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營養醫療

19 May 2013

無面粉之面健康吃(第1篇)

報導:楊潔思
攝影:李玉珍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如果說,有一家餐廳備有面食,但面之中卻沒有用面粉;備有蛋糕,但蛋糕沒有用面粉和糖;飯菜有滋味,賣相也好,但沒有用糖或鹽調味。  你可以想像,這是一家怎樣的餐廳嗎? 
 “100巴仙不含面粉的蛋白質麵條──全馬首家,或許也是全球首家”,該餐廳如是宣稱。
 這家餐廳,就位于雪州蒲種中心,名叫Hei健康食府(Hei Wellness Cafe),甫成立數個月。
 餐廳內,不但食物非常營養及健康,連環境也很健康,裝潢都採用天然無泡浸化學藥物的竹制成……
沒有面粉的面,就像沒有咖啡粉的咖啡一樣,有點不可思議。
 再看看餐廳待者端來的一碟熱騰騰的面食,一條條略粗的面,形狀不太規律,像手作板面。
 炒面上有色彩鮮艷的蔬菜,入口清淡,透出蔬菜的原汁原味、食材天然的新鮮滋味。
 我從中特別挑出面條來,想試試看這“不含面粉的面”有何特別。結果,這些炒過的“面條”QQ的,彈牙且爽口,相當美味,說不出什么原料制成,唯一能肯定的是,它們少了面粉味。 
 餐廳主人邱茗峻補助醫學醫師解釋,這是蛋白質面條,由植物蛋白質制成。“它沒有使用面粉或防腐劑,屬于100巴仙無麩質食物(gluten-free),幾乎是“0”血糖生成指數,還有溫和的消炎作用。”
不易引起過敏反應
 換言之,即使是糖尿病病人也一樣可以吃這種面,不必擔心吃了會血糖升高。由于不含麩質,此面條也不易引起過敏反應。
 邱茗峻是補助醫學醫師,擅長營養醫療,他解釋,HEI植物蛋白質面條的主要成分為非轉基因大豆分離蛋白(isolated soy protein)。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把這種蛋白列為其中一種品質最好的蛋白質。它能提供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數量,容易消化,也容易被人體吸收。 
 事實上,HEI Wellness Cafe內,備有多種健康食物,如無面粉面食、健康小米飯、健康飲料等。
 “我們除了供應健康食物,也供應特定的食物,如糖尿病餐、瘦身食品、抗衰老食品及抗癌飲食等。”
 餐廳才營業數個月,邱醫師坦承,這數個月都在貼錢,但他堅持做健康食館,不為迎合大眾口味而改變健康烹調方式,例如加鹽加糖。不過食客若想加咸味,可自行添加醬油。
植物蛋白質扭轉病情
 全球最早的面條,于2005年在中國青海出土,長而薄的黃色面條,成分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黍米(俗稱黃米)及栗米(俗稱小米)。這些成分,比其他谷類,含有更高的蛋白質及礦物質。
 過去2000年來,在許多地域,面條成為主食。然而,現今,隨著食物生產技術進步,面條制作方式也有了改變。今日,採用精緻谷類制成的面條,成為慢性病的主要貢獻者。
 在中國青海古早面條出土的同時期,在相隔千里外的馬來西亞,有一對伴侶,正踏上一段發現之旅:革命性的面條吃法,從而改善我們的健康。
 邱醫師與太太Mindi,就是這革命新面的創始人!
 無面粉面條的構思,始于邱醫師,他早期有牛皮癬的問題,在主流醫學,這是難以醫治的皮膚病,一般也只是用類固醇將狀況壓下,嚴重個案,無法好好控制病況,更違論根治。
 邱醫師卻在自行鑽研下,通過一種植物蛋白質,扭轉其病情。這讓他信心大增:“這種神奇的食物,該讓人每天都能吃到,做成面條或許是個好主意。”
 在2010年,世界上第一種100巴仙沒有面粉的蛋白質面條終于在士毛月誕生。
 邱醫師坦言,要研發這項產品並不容易,大豆分離蛋白不像面粉充滿韌性,制作不易。
 再加上,此面食須符合健康食品條件,在研發初期,他們便制定嚴格的成分遴選條件,不可使用面粉、防腐劑和食鹽,以及只採用無麩質食材,也增加制作難度。
 如此講究,無怪乎,除了飽腹效果,此面條也有健康功效,邱醫師指它可協助保護心臟、使血液平衡、對腎臟友善,也有助于對抗肥胖及幫助身體苗條。
 Hei健康食府電話號碼:013-3334304。
設計簡單隨時都可吃
 市面上,各種谷類及精緻面粉是各種加工食物的主要成分,而且,其中許多食品都是普羅大眾每日都會攝取的食品。
 信手拈來,就有面包、蛋糕、餅干、印度煎餅roti canai、面、米粉、香腸、肉丸等。
 邱醫師最常被客人問的一句話是:“你叫我少吃面粉、淀粉和谷類產品,包括白米飯,那我能吃什么?”
 考慮到一般人的便利,邱醫師夫婦研發了適合一般人日常食用的健康食品,包括健康面條、健康蛋榚及餅干。
 他們致力把產品設計得非常簡單易用,以面條為例,一個包裝內有五小包面,只要解凍后撕開包裝便能食用,他鼓勵人們外食時,只取湯料,面條則用本身攜帶的健康面條,這樣,人們還是可以照舊享受他們喜歡的亞參咖吵、咖喱面、清湯等。
 當然,面條也可以拿來炒,無需清洗,炒的過程中也不用加水。
健康蛋糕病患適合吃
 蛋糕,是許多人的最愛,若說要戒食蛋糕,相信很多人會很痛苦。
 “好吃的食物通常不健康,健康的食物通常不好吃。”這是很多人的共識。
 要如何讓人享受蛋糕美食之余,卻不會賠上健康?如何讓人吃得開心而不會心存內疚?
 這是邱醫師夫婦在研發健康食品時最大的考驗。 
 雖然困難重重,但是兩人最終還是成功研發出健康的面食與蛋糕。
 其實,坊間不乏健康蛋糕,但HEI的蛋糕卻與眾不同。
 以南瓜蛋糕為例,這個蛋糕沒有採用面粉、糖、人工色素與調味、改良劑及防腐劑,也沒有轉脂肪、氫化脂肪或是植物起酥油。
 后面三者其實是最強的健康殺手,美國醫藥局于2003年曾報告指它們並沒有人類安全食用水平。
 因此,除了一般人,這個蛋糕也適合糖尿病患、心臟病患者、癌症病人、麩質和酪蛋白過敏者、乳糖不耐者、自閉症、過動症、注意力缺乏,以及過重者食用。
面粉易引起代謝問題
 談及面粉的問題,邱醫師說:“首先,面粉與糖的效果相近,主要是它很快就會轉化成葡萄糖,吃多了容易引起代謝病問題。”
 “其次,面粉在加工過程中,不但所有營養都會被去掉,面粉制的食品在吃進肚子后,人體還需要動用自身的營養來分解它。”
 在麥粒加工過程中,磨麥時,會磨掉表皮的鉻(Chromium,★註二),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體的糖代謝和脂代謝中發揮特殊作用。
 胰島素無法單獨工作,它需要鉻的合作,來把營養(血中糖分)帶進細胞。
 磨光的麥及面粉,在人體很快就轉化成葡萄糖,胰臟會分泌胰島素,以控制血糖平衡。
 年輕時,我們吃面粉,並沒有問題,因為體內還有許多定期存款(鉻),但是,當我們年紀漸長,吃上十多二十年后,身體中定存越提越少時,加上日常飲食又沒有補回鉻,就出問題了。
 這時,缺乏銘,將導致糖無法進入細胞,血中糖分過多,將導致胰島素反彈。
 若問題持續惡化,久而久之,人體胰島素不足,就必需人工注射。 
 “長期大量吃澱粉,不管精不精化,都是問題。”他說。
 他也指出,糖尿病人不只是降低血糖,找出其根本原因,如腎上腺、代謝、細胞或甲狀腺不平衡問題,再對症下藥,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註二:啤酒酵母、糖蜜、干酪、蛋、肝、蘋果皮、香蕉、牛肉、麵粉、雞以及馬鈴薯等為鉻的主要來源。)
HEI健康食物,一律不含:
精緻面粉
麩質
谷類
食糖
食鹽
轉脂肪
氫化脂肪
植物起酥油



食物營養須符合身體操作(第2篇)

報導:楊潔思
攝影:李玉珍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很多時候,我們對食物有太多誤解和迷思。  大家都知道吃健康的食物對身體好,但是,何謂健康食物?
 食品標上健康兩個字,就是健康食物嗎?
 來到這個時代,資訊爆炸,各種對的、錯誤的、不完整的訊息舖天蓋地,我們如何明智地分辨真偽?
關心健康的人,或許聽過“食物是最好的藥物”這個概念,的確,運用得當,食物確實可以成為最好的藥物。
 這一點,營養醫療或營養療法(Nutritional Theraphy)體系,有很好的詮釋,都是運用營養及食物,來達到醫療保健的效果。
 要強調的是,營養醫療雖然與營養學相差兩個字,兩者可是有分別,不可混為一談。
攸關本身疾病
 營養療法,在我國還很新,國內的營養醫師,人數有限,十根指頭數得完。
 到底,什么是營養醫療?它可以如何在不使用人工合成藥物的情況下,幫助我們保健,甚至達到一定的改善健康效果?
 俗語說:久病成良醫,這句話對邱茗峻醫師來說,可真不假。他會踏上營養醫療這行,跟本身的疾病有關。
 早期,他有長期的牛皮癬問題,成年后,又面對高膽固醇問題。
 邱醫師記得,剛被醫生診斷出有高膽固醇問題時,他馬上改變飲食習慣,改吃印象中較為健康的高纖營養面包以及水果。
 然而,一段日子下來,他的病情並沒有起色,這讓他大為不解。
 他不斷鑽研,不斷尋找可以滿足他的答案,一次次的失望,並沒有打擊他的尋找熱枕。
 最后,他終于了解,面粉這類澱粉食物,多吃無益!而熟透的水果,糖分太高,多吃也會引起血糖升高。
 由于越研究越精深,他終于義無反顧地栽入了營養醫療領域,聽他侃侃道來各種疾病或症狀的前因后果,以及身體的機制與轉化,是一種啟發,也是一種享受。
推出無谷食物
 簡單來說,營養醫療,就是運用營養及食物來達到醫療的效果。
 但是,若深入一點了解其主張,卻會發現這門科,有一些東西會跟坊間健康館的健康保健方式有出入。
 最明顯的,就是谷類。谷類食物很健康,是許多人的認知,坊間許多谷類食品,都以健康食品自居。
 大部分的養生館,都提倡五谷、十谷等高谷飲食,但是,邱醫師的養生館就完全沒有提倡谷類食物,不但如此,他還推出無谷食物(grain-free food)。
 “營養專家,講究的是平衡的營養,但是在講究營養時,必須注意它們是否能符合身體的操作。”邱醫師解說。
 因此,營養醫療除了談營養,也注重身體的操作,以及這些營養或食物與身體的關係。
攝取不得法健康受損
 營養是一門學問,而這個營養進入身體后,身體產生什么化學作用,又是另一門學問,而這兩個問題是息息相關的,只顧慮到營養而忽略了身體機制,最后反而“好心做壞事”,給身體增加負擔。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好油(好脂肪)的例子。
 有一種普遍的保健方式,是少油少鹽少糖的飲食法。
 但是,油有好壞之分,好的油其實對身體很重要。察覺到這一點,有些人就開始大量攝取油。
 問題就出現在這裡:攝取不得法,好的東西不但幫不到身體,反而使健康受損。
 目前可見的情況是:由于歐美加6(Omega 6)是人體必需脂肪,我們就提倡攝取大量歐美加6,而沒有相應地攝取歐美加3(Omega 3),結果導致體內脂肪失去平衡,最終容易引發血管及心臟病變。
攝取好油要懂竅門
 單單是攝取好的脂肪,並不足夠。我們不但要攝取好油,還要懂得如何攝取,否則,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有涉獵保健知識的人,應該都知道人體需有歐美加3-6-9(Omega3-6-9)的好脂肪。
 歐美加9的脂肪,其實人體可以自行制造,因此問題不大,最大的問題,是在歐美加3與6。
 現今人容易陷入一個陷阱,就是一聽到哪樣東西好,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大量攝取,而忽略了其他問題,例如身體是否能取得平衡。
 歐美加6的情況也一樣。它大量存在于向日葵花油、玉蜀黍油、大豆油中,以及谷類、玉蜀黍及家畜肉中。由于全球玉蜀黍產量多,現今,許多家畜如牛、豬、雞等都用玉米餵養,從而改變了這些動物體內的脂肪結構,人食用這些動物的肉,也間接攝入許多歐美加6。
 “因此,一般人不太可能缺少這種油脂,相反的,許多人對歐美加6是攝取過多了。它們不是不好,我們身體需要它們,但在攝取時要顧及平衡,沒有它們不行,但是單單只有它們也不行。”邱醫師解說。
 他說,歐美加6過剩,將導致PGE2賀爾蒙過高,進而壓迫到血管及令血液過濃。
 事實上,歐美加6需要歐美加3的平衡,后者在轉換后產生PGE3賀爾蒙,有助于放松血管及稀釋血液。
 亞麻子油及魚油中含有豐富的歐美加3,邱醫師建議,歐美加3與6的攝取比例以1對3為佳。
 目前,一般人對歐美加3與6的攝取比例有極大的落差,甚至達到1對35之鉅!
 無論是3或6哪一種油脂,身體都需要使用同一種酵素來轉化,歐美加6攝取過量,也等同跟歐美加3搶轉換時使用的酵素,造成歐美加3無法順利轉換成PGE3賀爾蒙。
不宜多吃谷類食物
 東方人向來以米飯為主食,但是,若在營養醫療的觀點,它並不鼓勵人類長期及大量攝取谷類糧食。
 邱醫師解釋,谷類或澱粉食物,有兩大問題:
 第一,大量吃澱粉,不管個人是吃基本的還是加工精緻的澱粉食物,都不受鼓勵,因為長期攝取高分量澱粉,會導致代謝問題。
 但是,他澄清,他不是提倡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碳水化合物一般指:富有澱粉(如穀物、麵包或麵食)或簡單的醣類的食物(如食糖)。
 “我們提倡的是,好的蛋白質、好的脂肪及好的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法。”
 與此同時,他強調,碳水化合物也不宜長期大量攝取。
 其次,谷類會刺激發炎反應,導致身體內部細胞發炎。
 “現代醫學已證明,心臟病、癌症和糖尿病這些現代文明病,主要起因,都是發炎的問題,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這樣注重谷類的問題。”
 他進一步指出,谷類含有很高的歐美加6(Omega 6,為多元不飽和脂肪,是人體必需脂肪酸,也是每個細胞膜的主要構成成分。)
 攝取歐美加6過量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平衡,反而易導致血管及心臟出問題。
飲食修改解決文明病
 談到發炎,邱醫師也順帶指出三文魚的問題:“三文魚的肉越紅,代表其發炎因子越高。”我們一般攝取的三文魚多是人工飼養,歐美加6比較高。
 日本人多攝取野生三文魚,歐美加3比較高,這或許是他們心臟病幾率很低的原因。
 一般上,人們都認為日本人的飲食清淡,好生食、相對健康。
 然而,與此同時,人們可能忽略了另一點:日本人雖然心臟病幾率低,胃癌幾率卻是最高的,這跟他們攝取較多生的食物及鹽分有關。
 如果連日本人的飲食都不健康,那健康的飲食豈不很少?
 “的確,世上沒有完美的飲食,無論如何,減少面粉、減少糖分與鹽,攝取好的油、好的蛋白與適量、好的碳水化合物,是比較理想的飲食法。”他說。
 談到肉類攝取,他指出,吃太多動物蛋白質及乳質蛋白,血管容易硬化,最主要的問題是,許多人嗜吃肉,卻不吃青菜,其實,身體需要維他命B6和B12,或葉綠素,以便把肉轉化成進一步成分來分解掉。
 營養療法有所謂的飲食修改(diet modification),其中包括抗發炎飲食法、抗菌飲食法、低血糖飲食法及抗癌飲食法,從食物下手,解決文明病問題。
 採用健康的飲食法,加上生活習慣的調整,能使人尋回久違的健康。


男性捐血可避免鐵過高(第3篇)

報導:楊潔思 
攝影:李玉珍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每個人都應該要了解自己的身體多一點。  補助醫學醫師邱茗峻期許,每個人都應該有一些營養醫療的基本知識。每一名學生都應該多少汲取一些這方面的知識,這可是讓孩子們受惠一生的寶貴知識呢!
步入中年,男人要健康,避開心臟病與中風殺手,就要大方點,多多捐血!
 “體內鐵質過高,是心臟病與中風的主因。高鐵分也破壞腎,同時易使微血管硬化。”邱茗峻醫師說。
 作為營養醫療師,邱茗峻指出,人體含鐵量高,通常與個人飲食及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男人一旦超過三十歲,特別是到了四五十歲時,特別容易面對這個問題。
 “平日愛吃高鐵食物,如紅肉、動物內臟、面粉、面包等食物,都容易導致體內含太多鐵。”他說。
 若說紅肉,人們不難理解,但是,說到面粉面包,人們可能就難以明白,何以這些食物會帶來“鐵害”?
 原來,面粉制作過程中,會把原料中的營養都破壞完,因此政府規定必須在面粉及面包中加入5種營養成分,其中一種就是鐵。
 然而,在自然形態,鐵跟其他礦物一起存在,單一補鐵,是短期的補救。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若是大量吃面粉,其實是吃下單一礦物質,就沒有辦法達到天然食物中相生相剋的天然均衡狀態。”他說。
捐血排出過量鐵
 例如,食物中的半胱氨酸(cystein),會協助把鐵排出體外,許多天然食物通常具有綜合礦物質,例如同時含有鐵和錳,因此,會自然地將攝入的鐵排出。
 但是,加工食物就沒有這種優勢,容易造成單一礦物質攝取量過高。
 也是Hei健康食府創辦人的邱醫師指出,成人血癌,骨髓錯亂,成因主要也是跟體內含鐵量太高,損壞骨髓有關。
 女性由于每月排經的關係,比較不會有含鐵量過高問題,然而,到了更年期停經后,就容易面對這方面問題。
 為了個人健康著想,邱醫師建議男性定期做體檢檢查他們的鐵質水平,並且大方一點,去捐血,就有助于把過多的鐵排出體外。 
針對起因而非症狀
  許多時候,我們生病去問診,只領取到鎮病的藥物,並沒有辦法詳細地知道身體機制與發病原因。而營養醫療可以填補這一個缺口。  雖然營養醫療源自西方,但它與西方傳統醫學有個分別,就是它比較著重研究疾病的起因,而非針對症狀。
 邱茗峻醫師舉例:“針對糖尿病患者,並非只是把他的血糖壓下就算,因為營養療法認為,血糖高是一個症狀,不是一個問題,糖尿病的主因在于腎上腺出問題,甲狀腺的賀爾蒙不平衡,或是代謝的賀爾蒙不平衡等,所以我們要解決它的根本原因。” 
 文明病,如心臟病跟血管阻塞,目前的解決方法,主要在解決症狀,如膽固醇、油脂等。
 營養醫學的看法,除了解決以上問題,也要解決鐵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有許多醫學證明,高同型半胱氨酸會導致人體血管硬化,它跟心臟病有直接關係。)問題。
 同型半胱氨酸來自動物蛋白、瘦肉、乳汁蛋白等。
 但是,同樣吃肉的人,有者同型半胱氨酸偏高,有者卻沒有這個問題,經研究發現,那些吃肉不吃菜的人,都普遍面對高同型半胱氨酸及血管硬化問題。
人體猶如化學工廠
 原因何在?
 原來,人體需要維他命B6、B12及葉酸,來把同型半胱氨酸轉化成進一步成分,再分解掉,如果不吃青菜,就無法攝取到這些協助轉化同型半胱氨酸的營養素。
 同型半胱氨酸的問題,目前尚無法透過藥物解決,而是需要從營養及飲食及方面下手處理。 
 談到這項療法是否有運用化學材料,邱醫師說:“身體本來就是一個化學工廠,每樣東西,一進到人體,就成為化學成分了。”
 他以雞蛋為例,說,人一旦吞下肚,它就會慢慢變成氨基酸。
 無論如何,這些化學過程是自然的,而非在工廠加工合成。
 最后,邱醫師強調,他並沒有提倡人們完全不吃肉或蛋。“例如雞蛋就有好的一面,因此,最重要的還是吃了之后要懂得如何平衡其酸性。”
蒜頭蛋黃排毒高手
 不論男女,體內若是含有過高的營養礦物質,都可以攝取半胱氨酸(cysteine)。
 半胱氨酸屬于20種天然氨基酸之一,是一種含硫(與甲硫氨酸一樣)的非必需氨基酸。動物體內可經由蛋氨酸和絲氨酸合成。它在人體內有範圍廣泛的解毒作用。
 藉著半胱氨酸,肝臟可以順利排出過量養分或毒素,食物中,蒜頭、蔥頭和蛋黃都含有豐富的半胱氨酸,其中,雞蛋其實同時含有高鐵質與高半胱氨酸,因此,它可以取得自我平衡。
 肝使用半胱氨酸排毒,這涉及兩個過程,過程一是P450,即是將不能分解的東西及油溶性物質化解為可以排出的物質。
 第二個過程,是排毒的過程,即把毒素,特別是油溶性的毒素排出體外。這時,人體需要一些營養輔助成分,以讓排毒過程順暢,進而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最后,邱茗峻醫師說:“癌症、糖尿病和心臟病都是同一個問題,其實,慢性病是完全可以避免、可逆轉(reversible)及可以治療的,全看我們現在能做什么。”
壓力遲睡小弟不舉
 現代人很大的問題,是缺乏運動及代謝紊亂。
 “代謝紊亂問題,主要是現代人普遍上睡眠不足。”邱茗峻醫師笑謔:“很多人‘很早’睡覺,每天早上一點、兩點‘就’睡著了。”
 原來,驗血還可以驗出一個人的睡眠狀態。“長期睡眠不夠的人,身體壓力水平高,刺激腎上腺,身體會分泌科體松賀爾蒙,這是人面對壓力時的正常反應,但是,長期睡眠不足,形成生活習慣,就會導致腎上腺很快耗盡。”他侃侃而談。
 腎上腺耗盡,身體就無法對壓力反應。長期不夠睡,等同讓身體長期處于“緊急的備戰狀態”,而科體松接到身體有急的訊息后,應對之道就會產量上升,並制造糖。
 人體內的糖存量(肝糖)並不多,一般只有兩天的量,供人緊急使用。
 科體松製造糖,是要提供額外的能量,這會導致人體血糖增高。
 有些人吃得健康,但卻有糖尿病,原因就在這裡。 
 與此同時,為應付身體的緊急狀況,要“把所有的能量集中以打敵人”,科體松會停止人體一些操作(例如停止消化工作、性欲等),再另行激發另一些操作,這會讓人心跳加快,以便能把血液泵到全身去,備戰使用。
 也因此,長期面對壓力的人,男人易面對勃起障礙、女人易面對性冷感的問題。
 現代人生活忙碌,很多人飲食亂來,再加上以上問題,情況更為嚴重。
壞油脂禍害大
 前文有提及,平衡及明智攝食好的油脂歐美加3及6的重要。而不好的的脂肪則要避免。
 到底,不好的油脂有哪些,它們會對身體造成哪些破壞?
 基本上,反式脂肪或轉脂肪(trans fat) ,以及氫化脂肪(Hydrogenated fat),都不是好東西。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反式脂肪與氫化脂肪關係密切,人類攝取的反式脂肪主要來自經過部分氫化的植物油。“氫化”是在20世紀初期發明的食品工業技 術,部分氫化過程會改變脂肪的分子結構,它有助于讓油更耐高溫、不易變質,並且增加保存期限,然而,氫化過程也將一部分的脂肪改變為反式脂肪。
 氫化脂肪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脂肪,其主要成分与動物脂肪相同。由于常溫下液態的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容易氧化、不耐長時間高溫烹調,為了提高油的穩定度,便以氫化方式加工處理,使其轉為半固態的形式,而成為氫化油。目前市售氫化脂肪中含有反式脂肪。
 例如菜油是液化,而非固化的東西,製作時便需要打進氫,以做成假的飽和脂肪。
影響人體細胞接收器
 邱茗峻醫師指出,不好的脂肪會影響人體細胞的接收器。“細胞膜的功能是讓殘渣排出,以及讓營養進來,而壞的脂肪便包圍這一層膜,使廢物無法排出,糖分這些營養則無法進入。”
 細胞不夠糖,便會一直發出“我要糖!”的訊號。腦部接收到這個訊號,便會通知身體補充多一點糖。
 結果變成,人體內血糖很高,但細胞卻收不到糖。人體內的血糖高,刺激胰臟生產很多胰島素,以降低血糖,最終,低血糖將導致當事人很疲累。


檢血報告透露玄機(完結篇)

報導:楊潔思 
攝影:李玉珍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在我國衛生部的歸類中,營養醫療(Nutritional Therapy)屬于傳統與另類療法領域(Traditional and Complementary Therapy,簡稱TCM)。  營養醫療發源自西方的療法,相對講究科學。
 因此,營養醫療醫師不以單純的問診或外觀來了解客人的問題,而是以科學的診斷如對方的驗血報告為準。
 對于這門療法,營養療法治療師邱茗峻說:“營養醫學不是要取代主流醫學,只是西醫中有一些缺少的環節,營養醫學可以填補這些缺口。”
營養醫學治療師協助客戶,是以對方的驗血報告為準。
 原來,我們的血液裡透露很多玄機,只是,很多時候,我們都不知道。
 或許,更正確地說,我們不知道要怎樣驗,才能從中讀出身體玄機。 
 客人第一次上門,陳述其所面對的健康問題,治療師心中或有數對方大概是什么問題,但他不以此作準,而是給對方列張清單,以便去驗血中心驗哪些細項。
 “雖然我心中大概估計到對方碰到哪些問題,但是我還是要等驗血報告出爐,以驗血報告為依據,採取下一個步驟。”邱茗峻醫師說。
 參考驗血報告,是比較科學化的做法,而且過后治療師們可以具體明確地看到對方的健康發展。
每個月驗血
 邱醫師會針對個別情況提出建議,以進行哪些飲食上的調整,若是有需要,再上加一些營養輔助品。 
 一個月后,客人再進行第二次驗血,以驗證進展,接下來,都會以每個月一次的驗血報告來了解進展,直至情況改善再另行調整。
 “我們對身體健康的要求,會比一般公認的健康標準為高,我們致力將客人的健康調整至理想的範圍裡。”他說。
 他進一步指出:“我們不採用一般的驗血報告,這是因為現有的報告有許多細項沒有檢驗,從而做不了判斷。”
 舉例,這些細項包括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鐵蛋白(Ferritin 或stoned stored iron)、高敏感性(hCRP)、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脂蛋白(a)(Lp(a))、糖化血(HbA1c-glycetion)、禁食 時的胰島素(fasting insulin)等等。
健康不只注重當下
 他抽出一份驗血報告為例,指出:
 “這個人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指數是20,以我們的標準來說,超過9.5就算很高了,最好是能下到6.3。指數20是相 當危險的,心臟病的幾率很高,但是,我們不能單看一方面,與此同時,我要看他的鐵,他的鐵指數是158,有點過高,一般標準是300,我們的標準則在50 以下,這是最健康最安全的水平。”
 同型半胱氨酸與鐵都超標,套邱醫師的說法是“不得了”,過后,他再看對方的科體松及胰島素。“這個人的血糖跟胰島素都很高,。雖然他目前沒有糖尿病,但我們知道再這樣下去,他遲早會得糖尿病。”
 他解釋:“血糖,為什么驗HbA1c,而不看驗血前一天的血糖,那是因為我對你在前一天吃了什么沒有興趣,我要知道你一個星期前、一個月前、兩個 月前、三個月前,你吃些什么,那個才重要,因為糖化血紅蛋白-hba1c能看到你三個月血糖的平衡及平均、飲食習慣、血糖已對身體造成多大損害等等。”
 他進一步講解身體機制:“吃了淀粉,一個人若是血糖很高,胰島素也跟著很高,這個就是標誌著胰島素反彈的一個開始,你不看這個,你看什么?難道要等到血糖從尿中出現,才說:‘喔!你患上糖尿病。’這是不是已經經過了20年的時間?”
察先機防患于未然
 馬來西亞營養醫療師協會把營養醫療詮釋為“營養與健康科學的應用,以讓人最大限度地提高他的健康潛力”。
 基本上,營養醫療就是不動手術不用藥,而是採用復雜以及科學的診斷之后,針對求助者的營養與生理需要,設計出一個適合對方的醫療方案及飲食法。
 若是有需要,醫師也會指導對方改變其生活模式、排毒及補充一些營養素。
 除了主力于對治慢性疾病與各種健康問題,營養醫療另一重點是預防醫學,在疾病產生之前先下手清除。
 營養醫療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其主要的課程包括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宏觀和微觀營養、保健食品、食物營養價值、生活方式類疾病、排毒、慢性病的診斷與對治方略。
 除了理論知識,營養療法治療師也需要到醫院或保健中心一段時期,以汲取臨床經驗。
 由于這門學科在大馬還很新,所以目前馬來西亞營養醫療師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Nutritional Medicine Practitioners Malaysia,ANMP)的成員很少。
 不過,幸運的是,目前國內已有相關課程,有興趣者不需要到國外去唸這門科系。
 該協會網站為 www.anmp.org.my,電話號碼:03-42700107或013-3139319。
選對食材健康吃
 邱醫師會鼓勵人們吃小米、蕎麥(buckwheat)以及印地安人常吃的藜麥(quinoa,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藜麥是最適宜人類的完整全營養食品。)。
 他說,如果無法100巴仙食用小米,只要能吃上50巴仙小米再配上50巴仙糙米,就算不錯了。
 如果說谷類、麵粉多吃不利健康,那我們早餐可以吃什么?
 邱醫師建議可攝取小麥胚芽(wheat germ)、燕麥麩(oat bran)、麥麩(wheat bran)、大豆分離蛋白。
 他解說,如果是單純麥片,由于酸性高,不鼓勵常吃,但是燕麥麩則是含有高礦物質而不導致身體酸性。
 他建議大家使用紅色的棕油或椰油作為烹飪油,在飲食中也多使用薑、南薑、香茅、酸柑、辣椒之類本地容易找到的材料。
 最后他說,一般人以為沒痛就沒病、醫生則認為沒症狀就等于健康,但對營養療法醫師來說,目前身體處于最佳健康狀態,才叫健康。
借助營養改善病情
 一位高齡婆婆面對長期的腎問題,腳的行動也不便。其腎的過濾功能已下降至廿多巴仙。換言之,她洗腎的機會相當高。
 借助營養醫療2至3個月,其尿酸情況好轉,手腳不再疼痛,行動自如了。4至6個月后,她的腎功能已成功回復到六十多巴仙,毒素也下降。
 邱醫師指出,營養醫療可以逆轉腎的功能,只要腎還剩下15至20多巴仙功能,都有大幅度改善的機會,而不必去到洗腎的地步。
 另一位馬來婆婆,姐姐患有血壓,血糖和心臟問題,長期服藥早年死亡,由于怕步上姐姐后塵,縱使她患有嚴重糖尿病、心跳不規律、呼吸辛苦、身體極為衰弱時,她還是拒絕到醫院就醫。
 家人無法可施,把她帶來見邱醫師。
 邱醫師追溯:“當時她血壓很高(上面超過200,下面超過100),血糖18、心跳90多。”
 這種病況其實相當嚴重,但是由于她沒有吃過壓抑性藥物,反而比較容易處理。通過改變飲食,食用健康無面粉面條與營養素,她慢慢回復了健康。
 兩年多后的今天,她的情況已改善了六七十巴仙,重新恢復活力。目前,她還是乖乖地遵循醫師囑咐,戒吃或少吃不健康食物。
 戒口,對很多人來說是很痛苦的事,邱醫師分享他自身的經驗:“當時我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要睡在床上,或是也吊著尿袋或洗腎機,也享受美食,還是要戒掉一些食物,但可以享受生活?我覺得后者才有(生活)樂趣。”
 換是你,你又會如何選擇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