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華人情人節


元宵習俗你知多少?(上篇)

05/02/2012

報導:劉拓 
圖:本報資料中心、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關于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由來,說法很多,最早可追溯至秦漢時代──早在漢文帝(公元前180年登基,公元前157年去位)時期,就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到了之后的漢武帝(公元前141年登基,公元前87年去位)時期,更將“太一神”(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當時候的太史令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已經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元宵節的民俗文化,從秦漢至今,在不同區域,經歷了不同的演變。值得一提的是,在封建中國社會,元宵節其實是一個浪漫的日子:當時的年輕少女,不 被允許外出自由活動;但在元宵節,她們卻可以結伴游玩,藉著賞花燈為自己尋覓對象。這一天,有情男女也會“相約燈下”,共度浪漫節日。因此,元宵節可說是 華人的情人節。

 當然,民俗文化,在傳承過程中,必不可免會根據不同區域的觀念、經驗、生活習慣,增添或刪減內容。在華人的情人節這一天,不想議論增減的利弊,只想快速重溫那些年的元宵節習俗。


統而言,元宵節的傳統習俗,拈指算來,就有:爆竹、拜帖、燈謎、偷菜、放燈、走百病、摸門釘。

 先說“放燈”。正月十五日,當然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又稱“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漢代展開的慶賀元宵之俗,至唐代規模更為盛大──唐睿宗曾命令作燈樹高20丈,燃燈5萬盞,號為“火樹”。

 與此同時,古代掌管京城警衛的金吾,禁止夜行。不過,在正月十五日和前后一天,開放夜禁,稱“金吾不禁”;允許市民在元宵前后,逛燈三整夜,又稱“放燈”。

 關于“爆竹”的文獻記載,可在晉朝的志怪小說《神異經》尋獲: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長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則令人寒熱,名曰山臊。山臊是個人臉猴身的妖怪,害怕竹子爆聲,于是人們燒竹來趕走它。

 即便生活在隋代和唐代早期的著名煉丹家葛洪已經發明了火藥,人們仍愛在春節燃點爆竹。

 另一方面,聽起來瀟灑飄逸的“拜帖”,原來和拜年名片有關。在宋代,人們已用名片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均會貼上一個紅紙袋,上面寫著“接 福”,即用來承放飛帖之用。清代《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而現代的賀年片、賀年卡,可說是“拜帖”的遺風。

張燈懸謎,招引猜射

 接下來要介紹的習俗,就是現在仍然廣受歡迎的“燈謎”。古往今來,好謎的同道中人,都會組織“謎社”,尤其在清代,謎社更是文人雅士之間的流行時尚活動。

 在光緒年間,先后出現竹西后社、射虎社,萍社等燈謎組織;其間謎手雲集,每次聚會,主要以茶館酒肆,或者自家私宅作為燈謎活動場所。彼此之間,或研究探討,或張燈懸謎,招引猜射,娛樂民眾。

 最后要說的是讓姑娘們臉紅心跳的“偷菜”。在古代,漢人姑娘有在元宵節偷菜求子、偷菜求婿的習俗。傳承至今,在貴州省黃平一代的苗族中,仍保留在正月十五偷菜傳情的習俗--姑娘們會去偷非本族人家異性的青菜,希望能“偷”得一段好姻緣。

3個有趣傳說

關于元宵節,中國民間有3個有趣的傳說。

 第一個傳說和神話有關: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被不知情的獵人射死了。天帝震怒,令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為了不被燒死,有個老人家提議,每戶 人家都在家裏挂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焰火。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人們就這樣保住了生命財產。

 第二個傳說則和吃元宵的習俗有關。漢時名人東方朔,為了幫助一位名叫元宵的宮女與親人團聚,設計讓其在正月十五于宮中煮湯圓,並在街市挂起的綵燈上大書“元宵”二字,前來觀燈的親友見之大呼“元宵”,宮女元宵才得見親友。

 另有一則傳說和漢文帝有關。呂后死后,周勃和陳平等人,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恒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之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

請紫姑神習俗

 中國民間信仰中,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神:灶神、門神、火神、小兒神和廁神等等。適逢2012年流年飛星圖顯示,很多好星屬飛到女性卦位,表示女性當道;那就不免俗套,談一談清代元宵節盛行的,和女性神祇有關的“請紫姑神”習俗。

 紫姑神是“廁神”(又稱子姑,廁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六朝時已有紫姑神信仰,主要祭拜者,以女性為主。元宵節,居家婦女要迎廁神,便在 節前一天,準備好糞箕一隻,飾以釵環,簪以花朵,另用銀釵一隻插箕口,放在坑廁側設供。同時,另設供案,點燭焚香,讓小兒輩對它行禮。

 唐代《顯異錄》記載,紫姑是萊陽人,叫何媚,被李景納為妾,遭到李景妻子的嫉妒。在正月十五那天,被殺死在廁所。后來天帝憫之,把她任命為廁神。

 紫姑雖為廁神,但並非主廁事,而是能先知。所以,民間多以箕帚、草木或筷子,著衣簪花,請神降附。婦女們就把自己的心事向其訴說,或代自己未出嫁的女兒祈禱。

猜燈謎由來有趣

 元宵節除了吃湯圓、提花燈等玩樂,還有一項啟智的喜慶活動──猜燈謎。

 關于猜燈謎,有一個有趣的民間故事: 據說古代有一個姓胡的大地主,人稱“笑面虎”。勢利眼的他,看人衣著光鮮,就畢恭畢敬;看人衣衫襤褸,就瞧不起人。

 話說有一天,同時來了兩個人要跟笑面虎借錢。第一個人叫做張木,他穿著亮麗、笑面虎二話不說,就拿來銀子借他。第二個進來的,是穿著寒酸的窮秀才孫五。笑面虎一見他,就喝斥將他趕走。

 孫五非常生氣,心想:一定要整整笑面虎。恰好元宵節即將來臨,孫五特地做了一個燈籠,上面提了一首詩: “頭尖身細白如銀,論秤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到屁股上,光認衣裳不認人。”

 元宵節當天,孫五將燈籠帶上街,讓鄉親都來猜看:詩中說誰。鄉親們都不得其解,只有笑面虎覺得詩文在諷刺他,就不高興地對孫五說:“你這首詩不是在罵我嗎?”

 孫五笑笑說:“沒有啊,您太多心了。這首詩只是一個謎題而已,謎底不就是‘針’嗎?”笑面虎不由得羞紅了臉。周圍鄉親早已笑成一團。

 此后,每當元宵節時,人們就會仿照孫五將謎語寫在燈籠上,供觀賞花燈的人猜謎取樂。

拋柑后來始盛行

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元宵節習俗在中國各地已不盡相同,來到大馬的演變是:極少看到元宵花燈,但少不了猜燈謎、吃湯圓。可是,卻有很多國家看不到的拋柑習俗。

 元宵節拋柑,是大馬的年輕男女,相當喜愛的“浪漫”活動──男女來到湖邊或海邊,女生在柑上寫上名字和聯絡電話,將柑拋入水裡;男生就用網把柑撈起來。男女均希望因此覓得一段好姻緣。

 對此,檳城的文史工作者杜忠全,曾經引述19世紀檳城州(Penang)第2任清朝領事張煜南在“海國公余錄”內采錄與檳城元宵相關的詩──“拾將石子暗投江,嫁好尪來萬世將”說明,“當時並沒有提到拋柑。”

 一名60多歲的老人告訴杜忠全,早年並沒有拋柑的傳統,惟有在最近的20年前,檳州政府在官方的元宵慶典上,引用民間順口溜做為社會慈善活動后,才逐漸流行--丟柑嫁好尪,丟鼓娶好某(意思為:拋柑許願嫁個好郎君,丟鼓則娶得好老婆)。


部分地區傳統元宵習俗
北京  老北京最熱鬧的節日,正是元宵節;最重要的活動是賞燈。明代北京的燈市,在東城燈市口;兩旁列市,鋪戶張挂絹紗從珠寶玉器至日用百貨,一應俱全;燒珠、明角、麥秸、通草製成的各式花燈,供人觀賞。到了清代,燈市遍佈整個北京城。
安徽省  年初一到初三的大年三天,人們忙于辭舊迎新、探親訪友,顧不上吃顧不上玩,元宵節才是年味最濃的時刻。特別是淮南市,各種民俗文藝表演一場接一場:扭花鼓燈、耍龍燈、獅子滾繡球、高蹺等,把新年氣氛推向高潮。也因此,淮河兩岸,舊有“正月十五大似年”說法。
福建省  泉州花燈別具特色,有香燈、紙折蓮花燈、絲料宮燈、八結燈等等。邵武縣元宵夜境內廟宇繞境迎香,稱為“凈街”。至于福建南部,有兩村兒童互擲石為戲的習俗。據說若不擲石,那個村子必定發生瘟疫。
廣東省  新安縣民有去年生男者,皆于元宵夜慶燈。南雄鬧花燈時,父母取龍燈上之龍須線給小兒繫帶,據說可保兒童無疾病;又取龍燈內殘存的蠟燭照床下,據說可以產貴子。文昌縣民元宵夜偷青時,偷中的以挨罵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則以不挨罵為吉兆。
香港  香港有多個大型綵燈會,而“添丁”仍是熱門話題。粵語“燈”與“丁”諧音,點燈有“添丁”之意;所以,香港新界鄉村一些有數百年歷史的祖祠,會沿古舊習俗舉辦傳統的“添丁點燈”儀式,祈求“丁財兩旺”。
台灣  早期的臺灣,有未婚女性在元宵節夜裡,以偷蔥來討個結婚吉兆的說法。俗語說:“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臺灣話發音)。現代的臺灣,除了賞花燈活動,還有極富在地特色的大型燈會,以及新北市平溪區放天燈活動。
(網絡資料)




那些年的走百病…(下篇)


報導:劉拓
圖:本報資料中心、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有一些元宵節習俗,因為不合時宜,逐漸被人淡忘。這些習俗,包括唐朝盛行的放燈、元代家家女兒結羊腸盼良緣的期許動作、清朝婦女迎請紫姑神庇佑,還有明清盛行的“走百病”習俗。

 這些都是快將被遺忘的古老節慶風俗,在一些地方還繼續保留,比如說“走百病”習俗,還有相當豐富有趣的文獻資料呢!

“走百病”是明清朝代盛行的元宵節習俗。當其時,描寫這種習俗的詩詞也有所多見。至今仍被傳頌的“走百病”詩詞,就有明朝時的“走百病上城頭”,以及清代的“走百病摸門釘”。

 兩首詩詞的具體內容如下:

 (明)走百病上城頭:
    姐妹元宵結伴遊,金吾不禁登城頭。
    走出深閨祛百病,勝到岳陽萬丈樓。

 (清)走百病摸門釘:
    元宵雪襯一燈紅,走百病后摸門釘。
    但願來年生貴子,不枉今番寒夜行。

 不管是明朝的上城頭,抑或是清代的摸門釘,都有一個美好的新年願景:祈望消災延壽,人丁興旺。

 到底什么是“走百病”?網絡資料顯示:走百病又稱“烤百病”、“遛百病”、“散百病”,這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

 距離明清朝代不太遠的民國人馮文洵(1880~1934年),就在《丙寅天津竹枝詞》中,寫下了“窄窄弓鞋步步嬌,銀花火樹過元宵;出門不為尋親友,一走能將百病消”的詩句,描寫婦女們回娘家,走訪親戚,閒談玩耍的情景。

賞燈散逛“除百病”

 來到現在的中國,天津市民俗專家尚潔曾經披露,“每值正月十五元宵節夜晚,特別是正月十六一整天,婦女會三五成群,結伴出遊,一邊賞燈散逛,一邊遛彎兒‘除百病’。這天,婦女們不僅可以回娘家,還可以串門子,走親戚,到各處閒談玩耍。”

 “舊時代的婦女,多數是身居閨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尤其是未出閣的姑娘和年輕的少婦們,即便是要到親友家做客,也都是車載轎抬;因而,‘走百病’的這兩天,讓婦女獲得了短暫的‘解放’。”尚潔說。

 民間認為,在“走百病”時,必須越過三條河流,跨過三座橋,而且還要“摸釘”,方能求吉除疾。幸好天津河流多、橋樑多,不然走一天下來,婦女的小腳先受不了。

符合現代保健觀念

 正月十六,老南京有個獨特的習俗,叫做“走百病爬城頭”。據悉,這個習俗源于明代。當時,朱元璋皇帝廣築城牆,並且下令人民不准登臨城頭這個士卒守備之要地。

 老百姓對朝廷不准登臨城頭頗有議論。后來,朱元璋為籠絡人心,恩准正月十六,允許百姓登上城頭遊玩一次,于是此俗相沿成習。

 逢到正月十六這一天,老百姓從四面八方湧向石城、三山、聚寶、通濟等城頭,攀登馬道,徜徉于城頭之上,此時各種攤販應運而生:攤子上有飴糖紅煮黃豆,還有吹糖人師傅吹出各種動物和人物造型。

 對于“走百病爬城頭”的說法,現代人的看法是:在春節飽食美味佳餚后,登高望遠,漫步散心,確能幫助消化,去病免疫, 謂之“踏太平”。

 不過,南京市郊農村的農人,因無城頭可爬,他們便變著招兒,把“爬城頭”換成了“走三橋”。那時的橋,多為石拱橋。橋高、坡陡、台階多。一日之中連走路帶上橋、下橋,確實強身健腿,幫助消化。

摸釘寓意人丁興旺

 走百病,幹嗎要摸門釘?原來,民間普遍認為,在“走百病”時,還要“摸釘”,方能求吉除疾,祈盼家庭人丁興旺。

 門釘,就是加固城門之釘。據悉,清代以前,各個城門都有兵卒守衛,想摸門釘,還得“手攜錢賄門軍”,才能摸到呢!

 摸門釘風俗,亦稱“抹金鋪”,大概在清代才出現, 地域也限于北京等大城市裡。“釘”與“丁”諧音,而“丁”又象征男子。因此,正月十五這天的夜晚,婦女們出遊,到各城門去“摸門釘”。婦女需要在黑暗中摸索,不得有照明設備,一次便摸中者視為生子的吉兆。

 此外,也有不去城門摸釘的,選擇到寺觀燒香的婦女,她們用手觸摸廟中大門上的門釘,祈盼家庭人丁興旺。

 元宵那一天,婦女均會結伴出遊“走百病”,而年輕的已婚婦女,必定會到正陽門,摸摸城門上的銅訂,口裏還要說出“宜生男”。

南北意思相差萬里

 “摸門釘”,除了是元宵節的傳統習俗,在廣東人的生活用語裏頭,代表了“吃閉門羹”的意思。廣東人把到朋友家拜訪,適逢朋友家無人,不得其門而入的遭遇,形容為“吃閉門羹”,或稱作“摸門釘”。

 有人表示,時至今日,即使大家打哈哈笑說“我又摸門釘”,大概並不知道,“摸門釘”這一俚語熟話,是在逝去的歷史年代中所發生的令人心酸的社會現象,引申出來的。

 關于這個詞的來源,廣東省中山市政協的出版物《中山文史》裡有這樣一段記載:在清代末年,石歧太平路的關帝廟(今已不存)門口,就是童工市場。每逢農曆三、六、九,有定期墟市,這裡就集結著大量等待僱主前來挑選的童工。

 在長達數小時的寂寞等待中,許多童工常常下意識地伸手摸弄關帝廟大門上那一排徘的碗口大的銅釘。于是,人們就把百無聊賴、無何奈何的心情喻之為“摸門釘”。

 后來,關帝廟前的童工市場不復存在,“摸門釘”的原意漸為人們所淡忘,申變化成與“吃閉門羹”同義。

 不過,“摸門釘”的詞兒,在中國北方的含義,則和南方老廣東所沿用的不同。廣東人“摸門釘”會失落,北方人“摸門釘”卻帶欣喜期盼--但願來年會添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