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新聞革命

5 Jun 2013

網上收費好壞難料(第1篇)

文:劉林李 
圖: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網絡時代衝擊,報業市場萎縮,許多老牌媒體被逼轉戰網絡市場。  經歷十多年無數次失敗實驗,美國報業去年終于止血,首次靠線上訂閱收費和數碼廣告救市,報業前景初露曙光。
 這是否意味著線上訂戶收費模式可行?日后網絡上還有免費新聞嗎?
網絡剛崛起,就像當年廣播電台和電視出現時,很多人預言報紙終有一天會消失。
 在美國,報業近年裁員成風,一些報館就算大肆裁員減薪,依然止不了血,最后被逼停刊,關門大吉。一些報章則已停止印刷報紙,只發行網絡版電子報。
 就算那些還在印報紙的媒體,也面對嚴重虧損問題,不只是美國報業,不管哪個國家的報業,或多或少都面對銷量下跌、廣告減少的問題。
轉戰網絡是趨勢
 轉戰網絡,已經是全球平面媒體的趨勢,現在不管哪家報章,都會搞個網絡版的電子報。
 只是大部分平面媒體的電子報,都面對同樣問題,如何在網絡上獲利?電子報如何收費和爭取廣告?
 在網絡時代,資訊對網民來說是免費的,網民已經被寵壞,甚至不願意付錢換取資訊。
 美國最具權威性的報章之一《紐約時報》,從1996年1月就成立報章網站,提供在線閱讀,該網站多次被評為最佳網站,但卻“叫好不叫座”,只要說到收費就趕客。
 《紐約時報》和美國其他媒體,不斷實驗各種線上收費模式,歷時十多年,才獲得初步成功。
 不過,這是否意味著美國傳統報業已經走出網絡時代的陰霾?這套模式,是否適合應用在其他國家的媒體?
付費網絡版言之過早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傳統媒體初步登上網絡,當中《華爾街日報》是最早實施電子版新聞收費制,也就是所謂的“付費牆”(paywall)。
 1996年8月起,《華爾街日報》就向網絡版讀者收費,成為第一個收費的報章網站,也是第一家就算線上收費,網絡版讀者依然持續增長的報章。
 但是,其他報章根據這種經營模式,開始在線上收費時,多半面對很多挫敗。
 例如《紐約時報》最初上線時,本來開放給美國國內用戶免費瀏覽,只對國外用戶收費。
 然而,國外讀者馬上流失,該報不只無法從網絡版獲利,還削弱它在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一年以后,該報重新對全球讀者免費開放網站。
 2005年5月,該報網站推行“部分收費模式”。普通新聞依然開放給所有讀者免費閱讀,但是讀者想要閱讀社論、評論、專欄作家的作品以及一些獨家報導,就必須付錢。
 然而兩年以后,該報網站再次免費開放。直到2011年3月,該報網站才再次收費。
 這次該報換成更有彈性的收費模式,提供不同“訂閱套餐”。這項策略獲得空前成功,該報線上訂戶節節上升。
 隨著線上訂戶穩建成長,該報在報紙和網絡版的總發行量均大幅增長,擠掉《今日美國報》,成為美國第二大報。
 不過,目前為止,在美國只有《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和《經濟學人》等權威和有影響力的傳統媒體,能夠通過“付費牆”獲利。
 其他媒體在實施“付費牆”時,不是“踢到鐵板”無疾而終,就是還在實驗階段。
硬付費存在風險
 美國報業最初在電子版新聞建立“付費牆”,採用的是傳統的“硬付費”收費模式。
 所謂“硬付費”就是讀者必須支付規定的訂閱費,才能閱讀電子版新聞內容。
 《華爾街日報》之前都是採用這種收費模式,網站所有內容都要收費,一直到2007年以后,該報網站才開放部分內容供免費閱讀。
 這種收費模式完全把沒有付費的網民,隔絕在新聞網之外,其實有一定風險。網民可能轉去其他提供“免費午餐”的新聞網,從此一去不回頭。
 《華爾街日報》當年能夠成功實施這種“硬付費”收費模式,因為該報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商業財經媒體,許多企業家、金融界專才都需要依靠該報的資訊做出決策。
 所以不管收費多高,這群讀者仍然會付錢訂閱,對于他們來說,訂閱《華爾街日報》是“投資”的一部分。
 但是一般的報章卻沒有這種條件採取“硬付費”模式,他們面對其他免費新聞網站的激烈競爭。
軟付費留住讀者
 相較于《華爾街日報》早年的做法,《紐約時報》從2011年起,建立的“付費牆”則是一種“軟付費”的收費模式。
 隨著該報網站目前取得初步成功,“紐約時報模式付費牆”成為時下焦點。
 其實《紐約時報》的讀者,都會發現該報網站的“付費牆”存有漏洞,只要施一點小花招,就可以免費盡情閱讀該網站文章。
 該報開始實施收費以后,沒有注冊及付費的網民,依然可以登入該報網站,閱讀一定數量的文章,如果要閱讀更多文章,就必須付費。
 該報最初限定,網民每個月可以免費閱讀20篇文章,后來改為每個月10篇為限。
 儘管如此,網民就算在一個月里看了10篇文章,想繼續看其他文章,但不想付費的話,還是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免費看更多文章。
 一般而言,如果你的朋友給你發一條《紐約時報》文章的鏈接,你點擊閱讀,該報網站的“cookies”(數碼存根)就會開始記錄你的資料,扣除你一篇文章的額度,接下來你只可在該報網站免費閱讀9篇文章。
 但是如果有人把該報網站的文章鏈接上載到面子書,你從面子書點擊進去閱讀,該報網站就不會扣除你免費閱讀的額度。
 除了通過社交網站鏈接,網民還有其他方法可在該報網站吃“霸王餐”。
 最簡單的方法莫過于清空瀏覽器的“cookies”,該報網站就會把你當成新用戶,讓你繼續免費閱讀另10篇文章。
 你也可以分別用辦公室電腦、家用電腦、手機等上該網站,這樣每個月可以免費閱讀30篇文章。
 這些漏洞是《紐約時報》的疏忽,還是該報故意給讀者開的一道方便之門?
設計漏洞開拓客源
 《紐約時報》“付費牆”漏洞百出,經常遭網民吐槽,許多網民還得意洋洋的教大家如何免費閱讀《紐約時報》網絡版。
 不過,行家懷疑,《紐約時報》網上的漏洞,其實是一種特殊設計。
 綜合各界分析,該報網站在牆上留下漏洞,讓不肯付費可是喜歡瀏覽該報網站的讀者,輕而易舉看到想看的內容,主要有兩個目的。
 其中一個目的是避免硬性收費,網站流量會大幅度下降,讀者群流失。再來比起強制收費,該報的做法其實是一種獎勵付費的機制。
 該報專欄作家大衛卡爾(David Carr)說過:“如果你非常喜歡我們的內容,就會打開我們的網址,掀開我們的外衣,一窺究竟。最終,你是會為我們的內容付費。”
 該報在“付費牆”開了個洞,目的是從眾多網友當中,找到肯付錢的“真正朋友”。
 目前該報的線上付費訂閱收入,已經超越在線廣告收入,證實網民其實願意為他們認為有價值的新聞和文章付費。



多媒體報導虜讀者心(第2篇)

文:劉林李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很多傳統媒體搞電子報,不過是把報章新聞搬到網絡。  來到網絡時代,電子報只是沿用平面報導方式呈獻新聞,並不符合這個時代的說故事方式。
 在美國,成功的新聞網站像《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所提供的資訊,都超越文字和照片報導,他們重新定義了新聞生產模式……
滑雪,對大馬人來說,是一種“奢侈”的運動。
 這種在雪地里享受速度快感的運動,看來有趣好玩,但其實是一種非常容易發生意外,造成身體傷害的運動。
 另外,滑雪時隨時可能遇到雪崩,要是被崩塌及快速滑動的雪堆淹沒,一般而言,半小時內沒有獲救的話,生存希望就會很渺茫。
 在歐洲、美國的滑雪勝地,雪崩吞噬滑雪者的意外時有所聞,對滑雪者是嚴重的威脅。
 去年12月,《紐約時報》作者大衛布蘭奇(David Branch)以專題報導方式,把一起發生在美國華盛頓州喀斯開山脈的大災難,重現在媒體。
 這個名為《雪崩:特納爾溪事故》的專題,于今年4月獲得美國新聞界最高獎項普立茲專題報導獎。
生動的講故事方式
 《雪崩》活用網絡時代的講故事手法,除了文字和照片,還結合採訪視頻、幻燈片和3D圖表等,把滑雪者罹難過程、生還者訪談、事發現場通話記錄、雪崩科學原理、滑雪運動資料、知名滑雪家傳記等,製造成生動、充滿感官效果的多媒體專題。
 《紐約時報》選擇先在網絡推出《雪崩》,過后才刊登在報紙上,成功引起話題,一週之內,就吸引290萬名訪客。
 現在,《雪崩》已經成為美國媒體中一個熱門的“動詞”,它意味著一種創新、轟動、成功的報導模式。
 《紐約時報》執行主編吉爾阿布拉姆森說:“現在人人都想‘雪崩’,每天,每個編輯都如此。”
 有人說《紐約時報》重新定義現代新聞生產模式,創造了一種適合網絡、手機和平板電腦觀賞的新聞。
 這種有深度、記錄片式又生動的講故事方式,打破了報紙、廣播、電視的界線,真正迎來一個“全媒體”的年代。
隨時點擊暢心內容
 《紐約時報》于1996年就成立網站,不過有10年時間,他們只是把報紙的內容,稍微修改一下,轉換成數碼版本。
 電子報對他們來說只是大勢所趨,他們並沒有投入太多心思在這塊,大概也沒有想過,報紙有一天可能會死去,他們需要寄居網絡存活下去。
 一直到2007年8月,他們終于決定在網絡來真的,建立一個記者加程式師的編採團隊。
 從那時候起,《紐約時報》開始採用多媒體的表現形式,新聞不僅限文字報導,還有視頻、音頻,以及集合以上多種呈現方式的報導。
 去年10月,珊蒂颶風(Storm Sandy)襲擊美國紐約市,《紐約時報》編採人員靈機一動,直接在自家大樓擺一部攝像機,把視頻上載到新聞網站,網民透過視頻,看到狂風如何把攝像機吹得東倒西歪,不難想像出颶風的威力。
與網民有很好互動
 該報借鑒推特等社交網站的更新功能,在網站首頁嵌入自動更新新聞的區域,時刻更新和“珊蒂”相關的新聞,還讓網民直接把照片發到網站上。
 這看起來跟電視現場新聞已經沒有多大分別,但比起電視的現場直播,新聞網站的優勢是可以跟網民有很好互動,而且新聞網站的“現場報導”,可以做到很好的分類,網民可以隨時點擊他們感興趣的內容,要是看電視的話,就無法選擇想看的內容。
 比如倫敦奧運會期間,《紐約時報》把奧運特輯內容分成新聞、日程表、集錦(Highlights)、照片、比賽成績等5大內容。
 該報在網站上呈獻比賽現場情況、成績、各國獎牌排名、運動員的新聞報導和資訊等。
 現今資訊爆炸,大家都被過多的新聞和訊息疲勞轟炸,分類服務無疑分外貼心,網民知道,登錄這個網站,可以輕鬆選擇自己想看的資訊。
多元呈獻即時新聞
 縱觀美國所有成功的新聞網站,幾乎都不是那種只是簡單把報紙新聞搬到網上的網站。
 現今新聞在網絡的傳播平台,包括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電子閱讀器,所以,它說故事的方法不應該還停留在文字和圖片,必須結合視頻、音頻、3D圖表等適合網絡時代的方法。
 今天,美國報紙多數要求記者寫完稿后,第一時間把新聞發到網絡,最好可以一邊寫稿一邊發稿,提供“滾輪式”新聞報導,讓不管任何時候登錄網站的網友,都可以掌握第一手情報。
 除了文字新聞,在一線記者的背后,通常都會有一個圖表中心,隨時把記者採集到的新聞,重新整理、分析,製成一目了然的互動圖表、漫畫、視頻等,發表到網上。
 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時,《紐約時報》就以一張地圖,分別以紅色和藍色來顯示美國兩大黨在各區的得票率。
 網民從地圖上可以清楚看到,哪幾個州把票投給民主黨候選人,共和黨的票又是來自哪個州?
 另外,只要在地圖上點擊,就能放大及看到更多詳細的資料。當地圖逐漸填滿,就能直接看到選舉結果。
 在過后的美國總統選舉中,其他媒體機構也跟著採用這種多媒體報導方式。
 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時,許多共和黨支持者表明會倒向民主黨,把票投給奧巴馬。
 《紐約時報》在地圖上,利用紅藍線條代表兩大黨,配上動態的箭頭,讓網民清楚看到,兩黨支持者投票傾向如何變動。
編採人員條件提高
 網絡時代,新聞傳播已經完全打破界線,集文字、視頻、圖片和互動功能于一體。
 這意味著,媒體工作者必須具備“十八般武藝”,不只要能寫、能說,還要會拍攝、剪接等。
 過去,記者的工作是採訪、寫稿,編輯修改打題,印刷成報紙;網絡編輯的工作則只是用滑鼠把文章“剪”、“貼”,把圖片調整到規定像素,把標題弄得比較吸引。
 然而,當今美國許多電子報幾乎都是24小時提供最新訊息,比如奧運會、奧斯卡金像獎時,《紐約時報》都是“現場直播”各種新聞和信息。
 還有《華爾街日報》,他們的編採室,幾乎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都是亮著燈開工,分秒必爭。
 當今美國媒體,傳統編採部和網絡編採部的合作非常密切,經常會合作報導新聞,記者和網絡編輯的職責經常會重疊。
 所以,不管記者或網絡編輯,最好能夠擁有很好的新聞觸覺,同時具備編程基礎知識。
 《華爾街日報》聘請網絡編輯的要求,除了編程技術,還要有新聞素養,能夠重新組織一篇文章。
 至于記者,需要能夠在報導時,綜合各方面的訊息,善用網絡科技,把平面媒體無法呈獻的複雜訊息呈獻出來,例如使用3D製圖。


廣告收入左右生死(完結篇)

文:劉林李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美國老牌媒體轉戰網絡初嘗甜頭,網絡能夠為報業殺出一條血路嗎?  事實上,網絡多媒體是一種昂貴游戲,媒體來到網絡時代,依然需要靠廣告養活,但傳統媒體廣告收入卻不斷蒸發。
 目前,多數國家的報業都在削減成本,全球越來越多媒體人丟飯碗……
網絡時代,新聞傳播方式,集合文字、視頻、圖片、動畫和互動功能等,也許已是大勢所趨。
 美國《紐約時報》打造的《雪崩》專題報導,讓大家見識到一種新的新聞生產模式。
 《雪崩》式的報導與呈獻方式,會不會成為新聞網站未來呈獻新聞的樣板?
 相信沒有人會質疑《雪崩》是個好專題,但它同時也是奢侈的大製作,很難成為新聞網站的常規內容。
 據說,《雪崩》是由一支11人組成的團隊,花了6個月時間制作,制作費高達25萬美金(約77萬3628令吉)。
 行內人認為,這種報導模式難以複製,不管金錢成本,還是技術層面都太高。
 另外,《雪崩》創下的高點擊率,可能是出于網民的好奇心,還有社交網站上的討論、媒體評論引起的效應。
廣告收入是大問題
 如果不斷複製這種模式,受眾很快就會失去新鮮感,再說,這種感官式報導,跟好萊塢大制作一樣,很快會讓人視覺疲勞。
 所以行內人認為,這不會是《紐約時報》未來的出路,也不會是新聞業未來的出路。
 最大的問題是,《紐約時報》就算創出《雪崩》神話,還是無法靠廣告收入抵消投入的製作成本。
 廣告收入是目前《紐約時報》面對的最大問題。
 儘管他們的網站好評如潮,但是現在的廣告收入,遠不及印刷時代。
 美國傳統媒體,過去80%收入來自廣告收入,剩下的才是來自訂閱業務。
 目前,《紐約時報》線上跟印刷版的訂閱收入,已經超越廣告收入,但該報仍然需要靠削減預算及裁員維持營運。
 這也是傳統媒體轉戰網絡普遍面對的困境,廣告商在網絡打廣告,往往都會先想到谷歌和面子書,甚少會選擇傳統新聞媒體。
壹傳媒亞洲開先河
 說到媒體轉型,亞洲媒體當中,香港黎智英創辦的壹傳媒要屬先驅。
 壹傳媒旗下的《蘋果日報》是香港最早搞電子報的報社之一,1998年已經提供線上服務,2001年7月起開始線上收費。
 2008年,該報推出蘋果動新聞,用影像和公仔報導新聞,在新聞網站開創新的呈獻新聞方式。
 動新聞把社會新聞、意外新聞、娛樂新聞,甚至乏味的財經新聞,製成影像,用說故事的方式播報。
 除了現場採訪報導,動新聞還用3D動畫,鉅細靡遺“重演”新聞發生過程,包括性侵犯、暴力、凶殺罪案場面的細節。
 這種傳播模式,雖稱不上首創,一些歷史紀錄片就曾用過類手法和技術來記實,然而在新聞傳播來說,這是一種大膽嘗試,讓同行大開眼界。
 只是動新聞經常以“性侵犯”、“性擾攘”、“家庭暴力”等社會犯罪說事,突出“腥色羶 ”,也引起民眾的爭議。
 動新聞穿插3D動畫和故事情節報新聞,這種“演出”虛虛實實,動搖新聞真實性的根基,被認為已經背離新聞專業,充其量是一種披著新聞外衣,販賣色情暴力的產品。
 不管怎樣,在報業面對網絡嚴苛挑戰的時代,壹傳媒靠動新聞,走出一條轉型之路。
動新聞助報業重生?
 動新聞推出將近5年,黎智英對它依然信心滿滿,認為壹傳媒可以靠它走出報業寒冬,成功轉型。
 他說:“很多人認為報紙雜誌已是夕陽產業,但我們不是賣“報紙”,而是賣“新聞”,所以,壹傳媒要盡快將報紙轉型,未來我們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讓紙媒數碼化,將文字轉成影像。”
 這種影像新聞,能否成為其他傳統媒體借鏡,作為他們在網絡生存的“救命仙丹”?
 其實,動新聞的製作、動用的動畫團隊,相當于一些專業製作動畫影片的公司。
 製作動畫是一種浩大工程,一定要有自己的專業團隊,成本非常高。
 壹傳媒為此特別成立一家動畫有限公司,動畫團隊養兵、練兵一年半,製作過無數實驗品,才讓第一支動新聞正式登場。
 再說,動新聞是壹傳媒因應網絡時代開創的產品,屬于黎智英的“蘋果日報模式”,對其他傳統媒體來說,也許難以複製。
媒體人前途無亮?
 美國就業網站“CareerCast”最近公佈本年度美國最差工作排行榜,記者“名列榜首”,比伐木工人還慘。
 一直以來,這個排行榜以收入、工作前景、工作環境和壓力為指標,為美國各種職業排名。
 今年排行榜排名全美第二差的工作是伐木工人,理由顯而易見,伐木工作環境危險,工人可能因為意外嚴重受傷。
 但是素有“無冕皇帝”之稱的記者,為何會淪為全美第一差工作?
 媒體工作截稿時間緊迫、工作壓力大,而且隨時可能需要到惡劣環境採訪,這些媒體人從入行那天就應該心知肚明,照理說沒什么好抱怨。
 但是,相較于其他高壓高風險的行業,記者薪水低,尤其近年報業萎縮,前景更是一片漆黑,很多記者都擔心自己飯碗不保。
 “CareerCast”2011年公佈的排行榜,記者在200分最佳工作中,僅排名第188名,去年滑落到195名,今年更是成為倒數第一名。
 從2000年到今天,美國報章的編採人員總數下跌30%。
 其他國家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去年10月,台灣壹媒體集團大規模裁員,解雇504人。
 根據歐洲議會公佈的數據,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從2008年到2012年,歐洲就有1萬2353位記者失業。
 其他國際大牌媒體像英國廣播公司(BBC)、湯森路透集團,都是動輒就裁掉數百甚至數千位職員。
 看來不只美國,不管哪個國家,媒體人的未來都相當暗淡。
先保品質再談改革
 最近幾年,全球多家媒體靠裁員“救亡”,希望精兵簡政,推行變革,然而,許多媒體過度裁員導致新聞品質下降,反而導致讀者流失,讓媒體業雪上加霜。
 美國皮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今年3月公佈《新聞媒體狀況》報告顯示,三分之一的美國成人放棄報紙和電視新聞來源,理由是這些媒體沒有他們想看的新聞,提供的訊息不完整。
 以美國有線新聞網CNN來說,眾所皆知,它的賣點是“全天候滾動新聞”,但是,從早到晚提供現場新聞,需要很高的營運和人力成本。
 這家媒體近年大幅削減人手,因而很難對一些新聞進行深度報導,現在該台的許多現場報導,不過是記者把場景敘述一遍,已經無法做到深入調查和分析報導。
 在最近發生的波士頓爆炸案中,CNN以及美國多家傳統媒體,為了搶發消息,更是擺了個大烏龍,誤傳警方已逮捕爆炸案嫌疑人。
 不管傳統媒體時代還是網絡媒體時代,媒體還是必須先提供有品質的新聞,才有條件談其它方面的變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