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米是大馬好!

10 Mar 2013

創新增加水稻產量(第1篇)


報導:許雅玲 
圖:許雅玲、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1970年代,大馬進行品種改良和水利革新,在西馬推行一年兩季的水稻種植,大幅度提升國家稻產總量。  然而,雙季稻推行四十多年以來,大馬白米的供應數量,還是徘徊在“滿足國內約70%白米需求”的水平線上。大馬尚需從國外進口30%白米。
 而近幾年來,由于氣候變化,加上水稻品種太過單一,多稻區相繼面對稻作歉收問題。
 去年第二稻季,吉北稻米至少減產20至30%,幸好,第一稻季剩下許多米糧,白米供應才不至引起大問題。看來,一日無米不歡的大馬,對于白米危機,還是一刻都不可鬆懈。
 趁著米鄉吉打還在收割黃澄澄稻穀之際,記者特地走訪深耕稻作的水稻專家、稻農和白米商人,讓他們直抒大馬稻作的酸甜苦辣,以及白米自供自足,路在何方……
智能手機未風行時,能夠聽歌和拍照的手機,已很了不起;當具有運算能力,以及像電腦一樣,能夠安裝軟體的智能手機出現后,手機的價值己不再是一台手機,價格也不再“平平無奇”。
 高階手機動輒兩千令吉,中價手機也定義在五、六百至千余令吉,低價手機由于沒有太多功能,似乎不易獲得消費者青睞。
 一般消費者的心態先考慮價錢,這是任何產品市場的定律,價格廉宜與否,才能吸引消費者持續關注。
全球,包括大馬,稻穀的產量,主要和耕作面積息息相關。
 彭發球坦言,泰國可以出口白米,因為水稻種植面積龐大,超過1000萬公頃,高產不足為奇;而大馬稻作在2002年的總面積,只有67萬8500公頃而已。
 並且,過去30多年期間,因為城市化與工業發展,全國水田面積日益減少。目前,西馬水田總面積約26萬3000公頃,砂拉越約13萬公頃,沙巴約4萬7000公頃。約有24萬公頃水田獲得灌溉設施,可以種植雙季稻。
 同時,大約74個次級米倉區和172個小型稻產區,擁有簡單的灌溉設施,大約16%的水田,完全無法灌溉,只能種植單季雨育種,以及高原旱稻和山稻。
水田增產不是問題
 全國70%的白米產自半島的8大米倉,其中,耕作面積最大的北馬慕達灌溉區,貢獻最大,約佔8大米倉區總產量的55%。至于地大物博的東馬,基于天然環境所限,沒法發展水稻,只能在山坡上種植低產的旱稻。旱稻產量方面,砂拉越每公頃僅收成0.7噸,沙巴則有1.8噸。
 許多人擔心,城市發展過程中,農地變成住宅,會影響國家稻米生產。不過,彭發球覺得,“只要我們能提高產量,每公頃增產幾噸,種植面積就不是大問題。不過,看著一望無際的油綠稻田,變成鋼筋水泥搭建的建築,最不捨的,還是那種情感記憶。”
 他繼指出,每一公頃水田,最好能生產8至10噸稻穀,稻農才能永續經營。然而,大馬近30萬名稻農,有一半的稻農擁有的田地少過3英畝。耕作面積 小,是產量無法提升的結構性因素;同時,水利灌溉不良、稻穀品種不多、田地管理不好,加上風谷、害蟲和害病,亦是打擊穀產的關鍵因素。
 水稻專家何乃健則強調,只要政府加強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和教育創新,水田增產不是問題,畢竟,雪蘭莪西北稻區的適耕莊,已有華人稻農創下1.2公頃13噸多的紀錄,說明:增產,一定可以做到。
東馬低產拉低總產量
 東馬稻作的低產,無形之中,拉低了大馬的稻產量。
 何乃健透露,在非灌溉水田,比如說東馬,稻作只能依靠雨季的降水作為水源,經常面對干旱的脅迫,產量一般很低。甚至在斜度大的陡坡上,稻農仍然利用傳統刀耕火種方式來耕作。
 何乃健透露:“砂拉越13萬公頃稻田中,只有約5%能獲取完善水利設施進行灌溉,並且僅能達到每公頃2.9噸的收成。由于雨水供應不穩定,雜草防治水平低劣,許多地區的稻產介于0.5至0.8噸。1990年至2002年的平均穀產量,介于每公頃1.2噸至1.6噸。”
 砂拉越的稻作面積,雖然比沙巴大,但稻米產量卻比不上沙巴。以旱稻為例,砂拉越每公頃僅收成0.7噸,沙巴則有1.8噸。沙巴穀產雖比砂拉越好,但卻面對種植面積逐年縮小的問題:從1992年的6萬2000多公頃,縮小至2000年的4萬6000多公頃。
 “相比大馬半島種植一年兩收的水稻,沙巴只有30%面積種植水稻,尚有70%適于稻作的土地,等待全面開放。或許,雜交水稻能為東馬的旱田穀產帶來顯著提升。”他說。
風稻導致稻農損失
 近二十多年以來,風稻(padi angin)問題已使稻農平白損失5到15%收成。
 “風稻的問題,最先由雪蘭莪西北部適耕莊的稻農發現。”何乃健說:“1988年,適耕莊稻農發現:有些反常的稻株,只要風吹搖晃,極易倒伏,或者雀鳥棲息穗上,稻穀就輕易地脫落;並且,穀粒一邊成熟一邊落粒,待到收割時已所剩無幾。稻農就稱這種自然變異的稻株為風稻。”
 科學家研究大馬風稻的DNA后,初步結論是:風稻是從同時具有秈稻(indica variety)和粳稻(japonica variety)遺傳因素的栽培稻(如Mahsuri,由本地秈稻Mayang Eboss 80和台灣粳稻Taichu 65雜交培育而成)演化而來。
 風稻演化有兩個途徑:(1)控制落粒的基因出現自發突變;(2)兩個栽培稻的品種雜交后,在選擇過程中,偏向易落粒的稻型。
 一旦風稻形成,掉落田地的穀種沒被稻農消滅,下一季耕作又長成風稻,又掉落穀種。幾季之后,風稻禍患便蔓延開來。甚至,收割機在有風稻的田地收割后,移動到其他米倉,亦把風稻帶入相關稻區。
 “風稻已成為直播田中,嚴重威脅栽培稻的雜草型水稻。由于它和正常稻作的形態相似,往往到了抽穗開花后,農民才驚覺田裡遍布風稻。”他說。
肥料補貼出現缺陷
 基于民生的考量,我國政府管制白米價格,並且提供稻農多種補貼,包括:肥料補貼、種子補貼和稻穀價格補貼。
 對于政府拿納稅人的錢來補貼稻農,到底是幫助,還是阻礙國內稻米生產?
 對此,彭發球坦言,“我們很難一刀劃下說:政府的補貼好,或者補貼不好。尤其是,白米是大馬人民的主食,假如政府不用補貼來鼓勵人民種稻,一旦稻米生產失控,很可能演變成食品安全危機。”
 他和何乃健均認為,稻穀價格補貼(Harga Subsidi)是最能直接刺激稻農增產的補貼,只要產量多,補貼就多。稻農就能用這些補貼來提升水田裡的耕作條件。
 “可是,政府的肥料補貼,由于推介的標準數量和牌子,並不符合稻農的真正需求,加上不能及時送給農民,無法對稻作生產帶來實際助益。這點上,政府必須進行管理上的改革,最好是讓稻農決定他們所需的肥料。”彭發球說。
濫伐威脅集水林區
 彭發球表示,種稻最需要保護水源。也因此,從1982年至2000年,政府才耗費13.3億令吉,推行八大米倉的水利發展工作。
 在耕作面積最大的米鄉──慕達灌溉區,共有三個水庫:慕達(Muda)、柏魯(Pedu)和安寧(Ahning),負責灌溉吉北大平原的水稻,水庫內的蓄水皆來自水庫上游的龐大集水林區。
 何乃健回溯說:“四十多年前,在吉北大平原之上,高達25%的水田pH值低于4.5,被強酸性土壤覆蓋,稻禾無法正常生長,有的幼苗甚至在萌芽后不久,就萎縮枯死。”
 “經過科學家和農業推廣人員的努力,以系統的排灌法,配合石灰石粉(lime)的科學施用,來進行長期土質改良,結果大部分灌溉區內的酸性土壤,由第四等的瘠土,變成一等的良田。”
 然而,彭發球唏噓指出,令國人自豪的慕達灌溉區,如今卻面對森林砍伐帶來的農業生態問題。
 畢竟,積水區森林是直接影響水稻灌溉與耕作的生態系統。濫伐林木,造成水土流失,將令水庫蓄水容積縮減,亢旱時,水庫無法儲存足夠水量灌溉水田,稻作產量將驟減。
大馬稻作獨立前大事記
 1. 公元1世紀,吉打開始在河岸疏落種稻,並且在16世紀達到大量生產。
 2.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英殖民政府推廣橡膠種植,引進大批勞動力,白米需求揚升。殖民政府為了防止米糧價格引發連鎖反應,對米價進行人為操縱,穀價每擔(60公斤)為1元8角(1912年)。稻農任人宰割,生活艱苦。
 3. 英殖民政府認知,提升產量需從品種改良著手,因此在1915年,首于霹靂州的蒂蒂西朗水稻實驗站進行純系選育,並把高產品種推介給稻農。
 4. 1942年1月,日軍佔領馬來半島。英殖民政府的水稻改良計劃因而停頓,許多純系稻種因而流失,或者混雜不純。
 5. 3年8個月日治期間,日軍為了克服米糧短缺,引進3個台灣梗種(japonica rice),並且在旱季試種。大馬雙季稻發軔于此期。但大馬人慣食秈稻(indica rice),日軍投降后,台灣稻種種植面積劇降,由本地稻種取代。
 6. 1945年9月,英殖民政府重返馬來半島。1946年恢復水稻育種工作,並將重點聚焦于最能適應個別生態區域的品種,比如:馬六甲沿海廣泛種植 Serendah Kuning 3號、11號和23好,產量比其他品種多出15至18%;而在吉輦和威省南部,Seraup50和Tangkai Rotan成為稻農首選品種。
 7. 1950年,馬來亞參與國際水稻委員會的國際稻種雜交計劃,開始進行適宜雙季栽種的水稻育種工作。位于印度的中央水稻研究所,將秈梗雜交的第二代種子,轉移至馬來亞,在日本的育種學家協助下連續複選良種。自此,大馬展開水稻雙季生產之路。




八大米倉逐個點(第2篇)


報導:許雅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我國的八大米倉,均分佈在西馬多個州屬。  經歷數個世代的發展,八大米倉的水稻生產,已從傳統種植演化成現代耕作方式:全面機械化,配合嚴密的綜合防治,加上因地制宜調整各項栽培技術的管理,成功促進水稻生產的穩步增長。
 除了稻作方式的創新革新,八大米倉的稻農,能否達致高產,決定性因素有一個——辛勤耕作……
1970年代,大馬稻作在提升水利灌溉設施及推廣農業機械化,逐步實現一年兩收的耕作目標。
 正當大馬雙季水稻起步之際,我國政府積極推行經濟轉型,而工商業的快速發展,導致農村勞力湧向城市。
 水稻專家何乃健指出,“全球的稻作方式,從整地到收成,工序均大同小異。不過,為了克服農村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國內稻農紛紛改變耕作法,以直播栽培取代傳統培苗插秧技術,水田生態出現明顯的變化。”
 早于1980年代,拖拉機已取代水牛,成為農耕主力;收割機取代鐮刀,提高收割效率。對于從小跟隨父親下田耕作,經歷傳統到現代轉變的稻農梁世東來說,人手耕作太辛苦。
水利灌溉最好
 我國的八大米倉,包括:北馬的慕達灌溉區、霹靂的吉輦雙溪曼尼區、雪蘭莪西北灌溉區、檳州綜合農業發展計劃區、霹靂河岸稻產區、登嘉樓州的克特拉灌溉區、吉蘭丹州的克馬欣色馬臘灌溉區及格姆布區。
 “東海岸的米倉,種稻技術不比西海岸好,加上沒有資本進行田地改良,以至于收成偏低。惡性循環之下,無法提高稻產;雪蘭莪的面積產量高,主要和良好水田管理有關。”彭發球說。
 他繼說:“八大米倉之中,產量最好的是水利灌溉最好的雪蘭莪西北,以及檳城稻區。至于慕達稻區,地質最好,但水利灌溉不足;但因耕作面積最大,大約供應55%的白米量產。”
 最令他惋惜的是,一些生活水平高的稻區,稻農對產量要求高,以致農藥施肥過度,影響環境和白米質量。甚至,一些稻農還不敢食用自己種植的稻米。
1‧慕達灌溉區(Muda Area)
 地點:涵蓋吉打和玻璃市
 種植面積:9萬2081公頃
 穀產總量:70萬7894噸
 平均產量:3.9噸
 簡介:1965年,這個全馬最大米倉,獲得世界銀行貸款4500萬美元(約13925萬令吉),建設慕達和柏都大水壩,同時開鑿2000餘公里的灌溉水道和排水渠,鋪設1000餘公里的田間道路和100公里的沿海防波堤。
 1974年代,高達92%稻農實現一年兩熟的稻作目標,每公頃產量提升至9至10噸水平。經濟回饋率超過世界銀行的預期,高達18%,被公認是發展中國家推行綠色革命的典範。
2‧檳州綜合農業發展計劃區(IADP Pulau Pinang)
 地點:檳州威省區
 種植面積:1萬784公頃
 穀產總量:7萬3401噸
 平均產量:3.40噸
 簡介:1980年代,受到城市工業化影響,造成勞工嚴重短缺而出現荒田現象。目前,灌溉設施已經改善,但耕作面積經常波動。農業部調查顯示:1985年第2季的種植面積約6800公頃,1992年上升至1萬1700公頃,但在2002年又降低至8600公頃。
 產量方面,1985年第2季單位面積的穀產每公頃僅2.15噸,不過,在農業部推介高產稻種之后,2002年第二季穀產已提升至4.8噸,表現可圈可點。
3‧吉輦、雙溪曼尼區(Kerian、Sungai Manik)
 地點:霹靂州
 種植面積:3萬469公頃
 穀產總量:12萬8345噸
 平均產量:2.10噸
 簡介:由于吉輦區沿海一帶地勢低窪,農業機械化進展緩慢,加上病害、蟲害和鼠害嚴重,產量很不穩定。2002年第2季稻,每公頃平均穀產3.1噸左右。不過,近年,區內排水設施獲得提升,稻產亦有提升。
4‧霹靂河岸稻產區(Seberang Perak)
 地點:霹靂州
 種植面積:8013公頃
 穀產總量:5萬7736噸
 平均產量:3.6噸
 簡介:屬于較小的米倉,在1986年的種植面積,一度下降至2000公頃左右,2002年第2季回升至8200公頃。單位面積產量,從早期的1.84噸,躍升至4.2噸。
5‧雪蘭莪西北灌溉區(Projek Barat Laut Selangor)
 地點:涵蓋雪蘭莪西北端沿海一帶
 種植面積:1萬8075公頃
 穀產總量:17萬6439噸
 平均產量:4.8噸
 簡介:在發展初期,華巫印三族的稻農,每戶皆獲得分配1.21公頃田地。區內水田的土壤性質沒有很大差別,但早在1990年代中期,以華族為主的 適耕莊,平均產量已達每公頃8噸以上,傲視全國;但友族的水田,許多只能收割3至4噸。這個稻產區的水利灌溉設備最完善,每一塊田地都能直接灌水和排水。
6‧格姆布區(Kemubu)
 地點:吉蘭丹州
 種植面積:1萬7771公頃
 穀產總量:7萬9010噸
 平均產量:2.20噸
 簡介:國內第二大米倉,主要以吉蘭丹河水進行灌溉。經常受到亢旱和濫泛的影響,種植面積不穩定,單位面積欠佳。以2002年為例,少于70%的農田栽種水稻,每公頃收穫2.7噸稻穀。
 此外,因為稻田酸害嚴重,許多稻農因無法改良土壤而棄耕,區內荒田到處可見。
7‧克馬欣色馬臘灌溉區(Kemasin Semarak)
 地點:吉蘭丹州
 種植面積:9706公頃
 穀產總量:4萬1978噸
 平均產量:2.10噸
 簡介:這個稻區,耕作上常因旱澇的影響,無法循序進行。在1987年的第一季稻,由于水供充足,種植面積高達9100公頃;然而,到了1990 年,因為亢旱缺水,只有17公頃田地能耕作收穫。2002年第2季稻,約4000公頃稻田能種稻,總稻穀僅獲6000噸而已,平均穀產低至1.5噸。
8‧克特拉灌溉區(Ketara)
 地點:登嘉樓勿述(Besut)
 種植面積:5145公頃
 穀產總量:3萬2410噸
 平均產量:3.10噸
 簡介:面積最小的米倉。區內土壤不如西海岸的肥沃,稻穀產量亦不高。2002年第2季,每公頃平均穀產為3.8噸,總產量1萬9500噸左右。
根據氣候先後播種
 八大米倉根據氣候,先后播種。以吉打為例,第一季播種日期,落在3月1日、3月15日、4月1日和4月15日;第二季播種則在9月中、9月尾、10月初和10月尾。最終,吉打稻農會根據氣候變化,進行小小的調整。
 吉打稻農梁世東、戴榮福、伍福祥,都是在各自的稻區裡,稻產表現最好的稻農。上一季,三人大唱豐收,戴榮福每公頃收割8噸稻穀;但這一季,收成欠佳。
 米較商人王孫文心疼地表示,“田地過于潮濕,田地來不及乾硬,影響機械下田操作,不少稻農被逼放棄耕作;受影響範圍,從本同縣、至籠呀、甲巴央、 Cherok Kudong、Kampung Kecil、Gajah Mati地區,大約有逾千Relong(備註:2.5Relong等于1公頃)。”
 “翻土會讓土壤更肥沃。可是,剛過去的旱季,一直下雨,沒有時間曬田,拖拉機無法進入鬆軟的田地犁田、整地,影響播種好時機。即使有稻農勉強犁田播種了,但卻因為田地太爛,割稻機無法下田收割。”戴榮福說。
水稻經歷三大革命
 全球栽種的水稻,源自野生稻,稻經過許多世代的馴化與人工栽培,逐漸由散生、花藥發育不全,結實率低,極易落粒的野生植物,演變成多元的稻種資源。
 1960年起,全球水稻經歷三大革命,提高稻產:(一)成功培育對週期不敏感的品種;(二)水稻矮化品種的選育和推廣,取代傳統的高稈稻種;(三)研發水稻三系配套技術,成功培育高產的第一代雜交水稻(F1)。
 目前,世界稻產90%來自亞洲。亞洲栽培稻的亞種有三大類型:秈稻型(indica)、梗型(Japonica、sinica)和爪哇型(jawanica)。而大馬農業研究發展所(MARDI),通過野生稻和栽培稻交配,育成對害病具有抗性的常規秈稻品種。
 彭發球補充說:“常規稻的選擇標準是,稻稈不能太高,避免伏倒;不能太低,要方便收割。稻葉要直,以發揮最好光合作用,並且,要能抗病。”
辛勤耕作才有收穫
 人勤地不懶--這句話說得沒錯。
 上一季種植了成本比較昂貴,但更易管理的新品種Clear Field的梁世東說:“我的田地,每公頃有7噸收成。可是,伍福祥,他只是種植常規稻,收成比我還要好。”
 原因無他:伍福祥天天都會下田親手耕作稻田。實際上,梁世東、戴榮福和伍福祥,這三位要好的稻農,都是辛勤的稻農。
 不過,水田位于十字港5英里,田地條件較好,平均收割每季每公頃8至9噸稻穀的戴榮福坦承,“我已經72歲了,重的勞力活,還是要僱人工作。”
 戴榮福還有個“田王”雅號:他只要觀察田地裡秧苗狀況,比如說種的是什麼穀種,一串稻穗有多少是實粒和空粒,稻穗有多大等,就能準確預測收割重量。
 偶爾,因為稻農收割時間較晚,以至于穀種水分蒸發,重量變輕一些,預測才失準。
擔心風稻伏枝問題
 戴榮福感念表示,“吉打得天獨厚,種稻很平穩,沒有發生火燒或水浸的大事故。”
 種稻這麼久以來,他只擔心風稻伏枝問題。看著辛苦耕作的稻穗伏倒,無法收割,實在太心痛;因此,他選擇種植不會風吹就倒的穀種MR211。
 “很少稻農要種MR211,因為不容易照顧,還要多打一遍的農藥,要比別人勤力和多花錢。收成和其他稻種一樣,但有時會更好,因為少了風稻的問題。”
 雖然,稻農最怕開花期間,遭遇下雨,影響收成。但是,戴榮福深信,只要稻農運用耕田技術、知識和經驗,必能配合氣候變化來耕作。




綜合防治減低禍患(第3篇)


報導:許雅玲
圖:許雅玲、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去年,霹靂州稻區內,稻熱病(又稱稻瘟病)造成稻產驟跌20%;而金蝸牛(又稱福壽螺)侵蝕的稻田面積已超過2萬公頃。  目前階段,大馬水稻田裡,最大的病害是稻熱病,最大的蟲害是金蝸牛。
 水稻專家彭發球和何乃健不約而同表示,水稻耕作,必須綜合防治水稻禍患,才能斬草又除蟲,確保全年水稻高唱豐收。
2010年調查數據指出:由于蟲害,國內稻產經已遭受高達3億6970萬令吉損失。
 農業局指出:水田的蟲害和疾病數據,不僅居高不下並且有逐年增加的跡象。尤其是金蝸牛,已成為我國水稻生產的最大蟲害,被侵蝕的稻田面積超過2萬公頃。
 華人稻農口中的福壽螺,原產自南美洲的金蝸牛,屬于外來害物。早在1990年代,任職慕達農業發展局的何乃健,已覺察到金蝸牛通過邊境進口的蔬菜,被帶入吉北區水田。
蟲害病害影響產量
 那時,他開始警惕吉北稻農:如果看到稻稈上有鮮艷似草莓的異物,就要提高警惕,外來有害生物--金蝸牛已殺到來。只要幾個晚上,金蝸牛就可把水田幼苗吃個精光,稻農只能欲哭無淚。
 彭發球補充指出,挑食的金蝸牛,只愛吃1至14天的幼苗。20天后,稻穗硬了,它便不吃。所以,稻米播種10多天內,假如疏于防範,它會繁殖更多,禍害無窮。
 近10年來,大馬農業局通過物理、機械、文化、化學物品管道,來杜絕金蝸牛的禍害。令人遺憾的是,繁殖力驚人的金蝸牛,仍一年復一年地侵害水稻,嚴重拉低稻米收成。
 另一方面,何乃健警惕:目前,稻熱病已經成為水稻裡的最大病害。棘手的稻熱病,屬于容易傳染的水稻真菌病害,導致稻莖在未收成前便腐爛和折斷,稻米素質差。遭受稻熱病侵害的水稻,大約減產20%。
 何乃健和彭發球均總結:作物品種與栽培方法的演變,會使水稻病害和蟲害出現變化。深入了解病害和蟲害的生長規律,並根據稻作的生育期,配合各項農藝管理措施,加以綜合防治,才能有效保護水稻的生態環境。
研發良種防抗熱病
 過去10年,有90%大馬稻農,長期大面積地單一種植MR219,或者MR220稻種,造成兩個稻種喪失對病害的抗性,影響病害管制慢,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舉例來說,失去抗性的MR219品種,已經引發了稻熱病和細菌性葉鞘褐腐病的蔓延。
 然而,可怕的稻熱病,還是可以解決。何乃健說:“只要稻農提高警惕,在發病初期,立即採用正確的施肥和水源管理,以及化學防治方式,還是可以確保稻產。”
 然而,當務之急,還是要回歸到從種植抗性強的良種下手。這點上,大馬農業發展局(MARDI)必須加速研發更多良種。“最好可讓稻農在種植3年6季稻穀后,更換新品種。理想來說,最好有至少7個新品種來讓稻農做選擇。”他說。
重藥除害反受其害
 其實,不只專家,連長期耕作的農民亦發現:早期用“重”藥除害,反而增加后期蟲害爆發的幾率!
 何乃健說:“這是因為下重藥,一併殺死水田裡的許多益蟲,包括蜂群和蜘蛛。這些益蟲都是水稻害蟲的天敵,可有效壓制害蟲繁衍,減少稻作受到危害而減產。”
 最好進行綜合防治,即是:稻農在使用化學農藥防治時,兼顧生物防治,加強預測預報工作,準確掌握防治時期,以改進施藥方法,有效減少蟲害。
 應警惕的是,施用“過多”的農藥和化肥,會使稻農感覺不適,並引發其他環境問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作物中的化學殘留,亦對人類帶來負面影響。
田鼠肆虐損失慘重
 跟著定居吉打的稻米達人彭發球和王孫文,直擊吉打林家村黃澄澄的稻米現場,發現有田鼠偷吃大米跡象。
 正好,田地主人歸來,就對著相識的王孫文,無奈地嘆氣說:隔壁稻田和我的稻田的成熟期不同,稻穀這次被田鼠吃了很多。
 米較商人王孫文解釋,“假如毗鄰的稻田同時成熟,田鼠能吃的其實有限,所以,稻農損失不至于太過慘重。假如稻穀先后成熟,老鼠會先吃成熟的稻穀,過后,再跳進其他田地吃較遲成熟的,這樣一來,被吃掉的穀種更多。”
 包括戴榮福在內的稻農,都會封死田鼠躲藏的洞口,斷絕糧食供應;還有投放毒餌,消滅田鼠。此外,為田鼠的天敵,如貓頭鷹等益鳥,在田間設立棲息所,也能用益鳥來控制老鼠肆虐。
用對農藥提高收成
 水稻病害防治,第一步可從種植抗性強的良種下手,接下來,就要正確用農藥和科學施肥來除害。
 有施用農藥的農民,必然感激在1940年代面世的化學除草劑。畢竟,至此后,農民才真正嘗到高產的滋味。
 在吉打十字港耕作,並以高產量贏得同區稻農羨慕的稻農戴榮福笑著表示,“我的堂哥,耕作了一輩子,他只用政府補貼的農藥,收成一直無法提升。”
 “種稻,一定要用好的農藥。以前,稻農收成3每公頃3噸,便要偷笑;現在,隨著農業改良,辛勤稻農均可收割8噸稻穀。”他說。
 某一次,戴榮福介紹隔壁水稻田的稻農,施打某個牌子的農藥。結果,對方去到農藥店,聽了店員的推介,就購買了價格比較便宜的新款農藥;最終不但防治不了水稻疾病,還要再花錢施打一遍農藥。
學會識別對草下藥
 水稻田裡,只要和水稻競爭陽光空氣和養分,都被視作雜草。因此,出現于稻田的玉蜀黍,以及在MR219田裡發現的MR84稻苗,都是要連根拔除的雜草。
 大馬田野調查則得出:慕達灌溉區的9萬7千公頃稻田面積裡,共發現57種雜草,其中以莎草科最多,有12種。
 雜草多,施用農藥不就解決問題了嗎?何乃健搖頭,“沒有任何單項措施,能夠一勞永逸消滅田裡所有雜草!”
 在一定範圍和特定時間之內,一種除草劑只能有效消滅某些類型的雜草而已。因此,農民最好學會識別雜草,以及了解各種除草劑的功能,掌握正確的用量和施用方法,才能對“草”下藥。
長期施藥害蟲變強
 許多稻農會問:為什么使用多次殺蟲劑后,蟲害的發生反而更嚴重?原因很簡單:殺不死害蟲的,都會使害蟲變強。
 何乃健表示:“大面積種植單一稻種,並且大量施肥,對害蟲的出現反而非常有利。農民長期、定期,並且多次施用殺蟲劑來治蟲,將造成極少數具有遺傳抗藥性基因,因而不受傷害的昆蟲個體存活下來,並且繁衍更多具有抗藥性的害蟲種群,造成藥效下降,甚至完全無效。”
 此外,濫用農藥也會傷害水田裡的益蟲,削弱這些天敵的自然控制害蟲作用,促成害蟲迅速繁殖,數量較未施藥前更多,對稻作造成更大傷害。



雜交水稻技術待克服(第4篇)


報導:許雅玲
圖:許雅玲、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中國投入巨資和人力研發雜交水稻,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創下一公頃水田生產19.4噸稻穀的高產記錄。  2004年,我國和中國簽署馬中協議,通過技術轉移把中國雜交水稻引入大馬;可是,9年后的今天,為何白米產量仍徘徊在70%自供自足的水平線上?
 對此,國內專家和稻農不約而同指出,種稻要因地制宜,中國雜交水稻並不適合大馬的耕作,大馬農業局在2010年推出的改良品種 Clearfield,才是國內最好的品種!
在我國,以稻產表現最好的適耕莊來說,1970年代,每一稻季,稻農一公頃平均生產3噸稻穀,但自2001年起,提升至一公頃5至6噸。
 迄今,大馬稻產最高紀錄,由適耕莊華人稻農創下──1.2公頃有13噸多的稻穀。只不過,這種高產情況,少之又少。
 看著中國雜交水稻19.4噸紀錄,國人難免心急想知道:大馬的雜交水稻,究竟已發展到何種進度?
 稻作學顧問何乃健笑著表示:“目前,大馬的雜交水稻,仍處在種子研究階段。”
 他和好友、同是水稻專家的彭發球,仍覺得:農業局研究改良的常規稻品種,仍然是國內最好的品種,高產又穩定。
 目前,2010年推介給農民的Clearfield新品種,可以很好地解決稻農痛狠的風稻問題。只不過,政府和稻農,還是必須考慮到Clearfield未來抵抗病害的問題。
探討雜交水稻發展
 “我們可以探討雜交水稻的發展潛能,畢竟,多一些良種選擇,對稻農是好事。”他說。
 2004年簽署的馬中協議,中國科學家會在玻璃市淡汶都浪的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協助培育適合大馬環境的“超級雜交水稻”品種。
 RB Biotech是第一家在大馬嘗試雜交水稻種植的機構。目前,已經培育出由秈稻和梗稻雜交育成的高產品種Siraj。
 去年,RB Biotech邀請了4名傑出稻農,參與首批“育種”工作,通過中國科學家的技術指導,生產第一代雜交稻種(F1)供給稻農種植。
 親身嘗試過Siraj育種工作后,吉打稻農梁世東和戴榮福才大悟:雜交水稻育種,真難做!
 梁世東苦笑表示,“育種要人工插秧,種上八行公本后,再種上兩行母本。授粉時期,還要在公本稻稈上拉線,用力抖動公本,讓花粉廣泛傳播。”
人工插秧法成本高
 “我國的稻作已邁入全面機械化,稻農要返回傳統的人工插秧法,吃力辛苦。加上大馬人工昂貴,加重育種成本。”戴榮福說。
 兩人透露,種出來的稻苗都很美,只不過授粉后,很不幸地遭逢下雨,最終造成許多空穗;達不到每公頃2噸的目標。
 固然如此,戴榮福對雜交水稻還是蠢蠢欲試:看到中國福建的堂弟,4畝貧瘠的田地,收成竟然好過他的20畝良田,他還是想要嘗試種植雜交水稻種植。
 雖然,全球稻農均艷羨雜交水稻的高產,但是,來到種植的考量,難免有些卻步:種子比一般種子貴5至10倍,還只能人手插秧來種植。
 顯然,大馬要繞過“育種”的門檻,大面積育種來降低種子成本,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不育雄性太難找
 何乃健透露,中國的雜交水稻,只有第一代雜交水稻種子(F1)高產穩定。F1之后的后代,品質會衰退,喪失雜交的生產優勢。為了確保F1的純度,科學家必須確保“異花授粉”。
 由于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雄蕊和雌蕊長在一起,雄蕊的花粉,會搶先落在同株雌蕊的柱頭上,完成自花授粉,異花授粉的幾率少過1%。因此,科學家必須考慮將母本(母株)去雄,即是讓雄蕊不育,不能自花授粉;那么,母本只能接受公本(即正常品種)的花粉。
 不過,水稻花器細小,如果採用人工去雄,很難生產足夠去雄母本。為了解決母本去雄問題,科學家吃盡苦頭。幸好,中國育種專家袁隆平和其團隊,成功找到自然雄性不育株,開發出高產的“超級雜交水稻”。
 彭發球就此強調,這就是大馬雜交水稻的最大難題之一:不育雄性太難找!
新品種解決風稻問題
 經過7年科研努力,大馬農業研發局(MARDI)終于成功推出兩項新品種稻穀MR220CL1和MR220CL2,只要配合特定農藥Onduty使用,就能徹底解決風稻問題。大馬還是亞洲首個使用Clearfield品种研發技術的國家。
 何乃健:“Clearfield是大馬農業研發局、聯邦土地復興及統一局(FELCRA)和德國農藥化學公司BASF,于2003年共同展開的品种研發,利用來自美國的稻作品種和本地的品種,進行雜交育種,培育出 CL1和CL2,兩個能耐抗特定除草劑的新品種。”
 經過數個季節的田野觀察,證實M R220CL1和MR220CL2連同特定農藥使用,可以有效防除風稻和滅除雜草,但不損害稻種。MARDI便在2011年大力推介給稻農種植。
 已經收成兩季Clearfield的梁世東笑吟吟說:“Clearfield容易管理,種植期只有100天而已,收成也很好。上一季,我就收割每公頃7噸的稻穀。惟一的不好是,因為稻穀先熟,被田鼠偷吃不少。”
 不過,戴榮福認為,“MR220CL2的產量,並不比我種的常規稻好。加上,矮壯的CL2,結實太多,也有伏倒問題。我還是對不易伏倒,還為我帶來9噸稻產的MR211,更有信心。”
稻種種植因地制宜
 水稻專家彭發球表示,大馬政府推行的種子系統,相當良好。具體來說,大馬惟一的育種中心──MARDI提供基礎種子給農民育種,農民把育好的種子賣回給農業局,農業局把種子交給14間種子公司挑選出好的種子,再由子公司賣給稻農種植。
 何乃健說明,“稻穀品種對不同氣候、土壤類型、生態環境的適應性能,是評價與合理利用品種的重要指標。MARDI在推介一個新稻種之前,都會在全國8大米倉進行區域試驗,探明一個新品種對當地的適應性、穩定性、抗病蟲能力和產量潛力。”
 兩位水稻專家再三強調:農藥部要加速推出更多良種,以解決常規稻遭遇的抗性問題。
 可是,農業部要等至培育出一個適合“全國”稻農種植的品種后,才會推介給稻農的做法,耗時太久了。
 兩人因此強調,大馬應學習中國“因地制宜”的做法,在每個省縣都推介不同的稻種,畢竟各區域的土質與氣候不一樣。A品種適合吉打種植,就在吉打推介,B品種適合沙巴種植,就趕快在沙巴推介。
 “農業部應該增加科研人員,擴大和私人農藥企業及大專學府的合作,培育更多適宜東西馬各個稻區種植的品種。”彭發球說。



過時條例拖累稻農(第5篇)


報導:許雅玲
圖:許雅玲、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稻農怒吼:我的穀種可以賣高價,稻米公司為何讓我賣低價?  米較商人不滿:我的米較效率高,為何不讓我碾磨更多米?
 原來,這都是源于1960年代過時政策的遺害。為何不改革,只有天知道……
1970年代,全球遭遇大米荒,這對大馬造成大衝擊。政府為了提升食品網絡安全,成立國家稻米局(Lembaga Padi Dan Beras Negara),將白米列為統製品,把稻米商分成三個組別:即米較商人、稻米批發商和稻米零售商。
 任何買賣稻米的商人,必須持有合法准證,並且不能越州買賣稻穀。
 其時,國家稻米局直接插手私人米較業做法,必不可免導致許多小型米較商面對清盤或者轉售的命運。
國稻限制價格
 1993年,政府將國家稻米局私營化,成立了國家稻米公司(Padiberas Nasional Berhad,BERNAS,以下簡稱國稻)。2011年,國稻控制大馬白米市場24%的市佔率,並且供應本地45%的白米需求,也全權負責國內30%進口米。
 通常,稻農有自主權利將稻穀販賣給私人米較,不過,私人界買不完的稻穀,國稻有義務完全吸納,以便減少稻農的虧損。
 不過,曾有一年,適耕莊稻穀大唱豐收,國家稻米公司(Bernas)因為地方米較吞吐量限制,沒辦法接收所有稻米,以致稻農怒吼:我的稻穀收到快臭了,稻米公司為何還不來收稻穀?
 無計可施之下,國稻才允許一些米較越州收購適耕莊的稻穀。那些遲送米較烘干的稻穀,品質下降,碾好的白米都變黃了。
 適耕莊72歲的稻農羅金榮透露,“現在,國稻吸收完我們高產的稻穀。可是,我們會被打壓價錢。”
 稻穀價格,都是國稻說了算。2008年之前,一噸稻穀賣700至800令吉,現在雖然提升至1250令吉(做白米)和1350令吉(做穀種);可 是,國稻限制價格的做法,造成即便有私人米較商要以更高價來收購稻穀,稻農也不能賺這筆錢。當然,也有稻農和米較商,私下高價交易。
理應准許越州買賣
 吉打米較商人王孫文透露,稻穀禁止越州買賣,其實是源于1960年代緊急法令時代,政府想要斷絕馬共糧食來源而推出的條例。
 “可是,現在,我國已經沒有馬共的威脅,條例已經過時,還阻礙了公開市場自由機制的發展。”他說。
 實況是:八大米倉,收割季節各有先后,一旦取消越州收購買賣的限制,那么,在吉打稻農未收割時,米較可越州收購稻穀,提高生產效率。同時,稻農不必擔心州內產量過多,稻穀被壓低價格;稻米公司也不必被吼:還不來收稻穀!
 “還有,政府利用准證,限制米較一年內收購稻穀的噸數,以及一天內可以烘干多少噸稻穀,一小時碾米多少包的限制,亦不合時宜,應該取消掉,讓自由市場來提升國內米較的發展。”
 不然,生產高效的米較,不是苦于沒有穀種來碾米;便是上午碾完白米的噸數,下午只好停產。
做穀種反虧消極對抗
 一直以來,適耕莊的華人稻農,傾向種植做穀種,賣給種子公司。
 為了確保種子穀種的純正,稻作要求更加嚴格,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力和成本。計算起來,一般稻作,1.2公頃田地,需要投資200令吉種子和70令吉人工;做穀種的話,種子1000令吉,人工1000令吉。
 收成之后,做穀種的稻穀,賣價只比一般稻作多了1000令吉;成本卻多了1700多令吉。
 過去,適耕莊稻農聽到:做穀種賣價高,繳交稅務比做白米的稻作少3%,便一窩蜂去做穀種。近年,投資高成本來做穀種,官員一句鑑定“不適合做穀種”,稻農損失慘重。
 現在,稻農消極對抗:不願做穀種,寧願種植做白米的穀種。
種子公司獲補貼大賺
 這邊廂,做穀種的稻農暗自神傷,那邊廂,國稻的種子公司,賺到偷笑。
 二三年前,政府給種子公司,一噸稻穀500令吉的補貼,今年又提升至1050令吉。
 每天在烈日下辛苦耕作的稻農,沒法理解政府:為什么要多加550令吉補貼?
 稻農以一噸1350令吉的價格賣給種子公司,種子公司從政府取得1050令吉津貼;種子公司僅需掏出300令吉成本,買下穀種,再花少少成本加工后,以一公斤2令吉的種子價格,賣回給稻農,從中又賺一筆。
 此外,種子公司拿了政府補貼后,是否依約將穀種加工成水稻種子,還是,加工成更好賺的白米(一公斤2令吉60仙),仍不得而知呀!
國人漸減少消耗白米
 大馬白米不夠日本白米好吃嗎?這純粹是個人口感問題,不過,普遍來說,煮熟后較硬的長身米,還是大馬人民的最愛。
 談到大馬人的白米消費口味變化,彭發球說:“大馬是多元種族國家,各個種族對白米的口感要求不同。比如說,馬來人愛吃又香又多汁的咖哩,這最適宜顆粒分明,硬一點的米飯來配食;華人則愛吃軟的,黏而不膩,又有香氣的米飯。”
 不過消費口味如何變化,確定的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對低檔消費物品—白米,需求已減少,因為人民已有能力吃更多的蔬菜和肉類。
 過去,每人每年大約消費110公斤白米,生活水平提升后,人民對白米的消費量,大約下降至一年70至80公斤,一天幾十克而已。
 王孫文計算:一家五口的家庭,一個月消費33公斤白米。假如米價一公斤2令吉60仙,這個家庭每月需花86令吉買米,在家庭支出之中,不算很大的消費,大馬米價上漲,並不會造成重大負擔。
消費者懂得分辨品質
 王孫文說,大馬白米行銷,不重視品牌化,還做不到:我要買吉打多皆(Tokai)的“王孫文米”。這是因為,米較從稻農處收購品種167、219、220、253,還是263的穀種,都會摻雜在一起,等候碾磨。萬一舊米不夠,還得加新米碾磨。
 就此,馬來西亞糧食有限公司(Serba Wangi)的兩位生產部主管:林煒壯和林煒烈坦言:消費者只能根據碎度,決定:我要吃一公斤2令吉60仙的5%碎米、一公斤2令吉40仙的10%碎米,還是,一公斤1令吉65仙的15%碎米。
 林煒壯強調,“消費者還是吃得出白米品質上的差別。所以,品管上,我們很嚴格。”
 只有大規模的米較,比如馬來西亞糧食有限公司的米較,才有能力大量收購稻穀,固定儲存3個月,才來碾米。那么,白米質量控制穩定,消費者才不會一時吃到硬米,一時又吃到軟米。
 王孫文說:“我們應該珍惜老天爺賜予的恩惠,田地才有好收成;感激農夫們的辛勤耕耘,才有一粒粒的香米飯入口。”



改良政策提升產量(完結篇)


報導:許雅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目前,在稻農、水稻專家和稻米商人眼中,大馬稻米政策尚不健全。特別是,不合稻農需要,又經常遲到的肥料補貼策略,更是造成稻田無法高產的弊因。  過去30年間,政府致力發展工業,給予農業的撥款不多,造成國內農業,尤其是回酬率不高的稻作,更是龜速發展。
 就此,稻作學顧問何乃健強調,我國必須加速改良政策,有效增加種植單位面積的產量和降低成本,來提升大馬稻產……
先說生產成本。根據何乃健的計算,大馬種稻成本高,每公頃水田大約需要2075令吉成本。
 倘若以稻穀產量來計算,每生產一噸稻穀,田主需耗費108美元(約336令吉),至于需要租地耕作的佃農,則需花費144美元(約448令吉)。根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的統計,144美元的生產成本,遠遠超越同區域中的其他國家。
 甚至,在2007-2008年期間,不只殺蟲劑和種子價格攀升,肥料價格和農田租金,更是上漲2倍,高昂的成本,壓得稻農喘不過氣。
改良品種促高產
 “目前,只要政府做到增加單位面積的產量,以及降低生產成本,必能有效提升大馬稻產發展!”他說。
 首先,政府應培育和選用優良品種,來增加產量。
 目前,在亞洲的水稻生產國裡,科學家通過“矮化育種”和“雜交稻育種”,來改良品種並促進高產,效果相當顯著。改良到比較矮的品種,除了不容易伏倒,稻株分蘗力(稻米考級土壤部分生出分支,為分蘗)提高50%以上,每公頃能多結出15%至30%的飽滿稻穗。
 “第二點是:提供與加強稻田灌排設施。”何乃健說:“水稻需水量受到太陽輻射,大氣溫度、濕度、風速等氣候因素影響,因此,在亞洲各地,種植一季水稻的,需水量差異很大。”
改進灌溉技術
 在中國,一季的需水量,一般在300至2280毫米之間;而大馬半島主要灌溉區內的一季需水量,約1500毫米左右。這點上,我國政府必須加緊提升水田灌溉與排水設施,增加田間灌溉渠道密度,改進灌溉技術,讓稻農實現“不足則灌,超量即排”。
 這之后,便是改善與增強土壤肥力。肥沃土地的特點是:田塊平整、灌排方便、水氣協調、耕層結構好、養分含量高。
 何乃健說:“稻田整地是水稻高產的基礎耕作措施。地平可使全田土壤的水分一致,土壤養分均勻,為根系發育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同時,節省灌溉用的水分,以及提高化學除草效果。”
 他和水稻專家彭發球均指出: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最佳辦法,還是提高穀價!那么,稻農就有動力來提升產量,增加收入。收入提高,稻農便有錢購買更好的肥料,繼續提升稻產。
提升知識勇于創新
 除了強化政策,稻農本身必須接受創新技術,提升水田管理知識,來提高稻產。
 水稻專家彭發球坦言,亞太國家之中,大馬的稻作技術算是相當進步,水田已全面使用現代化機械耕作,只不過,部分稻農對水田管理的知識不足,並且不容易接受新技術,因而耕作不良,無法有效提升稻產。
 何乃健補充,“大馬半島主要米倉,目前以直播稻為主。直播稻的增產技術,首先強調保苗,以確保苗壯秧齊。假如田面平整,能使稻苗分佈均勻,長勢好,葉色綠、分蘗多、穗數與產量都能達到高水平。”
 稻農的不良耕作,只會傷害土壤肥力。因此,稻農必須提升稻作知識,因地制宜地調整各項栽培技術的管理,才能促進水田豐產。
 假如稻農安于現狀,不肯接受創新知識和技術,那么,他就要能夠接受低產的事實。
宜推行耕者有其田
 任何國家的政府,想要吸引更多人民投入稻作行列,必須讓耕者有其田。
 1950年代,英殖民政府,不分種族,將1.2公頃農地,分配給適耕莊的每一位稻農。這項舉措鼓舞農民用心耕作,改善田地條件,大幅度提高田地的生產力。
 目前,國內現有的農耕地,大部分屬于土著保留地,以吉打來說,80%以上均是馬來保留地。
 非土著想要種植稻米,就必須租地。租地情況是,租約期滿不續約,地主就會拿回土地。那么,佃農便會設法拿回成本和利潤,為了高產而榨乾土地。
 “很多田產,經過幾代人繼承之后,產權擁有人變多,想要變賣也很麻煩,假如家族沒人想要耕作,就會丟荒。”彭發球說。
租地銀行一舉兩得
 彭發球與何乃健不約而同指出,政府應該推行租地銀行(Land Bank),一石二鳥解決稻農老化和稻農租地問題。
 1991年,慕達區的稻農,平均年齡是52.9歲,只有30%稻農,年齡超過60歲。10年后,稻農的平均年齡增提高至60.2歲,其中,50%的稻農,年齡在60歲以上。
 很多稻農老了,孩子不肯繼承農務,老稻農只好僱人來耕作,沒法親力親為。最終,因為少打理,田裡雜草叢生,產量大跌。
 “實際上,沒有能力繼續耕作的老農民,可以把田地交給租地銀行,讓政府系統化地租給有效率,但沒農地的農民。”何乃健說。
 彭發球補充,“最重要一點,租賃期約要長,最好5年10季或10年20季。那么,佃農覺得安穩,便會肯投資金錢去改善田地條件,比如說,改良土壤酸質,把土地整平,購買水泵等;而不是拼命提高一季稻產。如此一來,田地管理效率加強,產量必然提升。”
 雖然,吉打州一些農民,因為急需用錢,會把土地租賃給其他農民,可是,這種口頭租約,並無保障。





1 則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