需要多巴胺來指揮肌肉的活動;缺乏多巴胺將產生各種活動障礙。
著名運動員患病錄
棒球球員路格里克 患病到去世僅兩年
 上世紀30年代,球技卓越超群的美國棒球球員路格里克,在35歲時發現自己短期內,力量就神秘地消失無蹤,拋球越來越沒有力量,力不從心。
 在朋友建議下,他到明尼蘇達州羅徹斯特的梅約診所(Mayo Clinic)求診。
 1939年6月,就在36歲生日當天,他證實患上ALS,並知道了自己的預后:他將會很快地陷入癱瘓、連吞嚥和說話都變得困難、壽命最多只剩三年。
 格里克就像許多得悉患上絕症的病患般無法接受事實,而選擇逃避,僥倖地以為自己還有希望。
 然而,他從證實患病到去世,只有短短兩年,令球迷惋惜不已。
英格蘭足球員與領隊唐里維 僅剩下眼睛能活動
 1987年,唐里維證實患上肌肉萎縮症,疾病迅速侵蝕他的活動能力,最終他只能眨眼與他人聯繫,眨一下眼睛表示“否”、眨兩下眼睛表示“是”,他的體重也急速下降。
 他從發病到逝世的時間也不長,1989年5月26日便在愛丁堡逝世,終年61歲。
拳王阿里 深受帕金森症所苦
 現年70歲的前拳王阿里,深受帕金森症所苦。
 阿里1980年后退出拳壇。退役后第二年,確診患帕金森綜合症,症狀包括說話困難、肌肉僵硬、動作笨拙。
 據醫生判斷,他患病與頭部屢受撞擊直接關聯。阿里在二十多年職業生涯中,頭部遭受近3萬次重擊。
 患病30年來,醫生不斷給阿里下診斷書,認為他活不長久,但他卻抱著堅強的毅力和樂觀態度與病魔周旋對峙,並稱自己正與病魔對決“一生中最艱難的拳擊賽”。

 

斷送選手體育生命(下篇)

13/04/2012

報導:程為
圖: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運動傷害猛如虎,隨時斷了運動員上賽場爭取榮譽的機會!  不管是身體激烈碰撞的運動,如籃球、足球、橄欖球等,或是屬于個人發揮,如高爾夫、羽球、跳水、游泳等競技運動,運動員生涯難免會受傷,但他們都不希望一次受傷就斷送了自己的體育生命。
 體壇名將或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因受傷而被迫退役者不少,運動傷害剝奪他們繼續展現自己的機會!
最近,紅到發紫的NBA籃壇新秀林書豪因傷動手術,需要休息六周。他的傷患是許多運動員,包括籃球員最常面對的問題──膝蓋關節內的半月板(又稱半月軟骨)受傷。
 如果有一個運動傷害排行榜,半月板受傷必然位居前三名,對于需要大量跑動的競技運動,例如籃球、足球、羽球等,球員簡直想要高喊:“半月板受傷不要來!”
 但,事實恰恰相反,半月板受傷常常找上運動員,它就像感冒一樣,不是絕症,但不小心照顧,也可以“致命”,提早結束運動員生涯。
27歲忍痛退役
 膝蓋內的半月板是一種軟骨組織,從平面看呈半月形,能夠穩定膝蓋關節。別小看這個半月板,由于它的存在,人體膝關節才能負荷重量運動而不損傷。
 運動員長年時間使用腳部,增加膝蓋負荷量,激烈運動往往導致半月板受不了折磨宣告受傷。
 半月板受傷可大可小,效力NBA開拓者球隊的主力球員布蘭登羅伊(Brandon Roy),去年12月即因長期面對半月板傷患,忍痛宣佈退役,當時他才27歲呢!
 羅伊的成就原本無可限量,他在為開拓者效力的5個賽季中,帶領該隊從問題軍團變成NBA賽場上的一支雄獅。
 運動傷害使到這位幾乎憑一己之力改變球隊的運動員,被迫告別自己最愛的運動,也使球隊失去重要球員。
劉翔肌腱末端受傷如廢武功
 2008年北京奧運會,跨欄健將劉翔退賽令人震驚!
 當年,這位2004年奧運跨欄金牌得主,一拐一拐地走出賽場放棄衛冕,至今依然是許多劉翔粉絲難以忘記的鏡頭。
 劉翔是因肌腱末端受傷,不得不做出放棄比賽的決定;他的傷就像是武俠小說中,高手被挑斷腳筋后,武功盡廢。
 腳筋即是跟腱,它是小腿后方腳踝處粗的筋,當發力起跑時,跟腱硬度變強,提供跑步的力量。
 田徑運動員極頻密運用跟腱,尤是像劉翔這類跨欄選手,跟腱受傷等于暫時“武功”盡失,若強行比賽等同自廢“武功”。
 人的腳踝跟腱使人類能夠直立和奔跑,現代人類肌腱發育良佳,因此提升了奔跑的素質,而且能減低耗費的能量。
 一般上,田徑、足球和羽球運動員較會肌腱受損,長期高強度反復拉扯造成跟腱疲勞,出現“跟腱炎”(Tendonitis)情況。
更嚴重的話是跟腱斷裂,即當運動員跳躍、跑步或進行體操運動時,肌腱與跟骨突然撕脫,令人痛不欲生,完全站不起來;劉翔在京奧一拐拐退場的情形,顯示其肌腱是不完全斷裂。
姚明腳踝骨裂屢動手術
 中國籃球名將姚明也是運動傷害的受害者,從他2002年踏上NBA賽場,各種從小至眉毛、下巴受傷這種不直接影響球員上場比賽的小傷,到手臂、膝蓋、腳踝骨折、骨刺等,共有18次受傷。
 在姚明加入NBA火箭隊后,腳踝骨折傷患日益頻密,甚至動了5次手術。2010年12月,他的左腳腳踝骨裂動手術,整個賽季報銷,半年后,他宣佈因傷退役。
 如果,僅30歲的姚明繼續在NBA奮戰,可能會像球神喬丹40歲才退役,至少也可以像另一位名將奧尼爾39歲才離開賽場;但是,運動傷害使他不得不提早告別籃壇。
 姚明的傷患為應力性骨折,也稱疲勞性骨折。肌肉可以保護骨骼,時常吸收衝擊力,避免外來衝擊導致骨折。
 但是,由于運動員的運動量極大,沒有適度休息而造成肌肉過于疲勞,失去直接保護骨骼的功能,外力來襲時,骨骼就會折損。
 應力性骨折與一般骨折有所不同,它是骨骼出現裂痕或劈痕后,長期累積而來,姚明的骨折即是這種情況。
 不管是膝蓋內半月板傷患和應力性骨折,運動員受傷有一個共同點,即是過度運動,沒有適當休息。
 因此,運動員不能過度操勞,不能想要爭取更多榮譽和成績,而使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郭晶晶跳水視力下降
 跳水運動員從高台跳水,做出花式動作直插水面的一瞬間,必須保持睜眼入水,因此視網膜脫離,造成視力下降是跳水運動員的“職業病”!
 2004年和2008年兩屆奧運女子3米跳板跳水冠軍郭晶晶,少不了面對視網膜脫離的運動傷害,而且看來比一般跳水選手嚴重。
 但是,這個運動傷害並沒阻嚇她。她在役14年,為中國隊贏得31個世界冠軍,讓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毅力和決心。
 郭晶晶14歲時,就已有視網膜脫落情況,右眼視力僅有0.2,即只能在4呎內辨識出標準大小的E型或C型字母缺口。
 2001年,21歲的郭晶晶接受右眼裂孔復位手術,其視力自此逐漸退化;2003年其左眼也出現同樣問題,但她堅持下去,結果還拿下2004年的希臘奧運冠軍。
 北京京奧之前,她的眼睛再出現狀況,她選擇到香港就醫,一度傳出她有失明的危險。
 如果郭晶是視網膜破裂,就有失明危險,但她是視網膜脫離或脫落,只需及時動手術修複即可。
 即使如此,動手術修復視網膜后,視力依然無法恢復正常,郭晶晶平時可以戴眼鏡,但站上跳水台眼前是一片迷懞,純粹依靠感覺跳水。
 這或許就是她與眾不同之處,能夠克服運動傷害的影響,並且獲得出色成績。
腹股溝拉傷手尾多
 在報章體育版時有看到足球員腹股溝拉傷的新聞,讀者或會想:“這個球員沒事,小病,不久后又可以上場了。”
 事實也是如此,但如果你發現某個足球員不時傳出腹股溝拉傷的新聞,就會發現他養病的時間越來越來長,可能從原本數天變成休養一年半載。
 腹股溝在大腿根部,它是為了限制人體骨骼關節過度伸展韌帶和肌腱,一旦大腿伸展過度就會拉傷。
 它可以不用醫藥自療,一兩天后不再疼痛,嚴重一些以冰敷數周即可。
 但是,這種運動傷害會和運動員越來越親密,一次生,兩次熟后,就會頻密“造訪”,運動員就從原本不生病的“鐵人”,變成常常受傷的“玻璃人”。
 而且,這種傷痛復原時間會一次比一次長,甚至影響球員狀態。
 曾經在意大利甲組足球聯賽叱吒一時的巴西球星卡卡,轉會西甲聯賽球隊皇家馬德里,腹股溝受傷后,表現不如當年勇即是一例。
 英格蘭利物浦足球隊隊長謝拉特,就因其中一個賽季拉傷腹股溝后,而報銷下半個賽季,因此運動員股溝拉傷不能小覷。
射擊選手聽力下降
 射擊運動員看起來很令人羡慕,但他們面對的風險就是在鎗聲隆隆中練習和比賽,聽力會受到影響。
 京奧25米運動手鎗賽金錍得主中國的陳穎,事隔兩年后即因左耳聽力受損,不得不暫時“封鎗”,以便恢復聽力。
 射擊運動員每天練習五六個小時,加上面對射擊館內的回聲,如何保護自己的耳朵是種考驗。
 射擊運動員聽力難免受損,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好防護工作,例如帶上適當的護耳工具,能夠減少射擊對耳朵帶來的衝擊。
 換句話說,射擊選手注定聽力會降低,只是如何避免讓它惡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